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藝術] 撒古流‧巴瓦瓦隆(許坤信,1960~)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16 08:04: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撒古流‧巴瓦瓦隆(許坤信,1960~)

 

 

撒古流很早就投入了原住民運動,將恢復族群自覺、文化再生的使命背在身上,他首先回到部落教導傳統手工藝的製作,後來更成立工作室投入雕刻、陶藝等人才的培訓,並陸續找回了傳統陶壺的製作技術、改良傳統的石板屋建築,也進行田野調查,研究排灣族的傳統工藝,出版了《排灣族的裝飾藝術》,推動「部落有教室」計劃……
撒古流的創作傾向於敘事性,題材來自於文化經驗的追認,在內容中則傳達一份時代變遷的感慨。譬如在<過河,回家的路上>(2003)、<一斗米三十六元─不再是以物易物的年代>(2003)等以「光源」下的活動作為敘事主軸的系列素描作品裡,畫面上的火把、燭光、電燈、太陽等不僅是視覺的焦點,也因著這些不同的光源展開既懷舊又帶有童稚的故事。
對撒古流而言,從具體的空間到人文環境,藝術創作可以是一間咖啡館、一間教室,更是經營一塊好山好水的土地、一個理想的部落。「造形」只是藝術創作的一部份,所以近幾年的作品,更強調觀念性的表達,他認為,要讓人感動,未必要侷限於雕刻,若說一句話就能讓人感動,也是一種藝術。
他深刻的體認到,用雕刻刀雕出一件技藝精湛的作品並不難,但要使人們覺得拿起雕刻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卻不是那麼簡單,這也是為何他將自己放在思想啟蒙的位置上,希望能點燃更多火苗,釋放自己的熱情在藝術文化上。
撒古流並不單把自己擺在排灣族上、部落上,更以文化人的角度超脫在國族意識的論爭之外,與他創作相呼應的,即是一份不受限於媒材的無疆界思維。

原撰者/洪健元(《藝術認證》NO.5,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5年12月,頁45~48)
摘錄/林佳禾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07: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