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最初的聚落是在南投縣的平生部落,後來因為人口增加耕地有限,部份族人開始遷徙到濁水溪畔的德克達雅(Tkdaya)居住,也就是現今的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春陽溫泉附近;而大約三百、四百年前,部份族人為了尋找更大更豐饒的耕地與獵區,因此向東遷移,直到陶塞溪、立霧溪、木瓜溪附近才定居下來,也就是現今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
而目前,在南投縣仁愛鄉附近的松林、廬山、靜觀仍住有少部分的太魯閣族人。絕大多數的太魯閣族人則都居住在花蓮縣內的秀林鄉、萬榮鄉及桌溪鄉內(2009,全國太魯閣歲時祭儀研討會)。
其根據太魯閣族的文史工作耆老們,Yudaw Pisaw(田信德)、Yudaw(許通益)、Yuki(吳金成)、Jiru(高順益)、Ikuy(張永晃)等在南投地區近八年(1993-1998)的田野調查中,所收集之珍貴傳說資料記載:『太魯閣族人上古時期是由南洋一帶坐船而來,登陸後定居於台中至台南的平原上,這就是最早的發祥地。後來在平原上因與平埔族不合而被驅逐追殺,被迫逐次向台灣中部高山地區遷移。傳說中的遷移史,太魯閣族人的祖先,從台中平原一帶,經埔里西方名為Ayran(愛蘭)的地方,繼續向東遷移,經過幾個世紀,遷移了十七個地區位置,才到達易守難攻的Truwan(多羅灣)山谷,才保留了太魯閣族人的生存。其路線為 Ayran→ Suwil → Smlaan Lukus → Puqan Rudux → Mujiyan → Bhbuh → DgiyaqTowngan → Sbahu → Habun → Bungu Gsilung → Meebung → Gayus Beenux→ Yayung Sabun → Pnawan → Pludux → Twanan →Truwan (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平生部落)等地區。』(2004,太魯閣族篇) 。
講到太魯閣族的起源與遷徙,就不得先不提起泰雅族。依能嘉矩在1897年和粟野傳之丞實施長達192天的踏查旅程,關於泰雅族最早的接觸是從北部的屈尺群開始,再逐漸往南大科崁群、汶水群、北勢群,終點在南投地區的賽德克群,但是調查範圍始終未及於東部地區人數較多的東賽德克群,因非全面性的調查,分類與命名的結果難免有疏漏,倘若伊氏當初由東部展開調查,今日之泰雅族抑或以賽德克族稱之。
早期的日本學者對泰雅族的分類變動不大,佐山融吉從1913年到1921 年間,臺灣舊慣習調查會出版的《蕃族調查報告書》中,將沙績族(賽德克族)從太么族(泰雅族)中抽出單獨敘述,是沙績族(賽德克族)在日本學者的分類系統中第一次以單一族名出現。1935年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等人所著《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的研究》,則是以發源地的不同區分賓沙布干、大霸尖山、白石山等三個系統,分別代表賽考列克、澤敖列克、賽德克等三個群。其後鹿野忠雄依淺井惠倫的分類基礎,在1939 年運用類似生物分類學的方法,以部族(Tribe)-亞族(Sub-Tribe)-群(Group)-番社(Village)先後順序,除了語言以外,加上體質與文化習俗的基礎,鹿野忠雄同意森丑之助將泰雅、賽德克視為同一民族的說法,但他也指出二者之間存在著許多生態、體質、語言及風俗方面的差異,將泰雅族二分為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是較適當的方法,他並且推論說遠離原鄉翻越中央山脈的賽德克亞族,調適東部地區周遭的其他族群文化,並與西部族群的文化漸行漸遠,此乃一不爭的事實。
1960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以語言差異為由,將太魯閣區會提昇為與「族」同級的太魯閣區會;1985年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委員會基於族群成員的認同意願,以上兩個組織承認泰雅族、太魯閣族獨立存在的事實,並於1991年聯合發表「臺灣新憲原住民自治條款宣言」,明確將泰雅族、太魯閣族分列為兩大臺灣原住民族。
依據2004年以前學術界認知的共識,太魯閣人(含德克達雅、道澤等兩小群)的系譜向上追溯依序是東賽德克群、賽德克亞族、泰雅族,即使在已經單獨正名為太魯閣族的今天,尚有部份東部族人是以賽德克族為其認同目標。因此,東、西賽德克群,各自包涵了太魯閣群(Truku)、德克達雅群(Tgdaya)、道澤群(Tauda)等三群,因為東遷或留在西部祖居地的因素,而分別被稱為東、西賽德克群,現在所稱的太魯閣族原是學術分類的東賽德克群。傳說太魯閣族的祖先早先居住在臺灣南部平原地區,因為和平埔族人爭奪生存區域,經過劇烈的爭戰過程,人數居於劣勢而遷移到南投霧社東南方的白石山,此一同時泰雅族的祖先則遷移到大霸尖山避難,所以太魯閣族和泰雅族有不同的發源地傳說。
到了約五百年前,太魯閣族的祖先來到Truku Truwan,形成太魯閣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後來因為人口繁衍,可耕地和獵場有限,有些人遷移到TgdayaTruwan,意思是比較上面的地方,位置大約在現在的春陽溫泉週邊的台地,遷移到這裡的人就稱為Tgdaya;另外有一部份的族人遷移到現在的精英村平靜部落,因為是住在Truku Truwan 的族人通往霧社的必經之地,族語稱為Duda Truwan,遷移至此的族人即為Duda。所以太魯閣族是由太魯閣群(Truku)、德克達雅群(Tgdaya)、道澤群(Tuda)等三群組成。
而關於族人遷徙,約1915-1929年時日本總督府用勸誘的方式鼓勵族人遷移平地但效果不彰,一直到1930年霧社事件之後(1931-1937年間),為了擔心太魯閣族人再次團結攻擊日軍警,就強制實施混居式集團遷移政策,不分內外太魯閣族都混居在不同鄉行政區域來消弱族人力量,這也造成文化的破壞及部落的不團結。
以下針對太 魯閣族內部三群簡要說明:
(一)太魯閣群(Truku)
為東賽德克群中人數最多的一群,分布在內太魯閣地區(立霧溪中上游)、外太魯閣地區(中央山脈東走脊嶺偏東之山腹及河谷地區)、巴托蘭地區(木瓜溪中上游)。1918年太魯閣及巴托蘭地區的Truku族人大部份被遷移到現在的秀林鄉境內,內太魯閣地區族人部份也被遷移到秀林鄉,另一部份則移往萬榮鄉及卓溪鄉。
(二)德克達雅群(Tgdaya)
根據文獻記載,因族群分佈在木瓜溪流域,又名木瓜番,與南投縣境的霧社泰雅族人是同一族群,在清代其居住區域有內木瓜番與外木瓜番之別,內木瓜番是居住在木瓜溪流域上游;外木瓜番則居住在木瓜溪流域中游,輾轉遷徙後,目前大部份居住在萬榮鄉上明利村,一部份居住在壽豐鄉溪口村及秀林鄉佳民村。
太魯閣族人主要分佈在花蓮縣秀林鄉及萬榮鄉
圖片來源:網友和平國小校長黃勤聰拍攝
(三)道澤(Tauda)
德烏塔人早期居住在立霧溪支流陶賽溪,所以又有人稱之為陶賽群,19世紀初,德烏塔人時遭太魯閣群的襲擊,因此有部份人遷至今宜蘭縣南澳鄉山區,日據時期下山移住,一部份遷至南澳鄉澳花村、金洋村與南澳村,一部份向北遷到大同鄉寒溪村;留在流陶賽溪流域的族人,亦在日據時期遷移下山,分佈在今日的蓮縣卓溪鄉立山村、崙山村,以及秀林鄉富士村、佳民村(廖守臣,1977;宋卓立,2007)。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