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名稱: 關聖帝君
來源: 台灣
材質: 紙
尺寸: 66 cm x 126 cm
年代: 光復初期
說明:
台灣民間重視神靈崇拜,對於神像形象的繪製與雕造特別重視,形成獨特的神像藝術。又,因行事的需要或供奉場所的不同,平面形式的神像掛軸在台灣亦廣為流行,通常採取繪畫或印版的製作方式,由民間藝師依照傳承圖稿繪畫,供信眾奉祀,或因壇場儀式的需要,由道士,法師自行繪製。關公,姓關名羽,三國時人,正史有載且有《三國演義》流傳民間。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驍勇善戰,義薄雲天。死後諡為壯繆侯,民間逐漸崇奉;至宋朝封為真君後,歷朝加封,入清之後推崇其忠義精神,始被尊為「關聖帝君」、「文衡聖帝」;民間則重其義氣,稱為關帝爺、武聖、伏魔大帝、協天大帝、山西夫子、關夫子等。道教視為護壇官將,為三十六官將之一,佛教則尊稱為伽藍尊者。而鸞堂則奉為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五恩主(三恩主加上王靈官、岳飛元帥)之一。此外秘密結社強調幫派兄弟之義氣,故特別崇奉,而關聖帝君講義氣,亦為警界所推崇。而民間則逐漸轉型成為武財神之一,故為求財富的生意人所崇奉,香火頗旺。本幅掛軸內容為奉祀關聖帝君於廟堂之上的常見形式,即關公端坐,右手捻鬚,威武莊嚴,兩旁站立關平與周倉,為其護衛隨從神,其中義子關平捧印,部將周倉持刀,民眾常懸掛於廳堂,以保佑家宅平安,財源廣進。
文出:行政院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