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7|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憶當年] 月餅的由來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24 14:13: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 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 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 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
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 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週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 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

    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麵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 …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水漾甜心 + 5 感謝^^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快樂的單身女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12-31 23:03:56 |只看該作者
謝謝提共寶貴的知識
終於知道了月餅的由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2:5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