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4-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2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723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黃酒是用糯米或大米、黍米為主要原料,通過特定的加工手續,受到酒曲、漿水中的多種霉菌、酵母、細菌等的共同作用,經過糖化、發酵、過濾、殺菌後製成的低度釀造酒,酒性醇和,營養豐富,因為大多數帶有黃色,所以通稱為黃酒。如果就顏色細分,有橙黃色(例如「紹興加飯酒」)、橙紅色(「紹興善釀酒」)、黃褐色(「紹興香雪酒」)、紅褐色(福建「龍岩沈缸酒」)、黑褐色(山東「即墨老酒」)。
以生產地區的不同,可分為(一)江南黃酒:用糯米為主要原料,小曲和麥曲為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以浙江紹興地區生產者為代表。(二)福建黃酒:用糯米或大米為原料,以紅曲釀成;以「沈缸酒」、「福建老酒」、「連江元紅酒」最為知名。以白酒釀的「白老酒」,夏天時冰涼飲用,頗具消暑之功。(三)北方黃酒:以黍米為主要原料,麥曲或麩曲釀成:「即墨老酒」山東「蘭陵美酒」為代表性產品。
以製作工藝而言,主要有(一)淋飯法:就是將蒸好的米飯通過冷水噴淋而冷卻,從而使酒曲中根霉、酵母菌處於繁殖生長的適當溫度,有利於糖化發酵;「香雪」等酒用此法釀成。(二)攤飯法:是將蒸好的米飯貪攤於竹簟上並加以翻動,經空氣冷卻,達到預定的發酵溫度,然後加曲和酒母直接進行發酵的方法:「紹興元紅酒」、「善釀」均用此法。此外,也有另外列出「喂飯法」者,此處不贅。
依釀造原料及所用酒曲不同,可分為稻米酒(如糯米、粳米)和非稻米酒(如黍米)與麥曲、紅曲酒等等。不過,大陸目前官方所傾向的國家標準《黃酒及其試驗方法》是以酒鍾含糖的濃度來分類:
(一)甜型黃酒:
凡在 100CC酒中含有葡萄糖分超過 10g以上者,稱為甜型黃酒。以「紹興鮮釀酒」(13.5%)、「蘭陵美酒」(14%~15%)、「杭州西湖佳釀」(12%~15%)為代表。湖南衡陽的「湖之酒」(16%~20%)也屬於此型。
(二)半甜型黃酒:
含糖份在 3%~9.9%之間者為半甜型,例如「紹興善釀酒」(8%)、「即墨老酒」(10%以下)、陝西洋縣「謝村黃酒」(7%~9%)、「福建老酒」(4.5%~7%)。
(三)半干(乾)型黃酒:
含糖份在0.5%~3%,以「紹興加飯」(2%)、上海「楓涇特加飯」(1%~3%)、「福建連江元紅酒」(1%)為代表。
(四)干(乾)型黃酒:
含糖份在 0.5%以下,例如「紹興元紅酒」(0.2%~0.5%)。按「干」,由英文 dry 而來。
除了以上四型,如果糖份超過20%,可稱為「濃甜型黃酒」,例如「紹興香雪」(20%~24%)、江西「九江陳年封缸酒」(24.1%~26%)、貴州「惠水黑糯米酒」(24%)、福建福安「密沈忱」(25%)、「龍岩沈缸酒」(27%);廣東興寧「珍珠紅」、江蘇「丹陽封缸酒」更可高達28%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