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7-27
- 最後登錄
- 2020-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194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狀態︰
離線
|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園鄉福海宮,管理權之爭困擾廟方20年,兩派人馬還因此對簿公堂,昨天福海宮正式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由楊德賜擔任主委,為長久以來的人事紛擾畫下句點。
鄰近竹圍漁港的福海宮是桃園沿海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每年4月舉辦的「過聖火」慶典,都吸引大批信眾參與,民國79年底因電線走火,福海宮主體建築付之一炬,唯獨木雕的主神輔信王公神像安然無恙,被信眾視為神蹟。
楊德賜表示,福海宮遭祝融後,地方派人士堅持要先成立管委會再開始重建,代表廟方的臨時管委會認為應以重建為優先,兩派爭執不下,最後由陳又川出任重建委員會主委,由各界捐獻的1億7000萬元打造三川五門閩南式宮殿,於民國85年完工。
福海宮重建完成,但棘手的管理權之爭並沒有因此落幕,兩派人馬互不相讓,期間包括桃園縣長劉邦友、立委楊敏盛居中協調都無效。5年前,在縣政府輔導下,雙方達成共組管委會的共識,但地方派臨時「變卦」,共識觸礁後,廟方臨時管委會一狀告上法院,管理權之爭愈演愈烈。
民國98年,廟方臨時管委會以召開信徒大會的方式,獲得縣府核准籌設管理委員會,去年9月推選出21位委員,主委由眾人向輔信王公擲筊決定,最後由楊德賜出任。
建廟百年的福海宮成立正式管委會,包括立委郭榮宗、桃園縣議會副議長李曉鐘和議員廖輝星等人都出席,廟方擺出祥龍獻瑞大陣仗,由楊德賜掌龍頭,各委員接力排成人龍,以「過火」儀式除穢氣,完成制度化管理後,也象徵福海宮重新出發。
【2011/01/10 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