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6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6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一、前言
中國儒教會之成立,是五十年來,儒宗神教門生們,所熱切渴望期待的問題。回首五十年來的歲月,不算太長,但也不短。可是我們儒教門生,卻無正式的名分,能不令人浩嘆?可是孕育儒教的存在,乃融聚凝合於孔子之一身,孔子學說又為中國思想史之核心與主流。我們懂得孔子,自會懂得儒教,懂得中國的歷史文化。
自孔夫子在世創設杏壇,弟子三千之眾,有七十二賢,其名至今人稱頌。孔子之道薪,傳顏回、曾子、子思、孟子……朱子等,道統一貫,脈脈承繼,儒家思想闡揚綱長倫理之道,民之所需,其道常存,已近二千五百餘年之歷史,其間歷經朝代迭替,時光變遷,雖有異族入主中原執政,然而孔孟至道,儒家思想,民之所趨,中庸之道,故能始終屹立不衰,時至清末,政情腐化,歐風東靡,人心思變與儒道日遠,是時衛道前賢,不忍吾中華固有文化從此沒落,乃聚合有心人士,集思廣益,效至聖先師創設杏壇,宣揚儒家宗風,引迷入悟挽儒道之不墜,作中流之砥柱,所設杏壇以儒為教,同尊孔子為教主。啟發人心化民修道,(民前八十六年時),台灣省之杏壇開基,以澎湖最。溯其始今,傳自福建泉州公善堂。當時地方之文人學士為禱天消除災患與匡正人心計,乃於同治三年癸丑(民前五十八年)六月初三日在馬公先開『普勸社』,崇拜孔子,以儒為教,初設沙盤木筆,有時著書立說,有時宣講勸人,神人同桌,廣行善舉。至光緒丁亥年(民前卅三年),正月十三日,賜號為『一新社』,『樂善堂』堂主吳克文。於光緒十七年辛卯(民前廿一年)著作『覺悟選新』一書,分列八卷,亦為全省最早著作之善書也。
自『一新社』開創杏堂先聲,仰藉孔夫子之顯化,從此澎湖各鄉社皆紛紛響應,繼設杏堂十處之多。同時本省北部如淡水鎮屯山古聖廟(仙公廟)行忠堂、宜蘭碧霞宮、頭城喚醒堂相繼開設杏堂闡教著書,行忠堂著『忠孝集』、碧霞宮著『治世金針』、喚醒堂著『度世慈航』,距今已逾百餘年。繼之本省中部、南部、東部普遍設立儒教或著書、或宣化、或救世、救民,其宗旨原同一本也。迨至中日甲午戰爭,台澎割據於日本,日本為推行皇民化運動,而杏堂之設,講書說教,皆以四書五經等為教本,信眾深富大漢民族意識,故日警痛惡之,遂下令禁止扶乩,當時士紳信眾,雖表面奉行命令,實際上卻轉入深居私宅或山洞中,暗中繼續扶乩,仍不停推行度眾及救世之工作。
及至台灣光復,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宗教信仰恢復自由,杏堂之設更如雨後春筍,正是處處開堂方方闡教,而興盛一時。至今台灣之杏堂約有五百餘堂,著作經典善書三四百種,均是免費印贈各界,對復興中華文化,匡正世道人心,可以說是一股巨大無形之力量。並熱心興辦社會公益事業,如建設、施醫、救貧……等善舉,更是不遺餘力。今又進而定期發行勸世雜誌者約四百餘堂,皆本聖訓一律免費贈送,其對社會國家安定實有卓越的貢獻。加以近年來民生富足,關心世道之善士甚眾,輸財獻力在所不惜,皆致力於扶乩闡教工作,由於神聖顯化,傳佈聖賢之真理符合現代人們所需,因此信者日眾,儒教之前途,正呈現一片輝煌遠景,這也是國家與人民之福也。
二、儒學的創立
儒學成家,畢竟自孔子始。孔子以前,學在貴族,古者謂之王官之學。孔子始以王官之學傳播於社會,於是而有百家之言。家言與官學相對而稱。家言者一家之私言,以近世語述之,當稱為平民學。古代學術,乃由貴族階級下降而散播於平民社會。而孔子則掌握其轉變之樞機。故論百家,必先及於儒,而儒學則創始於孔子,孔子乃家學之開山,亦即古代王官學之傳播人也。
孔子平生最崇拜周公,把周公當時的種種思想和實際措施,加以一番極深的探討和發揮,而完成了一種純屬學術性的組織圓密的思想體系,於是中國才有儒家之成立。我們可以說,周公是大政治家,而有制禮作樂,是極富於教育意義的。孔子則相反,而想根據理想的教育來建立理想的政治,有氣魄、有擔當,通經致用,德術兼修,『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活動于政治與學術之間。周公是古儒,孔子是今儒,周公、孔子一直是相提並稱,迄唐代至今而猶然。
孔子始開私人講學之風,而以此為志業,且以作君子儒勗勉諸生。儒家的教育方針,不在訓練一技一藝的職業人才,而為培養有為有守的通人『君子不器』,『形而下者謂之器』,懸為儒家教育的基本戒條。君子之儒篤實而已,『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言顧行,行顧言,而其最高之境界,則為究心於易。易者聖人效天法地之書,人與天地參,則易與天地準,通天地人之謂儒。孔門諸子,奕業相傳,繼之承之,波瀾壯闊而成巨流,故以後凡為孔子之學者,皆稱曰儒家。
三、道統之觀念
統是傳統,含有一脈相傳,承先啟後之意。『道統』就是指孔門傳下來的心法,教人治心、治學、治事、治國的方法,乃沿著一個一貫的系統傳遞下來的。道乃人的精神所創造的事物,亦即文化。所以道統也就是『文化傳統』或『精神傳統』。中國文化既有生命力,同時亦係一種開放的體系,故能依照其自有的價值準則,對外來的事物理想作適當的吸收與融會貫通。其與別的文化之間,是互相影響的,不但有所吸收,也是有極重要貢獻的。
韓愈在『原道』一文中,說得很明白:『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
唐宋間由於佛學的盛行,而佛學思想出自印度,許多觀念方面都和中國固有的思想格格不入,由於這一比較,使得我們道統精神便顯露了出來。宋、明學者們,一股救世的熱潮,漸漸的便匯成了中國宗教的道統。
其次在中國歷史上看,道統源於先秦,儒為宗主,政統追始於三代,禮進大同為依歸,道統推大易,孔子為宗師,儒家定為尊,孔子成為教主。自漢以下,儒家的形上原則,不徒為一思想,不徒為一原則,而是表現於政治社會組織,成為『內聖外王』的文化體用,所以中國政統和道統的歷史精神是一貫的。
四、立教之精神
儒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起源於黃帝開國以前,歷經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子繼其道統,集其大成,成為一以貫之之儒宗道統精華。然而儒門文化,崇尚與大自然之調和,以『天人合一』為極致,更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之仁民愛物之偉大精神立教。立教五千多年來,屹立於天地之間,無非體上天好生之德,存善去惡之宗旨以行教。故儒門弟子,必修其博大精深之教義,而立誠行修,推而廣之,發揚光大,是則為儒教門徒造功立德之歸依也。然而其博大精深,實根據於天理人情,其足以為世界人士所服膺者,則為仁道與孝道也。儒門一向認仁為天地之心,此一仁字兼含有天道生生不息,長養萬物之義,故為人類種種善德之源,自無疑義矣!
張子橫渠名言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四句皆從一『仁』字發揮。至於為人如何能夠實踐此一大道,此一真理,則以履行孝道為先。為人倘對其父母不盡孝道,則其人從此墮落,道德觀念已亡,其人不啻與禽獸何異?孝經記孔子教曾子之言謂:先王有至德要道,則是孝字。以一字孝,從身體髮膚受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至於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是以儒門認為人之所異於禽獸者,期能宏道,明德以重孝道仁道也。又仁者人也,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如此幾希即是人能知孝悌仁義耳。故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綜合以上所說,足見儒門之所以重視仁道、孝悌、天理、人情,其義在此。故凡我儒門弟子,實大有待於深係之認識。
五、宗教儀規
凡事莫違,萬眾一心,禮法端正。
凡事敬老尊賢,莫自亢高,老幼扶持,有錯必受評論改勸。
孝養雙親,不逆教訓,尊師重道,慎終追遠。
禮讓為先,出入杏壇儀容必須端整,正心義氣,不談邪事,出言有序,勿爭言論。
敬拜天地,禮敬神祇必有序,衣冠整齊潔淨,虔誠心意,重遵禮儀。
辨別是非善惡,事有始終,知所先後。
言必信,行必果,言行顧之,正己而後化人。
男端正氣,女立貞節,勤儉為本,不偏貪污,勿損人利己,得之有道。
莫巧言色,衿孤恤寡,慈悲常規。
綱常八德必守,勿陽奉陰違,凡一切不正思想即不德行為,應切禁戒,不慎若有所犯,當皆自反省。
六、宗教儀規
釋奠典禮開始:(典禮程序由擔任通贊禮生依次高唱)。
鼓初嚴:(亦稱發頒鼓或頭通鼓)。
鼓再嚴:(亦稱二通鼓)。
鼓三嚴:(亦稱三通鼓)。
樂生、佾生就位:(樂生隨麾生,佾生隨節生,按轉班鼓節奏就位)。
執事者各司其事:(按建鼓節奏就位)。
糾儀官就位:(引贊引糾儀官就位後暫退)。
陪祭官就位:
分獻官就位:(每位分獻官各有引贊兩人,為示區別,位於右者曰引贊,位於左者曰亞贊,擔任引贊兩人,聞通贊唱分獻官就位後,引贊趨分獻官前唱:『請分獻官就位』,即於分獻官左右引導就位)。
正獻官就位:
啟扉:
瘞毛血:
迎神:(樂奏咸和之曲:有樂有歌無舞)。
鞠躬:(請獻官行拜首禮,其餘人員應聲行鞠躬禮)。
進饌:(主壇、四配、東西哲、東廡先賢、先儒、西廡先賢、先儒、同時進行)。
行上香禮:(樂奏寧和之曲、不歌、不舞)。
行初獻禮:(通贊唱:『行初獻禮後,繼唱行初分獻禮。』樂奏寧和之曲、有樂、有歌、有舞)。
行初分獻禮:(通贊唱行初獻禮後,繼唱行初分獻禮)。
恭讀祝文:(行初獻禮、當唱奏『寧和之曲』樂章一半時,樂長即唱:『樂止、舞止』至此樂暫止而不擊鼓,麾生、節生各偃麾、節)。
行鞠躬禮:
行亞獻禮:(樂奏安和之曲。有樂、有歌、有舞、中間無暫停)。
行亞分獻禮:(正獻官行亞獻禮復位後,通贊唱:行亞分獻禮)。
行終獻禮:(樂奏景和之曲,有歌、有樂、有舞,中間亦無暫停)。
行終分獻禮:(正獻官行終獻禮復位後,通贊唱:行終分獻禮)。
飲福受胙:
行撤饌禮:(樂奏咸和之曲,有樂、有歌、無舞)。
送神:(樂奏咸和之曲,有樂、有歌、無舞)。
鞠躬:
捧祝、帛詣燎所:
望燎:(樂奏咸和之曲)。
復位:
闔扉:
撤班:
禮成:
七、結論
際此中國儒教會,剛成立於茲,因為儒教傳統的延續重建於今日,一方面固然要回顧傳統,作歷史的見證與反思,以適應新時代的條件與新環境的因素,才能夠面面兼顧去對治新時代的問題,進而釐定方向,籌畫未來的理想去迎接新的時代。其次,我們欲洞識儒教的內涵,大學中庸二書,不可不讀。此二書,承尼山之心傳,宏聖學之要旨,以明明德為首務,以天常率性為聖教,以止至善為止歸,而以中庸為道統。復以內聖為始體,以外王治平為末用;乃儒教發揚光大,學子向道之梯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