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儒教的生死觀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3 00:37: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事之大,莫過於生死。生死關切,是人的基本焦慮,生死問題是人的根本問題。《禮記》曰:“合鬼與神,教之至也”,“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1] 參通幽明,究明生死,此儒教大道所系。究幽明之際,知生死之道,是儒教的重大教義。

1)原始返終,知生知死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 許多人依據聖人這兩句話,便斷定儒教只關注現世,不關注來世,重生不重死,言生不言死。認為儒教不關注死亡問題,把死亡之事與鬼神之事懸置不論。這是對聖言的誤解,是對儒教教義的誤解。其實,儒教非常關注也非常重視死亡問題。聖人以神道設教,生死之道、鬼神之道是儒教的重要內容。對死亡問題的重視,與對死後世界的關注,是儒教教義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儒教有自己的生死觀,有著關於靈魂世界及神鬼之道的系統闡述。這些觀點和闡述詳見於儒教經典與先聖先賢的言論之中。這是儒教的基本教義,儒教既是入世間法,也是出世間法。《禮記》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這裏“明”是人間世界,“幽”則是人死後的世界,即神鬼的世界。禮樂即“入世間法”,系指仁義禮智之性、“修齊治平”之道、“人倫綱常”之道;而鬼神之道,也就是出世間法。
依儒教教義,幽明相通,生死不貳。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一以貫之,悉統于天道。入世間法就是“生”之道,“生”之道即人之道。人道本于天道,人道與天道相貫通,人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間的落實。出世間法就是“死”之道,“死”之道即鬼神之道。鬼神之道是天道天理在靈魂世界,在神鬼世界的落實。故出世間法也與天道天理相貫通,神鬼之道亦是天道。故依儒教教義,生之道即死之道,明之道即幽之道,人之道即神鬼之道。幽明之道,生死之道都統于天道。
明有禮樂,幽有鬼神;明有善惡,幽有屈伸;明有正邪,幽有清濁;幽明相通,生死不貳。故知生即可知死,知人之道就可以知鬼神之道。故聖人說“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話並非不關注死亡,恰恰相反,這正是究竟之說,是對生死之道的大徹大悟。二程子說:“知生之道,則知死之道;盡事人之道,則盡事鬼之道”。[3] 聖人在這裏給我們開啟了一道,在現世究明來世,在明界了悟幽界的大門。
人之生也,自天而降;人之死也,歸天而去。人為天子,系上天所生,人之生曰“始”,故人始于天。人之死曰終,人死返終,故儒教把死稱為“歸天”。

《易 經》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4]
橫渠先生曰:“舍真際而談鬼神,妄也”。[5]

人始於天,亦終於天。人生於天,死也歸於天。生死之道與幽明之道都是天道,原始返終,就能知死生之道,知幽明之道。舍生而談死,妄也。原始而知生,返終而知死。生而不失吾常,盡人之性,明人之道;死而適得吾體,盡天之性,明鬼神之道。天道貫通幽明,知明則知幽,知生則知死。生之道即死之道,知人之道則知鬼神之道。與天合德,則幽明相通,始終如一,生死不貳。原始返終,方可究明生死

2)存順沒寧,死而不滅
依儒教教義,昊天上帝所居之處為太虛之境。太虛之境是人的耳目不能聞見的更高維度的神聖空間。橫渠先生曰: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6]

太虛之境是昊天上帝化生萬物之源,也是萬物散歸之所。人之生,源於太虛之氣;人之死,則歸天返於太虛之境。故此,儒教認為,人死而不滅,人之死只是形潰歸天,原始返本而已。
太虛為氣之本體,“無形而實有”,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之凝釋于水。”氣聚,猶如水凝而為冰;氣散,猶如冰融而為水。太虛之氣,陰陽交感,聚以成象而生人;而人之死,則是形潰氣散,氣散而返歸太虛之境。形潰反原,遊魂為變而為神鬼。天道迴圈,聚散不止,生生不已。有聚有散,有生有死,死而不滅。
在儒教看來,人的生死,不過是氣的聚散,氣聚則有形有象,可目見耳聞;氣散歸於太虛則無形,耳目不能聞見。人死而不滅,成神成鬼,只是改變了存在的形態,變更了存在的空間,凡人不可聞見而已。所以,儒教之於生死,只說“聚散”,說“終始”,說“屈伸”,說“幽明”,而不說“生滅”,不說“有無”。在儒教看來,人與世間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是永恆不滅亡的存在,不可能“滅”,也不可能“無”。

《禮記》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7]

橫渠先生曰:“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8]
“萬物形色,神之糟粕”,[9]
“存,吾順事;沒,吾寧也。”[10]

儒教無“滅”,亦無“無”。對儒教而言,“死”只是由聚而散,由明入幽而已,死而不亡,死而不滅。幽不是滅,也不是無,言其幽,是因為耳目聞見之力不能及。一物兩體,相感為一。“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人之體,有靈肉,有身心。陰陽交感,靈肉合一,聚而有形;死而形潰,靈肉相分,身心相離,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散入太虛。聚為吾體,散亦吾體,死而不滅,死而不亡。靈肉相分,身心相離,魂氣歸於天而為神鬼,形魄歸於地而為靈魂的糟粕。
生,自幽至明;死,自明返幽。幽明相通,生死往來,聚散屈伸,都是上帝造化。天恩所賜,何來“生滅”?何來“有無”?“礙於形者不知生,滯於滅者不知死”。形聚為物,靈魂在其中,天性在其中;形潰反原,形散而氣不損,神不滅,靈魂不朽。生死,聚散而已,變易而已。自天而降,歸天而去。生死,皆得吾體,皆成吾性。何懼之有?何畏之有?知生死幽明之道,則能安生安死。 生,則受上天造化,順天命盡人道,以善吾生;死,亦沐天恩天德,循天命,歸天寧息,以善吾死。存順沒寧,生死俱善。與天合德,大道圓成,則能沐上帝再造之恩,重新參與宇宙大化,獲得永生,萬劫不滅。

3)遊魂為變,神鬼殊途

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11]

人事之大,莫過於生死,故子貢有此一歎。然而,子貢所感歎的,不在“死”之為“大”,而在“死”之有“異”。子貢的感歎並非僅僅在說“死”是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而是感歎說,“死”這樣的大事亦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死曰“息”,小人之死曰“休”。“息”與“休”,是有很大不同的。“息,喘也”。“休,息止也”(《說文》)。君子之死,猶如喘口氣,暫時歇息而已;小人之死,則息而止也。君子之死與小人之死雖同為死,然其死後的結果與命運是不同的。那麼,息與休有何不同,君子、小人之死又有何差別呢?
依儒教教義,人之生為氣之聚,人之死為氣之散。人稟太虛之氣不同,人之生有君子小人之異,人之死亦有君子小人之別。生死為氣之聚散,氣有清濁之分,人則有智愚善惡之別。氣清者為智為善,為君子;氣濁者為愚為惡,為小人。
儒教倡導“養氣”,即孟子所謂養吾浩然之氣。如善養其氣,則濁氣下沉,清氣上揚,無礙而為神;不善養其氣,則清氣下沉,濁氣上揚而礙於形。礙於形者,其生也,為形骸所滯,為私欲所蔽,故而良知不顯,明德不現,為愚為惡;其死也,返歸太虛,濁氣下沉屈附於地為鬼。而氣清者,不礙於形,其生也,公而無私,存理滅欲,去私欲之蔽,良知呈現,明其明德,而為智為賢,為善為德;其死也,清氣返太虛,伸升上揚而為神。

橫渠先生曰:“清則無礙,無礙故神”,“濁則有礙,礙於形。”[12]
《易經》 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13]

人之死也,其氣散歸太虛,氣清者伸升上揚而為神;氣濁者,下沉屈附而為鬼。遊魂為變,神鬼殊途。為善有德者,氣清而為神;為惡無德者,氣濁而為鬼。為神者,伸升上揚,“在帝左右”,與天合德,故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為鬼者,屈附下沉,成為上帝之“棄魂”,逆天命背天道,上帝威行天罰,絕其天恩,不予再造。
君子之死,清氣上揚,伸升為神,與天合德,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故其死曰“息”,即暫停歇息,以俟天命,待上帝再造,重新參與宇宙大化,從而獲得永生。而小人之死,濁氣下沉,屈附為鬼,逆天背道,淪為“棄魂”,上帝絕之,不予再造。故其死曰“休”,天意絕之,天命止之,沒有機會重新參與宇宙的大化,不能得到生命的永恆,不能獲得永生。
天人相貫,幽明相通。幽之道合於明之道,死之道合於生之道,鬼神之道合於人道,全都統于天道。天道在“明界”則為人道,在“幽界”則為鬼神之道。天道本仁,天道之於人間則有仁義禮智之性;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有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倫;有仁政、德治之道;有善惡之分,智愚之別,賢不肖之異。天道之於幽界則有清濁之分,有屈伸之異,有神鬼之別,有“息”“休”之判。
息,則能成神,能沐天恩再造,生生不已。休,則為鬼,淪為棄魂,上帝絕之,不予再造,萬劫不復。是“息”,是“休”,成神成鬼,雖是天命,然何去何從,全在我們自己。如不願死後為鬼,被天恩所絕,萬劫不復再造,那就必須於身前順天命,循天理,守天道,守仁義禮智之性與“五倫”“四端”之道,為善去惡,積善成德。“善吾生者善吾死”,身前為善積德,守人道而絕禽獸之行,則死後必有善報。“神化者,天之良能”,昊天上帝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任何逆天妄道,傷天害理之事都難逃天地之間,都將受到上帝的天罰。切莫因一時的私欲之蔽而淪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書經》雲:“罰及爾身,弗可悔!”凡我天子聖徒,不可不慎之。

4)修身俟命,敬始慎終
敬始,就是恭敬嚴肅地對待生;慎終,即謹慎,慎重地對待死。人道就是生死之道,生而得其善始,死而得其善終,則人道可盡。盡人道則可盡天道,盡天道則與天合德,與天合德則與鬼神合其吉凶;與鬼神合其吉凶,則得其善終。荀子曰: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
故君子敬始而慎終。[14]

那麼,如何才能敬始慎終呢?善其生者善其死,善其始者善其終。欲善其生者修其身,欲善其死者俟其命。君子修身俟命以善生死。
修身之道以為善去惡、窮理盡性為要務。人道本于天道,人性本於天性,事理本于天理。天道落實於人世間即為人道,人道就是仁義禮智之性;是良知,是明德;是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倫”之道;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之道;是仁政、德治、家國天下之道。修身就是修人道,就是悟人道、守人道、行人道、弘人道。人道本于天道,故修人道就是修天道。
人在有生之年若能致良知,明明德,為善去惡,盡仁義禮智之性,守“五倫”“四端”,以家國天下為已任,就能夠修得人道,也就能修得天道。能盡天性,明天道,循天理,就能與天合德。孔子曰:

朝聞道,夕死可矣。[15]

這是參通天人,貫通幽明,徹悟生死的究竟之語。天人之道,幽明之道,死生之道,一以貫之。聞其道,則參通天人,貫通幽明,知天知人知鬼神,知生知死知幽明。窮理盡性,就能天人幽明一以貫通,就能與天合德,與鬼神合其吉凶。如此,則死得其所。明于道而可安於死,故朝聞道,夕死可矣。若不聞道,則理不能窮,性不能盡,天人之際不能參,幽明之際不能究,死生之道不能明,鬼神之吉凶不能合。生,則不知其所由,不知其所守;死,則不知其所往,不知其所之。
不聞道,我來自何處,又將去向何方?不知不曉,死後的世界將是個什麼樣,將有什麼樣的結果和命運,不明不白。怎能不畏懼?道之不聞,何敢死耶?故聞道,則可安死。
既為天子,則不可不知天意,不可不順天命,不可不循天理;既為聖徒,則不可不明聖教之旨,不可不聞聖人之道。修身以俟天命,全其生以全其死,敬其始以慎其終。凡我天子聖徒均應致其良知,明其明德,守仁義禮智之性。生,則修身以盡人之道,合天之德;死,則歸太虛為神,俟天命得以再造,重新參與宇宙大化,獲得永生。

5)惜身遠患,不避義死
人之身,乃父母所賜;人之性乃上天所賦。善吾生者,首先要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重視生命,不能輕易言死,更不能隨意赴死。遠離禍患是最基本的善身之道和全身之法。見禍而不遠,知患而不避,就是不珍惜生命,就是逆天背道,是不孝之行。故《孝經》開篇即雲: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16]

惜身自愛,遠禍避患,珍惜生命,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孝。故聖人告誡我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天道以仁義為本,上帝以慈愛為心,對萬物尚有一顆仁愛之心,而何況於人乎!對生命的珍愛與重視是儒教的基本教義,也是天心聖德之所系。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見禍而不遠,知患而不避,其死輕於鴻毛。亡身貨利,鋌而走險,為一已私欲而死,亦輕於鴻毛。而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者,其死重於泰山。死得其道者,死得其所。荀子曰:

君子“畏患而不避義死”。[17]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什麼?丹心就是赤子之心,是忠義之心,是大公無私之心。丹心就是道心,是仁義禮智之心,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家國天下之心。留取丹心在,其死即為義死,死得其所,重於泰山。故君子聖徒遠患而不避義死。不避義死,謂之勇。“仁智勇”為儒教“三達德”。所謂達德,就是至德,是最高的道德。義死就是至德,是最高之德。儒教之所謂勇,非匹夫之勇,更非小人之勇,乃君子之勇。小人之勇,為一已私利,鋌而走險,亡身殖貨,見小利而亡命。匹夫之勇,則為無智之勇,是非不明,輕易蹈死,或心浮氣燥,乘一時之快而捨生忘死。君子之勇,大仁大義,大智大德,不惜一已之身而循大道,成大德,取大義。君子至公至大,無私無欲,無所畏懼,坦然面對死亡。正因為如此,儒教視君子之勇為達德,視義死為至德。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18]

對生命的珍愛與不避義死的凜然無畏,構成了儒教君子聖徒厚德載物,天行剛建,生死如一的特殊人格魅力,也構成了儒教于生死大道的基本教義。大義所系,視死如歸,方為儒者氣節;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才是聖徒品格;為循大道,不避義死,方顯天子真性情。

6)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悅生而惡死,乃人之常情。但這只是聞大道悟大道之前的人之常情。《易經》曰:

失得勿恤,往有慶也。[19]

“恤,憂也,收也”,“慶,行賀人也”(《說文》)。其意是說,失去所得,不要憂慮,也不要想方設法去收回來。順事而去,循理而往,往則吉利,必有喜慶祥瑞降臨。
人的生命,得之於天命,亦失之於天命。人之生,為天恩所賜;人之死也是天命所歸。有生有死,有聚有散,這是天命使然。無論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概莫能外。失去肉體生命無須憂慮,更不要企圖以人力去改變天命。聚散生死皆是天命安排,死是每個都必然要面對的。憑人力以求“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參明生死,坦然以對,失得勿恤。只要我們有生之年得聞大道,修身俟命,盡心知性以知天,為善去惡以盡人道,就能參通天人,貫通幽明,知生知死;能就與天合德,與鬼神合其吉凶;就有仁獸來賀,有祥瑞降臨;就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得以重新參與宇宙大化過程,獲得生命的永恆。得道歸天,善始善終,這對人而言,是莫大的幸事,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
徹悟大道,就能知生知死,視幽明不貳,始終如一,不為生死所動。陽明先生說:“人於生死念頭,本從生身命根上帶來,故不易去。”[20] 生死的焦慮是人最基本的焦慮,生死的問題也是人生命中的大問題。不徹悟生死之道,人就永遠不可能去除畏死之心與怕死之念。惟有究明生死,知幽知明,人才能“以生死為本分事”,從而擺脫畏死之心,坦然面對死亡;才能真正做到死于安樂,死于寧息。至於如何“再造”,這是天命所在,凡人不必妄加測度。惟有修身修德,為善去惡,以俟天命。但無論如何,只要我們盡人道以合天德,就能伸升為神,沐上帝再造之恩,重新參與宇宙大化。聞道而死,則“往有慶也”;得道歸天,就能獲得永生,就有祥瑞降臨,有仁獸來賀。沒則寧矣,死則安矣!幸矣!
馬一浮先生臨終之際曾留下一首絕筆詩,這首詩用精煉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對儒教生死之說作了闡釋。從字裏行間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究明生死,得成大道之後,面對死亡時的坦然與安樂,以及即將重新參與宇宙大化過程的興奮和愉悅:

乘化吾安適,虛空任所之。
形神隨聚散,視聽總希夷。
漚滅全歸海,花開正滿枝。
臨崖揮手罷,落日下崦嵫。


注釋
[1]《禮記•祭義》
[2]《論語•先進》
[3]《二程集》
[4]《易經•系辭上》
[5] 張載《張子正蒙•乾稱篇下》
[6] 張載《張子正蒙•太和篇》
[7]《禮記•郊特牲》
[8] 張載《張子正蒙•太和篇》
[9] 張載《張子正蒙•太和篇》
[10] 張載《張子正蒙•乾稱篇上》
[11]《荀子•大略》
[12] 張載《張子正蒙•太和篇》
[13]《易經•系辭上》
[14]《荀子•禮論》
[15]《論語•裏仁》
[16]《孝經•開宗明義章》
[17]《荀子•不苟》
[18]《孟子•告子上》
[19]《易經•晉卦》
[20]《王陽明全集》



人乎!對生命的珍愛與重視是儒教的基本教義,也是天心聖德之所系。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見禍而不遠,知患而不避,其死輕於鴻毛。亡身貨利,鋌而走險,為一已私欲而死,亦輕於鴻毛。而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者,其死重於泰山。死得其道者,死得其所。荀子曰:

君子“畏患而不避義死”。[17]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什麼?丹心就是赤子之心,是忠義之心,是大公無私之心。丹心就是道心,是仁義禮智之心,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家國天下之心。留取丹心在,其死即為義死,死得其所,重於泰山。故君子聖徒遠患而不避義死。不避義死,謂之勇。“仁智勇”為儒教“三達德”。所謂達德,就是至德,是最高的道德。義死就是至德,是最高之德。儒教之所謂勇,非匹夫之勇,更非小人之勇,乃君子之勇。小人之勇,為一已私利,鋌而走險,亡身殖貨,見小利而亡命。匹夫之勇,則為無智之勇,是非不明,輕易蹈死,或心浮氣燥,乘一時之快而捨生忘死。君子之勇,大仁大義,大智大德,不惜一已之身而循大道,成大德,取大義。君子至公至大,無私無欲,無所畏懼,坦然面對死亡。正因為如此,儒教視君子之勇為達德,視義死為至德。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18]

對生命的珍愛與不避義死的凜然無畏,構成了儒教君子聖徒厚德載物,天行剛建,生死如一的特殊人格魅力,也構成了儒教于生死大道的基本教義。大義所系,視死如歸,方為儒者氣節;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才是聖徒品格;為循大道,不避義死,方顯天子真性情。

6)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悅生而惡死,乃人之常情。但這只是聞大道悟大道之前的人之常情。《易經》曰:

失得勿恤,往有慶也。[19]

“恤,憂也,收也”,“慶,行賀人也”(《說文》)。其意是說,失去所得,不要憂慮,也不要想方設法去收回來。順事而去,循理而往,往則吉利,必有喜慶祥瑞降臨。
人的生命,得之於天命,亦失之於天命。人之生,為天恩所賜;人之死也是天命所歸。有生有死,有聚有散,這是天命使然。無論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概莫能外。失去肉體生命無須憂慮,更不要企圖以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0-18 22:2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