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67|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 客家文化禮俗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虎面超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9 12:13: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過年】
   終年辛勞之後的過年,通常是一般家庭最為憧憬的大節慶。在閩南人的傳統裡,這是一年中唯一能享受豐富菜色的特別日子。然而對客家人來說,連過年都是盡量儉樸,除了物資匱乏的因素外,敬重禮俗背後的意義,顯然較輕鬆歡樂的休息更為重要。
  客家人過年的時間,也和閩南人無二致。比較不一樣的習俗像是:閩南人過年時會貼春聯,傳統客家人則在門楣上貼五福紙,象徵「五福臨門」;閩南人多有守歲的習慣,客家人則無。又如閩南人十分注重的「圍爐」傳統,其實是延續著中國的說法,因為台灣氣候不夠寒冷,毋須圍爐取暖,於是「圍爐」便只取其象徵「全家團圓」吃年夜飯的意義。而客家人在吃團圓飯前得先祭祖、一一感謝過門神、井神…,再回正廳中吃「長年酒」,餐後放鞭炮,稱為「辭年」。
  客家人還有「點長年香」、「點年光」的習俗,照傳統是得在祖先牌位或是神案前燃香不絕、或是從這一夜起不熄燈(普通人家從除夕才開始),表示出客家人對祖先的敬重,以及對未來一年的寄望,十分鄭重。
【生日】
   客家人過生日的習慣和現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關於「做生日」的「禁忌」並非指完全不重視,而是在珍惜福分的前提下,才不願意大肆鋪張。
  客家人在滿週歲時才會慶祝第一個生日,俗稱「做對歲」,為了慶祝,祖父母要準備厚禮,父母更需設宴款待親友,如果是男孩還要準備兩個紅蛋,用紅紙袋包好分送給客人。在早期醫藥不發達的年代由於沒把握每個新降臨的小生命都能存活,因此這是客家人重視週歲生日,卻不特別慶祝出生的原因。
  過兩歲之後就開始過虛歲的生日,直到五十一或六十歲之前都稱做「小生日」,五十歲以上的客家人才可以做生日,稱做「大生日」。然而大部分的人還是從六十歲起才開始慶祝,每逢十年做一次生日。花甲之年慶祝「下壽」(到達長壽的標準)、古稀之年慶祝「中壽」,八十歲稱「上壽」(實至名歸的長壽),九十歲以後稱「上上壽」,表達祝賀之意。從對做生日的講究也看得出客家人對年長者的敬重,以及對未成年者的保守態度。
  然而客家男人卻還另有兩次過生日的機會。一次是結婚後的第一個生日,稱做「新生日」,以及三十一歲的生日,然而這兩次都僅限岳父母幫女婿過,贈與西裝布料或新衣,然後再由女婿準備酒席回請岳父母及娘家親友。
  生日對客家人的意義已不只是「一年長一歲」的祝福,而是將生日看成邁向人生另一階段的里程碑,因此舉措慎重,更顯其意義深遠。
【結婚】
   婚姻嫁娶無論在哪一種文化中,都是人生大事,而客家又特重古風,延續著中國傳統以家族為核心的社會制度,因此態度上依然十分嚴謹保守。
  首先,婚姻仍有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舉凡「門當戶對」、「明媒正娶」等守舊的觀念,在客家社會中仍是很有決定性力量,甚至他們只認定「嫁娶婚」才是正式的婚姻關係,對於招贅的接受度很有限。
  另一方面,客家人嫁女,由於婦女在客家人是很重要的勞動力,因此儀式也頗盛大隆重,不輸男人。婚姻方式則全依古制執行:(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徵、(五)請期、(六)親迎,等六禮。
  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性別平等的風氣大開,古禮也就漸漸改變、簡化。初到台灣的客家人還保留有大陸客家的婚俗:「納采」「問名」「過聘」「于歸」等四禮;直至日據後期、光復以後,日本、西方的婚姻觀念進入,使得傳統禮俗更加受到衝擊。
  先「訂婚」再「結婚」已是現代婚姻中最為主要的兩個階段,男女雙方的認識過程也不再受到拘束。崇尚便捷、自由的婚姻觀也許正適合現代社會變幻劇烈的腳步。但是婚姻乃是一切關係的基石,舊時風俗雖繁複,卻正好襯托出結婚的困難,以及經營婚後生活的不易;所反映出來的並非落伍的思想,而是對新人的諄諄告誡與殷切祝福。潛藏在禮俗背後的深刻涵義,在在顯露出先人的智慧。
【喪葬】
   早期客家人以土葬處理身後事,親人過世後依俗敲打銅鑼三響,宣告壽終,再在廳堂掛起白色帳幕,稱做「孝廉」。然後進行沐浴淨身的動作,於死者腳下供飯一碗,上置鴨蛋、插筷子,為「腳尾飯」,然後焚香燒紙,點「長眠燈」,此舉是為避免亡魂黃泉路上飢餓,並能替他照亮冥路。
  沐屍後,便由家中婦女為死者更衣,先行小殮、再行大殮。大殮之後,靈柩停於廳堂等候出殯。出殯俗稱「還山」,出殯之前必須點主、封棺祭奠,在靈柩前安置靈座,讓親友行祭。停柩的時間不一定,期間三餐伺候必須一如生前。而在出殯的路上,領隊的人會一邊放鞭炮、一邊散紙錢,遇到神壇或橋渡,需投以紅紙捲的紙錢,這種禮俗稱為「散路紙」;而在墓地半路,隨行的親友準備牲禮停棺祭拜的習俗稱為「路祭」。禮儀結束,孝子孝孫必須跪謝送葬的親友,俗稱為「哀謝」。親友自行解散後,孝子孝孫不得沿舊路回家。
  而在出殯下葬後,客家人還有一個「送火」的禮俗,也就是牽引亡魂歸來的過程。送火需分三天完成,由親人行至墓前點香祝禱之後,便要一路喊著過世親人的名字,要他「轉喔!轉屋下喔!轉來哦!」然後每天走一點距離將香插在半途,隔天再繼續送,直到第三天將亡魂迎接回家為止。在去世之後每七天必須「做七」,做滿七七四十九天稱為「圓七」。死者滿百日還必須「做百日」,圓七以前孝子孝孫仍需穿著孝服、準備牲禮祭拜亡靈;每逢死者出生或去世的紀念日還會準備牲禮敬祀,稱為「做冥誕」、「做忌日」。
  生、老、病、死為人生必經的路程,迎生送死之間常常感嘆世事多變,人生難測。既然好生是無法選擇的,好死也就成為眾多民情禮俗中最為鄭重的一環。一個親人走了,便成為世世代代保佑自己後人的祖先,其慎終追遠的情思令人感懷。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rick001 + 6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1-19 16:58:28 |只看該作者
客家禮俗真是不是台灣人 感謝分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通訊產品達人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1-20 07:59:3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k889126 於 2011-1-19 16:58 發表
客家禮俗真是不是台灣人 感謝分享


您在說啥?偶真的是看不懂~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1-20 17:14:22 |只看該作者
很多禮俗到現在都還是持續在用喔
我家這附近就是很傳統的客家鄉
大家都和藹可親那樣~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小小㊣ + 2 您的真誠回覆值得鼓勵!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1-20 22:37:25 |只看該作者
挖賽了解好多喔 之道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3 04:1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