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05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0513
- 相冊
- 1
- 日誌
- 17
狀態︰
離線
|
說起雲南大理就會令人想起那挺拔青翠的蒼山,浩瀚如玉的洱海,著名的“大理三塔”更是雄偉壯觀,直刺蒼穹,雲南大理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
徜徉於大理古城,偶見一位老翁正坐在家門口給孩子們談古論今:“咱們白族的'三道茶,起源很早。相傳播,昔日南詔王舉行宮廷盛宴,常給嘉賓上'三道茶',以示敬重。宋元以後,白族民間也流行'三道茶',起初是由尊長用於祝福晚輩,很快便被作為待客之禮 ... ...“我不禁停下腳步,饒有興趣地旁聽。
孩子們散去時,那老翁打量著我問:“您是內地來的吧?”我回答:“對的。”於是,他熱忱地說:“哦,遠方的客人,快請堂屋裡坐。 “
我在堂屋入座甫定,那老翁便自豪地說:“我姓楊,是個土生土長的'老大理',內地來的遊客常向我了解白族民俗。”據他介紹,白族人家長期以來一直講究茶道“三道茶”已形成一套沖泡的規矩。最考究的是頭道茶,要先在火塘上用小陶罐將優質綠茶烤香,趁熱放入茶壺中,隨即將沸水從壺口四周循環衝入,使壺內茶葉不浮於面上,有人稱為“關公巡城”;如果招待多位客人,則應快速在幾個杯子裡來回倒使之同時斟滿,有人稱為“韓信點將”。另外兩道茶,也必須現制現泡。至於受用的客人,第一道“苦茶”宜慢慢品嚐,第二道“甜茶”可美美暢飲,第三道“回味茶“應細細感受。
楊老爹還告知,現今白族人家每逢各種佳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等喜慶日子,都要用“三道茶”待客。尤其是在婚禮上,新婚夫婦往往會恭敬地跪在父母面前,雙手端茶過頭頂;長輩接過茶杯,先叮囑子女:“人生在世,先苦後甜,應勤奮創業”,然後笑著飲茶。
正聊著,楊老爹的孫女銀花飄然來到堂前,微笑向我舉杯齊眉。起身接過有迎客松圖案的小瓷杯,只見內盛小半杯滾燙的濃茶,湯色清綠透亮,飲後頓覺微苦而醒神,清香而爽口。少頃,銀花又端上一只白瓷高杯,杯內放著小調羹,舀茶一嘗,辨出此系紅糖茶,配有搗碎的乳扇(一種乳製品),核桃仁,炒米花等,入口充滿甘甜和奶香。片刻,銀花再次彬彬有禮地送上一套圓碟耳杯,這回是蜂蜜,花椒,薑末,桂皮茶,細品後感到那股獨特的蜜麻在嘴裡經久不散。
至此,我突然感悟到:白族人家的“三道茶”,體現了一種悠閒的氛圍和幽雅的情趣,而“頭苦二甜三回味”,則是主人把自己對創造幸福生活的深刻理解,融化在茶湯中交流給了來客。這“三道菜”很值得品味。如果您有機會我來到雲南大理,記得去品嚐一下白族人家的“三道茶”,定會讓您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