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5-2
- 最後登錄
- 2025-3-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50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4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三迦葉的皈依, 是早期僧伽的大事, 有了上千名修道者加入教團, 奠定了教團的基礎。但是, 上千名比丘, 不能在伽耶附近的聚落托缽乞食, 必須到人口眾多的城市中才能生存。佛陀初出家時, 在靈鷲山和頻婆娑羅王相遇, 頻王曾有[他日道成, 願先見度]之約, 佛陀決定帶著眾比丘到王舍城去。
佛陀帶著眾比丘首途, 一行人登上伽耶山——伽耶山, 又名象頭山。時近黃昏, 晚霞燦爛, 佛陀遊目四顧, 這裏有他許多回憶。東北山麓是伽耶的街市, 東邊有尼連禪河在山下迂緩的流過, 遠處, 有著他證道之地的菩提樹………這時, 山下有野火在燃燒, 火光熊熊, 輝耀奪目。佛陀即以燃火為喻, 對眾比丘開示說:
比丘們呀! 萬物皆在燃燒, 且燒的很熾烈, 你們必須知道這個事實。
比丘們呀! 萬物皆在燃燒有何種意義呢? 比丘們呀! 人們的眼睛不是正在燃燒嗎?
不是在對它的物件燃燒嗎? 人們的耳朵不是正在燃燒嗎? 人們的鼻子不也是正在燃燒嗎? 舌頭不也正在燃燒嗎? 心又何嘗不是正在燃燒? 所有的都對他的物件, 熾烈的燃燒著。比丘們呀! 這些何以會燃燒? 那是為貪欲的火焰所燃燒, 為嗔恚的火焰所燃燒,為愚癡的火焰所燃燒。
火焰在燃燒, 事實上是我們的心識在燃燒, 我人內心的貪婪之火, 嗔恚之火, 愚癡之火, 種種的煩惱之火, 較原野上的火燃燒的更熾烈。因此, 我們所有的感受、知覺、意念、認識, 都是燥熱的火種。我們時時刻刻、都受著這些煩惱之火的熬煎。
貪婪、嗔恚、愚癡, 是我人心頭上的三把毒火, 我們必須熄滅了心頭上這些煩惱的火焰, 才能解脫得到寂靜與清涼。佛教中的[涅槃],就是由此萬物皆在燃燒的思想中產生的。
據說, 千名比丘聽了佛陀[萬物皆在燃燒]的開示後, 皆開悟而證得須陀洹果。
後來西洋人研究佛教, 把這一段象頭山的開示, 比之為耶穌的登山寶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