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645|回覆: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書推薦] ★三分微光 #出書推廣 #購買資訊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4-2 20:44: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三分微光 於 2023-4-22 02:11 編輯



  三分微光 #出書情報 #購買資訊
《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2023  4月02日 小光芒上市

  ※作者簡介
    「三分微光」目前為個人作家,為追求創作之自由,作品之普及率,以創建出版社的精神進行商業行為中,身兼作者,繪者,出版者多重工作,企圖靠一己之力,讓自己作品可與其他出版社並駕齊驅,並且提供更優質的閱讀服務,藉此偷渡邪惡思想,敗壞社會風氣。

  最自以為是的座右銘:順風飛出長路,逆風撐起高度,只要想飛,這世界總會給你幫助。

    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lightlight1014/

  
  ※完整書訊

  此書為三分微光在小說上的極其罕見,簡直是發現化石般罕見的智慧集擷。
  孤獨的默默寫了十五年,寫作內容包含各類小說,寫作的內在驅動力是什麼?
  寫寫停停了許久,這一次重新整理,從心出發,打下一個寫作生涯的「,」。

  這名小說家是怎樣的人?過著怎樣的日子?如何從網路小說起家?小說對他本人有什麼影響?對大環境的改變有什麼應對措施?對大綱、角色、情節、背景這些老技法是否能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見解?這本書是不是企圖割韭菜?或者是誤人子弟?帶壞社會風氣?

  除了一些與小說相關的日常漫談之外,本書由淺入深,細談台灣的出版環境、讀者們的閱讀風氣,以及精闢踏實的小說技法寫作,內文以趣味輕鬆的筆調,自我實驗的精神,盼望能給予台灣的小說界一點點點點支持。想理解小說家們怎麼過日子的朋友,想進一步對小說研究的夥伴,看過此書,都會有得到外掛般的滿滿收穫。

  「順風飛出長路,逆風撐起高度,只要想飛,這世界……不,這次換我給你幫助。」



  本故事PDF編排特別適合16:9或18:9之手機銀幕觀看,電腦銀幕亦可
  整本九萬四千字,約略萬字用作品說明創作起源與打廣告,以八萬四千字計,只賣售價台幣180,放心,買下去絕對不虧的,科。

  種類為:小說家;小說技法;小說家生活;散文;工具書;雜記。

  EISBN(EPUB):9786260111380 ( EPUB )
  EISBN(PDF):9786260111373 ( PDF )

公訂價為:台幣$180,會因各平台特價與活動而有所落差。

電子書購買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zOB2savx8

電子書觀看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7VsFJhWiQ&t=14s


  #完整目錄

9786260111380 ( EPUB )
9786260111373 ( PDF )


  第一部 反正就先隨便聊聊自己吧
  無論如何,我先簡單的聊聊自己吧\談一下跟創作的起源\那麼,怎麼會開始寫小說呢?\嘗試了人生第一部小說\筆名的由來\變本加厲沉迷小說 \嚐到興奮味道的那些時刻 \現實的現實

  第二部 在生存與生活之間的形態
  先淺聊一下人生目標這種事情\在社會上,錢是怎麼賺的?\創作,永無舒適圈\消除寫小說的疲累,還是得靠……\那麼,這麼消耗魔力的事情,大約在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呢?\運動與寫作\非寫作狀態下的寫作行為\維持自律的小習慣

  第三部 網路小說的生態雜談
  創意\回饋\繼續聊蹭人氣這種事吧\遇到的小炎上事件與後續心得\如何面對批評\要寫讀者們喜歡的嗎?

  第四部 現代小說家的困境
  娛樂量被瓜分\與出版社合作的罣礙\吸引粉絲的難處\盜文風氣依舊盛行\稿費太低,無法生存\其他可能的機會\不要排斥商業行為

  第五部 小說對人生的濡染
  事實上,本身就喜歡和自己對話\因為被期待,產生讓自己更厲害的動力\可以認識很多小說家\隨時隨地注意到各種事件與狀態\習慣了競爭和不迷失自我\寫小說是幾乎不用任何成本的娛樂\習慣規律與不規律\受到小說的影響\寫作的意義

  第六部 大綱用來做什麼的?
  一篇小說怎樣起頭?\談談靈感爆發\用高概念催生靈感\故事結構\劇情大綱\比幕綱更細的細綱

  第七部 角色
  角色是什麼?\角色的外表\角色的功能性\角色的扁平與立體\角色的命名原則

  第八部 情節
  影響故事緊密度的大重點──關係\最大珍藏心得:怎麼營造高潮?\心理目標達陣\突破急迫關卡\競賽獲得勝利

  第九部 背景
  世界觀\舞台場景\將光影、氣候融入地點與物品\時間\寫背景時的小訣竅,「挑出感受」來轉換\舞台背景小結

  第十部 小說各項疑惑雜談
  文筆與劇情哪個重要?\怎麼吸住讀者的眼睛?\「說」與「演」的應用?\什麼是「楔子」?使用時機呢?\故事寫不下去怎麼辦?\什麼是加碼技巧?\什麼是開放式結局?\關於我,為什麼想要寫那麼多種類的故事


  #內容試閱

  ●第二部 在生存與生活之間的形態\創作,永無舒適圈
  
  快轉一下,鐵工廠打工之後,我重回校園,研所畢業之後,我去服役,出社會之後,我第一份正職的工作是一份高壓統治的腳踏車輪圈設計。
  說設計,也不過就是輪圈外型與貼紙的設計,腳踏車輪圈外型受限於功能與製程,並不能有太大的變化,大多靠著貼紙做些點綴。
  在商業與商品設計都些許造詣的我,在這種簡單至極的工作下變成需要支援「研發」與「美術」兩部門。
  那間公司視勞基法無物,又視罰款為稅金,中午時間能省則省的設定為十二點零五分到五十五,老闆還很喜歡在吃飯時間前把生產線的工作人員叫到辦公室大樓的出口訓斥,搞得很多人沒有什麼休息時間,同時他講話也很喜歡動手動腳,被打傷的人不在少數。
  而他也經常遺忘我得要兼顧「研發」與「美術」兩邊的工作,只看其中一邊的成績,我不知道是在裝傻或是如何,反正,這種老闆的個性是,要誤會你,你就得讓他誤會,如果反駁,就是頂撞。
  兩個月半後,我主動離職,去當眼鏡類別的設計師。
  如之前所說,我從大學到研究所學習的都是設計,但進入業界之後,所需要的技能又不一樣了。例如在大學,幾乎所有的設計都是從拿著鉛筆,從草圖開始,即便提案,也是色鉛筆與麥克筆居多,想要發想,可以隨心所欲先畫圖再說;但是在業界,為了提高效率,我就得學習怎麼樣在盯著平面軟體的狀態下,先在腦中具現出產品外型,接著直接從軟體中做圖。
  再者,由於設計物是眼鏡的緣故,提案時,我們常被要求需要使用一比一的構圖,也就是畫面上的大小要與實物一樣,這與以往在學界都是從畫面尺寸決定產品構圖大小的畫法截然不同。除了技術上的改變之外,產品的尺寸,厚度的規定,新材質的應用,輔合大量生產的電腦三維畫法等等,更是全新的知識,要學習,當真是學習不完。
  而這個社會,培訓的機制並非絕對落實的,很多時候就是只給一張A4大小的影印紙就要開始進行設計的。就算是我這種已經有詳細專精類別的,也可能今天先設計「運動太陽眼鏡」,明天設計「工業用安全眼鏡」,後天轉一般「光學眼鏡」了。設計真正可以吻合自己心中那種充實的時候並不多,更常遇到的,是在慌張與混亂之中,做出自己也不敢說好的作品。
  在交件壓力之下被迫著交差了事。在一片混沌之中,進行工作。在挫敗之中,修改自己的方向。在瓶頸之中,重新尋找前進的路線。
  公司目標是什麼,沒有絕對。做出來能否賺錢,沒有絕對。做出來能否給社會幫助,沒有絕對。越努力就越好?也沒有絕對。
  當然了,跟寫小說相比,至少短期內尚稱穩定的薪水是絕對。
  我的生活是靠著做設計維持著生理的生存,然後又靠著寫小說防止著心理的崩壞。
  
  有時候會被問,如果跟著別人的公司規矩太多,不舒服,那麼是否要直接自己創業看看呢?的確,或許這是最適合創作人生活的方式。
  我曾經自己創業過,去市政府申請營業,繳交一些所得稅。而我的工作模式是工作室。在這段期間之中,不論是小說、漫畫、設計,我的產量都不錯,也曾創下人生的單月收入顛峰,也曾想過是否要自己生產產品(需要貸款和借錢)來銷售,或者是同時兼任一些教職工作。
  這時最穩定的收入來源,依舊是設計案件。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有許多的案子同時找上門,讓我壓力山大……想找助手,專業的很少,合作的夥伴也常常自己去做其他案子,可以說基本上還是靠自己扛了。
  是呀。接設計案件的工作,並不會比較輕鬆,更有可能反而因為價錢已經談好,被要求無數次修改,而且更麻煩的是,會遇上恐怖的殺價魔人。
  「你這個設計做這麼久,怎麼還算得這麼貴?」「你這個設計兩下子就做完了,算這麼貴幹嘛?」「我們以後會長期合作,算便宜一點吧!」「這個案子就算一個順水人情,一次而已,便宜一點啦。」「這個案子都讓你發揮,再多畫個幾案嘛,又不會吃虧!」「這個案子我們也『想』很多,少點錢又沒吃虧!」
  說要把合約寫細一點避免這些情況,但是有些案主看合約太細可能就會跑了……簡單講,就是希望往後可以有殺價空間。跟一般實體店家相比,我的客戶兼對手,都是老闆級的,一砍上萬是基本盤,與他們交鋒,應該也學到不少談判技術吧。如果自認是談判高手,我認為自行創業是兼職小說家不錯的工作模式。
  後來我接到電話被挖角,進而從自己的公司跳到了別人的公司。之所以做這個決定,是因為想要試試看把自己創公司的經驗應用到一般公司裡,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固然還是有數不完的麻煩,但或許搞創作的就是這樣吧。
  
  ●第七件事 角色\角色的扁平與立體
  有關於扁平人物與立體人物(圓形人物)的說法,最普遍的是:扁平人物個性很單一,就像是傳統的魔王很變態暴力(不可以色色),除了慢慢派出自己手下讓勇者一一擊破,最後讓勇者們團結打敗之外,平常就躲在暗幕之中裝神祕,啥也不做。
  舉其他扁平人物的例子:
  「三分微光的小說好難懂呀!」讀本文的讀者甲。
  「不要再強行偷渡抹茶!」讀本文的讀者乙。
  「只寫幾本就以為自己是大師喔!」讀本文的讀者丙。
  上訴三名讀者角色就算是扁平角色,有點像是角色扮演遊戲之中的NPC(非玩家角色)。
  
  其實扁平角色的寫法大部份的人都會,立體就比較困難了。如果有朋友被批評過角色太扁平,那麼可以參考以下方法讓扁平人物立體。
  人物要立體的方式之一是「表現出不同的面向」,例如魔王平常一樣變態暴力,遇上女兒時則突然變成憂心匆匆的女兒控,又或者那個魔王對誰都一樣變態暴力,遇上和女兒一樣年紀的蘿莉時態度卻忽然軟化了。一個人物被看見了一面,又發現了另一面,甚至是第三個面時,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感覺出那是一個立體角色。
  
  人物要立體的方式之二是「個性與思想因事件的介入而轉變」。常見的方式是角色在故事中遇上事件之後成長,從幼稚變成熟,從鋒利變圓融;反之,個性黑化,從成熟變偏激,從圓融做獅子吼也是。
  「三分微光的小說好難懂呀!」讀本文的讀者甲,拿起三分微光的小說,「但是就是有吸引人的魔力想要一直看。」
  「不要再強行偷渡抹茶!」讀本文的讀者乙,挖起一塊抹茶千層放入嘴中,「雖然抹茶是很好吃啦……」
  「只寫幾本小說就以為自己是大師喔!」讀本文的讀者丙,看著三分微光的電子書單,「不過不是大師還寫這麼多本也很厲害了。」
  三名讀者本在吐槽,後來看小說、吃抹茶、看電子書單之後,思想有了轉變,就開始立體了。
  
  當然,上面那種方式太過戲劇化,正常的主角是會經歷各種事件,接受各種刺激,個性逐漸轉變,一開始看那個角色以為是平面,看著看著發現變成了曲面,甚至像是折過的報紙一樣複雜也有可能。不過這轉變最好讓主角保有當初的味道,否則從個性記角色的讀者們會有錯亂感。
  《九品芝麻官》的包龍星從一名「本體正直但想坑錢的九品官」歷經方唐鏡智壓、戚秦氏誤會、尚書大人牆頭草、老鴇三姑的燒秘笈與嘴砲之後,變成了「本體正直想要伸張正義的奸官」,個性轉變,智力提升,但他依舊是哪名本體正直的官。
  可想而知,這種方式,需要比較多的篇幅,通常也是主角或反派主角才有的待遇。個性轉變只要合理,通常故事會更好看。
  
  還有一種方式,是解釋「什麼原因造成角色的個性單一」。角色從頭到尾個性都沒有什麼變化,例如魔王對敵人很變態暴力、對女兒很變態暴力、對蘿莉也很變態暴力,對屬下也很變態暴力……那就要解釋為什麼魔王會出現這麼單一的個性,是不是在小時候還是魔王幼獸時,曾經被惡劣勇者以變態暴力的方式虐待或折服過,以為這是很正常的處世方式?又或者魔王智商極其低落,只會用單一的行為模式?或者其實魔王心機深沉,假裝自己只會變態暴力的手段,讓勇者低估自己?這種方式是「發現平面的支架」,就像是從正面看一塊看板時,以為那是平面,走到背後發現原來這平面的看板有許多支架。
  
  單就扁平人物與立體人物的優劣之爭來說,並沒有分高下,依不同的劇情和表現需要而設定,扁平人物通常有單一性格,比較好辨認和記憶,歷久不衰,人物始終如一的特性。
  然而,小說終究還是比較複雜、資訊量比較多的藝術型態,不像四格漫畫一般,只要扁平的人設做好,丟個小故事就能完成一回,即便小說本本都是一個劇情結束,主角的個性要是太扁平,恐怕到一半就令人覺得無趣了。如果是在小說內設定人物,通常各家都是建議能立體便立體,過場人物任其自然便好。
  有關角色設定,在沒有想法時,可以寫一個履歷表,一般人的履歷怎麼寫,我們就跟著怎麼寫,性別、年齡、長相、身高、體重、經歷、興趣、專長。當然這不是必要的,不過邊寫邊記錄,也可以避免自己以後的人物走樣。
  
  試閱摘錄本書對生活經驗的雜談以及部分寫作技巧,詳細內容如目錄,有興趣的朋友還請購買閱讀,萬分感謝

  PUBU:
  (Epub)
https://www.pubu.com.tw/ebook/345682
  (PDF)
https://www.pubu.com.tw/ebook/345681

  樂天
https://www.kobo.com/tw/zh/ebook/hpaKsYwTiz2JjdhmmXKCZQ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56470?loc=P_0002_025

台灣漫讀
https://www.bookwalker.com.tw/product/159723

讀冊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4100092959.html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4-8-9 21:46:24 |只看該作者
廣告PART

此書可以在電子圖書館借閱

電子書借閱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9cXrdXWLI

借書資訊文字簡易說明: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EX:
Hyread 台南
Hyread 國立台灣大學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小說借閱XD

「台灣雲端書屋」也可以借閱喔。
方法如下: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台灣雲端書屋@所在地
EX:台灣雲端書屋@台南
二、登入地方圖書館帳號
基本帳號為身份證字號。
密碼為出生月份與日期。
三、一樣還請搜尋三分微光小說借閱XD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5-5-15 20:49:46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1)談一下跟創作的起源

在高中時期,同學們無神的看著黑板,像是一台播放機的背誦課文時,我常常會拿起一筆記本,偷偷的在裡面寫日記,確定自己的靈魂位置。
除了寫日記之外,我也常常會順便畫點漫畫,幾乎所有的課本都會有我的塗鴉,空白頁就直接成為我大口呼吸的窗口。當時的我喜歡的是漫畫風格,喜歡寫實一點的美形。
當時我高中的導師規定我們班一定要寫週記,因此我們班的同學非常反感,而我──想當然也是──更是直接把週記當做雜談寫,很多時候還會畫上插圖。
反正我一定不會把週記寫成週記。
經過大學聯招後,我跑去進行「落點分析」,確定了我的性向是偏藝術類,而後我就上了銘傳大學的商品設計系。
如果當時轉系過去讀平面的話,綜合現在的興趣,我很有可能會是輕小說封面的繪者,要當漫畫家的話(雖然我有在畫Q版漫畫)但可能在分鏡技術和畫面張力上會差更多。而且……其實相較於畫出美美的圖,我更喜歡寫有劇情的東西。或許是因為,我覺得文字是某種更加清澈的載具,而她卻又卻又更能多變的引人情緒吧?

※        ※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2)那麼,怎麼會開始寫小說呢?
我一個禮拜大約會有三天左右的空閒時間,身為一個窮學生,想要消遣的話,大多時候都往書局和跑。有免錢的新書可以翻,是很愉快的。
那時出版社還處於蓬勃發展,隨便一間小書店,都擠滿了書。看完了幾本比較正經的,與畢業製作和設計有關的書籍之後,我都會轉向漫畫和小說區。當時是御我、水泉、笭菁等小說老師經常衝上排行榜的年代。
當時我耳濡目染的,都是視覺為主的東西,看小說時,非常理所當然,看小說的第一眼都是封面。
我心中想著,原來小說的封面,也有這種變化啦?把書拿起來之後,大概翻了一下,眼珠子便瞧見了「工業設計」四字。原來那位作家在高中時期竟然也有想要讀工業設計,而且也喜歡畫漫畫──跟我很像。
工業設計跟商品設計是差不多的東西,喜歡畫漫畫這點更是完全一樣,在當時,我感到一種共鳴,自己隱忍許久的東西,好像也找到出口。拿起書本的這一刻好像變成影片,印烙在我的腦海裡。
既然有一個喜歡畫漫畫,想要讀工業設計的人成功的寫了小說,那麼我為什麼不試試看?
說的很像是出櫃,但我心中的某個東西被撬開了,一定的。

※        ※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6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3)第一次成功出書
大概因為這比賽是公開比拼人氣的,我罕見的努力計算哪些時段最多人看,準時張貼。結果還不錯,也不少人來跟我打招呼。
那是通訊軟體MSN還流行的年代,我加入到一個小說群組之中,認識不少朋友。廟祝(葉祝)、米米爾等後來也成功出書的老師,也是在那時認識的,有些人是專業作家,有些人是國文老師,有些人是跟我一樣掙扎著出書的夥伴,有些人為了當作家,一邊打半天工,一邊寫作。我非常佩服他們將心力完全投注在小說之中的姿態,受到感染之後,我也寫得很努力。
後來我差了幾名(究竟是六名還是八名?我忘了。),並沒有入圍。
氣餒與傷心是有的,畢竟在這幾個月之中,我實在非常努力的在寫這作品。
但信心也還是有的,畢竟在這幾月之中,我實在非常努力的在寫這作品。
所以我丟了一堆出版社,結果後來成功過稿了。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寫的時候,我就覺得一定會有出版社要的。
那一瞬間,我覺得命運終於與多年的夢想成功契合了。至少在收到過稿通知的那一刻,我是極其幸福的。
全身上下都變得輕飄飄的,空前愉悅。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4)能骰到777嗎?
談了一些條件之後,我便開始構思故事內容。例如怎樣符合相親調性,怎樣促進該網站的廣告效果,怎樣替自己掙一點名氣。連文章都還沒貼,我整個故事大綱已經都寫的差不多了。
然而,經過了約略兩個月,我開始感到困惑。詢問了該編輯何時貼文,得到的答覆卻是……
「啊,抱歉了,三分微光老師,我已經離開那個網站了。離開時兵荒馬亂,忘了跟老師說了。老師應該沒有寫文吧?」

這些案例是講一些徒勞無功的。而事實是,就算出了書,也有可能賣的稀巴爛,爛到大家、包含自己,都質疑自己的能力。
強如村上春樹也說,出版業是運氣比實力更重要的。
計算一下時間,從無到有,我大約花了四年的練習才得以出道。四年時間,其實可以練習很多技巧,要做到比出書還賺錢,絕對很簡單。而事實上,如果要寫的比市面上的小說更賣,我覺得應該很多人也能做到,要寫的比我好也是。所以,我也只能說:
對,出版是運氣比實力重要。
「遇上哪間出版社的哪個編輯,他跟創作者合不合,當時的出版環境好不好,是否可以容納作者的作品?」這就好像一台代表著編輯、環境、創作者的角子老虎雞。就算滾到相同的標示,得以出書,也不見得是幸運七七七。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5)怎樣恢復自己魔力?
魔力值是「搞創造型工作時最常發揮的腦力」,那是打破舊的東西時所面臨的毅力以及在創作新東西時所需要耗費的專注力。
而技巧值就是人們經過長久時間練出來的技藝,跟魔力值相比,要回復容易的多了,經常是放著不動,在短時間之內就會恢復的,要增長也簡單的多。
我個人認為寫小說的狀態,大約是花費七到八成魔力值,二到三成技巧值。個人要是損耗太多魔力的話,會感受到一種大量用腦的疲累感,,有時候甚至會感受到一些暈眩發熱,不管之前的體力剩多少,四肢會直接難以使喚,不得不去讓腦子休息一下。
至於休息的方法,有一種是正念。所謂的正念,不是什麼事情都往正面去想,而是要正視自己當下的行為。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的感官,注意自己的思想,如果不小心讓雜念出來的話,就重新注意呼吸,這有點像是冥想,也有點像是禪。反正讓腦力不要集中在一個需要高度專注的東西,就能休息。
遽聞多吃一些堅果類的東西,像是核桃仁、開心果、杏仁等也能有作用,也能保護腦血管和防治心血管病。
不過,對我而言,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睡覺,尤其是累到不行時的睡覺,睡起來魔力值恢復的感覺真的很舒爽。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6)創作者們也要有運動習慣呀
年紀、復健、還有對抗身體宿疾,運動對我來說,是健康的唯一解藥,而維持運動一年之後,這些症狀也確實有很大質量的改善。這兩年全身健康檢查後,上頭的紅字也只剩下一、兩樣,如果打球我也能輸出以前大學強度約略兩小時的體能和體力(雖然沒有可以贏球的技術了,這我很抱歉)。
或許也因為運動的時候,所有的專注力都會在運動上,腦袋可以真正休息。運動結束之後,專注力重新集中,用這種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狀態寫小說,品質肯定比喝醉之後亂寫要來的好多了。
根據運動與大腦學術與應用科普平台的文章,運動與禁食(可惜不是進食)可以增加大腦之中神經元的新生。神經元這種東西在腦袋之中,類似於資料夾,這不能增加腦容量,卻可以重新將資訊分門別類,讓大腦重新組織和排序,讓它運作的更快,除了小說之外,我有許多仍在進行設計的朋友也喜歡騎腳踏車、踏青、溜小孩、被小孩溜,看來運動的好處除了小說之外,對其它創作也是有其益處的。
如果我足夠幸運,這身體還要用一半以上的時間,小說也好,設計也罷,不能爬得比別人高,就選擇走的比別人遠了。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懶人連結:
Hyread&台雲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前天 20:30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7)逼自己專心創作
有時候在家中書寫,我也會覺得有些焦躁感,或許是因為我本身也有些焦慮、憂鬱之類的情緒障礙,我經常會藉著換地點書寫來讓自己專心。
附近的便利商店、咖啡廳、復合式餐飲、幾家市立圖書館、大學的圖書館我全都有去窩過(曾經被問過是不是小說家而竊喜,不過看起來應該是沒有買過我的書。)。對我而言,這的確是可以轉換心情的好方法。
致於聽音樂,我也是蠻隨性的,想安靜時,像是圖書館那種很安靜的環境就非常好,事實上我也很喜歡到一些氣氛略緊繃的地方寫小說,那超有效率的如果像是便利商店那些有人潮聲音的地方,我則會選擇戴上耳機放點音樂,像是一些Youtuber「陪人讀書」的頻道。我還沒有試過去深山中住一兩個星期的新鮮寫作之旅,這感覺有些遺憾。
寫作的時候,我也不是單純的盯著Word軟體,緩緩的打著。更多的是將之前的筆記或檔案打開,讓我沉澱的思緒再度激盪起來。除非目標明確的查資料,否則我不建議上網……畢竟那太容易讓大家的時間在無意識之間被偷了。如果寫到一些需要精心處理的段落,我會先簡單的寫過去,繼續寫熟手的地方,隔天起床一有餘韻就先去寫需要精心處理的段落。這樣反覆,我會將那幾天過的非常有效率。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昨天 20:07 |只看該作者
《微高光──關於沒成為職業小說家這件事》(8)溯本追源追創意
那麼,我們要怎樣重新擠出新的創意?
我個人認為「溯本追源」反而是非常重要的。
先一樣說奇幻吧。什麼是奇幻?只有電玩元素那種種類才叫做奇幻嗎?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釋義,「離奇虛幻」便是奇幻。
就我印象,就曾經看過一篇網路奇幻小說,內容描述主角在一個教學機構,老師則不斷要求他在暑假殺人,從老人到小孩,不斷的殺人,主角雖不甘願,也試著用各種方法殺人,經過許多糾結之後真相大白,原來老師是死神,主角是死神見習生。
這種故事也是奇幻。
風聆老師有一篇作品,名為《馬桶上的阿拉丁》,阿拉丁神燈的力量被分散到各種用具上,其中一項正是馬桶,主角是第一萬次的使用者,使用之後就招喚到阿拉丁。剩下的不爆雷了。
這種故事也是奇幻。
一位非地球非人類的超自然強大能力者,把地球當成自己的創作品,把地球人數當做一股需要控制的項目,進而從其中選出自己的代理人,由代理人決定哪些人該消滅,哪些不該消滅。
這種故事也是奇幻。
有沒有突然之間別開生面?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生澀的網路小說反而比較有創意了。我們都被自己丟下的錨限制住自己的想像。

※※※

第二屆以文賄友開跑,詳情請洽獎金獵人:
https://bhuntr.com/tw/events/o6q9bz7bgneysbwez6
一、在網路搜尋欄鍵入:
「Hyread(空格)擁有帳號的圖書館」or「台灣雲端書庫@擁有帳號的圖書館」
例如:
「Hyread 台南」or「台灣雲端書庫@台南」

二、登入圖書館帳號
三、還請搜尋三分微光的小說借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23 05: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