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co275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作者:劉樂土﹞別鬧了,皇帝先生 (連載中)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11-11-15 09:47: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o2756 於 2011-11-15 09:50 編輯

11.誰才是兇手?  岳飛慘死之謎
宋高宗(一一○七~一一八七)趙構,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靖康元年受命兵馬大元帥,次年稱帝於南京,建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其在位期間,一味與金議和割地、稱臣、納貢,殺害抗金將領岳飛,紹興三十二年退位,為太上皇。其苟安偷生,偏於一隅,使南宋版圖日趨窄小。廟號高宗,墓號思陵。

一一四二年,一代抗金名將岳飛屈死風波亭。說到殺害岳飛的兇手,連小孩子都知道是大漢奸秦檜。可是,事情並非這麼簡單。除了秦檜,是不是還有人對岳飛欲除之而後快?讓我們分析一下岳飛被殺的整個過程。
靖康之變後,長江以北的國土基本淪喪,但是在東南的杭州,南宋的小朝廷還繼續存在著。一一三四至一一三六年,南宋的國勢由於有岳飛、韓世忠等良將的佑護,逐漸強盛。而此時金國因連年用兵,統治集團內部相互殘殺,政局動盪,已經無力大規模南侵。現在正是收復國土的最佳時機,可是身為一國之主的高宗卻對收復失地憂心忡忡,一切收復故土之舉都受到了他的阻撓。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宋高宗趙構自從登位後,心中一直存有一個疙瘩,那就是擔心「二聖」(宋徽宗、宋欽宗)歸來,自己就做不成皇帝了。趙構從建康到揚州到臨安,一路上如同喪家之犬,至今驚魂未定,記憶猶新。稍有小勝,他想的不是乘勝追擊,而是以這點勝利的成果作為與金人討價還價的籌碼。因此,他不惜將中原大片河山拱手讓與金人,甚至不斷派遣使者赴金進行討價還價的割地乞和活動。宋高宗覺得和議的時機已到,便起用與金國有曖昧關係的秦檜。
無奈高宗與秦檜的和議企圖只是一廂情願,因當時掌握金朝廷實權的是主戰派,不僅南宋派往金國議和的使者被扣留了,而且金軍對南宋的侵擾依舊連綿不斷。這一下,高宗和秦檜等於是自己打了自己幾個巴掌。迫於輿論,高宗不得不在一一三六年六月將秦檜罷相,而後,還自我辯解了一番,說原來就不同意秦檜的意見,並故作姿態地說出「終不復用」秦檜的話來。
宋高宗丟車保帥這一招終於平息了輿論的不滿。但沒過多久,即次年正月,出使金國的使者歸來了,並帶回金國內部新掌權者是主和派的消息。如此一來,宋高宗又看到了議和的希望。
於是,他馬上自食其言,當月便重新起用秦檜為樞密使,這可是最高的軍事長官。年底,金國內部的主和派頭目又捎信給高宗,表示願意歸還徽宗的靈柩與皇太后,以及河南諸州。宋高宗聞訊大喜過望,更加堅定了議和的決心。議和自然要倚重與金國有特殊「管道」的秦檜,他向高宗說:陛下要想議和,單獨與我商議就可以了,不要群臣參雜干預,那麼事情一定會辦成。於是,在一一三八年三月,秦檜被任命為宰相兼樞密使,軍政大權全部落在他一人手中。
秦檜的再度復相,使投降勢力成為南宋朝廷中的主導力量,影響甚大,特別是抗金事業開始出現波折。朝廷中雖然也有許多大臣反對議和,但高宗無論如何是聽不進去的。一一三九年正月元旦,南宋朝廷正式宣告宋金議和達成,宋帝向金稱臣,並且每年向金貢獻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這是一個屈辱的條約,宋高宗不但不引以為恥,反而心安理得,自鳴得意。
在這種情況下,岳飛仍不忘北伐之志,他還屢次上書,反對議和,並且要求出師中原,但都如石沉大海,反而受到高宗的疑忌。宋金議和成功後,岳飛還上書表示希望收復兩河、燕京等地,為國雪恥復仇。這次上書,成為傳誦一時、振奮人心的檄文。宋高宗為了籠絡岳飛、韓世忠這些抗金大將,希望他們同意和議,特對他們加號晉爵。但岳飛四次上書力辭不受,希望此舉能給自欺欺人的高宗敲起警鐘,以防不測風雲。果然不出岳飛所料,和約墨蹟還未乾,次年夏,金國主戰派入主朝政,就立即撕毀和約,又發動大規模的南侵。大兵壓境,宋高宗無奈,只有下令迎戰。
當時,岳飛是南宋抗金的旗幟,深受金兵鐵蹄蹂躪的中原人民一直盼望神勇無比的岳家軍能早日渡江北上。一一四○年六月,岳飛從德安府大舉北伐,先後收復了蔡州、潁昌、淮寧、鄭州、洛陽。接著,他又派抗金義軍首領梁興等回到太行山,領導各地義軍在金兵後方展開鬥爭。岳飛自己則帶著輕騎駐守郾城,大軍逼進金朝在中原的戰略要地開封。不久,雙方在郾城會戰,鏖戰空前激烈。
岳飛一馬當先,只在轉眼間就將敵將斬於馬下。郾城一役,宋軍大獲全勝。金兵不得不驚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躊躇滿志,決定向朱仙鎮進軍。看來收復舊都,已是指日可待。想到這,岳飛不能不激動,不能不流淚了,盼了多少年,就是盼這一天的到來。他抑止不住滿懷的豪情,勸勉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君痛飲耳!」
就在岳家軍進軍朱仙鎮的同時,從杭州的鳳凰山宮廷中接連發出下令撤軍的十二道金牌,令岳家軍即刻班師回朝。這些紅漆金字的木牌都是由宋高宗親自簽發,以快馬加鞭的速度,馳送至岳飛手中。看著「金牌十二道」,岳飛不禁仰天長嘆道:「十年之功,廢於一旦。」岳家軍班師南回後,業已收復的故土,又盡落於金人之手。
假如沒有這十二道金牌,假如岳家軍沒有班師回朝,那麼以後的歷史就有可能重新改寫,就連金人自己也說:「岳飛不死,大金滅矣!」
第二年四月,岳飛在都城臨安(今杭州市),與另外兩位抗金名將韓世忠、張俊一起被解除了統兵權。這年七月,金相宗弼致書秦檜說:「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秦檜認為主戰最力的岳飛不死,定為和議梗阻,自己早晚也會連累受禍,便指使中丞何鑄上疏,誣陷岳飛有罪。
九月,王俊又秉承秦檜旨意,誣告岳飛部將張憲謀反。十月,岳飛、岳雲父子以「莫須有」罪名被逮下獄。岳飛自認為無罪遭冤,曾據理辯誣,後來看到審訊他的人換成秦檜死黨,岳飛知道申辯也無用,遂閉目不言。十二月二十九日,與岳雲、張憲同時被害,年僅三十九歲。岳飛被害的消息傳出後,杭州百姓嚎啕痛哭,哭聲響徹大街小巷。
秦檜要殺岳飛的原因,普遍認為與秦檜主張的議和政策有關。秦檜由金歸宋後,用不正當的手段爬上右相的高位,並排擠走了一手提拔他的原宰相趙鼎,引起了岳飛的不滿,秦檜知道後不露聲色,但與岳飛產生了仇隙。更讓秦檜感到棘手的是岳飛激烈反對自己的議和主張,說什麼:「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人譏!」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仔細推敲之下又有漏洞。
雖然秦檜權勢很大,可是他也不能輕易誣陷掌握軍權的名將岳飛。即使能這樣,像岳飛這一「承詔置推」的大案要案,高宗一定會親自過問,難道宋高宗就一點也不會反對嗎?用「莫須有」三個字就能將一個實力派名將置於死地,這也太滑稽了。再說,攻擊過秦檜的議和政策的人不止岳飛一人,像宜興進士吳師古、奉禮郎馮時行等,都多次公開反對過秦檜的議和勾當。對這些普通的朝臣,秦檜尚且不能隨意構陷殺害他們,怎麼會用這種伎倆處死已是樞密副使(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的岳飛呢?
岳飛從入獄直到被害,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要殺岳飛這樣的名將,恐怕只有高宗趙構才有這個本事。不過趙構對岳飛也曾信任和重用過,趙構曾「手書『精忠岳飛』字,製旗以賜之」,岳飛也頗引為自豪,一直打著這面旗幟,這說明君臣之間的關係是不錯的。何況像岳飛這類能征善戰的武將,是朝廷的棟樑之材,江山社稷的中流砥柱,摧毀這根重要支柱,他的江山也坐不穩啊。
從這個方面來看,趙構是不會殺岳飛的,但是聯繫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他與岳飛相處的整個過程,趙構很有可能就是殺害這位抗金名將的元兇。
北宋歷來忌諱武將,對武將施行嚴厲的限制措施。宋高宗還沒有忘記自北宋開國以來歷代皇帝都採取嚴厲的措施防範武將擅權,以免其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重蹈唐末五代地方藩鎮割據的覆轍。紹興七年(西元一一三七年),岳飛因奔母喪,未經批准即把兵權交給了張憲,引起了高宗的極大不滿。另外,岳飛年僅三十二歲就做了節度使,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心地耿直的岳飛曾流露出自負的情緒,被秦檜一夥報告給趙構,皇帝當然老大的不高興。
高宗剛即位的時候,金國就放風說要送回宋欽宗的兒子趙諶來當皇帝,引起了南宋王朝的一陣混亂。趙構最擔心的就是外界說他的名分不正,最害怕的是很快失去皇位。岳飛當時是眾望所歸,而且擁有精兵良將,如果讓岳飛打過黃河,那後果是宋高宗所不敢想的。另外,如果岳飛直抵燕京,迎歸欽宗或他的兒子,高宗更怕自己的位子就要讓出了。趙構無須權衡,只有殺掉岳飛才能切實保住自己的皇位。這樣一來,岳飛不論有多大功勞,也不能讓皇帝感到安全,他只有赴難。
還有一件事情頗為耐人尋味。秦檜病死後,當年被貶逐的抗戰派大將張浚等人恢復了官職,以前遭到秦檜陷害的人也平反的平反,復官的復官。這時,許多大臣紛紛要求為岳飛平反,但宋高宗一概置若罔聞。直到他的兒子即位上臺,才下令為岳飛昭雪。由此看出趙構一直沒有後悔殺害岳飛,換句話說就是,他仍然認為岳飛該殺。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如果陷害岳飛的主謀不是趙構,那麼他也至少應該算是一個合謀者。儘管秦檜罪大惡極,但如果把所有的責任加在秦檜身上,也是不符合事實的。

Rank: 2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11-12-8 15:40: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o2756 於 2011-12-8 15:41 編輯

12 瑜亮有心結?  諸葛亮奔喪之謎
諸葛亮(一八一~二三四),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建安十二年(二○七),在劉備三顧茅廬之下,開始輔佐劉備。在其運籌之下,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後又輔佐劉禪處理蜀漢政務,封武鄉侯。建興十二年,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葬定軍山。傳其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神力」。

在《三國演義》裏,諸葛亮去東吳為周瑜(一七五~二一○)弔孝,是很有名的一個情節。諸葛亮在荊州夜觀天象,突然看到一顆將星墜地,就笑著對劉備說:周瑜已經死了。於是諸葛亮決定去東吳弔喪,因為他在觀天象時,看到還有許多將星生在東方,說明東吳境內還有不少人才,所以有必要借弔喪為名,去東吳走一趟,為劉備物色人才。
劉備很替諸葛亮擔心,說大家都知道周瑜是被你諸葛亮氣死的,你去東吳,不是自己送入虎口嗎?諸葛亮卻很有把握地說:「周瑜在世的時候尚且奈何我不得,如今周瑜死了,我還怕什麼呢?」於是由趙雲率軍五百,保護諸葛亮到了東吳。
果然,周瑜的部將見了諸葛亮,如同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恨不得馬上宰了他,只是因為有趙雲帶劍相隨,不敢下手,諸葛亮的祭文,不但稱頌周瑜當年隨孫策創立霸業,赤壁之戰大破曹操的種種卓越功績,而且悲嘆痛失知音,說周瑜一死,從此天下便無知音。
諸葛亮讀罷祭文,又伏地痛哭,淚如泉湧,哀慟不已;這一番舉動,簡直讓東吳人真假難辨。東吳諸將對諸葛亮的看法也不覺發生改變。諸將議論:「人盡道公瑾(周瑜字)與孔明不睦,今觀其祭奠之情『人皆虛盲耳』。」魯肅更是認為:「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諸葛亮的這一舉動,不僅讓當時的東吳眾人皆驚,也讓後人眾說紛紜。諸葛亮為周瑜弔喪,是出於真心還是做秀?
有人認為,諸葛亮哭周瑜是想到痛失知音才悲傷落淚的。雖然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嫉妒,但也是個英雄,能夠嫉妒我者,也算是知音。因為知音即是瞭解自己的人,雖然心有芥蒂,可是也可以稱得上「知」自己者。周瑜非常清楚諸葛亮的才能,因此才妒嫉諸葛亮,才三番五次想辦法除掉諸葛亮,當然在這種意義上,他也可以算得上諸葛亮的知音。諸葛亮和周瑜兩人分別屬於不同的政治集團,各為其主。從他們所處的集團利益出發,周瑜想殺掉諸葛亮,諸葛亮設計氣死周瑜,都是政治鬥爭的需要,都是十分正常的。就諸葛亮個人的角度來看,即使周瑜處於敵對立場,也算是最瞭解自己,最能夠認識自己價值的人。然而周瑜死後,世上再無知音,再加上當時氣氛的感染,諸葛亮不禁潸然淚下。因此,在哭的過程中,儘管有幾分做秀的成分,但也有幾分真哭的成分。
可是,諸葛亮是一個城府何等深沉的人物,他的哭聲中到底又有多少真情呢?讓我們接著來看一看諸葛亮弔喪出來發生了什麼事。諸葛亮正要上船回蜀,突然岸邊走來一人,此人冷不防一把揪住諸葛亮大笑道;「你氣死周郎,卻又來弔喪,明欺東吳無人耶!」諸葛亮一驚,急忙看是誰,原來是龐統,於是諸葛亮也隨即大笑。諸葛亮被龐統一語道破心事,只好用尷尬的笑聲兀自掩飾一番。將政治上的對手置於死地,是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倒也可以讓人理解,可是如果還要居心叵測地來弔喪,就有些讓人不悅了。

【孔明三氣周瑜】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孔明曾有三氣周瑜的記錄。
諸葛亮一氣周瑜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諸葛亮趁周瑜箭傷與曹仁對峙之餘,先命趙雲奪取南郡;後又用兵符詐調荊州守城軍馬來救,然後命張飛襲取荊州;接著諸葛亮又差人以兵符,詐稱曹仁求救,誘夏侯惇引兵出,命關羽襲取襄陽。周瑜得知消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
二氣周瑜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為取荊州,假藉吳侯嫁妹為由,騙得劉備來到東吳,卻因諸葛亮識破詭計,使得周瑜先欲殺劉備不得,後欲軟禁劉備失敗。劉備攜孫權之妹潛回荊州,周瑜欲率軍親自捉拿劉備時,諸葛亮預先令黃忠與魏延領軍殺出,並令沿江荊州軍士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氣得金窗迸裂,倒於船上。
三氣周瑜是『一著掑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
周瑜為取荊州,假藉要幫劉備攻打益州為由而借道荊州,然後想趁劉備出城犒軍之際,生擒劉備,逼使劉備交還荊州。結果被諸葛亮識破,派四路軍馬揚言要捉周瑜,氣得周瑜箭瘡迸裂墮於馬下。

Rank: 2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1-12-8 15:49:44 |只看該作者
13誰把諸葛亮弄哭了?  馬謖被斬之謎
馬謖(一九○~二二八),字幼常,三國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蜀漢大將,為諸葛亮所重。建興六年(二二八)諸葛亮攻魏,其為前鋒,因違命而大敗於街亭。入獄後,病故。一說為諸葛亮斬殺。

失街亭可能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一生中最失望的一場戰役。當時蜀國北伐曹魏,勢如破竹,大有統一全國的架勢。諸葛亮讓馬謖為前鋒,率二萬五千精兵守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並再三叮嚀,讓他務必守住街亭,在衝要之地安營,使敵軍不能通過。馬謖沒有遵從諸葛亮的命令,不在當道設寨,卻在山上安營。結果魏軍利用山勢圍山斷水,長驅直入,馬謖抵擋不住,率殘兵撤退,於是街亭失守。馬謖的過失導致北伐關鍵戰役的失敗,街亭一戰迫使諸葛亮黯然引兵退回關中,喪失了一片大好的戰略前景,馬謖也被諸葛亮揮淚斬決。
馬謖的失敗使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成了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趙括式人物,自以為熟讀兵書,高人一籌,臨陣獨斷獨行,不遵循諸葛亮的正確部署,又不採納副將王平的苦苦勸諫,棄城不守,捨水上山,自以為是實踐「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法。他的輕敵自大導致喪師誤國,罪應伏誅。據說馬謖領命為前鋒時,立過軍令狀,表示若有失誤便「乞斬全家」。所以,諸葛亮以軍法處決罪將,理所當然,名正言順。
但是馬謖的戰略決策也並非一無是處,他沒有拘泥諸葛亮的用兵方法,而是自己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居高臨下的軍事佈局,從街亭的地形與兵法原則兩方面看,也是正確的。如果按照諸葛亮的戰術走,保住街亭的希望更小也未可知。所以,有人指出,馬謖罪在必誅,但不是因為一戰之敗,而在於他在戰爭關鍵時刻違抗上級的指揮,又在危急時棄陣逃跑,按當時的軍令,違抗節度與臨陣退卻都是死罪。
作為最高指揮官的諸葛亮本人也不能說沒有責任,他選將不當,授任無方,應負更大的責任。當年劉備早已看出馬謖志大才疏,臨終前告誡諸葛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諸葛亮沒有在意,仍付以前鋒重任,致使街亭大敗。而諸葛亮自己也在《街亭自貶疏》中自責:「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如果當時諸葛亮派後續部隊及時參戰,形成一種山上弩機齊發,箭下如雨,王平在強弩掩護下反擊,後續部隊對張郃實施反包圍的局面,那麼街亭之戰會是另一種後果。諸葛亮讓馬謖成為遠懸於外的孤軍,自己屯兵祁山,滯留不前,加速了馬謖的覆敗。因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說諸葛亮是一流的治國天才,不下管仲、蕭何,但是論軍事指揮,就不能算上乘了。這種看法也不能說是偏見,還是有一定根據的。
既然結果決定了手段的正確性,那麼戰敗的馬謖對失街亭當然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失街亭之敗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簡單歸結為馬謖的指揮失誤。

Rank: 2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1-12-8 15:51:29 |只看該作者
14史上最難請的人  「三顧茅廬」之謎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劉備求賢若渴,為了爭取諸葛亮輔佐自己成就事業,不惜三顧諸葛亮住所,請其出山。此已是今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現多用於任賢唯用之舉。

劉備三顧茅廬一直被當作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典範。關於三顧茅廬之事,民間有許許多多傳說,史書有記載,諸葛亮本人有自述,《三國演義》有描寫,劉備當時正處於困難時期,急需人才,三顧茅廬從情理上看,完全是可能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對劉備與諸葛亮第一次相見的記載是:劉備屯兵新野時,徐庶見劉備,很受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願與他相見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可以登門去見此人,不能叫他屈駕來此。」於是,劉備親自到諸葛亮那裏去請教。凡三次前往,乃相見。但沒有寫關公、張飛同往,也沒有寫相見於茅廬之中。諸葛亮在他的《前出師表》中也提到了此事:「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但是,有人指出三顧茅廬的記載並不可信。諸葛亮是位胸有宏圖之士,劉備請他出山,當然正合他的心意,他豈能大擺架子,使找上門來的機會可能失去,豈不與其政治意願大相徑庭嗎?當時的諸葛亮不過是個廿七歲的青年,劉備則是個有聲望的政治家,對諸葛亮怎能那樣低三下四?而且劉備僅憑徐庶等人的幾句讚譽之辭,就不顧路遙辛苦,對一個無名小輩低三下四,豈不唐突?
當時,劉備正面臨著曹操幾十萬南征大軍的威脅,《隆中對》對燃眉之急的現實問題不提,相反卻誇誇其談,坐而論道,大言「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彷彿曹操正在坐等挨打,是不合乎情理的。同時,劉備初見諸葛亮,不會安排現場記錄。所謂《隆中對》,很可能是後人為了附會《出師表》中的三顧茅廬之說而加以杜撰的。
三國人魚豢寫的《魏略》中,所寫劉備初見諸葛亮的情況,也不是「三顧茅廬」。《魏略》說:劉備屯兵於樊城。這時,曹操方統一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到曹操就要攻擊荊州。荊州劉表性情懦弱,不曉軍事,難以抵抗。諸葛亮乃北行見劉備。備與亮初次相見,又以其年小,以諸生對待之。諸葛亮通過談論對當時政局的對策,才逐步改變了劉備對他的冷淡態度。最後,才「以上客禮之」。
西晉司馬彪《九州春秋》也做過相同的記載。從諸葛亮終生積極進取的性格看,《魏略》、《九州春秋》所記載的諸葛亮登門見劉備是可信的。《魏略》是當時人寫當代的歷史,真實性是沒有什麼可懷疑的。
「三顧茅廬」雖然被傳為千古佳話,不過判斷它的真實性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Rank: 2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1-12-8 15:55:24 |只看該作者
15英雄只怕被下毒?  鄭成功蹊蹺死亡之謎
鄭成功(一六二四~一六六二),明清時期收復臺灣的名將。福建人,弘光時監生。永曆帝封為延平郡王。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他率領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開始攻打荷蘭人侵佔的臺灣。八個月後,荷蘭人投降,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收復臺灣後五個月,他病卒於台。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人們很容易想起鄭成功這個響噹噹的名字。他收復臺灣的偉大功績,永遠為後人稱道。在臺灣僅生活了一年後,鄭成功就猝然死去,年僅三十九歲。鄭成功英年早逝,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問題本來就不是一個很明確的問題,也很難給出一個大家都能信服的答案。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中,局面非常複雜。他既要率部抗清,又要籌畫收復臺灣的大計。有人認為,連年征戰,精殫積慮,超負荷的工作,嚴重地損害了鄭成功的身心健康。臺灣收復後,百廢待興,政務冗雜,鄭成功是「積勞成疾,一病不起」的。李光地的《榕數語錄續集》、夏琳的《閩海紀要》和林時對的《荷閘叢談》中,基本都持這樣的看法。《榕樹語錄續集》記載:「馬信薦一醫生以為中暑,投以涼劑,是晚而殂。」《荷閘叢談》寫道:「(成功)驟發顛狂,咬盡手指死」;《閩海紀要》則說:「(成功)頓足撫膺,大呼而殂。」他們都是與鄭成功同時代的人,因此這種說法有一定影響。
但是,鄭成功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英年早逝,不能不引起人們諸多猜想。據《臺灣外志》記載,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戎馬倥傯,但是他自幼身體強健,死前五天他還「登將台,持千里鏡」,巡視海域,因此積勞成疾的說法難以讓人信服。鄭成功在收復臺灣的時候「率部圍城七日」,仍「面無倦色,指揮如常」。臺灣收復後,鄭成功立即著手進行臺灣的建設和開發,短短一年中,臺灣「軍民足食,臺灣從此日益興旺」,「眾皆信服」。這些事記載於近代著名學者王芸生的《臺灣史話》。由此不難得知,倘若沒有健康的體魄、過人的精力,鄭成功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建樹的。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原來是個「流民」、「海寇」。鄭氏家族於一六二八年(明崇禎元年)受明王朝招撫,協助維持沿海治安,因為屢建功勳,累官至都督同知。一六四四年清軍入關,一六四五年明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是為唐王,改元隆武,封鄭芝龍為建安伯。這個時候,鄭芝龍攜鄭成功引見,受到唐王讚賞,賜姓「朱」名「成功」,民間稱為「國姓爺」。鄭成功受到如此浩蕩皇恩,自然鏤骨銘心,矢志忠於明朝皇室。一六四六年,朱聿鍵被清軍擒獲,鄭芝龍見大勢已去,叛明降清。這一做法遭到鄭成功的反對,他堅決不投降,乘船到南澳,募兵反攻,並取得了廈門為根據地,繼續奉明朝正朔,從此與父親分道揚鑣。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鄭氏兄弟輩出現了裂痕,尤以鄭泰、鄭鳴駿為最。本來父親的反叛,已經對鄭成功產生了很大的打擊,而兄弟間貌合神離,更令他痛心疾首。更加令鄭成功難堪的,這個時候家中也出了件醜事,他的兒子鄭經與乳母陳氏私通。起初鄭成功還不知道,後來有人告訴他:「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賁賞,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鄭成功頓時「氣塞胸膛」,隨即下令殺鄭經、陳氏等人。鄭經知道後,與他的幕賓商議對策,不但將這件事一一掩飾搪塞,而且還對鄭成功說,如果他一意孤行,那麼自己準備與清軍妥協。在這樣幾重打擊之下,性格剛毅而又崇尚禮教的鄭成功終於支撐不住。一六六二年五月初八日(舊曆)鄭成功大呼:「吾有何面見先帝於地下也」,「以兩手抓其面而逝」。
有人認為鄭成功是被毒死的,清政府為了消滅這個強敵,暗中對他下毒。夏琳《閩海紀聞》說,鄭成功彌留之際,都督洪秉誠調藥以進,為鄭成功投擲於地。這裏大概可以看出,鄭成功對有人想謀害自己,已有覺察,但為時已晚。除此之外,馬信神秘地死去也是一大疑點。在鄭成功臨死前一天,吃了一帖藥,開這帖藥的師傅就是馬信推薦的。鄭成功死後五天,馬信也無疾而終。這樣的事情過於蹊蹺,所以有人認為,這很有可能是馬信被人收買,在事成後,又被真正幕後主謀者滅口。
除了積勞成疾說和被毒死說以外,還有人有其他看法。清人江日升在《臺灣外志》中認為,鄭成功的死因,緣出於「家族不睦,其子亂倫」而「氣絕而亡」的。
江日升也不同意中毒說,他在書中講了一件事。說當時清政府有一個軍官,奉上司密令,攜帶一枝孔雀膽潛入鄭軍,用重金買通了專為鄭成功做飯的廚師,要他乘鄭成功會諸將議事用點心時毒死鄭成功和他的將領。這個廚師雖然貪財,但懾於鄭成功之威,權衡再三,不敢下手,於是他把這件事交給了弟弟。他弟弟答應了,但是到了真正要下毒時,他又心虛起來,內心交戰之後,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其父「聞言大驚」,怒斥其子曰:「事主而害之,不忠也;受託而背之,不信也。寧可背信,不可不忠。覆宗滅嗣豈可為之?宜速首無罪。」說完就拉著他,去鄭成功那裏自首。鄭成功聽完父子敘述,非但沒有降罪給他們,反而重賞他們,並且十分自信地說:「吾乃天生,豈人能害?」從此以後,鄭成功手下眾將領和幕賓們採取了種種保衛措施,基本上使那些企圖下毒的人沒有機會接近鄭成功。
江日升自稱,他編纂《臺灣外志》,乃據其父對鄭氏「始末靡不周之,口傳耳授,不敢一字影捏」。但是客觀地說,一部以小說體裁寫成的作品究竟不能完全被當作史實來看待。鄭成功的死因還有待專家學者進一步研究。

Rank: 2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1-12-8 15:56:23 |只看該作者
16功臣注定難長命?  韓信被誅之謎
韓信(?~前一九六),秦末淮陽(今江蘇)人。少時家貧,曾受胯下之辱,後仗劍從軍,被劉邦拜為大將軍,戰功卓著。前二○二年,將項羽圍於垓下,項羽亡。被漢高祖封為楚王,不久遭貶,心懷怨恨。前一九六年,被舍人告發有襲呂后、太子之罪,蕭何定計將其騙至未央宮,斬殺,夷三族。

韓信是秦漢之際的軍事家,在秦亡漢興的過程中,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但韓信在功成名就之後,卻未能壽終正寢。
論軍事武功,韓信是劉邦手下的第一大功臣。他出身貧寒,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他參加了農民軍,他先在項羽手下做事,後來經謀士蕭何推薦,被劉邦拜為大將軍。韓信的軍事天才在楚漢戰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的軍事思想非常鮮明,謀略高明,他首先向劉邦提出建立根據地的主張,然後率軍暗渡陳倉,佔領關中,在鞏固了漢中後,率軍東進,橫掃黃河下游廣大地區。西元前二○二年,他與劉邦會合,在垓下將項羽圍而殲之,使劉邦君臨天下。漢朝建立後,戰功赫赫的韓信被封為王。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下無雙的大功臣,卻在漢高祖十一年一月被呂后、蕭何誅殺。韓信為何被殺?這個歷史問題一直是一個懸案,千百年來,關於韓信的死因流傳著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韓信因為功高震主而被劉邦設計殺害的。由於韓信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過分自負,幾次同劉邦發生分歧,甚至鬧到脅迫討封的地步,這不能不使劉邦心中有所防備。漢高帝五年(西元前二○二年),劉邦被楚軍圍困於滎陽,命令韓信率軍救援,韓信趁火打劫,提出如果不封王,他就見死不救。劉邦怒火中燒,但是迫於危急的形勢,就暫將恨意壓抑下去,違心地封其為齊王。劉邦何等聰明,既然韓信對自己還有價值,就要留著他,但劉邦既然存了猜忌和防範之心,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給他點顏色看看。
齊人蒯通曾勸韓信自立為王,並向他指出繼續聽命於劉邦的危險性。韓信不忍背漢,又自以為功高,劉邦不會狠下毒手,沒有聽從他。劉邦發現,項羽故將鐘離昧與韓信交往密切,項羽敗亡後,鐘離昧投靠了韓信,這更加引起劉邦懷疑。
韓信到楚之後,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告發他謀反,這就更堅定了劉邦誅除韓信的決心。劉邦儘管沒有抓到韓信謀反的確鑿證據,還是把他做了降職處理,由原來的楚王改封為淮陰侯,將他軟禁在京城。儘管對韓信防範嚴密,劉邦還是抓不到韓信的把柄。後來陳豨叛亂,正好可以給韓信羅織一個合謀的罪名,這樣在他還沒鬧明白怎麼回事的情況下,秘密地將其處死。
第二種說法是韓信被殺的原因有謀反之心。持此說者認為,韓信為人不忠誠,是一個很不安分的將領。他在從軍之初,曾經幾次「跳槽」,原因是感覺給的好處太少,不願再為舊主效勞,於是轉身再擇他主。後來碰到劉邦,才安定下來。在劉邦這裏,韓信獲得了發揮自己軍事才能的好機會,隨著名望和軍功漸隆,韓信開始起異心了。韓信自恃功高,沒有把其他人放在眼裏,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他公開地與項羽的故將鐘離昧交往,出入有嚴密的衛兵左右,甚至超規格地使用儀仗隊,不會不引起劉邦的忌諱。
擒拿韓信可不是一件小事,為了迷惑韓信,劉邦採用陳平的調虎離山之計,去楚地雲夢遊覽,臨時通知韓信到楚西陳地開會,突然將其逮捕。但是劉邦感覺現在下手不合適,因為韓信謀反證據不足,又是幫助自己得天下的功臣,於是就赦免了他,不過將他降封為淮陰侯,讓他居住長安,意在便於監視。韓信知道皇帝不會放過自己,決定鋌而走險。
漢高帝七年,韓信與邊將陳豨勾結起來,裏應外合,準備大舉叛亂。陳豨果然造反,劉邦起駕親征,韓信稱病不去,卻準備在京城接應叛軍。不料計畫尚未實施便洩漏,劉邦的皇后呂雉知道韓信不好對付,決定設計擒拿韓信,她讓蕭何對外宣稱陳豨叛亂已被成功平息,傳命群臣進宮慶賀。韓信毫無戒備,按時前往,誰知在長樂宮鐘室遭到埋伏在那裏的軍士襲擊,最終命喪黃泉。韓信謀反未成,自己先送上了命。
有的學者指出,韓信之死,是由漢初統治者的預定國策所決定的。在西元前二○六年至前二○二年楚漢戰爭的過程中,劉邦身邊共有七人取得王爵,建立了半獨立的王國。劉邦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封七名功臣為王,史稱「異姓諸王」。他們據有關東的廣大區域,擁兵自重,為政一方,是漢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最大障礙。劉邦當初封他們為王,原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他在做皇帝以後的第六個月,就藉口諸王謀反,開始一個一個地收拾他們,那些異姓王必然成為「家天下」的犧牲品。異姓諸王中,長沙王吳芮勢力最小,國土又僻遠,因此倖免於殺戮。其他如韓王信、淮南王黥布、燕王盧綰等均由於劉邦懷疑、逼迫,以致走上反叛道路,最終被消滅。梁王彭越、趙王張敖則如楚王韓信一樣,被加以謀反藉口被殺。像韓信這樣「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良將,怎能不讓劉邦心驚肉跳?
不管韓信有沒有謀反的企圖,根據劉邦的性情,他都不會善終的。像韓信這位傑出的統帥,在劉邦看來,只要他存活於世,就對劉氏天下是個巨大的威脅。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正是許多開國功臣的遭遇,歷史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讓人感嘆唏噓不已。

Rank: 2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11-12-8 15:57:21 |只看該作者
17要腦袋還是要美貌   諸葛亮娶醜女之謎
據史書上記載,諸葛亮「身高八尺,形細而粗,猶如松柏」,更兼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可謂稱絕一時,因此向他求婚者甚多。可奇怪的是,這位頗有名氣的美男子偏偏選中了當地沔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阿醜,據說她「瘦黑矮小,一頭黃髮」,在當時就落下了「莫學孔明擇婦,只得阿承醜女」的笑柄。

諸葛亮為何會娶醜女為妻?向來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一種傳統的觀點是諸葛亮重才不重貌。阿醜雖然長得醜陋,卻才識過人,出身名門,和諸葛亮頗為投緣。兩人結婚後,阿醜曾積極為夫出謀劃策,這對諸葛亮來說是極有啟發和幫助的。諸葛亮願娶阿醜這樣的賢女為妻,所以也就不會考慮其長相如何了。
近年來,有學者從另外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諸葛亮娶阿醜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的一件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是借助於女方的門戶家世為自己的前途服務。
諸葛亮家境清寒,門第不顯,自幼喪父,跟著在南昌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生活,少年時代流離轉徙,深受強宗豪族的壓制。十四歲時,叔父因官被奪,遂投靠劉表;叔父死了,他時年十七歲,就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定居。他雖然住在鄉下,卻並非碌碌無為之少年,不想無聲無息地隱居一輩子,而是有著出將入相的抱負,懷著取威定霸的雄心,立志要登上政治舞臺而建功立業,時刻關心著國家的盛衰。為了達到這一政治目的,諸葛亮突破重重困難,積極展開了一連串活動。
首先,他除了在南陽「躬耕隴畝」藉以維持生活外,還博覽群書,廣交朋友。當時中原戰亂,江東紛爭,而荊州上通巴蜀,下達江東,政治地位、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且境內晏然,不失為棲身之地。所以中原許多人南渡到此,年輕的諸葛亮能夠廣交朋友,遠博清名。南陽郡是當年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發祥地,在這裏居住就有居帝鄉思帝業之感。其次,諸葛亮系統地學習了經史子集,加上從小報效皇恩的正統觀念很強,逐漸形成了他一整套忠君報國的政治主張。盡全力來發展同荊州地主集團的關係,而視「曹操是國賊,孫權為竊命」,不願出山事之,一直等待時機。由於諸葛亮態度恭敬,才識過人,便很得荊州地主集團頭面人物龐德公、黃承彥等人的賞識。
諸葛亮出於這種政治上的考慮來看待婚姻大事,他對於自己和家人的婚事煞費苦心。首先,他把姐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德公在荊州地主集團中是襄陽地區頗有名望的首領人物,對諸葛亮賞識備至,稱他為「臥龍」,諸葛亮就這樣在荊州站穩了腳跟。然後,諸葛亮為弟弟諸葛均娶了一門名媛,就是南陽名流林氏之女。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他自己擇婦結親,當然要服從既留荊州、又能結交望族這一政治目的,所以,諸葛亮毫不猶豫地娶了醜女黃氏。
要知道,黃氏之父黃承彥是沔南名士,又是荊州地主集團中另一個有影響的人物。這位醜妻,起碼可以給諸葛亮帶來三樁好處,第一,黃承彥這位岳父大人在當地有相當聲望,對諸葛亮很有幫助;第二,黃妻蔡氏和劉表的後妻是姐妹關係,做了黃家的女婿,就攀上了劉表這門皇親。這二層關係對於想建功立業的諸葛亮是不會不著重考慮的;第三,兩個姐姐從中撮合,諸葛亮可能也沒有過多心思用在兒女情長上面。所以對妻子的外貌不會太過計較。所以當黃承彥當面問及諸葛亮時,他當即拜謝泰山,把從未見過面的阿醜娶了過來,從而為諸葛亮進入地主集團開了「綠燈」。
還有人為諸葛亮的婚姻觀念做出解釋,除了政治上的好處之外,風俗習慣也可以幫助探索和理解諸葛亮的婚姻態度和動機。自古「賢妻美妾」是一種擇偶的觀念。正妻幫助丈夫來治家,所以首先重視具有才德,容貌則是次要的。才與美不可兼得之時,當以才德為主。而妾就是小妻,才是男人真正喜歡的女性類型,容貌常常是她們取勝的「武器」。諸葛亮事實上後來也娶了一妾,是不是可以證明他也有這樣的觀點在主導呢?對於這一點,一般人都避而不談,看來是為尊者諱了。對此,有的學者認為: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並非像人們描繪的那樣聖明,他娶醜女一事也不值得作為一種美德來頌揚。
儘管後人對諸葛亮娶醜女的動機尚有爭論,但這樁婚姻對他以後在政治上的發展無疑是起了推動作用的,這大概可以看作是政治家的一種智慧吧。

Rank: 2

狀態︰ 離線
18
發表於 2011-12-8 15:58:34 |只看該作者
18小三滿天下  古代納妾之謎
妾,是指中國舊社會中的小妻,亦稱為側室、偏房。《紇梁傳‧僖公九年》中曰:「毋以妾為妻。」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男權唯上,可以娶妾無數,而女子卻要「在家從父,在嫁從夫」。而後民國成立後,憲法才明確了一夫一妻制,倡男女平等。

在中國的漢朝,有一個頗受漢武帝信賴的官吏,名叫東方朔,東方朔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被漢武帝倚為重臣,不久便由侍中郎疾升為博士、待詔金馬門等要職,而且經常領到漢武帝的賜銀。有一天,漢武帝命東方朔陪自己吃飯,並當宴賜給他美食佳餚,東方朔謝過皇恩之後,並沒有食用,而是揣在懷中,要告退回家。
漢武帝頗為不悅,其他陪著皇帝吃飯的大臣們也紛紛譴責東方朔有失禮儀,而東方朔卻坦然一笑,道:「陛下,臣是想用這些美味再去娶幾個侍妾回來。」漢武帝素知東方朔詼諧有趣,便笑問:「你一共有多少妻妾呀?」東方朔搖搖頭:「妻僅一個,妾卻無法計算。」漢武帝納悶地問:「莫非你也要當皇帝不成?」東方朔道:「臣不敢,臣只是每個妾娶回家只留一年,而後再尋新人,如此而已。」漢武帝大笑不止,揮手命東方朔退下了。
從上面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納妾現象在中國古代是頗為常見的,就像人們要吃飯睡覺一樣,納妾被人們視為極為正常的、普通的,而且也極為普遍的一種現象。生活在那個時期的男人,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有足夠的財產,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無數個女人娶進家門,如果日子久了,看不上這些小妾了,還可以一張休書把女人趕出家門,再娶新歡。而生活在那個時期的女人,卻必須要恪守「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古訓,惟丈夫是從,不許違逆丈夫一絲一毫。
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就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是一個丈夫娶若干妻子一起生活。特點是夫妻之間不平等,妻妾之間也不平等,妾往往處於家庭的最底層。在《釋名》中有對妾的解釋:「妾,接也,以賤見接幸也。」妾也被稱之為「次妻」、「旁妻」、「副妻」、「側室」、「外室」、「小妻」、「小婦」等。在民間還將妾稱之為:「小老婆」、「姨太太」。
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起源很早,是隨著原始社會的夫權制的產生而出現的。如我國的大汶口文化(前四三○○~前二五○○)就出現了丈夫與妻妾合葬的現象。
中國有句古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說的就是中國皇帝的納妾現象。傳說周文王就有后妃廿四人。秦始皇滅六國後,曾將原六國宮中與各地挑選出來的佳麗上千人,全部收入阿房宮中。到了漢朝,漢元帝寵幸三千,東漢桓帝蓄美五千。難怪一代美女王昭君進宮三年亦無人得識。
到了晉炎帝時,後宮美女竟然超過了一萬。隋煬帝的後宮雖然只有五千人,加上各地的行宮,宮女人數也超過一萬。最高紀錄的保持者還要數唐明皇李隆基,當時從都城皇宮到各地行宮的宮女人數竟達四萬之眾,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個人活上一百歲,生命也只能有三萬六千五百天。這四萬宮女即使累死李隆基,也不可能全部寵幸一遍。
宋代以後,帝王們的後宮妃妾開始減少,再也沒有一個帝王挑戰「萬人」的紀錄。這並非說明帝王們不再好色,而是他們較以前的帝王們更務實了。據紀曉嵐記載:明代熹宗在天啟元年派人到天下各地選拔了五千名年少美女進京面試,第一關為檢驗形體,只有一千人過關,有四千名佳麗被淘汰,第二關檢驗「私處」,結果只有三百人過關,第三關進宮「實習」,一個月後,只有五十人被封妃嬪。方能得到皇帝的寵幸。到了民國時,納妾之風依然存在,袁世凱不僅一人擁有妻妾十六人,這其中還有姐妹和姑侄。
除了帝王廣納天下美色之外,中國古代的民間也是納妾成風。如《紅樓夢》中的平兒、香菱都屬於小妾。就連以剛正不阿著稱的海瑞,也在年過花甲之時,買了兩個年輕的小妾,以致妻妾爭寵,導致兩妾同時自殺。
「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佳句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是一位一夫多妻制度的「執行」者。李白性情豪放,風流倜儻,灑脫不群,酒色二品最為鍾情,據考證,李白不僅娶妻四次,而且小妾多得難以計算。李白也在自己的詩句中充分表露過,如「余亦如流萍,隨波樂休明。自有兩少妾,雙騎駿馬行」等。
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更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妻妾成群。
在明代的法律上還明文規定:凡男子年滿四十而無後嗣者,得納妾。這是因為中國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娶上幾個小老婆,都是為了給祖宗延續香火。這也給中國古代男子納妾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注腳,使納妾變成了一種堂而皇之的行為。難怪當大清軍隊兵臨揚州城下時,大將軍史可法的夫人還極力勸說丈夫臨陣納妾,以免因膝下無子,斷了史家的香火。在史夫人的大義凜然被天下傳為美談的同時,更助長了男人們納妾的合理性。
當然,納妾現象只是體現在富裕人家及官宦人家的,貧苦百姓一日三餐尚無著落,又何談三妻四妾、「雙騎駿馬行」呢?在封建統治時代,一邊是「朱門酒肉臭」,妻妾成群,而另一邊則是「路有凍死骨」,一生無力娶妻,孤獨而亡。說到底,納妾制度是君主專制制度的附庸品而已。在我們今天看來,納妾制度是極不公平的,是對女性極為殘酷的,是不人道的,是用無數女性的血淚寫就的。但是,自納妾制形成以來,卻盛行數千年,根深蒂固,綿延不絕,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根本而言,納妾制其實是一種原始社會形態,在很久很久以前,男人出門狩獵,女人在家駐守,獵到食物後,要先讓男人吃飽,剩下的女人才可以吃。君主專制制度的產生則令納妾現象更為制度化、普遍化,皇帝可以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百姓也可以三妻四妾。夫權統治是封建社會的相應產物和特徵,納妾制度正是符合了封建帝王專制的需要,才得以延續下來,直至民國成立,納妾制度才被廢除。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0 20:1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