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4-8
- 最後登錄
- 2025-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9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74
- 相冊
- 1
- 日誌
- 1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1、您現在居住在哪裡??(需外加投票才有加分) 1%~5%
高雄市岡山鎮
2、您住家附近的信仰中心是哪間廟宇?主神供奉的是? 1%~10%
雖住高市,但還是以老家台南市安南區 外塭仔崇聖宮與安南主帥 北汕尾鹿耳門天后宮為主體。
外塭仔崇聖宮 主祀 池府千歲
北汕尾鹿耳門天后宮 主祀 天上聖母
3、願意提供住家信仰中心的故事嗎?(20字以上才有加分) 1%~20%
「外塭仔」聚落的形成始於乾隆三十四年(西元一七六九年),先民由學甲中洲、佳里興、將軍漚汪等地遷來,主要姓氏有許、蔡、王、葉等姓。至於「外塭」此一地名之由來,說法有二種。一是原本附近有二個魚塭,一為內塭,一為外塭,因外塭地勢高阜,故選在外塭結戊庄社,始稱「外塭仔」。另一說則是原本只有一個魚塭,居民選擇魚塭外居住,故稱「外塭仔」。整個外塭仔位於台南市安南區東北隅的環福街附近,環福街成環狀,為本地的主要通道
至於「崇聖宮」所在地,是外塭仔內的一個角頭,名曰「姓許仔角」(北爿角),初墾聚集地約位於今環福街220巷附近,為許姓移民清末移墾時的集居地,所以就稱為姓許仔角,又因位於外塭仔的北邊,所以又名「北爿角」。民居仍多以農舍為主,一落落的大厝依舊是主體,北邊尚留有一大片竹林、圈舍,頗有農村氣息。
崇聖宮主祀的是池府千歲,據管理員所述,係當初結社時由大陸所恭請前來安鎮庄社,其所一起攜來之香爐甚至還鑴刻著崇禎年代的字樣,惜已收藏起來,無緣窺得其貌。池王爺來台後,一直以爐主輪流供奉的方式受人膜拜,直至公厝建立,才得以奉祀於公厝裡。
公厝的設立在光復初期,原屬為失學民眾設立的晚學學堂,至民國四十年代因不再有授課的需求,在時任區長的許村柒先生的協助下,順應庄民要求,房舍交由庄民自行管理,並於民國六十六年集資鳩工改建成奉祀池王爺的公厝。廟宇雖小,卻帶有濃濃鄉村宗教之信仰。
4、您所信仰的神明是哪位尊神?為何會讓您如此崇信呢?(20字以上才有加分) 1%~30%
民國七十三年,崇聖宮池府千歲擔任鹿耳門天后宮的羅天大醮開路先鋒官,地方小廟一戰成名,而我從小拜池府千歲為之契子,跟隨爺爺腳步對廟的事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地方小廟宗教信仰的文化不是大都市金錢遊戲可以取代的,對於庄廟信仰的虔誠,同心協力的對待廟宇的大小事與地方鄉親緊緊結合一起,這是深入而體會之無形感動。
5、家中是否有供俸神明呢?是哪位尊神?家神的由來為何?(20字以上才有加分) 1%~30%
6、是否有追隨師傅在修行?可否簡介一下師傅來歷?或是自己只有在讀經典修行而已? 1%~5%
承如他人所言,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問我是否有體驗過靈驗之事,我只會表達,我深深的感動其中...
|
-
總評分: 威望 + 7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