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341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37:44
第三四一章 最大規模的拐帶

      趙興在面臨皇甫嵩和盧植兩路大軍合圍的困境之下,將能想的主意和辦法都想了一遍,儘管確定了使用三皇子劉鎔作為擋箭牌的策略,但這只是戰略上的目標和方向,具體的戰役和戰術安排仍然不能停下。

    就算是最終和洛陽攤牌,那也得把籌碼準備的充分一些,不能一上來就將底牌交出去,這是遊戲規則。而招攬太史慈,分化和吸收青徐將士,便是趙興能想到的辦法之一。

    盧植的陽謀是欺負並州的常備兵力人數少,無法防守漫長的黃河沿岸,所以可以明目張膽地與西路聯軍匯合,將自己的意圖展示給趙興。既然己方的兵力不足,趙興便想起了太祖當年的一句話,“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於是青徐兵便成了趙興首先想拿下的一支部隊。

    這個想法雖然好,但具體實施起來難度很大。趙興一直堅持的是用團隊精神來感召和凝聚軍心士氣,不是單純依靠財富和好處來收買人心。趙興清楚地記得,後世的**每每打仗時,總是依靠“袁大頭”和“大煙土”來激勵士氣,實際證明效果並不咋地。

    鎮北軍團經過多年的打磨,如今每一支軍隊都保持著旺盛的戰鬥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培育出了榮譽感和使命感作為部隊的靈魂。趙興出臺的功勳體系就是激發將士榮譽感的具體舉措,而使命感則來自於所有將士和並州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並州士卒的親人如今能夠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源自於軍隊的誓死捍衛。就算他們不幸陣亡,完善的撫恤制度,也可以讓大家拋開後顧之憂。

    對於做客並州的青徐士卒而言,如果指望憑藉榮譽和使命來召喚這些士兵,效果顯然不會太好。青徐兵的家人和生活基礎都在青州和徐州,名義上又跟並州互不隸屬,誰會在乎不太值錢的榮譽,誰又會真心為並州戰鬥?

    短時間內,想讓青徐兵陣前衝鋒,明顯有些不靠譜,可讓這些士卒承擔起駐守城池和關隘的職能,只要指揮調度得當,也不見得就無法實現。關鍵是看如何調動起兩萬做客並州青徐軍士卒的積極性,同時合理地搭配將領和隊伍。

    比方說,讓青徐軍跟朝廷聯軍動手,顯然有悖當初趙雲許下的承諾,而且這些士卒從感情上也難以接受。但若是將這些青徐兵忽悠到北方去,替代黃軒族和南匈奴部落的戰士防守長城一線,他們面對的將會是北方的鮮卑人,而替換下來的黃軒族和南匈奴部落的戰士則可以南下支援西線。

    這樣一來,青徐兵在對陣鮮卑人時,只要能夠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在感情上是沒有思想包袱的,肯定可以盡力一戰;同理,已經習慣于趙興統治的黃軒族和南匈奴部族,作為並州的一部分,自然有義務保衛並州,在跟朝廷大軍作戰時,也有戰鬥的動力和決心。

    趙興最終決定在拐帶青徐兵時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拉下水”,第二步是“練水性”。具體來說就是先將青徐兵拉攏引誘到隊伍裡來,然後再逐步的培養他們的信心和認同感,通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方式,最終提高青徐軍的戰力,為並州培養一支“外籍兵團”。

    前文中提到過,安置在潞縣的青徐軍士卒,可以分批前往長子縣和臥虎城遊覽觀光。對於閒不住的士卒而言,一旦不打仗和訓練,便會覺得呆在軍營裡面過於枯燥,自然喜歡到處遊逛。如今的長子縣和臥虎城,那是北方有名的物資集散中心,各類商品門類齊全,上等的貨物琳琅滿目,尤其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製作,讓人愛不釋手,紛紛掏出荷包來購買一番。

    青徐軍一群苦哈哈的普通士卒,進了長子縣和臥虎城之後,就像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老嫗,頭一次進了洛陽城,一雙眼睛都顧不過來四處觀看。

    由於有人暗中佈置,這些青徐兵被人特意引到了專營兵器鎧甲的店鋪街面上,這裡展示和出售的並非鎮北軍使用的制式裝備,而是一些成色和質地比外州好上一些的雜牌武器和護具,真正製作精良的武器和鎧甲,是嚴禁在市面之上販售的。

    作為戰士,最能吸引他們眼球的自然是武器和鎧甲。於是前來觀光的青徐兵們,開始一個店鋪接一個店鋪地欣賞起並州的鍛造工藝,兜裡揣著幾個大錢的,便開口詢問店家武器和鎧甲的賣價,結果被人告知這些東西不出售,只憑一種東西換取。大家十分好奇,便問什麼東西可以換取武器和鎧甲,店主便告訴青徐兵,並州的功勳可以用來換取上好的武器和鎧甲。

    青徐兵頭一次聽說功勳還可以用來換取東西,於是好奇之下便仔細打聽起來。這些店主暗中都受了囑託,自然是詳細地介紹起並州的功勳制度來,到了最後還攛掇這些青徐兵們積累功勳,說是店裡還有更高檔的兵器和鎧甲,只要大家能夠積累到足夠的功勳,都可以置換給大家。

    青徐兵更是好奇,都說自己不是鎮北軍的士卒,難道也可以在並州積累功勳。店主於是肯定地告訴眾人,只要參與了保衛並州的戰鬥,不管哪個州的士卒還是百姓,不管什麼族的人,都可以換取功勳。

    青徐兵聽明白了之後,心裡頭泛著想法,然後又被人領到了各種好吃好玩的地方。這些士卒隨身多少也帶著一些財物,便在一番遊逛之後,徹底裝進了肚皮,變成了買給家人的小禮品。一些手頭不寬裕的,自然覺得沒有面子。等到大夥聞著酒香進了醉仙樓,一問之下,發現令人垂涎欲滴的長河大麯竟然貴的離譜,頓時一個個如同霜打後的茄子,徹底蔫了。

    前些時日,這幫士卒被人好酒好肉地招待了幾頓,已經喝慣了長河大麯,一時之間斷了頓,大家心裡的難受可想而知。酒樓裡的老闆說的也是明白,只要功勳足夠,長河大麯打五折,不限量供應,能喝多少喝多少。唉,又是功勳,還真是讓人眼紅的東西啊!

    青徐兵們興高采烈地前去觀光,然後一肚子鬱悶地返回。經過私下裡相互打聽和議論之後,大家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並州想吃香的、喝辣的,那就得靠本事,實實在在地掙到功勳才行。

    正在士卒們開始動了心思,想在並州待著的時間裡搞點副業的時候,忽然傳來了幾條令人驚訝的傳聞,於是大家再也沒有了顧忌,紛紛要求統領們允許自己前去報名,參加並州“志願軍”。

    到底是些什麼傳聞呢?我們下章細說。
匿名
狀態︰ 離線
342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38:36
第三四二章 報名參加志願軍

    話說駐紮在潞縣的兩萬青徐士兵,自從去長子縣城和臥虎城裡轉悠了幾圈之後,人人都為並州士卒令人羨慕的待遇眼紅不已,更為大家呆在富得流油地上黨毫無作為而著急,於是紛紛開起了小差,央求著統領帶大軍一起撈點外快,等返回青州和徐州時,也好向家人有個交待。

    這些小統領們自己也有這種想法,只是懾于幾員主將的威勢,有些左右為難,想說又不敢說。正在大家猶豫的時候,忽然傳出青州軍主將太史慈收了鎮北將軍的長子為徒弟,徐州軍軍師糜竺原來是趙興的大舅哥的驚人消息來,於是大家投靠並州賺錢賺功勳的想法就更加強烈了。

    消息傳到這裡還不算完,更加驚人的事情陸續被人爆料出來。前些時日神秘失蹤的武安國竟然在臥虎城內做客,有人親眼看到他出入鎮北將軍府;謀士王修前往太行書院旁聽,結果一去之後捨不得回來,如今竟然被太行書院聘請為客座教習;武將孫觀和曹豹私下裡參觀臥虎講武堂,各得了一套趁手的上等兵刃,還有一把削鐵如泥的匕首……

    這下士卒們群情沸騰了,感情最上邊的文武將領早就跟並州暗中有勾搭,個個忙著為自己撈好處呢!既然有這些將領帶頭,青徐兵中許多家境貧寒的士卒,大著膽子前往最近才設在潞縣的募兵處,表示願意暫時加入並州,為守衛並州北方的城池出力。特意為青徐兵設立的“志願軍募兵處”自然來者不拒,天天敞開大門接受青徐士卒的報名,兩三天內便招收了近千人。

    這個情況傳到太史慈耳朵裡之後,他似乎一點也不驚訝,竟然對傳話的衛兵說:“告訴各營將領,約束好手下士卒。既然大家在潞縣無事可做,加入並州志願軍,既可以得到鍛煉,又能夠賺取財富,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我們就不要惡人,斷了兄弟們的財路。願意參加並州保衛戰的,各營不做阻攔和干涉,全憑自願。”

    有了太史慈和糜竺等人的暗中支持,接下來前往募兵處的青徐兵人數劇增,有時候甚至出現了整屯、整曲的士兵集體報名的現象。這股投軍並州的熱潮直到十天以後才結束,原本兩萬人的青徐兵,倒是有一萬二三的士卒選擇暫時受雇於並州,加入鎮北軍團“北方志願軍”,前往五原和雲中等地輔助鎮北軍團駐守城池。

    剩下的七八千人,自然是不願意給人當炮灰,或者懼怕北方寒冷天氣,又或者是生性比較懶惰的,總之這些人選擇了繼續留在潞縣等候大戰結束,然後安然返回青州和徐州。對於這些人而言,即使強行將他們送到前線戰場之上,也只會起到擾亂軍心的負面作用,所以任其老老實實地呆在潞縣,也不見得就有多麼可惜。

    那麼被秘密綁架的武安國真得出現在臥虎城了嗎?答案是肯定的。華衛國當初趁夜綁回武安國之後,命人將其直接送回了臥虎城,交由上司李進思來看管。負責看家的李進思正閑的無事可做,聽說綁了個想跟並州動手的武將回來,立即來了勁頭,學著表哥趙興,玩起了拐帶武安國的把戲。

    武安國是個驢脾氣的人,被人摸黑從大營裡綁走,讓他覺得很沒面子,直到被人綁回了臥虎城,這才知道遭了並州的算計。他原以為自己會被趙興殺了頭,掛在壺關上嚇唬青徐軍,結果後來聽說整支青徐軍都被人拐進了壺關之內,一時之間竟然沒了主意。

    李進思為了讓武安國相信,特意與武安國約法三章,親自帶著武安國暗中去了一趟潞縣,正巧看到成隊的青徐士卒前往募兵處報名,這下武安國無話可說,只得鬱悶地返回了臥虎城。

    為了進一步刺激武安國,李進思又帶著他暗中觀看了太史慈教授趙振邦武藝,糜竺跟趙府的大管家劉繼禮和秦誼祿商量事情,王修站在講臺上為太行書院的學生講學,曹豹和孫觀在臥虎講武堂與裡面的並州將領演武等一出更比一出讓武安國難以相信的事實。

    最後李進思跟武安國攤牌,說已經放出風去了,武安國是並州軍藏在青徐軍中的內應,如今任務完成,順利返回了臥虎城。

    武安國雖然脾氣倔,可不代表腦子傻,他也明白李進思所言並非嚇唬人,而是如今形勢所迫,暗投並州的黑鍋已經背在了自己身上,根本無法洗脫,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答應了李進思,從此投效並州。李進思也拍著胸脯保證,會安排人手暗中將武安國的家人接到並州來,以免遭人陷害。

    至於曹豹和孫觀二人,趙興特意交待李進思不要對其發動群眾攻勢,只安排這倆人去臥虎講武堂培訓一段時間,提高一些本領,以後返回徐州繼續在陶謙帳下聽用。趙興這麼做,也是考慮的長遠,他怕手下本來就沒有多少將領可用的陶謙,會被曹操快速吞併,所以想暗中幫一把陶謙,也算今後給曹黑子使個絆子。

    王修本來就是個文士,不喜歡打打殺殺的事情,以前跟在孔融身後,也就處理一些來往公文和民事,這次跟著隊伍北上並州,實在是因為青州軍中沒有軍師,被孔融好語相勸之下這才答應的。自從安全地抵達潞縣之後,王修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禁不住糜竺的一番鼓動,早早地便前往太行書院遊學,結果一去之後竟然遇到了病院和管甯這樣的賢達之人,一番交談下來,相見恨晚之情頓生,便自願留在書院裡開心地當起了客座教授。

    實際上,自從李進思順利招攬了最難辦的武安國之後,參加討趙行動的青徐軍中高層將領已經全部被“赤化”。無論是已經死命投效並州的太史慈和糜竺,還是對並州懷有好感的曹豹和孫觀,以及埋頭教書的王修,他們在內心深處,對於並州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從個人情感上同情並州的遭遇,今後也不會輕易被其他勢力拉攏過去。

    唯一例外的是謀士陳登,此人乃徐州世家大族,父親陳珪也是有遠見卓識的智謀之人。他曾專門告訴過陳登,不可交惡並州,但同樣也告誡陳登不要投靠並州,對於朝廷和並州的戰事,陳家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即可。牢記父親告誡的陳登,看著青徐兵報名參加並州保衛戰,也未加阻攔,但對於鎮北將軍府向他伸出的橄欖枝也婉言謝絕,他只是每天都前往醉仙樓點幾個小菜,美滋滋地喝上幾盅小酒,至於其他的事情,則一概不問。

    並州招攬將領,一直是收心為上,對於有智謀的文士,向來不會採取下三濫的手段威逼,所以趙興也就隨陳登在上黨晃悠。相信以他的智慧,絕對不會做出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的事情。
匿名
狀態︰ 離線
343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1:50
第三四三章 防暗算箕關換將

      雖然被“赤化”的青徐軍連將領帶士卒,也就一萬三千人,對於兵力稀少的鎮北軍團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但趙興卻不這麼看待。

    按照田忌賽馬的理論,這一萬三千人雖然不會出現在對陣盧植和皇甫嵩大軍的正面戰場之上,但他們可以替換下兩萬不善於把守城池的黃軒和南匈奴人,而這兩萬人在騎馬作戰的時候,戰鬥力卻是不輸給董卓的西涼騎兵。這兩萬人如果被用得好,可以起到非常關鍵甚至是決定成敗的作用。

    實際上,並州大戰結束許多年以後,人們總結和回顧這場戰役的轉捩點在哪裡時,竟然發現正是趙興用一萬三千名志願軍戰士,替換了兩萬黃軒和南匈奴的騎兵南下並州,隨後才驚險地實現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先來看看趙興是如何部署和安置一萬三千名青徐志願軍的吧。

    作為臥虎城新兵訓練團團長,兼職臥虎城“警備司令”的高順,一直游離於人們的視野之外,踏踏實實地做著分內之事,將鎮北軍團的正規軍操練了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到了回來,發現無兵可練的高順,竟然將分佈在並州各地的五萬預備役人員也輪訓了一遍。

    對於駐守臥虎城這項任務,高順並未過於操心,有李進思和賈穆兩個奸猾似鬼的年輕人忙碌著,就算是從臥虎城外面飛進來的一隻麻雀,也會被認真地檢查一下是公還是母。

    正在高順覺得日子枯燥無味時,忽然接到了趙興的密信,頓時一掃慵懶之氣,來了十二分的精神。為何?只因為趙興給高順下了新任務,讓他負責對即將北上的“青徐志願軍”,進行秘密的為期半個月的強化訓練。訓練的最終要求是,這些“青徐志願軍”要能夠熟練使用各類大型防守器械,包括轟天雷在內的熱兵器。有射藝基礎的士卒,還要能夠熟練使用防守用的英格蘭長弓。

    對於如何練兵,已經吃透了趙興練兵五字訣精髓的高順,自然有其獨到的一面,他才不會在乎進入訓練團的士卒是什麼來路。當年兵痞習氣嚴重的太原兵,一團散沙的黃巾兵,蒼狼軍中不服管理的南匈奴騎兵,都被高順收拾得服服帖帖,等到出訓練團時,都成了嗷嗷叫的精銳。儘管只是一萬三千青徐客軍,可高順照樣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提高這些士兵的戰鬥能力,而且因為這些士兵有一定的基礎,說不定還能給趙興帶來一些驚喜。

    日益緊張的西線大本營,對於兵力的渴望,高順心知肚明。所以一接到趙興的密信之後,他立即前往潞縣拜會太史慈,將趙興的意思轉告了包括武安國、曹豹和孫觀在內的諸位將領。

    幾人聽說高順要幫著訓練青徐兵,自然大加歡迎,紛紛表示願意全力配合高順的工作。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孫觀、陳登和糜竺負責留守,看管住七千不願參加志願軍的散兵;武安國和曹豹則帶領一萬三千青徐志願軍立即進入臥虎訓練團,參加為期十五天的強化訓練;至於太史慈,則是接到了一項更加重要的任務,他要前往箕關接替徐晃!

    對於趙興這項臨時動議的人事任命,大本營裡還是有人提出過反對意見的,因為防守箕關的任務實在太過重要,容不得出半點疏忽和紕漏。幾位軍師對於太史慈的能力和忠誠表示了懷疑,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太史慈剛剛投效並州,尚未展示出過人的能力。

    但趙興還是力排眾議,堅持了自己的意見。別人不知道太史慈的能力和價值,可作為穿越者的趙興而言,四十歲便英年早逝的太史慈,留下的那句“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朗朗豪氣,一直留在軍人出身的趙興記憶深處。他堅信讓太史慈駐守箕關,絕對可以勝任。

    還有一個趙興不能明言的理由,或者是擔憂。儘管箕關當面的聯軍只剩下了袁術、劉表和劉焉幾路,加起來只有七八萬人,可這群士兵當中有個不引人注目,但絕對是個狠角色的傢伙,神射手黃忠!既然慕容平差點陰了趙雲,難保中路軍裡有心人會學著公孫瓚算計徐晃。徐晃可沒有趙雲那一手好射術,如果偷襲的人換成了黃忠,結果真的讓人不敢想像。

    正是出於對太史慈的信心,也是出於對徐晃的保護,趙興果斷給太史慈和徐晃等將領發去密信,將駐守箕關的重任壓在了太史慈的肩膀之上。

    接到趙興任命的太史慈,內心一陣激蕩。這份任命書的重量,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讓他接手鎮北軍團編制序列第一的臥虎軍統帥一職,既體現了趙興對他的看重和信賴,也暗示著駐守箕關的任務有多麼重要。雖然投效並州之後,太史慈還沒有立下大功,最多也就是幫著華衛國捉拿了武安國,算不得什麼。可這一次,太史慈有決心也有信心立下大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騎著趙興特意送來的好馬,太史慈一人一騎只用了不到兩日時間,便從潞縣迅速趕到箕關之上。

    在驗明身份之後,太史慈跟隨衛兵來到了箕關之上,見到了守關大將徐晃。

    “東萊太史慈見過徐軍長!”太史慈搶先一步,向年長自己幾歲的徐晃見禮。

    “太史將軍無需多禮,今日能在箕關之上相聚,也算是機緣湊巧,今後你我兄弟同在鎮北將軍麾下效力,還需相互攜持!”沉穩內斂的徐晃,誠懇地和太史慈說話。

    兩人見面之後,並未過多地閒聊,立即當著陳宮、臧霸等副將的面,進行了交接,徐晃隨後便在護衛的護送下,立即前往西線大本營報到。

    新官上任的太史慈,並沒有任何的得意和跋扈之氣,反倒是謙虛謹慎地向軍師和幾位副將請教,立即進入角色,熟悉起箕關的具體防守部署和關下朝廷聯軍的情況。這樣一來,太史慈與諸人的關係便順利地熟絡起來,這對以後的並肩作戰十分有益。

    陳宮和臧霸等將領,儘管對於趙興的臨時任命不能完全理解,但並不妨礙他們堅決執行這一決定。眾人都是在臥虎講武堂學習培訓過的,深知軍令暢通,令出一人的重要性,所以對於新任箕關主將太史慈,大家還是能夠做到盡力輔助,避免掣肘和內訌。

    大軍當前,誰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還算計自己那點私利,那可真是不知道輕重緩急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344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2:12
第三四四章 太史慈怒射陳蘭

    大軍圍城,還真有人在節骨眼上,繼續算計著自己那點私利,這些人不是別人手下,正是袁術帳下的一幫文武。

    話說中路聯軍急先鋒袁術,咬著牙從揚州出兵四萬,帶著麾下大將紀靈、張勳、文欽、陳蘭,謀士諸葛瑾、閻象、楊弘等人,不遠千里地從江東之地前來參加討趙會戰,沒想到第一戰便在箕關之下,挨了徐晃的迎頭大棒。之後袁術便裝起了烏龜,整日縮在營內不敢露頭,直到盧植帶著主力部隊西進,只剩下他和劉表、劉焉三股勢力繼續駐紮在箕關之前。

    袁術的參戰兵力,較之大哥袁紹雖然少了兩萬,可四萬丹陽精兵與劉表和劉焉部眾率領的四萬士卒相比,戰力並非一個檔次。盧植一走,袁術麾下幾員將領便得瑟了起來,覺得箕關之下,非袁術不能當老大,結果跟劉焉手下將領董扶、龐羲,劉表手下將領李嚴和黃忠等人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整日裡嘀嘀咕咕,最終惹來了一頓擠兌。

    擔任“自由後衛”的劉焉和劉表,兩人並沒有親自帶隊前來河內,代表二劉率軍北伐的董扶、龐羲、李嚴和黃忠四位將領,敬重的是太尉盧植,可不是他袁術和紀靈、張勳等人。若是論武力和計謀,就連袁術手下第一大將紀靈,都不入眾人的眼。

    經不住董扶和李嚴等人的故意擠兌,袁術帳下武將紛紛慫恿他繼續攻打箕關,並且獻上了一條破關的計策,竟然真與公孫瓚暗中布下射手算計趙雲的手法有些相似,或者說得之於東線戰報的啟發,幾個臭皮匠也搗鼓出了一條針對徐晃的陰謀來。

    袁術帳下幾員武將,除了文欽射技尚可以外,可沒有慕容平那樣的神射手,但這並不影響他們開拓思路,打著別的主意暗算徐晃,比如使用大型的攻城床弩突然襲擊關上守將。

    當年趙興率軍攻打三張時,曾經讓李進思帶著暗影隊員,預先埋伏在漳水岸邊,使用大型床弩齊射,將半渡于漳水之中的張梁射了個對穿。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的岸上黃巾兵,有一些趁亂逃向南方,隱姓埋名地潛伏了下來。後來袁術入主揚州,大肆募兵,擴充軍隊人數,便有“黃巾餘孽”趁機混進了袁術軍中。使用攻城床弩偷襲守關主將的辦法,便是陳蘭手下的士卒悄悄向其提供的建議。

    陳蘭得了這條計謀,覺得可以一試,於是便毫不客氣地據為己有,在袁術面前顯擺起來,其實打得不過是爭寵和提高自己地位的小算盤。眾將領見陳蘭說的在理,於是便建議袁術不妨一試,而負責攻關的主將自然落在了提出計策的陳蘭頭上。

    陳蘭得了袁術命令,立即開始著手準備起來。首先,他讓人調集過來十張攻城用的大型弩車,模擬箕關的外形和關上主將所立的位置,命令手下發射弩車的士卒天天練習,直到十張攻城床弩手都可以熟練地齊射。其次,為了不讓關上守軍看出破綻,陳蘭特意給十台床弩外面圍上了帳幔,從上往下看時,只會覺得是十頂稍小一些的營帳。

    做足了這些準備之後,陳蘭這才領兵攻打箕關。不得不說,為了能夠陰掉箕關守將,陳蘭也算是做足了功夫,徐晃若是在粹不及防的情況下,很有可能中招。這床弩的巨箭,可不比普通弓弩發射出來的箭矢,不僅在射程遠了許多,而且穿透力巨大,甚至可以打進關牆的縫隙之中,根本不是肉身之軀可以抵抗的。

    陳蘭來到箕關之下,沖著關上的士卒喊話,無非還是那些陳詞濫調。什麼朝廷佔據名分大義,關下大軍雲集,並州不日將會告破,跟著趙興最終只有死路一條等等。陳蘭最後還十分“幼稚”地說,只要關上的士卒打開關門,主動出關投誠,則他身後十頂帳幔之中擺放的金銀財寶,可供大家隨意挑選。

    陳蘭口中所說的十頂帳幔之中,自然沒有金銀財寶,有的只是殺人的利器。他這個謊話一點都不高明,甚至可以被人一眼看穿。但陰險的地方也就在這裡,陳蘭使用了一個不太高明的謊言,掩蓋了一個陰謀,讓關上守將的戒心進一步下降。

    既然陳蘭耍起了嘴皮子,對關上守軍使用“輿論戰”和“心理戰”,作為最早系統提出這一概念的趙興手下將領,陳宮立即將如何反擊的言論交給了太史慈,讓太史慈拿著能夠擴音的銅質喊話筒,對關下的丹陽兵展開了語言上的反擊。

    陳蘭喊話的目的,不過是想引誘守關的主將在關上現身,所以看到一員以前不曾見到過的將領代替徐晃出來喊話,心裡不免詫異。但陳蘭轉念一想,管你守關的是哪路神仙,就算是趙興親自坐鎮關上,這個計策還得進行下去,否則對袁術沒法交差。於是陳蘭暗中傳下命令,讓藏身在布幔當中的床弩手開始瞄準和準備起來。

    太史慈正喊道:“隆冬將至,關下寒冷淒苦,丹陽兄弟何苦在此地挨餓受凍……”這一句話時,忽然覺得頭皮一麻,眼角餘光看到了關下有一團物事正飛速地朝自己而來,立即一個背折,將露出關牆的上半截身體呈九十度向後彎了下去。

    不等太史慈的頭垂向地面,從關下十頂帳幔之中飛射而出的十隻嬰孩胳膊粗細的長箭,貼著他的胸甲呼嘯而去,頓時將原本站立于太史慈身後不遠處的兩名親兵射得身體離開了原地,活活釘死在了關樓的牆壁上面。

    堪堪躲過這兇險一擊的太史慈,回頭正好看到自己的親隨慘死之狀,於是心中怒火萬丈,一把從死去的親隨手裡奪下了一張黑色巨弓,搭箭朝著發現陰謀敗露,正倉惶後撤的陳蘭頭面上射去。

    關上的士卒只聽得“嗡”的一聲厲響,便看到剛才還吐沫橫飛的陳蘭,直直的從馬背上向後掉落下去,一根黑色的箭矢正插在陳蘭的面門之上。

    太史慈一箭射殺陳蘭的同時,躲在暗處的臧霸已經下令關上的投石機和床弩手一起向關下緩緩後撤的十頂帳幔發動了無差別的射擊。遠處帶著人觀戰的袁術、紀靈以及被特意請來的董扶、龐羲、李嚴和黃忠等人,眼睜睜地看著隨陳蘭出戰的十台床弩和士卒,被關上怒射下來的石塊和弩箭砸成了肉泥,射成了刺蝟,眾人的心裡都不由得只往外冒冷汗。

    箕關的防守實在太厲害了,要不是今日被陳蘭激怒,關上毫無保留地進行了一輪報復性的遠端攻擊,關下聯軍還不知道箕關之上安裝著如此恐怖的投石車和床弩。這也算是已經被人射死的陳蘭,給聯軍做出的唯一貢獻吧。
匿名
狀態︰ 離線
345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2:38
第三四五章 黃漢升邀戰太史

    袁術手下將領算計的不錯,可陳蘭漏算了一點,箕關的守將換人了,而且是換上了以神射手太史慈,所以這出陰險的算計最終未能得逞,反倒成全了名不見經傳的太史慈,讓他在臥虎軍面前一展武技,迅速贏得了士卒們的擁戴。

    李嚴和黃忠(注1)本意不想前來觀戰的,結果被袁術派去的人告知,今日攻關的時侯,一定會有驚喜讓大家看到,所以他們來了。

    結果確實讓李嚴和黃忠很“驚喜”。他們驚得是箕關之上竟然密佈著如此之多的大殺器,“喜”得是眼睜睜地看著手下將領陳蘭被守關主將一箭射死,袁術今後再也不會在盟軍面前鼓吹自己麾下猛將如雲了。袁術的小人得志嘴臉,最是讓盟軍的將領看著煩躁。

    四十多歲快奔五十的老將黃忠,一直低調隱忍,並未在人前顯露自己的武力和箭法,所以知道黃忠厲害的人,除了舉薦和重用他的李嚴之外,就連劉表也不太知情。黃忠看到床弩齊射守關將領時,當時以為此人必亡,沒想到太史慈的身手如此敏捷,竟然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常人不可思議的躲避動作,驚險地躲過了關下陳蘭的暗算。

    更讓黃忠感到吃驚的是,關上太史慈所用的巨弓,模樣竟然如此古怪,可力道和準頭卻明顯很出眾,竟然射出了床弩才能達到的射程,而且是還是一箭射中了陳蘭。黃忠將當時的情形仔細回憶了一遍,覺得換成是自己,興許能射出這麼遠、這麼准的一箭,可想躲過關下突然齊射的十支床弩巨箭,只怕也做不到。

    黃忠將自己的分析輕聲告訴了李嚴,李嚴聞言之後一臉震驚,瞪大眼睛說道:“如此說來,如今這位守關主將,武力不在徐晃之下?”

    “確實如此。”黃忠一臉凝重地回答李嚴。

    “漢升與此將對陣,勝算幾何?”李嚴又問。

    “最多五五之間。”不喜歡吹噓自己的黃忠又答道。

    “走了一頭臥虎,又來一頭猛虎,這箕關還真是橫在聯軍面前的一道天塹啊!”李嚴感慨地說道。

    “唯今之計,也只有安心等待西線皇甫嵩和盧植兩路大軍取得突破了。硬著頭皮攻打箕關,只會造成無謂的流血犧牲。”黃忠直言不諱地勸李嚴不要學袁術,為了爭名好譽而徒害手下士卒性命。

    “唉,漢升此言,吾深信不疑,乃還那袁公路定會出言擠兌,倒教我們如何應答?”李嚴有些犯愁地說道。

    “可以如此這般……”黃忠附耳李嚴,低聲說了幾句。李嚴聽完之後面露喜色,點點頭說道:“如此也只有勞煩漢升出陣了!”

    袁術折了陳蘭,在箕關之下再次吃癟之後,有些鬱悶地帶著士卒返回了營地,第二天果然在手下謀士楊弘的攛掇之下,派人請董扶、龐羲、李嚴和黃忠四人前去議事。等到眾人聚齊之後,袁術便大吐苦水,說自己先後已經出陣兩次,人馬折損了許多,然後含沙射影地指出劉表和劉焉的部隊一直沒有參戰,是時候一展雄武了。

    李嚴見袁術果然出言擠兌友軍,於是應聲而起,聲稱明日自己帳下副將黃忠,將親自前往箕關之下,邀戰守將太史慈,到時候請眾人一同前往壓陣。

    袁術見真有不怕死的人,還敢去關下叫陣,自然是一陣冷笑,心裡說不出的暢快。昨日回營以後,紀靈和張勳可是親口告訴了他,新來的守關主將,論武力,比之原來的徐晃還要高,就連紀靈都承認不是人家對手。袁術心想,就憑荊州兵這副德性,就憑黃忠這副老態龍鍾的身板,也好意思到關下鬥將,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袁術今日擠兌劉表和劉焉部將,不過是想從兩軍身上揩點油水,搞一批糧草補給過來。既然有不怕死的黃忠說要出陣,袁術只好暫時壓下小算盤,跟著眾人前往箕關之下觀戰。他倒是想要看看黃忠是怎麼出醜,甚至是被那守關的猛人給一箭射死的。

    披掛整齊的黃忠,騎一匹黃驃馬穩穩當當地來到了箕關之下,在他身後幾百步之內,並未有任何士卒,足見黃忠做人做事的坦蕩。

    黃忠運足丹田之氣,沖著關上士卒喊道:“南陽黃漢升在此,守關主將可敢下關一戰!”

    關上的士卒立即將這個情況向關內的太史慈報告。太史慈士卒言一老將,獨在關下叫陣,心裡詫異不已,想不明白聯軍派個老頭出來想幹嘛。正在他思索之間,得了線報的暗影頭目趙虎前來求見太史慈,十分鄭重地告訴太史慈,千萬不要輕視關下來的老將,此人乃是老當益壯的廉頗,射藝不在太史之下,勇武難當,需盡全力。

    太史慈聽聞趙虎如此評價此人,自然不敢馬虎,於是立即披掛武器鎧甲,準備出關和黃忠大戰三百回合。對於趙虎的身份,作為守關主將的太史慈,自然心知肚明。而且七年前,趙虎曾經在東萊救下他的老母,可謂有恩于太史。既然掌握著許多情報資訊的趙虎都說戰黃忠要全力以赴,那就足以說明黃忠的厲害和不凡。

    黃忠喊話不久,關上士卒便答覆道:“關下之人稍待,吾家將軍片刻之後便出關與汝比鬥!”言語說過不久,果真箕關大門緩緩升起,一位手提長槍,馬背後方負著長弓的武將出了關門,迎著黃忠不急不緩地徐徐而來。

    “東萊太史慈見過黃將軍!”太史慈抱拳向黃忠行了一禮。對於他們這種武藝趨於大成之輩,都有惺惺相惜的感受,所以見面之後到是十分的客氣,絲毫不見驕橫之氣。

    黃忠見太史慈向自己見禮,也是很客氣地抱拳回禮,說道:“南陽黃漢升見過太史將軍。今日你我給為其主,只得刀槍上見個真章,還望太史將軍見諒則個!”

    “哈哈,黃將軍無須多慮,只要不做陳蘭那種陰險之事,在這箕關之下大戰一場,何嘗不是吾等武人之幸事!”太史慈放聲大笑,一時豪情萬丈,竟然連黃忠都覺得對面的將軍胸懷坦蕩,氣度不凡。

    “誠如太史將軍所言,黃某這便前來領教了!”黃忠說完話,催促胯下戰馬向太史慈疾馳而來。

    注1:黃忠,字漢升,南陽人。不但能開二石之弓,他的箭術,更是三國裡獨一無二的,不但百發百中,箭無虛發,更是歷史上有名的老將。黃忠年輕時一直在劉表手下效力,碌碌無為,在老年時期碰到劉備後,被重用,表現活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與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齊名。
匿名
狀態︰ 離線
346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3:06
第三四六章 大戰三百猶正酣

    箕關之下,黃忠提一柄大刀直奔太史慈而來,頓時將洶洶的狂暴之氣向著四周散佈。史慈一見之下,心頭果然感歎此人勇武,於是也是火力全開,瞬間凝聚起滔天的戰意。

    毫無花俏地,黃忠手中大刀劈中了太史阻擋的長槍,頓時發出刺耳的金屬撞擊聲和長串的火星。接下來,兩人刀來槍往地開始了較量,黃忠的刀法凜冽剛猛,力大勢沉,經常震得太史慈雙臂發麻;太史慈的槍法飄忽不定,不時讓黃忠險象環生。

    打了一百回合之後,黃忠胯下劣等的黃驃馬不堪重負,口吐白沫臥地不起。太史慈見黃忠戰馬倒地,於是亦從馬上飛身下地,兩人徒步在箕關之前繼續惡鬥。打到兩百回合之後,黃忠和太史慈倆人力竭,於是休戰歇息。太史慈命關上士卒送出大塊的牛肉和大壇的長河大麯,與黃忠分食之。

    其實越是打鬥,倆人心裡卻是敬佩對方的武力,到了後來已經超越了敵對雙方你死我活的較量,成了武技的切磋交流。太史慈感慨黃忠年近五十,竟然還有如此驚人的爆發力和耐久力,竟然能與自己大戰兩百回合不露敗相;黃忠驚訝與太史慈不僅箭術高超,而且槍法亦屬上乘,看他腰後背負的幾柄小戟,竟然還會使用第三種兵刃。

    倆人吃飽喝足之後,起身再戰,此時已經是夕陽斜掛。又戰了一百回合之後,天色已黑,仍然不分勝負,於是各自罷戰,算是打了個平手。臨別時,太史慈命人從關內牽出一匹上等的好馬,當著關上關下雙方士卒的面說道:“太史敬重黃將軍武技為人,今特贈並州朔方所產上等好馬一匹,願黃將軍來日沙場之上,再展雄威!”

    黃忠見到太史命人送出的棗紅色戰馬之後,也是喜愛不已,並不顧及他人的流言蜚語,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太史慈這項貴重的饋贈,然後隨口問道:“吾觀將軍年近三十,可曾婚配?”

    儘管被黃忠這個有些八卦地問題問得納悶,可太史慈依然據實答道:“慈常年亡命在外,一直不曾成婚,至今尚未單身。”

    “好,既然太史將軍今日送上重禮,來日黃某定有答謝!”黃忠說完話,開心地騎著棗紅馬朝己方營地而去,只留下更加納悶的太史慈戳在原地。

    一直觀戰到了後來都有些發困的袁術,最終還是被人成功地激怒了。當他看到太史慈竟然跟黃忠坐在箕關之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時候,當時就覺得黃忠實在太過分了,竟然能幹這麼誇張的事情。結果倆人吃完喝好之後繼續開打,這才讓袁術心裡好受了一些。可時間不長,太史慈又讓人牽出一匹上等好馬來,竟然當著聯軍的面贈送黃忠,而黃忠居然還大大方方地收了。

    這下袁術不幹了,直接怒氣衝衝地問身旁觀戰的李嚴:“可知今日出戰的太史慈當初為何人?”

    李嚴面色平靜地回答:“略有耳聞,據說是孔州牧派出的青徐軍主將。”

    袁術接著又問:“黃漢升關前與此叛逆之人談笑風生,飲酒食肉,如今又收下了寶馬,難道是欲與叛逆之人為伍?”

    “黃將軍是否與叛逆為伍,豈是你袁公路一語定論?武人之間的比鬥,自然有其規矩,豈是汝等手無縛雞之力者能夠明瞭?”已經隱忍袁術許多天的李嚴,此刻再也不顧袁術的臉面,直接開罵,說袁術手無縛雞之力。

    被奚落的袁術當時就拔出腰中佩劍,聲色俱厲地怒喝:“呔,豎子欺人太甚,安敢接吾一劍呼!”

    沒成想李嚴竟然也不懼怕,也是拔出腰中長劍與袁術對峙,一臉平靜地說:“吾麾下有猛將黃漢升可于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吾亦刀劍不輟練習,今日正好向袁州牧討教一二!”

    李嚴這話說的有水準,話裡話外透著兩層意思:第一層,你袁術身後的紀靈和張勳等人最好不要妄動,不然已經朝這邊騎馬返回的黃忠一定會要大家好看;第二層,你袁術本人也不要倡狂,咱也是練家子,對付別人可能不見得有把握,要是跟你袁術單挑,我還是挺自信。

    李嚴此語一出,一直沒有說話的董扶和龐羲趕緊出面充當和事老,分別攔下了李嚴和袁術,於是眾人不歡而散,各自帶著人馬返回大營。

    要說李嚴此人,絕對是心機沉穩,城府很深的智者,今日為何會做出這般魯莽的事情?其實他不過是借題發揮,正好擺脫袁術的糾纏,今後三路聯軍各自為戰,誰想去送死儘管去,只要不來噁心荊州兵就好。

    事實上也是如此,自從李嚴與袁術當著眾人的面拔劍相向之後,留在箕關之前的三路聯軍表面上和實際上都產生了無法彌補的裂痕,今後再也無法協同作戰,對於箕關的威脅也大大降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歸根結底還是聯軍內部沒有統一思想,各自心懷鬼胎所致。

    袁術狠趙興狠到骨子裡面,可他又想耍奸猾,指望人家劉表和劉焉的部將沖在前面送死;李嚴出征前接到劉表的命令就是儘量保存實力,如果並州被破,那就跟著闖進去喝口湯,如果並州是塊磕牙的鐵疙瘩,那就縮在一邊看別人碰出滿嘴血;懂扶接到劉焉的命令,與劉表也是這種意思。

    在世家門閥佔據東漢社會上層的情況下,主公的命令比之朝廷的召喚,更加有效力和約束力,所以李嚴敢於當眾羞辱袁術,不惜與袁術交惡。說實話,跟趙興對陣,李嚴可能沒有把握,可真要是荊州與揚州打起來,李嚴還真沒有把袁術放在眼裡。說白了,想要贏得尊重,還是要靠己方的實力來說話。

    返回營地的黃忠與李嚴交談,他已經看到了李嚴與袁術交惡的後半截場面,所以有些擔憂地問李嚴:“正方,今日如此得罪袁術,異日荊州與揚州少不得一番糾葛,如何向劉荊州交待?”

    “漢升勿憂,就算吾等將袁術奉為上賓,來日此人便會善待吾等嗎?今日徹底與其交惡,正好省得以後聽他聒噪。吾等便死守營寨不出,等著西線傳來戰報,這箕關,誰若不怕死,誰便自己攻去!”李嚴一臉輕鬆地說道,渾然不將得罪袁術的事情放在心上。
匿名
狀態︰ 離線
347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3:30
第三四七章 打草驚蛇十三計

    箕關之下,熱熱鬧鬧地一齣戲終於暫時落下了帷幕。李嚴與袁術鬧翻之後,袁術除了憋了一肚子鳥氣無處可發之外,竟然拿李嚴一點辦法也沒有。

    其實袁術想撒氣,還是有地方可去的,那就是繼續率軍攻打箕關,關鍵是他不敢去!陳蘭慘死的一幕至今還留在袁術的腦海之中,仔細地算了一下,他發現袁家直接或間接折在趙興手下的將領竟然多達十人之多!

    除了張旭、張南倆兄弟被周倉捉進壺關生死不明之外,袁遺、梁剛、韓福、俞涉、樂就、陳蘭被人活活宰了;方悅、麴義倆人被活捉之後投效並州。而趙興到現在跟袁家較量的過程中,除了在洛陽遭受一次暗算時吃了一些虧,此後一直都是佔據著上風。袁術有時候都在想,難道趙興生下來就是跟袁家作對的嗎?

    有類似疑問的可不止袁術一人。

    身處中陽大本營的趙興,最近也在心裡頭問自己:“難道盧植活著就是同自己作對的嗎?”

    自從盧植率軍渡過黃河之後,行軍的路線和方向便有些飄忽不定,竟然讓手段高明的暗影隊員都看不明白,傳回來的情報令人匪夷所思。

    可以肯定的是,盧植肯定已經與皇甫嵩接上頭了,也就是說兩路聯軍實際上已經匯合了,可趙興竟然找不到盧植和皇甫嵩聯軍的主力現在何處!

    在沒有偵察衛星和偵察機的過去,在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地區隱藏幾十萬人,其實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趙興記得後世太祖出延安過黃河之前,還將胡某人四十萬圍剿邊區首府的軍隊調動的團團轉,那時候可是已經有了偵察機的。如今盧植跟趙興玩起了“躲貓貓”,到底打著什麼主意,還真讓趙興和大本營的軍師一籌莫展。

    按常理來說,盧植和皇甫嵩匯合之後,大可以擺明車馬,繼續採取穩打穩紮的方式,逐步壓縮鎮北軍團在上郡境內的地盤,最終將鎮北軍團逼出上郡,或者選擇與幾十萬大軍進行一次決戰。趙興甚至已經做好了犧牲六萬人,也要堅守黃河沿線的痛苦決心。如今居然看不出盧植主力進軍的方向,這讓趙興十分惱火。

    趙興的擔心自然有他的道理。如今眼看著隆冬將至,到時候西河郡境內五百里的黃河皆會結冰,到時候盧植可以隨意選擇東渡黃河的地點。只要進入了西河東部地區,盧植和皇甫嵩就可以採取以戰養戰的方式,從一路佔領的郡縣得到糧草補給。到時候趙興只好帶著隊伍躲進太行上區,跟盧植玩農村包圍城市的把戲了。

    趙興相信,在盧植和皇甫嵩沒有打下河西之前,並州牧劉焉和他手下的幕僚會老老實實地呆著,可一旦讓兩頭老狐狸帶著大軍摸到了太原郡邊上,劉焉也絕對會帶著人敲鑼打鼓地歡迎盧植和皇甫嵩前來並州觀光旅遊。

    趙興與諸位軍師反復商議,既然盧植和皇甫嵩兩頭老狐狸跟並州玩起了暗度陳倉的把戲,鎮北軍團只好見招拆招,跟老狐狸演一齣打草驚蛇的好戲。

    經過眾人修訂和完善的《趙氏三十六策》裡面,對於第十三策《打草驚蛇》的解釋是這樣的:在地方兵力沒有暴露或者意向不明時,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地方主力配置和運動情況後再說。打草驚蛇除了驚蛇避走之外,還可以避免被蛇咬,這便是此計的意義所在。

    戰術方向定了下來,接下來自然是進行兵力調動和將領配備。按照趙興的要求,負責打草驚蛇的主將要謹慎機敏,具備非常明銳的戰場洞察力和捕捉戰機的能力,既不可輕易被聯軍的佯動兵力引向歧路,同時不可被人發現己方的兵力包了餃子,總之一句話,這是一項非常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十分考驗將領的綜合能力。

    趙興掰著手指頭數來數去,發現最適合幹這項工作的人並不在西線。此人自然是在遊戲《三國志十》裡面具備“洞察”技能的趙雲。趙興並非迷信遊戲裡面對於兄弟趙雲天賦技能的設定,他是從趙雲的性格,武力,經歷上來綜合衡量和分析之後才得出的這個結論。

    既然無法指望趙雲,只好從剩下的將領之中再挑選出一個人來,實在不行,趙興打算自己親自帶隊幹這件事。

    呂布不行,勇武足夠,謀略不足平;關羽可以嘗試一下,可趙興暫時不想讓關羽跟張飛在戰場上正面對決;徐晃馬上就要承擔一項事關全域的重要任務,無法派出去;張遼絕對是僅次趙雲的人選,可這兄弟帶著郭嘉如今跑到哪裡去了,就連趙興也不知道;李進武和王路倆人的謀略和經驗還不足承擔此項重任……

    仔細盤算下來,趙興有些鬱悶地發現,如今也就自己是最適合幹這事的人選。於是趙興將自己打算親自率領一萬精兵,前去探查盧植虛實的想法告訴了眾人,結果自然是招來了一致的反對聲。正在眾人為此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人群中走出一名俠士打扮的軍師,此人便是徐庶。

    當初徐庶被趙虎一番“似元直兄這般棄武從文,未免過於偏執,何不文武雙修,更顯高絕?”的言論說動了心思,投奔臥虎城,一邊在太行書院修文,一邊在臥虎講武堂習武。時隔六年,徐庶自認為文武有成,第一次隨趙興出軍作戰,前幾日幫趙興想到了打皇子牌的戰略,今天竟然當眾毛遂自薦,願意領兵前去跟盧植鬥法。

    見徐庶忽然從人群中走出來時,趙興便心中一動,剛才他是陷入了慣性思維的定勢裡面,竟然忘記徐庶原本就是一名劍俠,一身功夫可不俗。經過六年的打磨和積澱,趙興相信以徐庶如今的才能和武技,絕對是個簡化版的趙子龍,或者應該是偏智謀型的趙雲,而這次徐庶出陣比之趙雲還要合適。

    對付盧植和皇甫嵩這種老狐狸,趙雲不一定會吃虧,可想順路撿便宜,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徐庶就不同,趙興已經有預感,這次讓徐庶獨領一軍前去“打草驚蛇”,徐庶一定會有驚喜帶回來。

    既然徐庶主動請纓,趙興便立即拍板定下了前出打探盧植大軍主力動向部隊的主將為徐庶,然後將侯成、薛蘭和卞喜三名最精幹的暗影隊員,還有猛士典韋一起調撥給了徐庶。

    趙興不無惡意地想,就算徐庶被人圍困住了,憑藉這套超級豪華的班底,突圍出來應該沒有什麼困難吧?
匿名
狀態︰ 離線
348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3:57
第三四八章 徐元直獨領一軍

    徐庶沒想到趙興能這麼爽快地答應讓他獨領一軍,而且是整整一萬人,這可是本來兵力就緊張的鎮北軍團下轄的一個軍的人數。更讓他感動的是,趙興竟然將貼身的侍衛統領典韋也調撥給他使用,足以證明自己在趙興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

    自從當年在沛國郡的符離縣一怒殺了惡霸以後,徐庶的黴運似乎便結束了。雖然也曾被官軍圍困,並被抓了起來,可沒有過多久便被趙虎營救了下來。按照趙虎的指引,徐庶一路隱匿行蹤,向北而行,半個多月之後終於抵達上黨。剛一到臥虎城,徐庶便被這裡濃郁的尚武之風和古樸的求學之氣而打動,在太行書院聽了幾位祭酒相互之間唇槍舌戰的論道之後,徐庶便義無反顧地開始了求學的生涯。

    就在徐庶抵達上黨沒有多久,他一直擔心和掛念的母親也被人接到了臥虎城內安居。趙興命人給徐庶母子在太行書院的“家屬區”內修築了一套院落,緊挨著名士蔡邕和禰衡等人居住。這一下徐庶的後顧之憂徹底沒有了,更加專心地求學和與人辯論。尤其是旁邊的鄰居禰衡,此人言辭犀利,頭腦機智,經常辯論的徐庶啞口無言,卻也漸漸贏得了徐庶的友誼,倆人成了相交一生的摯友。

    趙興做人做事務必求個心悅誠服,對待禰衡和徐庶二人亦是如此。在大瘟疫爆發的六年時光內,臥虎城猶如暴風雨中的一片安全島,始終處於寧靜和平穩之中,既沒有什麼恐慌情緒蔓延,也沒有物價飛漲的困擾。這些實實在在的功績,趙興從沒有在太行書院的師生面前提起過,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能夠躲進太行書院安心做學問的人,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趙興一些政策的師生,都一致認為趙興具備治理和興旺國家的才能。

    曾經受到過趙興奚落,甚至是辱沒的禰衡,在陳琳發出討趙檄文的第一時間便站出來替趙興辯護。徐庶是第二個站出來的,並非他比禰衡慢,只是知道禰衡最擅長跟人辯論,所以將第一鬥士的位置讓給了禰衡。

    在徐庶求學太行書院的時候,趙興單獨接見過他幾回,兩個年紀相仿的年輕人說話毫無顧忌,暢談天下時事和百姓多苦,聊得甚是投機。趙興順勢邀請徐庶有空的時候,也可以前往臥虎講武堂聽課,徐庶當然是欣然而往,結果發現在那裡的收穫比之太行書院還要大。

    徐庶一開始只以為臥虎講武堂裡不過是一群只知道打打殺殺的武人,可進去聽過幾堂課之後才發現自己錯的離譜。原來臥虎講武堂內開設的課程,門類之全面,內容之新穎,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對於可以擔任統帥職務的頂級人才,在這裡都要學習一門叫做政治經濟學的課程,還有一門軍事指揮學的課程,其他一些諸如參謀業務、作戰指揮、應急救生、單兵技能等等的課程,都是經過反復推敲和實戰積累之後,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就連《趙氏統兵五字要訣》、《趙氏三十六策》等兵法紀要內的書籍,都有人專門進行了實例注解,真可謂是深入淺出,讓人受益匪淺。

    徐庶在臥虎講武堂內不僅學到了很多軍事指揮方面的才幹,而且將原本不太系統和適用的武技也進行了提升,如今他雖然還是習慣於使用長劍,但一般的弓馬和刀槍等兵刃,都能熟練地使用。若是誰以為他是一位文弱的書生,那一定會吃大虧。趙興都定義他為偏文的趙子龍,可想而知他的武力也是不俗。

    已經收拾停當的徐庶,帶著趙興專門為他挑選的一萬熊羆軍士卒,毫不猶豫地消失在中陽縣的西邊。一旦離開了西線大本營之後,這一萬人的生死便系于徐庶一人,而並州的安危更是與這一萬人緊密相連。

    徐庶的任務不僅僅是發現盧植的主力所在,其實更重要地是要摸清楚盧植和皇甫嵩下一步的戰略意圖,為並州做出正確的應對提供參考。如果需要,徐庶甚至要帶著這一萬人進行阻截攔擊作戰,為後方的大本營提供緩衝時間。說白了,就是要以己方的犧牲,換取大部隊的兵力配置和機動部署。

    按照大本營指揮部的分析,盧植接下來可能採取的行軍方式或者是戰略目標可能有三種。

    第一種,留一部人馬在黃河西岸佯動,牽制黃河東岸的鎮北軍主力,聯軍的其餘人馬則直撲上郡治所膚施,想辦法將活動在奢延河一帶的飛虎、蒼狼兩軍包圍吃掉,最終在隆冬到來之際,駐軍膚施城。

    第二種,派一支部隊向北抵達奢延河一帶,牽制呂布和關羽,聯軍主力伺機東渡黃河,直接殺向西線指揮部所在的中陽,在黃河東岸與趙興進行決戰,徹底解決並州的主力,然後迸發太原和上黨,最終攻克並州全境。

    第三種,既不打膚施,也不打中陽,採取障眼法,將聯軍帶到藺縣以西,突然大規模地東渡黃河,直接繞開有鎮北軍團重兵駐守的奢延河和中陽兩地,直撲西河郡的治所離石城,最終導致駐軍在離石城以南五十裡的鎮北軍團主力回撤上黨,進一步損失戰略空間。

    當然,上面這三種情況都是並州一方對盧植和皇甫嵩的分析。實際上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根本不可能做到絕對的料敵先機,事事皆能準備在前,尤其是整體力量處於劣勢,只能被動防守的鎮北軍團。

    徐庶臨走時,趙興特意叮囑,不排除盧植可能採取意料之外的第四種,甚至是第五種行軍方式。比如說,諸人皆以為盧植會從西河境內東渡黃河,但萬一盧植反其道而行之,帶著聯軍的主力扭頭又沿著原路從北屈返回河東郡,從河東郡永安一帶突然襲擊上黨西北的穀遠,這樣一來,防衛空虛的上黨郡便十分危險,並州將處於全面挨打的境地。

    雖然沒有偵察衛星和偵察飛機,好在趙興手下的軍事製圖小組一直不曾停下工作,將並州全境的地圖製作的日益精確和詳細,這對於徐庶指揮和隱匿部隊十分有幫助,而盧植一方則不具備這樣的先天優勢,也算是並州最大的勝機所在。

    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盧植和皇甫嵩聯軍的主力所在,最好的辦法便是打上幾仗,從雙方交手時的對抗程度,自然可以辨別出是否屬於精銳部隊。徐庶打算親自前去摸老虎的屁股。
匿名
狀態︰ 離線
349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4:17
第三四九章 北地惡鄰起禍心

     就在趙興為如何對抗西線盧植和皇甫嵩率領的聯軍而焦頭爛額的時候,讓他隱隱擔憂的另外一件事也開始露出端倪。

    自從和連被殺之後,安靜了近八年的北方大漠又開始暗流湧動。一直未曾跟並州有過正面交鋒的鮮卑大頭領魁頭,正緩緩帶著大量的部眾,從北海(貝加爾湖)附近向著南方移動,如今已經越過狼居胥山,來到了昔年飛將軍李廣曾經駐軍過的龍城,距離受降城還有一千里的路程。

    作為漠北鮮卑人的頭領,魁頭一直將龍庭彈汗山被漢人佔據視為奇恥大辱,暗自誓今生一定要奪回龍庭,飲馬黃河。當時北方草原突然爆大瘟疫,魁頭立即作出了壁虎斷尾的決定,將感染了瘟疫的部族全部驅趕到南方去,自己則率眾一路向北,來到了丁零地區(貝加爾湖的周圍),借助北海沿岸豐茂的水草,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每年冬季,寒冷肆虐的西北風都像刮骨的鋼刀一般,狠狠地切削著鮮卑人的臉龐和氈房,順便帶走許多牛羊和馬匹的生命。可越是在這種艱苦嚴酷的生存環境中,鮮卑各部族越顯得團結一心,為了共同抵抗大自然的考驗,大家相互依存在一起抱團取暖。經過六年多來的安心展,北遷的鮮卑人不僅人口未曾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反倒是新添了不少適應了北地嚴寒的孩童。

    對於並州和趙興,魁頭的認識要比上一任的大頭領和連清醒深刻的多。他知道僅憑鮮卑一族的能力,根本無法與狡猾兇殘的趙剃頭相抗衡。對付漢人最好的辦法是,遠遠地在一旁潛伏著,等待漢人們自己內訌起來,相互打得精疲力竭時,這時候再突然跳出來收穫最終的果實。不得不說,魁頭的這一點認識的確是漢人最大的軟肋,漢人有太多的人力和資源消耗在了無休止的內部征伐之中。

    就在上個月,魁頭的大帳裡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這人將自己籠罩在深黑色的布料之中,說話時聲音低沉嘶啞,帶著明顯的漢人特徵。令魁頭感到震驚的是,這個神秘的蒙面人竟然能夠穿越層層的阻隔,在衛兵環伺的部落中自由行動,徑直尋找到了自己。很顯然,神秘的黑衣人有著一身驚世駭俗的武藝,如果想刺殺魁頭,也未嘗不是一件難事。

    既然黑衣人不曾動手,魁頭便詢問來人的用意。黑衣人告訴魁頭一件驚人的消息:漢人的朝廷召集了五十萬大軍討伐並州,如今趙興已經陷入重重危機之中,如果此時鮮卑人南下,從並州的北方起攻擊,牽制和干擾並州防守,那麼剿滅趙興之後,並州長城以北的地域劃歸鮮卑人所有。

    魁頭也不是好糊弄的人,雖然聽了這個條件之後心裡十分震動,但面無表情地對黑衣人說:“強者大人僅憑一席話,便要我族全力南下,教我如何相信事成之後漢人不會失信?”

    黑衣人似乎料定魁頭不會輕易答應,從懷裡掏出了一卷黃色的絹帛,赫然竟是一封大漢皇帝專用的諭旨!

    “吾手中所持之物,不知魁頭大單于可曾見識過?”黑衣人沉聲問道。

    魁頭點點頭說道:“此物好似漢人皇帝所用的聖旨,難道你是代表……”說到這裡,魁頭眼中精光暴露,盯著黑衣人良久不語。

    “有些事情,知道太多隻會壞了大事,你心知肚明即可!這是封你為北鮮卑王的聖旨,領地範圍從幽州漁陽以北往西直達張掖居延屬國以北,長城以北的地方都劃歸於你族所有。如今朔方、五原、雲中、雁門甚至於彈汗山附近的大片肥沃之地,皆在一人之手,能否拿得回來,卻要看你的本事了!”黑衣人說完這段話之後,將手一揚,黃色的聖旨便飛向魁頭。等到魁頭手忙腳亂地接到聖旨的時候,黑衣人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魁頭拿到明黃色的聖旨絹帛之後,立即喊來族裡幾位見多識廣的老者,讓其仔細辨認了一番。眾人皆言此物是真,更是對聖旨之中提到的事情大感驚訝,因為他們還從未遇到過漢人皇帝與鮮卑人合起夥來打擊漢人的事情。

    既然確定了聖旨是真,魁頭立即做出決斷,命令所有族人收拾物品,趁著天下還沒有完全寒冷之際,抓緊時間向南遷徙。不管黑衣人說的是不是真的,這一次魁頭也打算至少將部落遷到靠南一些的狼居胥山一帶,南方大片肥美的草原對於鮮卑人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在遷徙南下的過程中,魁頭與族中的長者商議之後,派出信使分別向西和向東而行,準備聯絡西域長史府和烏孫等地以北的匈奴人、鮮卑人;聯絡漁陽郡以北的遼西鮮卑和烏桓人,一起參與這場瓜分並州的盛宴。

    當然,魁頭這麼做也沒有安什麼好心,他是想多找幾個幫兇一起跟趙興對著幹。萬一趙興瘋狂地抵抗住了漢人朝廷聯軍的攻伐,甚至是佔據了上風,回過頭收拾北方的鮮卑人,魁頭心裡還真是有些虛。朵拉上幾個墊背的傢伙,到時候出了意外也好一起承擔。

    魁頭相信西邊的親戚和東邊的親戚在接到他的信使之後,一定會派人前來摻和的。並州那誘人的白酒,堆積成山的糧食,閃亮的鎧甲,漂亮的女人,巨額的財富,對於貪婪成性的馬上民族有著致命的誘惑,他魁頭抵不住這種誘惑,同樣地,其他部落也抵不住誘惑。

    這一次,魁頭打算糾結至少十到十二萬的兵力,一舉拿下並州北方廣袤的土地,將敢於跟著並州對抗鮮卑人的羌胡人和南匈奴人全都抓起來當奴僕,將長城以北的漢人全都關進羊圈當“雙腳羊”養起來,在鮮卑人節日和祭祀的時候,抓出來一些割斷喉管用來獻祭給先祖。魁頭相信,祖先一定喜歡看到漢人被割斷喉管之後,鮮血汩汩地冒出來滴滿銅盆的場景。

    其實魁頭想得更遠,他的計畫是先在長城以北站穩腳跟,然後對西邊和東邊的親戚進行征伐,等到最終統一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之後,一舉出兵佔領並州、涼州、幽州、冀州等地,隔著黃河跟漢人平起平坐。如果鮮卑後人努力,有朝一日,帶著族人跨過黃河,一口氣打進東都洛陽,抓了漢人的皇帝,這天下便是鮮卑人的了。

    實際上,時隔不過數百年,歷史上鮮卑人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一路從北方不斷南侵,佔據了大片河山,最終建立起強大的北魏帝國。許多年之後,帶有鮮卑人血統的金人滅了漢人的北宋,蒙古人滅了金人和漢人的政權……又過了許多年之後,從幽州北方家的女真後裔打進了山海關,定都燕趙之地……
匿名
狀態︰ 離線
350
匿名  發表於 2012-9-3 16:44:43
第三五零章 黑山張燕受蠱惑

     實際上,令趙興擔憂的事情,還不止北方惡鄰投向並州的貪婪目光,一直蟄伏在黑山深處的張燕也同樣不讓人省心。

    趙興實在想像不出來這群山賊和匪徒出身的傢伙,是如何忍耐得住藏身太行山脈裡面的清苦生活,居然能夠一忍就是許多年,恰好躲過了橫行在幽州與冀州交接的大瘟疫。

    經過暗影的深入偵查,如今仍然跟隨著張燕當山賊的人不少於八萬,都是對張燕忠心耿耿,言聽計從。在並州沒有強敵圍攻的時候,張燕很識趣地從不招惹趙興,嚴厲約束著手下部眾只可以向東打劫冀州袁紹,絕不可以向西騷擾並州趙興。

    深受張燕禍害的袁紹,最終採取了一種類似綏靖的方法,居然也換取了一段時間的安寧。袁紹的做法是派出使者與張燕接觸,言明冀州可以定期向黑山軍提供糧食和必須的生活用品,條件就是張燕約束部下,不要在冀州的地界上搞風搞雨,整得人心惶惶,老百姓連田地都無心耕種。

    張燕居然接受了袁紹的這個建議,規規矩矩地呆在黑山裡面做起了安分守己的山賊。其實張燕也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借著袁紹伸過來的這架梯子,順利實現了保存實力,伺機而動的目的。

    張角等人的快滅亡,讓張燕看出了帶著泥腿子“鬧革命”需要面臨的巨大風險。光是並州出了一個趙興,就可以談笑之間連滅三張,更不消說朝廷裡還有盧植等軍方鐵腕人物存在。對於黑山軍而言,四處出擊和樹敵的最終結果,就是像張角那樣快地消失。既然時機和形勢都不成熟,還不如死守在黑山之中,抓緊時間操練部眾,以待有機可趁之時,順勢而為。

    趙興在不停地刺探著黑山張燕的動靜,張燕也同樣時刻關注著並州的形勢。(百度搜索閃舞www.35xs.Com)雖然不能將鎮北軍團的這一套體制和軍制全部學過來,可頭腦靈活的張燕,仍然從鎮北軍團已經展示過的數次大戰之中,現了值得學習的內容。

    在幾位鐵杆手下的全力支持下,張燕大刀闊斧地對黑山軍內部進行了調整和改革。張燕先是徹底廢除了按照山頭成軍的土匪做法,取消了各山寨的稱號,統稱為黑山軍。

    這一步做法對於黑山軍有著脫胎換骨般的作用,以往被高順帶著新兵輕易全殲的五鹿、白繞、畦固、苦唒四個山寨一萬多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指揮,賊匪習氣過重;同樣的,伏擊王路的是左髭丈八、掾哉、於毒三部人馬,一樣是群烏合之眾,在遭遇到鎮北軍的頑強抵抗之後,立即潰敗逃竄。

    如今黑山軍破除了山寨的限制,有了統一的指揮體系,儘管不是非常完善,但對於這支出身流民和賊匪的軍隊而言,已經是質的飛躍。一向被趙興看不起的黑山軍,甚至差一點讓趙興在陰溝裡翻船,最終輸掉並州保衛戰。

    張燕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將八萬黑山軍模仿鎮北軍團的做法,分別配置成為牛角、飛燕、白波、白騎、白雀、白漢六部。其中牛角軍和飛燕軍人數各兩萬,由張燕直接統帥,麾下士卒皆為黑山精銳,牛角軍善攻,飛燕軍善射;另外白騎、白波、白雀、白漢四軍人數各一萬,由張燕麾下心腹將領白波、孫輕、王當和杜長四人擔任主將。

    黑山軍經過這樣的一次整合,更加突出了張燕作為主帥的地位和作用,確保了軍令的暢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治軍環節。張燕的眼光也夠毒辣,誰最厲害就學誰。既然鎮北軍團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自然就成了張燕學習模仿的對象。趙興要是知道張燕如此跟著自己學,不知道是該自豪還是歎氣?

    張燕做的第三件事情是,通過與袁紹暗中討價還價,用太行山裡出產的各種毛皮、藥材和山貨,經過六年的陸續積累,終於給黑山軍換上了統一制式的冀州出產兵器。張燕能做到這一點,與袁紹有意無意的暗中支助有很大關係。

    做成了這三件事情,張燕統領的黑山軍在性質上已經從農民起義軍變成了武裝割據勢力。在長達六年的與袁紹勢力接觸過程中,張燕與冀州或多或少地建立起了固定長期的聯繫方式,雙方在眉來眼去之間竟然達成了一種默契。

    自從東路聯軍彙聚廣平之初,袁紹便派出使者知會張燕,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千萬不能給冀州添麻煩,只要張燕安分守己,等朝廷大軍蕩平了趙興,袁家便出面幫張燕說話,讓天子招安黑山軍。

    袁紹開出的這個條件直接擊中了張燕的心扉,對於黑山軍的未來,最好的結果和出路就是名正言順地從山賊變成吃皇糧的正規軍。實際上,在歷史記載中,張燕最終也是帶領黑山軍投效了曹操,結果幫助曹黑子搞死了袁紹。

    這一時空中,趙興在並州的強勢崛起,直接導致了所有忌憚趙興的勢力有意無意地抱團取暖,本該不死不休的張燕和袁紹竟然也能尿進一個壺裡,不得不說造化真是弄人啊。

    本來張燕正想安安穩穩地呆在黑山,看朝廷聯軍和並州趙興演一齣狗咬狗的好戲,結果最近袁紹又派出了使者,給張燕帶來了更加令人心動的籌碼,竟然讓張燕一時之間都坐不住了。

    袁紹這次委派的是麾下重要謀士許攸前往黑山。以許攸的一副好口才,簡直能把人忽悠的不分東南西北,張燕也是被許攸開出的條件說得眼熱心動不已。

    許攸暗示張燕,如今攻打壺關的東路聯軍遇到了困難,公孫瓚已經帶著人馬返回了幽州,太史慈則帶著青徐軍徹底投靠了並州。越是在這種困難的時候,如果黑山軍從太行山突然殺出,進入並州東北部的雁門郡和太原郡進行搗亂,則本來就兵力吃緊的鎮北軍一定自亂陣腳,快走向滅亡的道路。而立下大功勞的黑山軍,朝廷自然會刮目相看,不但招安的事情更加有把握,說不定還會給黑山軍劃出一片不錯的領地來,比如並州北部的雁門郡和定襄郡……

    對於富得流油地並州,只要是割據勢力,無不做著逮在嘴裡美美地咬上一大口的美夢,包括張燕在內。並州出產的精良兵器實在是太讓人眼紅了,並州出產的高頭大馬實在是太讓人眼紅了,並州出產的食品和日用品實在是太讓人眼紅了……

    實在有太多讓天下人眼紅的物產出自並州。既然已經動了心,埋藏在心底深處的貪欲終於戰勝了理智和謹慎,那麼張燕決定做些什麼,打算從富得流油的並州身上撕咬下幾塊大肥肉來,也就在情理之中。

    樹欲靜而風不止,山雨欲來風滿樓,本就十分吃力的趙興又該如何面對鮮卑人和黑山軍陡然增加的二十萬人馬的瘋狂攻擊?

    PS:第七卷《並州之危》鏗鏘有力地收篇了,現在大家知道並州的危機有多麼重了?一開始的朝廷五十萬大軍,不過看上去聲勢有些駭人,最後出現的這二十萬強盜加山賊組成的侵略者,才是真正致命的存在!

    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敬請讀者跟隨南道的筆跡,熱血澎湃地欣賞第八卷《絕地反擊》!在這一卷內,大家將會看到用太祖人民戰爭思想武裝起來的並州人民是如何抵抗四面之敵,最終取得艱難而偉大的勝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5 16:5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