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301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4:34
第三零一章 將軍挺身補天裂

    趙興從來沒有幻想過瘟疫會因為他的穿越而來便不再禍害人間,所以當他在七月十九日的早晨,收到暗影隊員關於發現瘟疫爆發的緊急情報時,內心並沒有多少恐慌。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可以恐慌,唯獨趙興不會也不能恐慌。很慶倖地是,趙興屬於前者,這完全得益於他前世親身經歷過的那場防控疫病的全國行動。他還清楚地記得,在人人自危、害怕傳染的時候,政府應該出臺哪些應對措,凡是試圖遮掩真相、蒙蔽百姓的做法,無異于紙中包火;而發動全民進行防控,才是最終獲得勝利的不二法寶。

    防控大規模的瘟疫,即使在二十一世紀也不亞于一場全民戰爭,遑論在醫療水準低下的古代?於是,將軍府在第一時間內便調整了策略,向外頒發出一項接一項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而事後被證明非常有效的命令。

    第一項命令:成立防疫聯合指揮部,總指揮為趙興。指揮部成員包括:鎮北軍團、雄武軍、定遠軍所有師長以上武將(含獨立團團長);並州各郡太守以上官員;鎮北將軍府所有從事;太行書院四祭酒。

    第二項命令:所有軍事、政事、民事活動全部暫停,今後統一由防疫聯合指揮部統籌協調,不得擅自行動。首先取消的大型慶祝活動,便是原定於八月初八的將軍娶親一事。

    第三項命令:封鎖所有進入並州的關隘、渡口、道路,嚴禁任何外來人口未經檢疫進入並州地界,一經發現輕則驅逐,重則就地格殺、焚燒掩埋。

    第四項命令:從接到將軍府命令之刻起,所有郡縣、各地駐軍啟動最高級別防疫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人員流動,禁止舉行任何群眾性聚會,加強疫情偵測,執行“疫情零報告”制度。

    第五項命令:在疫情警報沒有解除之前,並州進入軍管狀態,所有物資儲備由將軍府統一調配,對外的政經交往,由將軍府統一協調,嚴厲打擊和查處哄抬物價、囤積居奇之行為。

    第六項命令:對於在防控疫病中貢獻巨大,無私獻身的軍民,給予最高國民待遇,授予一等功勳,遺體進入太行忠烈園安葬,家人享受並州撫恤。

    後世稱之為《防疫六條禁令》的將軍府命令,以明語的方式,在第一時間快速向並州所有郡縣和各地駐軍火速傳遞,接到命令的當地駐軍將領和地方官員,毫無異議地堅決執行鎮北將軍的命令,包括州牧府。趙興在並州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沃野城外,距離鮮卑人自己挖坑自己埋,已經過去七天了。這七天內,又陸續有一些族人出現了發熱昏迷等症狀,但已經比原來大大降低,只有還不到一成,而且一些身體健壯的青年族人,在服用了城頭漢人發給的草藥之後,竟然奇跡般地沒有被魔鬼吞噬掉生命,這讓原本心灰意冷的新族長吐奚看到了希望。

    按照漢人的指點,吐奚將殘存下來的兩千多族人分成了十個小組,每組之間相隔一裡安營紮寨,中間挖出一條隔離帶來,禁止人員左右走動。由於這時候天氣暖和,人員在野外生存並不困難。族人們每天只要按時服用草藥,吃飯睡覺就可以。一旦發現有人異常,則立即送到遠離部落的隔離營之中,那裡有淡水、食物和一些藥材,能不能存活下來,就看長生天的眷顧了。

    最讓吐奚覺得震撼的是,享受這種“城外野營”待遇的不止他一個部落,就連原屬並州的居民,凡是沒有及時趕回沃野城的,也統統被拒之城外。他曾親眼看見黃軒族的長老撒呼圖,站在城頭上看著自己族人倒在城頭漢軍弓箭手的射擊之下,竟然毫無反應。

    為了防止疫病被帶入城內,漢人真是做的夠絕!其實,這麼做根本算不了什麼。還有更絕的措施,已經開始在並州內部被軍隊執行。

    早在光和六年(183年)冬天,趙興便在上黨境內推行了第一次“全民衛生運動”(詳見第九十九章)。從那時起,定期清潔水源、清理污水溝渠,不斷修建公共廁所、公共浴室和定點醫館,大力推廣“五形太極拳”、普及衛生防病知識、生產活性炭口罩,已經成為各地官府的日常工作,到現在已經持續搞了四年。

    當時,趙興武斷地頒佈了一項命令:一旦各鄉各亭發現有人出現感染瘟疫的症狀,則立即就地隔離觀察。比如,一家之中發現一人染了瘟疫,則附近幾家同時被隔離觀察;一村之中發現幾家感染了瘟疫,則派部隊將村子圍住,對全村進行隔離;一個鄉里發現有幾個村子感染了瘟疫,則切斷所有與外界的道路,等待趙興的應急處置。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凡是因為感染瘟疫死亡的人,不論身份高低,不得發喪和土葬,必須由疫情防控署人員在專門劃定的隔離區內對死者遺體焚燒,並對骨灰進行深埋。這個命令與吐奚部落的待遇毫無二致!

    在瘟疫沒有到來時,儘管有些人曾經對趙興親自制定的這套防疫預案中焚燒掩埋的相關內容提出過質疑,但畢竟事不關己,加之趙興當時聲望威勢日盛,反對的聲音也就小一些。可這次瘟疫真的爆發之後,凡是不幸被傳染到的村落和家族,不服從反抗的竟然占了多數。

    在漢代那個百善孝為先的社會中,百姓想當官,首先要被舉孝廉,可見孝道是多麼地重要。如果家人或者長輩去世之後,後人沒有按照禮儀進行土葬,簡直是忤逆不孝到了極致,所以這條命令便激起百姓極大的反抗。

    然而這一次,一向愛民如子的鎮北將軍卻犯渾了,毫不體恤民情,非常殘酷鐵血地向忠於他的部隊下了必殺令!哪個村落和家族敢於抗令不尊,持械反抗,則所有反抗者就地格殺,全部焚燒掩埋,不得土葬!如果還有家族村落不聽勸阻,則視情將其全族或者全村驅逐出並州!

    高瞻遠矚者總是孤獨和寂寞的,此刻的趙興便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世上有一種生物叫做“致病菌”,只有懸壺濟世的華佗和他的弟子們,勉強接受了趙興微生物致病的理論。

    對付感染了傳播性病菌的屍體,不論是人或者動物,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焚燒深埋。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為了讓更多的人活下去,那怕是背著千夫所指的千古駡名,趙興在這一點上,固執地毫不讓步,由此也為並州埋下了禍亂的根源。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反對趙興。至少被趙興從黃巾軍手裡救下來的移民和上黨的老居民們還是近乎於盲從地按照鎮北將軍的要求去做。

    黃巾軍移民都是社會最底層的草根,他們早已看夠了屍體腐於道路邊上而無人掩埋的景象,最大的願望是活下去,對於死後能不能入土為安,真的是不在乎。只要鎮北將軍不收回原本已經分給他們的土地,這些移民就是將軍府最忠實的支持者。

    上黨的老居民絕大多數是貧苦百姓,最大的富戶張百萬被趙興殺了,田地也被趙興分給了各州逃難而來的窮苦人家,經過幾年的經營,這些窮苦人家已經成了上黨的老居民。他們是接受趙興恩惠最多的一群人,到目前為止,趙興頒發的任何一條命令,還沒有損害過他們的利益,這使得上黨的普通百姓堅信趙興做麼做肯定有道理,鎮北將軍的命令那是毋庸置疑的,儘管有些說不通。
匿名
狀態︰ 離線
302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5:12
第三零二章 緊急撤軍龍騎兵

   對於老百姓的反應,儘管讓趙興有些鬱悶,但並不沒有讓他著急,趙興著急的是孤懸在外的龍騎軍。

    在冀州巨鹿郡的廮陶城內,那裡有他精心打造的兩萬精銳步戰騎兵,將來爭霸之時,這支機動力量的作用將會關係到並州的成敗,無論如何都不能感染瘟疫,折損士兵,降低戰力。

    趙興不相信冀州的袁紹有能力阻止瘟疫的爆發,按照瘟疫傳播的速度,從幽州到冀州的巨鹿廮陶,最快只需半個月,最慢一個月之後也能到達。幸好從廮陶城前往上黨是南下的方向,不會與瘟疫來個迎面相撞,如果緊急撤軍,時間上雖然倉促,還是可以趕在瘟疫到達之前,將這支部隊安全地帶回並州。

    於是,在下達完《防疫六條禁令》的下一刻,趙興立即給張遼寫了一份信,讓暗影隊員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廮陶。

    暗影隊員只用了五天時間,便將趙興的密信送到了廮陶。這時候,鮮卑人南下帶來的瘟疫已經傳播到幽州代郡的代縣,距離傳播到冀州的中山國,只剩下一天的時間。如果算上資訊從沃野傳回臥虎城的四天時間,那麼張遼接到資訊的時候,距離趙興推算的瘟疫最快十五之後就能到達廮陶,還剩下六天的時間!

    對於趙興的命令,幾位結拜兄弟執行起來都很堅決徹底,張遼也是一樣。他從來不會質疑趙興的命令,但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卻喜歡玩一點花樣,千方百計地想要將每次行動的收益最大化。譬如上一次青泥窪大戰,他親自率領兩千人防守曼柏城,就曾別出心裁地玩了一處地道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要是擱別人,在收了主帥撤軍命令,明知瘟疫在快速靠近時,一定會什麼都丟下不顧,只帶著人馬沒命地向大本營逃跑,可張遼就偏不這麼做!

    張遼不想給袁紹留下現成的東西,他想把廮陶城搬回並州去。除了帶不走的城牆和房屋,其餘的人和物,統統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首先,張遼公開宣佈出現了緊急情況,將廮陶城徹底封閉。然後他派出暗影隊員出城,一路向廮陶城南邊的郡縣散佈謠言,聲稱冀州北部出現了大量感染瘟疫的百姓,正在向南逃。老百姓想要活命,那就趕緊往南去,過了黃河就安全了。

    對於冀州這塊被瘟疫經常光顧的苦難之地,老百姓一聽說瘟疫從北面爆發了,立即條件發射一般舉家向南逃竄。混在裡面的暗影隊員跟著繼續向南造謠,於是逃難的老百姓像滾雪球一般迅速向冀州的魏郡趕去。

    放出暗影隊員的第二天,張遼對城內的百姓宣佈,幽州爆發大瘟疫,目前已傳播到了中山國,龍騎軍將回撤並州,願意跟著他走的,可以一起前往風平浪靜的並州。此言一出,全城譁然。於是大家紛紛收拾東西,打著城門一開,趕緊向南逃跑的主意。

    張遼的妻子甄宓勸說兩位兄長和幾位姐姐:“時至今日,冀州已不可久留,諸位兄長和姐姐們,切莫為了眼前一點搬不走的錢財而留下來枉送性命!我已問過文遠,此事千真萬確,乃鎮北將軍親自下的命令。如果你們不隨大軍回撤並州,來日只怕想去也進不了壺關!”

    經過一番商量之後,甄宓的二哥甄儼和大姐甄姜決定繼續留守廮陶看家,其餘人跟著甄宓一起遷往並州。

    第四天,張遼在打開城門時又散佈了一條消息:廮陶以南的百姓在兩天前便接到消息向南逃了,如今已經逃出去很遠,大家如果跟在後面追上去,說不定會被人當成是染了病的百姓,全部打殺阻攔在黃河岸邊,還不如跟著龍騎軍撤到並州去。

    於是老百姓又是一陣譁然,儘管紛紛責駡張遼不是個好東西,竟然故意拖累了大家四天,但也沒有了主意,絕大部分百姓無奈之下,只好選擇跟著張遼去並州。於是,張遼成功地裹挾了廮陶城內五萬老百姓,在瘟疫爆發之前的兩天,撤離了廮陶城。

    司馬直堅決要留下來安撫民心,組織從北而來的逃難百姓抗擊瘟疫。至於具體該如何做,司馬直作為趙興手下任職時間最久的太守,早已對“全民衛生運動”的內容熟悉無比,照葫蘆畫瓢的事情,他絕對能做的很好。

    本來想將司馬直綁走的張遼,後來被司馬直說服了,也就聽之任之,自己也不敢多留,帶著兩萬龍騎軍和五萬老百姓迅速南下,經過廣平之後折向西行,準備經壺關進入並州。

    由於廮陶城南面的百姓已經跑光了,所以一路上隊伍的行進速度很快,沒有出現流民阻道的情況。

    同時,廮陶北部的冀州百姓發現了瘟疫之後,紛紛南下,等他們走到廮陶時,發現竟然是空城一座,便紛紛進城居住,打算觀望一陣之後,視瘟疫傳播的情況再決定是否向南而逃。

    這樣一來,廮陶城到魏郡之間,無意中形成了一條隔離帶,張遼不用擔心後面有感染瘟疫的百姓攆了上來,而袁紹也是僥倖躲過了一劫。

    張遼帶著人馬和百姓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壺關,隨後壺關城門落下,這一落,竟然過去了許多年才重新開啟。

    聽聞張遼帶著五萬百姓,拖家帶口,牽馬趕牛地回了並州,趙興只能搖頭苦笑,對這位大膽的五弟,實在是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張遼這傢伙,真是個雁過拔毛,刮地皮的好手,臨走也不忘折騰袁紹一下,撈足了好處才跑回並州。

    身在鄴城的袁紹,得到瘟疫爆發的消息,也就比張遼晚了一天。袁家人同樣在各地埋有暗探,將幽州爆發瘟疫的情報及時傳到鄴城,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於是袁紹緊急召集手下幕僚,商討應對之策。正在這時,傳來了百姓逃難已至鄴城的消息,於是袁紹大驚,趕緊讓人安撫百姓。沒過多久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家丁又傳回消息,說廮陶的龍騎軍撤兵了,現在已經到了廣平,正在向西走,冀州從鄴城到廮陶之間,已經沒有了人煙。

    於是手下謀士許攸建議袁紹,派出軍隊攔住南下而來的百姓去路,確保魏郡安寧,防止瘟疫繼續南下。袁紹採納了許攸的意見,在鄴城和廮陶城近三百里的距離上,人為的構築起一條又一條隔離帶,大大減輕了南方各州的壓力,也為自己保存了足夠的實力和本錢。
匿名
狀態︰ 離線
303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5:28
第三零三章 向幽州施以援手

    因為瘟疫具有交叉感染的特點,所以註定了一旦爆發,便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有時候,一場大瘟疫,從北到南席捲一遍之後,反過頭來再從南向北繼續肆虐,來來回回折騰好幾年也是常事。要不然東漢末年的人口也不會銳減的那麼厲害,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死了兩千萬人。

    由於並州採取了疫情“零報告”制度,也就是說即使本村、本鄉、本縣、本郡即使沒有一個人感染瘟疫,也必須要每天逐級上報情況,這就使得鎮北將軍府對於並州各地的疫情掌握的很準確。

    聯合防疫指揮部內,有一張並州全境的高清地圖,上面被畢業於臥虎講武堂的作戰參謀標繪上了各種顏色的標識,外人看來眼花繚亂,熟悉趙興軍事體制的文武官員,卻是一目了然。

    被標繪為紅色的區域,意思為高危染疫地區。如目前並州以北的大漠、並州以西的涼州、並州東北的幽州。

    被標繪為黃色的區域,意思為已經發現輕度感染的區域。如目前並州北方的朔方、五原、雲中、雁門四郡靠近長城以北的地區,還有冀州廮陶城以北的區域。

    被標繪為藍色的區域,意思是目前報告染疫人數為零的區域。如目前的定襄、西河、上郡、太原、上黨五郡,還有冀州廮陶以南的區域,並州以南的河內郡、夾在上黨和上郡之間的河東郡。

    被標繪為綠色的區域,意思是絕對保證不出現染疫的區域。整個地圖上只有三處,分別是臥虎城、長子縣城、太原城。這三座城池裡面居住著太多的居民和重要的人物,不能出現哪怕一絲疏忽和失誤。

    要說並州防控最嚴密的地方,自然非臥虎城莫屬。光是那高聳入雲的城牆和城內豐富的儲存,就可以讓臥虎城安然無恙地度過很長一段時間。

    趙興一直擔心手下幾位身體羸弱的文士,抵禦不了瘟疫的感染而過早離世,所以像郭嘉、棗祗、劉虞、蔡邕、張儉等文士,都配備有專門的保健郎中。在瘟疫爆發的第一時間,趙興便急令這些人火速撤回臥虎城,今後全部在將軍府供職,不可邁出臥虎城半步。

    這些做法有的儘管不近人情,但是卻讓手下人感受到了趙興無微不至的關懷,進一步拉近了將領同趙興的關係。

    按照趙興四級防衛圈的佈置,瘟疫爆發後一個月,並州的大部分地區仍然處於穩定安全的環境之中,北方四郡上報的染疫總人數為五萬,經救治無效不幸死亡的為四千,死亡率為百分之八,比歷史上動輒出現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死亡率,低了很多。關鍵是染役總人數被大大地降低,瘟疫傳播的地區也被死死地控制在了北方四郡。

    最讓趙興感到意外的是,北方四郡順便救治下的鮮卑人加起來竟然有四萬之多!並州死亡了四千百姓,卻意外地多了四萬痛恨魁頭的鮮卑人,這筆賬真是讓趙興越算越覺得感歎。“禍兮,福之所伏!”在仁者無敵的趙興面前,禍事竟然也能變成了好事……

    說趙興仁者無敵,真不是反話。且不說懷著叵測之心南下的鮮卑人被趙興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盡力救治下來。為了儘量降低無辜百姓的傷亡,趙興已經命令臥虎城打開了戰略儲備倉庫,將這些年生產儲存的大量防毒口罩搬運出倉庫,準備向染役嚴重的涼州和幽州輸送。

    一直受著趙興大國民思維影響的並州一系官員,對於趙興打算向幽州和涼州無償地施以援手,紛紛表示了理解。他們很清楚,今天趙興救下來的百姓,來日必定是趙興建立的王朝治下百姓。趙興在救自己的百姓,只不過時間提前了一些而已。

    已經被瘟疫折磨的不敢出城的幽州牧劉岱,在瘟疫爆發的第二個月初,突然收到並州的通報:並州將協助幽州共同抵抗瘟疫,不僅提供防毒口罩,還派出郎中親自指導,隨郎中前來的,還有大量的防疫藥草。

    劉岱接到這封趙興親自書寫的明信之後,心中的感慨真是難以言表。於是立即按照趙興的建議,下令封鎖幽州各處交通要道,嚴禁人員四處流動,建立防疫監測和上報制度,清理水源,飲用沸水,焚燒屍體……

    劉岱不服不行啊,趙興在信裡寫得很明白,並州在鮮卑人南下的當面,屬於瘟疫最易感染的地區,然而截至目前,死亡人口不過四千多,占並州兩百七十多萬人的千分之二都不到,簡直可以視為正常死亡人口。反觀他所在的幽州,目前僅憑目測的死亡人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三十萬以上!

    劉岱給公孫瓚和公孫度分別寫了一封信,並且將趙興的信附在給公孫瓚的信之後,等公孫瓚看完之後再傳給遠在遼東的公孫度。

    並州輸送到幽州的大量防毒口罩和一些成品藥丸經過並州高速公路,很快送到了雁門郡的平城,然後再被當地駐軍負責轉運至幽州代郡與雁門郡交界的高柳縣,交給在這裡等候的幽州軍隊,再由幽州軍隊負責向全州各處分發。

    抱著必死之心,臨時應徵的並州防疫隊隨著這批防救物資進入了幽州。他們個個全副武裝,身穿潔白的長大褂,帶著潔白的口罩和白色套頭的平頂圓頭帽子,腳上穿著高過膝蓋的特製防護鞋,行走在瘟疫橫行的幽州各地,將生的希望帶給幽州百姓,將死亡的威脅留給自己。

    事後據統計,前往幽州的志願防疫隊一百名醫者,安全返回並州的不到三十人,還有七十多人長眠在了幽州的土地上,臨死還被燒成了灰……

    有了並州的強力援救,幽州的瘟疫在爆發後的第二個月底,被死死地控制了下來,感染疫病的地區不再增加,人數開始降低,百姓的恐慌情緒得到有效撫慰。幽州當地的老百姓,紛紛開始私下裡在家中供奉起一尊仍然活著的神,這尊活著的神便是鎮北將軍趙興。

    在老百姓的傳言裡,鎮北將軍是神仙下凡,當年只是手一揮,便將大賢良師送上了極樂世界;只是眼睛一瞪,便將吃人肉的五萬鮮卑人嚇死了一半……在鎮北將軍面前,就連瘟神也要退避三舍!
匿名
狀態︰ 離線
304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5:47
第三零四章 瘋狂大膽的念頭

     趙興做人和送禮,從來都是要麼不送,要送就送得讓人心動。看著被折磨的已經快要斷氣的西涼鄰居,趙興決定給馬騰送點兒溫暖。畢竟他和馬騰目前沒有發生任何的不愉快,將來跟董卓幹起來,說不定能拉上馬騰一起省點力氣。

    對於護羌校尉府裡的情況,趙興可能比馬騰自己還要清楚。秦韻、彭簡、楊家紹和嶽蘊四名暗影隊員聯合起來的工作效率,那還真不是一般的高。因為沒有戰事,四名隊員傳遞的情報不會直接反應在戰場形勢變化上,自然不會引起馬騰的警覺和注意。加之趙興親自為暗影設計的情報傳遞手段,絕對是領先了那個時代上千年,就算被人看到了一些動作和字句,都不會覺得異常。

    從秦韻小組近日傳回的情報來看,馬騰快要頂不住了,已經動了向三輔地區撤退的念頭。趙興不希望馬騰“溜號”,所以趕緊派出信使,告訴馬騰千萬莫慌,並州的援助隨後就會送到。

    接到趙興的信之後,馬騰激動地真是熱淚盈眶,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鎮北將軍在護羌校尉府最困難的時候,送上了大量的物資和防疫指導人員,不異於救了他馬騰一條命。這份人情,馬騰在心裡記下了。馬騰手下第一愛將龐德,對於趙興的感觀也是更加良好。

    第二隊由一百名志願者組成的防疫隊,帶著大量的防毒口罩和物資很快來到了武威的姑臧城。十天之後,橫行肆虐的瘟疫得到有效控制,半個月之後,感染瘟疫的地區不再增加,一個月之後感染瘟疫的人數開始下降……

    馬騰府裡,帶著一個大口罩的馬超仍然在拼命練武,一杆虎頭鎏金槍被他使的呼呼生風,光影四射。

    馬超心裡很不服氣,這幾天總是能聽到自己老子馬騰,當著幾個孩子的面讚揚鎮北將軍趙興。尤其是馬騰反復強調男兒有志不在年高,趙興當年發跡時,年紀不到十五,十六歲便名震東都洛陽,十八歲便高居三品鎮北將軍之位,今年才滿二十歲的趙興,已經可以俯視北地,無人可捋其鋒纓。

    馬超最不服氣的就是趙興也是使一杆長槍,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其實馬超不知道的是,趙興從來就沒有這麼自稱過,他一直不喜歡炫耀自己的武力,而且很大方地承認打不過趙雲、關羽、呂布和典韋。

    趙興之所以被人稱呼為打遍天下無敵手,都是鎮北軍團下屬的幾個軍長故意讓人這麼說的。這麼說的一個最大好處就是,各軍的士卒有時聯合行動時,不會相互攀比哪位軍長的武力最強。最強的人是鎮北將軍,誰不服氣找趙興單挑去,反正幾位軍長是不會去的。

    不知內情的馬超一直很驕傲,他現在拼命練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將號稱天下無敵的趙興給打敗!唉,人怕出名豬怕壯哇,名聲這玩意,真是害人不淺。

    不久之後,趙興收到了秦韻傳來的情報:“騰長子超苦練武藝,立下宏願,此生必敗帶頭大哥。”看著手中的情報,趙興感覺有些牙疼,這個馬超呀,還真是個“刺頭”,以後得讓趙雲好好地修理一番,不然還不知道要惹出多少的禍事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小樹不修不直溜!瞧趙興這想法,彷佛已經吃定了人家西涼馬家了呢。

    話說北方出了這麼大的亂子,身居朝堂之上的大佬們自然不是聾子和瞎子,他們在得知瘟疫爆發的第一時間,紛紛做出了各自的反應。

    令人感到驚訝地是,除了太傅袁隗反對,其餘勢力出奇一致地認為,應該以黃河為界,嚴禁河北之地的百姓渡過黃河,一定要把瘟疫拒之于黃河以北。

    袁隗反對,只是因為他侄子袁紹在冀州任州牧而已,並非心懷天下,這一點,從他直白的表述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當時他並不是全盤反對封鎖黃河沿岸,而是建議在冀州最南端的黎陽開一條通道,允許冀州魏郡的百姓進入司隸地區。瞧這話說的,冀州其他郡的百姓就不是爹生娘養地嗎?

    甚至於,盧植和劉備在私下裡大聲感慨:“天佑大漢,讓並州趙家兒遭此一劫!”他們現在越來越對並州的實力感到了擔憂,對於並州一些陽奉陰違的政策感到了恐懼。要是任由趙興這麼折騰下去,將來忽悠的老百姓會越來越多,其危害絕對比黃巾禍亂嚴重十倍不止。

    儘管盧植和劉備也為並州、幽州百姓遭受的瘟疫而感到難過,但從政客的眼光和角度思考問題,並州遭受瘟疫的襲擾,絕對是讓朝廷緩一口氣,積蓄力量的大好時機,只要給盧植和劉備五年時間,他們便有把握將並州絞殺在進一步擴張的道路上。

    得了朝廷旨意的兗州牧曹操、青州牧龔景紛紛派出重兵把守黃河以南的各處渡口,防止河北之地的百姓闖進河南之地。司隸地區更是重兵雲集,以河內郡、河東郡為緩衝,嚴令並州百姓不得南下。

    趙興與東海糜家好不容易拉上的一根商貿線路,只是來往了一回,便徹底被隔斷了往來,這讓趙興十分的鬱悶。看著地圖上奔流到海的黃河,趙興忽然湧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陸上道路被朝廷切斷,何不組織大型船隊,從西河郡內入水,沿黃河進入渤海,繞過青州經由海路進入臨海的朐縣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並州沒有多少會水的兵士,也沒有造船的工匠,如果不能造出可以逆流而上的貨船,僅僅依靠風力和水流推動,從並州到朐縣就變成了單程旅行,並州需要的糧食和各類藥材礦產又如何運回?

    辦法總比困難多,趙興從來不相信活人能讓尿給憋死。既然並州沒有水軍,那就從現在開始訓練就是了,並州沒有造船的工匠,那就悄悄從江南地區綁票!

    趙興組建水軍的這個瘋狂念頭一日在心頭萌芽,便再也揮之不去。他越想越覺得十分有必要。如果趁早秘密地訓練一支水軍,將來橫掃了黃河以北之後,不僅方便渡河南下,而且可以繞過渤海灣直接在三韓地區登陸,從背後結果了一直有野心的公孫度家族,順道掃平遼東各個勢力,讓這裡成為並州的大後方。

    如果到時候條件成熟,甚至可以將朝鮮半島作為跳板,經由對馬海峽踏上東面的幾個小島,將那裡變成放逐之地,今後凡是敢於反對趙興的傢伙,抓住了統統地丟上去,關他個幾十年,讓這幫傢伙跟土著們交流感情!
匿名
狀態︰ 離線
305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6:05
第三零五章 休兵罷戈六年過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消滅了大漢王朝北方四州近百萬的人口,其中以幽州最為慘烈,並州最為輕微。

    似乎是要證明自己比活神仙趙興更厲害,瘟君大人這一次的脾氣格外猛烈,很長時間毫無去意,竟然反反復複地在黃河以北折騰了六年之久!

    六年裡,趙興只能蜷縮在並州毫無作為,眼睜睜看著黃河以南的各州發展壯大自己。因為每當並州準備舉起刀槍,向冀州的袁紹下手時,瘟君這位大人便會跑出來搗亂。

    鎮北軍團躲在並州,毫無疑問是安全的。可一旦出州作戰,萬一被感染上了瘟疫,那就十分危險,甚至有可能導致全軍覆滅。

    趙興有時候都在懷疑,是不是袁紹這傢伙故意安排人在冀州靠近並州的各處施放瘟疫。想做到施放瘟疫,只要心夠黑,膽子夠大,也不是沒有可能。

    比方說:不按照趙興的做法焚燒屍體,而是密封起來埋存,需要使用的時候,悄悄掘開封口,從裡面搗騰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往各地一丟!如今並州的防毒口罩已經銷往各州各縣,雖然為並州換回了大批的糧食和好處,也因此讓其他州郡不再懼怕瘟疫。只要防護得當,人為地控制瘟疫爆發地點和範圍,真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很多年之後,大量線索證明:冀州的袁紹、涼州的董卓、甚至是幽州的公孫瓚,為了防止被強大的並州吞併,的確暗示過手下某些人,做過某些有違天道的事情……

    既然向外擴張不成,趙興只好埋起頭來苦練內功。六年時間裡,趙興足足將鎮北軍團的八萬士卒、雄武軍和定遠軍的兩萬人反復操練了許多遍。儘管常備軍的人數沒有增加,但如今各軍的戰力絕對是今非昔比:清一色的制式裝備,完整通暢的指揮體制,高效合理的後勤保障。如果指揮得當,以這十萬強軍,足可以抵擋至少四十萬大軍的圍攻而巋然不動。

    除了十萬常備軍以外,並州還有五萬預備役,兩萬雇傭軍。所謂的預備役,在趙興治理上黨時便開始試行,即各地負責維護內部安全穩定的衙役和巡街。將十萬大軍足足訓練過兩遍之後,訓練團團長高順眼看自己要失業了,便自告奮勇地將這些人也拉進訓練團,進行正規的輪訓。只要給這些衙役和巡街們裝備上制式武器,絕對可以用來把守城池和關隘,當然讓其擔任進攻的話,那就有點不入趙興和各位軍長的眼角。

    兩萬雇傭軍指的是當年帶著瘟疫南下並州的鮮卑人,這些以為必死的部落,竟然在損失了超過四成的族人之後頑強地挺過了大瘟疫。當然,如果沒有鎮北將軍的慷慨和仁慈,他們是活不下來的,不死在瘟疫手裡,也要被並州強軍燒成灰。

    鮮卑人是典型的崇尚武力的民族,在漢軍羸弱的的時候,他們習慣於作威作福;當他們發現漢軍已經強大到可以橫掃北地時,心裡的反抗之心已經被臣服之心徹底佔據。趙興的民族融合策略那不是蓋的,只用了短短六年時間,這些鮮卑人已經被黃軒族和南匈奴族消化吸收的連一點渣都不剩。

    這些原本的鮮卑人,在得知當初隨魁頭向北逃離的族人已經完全被其他部落吞併之後,心中自然怒火焚燒,比漢人還恨魁頭。把他們當槍使也就算了,竟然這樣對待自己的族人,這種背叛簡直比背後中刀還讓人痛苦。

    當時沃野城上的呂翔第一個帶頭施救鮮卑人時,絕對沒有想到不僅收穫了一個誓死效忠沃野的部落,竟然還為今後挑起鮮卑人的內戰埋下了如此有利的伏筆。

    六年裡,朝廷對於並州採取了一種經濟封鎖外加軍事防禦的做法,意圖困死趙興。結果當然是毫無疑問地失敗了。

    老百姓六年不喝長河大麯絕對能活,而洛陽城內的豪門大族的後人們,六天不喝頂級的長河大麯,就能將他們的爹娘老子給鬧騰死,更別說並州還有其他一些商品,用過之後就再也難以割捨。自古以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王公貴族們,他們的生活中已經離不開並州提供的很多商品。

    於是,非法貿易便應用而生,被趙興稱之為“走私”。當然,並州是歡迎其他各州前來“走私”的,在明面上的商路被朝廷截斷之後,並州只能依靠私下裡的走私來壯大自己。

    在交易過程中,並州從來不收任何金銀珠寶一類的東西,只要糧食、棉花、藥材和礦石。並州向外輸出的主要是長河大麯、乳製品、宰殺好的牛羊肉、防毒口罩、防病藥丸、羊毛製品、傢俱、還有一些趙興所謂的奢侈品。

    被並州嚴禁販售的物品主要包括:馬匹、鋼鐵製品、煤石、生產器械和書籍紙張。敢於違令不遵的商行和衙門辦事機構,一經查處,相關涉案人員將被處以極刑!

    馬匹和鋼鐵製品可以用來武裝潛在敵人,煤石和先進的生產器械屬於並州的戰略物資,書籍紙張可以用於輿論造勢,所以才被列為禁止交易的名單。

    為了防止出現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並州的經濟結構仍然是堅持農牧業為主,手工業製造為輔。各級嚴格地執行著趙興“深挖洞、廣積糧”的訓示,把糧食放置於大甕之中密封起來,藏在官府府庫和老百姓的地窖之中。

    光是自己生產糧食還不行,並州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般吞噬著各州多餘的糧食,簡直就是來多少收多少。反正這邊糧食運進酒坊,那邊白酒就出鍋了,可以繼續源源不斷地換回更多地糧食。整個並州的煤石用來煉鋼、釀酒和取暖,估計用個幾百上千年也不成問題,只要糧食儲備足夠,長河大麯可以敞開來供應天下。

    在牧業方面,趙興每年都給黃軒族和南匈奴部落定下一個指標,防止戰馬的數量過剩,而導致牛羊的數量減產。為了提高利用率,各種畜牧加工作坊應運而生,比如說專門製作羊毛線的毛紡廠、醃制牛肉幹的罐頭廠、生產牛、養奶的奶場、硝制皮貨的皮革廠等等。有了這些手工作坊,兩個部落養殖的馬、牛、羊從頭到腳都有了經濟效益,連一點點的浪費都沒有。

    比方說,屠宰牛羊的作坊,每天都有大量的牛雜和羊雜剩下來,趙興便推廣一種名為火鍋的吃法,還有一種叫做羊雜湯的飲食做法。火鍋和羊雜湯一經推出,便風靡整個並州,並向周圍各州傳播。

    在冬日寒冷的時節,各家氈房、各座酒樓、街頭巷尾都飄蕩著濃郁誘人的羊膻味,讓過往的路人不由得口水直流。美美地喝上一口甘洌地長河大麯,就著大餅喝碗羊雜湯,那真叫一個舒坦!
匿名
狀態︰ 離線
306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9:16
第三零六章 各路俊傑起蒿萊

     歷史上,“中平”這個年號,原本直到六年時便結束了。而趙興所在的時空中,這一年號竟然意外地拖到了中平九年,整整多出來了三年。

    時間已經到了中平九年(西元192年)的春天,該死的人沒有死,不該死的老百姓卻死了很多。比如中平六年就該死的漢靈帝劉宏,居然活到了現在;比如本來該被王允和呂布聯手幹掉的董卓,也十分滋潤地活著;比如本來會被作亂的宦官亂刀分屍的大將軍何進,如今也穩穩地坐著位置而且愈發地穩固起來。

    雖然許多該死的人沒有死,但朝中和各地的官員還是出現一些任免。倒楣的青州牧龔景仍然掛掉了,接替他上任的是北海國相孔融;原本呆在富得流油地揚州任上的州牧劉馥,被招進洛陽擔任了九卿之一的少府卿,接替他上任的竟然是南陽太守袁術!

    這是朝中世家大族一派與軍方保皇派鬥爭的結果。四世三公的名頭仍然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張溫、袁隗和另外幾人一力舉薦了袁術,這讓劉備十分惱火,但也木有辦法。

    最後劉備耍了個心眼,乾脆建議皇帝將原本疆域大的嚇人的揚州以長江為界一分為二,原屬江北揚州九江郡、廬江郡,加上長江以南的丹陽郡,依然稱之為揚州,由袁術擔任州牧;而原屬江南揚州的豫章、吳郡、會稽三郡,則被稱之為大漢第十四州——吳州,州牧由廬江太守孫堅擔任。

    當時袁隗就跳起來來,質問劉備,同樣疆域很大的荊州,為什麼不被重新劃分?劉備輕飄飄一句回答,便把袁隗氣個半死。劉備說:“劉景升(劉表字)乃漢室後人,代天牧守荊襄之地,天子心安!”劉備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說:“我對你袁家實在不放心,一門兩個州牧,你們想幹嘛?”

    因為趙興帶了一個很壞的頭,如今鎮北軍團有十萬大軍虎視北地,結果造成了各州和朝廷如火如荼的擴軍競賽。

    朝中皇甫嵩、朱儁、盧植三人一起控制著司隸地區超過二十萬的中央軍,分別是北軍、南軍、羽林軍和禁軍。

    兗州牧曹操不聲不響地將兵馬擴充到了五萬;冀州牧袁紹天天擔心著趙興打過來,七拼八湊地搞出了八萬人馬;不甘示弱的袁術大肆招攬丹陽兵,一下子將手中人馬擴充到了四萬;西涼的董卓強勢整合了隴西狄道附近的羌人,加上原本的隊伍,人數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十萬之眾。

    幽州劉岱有兩萬士卒,公孫瓚也有兩萬白馬義從;青州孔融鑒於大家都在擴軍,只好硬著頭皮也整起三萬士卒自保;徐州陶謙有樣學樣也拉起三萬人的隊伍,至於更遠一些的荊州劉表和益州司馬防,如今手下到底有多少人馬,就連趙興都搞不清楚,反正很多就是了。

    當初被劉備安插在各軍之中的幾位拜把子兄弟,如今已經在盧植的提攜之下走上了高位。原本高覽為屯騎司馬、韓猛為越騎司馬、張飛為城門校尉,如今此三人的軍職皆升為從三品的屯騎校尉、越騎校尉和虎牙將軍,人人手下都有數千士卒。

    劉備又利用職務之便,打著為朝廷招賢納才的旗號,從各州廣尋人才,找到了魏延、楊儀、孫觀、傅肜(róng)、朱靈、劉勳、鄧芝等人,紛紛加以委任,暗中的實力得到很大的增強。

    兗州的曹操在擴軍之際也沒有忘記四處招攬人才,先後被其尋到了泰山于禁、陽平樂進、山陽李典、任城呂虔、淮南劉曄和平原華歆,一時之間,帳下文武雲集,絲毫不輸並州趙興。

    憑空多出來的大漢第十四州——吳州牧孫堅,原本就紮根于吳越之地,現在龍歸大海,自然是暢快淋漓,勢力急劇擴張。新近得了張紘、魯肅、虞翻等名士和陳武、董襲、潘璋等武將,又有水匪出身的周泰、淩操等人來投,還發現了少年奇才周瑜,小將丁奉和朱桓。孫堅的大兒子孫策也已年滿十八,端得勇武異常,被人稱之為江東小霸王,與並州小霸王趙興不相上下。

    原本輔助南陽太守袁術的諸葛玄,跟著袁術水漲船高,擔任了揚州別駕,而他的大侄子諸葛瑾也被袁術看中,委以奏曹從事之職,相當於袁術的秘書長。袁術被趙興欺負的長了記性,不再像以前那樣任性妄為,平素也能夠聽得進去諸葛玄的建議,到了揚州任上之後,竟然也網羅到不少人才。分別是:張勳、文欽、陳紀、陳蘭、韓胤、李豐、橋蕤、宋忠、閻象、楊弘。

    冀州的袁紹雖然龜縮在魏郡一帶,照樣有大票的人才沖著四世三公的名頭來投奔袁紹,分別是:名士臧洪、袁紹的親外甥高幹和高柔兩兄弟,馮禮、韓莒子、眭元進、李植、牽招、王琰、趙睿、應劭等人。

    就連公孫瓚也得了徐榮、單經、鄒丹、田楷、王門等人,還差一點把避禍遼東的太史慈給挖了過去。幸好太史慈老母來信,招兒子回去,說新任的青州牧孔融請他為官,這才沒有便宜了公孫瓚。

    因為瘟疫的原因,暗影散佈各處的隊員都隱藏起來,暫時進入了蟄伏期,以免因為不幸感染了瘟疫,造成無謂的犧牲。只要趙興不用兵,他們就沒有必要到處露頭,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被馬騰和董卓聯手起來逼迫的韓遂,最終選擇了投誠。不過他沒有向勢力強大的董卓繳槍,反倒是投了勢力較弱的馬騰。韓遂手下有一名謀士叫做成公英,是個很有智謀的人物,投靠馬騰的主意就是他給出的。韓遂還有一個女婿,名字叫做閻行,有勇力,武藝高超,頗受韓遂器重,一起投了馬騰。

    馬騰在西涼有威名,自從擔任了護羌校尉之後,漸漸收攏了八名將領,分別是: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號稱八部將。苦練槍法的馬超,經過六年鍛煉,如今已經長大成人,被人稱作西涼錦馬超,已經是名震武威,難逢敵手。

    馬超的兩個弟弟馬休和馬岱長到了十六歲,上了戰場絕對可以當兩個大人使喚,功夫也很出色。最讓人無語的就是馬雲騄了,這批小母馬如今出挑的越發水靈,馬上的功夫也不含糊,雖然揍不過哥哥馬超,可幾個弟弟都被她成天“蹂躪”。除了稍小一點的馬鐵,現在還是個少年之外,當真應驗了秦韻當初之語:“馬家出了五隻虎”。

    三國英雄到了中平九年時,已經出來了七七八八,還有一些沒有出世的,如今也是小荷尖尖角,正等逢時開,如:諸葛孔明、龐士元、司馬仲達、法孝直等人。

    一曲英雄的讚歌,已經開始了激動人心的前奏……
匿名
狀態︰ 離線
307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29:43
第三零七章 漢靈帝一朝駕崩

    時間到了中平九年的初夏,那位躲避在長安皇宮之內的天子,東漢第十二位元皇帝劉宏,在三十六歲這個風華正茂的年紀上,生命之火漸漸微弱,似乎下一陣風兒吹過之時,他便要兩腿一蹬,駕鶴西遊了。

    中平元年洛陽城內的那一場動亂,雖然沒有要了靈帝的命,卻著實嚇壞了這位喜歡看著宮女穿開襠褲的昏君,以至於他做出了將帝國大權丟給了年紀不過九歲的兒子,竟然什麼也不顧地逃向了西都長安,這一去便是九年不再東顧。

    儘管當時的太子劉辨只是監國,朝中大事還需發表奏請長安的天子同意之後才可以定奪,但不少的大臣卻緊緊地圍繞在太子身邊,用實力和拳頭捍衛了太子的威嚴和權力。

    黃巾禍亂在朝中三位軍界大佬的強勢征伐和並州趙興的突然發力之下,只用了不到三年便被平復,接下來的六年雖然有瘟疫不時地光顧大漢北方,但都被擋在了黃河以北。大漢地大物博,擁有十四個州,北方四州本來就沒有黃河以南的地域出產豐富,人口稠密,所以死點人,起個瘟疫,也動搖不了大漢的根基。

    大漢的根基明面上看來,卻是沒有動搖,甚至是越發地穩固起來。這一切全拜託了漢靈帝西遷長安時,帶走了他認為忠心可靠的阿父阿母,比如張讓和趙忠之流,實際上是帶走了一大群禍國殃民地禍害,讓身處洛陽的文武百官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這些身體殘損,不能重振男人雄風的腐人們,除了能給皇帝逗點樂子,從一開始就扮演著大漢王朝掘墓人的角色。

    劉備提拔的鐘繇、陳群、杜畿、陳琳、陳震、鄧芝、楊儀等人,都是有才幹的能吏,雖然沒有位居十分顯赫的高位,但卻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大漢本已腐朽不堪的時局,就像一群辛勤勞作的泥瓦匠,不停地修繕著一棟行將倒塌地大房子。雖然不是推倒重建,但更換幾根房梁,支起幾根立柱,便可以使這棟房子結實不少,大大順延了房子倒塌地時間。

    各地的州牧如今大權在握,彼此擔心著被其他勢力吞併,所以極力發展勢力內的民生和經濟,比著賽地擴軍備戰,一時之間倒成了“誰先動手誰先死,誰不動手誰等死”的無解之局,而破局的鑰匙便掌握在光祿勳皇甫嵩、衛尉朱儁和廷尉盧植三人的手中。

    駐紮在司隸地區的朝廷大軍如今達到了二十萬之眾,只要這三位大佬聯起手來想討伐某一州勢力的話,只需要打著天子的旗號,就糾結上幾個小弟兄,隨便一整就是四五十萬的大軍,想滅誰還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當然了,收拾並州趙興可能要麻煩一些,但也不過是時間拖的久一些。

    瞧目前這個情形,朝廷和並州還真有開戰的可能,目前雙方都在克制和等待而已。

    對於上述複雜詭譎的天下形勢,東都洛陽的文武官員個個都在關注著,而最應該關心此事的大漢皇帝劉宏卻毫不在乎。讓他非常滿意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在長安城內九年時間裡,他又臨幸了數不清的穿著開襠褲地宮女,儘管他的種子品質很稀鬆平常,但大面積播種的情況下,仍然收穫了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

    這麼算下來,漢靈帝除了留下太子劉辨、皇子劉協之外,竟然意外地多留了幾個皇子,分別是三子劉鎔、四子劉蔄(màn)、幼子劉闐(tián)。龍子龍孫多了,不見得就是好事情,尤其是屁事不懂的小皇子越多,越容易被人利用。至少遠在並州的趙興就是這麼認為的。

    挾天子以令不臣的想法,古而有之,並非老曹的專利。目前至少有三方勢力盯著長安的幾個小皇子不放,分別是長安附近的鎮西將軍董卓、益州的司馬防和並州的趙興。

    董卓想將小皇子控制在手裡,主意自然是女婿李儒給出的。李儒建議董卓控制西都長安,將幾位小皇子牢牢抓在手裡,將來靈帝翹辮子之後,就可以向東都施壓,要來不少的好處。

    司馬防盯著幾位小皇子,主要是擔心靈帝一旦駕崩之後,洛陽的太子上任,朝中大佬消減司馬家的權柄,甚至是把司馬家重新調回司隸地區。如果真是那樣的情況,司馬家在蜀中苦心經營的近十年豈不是為別人做了嫁衣裳?所以司馬家想趁靈帝嗝屁的時候,至少弄回一個皇子到蜀中,以後乾脆就擁戴皇子做個蜀王,朝廷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趙興盯著幾位小皇子,自然是擔心董卓等人趁靈帝歸西之日下手,趁機掠走幾位毛孩子,以後打著正統的旗號作威作福。同時,趙興也想抓一塊皇家標籤在自己手中,為以後跟洛陽對陣埋下棋子。

    這種政治鬥爭的事情,趙興、董卓、司馬家看得清楚,身在洛陽的大佬們也同樣看得分明。皇子們自然是不能殺的,尤其是手握重兵的保皇黨一派,他們可以擁戴劉辨登基,卻絕對不會幫著劉辨殘害手足。個中緣由,分析起來十分的奧妙。

    大家現在都在默默等待一個消息傳來,那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劉宏,到底什麼時候一命嗚呼。

    中平九年五月初七,伺候在靈帝身旁的大太監張讓,正給躺在龍榻之上的靈帝講著不鹹不淡地笑話,一回頭,發現靈帝已經睡著了,於是起身給皇帝捏被子。斜靠在床榻副手上的靈帝,腦袋一歪倒在張讓懷中。

    張讓用手一探劉宏的鼻息,發現皇帝已經斷了氣,於是幹嚎一聲:“天子薨了!”

    一時之間,宮內亂成一團,太醫們、宮女們、侍衛們手忙腳亂起來。

    皇帝駕崩的消息很快傳到洛陽,朝中的諸位大臣們彷佛聽到了起跑的發令槍,頓時全都動了起來,紛紛開始了明的暗的算計,想在舊帝駕崩、新皇即位的時候,盡力撈取一大筆好處。

    雲集于長安城內的各路探子,不等宮內向洛陽送信的人馬沖出長安城,早已經得了線報,提前一步開始行動起來。

    潛伏在長安城內已經有大半年時間的侯成和華衛國等人,在得了小太監三順(見卷二五十七章)的急報之後,立即召集人手,準備實施精心佈置了數年的“拯救貝比”計畫。

    計畫是個好計畫,只是這破名稱是誰起的啊?怎麼這麼難聽!名稱當然是帶頭大哥起的,是不是有什麼含義,除了趙興是沒人猜得到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308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30:04
第三零八章 猢猻散皇子遭劫

     漢靈帝在長安斷氣的消息傳到洛陽,快馬尚需三日才能到,等那邊傳回來消息,又是三、五日,這麼長的時間,皇帝的龍體在夏日裡早發臭腐爛不堪了。

    好在長安城內還有一幫老臣伺候著皇帝,分別是太尉樊陵、大鴻臚韓馥、內執金吾崔毅、太僕荀爽等人,他們經過一番商議之後,立即關閉宮門,將皇帝的遺體用藏于長安皇宮地窖深處的冰塊鎮住,等待新皇頒下旨意。

    宮門一落,手中掌著長安內城兵馬的崔毅立即命令士卒將皇宮團團圍住,防止別有用心之人闖入皇宮,意圖不軌。長安城門的防守,是由司隸校尉、衛尉皇甫嵩的叔父皇甫規和從子皇甫酈分別把守,並不受外人干預和指揮。

    董卓的鎮西將軍府雖然設在漆縣,但大軍都在涼州境內活動。有東都洛陽幾位軍界大佬盯著他,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帶著大軍攻打長安。關鍵是沒有那個必要,皇儲在東都被二十萬大軍保護著,誰現在攻打長安就是找死的行為。

    打下長安來不過得一座大城和幾個皇子,皇儲照樣在東都登基。等到新皇帝一上任,喊一句誰來替先皇報仇的話,立即會得到天下諸侯的回應,單單是並州那一位老虎,要是打著勤王的旗號來攻打董卓,絕對都夠他美美地喝上一壺了。

    既然明著搶皇子不明智,那大家就打著暗中擄皇子的主意。所謂“蛇有蛇路,鼠有鼠道。”,長安城雖然堅固高大,卻一樣可以滲透進入。董卓派出了張繡親自前往長安,任務是等皇帝駕崩之後,至少搶一位皇子到漆縣,至於後面的事情,董卓自有安排;受主公司馬防所托,張任派出了孟達和張翼兩位猛將親往長安,任務也是搶一位皇子到蜀中。

    趙興要是知道董卓竟然捨得派出張繡,張任也一口氣派出了孟達和張翼,說不定當初就安排趙雲跟典韋親自前往長安了呢。侯成和華衛國兩人要跟張繡、孟達和張翼等人搶東西,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漢靈帝在長安所生的三個兒子,最大的七歲,最小的三歲,都被人關在宮裡一步也不許走動,等著他們的大哥劉辨登基之後具體安排呢。

    沒有了皇帝的庇護,宦官出身的張讓和趙忠等十幾個閹人,如今變得棲棲遑遑,戰戰兢兢地不敢見人。士人和外戚恨他們,這個他們心中自然清楚。當初黃巾亂民洛陽造反時,要不是他們跟著皇帝跑的快,得了大權的大將軍何進,當時就打算借著宦官封諝、徐奉與黃巾亂黨合謀攻打北宮之事,將他們一網打盡,全部殺掉。

    如今靈帝這頂保護傘沒有了,今後他們的命運決計好不到哪裡去。東都如今是外戚、士人和軍人把持朝政,宦官被徹底打壓的顯出原型,只是太子身邊的奴才和狗腿子,就這還被禁軍時刻盯著,一旦發現蠱惑太子的人和事情,立即拖出去亂棒打殺。在這一點上,痛恨宦官亂政的何進、盧植、袁隗等人,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堅決不能再讓皇帝陷在閹人的圍繞之中。

    張讓、趙忠等人在為自己的出路發愁,這事情立即被同樣在尋找出路的小太監們悄悄地轉告了各方勢力。向侯成通風報信的自然是趙興的老交情三順,向張繡報信的是趙忠手下的一個心腹,而跟孟達直接聯繫的則乾脆便是十常侍之一的郭勝。

    大家各自算計一番之後,覺得擄走幼皇子劉闐的效果最好,下手最容易。因為劉闐小,好忽悠,隨便給點吃得玩得就可能堵上嘴巴,而且擄回去主公也最高興,當然,要是能多帶一個四皇子劉蔄回去,那就更是錦上添花。反正已經七歲的三皇子劉鎔都被大家很自然地排到了最後。

    時間緊迫,幾股勢力得到消息的當夜,便派出了得力人手前往皇宮附近,準備等待內部接應,將皇子偷出長安城。

    大太監張讓今天也不知是咋了,一張老臉上掛滿淚珠,拽著自己的使喚太監三順,有一遭沒一遭地聊著以前靈帝在世時的事情,搞得心裡有事地三順萬分著急。

    十常侍郭勝與蜀中司馬家派來的人早已經暗通曲款,眉來眼去許多時日了。郭勝的風頭沒有張讓和趙忠等人大,可心眼卻不比其他人少,自然看出來繼續留在長安就是死路一條,所以十分賣力地幫著孟達和張翼等人設計拐帶皇子。

    傍晚時分,郭勝趁著給幾位皇子送飯食的機會,按照孟達的提示,將幾包蒙汗藥悄悄地下在了飯食之中,直接將三個皇子全部麻倒,早早就放在床上扮作入睡的模樣。

    到了三更天的時候,郭勝帶著潛進宮來的孟達和張翼,直接抱走了四皇子和五皇子,本來郭勝還想帶走大皇子的,奈何身上沒有力氣,只好作罷,跟著孟達和張翼從狗洞之中鑽出了皇宮。

    事情也是巧了,張繡與趙忠手下一個小太監也是約好了此時前來劫人,正等在宮外牆下,卻發現忽然鑽出來三人,懷中抱著兩個小孩,卻不是跟他約好了的小太監。於是張繡大驚,立即攔住孟達和張翼的去路。

    卻說三順忍著耐性,聽張讓絮叨到了三更天,老太監終於沉沉睡去,三順趕緊前往幾位皇子所住的地方,結果在前面發現了一個人影。三順悄悄地摸了上去,仔細辨認了一番竟然是趙忠手下的小太監。

    到了這種節骨眼上,三順也顧不上許多,直接摸起牆角一塊石頭,來到正躬腰向皇子房間裡窺探的小太監身後,一石頭砸在這人的後腦勺上,當時便將小太監砸昏死過去。

    三順先摸進五皇子屋內,結果發現人已經不見了,於是趕緊又來找四皇子,還是沒人,這下他嚇壞了。三順心裡知道被別人得了先手,只好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尋三皇子,結果發現竟然還在,於是橫下一條心來,趕緊咬牙背起劉鎔,趁著夜色往事先約定好的另外一處狗洞附近挪動。

    被張繡堵了一個正著的孟達和張翼,想走自然是不成,可張繡想要帶著兩個孩子全身而退,照樣是不可能。雙方四人王八瞅綠豆,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還是張翼心思活絡,將四皇子劉蔄往地上一丟,轉身帶著孟達和郭勝就走,結果張繡果然不再攔截。

    張繡見幾人識相,也不客氣,抱起地上的劉蔄趕緊離開宮牆,那個小太監他也不等了。

    侯成和華衛國兩人快到三更天的時候便在宮外等著,都過了半個時辰了也不見動靜,著實急壞了倆人,正準備潛入宮中一探究竟時,竟然發現三順從狗洞裡面露出一個頭來,於是趕緊上前幫忙,將三順和劉鎔拖了出來,也顧不得多言語,趕緊趁著夜色逃向遠處。
匿名
狀態︰ 離線
309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30:24
第三零九章 太子辨順利登基

   第二天早晨,宮人們發現了倒在皇子門外一灘血跡的小太監,上前一探氣息,發現竟然死硬了,頓時大呼小叫,喊來了大太監趙忠。趙忠一見死的是自己手下,趕緊推門看屋內的皇子,結果發現人去屋空,心中駭然,再到另外兩個院子裡去探查,這下趙忠想死的心都有了——三位皇子全都不見了!

    這事想要掩蓋根本不可能,三個大活人在宮裡面丟了,誰信啊?趙忠趕緊跑到張讓這裡來商量如何拖延,張讓一聽也是大驚失色,急忙喊三順前來幫著穿衣,結果喊了半天不見人來。等到發現三順已經不見了之後,張讓面如死灰,已經猜出了一些端倪。

    沒多久,聞訊而來的內執金吾崔毅,立即將宮裡所有人扣了起來,張讓和趙忠等人全都被關進大牢之中。

    收拾了張讓和趙忠等人,崔毅又趕緊去通知把守城門的皇甫規和皇甫酈,於是長安城立即緊閉各門,禁衛們開始四處搜捕擄走幾位皇子的歹人。

    只可惜,崔毅的動作還是慢了一些,在長安城門剛一打開的時候,就有幾撥人馬扮成不同的身份,向守城的士卒送上了非常豐厚的賄賂,早已經大搖大擺地出城而去,如今已經看不到人影了。

    侯成自然是從北門而出,張繡是從西門而過,張翼、孟達則是從南門而走,除了朝向洛陽的東門沒有奸細經過,三方勢力各得其一,將靈帝留下的三位皇子,毫不猶豫地綁上了自己的戰車,今後還不知道會上演什麼樣的故事。

    接到靈帝駕崩的消息之後,洛陽城內諸位大臣揉著乾澀的眼眶,裝模作樣地嚎了幾嗓子之後,首先討論的不是如何埋葬舊皇帝,而是輔佐新皇登基這一大事。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漢皇儲太子辨理所應當地被眾人擁戴上了皇帝的龍椅,年號定為光熹,中平九年於是又被稱為光熹元年。

    高坐龍庭的小皇帝劉辨聚臣議事的第一個話題,自然是如何為先皇治喪。經過一番討論,先皇諡號為“靈帝”,這與歷史倒是相吻合。朝中大臣考慮到皇帝已經薨于西都長安,於是建議就近選擇陵寢安葬,由留守西都的太尉樊陵全權負責治喪事宜,而新皇帝因為初登大寶,為避免國體動搖,只在洛陽北宮設下祭堂,早晚遙祭先皇,以托哀思。

    正在洛陽諸臣商議新皇登基之後,如何大赦天下的時候,長安又傳來急報,說三位元皇子全部失蹤,如今去向不明,有重大嫌疑的十常侍等人皆被內執金吾崔毅關進天牢,等候東都發落。

    朝堂之上,群臣譁然,於是眾人開始相互攻訐。有的人建議立即罷免太尉樊陵,革除內執金吾崔毅之職,追究皇甫規和皇甫酈的責任;有的人建議將十常侍開刀問斬,以謝天下;有的人建議立即派大軍前往長安震懾宵小……

    吵鬧的過程,是各方爭取利益和相互妥協的過程,儘管十八歲的新皇帝劉辨經驗不夠豐富,但仍然看得出來沒有幾個人真的在為幾位皇子的失蹤而著急上火,其實,他自己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皇甫嵩主動請辭司隸校尉和光祿勳之爵,承擔薦人不明的責任,畢竟皇甫規是自己叔叔,皇甫嵩是自己從子,這一點怎麼也繞不過去。

    既然皇甫嵩主動請辭,別有用心的眾人自然表示認同。於是皇帝將樊陵、皇甫嵩、崔毅等人一起免職,僅保留爵位。一下子空缺出好幾個重要的職位,尤其是這太尉和司隸校尉的職位,絕對是讓人眼紅的不得了地職務,一個主掌兵權,一個掌控司隸地區,絕對屬於實權派。

    發現面前有了大肥肉,朝中大臣自然不會客氣,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太尉一職由盧植擔任,盧植原本擔任的廷尉一職由劉備擔任,劉備繼續錄吏曹尚書事。司隸校尉一職由大將軍何進的弟弟何苗擔任。內執金吾這個和九卿相同級別的職務則由袁隗舉薦的楊彪擔任,而楊彪的女兒正是袁術的正妻。

    於是,把持朝政的外戚、士人、軍方三股勢力分別瓜分了空缺出來的職位,而辭去司隸校尉一職的皇甫嵩,皇帝並沒有言明要奪走他的兵權,所以皇甫嵩憑藉光祿勳的爵位,手中握著七萬兵馬,仍然屹立不倒。

    盧植從九卿之位更上一層,如今與司徒王允、司空張溫一起位列三公。他這太尉的職務,與沒有兵權在長安混日子的樊陵完全不同,盧植手下如今可是有著八萬北軍,絕對屬於大漢王朝的第一大股東,在朝堂之上,已經無人可以壓制。

    太傅袁隗儘管名義上是新皇帝的老師,地位比三公還要高,可他在司隸地區沒有兵權,單打獨鬥的話,根本搞不過盧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小組,如今又加上了一個劉備,更是無處下手。不過袁隗有個鐵杆的盟友,那就是一直想要將趙興扳倒的張溫,而且袁家如今有兩個子侄各掌一州,在地方上的勢力無人匹敵。

    外戚出身的何進,如今將自己兄弟何苗也弄進了朝堂之中,頓時心裡踏實了不少,加上與司徒王允若即若離的關係,還有妹妹何太后的撐腰,一段時間內也算是權傾朝野,不懼別人。

    太尉樊陵被擼掉了官職,西都長安負責治喪的人選就得重新定奪。幾方勢力如今都死死盯著洛陽,誰也不願意輕易離開權力中心,前往長安那個被人有意冷落的地方。

    沒想到光祿勳皇甫嵩自告奮勇,主動站出來說自己願往,也算是變相的戴罪立功,不過人家說得婉轉,但意思很明白:三位皇子是在長安失蹤的,想要尋找回來,總得有人手才行。於是皇甫嵩帶著原屬自己的七萬兵馬,打著為先皇治喪、護衛長安、守衛漢家陵園、尋找失蹤太子等多重旗號,義無反顧地去了長安。

    這些破事處理完畢之後,新任廷尉劉備私下裡向小皇帝提出建議:如今各州牧私下裡大肆囤積兵馬,很難辨認忠奸,不如趁先皇駕崩一事,通令各州,要求各州牧、鎮守一方的將軍本人或者其嫡長子親往長安弔唁,以示忠君。能來的自然是擁護朝廷的忠臣,推三阻四不來的人,絕對有問題。

    對皇叔劉備言聽計從的劉辨,自然覺得這是個好計策,自己剛剛登基,確實需要看看天下各州是否擁戴自己,以免今後出現圖謀不軌的叛逆時,朝廷沒有準備。

    第二日,朝堂之上,劉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得到新任太尉盧植和衛尉朱儁以及大將軍何進、司徒王允、司空張溫等人的大力支持,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次辨別忠奸的好機會,太傅袁隗覺得袁家心中沒鬼,也就勉強著投了贊成票。

    新皇的第一道旨意,在獲得全票支援的情況下,很快發往各州。
匿名
狀態︰ 離線
310
匿名  發表於 2012-8-31 16:30:43
第三一零章 眾諸侯進京弔唁

     皇帝要求各地州牧進京為靈帝送終的命令發往各州之後,最先接到的是身處陳留的兗州牧曹操。

    如今的兗州,在老曹和他手下一班能吏的治理下,流民歸田,百姓樂業,氣象煥然一新,頗似第二個並州。

    曹操此人儘管有許多毛病,但在治理內政上絕對不是庸人。他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而且能聽得進去手下幕僚的建議,雖然有時疑心病重了些,但絕對能分清良莠。在治理內政上,他充分放權給荀彧和程昱等人;在訓練兵馬方面,充分信任於禁等人;在處理豪門世家與失業流民的關係上,也沒有趙興那麼狠辣,而是儘量兩邊安撫,使得各階層能夠相容。

    經過了近十年的經營,兗州如今府庫充盈,人才濟濟,絕對是僅次於並州的第二強州。

    拿著朝廷的通令,以曹操的政治眼光,當即便看出了盧植和劉備等人的用意。看樣子朝廷是準備向尾大不掉的並州動手,所以才整出這麼一齣戲來,看看到底誰是忠,誰是奸。與荀攸、程昱等人一番商議,大家的一致意見是曹操親自前往長安弔唁,向西經過洛陽的時候,對新任皇帝表示敬賀,並且送上兗州的貢賦。

    曹操一見眾人所謀與己相同,於是立即備下禮品,帶著五百護衛,由夏侯淵、曹洪和曹仁三人護衛著,第一時間趕往洛陽。

    第二個接到皇帝命令的是袁紹。在這之前,袁家通過暗中的管道,已經將袁隗的密信送到。袁隗將如今朝中的形勢向袁紹仔細分析了一遍,建議袁紹不僅要來,而且要大張旗鼓地帶著大兒子袁譚一起來,讓天下人看到袁家的忠誠。

    袁紹與手下謀士沮授、許攸等人一番商量,覺得袁隗分析的很有道理,他袁紹又沒有什麼不臣之心,倒是並州那位一直都不安分,所以便遵從叔父袁隗的意見,帶著嫡子袁譚欣然前往洛陽。

    第三個接到皇帝命令的是趙興。這個順序也是按照地域遠近來的。上黨距離洛陽確實不遠,也就隔著一個河內郡而已,所以趙興就成了第三個收到皇帝命令的人。

    趙興連賈詡等人的意見都沒有徵求,直接讓人對外宣稱,臥虎城最近發現瘟疫橫行,鎮北將軍巡遊在外時不幸染疾,如今困於府中,危在旦夕。朝廷已經明著暗著對付並州六年之久,趙興要是相信自己前去會安然而回,那真是見鬼了。

    別人可能不清楚皇甫嵩故意辭去司隸校尉的目的,可趙興看得明白。開什麼玩笑,有帶著七萬兵馬前往長安治喪守陵的嗎?趙興敢打保票,只要自己去了長安,不出三個月就得被廷尉劉備新帳老賬一起清算,直接整死在長安城。

    當然了,趙興壓根不會前去長安這個結果,劉備等人一開始就估計到了,大家裝模作樣地整這麼一出,不過是在為最後的攤牌做準備。

    第四個收到朝廷命令的是董卓,他有十萬大軍環伺著長安,根本不怕自己親往長安弔唁會被人拘禁起來。這三輔之地,還是董卓的實力最強,就算皇甫嵩帶著七萬人馬來了,那也不是為了對付他,而是為了防備上郡的鎮北軍團。

    隨後相繼收到皇帝命令的是:徐州牧陶謙、青州牧孔融、荊州牧劉表、揚州牧袁術、幽州牧劉岱、吳州牧孫堅、益州牧司馬防、交州牧劉勳,至於一直就沒有赴任的涼州牧喬瑁,他一直就呆在長安呢。

    陶謙和孔融本來就沒什麼野心,得了新皇的命令之後,立即將手中事務交待給手下幕僚,便動身前往洛陽。劉表和孫堅分別派了長子劉琦和孫策親往洛陽。

    袁術和哥哥袁紹如出一轍,自己前往洛陽不說,還帶著大兒子袁曜一同前往。益州的司馬防派出長子司馬朗直接前往長安弔唁。

    遠在交州的劉勳,朝廷指名道姓不讓他來,只需擺下香案,遙祭一番便可。

    幽州的劉岱也是親自前往洛陽,途經冀州時還特意繞了一點道路,跑到上黨感謝了一番趙興,然後從箕關南下去的長安,至於洛陽嘛,這傢伙竟然沒去。

    落潮之後,才能看出誰光著腚。這次趙興是徹頭徹尾地沒穿衣服,本人不去長安弔唁不說,連八歲的大兒子趙振邦也不派出來代表一下自己!要是朝中的諸位大臣知道趙家大公子最近正忙著在自家後院裡頭收拾三皇子劉鎔的話,估計都能氣出病來。你讓趙振邦代表他老子去長安,他哪裡有空啊。

    治喪委員會“主任”皇甫嵩清點了人頭,發現該來的都來了,不想來的也指望不上了,於是將被冰鎮了一個夏天的劉宏從地窖裡面掏出來,裝進笨重的棺槨之中,率領一幫文武親自送進了陵寢。

    事情到了這裡還沒有完結。參加完送終儀式的各路州牧或者代表,被皇甫嵩派人護送著又到了洛陽,由皇帝親自接待了眾人,狠狠地褒揚了一番,並且有意無意地提到大家都是忠臣,不像有個傢伙,得了先皇那麼多賞賜,現如今竟敢託病不至,真是目無君上,無法無天!

    皇帝接見完畢之後,太尉盧植又邀請眾人前往太尉府敘話,這一說就是整整一天,也不知道聊了些什麼。

    跟太尉套完交情,大將軍又來邀請眾人赴宴,宴會上何進又是一番拉攏和利誘,開出的價碼也是讓人心動不已。

    目無君上的趙興,則冷眼看著盧植和劉備等人下一步會玩出什麼花樣來。說實話,等了六年的趙興有些按捺不住了,既然朝廷需要一個對並州動武的藉口和理由,趙興乾脆主動送過去一個,坐等著好戲開場。他現在非常期待文采非凡的陳琳會寫出如何洋洋灑灑地一篇討伐並州的檄文,這種待遇想當年也就老曹享受過呢。

    自從新皇帝的命令到來之後,趙興已經命令各軍進入了二級戒備狀態,所有探家休息的人員都被召回,現如今都在等著趙興的下一步命令。

    對於起兵造反這事,所有並州一系的文武心裡清楚的很,就連州牧劉虞和幾位郡守,如今都是看得明明白白。只可惜他們手裡沒有兵權,對於趙興的所作所為,只能聽之任之。自從進入並州為官之後,這些人的家人便被趙興接到了臥虎城安頓下來,名義上是照顧,實際上是控制。只要劉虞等人安分守己,大家便相安無事,若是想掀起什麼風浪來,那就另說。

    朝廷覺得如今兵強馬壯,又有各州支援,正是剪除趙興的大好時機。趙興覺得再等下去,自己都要奔三十了,等到一統天下的時候,還不老的掉牙。既然雙方都不願意再等下去,那就抓緊時間磨利刀槍,憑拳頭說話吧。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5 15:1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