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391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02:26
第三九一章 空城策鮮卑遭陷

徐晃很快就收到了李鐵柱的密報,對於李鐵柱提出的在五原城一舉殲滅鮮卑主力的瘋狂想法,徐晃看了之後心動不已。

大本營幾乎從未間斷過向北方傳遞西河一線的戰報,徐晃自然知道如今南方戰事基本結束,並州已經可以騰出手,專心致志地解決北方如癬疥之疾的異族入侵問題。

如果能夠佈局一舉全殲魁頭此次帶隊南下的鮮卑人,則並州北方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將再無邊患。不僅僅趙興對於鮮卑人貪婪殘暴的民族劣根性深恨不已,就是徐晃也覺得這個只知道破壞和殺戮的民族,實在不適合生存在漢人居住的周圍。

鮮卑族要麼被漢族同化,要麼像西遷的匈奴人一樣到別的地方禍害其他民族,想繼續留在並州北方作威作福,趙興不答應,鎮北軍團十萬將士也堅決不答應。

經過再三思慮,徐晃覺得故意棄守五原的這個風險值得一冒,於是立即開始動手佈置起來。

徐晃首先給呼廚泉、武安國、李鐵柱三方兵力集中的將領發去密函,將鎮北軍團北方分區的作戰意圖和構想通報大家,並且將此次作戰命名為滅狼計劃。得到了己方勢力一致同意發起五原會戰的反饋信息後,徐晃立即命令投靠並州的鮮卑人從各自駐地動身,前往五原作為誘餌。同時,徐晃派出士卒保護,將五原城內的百姓和大量的財產向河陰城轉移。

在廣牧城下吃了武安國虧的魁頭,仍然不死心,帶著族人向東而行,先後拜訪了朔方城、西安陽城、成宜城,現在正遊蕩在宜梁一帶。這些天來,魁頭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和不安。

並州南方始終沒有傳出朝廷聯軍獲得大勝的消息,而北方則被漢人經營的鐵桶一般,讓自己根本無法下口。再這樣下去,族人南下所攜帶的糧草即將消耗一空,如今天寒地凍,能不能順利安全地返回北方都成了問題。

正在魁頭像隻無頭的蒼蠅一般在宜梁附近到處亂碰的時候,忽然收到一條讓他大為振奮的消息:五原城內鮮卑人作亂,鎮守五原的漢人主將徐晃正急忙從四處調集兵力進行鎮壓。

這個消息來的實在太及時了,讓魁頭原本心灰意冷的心又泛起了活水。南下以來,他一直很少見到當年被逼迫南下的幾萬族人,還以為他們都已經死於瘟疫,沒想到這些族人竟然頑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還混進了漢人的城池,這一次聽說大頭領率隊南下,終於不再忍耐,開始作為內應,響應魁頭的到來。

正在魁頭猶豫的時候,忽然發現駐守在宜梁的漢人軍隊一夜之間消失蹤影,只留下了一座空城。魁頭擔心這是漢人的詭計,所以派一小隊人馬進入宜梁城進行查探,結果發現漢人真的逃走了,撤退的方向正是五原城一帶。已經有些飢腸轆轆的魁頭立即帶著族人進入宜梁,將漢人來不及帶走的糧草搜刮一空,總算是勉強吃了個半飽。

吃到好處的魁頭,對於五原城鮮卑人造反的事情,自然更加上心,於是一邊在宜梁城內休整,一邊讓探馬前去打聽五原城的消息。不多久讓魁頭更加興奮的消息終於傳了回來——五原城的漢軍也不見蹤影,聽說是被鮮卑族人打跑了,如今已經逃到了河陰城內,而五原城內留下了大量的糧草和財富。

得到準確消息的魁頭立即率領族人向著五原城進發,一路上果然看到了很多打鬥和焚燒的痕跡,看樣子漢人與鮮卑族人的打鬥很激烈,戰火已經燒進了五原城。快要抵達五原城時,魁頭又接到消息,說造反的族人目前已經兵發河陰,準備一舉拿下第二座城池。

魁頭於是派出先頭部隊前往五原探查虛實,不多時前出的探子回報說五原城內如今幾乎空無一人,只有少量鮮卑族人駐紮,正等待大頭領前往駐軍保護。魁頭聽完之後大喜,急忙帶著糧草快要消耗一空的族人,一頭闖進了五原城。

收穫很少的鮮卑人進入五原城後,立即開始四處搜刮起來。徐晃在安排部隊和城內百姓撤退時,故意遺棄了一些不太值錢的物品和糧草,雖然在他看來價值一般,可在魁頭和鮮卑人看來,那可是一筆豐厚的收穫。

吃飽喝足了的魁頭和他手下的近八萬族人,誰也不想幫著當年被狠心遺棄的族人攻打河陰,而是在五原城內坐等著河陰城被攻破的好消息。這種不用自己死人,還可以坐享其成的好事,他們享用的是那麼心安理得,彷彿忘記了當年逼迫著四、五萬族人帶著瘟疫向南的事情。

可惜好景不長,還在溫暖的五原城內做夢的魁頭,忽然被衝進來的衛兵攪了好夢。衛兵焦急萬分地向魁頭報告說:「報告大頭領,好多的漢軍……城外來了好多的漢軍!」

魁頭一聽親兵這話,剎那間額頭冷汗直冒,趕緊衝上五原城頭,結果看到了今生唯一可以見到的壯觀景象。整整超過十萬人的漢軍,黑壓壓地結成一片,已經將五原城四個方向的城門堵得水洩不通,那排列整齊的床弩和投石車以及列隊森嚴的漢軍步兵,充分無疑地說明,鮮卑人被困在了五原城內!

圍城的漢軍怎麼會有十萬這麼龐大的數目呢?原來獲悉了滅狼計劃的趙興,對於李鐵柱這個大膽的計劃也是非常支持,立即命令飛虎、飛狼二軍跟隨胡車兒率領的兩萬黃軒族士兵一同星夜馳援五原。四萬騎兵加上兩萬鮮卑僱傭軍、兩萬南匈奴人,加上一萬多青徐志願軍,可不就是十萬大軍嗎?

從鎮北軍團這次難得一見的瘋狂圍殲計劃,不難看出鎮北軍團對於除掉鮮卑這個長期以來的威脅有多麼的熱衷和渴望。說實話,跟朝廷聯軍對陣的時候,鎮北軍團將士們都沒有這麼激動和熱切,而一聽說可以讓魁頭圍死在五原,大家迸發出來的求戰願望,已經到了火山噴發的驚人程度。

魁頭有些心驚膽顫地望著城外戰旗密佈,已經部署完畢的漢人聯軍,似乎隱隱看到了自己和族人即將隕落的畫面。雖然如此,可他的臉上沒有任何恐慌不安的表現,反倒是瘋狂地大叫:「漢人能夠憑借城池死守,我們也一樣可以!我們跟漢軍耗下去,看誰吃不消!沒有糧食吃,我們就殺馬!」

魁頭所不知道的是,趙興和徐晃正準備和他死耗到底,將困守在五原的八萬鮮卑人活活餓死!已經接到戰報的張遼,如今正帶著兩萬龍騎兵火速增援,而鎮北將軍府也在籌備大量的糧草輜重,將由秦宜祿和劉繼禮兩位大總管親自押運到五原城下。

隨著秦宜祿和劉繼禮北上的,還有臥虎兵器研究院院長馬均和他手下一幫工匠,他們也要去湊個熱鬧,想趁機試驗一下新式武器的威力……
匿名
狀態︰ 離線
392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02:43
第三九二章 手足見分外眼紅

     距離盧太尉率領五十萬大軍兵圍並州,已經過去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內,原本被遷移至並州腹地的百姓逐漸返回割各自的家園,開始了春天到來之前的忙碌和準備。

    各路諸侯也相繼返回自己的駐地,或是躲在角落中舔舐傷口,譬如西涼董卓、幽州公孫瓚、冀州袁術;或是捂著嘴找個沒人角落放聲大笑,比如西涼馬騰、幽州劉岱、青州孔融;又或是還在返回老家的路途之中,比如吳州孫堅、荊州劉表……

    並州這架龐大的機器,原本就機構嚴密,內生動力充足,一旦回到了正常的道路,便立即爆發出驚人的活力和創造力,繼續著高速全面的發展。並州牧劉焉接到的最新任務是準備晉王劉鎔受封和開府建衙的諸項事務,對於這項工作,劉焉內心自然是十二分地願意。

    今後一旦劉鎔在北地稱王,則劉焉和趙興將分別掌管晉國的民政系統與軍事系統,這樣的結果就是他不必再事事都面對趙興。儘管劉鎔這個半大孩子不可能真的掌權,但有了這麼一個共主,劉焉及其眾多的幕僚,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歸入晉國,既可以打消趙興的疑慮,同時也降低了他們這些外來者受到鎮北將軍府清洗的危險。

    劉焉很清楚,晉王不過是趙興抬出來的一尊泥胎木塑,充其量也就給朝廷一個臺階下,今後的並州仍然是趙興的天下,誰要是看不清這一點,那就離出局不遠了。

    不過,在晉王劉鎔受封之前,並州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徹底解決,那就是已經被圍困在五原城內半個月之久的八萬鮮卑人。

    張遼已經於七天前率領龍騎軍感到了五原城下,他的到來自然讓原本如同困獸一般的魁頭更加絕望。兵器大師馬鈞也帶著他的眾多徒弟和不少新式殺人機器趕到了五原城下,他隨行帶來的這些戰場之上的“絞肉機”,平素很難找到真人做實驗,畢竟趙興是個有底線的人,不會拿漢人當試驗品。這一次,馬鈞就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是強盜自己一頭闖進了主人的家裡,就算被活活折磨死,那也怨不得主人“過於好客”……

    眼看著城內的糧草已經要告罄,魁頭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斃,於是多次組織族內最兇猛的士兵,對圍困五原城的漢人發起了自殺式的突圍。可惜,在這些鮮卑勇士還沒有遇到漢人士兵之前,他們便被同為鮮卑種族的昔日手足兄弟殺了個精光。

    事情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為了檢驗當年發誓投效並州的四萬南下鮮卑人的忠誠,徐晃命令兩萬從黃軒族和南匈奴部落徵召來的昔日鮮卑戰士,分為四隊,各隊五千人,堵在五原城的四門最前面。他們的任務就是殺掉從五原城內逃出來的任何一種活物,堅決將鮮卑人圍死在五原城內。

    徐晃不擔心這些昔日的鮮卑人會臨陣倒戈,在兵力絕對占優而且漢人掌握著大型攻城器械和火器的情況下,如果城外的兩萬鮮卑人背叛了當初的誓言,那麼這一次徐晃不介意將他們與城內的鮮卑人一起解決掉。畢竟,在並州日益壯大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內部還有影響安全穩定的因數存在。

    負責圍堵北門的鮮卑人頭領是吐奚,當初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父親普陋茹縱身躍入火坑之中,心中的悲傷和絕望今生都難以撫平。父親是死于大頭領魁頭的威逼之下,若不是漢人最終收留了他們部落,則數千族人都會被瘟疫奪走生命。

    漢人救了吐奚和他的族人,在他們以長生天的名義發誓效忠之後,漢人還分給他們馬牛羊,允許他們住進寬敞暖和的固定房屋之中,把他們一視同仁地當成子民。這些年來,雖然吐奚的部落已經不復存在,可當初沒有死去的同族,如今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大家已經漸漸接受和認同了新身份,那就是自己是並州的公民,既不屬於吐奚,更不屬於魁頭。

    這一次,徐晃命令兩萬鮮卑勇士重新集結,而且還要承擔圍堵同族的責任,這意味著什麼,吐奚心裡清楚,他身後的戰士也清楚。其實,自從接到圍堵北門的任務後,吐奚心裡一點都不恨徐晃,甚至是帶著感激。吐奚和兩萬鮮卑人都知道,只要這一仗打好了,則今後將徹底得到並州的認可,他們的腰杆也將和黃軒族、南匈奴人一樣,挺得筆直,再也不用低著頭做人。

    既然魁頭為了所謂的族人利益,可惜毫不顧忌地犧牲吐奚和他的族人。那麼,當城裡的鮮卑勇士發起決死衝鋒的時候,吐奚和其他守在城外的鮮卑人一樣可以為了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毫不顧忌地將床弩和箭矢像暴雨一般潑向他們昔日的手足兄弟。

    在涉及到生存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上,沒有民族和種族的區分,只有利益集團的區分。

    馬鈞製作的新式高速連發床弩、裝甲突擊戰車、可拼接的組合陣地封鎖網等等新式兵器,在圍堵城內鮮卑人的過程中,血淋淋地展示出巨大的戰場價值。

    比如受到趙興指導和啟發的連發床弩,運用了定動滑輪、杠杆、機括和彈簧等多種新式構件,不僅威力巨大,而且射速高的嚇人,需要操作的人員卻減少了一半,體型也比以前的床弩縮小許多,更安裝了可以快速移動的滾輪,只需要四名士兵,就可以不停地向遠處發射穿透力驚人的大型弩矛。

    吐奚有幸近距離觀賞了十台連射床弩,對著沖出城外的鮮卑勇士發起集射時,產生的穿透性效果。因為城門洞寬度有限,所以鮮卑人是排著隊向外突擊,十台床弩正好對城門洞構成了無死角的覆蓋。於是,所有突圍的鮮卑人都死在了剛剛從城門洞沖出的前一刻,直到屍體堆滿城門洞,流淌出來的鮮血混合凝固,最終將這些屍體黏連在一起……

    看完連射床弩的表演之後,吐奚強忍住噁心嘔吐的感覺,趕緊躲回了中軍大帳。因為他似乎看到那個魔鬼一般的漢人,正指揮著手下的工匠組裝另外一種殺人利器,吐奚實在不想再參觀下去,所以只好逃走。
匿名
狀態︰ 離線
393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03:07
第三九三章 終落幕煙消雲散

五原城被十幾萬大軍圍的水洩不通,徐晃、張遼、李鐵柱、呼廚泉、武安國等將領,輪流帶著手下部隊跟冒死衝出來的鮮卑人在城下對決,既達到了練兵目的,又加深了相互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可謂是一舉兩得。

各路聯軍之中,收穫最大的自然是作為志願軍身份出戰的青徐兵。經過兩個多月的實戰鍛煉,這些原本就有一定基礎的士卒,煥發出蓬勃朝氣,漸漸帶上了並州軍的作風和習氣。

收穫同樣不少的還有兩萬投身並州的鮮卑戰士。他們不僅通過實際行動,贏得了鎮北軍團將士的認同和接納,同時還熟練地掌握了各種大型兵器的使用方法,接觸到了鎮北軍團先進的治軍和訓練理念,為今後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打下了基礎。

跟隨鮮卑大頭領魁頭南下的八萬鮮卑猛士,經過不斷的損耗,如今只剩下六萬不到。也就是說,已經有兩萬鮮卑人拋屍荒野,將性命拋撒在了並州的比方,甚至連死後的靈魂都難以回到北方大草原。

魁頭命令手下發起的數十次決死衝鋒,毫無疑問地遭受了慘重地失敗,幾乎是派出去多少人就死多少人,竟然成了城外十幾萬並州聯軍不花錢的陪練。如今,城內的糧食已經顆粒無剩,鮮卑人開始心痛地殺馬維持生命。就算能勉強再應付上一些時日,但長此以往,沒有了戰馬的鮮卑人,也只有活活餓死在五原城內這一種結局。

魁頭的心裡,交雜著悔恨與不甘,整日神情恍惚,變得更加易怒和多疑。好幾次,魁頭的親兵看見他拿著一柄彎刀,在大帳內發了瘋一般對著空中揮舞,口裡還自言自語地說著一些胡話。不用說,面臨亡族滅種這麼巨大的危險時,任誰也無法做到心平氣和。

算起以前在趙興手裡吃過的虧,這一次魁頭被圍五原城,已經是十年內鮮卑人的第三次慘敗。這些身上充滿狼性的異族,總是不喜歡辛勤勞作,反倒熱衷於不停地攻伐和侵略,落得如此下場也是蒼天不容。如果沒有趙興,還不知道有多少北方的漢人會流離失所,家毀人亡。所以,對於侵略者,趙興和並州將士們從來沒有那怕一絲絲的悲憫與同情之心。

對敵人的仁慈與容忍,那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最大的犯罪!

已經走投無路的魁頭,實在害怕追隨自己南下的所有族人,會全部死在五原城內,所以最終只能向並州妥協。他派出了自己得力的手下,舉著白旗從五原城內走向城外的並州聯軍,投降和談的舉動十分明顯。

李鐵柱負責接待了魁頭派出的這位特使,用最短的時間表明了鎮北軍團的立場——魁頭必須自裁以謝罪,方可挽回城內六萬鮮卑的性命。六萬鮮卑人的性命可以保住,但投降之後至少在並州礦山之中服勞役十年滿才可以獲得自由!

李鐵柱的傲慢與囂張讓魁頭的特使非常不滿,這位特使當場就跳了起來破口大罵,說李鐵柱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有什麼資格代替趙興做這樣的決定。李鐵柱也不含糊,直接讓士卒當著城頭魁頭的面,砍下這群出來和談的鮮卑人的腦袋,然後放聲朝著城頭喊道:「想投降,那就派個明白事理地出來談,李爺爺實在太忙,沒空跟這種傻鳥費舌!」

城頭上被氣得差點能跳城樓的魁頭,最終只能忍下這口惡氣,再一次派出幾個膽小機靈的使者出來和談。

並州聯軍仍然委派李鐵柱作為負責和談的全權特使,毫不留情地將鮮卑特使身上所有的遮羞布一把扯個精光。李鐵柱還是繼續囂張跋扈,提出的要求還是沒有絲毫退讓。

無可奈何的鮮卑特使返回成了,將並州聯軍的要求告訴了魁頭,本以為會惹得魁頭大怒,沒想到聽完這段話的魁頭只是慘然一笑,似乎早已經預料到如此結局。

「你們再出去一趟,就說我答應了……」魁頭有些恍惚地對幾位特使說道。

「大頭領,萬萬不可啊!他們這是要讓我們鮮卑勇士做牛做馬,今後再無出頭之日啊!我們還有六萬人,大不了跟漢人拼了!」帳內的幾位少壯派將領放聲大呼,堅決不同意如此苛刻的條件。

「大家不要再說了,如果能夠用我的死,換回六萬族人的性命,那也是值得的。大家不要再白白浪費生命了,我們是突圍不出去的,漢人早就做好了準備,我們衝出去多少人,都會倒在漢人的箭矢和屠刀之下……」魁頭攔住話頭,不讓眾人繼續再說下去。

「你們都出去吧,讓我一個人待一會。」魁頭下了命令,要求帳內所有人都出去,分明是要跟自己做個了斷。帳內的鮮卑人紅著眼眶,緩緩退出了帳外,不多時便聽到帳內魁頭發出一聲悲嚎:「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然後再也沒有任何動靜。

眾將領搶進大帳之內一看,結果發現魁頭已經拔刀自刎,橫屍當場。既然大頭領已經按照漢人的要求做了自裁,接下了自然便是無可奈何的投降乞活,曾經不可一世的鮮卑人,最終只落得一個任人欺辱和擺佈的悲慘下場,再一次驗證了漢人的一句古話:好戰必亡。

鮮卑人的乞降特使,按照李鐵柱的要求,割下了魁頭的腦袋,盛放在一個特製的木匣之中,送出了五原城。隨後,餓得皮包骨頭的鮮卑人丟下所有兵刃,只穿著單薄的衣服成群結隊地從五原城內魚貫而出,許多人走著走著便一頭栽倒,再也醒不過來。

接到李鐵柱送來的魁頭首級之後,徐晃立即命人將這顆人頭連夜送往臥虎城。對於趙興來說,用魁頭的這顆臭頭作為並州大戰的結束符號,最適合不過。西漢張湯曾言: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如今趙興也可以放出豪言:犯並州者,遠近皆誅!

隨著六萬鮮卑人被捆個結實,讓漢軍士卒一串一串地牽著走向並州各地的礦山和森林,持續了半年之久的並州大戰終於落下帷幕,只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戰例和英雄,留待後人去慢慢品評與細說……
匿名
狀態︰ 離線
394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03:25
第三九四章 算得失大軍擴編

並州大戰結束,前敵指揮所在發佈了最後一道關於各軍前往指定地點休整的命令之後,完成歷史使命,宣佈解散。

各軍戰後的各類數據經過核實之後,逐級匯總上報到了鎮北將軍府,具體的數據如下:

並州大戰第一階段,鎮北軍團總計投入正規兵力十萬人、八個軍的兵力,分別是臥虎軍、先鋒軍、飛虎軍、蒼狼軍、熊羆軍、龍騎軍、雄武軍、定遠軍。其中,先鋒軍和龍騎軍為兩萬人,其餘各軍皆為一萬人。

戰至最後,人員損失較重的是先鋒軍和雄武軍。因為先鋒軍兩萬人被分為兩個部分,承擔著駐守壺關和離石的重任,所以共計傷亡六千士卒。雄武軍一萬人對陣皇甫嵩的五萬大軍,損失了四千士卒。其他各軍的傷亡分別是臥虎軍兩千、飛虎軍一千五、蒼狼軍一千五、熊羆軍一千、龍騎軍兩千、定遠軍兩千。八支正規軍合計傷亡士卒兩萬,戰損比為兩成。

並州大戰第二階段,北方鮮卑和步度根率領十二萬人南下和西進,黑山張燕率領五萬山賊出山騷擾並州東北。這時候因為兵力吃緊,趙興臨時將五萬預備役部隊全部轉為正式部隊,分散在並州北方各郡作為防守兵力。胡車兒率領兩萬黃軒軍南下支援西線戰事,武安國率領一萬三千青徐志願軍北上協助防守,呼廚泉在南匈奴徵調兩萬騎兵,徐晃又緊急調動了兩萬鮮卑僱傭軍。如此一來,非鎮北軍團編製的各路人馬合計十一萬人。

戰至最後,由漢人、黃軒、南匈奴、鮮卑四族臨時徵調的十一萬部隊,傷亡了近一萬人,主要是遭受黑山張燕襲擊時損失了一些,還有就是防守鮮卑南下時損失了一些。

並州大戰第三階段,各路人馬開始撤收和重新佈防,魁頭最終自裁謝罪,並州獲得最終的勝利。這一階段,並州沒有再增加兵力,在兵圍五原之後,各軍輪戰,借助於為數較多的大型兵器的巨大殺傷,基本上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並州前後投入二十一萬兵力,對抗來自四面八方合計超過六十五萬大軍的圍攻,最終僅僅折損了三萬兵力,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那麼各路聯軍被鎮北軍團殺傷和俘虜的人數為多少呢?

損失最大的是董卓,出兵時八萬騎兵,最終逃回漆縣的不過兩萬,還折損了李傕、郭汜、李肅和葉雄四員將領,真可謂慘不忍睹;盧植、朱儁和皇甫嵩三路朝廷中央軍,出兵時合計十七萬人,最終返回司隸地區的不超過十二萬,損失了五萬;袁術來時帶著四萬丹陽兵,回去的時候只剩下三萬;袁紹出兵五萬,折損了一萬;公孫瓚出兵一萬,帶回幽州的不到五千;嚴顏率兵一萬,帶回去了四千蜀兵;龐德率兵一萬,帶回去了七千;曹操出兵三萬,結果折損了五千;孫堅出兵兩萬,折損了三千。劉表和劉焉各出兵兩萬,幾乎沒有損失。孔融和陶謙的兩萬青徐兵,幾乎也是沒有傷亡,不過全部被拐帶到了並州。

魁頭率領了八萬鮮卑控弦之士南下,最終全軍覆沒;步度根率領四萬遼西鮮卑兵發彈汗山,目前尚未有任何傷亡;張燕率領五萬黑山賊出山打秋風,遭遇張遼的圍堵,最終逃回去了三萬。

也就是說,先後圍攻並州的六十五萬各路聯軍,共計損失了二十八萬,戰損比達到了四成。當然這裡面損失的兵力,絕大多數最終不是死在了戰場上,而是成為了並州的俘虜。

經過統計,並州先後俘虜了袁紹軍兩千人,袁術軍四千五百人,蜀軍五千人,曹軍兩千人,董卓軍三萬人,鮮卑青壯六萬,黑山賊一萬,另外算上安穩無事的兩萬青徐軍,合計是十三萬四千左右。

並州各路聯軍前後宰掉了郭汜、李傕、陳蘭、白波、孫輕、魁頭六員將領,李肅也是因為中了呂布的詐降之計而被董卓殺掉。並州先後俘虜了張南、張旭、曹洪、祖茂、張翼、雷銅和葉雄等七員將領。並州將領劉何不幸身中流矢而亡。

趙興考慮到下一步的一些計劃,對掌控在手裡的軍隊進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調整和補充。首先,五萬戰時緊急轉為正規軍的五萬原預備役,戰後全部保留下來,分別充實到臥虎軍、先鋒軍和雄武軍。經過調整和補充之後,並州第一強軍臥虎軍擴編為兩萬人、先鋒軍擴編為三萬人、雄武軍擴編為兩萬人。

第二,從兩萬臨時徵調的黃軒族士兵和兩萬南匈奴士兵中選出一萬三千人,補充到飛虎和蒼狼二軍,不但補滿兩軍合計三千人的戰損,同時將兩軍擴編為一萬五千人。飛虎軍和蒼狼軍各自擴編的五千人中,都增加了一支重騎師,保證兩軍在今後的騎兵大決戰中絕對主力的地位。

第三,將定遠軍剩餘的八千人調入熊羆軍,另外從兩萬鮮卑猛士中挑選出三千人,一同編入熊羆軍,使得熊羆軍的兵力也達到兩萬。熊羆軍在這次並州大戰中打了許多漂亮仗,而且戰損比最小,僅僅折損了一千士卒,自然得到了擴編一倍的待遇。

第四,從五萬轉為正規軍的原預備役部隊、黃軒族、南匈奴族、鮮卑人四路剩餘人馬中挑選出一萬兩千士兵,補充到龍騎軍中,將龍騎軍擴編至三萬人。

第五,保留定遠軍的番號,將剩餘的原預備役轉正部隊、黃軒族、南匈奴族、鮮卑人合計兩萬人全部劃入定遠軍。

經過這樣一次調整,鎮北軍團仍然保持了八支軍一級編製的部隊,但兵力卻達到了十八萬人。這個數字正好與並州投入二十一萬人參戰,損失三萬,最終剩餘十八萬人的數字吻合。也就是說,趙興基本上將這些參戰的士兵全部留在了自己的軍中,而且有幾個部隊明顯還是多民族、多兵種組成,比如熊羆軍和定遠軍。

至於武安國率領的那一萬多青徐志願軍,趙興打算等各州平靜之後,讓孫觀、曹豹和陳登帶回去交給孔融和陶謙。對於這一萬多心思不在並州的部隊,趙興認為他們回到各自的州郡之後,或許可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勢力最為弱小的青州和徐州,現在是缺兵少將多財富,正好是袁紹、曹操、袁術等人窺覷的對象,將這一萬多經過大戰的青徐兵送回去,孔融和陶謙也能多一份自保的能力。

鎮北軍團各軍兵力經過調整和補充之後,接下來就該是論功行賞以及各軍的人事調整了。這麼關鍵的一件事情,趙興會如何佈局和安排呢?
匿名
狀態︰ 離線
395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22:39
第三九五章 論功勞重新佈局

偉人曾經說過:路線確定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這句話放到古代,同樣適用。

按照趙興的意思,調整和委任各軍將領的事情,本來是要延後到晉王受封之後進行,但賈詡和田豐等人卻明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這幾位重要謀士一直認為,將領的任免屬於軍事系統內部的事情,一個是時間上不能拖,另外一個是不要跟未來的晉王府扯上什麼關係。

趙興仔細一想,覺得眾人的意見確實有道理。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晉王受封之後,儘管趙興名義上會聽從晉王的調遣,但實際操控並州的仍然是趙興,三皇子劉鎔不過就是一塊給漢家顏面遮羞的布而已。但大家心裡明白不等於別人就沒有其他想法,隨著劉鎔漸漸長大,總會有人趁機慫恿他,做一些收權自立的事情。所以,為了防止將來多事,趙興需要從一開始就把軍事將領牢牢地掌控在手中,這樣做利人利己。

經過趙興與手下幾位重要謀士反覆醞釀,鎮北軍團新的人事任免命令新鮮出爐,軍長一級的主將調動和任命最為頻繁,但都是充滿深意,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下一步並州的動向和意圖。

鎮北軍團第一軍,臥虎軍。滿編兩萬人,主要承擔捍衛箕關、壺關和上黨郡的重任,可謂是並州的「御林軍」,軍部所在長子縣。軍長再次調整為徐晃,軍師陳宮。臥虎軍轄五個師,分別為:重步一師,師長王路;重步二師,師長裴元紹;輕步一師,師長趙虎;輕步二師,師長鄧茂;輕步三師,師長程遠志。

臥虎軍的軍長因為戰事需要,曾經換來換去,但師長和軍師基本上沒有大的調整,這一次也就提拔了趙虎一人,調走了臧霸,仍然保持著高度的穩定性,其步戰能力還是天下第一強。

鎮北軍團第二軍,先鋒軍。滿編三萬人,下一步將要承擔攻略三秦和西涼的重任,仍然是並州的開路「急先鋒」,軍部所在上郡高奴。軍長再次調整為關羽,軍師賈詡。先鋒軍轄六個師,分別為:重步一師,師長周倉;重步二師,師長韓巍;重步三師,師長成廉;輕步一師,師長曹性;輕步二師,師長劉石;輕步三師,師長黃龍。

關羽作為先鋒軍的第一任主將,再次返回擴編之後的先鋒軍,也是實至名歸,沒有人不服氣。關羽的老搭檔賈詡,熟悉涼州的地形和環境,今後正好協助關羽攻略西涼和長安等地域。先鋒軍的六位師長出身各不相同,但都經過了血與火的考驗,忠心問題基本上不用多慮。

鎮北軍團第三軍,飛虎軍。滿編一萬五千人,下一步將協助先鋒軍攻略三秦和西涼,繼續與董卓打交道,軍部所在上郡雕陰。軍長仍然為呂布,軍師李鐵柱。飛虎軍轄五個師,分別為:重騎一師,師長麴義;重騎二師,師長關平;輕騎一師,師長郭常子;輕騎二師,師長胡非亞;輕騎三師,師長李封。

飛虎軍自從交給呂布以來,屢立功勞。今後呂布仍然跟自己親家關羽在同一個方向作戰,雖然新任的軍師李鐵柱顯得有些資歷不夠,可他是呂布麾下兩位師長關平和胡非亞當年的隊長。他們三人組成的第二代將領團隊,正好與呂布、麴義、李封等三名第一代將領相互搭配,確保飛虎軍在騎兵部隊中繼續保持無雙的戰力。

鎮北軍團第四軍,蒼狼軍。滿編一萬五千人,下一步將兵出壺關,協助龍騎軍攻略冀州北部和幽州之地,軍部所在上黨潞縣。軍長調整為太史慈,軍師田豐。蒼狼軍轄五個師,分別為:重騎一師,師長方悅;重騎二師,師長臧霸;輕騎一師,師長呂翔;輕騎二師,師長呂曠;輕騎三師,師長王賀。

讓太史慈出任蒼狼軍軍長的職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畢竟太史慈的資歷與其他幾位軍長相比稍顯淺薄,但也沒有人反對。按照趙興培養將領的思路,太史慈在箕關熟悉了步兵作戰的流程,現在缺的就是指揮騎兵作戰的經驗,所以便任命他為蒼狼軍軍長。蒼狼軍的幾位師長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正好可以輔助太史慈。

鎮北軍團第五軍,熊羆軍。滿編兩萬人,下一步將兵出雁門高柳,攻略幽州和遼東之地,軍部所在雁門平城。軍長正式任命為徐庶,軍師暫缺。熊羆軍轄五個師,分別為:混騎師,師長暫缺;重步師,師長鮮於輔;輕步師,師長鮮於銀;遠程攻擊師,師長薛蘭;特戰師,師長侯成。

熊羆軍的將領任命頗為耐人尋味。不僅軍師一職空缺,竟然連混騎師師長的人選也待定,引得各位將領紛紛猜測此人會是誰。將出身暗影的薛蘭和侯成調給徐庶使用,體現了趙興繼續支持熊羆軍走多兵種混合道路的決心。八支軍隊裡面,唯獨徐庶和趙雲統兵的兩支沒有軍師,可見趙興對於徐庶軍事能力的充分認可。

鎮北軍團第六軍,龍騎軍。滿編三萬人,下一步將兵出壺關,主攻冀州北方,軍部所在太原晉陽。軍長仍然為張遼,軍師郭嘉。龍騎軍轄六個師,已知的師長有宋憲、魏續和郝萌三人,似乎還給某些人預留了位置。

龍騎軍是張遼一手帶出來的,如今擴編至三萬人,那可真是財大氣粗,實力雄厚。正是鑒於此,趙興將攻打冀州袁紹的重任丟給了自己的五弟。當然了,趙興還給張遼搭配了最牛叉的軍師郭嘉,還有影子將領趙雨,對於龍騎軍的戰鬥力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鎮北軍團第七軍,雄武軍。滿編兩萬人,主要任務是駐守在西河至太原這一帶,作為應急兵力隨時可以支援各個方向的作戰,軍部所在西河離石。正式任命李進武為軍長,軍師賈穆。雄武軍轄五個師,已知的師長有郭大賢、李大目和於氐根,營長至團長級別的將領,則清一色由臥虎少年班畢業的年輕後生擔任。

李進武在率領雄武軍防守藺縣時表現沉著冷靜,作風硬朗,深得雄武軍將士的認同與佩服,所以順利擔任了軍長職務。這支部隊看起來沒有其他部隊光鮮亮麗,但卻是當年關羽在西河一手訓練出來的,而且現在擔任中層將領的都是出身臥虎少年班,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

鎮北軍團第八軍,定遠軍。滿編三萬人,主要任務是防守並州北方四郡的安全,繼續開拓和收復北方疆域,軍部所在五原城。任命趙雲為軍長,軍師暫無。這支兵員組成最為複雜的部隊,共設五個常備師,師長分別是胡車兒、呼廚泉、吐奚、田岳和閻柔。五個師長,四個種族,還有一位人見人怕的統帥,足見趙興的用心良苦。

儘管已經將八萬鮮卑騎兵順利解決掉,但彈汗山卻落在了遼西步度根的手裡,那可是趙雲媳婦烏蘭的封地。所以,很自然地,趙興將趙雲又調回了北方,而且任命趙雲為成分最複雜的定遠軍軍長。趙雲在北方少數民族之中的名聲,早已傳播得人人皆知,讓他來擔任這個混成軍軍長,真是再合適不過。

任命完各軍的將領之後,目前趙興手下可用的人手已經非常缺少,主要還剩下警衛團團長典韋、訓練團團長高順、暗影實際負責人李進思、暗影分區負責人卞喜、華衛國,謀士李孚、王楷、許汜,後勤大總管劉繼禮、秦宜祿。

既然覺得手下人少了,有著「人販子」美稱的趙興自然不會坐等其成,他立即將眼光投向了還被軟禁在臥虎城內的幾名俘虜將領身上。這一次,也不知道趙興想要拐帶哪些人,是否又能成功。
匿名
狀態︰ 離線
396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22:58
第三九六章 趙興又露奸商臉

趙興分別與張南和張旭兄弟兩個談話之後,發現這二人對於袁紹並沒有多少忠心可言,只是聽到袁紹的名頭大,便前去投奔,想在冀州混個出身。

不過讓趙興沒有想到的是,二人雖然對袁紹沒有忠誠之心,但兄弟感情十分深厚,都是十分焦急地詢問其餘兩個兄弟的下落,考慮自己的時候反倒少些。

雖然張南和張旭話裡話外透出來的意思,只要趙興能夠保證兄弟張凱的安全,他們便投效並州,可趙興卻不為所動,並沒有立即答應此事。既然這三兄弟不能忠心在袁紹帳下做事,就算投奔了並州,今後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如今趙興手下將領日漸增多,很多時候他都照顧和觀察不過來。可以預見的是,日後趙興手下的將領不但會突破一百大關,將來還會向著一千邁進,這些將領的能力可以有高低,但忠誠度卻絕對出不得問題。趙興有太多別的勢力沒有掌握的秘密,一旦手下某個將領通敵叛變,損失就會十分巨大。

想來想去,趙興還是決定將張南和張旭作為跟袁紹交換的砝碼,從冀州搞些好處回來。至於這對不太忠誠的三流將領,還是丟給老袁繼續慢慢「享用」吧。

見完了張氏兄弟,趙興又見張翼。這位出身蜀中的小將,身材長的矮小精悍,雙目炯炯有神,與趙興侃侃而談,言辭很有條理,居然是個有學識的將領。一番交談下來,愈發讓趙興動了招攬張翼的念頭。趙興於是問張翼:「如今家世如何?」

張翼答曰:「高祖曾任司空,曾祖曾任廣陵太守,至父輩家道中落,如今在蜀中仍為二流人家。」

「可曾想過轉投並州?」趙興於是又問。

「不敢欺瞞將軍,亦曾想過,但祖宗墳塋尚在蜀中,翼不敢忘!」張翼說的客氣,但態度堅決,相當於是婉言拒絕了趙興。

趙興於是點點頭,不置可否地離開張翼所在院落,然後來到最後一處軟禁著雷銅的院子。古人鄉土觀念很重,讓出生在大西南的張翼投身北方的並州,確實有些難度。不過凡事皆在人為,既然趙興動了招攬張翼的念頭,今後肯定會安排人手做一些努力,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說不定也能說動張翼。

見到雷銅之後,趙興原以為雷銅應該和張翼一樣長的矮小精悍,屬於典型的西南地區男子外貌,結果發現截然相反。雷銅不僅長的人高馬大,而且還是典型的北方漢子口音與舉止。趙興好奇之下,問雷銅老家何地,結果雷銅回答說出生在廣陽(今北京大興西南),長大之後才隨同鄉前往蜀中謀生。

聽說雷銅是北方人,為了謀生才背井離鄉去了蜀中,趙興頓時來了精神。趙興問雷銅父母兄弟的情況,結果小伙子說自己也不知道,或許已經死於前幾年橫行北地的大瘟疫。趙興便仔細詢問了雷銅家中親友情況,讓李進思仔細拿筆記了,立即派出暗影前去查探。

雷銅見趙興如此重視自己,心中感動不已,不等趙興招攬,竟然主動提出投效。趙興自然是高興地答應了下來,然後也安排雷銅前往臥虎講武堂學習深造,準備以後加以任用。

從暗影總部視察結束之後,趙興坐在馬車裡開始琢磨起如何處置曹洪、祖茂等將領,以及俘獲自袁紹軍、袁術軍、蜀軍、曹軍的一萬多俘虜。至於捉到的董卓軍三萬人,鮮卑青壯六萬人,黑山賊一萬人,那是一個也不會放回去了。這十萬青壯,趙興留著今後還有大用場。

想事想的頭痛地趙興,開口問身旁的表弟:「進思,你猜猜看,曹操、孫堅、袁紹、袁術、司馬朗五方勢力當中,誰肯割肉交換俘虜,誰又可能一毛不拔,壓根不顧被俘士卒的生死?」

李進思被趙興如此一問,便皺眉思考了一陣,然後回答說:「我猜曹操最肯割肉,袁術可能一毛不拔。」

「你只猜中一半。最肯割肉的一定是孫堅,因為他跟祖茂的交情深厚;一毛不拔的卻是袁術,這傢伙才不會顧及被我們活捉回來的四千多士卒。」趙興笑著分析道。

「興哥,要是幾方勢力感覺我們開出的條件過於苛刻,萬一不要這些被俘的將領和士卒怎麼辦?難不成讓我們養活他們一輩子?」李進思有些擔心地問道。

「不必擔心,從來都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這事情我們可以派秦誼祿或者劉繼禮跟他們慢慢談嘛!」趙興擺出一臉奸商嘴臉,有些興奮地說道。

「這一次,我們要用祖茂從孫堅的吳州換回來一批船匠,用蜀軍俘虜從司馬朗那裡換回一批製作金瘡藥粉的藥材,用張南和張旭從袁紹那裡換回一大批鐵礦石,用曹洪和兩千泰山兵從曹操那裡換回來一大批糧食,至於袁術的四千多丹陽兵,我們自己留下來用!」趙興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算計,簡直比大管家劉繼禮還像個商人。

李進思聽完表哥的打算,立即接話說道:「興哥,你從吳州索要船匠,又留下熟悉水性的丹陽兵,是不是準備組建水師營?」

「是啊,此事已經拖了整整六年之久,不能再拖下去了!等拿下冀州北部,將我們的軍隊開進渤海郡時,我們就需要一支水師來作戰和運輸了。今後一統天下,需要用到水師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以後你就能明白我的這番用心了……」趙興一臉堅決地回答李進思。

「今後我會吩咐行走各地的暗影隊員,留意和發現善於水戰的人才,能夠製作大船的工匠,無論如何也要多挖一些人才回來,免得耽誤了你的大業。」李進思一臉期待地說道。

過了片刻,車內忽然又響起李進思的聲音:「對了,興哥,有件事情差點忘了向你匯報。蔡大學士的千金,文姬姑娘聽說最近你返回臥虎城了,今日一大早便從太行書院那邊趕往將軍府,說一定要見到你……」

「停車!掉轉馬頭,今晚上我們宿在暗影總部……」已經有些睡意朦朧的趙興忽然大叫一聲,像是被人兜頭澆了一盆涼水,渾身打了個激靈。
匿名
狀態︰ 離線
397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23:17
第三九七章 數萬英靈眠太行

隨著並州大戰硝煙散去的,不僅有冷冽的北風和黃沙,還有數萬為了保衛並州而逝去的靈魂。

對於鎮北軍團而言,戰場之上受了輕傷的士兵,從來不計算在傷亡數字之中。也就是說,總計三萬人的傷亡數字中,絕大多數是亡故,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重傷殘疾,今後無緣再上沙場。

鎮北軍從成軍之初,就沒有丟棄袍澤遺體的做法和習慣。那怕是深入大漠追擊幾千里的蒼狼軍,還是西進涼州作戰的飛虎軍,犧牲的同伴都會被妥善帶回上黨,最終安葬在太行忠烈園。

這樣做,不僅是對逝者的承諾,也是對生者的交待,更是對戰士的激勵。

按照趙興的吩咐,這次兩萬多英靈魂歸太行,要舉行重大的祭奠和弔唁儀式,主祭人則由他親自擔任。

負責具體操辦此事的,是一個臨時成立的治喪委員會。委員之中,有名聲響亮的張儉、蔡邕、邴原、管寧等四位大學士,有德高望重的李亭方和劉焉,有負責撫恤和宣傳的地方官員棗祗、崔琰、禰衡,有代表軍方出席的戰鬥功臣,還有負責後勤保障的劉繼禮與秦誼祿。如此豪華的班底,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趙興對此事非常重視。

這件事情的重要,還可以從鎮北將軍府的日程表上看出一二。慶功大會、集體婚禮、晉王受封等等重大的事項,全部排在烈士祭奠大會之後,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干擾和影響。

光熹二年二月初二,一個非常順口和便於歷史記錄的日子。往昔寂靜肅穆的太行忠烈園,今日卻是人頭攢動,從山腳之下一直蜿蜒到了山頂,粗略估算下來,人數只怕超過了十萬之巨,當真是摩肩接踵,十分浩大。

不過這一次人們臉上的表情與以往參加集社時完全不同,就連被父母牽著小手的孩童,都滿臉的哀傷與愁苦,更別說清一色黑衣白孝的弔唁隊伍。

前來參加弔唁的人群當中,傷心慟哭的是陣亡將士的家屬;攙扶左右的是返回臥虎城參加慶功大會的將士;其餘的大多數,則是居住於臥虎城附近的百姓,在得知英烈今日入園的消息後,自發趕來向這些為了保衛並州,流乾最後一滴血的戰士們送最後一程。

太行忠烈園的正門之前,原本有一處特意平整出來的廣場,昔日人流稀少時,廣場顯得特別空曠巨大,今天卻站滿了各行各業的百姓。儘管廣場上已經井然有序地站滿了人群,可仍然有大量的百姓在從山腳上排著隊向上攀登。趙興於是傳下命令,允許這些後來的百姓自己尋找可以落腳的地方,只要不會打擾到已經安寢的往日英烈就可以。

於是,太行忠烈園的山前山後,到處站滿了披麻戴孝的百姓。

預定的祭奠時辰到了之後,擔任司儀的邴原朗聲說道:「並州大戰陣亡將士入園儀式,現在開始!」

「第一項,為陣亡將士陵寢鋪灑青松翠柏枝葉!」

原本已經圍在兩萬多墓穴周圍的百姓,輕輕地將手中拿著的松枝和柏樹葉放進墓坑之內。

「第二項,抬烈士骨骸上山!」

臨時抽調回來的龍騎軍、雄武軍四萬多將士,與上黨的五萬多青年,四人一組,用行軍擔架,抬著鎮北軍統一制式的裹屍袋,緩緩從山腳下向陵園正門移動。

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兩萬多人的屍骸從山腳下魚貫抬上山頂,最快也要兩個時辰。但趙興執意要這麼安排,他覺得讓弔唁的人群在等待的過程中,可以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

看到最後一具烈士的遺體被抬到了對應的墓穴旁邊時,邴原又開口說道:「第三項,請鎮北將軍發表告別演說!」

於是趙興走上一處特製的高台,高台的四周密集地擺放著一圈具有傳聲效果的擴音裝置。

「即將離我而去的戰友們,今天,我代表並州三百萬仍然活著的人們,跟你們最後再說上幾句話……」趙興一開口,就是非常直接的大白話,沒有了以前行文演說時的華麗與詼諧。

巨大的回聲,將趙興的這句話傳播了太行山麓,聽到的人們無不潸然落淚,痛哭流涕。

「有的人活著,輕於鴻毛;有的人死去,重於太行。你們的離去,就如同這巍峨太行,必將永載史冊……」

「願你們不屈不饒的精神與太行永存!願活著的人們永遠不會背叛和忘記!」趙興終於大聲說完了最後一句,過於投入的他,早已忘記自己也是滿臉淚水,泣不成聲。

「第四項,請烈士入棺!」邴原的聲音適時響起。

墓穴兩旁的人們,將烈士們的遺骸從擔架上抬起,輕輕放置於早已準備就緒的棺木之中,強忍著心中的不捨,緩緩蓋上了棺蓋。

「第五項,請烈士安寢!」

統一油漆成黑色的嶄新棺木,被人們緩緩地沉入墓坑之中。有些悲傷過度的烈士遺孀顧不得親友的阻攔,發了瘋般跳進了墓坑之中,緊緊抱著棺木不願鬆手,許多人更是哭得昏死過去……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一將功成萬骨枯……」

再多的詞彙與言語,也無法表達親人離去時當事人的悲痛之情。很多人只看到了立於台前的將軍如何威風凜凜,卻自然地忽略了戰場之上默默無聞的小兵。

趙興放眼看去,到處都是悲痛欲絕的場面,前生今世,只有眼淚不會欺騙。

「第六項,為烈士陵墓栽種青松翠柏!」邴原的聲音還在繼續響起,此刻趙興卻什麼也聽不見,看不見。他在心底默默對自己說:「再努力一些,再勤奮一些,再睿智一些,今後讓這樣的場面少出現一些!」

「儀式結束,請鎮北將軍回城!」邴原的聲音再次響起。

已經有些神情恍惚的趙興,被典韋和李進思輕輕架著,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漸行漸遠。趙興的身後跟著鎮北軍團八軍軍長,八軍軍長身後跟著作戰有功的英模代表。

人群之中,不知是誰忽然喊了一句「鎮北將軍萬歲!」於是原本感覺丟了靈魂的人們跟著放聲高呼「鎮北將軍萬歲!」

又有人喊:「誓死捍衛並州!」,人們立即接著吶喊:「誓死捍衛並州!」

歸城隊伍中的劉焉看到這一幕,內心泛起陣陣苦澀,但卻沒有任何反感。一向講究國法禮制的大學士們則是默不作聲。

至於其他百姓,則是一副理所應當的表情。只要能讓百姓安穩地過上好日子,別說是喊趙興幾聲萬歲,就是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又有何難?
匿名
狀態︰ 離線
398
匿名  發表於 2012-9-6 17:23:39
第三九八章 軍徽閃閃歌嘹亮

     太行山麓舉行過一場盛大感人的弔唁送別儀式之後,人們響應鎮北將軍的號召,擦乾眼淚,笑著面對新的生活和開始。對於那些逝者而言,留下來的人們能夠幸福地活著,便是他們最大的慰藉。

    經過廣泛地徵求意見,鎮北將軍府將決定今後每年都要組織兩次集體性地掃墓活動,分別在上半年的清明節和下半年的重陽節。今後一些重大的集體參觀和宣誓儀式都將安排在太行忠烈園。太行忠烈園將進一步擴大建設,按照趙興的要求,建成一個融合森林公園與陵園與一體的大型公共場所。

    英烈需要人們緬懷和敬仰,但並不需要將烈士陵園搞得陰森鬼氣,使得人們平日裡都不敢上山。實際上,如果讓百姓們始終感覺到逝者陪伴和護衛著自己,這種情感比起單純的緬懷和忌諱來得更加持久和親切。

    趙興還設想在太行烈士陵園修建一座大型的軍事博物館,將各軍作戰期間來往的書信、戰鬥用過的兵器、鎧甲、繳獲敵人的物品,甚至是大型的戰場素描畫像等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東西,全部保存下來,以供後人瞻仰和參觀。

    為了讓軍事博物館內的藏品更加多樣和豐富,趙興還絞盡腦汁回憶上一世各**隊曾經使用過的徽章、勳章、紀念章、資歷章、肩章、軍徽、帽徽等等象徵榮譽或者群分軍兵種、軍銜身份的各類標識,然後一一畫在紙上,請來並州最有名的畫匠和兵器研究院的設計師傅,指點眾人設計出了一整套的各種軍事徽章和標識,並且立即進行批量生產,為即將舉行的慶功大會做好準備。

    二月十五日,在臥虎城新落成的一座大型室內場所之內,來自鎮北軍團各軍的戰鬥英雄和有功將士彙聚一堂,個個臉上喜氣洋洋地端坐於大禮堂中,等候著慶功大會和頒獎典禮的開始。

    禮堂之中的佈置,像極了後世政府機關和軍隊的大禮堂,分為臺上台下兩大部分,既可以用來承辦會議,還可以用來進行彙報演出。一幅寫著“鎮北軍團慶功大會暨頒獎典禮”紅底黃字的會標,筆直地橫拉在前臺之上的橫樑下面,顯得熱烈而大氣。

    臺上擺放的長條型會議桌後面,擺放著九把高背靠椅,說明今天為將士們頒獎的將會是九個人。有人猜測是鎮北軍團八位軍長再加上鎮北將軍,也有人猜測是四位將軍、四位軍師,再加趙興。至於具體是哪九個人,因為會議還沒有正式開始,所以大家還不得而知。

    “奏樂!”負責維持會場秩序的典韋,站在禮堂的後面,沖著二樓閣樓上的樂師們發號施令。隨後,一陣慷慨激昂的旋律從禮堂二樓響起,讓原本有些鬧哄哄地會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咋聽之下,這首樂曲的旋律抑揚頓挫,重重的鼓點聲,仿佛不停地敲擊著在座的每一個人心扉,鼓動著大家立即拿起手中武器,奮不顧身地沖向戰場,與敵人決一死戰。這首樂曲的旋律,是趙興請來了許多樂師,他在嘴裡一邊哼哼,然後樂師一邊譜曲創作完成。每一個節奏和音符都經過反復的演奏和推敲,直到讓趙興完全滿意為止。

    那麼,趙興究竟又從後世剽竊了哪一首能讓戰士熱血沸騰的歌曲呢?答案是Era樂隊的The Mass(彌撒)。這首歌,在後世曾被眾多網友誤以為是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戰歌《SS閃電部隊在前進》。

    The Mass改編自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據說二戰期間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的軍歌也改編於此,因此歌曲的調子十分相似,因而被人張冠李戴以為The Mass就是納粹軍歌。The Mass頗具魔幻色彩,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時而如波瀾壯闊的大海,時而像高山巍峨,時而如大風過境,時而又是閃電劃破長空。

    一首樂曲結束之後,趙興帶著手下八位軍長身穿筆挺的羊毛大氅,威風凜凜地進入了會場。

    “全體起立,戴帽!”典韋洪亮的聲音再次響起,“歡迎鎮北將軍和八位軍長登臺!”

    “唰唰!”台下就坐的將士們在最短的時間內起身站立,將原本就挺直的腰杆更加向上挺拔了幾分。等到趙興一馬當先走上主席臺之後,緊跟在他身後的關羽、徐晃、趙雲、張遼、呂布、李進武、徐庶、太史慈等人也是一臉莊重地魚貫登上主席臺,紛紛就坐。

    趙興的右手邊從近到遠依次坐著關羽、趙雲、李進武和徐庶;左手邊從近到遠則依次坐著徐晃、張遼、呂布、太史慈。從這個座次的排列上,可以看出八位軍長的座次是按照投效並州的先後順序來安排的。這種安排最省事,讓大家基本上沒有多餘的想法。

    “全體坐下,脫帽!”典韋再次下達命令,幾千將士於是轟然一聲,全部端坐於座位之上。

    “下面,我宣佈鎮北軍團慶功大會暨頒獎典禮正式開始!第一項,請徐軍長宣讀並州大戰戰後總結!”趙興鏗鏘有力的聲音開始在禮堂之中回蕩。

    八位軍長之中,文采最好的是徐庶,所以這宣讀戰後總結的任務便交給了徐庶。

    等徐庶簡潔明瞭地宣讀完戰事總結之後,趙興又開口說道:“第二項,請關軍長宣讀獲得榮譽稱號的營連單位名單!”

    “第三項,請徐軍長宣讀獲得戰鬥英雄稱號的個人名單!”

    “第四項,請趙軍長宣讀獲得並州一等功勳的個人名單!”

    “第五項,請張軍長宣讀獲得並州二等功勳的個人名單!”

    ……

    “第八項,請太史軍長宣讀獲得並州保衛戰紀念章的各界團體!”

    “第九項,由我宣佈晉升職務和軍銜等級的將領名單!”輪到趙興宣佈名單時,大會居然進行到了第九項,這次盛會的規模之宏大由此可見一斑。

    “第十項,請獲獎代表上臺領取獎章、委任狀和各類榮譽標識!”宣讀完最為重要的晉升命令之後,趙興接著說道。

    “奏樂!”典韋的聲音緊跟著再次響起,於是剛才那首激蕩人心的樂曲再次響起。

    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之後,獲得各種獎勵和表彰的單位或者個人才領獎完畢,此時臺上的九位大佬早就笑的臉抽筋,頒獎頒的手發軟。

    “大會最後一項,請全體起立,隨我一起唱這首歌曲!”趙興首先站立起來,然後大聲下達了命令。

    隨後趙興領唱一句,臺上台下的將士便跟著趙興學唱一句,那歌曲的旋律赫然正是剛才大家已經聽過兩遍的激昂旋律,只是配上了具體的歌詞時,更加顯得氣勢恢宏,震撼人心。

    這首軍歌的具體歌詞如下:

    天空佈滿深暗的黑雲,大戰即將來臨。

    淚水劃過妻兒的臉龐,並州就在身後。

    遠方傳來敵軍的腳步聲,大地在顫抖。

    是捍衛正義的時候了,熱血早已澎湃。

    乾枯樹枝上最後一片樹葉,被寒風打落。

    閃電劃破長空,撕裂遠方的黑幕,

    看,是英勇無畏的鎮北軍團在前進!

    無論面對狂風或是暴雨,還是冰霜對我們微笑;

    火熱的白天,寒冷的夜晚,撲面的征塵,

    我們享受著這種樂趣,我們享受著這種樂趣!

    我們的戰馬嘶鳴賓士,掀起陣陣風暴。

    當敵人漸漸露出蹤影,我們英勇無畏誓死向前!

    我們生命的價值,就是為了光榮的鎮北軍團而戰!

    為並州而死是至高的榮譽!

    伴隨著呼嘯而過的箭雨,我們像閃電一般沖向敵人。

    與袍澤們一起向前,並肩戰鬥,

    躍上那沖向勝利的通途!
匿名
狀態︰ 離線
399
匿名  發表於 2012-9-7 16:39:39
第三九九章 英雄兒女結良緣

別出心裁的頒獎典禮結束之後,鎮北軍團各路將士們嘴裡哼哼著半生不熟地《鎮北軍團進行曲》,呼朋喚友地出了大禮堂,紛紛前往臥虎城內的各處醉仙樓,準備來個一醉方休。

作為趙興的私家產業,醉仙樓在臥虎城內已經無所不在,幾乎每一條熱鬧繁華的街道都有這麼一座,以供不同層面的食客們前來就餐。這些餐廳都收到了通知,近日裡凡是胸前別著各種勳章的將士前來就餐,一律免費,頂級的長河大曲也是任量供應。

這些有功於並州和百姓的將士們,常年累月地在邊關和苦寒之地盡忠職守,不能在父母膝前盡孝,在妻兒身邊盡責,難得回到並州最為繁華的臥虎城一趟,自然要讓他們感受到最高的禮遇和尊崇。他們吃喝十來天的這點花銷,鎮北將軍府還是承擔的起。

光熹二年二月的並州,是一個先抑後揚的月份。月初陣亡將士入陵,月中有功將士接受獎賞,而到了月末則是一場盛大的集體婚禮。在這場婚禮上,已知的有關平和呂綺玲、李鐵柱和賈瑩、田岳和丁蕊、賈穆和高悅等幾對將門之後的子女喜結良緣。這也是許多年前趙興在少年班亂點「鴛鴦譜」早就定下來的婚事,也過了己方家長的點頭同意,算是皆大歡喜。

既然號稱集體婚禮,一向喜歡搞出大場面來的趙興,自然不滿足於上面四對新人的婚禮。於是趙興手下各路將領紛紛動員家中已經給定好親的將士們,邀請大家一道參加二月二十二日在臥虎城舉辦的盛大集體婚禮。

到了成婚年齡的年輕將士們,聽說集體婚禮由鎮北將軍親自擔任司儀,而且還有許多新鮮好玩的節目,更有神秘大禮包奉送,自然是紛紛報名參加。許多出生於北方四郡的將士,尤其是幾個非漢族部落的將士們,尤其對於臥虎城的這場集體婚禮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來。各級將領將這個特殊的小情況上報給了趙興,得到趙興的大加讚賞和極力支持,於是本該在自己老家成婚的許多新人,也是興致沖沖地趕到了臥虎城,無論如何也要湊這個熱鬧。

經過最後的努力,前來臥虎城參加集體婚禮的將士,湊夠了九百九十九對,象徵著天長地久。這個數字今後也成了大家默認的規矩,只要是舉行集體婚禮,那就一定要湊夠九百九十九對新人,據說可以保證婚後夫妻白頭偕老,恩愛一生。

已經做好大放血準備的趙興,最終仍然被這近千對新人的數目嚇了一跳,暗自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大嘴巴。都怪他把風聲早早地放了出去,說是所有參加集體婚禮的新人,都將得到鎮北將軍贈送的神秘大禮包。既然是鎮北將軍送得禮品,絕對不能隨便應付差事,如今整個並州的百姓都在等著趙興這個謎底揭曉呢。

將自己關在房間內好幾天的趙興,終於想到了該給這近千對小夫妻們送什麼樣的大禮包了。他的禮單是這樣的:一張即將開張的「並州農兵商金行」貴賓卡;一封臥虎婦幼保健醫院優先入院就診介紹信;一張並州官辦畫像館的兌換券;一對純銀打造的新娘頭飾。

粗粗看下來,幾乎沒有幾個人明白這份大禮包有什麼用處,尤其是那張「並州農兵商金行」貴賓卡。金行是個神馬玩意?除了劉繼禮、秦宜祿、糜貞和幾位地方官員差不多搞懂了之外,全並州的老百姓沒有幾個知道。說白了,這個金行其實就是並州發展建設銀行……

集體婚禮如期在臥虎城內的中心廣場上舉行。身著一身新式軍服的九百九十九位新郎官,在廣場的一邊按順序列隊,排頭而立的自然是李鐵柱、關平、賈穆、田岳以及一些早年出身臥虎少年班的將領。這些將士們身上的軍服筆直挺括,採用了純白色,竟然是上下分體設計,褲縫和袖口等位置還用金線繡著令人炫目的花紋。

最為耀眼的就是他們肩膀左右兩邊抗著的一副黑底金邊銀星的軍銜標識,至於這些或是一道槓槓,或是兩道槓槓,兩顆、三顆的小星星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那就需要人們仔細閱讀一下並州新近頒布的《並州現役將士管理暫行規定》,那上面有專門的圖樣和解釋。

廣場的另外一頭,自然是站立著九百九十九位打扮的花枝招展地新娘子。這些新娘子也統一穿著大紅的喜服,具有濃郁的古典特色,充分展示出東方女性婉約柔美含蓄的姿容。特別是她們頭上戴著的那一整套令人炫目的頭飾,不僅外形頗大,做工別緻,而且十分輕巧,戴在新娘子頭上既不累贅,隨著她們緩緩行走時,還會發出清脆的沙沙聲。

隨著一百聲禮炮衝向雲霄,早已圍在廣場四周的樂師們,拚命地吹打起手中的樂器。新人們則按照事先約定好的程序,井然有序地來到廣場中間領取趙興為大家準備的大禮包。等趙興和他的六位婦人滿頭大汗地將禮包送到新人們手中之後,集體婚禮進入高潮。趙興手下的將士們紛紛纏著趙興,讓趙興給自己未來的孩子賜一個生龍活虎地好名字。而新娘子們則是圍住趙興六位艷光四射的婦人,紛紛討教如何在婚後能夠盡快為丈夫生下一男半女。

此時的趙興,真恨不得將整個太行書院的師生們全部搬過來,起名字這事,這些成天咬文嚼字的師生才是內行。讓趙興一口氣取上千個名字,還不如讓他在沙場之上跟張飛大戰一千回合好過。

趙興的六位夫人儘管都有了子女,可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這些大膽潑辣地新娘子問及與鎮北將軍芙蓉帳裡的好事,就算胡杏兒和糜貞這種大膽潑辣的女子,也是鬧了個大紅臉,紛紛尋找機會脫身。

一場熱熱鬧鬧的集體婚禮終於在落日時分結束,早已筋疲力盡的趙興和他的夫人們,趁著新人們在廣場上載歌載舞的時機,趕緊抽身返回了將軍府。

說實話,趙興這次的大場面仍然搞的很新穎也很成功,很有可能成為又一項引領並州風潮的舉動,但他自己是打死也不準備搞第二次了。下次要是實在繞不過去,怎麼也要將賈詡、田豐、關羽、徐晃等人一起帶著,最好連他們的家眷也帶著,主持集體婚禮這事,實在是累死個人……
匿名
狀態︰ 離線
400
匿名  發表於 2012-9-7 16:40:35
第四零零章 曲終人散志未消

時間到了陽春三月,鬧騰了差不多一個多月地臥虎城,終於復歸平靜。

從各方趕回並州參加重大活動的將領們,已經陸續返回各自部隊,準備開始新的征程;趕到臥虎城湊熱鬧的各郡縣商人,在接到關於「並州農兵商金行」即將開張的消息之後,也沒有了湊熱鬧的閒情雅致,紛紛前往各地搶佔先機和市場;閒暇了小半年的莊戶人家,吆喝著耕牛下了田間地頭,趕在時令季節進行耕種,憧憬著年底將家中的穀倉裝的滿滿登登。

熱熱鬧鬧的歡聚時光總是美好和短暫的,就如同人生,大起大落的時候總是少數,更多的時候則是平平淡淡與波瀾不驚。雖然曲已終、人已散,但並州各行各業的人們,心裡都裝著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與期盼,並不曾像以往那般苦挨著度日。

隨著幾路軍長返回各自駐地,趙興的幾位智囊被換回了臥虎城,陣前殺敵的事情交給武將做,謀劃長遠的事情自然是文士來。

朝廷的各路聯軍這次撤軍之後,一段時間之內,肯定是無法再次糾集如此龐大的兵力圍攻並州,而並州卻一舉將原本常備的十萬正規兵力擴充至十八萬之多,自然是有用意和原因的。

鎮北將軍府的一間小型會議室內,趙興和賈詡、田豐、陳宮、郭嘉、秦誼祿、許汜、王楷等人討論著今後並州的發展策略和擴張方向。

趙興首先開口說道:「以並州目前的兵力,調集五至八萬兵力,可以順利拿下冀州或者涼州。但如今除了西涼董卓元氣傷的較重之外,其餘各方勢力,包括朝廷的三路大軍仍然保存著實力,一旦我們主動挑起戰端,則幾方勢力又會聯合在一起,使得我們首尾難顧。」

「國昌所言甚是,雖然此次並州大戰,我們的損失比起聯軍來要小一些,但人馬錢糧消耗巨大,已經很難應付太過巨大的征伐。如果強行出兵一方,則會傷了並州的元氣和根本,不利於長遠的發展。」陳宮接著趙興的話分析道。

「我的意見是暫時不動東邊和西邊兩方勢力,不妨將視線投向北邊。雖然北方多為苦寒之地,物產貧瘠,但如今鮮卑大敗,各個部落沒有了大頭領,亂成一盤散沙,正是徹底解決北方問題的大好時機。」郭嘉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並州如今的發展,鎮北軍團的強大,建立在各種新式技術不斷推廣應用的基礎之上。我們要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在一些關鍵技術和制度方面,超越其他各州五到十年。這樣下去,並州只會越來越富,將其他各州遠遠地落在身後。幽州雖然地處東北偏遠之地,但盛產煤石、鐵礦和銅礦,如果能夠插進一隻腳進去,對於並州而言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熟悉東北形勢的田豐開口說道。

「元皓先生言之有理。此次並州被圍,幽州牧從始至終未曾參與,暗中始一直與我們繼續貨物來往。前些時日田岳帶著士卒進入幽州代郡活動,與守衛馬城一帶的幽州郡兵打得火熱,劉岱肯定早已獲悉此事,卻裝作不耳不聞,分明是不願得罪於並州。如果我們私下將劉岱拉過來,則可以兵發漁陽,對傷了元氣的公孫瓚進行討伐,則幽州可入我們之手。」王楷接著田豐的話頭往下分析。

「既然劉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何不乘此良機,從馬城一帶突襲彈汗山,將步根度這個隱患早日趕回遼西地區!」許汜受了田豐啟發,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直默不開口的賈詡此時說道:「各位的意見各有側重,仔細謀劃一番,當能成事。吾以為不妨分兵兩路或者三路,一路北上大漠,趁著天氣逐漸轉暖之際,將鮮卑人徹底從北方驅趕到西邊去;一路突襲彈汗山,將步根度趕回遼西地區,這一路大軍繼續打著追擊的旗號,一口氣追到漁陽郡的北邊,然後突然掉頭向南,順道剿滅公孫瓚。如果兵分三路,則從出兵的兩路中分出一路,向劉岱借道,直接撲向漁陽地區。」

「不知如今並州的戰略儲備能夠支持幾路大軍作戰?」趙興轉頭問秦誼祿。

「啟稟將軍,並州的儲備支撐兩路大軍半年的戰事比較寬裕,如果支持三路大軍半年的戰事,則有些緊張……」秦誼祿略微思索片刻,謹慎地回答趙興。

趙興聽完秦誼祿的報告之後,皺了皺眉頭,感覺辛辛苦苦積累多年的儲備,一場大戰便耗費了大半,如今到讓他有些畏手畏腳的。

「鎮北軍團走的是精兵強軍的路線,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後勤保障,將會直接影響到戰力發揮。如今並州經過一場大戰之後,也是傷痕纍纍,不宜再進行多路大戰。我的意思是,將攘外和安內的事情同時鋪開,北方的鮮卑餘部,必須要趁現在的有利時機進行清除;佔據彈汗山的步根度,姑且先讓他逍遙快活一段時間;至於幽州劉岱,一俟晉王正式受封,便要盡快拉攏過來,這樣可以盡快盤活並州的各類閒置資源。」

「如今大戰初平,正是民心思穩之際,確實不宜四處用兵。不如靜待其他各州相互攻伐起來之後,我們再順勢而為。當然,在並州北方用兵因為不涉及漢人,而且與南方各州相距甚遠,就算打翻了天,也不會引起各方勢力的注意。」一向喜歡求穩的陳宮,繼續堅持自己先搞好內部發展,再興兵討伐其他州郡的意見。

趙興聽完陳宮的意見之後,表示贊成地點點頭,然後平心靜氣地說道:「公台先生之意,吾已明瞭。以如今並州之形勢,確實不宜狂飆突進,還是安心發展內政,繼續積蓄力量為上。在情況允許,花費代價較小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擴展,比如向北一直打到北海,向東北拉攏劉岱,向西北蠶食北地郡,最終與馬騰接壤。」

經過眾人的仔細分析和討論,趙興最終定下了攘外安內同步進行的大方向,接著又商議了晉王受封等事項,對將要出兵的幾路兵馬進行部署和調動,直忙到了後半夜才算結束。

如今並州大勢已成,是採取疾風暴雨式的侵略擴張,還是採取穩打穩扎的逐步推進,皆由趙興最終做出決定。所幸趙興當皇帝的念頭不是那麼急切,最終選取了一條比較折中的道路,準備水到渠成地登上權力的巔峰。

PS:第八卷今晚總算完結了。下一卷《攘外安內》,將是一個短暫的緩衝和過度,有一些還未正式登台亮相的牛人,也會逐漸走上歷史的前台,將這原本已經混亂的局勢,攪得更加亂成一團。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5 18:1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