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411
匿名  發表於 2012-9-7 16:46:18
第四一一章 西涼辣椒到五原

話說晉國立國已經有一個多月過去了,跟並州交好的西涼馬騰和幽州劉岱已經得了消息,於是紛紛派出使者前來祝賀,意圖進一步加固與晉國的關係。

因為距離最近,所以劉岱派來的使者最先抵達晉陽城。劉岱派來的使者,帶著一筆頗為不菲的禮物拜見了趙興,表示出願意繼續交好的願望,並且在話裡話外透露劉岱惟趙興馬首是瞻的態度,而且主動提出可以開放代郡一帶的長城關隘,允許晉國的軍隊自由出入。

趙興自然是代表晉王劉鎔,熱情地接見了劉岱派來的使者,並且安撫劉岱說晉國從沒有攻打幽州的打算,希望今後兩家繼續保持親密無間的全天候友誼。得了趙興答覆的使者,帶著晉國專門回贈的許多禮物,高高興興地返回了幽州。

劉岱的使者前腳離開晉陽,馬騰派出的使者便到了臥虎城。讓趙興沒有想到的是,馬騰派來的使者居然是韓遂。

韓遂為什麼不直接前往晉陽而是專門來臥虎城呢?因為韓遂比劉岱派來的使者會耍心眼。儘管大家都知道新受封的晉王,不過是趙興手裡的提線木偶,但從面子上來講,代表各方勢力的使者,來到晉國之後首先應該拜見晉王才對。可老奸巨猾的韓遂卻反其道而行之,竟然先來見趙興。

韓遂這麼做,其實有自己的考慮。第一,馬騰勢力將趙興擺在晉王之前,說明了己方對於交好趙興的重視;第二,馬騰勢力直接繞過晉王拜會趙興,擺正了己方與晉國的關係。也就是說,馬騰認為護羌校尉府的勢力跟晉國不是一個層面,沒有資格平起平坐。第三,馬騰派出的這支龐大使團,實在有太多人是衝著臥虎城而來,韓遂不得不考慮眾人的感受,不想違逆了使節團幾位重要成員的心意。

能讓韓遂感到難纏和頭疼的使節團成員都有哪些呢?分別是馬騰長女馬雲騄、從子馬岱。已經十七歲的馬雲騄,不僅長得明艷俏麗,脾氣性子也和當年的趙雨有的一比,用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火爆嬌蠻!

這次出使晉國,馬騰本來沒有讓大女兒隨團而行的打算,可他實在經不住馬雲騄的鬧騰糾纏,只好苦著臉答應了下來。為了看著自己這位掌上明珠,馬騰還特意安排了性子沉穩內斂的侄子馬岱,隨同馬雲騄一同前往晉國。

馬岱雖然年紀比馬雲騄還小一點,但為人處事謹慎周全,很能忍耐。儘管馬雲騄脾氣火爆,對自己這位悶葫蘆一般的堂弟,經常急得跺腳,可就是拿馬岱毫無辦法,也算是一物降一物。

接到暗影的線報之後,趙興只得從晉陽城趕回臥虎城接見馬騰派出的使團。因為馬騰派出了韓遂這位很有心計的手下當使者,趙興一點都不敢馬虎,於是安排武威出身的賈詡作為主要負責人,具體安排接待事宜。

在近距離接觸了韓遂,經過一番言語上的試探之後,趙興可以確定韓遂此人果真不簡單。對於昔日帶領羌人造反的事情,韓遂也不隱晦,但卻巧妙地將責任丟給了朝廷。

韓遂說朝廷任人不明,只知道賣官鬻爵,派往金城等郡的漢人太守,都只知道壓搾和搜刮當地羌人,結果這才造成了當地羌人,甚至是漢人跟著一起造反叛亂。韓遂還十分肯定地說,如果金城郡一帶有趙太傅這樣的好官去治理,他肯定不會起來造反,羌人也不會造反。

只這一番談話,便可以看出韓遂為人處事的圓滑和城府。雖然趙興內心對於歷史上出了名的「反骨仔」韓遂頗為忌憚,但並沒有刻意表現在臉上,畢竟對方現在是馬騰的使者。

熱情地接待和安排下武威使者團之後,趙興原本以為自己可以輕鬆一陣子,然後再集中精力跟曹操、孫堅等勢力陸續派出的談判對手較量,結果使者團裡面的一位「小辣椒」,卻讓他心驚膽顫了好幾天。

這位讓趙興感到頭痛的「辣椒妹」,自然是馬騰的長女馬雲騄。

馬雲騄纏著父親好幾次才如願來到臥虎城,也是有原因的。大家不要忘記馬雲騄身邊的貼身丫鬟是秦韻,這為暗影埋伏在馬騰府中的情報隊員,這些年來密切監視著馬家的一舉一動,時常將一些情報遞送回來,也算是十分的愛崗敬業。

可敬業歸敬業,但秦韻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沒有七情六慾的工具。眼看著十四歲的小姑娘,經過七年潛伏,如今都變成了二十出頭的老姑娘,好幾次馬騰都打算給秦韻在自己軍中挑選一名將領,將她嫁出去。秦韻自然是死活不肯,一來一旦嫁人,她負責的這條最為安全的情報線路便會作廢,二來秦韻是有心上人的,不願嫁於別人為妻。

秦韻的心上人是誰?華衛國。這倆人當初曾經一起在暗影大本營受訓,彼此之間熟悉,少男少女時就情愫暗生,雖然經歷了這麼多年,反倒更加熱切。如果馬雲騄能跟著出使團到臥虎城,自然會帶著秦韻一起上路,正好遂了秦韻想見華衛國一面的心願。

於是秦韻便時常在馬雲騄耳邊吹風,說臥虎城內多麼的熱鬧好玩,說鎮北將軍和他的兄弟們多麼的厲害。本來就處於少女懷春年紀的馬雲騄,在秦韻的一番攛掇之下,自然是十分好奇,便死纏爛打地徵得了父親同意,終於如願以償地來到了臥虎城。

見到趙興之後,敬佩大英雄、仰慕「大帥鍋」的馬雲騄,確實被趙興的談吐不凡和瀟灑倜儻引得內心蕩漾起來,天天叔叔長、叔叔短地喊著趙興,纏著趙興帶她遊逛臥虎城,要是趙興讓別人代勞還死活不行。

這下趙興傻眼了。已經取了六個媳婦,而且暗暗決心不再「沾花惹草」的趙興,怎麼會看不出來小丫頭片子的反常舉動,於是趕緊在內心大喊「stop」,躲進府中死活不敢出門。

也不知道是不是趙雨成心要捉弄趙興,以報當年在馬邑城內趙興騙婚的舊賬。已經有了身孕的趙雨,正好在臥虎城內無聊的時候,見到了馬雲騄。於是趙雨總是想辦法帶著馬雲騄去騷擾趙興,而馬雲騄也是大膽熱情,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於趙興的崇拜之情,整得趙興在幾位夫人面前都抬不起頭來。

不勝煩惱的趙興,被趙雨這麼一摻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一個人偷著樂了半天之後,耍了一點小手段,很快便將馬雲騄給忽悠到了五原城。

你道趙興想起什麼事情?他想起了上一世貌似評書裡面說趙雲的老婆好像就是馬雲騄!這麼多年了,趙雲也就娶了烏蘭一房媳婦,這可不符合趙興提倡優生優育的口號。像趙雲這麼優秀的基因,怎麼也要多生幾個娃娃才好嘛……
匿名
狀態︰ 離線
412
匿名  發表於 2012-9-7 16:46:42
第四一二章 妹子別喊他叔叔

趙興忽悠馬雲騄的方法很簡單,他直接告訴小丫頭,說她哥哥馬超在五原又被人欺負了,還不趕緊過去看看。馬雲騄一聽這話,頓時杏目倒豎,立即帶上堂弟馬岱,氣沖沖地就往五原城而來。

雖然馬雲騄這小姑娘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下意識地願意跟風流瀟灑的男子多些交往,但對於自己親哥哥馬超的關心,顯然佔據了上風,一聽說親人受欺,自然是十分牽掛,所以著急趕到五原城也是情理之中。

正帶著手下三千騎兵跟著定遠軍一起訓練的馬超,聽手下人報告說妹妹來了五原,趕緊返回城內與馬雲騄見面。馬超可是知道自己妹妹的火爆脾氣,要是見得晚了片刻,還不定幹出什麼讓人驚訝地事情。

兄妹見面之後,自然有一番家長裡短的絮叨。言談之中,馬雲騄問馬超:「聯軍圍攻並州的大戰早已結束數月,哥哥為何留在臥虎不思西歸?」

馬超不想告訴妹子當時自己被人生擒,手下士卒盡皆被俘的糗事,只得含含糊糊地回答:「久聞臥虎講武堂與眾不同,是以留下學習借鑒一二。」

一臉不相信的馬雲騄,瞇著眼睛笑著說道:「嘿嘿,哥哥真會掩蓋,明明是自己吃了人家的虧,心裡不曾服氣,居然找出這種蹩腳的借口來!」

馬超頓時語結,紅著脖子大聲問答:「是哪個長舌頭的傢伙亂嚼?」

馬雲騄仰著脖子搖晃著腦袋,一副瞭然於胸的模樣說道:「人家可不是長舌婦,我已經認了姐姐。你上次吃癟的事情我就不提了,可我怎麼聽趙叔叔說你在五原城下又吃虧了呢?」

馬超一聽妹妹口中稱呼「趙叔叔」,一把摀住馬雲騄的櫻桃小口,瞪著眼睛惡狠狠地說道:「你怎麼可以喊他趙叔叔!我到現在也沒有承認這事。你這麼一喊,我豈不是跟著你一起矮了輩分!」原來馬超誤以為妹妹口中所說的趙叔叔是趙雲,實際上馬雲騄提到的趙叔叔是趙興。不過不管趙雲還是趙興,馬超都不肯開口喊叔叔,這小伙子總覺得自己英雄了得,應該和他們平輩論處。

被馬超捂著嘴巴的馬雲騄,使勁朝著哥哥眨巴眼睛,表示自己的詫異與不解。馬超只好將自己在五原城與趙雲比武輸人,手下士卒跟定遠軍對抗輸陣的事情簡略告訴了妹妹,這才鬆開了手。

馬雲騄一聽武功了得的哥哥,在趙雲手下不過走了五十招,心中好奇的緊,安慰了馬超幾句之後,轉身就往演武場而去,她想見見這位據說武藝比趙興還高出一截的大英雄。

正在演武場內指導將士訓練的趙雲,聽手下親兵來報,說門外有位姑娘求見,自稱是西涼馬騰的長女。已經接到密報的趙雲,心裡叫聲「三哥苦我」,只好硬著頭皮出來相見。

「韻姐姐,你說那趙子龍將軍,真得如北地百姓口中所說那麼英武不凡嗎?」在營門外等候的馬雲騄,問貼身丫頭秦韻。

秦韻掩嘴一笑,調侃馬雲騄說:「大小姐,那趙子龍將軍是不是英武不凡又不管咱們的事,你如此上心倒好似在選夫君一般。」

「姐姐真是討嫌!人家不過好奇而已,我看是你想男人了才對!」伶牙俐齒的馬雲騄立即出言反駁。

已經暗中見過華衛國的秦韻,彷彿被人識破了心事,頓時紅霞上臉,有些羞怯地垂下頭,不敢再跟馬雲騄鬥嘴。正在這時,卻聽旁邊的馬雲騄壓低嗓門,有些興奮地說道:「來了,來了!哇,果然英武不凡啊……」

秦韻一抬頭,正好看到一身戎裝的趙雲,正邁著矯健的步伐向軍營大門口走來。秦韻再轉頭看看馬雲騄,發現小姑娘正一臉花癡模樣,目不轉睛地看著遠處的趙雲,於是心裡更加佩服「帶頭大哥」的眼光。

臨來五原的時候,趙興私下裡專門接見了秦韻,不僅對於秦韻這些年來卓有成效的潛伏工作給予肯定,而且承諾三年之內調回秦韻,讓她和華衛國成婚。到了最後,趙興又囑托秦韻一件事情,那就是盡力撮合馬家大小姐與趙子龍將軍的婚事,說這是政治任務,一旦順利完成,今後可以免去許多士卒流血沙場。

趙興的吩咐,那就是無聲的命令。秦韻將這件事情列為五原之行的頭等大事,一路上有意無意地向馬雲騄講述自己沿路「聽到」的傳聞,而涉及到「玉面虎」趙子龍的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趙雲來到面前馬雲騄面前,面不改色的說道:「聽手下來報,說西涼馬壽成將軍長女來見,我這做叔叔的沒有來得及迎接,倒是讓賢侄女久候了。」

心裡有頭小鹿使勁亂撞的馬雲騄,聽趙雲喊自己「賢侄女」,頓時想起了哥哥見面時說過的話,於是嘟著嘴,有些不服氣地說道:「趙家大哥恐怕不知曉,小妹在五原城內已經認了趙雨做姐姐,今後還是稱我妹妹妥當一些!」

趙雲一聽馬雲騄這麼說,心裡直叫一個苦,可又發作不得,只好有些尷尬地說道:「吾在五原已有數月,倒是不知此事。既然雨兒已經跟你姐妹相稱,倒是讓我左右為難了。」

一旁的秦韻出語解圍,笑著說道:「聽趙家姐姐說這五原附近有不少好玩的去處,不知道趙將軍是否有空陪我家小姐遊覽一番?」

得,把趙雨都抬出來了,加上趙興暗中的叮囑,趙雲還能不答應嗎。

於是,趙雲帶著馬雲騄將五原城附近的山上水水都遊逛了一遍。期間,馬超聽手下人說自己妹妹喊趙雲大哥,頓時樂得合不攏嘴,他心裡想得是:這下總算不用再被人逼著喊叔叔了,要是自己妹子嫁給了趙雲,今後趙雲還得喊他大舅哥呢!

瞧這沒正形的傢伙,為了自己的面子,竟然算計著把自己妹妹往人家懷裡推!

俗話說得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趙子龍將軍將要迎娶馬家大小姐過門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在五原傳得是沸沸揚揚。

有好事的將領,比如胡車兒和呼廚泉,紛紛找到馬超這裡詢問可有此事,一臉得意的馬超笑而不答,於是眾人愈發地相信真有其事,開始暗自琢磨該給軍長籌備些什麼賀禮。
匿名
狀態︰ 離線
413
匿名  發表於 2012-9-7 16:47:02
第四一三章 袁本初坐臥不寧

趙興把馬雲騄打發到趙雲那裡去,自己落得滿身輕鬆,隔三岔五地往來於臥虎城與晉陽城之間,再次當起了甩手掌櫃。

雖然晉國初立,許多事情剛剛走上正規,但卻不需要趙興凡事親力親為。他只需要提出自己的設想,然後將手下一幫謀士聚集起來,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即可。所謂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他如今扮演的就是掌舵人的角色。只要把好晉國這條大船的航線,不讓其擱淺和觸礁,幸福美好的彼岸,對於趙興和晉國百姓而言,確實是可以預期的。

就在晉國百姓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晉國隔壁的冀州,有許多人卻是坐立不寧、寢食難安,就好像快要看不到明天的太陽。這群人中,最難過的自然是趙興的死對頭袁紹。

袁紹心中恨啊!前前後後攻擊六十五萬大軍,竟然沒有攻陷並州,滅了趙興,反倒是讓其在北邊稱王稱霸,今後更加的不可一世。以前袁紹總覺得並州的地理位置不好,金角銀邊一個也沒有佔住,很容易被人圍而殲之。現如今袁紹忽然發現,並州的位置實在太好了,不僅有豐富的煤石可供挖掘,有優良的馬場可以出產戰馬,而且還有壺關、箕關這樣的雄關扼守門戶,為什麼上天要這麼優待趙興呢?

袁紹心裡慌啊!現在的晉國一片興旺發達的景象,再這麼發展下去,今後人口會越聚越眾,戰爭儲備會越來越多,軍隊戰力會越來越強,等到趙興穩住陣腳,第一個想要收拾的恐怕就是他袁紹。現在晉國的常備兵力已經達到令人恐怖的十八萬人,一旦抽出八萬人東出壺關,冀州拿什麼來抵擋?

袁紹的恐慌與焦慮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實實在在可以預測到的威脅。在趙興的稱霸藍圖上,冀州和幽州確實是被列為第一階段就需要解決的地區。按照「金角銀邊草肚皮」的基本規律,一旦佔據了冀州和幽州,則大漢的東北地區盡入趙興之手,不僅戰略縱深會擴大許多,而且很多戰略資源都可以自給自足,今後稱霸天下便能立於不敗之地。

趙興想在第一時間拿下冀州和幽州,還有更為長遠的考慮。他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組建水軍,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出海口,而冀州東邊的渤海郡恰恰就是環渤海地區,可以修建船塢和碼頭。

組建水軍的好處顯而易見,將來趙興想要平定遼東一帶的公孫康勢力,甚至是佔據三韓半島,大軍從陸地上過去不僅地形險要,費時費力,達不到突襲的效果,如果從海上直接登陸遼東半島,則只需三、五天的時間即可。而且培養鍛煉一支強大的水軍,將來橫渡長江與劉表、孫堅等勢力對戰時,也會輕鬆很多。

為了減緩內心的焦慮與恐懼,袁紹在東路聯軍開始撤退之後,不顧朝廷的旨意,命令張郃率領兩萬精兵鎮守壺關,死活不肯後退半步。趙興見袁紹如此懼怕自己,也不著急,只是命令臥虎軍一個師駐紮在上黨百姓戰時修築的土城之上,與張郃隔著兩里之地進行對峙。

袁紹擔心趙興會打過去,趙興卻不懼袁紹打進來。說實話,趙興巴不得袁紹那天腦子抽筋,命令張郃突襲土築壺關,正好給自己一個發兵攻打冀州的理由與借口。

趙興不急於奪回石築壺關,是因為他暫時沒有出兵冀州的準備,或者說他出兵冀州的路線不是從壺關開始。如今劉岱已經暗示趙興,晉國的軍隊可以借道代郡,下一步說不定就能暗示晉國的軍隊可以穿過幽州南下攻打袁紹。反正劉岱現在已經是裝進晉國口袋裡的核桃,趙興那天想吃的時候,輕輕一砸,便能吃進嘴裡。

作為袁紹帳下的謀士,沮授、審配等人看到主公憂心忡忡的情形,心裡個個著急,紛紛建言獻策。

沮授建議袁紹不僅要堅守壺關,堵住晉國軍隊從太行山中部進攻冀州的通道,還要想辦法收服黑山張燕為己所用,並且在冀州北部集結重兵,防止趙興從劉岱地盤上借道南下攻打冀州。

審配建議袁紹借鑒晉國的做法,對一些重要的城池進行加固和重築,特別是盡力挖掘護城河,防止晉國特製的「轟天雷」接近城牆之下,確保將來一旦戰端再起時,冀州有險可守,利用深溝堅城阻擋趙興的進攻。

荀諶建議袁紹學習晉國的治國之策,走政治改良路線,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盡量將閒置土地進行利用,確保普通百姓的基本利益有所保障,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商業,增強冀州的綜合實力。

辛評提出要盡快派人前往晉國交涉,將被俘的張氏兄弟營救回來,不能讓各路將士寒了心,動搖了軍隊的基礎。

逢紀建議加強同幽州公孫瓚和遼東公孫康兩股勢力的聯絡,開闢遼東、遼西至冀州鄴城的商路,從東北地區大量購置戰馬,組建一支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作為戰時機動力量,用來抵擋晉國騎兵的長驅直入。

許攸強烈建議袁紹與黃河南岸的曹操勢力結成攻守同盟,一旦晉國出兵攻打冀州,請求曹軍北上支援,共同對抗趙興。同時,採取逐步蠶食的辦法,對青州平原郡進行攻略,擴大己方的戰略縱深。

已經有些心神不寧的袁紹,聽完謀士們的建議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雖然大家的意見比較分散,但基本上都看清楚了冀州目前所處的不利形勢,而且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如果能夠落到實處,冀州受晉國壓迫的情形將會得到很大緩解。

於是袁紹根據各位謀士的能力和特長,給大家進行了具體的任務分工:

袁紹委派辛評前往晉陽會見趙興,提出交換張氏兄弟以及被俘戰士的要求,等候趙興開出價碼,然後慢慢還價。袁紹讓辛評帶去了一張趙興差點忽略了的底牌,那就是如今仍然在冀州為官巨鹿太守司馬直。

袁紹委派逢紀北上聯絡公孫瓚和公孫康,希望能夠與這兩股盤踞在遼東和遼西地區的勢力暗中結成盟友,今後共同防備趙興的攻伐。

袁紹委派許攸南渡黃河去見少年時的朋友曹操,期望許攸能夠說服兗州與冀州達成攻守同盟,今後袁紹占青州,曹操奪徐州,兩家共同坐大。

袁紹任命李植為築城都尉,專門負責巡視和指導各地城池改建和修築,準備用一年的時間,調集大量民夫對冀州境內重要位置的城池進行加固修築。

袁紹委任荀諶為冀州別駕從事,全權負責內政改良,革除弊端、舉薦官員、興修水利、開拓農耕、安撫百姓。

袁紹委任沮授為軍師將軍,對冀州的軍隊進行內部整合和調整,對各路將領進行考核任免,獎優罰劣,進一步提高所屬部隊的戰鬥力。

到底是人多好辦事,經過袁紹這麼一分配工作,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一時之間冀州也呈現出忙忙碌碌地景象。
匿名
狀態︰ 離線
414
匿名  發表於 2012-9-10 01:17:03
第四一四章 曹孟德憂心忡忡

就在冀州袁紹坐臥不寧懼怕趙興的時候,一河之隔的曹操也不好過。要說這次合圍並州,曹黑子的損失比起袁紹來說,也沒少到那裡去。

袁紹被擒了兩員將領,不過就是三流貨色,而曹操損失的曹洪可是自己的堂弟,不僅是心腹將領,而且還是二流的武將。袁紹共計折損了一萬士卒,相比他總計出兵六萬,損失了六分之一;曹操共計折損了五千士卒,相比他總計出兵三萬,同樣損失了六分之一。

曹操回想自己當初擔任兗州牧時,手下不過一萬兵馬,卻能在旬月之間橫掃一州黃巾賊軍,這次跟著四十多萬聯軍前往並州打秋風,卻是碰了一鼻子的灰。這事真讓人憋屈,這口氣也實在難以下嚥啊!

曹操返回陳留不久,晉國立國的消息傳來,這讓他內心更加的憂慮和糾結。相比於並州,兗州雖然地處黃河南岸,土地肥沃、人口集中,經過曹操的八年治理,也是生機勃勃,可惜地盤實在太小,而且緊靠著司隸地區,一有風吹草動,朝廷的中央軍就能兵出虎牢關,死死盯住兗州的一舉一動。

到目前為止,曹操還沒有展露出梟雄的本質,反倒是給朝廷和各方勢力留下了治世能臣的良好形象。其實老曹這麼做也是逼不得已,誰甘心情願地做任人擺佈的傀儡?可現實的情況逼迫他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

並州的例子擺在那裡,趙興還沒有徹底跟朝廷翻臉,只不過表示出了一些野心和違逆,便遭受到朝廷聯合各州勢力近五十萬大軍的合圍。如果換成他曹黑子這麼做,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被人徹底剿滅乾淨。

比起並州來,兗州實在是無險可守,屬於典型的四戰之地,也就是軍事地形上的「草肚皮」。對於兗州東邊的徐州和青州,曹操已經眼紅很久了,只是苦於沒有發動戰爭的借口。攻打並州趙興,老曹自認為不是對手,但收拾兗州東面的陶謙和孔融,他還是非常有自信。

圍攻並州讓老曹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如今如何善後就成了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曹黑子太瞭解趙興「石頭裡面都能搾出油」的性格了,他一想起堂弟和數千士卒還在趙興手裡拿捏著,心裡就不由自主地一陣抽搐。這一次,不出點血,斷難從趙興手裡換回曹洪和數千士兵。

出點血,對於曹操還是可以忍受的,曹操真正憂心的是對天下大勢的判斷。曹操的眼光一點都不差,甚至本人就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已經清晰地預見到大漢走到今時今日,不過是在苦苦支撐,實際上距離分崩離析已經不遠。雖然如今朝堂之上有盧植、鍾繇、陳群、劉備等有識之士在進行改革,但畢竟大漢王朝走到如今,已到了病入膏肓的田地,不是僅憑幾個人就能妙手回天的。

晉國的強勢崛起,無異於給原本頂漏窗破的大漢這座腐朽房子,又壓上了沉沉的一塊大石頭。但是,只要趙興不用力去推,誰也不敢在大漢的屋頂上撒野。誰動手就會給趙興動手的借口和理由,曹操相信趙興只要得了朝廷的徵召,一定會將其他一切敢於跳出來稱王的勢力打得土崩瓦解。

只許趙興防火,不許別人點燈,這就是如今大漢的形勢……

曹操手下的頂級謀士比起袁紹只多不少,自然不能看著主公一直唉聲歎氣,面對如今紛亂的局勢,他們的眼光和見解又是如何呢?

王佐之才荀彧認為當前兗州必須忍耐等待,一面要與中央朝廷保持良好的關係,一面要加緊進行實力的積蓄,靜待天下大勢發生變局。荀彧很肯定,趙興在晉國絕對不會安分太久,就算其他勢力不動手,他也會在徹底掌控了晉國之後對周邊的勢力發動進攻,尤其是冀州的袁紹和涼州的董卓將會首當其衝。

程昱和荀攸二人,對於荀彧的判斷是支持和肯定的態度。程昱補充說道:「東線聯軍未能取得進展,與青州孔融麾下統兵大將太史慈的臨陣叛變不無關係,此事暫時可以放下不提,一旦趙興動手攻打其他勢力時,則吾方可以借題發揮,以雷霆之勢對青州發動攻擊。」

荀攸則說:「徐州陶謙老邁腐朽,半隻腳已踏入墳塚之中,一旦陶謙亡故,則朝廷勢必會委任新的州牧前往徐州。不如早作打算,暗中買通朝廷的一些勢力,舉薦漢室後人劉曄前往徐州,則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徐州。」

戲志才說:「如今最為焦急的乃是冀州袁紹,估計不用多久河北將有使者前來聯絡曹公,吾方不妨順水推舟,暫且答應下袁紹的請求,與其結成盟友,使其覺得有些依靠,一旦趙興對袁紹動手,則視情出兵攻佔青徐或者北上爭奪河北之地。」

荀彧又進言曹操,兗州可以派出一批工匠前往晉國學藝,派出一些士人子弟前往太行書院求學,雖然不一定能夠將晉國的策略全部學回來,但只要有人來往,就能促進兗州的一些行業不斷提高。荀彧特別提醒曹操注意加強對於晉國各種情報的收集和梳理,尤其是要防備晉國派往各地的商旅,這裡面肯定有不少的細作。

對於手下這些謀士提出來的見解,曹操不僅認真地聽取,而且還加上了自己的分析與思考。他認真地回憶了從第一次認識趙興之後,並州的變化和趙興曾經參與的種種重要事件。

最後曹操得出的結論是:趙興的眼光非常敏銳和長遠,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只顧眼前利益,有時候苦心挖一個坑,可以等待許多年才將人往坑裡推。比如當初讓呂布跟董卓虛與委蛇,結果直到七年之後才用了一招詐降之計,一下子就把不可一世的董卓給打殘。

曹操還覺得趙興在組建和訓練軍隊上,有著遠遠超越時代的高超手段,妖孽的幾乎不像這個時代的人,彷彿能夠看穿歷史走勢一般。趙興提出的精兵路線,別人即使一眼就能看到,死活就是學不過來。

對於這位近乎妖孽一般的對手,曹操發自內心的泛起一些無力感,如今他也只好強忍著心中的躁動與不安,靜靜等候趙興下一步可能的舉動,然後再做出符合兗州勢力的決斷。
匿名
狀態︰ 離線
415
匿名  發表於 2012-9-10 01:17:24
第四一五章 許攸獻上合縱策

      就在冀州袁紹坐臥不寧懼怕趙興的時候,一河之隔的曹操也不好過。要說這次合圍並州,曹黑子的損失比起袁紹來說,也沒少到那裡去。

    袁紹被擒了兩員將領,不過就是三流貨色,而曹操損失的曹洪可是自己的堂弟,不僅是心腹將領,而且還是二流的武將。袁紹共計折損了一萬士卒,相比他總計出兵六萬,損失了六分之一;曹操共計折損了五千士卒,相比他總計出兵三萬,同樣損失了六分之一。

    曹操回想自己當初擔任兗州牧時,手下不過一萬兵馬,卻能在旬月之間橫掃一州黃巾賊軍,這次跟著四十多萬聯軍前往並州打秋風,卻是碰了一鼻子的灰。這事真讓人憋屈,這口氣也實在難以下嚥啊!

    曹操返回陳留不久,晉國立國的消息傳來,這讓他內心更加的憂慮和糾結。相比於並州,兗州雖然地處黃河南岸,土地肥沃、人口集中,經過曹操的八年治理,也是生機勃勃,可惜地盤實在太小,而且緊靠著司隸地區,一有風吹草動,朝廷的中央軍就能兵出虎牢關,死死盯住兗州的一舉一動。

    到目前為止,曹操還沒有展露出梟雄的本質,反倒是給朝廷和各方勢力留下了治世能臣的良好形象。其實老曹這麼做也是逼不得已,誰甘心情願地做任人擺佈的傀儡?可現實的情況逼迫他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

    並州的例子擺在那裡,趙興還沒有徹底跟朝廷翻臉,只不過表示出了一些野心和違逆,便遭受到朝廷聯合各州勢力近五十萬大軍的合圍。如果換成他曹黑子這麼做,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被人徹底剿滅乾淨。

    比起並州來,兗州實在是無險可守,屬於典型的四戰之地,也就是軍事地形上的“草肚皮”。對於兗州東邊的徐州和青州,曹操已經眼紅很久了,只是苦於沒有動戰爭的藉口。攻打並州趙興,老曹自認為不是對手,但收拾兗州東面的陶謙和孔融,他還是非常有自信。

    圍攻並州讓老曹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如今如何善後就成了先需要面對的問題。曹黑子太瞭解趙興“石頭裡面都能榨出油”的性格了,他一想起堂弟和數千士卒還在趙興手裡拿捏著,心裡就不由自主地一陣抽搐。這一次,不出點血,斷難從趙興手裡換回曹洪和數千士兵。

    出點血,對於曹操還是可以忍受的,曹操真正憂心的是對天下大勢的判斷。曹操的眼光一點都不差,甚至本人就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已經清晰地預見到大漢走到今時今日,不過是在苦苦支撐,實際上距離分崩離析已經不遠。雖然如今朝堂之上有盧植、鐘繇、陳群、劉備等有識之士在進行改革,但畢竟大漢王朝走到如今,已到了病入膏肓的田地,不是僅憑幾個人就能妙手回天的。

    晉國的強勢崛起,無異于給原本頂漏窗破的大漢這座腐朽房子,又壓上了沉沉的一塊大石頭。但是,只要趙興不用力去推,誰也不敢在大漢的屋頂上撒野。誰動手就會給趙興動手的藉口和理由,曹操相信趙興只要得了朝廷的徵召,一定會將其他一切敢於跳出來稱王的勢力打得土崩瓦解。

    只許趙興防火,不許別人點燈,這就是如今大漢的形勢……

    曹操手下的頂級謀士比起袁紹只多不少,自然不能看著主公一直唉聲歎氣,面對如今紛亂的局勢,他們的眼光和見解又是如何呢?

    王佐之才荀彧認為當前兗州必須忍耐等待,一面要與中央朝廷保持良好的關係,一面要加緊進行實力的積蓄,靜待天下大勢生變局。荀彧很肯定,趙興在晉國絕對不會安分太久,就算其他勢力不動手,他也會在徹底掌控了晉國之後對周邊的勢力動進攻,尤其是冀州的袁紹和涼州的董卓將會當其沖。

    程昱和荀攸二人,對於荀彧的判斷是支持和肯定的態度。程昱補充說道:“東線聯軍未能取得進展,與青州孔融麾下統兵大將太史慈的臨陣叛變不無關係,此事暫時可以放下不提,一旦趙興動手攻打其他勢力時,則吾方可以借題揮,以雷霆之勢對青州動攻擊。”

    荀攸則說:“徐州陶謙老邁腐朽,半隻腳已踏入墳塚之中,一旦陶謙亡故,則朝廷勢必會委任新的州牧前往徐州。不如早作打算,暗中買通朝廷的一些勢力,舉薦漢室後人劉曄前往徐州,則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徐州。”

    戲志才說:“如今最為焦急的乃是冀州袁紹,估計不用多久河北將有使者前來聯絡曹公,吾方不妨順水推舟,暫且答應下袁紹的請求,與其結成盟友,使其覺得有些依靠,一旦趙興對袁紹動手,則視情出兵攻佔青徐或者北上爭奪河北之地。”

    荀彧又進言曹操,兗州可以派出一批工匠前往晉國學藝,派出一些士人子弟前往太行院求學,雖然不一定能夠將晉國的策略全部學回來,但只要有人來往,就能促進兗州的一些行業不斷提高。荀彧特別提醒曹操注意加強對於晉國各種情報的收集和梳理,尤其是要防備晉國派往各地的商旅,這裡面肯定有不少的細作。

    對於手下這些謀士提出來的見解,曹操不僅認真地聽取,而且還加上了自己的分析與思考。他認真地回憶了從第一次認識趙興之後,並州的變化和趙興曾經參與的種種重要事件。

    最後曹操得出的結論是:趙興的眼光非常敏銳和長遠,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只顧眼前利益,有時候苦心挖一個坑,可以等待許多年才將人往坑裡推。比如當初讓呂布跟董卓虛與委蛇,結果直到七年之後才用了一招詐降之計,一下子就把不可一世的董卓給打殘。

    曹操還覺得趙興在組建和訓練軍隊上,有著遠遠越時代的高手段,妖孽的幾乎不像這個時代的人,彷佛能夠看穿歷史走勢一般。趙興提出的精兵路線,別人即使一眼就能看到,死活就是學不過來。

    對於這位近乎妖孽一般的對手,曹操自內心的泛起一些無力感,如今他也只好強忍著心中的躁動與不安,靜靜等候趙興下一步可能的舉動,然後再做出符合兗州勢力的決斷。
匿名
狀態︰ 離線
416
匿名  發表於 2012-9-10 01:17:45
第五卷  英雄輩出 第四一六章 袁術長子竟可期

因為袁紹和曹操距離晉國較近,兩股勢力自然是未雨綢繆,早早地為將來開始打算。而距離趙興較遠的揚州袁術,就沒有這麼擔憂,雖然在箕關之前吃了許多的虧,回到揚州後,依然歌舞昇平,繼續過著逍遙自在的快活日子。

袁術手下部將陳蘭在箕關之下,被神射手太史慈一箭斃命,撤退之時又被張遼一通嚇唬,丟下數千丹陽士卒跑回了揚州治所壽春城。按理說,袁術應該為自己手下被俘的幾千士卒考慮,想辦法跟趙興交涉一番,將這些背井離鄉的士卒給交換回來。畢竟,於情於理,丹陽士卒跟他袁術北上伐趙,也是為他當了炮灰。

可袁術是個貪婪吝嗇之人,不願意花費太大的財富用來贖回四千多士卒。在他看來,揚州乃人口密集之地,損失幾千士兵算不了什麼,回頭讓紀靈再徵召一些即可。

實際上,如今的揚州雖然只有三郡之地,但在治中從事諸葛玄精心治理之下,富足程度絲毫不亞於周邊的豫州、徐州和吳州等地。只要袁術願意,揚州完全有財力支付趙興開出的高額「罰單」,將被俘士卒贖回揚州。關鍵在於,袁術他自己不願意。

當然了,這也是趙興所期盼的。如果袁術派出使者前來贖要被俘丹陽士卒,趙興也不好太過刁難,畢竟其他各方勢力都能贖回士卒,如果單單扣住揚州士卒不放,這些丹陽兵今後如何心甘情願地為趙興賣命?

袁術的漠不關心正好冷了被俘丹陽將士的心,只要趙興好好安撫一番,保不準這些士兵今後是第二支類似於炎晟族的士兵,來日編入水軍,駕駛大船攻打江南之地時,比誰都兇狠。因為,他們是被袁術拋棄了的士兵,就像當年被魁頭拋棄了的南下鮮卑人……

儘管袁術此人有些剛愎自用,但在任用諸葛玄為助手,治理州郡的事情上,卻一直非常肯定和器重,基本上是放手讓諸葛玄施為,這也是他如今能夠在揚州逍遙自在的根本原因。

諸葛玄對於袁術的一些做法,內心其實不一定看得慣,但袁術的器重和重用又使他難以狠下決心選擇離開。琅琊諸葛世家,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可以依附的勢力,如果輕易離棄,天下之大,又在何處安身?

因為叔叔在袁術手下供職,已經長大成人的諸葛瑾也就留在了揚州,輔助叔叔治理州郡。諸葛瑾的智謀和才華,在群星薈萃的三國也是非同一般,絕對可以列入一流文臣的行列。

雖然現在的諸葛瑾不過是在袁術手下做了個書記官,只是嶄露頭角,但當日袁術從箕關撤退時,他曾建議夜裡防止鎮北軍偷襲,結果正好被預料得中。袁術從此事之後,看出諸葛瑾的不同凡響,將其地位直接提高到與帳前其他幾位謀士一樣的地位。

諸葛瑾到底是年少氣盛,看到袁術整日不思進取,只知道貪圖享樂,於是採取一個迂迴的辦法,規勸袁術將心思用在天下大勢之上。諸葛瑾的做法,是私下裡與交好的袁術長子袁耀談論天下形勢,然後通過袁耀之口將話帶給袁術。因為袁術膝下子嗣較少,只有袁耀和袁渾二人,加之袁耀又是長子,深得袁術喜愛,所以袁耀很多話都敢在袁術面前直說。

諸葛瑾告訴袁耀說:「君之父如今只知安居江淮一隅,不見四周群狼環伺,來日豈不危矣!」

袁耀聽諸葛瑾這麼說,心裡大駭,急忙說道:「父上備受趙興欺凌,如今有些心灰意冷,慵懶懈怠,只恐誤了大事。子瑜兄目光如炬,胸有經天緯地之才,還請教我!」

諸葛瑾見袁耀還不算太蠢,於是將早已準備好的話說了出來:「如今天下形勢看似復歸平靜,然晉國雄踞北方,卻是暗流湧動。冀州袁本初、兗州曹孟德皆人中雄才,豈會坐視晉國一家獨大?青徐之地,物豐而主弱,來日必為人所圖,豫州劉焉亦昏聵之輩,難成大事。袁兄何不規勸乃父,厲兵秣馬,一旦天下亂起,可趁勢北上奪取徐州之地,或西進驅逐豫州劉焉!」

袁耀聽後深以為然,於是又問:「可有具體之法?又需注意哪些事項?」

諸葛瑾回答:「可效仿晉國趙興之法,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則可保袁氏一脈於亂世之中有立足之地。不妨與荊州劉表結盟,合力圍困豫州劉焉,防備吳州孫堅!」

「今聽子瑜兄一席良言,直覺眼前開闊,陰霾一掃而空!吾將尋機將君所言悉數告於父親,力勸其早做打算!」二十歲出頭的袁耀,向年長自己一歲的諸葛瑾深深地躬身行了大禮,以表示自己的感謝之情。

某一日夜裡,袁術聽到自己後院之中傳來一人的啜泣之聲,於是起身尋聲而去,結果在後花園的涼亭中,看到自己長子袁耀正在涼亭的一角掩面低聲哭泣。袁術上前心疼地問道:「吾兒,何事深夜在此哭泣?」

袁耀聽到父親的聲音,嚇得趕緊起身,只是低頭不語。

袁術見袁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於是沉聲問道:「耀兒平日裡都不曾如此傷心,可是受了何人欺辱,乃父可為汝做主!」

袁耀於是回答:「非受人欺也,只是為父擔憂,日夜難眠,憂思而泣。」

袁術聽袁耀這麼說,心裡不免大驚,便繼續追問:「乃父如今貴為一州之主,手下猛將良臣云集,何憂之有?」

袁耀見火候已到,於是將諸葛瑾的話換個說法,變成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盡皆傾述出來。袁術聽完兒子的分析,坐在涼亭之中久久不語,然後感嘆道:「吾兒終成人矣,此番見識當真不凡!今後便協助乃父處理軍政大事,多做歷練,為袁氏一族盡心盡力。吾將書信一封送往洛陽,為吾兒爭個顯赫的職位,也好為將來早做打算。」

第二日,袁術將自己的長子喊到帳前,明確告訴眾人,今後自己不在時,大小事務可詢袁耀,除了起兵討伐之類大事,其餘諸事袁耀可以替父做出決斷。實際上,袁術這是當著手下文武群僚的面,將手中權力向長子袁耀開始移交。

上一世的袁術,曾經一度佔據荊、豫、揚三州之地,威風不可一世,然後妄然稱帝,最後眾叛親離,自取滅亡。這個時空之中的袁術,始終被趙興蓋過一頭,被攆得東躲西藏,如今雖然佔據揚州,卻已是銳氣盡失,早早地將手中權力交給了長子袁耀,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匿名
狀態︰ 離線
417
匿名  發表於 2012-9-10 01:18:04
第五卷  英雄輩出 第四一七章 諸葛孔明出南陽

袁耀得了其父袁術的重點培養之後,雖然不是一州之主,但很多具體事情也能做主。他因為諸葛瑾的一番話,而引起父親重視,這才得到了袁氏家族的大力支持,內心自然對於諸葛瑾十分看重和信任,常常與其同榻而眠,親密交談,漸漸地學到了許多治理州郡的謀略和智慧。

諸葛瑾見袁耀不恥下問、禮遇自己,也不藏私,悉數將自己對於時局的看法、一些治理國家的經驗教給袁耀。

在他的想法中,今後盡心輔助袁耀,未嘗不是一條可以嘗試的道路。畢竟諸葛玄輔助袁術,深得袁家人的器重和認可,在揚州如今也算是位高顯赫,以後由諸葛玄和侄子輔助袁術的兒子袁耀,更能拉近兩家的關係,結成更加牢固的利益集團。

甚至,為了能讓揚州的根基更加穩固,諸葛瑾還給自己剛剛年滿十八歲的兄弟諸葛亮去信一封,建議其結束在南陽的求學生涯,也到壽春袁術帳下供職,將來等到袁耀掌權之後,可以一展胸中才華。

此時的諸葛孔明,距離歷史上的「三顧茅廬」還有十幾年,不過是個滿身書生氣的青年才俊,因為缺少治國安邦的實際經驗,所以也算是個比較突出的「憤青」。

諸葛亮在南陽名士龐德公、黃彥承以及司馬徽等人門下求學期間,時常與石韜(字廣元)、孟建(字公威)、龐統(字士元)幾位青年士子談論天下形勢,每每辨論到熱烈之處,眾人便各持己見,爭得臉紅脖子粗,有時甚至是不歡而散。等過上一段時間,幾位好友彷彿忘記了之前的不合,又歡聚一堂開始爭論。

諸葛亮接到兄長的書信之後,仔細思考了三天,然後做出了一個超乎眾人想像的決定。

諸葛亮向幾位老師和同窗好友辭行,結束了在南陽的遊學生涯,但他沒有返回壽春追隨兄長諸葛瑾,而是決定前往洛陽和晉國遊歷一番。

在諸葛亮看來,如今晉國已立,朝廷一時不會再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其他各州又無力對付晉國,大漢內部正好遇到一個難得的平穩時期,他正好可以放心大膽地四處遊歷,親自耳聞目睹天下變化,為今後的人生道路做個謀劃。

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孔明胸中,肯定有著經世致用的理想抱負,但他卻難以選擇一位合適的明主進行投靠。

按照原有歷史的發展軌跡,此時諸葛玄已被朝廷解職歸田,整個諸葛世家將會走向更加沒落的境地,身負經天緯地之才的諸葛亮還要在南陽的田間地頭勞作上十來年,直到等來求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這才登上歷史的舞台,掀起一陣狂風巨浪。

「學得文武藝,貨於帝王家」,這句話是對那個時代文士和武人出路的精闢總結。任你是天縱之才,任你是萬人無敵,遇不到賞識和重用的明主,那只有被埋沒的份。

有史可尋的例子太多,比如郭嘉當初供職於袁紹帳下,不得重用,然後轉投曹操,最終弄死了袁紹;賈詡原本在董卓手下混飯吃,也就是個小吏,沒有得到重用,後來投靠曹操,最終官至太尉;趙云原在公孫瓚帳下聽用,也是籍籍無名,後來公孫瓚死,趙云做了山大王;張遼當初跟著呂布,不過是個小小偏將,一身才華難以施展……

心高氣傲的諸葛亮,之所以拒絕了兄長代表袁耀發出的邀請,那是因為他不看好袁家這棵歪脖子大樹。如今天下形勢,遠非另外一個時空中三分天下那麼明朗,就算現在的劉備遇見了孔明,恐怕也問不出個什麼高屋建瓴的結果來。

讓諸葛亮難以作出抉擇的根本原因,在於按照歷史腳本發展本來不該存在的趙興和晉國。如今大漢朝的形勢,實在詭異的讓人難以琢磨,不僅僅是諸葛亮看不清楚,就算各方有識之士都難以看清楚。

佔據北方大片土地,擁有精兵強將十多萬和數百萬百姓的並州,就這麼堂而皇之地變成了晉國,封王的還是當今天子的親弟弟。雖然趙興圖謀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可他就這麼理所當然地玩弄朝廷和各方勢力於股掌之間,任誰也難以撼動其堅不可摧的地位。

你讓聲名不顯的諸葛亮投靠誰好呢?擺在孔明面前的有四個選擇。

第一條道路,投靠晉國趙興。這條道路無疑是平坦的,至於是否光輝燦爛,則完全看個人本事高低。儘管各方勢力肆意詆毀趙興的形象,可趙興招攬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名聲早已在外,無論誰投晉國,大小都能有所收穫。

但是,一旦踏出投靠晉國的這一步,那就要做好今後當「反賊」和「謀逆」的思想準備,有識之士都能看出來,趙興志在天下。當然了,如果押寶押對了,那就是一份天大的功業。

第二條道路,投靠朝廷。這條道路也算中規中矩,但卻有著諸多的限制與困難。朝廷用人選人,如今儘管有劉備主持大局,但還是會受到世家集團、外戚集團、武人集團的影響,並非是人才就能得到提拔重用。

而且朝堂之上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相互算計實在是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個家破人亡的悽慘結局。

如果諸葛有幸被劉備慧眼相中,今後肯定也是會大有作為,一切就要看機緣了。

第三條道路,投靠其他州郡勢力。這條道路十分考量擇主之人的眼光。如今天下十三州,每州都有一兩個勢力存在,其中不乏見識卓越之輩,比如曹操、孫堅、司馬防、袁紹等人;亦有庸庸碌碌之輩,比如劉岱、孔融、陶謙、劉表;還有目光短淺之輩,比如劉焉、袁術、公孫瓚、公孫康。

不論投靠其中的哪一個主子,結果到最後還是稱王稱霸,或者只求自保,甚至到最後被人消滅。

孔明如果投靠曹操、孫堅等人,會因為資歷淺、去的晚而受到排擠,不一定得到重用;孔明如果投靠孔融、陶謙等人,早晚淪落到被人吞併的下場;孔明如果投靠劉焉、袁術等人,這樣的主子壓根就不會容得下能力太過卓越的下屬,去了更憋屈。

第四條道路,誰都不投靠,姑且等著。這麼做的好處和壞處都是顯而易見的:誰都不靠自然將風險降到了最低,可也錯過了許多可以展示才華的重要機會。等到天下形勢明朗之後,再去找人抱大腿,自然沒有亂世之中表忠心讓主子覺得受用。

已經將各中利弊看得清楚明白地諸葛孔明,最終決定先四處走走看看,進行一次深入充分地「社會調研」,通過比較分析,最終決定自己的出路。

在涉及到人生道路的選擇方面,諸葛亮給大家做了很好的表率。不盲從、不著急,貨比三家、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匿名
狀態︰ 離線
418
匿名  發表於 2012-9-10 01:18:24
第五卷  英雄輩出 第四一八章  劉景升不急封王


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是故得名。

劉表為荊州刺史,將州治所從漢壽遷至襄陽,使襄陽城的地位從縣級治所一躍升為京城洛陽之下的一州首府,統轄南陽、江夏、南郡、長沙、武陵、零陵桂陽七郡之地,成為大漢正南方的一座雄城,也是荊楚之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襄陽城北、東、南由滔滔不絕的漢水環繞,西邊有鳳凰山諸峰,據山臨水,蔚為壯觀,城下環以寬深的護城河,整個城市佈局嚴謹,形勢險要,可以媲美趙興傾力打造的臥虎城。

去年冬天那場聲勢浩大的討趙軍事行動,劉表迫於朝廷壓力,派出了兩萬荊楚士卒,由麾下大將李嚴統領,一路北上,跋山涉水,可謂是辛苦萬分。

令劉表感到慶幸的是,十三路討趙聯軍,就他和劉焉的部隊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去時多少人,回來還是多少人,不僅保存了實力,而且堵住了朝中各路勢力的眾口。

劉表是正宗的皇親,屬於漢家皇室一族。年輕時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參加過太學生運動,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被時人稱為「八及。黨禁解除後劉表受大將軍何進推薦,接任被黃巾軍殺害的荊州刺史王睿,後又被朝廷任命為荊州牧,鎮南將軍、成武侯,假節。

劉表此人有些疑心病重,為人不喜高調張揚,靈帝去世之後,他讓長子劉琦代替自己前往長安弔喪,就是怕被人控制。等到盧植要求各州出兵合圍並州時,又哭窮喊弱,只肯出動兩萬老弱之兵,而將手下精銳盡皆藏於江陵與長沙一帶。

世人只道劉表是個學士,為人謙和儒雅、姿貌溫偉,不過是虛有其表。實際上,這種評價是不公平的,劉表其實是個有勇有謀的實幹家!

劉表控制荊州以後,對於屬地的管理那是勵精圖治,有條不紊,把荊州治理得有聲有色,使得原本「寇賊相扇,處處糜沸」的荊州,變成了千里沃野、士民殷富的大漢南方樂土。

在對外問題上,劉表實際上採取的是擁兵自重的政策,儘量避免與其他勢力發生大的衝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在經濟上,劉表有效利用了當地各大家族的勢力,推行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恢復和發展;在文化上,劉表「起立學校,博求儒術」,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荊州政通人和,各方人才紛紛從各地遷往荊州,人數多達萬記,其中既有像水鏡先生司馬徽這樣的名流,也有像崔州平、石廣元等青年才俊,還有大名鼎鼎的諸葛亮等。

年近五十的劉表,用了八年時間,在荊州恩威並重,招誘有方,肅清七郡,群民悅服。他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如今已是佔據數千里地盤,麾下有帶甲之士十萬餘,稱雄荊楚一地,即使荊州以西的益州司馬防、荊州以南的吳州孫堅,皆不敢小視於他。

晉國封立之後,他手下有一些謀士暗中慫恿劉表也做好封王的準備,畢竟他也是漢室宗親,如今又控制著不輸於晉國的疆域,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既然朝廷能破例分封劉鎔佔據一州之地,劉表也不是沒有機會。

從事蔡瑁進言說道:「劉公如今威震荊楚,軍民擁戴,論聲名威望不輸於並州趙興,可請朝廷分封!」

劉表有些不高興地回答說:「晉國之立,乃攜勢逼迫朝廷所致。吾等皆為漢臣,豈可行此謀逆之事!」

謀士蒯越又說:「劉公忠於漢室,吾等敬仰。然晉國立國已成,天下百姓皆知。公無謀逆之心,然麾下將士有封賞之望。」蒯越這話說的婉轉,但也指出儘管劉表沒有謀逆之心,但是晉國的例子放在那裡,以後劉表麾下的將士自然會因為得不到更高的封賞而心生不滿。

劉表聽後緊皺眉頭,轉頭問從事馬良:「季常如何看待此事?」

馬良答曰:「德珪、異度所言有理。如今天下形勢不過風起云湧之前的暫時平靜,此時公可安然自處。然一旦亂局再起之日,公當速做決斷,不可猶豫不決。」

劉表點點頭,表示支持馬良的看法。說實話,天下名流,又有哪個不想封王封侯?如今的他雖然貴為一州之主,但畢竟跟一國之王還是不能比,許多時候還要看朝廷的臉色。最為要命的是,這個州牧的職位並不是固定的,一旦他在朝中失勢,還有被人取而代之的危險。

馬良分析的很透徹,如今天下太平,這時候跳出來讓朝廷封王,那屬於沒事找抽型,正好讓益州司馬防和江東孫堅等人尋到攻打荊州的理由和藉口。

劉表雖然在軍事上沒有政治那麼傑出,但也是個明白人,他心裡很清楚大漢南方四州(益州、荊州、揚州、吳州),不過是貌合神離,相互之間都在提防和算計,只等著誰犯了錯誤,便來落井下石。

目前看來,晉國對於荊州的威脅還很有限,最危險的自然屬冀州袁紹、涼州董卓和司隸地區。

但是一旦趙興按捺不住,興兵討伐某方勢力,則天下安定的脆弱局面立即會被打破,到時候相互緊鄰的勢力就會乘勢攻伐,搶佔地盤,增加勢力。到時候,如果劉表還不封王,那就很有可能讓手下將士失望,結果造成軍心民心不穩。

經過與手下文武幕僚商議,劉表的應對策略是:繼續不遺餘力地治理州郡,嚴格操練步軍和水師,大量修築各類防禦設施,派出士人和工匠前往晉國學藝,明面上交好趙興,推動和鼓勵南北通商,不斷鞏固和提高荊州的綜合實力,坐等亂起之後,再做相應的調整和部署。

如此看來,劉表手下也是有能人啊。這些措施和方略,每一條都很關鍵重要,而且把准了時局脈搏,絲毫不比曹操、袁紹等勢力做出的分析判斷低下,真可謂安身保命的良策。

不急於封王的劉表,安坐襄陽城中,天天和名士們高談闊論,讓人繼續誤解他不過是個徒有虛表的人……
匿名
狀態︰ 離線
419
匿名  發表於 2012-9-11 01:46:16
第九卷 攘外安內 第四一九章  龐統江東見陸績

就在劉表與荊楚一地的社會名流們坐而論道,唾沫橫飛的時候,自然不會在乎一位本地小夥子,正乘坐渡船順流而下,準備投靠江東的孫堅。

這位小夥子名叫龐統,字士元,是地道的襄陽人。

龐統年輕時,為人樸鈍,無人賞識。加之他的容貌普通,面皮微黑,與一表人才的劉表相比較,那簡直就是土雞跟鳳凰相比較,所以不被荊楚當地的社會名流們所賞識和推薦,也就在情理之中。

只有龐統的叔父龐德公十分看重他,認為他是個不同尋常的人。龐統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毫不在意世人的評價與看法,與諸葛亮、崔州平、孟公威、石韜等人求學於潁川名士司馬徽座下,經常還與黃承彥、龐德公等人進行辯論。

通過觀察和考校,司馬徽對於龐統也十分欣賞,稱他是南陽一帶首屈一指的人才,並將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稱兩人一為「臥龍」、一為「鳳雛」。「鳳雛」的意思,就是鳳的雛鳥,也就是小鳳凰,寓意假以時日,龐統一定會高翔九天,清鳴云中。

諸葛亮前段時日離開南陽之後,大孔明三歲的龐統,也開始謀劃自己的人生道路。

龐統心裡很清楚,什麼「臥龍」、「鳳雛」的雅號都是浮云,如果不能選擇一個好主子投靠,不能再仕途上大展身手,就算自己有通天徹地的本事,最終也只會黃土一堆埋進墳墓。

對於劉表此人,年輕氣盛的諸葛亮和龐統都不怎麼看好,總覺得此人有些虛裡冒套,誇誇其談。他們更欣賞像趙興、曹操、孫堅這種文武兼備,銳氣蓬勃的主公。

實際上,這也是所有年輕人愛犯的毛病。不喜歡聽上了年紀的人擺老資格、羅里吧嗦、動不動一副語重心長的口氣訓誡自己……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劉表也是個喜歡看長相選人才的主,歪瓜裂棗在他帳下是沒有出路的。

那麼,龐統為何不選擇與孔明一起北遊,貨比三家之後再做抉擇呢?因為古人的鄉土觀念很重,「故土難離」。與諸葛亮這位外來戶不同,龐統作為土生土長的襄陽人,不願意大老遠跑到北面去出仕為官,而江東孫堅距離襄陽並不遙遠,氣候相似,加之孫堅此人頗有霸王之風,也算是個好靠山,所以龐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沿江而下,前往吳州求見於孫堅。

一路順風順水,不幾日龐統便到了吳州治所吳縣(今蘇州)。進得城後,籍籍無名的龐統這才發現自己無人舉薦,就這麼冒冒失失地去見孫堅,根本就是個笑話。於是他向城內的百姓打聽,問城裡可有什麼名士,百姓紛紛答曰「陸績、顧劭今在城內,乃江東才俊!」龐統按照百姓的指點,尋到陸績府上,向門人遞上名帖,等候主人的會見。

說起陸績這個人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說他是漢末廬江太守陸康的兒子,跟陸遜是同族,這下大家就知道了。按輩分,陸遜該管陸績叫叔叔。關於陸遜的故事,咱們後面慢慢聊,現在先說陸績。

陸績,字公紀,吳縣(蘇州)人,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是個類似於蔡邕的人物。一般來說,能夠註解《易經》的人,都是牛逼的近乎於神仙一樣的人物,這陸績在江東的名聲就很大,許多士人都願意前來與他交往,好增加自己的名氣。

歷史上,陸績曾在鬱林郡(今廣西桂平城西南)擔任太守。當他任期滿了返會吳縣時,因為路上行程艱險難行,便只好從水路返回老家。起程的當天,有不少地方官員和兩岸百姓,自發到江邊碼頭送別陸績。當官船開到銅鼓灘(卵石大灘)時,由於黔、郁兩江匯流之地水勢湍急,由於陸績任職時從不收取賄賂財禮,隨身沒有帶多少行李,而船上的行李也只是原來他上任時帶來的,所以輕舟渡水難壓風浪,船隻搖擺不定。

無奈之下,船家建議陸大人靠近銅鼓灘,請人搬一些大石頭放到船上壓艙。陸績同意了這個辦法,當大石頭被附近一群自告奮勇的村民抬上船之後,陸績拱手拜謝百姓說道:「我在布山當官許多年,打心底把布山視為第二個故鄉。布山盛產名茶、名果、名桂,天下聞名,但我都不帶回去。我只帶上這塊石頭返回故鄉,一來可以壓船,二來以後如果思念布山,看到這塊石頭就會想起布山。我會永遠思念布山,不會忘記布山百姓對我的愛戴……」

船家和前來義務搬石的百姓聽完陸績這番話,看著這位兩袖清風的父母官立於船頭漸行漸遠,無不感動流涕。

一位是襄陽智謀高絕的鳳雛,一位是吳州名望正隆的名士,龐統與陸績的相見,彷彿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陸績聽門人通報說荊楚「鳳雛」先生前來拜會,趕緊小跑著出來迎接。

咋一照面之下,陸績看到門外一位其貌不揚,面容黝黑的漢子正氣定神閒地靜候原地,雖然心裡犯著嘀咕,但嘴上卻是熱情地說道:「常聽人言,南陽「水鏡先生」(司馬徽)座下有臥龍鳳雛兩位高徒,今日得見鳳雛,真乃三生有幸!」

龐統看到打陸府中出來一位容貌雄壯、舉止得體的年輕士子,談吐表現熱情適度,於是心生好感,謙虛地回答:「襄陽山野草民,徒有虛名,今日冒昧前來叨擾公紀先生,還請恕罪。」

二人見面,略作寒暄之後,便攜手進了陸家府邸。賓主落座之後,自有下人送上果脯點心和茶水,倆人於是慢慢攀談起來。一番交流之後,陸績對於其貌不揚的龐統,有了顛覆性的認識和看法;而龐統也從陸績的言辭之中看出了此人的深厚博學,心中暗道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於是二人交好,陸績熱情挽留龐統留宿家中,又邀請來自己的好友也是侄子的顧劭(牛人顧雍之子)、以及當地名士張敦、卜靜等人,天天和龐統臧否人物,並稱讚龐統是「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

暫時有了落腳之處的龐統,也不急著拜見孫堅,正好利用陸績這層關係,逐漸與孫堅的兒子孫策、孫權等人熟絡起來,準備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達成自己出仕江東的願望。
匿名
狀態︰ 離線
420
匿名  發表於 2012-9-11 01:46:51
第九卷 攘外安內 第四二零章 孫權罵走龐士元

按照趙興記憶中三國演變,孫堅應該掛掉兩年多了。實際上,今年已經三十八歲的孫堅不僅沒有掛掉,而且已經有了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尚香、孫朗等眾多的子嗣,正活得風生水起,日益勢大。

不得不說,孫堅的基因也屬於比較厲害的品種,因為他養的子女個個不凡,其中長子孫策和次子孫權,更是各有優長,從小就展露出與眾不同的品質。

孫堅長子孫策,容貌俊美、性格開朗直率、為人大度寬厚,善於聽取部屬意見,很會用人,說話又愛開些玩笑,很有幽默感,簡直就是東吳版的趙興,所以也被人稱之為江東小霸王。因為他是嫡長子,所以注定了要承載東吳孫家更多的期望與寄託。現如今,孫堅專門安排了老臣張昭、張紘、秦松作為長子的老師,安排少年軍師周瑜、魯肅為孫策的好友,可謂是用心良苦,十分器重。

孫堅次子孫權,自幼便愛讀書,在歷史、文學各方面都廣泛涉獵,胸中文韜武略只怕不在其兄之下。孫權有著開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他老子的軍隊中名望也不低,有時幫忙給哥哥出謀劃策,讓孫策大為驚訝,沒想到弟弟竟有如此過人的謀略。為了讓二兒子早日成材,孫堅在孫權十五歲的時候,便外放他出去做了一命縣令,栽培之意可見一斑。

人皆言:江東子弟多才俊。看一看目前孫堅手下的武將和謀士,便可知此話一點不假。

如今孫堅手下文有張昭、張紘、顧雍、虞翻、闞澤、魯肅、周瑜等新老謀士和內政人才,武有程普、黃蓋、韓當、周泰、陳武、凌操、潘璋、董襲、朱桓、賀齊、呂蒙等一干勇將,真可謂是人才濟濟,雄踞吳州。

龐統來了吳縣之後,因為和名望漸隆的陸績交好,所以沒過多久便見到了大公子孫策和二公子孫權,並且因為陸績的稱讚和推薦,引起了孫策的留意。

一天,孫策在他父親剛剛賞賜下來的府邸中宴請賓客,請來了教導自己的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好友魯肅、周瑜、呂蒙、陸績為陪坐,順便也讓弟弟孫權和顧劭、龐統等人列席。

眾人落座之後,觥籌交錯自然不在話下,飲宴到了興致高處,孫策說道:「如今四海未平,竊國大賊趙興雄踞晉國,虎視洛陽,各方勢力紛紛招兵養士,圖謀不軌,必須以武治而平之!」

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陸績不同意孫策的觀點,於是出口大聲反駁道:「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孔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無名,竊所未安也。」陸績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匡扶天下應該以文德感化,而不是以武力懾服。

陸績一開口,和孫堅同齡的好友周瑜聽不下去了,便開口駁斥陸績說:「懷橘之輩,鼠目寸光!豈不見北地趙興雄兵數十萬,橫掃東西,無人敢捋其鋒纓,對付此人,修文德可使來乎?」

周瑜這話狠啊,竟然當眾揭人家陸績的短,辱罵陸績是個懷橘之輩,而且鼠目寸光。原來在陸績小的時候,有一次跟隨大人去南陽郡拜會袁術,袁術便拿出橘子來招待客人,結果陸績悄悄地藏了三個在袖中。等辭別的時候,陸績彎腰拜禮,結果橘子掉落地上,袁術便有些看不起他,問陸績說:「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陸績從容回答說:「欲歸遺母。」結果讓袁術感覺很驚奇。

周瑜這麼折辱陸績,陪同陸績而來的龐統看不下去了,於是又幫著相見恨晚地好友說話:「常聽人言,北地趙興愛美女。周公瑾貌美姿容,精律善舞,若做婦人狀,或可使其來投!」龐統這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常聽人說趙興喜歡長相漂亮的女子,周瑜你長得很像女人,如果前去勾引,說不定能讓趙興拜服在石榴裙下呢!

龐統這話一說完,周瑜當時就被氣得臉色煞白,渾身顫抖。

唉,周瑜罵陸績揭了短,確實狠了點。可龐統這傢伙罵周瑜更狠,竟然把美周郎說成是個女人,譏笑周瑜文弱之人也敢聲稱使用武力。此言一出,總算是把跟周瑜交好的孫家兩兄弟給得罪死了,也把自己投靠孫堅的道路給斷絕了!

原本已經有些不快的孫策聽完龐統的話,正要發作,結果他弟弟孫權察顏觀色,搶先跳出來訓斥龐統說道:「公瑾性度恢廓,雅量高致,不與你這黑廝一般見識。汝容貌醜陋不堪,無非嫉賢妒能,如此出言無狀,吳州豈可待若上賓!還不速速離去!」 此處備註1。

得,又是一個罵人揭短、打人打臉的傢伙!年少氣盛的孫權居然辱罵本來就皮膚黝黑,相貌平常的龐統,說龐統因為自己長得醜,便見不得別人「高富帥」,還代表自己父親和哥哥表態,說吳州不歡迎龐統,也是狠話說了一籮筐哇。

鳳雛龐統,被十四歲的孫權一陣奚落辱罵之後,一張黑臉霎時變成了紅臉,於是菜也不吃了,酒也不喝了,掩面激憤離席,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吳縣。

善於做人的魯肅,一直觀察這眾人的表現,看到酒宴因此而變得悶悶不樂,於是起身告罪,趕緊跑出去追龐統。好在魯肅動作快,竟然在吳縣之外的十里處追上了龐統。

遠遠地,騎馬而出的魯肅看到了龐統的背影,於是大聲高呼:「士元兄暫且留步,吾有一言相告!」

心中憤憤不平的龐統,聽見身後有人呼喚,於是停步轉身,結果發現追自己的竟然不是孫家人,而是酒宴上不怎麼說話的魯肅,便開口問道:「不知子敬兄攔住在下,有何相告?」

魯肅有些遺憾地言道:「吾知士元有經天緯地之才,然吳州如今人才濟濟,恐難容兄一展所學,不如北上投奔劉皇叔,或許可得重用!」此處備註2。

原本滿懷熱情的龐統,在吳州被人兜頭澆了一盆涼水,心裡肯定難受的很。聽了魯肅這話,也覺得有道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為了給自己爭口氣,便消除了當初不願北地為官的小農思想,謝別魯肅之後,大步向北方而去……

備註1:史料記載,赤壁大戰後,龐統曾來江東投靠孫權。但是,由於龐統太小看周瑜,而孫權平生最喜歡周瑜,所以孫權發誓不用他。

備註2:史料記載,孫權發誓不用龐統之後,魯肅於心不忍,便推薦龐統前去投奔劉皇叔,龐統聽取了建議,就來投靠劉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5 19:5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