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1983072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戰國小丑】幕府將軍本紀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1
發表於 2014-1-10 23:05:11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零章 百廢待興


織田家的援軍突然趕到各條戰線,這讓眾勢力的家主或是領軍大將感到十分不解,據他們所知,目前織田家根本沒有多余的軍勢可派,這支軍勢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但沒過幾天,武田家撤退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眾勢力的耳中,他們感到震驚而又憤怒,驚的是他們沒想到武田軍會突然撤退,怒的是,武田家這么做,等于完全將本家給出賣了,以織田信長的性格,恐怕不久之后,本家就不復存在了。

若是織田家援軍未至,他們一狠心之下,說不定還會和織田家拼了,可現在其援軍已到,就算自己想拼命也沒這個實力了,與其如此,還不如早早撤軍,派人連忙前往織田信長處,說不定還有被寬大處理的機會。

所以雖然各家都沒有派人聯絡其他勢力,但全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撤退,先織田家派遣使者并還不忘帶上人質。

而對織田家來說,最大的一次危機,也隨之消散的無影無蹤。

高山氏宗最近的心情很好,除了睡覺,笑容就從未從他的臉上消失過。

自武田軍被擊潰后,飛驒已經完完全全被其掌控,這對高山家來說,絕對算的上是一次質的飛躍,若是再加上郡上八幡城萬石之地,其直接或是間接控制的土地已經達到了五萬余石。

如果說自己的對手只是姬小路與江馬家的話,就算獲勝。氏宗也不會太過興奮,畢竟那些小角色根本就不值一提,可自己只憑借自身力量,便擊敗了上杉與武田家數千大軍,這足以讓他感到驕傲了。

和高興的氏宗不同,跪在下面的江馬家父子與鍋山安室等數人,此刻心里除了惶恐外。就再沒其他的想法了。

對他們來說,決定命運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而且自己的命運還是要被幾天前還在交戰的敵人決定。所以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如果是之前,高山氏宗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讓他們切腹謝罪,可現在氏宗卻沒有這樣的想法了。一是因為他現在的心情著實不錯,而這幾條小爬蟲根本翻不起什么浪來。

二是因為,他從高山氏長口中得知,松倉城一戰,其麾下三名家臣被討取,而且還是被江馬時輝一人所斬,并他還能與田中勝介打成平手,如此說來到也算是個人才,對于人才氏宗一項寬宏大量。

不過他卻并沒想要招收對方成為直臣,而是打算讓其向高山氏長效忠。

高山氏長作為守備奉行。如果手下皆是不入流的武士,一但遇到突發情況,根本沒有應變的能力,就拿這一戰來說,如果不是有田中勝介在的話。那么敗的一定是本家軍勢,所以有必要加強其麾下家臣的數量和質量。

想到這里,氏宗不由向下面跪著的數名武士掃去,除了江馬時輝和另外一名武士外,其余數名武士無不低下頭去。

氏宗見狀,不由點了點頭。看來這江馬時輝果然不錯,就是不知道另外那名年輕武士是誰,至于剩下的三人,連自己的目光都不敢對視,又能有多大的本事。

在有了定論之后,只聽氏宗開口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鍋山直茂參見高山大人。”

“嗯,我決定讓你與江馬時輝一同效忠高山氏長,你二人可愿意?”

事已至此,就算他與江馬時輝不愿意,又能怎樣,只聽他二人連忙說道:“僅遵大人之命。屬下參見主公。”他二人隨后又向高山氏長行了一禮說道。

高山氏長聽到這里,不由心中大喜,現在自己最缺的便是有能力的家臣,他正想尋個適當的時候,向兄長要來幾名與力,可沒想到,自己還沒開口,主公就讓這二人向自己效忠,而且江馬時輝的武藝與田中大人不相上下,而鍋山直茂看起來也是不差,如果收他而人為家臣的話,那么再等單獨作戰之時,自己就再不用擔心無人可用了。

想到這里,只聽他連忙行禮說道:“多謝兄長。”

“你我兄弟,就不必客氣了,日后我率大軍出征之時,本家之地還要靠你與一豐,勝介,不加強守備的實力是不行的。”

“是,氏長一定不辜負兄長之托。”

在江馬時輝與鍋山直茂退下之后,只見氏宗面色一沉,又對下跪三人說道:“對于你們的名字,我沒興趣知道,我現在給你們一條活路,這飛驒之中名山大川不少,我希望你們能找一處山清水秀之地過那隱居的生活,當然,如果你們要是不愿的話,可自行離去,我決不阻攔,好了,你們退下吧。”

當他們垂頭喪氣的離開之后,會議才算正式開始,這次評定會本應對這一戰立功的家臣進行封賞,但現在氏宗自己還在糾結之中,又如何能封,這幾天他一直在考慮著這個問題,如果封賞土地的話,有自己在家臣們到不會如何,可一旦百年之后難保不會出現野心家,如此一來高山家又如何能長盛不衰?可要是沒有土地封賞,他又怕打擊家臣的士氣,畢竟在這個時代中,土地的多少完全代表了地位,就算身份再高,但如果連一石知行都沒有的話,也不會被他人看重的,所以現在就連氏宗都沒有拿定主意,就此事而言,想要找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實在是太困難了。

還好蜂須賀正勝等數名家臣皆不在場,所以就算將此事稍微推后一些也不會引起家臣們的不滿,說不定這幾天自己就可以想出什么解決的辦法。

而除了這件事外,現在最重要的是建設,飛驒以然到手,氏宗也終于可以在此地大展拳腳了。

只聽他開口說道:“香川忠次,如今飛驒已經完全被本家掌控,所以修路一事,已經可以進行了,我對領中的道路沒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一是道路要連接各城,二是可供騎兵通行。”

這一戰雖然本家取得了最終勝利,但卻讓氏宗感到十分別扭,本家戰力強于騎兵,但這里做戰,卻不得不讓他們下馬步戰,沒奪飛驒之前,氏宗只能忍了,而現在此國已經全部到手,那他可就忍不了了。

就算有很多地方依然不適合騎兵作戰,不過如果道路修成,在加上騎兵的速度,不管是前往哪座城池,都會快上很多,這不但利余調兵,并且還利于防御,所以勢在必行。

在氏宗看來,這飛驒什么都好,就是道路不通,既然如此,那么就由自己將此國之路打通好了。

香川忠次聽完,差點沒昏厥過去,修一條路,就已經算是大工程了,而現在主公竟然要將飛驒的城池全部用道路連接起來,這已經不能說是大工程了了,這完全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玩的實在是太大了。

飛驒國內小砦先不算,光是大小城池有七八座,就算一條需要耗費數萬,七八條路,那可就是幾十萬貫,別說是高山家,就算是大殿,也不可能將錢全都耗費在這上面。

再說,本家帳面上就只剩下一千貫,這路該怎么修。

想到這里,只見他硬著頭皮開口說道:“按主公所說,修建道路至少需要數十萬貫,這絕對是本家無法承受的,就算有金山在手也無法完成,所以屬下斗膽請主公收回成命。”

別說是在場家臣,就算是氏宗在聽到這驚人的數子之后,也被嚇了一跳,他花錢一向大手大腳已經習慣了,所以只想到修路的重要性,但卻忘了考慮所需要耗費的金錢。

數十萬貫,也就是說以本家現在的收入,除了養兵發放俸祿外,就算什么都不干,也至少要近十年的時間才能湊齊這么多錢。

可自己能什么都不干嗎,顯然不能,現在本家每年下來盈余大概有五萬貫左右,這還是在自己不亂花的情況下,而十年之后,自己的勢力指不定已經龐到何種地步了,到那時,這飛驒對本家的作用將會大大降低,可以說,如果不能在五年之內完成的話,那么這錢的確花的就有些冤枉了。

可以說這一點,的確是氏宗疏忽了,不過修路對本家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氏宗不想放棄,既然花費如此之大,那么,干脆少修幾條好了。

想到這里,只聽他開口說道:“嗯,你說的有理,的確是我思慮不周了。”

聽到這里,香川忠次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只要主公不再打算修路,那么就算讓他去死,他都不會有任何怨言。

不過當他剛松了一口氣時,卻聽主公繼續說道:“雖然不再大修,但通往外界之路,還是有修建的必要的。

我認為,首先要修建高山城至櫻洞城這一段路,其次修建高山城至松倉城一段,最后,還要修一條至房卡城,通往信濃之路,至于通向加賀的道路,我日后打算走水路,陸路就不用去修了,只是這三條道路的話,以本家的財力與可調動的人力應該可以在三年內完成。所以你就不必在多說什么了,在會議結束之后,立刻執行吧。”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2
發表於 2014-1-11 22:56:16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一章 有機可乘


能讓主公改口,對香川忠次來說,已經算是取得了不小的勝利了,而且高山城至櫻洞城,松倉城這兩條路,之間還算好走,且距離不是很遠,加在一起有七八萬貫就差不多了。nilongdao
至于通往房卡城之路,雖然距離遠些,但也不是太難修,大概也需要七八萬貫,這樣一來總共需要十五萬貫左右,到還是可以勉強接受,至于修路的人,就更不用擔心了,飛驒一國中有的是勞力,所以只要有足夠的金錢,那么三年內完工并不困難。

“這一戰,本家雖然獲得了最后的勝利,但損失無疑是巨大的,為了迎接日后的戰斗,所以我決定從領地內挑選青壯,其他補充到各支軍勢之中,中村一氏,初選之事還是交給你來完成。”

“是主公,屬下必不辜負主公重托。”中村一氏連忙答道。

“好了,若是沒有其他事情的話,就散會吧。”說完,只見氏宗站起身來,快步向內室走去。

當晚,只見一支近千人的隊伍由東向西直奔高山城而來,這支隊伍人人頭蒙忍巾,身穿黑衣,一看便知道,這是一支忍軍,這支隊伍正是蜂須賀正勝從相模帶回來的風魔里忍者。

在這些忍者身后,皆背著一個小包袱,有些瘦弱一些的忍者,甚至被背上的包袱壓彎了腰,他們不得不躬著身子,繼續前進。

但他們累雖累,但心里卻是無比歡喜,尤其是走在最前面那十幾名中忍,從歸順高山家的那一刻起,雖然自己依然是一名忍者,但卻享受到武士的待遇,這樣的好事,在此之前,他們連想都不敢去想。而現在卻變為了現實,有了這樣的心情,就算背著的包袱都仿佛輕了許多。

為了能盡快見到主公,所以在一進入飛驒之后。蜂須賀正勝便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高山城,至于他帶來的忍者,反正有與自己同去的忍者引路,也不怕他們走丟了。

所以在當晚,他便見到了高山氏宗。

蜂須賀正勝還未開口,但光是從他那張充滿興奮的臉,氏宗便知道。他不但將忍軍帶回來了,而且此行收獲頗豐。

果然如氏宗所想的一般,當蜂須賀剛一來到近前,便行禮說道:“主公屬下幸不辱使命,除了個別不愿歸順高山家的忍者,再加上數十名在戰斗中陣亡的忍者,屬下共帶回九百七十四人,而在返回的路上。由于武田家領地內防御空虛,屬下率領這支軍勢不但焚毀十數座城砦,并劫掠到十余萬貫。屬下恐主公等的心急,所以先行回報,至于麾下忍者與資金,名日一早就可到達高山城。”

高山氏宗在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由大吃了一驚,按他的想法,蜂須賀正勝能帶回來兩三萬貫他就心滿意足了,可他竟然劫掠到十多萬貫,這不得不讓他感到心驚。

武田家也實在是太有錢一些了吧,要是平均下來。豈不是說,其在每座城池中都能搜刮出萬貫左右的資金嗎,若是如此的話,武田信玄完全有能力打造出一支數萬人的赤備隊伍,可現在其只維持在三千人,那就說明。其資金應該并不十分富裕才對,可這些錢有是從哪里來的呢?難道是蜂須賀正勝率軍把甲府城給攻破了?也只有此城才會存有這么多資金吧。

蜂須賀正勝看出了主公的疑惑,只聽他連忙解釋道:“主公,屬下在率領風魔里忍者返回之時,見武田家所控制的金礦同樣防守空虛,這樣的機會實不多見,所以,屬下就拐了個彎,連搶了兩座金礦,在加上從其治下城池中劫掠到的資金,一共才湊其這十萬,要不是屬下聽聞武田信玄已經率領大軍返回,怕被其圍殲,不然的話,其領內剩下的幾座金礦也要闖上一闖。”

“你說什么,武田信玄撤退了?此事可否屬實?”當蜂須賀正勝剛一說完,只見氏宗猛的站起身來,大驚道。

對他來說,錢現在反到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蜂須賀正勝無意間說出武田信玄退軍之事,氏宗想到了武田信玄在得知風魔里在其領地中劫掠后,會派麾下率軍返回,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武田信玄竟然親率大軍返回。

先不說武田信玄為了這次上洛,準備了數年,光說是其聯系織田家周邊的勢力,恐怕就這一次,如果其撤軍的話,那么日后其再想上落,就絕對不會再有如此開局了。

武田信玄絕對不會做出因小失大之事,對于上洛而言,風魔里忍者的破壞于劫掠只是小事,和整個天下相比,區區十萬貫又算的了什么,一定是有什么別的原因,使其不得不回軍甲斐,比上洛還重要的事,氏宗還真想不起來是什么,難道…難到是武田信玄死在上洛的途中了?

可現在才一五六八年,離武田信玄隕落應該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就算自己有能力改變一些歷史,但自己又不是神仙,他人的生老病死又怎能被自己所掌控,可除了這一點,實在無法解釋武田軍撤退的原因了,如果氏宗知道武田信玄的確死的不能再死,而且還是被他活活氣死的話,不知又會作何感想。

就在其感到疑惑不解之時,彥右衛門快步走到門外,大聲說道:“報主公,水瀨大人在門外求見,說是有要事向主公匯報。”

“快叫他進來。”現在氏宗最想見到的人無疑就是水瀨右衛門,自將武田軍徹底趕出飛驒之后,氏宗不但讓其拿山縣昌景的人頭向武田信玄勢威,并讓他親自去監視武田家大軍的一舉一動。武田軍為何撤退,他應該知道原因。

不大功夫,只見水瀨右衛門風風火火的從門外走了近來,剛一來到氏宗面前,便大聲說道:“主公,武田家在將德川軍擊敗之后,并沒有繼續向西進攻,而是選擇了大舉撤退,就算被其攻下的城池也全都放棄……”

沒等他說完,氏宗便將他打斷,開口說道:“好了,武田家大軍撤退之事我已經知道了,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武田軍為何會突然撤退,你一直暗中查探,應該知道吧。”

當氏宗問完之后,只見水瀨右衛門眉頭一皺,硬著頭皮說道:“這……還請主公恕屬下無能,由于武田家防守太過嚴密,所以就算是屬下親往,也沒能探得準確情報,還請主公責罰。”

聽到這里,氏宗并不能確定武田信玄是為了封鎖自己的死訊所以才會如此,畢竟武田軍是正兒八經的精銳,可不是那些雜牌可比的,無法混進其中,到也不能怪水瀨右衛門,而既然不知道具體信息,那么就只能靠自己分析了。

想到這里,只聽氏宗開口問道:“用不著說這些沒用的,既然不知道武田家撤退的原因,那么,你就將這幾日來武田家的動作報給我聽。”

蜂須賀正勝見主公焦急,所以重新又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后說道:“回主公,屬下是在武田軍擊敗德川軍之后才趕到的,不過自屬下一到達,武田軍便在野田城中駐扎,一連數日都沒有動靜,直到兩日前,武田軍開是撤退,都沒有離開過野田城,而其回軍顯的十分匆忙,就連遠江一國都主動放棄了,可以說,這次武田家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卻沒有任何斬獲。”

“哈哈,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只見氏宗一拍大腿,大笑道。這對領地與武田家接壤的氏宗來說的確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如今本家已經與上杉家和解,現在武田信玄又提早離世,其子勝賴勇武有余而智謀不足,那么東面就再不用擔心了,自己正可以借這段時間大搞建設,并且還可臣武田家混亂之時大舉進攻信濃,而這次出軍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所奪之地信長也絕對不好意思罷占,不出半年,高山家的實力,至少會翻上一番,到那時,在等信長分派任務的時候,東國攻略,非自己莫屬,至于那瀧川一益,就讓他到一邊涼快去好了。

而氏宗之所以會如此肯定武田信玄已經離世,完全是因為武田軍的行為太反常了,就算其再與德川家交手之后,需要讓麾下足輕休息,也絕對不會讓其休息數日時間,這樣不但不會對接下來的戰斗有任何易處,反而還是讓大軍士氣下降,熟通軍法的武田信玄又怎會忽略此事。

而再聯系起武田軍的突然撤退,那么只有一種解釋,那便是武田信玄死了,就算沒死,但也沒幾天好活了。

想到這里只見氏宗猛的站起身來,激動的說道:“快將兩位軍師叫來,我有要事與他二人商議。”

“是主公。”說著彥右衛門看了父親一眼,便快步走了出去。

見主公如此表現,蜂須賀正勝頓時有些摸不到頭腦,不過他卻沒有多問什么,反正等二位軍師到來之后,主公自然會說明的。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3
發表於 2014-1-11 23:01:14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二章 消息確認


時間不長,隻見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在近侍彥右衛門的引領之下,一前一後從門外走了進來。
    “屬下等參見主,不知主公召屬下等前來,有何要事。”
    當二人剛一說完,隻聽氏宗興奮的說道:“正勝,快告訴軍師到底發生了什麼。”
    蜂須賀正勝為了能盡早讓主公解惑,所以用最快的速度,將剛才自己匯報的內容,挑重點又重新說了一遍,當其說到一半時,兩位軍師皆認為,主公將自己二人召來,應該是為了這新得的十萬貫,本家現在正在缺錢之時,現在一下得到如此一比龐大的資金,主公臉上那興奮的表情到也不難理解了。
    可這還不算完,緊接著他們聽到了更讓人震驚的消息,武田家上洛大軍竟然撤退了?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們也像氏宗一樣,臉上浮顯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尤其是曾跟在武田信玄身邊一段時間的真田昌幸,可以說,在高山家之內,除了高山氏宗之外,沒有誰比他更了解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絕對不會為了區區十萬貫而放棄上洛的,而且就連新得的遠江之地也不要了,如果是在以往,那麼他一定會派數千人返回,在加上領內留守軍勢,豪族勢力的配合,這樣已經足夠將過境的風魔忍軍殲滅了,而他既然還是選擇放棄上洛,全軍撤退,那麼就足以證明,有更重要的事情,難道是北條家或是上杉家率軍進攻其治下之地了?
    想到這,兩位軍師又暗暗搖了搖頭,武田信玄這次上洛,雖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手中卻高舉義旗,一向愛惜名聲的上杉謙信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率軍進攻武田的,不然的話,他數十年積累起的仁義之名將會毀於一旦。
    而北條氏政。剛剛舍棄上杉,與武田家重歸於好,而且北條氏政智勇有餘,但卻魄力不足。所以在這時候出軍的可能性也是不大。
    如此一來,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也有些糊塗了,更讓他們想不通的是,武田家的撤退,而且還是無損撤退,對織田家來說的確是天大的喜事一件,可對本家來說。這卻算不上什麼好事了。
    如今本家之地與武田家領地已經全麵接壤,如果武田軍在這次上洛之戰中損失慘重的話,那到也不用擔心,可現在其損失並不嚴重,而本家這一次不但討取武田信玄愛將山縣昌景,而且還給他帶去了巨大的損失,以武田信玄那瑕疵必報的性格,隻要其一回去。肯定不會輕易揭過次事。
    別說武田信玄率軍親來,就算是像這次一樣,派一員大將。數千精銳前來,本家也受不了啊,高山家現在才剛剛起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若總是與武田軍糾纏不清的話,那麼哪還有時間進行發展,這樣淺顯的道理主公不應該想不到,可現在主公擺出這樣的表情,就實在太叫人感到匪夷所思了。
    等蜂須賀正勝說完之後,氏宗並沒有直接開口。而是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恢複平靜,等本多正信二人緩過神來之後,才聽他拋出一句更讓二人吃驚的話語。
    隻聽氏宗說道:“二位軍師,據我猜測,武田家大軍之所以會退。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武田信玄死了。”
    “主公,這怎麼可能,具屬下了解,武田信玄的身體一向健康的很,且在對戰德川家時,也並沒有讓他耗費太多的心神,怎麼可能突然暴斃,主公的猜測,屬下難以認同。”隻聽真田昌幸連忙說到。
    “如果武田軍在擊敗德川家後,直接撤退的話,那麼我也不會如此肯定,可是,有一個細節,二位軍師似乎沒有注意到,那便是武田軍在擊敗德川軍後,並非是直接撤退,而是在野田城中停留數日之久後,才撤退的,而且以武田信玄的性格,隻要是被其奪得的領地,又怎會輕易放棄。
    可這一次他竟然匆忙的連那些新得的土地都不要了,除了其以身死,我實在是想不出其他的原因來解釋。”
    “主公,屬下認為,主公的想法似乎有些牽強了,主公說的這些還不足以證明武田信玄以死。”本多正信在思量一番之後,也開口說道。
    不過,就在這時,隻見彥右衛門快步從外麵走了進來,大聲說道:“報主公,本家忍者帶來武田家最新情報,如今以到天守閣外,還請主公定奪。”
    現在氏宗正不知用什麼理由讓二人相信,卻聽最新情報已到,那麼自己也不用操心了,如今能送來的情報必定和武田信玄之死有關。
    “快,快去叫他進來。”
    當那名忍者剛一走進室內,便大聲說道:“報主公,武田家大軍以在數日前從遠江撤退……”
    還沒等他說完,便見氏宗擺了擺手說道:“這件事我已經知曉,我問你,是不是因為武田信玄已經離世了?”
    這名忍者這次前來,就是向像主公匯報此事,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話還沒說出口,主公幾天已經猜出來了。
    隻見他略帶吃驚的說道:“主公神機妙算,武田信玄的確已經在數日前身故。”
    沒等氏宗再次開口,卻聽真田昌幸先行開口問道:“可知道武田信玄隕落的原因?”
    而當他說完之後,在場之人,包括氏宗在內,也全都將目光全都集中在這名名不見經傳的忍者身上。
    雖然氏宗能夠猜到武田信玄的死,但卻想不到是怎麼死的,按理說他還有好幾年可活,現在卻突然死了,這讓他與在場的家臣一樣,感到十分好奇。
    而他們的目光頓時讓這名忍者感到了從所未有的壓力,片刻後,才聽他開口說道:“這個……回主公與真田大人,由於武田家防守實在太過嚴密了,所以就算是武田信玄的死,屬下都是費了好大力氣才得以確認的,至於是怎麼死的,這……還請主公恕屬下無能。”
    說到這,隻見他似乎是又想起來什麼,又有些擔心的說道:“不過,自武田信玄離世之後,武田家的武士便對主公的叫罵聲不斷,從他們的話中可以聽的出來,武田信玄的突然死亡,似乎是由主公一手造成的。”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4
發表於 2014-1-11 23:03:45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三章 致亂之由


聽到這,氏宗的心情非常愉快,雖然他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不過即使是這樣,他也大概猜出武田信玄的死因了。
    “哈哈,沒想到,這武田信玄到也夠小氣的,老子隻不過斬其一員大將,劫他十萬貫資金,就活活將他氣死了,如此氣量,就算天下被他奪得,也必不能長久。
    好了,現在武田信玄已死,那麼對本家來說,這絕對算的上是天賜良機,我決定出軍信濃,怎麼著也要從其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當氏宗剛一說完,一直沒有開口的蜂須賀正勝突然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為出軍信濃之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武田信玄雖死,但其麾下軍勢尚在,且武田家能臣勇將還有不少,在看本家,經之前一戰,損失極為嚴重,就算有風魔忍者作為補充,總軍勢也不過四千餘,且軍勢早以疲憊,現在正應該趁此時機休養生息。
    在說,如今飛驒剛剛被平定,為防止不測,至少還要留下一千五百人用於防守,若是隻出軍兩千餘眾的話,不但不能有所斬獲,萬一要是將武田家大軍引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還請主公三思才是。”
    而本多正信也緊跟著說道:“主公,屬下認為蜂須賀大人說的有理,而且還不隻這樣,趁人大喪之時出軍進攻,乃是不義之舉,這對主公的名聲很是不利,所以屬下也認為此時還是靜觀其變為好。”
    真田昌幸並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意見,而是先向那名忍者問道:“你可知道武田家家督之位由何人繼承?”
    這一點,他打探的倒是十分清楚,隻聽他連忙說道:“回軍師,在下已得到確切的消息,武田家的家督之位由武田勝賴繼成,還請軍師定奪。”
    真田昌幸聽完不由點了點頭,隨後慎重的說道:“屬下讚成主公的建意。立刻出軍進攻信濃。”
    本多正信本以為真田昌幸也會提出反對意建,必竟他一向慎重,可讓本多正信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沒有勸諫主公放棄。反而出言支持,這實在是太反常了。
    隻聽他開口問道:“不知真田大人有何見解,在下虛心請教,還請大人指點。”
    “本多大人言重了,在下不敢當,若是武田家的家督由他人繼成,在下也會向大人一樣勸主公放棄。不過,若是由武田勝賴繼承的話,在下就不得不改變想法了。
    首先說,自武田義信英年早逝之後,武田家督之位的第一繼承人應該是穴山信君才對,如果這穴山信君碌碌無為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是武田家後輩之中的佼佼者。
    雖然在勇武上其不及武田勝賴,但就才智而言。就算是兩個武田勝賴綁在一起,也不是穴山信君的對手,如果是作為家督的話。智謀可就要比勇武重要的多。”
    說到這,真田昌幸停頓了一下,隨後又繼續說道:“再說武田勝賴為人,其仗著有武田信玄的寵愛,一向飛揚跋扈,根本就不將家中的那些能臣勇將放在眼。
    而與其洽洽相反的是,穴山信君在武田家的人員卻是極好,其若是知道本應該屬於自己的家督之位,被武田勝賴奪去的話,又豈能就這麼認了?
    而這一點。武田勝賴也是心知肚名,如果不將穴山信君除掉,那麼他這家督之位永遠也不可能坐的安穩,所以兩人一戰在所難免。
    如此說來,武田勝賴與穴山信軍的主要敵人是對方,如果主公在這時候出軍。隻要動作不是太大,那麼他們是絕對不會冒險來與本家做戰的。
    至於本多大人所說的大義,更是不用擔心,武田信玄之死如若對外公布,那麼的確有些不妥,可現在,其密不發喪,主公完全可以裝作不知,而且其剛剛與本家大戰,本家在戰勝後,隨之反攻,也符合常理,別人又能說出什麼,所以屬下認為,現在的確是出軍的最佳時機。”
    如果真田昌幸不說,高山氏宗在聽完蜂須賀正勝與本多正信的勸說後,的確已經有些動搖了,說不定出軍之事會就此做罷,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再說武田家還沒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呢,但現在聽完其這番分析之後,他心中的猶豫被一掃而空,武田信玄的死比曆史上提前幾年,如果按照曆史,武田信玄死後,家督之位是由其孫,武田勝賴之子繼承,這樣就算穴山信君相爭也沒了由頭,可現在武田勝賴之子信勝才剛剛降生,連話都還不會說呢,怎麼能繼承。
    而武田信玄為了不將武田家交到外姓手中,那麼也就隻能出此下策了,但他卻並不擔心,家中重臣已經當著自己的麵向勝賴效忠了,且其又有大軍在手,就算穴山信君想爭,也沒了能力,但不管到底會不會內亂,但這二人必會相互敵對,這對氏宗來說,已經足夠了。
    而不隻是高山氏宗,就算是本多正信與蜂須賀正勝聽完之後,也不在多說什麼,默認了對方的建議。
    “既然沒有人反對,那麼我決定兩日後,親率大軍對信濃發起進攻。”說到這,氏宗隻是讓蜂須賀正勝先行下去準備,至於兩位軍師則是被他留了下來。
    如今飛驒已全部納入掌控,家臣也已經全部返回,又加上蜂須賀正勝帶回來大筆資金,所以也是時候與兩位軍師商量一下封賞的事了。
    要說起來,關於如何對家臣做出封賞,根本用不著與兩位軍師商量,不過這一次,氏宗打算玩些新鮮的,所以就有必要與他二人先通通氣了。
    氏宗在奪得飛驒之後,便一直想著此事,他想到隨著家臣們的身份越來越高,如果在這樣下去的話,恐怕不出十年,那麼除了土地之外,自己就沒什麼可以用來作為賞賜的東西了。
    氏宗到是不吝惜封賞,但卻不想以土地作為賞賜,畢竟日後如果一統天下,還和曆朝曆代一樣,諸侯林立的話,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封而不建。
    你可以獲得領地中的收入,但卻不能得到管理權,軍權。至於那些外樣,如果膽敢拒絕的話,那麼其隻有死路一條。
    若是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那就必須有可以用於替換的東西,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而實行郡縣,氏宗也不是沒想過,但這所要冒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至少目前考慮這些還是有些早了。
    而氏宗想到的一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封爵,武士在乎的兩樣東西,身份與實力,既然自己無法賞給他們足夠的實力,那麼,就讓他們擁有顯赫的身份好了。
    想到這,隻聽氏宗先開口問道:“二位軍師,我有一事不明,還請二位指點,自平安時代末至今,天下便戰亂不斷,應仁之亂後尤為甚之,不知是何原因。”
    雖然在二人初仕之時,氏宗都與他二人談論過天下大勢,不過在那之後,這還是第一次提起,很顯然,他二人根本沒做好準備,而氏宗到也並不著急,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想清楚。
    過了一會兒,隻見二人終於抬起頭來,在對視一眼之後,由本多正信先開口說道:“回主公,天下戰亂不斷,皆是由於天下諸侯甚眾的原因,這一點不隻是本國,具屬下所知,大明之前有數個王朝皆是滅亡在藩鎮手中,這話屬下本不應該說,不過屬下為高山之臣,既然主公相問,又不能不說,所以還請主公恕罪。”
    當他說完之後,麵色也不由帶上了幾分慌恐,要說起來,主公現在就是諸侯,自己將諸侯否了,就等於是將高山家否了,也就是主公一項開明,不然,他是絕對不會說出這番話的。
    而當他說完之後,氏宗隻是淡淡的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其身旁的真田昌幸。
    真田昌幸見主公的目光向自己看來,隻得慎重的說道:“主公,應仁之亂後不隻勢力間的戰鬥,就算是勢力內部也不平靜,下克上,臣君之時履履發生,隻因臣下手中權力太重……”
    說到這,真田長幸也不好在說下去了,畢竟織田家就是靠下克上才上位的,這樣的話,不說最好,就算無奈之下必須要說,也不能說的太多。
    氏宗聽完依然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二位軍師之言皆有道理,勢力之間的事,暫且不說,隻說家族內部,用什麼辦法才能不讓下克上的事情發生呢?”
    聽到這,二人不由心中一凜,主公突然提起此事,難道是打算對本家之內的一些家臣動手?
    可他們認真一想,又絕得主公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事。
    首先說,雖然現在飛驒一國已經被全部掌控,但主公根本不可能滿足,不然的話,當年自己是絕對不會向這樣胸無大誌的人效忠的。
    可聽主公話中的意思,又不像是隨便問問,主公心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實在是想不清楚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5
發表於 2014-1-11 23:09:54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四章 封而不建


氏宗見二人的的眼中皆閃過一絲驚慌,便知道自己這話說的有些重了,如果讓他二人覺得自己是打算要卸磨殺驢了,那可就有悖初衷了。
    為了讓氣氛不至於如此凝重,隻聽氏宗輕鬆的說道:“喂,我說你們兩個想到哪去了,你家主公一像胸懷寬廣,若是再瞎想,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見主公連笑帶罵的說完之後,二人總算輕鬆下來,主公這番話出口,足可以證明沒有想要對家臣動手的意思,而對他們來說,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屬下不敢,還請主公恕罪。”雖然他而人口稱不敢,但麵容上卻透出了輕鬆。
    “好了,你二人廢話少說,趕快回答我的問題。”而當氏宗問完之後,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也隨之再次皺起眉頭來,不是他二人還有什麼疑慮,隻因他二人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也沒什麼可說。
    他二人素有才智不假,可那都是用在行軍打仗上的,要說起製度改革,恐怕就算是村井貞勝這個半吊子都比他們強上不少,若是氏宗將這個同樣的問題拋給細川藤孝的話,那麼其一定能說出不少建議。
    當然氏宗對家中的兩為軍師還算了解,並且心中也早已經有了答案,這一問,隻不過是為了將心中的想法引出來罷了。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氏宗說道:“為了保本家長治久安,永遠繁盛下去。我到是有個想法,這此將你二人留下,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想想此事的可行性。”
    “屬下等洗耳恭聽。”
    “剛才真田昌幸說的不錯,下克上之所以會頻頻發生,隻因麾下家臣權力太重,如此一來主家實在是太容易被麾下架空了,但如果麾下家臣如有利功。又不能不賞,可晉升的身份不過隻有幾級,一但到頂。那麼可用於封賞的的東西就隻有土地了。
    可能這一代家臣領地並不是太多,但隻要幾輩下來,那麼領地也會隨之越來越多。實力也會越來越龐大,這便是禍亂的根源。
    如果想解決,其實到也並不困難,武士除了注重實力外,還讓他們看重的就隻剩下身份與名聲了,所以完全可以在這方麵多下些功夫。”
    說到這,氏宗見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正在沉思之中,所以略微停頓了少許,給他們一些時間,用來消化自己剛才的話。
    當二人將頭抬起之後。氏宗才繼續說道:“想必二為軍師對一海之隔的大明國應該都有一些了解,其之前幾朝包括大明國在內,皆有爵位製度,我覺得,如果能將這樣的製度拿過來用。效果應該十分不錯。
    據我了解,爵位共分公,侯,伯,子,男五級。且在每級之中又分三等,若是用爵位作為封賞,將可以大大緩解無物可封的困境,不知二位軍師覺得我這個想法如何?”
    “主公,這爵位屬下到是略之一二,不過就算加上爵位,但若沒有相應的待遇的話,那麼恐怕也很難被武士所接受。”
    等本多正信說完,真田昌幸也不由接著說道:“還不隻是如此,據屬下了解,這爵位都是由皇帝封與臣下的,在大明國或其之前的朝代中,皇帝的身份就好比天皇陛下,而且還是大權在握,若是主公仿效的話,是不是有些越權了,說不定還會招至大殿的猜忌,若是如此的話,那麼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還請主公三思才是。”
    “二位軍師,說的也有些道理,不過這兩點我早就已經想到了,首先說被授予爵位的武士,當然會有相應的待遇,比如說,獲得爵位的武士不但可以獲得相應的奉祿,而且如果同樣身份的武士,沒有爵位的或者爵位低的,要向爵位高的武士行禮,並且麵對同身份不同爵的,爵位高者可成我,等等,這些皆為特權。
    試想下,如果你二人身份相同,但真田昌幸爵位略低,本多正信有以上種種特權,你會願意嗎?”
    當氏宗剛一說完,隻見真田昌幸連忙搖頭說道:“屬下絕對不願,若是如此,屬下一定會更加努力,就算不能超過本多大人,但至少也要與他平起平坐才行。”
    “沒錯!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如果本家開始實行爵位製度,那麼家臣將會更加奮勇。而不隻是家臣,我還打算給麾下足輕與忍者希望,如此一來,在這五等爵位之下,在設置勳爵一級,分九等,這一爵位隻授予立功的足輕或忍者,凡是累計斬殺十名敵人者可冠九級勳爵之位,凡累計斬殺二十名敵人,進爵一級,以此類推每多殺十人進爵一級,直到七級,之後兩級就需要討取敵方武士了,而擁有七級或者七級以上勳爵爵位的足輕或者忍者,見到沒有爵位的武士可以不用下跪行禮,就算對方是家老也是一樣。
    並且每一級爵位皆有相應的奉祿可拿,這樣一來,絕對可以大浮提生麾下軍勢的戰力,雖然這可能會讓本家為此支出不少金錢,不過我到是希望,本家足輕與忍者皆可晉爵九級。”
    說到這,隻見氏宗又向真田昌幸看去,隨後說道:“至於是否越權一事,根本不用擔心,在實行之前,我會向主公匯報此事的,我相信以主公的心胸是絕對不會因為此事而猜忌本家的。”
    正如氏宗所想,當織田信長接到氏宗的匯報,並沒有多說什麼,可以說在這天下之中,每個勢力的製度都不近相同,這完全是高山家內部的事,隻要其不反叛,氏宗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信長根本就懶的去管。
    當氏宗說完之後,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基本認同了氏宗的想法,不過同樣又有新的問題擺在了麵前,隻聽本多正信開口說道:“主公的想法固然不錯,但屬下想知道,武士得到爵位的難度,如果太難,那麼這根本豈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而如果太簡單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家中武士盡有公爵爵位在身,這樣一來,似乎就體現不出爵位的用處了。
    還有,就算這一輩人無法獲得一等公爵爵位,但隻要經過數輩人的努力,還是可以達到的,到時大家皆爵位相同,這和沒有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一點在之前氏宗的確沒有想到,不過卻不代表可以難倒他,氏宗想起了中國的清朝,清朝為了不像明朝那樣,王爺一抓一大把,所以都是降著封的。
    第一代人封你為親王,那麼到了第二代嫡子就會降為郡王,沒有功勞就一代一代往下降,親王降到鎮國公,郡王降到輔國公就不往下降了,畢竟國公可要比王爺的身份差的多了。
    而自己完全可以照搬過來,一輩一輩往下降,直到三等男爵就不再降了,這樣不但可以解決本多正信剛才所提出的問題,而且還可讓後輩們不至懈怠,這完全是一舉兩得。
    當氏宗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之後,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再沒什麼話好說。
    既然二位軍師皆以認同,那麼接下來就要說封地的事了,氏宗認為,在目前戰過之中,如果直接用爵位代替土地是完全不現實的,所以隻得猜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隻聽他開口說道:“至於封地一事,我也有新的打算,那便是領地可照常封賞,土地的收益也歸武士所有,但支配權卻要歸主家所有,這樣一來,便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內亂的發生,並且軍勢不會分散,給敵人各個擊破的可能,不知二位軍師以為如何。”
    “主公如果這樣作的話,那麼屬下認為,絕對會受到前所為有的阻力。”
    “這是肯定,現在本家家臣不多,且有知行的,更是隻有大宮景連,渡邊守綱,內內島氏理三人,但如果等本家發展起來之後,再想實行,可就不那麼容易了,一但有人為此事而選擇背叛,那麼本家受到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所以若要實行,就隻能趁現在,隻要讓本家現有的家臣先接受這一新的製度,那麼才能讓之後加入本家的武士接受,以此來達到平穩過渡的目的。”
    “可主公有沒有想過,如何麵對日後加入到本家的豪族勢力,豪族勢力不管大小,但大多卻視土地為生命,如果主公剝奪了他們對治下土地的控製權,那麼在主公征戰時,恐怕有八成以上的豪族都不會選擇歸順,這將給本家作戰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話雖不錯,但凡是要從兩個方麵去看,雖然豪族勢力在歸順本家後,將會失去對土地的控製權,但同樣,在日後本家作戰之時,也不用他們出軍了。
    我相信他們作為豪族應該清楚,由於他們一慣的作風,所以很難得到主家的信任,而絕大部分的大名都會讓他們與他們麾下的軍勢作為衝在最前,每每作戰,傷亡最大的往往就是這些豪族,而如果效忠本家的話,那麼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隻要本家長存,那麼他們可以踏踏實實的去做富家翁。”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6
發表於 2014-1-11 23:13:00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五章 改革已定


當氏宗說道這,見兩位家臣似乎有話要說,但還沒等他們說出口,便聽氏宗繼續說道:“那些豪族手中如果沒有了兵權,也就不用整日擔驚受怕,怕我要對付他們了,隻要從這個方麵去說,如果是那些想要安想太平的豪族,我相信他們會選擇歸順的。書海閣防盜章節
    至於那些野心家,和那些頑固之人,本家並不需要,我想要的是長治久安,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要從根源處將其掐斷。”
    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心都清楚,對那些反複無常的豪族,主公一向都看不上眼,恐怕日後本家領地之中,豪族的數量會非常稀少。
    但剛才主公說的話他們卻並不十分認同,那些豪族又不是傻子,一但把手中的權力交出去的話,那麼就等於將自己與全族的性命也交了出去,這樣的事有誰會去幹,如果主公這麼與豪族溝通的話,也同樣不會收到什麼效果。
    他二人待氏宗說完之後本想勸說,但正是因為氏宗在最後家上了一句為保本家長治久安,這句話一出,才讓他們放棄了。
    若問領內的最不穩定因素是什麼,那無疑是豪族勢力還有寺院勢力,主公與寺院已經勢同水火,這個不用多說,而如果像主公這樣對待豪族的話,雖然在攻城掠地時,會遇到不少阻力,但從長遠上來看,領內豪族越少,的確可以大幅減少內亂的爆發,從長遠上來講。全文字首發還是利大於弊的,所以他二人算是認同了主公的說法。
    轉眼間,氏宗與二位軍師已經商議了近兩個時辰的時間,得到他們的認同到是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不過在細節上,卻耗費了一個多時辰,比如。氏宗不打算讓麾下家臣再招募私兵,而這就牽扯到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其領地由誰來防禦。氏宗是打算全權交給新撰組。
    但是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認為,如果這樣做的話,那麼新撰組的權力就太大了。現在本家領地還小,到也看不出什麼,可一但擁有數十甚至上百萬石的領地之後,那麼新撰組無疑將會成為本家領地內最強大的軍勢力量。
    而且其又分散在各處,一但反叛,那麼高山家恐怕就離滅亡不遠了,這一點氏宗早就考慮到了,解決的辦法到是很簡單,那便是分權,日後不管自己擁有幾國。每一國設新撰組統領兩人,副統領四人,守備奉行一人,七人共領軍勢,守備奉行有監督之權。卻沒有調兵的權力,而統領相反,並歸家主直屬。
    這還不算,氏宗還打算讓家中所有的新撰組統領每四年輪換一次,這樣可以將他們的小圈子徹底打破。
    兩位軍師在聽到這樣的辦法後,這才同意了氏宗的想法。不過現在本家隻有一國之地,到也不用著急實施,而現在畢竟是戰國時代,如果麾下家臣人人是光杆一個,一是不好看,二是他們的安全就成問題了,每每出門的時候,隻一人獨行,萬一遇到危險,甚至連應變的能力都沒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商議一番之後,氏宗絕對可按爵位的高低招募護衛,男爵可招募十名足輕充當護衛,子爵定為五十人,伯爵一百人,侯爵二百人,公爵五百人,至於這些護衛是招募武士還是足輕,氏宗就不管了,就算公爵想要叛亂,但隻是五百人,又能掀起多大的浪來。
    在將細節全部決定之後,隻聽氏宗開口說道:“二位軍師,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本家內的一次變革,所以還希望你二人多多出力,將我的心意原原本本的傳達下去,讓家臣能夠充分理解,本家家臣跟我征戰四方多年,我不希望看到有一人因為此事而離我而去,更不希望有家臣叛亂,一切就拜托二位了。”
    “主公言重了,屬下等二人必不辜負主公重托,屬下等相信家臣們是會理解主公的。”
    “好了,你二人退下吧。”待二人離開之後,氏宗還是有些不太放心,所以又將高山氏長召來,將改革一事詳細的與他說明,高山氏長作為高山家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本家滅亡,所以當他聽完後,對氏宗的做法十分認同,並保證讓家臣們像之前一樣忠誠。
    轉過天來,本多正信,真田昌幸與高山氏長便開始動了起來,而這一天,氏宗完全是在緊張中度過的,雖然現在軍權完全抓在自己手中,他到不會擔心有家臣叛亂,但是有人離開,也不是他更夠接受的,畢竟自己麾下家臣皆是能力出眾之人,別說離開幾人,就算是有一人出走,都是氏宗不能夠接受的。
    值得慶幸的是,在本多正信與真田昌幸的努力下,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就算有幾名家臣有些怨言,但隻要高山氏長一出馬,那些家臣不但很快平複下來,而且還對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
    至於渡邊守綱,大宮景連還有內內島氏理三人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主動來到天守閣,向氏宗表明心意。他們三人的土地乃是之前就獲得的,尤其是大宮景連,至下那兩千石之地更非自己所賜,若是真將他三人領地收回,就太不講道理,也太讓人心寒了,所以並沒有收回,還是由他三人直轄,等改革開始後,所賜下的土地,再按照新製度去實行。
    和高山家的家臣不同,那些足輕與忍軍聽到本家改革的內容後,無不歡心鼓舞,以足輕的身份和武士平起平座,放在之前,他們連想都不敢去想,可現在這一皆有可能了。
    雖然想要獲得七及以上的爵位十分困難,但至少是有了希望,而且一但獲得勳爵的爵位,不管是幾級,那麼自己每年所得的奉祿將會多上很多,家人們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富足。
    而且最重要的是,戰功是可以累積的,可能這一次作戰,自己沒有砍下十顆敵人的人頭,但是隻要自己不死,不殘,那麼總有一天會湊夠的,隻要能達到四級勳爵的高度,那麼自己每年的奉祿就會翻上一翻還要多,已經不比下級武士賺的少了,以足輕的身份一年能賺到這麼多前,絕對是難以想像的。
    所以自他們從武士大人口中得到確切的消息後,士氣空前的高漲,恨不得本家天天有仗可打才好,足輕的凝聚力已經達到了頂點,如果現在讓他們出陣的話,那麼完全可以擊敗數倍的敵人。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7
發表於 2014-1-11 23:16:36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六章 金錢當道


不管是武士也好,足輕也罷,全都接受了本家的變革,為獨有一人,不管高山氏長如何勸說,也不管本多正信,真田昌幸如何深明大義,但就是不同意高山氏宗的做法,最後三人無奈,值得將他推到了主公麵前,由主公親自勸說。
    “主公,屬下絕不同意這麼作,您知不知道這樣一來,會讓本家美年多支付多少金錢,這樣做的後果隻會拖垮本家財政,主公,您有沒有想過,到時如果沒有錢支付,又該如何收場。
    別說什麼長治久安了,如果真要這麼作的話,恐怕不用等以後,三年之內本家就會徹底完蛋了,所以還請主公收回成命。”
    香川忠次大步衝入天守閣之中,剛一見到主公,也顧不上行禮,便氣急敗壞的說到。
    他現在已經什麼都顧不上了,在本多正信等人勸說之時,他便在心中默默的算過一筆賬,如果按滿編五千人計算的話,光軍費本家現在每年就要支付十萬貫,在家上家臣們的奉祿,一年接近十一萬貫。
    而如果實行爵位製度的話,可能前幾年,因為眾人爵位不高,本家財政還可以承受,但隨著本家不斷爭戰,眾人的爵位越來越高,恐怕不出三年本家軍費的支出就會翻倍,本家現在沒年全部的收入加在一起才隻有二十萬,而且還要修建道路,償還鐵炮生產線的費用,還有其他費用,再加上主公不時就會花上一大筆,就算是有一座金礦,那也不夠主公折騰的啊。
    在聽到這樣的變革之後,作為財務奉行的他,要是不在氏宗麵前失態,反到是不正常了。
    而氏宗早就了到他會來了,當香川忠次說完之後,隻見他麵色一沉。大吼道:“放肆,作為家臣這是你應該有的態度嗎。”
    香川忠次聽完,果然冷靜了下來,是啊。自己怎麼連最基本的禮儀都忘了。隻見他連忙跪倒在地,慌張的說道:“是…是屬下失禮,還請主公恕罪,不…不過屬下的心意是不會改變的,還請主公理解。”
    氏宗剛才的大吼並非是真的要降罪於他,隻不過是想先讓他冷靜下來而已,氏宗知道。如果他不能恢複平靜,那麼一切都是白說。
    “好了,廢話我就不多說了,這不是說話的地方,你跟我來!”說著,氏宗便向起居室外走去,直奔倉庫。
    這座倉庫就落座在天守閣之中,可以說這間被用厚鐵板完全包裹住的房間。是高山家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除了有鐵板鐵門作為防禦外,在這間倉庫周圍還有五名中忍暗中潛伏。十二個時晨皆有人看守,而這除了高山氏宗外,沒有人能夠進去,就算是少主夫人也不行。
    要是想進入可以,第一是將這五名中忍全部斬殺,並得到鑰匙,第二就是由氏宗帶他前來。
    之所以這會防守這麼嚴密,那是因為,這座倉庫內隻存放一種東西,那就是黃金!所以說它是倉庫很不貼切。金庫這個詞,才對的起它麵儲藏的黃金。
    由於這座金庫建成的時間並不長,所以就算是高山家的財務奉行香川忠次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不過當他看到牆壁上那一層鐵板,與厚重的鐵沒之後,心中更加感到疑惑了,主公將自己帶到這幹什麼。這麵又存著什麼?難道是這麵存著可以解決本家財政的東西?
    當他想到這時,不由又暗暗搖了搖頭,天下間值錢的東西不少,但他認為就算能夠暫時解決,也不可能永遠得到解決。
    當他剛要開口相詢的時候,隻見五名身穿盔甲的忍者,有的從房梁上躍下,有的從通道中閃出,更有甚者直接揭開了地板,從下麵爬了上來。
    香川忠次也是越來越感到疑惑,這間屋子中到底藏著什麼,竟然防守如此嚴密?
    “屬下等參見主公。”五名忍者快步來到氏宗麵前,行理說道。
    “恩,你們做的很好。”說著,氏宗大步前,將貼身存放的三把鑰匙取出,分別插入大門的孔洞內。
    而當做為這一切後,隻見他略微向後退了幾步,而那五名忍者則是上前,一同用力去將鐵門大開。
    鋼鐵之間的摩擦響起後,氏宗邁步走了進去,香川忠次緊跟其後。
    牆壁上的火把一被點燃,香川忠次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了,出現在他麵前的是一堆散發著金燦燦光茫的金子,足有多半人高。
    這堆金子中有金小判,小粒金,拳頭大小的金塊,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不少用黃金築成的小件裝飾物,它們就這樣堆在一起。
    雖然這一堆金子最多也就能值個十萬貫,而香川忠次作為高山家財務奉行,幾年下來,經過他手的金錢少說也有百萬,不過和那些不同,這一堆金子雖少,但卻太有視覺衝擊感了,尤其是在燈火的照耀下散發出那耀眼的金光,根本無法讓他睜大眼睛。
    過了好一會兒,香川忠次才略微緩過一些。隻聽他難以至信的問道:“主…主公,這些金子是……”
    說到這,他心中非常糾結,自己可是本家的財物奉行,現在有這麼多金子擺在自己麵前,自己卻不知道它們的來曆,這實在是太失職了。
    所以他並沒有問下去,問的越多,隻能證明自己越無能。
    不過他雖然沒有繼續問下去,但是心思卻並沒有隨之停下,他快速思考這,可不管他怎麼想,也想不出這些金子的來曆,難道主公會法術,這些金子都是主公變出來的不成?最後他隻能用此來說服自己了。
    怪不得主公對於本家製度的改製有恃無恐呢,原來還有這樣的能力。可之前本家遇到財政危機的時候,主公怎麼不變出些金子來。難道是新學會的不成?
    這到不怪香川忠次不知,這批光金在昨天才被風魔忍者帶回來,而昨天香川忠次還在外麵為修路的事情忙碌著,要是知道,那才叫奇怪。
    看著香川忠次愣在當場,氏宗不由開口說道:“好了,這的環境不錯,我們就在這談吧。”
    看著眼前的黃金,還有什麼好談的,隻聽香川忠次直接說道:“主公有能變出黃金的手段,是屬下多慮了,屬下同意本家的變革。”
    氏宗聽完他這不切實際的想法後,不由怒道:“放屁!收起你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老子要是有變出黃金的本事,那還要你幹嗎。”
    香川忠次不由沒有一皺,開口說道:“難到這些金子不是主公變出來的?那…那屬下的確是要好好勸勸主公了。
    主公,這些金子雖然有不少,不過要是算起來,最多也隻能支持幾年而已,這還是擁有爵位的武士與足輕人數不多的情況,不然的話,恐怕最多隻能支持一兩年,主公希望的是長治久安,可如果沒錢的話,一切都不可能實現的,就算偶爾有那麼一兩筆額外收入,也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啊,所以屬下還是勸主公收回成命。”
    氏宗沒有直接讚同或是否定,而是問道:“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把你帶到此地,在這麼多金子麵前與你談話嗎?”
    當看見香川忠次搖了搖頭後,氏宗又接著說道:“好吧,我現在告訴你,我之所以將你帶到這,就是想讓你知道,隻有不停的賺錢,才會越來越富有,而如果隻靠攢錢,那麼永遠都不可能變的富有,所以沒錢的時候,不要去想怎麼省,而是要去想怎麼賺。
    就好比這一次,數日之前,本家資金已經被消耗一空,這才過了幾日,不是就又有十萬貫擺在你麵前了嗎,這就是賺,現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對於這些大道理,香川忠次到沒太放在心上,俗話說將山易改,本性難移,突然讓他改變性格,是根本不可能的,雖然他不得不點頭作為回應,但此刻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主公肯定是又找到財路了,一定是這樣。
    想到這,隻聽他開口問道:“主公,道理屬下都懂了,主公是不是又想到了什麼財路,可以緩解本家的財政壓力了?
    如果要是每幾天就能賺上十萬貫金子,那不管主公怎麼改革,屬下都全力支持。”
    “你在作夢嗎?這價值十萬貫的黃金是蜂須賀正勝帶領風魔忍者返回本家時,趁武田家防守空虛之際一路搜刮來的,甚至還襲擊了數座金礦,不過這樣的好事能趕上一次就不錯了,至於賺錢的辦法,我這有的是,既然我敢進行改革,那麼資金這一項我怎麼會忽略掉。”
    香川忠次見主公如此信心百倍,看來主公並不像是在說大話,自己反對改革,完全是在為高山家著想,既然現在主公有辦法解決,那麼自己也沒有反對的必要了。
    隻聽他開口說道:“既然主公有把握賺到更多的金錢,那麼屬下對改製表示讚同。不知主公可否將賺前的辦法告訴屬下,屬下也好提前進行準備,畢竟這十萬貫最多夠補貼兩三年的軍費支出。”
    氏宗聽完,不由皺著眉頭說道:“誰說我打算將這十萬貫充當軍費了,想要賺錢,不掏本錢又怎麼行,而這十萬貫就是本錢。”
    見香川忠次又要開口,這次氏宗沒在給他機會,而是說道:“廢話少說,叫上中村一氏,我有事情吩咐。”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8
發表於 2014-1-11 23:19:56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七章 樂市樂座


氏宗並沒有讓人去將中村一氏招來,而是與香川忠次一同前往其所居住的武士宅邸。
    主公親自到來,對中村一氏來說可不是小事,不過氏宗根本沒在麵多呆,說了幾句閑話後,便帶他二人直奔城外而去。
    出得城來,氏宗並沒有離開太遠,當他停住叫不後,轉過身來,開口問道:“你們二人覺得這高山城如何。”
    香川忠次與中村一氏聽完,回頭看了看,隻聽中村一氏先感歎道:“回主公,高山城實屬雄城一座!”
    氏宗聽到這個答案並不十分滿意,隻聽他提示道:“但作為本家居城,難道你們就不覺得他少了些什麼嗎?”
    “這……”中村一氏頓時有些答不上來了。
    而香川忠次似乎想到了什麼,所以隻聽他回答道:“主公,屬下認為,這高山城似乎缺少了幾分人氣,屬下到過的地方雖然不多,但據了解,大多勢力的主城外皆有城下町存在,就拿織田家來說,大殿在清洲城時,城外有町,而現在移居歧阜,不但有城下町,而且離城不遠處還有井口町。
    在看本家這主城,城池是沒的說,但卻沒有城下町,如此一來到是遜色不少。”
    不得不說,他這番話完全是說到了氏宗的心坎去了,城下町不但可以讓座成不再顯的那麼毫無生氣,最重要的是它將會成為高山家的又一重要經濟來源。
    而這和鬆倉城比起來,更適合建城下町。首先說一但將通往南北的道路修建好之後,就交通一項便要勝過鬆倉城,而且不隻是路陸,若是走水路的話,更是可以暢通無阻的到達加賀。
    從位置上來講,高山城前便是高山盆地,這是飛驒國中少有的開闊地。多規模的城下町也可以容下,而鬆倉城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了,而氏宗所要建的城下町。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飛驒乃是日本國的正中,這高山城更是中心中的中心,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打算將這建為天下貨物的中轉站。
    在沒有這座町之前,如果奧羽地區的勢力想要夠賣西國的特產,那麼就隻能前往其產地,若是在算上返回,就等於在本洲島從東到西走了個來回。
    如果自己所建的町能將天下各地的商人都吸引過來的話,那麼這無形中就等於減少了一半的路程,所以雖然這城下町雖然還沒有開始建設,但前景絕對會讓氏宗滿意的。
    看著前方空曠的飛驒盆地,隻聽氏宗說道:“香川忠次說的不錯,我的確有打算在這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城下町。我要讓這飛驒成為當之無愧的天下中心。”
    可當氏宗剛一說完,便聽中村一氏連忙勸說道:“主公不可,萬萬不可,目前鬆倉城外已經有城下町一座,以飛驒國內民眾的購買能力。這已經足夠了,如果在這再建一座的話,完全沒有任何用處,與其如此,到不如將資金投到其他地方,所得的利益絕對要比建城下町強的多。
    屬下認為在這修建城下町完全就是費時費力費錢而不討好。除了讓高山城好看一些外,根本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所以還請主公三思。”
    聽完這番話,氏宗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道:“不要這麼早下結論,我當然知道,如果要在這建一座普通的城下町當然是死路一條,但你認為這一點我能想不到嗎,我告訴你,我要在這飛驒盆地內建一座與眾不同的城下町,一但成形,那麼它給本家帶來的收入將會超過現在所有收入的總合!”
    聽到這,香川忠次不由到吸了一口涼氣,高山家的收入一向由他打理,所以鬆倉城外那座不大的城下町自然也是由他來管理。
    那座城下町一年最多也就隻能給本家帶來幾百貫的稅收,就算再加上從路過商人手中收取的關卡稅,一年加在一起也不過是五百貫左右的樣子,這高山町如果想靠稅收每年便賺取超過二十萬貫的費用,那這座町得要多大的規模,就算是將這飛驒盆地內全部化為城下町,也收不到這麼多錢,而且就算地方夠大,但又從哪去找那麼多商人在這開設店鋪,沒有店鋪,那麼這稅又從何收起。
    而中村一氏也被主公的大膽所驚呆了。
    氏宗知道自己說的太過駭人聽聞,所以對兩名家臣的失態並未放在心上,隻聽他開口問道:“香川忠次,目前對商人和店鋪是如何收取費用的,說與我聽。”
    “回主公,目前本家與各勢力一樣,對過路的商人收取關卡稅,關卡稅按照他們所攜帶的貨物價值進行計算,一般收取一成的費用,不過很多商人皆是從山中小路通過,又加上飛驒窮困,所以每年所收取的關卡稅加在一起也就隻有一二百貫,而如果這些行商人想要將貨物在町中售賣的話,還需交納一成的費用,如果沒有通關文書的話,那麼其所攜帶的貨物將會全部被扣下,所以他們一般都隻是路過,很少有人在町中停留。”
    說到這,他咽了口吐沫,潤了潤嗓子後,有繼續說道:“至於町中的店鋪,每年除了收取店鋪站地稅,行業稅,還要收取交易稅,但由於鬆倉町中的店鋪太少,所以一年收入大概隻有三百貫左右。”
    雖然香川忠次不知道主公為什麼會突然問起這個,但還是毫無保留的回答道。
    “好,說的很好,那麼現在我就告訴你們我的構象,我決定一但高山町建成,便廢除之前所有對商人與店鋪的稅收,本家隻收取交易稅。而交易稅定為交易利潤的兩成,不但如此,凡是願意來此紮根的商家,免費提供店鋪,如此實行,隻要多派忍者外出宣傳,我就不信沒有人來。
    隻要各地的商人帶著當地的特產在此雲集,高山町中的貨物豐富,就可以吸引到數不清的買家與倒買倒賣的商人,沒有誰會傻到放著近處不來,而要長途拔涉的再去原產地購買。
    這樣一來,高山町將會越來越繁榮,店鋪少的時候,恐怕看不出效果,不過天下間隻有這的稅收最輕,而且甚至還要比其他地方輕的多的多,又加上還算便力的交通,如果你是商人,會不會來?
    而且還不隻這樣,高山町新建,這其中沒有對普通商人進行打壓的座行存在,當然以後也肯定不會有,這完全是自由交易,隻需要交納利潤的兩成就可白白擁有一間店鋪,從商人的角度來看,不管怎麼看都是他們賺到了。
    這隻是開始,我隻打算拿出三萬貫來建設此町,以這樣的費用,在完善基本設施後,應該還可以建百間店鋪左右,這些店鋪便免費提供給願意來高山町發展的商人,先到先得,之後再來的,那麼就隻有讓他們在規劃好的土地上自己去建了,如果這個消息,在配上免除其他稅賦,隻收商業稅,還有廢除座行的消息一起傳出去的話,那各地的商人必會蜂擁而至。
    當然,獲得這麼好的待遇是要有條件的,本家免除了大量的稅賦,那麼對於貨品的價格就要有所限製了,凡是在此出售的商品,必須要比其他地方低至少半成,我算過,就算是加上路費,商人們還是會比原來賺的更多,而商人愛財,我能想到,他們為了能夠節省更多的金錢,所以運來的貨物肯定不會太少,這樣的話,就算本家隻抽取其利潤的兩成,也足可以賺的滿盆滿缽了。
    這隻是針對商人。對待各勢力與各地倒買倒賣的商人也同樣要宣傳。要讓他們知道,高山町不但貨品其全,貨量足夠,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這貨物的價格也同樣是天下中最低的,我相信,隻要消息傳出去,那麼高山町將會取代界,成為天下第一町。
    到時,本家就算隻靠此町的收入就足夠發展了,好了,我想要說的就這麼多了,不知你二人現在還有什麼想法。”
    氏宗一邊說著,一邊向他們看去,隻見香川忠次與中村一氏麵色潮紅,他們全都被主公這宏偉的目標所震憾了,並且主公已經全部說的清清楚楚,就算是細節都已經說的十分清楚,隻要照此實行,隻要忍者在宣傳的時候不出問題,那麼想要失敗都沒有可能。
    不過當他們緩過神來之後,中村一氏又想到了一點不妥之處,那便是本家的安全問題。
    隻聽他強忍這心中的激動,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為,如果按照此法實施的話,賺錢是肯定,不過主公又將本家的安全置於何地?如果高山町對全天下開放的話,一但有敵人混入,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就算其沒有能力攻下高山城,但隻要其在領地中與町中進行破壞,也是本家不能接受的,屬下認為,若是這一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的話,那麼一切都是空談。還請主公定奪。”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99
發表於 2014-1-11 23:22:28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八章 大興土木


不得不說,中村一氏的這一番話說的還是十分有道理的,就算已經打算同意的香川忠次不由也隨之動搖了,如果安全的問題不能解決,那麼高山町不但不會賺錢,而且還可能會賠上不少。


最重要的是,一個弄不好,還可能得罪天下間無數的商人,這可就不利日後的發展了。
    “如果敵人想要潛入飛驒的話,那麼辦法多的是,但想要在本家眼皮低下搞破話,你當新撰組與忍軍都是吃素的不成?
    再說,如果高山町形成規模,我想是不會有人來這搗亂的,你們可知界町為什麼可屹立多年而不倒,就連將其完全包圍的三好家,也不敢對他下手,眼睜睜的看著無數的金錢被那些商人賺去?難道是因為三好家實力不如界町?
    不是,那是因為如果三好家要敢攻打界町的話,他就會成為天下所有勢力的公敵,而一但高山町就算不能取代界町的地位,但隻要形成規模,那麼誰要是在這搞破壞,就等於是在和全天下作對。
    如果哪個勢力前來破壞,那麼便取消其交易資格,別說想要偽造身份,就算當時抓不到他,但憑借本家忍軍的數量與規模,想要查出些什麼珠絲馬跡,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13800100...
    再有,武家向來看中名聲,就算是在交戰之時,也很少有人會去破壞對方的城下町,畢竟這屬於不義之舉,對名聲的影響頗大。誰會去作。隻要高山町中的貨物比其他地方便宜,那麼其他勢力維護還來不及。
    當然不能說沒有人破壞,但這樣的事情會很少發生,這樣就足夠了。不知你們認為呢?
    至於想要對本家領地進行破壞,這一點的確沒什麼辦法,就算沒有高山町存在,敵人隻要想做。那麼潛入領地的途經有很多,隻能加強自身防禦,至於其帶幾數千從商路而來的話。你們認為我會讓他們通過嗎,所以這些都不是問題。”
    當氏宗的一番分析過後,兩人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為了本家的發展,高山町的建設勢在必行。
    “主公說的是,是屬下等多慮了。”中村一氏與香川忠次不由連忙說道。
    想要建一座規模龐大的城下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需要合理的規劃,否則就算將町建成,也會亂座一團。
    氏宗打算將這高山町建在宮川兩岸,把這條大川完全涵蓋在內,這樣不但可以充分將宮川完全利用起來,而且町中有了水源。就算有敵人想要在町中放火,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其撲滅。
    既然要開通水運,碼頭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用於震懾宵小,守備軍勢駐紮的營寨。但這東西恐怕會給商人帶來壓力,所以還是建在町玩外為好,除此之外以及町奉行所等等設施。
    當氏宗出這些必須要建的建築後,中村一氏不由皺緊了眉頭,主公隻撥下三萬貫,如果將這些設施全部建設起來的話。那麼最多也就隻能建幾十間商鋪了,畢竟主公的要求太高,雖然每間店鋪不用向麻雀屋那樣豪華,但也絕對要美觀,這至少會多耗費三成的費用。
    當氏宗聽完中村一氏的苦衷後,連想都沒想,便痛快的追加了兩萬貫,用五萬貫去建一座城下町,從古至今,除了高山氏宗外,還真沒有誰這麼幹過。
    如果這座町建成之後,那麼其規模將直接超過京都與奈良,直追界町與九州的博多町,這還隻是氏宗自己掏錢建的店鋪,若是以後再算上來晚的那些商人自行建設的店鋪,就規模而言就算不比界町大,但也絕對不會小。最重要的是這的商品將會是全天下所有町鎮中最齊全的。
    既然飛驒耕地有限,那麼就大利發展商業好了。
    在細節基本已經定下之後,隻聽氏宗開口問道:“一氏,按照剛才的討論的結果,這座町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建成?”
    中村一氏認真的思考了片刻之後,回答道:“回主公,若是按照主公的想法建設,至少需要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還請主公定奪。”
    氏宗聽完,不由麵色一沉,在他看來,這等待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光是修建就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在加上商人前來查看消息是否屬實的時間,還有其他耗費的時間,這座町想要形成規模,至少需要三年,若是想靠它賺取大量的資金,更是需要五年以上的才能達到目的,這讓氏宗很難接受。
    隻聽他開口問道:“隻不過是建些屋子而已,這應該沒什麼難度才對,為何需要如此長的時間,有什麼困難不妨說出來。”
    說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中村一氏都是咬著後槽牙說出的,在他看來,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高山町建成,已經是不可超越了,要是按正常的情況,至少需要兩年半的時間,他沒給自己留下任何餘地,沒想到,就算這樣,主公依然嫌慢。
    他隻能解釋道:“主公,這速度已經不慢了,雖然修建城下町並不需要有多麼高超的技術,但卻需要不少人力……”
    還沒等中村一氏說完,便聽氏宗打斷道:“人力,這好辦,我現在賦予你調動領民之權,如果缺人手,就從領民中征集,你告訴他們,工錢每人每月八,反正飛驒也沒什麼地可耕,就讓他們來修城下町好了。
    別看隻有區區的八,這可要比種地賺的多,到時領民們還不蜂擁而至,你還有什麼困難嗎?”
    很多事情在下級眼中是那麼的困難,可在上位者麵前,其實隻不過是一句話的是,現在既然人手問題解決了,那麼中村一氏也沒什麼困難了。
    而氏宗又問道:“既然現在困難已經解決,那麼我問你,修建這城下町需要多長時間!”
    “回主公,隻需要八個月,最多不超過九個月,必定完工。”隻見中村一氏拍著胸脯保證道。
    “好,那麼一切就辛苦你了。”

Rank: 6Rank: 6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700
發表於 2014-1-11 23:25:07 |只看該作者
第六九九章 一頭撞來


由於剛才提到了平民,這讓氏宗想起了他們的生活疾苦,尤其是自己的領民,比其他地方的平民還要貧苦的多,在氏宗看來,作為領主如果不能讓領民吃飽穿暖,這便是自己的過錯。
    所以在解決完城下町的事情後,隻聽他又對香川忠次說道:“由於不少領民前來修建城下町,我想今明兩年田地的收獲恐怕要減產,所以我決定在從今年開始,在三年內,稅賦由二稅一改為十稅一,三年之後,改為五稅一,這一稅收將在本家領地內一直執行下去。”
    氏宗早在東起城那會就想調整稅率,不過如果那樣做的話,勢必會讓周圍的平民大量湧入,那時自己才初仕之田家不久,這樣做隻會給自己樹立無數的敵人,所以氏宗一直忍者沒做。
    而現在情況就有所不同了,自己雖然還是織田家的家臣,不過治下卻已經有了一國之地,也算的上是當之無愧的小大名了,隻要不反叛,在領地之內,自己還不是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至於會因此樹敵,自己現在是織田家第一大派係的老大,還有什麼好怕的。
    調低稅率不管從哪方麵看都是利大於弊的,首先可以吸引更多的流民來此開荒,這樣自己就可以招募到更多的軍勢,其次,平民們手中有了餘糧,閑錢,就會促進商業的發展,商業得到發展,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商人來此紮根,如此一來。將飛驒打造為日本又一個商業中心不再是夢。
    由於修建此町的時間大大縮短,所以道路的建設也要跟的上才行,不過氏宗知道想要提升速度已經不可能了,那麼隻能將順序改變一下,先將高山城連接櫻洞城的那一段路修通,再修通往信濃的,畢竟大商基本都在飛驒以西。通往東麵的道路稍微晚上幾個月,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當香川忠次與中村一氏開始各忙各的之後,氏宗又給水瀨又衛門下達了命令。本家派往各地的忍者不但要探聽情報,而且還要擔負起宣傳高山町的任務,而且為了不耽誤時間。自接命令下達的那一刻起,立刻開始進行。
    反正路和城下町已經開始修建,就算還沒建好,但見到這樣的規模,他們應該也不會有任何擔心了。
    高山城中,從接到武田軍撤退,武田信玄隕落的消息後,已經過去三天的時間了。而今日便是高山軍出軍信濃的日子。
    練兵場之中,兩千三百名忍軍整齊的排列在操場之上,雖然他們中有接近一半身上沒有盔甲。但對列卻十分整齊。
    原本隻剩下幾十人的旗本武士隊,在戰後又被氏宗擴充到了百人,他們則是站在了隊伍的最前麵,兩千四百軍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如果用的好的話,奪個十萬八萬石之地不是什麼問題,畢竟信濃多豪族,武田家直領不多,豪族麾下軍勢又怎麼可能是高山軍的對手,但這一戰。氏宗隻打算奪個兩三萬石之地,所以有兩千四百軍勢,完全夠用了。
    到不是他不想多奪些土地,這完全是因為他不敢這麼做,兩三萬石之地,在擁有一百餘萬石的武田家麵前不算什麼,而且又多是豪族治下的土地,現在內部又是十分不安定,恐怕他們沒功夫會顧的上自己。
    而自己若真攻下十萬八萬石,那可就超出到武田家的底線了,一但讓其感到威脅,有及大的可能會讓武田勝賴與穴山信君聯起手來,失敗氏宗到起不怕,畢竟現在大戰已經基本結束,就算信長不出軍來援,自己派係內的各家也會出軍來援。
    氏宗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武田家內部從此團結起來,一但讓他們擰到一起,那麼對高山家接下來的戰略是十分不利了,所以氏宗隻得忍住,先弄回幾萬石再說,反正信濃就在那,又跑不了,隻要武田家內亂不斷,到時候還不是自己的。
    而兩三萬石對現在的高山家來說已經不少了,本家現在的領地加在一起也不過五萬石,一下增加數萬成以上,已經算的上是飛速發展了。
    更為重要的是,一但兩國之間的邊境周圍的土地被高山家控製,那飛驒可就不是武田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了。
    由於這一戰要麵對的隻是信濃國中那些已經歸順了武田家的豪族,這對高山軍來講,實在是太輕鬆了,若是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攻城與安民的時間加在一起,再算上來回路程所用的時間,一共也不會超過七天。
    所以氏宗並沒有多說什麼,軍勢一到,直接展開進攻,實在沒什麼好安排的。
    而就在氏宗準備出軍之時,加賀國各寺住持已經率領軍勢來到加賀本願寺之中。
    這次出陣飛驒的僧兵達到四千之眾,七賴周剛要信心百倍的宣布出軍的命令,隻見一命頭帶鬥笠的僧人飛奔至其身前,大聲報道:“首座,弟子得到情報,飛驒內的武田軍已經被高山氏宗擊敗,目前原因不明,還請首座定奪。”
    七賴周聽完不由臉色一沉,自己之所以會出軍飛驒,還不是為了想與武田軍一起夾攻高山家,待高山家滅亡之後,率軍直取歧阜,而現在這一戰略顯然是不可能實現了,高山軍不弱,且高山氏宗又鬼計多端,如果是單獨麵對的話,還真沒有什麼太大的把握,自己到底還要不要出軍呢?
    七賴周在聽完後開始猶豫起來,也就是目前武田上洛大軍已經撤退,眾勢力軍勢準備撤退的消息還沒有傳到他的耳中,不然他根本沒有什麼好猶豫的,如果隻是高山家到還好說,不過要是對上織田家的話,那麼用腳想想都知道,覺得沒有成功的可能。
    過了一會兒,隻聽其不由開口問道:“諸位,現在情況有變,不知各位有何話說。”
    隻聽一名寺院住持先開口說道:“大師,如果是單獨麵對高山軍的話,根本不能速勝,一但與其糾纏的時間過長,美濃很有可能就會被朝倉家先一步奪去,而我等到時隻能獲得這貧脊的飛驒,所獲得的利益還不夠填補此戰的損失,所以在下認為,就現在的形勢而言,已經沒有出軍的必要了,到不如按原計劃,向朝倉家借道,與其一同瓜分美濃,不知大師以為如何?”
    “大師,在下也不讚成再出軍飛驒,而大戰已經開起半月之久,恐怕就算朝倉家還未攻入美濃,恐怕也差不太多了,這時向其借路其又怎可能同意,完全是自討沒趣,到不如各自散去,靜觀其變,等待下一次機會。”
    照蓮寺教義見說話的兩人皆反對出軍飛驒,不由心中大急,如果讓他們繼續再說下去的話,恐怕七賴周一定會聽從他們的建議,到時不管是借道去攻美濃,還是坐山觀虎鬥,自己都隻能靠邊站了,如此一來,自己無錢無勢,又如何複興照蓮寺。
    想到這,他不得不開口說道:“首坐,在下到是與二位大師的意見不同。雖然現在還不清楚飛驒內的武田軍為何會敗,不過在下認為,武田軍的精銳並不比高山軍差上多少,高山家就算勝了,也一定是慘勝。
    據在下了解,高山軍一共有軍勢四千五百人,其中有一半是新招募不足一半的軍勢,雖僥幸將武田軍擊敗,但損失至少也會超過一半,據估計其麾下隻有一千多疲軍,而這次我軍出陣四千,且皆是精銳,隻需一戰就可將其擊潰,根本不會耽誤太長時間,而且武田家以退,飛驒一國也就不用與他人分享了,首座如果憑自己的力量將佛敵高山氏宗消滅,那麼在名聲必定大漲,甚至說不定還可超過顯如大師,成為淨土真宗之首,這樣的機會僅此一次,還請守座三思。”
    如果說照蓮寺教義前麵的分析沒能打動七賴周的話,那麼他那最後一句話,卻完全將他的**勾了起來。
    日本的僧人可不講什麼與世無爭,他們對世俗權力看的很重很重,如果不是他們剃光了頭,披上了袈裟,那麼與武士根本沒有什麼區別,而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要比武士虛偽的多。
    當照蓮寺教義說完之後,還有幾名僧人開口,但七賴周卻是一句也沒聽進去,他現在正在想著如何借消滅高山氏宗一事,讓加賀本願寺取代石山本願寺,成為佛教界的中心。
    可以說,他現在已經完全接受了照蓮寺教義的提議,畢竟就算沒能搶在朝倉家攻入美濃,隻是將高山氏宗斬殺,自己也不吃虧。
    想到這,隻見他又換上了虛偽的嘴臉,義正言詞的說道:“高山氏宗及其黨羽毀我淨土真宗寺院多座,直接或間接殺我宗得道高僧更是數不勝數,不管此戰有沒有利益可得,本座都要親手將其消滅,還天下一片清明,並希望諸位以天下蒼生為重。”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1 13: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