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深淵提督]紅色警戒[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231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01:27:22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一節 命中註定

阿拉斯加育空堡,混沌的夜空再度飄下片片雪花。

斯科特•麥考利將軍走進符拉沃德的辦公室,盡管消息非常令人沮喪,但沒他還是鼓起勇氣向總統報告:“長官,我們已經確認,第五集團軍剩餘的人員已經投降。根據蘇聯新聞社公佈的消息,我們有三百二十六人被俘,包換格蘭特•菲茨傑拉爾德將軍。”

“好了,我知道了。”符拉沃德不耐煩地打斷手下的話,並示意他馬上離開。

麥考利上將只好退出了辦公室。

符拉沃德坐在辦公桌後面,一動也不動,面無情,像一座雕像立在椅子上。蒼白的銀發在明亮的白熾燈下反射出道道寒光。這一次行動的失敗,不僅丟掉了一位將軍,還有兩個極為寶貴的裝甲師以及兩萬多名美軍將士。而這種沉重的損失卻源於他內心的私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利用美國的軍隊為謀取私事,並且遭到嚴重的失敗。

但是符拉沃德並沒有因此而受到良心的譴責,畢竟他的主要意識可是那位第三帝國的心靈控制大師喬伊•庫肯,美國人不過是他的炮灰,死多少都沒能觸動他的情感。雖然在美國生活了這麼多年了,對美國還是有了些感情和歸屬感,可畢竟他的內心深處還是納粹分子。盡管不能恢複神聖的第三帝國,可他對世界的野心愈發強烈。特別是尤裡“臨時”接任蘇聯最高統帥一職後,符拉沃德更是迫不及待地奪取權力,並發動對尤裡的直接進攻。

他絕不能讓曾經是自己實驗的小白鼠打敗自己。二十多年前在蘇聯複地的那一場決鬥中,他與尤裡兩敗俱傷,算是打了個平手。而今天,早已經失去了心靈控制能力的符拉沃德只能憑借自己控制的美國軍隊來打敗尤裡。然而這一次失敗的“死神鐮刀”作戰卻出了問題,最終全軍覆沒。真可謂天意。

向來不把命運當回事的喬依•庫肯終於開始認為是命運導致他一連串的失敗。從三十多年前第三帝國崩潰時開始,他的心靈控制能力實驗一直進行不順,以至於後來身體受不了。靠著自己的天才,他成功地運用電擊,將自己的意識轉移到了塞思•亞當斯身上。可是這位堅強的猶太青年不屈地堅持意識反抗,改名為喬依•庫肯的塞思•亞當斯經常做出歇斯底里的舉動,甚至企圖自殺。以意識存在於塞思的大腦裡的喬依•庫肯不得不採取一個極端的手段,對自己意識寄存的大腦進行心靈控制。這一行為成功地清除了塞思的大部分意識,卻使他的身體受到嚴重傷害。

不得已,他又命人進行了一次電擊,將自己的意識轉移到了一名叫馬克•符拉沃德的美軍被俘軍官身上。他之所以選擇符拉沃德,除了對方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之外,還因為德國行將傾倒,以當時的國際形勢,擁有一個美軍軍官的身份要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然後隨著美軍的到來,他以符拉沃德的身份“回到”了美國,並在美國軍隊中繼續效力,等待崛起的機會。

當第一次紅色戰爭爆發時,他指揮部隊攻入了烏拉爾和新西伯利亞地區。可也就是在那裡,他居然遇到了那個曾經被他當作心靈控制實驗的小白鼠凱恩•亞當斯。已經改名為尤裡的凱恩探索到了塞思殘餘的意識,於是符拉沃德將計就計引誘他上當。可沒想到尤裡竟然已經強大到與他的水準相當。

最後兩人的決鬥導致了過於強大的心靈激蕩,致使雙方都失去了心靈控制能力。但尤裡在他的導師和助手的幫助下恢複了一定的心靈控制能力,他卻不能。從此以後,符拉沃德只好靠著權謀繼續走上美國的權力核心。當他奪得美國總統的寶座後,以為憑借強大的超時空傳送儀和新銳的光棱坦克部隊,可以用軍事的手段對消滅尤裡,並順便為美國的抗戰形勢取得扭轉性的勝利。怎料結局竟會是如此。

看來喬依•庫肯命中註定敗在凱恩•亞當斯手裡了。可是如果美國覆滅,他的野心甚至連他的生存都將是個大問題。擺在符拉沃德眼前的選擇,唯有竭盡自己的能力來幫美國戰勝蘇聯了,進而戰勝尤裡。

想到這裡,符拉沃德馬上站了起來,離開了辦公室,來到“上帝之門”的地下指揮所。

這時中央情報局局長傑克•傑克遜迎上來,低聲報告:“我們的人在渥太華發現了他們,默多克總理顯然已經知道一切了。”

“真是禍不單行啊。”符拉沃德不禁輕輕歎息了一句,“我以為他們會死在北極地區的荒原裡,沒想到居然還能活著跑到渥太華。”

“那時我們只找到飛機的殘骸,我就說過你沒必要急於正式就任……”傑克遜叼著沒有點燃的雪茄,嘟噥著。

“你派人盡快跟他們聯系上,就說我得跟哈羅德好好談談。”符拉沃德果斷地說,“你也清楚,蘇軍很可能就要重新發動進攻了,如果他們這時候把事情給捅出來,美國不用蘇聯人攻打,也會馬上完蛋的。”

“好吧。”傑克遜點點頭回答,“要不我親自去一趟渥太華吧?”

“也好,你見到哈羅德後要跟他講明利害關系,告訴他我想跟他直接談談。”

“好的,我這就出發。”傑克遜說完就准備離開。

“傑克。”符拉沃德突然叫住他,伸出右手,說:“謝謝。”

傑克遜握著他的手,卻什麼也沒有說。然後就走了。

符拉沃德轉身走到巨幅地圖前,找到麥考利將軍,大聲問:“麥考利將軍,現在敵人的情況怎麼樣了?”

“長官,你看。”麥考利拿著指揮棒指著巨大的美國地圖說,“俄國人在中部和東部集結了七個方面軍。亞特蘭大有田納西方面軍、波羅的海方面軍,孟菲斯和聖路易士有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高加索方面軍,在堪薩斯有遠東協力廠商面軍、烏克蘭第二方面軍。”

“這可是重兵。”符拉沃德贊歎道,臉色凝重。

敵人的這把重錘會砸向哪裡呢?攻佔東部的國土。這是很有可能的,從五月份進攻開始,紅軍的攻擊目標幾乎都是大城市,他們的行動都是攻城掠地,以占領美國的城市和交通線為戰役目標,並順路消滅抵抗的美軍。像“紅色黎明”、“雙頭鷹”、“老虎鉗”等作戰都是這種戰略思路的典型體現。這一次應該也不例外,東海岸還有許多大城市等著蘇聯紅軍去“解放”。

“但我們無法搞清楚他們的主攻方向。”麥考利將軍說,“我和拉爾森、麥克格倫將軍交換了意見,根據以往的經驗,蘇軍很應該是要繼續向東部的城市群進攻,這也是他們戰爭初期的戰略計劃。”

“如果他們是想圍將我們的VC集團軍群呢?”符拉沃德望著地圖突然說,“從聖路易士向東發起攻擊,可以截斷在田納西的VC集團軍群的後路,從亞特蘭大出擊的部隊還可以在同時從東部包抄。”

“不能排除這種可能,長官。”麥考利贊同道,“但是以目前的力量對比,我覺得紅軍應該沒必要調動這麼多的方面軍來圍剿VC集團軍群。”

“總之,敵人不動,我們沒法判定他們要的是什麼。你先讓布魯克斯將軍同時做好各種准備吧,待敵人發起進攻後,搞清其主攻再決定行動方向。”符拉沃德果斷地說,“把東海岸的城市都讓給敵人,我們現在只能用空間換取時間了。”

“是,長官。”麥考利將軍急忙去傳達命令。現在他幾乎快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金納德•麥克格倫將軍給架空了。

命令傳達到田納西納什維爾已經是美國中部時間十月二十一日淩晨四時,繼任阿利•布隆伯格陸軍上將擔任VC集團軍群的歐文•布魯克斯上將仍然安心地在司令部的休息室裡睡覺。參謀長布魯克•傑斯利•瓊斯將軍接到命令後不得不把他叫醒。

看過電文後,布魯克斯卻把電文往旁邊一丟,不滿地說:“這不是廢話嗎?做好各種准備?等敵人發起進攻後再行動?大家都清楚目前的形勢,我們也只能這樣做。”

他說完整了整披在肩上的軍服,天氣已經轉涼了,秋天早已越過田納西河,向著南方奔去,消解了酷熱的氣候。

“總統擔心俄國人是沖著我們來的。”瓊斯將軍注視著紛繁複雜的地圖說。

“我們現在西面和南面都是強敵。”布魯克斯指著地圖說,“如果他們沖著我們來,很有可能會從北面和東面同時包抄我們。而我們只能向北部撤退。向北部撤退我們有三條路可走,這,這,還有這。”他先後指了三個城市,分別是埃文斯維爾(Evansville Indiana)、路易士維爾(Louisville Kentucky)、列克星敦(Lexington Kentucky),“如果敵人封閉了這三個地方,我們就會陷入死地。如果他們從北面先行發起進攻,那就是擺明沖我們來的。將軍,請傳令下去,密切注意敵人的動向。”

“好的,將軍。”
匿名
狀態︰ 離線
232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01:27:52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二節 三路並進

佐治亞州和南卡羅萊納州之間的界河薩凡納河(Savannah River)兩岸此時籠罩在秋天拂曉前的安詳當中,特別是其上游美麗的哈特韋爾湖(Hartwell Lake)地區,湖面秋風微拂,蕩漾著點點星光。可是在這個看似靜謐浪漫的淩晨裡,守衛著哈特大壩(Hartwell Dam)美軍哨兵卻十分警覺地端著自動步槍沿著大壩巡視。

負責大壩保衛工作的美國佐治亞國陸上國民警衛隊,屬於統編之後第6集團軍第16師旗下66團3營的A連——這個連乃至整個營都沒有參加著名的“藍光”大反擊,因為他們得守護哈特湖上三條重要的交通線。C連在最北邊把守鐵路橋和萊姆西-賈雷特橋(Ramsey-Jarrett Bridge),B連守在南面二十多英里的85號州際公路橋,而他們A連則守在哈特湖最南端的哈特大壩上,同時還要兼顧南面半英里處的路易士•莫里斯橋(Louis Morris Memorial Bridge )。

相比兩個兄弟連來說,A連的壓力非常大,特別是老家在薩凡納河下游奧古斯塔(Augusta Georgia)的連長托利•艾利遜上尉來說,更是十分痛苦。顯在的形勢已經十分明顯,佐治亞的蘇軍即將對薩凡河方向發起進攻,他們這些步兵連是根本不可能擋住對方強大的裝甲洪流的。與其說他們是衛隊,不如說他們是爆破隊。可是其他兩個兄弟連守不住時,把橋一炸就可了事,而他卻要承擔巨大的社會壓力和良心譴責。

炸壩對下游造成的威脅更是不斷沖擊艾利遜的心靈。雖然在東南近四十英里有拉塞爾大壩(Russell Dam),再往下游四十多英里還有密西西比河以東第二大的水利樞紐斯托姆•瑟蒙德大壩(Strom Thurmond Dam),但哈特湖大量的蓄水必將給大壩以下的地區來來巨大的壓力。

當地的官員在接到疏散通知後,已經一再致電新任的VC集團軍群司令布魯克斯將軍,要求放棄炸壩的計劃。甚至有當地居民上大壩示威,要求大壩非軍事化,劃為非軍事區。美軍的將校都很清楚,以哈特韋爾大壩的戰略位置,蘇聯人才不管是否軍事化,一旦向東部進攻,肯定會重兵通過這裡。瓊斯將軍甚至擬定了一份空前的計劃,准備摧毀薩凡納河上的所有橋梁和大壩,遲滯蘇軍向東的進攻步伐,這個計劃一旦實施,繁榮的東南部將遭到沉重的打擊。

哈特大壩雖然算不上大型的重力壩,可這個高出河面兩百多英尺的攔河壩由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在五十年代末建造,十分堅固,要將其摧毀耗費的炸藥量是十分驚人的。因為炸藥供應不足,工兵出身的艾利遜把所有炸藥集中在水力發電廠與洩洪閘之間,經過他計算,爆破造成的缺口在巨大的水壓下會迅速導致大壩斷裂。

托利•艾利遜檢查了安裝在大壩中部所有炸藥和引信裝置,至於南面的路易士•莫里斯橋,他根本不去關心。那條輕便的公路橋很容易被摧毀。他所要關注的是哈特韋爾大壩,這也是敵人重點關注的。

完成栓查工作後,艾利遜上尉爬上大壩,沿著中心的公路走回東岸的指揮所。這時,靜朗的夜空中傳來了不詳的聲音。

“直升機!”身後的士兵驚恐地叫道。

米-24旋翼高速轉動拍打空氣的聲音清晰可聞,而且能聽出數量眾多,正快速接近。

“戰鬥警報!”艾利遜急忙大叫,並拉響警報。

急促的警報響徹黎明前的夜空,美軍官兵從睡夢中驚醒,緊張地操起槍支,迅速就位。

蘇軍的武裝運輸直升機群分成兩股,一股在大壩西端的安德森高速公路(Anderson Hwy)上機降,另一股則繼續向東飛,從哈特湖上空掠過,沖著大壩而來。

大壩西邊,激烈的槍戰迅速展開。

蘇軍這一次出動了隸屬於空軍第17集團軍的第11空降師三個團,前來奪取前進道路上的三條交通要道。考慮到哈特韋爾大壩不易被摧毀,特裡利瑟爾特地將全團直升機化的第117團投入到這裡,而對北面的鐵路橋和公路橋的爭奪則採用低空傘降。

蘇軍不僅數量占優,火力強大,還有米-24在空中支援,不一會兒便把大壩西端的美國守軍壓制得死死的。

艾利遜急忙直接致電布魯克斯將軍,報告敵情。

“炸吧,把旁邊的路易士•莫里斯橋也給炸了!”布魯克斯將軍毫不猶豫地下令,“什麼也別留給俄國佬!”

“可是下游的居民還沒有完全疏散。”艾利遜擔心地說。

布魯克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沉重而嚴肅地告訴手下:“請執行我的命令,上尉。”

“長官,這……”艾利遜仍然十分為難。

“這是我下達的命令,上尉,你只需要執行就行了。”

對方略加沉默,接著堅定地回答:“是,長官。”

布魯克斯放下電話,對瓊斯將軍說:“俄國佬從要向東部進攻了!”

“將軍,我馬上通知炸橋。”瓊斯建議道。

“不,將軍,你馬上向總統彙報敵情,並讓所有集團軍做好向南越過田納西的准備。”布魯克斯果斷地向參謀長下達指示,“炸橋的命令由我來下。”然後他馬上拔通哈特湖上其他守橋部隊的電話。

對於美國來說,十月份也是一個不吉利之月。特別是二十一日這一天,中部時間淩晨三時通超過時空的美軍便被消滅在蘇聯的西西伯利亞荒原裡,淩晨五時,薩凡納河以西便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炮聲。紅軍田納西方面軍率先吹響了“錘子”作戰的號角,向著美國東部進軍、圍殲美軍VC集團軍群的戰役終於打響了。

考慮到進攻路線上的美軍不僅力量薄弱,而且分散部署,不大可能有效阻攔蘇軍強大的攻勢,於是克萊羅夫•特裡利瑟爾上將把第77集團軍的四個師分成南、中、北三路,並列開進,同時動用隸屬於空軍第17集團軍的第11空降師,通過傘降和機降為三種大軍搶戰薩凡納河上的橋梁、大壩。

三路軍中實力最強大的南路軍由第70坦克師、第140摩托化步兵師組成,從阿森斯(Athens Georgia)出擊,沿著通往哈特韋爾(Hartwell Georgia)攻擊前進。按照特裡利瑟爾的預計,他們將最快越過佐治亞與南卡羅來納之間的薩凡納河。因為在哈特韋爾後面,哈特韋爾大壩仍然完好無損,而且不容易被摧毀。第11空降師的117團實力強勁,完全有信心奪下大壩,為增路軍攻入南卡羅來納掃清道路。

中路軍是第201摩步師,從彭德格拉斯(Pendergrass Georgia),沿著85號州際公路向東出擊。北路軍是第200坦克師,從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 Georgia)出發,沿著通往亞特蘭大到華盛頓的鐵路線前進。這兩上方向,哈特韋爾湖上的鐵路橋和公路橋己被安裝了許多炸藥,盡管傘降的兩個團實力也勝過守橋部隊,不過特裡利瑟爾還是採取了保險措施,讓集團軍直屬的工兵部隊分成兩部跟在進攻部隊後面,做好架設浮橋准備。

紅軍三路東進的態勢很快就被畫成巨大的紅色箭頭標注在了美軍的作戰地圖上。無論是遠在阿拉斯加的總統符拉沃德,還是在納什維爾的布魯克斯將軍,似乎都看出了紅軍的戰役目標。

“長官,從這三條線路越過薩凡納河就可以圍攻格林維爾了。”布魯克斯一邊跟總統講電話,一邊盯著地圖說。

這個意圖再明顯不過,紅軍所走的三條線路越過薩凡納河之後,便都向格林維爾(Greenville South Carolina 注意與之前亞拉巴馬的格林維爾Greenville Alabama同名——作者注)。這是個交通要地,東南部的鐵路和公路交彙在這裡,東北通向華盛頓,東南通向南卡羅來納首府哥倫比亞(Columbia South Carolina)和曆史名城查爾斯頓(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向西北可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進入田納西的諾克斯維爾(Knoxville Tennessee),威脅納什維爾。

“看來他們要進軍東部了。”符拉沃德口氣十分肯定,“將軍,你的部隊馬上准備,我計劃敵人主力越過薩凡納河後,你們從查塔努加發起攻擊,殺向亞特蘭大,截斷敵人的後方補給。”

總統果然高明,這樣一來蘇軍向東的進攻可就變得岌岌可危了。

“當然,你要注意我們的右翼,嚴密監視密西西比河西岸的蘇軍。”符拉沃德叮囑道。

“好的,長官,我們馬上擬定計劃,進行准備。”布魯克斯高興地回答。俄國佬總是那麼粗心,把主力都集中在進攻方向上,對其左翼的查塔努加方向並未採取有效的掩護行動。
匿名
狀態︰ 離線
233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38:22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三節 不倒的大壩

托利•艾利遜上尉與布魯布斯將軍通完電話後,馬上下令疏散大壩和南邊路易士•莫里斯橋上的人員,准備爆破,緊張的國民警衛隊員紛紛逃離,向東西兩邊的掩體沖去。

就在這時,另一股蘇軍直升機直飛哈特韋爾大壩而來,它們迅速飛到大壩上空。訓練有素的蘇聯空降兵沿著繩索滑下來,跳到大壩上,擺開陣形掩護。後面下來的同伴則展開搜索,尋找美軍的炸藥的引線。

艾利遜見敵人行動迅速,趕緊下令:“快,快!引爆!”

工兵接連按下電閘。只見大壩中部的湖面騰起一股巨大的沖天水柱,伴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巨響,頓時吞噬了位於爆破點上空進行空降作業的直升機和空降兵,強烈的沖擊波也將炸起的混凝土碎片連同附近的空降兵和武裝直升運輸機摔向大壩兩邊。

幾乎所有人都感到了強烈的震動緊隨爆炸而來。大股湖水迅速從缺口湧出,形成白花花的巨大水流,直泄下游。

“引爆路易士橋!快!”艾利遜不失時機地下達命令。

又一陣劇烈的爆炸響起,在上游沖下來的水流迅猛沖撞的同時,路易士•莫里斯橋毀滅在接連騰起的豔麗火球當中。

但是震動很快就過去,預計中壩身從缺口處被強大水流撕裂的情況並沒有出現。這個堅固的大壩仍然巍然屹立在薩凡納河上,雖然中部的缺口大股水流正傾注而出。

“沒有斷裂!”艾利遜端著紅觀望遠鏡觀察後,又驚又喜地說。

“怎麼辦,長官?”手下著急地問。

“沒辦法了。”艾利遜放下紅觀望遠鏡說,然後馬上接通布魯克斯的電話。

此時納什維爾的VC集團軍群司令部已經一片忙碌,電話聲響個不停,參謀人員和通信人員來回穿梭,傳達命令、呼叫部隊的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顯得十分混亂。布魯克斯將軍更是一個電話放下,便又抓起另外一個電話。他這剛接到國民警衛隊66團3營的B連和C連打來的爆破成功的電話報告,連接A連的電話又馬上向起。

“66團3營A連艾利遜上尉,報告長官,路易士橋成功爆破。但哈特韋爾大壩引爆之後,壩身並沒有出現斷裂。”電話裡對方焦急地報告,“我們的炸藥量不夠,而且這工程質量也好過頭了!”

“爆破造成的缺口有多大?”布魯克斯不假思索地問。

“我用紅觀望遠鏡目測了一下,上部的缺口不到四十英尺。根據洩漏的水流來看,下部的缺口更小。”對方清楚地回答。

“俄國人的兵力有多少?”

“可能有一個團,我們在西邊已經失守了。他們有的人已經機降到了大壩上和東邊。”

“盡可能地守住大壩東端,上尉!”將軍嚴格地下達命令。

“是,長官。”

布魯克斯放下電話,馬上接通負責指揮戰術空軍東南部所有航空聯隊的保羅•鮑裡斯•傑裡夫空軍中將的電話:“保羅,馬上出動攻擊機轟炸哈特韋爾大壩。我們的爆破失敗了,只炸出一個小口。”

“可種重力壩不好炸啊。”傑裡夫有些為難地說,“我們新型的鐳射制導炸彈和鑽地導彈都用光了,重磅炸彈也很缺。”

“將軍,無論如何得馬上摧毀它——盡管它是我們陸軍的工程兵建的,但現在成了俄國人能快速入侵的南卡來羅納和東部的通道了。你的人什麼時候能行動?”

“給我一個小時,那時天亮了,命中精度也高。”傑裡夫為難地說,別看他手下的飛機還有不少,可是彈藥卻所剩無幾。“藍光”作戰中消耗了大部分空對地彈藥,一直沒能得到補充。而且他和他的參謀部得從已經分散到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田納西,甚至弗吉尼亞的廣大二線機場調度作戰飛機。

“好吧,將軍。”布魯克斯只好答應,他清楚傑裡夫現在的難處。

蘇聯方面也對爆破後的大壩做出迅速反應。克萊羅夫•特裡利瑟爾上將估計得不錯,北面的鐵路橋、萊姆西-賈雷特橋、州際公路橋都被美軍炸毀,第11師的空降兵根本來不及搶奪,現在哈特韋爾湖上只剩下沒有撕裂的大壩。從前線傳來的報告顯示,敵人的爆破很不成功,只在壩身中部炸出一個不到二十米寬的口子,這完全可以用裝甲架橋車迅速彌補。

田納西方面軍參謀長波希尼科夫•瓦西裡耶維奇•昂薩諾夫中將報告:“南路軍的前鋒現在才進入麥迪遜縣(Madison County),中午之前應該能趕到哈特韋爾。”

“中午,太慢了。”特裡利瑟爾盯著地圖說,“空軍117團可能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你馬上責成70師和140師抽調坦克、自行防空導彈、自行防空炮組成一個突擊隊,甩開大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沖擊到哈特韋爾大壩。盡可能在八九點趕到。”

“六十多公里的路程,中間還有相當數量的美軍阻擊,三個小時,這任務非常艱巨啊。”昂薩諾夫替南路軍感到為難。就是平時,沒有戰鬥,這種路程坦克也要開上一個小時左右。

“沒辦法,敵人沒把大壩炸掉肯定會派出轟炸機繼續炸的。”特裡利瑟爾說,“讓他們盡快吧。還有讓空軍第17集團軍馬上向哈特韋爾大壩上空派出戰鬥機,做不間斷的空中掩護,絕對不能讓美軍的飛機接近大壩。”

“好的,司令員同志。”昂薩諾夫馬上去傳達命令。

哈特韋爾大壩一下子成了雙方的焦點,這座沒能斷裂的水壩讓包括布魯克斯在內的許多美軍老兵想起了著名的“雷馬根大橋”。

東方放白的時候,蘇聯空軍的戰鬥機群很快就趕到了哈特韋爾大壩上空。大壩西端的戰鬥已經基本完結,空降第117團一邊在西面構築陣地,一邊在米-24武裝直升運輸機的配合下向大壩東端投送兵力,爭取控制整個大壩。
匿名
狀態︰ 離線
234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0:55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四節 大壩爭奪戰

東方的天空,朝陽正噴薄欲出,大地上的景物已經十分清晰。瓦藍色的哈特維爾湖像一塊鑲嵌佐治亞與南卡羅來納之間的藍寶石,蕩羨著點點波光。湖水透過龐大的哈特韋爾大壩被炸開的缺口形成一條白色的水龍,向兩百英尺下的河面飛流而去。

大壩東部持續不斷地傳來槍聲,一縷縷硝煙也接連升起。幾架米-24直升機正盤旋在大壩東端上空,配合著地面的步兵向美國守軍發起進攻。

“堅持住,夥計們!”槍聲、爆炸聲和旋翼拍打空氣噪聲中,傳來了令人興奮的無線電呼叫,“我是老鷹一號,我們來了!”

F-15兩台噴氣引擎發出強勁刺耳的轟鳴徹底壓住了戰鬥的嘈雜。阿爾伯特•沃森上尉駕駛著老鷹一號F-15帶領著自己的小隊和老搭擋第42攻擊機中隊掠過晨空,前來轟炸大壩。

“老鷹一號,我是灰狼一號,進入攻擊位置。完畢”42中隊長發來了新的指示。

“老鷹一號明白。”沃森回應道,然後下令自己的戰鬥機小隊:“進入攻擊位置!”

四架F-15吼叫著抬起機頭,躍向高空,為准備發起攻擊的A-4攻擊機警戒護航。

爬升到一萬英尺空中,耳機裡就傳來了預警機操作員緊張的聲音:“老鷹一號,三點鍾方向發現敵機六架,十二點鍾方向八架!高度兩萬五(英尺)!”

“我看到他們了!集中迎擊,十二點鍾方向!”盡管,自己完全處於數量上的劣勢,可沃森還果斷地下令。這一次他們可不是密西西比河上空的菜鳥。

F-15小隊四機成一字排開,抬起機首朝正前方上空的敵機迎頭沖去。

前來截擊的是老對手根納季•伊利亞耶維奇•費爾多丘克上校率領的米格-23中隊。老謀深算的費爾多丘克把十架米格-23分成兩股,埋伏在萬米以上的高空,比美國預警機的巡航高度還高,從而躲開了對方的探測。當己方的預警機發現了對方的攻擊編隊後,他沒有立即發動截擊,而待其護航戰鬥機躍升時才從稀薄的同溫層高速俯沖下來。

兩股米格機群實際是沖著不同的目標而去的。美軍十二點鍾方向(正西方)的八架負責纏住F-15,三點鍾方向(正北方)的六架負責殲滅低空飛行的A-4攻擊機群。

“注意敵人的迎射能力!”費爾多丘克一邊控制自己的白鴿十七號戰鬥機向A-4機群高速俯沖,一邊警告從正面接敵的同夥。本來是不應該讓老舊的米格-23卻與敵人新銳的F-15從正面對著幹的,但必須有人把護航戰鬥機引開。

俯沖的米格機群和高速躍升的F-15機群距離迅速接近。座艙正前方瞄準鏡裡,米格-23清晰的正前投影被套上了不斷閃著紅色光芒的圓環,顯示雷達已經銷定對方,其下方的數字正不斷減小。

“雙發連射,開火!”沃森果斷地下達命令。

四架F-15接連不斷地從翼下閃出光芒,八枚AIM-7C“麻雀”中程空空導彈連續迎頭射向對方。F-15編隊仍然保持原有的飛行狀態為導彈提供制導,“麻雀”導彈是半主動雷制導,它們只能是雙發攻擊一個目標。

但是見著二十公里開外八枚“麻雀”導彈英勇無畏地迎頭殺上來,蘇聯戰鬥機群立即作鳥獸散,立即散開隊形。分成兩股份別向兩側扶平、滾轉,然後躍向高空,企圖躲開導彈攻擊。可是還有兩架動作稍微遲緩的米格戰機被迅猛地擊中,飛行員立即被彈射出來,戰機淩空爆炸,仿佛空中綻開了兩躲鮮豔的大黃花。

無線電通信裡傳來了高空米格機群飛行員緊張的呼叫,可費多爾丘克根不顧不上高空了,他率領的機群在俯沖的同時盤旋到了敵機的後方,咬住了A-4機群。“燒烤鷹肉的時候到了!”費多爾丘克在無線電裡高興地叫道。

米格-23不斷變換著機翼後掠角度,緊緊追蹤各自的目標,縮短距離,發射導彈,掃射機關炮。將滿載著重磅炸彈、機動不便的A-4攻擊機打得粉身碎骨。

緊張的急救從無線電中傳來,沃森見自己中了敵人調虎離山之計,急忙帶隊俯沖向低空,前去救援。而被剛才美軍導彈攻擊打散的米格機群見狀也從多個方向跟著俯沖下為,力圖占據對方的後半球空間,發起導彈攻擊。

天空中的戰鬥越來越激烈,噴氣引擎發出歇斯底里的吼叫,加力燃燒室更是爆發出恐怖的咆哮,推動戰機加速沖刺,躲避呼嘯而來的導彈。曾經美麗安甯的哈特韋爾湖晨空卻變成了白熱化,戰機穿行,導彈飛舞,爆炸與碎片充斥著泛藍的天空。

地面,紅色空軍117團逐漸控制了局面,整個大壩基本落入他們手裡。

突然,一架A-4擺脫了追擊的米格戰鬥機,尖叫著沖向大壩上方的高空。它以近乎垂直的方式向上急速爬升,然後在三千多米處壓下機頭,以大角度朝著大壩中段裂口處俯沖下來。由於缺乏精確的鐳射制導炸彈和鑽地導彈,美國戰術空軍的攻擊機只好攜帶重磅炸彈,採用這種古老的俯沖轟炸戰術。

嚇人的呼嘯聲籠罩著整個哈特韋爾大壩,A-4攻擊機在俯沖的中段便超過了音速,強勁的音爆具極張力地擴張開來,沖擊著哈特韋爾湖周圍的一切人與物。地面的蘇軍戰士有的感緊捂住雙耳,有的張開嘴巴,以免耳膜被震破。

直到距離大壩面近三百米,這架英勇的A-4才艱難地抬起機頭,從俯沖出改出,與此同時機身下一枚重達三千磅的航空炸彈也脫離開來,沿著俯沖的線路沖超音速墜向大壩缺口處。A-4則迅速拉高,飛向廣闊的藍天。

巨大的航空炸彈並沒能准確擊中大壩的缺口,而是落在了缺口西側的南面的水閘斜坡。也許是上帝的旨意,這枚裝有延遲引信的重磅烽彈居然被彈開了,就像子彈打在堅硬的傾斜裝甲上彈開了。隨著一聲強烈的“哐”之後,炸彈落到了南面的河裡,發出猛烈的爆炸,帶起巨大的沖天水柱。
匿名
狀態︰ 離線
235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1:56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五節 無望的突擊

哈特韋爾湖南部上空激烈的戰斗一直持續著。雖然蘇聯的米格-23戰斗機相較于美軍新式的F-15,性能上落後了不少,但是飛行員普遍經驗豐富,而且又占有絕對的數量優勢,因此成功地壓制住了對方的護航戰斗機群,並擊落了許多擔任主攻任務的A-4攻擊機。美軍的攻擊機很難接近哈特韋爾大壩,直到上午九時多,特里利瑟爾將軍從南路軍抽調的防空突擊隊趕到時,哈特韋爾大壩只挨過三果近失彈,沒受到什麼損害。

隨後,美國戰術空軍發起第二波的攻擊,出動了近五十架飛機。這一次,美國人兵分三路,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逼近。其中南部的十架A-4攻擊機大膽地離開護航機群,超低空從南部的埃爾伯頓(Elberton Georgia)向東北迂回,果然一路順利,成功地從西南方向接近哈特韋爾大壩。

當大壩東面和北面的空中戰斗打得難解難分時,西南方一隊A-4“天鷹”攻擊機尖叫著依次以大仰角沖向高空。當達到三千多米高時,領頭的長機右翼一沉,飛機輕盈地側翻,機首也壓下來,猶如鷂子翻身,以大角度對准大壩正泄著水流的缺口極速俯沖下來。後面的攻擊機也一架跟著一架重複著同樣的動作,跟著俯沖下來。

大壩東側的蘇聯防空部隊來不及發射導彈,只能用小口徑的防空炮猛烈掃射。俯沖攻擊的呼嘯伴隨乒乒乓乓的炮聲,沖擊著大壩周圍的官兵。

美國攻擊機直到兩百多米的高度才投下炸彈,並改出俯沖。重磅炸彈發出駭人的鳴響一枚接一枚地砸落下來。第一枚三千磅的航空炸彈精准地擊中了大壩的缺口,延遲引信使炸彈在穿過水流,侵入鋼筋混凝土澆鑄的壩體後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劇烈的震動伴隨著難以形容的巨響和沖天而起的煙塵與水霧,從大壩缺口處擴散開來。大爆炸還沒完全平息,又一陣狂爆的爆炸傳來,第二枚炸彈沒有命中缺口,卻鑽入了大壩西段下面的水力發電廠房,將許多重型機械連同一部分廠房撕得粉碎並拋上天空。之後的炸彈受到前兩枚炸彈的炸起的煙塵的遮掩,人們已經無法確定其准確的落點,只見煙塵吞唾了大壩中段,爆炸一陣緊接一陣。

十次爆炸好像在本地制造了一連串的強烈地震,大地劇烈晃動、湖面激起層層碎波。

然面,當煙塵散盡之時,交戰的軍人吃驚地發現,龐大的大壩仍然穩穩當當地聳立在薩凡納河之上。原來的缺口擴大了將近一半,泄出的水流更大,更強勁,缺口兩側的壩身上也被砸出一些大坑,但是大壩就是雷打不動一般屹立在那里。

傑里夫將軍倍感壓力,對付重力水壩,普通的航空炸彈顯然起的作用並不大。其實就是對付拱形水壩,普通炸彈也難以使上勁。而重力水壩其本身的結構更使其往往在空中攻擊中穩如泰山,即使美軍動用鑽地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也不可能以較少的彈藥來摧毀整條大壩。

“將軍,我的人已經出動了兩個批次了。成功地向缺口投下了十枚三千磅的炸彈。”傑里夫在給布魯克斯的電話里絲毫感覺不到“成功”的口氣,他顯得十分沮喪,“但是我們僅僅是小小地擴大了缺口。這座陸軍工程兵部隊的傑作仍然屹立在那里。”

“我已經接到前沿觀察哨的報告了,缺口寬度擴大到了七十多英尺了。”布魯克斯還是抱有樂觀的態度。

“我們已經損失了二十多架攻擊機和十架新式的F-15,戰損率太高了,空軍幾乎承受不了。重力壩太難摧毀了。而且我們的重型炸彈就快用光了。”傑里夫希望讓上司明白,微乎其微的戰果後面可是無比慘重的代價。缺乏可以在敵方防區外投送的彈藥和精確制導炸彈,他的飛行員只能視死如歸地冒著敵人密集的防空火力進行俯沖轟炸。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卻是大量的攻擊機被擊落。

“請保持空襲強度吧,將軍。”布魯克斯也只好無奈地說,“只要把它炸到一天之內沒法修好就行了。”

“好吧,將軍,我盡力而為。”傑里夫雖然很不情願,但口氣還是十分堅定。

布魯克斯放下電話,煩躁地盯著地圖。

“將軍,不管如何,俄國人三路大軍明天下午之前應該就可以越過薩凡納河。”瓊斯將軍拿著文件夾走過來提醒。

“我們在格林維爾地區只有國民警衛隊第16師,根本擋不住這些俄國佬。”布魯克斯擔心地說,眼睛始終沒有離開地圖,“我們不能奢望擋住敵人,但要想盡辦法遲滯他們的行動。”

“有個好消息,你一定會為此高興的。”瓊斯微笑著說,從文件夾中抽出一份電報遞給了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接過電報,略讀了一下便露出了笑容,驚訝地問:“國民警衛隊南卡羅來納集團軍?!”

“是的。由南卡羅來納留守的國民警衛隊和新組建的志願民兵組成,已經在格林伍德(Greenwood South Carolina)集結完成。”瓊斯解釋說,“按照總統的命令,他們現在劃歸我們指揮。”

“那我們豈不是多了一個集團軍。”布魯克斯十分高興。

瓊斯將軍卻收起笑容說:“相當于四個團的兵力,將軍。”

布魯克斯臉上高興的笑容也隨之消失,但很快又說:“就是多一名士兵也是一份增援。”

“是的,將軍。”瓊斯點著頭說。

果然如傑里夫將軍所言,哈特韋爾水壩太難摧毀了,而且還是蘇聯紅軍重點保護對象。大壩及周圍地區上空時刻保持著十幾架的戰斗機巡邏,地面的自行防空導彈和自行防空炮也保持著臨戰狀態。美國空軍在臨近中午時分發動了第三次空中突襲,由于大噸位的炸彈已經告罄,只派來了十三架A-4攻擊機。這些英勇無畏的攻擊機在F-15的掩護下冒死發起俯沖轟炸,卻連一顆炸彈也沒能擊中缺口處。

很快蘇軍地面大部趕到,第70坦克師、第140摩步師占領哈特韋爾,並展開所有隨行的防空部隊,出動大批工程機械,開始修補大壩缺口。

對哈特韋爾大壩的空中攻擊也隨著美軍重型炸彈耗盡而終結,這場無望的空中突擊只能草草結束。一切都在特里利瑟爾將軍的預料中,南路軍將率先越過薩凡納河。
匿名
狀態︰ 離線
236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2:20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六節 南卡羅來納集團軍

二十二日日出之前,蘇聯工程兵花終于成功地修補了哈特韋爾大壩的缺口,南路軍的兩個師迅速通過大壩,越過薩凡納河,進入南卡羅來納的安德森縣(Anderson County, South Carolina)。而此時北路軍和中路軍還在哈特韋爾湖上游架設浮橋。

納什維爾的VC集團軍司令部裡,布魯克斯一大早就守在指揮部裡,密切關注前線傳來的報告。

面對蘇聯紅軍田納西方面軍向南卡羅來納發起的強大攻勢,美軍已經制訂好應對策略了。待蘇軍全部渡過薩凡納河向格林維爾進軍時,集中兩個集團軍從田納西河南岸的查塔努加向南面的亞特蘭大方向發起突擊,一舉將田納西方面軍攔腰截斷。然後向東掃蕩,推進至薩凡納河西岸,切斷過了河的蘇軍補給,使其陷入絕境。

“偵察機報告,俄國人的裝甲部隊通過哈特韋爾大壩過河。”瓊斯將軍急急地向布魯克斯報告,“北路和中路的部隊也開始架起浮橋了,預計今天就可以完成,可能會連夜過河。”

布魯克斯將軍不慌不忙地說:“國民警衛隊第16師已經佈置好防線了,應該可以好好招待俄國佬了。陸軍第3集團軍和國民警衛隊第6集團軍都准備好了嗎?”

“好了,兩個裝甲師都渡過了田納西河,已經在查塔努加進入攻擊陣地了。”

布魯克斯張開兩手撐在桌子上,盯著紛繁複雜的地圖,說:“讓國民警衛隊第16師全力阻擊蘇軍。明天淩晨六時,我們就准時向亞特蘭大發起反擊。”

“是不是讓那個國民警衛隊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北上增援第16師?”瓊斯建議道。

“不,將軍。”布魯克斯搖搖頭說,“我推測,俄國人南路的裝甲大軍應該只是沿著29號公路,向安德森攻擊前進。因此,我們應該讓第16師在正面全力拖住他們,爭取守住安德森一天。你馬上讓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向北移動,爭取在中午全部抵達霍尼亞•帕瑟。”布魯克斯說完從地圖上指出安德森東南十五英里處的霍尼亞•帕瑟(Honea Path, South Carolina)。

“不如把他們調到伊娃,直接威脅南路蘇軍的右側後?”瓊斯說著指了指地圖上哈特韋爾大壩東南十英里處的伊娃鎮(Iva, South Carolina)。

“這裡太靠近蘇軍了,會過早暴露我們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的真正實力的。我計劃在蘇軍攻入安德森向格林維爾推進後再投入南卡羅來納集團軍。”

“你是想讓他們從側翼威脅蘇軍向格林維爾的進攻?”瓊斯問。

“是的。”布魯克斯點了點頭,然後解釋道:“既然俄國人北路和中路都在架浮橋了,到了明天他們就可以完全渡過哈特韋爾湖了。那時第16師面臨的壓力更大,所以讓南卡羅來納集團軍集結到霍尼亞•帕瑟也可以隨時支援第16師。”

“我明白了,歐文。我這就去傳達命令。”瓊斯回答後就准備去擬定給各軍的命令。

“瓊斯將軍。”布魯克斯叫住對方,“讓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大張旗鼓地北移,明白嗎?我們要讓俄國人知道在格林伍德方向,我們還有一個整編的集團軍。”

瓊斯聽後會心地笑著說:“是,長官。”

果然如布魯克斯預計的那樣,紅軍第70坦克師和第140摩步師在越過薩凡納河後,便遭到了國民警衛隊第16師的層層阻擊,直到臨近黃昏,紅軍坦克部隊好不容易才攻入安德森南郊的霍姆蘭公園(Homeland Park, South Carolina)。一個白天的時間只推進了二十多公里,相比第一天上午就神速地前進了六十多公里,今天的進展遠遠落後於計劃。

與此同時,格林伍德那個所謂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高調地北進。這支實際上只相當於四個團的混合隊伍,先是排著整齊壯觀的隊伍,通過格林伍德的街道,向北進發。然後其“集團軍司令”克勞奇•弗裡曼國民警衛隊少將更是召集當地媒體的記者,公然宣稱,他們這個集團軍將是美國扭轉戰局的關鍵力量。


新出現的所謂“南卡羅來納集團軍”著實讓蘇聯紅軍田納西方面軍司令部的人都感到震驚不已。

“怎麼可能?毫無跡象就這樣冒出了一個集團軍?”方面軍司令特裡利瑟爾對情報部門送來的情報十分吃驚。

“要不要不馬上呈報戰區司令部?”方面軍參謀長昂薩諾夫問,“我看也不是不可能,美國在東部的戰爭潛力還很大。這個集團軍應該是新組建的吧。”

“這樣南路軍單獨過河可就危險了。”特裡利瑟爾對南路軍過河後遭到強大阻擊的原因開始擔心起來了。

不是南路軍兩個師不夠強大,而是敵人力量在增強。原本南路軍進展不順,敵人又多出了一個集團軍來,而不僅僅是戰前偵察到的一個步兵師。現在第70坦克師和第140摩步師完全有可能被東南部殺過來的龐大集團軍給吃掉。

特裡利瑟爾盯著地圖考慮了一下,說:“你馬上發布命令,讓北路軍和中路軍連夜過河,明天中午之前一定要攻下克萊姆森(Clemson, South Carolina)和北湖(North Lake, South Carolina)。同時敦促南路軍要注意右冀,命令他們明天中午之前一定要攻下安德森。這樣才可以讓三個路部隊連成一線。還有把情況呈報給戰區司令部。”

“如果敵人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今晚就對我們的南路軍下手,那局面恐怕不好收拾了。”昂薩諾夫擔心地說,南路軍的右翼現在已經是十分危險了,一個集團軍的美軍隨時可發起強大的突擊。“要不要請求維拉迪米爾大將從波羅的海方面軍抽調部隊過河支援南路軍?”

特裡利瑟爾想了想,點點頭說:“也好,我看我還是親自打電話給他吧。”
匿名
狀態︰ 離線
237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2:50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七節 計劃趕不上變化

維拉迪米爾大將對特裡利瑟爾報告的所謂“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卻表示懷疑,他滿不在乎地對電話說:“我們的情報機關怎麼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捕捉到?”

“司令員同志,我想既然公然宣稱擁有一個集團軍的編制,那也不至於少到只有幾個連的規模吧。”特裡利瑟爾說,“從今天的南路軍受到的阻擊看,敵人作戰非常頑強,火力也很兇猛。現在南路軍的70師和140師的右翼面臨著較大的風險。我請求您從波羅的海方面軍裡調派至少一個師的兵力,給我加強南路軍的右翼。”

“進攻發起第二天就要投入戰役預備隊?克萊羅夫,你還沒接到通報嗎?”維拉迪米爾有些不滿。曾經在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潰敗之際,力挽狂瀾的特裡利瑟爾今天怎麼變得有些膽小謹慎。不過話說回來,換作是自己,也會這麼做。讓他只以一個集團軍的兵力攻擊南卡羅來納的西北部確實比較吃利,尤其是當敵人突然在側翼冒出一個集團軍、自己又兵分三路的情況下,被敵人各個擊破的風險相當大。

“什麼通報?”

“等一下你應該就可以接到敵情通報了,美軍在田納西的兩個裝甲師已經越過田納西河進入查塔努加了。我估計他們准備向亞特蘭大發動反擊,牽制77集團軍對南卡羅來納的進攻。”

特裡利瑟爾又吃了一驚,他一邊盯著桌上的地圖一說:“那我們的計劃豈不是受到嚴重影響?第20集團軍要搶先出擊嗎?”

“不,克萊羅夫。”維拉迪米爾卻胸有成竹地說,口氣反倒充滿了得意與興奮,“你不覺得敵人這是在自投羅網嗎?”

特裡利瑟爾很快便反應過來,高興地說:“您想利用這個機會把敵人的主力全部誘騙到田納西河南岸,再加以殲滅?”

“沒錯。所以波羅的海方面軍一兵一卒也不能增援你。你的20集團軍也不要提前出擊,命令他們加固防線。等查塔努加的敵人發起反擊後,盡可能地遲滯他們的進攻,並逐步後撤,引誘他們增強南下的力量,給北線的包抄創造極其有利的條件。明白了嗎,克萊羅夫?這一次你們又成了主角了。”

“那我讓第77集團軍馬上停止前進,准備返回佐治亞州。”特裡利瑟爾打算配合大將的計劃,把三路大軍調回來,從東面夾擊南下的美軍。

“不不,你讓北中兩路連夜過河。”維拉迪米爾否定了手下的想法,“天明之後不要按照計劃直接攻擊格林維爾,而是轉向東南與南路軍一起攻擊安德森,爭取明天一天打下來。這樣我們77集團軍就彙合在一起,再尋找機會殲滅所謂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即使不能有效殲滅對方,也能給第20集團軍的行動作有利的側翼掩護。”

“明白了,司令員同志。我這就去轉達命令。”維拉迪米爾的眼光與應變的確讓特裡利瑟爾深感佩服。

聽得出手下對自己由衷的敬佩,維拉迪米爾也滿意地掛上電話,然後找來了北美戰區參謀長涅欽科,開始下達新的命令:“把波羅的海方面軍從蒙哥馬利(Montgomery, Alabama)調到伯明罕(Birmingham, Alabama),明天中午之前一定要集結完畢。”

“不按計劃把他們調到亞特蘭大的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 Georgia),跟在77集團軍後面?”涅欽科上將問道,“那樣一來可以有效支援77集團軍,二來還可以從東面阻斷南下敵人向東南機動的退路。”

“莫洛斯•索洛夫維奇,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維拉迪米爾搖搖頭說,“那裡山地太多,不適合機械化大兵團快速突擊。我的目的是想讓波羅的海方面軍在適當時機突擊查塔努加,分割並包圍敵人的南下部隊。”

“我明白了,維克多•弗拉基米洛維奇。”涅欽科說著在記事本上速記命令。

“還有,通知其他所有方面軍,明天務必做好所有進攻准備。告訴他們戰役進程提前了。”

“好的。”涅欽科領命前去發布命令。

維拉迪米爾轉過身,注視著懸掛在司令部牆上巨幅的地圖。那畫滿了大大小小的紅藍箭頭與各種線段的地圖,就如同壯闊美麗的北美大陸,呈現在他的眼前,呼喚著他的雄心與豪氣。

整個曆史上,征戰北美大陸的指揮官,從沒有一位能像維拉迪米爾這樣指揮著如此規模龐大,如此實力強悍,如此名將眾多的軍隊;也沒有一支軍隊能像他旗下的紅軍八個方面軍,縱貫整個美國南方,沿著長達近五千公里的戰線展開。自1814年英美戰爭以來,維拉迪米爾和他的近五百萬將兵是罕有的讓美國焦頭爛額的軍隊之一,也是唯一一支成攻佔據美國半壁江山的軍隊。如今,他指揮著強大的軍隊正發起新一輪的攻勢,准備圍殲對手殘餘的力量,向著最終的勝利前進。因此,可以豪不誇張地稱維拉迪米爾為“美國之王”。

按照維拉迪米爾的部署,蘇軍迅速展開行動。77集團軍的北路軍和中路軍連夜從架起的浮橋渡過薩凡納河上游的哈特韋爾湖。涅欽科調動了亞拉巴馬州南部所有交通力量,將集結在蒙哥馬利周圍的波羅的海方面軍的五個師調往伯明罕。

美軍方面,蘇聯紅軍正按照布魯克斯將軍的推測行動,唯一的意外就是從亞拉巴巴州南部調來的大批部隊正向伯明罕集結。盡管蘇軍這個行動讓布魯克斯感到憂慮,擔心自己一旦向南出擊後這些部隊可以從西南方攻擊查塔努加,威脅南進美軍的側翼,但是將軍還是下達了如期發起反擊的命令,畢竟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匿名
狀態︰ 離線
238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5:24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八節 磨溪山谷阻擊戰

亞特蘭大時間,十月二十三日,交戰雙方終于迎來了戰斗的高潮。 六時正,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從查塔努加向南發起了強大的突擊。第4和第7兩個裝甲師齊頭並進,分別沿著75號州際公路和查塔努加公路(Chattanooga Rd)向南攻擊。 兩個師順利地挺進,准備在著名的磨溪山谷(Mill Creek Valley)彙合後向東南攻擊達爾頓(Dalton, Georgia)。

然而前鋒的偵察兵卻報告山谷已經被蘇聯人布上重兵。 防守此地的是蘇聯紅軍第20集團軍第213步兵師。這支在“藍光”和“老虎鉗”作戰中表現平平的部隊如今卻要面臨著美軍強大的前鋒。

該師的駐防地段為達爾頓到卡爾霍恩(Carlhoun, Georgia)一帶。按照特里利瑟爾的指示,師長亞曆克•安德烈耶維奇•潘菲洛夫大校將三個步兵團主要配置在卡爾霍恩、菲爾普斯(Phelps, Georgia)和達爾頓。而達爾頓的第426團則將幾乎全部的兵力集中在西北的磨溪山谷。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地理要沖,位于查塔努加東南二十英里處,藍嶺山脈(Blue Ridge Mountains)的石面山(Rocky Face Mountain)北面,是查塔努加通往亞特蘭大的必經之路,75號州際公路和查塔努加公路以及鐵路都經過這里。

紅軍是在“老虎鉗”作戰中利用美軍撤退過快而成功占據了此地及其西部的石面鎮(Rocky Face, Georgia)。第426團在山谷兩邊的高地布置了面向西北的環形陣地,使每條進入東南達爾頓的線路都處于密集的交叉火力當中,而其陣地又是隱蔽在高地的密林當中,在空中又不容易被發現。 美軍可以繞道南面,但接下來的山路也不好走。可是如果穿過磨溪山谷,就可以直接殺入達爾頓,沿著平原和發達的交通線直插亞特蘭大。

布魯克斯將軍面對前鋒呈送來的報告,直截了當地下令強攻。 鋪天蓋地的炮火撲向磨溪山谷,郁郁蔥蔥的山林很快便騰起無數豔麗的火球。由于缺乏燃燒彈──實際上杜根總統在開戰之初下曾下令美軍慎用燃燒彈,美軍的炮轟並不能有效地打擊蘇軍陣地。即使是裝有延遲引信的榴彈能穿過茂密的樹冠,落到地面爆炸,卻往往因缺乏精確的觀瞄而未能命中目標。

經過一輪地毯式炮火突擊後,兩個師的M60坦克成三列縱隊向山谷的東南端猛沖。 最北面的75號州際公路上的坦克縱隊最先接敵。蘇式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紛紛尖叫著從兩邊高地的樹林中飛出,將沖入谷中的M60炸成廢鐵。美軍裝甲兵不顧一切地往前沖,後面沒被摧毀的坦克推著前面同伴的殘骸繼續沖鋒。與此同時,步兵展向兩邊的高地發起沖鋒,隊伍後面的坦克和步兵戰車也仰起主炮,轟擊暴露的蘇軍陣地。

中部沿著鐵路推進的縱隊也遭到了密集火力的阻擊。交叉白反坦克火力將許多英勇的M60毫不留情地炸毀,阻塞了前進的通道。 南面查塔努加公路上推進的裝甲縱隊受到最沉重的打擊。

這里是磨溪山谷的谷地,路面比兩邊的高地低了許多,進入谷中坦克和步兵戰車甚至無法對兩邊高地進行仰射。而且守衛此路的蘇軍狡猾得很,讓縱隊深入了谷中才發起攻擊。密集的交叉火力把整個裝甲縱隊攔腰截斷,使已經沖入山谷東段的美軍進退不能,只好拼命向兩邊高地強行發起攻擊。 激烈的戰斗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磨溪山谷充滿了炸爆的火球、橫飛的碎片、交織的火舌,槍聲、炮聲、叫聲、引擎聲、爆炸聲混雜在一起在山谷上空形成一股強力的交響,沖擊著每位交戰的軍人。

美軍一口氣發起了三次沖鋒,均遭到慘痛的失敗,損失了四十余輛坦克和數百人的傷亡,仍然未能前進一步。美國軍隊只好另謀他途,讓步兵從南北兩邊迂回偷襲蘇軍的陣地。可是茂密的樹林大大延緩了美軍步兵的速度,蘇軍也早有防備。經過慘烈的林中近戰,美國陸軍的步兵還是被無情地擊退。 蘇聯紅軍憑借地利之便讓布魯克斯的反攻一開始便陷入困境。

直到中午,美軍仍然未能打開局面,兩個裝甲師和隨後趕到的陸軍第36步兵師都被阻擋在石面鎮。

“這下我們的意圖全部暴露了。”瓊斯將軍看著地圖上被畫上一個個齒輪狀紅圈的磨溪山谷感歎道,

“我們只剩下放火燒山了。”

“也只有這招了,高爆榴彈根本引不起大火。”布魯克斯無奈地說,

“磨溪山谷的風向怎麼樣?”

“一直都是吹西北風,三到六級。”瓊斯回答,“真的要放火燒山嗎?”

“對,而且要在同時進行炮火突擊!”布魯克斯狠狠地說,“我們要讓俄國佬無處可逃。”

“好吧,我這就去發布命令。”

“不,這種命令我親自來下。”布魯克斯將軍說, “南卡羅來納的蘇軍怎麼樣了?”

“蘇軍北路軍和中路軍已經在北湖(North Lake, South Carolina)會師,目前正南下與南路軍夾擊安德森。”瓊斯將軍報告說。

“看來我們的南卡羅來集團軍起來作用了,他們不直接沖著格林維爾而去,反過來圍攻安德森。想必是要防備南卡羅來納集團軍了。”布魯克斯將軍推測道,

“將軍,請你馬上發布命令,讓國民警衛隊第16師退出安德森,向格林維爾撤退。同時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做好向安德森進攻的准備。”

“是,將軍。”瓊斯將軍記下命令主旨便前去發布。
匿名
狀態︰ 離線
239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5:47
第五章 鐵錘 第四十九節 火神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則馬上撥通了前線的電話,下令火攻。真是令人意想不到,這個完全現代化的戰爭里,美軍竟然還要放火燒山來打通前線道路。為了加強火攻效果,布魯克斯還命令傑里夫將軍出動幾架加油機在磨溪山谷上空拋灑航空燃油。

“我沒聽錯吧,長官,你要我出動加油機在石面山灑油?”電話里,傑里夫吃驚地問,這種想法對他來說太富有想象力了。

“沒錯,就是你要這樣做。我們要燒光那里的蘇軍。”布魯克斯清楚地回答,“趁蘇聯空軍還沒有在這個地區出現,趕快行動。”

“可那些笨重的運輸機低空泄油可是很危險的行動。”傑里夫對這種浪費寶貴的航空燃油、近乎異想天開又十分危險的軍事行動非常懷疑。

“你用什麼手段不重要,只要馬上在磨溪谷灑上油料助燃就行了。誰叫我們沒有燃燒彈呢。”布魯克斯斬釘截鐵地說,“我會派一名參謀與你的人協調具體的行動,這次行動就叫‘天火’(Skyfire)。祝我們成功吧。”然後他就掛上電話。

“是,將軍。”傑里夫對著已經發著嘟嘟的電話說,對他來說,這仗打得越來越不像樣了。

按照布魯克斯的部署,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的三個師第4、7裝甲師和第36步兵師迅速往西北後則一段距離,為“天火”行動讓開位置,避免誤傷。

二十三日下午二時,兩加巨大的的KC-130加油機轟鳴著從北方飛來。這種由“大加神”運輸機改裝而來的加油機擁有良好的低速、低空飛行性能。這兩個略顯肥胖、看似笨重的飛行油罐動作輕巧地飛到石面山上空,一前一後沿著山脊上空一百米飛行。在離山谷中75號州際公路以北一英里處,兩架飛機幾乎同時打開泄油伐,偏藍綠色的航空燃油成股拋灑開來。

隨著碩大的加油機掠過,很快整個磨溪山谷便沐浴在一片刺鼻的汽油雨當中。

蘇聯紅軍也架起高射機槍對低空灑油的KC-130狂掃,便攜式的“薩姆”-7導彈也呼嘯著躥出樹林,撲向巨大的加油機。

兩架KC-130急忙關閉泄油伐,並拉起機首,向高空爬升,緊接著從機腹下方拋灑出一連串的熱焰彈,誘開飛來的防空導彈。

顧不上觀望對方的遠去的加油機,蘇聯官兵趕緊清理落在陣地上的汽油。現在整個磨溪山谷可是充滿了汽油味,地上干枯的草叢上、空中枝繁葉密的樹冠上、甚至他們的自己身上。可就在這時,西北方的天際又傳來滾雷般的恐怖響聲。

鋪天蓋地的炮擊再次襲來。與此同時,美軍的尖兵也在山谷西側縱火燒山。

高爆榴彈如暴風驟雨般落在磨溪山谷中。只見蒼翠的樹林被密集的耀眼火球吞沿,緊接著火光四起,濃煙與烈焰從山谷中擴散開來,愈演愈烈。原本已入秋季,風干物燥,加上剛才一陣“油雨”,這下火猛焰高,林中的草地成片地燃燒,連大樹都燒起來,整個山谷的樹林都淹沒在火焰中。蘇軍在陣地周圍挖的防火溝也都著起火來,就連陣地上裸露的泥土都因為上面沾了汽油而燃燒起來。

本作品1 6k小說網獨家文字版首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摘編,更多最新最快章節,請訪問 6k.cn!大批紅軍官兵在烈火中發出歇斯底里的慘叫,他們的身上到處都是火,所有的陣地上都是痛苦地蹦跳、翻滾的火人,猶如地獄烈火中的靈魂。大火還無情地引爆了紅軍陣地上的彈藥,不用美軍炮擊,蘇聯人的陣地上接連不斷地發生爆炸,伴隨著熱烈的劈劈啪啪響聲回蕩在山谷中。

“天火”行動是歐文•布魯克斯將軍在戰爭中富有爭議的行動之一,這次縱火甚至威脅對佐治亞州北部和藍嶺地區產生了嚴重威脅。磨溪山谷北邊的大火的竟然向東越過了許多防火帶,橫掃了韋特菲爾德縣(Whitfield County, Georgia)中部,42號公路以北的地區都陷入一片火海。大火焚毀了風光如畫的瓦內爾(Varnell, Georgia),在康納索加河(Conasauga River)才熄滅,距離美麗的藍嶺山脈只有四英里的距離。山谷南邊的大火因為南邊四英里處磨溪鎮(Mill Creek, Georgia)東側的山嶺有較寬東西走向的防火帶,而沒有向南蔓延,不至于“火燒連山”而威脅到南邊和西南的查塔胡奇國家森林(Chattahoochee National Forest)西南部的康納索加區(Conasauga District),同時山嶺東面也因為有寬闊的南北向的75號州際公路,大火也沒能威脅到東面繁華的曆史名城達爾頓進。

天火行動之後,瓊斯將軍就向布魯克斯將軍報告:“有個隨軍牧師打來電話,稱這一次火燒行動太不人道了,是對上帝的蔑視。”

“將軍,我很清楚後果。”布魯克斯一臉無奈地說,“可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對敵人沒法講人道。”

“大火已經蔓延到康納索加河,當地居民缺乏電力和汽油,根本沒法救火。韋特菲爾德縣的許多民房被焚毀。”瓊斯為擔心地說,“我們很容易成為曆史的罪人。”

“將軍,請安心指揮我們的軍隊吧。”布魯克斯將軍對瓊斯嚴肅地說,“勝利的道路永遠充滿荊棘,後世的人們會理解我們的,雖然我們不擇手段。”

“你知道下面的官兵怎麼稱呼你嗎?”瓊斯笑著說,可是口氣變得頗為微妙,“火神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聽後卻輕輕一笑。

可是因為這一次火燒行動,蘇聯紅軍、媒體以及後來不少曆史學者卻把歐文•布魯克斯叫做“縱火犯布魯克斯”。無論爭議如何,布魯克斯將軍“火神”的稱號卻從火燒磨溪谷一戰中在美軍及盟軍中傳開來了。

磨溪山谷的大火在當天下午五點左右便熄滅了,紅軍第423團大部官兵被“火化”在這里。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的三個機械化師迅速通過被大火燒焦的磨溪山谷,攻入達爾頓。
匿名
狀態︰ 離線
240
匿名  發表於 2013-12-5 15:46:11
第五章 鐵錘 第五十節 布洛敦山

十月二十三日薩凡納河兩邊的戰鬥中,雙方各有進退。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最後借助奇特的火攻,消滅了頑強的蘇聯守軍,光複了達爾頓,距離亞特蘭大還有一百多英里。紅軍第77集團軍三路部隊則成功迫使美國國民警衛隊第16師退出安德森,距離格林維爾只有四十多公里,但他們停了下來,准備應付右翼隨時可能出現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

由於二十三美軍在磨溪山谷受阻,使紅軍第213步兵師的424團擁有足夠的時間在達爾頓南面的菲爾普斯,構築了一條正面寬度有七公里,縱深達五公理的防線。防線以五泉鎮(Five Springs, Georgia)為中樞,向西延伸到西邊的達格山(Dug Mountain)下,截斷75號州際公路,向東伸展到東邊康納索加河,攔住了鐵路和其他公路。蘇聯人趕走了這裡的居民,挖掘了四通八達的壕溝,將防線上的民宅、廠房和其他建築物連接起來,並在其中設置大量可以相互支援,又十分隱蔽的火力點。

十月二十四日清晨,美軍第3集團軍再度向南發動攻擊。M60坦克部隊兵分三路,從西向東分別沿著75號州際公路、戴西路(Dixie Road)和旁道路(Bypass Road)浩浩蕩蕩地向南挺進。大批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滿載著步兵和自行火炮緊跟在後頭。由於此處民宅、廠房星羅棋布,美軍沒有進行大規模炮火突擊便發起沖鋒,進攻隊伍很快遭到蘇聯步兵的頭痛擊。

紅軍非常狡滑,利用防線上大量建築物和灌木,向美軍發射密集的火力。當被敵人發現後,又借著發達的壕溝撤退,轉移火力點。

美軍被迫進行艱苦而漫長的陣地戰。坦克和步兵在自行火炮的配命下分成許多個小組,對紅軍防線實施“定點清除”戰術。坦克在前引誘對手開火暴露位置,步兵和戰車跟在後面負責殲敵,自行火炮則在最後面提供火力支援。布魯克斯將軍為了給前線士兵減輕思想負擔,還親自打電話給三個師的師長,讓他們和手下官兵不用顧忌美國公民的財產,放心攻擊藏有敵人的建築物。“只要被敵人利用,就毫不留情地摧毀!”這句話很快便傳達給了每一位士兵,不過後來又成為人們抨擊將軍的口實。

也正是這個命令,使美軍徹底放開手腳,兇狠、迅速地將所有被懷疑藏有蘇軍的建築物夷為平地。蘇聯官兵也不甘示弱,即使房子被炸成廢墟,也拼命朝美軍掃射。

達爾頓南郊昔日充滿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五泉、菲爾普斯很快就被戰火蹂躪得面目全非。血腥攪拌著嗆人的硝煙,添加到火光四起、火舌亂躥、爆炸此起彼伏當中,將兩個小鎮煎熬成破壞、毀滅和死亡的雜燴。

激戰持續到了中午,美軍雖然損失很大,但第7裝甲師在75號州際公路最先取得突破,在十一點左右撕開了蘇軍防線。他們沒有從側翼包抄蘇軍防線,而是向南直奔卡爾霍恩,企以最快的速度深入對方縱深,造成對手的恐慌和崩潰。隨後其他兩路隊伍也突破蘇軍424團的防線,向南突擊。

通往卡爾堆恩路上的蘇軍零零散散,不堪美軍裝甲部隊狂沖猛擊。下午二時,M60便開進了雷薩卡(Resaca, Georgia),隔著奧奧斯坦瑙拉河(Oostanaula River),南望卡爾霍恩的布洛敦山(Brogdon Hill)。此時美軍已經推進了三十英里,花了一天半的時間。亞特蘭大仍然在六十多英里之外。

由於奧奧斯坦瑙拉河上通往河南達馬斯庫斯(Damascus, Georgia)的橋梁均被蘇軍及時炸毀。一百多英尺寬的奧奧斯坦瑙河,是道不小的障礙,美軍裝甲部隊前鋒只好稍作休息,等待後面的工程部隊架橋。兩支偵察兵分隊率先渡可偵察,卻發現對岸的蘇聯人已經嚴陣已待。

美軍工程部隊於下午三時趕到,便及不可待地發起渡河作戰。在自行火火炮與坦克炮的掩護下,工兵開始架設裝甲便橋和浮橋,突擊隊也不顧對岩密集的火力封鎖,渡河搶奪灘頭。

這時,部署在本地區的制高點的布洛敦山上的蘇軍炮兵團,向美軍發起了反擊。鋪天蓋地的炮彈落在雷薩卡及其周圍,將疲憊不堪的美軍炸得四散逃竄。美軍立即還以顏色,集中自行火炮進行壓制。雙方炮兵你來我往,把奧奧斯坦瑙拉河南北兩岸轟得火光四起。

下午四時,美軍終於架起一座裝甲便橋和一座步兵浮橋。大批坦克和步兵立刻蜂擁而過,沖到奧奧斯坦瑙拉河南岸,並沿著75號州際公路和41號公路向快速挺進。

然而,地形對美軍十分不利。奧奧斯坦瑙拉河呈倒U字形,從東南流向西北,繞過達馬斯庫斯再流向西南。而公路和鐵路則從北向南越過奧奧斯坦瑙拉河倒U字形的頂部,穿過達馬斯庫斯,通往卡爾霍恩和亞特蘭大。東西兩條河岸到達馬斯庫斯之間都是高地,也就是說達馬斯庫斯是位於一個較為平緩的南北走向的山谷之中。至於地圖上標高達九百英尺的布洛敦山,就恰好位於達馬斯庫斯南面,與兩邊的高地形成三角之勢,把達馬斯庫斯、公路和鐵路夾在中間。

攻入達馬斯庫斯的美軍果然受到來自東、南、西三面居高臨下的交叉射擊,損失慘重。在向兩邊高地發起突擊失敗後,美軍被迫退出達馬斯庫斯,退回奧奧斯坦瑙拉河北岸。

面對反擊前鋒接連受到蘇軍強力阻擊的不利形勢,歐文•布魯克斯上將看著地圖陷入深深的沉思當中。

“長官,大事不好了!”瓊斯以驚恐的聲音高叫著報告,向來沉穩的集團軍群參謀長居然會大驚失色。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5 14:4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