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廣修〕;
此亦有三:
一所學處。
二修學法。
三能修學。
最初應知.所學之處。次應依彼.如是而學。
然後方成.能修學者。故三皆是.菩薩行攝。
初所學處.略有五種:
一所化處。謂應了知.三乘不定.阿顛底迦.
種姓差別。如應成熟。
二利行處。若純自利.如為已樂.求財受用。
為慳法故.追訪受持。為生天樂.持戒修行。
求有染果.供養三寶。為貪利譽.自說己德.
令他脫難.還自攝受。耽定味等.捨利有情。
若純利他.如以邪見.修行施等。以無因見.
缺行說法。此等純利.皆應除斷。無罪二利.
應善勤修。
三真實義處。謂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世間所成。
道理所成。二障淨智.所行真實等。隨應修斷。
四威力處。謂神通威力。六到彼岸.能斷慳等。
乃至與當來果.善法威力。為利有情.堪忍大苦。
四生信委.八相現化。逆胎盲等.遇皆饒益等.
俱生威力。法界有情.處時法器.普能了知。
神通化境.遍無邊界等.共不共威力。
知此五力.應正勤修.成自佛法。
五菩提處。謂智斷等.一切功德。應遍了達.
希當果證。如是五處.最先應達.所化機宜。
方應發起.利他勝行。次知實義.可斷可修。
於威力門.修成自利。後於果位.無上菩提.
愛樂希求.精勤修證。
知學處已.次應修學:
修學法者。初於三寶功德。佛菩薩威力。
諸真實義。無倒因果。應得義利。得此方便。
善言善說.契經等中。淨信勝解.決定喜樂。
次應求法。當於一切佛法;
內論.因論.聲論.醫論.工論。應正勤求。
應云何求。於佛正法.應住猛利.愛重求聞。
設為聽聞.一句善法。路猶鐵地.尚歡喜入。
何況欲聞.多善言義。雖愛自身.及諸資什。
比愛正法.非為譬喻。無足無倦.深信柔和。
心直見直.愛德愛法。往法師所.無詰難心。
唯作妙寶.慧眼智明.勝果無罪.悅意之想。
深生敬重.無高慢心。不作壞戒.卑族醜陋.
拙文鄙句.異意之想。唯為求善.非顯己德。
不為名利.而求正法。應時殷重.恭敬聽聞。
勿起損害.順求過心。於其自身.亦不輕蔑。
唯為求解。專精屬耳.掃滌攝持。
何義故求。於內明處.為自修習.利悟於他。
於因明處.為伏邪論.安立正道。於聲明處.
為令信樂.典語眾生.深生敬等。於醫方明處.
為息眾病.安樂眾生。於工業明處.為以少力.
多集珍財.廣生饒益。要於此五.次第勤求。
無障智生.資糧速滿。
次應為他.宣說正法;說五明處.隨應利樂。
云何而說。謂應安住.如法威儀。不為無病.
處高坐等.而說正法。諸佛菩薩.敬重法故。
令他於法.極珍敬故。應無間說。勿作師拳。
隨眾所欣.次第標釋.無慳悋想.名隨順說。
於有怨者.應住慈心。於行惡者.住利益心。
於有樂放逸.有苦下劣者。應住利益.哀愍之心。
不起嫉妬.自讚毀他。不希名利.恭敬讚歎.
而為說法。
次應修行;
於佛所制.有罪三業.善能遠離。所聞事業.
無倒修行。獨居閑靜.思所聞法。無間殷重.
觀察稱量。未知求知。已知勿忘。未達推佛.
不生誹謗。恐無慧目.直心強信。善知密意.
異說無動。於離言境.專注繫心。離諸戲論.
無擾亂想。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次應教授;
應觀於彼.心根意樂。隨宜為說.處中之行。
令其捨棄.增上慢等。
次應教誡;
應遮有罪.開許無罪。諸現行事.暫行犯者.
如法諫誨。若有數犯。起無染異.親善意樂.
呵擯令憶。下犯權時。上犯永擯。勿令犯者.
多攝非福。能正行者.慈愛稱歎。謙沖曉喻.
令喜增修。
次安三業;
先以財物.饒益有情。令聽所說.奉教行故。
於有癡者.當行愛語。令其攝受.瞻察正理。
拔出不善.勸安善處。於正事業,應共修行。
令所化生.無他說故。
(以上.廣修之初所學處等.與修學次第)
次修波羅蜜多:
施;即捨位.無貪三業。
凡行布施;
若唯令樂.不作善利。或非利樂.俱不應與。
若唯善利.而非安樂。或俱利樂.皆應施與。
若希財物.恣彼所須。規諸斷心.應隨自在。
若求刀等.為自他害。非己財物。媒媾他人。
食等有虫。無義樂具。殺害物法。邪作天祀。
水陸眾生.損殺處所。怨希仇隟。病冀非宜。
饞嗜數求。愁憂規損。抑奪卑物。樂惡求位。
奪施施他。卒暴損餘。自違學處。怨親等所.
生分別心。許勝與劣。許多與少。或懷異意。
生憤濁心。施已.稱楊說恩。向彼撩擲所捨。
邪厭惡求。妄興邪施。執為善淨。他之所引。
怖自貧窮。餘殘及穢.與出家者。曾不告白.
竊施非法。不合儀物.持以惠捨。數求還往.
親附攝屬。依世名譽。求報恩果。規餘敬歎。
意劣限量。初少誑與.後便傾敗。乖離屬己。
自怠策他。不依來者.次第均給。心不悅淨。
後生悔惱。求真與假。先未運心。不應其時.
乖儀散亂。蚩咲輕弄.令生愧赧.見來嚬默.
研求不與。外道覓過.求佛正法。衒賣祕藏.
業未成法。此等有過.皆不應為。
與上相違.一切應作。
財寶若乏.應思來者。一是安樂.非貧苦類。
二是危苦.無依怙等。揆己財足.俱應遂願。
少應善遣.安樂來求。知有懷慳.或先貧乏。
寄之樹福。方便導利.言無損費.仍為饒益。
我有珍財.隨汝取施。慎勿令彼.求者空還。
我若施時。汝應隨喜.令懷悅意.施種漸生。
見來求相.知樂應與。
若有矯詐.欺誑乞求。掩過勿傷.稱滿其願。
令無羞愧.歡喜而往。有初欺誑.後始覺知。
勿舉勿訶.但生悲愍。彼誤於我.起此愆違。
我懷喜心.令彼無罪。
若無財寶.隨己所能。如法經求.令施無闕。
於佛正法.巧妙宣揚。令諸有情.隨應習施。
見常惠捨.應教數求.策施者心。勿令尠闕.
惡供朋黨.不敬忘念。知餘有法.應求轉施。
或書寫與。若見餘無.更寫無力。當應思審.
我非慳所蔽.別礙勝須耶。若有慳礙.即應施與。
由施癡瘂.尚應無悋。況令闕乏.妙智資糧。
若無慳礙.但為勝須。思施彼時.為滅煩惱。
為念生類。為滿智因。觀無煩惱。見若不施.
增智資糧。當豐巧慧。亦為愛念.此及餘生。
若施彼時.便唯念此。如是不施.非違淨戒。
善設軌儀.曉喻發遣。
若畜財寶。為作淨故.心應奉施.諸佛菩薩。
雖畜寶財.猶住聖種。恒思此福.令常增長。
如佛菩薩.所寄護持。
若觀施時.不稱正理。應言賢首.此是他物.
不許施汝。慰喻發遣。或持餘財.恭敬倍施。
令知施者.非慳故然。知此經等.或非己物。
於有怨苦.德恩有情。應行慈悲.喜捨而施。
若有四障.不能惠捨。應起四智.而對除之:
一有財寶.心不樂施。應思:由先曾未串習。
今不強捨.後更增背。故力勵修.生覺悟智。
二財尠闕.心不樂施。思此匱乏.障施因緣。
應起悲心。自受貧苦。見施利益.生忍苦智。
三財悅意.心不樂施。思此耽著.虛妄顛倒。
應覺能生.當來眾苦。故力勵捨.生知倒智。
四雖行施.唯欣世果。當疾通達.是邪果見。
應觀諸行.皆不堅牢.離散速盡。不生欣樂.
唯求菩提.生不堅智。
應居閑靜.起淳厚信。數數緣念.多妙財寶。
以意解力.施諸眾生。故少用功.生無量福。
於所寶愛.能自開捨。
設艱辛得.亦勿慳悋。信心恭敬.自手應時.
不損自他。而行惠捨。此有三種。與淨妙物.
廣修財施。拔除恐怖.修無畏施。勸修善業.
而行法施。速疾而與.不作稽留。非彼疾望.
如速捨者。隨有即施.非積方捨。於彼謙下.
無競無慢。
(以上.廣修 施波羅蜜多)竟
下一章 卷上-5
〔次修戒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幽贊】05
http://oursogo.com/thread-18760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