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1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三章
未央宮,攝政王寢殿內。
藺初陽端坐一方榻上,榻中間擺著小方桌,桌上擱著一只藥箱子,散發出淡淡藥味。
“太醫,本王雙眼如何了?”一泓清水似的聲音打破滿室的沉默,俊逸溫雅的面容因連日來眼疾痛症所擾而顯得蒼白。
“這……”太醫面有難色,忌憚什麼似的,支支吾吾答不上話來。
“無妨,你直言便是。”
“回王爺,微臣不敢隱瞞,王爺雙目恐怕已是藥石無功,若再繼續這樣操勞下去,只怕不日便要廢了。”
尋常人聽到自己眼睛就要瞎了,即便沒嚇得從椅子下跌下來也是坐立難安,哪能像他這般沉得住氣,僅僅只是“嗯”了一聲的云淡風輕,好像被太醫宣判眼睛要廢了的那個人不是自己。
“王爺,微臣一會兒下去開副舒緩痛症的方子,還請王爺務必按時服用。”太醫收了收藥箱子,退下前忍不住再次叮嚀:“王爺莫怪微臣多嘴,王爺眼疾雖非絕症,但藥石無功也等同是不治之症,還請王爺多多保重,切勿過度操勞了。”
藺初陽點點頭,“本王知曉了,下去吧。”不治之症是麼?唇畔隱約牽起一絲苦笑,轉眼便又消失在那張波瀾不興的面容中。
太醫離開的時候,正巧和有急事上報的燕青錯身,瞥見燕青手里那一迭厚厚折子,便一臉憂心忡忡地又是搖頭又是嘆息地走了出去。
“王爺,燕青有事要奏。”
燕青將事情一件一件上報,說著鳳陽王命人傳來消息,說不日將回京面聖,又說著鳳陽王駐扎在帝都十里外的五万大軍已經連夜拔營離開,再說著鳳陽王私下派人至皇靈寺打探……
此間,小廝端來剛沏好的茶送至藺初陽面前,小心翼翼地擱好茶盅之后,便默默退了出去。
待諸多要事奏完,已經耗去了不少時間。
藺初陽聽完之后,並沒太大的反應,只淡淡說了句“手上握有兵符的人,行事倒像個小孩子。也罷,他要回來便讓他回來吧。”
聽到自家主子那一句“要回來便讓他回來”的燕青不免一陣錯愕,不解地問:“鳳陽王以勤王名義擅自調兵圍城,王爺難道不治他的罪嗎?”此等行為形同逆反,即便不是治個謀逆大罪,也不能這麼輕易就饒恕了。
“燕青,你覺得本王手上可用的兵馬較之鳳陽王的五万大軍如何?”
燕青當下便聽懂了藺初陽的意思,答道:“回王爺,自然是遠遠不及。”
雖然明白個中道理,但語氣仍是有諸多不甘。
鳳陽王憑恃手中兵符驕橫行事,丟出一句勤王便帶兵圍城,朝堂上大臣們無人敢公開議論此事,生怕事情一揭開便落實了勤王之實,屆時事情將再無轉圜;這件大事便在眾人皆心知肚明的情況下,一直壓著不去提起,以致近日朝堂上總彌漫著一股沉重的氣氛;這便是政治的殘酷之處,手握大權的人無兵可用,而兵多將廣的人卻沒有實權,也正因為如此,眼下局勢才更顯得詭譎莫測。
“王爺,近來謠言四起,有心人在城里四處放話,先皇第三份詔書一事怕是已經傳開來了。”燕青一臉憂思。
藺初陽端起桌上的茶盅,喝了几口,說道:“那便去傳吧。”就只說了這云淡風輕的几個字,心思全掩在那張蒼白的臉龐下,連燕青也猜不透。
“王爺,倘若……倘若歐陽公的千金再攪進此事,那又當如何是好?”對于此事,燕青一直耿耿于懷。那歐陽芸前后判若兩人,也不知是真不記得了,還是只是為了保命而偽裝?他原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偏偏主子不肯。
那日事發突然,先皇身邊的太監張德之竟然暗中盜走詔書,藺初陽察覺后命燕青追上時,那名太監已經身亡,然而屍体上卻未發現詔書的蹤跡,當下只得再命燕青回頭查探是否慌亂之中落在某處。燕青沿途搜查皆是無功,最后在皇靈寺后院的池塘邊撞見歐陽公的千金,赫然發現她手里拿著先皇遺詔,正低著頭神情專注地讀著遺詔里的內容,似乎不知大禍臨身。
過程中,藺初陽只是默默地看著一切事情發生,看著那名女子臉上的表情從起初的疑惑不解慢慢轉變成害怕驚恐地逃到他身邊來,猶如驚弓之鳥地求他伸出援手;原以為抓到救命稻草的她,在一次又一次的苦苦哀求后才終于看清事實,原來手里緊握不放的不是救命稻草,而是致命的罌粟。
自始至終,藺初陽未置一詞,一徑地任由她希望破滅地沉入水里,唯她雙眼蓄著悲憤驚惶又怨慰不甘的神情,深深印在他腦海中。
原以為事情就此便告一段落了,孰知更令人震驚的事實緊接而來,自歐陽芸手上取回來的詔書居然只是副本,真正詔書下落不明。
藺初陽沉思片刻,才緩緩說道:“她自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興許已將那日發生之事全忘了。”上天予她重生機會,如若全忘了,倒也是件好事。
這番推論倒也合情理,然而燕青心里卻很矛盾,掙扎許久,終還是諫言:“王爺,請容燕青斗膽一言,歐陽芸身上存在太多變數,眼下雖然記不得了,難保日后不會突然記了起來,更何況她也許知道真正的詔書落在何處,王爺不得不謹慎。”
“嗯。”燕青一片殷殷諫言,藺初陽僅淡淡一字回應,這個話題便打住了。
藺初陽閉上雙眼,聽著燕青又彙報許多要事,轉眼又耗了不少時光,蒼白臉上漸漸添上一絲倦意。
“王爺,太醫剛才離開的時候面色凝重——”
“不礙事。”藺初陽打斷他的話,轉而問道:“還有其它事要奏麼?”
燕青想了一會,說道:“歐陽公派人送來請柬,下月初壽宴請王爺務必賞光。”
自家主子私下鮮少與大臣們來往互動,以往這類宴會邀請多半以捥拒作結,燕青正想下去差人回復,孰料主子的聲音自身后傳來:“好。”
不輕不重的,就單單一個字,燕青卻是大大地吃了一驚,正欲跨出門檻的那只腳絆了一下,差點摔出去。
再過几日就是歐陽賢壽宴,歐陽府里的仆役們正為此事忙得不可開交,平日里跟在身邊伺候的喜兒也讓劉管家調到前廳幫忙,歐陽芸自告奮勇要在壽宴彈上一曲,此時此刻自然也沒閑著,白天在聽云閣練琴,到了傍晚就移到后院,點盞熏燈,繼續練。
“這一手爛琴藝,倒是教本爺見笑了。”
身后無預警地響起一道男聲,正埋頭苦練的歐陽芸一楞,抬頭便瞧見熟悉的身影倚在欄杆前,由著不羈的笑在臉上蔓延。
“你你你……”兩眼盛著驚訝的歐陽芸有些結巴地看著倚在欄杆前的人。
沒想到這人還真的找著她了,刺客軍團的情報網果然不容小覷呀。
“你叫歐陽芸是吧?”鳳無極徐徐朝她走去,嘴角噙著笑,襯上那張俊美臉龐,便是一句話不說,身上亦是散發出張狂不羈的氣質。
歐陽芸“嗯”了一聲,點點頭。
說實話,她還真好奇他是如何神通廣大地尋來這里,突然想起那日他不知在自己身上抹了什麼東西,歐陽芸臉色丕變,美眸流露驚疑。“你、你該不會是用什麼蠱啊蟲啊之類的東西追蹤我吧?”
鳳無極聞言皺了皺眉,沒好氣地覷她一眼,語氣無比驕傲:“從來本爺要找的人,沒有找不到的。”
言下之意,他鳳無極要找到她歐陽芸簡直易如反掌。
“你說的什麼蠱、蟲,爺我聞所未聞。”即便有所聽聞,驕傲如他也不屑以此道尋人。見她一臉疑惑未減,便說道:“是我家疾風找到你的。”
“疾風?”
歐陽芸納悶之際,只見鳳無極對空吹了聲口哨,不一會兒工夫,遠處飛來一只大鷹,在天空中振翅飛翔盤旋。
歐陽芸見著此大鷹,恍然大悟道:“原來這鷹兒是你養的,我還納悶它最近怎麼老在附近盤旋,還以為它愛慕的雌鷹落到我家的屋檐上了。”
“愛慕的雌鷹呀……”真是有趣的解讀。
鳳無極笑呵呵地,愈看愈發覺得眼前人甚是有趣;也不知為何,這張稱不上絕世傾城的容顏就這樣輾轉停在心間,輕輕烙了印。
“你這般瞅著我做甚?”歐陽芸抬眼就看見他釘子般的視線。
“不做甚,只是在想,當日客棧之中相遇的矮小子竟然是名女子。”鳳無極未曾料想到,那個舉止大刺刺、還百般刁鑽不配合的臭小子,原來是這般清麗秀美的姑娘。
“女子怎麼了?女子便入不了你的眼是嗎?”若非她這名小女子幫忙,只怕他早讓人抓去扒了層皮,哪還能活跳跳站這里跟她說話!
“即便你不是女人,本爺也已經將你牢牢記住了。”
那日,從秦力那里得知他要找的人居然是女兒身時,鳳無極當下不只訝異,內心還隱隱有絲喜悅,說不上來那是怎樣的情緒翻騰,就是覺得高興。
鳳無極這席況味不明的話歐陽芸聽得是迷迷糊糊,直覺地抬杠:“那此刻小女子我應該感到榮幸嗎?”若還是為了報恩那件事,那她佩服他的鍥而不舍。
“聽聞大戶人家的閨秀十之八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剛才聽你彈奏,才知事實和耳聞有所出入。”鳳無極訕笑。
別以為她聽不出他拐著彎損她。
一絲絲窘迫漫上臉龐,歐陽芸黑著臉,悻悻然:“要、要你管!”
她問過喜兒她的琴藝如何,喜兒當時回答一句“甚是奇特”,那時她還以為喜兒說的是她挑的曲子特別,沒想到那丫頭竟是不好意思明說她彈得不好,才會這般迂回又含蓄地暗示她。
“這等琴藝本爺自然是管不著,只是好奇你打哪生來的好興致,都彈了個把時辰了還這麼興致盎然?”就沒見過像她這樣埋頭苦練的,若彈得好那便罷,偏就是彈得不好才更教他不忍心打擾。畢竟這年頭如她這般知曉勤能補拙的人不多了,教他如何忍心打斷?
“我練曲自然有我的用意,說了你也不明白。”歐陽芸挫敗地嘆了口氣,回想他方才話意,似是已來了一陣子,便轉了話題:“我說你這名刺客日子倒是過得挺愜意的,放著買賣不做,專程跑來看我練琴?”
哼,明明要她好好記住他的名,結果到頭來她依然只記得“刺客”二字。
鳳無極皺眉,“何以你認為我是刺客?你有見過像我這麼光明磊落的刺客嗎?”開口刺客,閉口刺客,他可不記得他有這麼介紹過自己。
光明磊落?歐陽芸狐疑地看他一眼,豈會不知要進到這深宅后院怎麼說也得由仆役們帶路,眼下卻連個通報都沒有,料想這人是趁隙潛進來的。
“我問你,你方才如何進來的?”好啊,看你如可再勸!
“那自然是……翻牆。”那俊美又驕傲的臉首次浮現一絲窘迫。
聞言,歐陽芸噗嗤笑了聲,杏眼兒彎彎直覷著他,那表情儼然是在說“還真是光明磊落”呀。
“你笑甚!怎麼進來不是重點!”
“那你說什麼才叫重點?”歐陽芸從善如流地問,憋住不斷漫上來的笑意。
鳳無極哼了一聲,俊美臉上恢復一派驕傲自若,道:“本爺我言出必行,一有你的消息,便專程尋你報恩來了。”
如若表情不是那麼驕傲,如若態度不是那麼高高在上,興許歐陽芸會很感動的,只因有個人心心念念惦記著那微不足道的恩情。
“拿著。”鳳無極突然從懷里拿出一塊雕刻精致的玉牌遞給她。
“喔,給我此物是何意?”歐陽芸沒有多想,順手就接了過來,好奇地拿在手中打量,看了許久才瞧出那玉牌中間原來刻了一個“鳳”字,還未來得及深思其義,就聽見鳳無極用驕傲又帶點施舍的口吻對她說:“憑此玉,你可向本爺討個願望,算是還你當日相助之情。”
討個願望?這話聽起來比較像施舍耶。
歐陽芸真沒見過像他這麼驕傲的人,明明說是來報恩的,可那姿態又高高在上得不可一世,活脫脫就是紈绔子弟的言行舉止。
“好吧,此物我收下了,這樣咱們算是兩清了,省得你老是惦記著要報恩。”說罷,歐陽芸即將東西收妥放好。
鳳無極聽著她說那句“省得你老是惦記著要報恩”,臉色微微一沉。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賞賜,只有她敢收得這樣勉為其難,真是不知好歹的笨女人。
鳳無極也不知自己哪來的好脾氣,便是眼下這女人如此不識好歹,他竟是覺得無所謂,徑自轉了話題,問:“那日好像聽你提到逃婚,怎麼?是我累得你逃婚失敗麼?”
歐陽芸聽出他話中帶有一絲歉意,倒沒有苛責什麼,只是輕輕聳了聳肩,說道:“這不怪你。”
“你若真不願嫁,此刻便可以玉牌向我討願。”鳳無極目光沉沉地望著她,神色堅定。
歐陽芸不知鳳無極說的是真是假,就是看著他那副信誓旦旦的神情莫名地有些感動,張口原想說些什麼,最后卻是搖了搖頭什麼也沒說,笑笑地走回梨花琴前。
交淺言深,他有這份心意便足夠了。
“怎麼,還打算接著練?”鳳無極詫異地問,眉頭深深皺起。
歐陽芸嗯地應了一聲,道:“反正天色還早,我閑著也是閑著。”一頓,好像忽然想起了什麼,問:“剛才聽你之言,莫非你懂音律?”
“不懂。”簡潔有力。
聞言,桃花般的眼兒瞪圓了,不敢置信道:“那你適才還好意思說我彈得一手爛琴?”就他這個門外漢,還敢大言不慚地說她呢。
“不懂便是不懂,需這般大驚小怪麼?”
見他又露出那種驕傲又跩跩的表情,看得歐陽芸直搖頭,心中那點小感動消失殆盡。
“你彈的和我平日里聽的那些確實不一樣啊。”鳳無極訥訥地想解釋什麼,可惜歐陽芸根本懶得聽,徑自坐回梨花琴前,打算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繼續埋頭苦練,反正距離壽宴還有好些天,她不信在此之前自己連首象樣的曲子都彈不出來。
“其實,練琴就和練武一樣,講求循序漸進,就你那樣瞎練,几時才能成事?”見她不搭理,鳳無極輕嘆一聲,而后道:“今日便宜你了,本爺陪你練習一會兒。”說罷,鳳無極彎腰拾起地上枯枝,縱身躍入院中。
歐陽芸本不想理會他,卻沒忍住好奇心,抬頭看見他手里拿著地上撿的枯枝,颯爽地在院中舞劍,身姿甚是飄灑輕快。
歐陽芸怔望好一會兒,明白他是想以劍舞引她琴音入境,便不疑有他地撫琴跟進,隨著劍舞而奏,原本總停滯的段兒意外地變得流暢許多。
鳳無極離開前,這麼對歐陽芸說:“歐陽芸,我們很快會再見面。”
歐陽芸不明白,便問:“什麼意思?”
“就是,很快會再見面的意思。”鳳無極未再多做解釋,任由她一臉疑惑,轉身笑著離開。
壽宴當天,賓客絡繹不絕,歐陽府的小廝們忙著接待貴客人座,端茶倒水奉果子點心一樣不缺,期間不時見到歐陽賢伉儷穿梭其中與遠道而來的賓客打招呼;這廂客人說一句“歐陽公真是老當益壯啊”,那廂主人家便回一句“托您的福,尚可尚可”,逐一逐個寒暄上兩三句,再招來小廝領貴客入座,如是往來回復之間,賓客便也差不多都到齊了,唯獨剩下東家旁邊的大位還空懸著,正感到納悶之時,小廝匆匆跑到身旁說:“大人,鳳陽王來了!”
來不及做出反應,抬頭便見一向鮮少參加宴會的攝政王姍姍來遲,在他之后,是不請自來的鳳陽王,兩人像是約好了似,一前一后到來。歐陽賢見狀,立刻上前迎接,照例寒暄了几句后,便命小廝迎兩位貴客入席。
東家左右兩側皆備著大位,鳳無極偏不入席,一徑走到右側的桌子前,對著那位子上的人笑意晏晏:“聞太傅,本王與藺皇叔許久未見,想坐近些好說些話,不知聞太傅可願成全?”
一向目中無人的鳳陽王几時這般有禮過了,上回在大殿上帶頭說出驗詔書的事便是鳳無極掐住他的把柄才勉强去做的,手段比起攝政王可絲毫不遜色,聞太傅自然不敢得罪。
“鳳陽王金口既開,老臣自當配合。”聞太傅起身拱手作了個揖,便另尋位子入席去了。
“久未見面,皇侄依舊這般我行我素。”藺初陽淡淡說了一句,聽不出是調侃還是閑話家常。
“也是。小侄一向如此。”鳳無極也不否認,看著歐陽府的小廝們手腳俐落地將原先用過的酒器撤了,重新換上一套新的后,這才入座。
一坐定,身邊的奴婢立刻上前斟酒,鳳無極拿起酒杯湊到唇邊抿了一口,目光瞥向身旁的藺初陽,“倒是小侄聽聞皇叔向來深居簡出,今兒個怎麼有興致走這一遭?”
“嗯,正好得空。”藺初陽沒多做解釋。
期間奴婢湊過來為他斟酒,他順勢執起酒杯,琥珀色的液体在酒器中瑩瑩流轉,還未飲,清冽酒香已扑鼻而來。
“本王記得,皇侄與歐陽公過往並無私交?”藺初陽問道,終是將酒器湊到唇邊輕抿一口,入口味道清冽甘醇,滑入喉下齒頰留香,后韻卻是泛起一陣甜膩。
他平日滴酒不沾,對酒性涉獵不深,卻曾聽聞酒韻帶甜者后勁最是强烈,便放下不再飲用。
歐陽府指派來伺候的丫頭也機靈得很,見他不再碰,便默默將酒器撤到一旁,隨后換上一套手繪紅梅茶海釉骨玉瓷茶具,以上等蒹葭白露茶侍奉。
“那有什麼辦法,誰叫這里有小侄想見的人哪。”鳳無極絲毫不掩飾,說到“那人”時面露一絲期待。這份不欲隱藏的心思,藺初陽全看在眼里。
“皇侄欲見者,想來是那日客棧中助皇侄之人了。”藺初陽話中無半分試探,言簡意賅地指出當日眾人口中所喊的刺客便是他。
當時鳳無極引兵圍城,帝都內進入戒嚴狀態只出不進,再對照后來大臣們要求驗詔一事,便不難猜到鳳無極只身潛回帝都為的是什麼;又碰巧他眼疾復發,倉卒中就近下榻,想來他倆便是這樣陰錯陽差地遇上了。
“可不是。”鳳無極一點驚訝的表情也沒有,語氣猶是自然:“那日皇叔臨時下榻客棧,小侄碰巧也在,就不知哪個不長眼睛的白眼狼喊的一聲刺客,竟把侄兒我當成刺客抓拿喊殺。”
“下人們有眼不識泰山,教皇侄受委屈了。”藺初陽端起剛沏好的骨玉瓷茶盅,清澈茶水映出不沾半點情緒的雙眼,“只是難得偶遇,皇侄那日怎不過來敘敘舊?”
“小侄也有想過,可聽聞皇叔眼疾復發正在休養,怎好過去打擾,原先想悄悄離開,怎知前腳才踏出就被當成刺客了。”
“想不到竟是這般曲折。”
藺、鳳兩人都是明白人,彼此試探的話也就省了,當日之事竟也能端出來聊,還聊得這般閑話家常又自然,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他們了。朝堂上的紛紛擾擾明爭暗斗,眼下兩人也都很有默契地不去提,然而繞開這些事情不說便也很快就沒有話題了。
席間,藺初陽默默品茗,一貫的云淡風輕,波瀾不興。
歐陽家的一場壽宴辦得別開生面、熱鬧非常,平時形象嚴肅的大臣,几杯黃湯下肚后,個個換了個人似;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說天道地,管他什麼時勢詭譎難測,且把万般不如意盡付酒液中,眼下一朝傾瀉。
“攝政王,微臣敬您一杯。”早前還一副正經八日的聞太傅歪歪斜斜地走來朝他敬酒。
“嗯。”藺初陽點點頭,以茶代酒。
聞太傅敬了這廂,又搖搖晃晃地走到另一邊,道:“鳳陽王難得回京一趟……來,微臣也敬您一杯。”
只見聞太傅起了頭,大臣們紛紛過來輪流敬酒,也不知輪了几巡,酒愈喝,話題也聊得愈廣愈百無禁忌,就突然聽見有人說道:“鳳王爺也到而立之年,實該討個媳婦兒成家立業了。若不嫌棄,微臣明日派人送上小女畫像,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此話題一開,眾臣群起而上,一個個爭相奉上自家閨女畫像。
遭人點名的鳳無極卻是將劍眉一挑,“本王的皇叔也尚未娶親,怎就不見你們這般殷勤勸進、毛遂自薦?”
此話一出,眾人先是面面相覷,而后哈哈大笑。
猶不知緣由的鳳無極納悶地蹙起眉頭,“怎麼?本王有說錯麼?”
手里執著酒杯,走路歪斜的兵部尚書湊上前來說道:“看來鳳王爺尚不知攝政王早已定下側妃人選。”
“哦?”這答案倒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一杯酒湊到唇邊欲飲不飲,好奇問道:“哪位大臣家的千金?”
“可不正是歐陽公家的千金麼!”眾臣們異口同聲。
聞言,鳳無極執酒的手一松,酒器掉落在地,磕出一聲清脆碎裂聲響。伺候的奴婢見狀,趕緊再遞上一只新杯,迅速將地上的碎片收拾干淨,仿佛剛才的一切都不曾發生。
眾臣未察覺哪里有異,仍是一口一個毛遂自薦,轉眼間又是酒過三巡,聊天話題兜兜轉轉換了又換,卻不曾有人發現那雙闐黑的眼眸早在聽聞答案的瞬間覆上一層霜,仰頭將手中酒一飲而盡。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徑猛灌酒的鳳無極終是有些不勝酒力,本欲作壁上觀的藺初陽見眾人猶不知進退執酒勸進,便淡淡丟了句話:“本王聽說鳳陽王酒品甚差,酒醉后六親不認,諸位愛卿可要見識見識?”說罷,便交代伺候的奴婢去給鳳無極弄些醒酒的茶湯來。
此話一出,勸酒的人便都識相地散去了,唯一不變的是,那個向來自視甚高、總是一副高高在上、驕傲得不可一世的鳳陽王,此刻仍一徑提酒猛灌,不知道的人看了,指不定還以為他受了什麼打擊。
席間不時有歌舞表演助興,兩眼又開始隱隱泛痛的藺初陽早已無心觀看,面額泛出一層薄汗,耳邊傳來陣陣喧鬧聲響,一股煩躁之意油然而生,饒是最沉得住氣的藺初陽終于也耐不住地起身。
自家主子一起身,燕青直覺就要跟上,藺初陽卻道:“本王隨意走走,不必跟來。”
前廳熱鬧哄哄,光聽聲音就知道來了不少賓客。
隨著上場獻藝的時間愈來愈接近,歐陽芸也愈發焦躁地在院中來回踱步,一聽見回廊傳來腳步聲,當下想也沒想就快步走上前。
“喜兒是你嗎——”聲音很快消失在入眼的震驚之中。
背著光的臉龐教人看不清表情,只知在四眼對望里,對方似乎也和她一樣驚訝。
歐陽芸下意識向后退了一步,再定睛一看,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日在青龍門外所見的風姿神俊,然而此刻卻顯得有些蒼白。
“你……參、參見王爺。”當下不知楞住多久才回神的歐陽芸動作僵硬地朝他福了福身。
藺初陽輕輕頷首,沒說什麼,靜靜站在廊檐下看著天上的月亮,一身鳳紋錦織白衫讓人有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一時間氣氛沉默尷尬,歐陽芸原先就在擔心上場獻藝的事情,如今兩人又一直沉默無語,心神不由得更慌亂,于是主動揀了話題閑聊:
“王爺不是在前廳與眾臣們飲酒同歡麼?”
“覺得有些悶,隨意走一走。”
“王爺身子不適嗎?可要我去喚人過來?”
“不必。”藺初陽推拒,跨出廊檐走到院中,來到她放置梨花琴的石桌前,桌面上點著一盞熏燈,飄出淡淡花香味。似是突然想到了什麼,藺初陽略微一頓,撇過頭看身邊之人,問:“本王可有打擾到你?”
“不會。有人作伴也是好的,陪著說話剛好可以分散注意力……”察覺自己好像失言了,歐陽芸連忙搖了搖頭,解釋道:“一會兒要在壽宴上給父親獻曲,眼下有些緊張,還請王爺莫要笑話我語無倫次才好。”
“原來如此。”藺初陽微微一笑。“那麼,較之當眾獻藝和與本王單獨相處,何者更令你緊張一些?”
“這個……”歐陽芸微愕,芙蓉面頰漫上一絲羞赧,有些難以啟齒:“自然是當眾獻藝較為緊張一些。”
她那一首“花好月圓”都練了不止百千回了,至今還不成氣候,當日信誓旦旦說要在壽宴獻藝的雄心壯志此刻已磨到只剩一腔悔恨。早知如此,當初涼氏過來找她閑聊,順便讓她一起學做刺繡,她便安安分分跟著學就是了,再怎樣耐不住性子,做針線活總比現在如坐針氈好呀。
她的回答頗令他訝異。眾人皆說他冷情疏離難以相處,在朝堂與之議事無不小心翼翼,哪怕他只是沉吟一聲半句話未說,也足以教人沉掉一顆心,滿朝中敢與他獨處又能泰然自若者少之又少。
猶記得初時剛回京時,眾人摸不著他脾性,只知他年過弱冠尚未娶親,于是爭相將自家閨女的畫像往他府里送,哪怕只盼得一席側妃之位也能含笑九泉。日子久了,送來的畫像漸漸少了,他不必喚人來問話也知道,是這副天生淡漠疏冷的性子教人打了退堂鼓。轉眼間,十年光陰流逝,當年那些畫中女子一一嫁為人婦,而他依舊淡漠冷情難以親近。
“竟是如此。”藺初陽嘴角微微上揚,說不出的淡淡喜悅融入心間。
“王爺為何有此一問?”歐陽芸一心懸著表演,對她而言,他的問題不過是輕緩之分罷了,與他相處一開始雖有些尷尬,閑聊開了便也知道沒什麼好不自在的,如真要說哪里別扭的話,就是這一襲身姿太過神俊奪目,教她不太好意思一直盯著他瞧。
“沒什麼,好奇而已。”藺初陽搖頭,一抹清淡笑容掛嘴角,目光掃過桌面的梨花琴,“此琴是你所用麼?”
梨木制琴音質純而不噪,音色柔美清朗,最適合初學者,然而,堂堂歐陽府千金的琴藝竟只是初學?
“正是小女子專用。”大概猜到他在想什麼的歐陽芸大方承認,在他若有所思的目光下,款款走到石桌前坐下,抬頭便問身側之人:“王爺如若不嫌棄,可否充當一回聽眾?”
除了那名尋她報恩的刺客外,整首“花好月圓”反復練習至今便只有喜兒這一名聽眾。喜兒不懂音律,能給的意見有限,每次問她意見總是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雖然涼氏也來聽過几回,卻也不說好壞,便只是用關愛的眼神告訴她盡力便好,弄到最后歐陽芸索性不問了。
未料她竟有此提議的藺初陽面露一絲訝異,竟讓他一時間答不上話來。
見他沉默不語,歐陽芸還以為是自己的邀請唐突了他,便很有自知之明地說道:“王爺若不願意,可以拒絕無妨。”
“歐陽姑娘,本王願做一回知音人。”
說罷,藺初陽便入座,兩人僅一椅之隔,夏夜清風揚起桌案熏燈煙絲裊裊,略顯生澀的音律幽幽自那雙白晰纖美的指尖流瀉而出。
歐陽芸專注撥弦,眼角余光不經意掃過身側之人,就見他雙目微斂,正專心聽曲,略帶蒼白的面容溫潤淡雅,熠熠星光映得一襲白衣若謫仙,是那樣神俊奪目。歐陽芸不敢久視,迅速收回目光。
曲子將末之際,腦海中突然浮出聽琴賦的歐陽芸,竟學起那騷人墨客幽幽念道:
琴聲清,琴聲清,雨余風送曉煙輕,
琴聲奇,琴聲奇,落花風里杜鵑啼,
琴聲幽,琴聲幽,十里蘆花鴻雁洲,
下指彈須易,人來聽卻難。夜靜瑤琴三五弄,清風動處夜光寒。
除非只是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彈。
“除非只是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彈……是麼?”聲音極淡,仿若一聲輕嘆。
本作斂目狀聽曲的藺初陽緩緩抬眼,目光沉沉望向身側之人,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款款自他嘴角浮起。
察覺到他投射而來的目光,歐陽芸沒來由地一陣心慌,最末几個小節頻頻出錯,本就生澀的琴聲便就在這陣失緒的心跳聲中結尾。
一曲彈畢,藺初陽足足沉吟片刻之久,方才開口:“姑娘之琴音似是初學?”
自知藏不住拙的她大方承認:“王爺果然是聰明人,小女子確實是臨時抱佛腳。日前有人笑話小女子琴藝甚差,當時心中甚是不服氣,想來還真被那人給說中了。”那個神出鬼沒的烏鴉嘴,丟了塊玉佩給她后便不見蹤影,也不知道都干些什麼去了,還口口聲聲說尋她報恩呢。
“本王見你撥弦生澀,故才有此疑問。本王能問姑娘件事麼?”
“王爺是否想問,歐陽芸身為大家閨秀,理應是自幼學習琴棋詩賦,怎如今彈起琴來竟像初學者生澀?”
她,竟猜到他內心疑惑?從未見過如她這般聰敏女子的藺初陽微怔,道:“本王願聞其詳。”
“王爺有所不知,小女子先前曾失足落水,雖然僥幸大難不死,前塵往事卻是忘盡,過往所學如今正一切從頭開始。”
早先逃婚把歐陽府上下一干人等嚇得不輕,加上蘇醒后性情大變,較之從前的懦弱優柔寡斷,喜兒都說她變得開朗又勇敢果決,卻也說這樣的轉變教涼氏很是擔心,是以每次過來看她時總是一臉憂思。喜兒說的這些,歐陽芸自然都明白,但她卻是什麼都不能說,一切只能順其自然。
從未料想她會主動提起皇靈寺落水一事的藺初陽眸光有一瞬間的動搖,“你當真什麼都不記得了?”
眼前之人,面若桃花,清艷如花照水,翩若驚鴻,卻是一片率直坦蕩,面對自己時亦無半點膽怯,未曾想過竟會出現這樣一人闖入心間,藺初陽思緒不由自主復雜起來,記憶中那張驚惶無助的臉再次浮現,她們……怎可能是同一人?
“既然王爺提起,那歐陽芸也有一事想請教王爺。那日在客棧,為何王爺一眼便能看穿我的身分?”男女之間的事,歐陽芸不作它想,料想多半是感情因素居多,就不知這羈絆到底有多深便是了。
“如若本王說,本王和你之間有著千絲万縷糾纏不清的關系,你信麼?”不答反問地試探。
“……”歐陽芸一時語塞。唉,沒想到還真被她猜對了。
“本王在你昏迷期間登門求親,你道,這是為什麼?”他問,淡然平穩的語調中多了几分試探。
“……”
果然,好奇心會殺死一只貓,她不該自不量力地在他面前提起此事。過往他們之間是如何如何的糾葛她一概不知,如若他說是她歐陽芸對他死纏爛打苦苦追求,那她豈不自取其辱?
一句話都答不上來的歐陽芸面露窘色,從前那些風花雪月,她之前沒參與過,現在也不想深究,索性四兩撥千斤道:“那個,王爺……我想,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如果不介意,咱們換個話題可好?我看我還是向王爺請教琴藝就好……”繼續自我催眠,若無其事地說:“還請王爺不吝指點一二。”
不待他說好或不好,歐陽芸徑自起身,一臉殷勤,笑意吟吟地將梨花琴挪至他面前,擺明了强迫中獎。藺初陽倒也出乎意料地配合,揚手便是撥弦成調。只是在近身置琴之時,她隱約聽見他近乎嘆息地說了句“不記得也好”,至此,話題打住,不再繼續。
歐陽芸默默退至一旁。
他的琴藝實在令她驚嘆,卻也令她的信心大受打擊。同樣一首曲子,換個人彈,竟有云泥之別。
待他一曲終了,歐陽芸款款走上前,語氣有些哀怨道:“王爺,歐陽芸真不該請您賜教的,聽過王爺琴聲后,便知何謂云泥之別,小女子這手琴藝,一會兒要如何登台獻藝。”信心崩潰,徹底崩潰啊。
“本王想起第一次入殿議事時,當時也如你現在這般忐忑不安。”
“王爺當時如何因應?”每個人舒壓方式不同,歐陽芸心想向他尋個說法當作參考也好。
“不如何因應,便是一直故作鎮定罷了。”
“啊?”沒想到答案這麼簡單,原先還有些期待的歐陽芸楞了一下,“王爺果然表里一致呀……”倘若能夠故作鎮定,那她便不需要在此發愁了。
未料到自己這樣說她便信了,藺初陽莞爾,“歐陽姑娘,本王逗你的。”
“啊?”歐陽芸又是一楞,還真沒想到這謫仙般的人原來也會開玩笑呀,更沒料到這人笑起來竟是這般好看,實在教人舍不得移開眼光了。
“本王自幼居宮外,直到太祖皇帝駕崩后才被先皇召喚回宮,入宮時孑然一身,身上便只帶了此物。”
歐陽芸看著他所示之物,是一對晶瑩通透的白玉戒指,戒身雕著精致的雄鳳雌凰紋,兩只戒指並在一塊便是一對鳳凰,雌雄兩鳥緊系相依,乍看似交頸鴛鴦,別具深意,尤其戴在修長的手指上更顯出其高貴氣質。
然而歐陽芸卻不明白他出示此物用意為何,于是便問:“此物于王爺有何意義?”
“此白玉對戒乃本王年幼時母妃所贈,當時此物于母妃的是寸寸相思,到了本王手里卻是截然不同的意義。剛進宮時內心仿徨無人傾訴時,唯有藉此物解愁。”
對于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來說,哪怕只是一丁點小念想也會變得彌足珍貴,稱不上有多珍貴稀奇的戒指,在他內心仿徨時,默默照亮一方前路。
“此物能解我憂愁,但願,也能解你的。”
來不及深思他話中之意,藺初陽便已摘下其中一枚戒指,猶感納悶的她,見他將摘下的戒指徐徐朝她遞來,這才總算明白了意思。
當下既震驚又錯愕的歐陽芸直覺搖頭推拒,“王爺,如此貴重之物,我不敢收。”
“無妨。此物只是暫時借予你,壽宴結束之后你再還本王便是。”藺初陽拉過她的手,將觸感沁涼的白玉戒緩緩套進她的手指。
再無法推辭,蔥白柔荑傳來他的溫度,戒指套進手指的瞬間,歐陽芸仿佛有種幸福的錯覺。
剎那寂靜,兩人相視而立。
就在此時,回廊處傳來急促步伐聲,正是先前被調去前廳支援的喜兒,伶俐的丫頭人未到聲先到?
“小姐,夫人讓喜兒來通知您……”
正巧撞上這一幕的喜兒倏然噤聲,整個人僵在廊檐下,好些時間才緩過神來。
“奴、奴婢參見王爺!”喜兒趕緊上前施禮。
藺初陽淡淡瞥她一眼,“方才是你伺候鳳陽王麼?”
“回王爺,正是奴婢伺候鳳陽王。”
“鳳陽王還醉麼?”
“回王爺,鳳陽王適才喝了些醒酒茶湯,酒意已經褪得差不多了。”喜兒恭恭敬敬地回答,微轉過身,再對自家小姐說道:“小姐,夫人讓喜兒過來問小姐准備好了嗎?夫人說,小姐若是准備好了,那便趕緊到前廳,莫讓賓客們久等。”
在壽宴上給自家爹親彈首拜壽曲,本來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偏偏這位千金大小姐日前才指婚給了攝政王當側妃,多少人眼巴巴想看這兩人的互動,于是堂堂歐陽千金登堂獻藝,便成為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招來眾多期盼的目光。
“嗯,知道了。你去告訴夫人,我這就過去。”
喜兒得令,匆匆退下。
“王爺,看來歐陽芸得慷慨就義去了。”她苦笑,話中頗有苦中作樂的意味。
“不知王爺是否願再做一回知音人?”想起那枚套在指間的戒指,芙蓉面頰還暈染一抹嫣紅未褪的歐陽芸,再做邀請時語氣不自覺輕柔許多。
“再做一回又何妨?”
說罷,兩人很有默契地一同移往前廳。
前廳一片熱鬧喧騰景象,歐陽賢很快領她見過眾人。歐陽芸逐一施禮,表現得落落大方;最后來到雙王面前,抬頭便是溫潤俊雅掛著淡笑的臉龐,她含笑翩然施禮,再過來,一熟悉面孔映入眼簾,令她一時愕然。
“你……”歐陽芸張口欲言,卻不知從何說起,在她驚訝未定之際,耳畔傳來歐陽賢殷殷介紹之聲,告訴她眼前之人乃“鳳陽王殿下”,並要她趕緊施禮。
“歐陽芸,本王說過我們很快會再見面的。”高高在上的鳳陽王嘴角掛著抹譏笑,似乎很滿意她一臉驚愕的表情。
這人擺明樂看她一臉驚呆的表情。
歐陽芸默默嘆口氣,恭恭敬敬地向他施禮,“小女子歐陽芸,見過鳳陽王殿下。”
他是鳳陽王?就是那個陳兵在外,和攝政王對著干的鳳陽王W那他扮刺客是故意尋她開心嗎?不對,他從沒說過自己是刺客,打從一開始便是她會錯意了。
客套施禮過后,歐陽芸便在眾多目光注視下登台獻藝;一首曲子彈下來,只有小瑕疵,並沒有出太大的紕漏,比她預期中好很多,也慶幸眾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打從她一出現開始,大臣們的目光便不停在她與攝政王之間打轉,敢情是因為方才兩人一同出現的緣故?
宴后,歐陽芸本欲將鳳凰玉戒物歸原主,怎奈卻遍尋不著戒指主人的蹤影,后來才聽下人說起,攝政王不小心多喝了兩杯,有些不勝酒力,所以提早離席了。
倒是鳳陽王在離去前,還特地過來問歐陽芸是否准備好怎麼用給她的那枚玉佩了,令她當場無言,再加上心里多少有點氣他隱瞞身分,當下只說了句“暫無頭緒”便將那高高在上的鳳陽王晾在一邊,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眾讓鳳陽王碰了記軟釘子這一幕不少人都看到了,為此,歐陽賢事后還說了她兩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