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預防尿路結石 多喝水就對了
小張,25歲工程師,沒有任何慢性疾病,日前早晨上廁所時發現有血尿,但因工作忙,沒有就醫,沒想到半夜突然左腰大痛,緊急叫救護車送到附近醫院急診。當時他臉色發白、冷汗直冒,痛到在病床上打滾,經過檢查後發現是左側輸尿管結石,接受止痛藥後,疼痛緩解,隔天排出一顆米粒大的結石。
台灣位於亞熱帶,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地區,大約每10個人就有1人是結石病人。尤其夏天氣溫高、流汗多、尿量少,結石發作的比例是冬天的3-5倍。尿路結石可能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
台灣每10人有1人結石
臨床症狀主要是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偶爾也會伴隨發燒、寒顫、腹脹、下痢、反胃、嘔吐等情形;症狀的發生與結石大小、位置、阻塞有關。
醫師在面對尿路結石的病患時,會依據病人的症狀、結石大小、位置、尿路阻塞及尿路感染的情形來決定,或建議病患治療尿路結石的處理方式。
小於0.5公分的結石,會建議病患多喝水、多運動,較能幫助結石排出體外;大於0.5公分的結石則需要視症狀接受積極的治療(體外震波碎石或輸尿管鏡手術);若合併有尿路感染或單一腎臟者時,一定要儘速接受適當的治療。
預防尿路結石重於治療,補充適當的水份為避免結石之不二法門,控制尿液酸鹼度也很重要。另外需要定期門診追蹤(每半年或一年)。一旦發生結石症狀應儘快尋求正式醫療管道求診。(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