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8-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96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2713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醫學研究證實,腰圍比體重更能夠代表健康的情況。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指出,心臟科醫師現在開始管病人的腰圍,這是因為心臟病的治療已不斷進化,從控管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治療,進展到腰圍管理,主要目的在於預防心臟病的發生,促進身體健康。
劉中平於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分享,身為心臟科醫師,為了促進病人的心臟健康,現在也「跨領域」管起病人的腰圍。
劉中平說明,醫學研究證實,腰圍比體重更能夠代表健康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他舉例說,一位健身教練身體結實,充滿肌肉,如果以他與另外一位啤酒肚男,皮膚鬆鬆垮垮,肚皮大大的民眾相比,因為肌肉密度高,所以2人的體重和身高可能是一樣的,因此如果使用BMI(身體質量指數)和體重,是比較不出2位的健康優劣。
然而腰圍就可以比較出2人的不同的。劉中平又說,因為不運動且飲食過量的人,過多的熱量會造成內臟的脂肪增加,肚子突出、腰部變粗。所以可以從腰圍來發現,一個人是不是有過量的脂肪。不只如此,因為內臟脂肪包圍在我們的肝臟、腸胃、還有腎臟的外表,除了囤積熱量以外,還可能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和發炎反應,一旦堆積過多會造成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更令人擔心的還會產生心血管疾病。
目前腰圍最重要的指數包括有:
●腰臀比(WHR,Waist-hipRatio):腰圍和臀圍的比值,用軟尺量測腰部最細的尺寸和臀部最大的尺寸相除,得到的比值男性應小於0.9,女性要小於0.85才是健康的身材。
●身體圓度指數(BRI,BodyRoundnessIndex):利用比率公式去計算身高和腰圍的比值,量測腰部最細的尺寸和身高來輸入電腦公式,去計算比例,一般人在2.5-5中間,大於7就表示腰部的脂肪過多。
●腰圍尺寸(WC,WaistCircumference):大部分的醫學機構建議,直接用腰圍的數字就可以判斷健康程度,也可以充分代表內臟脂肪的多寡。建議量測的時候,要摸一下我們的胸部旁邊肋骨的最下緣,還有我們臀部旁邊的髖骨的最上緣,用這2點的中間當作腰圍的量測基準,拿軟尺水平量測就得到我們的腰圍。男性只要腰圍超過90公分(36吋)、女性超過80公分(32吋)就過粗,會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劉中平提醒,做好腰圍管理的工作,瘦下來的方法很多,少吃多動增加熱量的消耗,只要消耗的熱量比吃進去的多,自然就會把內臟脂肪減少下來,也會讓腹部肥胖改善。此外,比較特別的是荷爾蒙和壓力的影響。很多研究發現更年期後,男性和女性都會自然增胖,體重增加個3公斤很常見。平常也要注意避免過大的壓力,會增加腰圍。
劉中平補充,心臟科醫師進展到管理病人腰圍的數字,這都是為了要預防心臟病的發生,希望可以走到疾病的最前端,從治療疾病延伸到預防醫學,幫助民眾一開始就奠定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遠離疾病。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