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53|回覆: 2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德國對我國抗日戰爭的幫助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1 0 2 1 7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16 22:18: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6
本文最後由 驛動的心 於 2023-8-21 13:11 編輯

  



  在如何對待抗日戰爭上,很多人大約都知道“論持久戰”其實國民政府早已確立持久戰戰略,時任我國國防部長的何應欽曾將其精闢地總結為兩句話:“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國民政府的這個抗日思想,源於德國將領的智慧。

  蔣總統介石先生執政以後,任務有三:一是平定國內叛亂;一是發展經濟(1926至1936年被後人稱為舊中國黃金十年);一是備戰日本。為後一目的,民國政府曾專門派遣代表團向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等“列強”放電,國民政府始料不及的是,與我國素不相干的德國,卻是第一個對我國抗日戰爭表現出極大熱情並付諸於行動的世界強國。

  在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鏡頭:蔣介石只要出門在外,總要披上一件黑色的大衣。那件大衣是當時還比較罕見的防彈大衣,是德國元首希特勒送給我中華民國總統的禮物。蔣介石也曾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德國陸軍學習。

  德國對我中國的支持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強烈抗議。這個問題卻難不住德國的那位天才宣傳部長戈培爾,他照會日本天皇,讓日本帝國政府目瞪口呆。

  根據希特勒的命令,德國抽調著名將領和軍事專家組織成了顧問團,擔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研究我國對日戰爭問題。

  日耳曼人確實了得,德國軍事顧問團全面研究中日兩國力量對比之後,很快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還不是日本的對手,但戰爭爆發時間越遲對中國越有利。這是蔣介石堅持對日實綏靖的理論根源。歷史總有一天會證明:那不是賣國,正好相反,它是勾踐臥薪嘗膽的現代版。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宣布我國對日開戰,當時西方就有軍事觀察家敏銳地指出:日本侵華的戰略機遇期已經失去,至少應在四年前開戰。事實應該被其言中:兩年時間不到,日軍就被迫停止“全面進攻。

  德國軍事顧問團根據中日兩國力量對比,向蔣介石建議:中國對日戰爭的基本路徑是“用土地換時間,四川為我國最後防地。為此,他們要求國民政府自東由西修建三條國防線,這個建議被國民政府採納。德國將軍法肯豪森主持了長江江陰要塞的布防,凇滬線,吳福線,澄陰線的構築。報紙報導這些德國軍人時,稱他們“滿腔熱血“,”盡心盡責。

  德國軍人知道,戰爭需要士氣,更需要裝備,在他們的推動下,通過以物易物等極為公平,優惠的貿易方式,向我國輸送了大量陸軍,海軍,空軍及防空武器。抗日戰爭期間,漢奸和游擊隊都喜歡用的“駁殼槍”,即全部來源於德國。

  德國將領“責任心”,竟然到了這種程度:他們向蔣介石提出,由他們全權負責指揮我國的抗日軍隊。此舉無法被蔣介石接受。假若歷史可以重來,我相信,由德國這些職業軍人領導的抗日戰爭,一定能在抗戰初期就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由德國軍事顧問團訓練的一支支德式樣板師,由德式武器裝備的一支中國軍隊,後來都出現在了我國的抗日戰場上,對支撐我中國抗戰初期的大局功不可沒。尤其難能可貴的,抗戰爆發後,德國顧問始終堅持戰鬥在最前線,華北,凇滬,徐州的抗戰一線,到處都有德國軍人的身影。

  1938年,英國駐東京大使曾向國內報告:“事實上,是德國人在組織中國的抗日戰爭。德國人在保持與日本人的表面上的親密友誼時,卻在大量地向中國提供武器。 “

武漢會戰期間,德國防華大使還在極力“調停”中日戰爭,直到雙方談判破裂。

隨著歐洲局勢變化,出於日德的特殊利益,1938年,希特勒開始下令顧問團回國。

  此時,以法肯豪森為首的德國顧問團成員卻不願在我國需要他們的時候離開中國。最後希特勒只得以叛國,取消國籍,沒收財產,以及抓捕他們在德國的家屬等脅迫他們回國。1938年8月,最後一批德國顧問團成員在廣州揮淚登船,離開我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9-16 23:19:09 |只看該作者
我只能說德國人還真是強唷
雖然希特勒是個梟雄
不過他還是曾帶給德國希望
g5698741 該用戶已被刪除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9-23 21:52: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12-13 20:20:02 |只看該作者

流傳已久的傳說-希特勒的中國情結

讓整個世界震驚的希特勒在現實生活中又是個什麽樣的人呢?德軍元帥凱特爾曾評價說他是個"多愁善感的冷血軍人",沙漠之狐隆美爾則在給家人的信中稱他為"愛講笑話的老人",他的敵人英國首相邱吉爾則在一次聚會上稱他為"20世紀最有才華的經濟改革家和金融專家".

1945年蘇聯紅軍在占領柏林總理府後,在希特勒的秘密書庫裏發現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書籍文獻,從而揭開了這位梟雄鮮為人知的中國情結,讓世人對這位褒貶不一的傳奇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早年得到來自中國家庭的幫助
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 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CHEUNG" 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裏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系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並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麽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床頭的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鑒
希特勒對中國古兵法和書籍非常喜愛.據他的隨行秘書說,經常可以在這位帝國元首的床頭看到德文版的中國書籍.希特勒在視察法國占領區和訪問意大利時都曾隨身攜帶孫子兵法的簡譯本,他還經常挑燈夜讀並寫了大量的閱讀筆記.在任命隆美爾為陸軍元帥暨北非方面軍總司令時,他也曾送給這位名將一本帶有自己註釋的孫子兵法簡譯本,讓這位忠心的將領感激涕零.

鄙視日本看好中國
在軸心國結盟的初期,希特勒並沒有預料到日本的發展會如此迅速.當時在美茵茨的軍事基地裏,他曾私下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過 "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在他和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設想:以巴卡思坦(當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的交接處)為界限,西方(歐洲,中東,北非,大西洋西岸)為德意誌第三帝國領土,東方(亞洲,小亞西亞,印度,太平洋西岸)為中華民國領土.因此,盡管迫於意大利的壓力與日本結盟,但納粹德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一直都相當曖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淪陷後,德國還曾秘密支援了國軍一些包括虎式坦克在內的先進德制武器.

喜歡中國茶葉

1943年希特勒在波蘭療養時曾收到一個商人進獻的極品中國茶葉,從此對中國茶情有獨鐘,雖然在公共場合為了保持"日耳曼優秀傳統"而飲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葉才是元首的最愛.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國風的盛行.英國的特情機構MI6也曾策劃用攙入劇毒的極品中國茶葉對希特勒進行暗殺的行動,但最終被蓋世太保察覺並破壞.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12-13 20:35:19 |只看該作者
流傳要是能的到證明 相信一定非常好玩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12-14 01:25:11 |只看該作者
援助中華民國虎式戰車?
德軍虎式戰車是1942年開始生產並配發德軍部隊的.但德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是在1938年.不知德國如何援助國軍這種武器?
當年德國賣給國軍的武器有萊茵鋼鐵公司製的150mm32倍徑重步兵砲.u艇(IIB型).介紹購買瑞典波佛斯75mm步兵砲.購買捷克ZB-37輕機槍.購買移轉德制毛瑟卡爾k-98步槍藍圖.販賣德制鋼盔.協助國軍部隊現代化訓練組編等等.

智天使(八級)

該用戶已被幹掉當肥料 ... ...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9-12-14 09:05:10 |只看該作者

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

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



 
中德合作在20世紀早期和中期的中國歷史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或許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20世紀1930年代中德合作時期更符合他「國際性協作」發展現代化中國的理想。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德國失去了它在中國的所有殖民地,以致德國並不關心中國的政治,而卻需要中國的原材料。那個時代中外關係大都是其他國家對中國懷有某種帝國主義野心,而中德合作則是基於平等基礎上的經濟合作、互惠互利條件下。中國迫切地需要發展現代工業,以便抵禦日本隨時可能的侵略,也是促成中德合作的重要原因。此外,德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陰影中迅速崛起,以及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意識形態也讓一部分中國人看到了統一中國洗刷近代恥辱的希望。

總的來說,雖然中德合作只存在了並不算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且中德合作的成果大多在抗戰中損失殆盡,但是這段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產生了持續的影響。

國民黨在內戰失敗後將中央政府移到台灣。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許多政府要員、軍官、教授和研究人員都曾經在德國受訓,其中也包括蔣緯國與後來擔任台灣立法院長的台籍中將黃國書等等。可以這樣說,1936年中德合作時期制定的3年計劃,多少有助於戰後台灣的初期安定與發展。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9-12-14 21:27:15 |只看該作者

希特勒是怎樣讓德國迅速富強

1931年,德國已經有了500多萬失業者,相當於全國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的生活幾乎全無著落,雇人的單位少得可憐。無論是保守黨、社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只知道在議會和刊物上互相批評,“主義”提了一大堆,但什麼解決現實問題的具體方案都拿不出來。
納粹黨則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不和別人爭辯理論的它,此時幾乎被建成了一個大公司,黨員們無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意志人民生產自救的活動中去:有搞市場情報的,有搞推銷的,有搞組織的,有搞運輸的,有搞培訓的,有搞財會的,對窮人們有求必應,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顧、體貼他們,簡直和宗教組織或紅十字會一樣。不管什麼人,只要一加入他們的行列,便能保證天天吃飽肚皮,從此不再失業。工人們不領工資-反正此時馬克的價值同廢紙一樣-而是領大鍋飯和一些實物補貼,比如衣服、工具之類,還負責介紹福利住宅。
對勞苦大眾來說,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刺激啊!負責發放大鍋飯的納粹黨員一邊往窮人們的碗裏倒土豆、麵包和副食,一邊淳淳善誘地對他們說:“您瞅,咱們這國家披山帶河,沃野千里,要物資有物資,要科技有科技,年年得諾貝爾獎,物理、化學、醫學,照單全收過。可說起這經濟,咱就能搞成現在這樣子呢?還不是因為當權的都被帝國主義收買了,什麼正經事都不幹,整天就知道貪污腐敗,禍國殃民?您再瞅,街上的那些員警,就知道在咱老百姓面前神氣活現的,其實個個不都是賣國賊的小走狗嗎?這些混帳王八蛋全都是德國人民的公敵!啥時候咱們希特勒主席上臺了,啥時候咱們這苦日子才能有盼頭哇!”

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成千上萬工農群眾對他們的再生父母-納粹黨感激不盡的淚水中,1932年德國總理大選的勝負就已經很清楚了。

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此時,德國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嚇人,失業人數超過600萬,萊茵河西岸地區雖然已被盟軍在1930年6月歸還,但卻百廢待興;而且法國還佔領著薩爾州,並企圖用培植當地分裂勢力和親法分子的做法,通過全民公決,把這個州正式吞併掉。只要德國的經濟形勢不好轉,法國人的這個陰謀就隨時可能得逞。而且,納粹黨的執政還有些先天不足,因為它並不擁有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席位,這些都困擾著魏瑪共和國的新任總理希特勒。
在執政的第一年裏,希特勒政府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當成功。反對黨被不違反民主的程式和手段取締了,萊茵河西岸重工業區的工廠相繼恢復了正常運轉,德國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權。除了被取締的那些政黨的忠實追隨者外,大部分德國人民對反對黨和工會的消失都並不反對,甚至很贊成。魏瑪共和國的 14年統治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一場喪權辱國的災難,人民生活水準比一戰前的帝國時期大大下降,所以他們對這個民主政體及其政黨並無好感;舊工會連起碼的就業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爭取不到,更遑論其他。

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數反對黨成員打入監獄以外,讓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親手設計和主持下,人類歷史上不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絕後的偉大經濟奇跡開始了。
自1928年起,各種高速公路的修建計畫就已經紛紛出臺了,但總是因為政府財政困難而作罷。希特勒對這個計畫非常感興趣,但也有很多反對意見,因為德國人當時窮得叮噹響,連能否保住飯碗都有問題,根本沒錢買汽車。但希特勒還是決定拉緊褲腰帶來加以支持,因為按照他的邏輯,必須先有路,然後才能有汽車,不然汽車就是造出來也沒地方開。何況高速公路可以創造大批就業機會,而高失業率又使得當時德國人的工資低廉,降低了建築成本。所以他力排眾議,跑遍全國各地,喊了許多口號,四處為工程剪綵、奠基。有的時候,口號比錢還管用,德國人民真的不計報酬,不講待遇地跟著他們的領袖,以軍事化的紀律,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Fuehrer(領袖):這個詞一直被錯誤地翻譯成“元首”。這是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集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為一身的希特勒給自己取的新稱呼,目的就是貼近群眾,不要像“主席”或“總統”那樣,顯得太貴族化。在上任後的前四年裏,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內政建設方面。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政府在經濟方面表現得實在出色:1933、1934、1935,僅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國-這個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業率最高的、實際上已經破產的國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而且這完全不是靠外國投資和援助取得的。
在這三年內,德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無疑遠遠超過了100%-當然這也得益于大量舊工廠重新開工,世界經濟復蘇等客觀因素,而德國國民的失業率從30% 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監獄的那些猶太人和反對派以外。更加驚人的是,希特勒實際上兌現了他競選時的諾言,為德國人民實現了共同富裕-決不是讓少數人率先富起來,而是讓廣大工薪階層和管理階層一起富起來。工資上漲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管理階層不久就找不到什麼東西,是他們買得起,而工人們買不起的了。
想像一下,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德國工人,三年前還在下崗,為了每小時工資只夠買一塊麵包的臨時工崗位,你和你的左鄰右舍爭得頭破血流。而三年之後,你卻坐著豪華遊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陽光假日去了。工薪階級有權並有錢出國度假,這之前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有過-英國沒有,美國沒有,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現在還沒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納粹德國就有。
隨著長達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還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種造車廠、修車店、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破土而出,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 1938年建立的“大眾汽車”公司。不僅如此,希特勒還在比較飛機和飛艇之間的優劣,以決定他下一個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應該叫做“大眾飛機”,還是 “大眾飛艇 ”呢。當然,希特勒熱衷經濟建設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即將到來的大戰積累實力。他曾經說過:“人民需要度假,因為這樣可以使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堅定的精神狀態。”

國力的迅猛增強,大大提升了德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歸屬理念。1935年1月13日,薩爾州舉行了未來歸屬問題的全民公決,結果以90.8% 的高票率,決定回歸德國。同年,柏林獲得了1936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帶著秦始皇“帝萬世”的豪情壯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稱:“在以後至少一千年中,德國將不會再爆發什麼革命了!”

正如尼采所說,上帝死了,因為他希特勒已經誕生。
和大部分獨裁者一樣,希特勒對藝術特別地關心。他是一位天才的藝術家和建築工程師,誰要想否定這一點,倒還不如去致力於否定毛主席的詩詞和書法才能,後者顯然會容易些。似乎直到當了總理以後,他才突然發現了自己在建築方面的才能。“如果哪天下台了,我就去當工程師!”除了交通方面的建築以外,他還親身參加設計了許多的社會、體育、文藝場館和水利設施-決不限於題個詞,剪個彩,聽聽報告,拍個桌子之類的,而是真正的研究圖紙,分析資料,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直至二戰結束為止,大部分他參預設計的建築都未能完工,其中包括:直布羅陀大壩,目的是排幹整個地中海,化碧波千里為萬頃良田(另外,這樣英美的潛水艇也就進不來了);不列顛大橋,現在這個計畫已經由海底隧道多所取代;以全盛時期的巴比倫和雅典為範本,重建整個柏林城,把它造成日爾曼尼亞(他按拉丁語給德意志起的新名字)的新首都,它將比羅馬、巴黎、莫斯科和倫敦更輝煌,更壯觀……即便是當時已經完工的建築,在二戰後也大都被盟軍用炸藥徹底剷除,只有幾個文藝場館,因為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裏,而得以倖存。
希特勒的藝術口味是相當保守的,或者說,是相當古典的。當時,抽象派藝術已經風靡整個歐洲,而希特勒對此極其反感,他為此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黑鬼化” 的藝術,矛頭直指西班牙畫家畢卡索,後者的藝術和政治思想都與納粹背道而馳。希特勒看到當時的藝術有嚴重的抽象化、暴力化、色情化的傾向,所以呼籲藝術界以希臘、羅馬為準則,進行第二次古典文藝復興。對於那些還頑固不化,堅持“黑鬼化”下去的藝術家,希特勒說:“他們的作品是Mist(德語,即英語中的????,中文我想就不用翻譯了吧),應該被扔到Mist應該去的地方去。”歷史證明,政治家對藝術過分關心,往往既是藝術的不幸,也是政治家的不幸。但以我個人的看法,希特勒當年對現代藝術的批評意見並沒有錯。二戰後,世界藝術與東西方的古典藝術完全背道而馳,即便不說是“黑鬼化”,至少也也嚴重“非洲化”了(當然,你要是覺得黑人快板、南美裸舞,以及畫展裏滿眼豐滿的乳房和臀部比起達芬奇、莫札特來是進步的話,那我也無話可說),這樣的發展軌跡也就證明了他在這方面的遠見卓識。
在希特勒執政期間,德國電影界迎來了它不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絕後的輝煌時期。德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幾位導演都在這個時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們發明的許多拍攝技法好萊塢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為納粹黨拍攝的幾部記錄片堪稱經典,開創了大場面電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藝術成就,也當數他為納粹黨設計的旗幟和制服。象徵社會主義的紅色,象徵民族主義的白色,還有那醒目的鉤形圖案,在黨旗上如此和諧地凝聚在一起,讓人一見便終身不忘。灰黑色的頭盔、大衣、長筒靴和粗皮帶組合起來,給人一種驚心動魄的威壓感,讓敵人一見便膽戰心驚。沒有藝術造詣的人,就像中國的汽車外形設計師,是絕對不會產生這樣獨特的創意的。

1936年夏天的柏林奧運會,成為希特勒和納粹黨宣傳的盛大舞臺。那是一屆高科技的奧運會,場面前所未有的壯觀。這次演出的高潮其實在揭幕式上就出現了:成百上千的外國運動員-其中包括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蘇聯人、波蘭人……這些德國未來死敵的運動員們,集體向觀眾席上的希特勒和納粹官員們行舉臂禮。它也同樣是希特勒的獨創,在當時的歐洲被看作極其時髦的禮儀。納粹德國在本屆奧運會上製作的紀錄片,也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傑作之一。
儘管德國運動員在田徑場上輸給傑西·歐文斯讓希特勒很不愉快,他拒絕和這個美國黑人握手的事件甚至引發了官方抗議,但這在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而已。第 11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已經令德國人民對本民族和希特勒政府的信心空前高漲,同一個聲音在全德國各地響起:“Heil,Hitler!”(讚美你,希特勒!)如果他在此時突然意外去世的話,必將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流芳千古。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1937年,希特勒在視察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時,突然對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們說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們看著吧,德國經濟很快就能達到足以支撐戰爭的規模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1-12-7 00:35:36 |只看該作者
雖然德國納粹對歐有著極大的破壞

但在抗戰初期

他們對我們還是友善的

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

拼了老命制止日軍的就是德國人拉貝先生

我在想

為什麼德國納粹對老蔣那麼好

可能有一個原因是

國民黨和納粹黨都是反共出名的

點評

prometheus  應該是說,法西斯主義的擁護者,都是反共的……  發表於 2012-5-11 00:06:00

Rank: 4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1-12-8 17:11:38 |只看該作者
這哪裡來的資料啊
德國巴不得日本三月亡華,和德國憶起夾擊蘇俄
哪裡還會幫助
這是不可能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7-1 04:4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