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翔風鷲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玄幻奇幻] [許仲琳]封神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狀態︰ 離線
101
發表於 2010-3-9 20:01:11 |只看該作者
第九十九回  姜子牙歸國封神
    濛濛香靄彩雲生,滿道謳歌賀太平﹔北極祥光籠兌地,南來紫氣繞金城。群仙此日皆証果,列聖明朝監返真﹔萬古嵩呼 祀遠,從今讓國永澄清。
    話說子牙借土遁,來至玉虛宮前,不敢擅入。少時,只見白鶴童子出來,看見姜子牙忙問曰:「師叔何來?」子牙曰:「煩你通報一聲,特來叩謁老師。」童子忙進宮來,至碧游床前啟曰:「稟上老師!姜師叔在宮外求見。」元始天尊曰:「著他進來。」童子出來,傳與子牙,子牙進宮,至碧游床前,倒身下拜:「弟子薑尚,願老師聖壽無疆!弟子今日上山,拜見老師,特為請玉虛敕命,將陣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早早對其品位,無令他遊魂無依,終日懸望。乞老師大發慈悲,速賜施行,諸神幸甚,弟子幸甚。」元始曰:「我已知道了,你且先回,不日就有符敕至封神台來,你速回去罷。」子牙叩首謝恩而退。子牙離了玉虛宮,回至西岐。次日入朝,三謁武王,備言封神一事,老師自令人□來。不覺光陰迅速,也非止一日,只見那日空中笙簧嘹 ,香煙氤氳,旌幢羽蓋,黃巾力士,簇擁而來﹔白鶴童子親□符冊,降臨相府。怎見得?有詩為証:
    「紫府金符降玉台,旌幢羽蓋拂三台﹔雷瘟大斗分先後,列宿群星次第開。討察無私稱至德,滋生有自序長才﹔仙神人鬼從今定,不便朝朝墮草萊。」
    話說子牙迎接玉符金冊,供於香案上,望玉虛宮謝恩畢,黃巾力士與白鶴童子,別了子牙,同崑崙不表。子牙將符冊親自□捧,借土遁望岐山前來,只見一陣風,早到了封神台,有清福神柏鑒來接。子牙捧符冊進了封神台,將符冊在中供放,傳令武吉、南宮 立八卦紙 ,鎮住方向,與十支 號,又今二人按五方排。子牙吩咐停當,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獻花,繞台三匝﹔子牙拜畢誥冊,先命清福神柏鑒,在壇下聽候。子牙然後開讀元始天尊誥: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嗚呼!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豈能通神鬼途分,豈諂媚奸邪所覬竊?縱服氣煉形於島嶼,未曾斬卻三屍,終歸五百年後之劫。總抱真守於一玄關,若未超脫陽神,難赴三千瑤池之約。故爾等雖聞至道,未証菩提,有心日修持,貪癡未脫﹔有身出入聖,嗔怒難除,須至往愆累積,劫運相尋,或托凡軀而盡忠報國,或因嗔怒而自惹災尤。生死輪迴,循環無已,冤魂相逐,終報無休,吾甚憫焉!憐爾等身受鋒刃,日沈淪於苦海,心雖忠藎,每飄泊而無依。特命姜尚依劫運之輕重,循資格之上下,封爾等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糾察人間善惡,檢舉三界功行禍福。自爾等施行生死,從今超脫,有功之日,循序而遷。爾等其恪守弘規,毋使私妄,自惹愆尤,以貽伊戚﹔永膺寶 ,常握絲綸,故茲爾敕,爾其欽哉!」
    子牙宣讀敕書畢,將符 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裝甲冑,左手執杏黃 ,右手執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鑒可將封神榜張掛台下?諸神俱當循序而進,不得攙越取咎。」柏鑒領法旨,將封神榜張掛台下﹔只見諸神俱簇擁而來,觀看那榜首,就是柏鑒。柏鑒看見,手執引魂 ,忙進壇跪伏壇下,聽宣元始封誥。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柏鑒昔為軒轅黃帝大帥,征伐蚩尤,曾有敕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軀報國,忠藎可嘉。一向沈淪海嶠,冤尤可憫!幸遇姜尚封神,守台功成,特賜實 ,慰爾忠魂。乃
    敕封爾為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爾其欽哉!」柏鑒在台下陰風影,手執百靈 ,望玉敕叩頭謝恩畢。只見台下風雲簇擁,香霧盤旋,柏鑒在台外,手執百靈 。子牙命相鑒引黃天化上台聽封。不一時只見清福神引黃天化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黃天化,以青年盡忠報國,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為孝養﹔未享榮封,捐軀馬革,情堪痛焉?爰功定賞,當從其厚。特
    敕封爾為管理三山正神丙靈公之職,爾其欽哉!」黃天化在台下叩首謝恩,出壇而去。子牙命柏鑒引五嶽正神上台聽封。少時清福神引黃飛虎等齊至台下,跪聽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黃飛虎遭暴主之慘惡,致逃亡於他國﹔流離遷徙,方切骨肉之悲,奮志酬知,突遇澠池之劫。遂罹於凶禍,情實可悲!崇黑虎有志濟民,時逢劫運。聞聘等三人,金蘭氣重,方期協力同心,忠義志堅,欲教股肱之願:豈意陽運告終,□志而沒。爾五人同一孤忠,功有深淺,特賜榮封,以是差等。乃
    敕封爾黃飛虎為五嶽之首,仍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方許施行。特
    敕封爾為東嶽泰山大齊仁聖大帝之職,總管人間吉凶禍福,爾其欽哉,毋渝厥典!」黃飛虎在台下,先叩首謝恩。子牙方讀四敕曰:「特
    敕封爾崇黑虎為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敕封爾聞聘為中岳嵩山中天崇聖大帝﹔敕封爾崔英為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敕封爾蔣雄為西嶽華山金天順聖大帝,爾其欽哉!」崇黑虎等俱叩首謝恩畢,同黃飛虎出壇而去。子牙命柏鑒引雷部正神上台受封。只見清福神持引出壇來,引雷部正神。只見聞太師,畢竟他英風銳氣,不肯讓人,那肯隨柏鑒?子牙在台上看見,香風一陣,雲氣盤旋,率領二十四位正神,逕闖至台下,也不跪。子牙執鞭大呼曰:「雷部正神跪聽宣讀玉虛宮封號。」聞太師方才率眾神跪聽封號。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聞仲曾入名山,証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至真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位人臣之極品。輔相兩朝,竭忠補袞,雖劫運之使然,其貞烈之可憫。今特令爾,督率雷部,興雲市雨,萬物托以長養﹔誅逆除奸,善惡由之禍福。特
    敕封爾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之職,仍率領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任爾施行,爾其欽哉!」
    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諱:鄧天君忠 王天君奕 苟天君章 余天君慶劉天君甫 吉天君立 袁天君角 張天君節董天君全 辛天君環 姚天君賓 畢天君環李天君德(萬仙陣亡) 陶天君榮 興雲神(即彩雲仙)趙天君江 張天君紹 秦天君完 閃電神(即金光聖母)白天君禮助風神(即菡芝仙) 孫天君良龐天君弘 金天君素(萬仙陣亡)
    布雨興雲助太平,滋培萬物有群生﹔從今雷祖承天敕,鋤惡安良達聖明。
    子牙又命柏鑒引火部正神,上台聽封。不一時清福神引羅宣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羅宣昔在火龍島,曾修無上之真,未跨青鷥之翼﹔因一念之嗔癡,棄七尺為烏有。而既往不咎,新職聿褒,特敕封爾為南方三□(上「 」下四點火)火德星君正神之職,﹔兼領火部五位正神,任爾施行」巡察人間善惡,爾其欽哉!」
    火部五位正神名諱:尾火虎朱晤 室火豬高震 嘴火猴方貴 翼火蛇王蛟 接火天君劉環
    話說火星率領五位正神,叩首謝恩,出台去了。子牙又命柏鑒引瘟部正神上台受封。少時福神引呂岳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呂岳潛修島嶼,有成仙了道之機﹔誤聽萋菲,動干戈殺戮之慘。自墮惡途,夫復誰戚?特
    敕封爾為主掌瘟□之昊天大帝之職,率領瘟部六位正神﹔凡有時症,任爾施行,爾其欽哉!」
    瘟部六位正神名諱:東方行瘟使者 周信 南方行瘟使者 李奇 西方行瘟使者 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 楊文輝 勸善大師 陳庚 和瘟道士 李平
    呂岳聽罷封號,叩首謝恩,下壇去了。子牙又命柏鑒,引斗部正神至台下受封。不一時只見清福神引金靈聖母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金靈聖母等,道德已全,曾歷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殺戳之殃。皆自蹈於烈焰之中,豈大數已定輪迴之厄?悔已無及,慰爾潛修﹔特
    敕封爾執掌金闕,坐鎮斗府,居周天烈宿之首,為北極紫□(上「 」下四點火)之尊。八萬四千群星惡煞,鹹聽驅使﹔永坐坎宮斗母正神之職,欽承新命,克蓋日前愆,汝其欽哉!」
    五斗星惡煞正神:
    東斗星君 蘇護 金葵 姬叔明 趙丙西斗星君 黃天祿 龍環 孫子羽 胡升 胡雲鵬中斗星君 魯仁傑 晃雷 姬叔升 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姬伯邑考南斗星君 周紀 胡雷 高貴 余成北斗星君 黃天祥(天罡) 比干(文曲) 竇榮(武曲) 韓升(左輔) 韓變(右弼)蘇全忠(破軍) 鄂順(貪狼) 郭宸(臣門) 董忠(招搖)
    群星名諱:青龍星鄧九公 蛇星張山太陽星除蓋 太陰星姜氏(紂後)勾陳星雷鵬 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馬方 玄武星徐坤玉堂星商容 天貴星姬叔乾龍德星洪錦 紅鸞星龍吉公主天喜星紂王天子 天德星梅伯(紂大夫)天福星雷□ 月德星夏招(紂大夫)天赦星趙啟(紂大夫) 貌端星賈氏(黃飛虎妻)金府星蕭臻 木府星鄧華水府星余元 火府星火靈聖母土府星土行孫 六合星鄧氏嬋玉博士星杜元銑 力士星鄔文化奏書星膠鬲 天嗣星黃飛彪月魁星徹地夫人 帝車星姜桓楚天嗣星黃飛豹 帝輅星丁策天馬星鄂崇禹 皇恩星李錦天醫星錢保 地後星黃氏(紂妃)宅龍星姬叔德 伏龍星黃明驛馬星雷開 黃 星魏賁豹尾星吳謙 喪門星張桂芳弔客星風林 勾絞星費仲捲舌星尤渾 羅侯星彭遵計都星王豹 飛廉星姬叔坤大耗星崇侯虎 小耗星殷破敗貫索星邱引欄杆星龍安吉披頭星太鸞 五鬼星鄧秀羊刃星趙升 血光星孫焰紅官符星方義真 孤辰星余化天狗星季康) 病符星王佐鑽骨星張鳳 死符星卞金龍天敗星柏顯忠 浮沉星鄭樁天殺星卞吉 歲殺星陳庚歲刑星徐芳(穿雲總兵) 歲破星晁田燭火星姬叔義 血光星馬忠忘神星歐陽淳(臨潼總兵) 月破星王虎月遊星石磯娘娘 死□(上「 」下四點火)星陳季貞咸池星徐忠 月厭星姚忠月刑星陳梧 黑殺星高繼能七煞星張奎 五穀星殷洪除殺星余忠 天刑星桂天祿天羅星陳桐 地網星姬叔吉天空星梅武 華蓋星敖內十惡星周信蠶畜星黃元濟桃花星高氏蘭英 掃帚星馬氏(子牙妻)太禍星李良 狼藉星韓榮(汜水總兵)披麻星林善九丑星龍鬚虎三屍星撒堅 三屍星撒勇三屍星撒強 陰錯星金成陽差星馬成龍 忍殺星公孫鐸四廢星袁洪 五窮星孫合地空星梅德 紅艷星楊氏(紂妃)流霞星武榮 寡宿星朱升天瘟星金大升 荒蕪星戴禮胎神星姬叔禮 伏斷星朱子真反吟星楊顯伏吟星姚庶良刀砧星常昊 滅沒星陳繼真歲厭星彭祖壽 破碎星吳龍
    二十八宿名諱:(內有八人封在水火部管事俱萬仙陣亡茲不復贅)
    角木蛇柏林 斗木豸楊信 奎木狼李雄 升木犴沈庚牛金牛李泓 鬼金羊趙白高 婁金狗張雄 亢金龍李道通土女蝠鄭元 胃土雉宋庚 柳土獐吳坤 氏土貉高丙星馬呂能 昂日雞黃倉 虛日鼠周寶 房日兔姚公伯畢月烏金繩陽 危月燕侯太乙 心月狐蘇元 張月鹿薛定
    隨斗部天罡星三十六位名諱:(俱萬仙陣亡)天魁星高衍 天罡星黃真 天哭星劉達 天巧星陳三益天勇星姚公孝 天雄星施檜 天機星蘆昌 天間星紀昌天英星朱義 天貴星陳坎 天猛星孫乙 天威星李豹天孤星詹秀 天傷星李洪仁 天富星黎仙 天滿星方保天暗星李新 天祐星徐正道 天玄星王龍茂 天捷星鄧玉天異星呂自成 天殺星任來聘 天空星典通 天速星吳旭天退星高可 天壽星戚成 天微星龔清 天究星單百招天罪星姚公 天損星唐天正 天劍星王虎天平星卜同天慧星張智雄 天暴星畢德 天敗星申禮 天牢星聞傑
    隨斗部地煞星七十二位名諱:(俱萬仙陣亡)地魁星陳繼真 地煞星黃景元 地勇星賈成地傑星呼百顏地雄星魯修德 地威星須成 地英星孫祥 地奇星王平地猛星百有患 地文星華高地正星考鬲 地聞星李燧地闔星劉衡 地強星夏祥 地暗星余忠 地輔星鮑龍地會星魯芝 地佐星黃丙慶 地佑星張奇 地靈星郭已地獸星金南道 地微星陳元 地慧星車坤 地暴星桑成道地默星周度 地猖星齊公 地狂星霍之元 地飛星葉中地走星顧宗 地巧星李昌 地明星方吉 地進星徐吉地退星樊煥 地滿星卓公 地遂星孔成 地周星姚金秀地隱星寧三益 地異星余和 地理星童貞 地俊星袁鼎相地樂星汪祥地 地捷星耿顏 地速星邢三鸞 地鎮星姜忠地羈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躍 地妖星龔倩 地幽星段清地伏星門道正地僻星祖林 地空星蕭電 地孤星吳四玉地金星匡玉 地短星蔡公 地角星藍虎 地囚星宋祿地藏星關斌 地平星龍成 地損星黃烏 地雙星孔道靈地察星張煥 地惡星李信 地丑星徐山 地數星葛方地陰星焦龍 地刑星秦祥 地壯星武衍公 地劣星范斌地健星葉景昌 地耗星姚煒 地賊星孫七 地狗星陳夢庚
    隨斗部九曜星官名諱:(俱萬仙陣亡)崇應彪 高系平 韓鵬 李濟 王封 李禁 王儲 彭九元 李三益
    水德星君名諱:水德星魯雄(率領水部四位正神)箕水豹楊真 璧水□方吉清三水猿孫寶 軫水蚓胡道元
    眾星君列宿,聽罷封號,叩首謝恩,紛紛出壇而去。子牙又命柏鑒引值年太歲至壇下受封。少時清福神用 ,引殷郊、楊任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殷郊,昔身為紂子,痛母后至觸君父,幾罹不測之殃﹔後証道名山,背師者有逆天意,釀成犁鋤之禍。雖申公豹之唆使,亦爾自作愆尤。爾楊任事紂,忠言直諫,先遭剜目之苦﹔歸周捨身報國,後遭橫死之災、縱劫運之使然,亦冥數之難逭。特
    敕封爾殷郊為值年歲君太歲之神,坐守週年,管當年之休咎﹔爾楊任為甲子太歲之神,率領爾部下,值日正神,循周天列宿度數,察人間過往愆尤。爾等宜恪修厥職,永欽新命!」
    太歲部下值日眾神名諱:日游神溫良 夜遊神喬坤 增福神韓毒龍 損福神薛惡虎顯道神方弼 開路神方相 值年神李丙(萬仙陣亡)值月神黃承乙(萬仙陣亡) 值日神周登(萬仙陣亡)值時神劉洪(萬仙陣亡)
    殷郟等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壇去了。子牙又命柏鑒引王魔等上壇受封。不一時清福神用 ,引王魔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王魔等,昔在九龍島潛修大道,奈根行之未深,聽唆使之萋菲,致拋九轉工夫,反受血刃之苦,此亦自作之愆,莫怨彼蒼之咎。特
    敕封爾等為鎮守靈霄寶殿,四聖大元帥,永承欽命,慰爾幽魂!」王魔 楊森 高友乾李興霸
    王魔等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壇去了。又命柏鑒引趙公明等上壇受封。不一時柏鑒用 ,引趙公明等至台下受封,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趙公明,昔修大道,已証三乘根行,深入仙鄉﹔無奈心頭火熱,德業回超清淨,其如妄境牽纏,一墮惡趣,返真無路。生未入大羅之境,死當受金誥之對。特
    敕封爾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率領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納福,追逃捕亡,爾其欽哉!」
    招寶天尊蕭升 納珍天尊曹寶 招財使者陳九公 利市仙官姚少司
    趙公明等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壇去了。子牙又命柏鑒引魔家四將上台受封。少時只見清福神用 ,引魔禮青兄弟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魔禮青等,仗秘授之奇珍,有逆天命,還兄弟之一體,致戮無辜。雖忠藎之可嘉,奈氣運之難躲,同時而盡,久入沈淪。今特
    敕封爾為四大天王之職,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永修厥職,毋忝新綸!」
    增長天王廣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廣目天王魔禮紅,掌碧玉琵瑟一面,轅調。多文天王廣禮海,掌混元珠傘一把,職雨。持國天王魔禮壽,掌紫金龍花虎貂,職順。
    魔禮青等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台去了。子牙又命柏鑒引鄭倫、陳奇上台受封。不一時清福神用 ,引鄭倫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鄭倫,棄紂歸周,方賀良臣之得主,督糧盡粹,深勤跋涉之劬勞﹔未膺一命之榮,反罹傷刃之厄。爾陳奇阻弔民伐罪之師,雖違天命,盡忠於國,實有可嘉。總歸劫運,無用深嗟﹔茲特即爾腹內之奇,加之位職。
    敕封爾等鎮守西釋山門,宣化布教,保護法寶,為哼哈二將之神。爾其恪修厥職,永承欽命!」鄭倫與陳奇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台去了。子牙又令柏鑒引余化龍父子上壇受封。不一時只見清福神引余化龍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余化龍父子,拒守孤城,深切忠貞之節,一門死難,永堪華袞之對。特賜爾之新綸,當克襄乎上理。乃敕封爾掌人間之時症,主生死之修短,秉陰陽之順逆,立造化之元神,為主痘碧霞元君之神﹔卒領五方痘神,任爾施行。仍
    敕封爾元配金氏,為衛房聖母元君,同承新命,永修厥職,爾其欽哉!」五方主痘正神名諱:
    東方主痘正神余達西方主痘正神余兆南方主痘正神餘光北方主痘正神余先中央主痘正神余德
    余化龍等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壇去了。子牙命柏鑒引三仙島雲霄、瓊霄、碧霄上台受封。少時只見清福神用 ,引雲霄等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雲霄等,潛修仙島,雖勤日夜之功,得道天皇,未登大羅之岸。雖兄仇之當急,金蛟剪所傷實多,而師訓之頓忘,黃河陣為虐已甚。致歷代之上仙,劫遭金鬥,削三花之元氣,復轉凡胎﹔罪孽造乎多端,性命於焉同盡。姑從寬典,賜爾榮封。特
    敕封爾掌混元金鬥,專擅先後之天。凡一應仙凡入聖,諸侯天子,貴賤賢愚,落地先從金斗轉劫,不得越此為感應世仙姑正神之位。爾當念此鸞封,克勤爾職!」雲霄娘娘 瓊霄娘娘 碧霄娘娘
    以上三姑,正是坑三姑娘之神,混元金鬥,即人間之淨桶。凡人之生育,皆從此化生也。三姑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台去了。子牙又命柏鑒引申公豹至台下受封。不一時只見清福神用 ,引申公豹至台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申公豹,身歸闡教,反助逆以拒順﹔既以被擒,又發誓而文過。身雖塞乎北海,情難釋其往愆,姑念清修之苦,少加一命之榮。特
    敕封爾執掌東海,朝覲日出,暮轉天河,夏散冬凝,週而復始,為分水將軍之職。爾其永欽承命,毋替厥職!」申公豹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台去了。子牙封罷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畢,只見眾神各去,領受執掌。不一時封神台邊,淒風盡息,慘霧澄清,紅日中天,和風蕩漾。子牙下台,傳令命南宮 :「會合朝文武大小官員,至岐山聽候發落。」南宮 領命,馬上飛遞前去不表。次日,眾官躋躋蹌蹌,齊至台下伺候。少時子牙升帳,眾官俱進帳三謁畢,子牙傳命:「將飛廉、惡來拿來。」飛廉、惡來二人齊曰:「無罪。」子牙笑曰:「你這二賊!惑君亂政,陷害忠良,斷送商朝社稷,罪盈惡貫,死有餘辜。今國破君亡,又來獻寶偷安,希圖仕周,以享厚祿。新天子 承休命,萬國維新,豈容你不忠不義之賊於世,以貽新政之羞也?」命左右:「推出斬之。」二人低頭不語,左右推出轅門。不知二人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狀態︰ 離線
102
發表於 2010-3-9 20:01:21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國
    周室開基立帝圖,分茅列土報功殊﹔制田世祿惟三等,品爵官人樹五途。鐵券金書藏石室,高牙大 擁銅符﹔從今藩鎮如金布,倡化宣猷萬姓殊。
    話說子牙傳令,命斬飛廉、惡來,只見左右旗門官,將二人推至轅門外,斬首號令,回報子牙。子牙斬了二個奸佞,復進封神台,拍案大呼曰:「清福神柏鑒何在?快領飛廉、惡來二人魂魄,至壇前受封。」不一時只見清福神用 ,引飛廉、惡來至壇下,跪聽宣讀敕命。但見二魂俯伏壇下,淒切不勝。子牙曰:「今奉
    太上元始敕命,爾飛廉、惡來,生前甘心奸佞,簧惑主聽,敗國亡君,偷生苟免。只知盜寶以榮生,孰意法網無疏漏,既正明刑,當有幽錄﹔此皆爾等自受之愆,亦自運逢之劫。特
    敕封爾為冰銷瓦解之神,雖為惡煞,爾宜克修厥職,毋得再肆凶鋒,汝其欽此!」飛廉、惡來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壇去了。子牙封罷神下壇,率領百官回西岐。有詩為証:
    「天理循環若轉車,有成有敗更無差﹔往來消長應堪笑,反覆興衰若可嗟。夏桀南巢風燭,商辛焚死浪中花﹔古今吊伐皆如此,惟有忠魂傍日斜。」
    話說子牙回西岐,進了都城,入相府安息。眾官俱回 宅,一夕晚景已過。次日早朝,武王登殿,真是有道天子,朝儀自是不同,所謂香霧橫空,瑞煙繚繞,旭日圍黃,慶雲舒彩。只聽得玉珮叮噹,眾官抱袖舞清風,蛇龍弄影,四圍御帳迎曉日。淨鞭三響,整朝班,文武高呼稱萬歲,怎見得早朝美景?後唐人有詩,單道早朝好處:
    「絳 雞入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大間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旁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話說武王升殿,只見當駕官傳旨:「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散朝。」言還未畢,班中有姜子牙出班上殿,俯伏稱臣畢。武王曰:「相父有何奏章見朕?」子牙奏曰:「老臣昨日奉師命,將忠臣良將,與不道之仙,奸佞之輩,俱依劫運,遵玉敕一一封定神位,皆各分執掌,受享 祀,護國佑民,掌風調雨順之權,職福善禍淫之柄。自今以往,永保澄清,無復勞陛下宸慮。但天下諸侯,與隨行征伐功臣,道山洞府門人,俱親冒失石,皆有血戰之功。今天下底定,宜分茅列土,封之以爵祿,使子孫世食其祿,以昭崇德報功之義﹔此皆陛下守先之務,當亟行之,不可一刻緩者也。」武王曰:「朕有此心久矣!月因相父封神未竣,故少待之耳。今相父既回,一聽相父行之。」武王方才言罷,只見楊戩、李靖等出班奏曰:「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師法旨下山,克襄劫運,戡定禍亂,今已太平,臣等理宜歸山,以覆師命。凡紅麈富貴,功名爵祿,並非臣等之所願也。故今日特拜辭皇上,望陛下敕臣歸山,真莫大之恩也!」武王曰:「朕深賴卿等,旋乾轉坤之力,浴日補天之功,戡禍亂於永清,辟宇宙而載明。其有功於社稷生民,真無涯際。雖家祭戶祀,尚不足以報其勞。豈速捨朕而歸山乎?朕何忍也。」李靖曰:「陛下仁恩厚德,臣等沐之久矣。但臣等恬淡性成,志在泉石﹔況師命難以抗違,天心豈敢故逆?乞陛下憐而允之,臣等不勝幸甚。」武王見李靖等堅執要去,不肯少留,不勝傷感。乃曰:「昔日從朕始事征伐之時,其忠臣義士,雲屯雨集﹔不意中道有死於王事,沒於征戰者,不知凡幾?今僅存者,甚是殘落,朕已不勝今昔之感。今卿方際太平,當興朕共享安寧之福,卿等又堅請歸山。朕欲強留,恐違素志,今勉從卿請,朕甚慼然。俟明日朕率百官,親至南郊餞別,少盡數年從事之情。」李靖等謝恩而去。子牙聽得七人告辭歸山,也不勝慘戚,俱各散朝一宿晚景不題。次日,光祿寺典膳官,預先至南郊下,整治九龍筵席,一色齊備。只見眾文武百官,與李靖等先至南郊候駕。惟姜子牙在朝內,伺侯武王御駕同行。話說武王升殿,傳旨排鑾駕出城,子牙隨後。一路上香煙載道,瑞彩繽紛,士民懼悅,俱來看大子與眾道者餞別。真是哄動一城居民,齊集郊外。只見武王來至南郊,眾文武百官上前接駕畢,只見李靖等復上前叩謝曰:「臣等有何德能,敢勞陛下御駕親臨賜宴?臣等不勝戚激。」武王用手挽住,慰之曰:「今日卿等歸山,乃方外神仙,朕與卿已無君臣之屬,卿等幸無過謙。今日當痛飲沈醉,使朕下知卿之去方可耳。不然,朕心何以為情哉?」李靖等頓首稱謝不已。須臾當駕官,報酒已齊備,武王命左右奏樂,各官俱依次就坐。武王坐,只見簫韻迭素,君臣歡飲,把盞輪杯,真是暢快。說甚麼炮龍烹鳳,味窮水陸。君臣飲罷多時,只見李靖等出席謝宴告辭。武王亦起身執手,再三勸慰飲數杯,李靖等苦苦告別,武王知不可留,意形於色。李靖等慰之曰:「陛下當善保天和,則臣等不勝慶幸,俟他日再圖相會可也。」武王不得已,方肯放行。李靖等拜別武王,及文武官員﹔子牙不忍分離,又送了一程,各 淚而別。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此七人俱是肉身成聖。後人有詩贊之:
    「別駕歸山避世囂,閑將丹灶自焚燒﹔修成羽翼赴三界,煉就陰陽越九霄。兩耳怕聞金紫貴,一身離卻是非朝﹔逍遙不問人間事,任爾滄桑化海潮。」
    話說李靖等七人別子牙,從者進西岐城,回相府。至次日早朝,武王升殿,姜子牙與周公旦出班奏曰:「昨蒙陛下賜李靖等歸山,得遂他修行之願,臣等不勝慶幸。但有功之臣,當分茅列土者,乞陛下速賜施行,以慰臣下之望。」武王曰:「昨日七臣歸山,朕心甚是不忍﹔今所有分封儀制,一如相父、御弟所議施行。」子牙與周公旦謝恩出殿,條議分封儀制,並位次,上請武王裁定。次日,武王登寶座,命御弟周公旦於金殿上,唱名策封。先追封王祖考、自太王、王季、文王,皆為天子﹔其餘功臣,與先朝帝王后裔,俱列爵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
    列侯封國號名諱:魯 姬姓,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也。佐文王、武王,有大勛勞於天下﹔後成王留相天子,命周公為家宰,主自陝以東之諸侯。 乃對其長子伯禽於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寶玉大弓之器,俾侯 於魯,以輔周室。
    齊\ 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為四岳,生萬生平水土有功,賜 姓曰姜氏,謂之呂侯。其國在南陽宛縣之西南。自太公望超自渭 水,為周文王師,號為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營邱, 為齊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山東。
    燕\ 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日君 。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為周 太保﹔食邑於召,謂之邵康公。留相天子,主自 以西之諸侯, 乃封其子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薊縣是也。
    魏\ 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畢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 於魏國。即今河南開封高密縣是也。
    管\ 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鮮,以監武庚,封於管。即今河 南信陽縣是也。
    蔡\ 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監武庚,對於蔡。即今河 南汝寧府上蔡縣是也。
    曹\ 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鐸,武王克商,封於曹。即今 濟陰定陶縣是也。
    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於 。即今山 東袞州府汶上縣是也。
    霍\ 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處,武王克商,封於霍。即今山 西平陽府是也。
    衛\ 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小弟,封為大司寇﹔食采於康,謂之康 叔,對於衛。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 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繡,武王克商,對於滕。即今山 東邱縣是也。
    晉\ 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即今 山西平陽府絳縣東冀城是也。
    吳\ 姬姓,子爵。系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商,遂封之為吳郡。 即今吳郡是也。
    虞\ 姬姓,公爵。系太王子仲雍之後,武王克商:泰伯仲雍之後,得 周章已為吳君,封其別子為虞公。
    虢\ 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與虢叔為文王卿士, 勛在王室,藏於盟府﹔而文王友愛二弟,謂之二虢。武王克商, 封仲於宏農陝縣東南之虢城。
    楚\ 芋姓,系顓頊之裔,曰鬻熊,為周文王師,有勛勞於王家,封之 於荊蠻,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陽南郡枝江縣是也。
    許\ 姜姓,男爵。系堯四岳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對其裔於 許。即今之許州是也。秦嬴姓,伯爵。系顓 之裔,因先世有功, 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於秦。即今之陝西西安府是也。
    莒\ 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茲與 期於莒地。即今莒縣是也。
    紀\ 姜姓,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於紀。即今 東莞劇縣是也。
    邾\ 曹姓,子爵。系陸終第五子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裔於邾。即今 之山東鄒縣是也。
    薛\ 任姓,侯爵。黃帝之後,武王克商,對其後奚仲於薛。即今之山 東沂州是也。
    宋\ 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商紂王不道,微子 抱器歸﹔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即今之睢陽縣是也。
    杞\ 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東樓公, 對於杞,以奉禹祀。即今之開封府雍邱縣是也。
    陳\ 媯姓,侯爵。系帝舜之後,其裔孫閎父,為武王陶正,能利器用, 王實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帝祀,其 地在太 之墟。即今之陳縣是也。
    薊\ 姬姓,侯爵。系帝堯之後,武王克商,求其後,封之於薊,以奉 唐帝之祀。即今之北京順天府是也。
    高麗 \子姓。乃殷賢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於周﹔武王 請見,乃陳洪範九疇一篇,而去之遼東,武王即其地封之。至 今乃其子孫,即朝鮮國是也。
    其親王功臣,帝王后裔,共封有七十二國。今錄其最著者,其餘如越封於會稽,向封於譙國,凡封於汲郡、宿封於東平,郜封於濟陰,鄧對於潁川,戎封於陳留,芮封於馮翊,極封於附庸,谷封於南陽,牟封於泰山,葛封於梁國,倪對於附庸,譚封於平陵,遂封於濟,杞滑封於河南,邢封於襄國,江封於汝南,冀封於皮縣,徐封於下邳,舒封於廬江,弦封於戈陽, 封於琅 ,厲封於義陽,項封於汝陰,英封於楚,申對於南陽,共封於汲郡,夷封於城陽等國,不悉詳記。如南宮 、散宜生、閎夭等,各分列茅土有差。即於是日大開筵宴,慶賀功臣﹔新封文武等官﹔又開庫藏,將金銀寶物,悉分放諸侯人等。眾人俱各痛飲,歡盡而散。次日各上謝表,陛辭天子,各回本國。後人有詩為証:
    「一舉戎衣定大周,分茅列土賜諸侯﹔三王慢道家天下,全仗屏藩立遠謀。」
    話說眾人各領封敕,俱回本國,以赴職任,惟御弟周公旦、召公 ,在朝輔相王室。武王乃謂周公曰:「鎬京為天下之中,真乃帝王之居,於是命召公遷都於鎬京。」即今陝西西安府咸陽縣是也。武王謂師尚年老,不便在朝,乃厚其賜賚,賜以黃鉞白旄,得專征伐,為諸侯之長,令其回國,以享安康之福。次日子牙入朝,拜謝賜賚。武王乃率百官餞送南郊,子牙叩首謝恩曰﹔「臣蒙陛下賜令回國,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天顏也?」武王慰之曰:「朕因相父年老,於王室多有勤勞,欲令相父歸國,以享安康之福,不再勞相父,在此劬勞耳。」子牙再三拜謝曰:「陛下念臣至此,將何以報陛下也?」其日君臣分別,子牙就道,往齊國而來。太公至齊,治國有法,便民以時,齊國大治。後子牙薨,公子 嗣位,至桓公伯天下,此是後話。且說武王西都長安,垂拱而治,海內清平,萬民樂業。後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自太公伐紂,周公作相,遂成周家八百年基業。後人有詩贊子牙斬將封神,開周家不世之基,以美之:
    「寶符秘 出天先,斬將封神合往愆﹔敕賜崑崙承旨渥,多班冊籍注編全。斗瘟雷火分前後,神鬼人仙任倒顛﹔自是修持憑造化,故教伐紂洗腥膻。」
    又有詩贊周公相成王,戡定內難,為開基首功,而又有十亂以襄之:
    「天潢分派足承祧,繼述訐謨更自饒﹔豈獨簪纓資啟沃,還從劍履涉宗朝。和邦協佐能戡亂,典禮威稱善補貂﹔總為周家多福蔭,大土十亂始同謂。」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00: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