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11-12
- 最後登錄
- 2019-4-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在此容小弟自我簡單介紹
小弟目前服務於保險業
看到您在詢問投資型保單勢必希望的是有投資上的獲利
在現在金融海嘯的狀態下
您在銀行之中看到的基金千百種
但是就像是在批發市場中看到各式各樣未經挑選的標的
當然專業的理專會發揮它的專長
推薦他認為未來前景看好的標的物供您選擇
(但我們並非專業基金經理人,正所謂長線~短線~不如內線好)
所以投資基金小弟會建議您定期定額(平均成本)、長期投資、分散風險
因為基金又稱為懶人理財法
再者提到保險公司的投資型保單
不外乎就是談到所謂的保障
相信宏利人壽的業務員一定有與您談論到保障的重要性
(請記住雙十原則:醫療保費支出年約收入的10%與保障必須達到年收入的10倍)
宏利的保單計費方式小弟是不清楚
但是以保險公司來說一年存5000就可購買到500萬的壽險
若是同樣的保額(500萬)
單純購買
壽險保障的話一年須繳上15萬多元(繳20年保障終生)
定期壽險一年須繳1萬7千多元(20年期20年過後費率變動)
意外險一年須繳將近7千元(意外身故方可理賠)
(以上數據以30歲男性為例)
試想以少少的成本換到高額的保障是不是很划算?
而談到本金的累積
同樣的基金標的(例:富蘭克林坦伯頓大中華基金)
在銀行購買與在保險公司購買
漲的時候應該不只有銀行漲而保險公司不會漲對吧^^
所以標的物的選擇任何通路都是相同的,所承擔的風險都是百分之百
只有入場的時機點的問題
但是這樣的問題就如上述所言
透過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分散風險
是可以均化成本的
再來提到
[一]
附加費用的部份
簡單來說
附加費用包含了(保單製作費用、危險成本的提撥、業務員的佣金...)
但(看保險公司怎麼分配比例)
固然首期的保費進入投資標的的金額會減少
但是相對的保險公司給與了高達4166%的壽險保障(第一年就忘了呼吸的話)
[二]
管理費的部份就依照各公司的標準
在前面有許多前輩的經驗分享
我想都是您的參考依據
==================================================================
上述是小弟的拙見
若有指教 小弟願虛心受教
PS:以刪除多項數據資料,避免違反版規,若由違規,懇請版主通知,小弟必將立即修改
《 本帖最後由 vanilla 於 2010-4-22 02:47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