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千夜龍燁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妖惑天下】 重生在三國 【連載中】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1
發表於 2014-5-8 01:52:13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二章 鮮卑圈套

  經過這場戰鬥,鮮卑人不敢再輕忽大意了。行軍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并且不管是在行軍的時候,還是駐紮的時候,都嚴加防備,光斥候就比平時增加了數倍。鮮卑人似乎被征北軍蒼狼營的強悍戰鬥力給吓着了。

  不過一連數天下來,卻并未發生大的戰事。

  蒼狼營騎兵雖然時常出現,但往往一擊既走,不管有沒有戰果,他們絕不拖泥帶水,有時他們甚至隻是數千人在鮮卑人能看到的地方呼嘯而過,随即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直羅候很明白征北軍的目的,他們就是想用這些騷擾手段遲滞己方的前進步伐。直羅候雖然被折騰得焦頭爛額,但他卻據此推斷出一個情況,征北軍的兵力應該很有限,否則征北軍憑借自身強大的戰鬥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同己方大戰一場。當然,這隻是直羅候個人的想法。

  征北軍不斷地對鮮卑人展開騷擾攻擊。雖然征北軍的這種戰術并沒有給鮮卑人造成多少實際損失,但卻大大地拖延了鮮卑人的行進步伐,并且嚴重打擊了鮮卑軍的士氣。

  面對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突然出現的征北軍,鮮卑将士都不禁有一種無所适從的感覺,并且每一個人都緊繃着神經,不敢有絲毫放松。許多人都因此而變得有些神經過敏了,往往一點很小的風吹草動便會讓他們驚得跳起來。

  在這段時間中,鮮卑大軍都沒怎麽休息好,不管是兵是将,都變得有些憔悴了。如此下去,鮮卑大軍即便趕到雲中,隻怕短時間内也無法投入戰鬥。直羅候和一衆将領不禁爲此憂心忡忡。

  直羅候對這支神出鬼沒的征北軍簡直恨之入骨,他發誓要消滅掉這支征北軍。于是直羅候絞盡腦汁布下陷阱想要誘殲趙雲率領的這支征北軍。不過鮮卑人幾次設下的圈套都沒能成功,反而折損了不少人馬。這讓直羅候更加惱火。

  最後,直羅候幹脆命令大軍停了下來。他打算先解決了這支征北軍再說。此時,鮮卑大軍的位置在雲中以北五十裏處。這裏有一個小湖,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隻有西北邊不遠處靠湖邊有一片樹林。

  鮮卑大軍駐紮了下來,這正中趙雲下懷,他巴不得鮮卑大軍永遠在此駐紮下去。

  這些天,征北軍不停地襲擾鮮卑人,也是累得夠嗆,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稍作修整。

  之後,雙方都沒有了動靜。征北軍一方是巴不得就此僵持下去,而鮮卑人則在爲了擊潰趙雲這支征北軍而謀劃。

  其實,在這段時間裏,雙方仍然在較量。雖然雙方的主力都沒什麽動靜,但雙方的探馬斥候卻一刻也沒閑着。

  鮮卑人的斥候被四面八方地灑出,而征北軍的斥候也是四面八方到處都有。雙方的斥候時常相遇,一相遇便是一場厮殺。

  在一般情況下,鮮卑人的斥候在與征北軍的斥候的交鋒中處于下風,征北軍的剽悍戰鬥力讓鮮卑人由心底升起一股無力感。

  但征北軍卻并沒有占到什麽便宜,雙方斥候的損失相當。原來,鮮卑人依靠他們兵力雄厚的特點,常常在斥候之後又布置了許多巡邏隊,往往雙方斥候一相遇,鮮卑的斥候便會通過鳴笛箭呼叫巡邏馬隊支援,因此征北軍斥候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内解決掉鮮卑斥候的話,便會被蜂擁而至的鮮卑巡邏馬隊絞殺。

  鮮卑人通過這種戰術不斷壓縮征北軍斥候的活動空間,到最後,征北軍斥候根本無法進入到鮮卑大軍營地五裏範圍之内。不過鮮卑人的斥候也無法到太遠的地方,如果離大營太遠了,不隻是斥候,就連巡邏馬隊也會被征北軍一口吃掉。

  對于鮮

  卑人來說,從距離大營七裏的地方往外開始,就仿佛處處埋伏了伺機而動的狼群。因此鮮卑人的斥候最多隻敢在大營周圍七裏以内活動。

  鮮卑人不是不想打破這種局面,而是沒有辦法打破。出的軍隊少了的話,那是送菜;如果出的軍隊多的話,對方大可一走了之。

  而征北軍根本就不可能主動攻擊鮮卑人設防嚴密的營壘。因此雙方便僵持住了。

  這樣一連持續了數天。

  這天早上,鮮卑大軍突然開拔,全軍繼續南下。鮮卑大軍在這湖邊修整了數日,又沒有征北軍的襲擾,因此已經完全恢複了狀态。

  在鮮卑大軍開拔後不久,趙雲便得知了鮮卑大軍的動向。此時,趙雲和三萬多蒼狼營将士正在距離鮮卑大軍十幾裏外的地方紮營。雖說征北軍的斥候無法進到足夠近的地方刺探對方的動靜,但鮮卑人如此大的動作還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得知鮮卑大軍的動向,趙雲立刻集合三萬多蒼狼營勇士,跟在鮮卑大軍的後方。趙雲打算繼續采用之前的騷擾戰術給鮮卑人制造麻煩。

  對于鮮卑大軍的突然開拔南下,趙雲并沒有懷疑其中有什麽名堂。在趙雲想來,鮮卑人此舉不過是無奈之舉罷了!鮮卑人總不能一直傻傻地駐紮下去,直到休圖部及須蔔古都候部覆滅吧!

  由于鮮卑大軍已經全部開拔南下,因此趙雲并未在後方放多少斥候。所以,當趙雲率軍尾随在鮮卑大軍之後時,趙雲及全體蒼狼營将士都沒有發現,在他們的後方竟然出現了鮮卑人的斥候。

  鮮卑人的斥候遠遠地看到了征北軍的身影,雙眼不禁一亮,随即立刻跳上戰馬向北邊急馳而去。

  奇怪!這斥候爲什麽要去北邊呢?鮮卑人的主力不是在南邊正在南下嗎?

  鮮卑斥候一路疾馳,一直奔進了湖邊的那片樹林中。

  随後不久,竟然有近五萬鮮卑騎兵從樹林中奔馳出來。徑直往征北軍的方向奔去。

  原來,當初鮮卑人不惜代價壓縮征北軍斥候的活動空間,就是爲了能完全掩護這五萬騎兵躲進樹林之中。他們的計劃是,用主力南下的假象引出征北軍,然後以這一部騎兵出擊拖住征北軍,最後主力回返,與這一部騎兵一道,全殲或者完全擊潰這支征北軍,以便爲大軍挺進雲中掃除障礙。

  之所以隻在樹林中隐藏五萬騎兵,那是因爲,如果隐藏的人太多了,向南佯動的部隊便很容易被對方看出人數上的不對勁,以緻整個計劃功虧一篑。但是這隐藏的兵力也不能太少了,否則勢必難以纏住征北軍。綜合考慮之下,直羅候最後決定在樹林中隐藏五萬人馬。

  另外,爲了能及時發現出現的征北軍,鮮卑人事先還在許多關鍵的地方埋伏下了暗哨。發現征北軍的斥候就是其中的一個暗哨。

  五萬鮮卑騎兵追在征北軍後面,雙方的距離迅速被拉進。

  有一支鮮卑騎兵正從後面追了上來,但征北軍卻遲遲沒有發現。

  直到中午時分,五萬鮮卑騎兵已經進抵到距離征北軍不足一裏的地方。到這時,征北軍才猛然發現身後竟然有一支鮮卑大軍追了上來,并且已經發起了沖鋒。

  隻見遍野的鮮卑騎兵如同蟻群般沖了過來,呼喊聲震耳欲聾。

  此時,征北軍已經别無選擇了,隻得調轉過來迎戰。

  面對此突發情況,便顯出了征北軍的訓練有素。面對突然出現的鮮卑騎兵群,征北軍上下雖然感到吃驚,但并未有人驚慌失措。并且在迎戰的命令一下達時,所有人便立刻調轉馬頭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趙雲跨着白龍馬,手提亮銀槍立馬在軍陣的

  最前列,此時,鮮卑騎兵距離征北軍還有将近三百米的距離,而三萬六千名征北軍蒼狼營勇士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每個人都注視着軍陣前橫槍立馬的趙雲,等待着他的命令。

  趙雲看了一眼身後的将士,随即斜舉亮銀槍,停了片刻,然後猛地向前一指,同時大喝道:“征北軍!”

  “無敵!!”,數萬将士猛喝一聲,随即一齊呼嘯而出,如決堤洪水般迎向鮮卑騎兵群。

  ………

  與此同時,鮮卑的主力騎兵卻遇到了麻煩,他們無法按照事先的約定回軍了。原來,鮮卑主力騎兵也與敵遭遇了。對方約有五萬騎兵,主将是一個豹頭環眼,須如鋼針的雄壯巨漢,氣勢駭人至極;當頭的一面戰旗上繡着“虎嘯”二字,整支軍隊氣勢凜然逼人,當真有虎視天下的駭人氣勢,單就氣勢上講,這支騎兵甚至要強于征北軍的蒼狼營騎兵。

  看到這‘虎嘯’二字,直羅候不禁心頭一跳,他早就聽說征北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并不是由烏丸人組成的蒼狼營騎兵,而是一支完全由漢人組成的騎兵部隊,這支騎兵有一個很霸氣的名字,虎嘯!取虎嘯天下之意。

  如果是以前,直羅候是不會将對方放在心上的,但在見識了蒼狼營的強悍後,包括直羅候在内的所有鮮卑将士的臉色都非常凝重。雖然對方隻有五萬人,但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虎嘯營騎兵列陣在一處緩坡上,坡下約三百米的距離是十數萬鮮卑遊騎兵。

  雙方大軍遙相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2
發表於 2014-5-8 01:52:42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兩軍對壘

  原來當張飛率領十萬大軍晝夜兼程趕路之時,從雲中方面送來了急報。雲中的局勢已經非常危急,于是張飛當即下令全軍改變方向加快速度趕往雲中。張飛這十萬大軍原本是打算到五原的,但由于雲中的局勢緊急,所以張飛臨時決定改變行程。

  全軍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了雲中,稍作休整時,張飛從羌渠那裏了解了雲中戰事的具體情況。

  目前雲中戰事分兩部分,一是羌渠單于與休圖王及須蔔古都候之間的戰事,在這裏,羌渠單于占有一定的優勢,但如果想在短時間内解決問題的話,可能性不大;另一場戰事是發生在雲中以北的草原上,那裏的具體情況羌渠并不清楚,他隻知道征北軍的趙雲将軍已經率領不到五萬的騎兵拖住了鮮卑人五天之久,否則鮮卑人早就應該到達雲中了。

  得知這些情況,張飛當即決定親率五萬虎嘯營鐵騎北上支援趙雲,而留下樊稠率領五萬步卒協助羌渠盡快解決休圖王等。

  張飛在率軍離開前,用命令式的口吻要求羌渠盡快解決休圖王的問題。趙飛的心裏着急啊,如果羌渠單于這不盡快解決問題,他可沒有把握能單憑虎嘯營的騎兵就擊潰鮮卑大軍。

  面對張飛這種以上級對下級的态度,羌渠并沒有出絲毫不滿,相反态度還非常恭敬。到此時此刻,羌渠感到自己已經沒有絲毫驕傲的資格了,所以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張飛的命令。

  ――――――――――――――――――――――――――――――――――――――

  樊稠率領步卒留在雲中協助羌渠,張飛則率領五萬騎兵迅速北上。

  在行進了大約三十裏時,張飛率領的虎嘯營便同鮮卑主力遭遇了。

  一看到漫山遍野的鮮卑軍騎兵,張飛的心不禁一沉,鮮卑主力出現在這,周圍卻沒有趙雲蒼狼營的身影,難道他們全部都已經陣亡了!?

  來不及多想,張飛便指揮虎嘯營鐵騎列開陣勢準備沖擊。

  虎嘯營列陣在一處緩坡上,靜靜地等待着,就如同一群伺機而動的猛虎。

  鮮卑大軍緩緩前進到距離虎嘯營約三百米的距離上停了下來。他們也列陣在一處緩坡之上。

  兩軍遙相對峙,之間是一片微凹的草地。

  張飛在軍前稍作停頓,打量了一眼對方的軍陣,然後便策馬奔馳過去,一直到達雙方之間的中心區域,才按馬立住。

  張飛當即舉起蛇矛指向鮮卑大軍,隻聽他大喝道:“我乃燕人張翼德,鼠輩誰敢與我一戰?”

  張飛的嗓門大的吓人,雙方大軍都清楚地聽到了他那極其驕傲的咆哮聲。

  直羅候不禁眉頭一皺,心中升起怒火,立刻問身邊諸将道:“誰去給本帥斬了這個狂傲的漢人?”

  當即有一員部将出列請命道:“末将願斬此人之頭獻于帐下!”

  直羅候一看,原來是麾下骁将禹羌。這禹羌是鮮卑人中的著名勇士,雖然算不上最厲害,但也是勇力非凡了。直羅候當即命他出戰。

  禹羌策馬出陣,在張飛戰馬前約十米處立定,便自報姓名道:“我乃……”,不過還沒等他報完家門,便被張飛粗暴地打斷了。

  “諒你不過是一無名小卒!何須廢話!既然敢出戰,便上來送死吧!”,張飛不屑地說道。

  禹羌一聽這話,當即被氣得七竅生煙,想他在鮮卑人中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勇士了,何曾被人如此輕視過!

  當即什麽也不顧了,揮舞着彎刀吼叫着朝張飛沖了過來。

  張飛出一絲不屑的冷笑,也不催動戰馬,就這麽立馬在原地,右手挾持着張飛的标志性武器——丈八蛇矛

  眨眼間,那個叫禹羌的鮮卑大将便沖到張飛跟前。隻見他猛地大叫一聲,手中彎刀随之斬出。

  在這一瞬間,張飛突然動了。隻見他猛地用矛尾磕開對方的彎刀,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順勢橫掃。

  一道寒光閃過,随即血泉沖天而起,伴随這景象的還有一顆圓圓的物體飛上半空。原來,這員叫禹羌的将領竟然被張飛一擊斬首了。

  失去頭顱的屍身還随着戰馬沖出好遠才從馬背上栽下去。

  張飛首戰告捷,五萬虎嘯營将士立刻一起大喝一聲,本來就很高漲的氣勢更拔高了幾分。

  而鮮卑人則人人出震駭的神情,他們想不到己方的大将竟然敗得如此幹淨利落。在他們的想法中,己方的大将即便赢不了,也至少能僵持個幾十回合吧。

  首戰失利,這對軍隊的士氣是有很大影響的。直羅候急于扳回一局,于是立刻又命一員大将出戰,然而這員大将的命運并未好多少,隻撐過了一招,在第二招時,便被對方結果了性命。

  直羅候心中氣惱,他就不相信自己麾下沒有人能勝得了對方。于是,直羅候又派出一員戰将,但這員戰将仍然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然後直羅候又派出一員戰将,………

  此時的直羅候就如同一個輸瘋了的賭徒,不斷地想翻本,結果是輸的越來越多。

  在一連損失了六員戰将後,直羅候派出了他手下的王牌,豕猛。這豕猛雄壯非凡,體格與張飛相若,是鮮卑人中最強的三位勇士中的一位,他曾與有南匈奴第一勇士之稱的土渾比過武,還不到五十招,他便擊敗了土渾。轲比能将手下最強的勇士派了一員到直羅候麾下一同南下,可見轲比能對此次雲中之戰的重視。

  當豕猛策馬來到張飛對面時,張飛沒有再像之前那樣出輕視之色。隻見張飛微皺着眉頭,神态顯得有些凝重,他直覺地感到這一次的對手不簡單。

  而豕猛的神情則更加凝重,雖然還未交手,但他知道,面前的這個漢将極有可能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強對手。

  兩員猛将并未立刻開戰,而是隔着十幾米的距離遙相對峙,磅礴的氣勢在無形中升騰彌漫。雖然隻是兩個人,但給人的感覺卻彷佛是兩支大軍在對陣一般。

  雙方觀戰的将士不禁都屏住了呼吸,每一個人都緊張地注視着場中的兩人。

  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此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短暫的甯靜。

  突然,豕猛動了。隻見豕猛猛地大喝一聲,随即便高舉大刀催馬朝張飛沖了過來。氣勢洶洶,威勢赫赫,就如同遠古猛獸一般。

  見此情景,鮮卑大軍的情緒頓時被點爆了。隻聽鮮卑大軍猛地爆出驚天動地般的呼喊聲,鮮卑将士的激昂情緒已經上升到了最頂點。

  不過,鮮卑大軍中的武将們卻并未出欣喜的神情,反而人人緊皺眉頭,臉上顯然有陰郁之色。身手不弱的他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氣勢的對抗中,首先忍不住先出手的往往是處于劣勢的一方。

  豕猛一動,随即張飛也動了,雖然他對自己有信心,但這個對手太強,他可不敢像剛才那樣托大。張飛雖然粗豪勇猛,但他并不是隻長肌肉,不長腦子的白癡。

  随着張飛的行動,虎嘯營的騎兵們也情不自禁地狂呼起來。

  雙方将士的呼喊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這俨然成爲了另一場較量。

  張飛與那豕猛迎頭對沖,隻幾眨眼的功夫便相錯而過,幾乎同時,‘砰’的一聲大響驟然響起,那是兩人在相遇之時拼了一記發出的響聲。

  兩人調轉馬頭然後繼續對沖,如此反複

  了幾個回合之後,兩人纏戰在了一起。

  遠遠的隻見張飛和那豕猛槍來刀往,打得激烈無比。兩人的吼聲即便在這十幾萬人的呼喊聲中,也能清晰可辨。

  張飛和那豕猛在很短的時間内便交手了三十多回合,互有攻守,不分勝負。這豕猛能同猛張飛打到這種程度,倒是夠讓人吃驚的了。

  面對強大的對手,張飛不僅不緊張,反而越打越興奮。隻見張飛手中的丈八蛇矛舞得越來越快,氣勢越來越盛;反觀他的對手豕猛,隻見他緊皺眉頭,似乎越來越感到吃力。

  又交手了将近三十個回合,豕猛已經明顯地出不支之相。随着張飛的優勢越來越明顯,虎嘯營的呼喊聲也随之越來越響,而鮮卑人的呼喊聲則越來越顯得有氣無力.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3
發表於 2014-5-8 01:53:10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四章 鐵騎會戰

  直羅候心中的震駭是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他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豕猛這位縱橫草原幾近不敗的勇士竟然要敗了!

  就在直羅候震驚莫名不知所措之時,一旁先反應過來的副将急聲道:“大人,快命令前鋒出擊将豕猛救回,否則就來不及了!”

  直羅候聞言一震,回過神來,當即命令三千前鋒出擊。

  三千前鋒呼嘯一聲奔湧而出。幾乎與此同時,征北軍的軍陣之中也奔出三千騎。

  雙方各三千騎從緩坡上沖下,直朝場中奔去。

  ――――――――――――――――――――――――――――――――――――――

  豕猛在張飛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已經顯得岌岌可危了。又是數招過後,豕猛的大刀被張飛猛地一磕磕到一邊,随即便見張飛手中的丈八蛇矛如同毒龍般直取豕猛的前胸。眼看豕猛将不能幸免,沒想到豕猛竟然本能的向後一翻翻下了戰馬,動作雖然狼狽至極,但卻堪堪躲過了張飛這一記緻命殺招。

  張飛哪裏肯就此放過對方,當即催動戰馬便要上前追殺。然而就在這時,鮮卑的三千前鋒已經趕到了。

  鮮卑遊騎兵如同一陣風般呼嘯着從張飛身邊沖過,刀光閃耀中,一柄柄彎刀直朝張飛身上招呼。

  張飛不禁非常惱火,這些小魚小蝦雖然傷不了他,但卻阻止了他繼續追殺豕猛的行動。

  張飛心中惱怒,于是便拿這些小魚小蝦發洩。隻見他那丈八蛇矛被運使的如同急速旋轉的風車一般,左擋右掃,大開大合,周圍的鮮卑遊騎兵就如同遇到了龍卷風一般,不時地有人被一股大力掀上半空,同時伴随着一蓬血雨。

  豕猛被救下後,無心戀戰,騎上鮮卑兵牽來的一匹戰馬,狼狽回本陣去了。垂頭喪氣的模樣,俨然就是一隻鬥敗的公雞。

  鮮卑前鋒騎兵圍住張飛片刻後,征北軍的鐵騎也趕到了。

  雙方騎兵當即展開了一場混戰。這場混戰打得很激烈,但爲時很短暫,因爲雙方的目的并不是交戰,而是爲了護回各自的将領。

  經過片刻激戰後,雙方的騎兵便彷佛有默契似的各自退回。隻留下場中數百具雙方戰士的屍體。遊牧民族裝束的屍體要明顯比漢軍裝束的屍體多得多,可見虎嘯營的戰鬥力要強于鮮卑人。

  雙方各回軍陣。豕猛一臉羞愧地來到直羅候身旁。

  直羅候此時的心情非常不好,連損六員骁将不說,連豕猛這種勇冠草原的猛士竟然也敗下陣來。

  直羅候不禁回頭看了看自己的軍隊,他發現,他的将士們的神情都有些沮喪。

  不能再耽擱了!否則等士氣完全垮掉後,這仗不用打就敗了!直羅候的心中如此想着。于是立刻傳令全軍,令前軍、左軍、右軍共六萬遊騎兵立刻出擊,同時中軍及後軍七萬多将士壓陣,随時候命出擊。

  随着傳令騎兵在各軍之間來回穿梭,直羅候的命令很快便被傳達了下去。片刻後,鮮卑大軍按照直羅候的意願行動了起來。

  隻見虎嘯營的正前方、左翼和右翼分别有兩萬鮮卑遊騎兵緩緩壓了過來。鮮卑人眼看就要發起沖擊了。看着黑壓壓向對方壓過去的大軍,直羅候不禁在想:我大軍數倍于你,任你再厲害,也隻有被消滅這一條路!

  看到鮮卑人已經開始行動了,張飛當即下令道:“張環,你率一萬騎迎擊左翼。李朗,你率一萬騎迎擊右翼。”

  “是。”,張飛身邊兩個年輕的将領立刻打馬上前應諾道。兩人随即各率一萬騎出陣,分别迎擊鮮卑軍的左右兩軍。

  這張環、李朗都是幽州人,在征北軍平烏丸時加入了征北

  軍。兩人做戰勇猛,在曆次戰役中屢立戰功,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内便從士兵中脫穎而出,現在他倆都是虎嘯營中的前鋒将軍。這張環是孤兒,可謂毫無牽挂,而李朗則有一個雙腿不便的的老母親,不過李朗并不擔心母親的生活,因爲當他加入征北軍之後,琢郡地方便接下了照料他母親的責任。

  其實,像他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爲了解決這些将士的後顧之憂,陳楚特意在征北軍中設立的一個機構——光榮院,凡是達到要求的老人和孩子便會被送進光榮院,在這裏的老人和孩子被集中起來統一照料,他們的生活水平至少不低于鄉間百姓的平均水平。除了給這些老人和孩子衣食無憂的生活,陳楚還給了他們一個榮耀,那就是,凡是軍屬可以見官不拜,即便是見到他這個主公,也是一樣的。

  陳楚的這項措施赢得了普通百姓和軍人的普遍感激,不過,士族階層卻因此對陳楚更厭惡了。

  說了這麽多廢話,現在話歸正題。

  在張環、李朗各率領一萬鐵騎出擊的同時,張飛則率領剩下的三萬鐵騎正面迎擊鮮卑人的前軍。

  張飛的布置就是,各以一萬騎迎擊鮮卑軍的左右翼,自己則率領三萬鐵騎直撲對方的前軍。

  不要以爲這番布置隻是愣人的愣辦法。其實在這看似簡單的布置中,卻有一番細緻的考量。原來,張飛的計劃是,各以一萬騎拖住對方的左右翼,而自己則率領主力三萬騎以雷霆萬鈞之勢在最短的時間内摧垮對方的前軍,然後再将對方的左右翼剿掉。

  張飛的計劃不能說錯,但兵力有限的他能否達到目的實在是兇險得很!

  虎嘯營五萬鐵騎分成三股迎向鮮卑大軍。

  雙方大軍如同洶湧的洪水般在草原上湧動着。震耳欲聾的馬蹄聲直震得整個大地都顫抖了起來。

  鮮卑人的沖鋒很有遊牧民族的特點,隻見他們高高地舉起彎刀,不停地揮舞着,口中還怪叫連連。

  而虎嘯營則完全不同,不隻不同于遊牧民族,而且也不同于其他漢軍騎兵。

  虎嘯營騎兵雖然在全速沖鋒,但竟然沒有人發出嚎叫聲,更讓人奇怪的是,他們連環首刀都沒有抽出鞘。

  虎嘯營的騎兵洪流,除了有隆隆的馬蹄聲外,竟然給人一種非常詭異的安靜感覺。這種安靜讓人不禁心頭發怵。

  雙方的騎兵都在全速沖鋒着,眼看沖擊鋒線迅速接近了。

  當雙方騎兵的鋒線距離不到二十米時,虎嘯營鐵騎突然有了動作。

  隻見數萬虎嘯營騎兵突然一齊拔出腰間的環首刀,猛地大喝一聲,那情形就如同一群猛虎突然咆哮着亮出他們的爪牙一般。在鮮卑人看來,就感到對方的軍陣中寒光猛然一閃,同時整個空間都彷佛猛然一炸,而且對方的氣勢彷佛猛地高漲了數分。恍然間,許多鮮卑将士不禁感到,他們的對手就是一群剽悍的猛虎。

  猝不及防的鮮卑人受驚不小,就連戰馬也不例外。正在全速沖鋒的鮮卑騎兵,節奏突然亂了起來,更有甚者戰馬整個人立而起,緊随在後面的或跟着人立而起,或直接撞了上去,現場頓時一片大亂。

  正立在後方中軍觀戰的直羅候先是被虎嘯營的表現驚得差點從戰馬上掉下來,然後看到己方的騎兵群竟然陣腳大亂,不禁更加震驚。

  在騎兵之間的戰鬥中,往往是誰的馬快,誰便占據了優勢。如果一方的陣腳大亂,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就在鮮卑軍因爲馬驚蹄亂導緻沖鋒的整個沖擊陣型混亂之時,三支虎嘯營沖擊群分别撞進了鮮卑人的軍陣。

  刹那間,隻見刀光閃動,鮮卑人就

  如同疾風暴雨中闆栗樹上的闆栗,劈哩叭啦地一下子落了一地。

  不過彪悍的鮮卑人并沒有就此被沖垮,當即在各部将領的率領下展開了反擊。雙方頓時混戰起來。

  然而由于鮮卑人在一開始便在氣勢上輸了,并且失去了先機,因此在三個戰線上,鮮卑人都在節節敗退,特别是中線,張飛率領的主力一鼓作氣地便将鮮卑前軍給撕成了兩半。兩部分鮮卑軍在虎嘯營兇猛的攻擊下顯得岌岌可危。

  “大人,得趕緊命令全軍出擊!否則左、前、右三軍便危險了!”,直羅候身旁的副将急聲道。

  此時已容不得直羅候多想,直羅候當即聽從副将的建議,傳令剩下的七萬大軍,全軍出擊。

  鮮卑人猛發一聲喊,七萬大軍彙聚成一股龐大的洪流就近直往左翼奔來。鮮卑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先解決掉征北軍的左路軍,然後再一個個地解決掉中路軍和右路軍。

  在鮮卑人的想法中,以近十萬之衆打對方一萬人,那就如同熱湯滾雪,絕對是湯到雪融,對方是不可能抵擋得了多久的!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4
發表於 2014-5-8 01:53:39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五章 牽制反擊

  鮮卑人主力全部出擊,在直羅候身邊就隻剩下五千騎親軍。不過直羅候并不擔心,他相信以數倍于敵的兵力應該可以很順利地解決問題。

  李朗率領的一萬騎已經完全壓制住了鮮卑人的兩萬左軍,雖然鮮卑人的兵力是李朗的兩倍,但由于戰鬥力的差距,又由于在一開始沖鋒時失去了先機,所以鮮卑人反而在李朗部的兇猛打擊下節節敗退。

  隻見鐵騎來回沖殺,刀光閃耀,血光迸現,雙方的騎兵不斷有人掉落下馬。鮮卑人雖然仍在竭力抵抗,但已經漸漸地呈現出不支之相。

  就在雙方混戰之時,鮮卑人的七萬騎兵殺入了戰場。原本占據優勢的虎嘯營鐵騎的形勢迅速急轉直下。

  鮮卑人的七萬騎兵像一對大手般一下子便将李朗的一萬騎包了起來。遠遠地看去,李朗部就仿佛被巨浪吞沒了一般。

  幾支脫離了大部隊的虎嘯營騎兵小隊立刻成爲了鮮卑軍的絞殺對象,這幾支騎兵小隊是在同鮮卑人混戰時,追擊鮮卑人追擊的比較遠的。鮮卑騎兵嚎叫着洶湧而上,那幾支落單的虎嘯營騎兵小隊就仿佛驚濤駭浪中的小舟般。

  面對氣勢洶洶如海浪般連綿不絕的騎兵潮,這幾支落單的虎嘯營騎兵小隊并沒有出絲毫膽怯之意。每一個人都嘶吼着奮力迎戰,在幾近同歸于盡的慘烈戰鬥中全部陣亡。

  鮮卑人消滅了外圍的幾支虎嘯營騎兵小隊,然後立刻向正同鮮卑左軍混戰的李朗部主力發起了全面進攻。

  其實,李朗早就發現了鮮卑中軍及後軍七萬大軍的動向,不過已經同鮮卑左軍膠着在一起的李朗部,根本就沒辦法采取任何應變措施。

  鮮卑人從四面八方湧來,片刻時間便将李朗部沖成了無數個小塊。鮮卑人依靠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圍着李朗部厮殺。隻見許多将士在鮮卑人四面八方的攻擊下墜落下馬。李朗部的處境已經岌岌可危了。

  與此同時,中線和右線的戰事仍在繼續。右線已經完全同鮮卑人膠着在一起,雖然虎嘯營的戰鬥力強于鮮卑人,但鮮卑人卻占據着人數優勢,雙方打得激烈無比,互有勝場,誰都無法占據絕對優勢。

  而在中線,張飛親自率領下的虎嘯營主力已經取得了絕對勝勢,鮮卑人被完全擊潰隻是遲早的事。

  不過張飛及麾下将士的内心卻非常焦急,因爲迎戰左軍的李朗部已經陷入了由鮮卑遊騎兵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

  ‘必須盡快擊潰敵人的前軍!好去支援左翼的兄弟!’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如此想着,于是攻擊得更加猛烈了。

  虎嘯營的攻擊一浪高過一浪,張飛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張飛這個鐵塔般的巨漢是鮮卑人心中最深的恐懼,張飛每一次揚起蛇矛,便總有數名鮮卑人被挑落下馬,死得慘不忍睹。到後來,鮮卑人一看到這個鐵塔般的兇惡巨漢,便急忙四散躲避。

  在虎嘯營兇猛的攻擊面前,鮮卑人就感到彷佛遭遇了山崩海嘯一般。苦苦支撐的鮮卑人最後終于抵擋不住了,就如同洪水面前的沙堤般完全崩潰。

  潰敗的鮮卑人前軍倉惶向後逃去,正在親軍護衛下觀戰的直羅候見狀大驚。他完全沒有想到,前軍竟然會敗得如此之快。

  來不及細想,直羅候連忙命令親軍前出,去阻止朝這邊奔逃過來的潰兵。如果被這些潰兵将親軍陣線沖亂,到時候,面對征北軍的沖擊,直羅候就隻有逃跑這一條路了!

  出乎直羅候預料的是,張飛率領的虎嘯營主力竟然沒有銜尾追殺直取他的親軍本陣,而是轉了一個九十度的彎,朝左翼奔去。這情形雖然大出直羅候的預料,

  但卻讓直羅候不禁松了口氣。

  正在指揮大軍圍攻李朗部的鮮卑副将發現了張飛部的動向,于是立刻命令正在圍攻李朗部的部隊分出兩萬騎兵迎擊張飛部。

  兩道洪流呼嘯對進,片刻後交彙而過。刹那間,隻見刀光閃耀、喊聲震天,鮮血在半空飛舞,戰士在竭盡全力之後落下戰馬。

  張飛揮舞着丈八蛇矛一路沖殺,擋在他前面的鮮卑騎兵就彷佛擋在火車前面的行人,要麽被一矛挑上半空,要麽被橫掃打出。沒有人能擋住張飛前進的步伐,擋在他面前的人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死。

  數千虎嘯營鐵騎緊随在張飛後面,率先沖破鮮卑人的阻擊。

  張飛按馬眺望,隻見重圍中的同袍兄弟的處境越來越危急了。正當張飛準備率軍沖擊之時,突然看到了李朗,李朗正好往他這邊望來。

  雖然隔得很遠,但張飛仍清晰地看到李朗朝他搖了搖頭。張飛立刻會意,李朗表達的意思是叫張飛不要管他們這支重圍中的軍隊。

  李朗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知道,即便張飛的人馬支援過來,也難以戰勝對方,最後極有可能虎嘯營全軍都葬送在這裏。

  張飛雖然粗豪,但也明白目前的情況,剛才他之所以率軍沖來,完全是因爲一時的沖動,現在冷靜下來的他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了。

  隻見張飛緊皺眉頭注視着遠處的李朗,朝他重重地一點頭,随即毅然調轉馬頭大聲道:“全軍聽令!随我攻擊鮮卑主帥的本陣!”

  跟在張飛身邊的虎嘯營将士對張飛的舉動難以理解。陷入重圍的同袍兄弟就在不遠處,爲什麽這時竟然放棄了?爲什麽不先去救他們?

  雖然将士們對張飛的舉動不理解,但并沒有人提出異議,更沒有人遲疑行動。在征北軍中的第一條鐵律就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軍人可以對統帥的行爲提出質疑,但在戰場之上,下屬必須完全服從于上司,不得有任何遲疑!

  鮮卑副将見派出的兩萬騎兵在與張飛部的交鋒中處于明顯的下風,于是便決定再分出兩萬騎兵去壓制。

  然而就在這時,鮮卑副将卻發現,占據明顯優勢的張飛部竟然突然調頭轉而直往己方主帥的親軍本陣奔去。

  見此情形,鮮卑副将大吃一驚,連忙傳令再分出兩萬人馬去阻擊張飛部。此時,直羅候身邊就隻有五千親軍和收攏起來的不到一萬人的前軍潰軍,憑這些軍隊面對張飛率領的虎狼之師,根本就毫無懸念。

  然而鮮卑主力中卻遲遲未能再分出軍隊,鮮卑副将驚恐地發現,他的大軍已經被纏住了。

  “兄弟們,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死死地拖住鮮卑軍主力!好讓翼德将軍他們滅掉鮮卑人的統帥!我們虎嘯營的将士沒有孬種!”,李朗高舉環首刀高聲喊道。李朗周圍的虎嘯營将士随即一起大喝一聲,其中既透出承諾,又透出一股視死如歸的悲壯。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升起必死的決心,他們不怕死,他們要用自己的死換取征北軍的最後勝利。

  隻見李朗部的将士們或以數百人爲一股、或以百餘人爲一股,往四面八方瘋狂沖殺。

  正在圍攻李朗部的鮮卑人突然發現,對手的攻擊突然更猛烈了起來,之前似乎還有所保留,現在則完全是以命搏命的瘋狂打法。

  一名虎嘯營士兵一刀斬翻了一名鮮卑兵,幾乎同時,另一名鮮卑兵一槍戳來,長槍透過虎嘯營士兵的胸膛。就在這名鮮卑兵以爲虎嘯營士兵已經被他殺死了的時候,這名虎嘯營士兵竟然突然左手抓住槍杆,随即奮起最後一口氣一刀斬落,将沒有反應過來的鮮卑兵的

  頭顱斬飛出去。然後,兩人一起從戰馬上摔落下去。

  如此的情景在戰場上不斷出現,虎嘯營鐵騎悍不畏死的強悍氣勢,讓所有鮮卑人發自心底的心驚膽顫。

  在李朗部舍命反擊之下,鮮卑人硬是沒法抽出兵力去阻擊張飛部。

  張飛留下數千人纏住從左翼分出來的那兩萬鮮卑軍,自己則率領主力直朝直羅候的本陣席卷而去。

  身後不時響起同袍在最後一刻的呐喊聲,所有人都沒有回頭。

  見征北軍鐵騎氣勢洶洶而來,直羅候已經沒得選擇了。

  直羅候抽出佩刀大喊一聲,随即率領五千親軍和近萬名前軍潰兵出擊。大戰進入了最後階段。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5
發表於 2014-5-8 01:54:10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六章 慘勝如敗

  面對李朗部的舍命反擊,鮮卑副将根本無法顧及其他,隻得先全力解決眼前的問題。在副将的指揮下,鮮卑騎兵一波接一波地不斷發起沖擊。

  李朗部将士在重重包圍望不到盡頭的敵兵潮中舍命厮殺。聲音已經嘶啞了,仍在怒吼;刀砍崩了,仍然奮戰不息。

  每一個士兵都沒有想沖出重圍,他們隻想用自己的生命拖住鮮卑騎兵。

  征北軍虎嘯營鐵騎在此刻表現出的視死如歸氣勢,直可讓山河變色。

  但敵人實在是太多了,在敵人彷佛沒有盡頭的浪湧攻擊之下,李朗部的将士一個個戰死沙場。

  立馬在外圍的鮮卑副将看到這樣的情形,心中不禁升起一陣顫栗。他不禁在想:漢人有這樣可怕的軍隊,我們鮮卑人如何可能南下牧馬!

  鮮卑副将此時的心情極其焦急,因爲張飛部的虎嘯營鐵騎已經與直羅候的本陣交手了,如果不能盡快回援,直羅候的處境将非常危險。

  然而鮮卑副将他雖然想盡快抽身,但這事卻由不得他。面對舍生忘死與己方纏戰的虎嘯營李朗部,鮮卑副将不禁頭疼不已。

  另一邊,張飛率領虎嘯營主力已經同直羅候本陣展開了混戰。

  直羅候的親兵戰鬥力很強,虎嘯營鐵騎在與其交手的初期并不能占據多少優勢。但彪悍的遊牧民族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韌性不夠。在慘烈的厮殺中,在以命搏命的較量中,見對手比自己更兇悍,鮮卑人的士氣下降的很快。随着時間的推移,鮮卑人漸漸地出了疲态。

  張飛揮舞着丈八蛇矛在鮮卑人中來回穿梭,所過之處鮮卑人人仰馬翻,沒有人是他一合之将。最後還是那個鮮卑勇士豕猛擋住了張飛。

  豕猛才敗在張飛手上,他在面對張飛時的心态是處于絕對下風的,此時的豕猛其實并不适合同張飛交手,在目前的心态之下,他根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

  但豕猛卻不得不迎戰張飛。因爲在目前的情況之下,除了他能擋一擋張飛外,根本就沒有人能擋得住張飛。

  豕猛或許是由于才敗于張飛的原因,此時與張飛交手的他表現得更差。隻不到二十個回合,豕猛便被擊傷,狼狽逃走。要不是有鮮卑兵及時地撲了上來,隻怕他已經被張飛挑殺了。

  擊敗了豕猛,張飛一引馬缰直朝直羅候殺去。一路上直刺橫掃,直殺得鮮卑兵人仰馬翻、鬼哭狼嚎。

  有鮮卑軍見狀,連忙奔來阻攔張飛,但卻在緊随張飛身後的虎嘯營将士的狂猛沖擊之下,瞬間被殺得七零八落。

  鮮卑軍根本無法攔住張飛,隻片刻時間,張飛便飛馳到直羅候近前。直羅候身邊的幾員勇将見狀,一起湧上,想要攔住張飛。

  張飛此時戰意大勝,隻見他怒吼着舞矛迎上,與鮮卑四員勇将大戰起來。隻交手不到十個回合,鮮卑勇将便在張飛彪悍的氣勢下出了怯意。

  戰場搏殺最關鍵的就是勇氣,最忌諱的就是膽怯。如果在搏殺的時候心生怯意,那麽你的死期就不遠了。

  鮮卑勇将心生怯意,手上不可避免地就慢了下來,出了破綻。張飛當即抓住機會,發起了一陣狂風暴雨般的急攻。

  四員鮮卑勇将不敵,兩人在一陣手忙腳亂中被戳穿胸膛斃命,另兩人被擊傷,狼狽而逃。

  保護直羅候的力量在張飛狂野的攻擊下土崩瓦解了。

  擊敗了四員鮮卑勇将,張飛當即策馬直取直羅候。

  看到氣勢洶洶朝自己殺來的張飛,直羅候不禁心生怯意。但此時他卻沒得選擇,

  隻得硬着頭皮迎上張飛。

  直羅候哪裏是張飛的對手,隻交手不到五回合,便被張飛挑飛了彎刀。直羅候心中大驚,當即顧不得面子,趴在馬背上倉惶後逃。

  張飛随即将長矛擲出,但可惜的是,準頭差了一點。長矛擦着直羅候的右肩飛過,然後插在草地上。張飛這一擊雖然沒能要了直羅候的命,但卻在直羅候的右肩上拉開了一道深深的血口。

  受此一擊,直羅候更加驚惶,當即更急地催動戰馬逃跑。

  随着直羅候這一逃跑,直羅候的帥旗倒下了。這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中的第一面骨牌。

  正同張飛部混戰的直羅候的親軍和前軍,在虎嘯營兇猛的攻擊下,本來就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了。此時,他們又突然看到己方的帥旗轟然倒下,于是他們的戰鬥意志也随之崩潰了。

  鮮卑騎兵就如同退潮的洪水般,開始倉惶地逃跑。直羅候的親軍和前軍徹底崩潰了。

  接下來是正在右翼同征北軍膠着着的右軍。本來他們還能同征北軍拼個旗鼓相當,但當他們看到直羅候本陣崩潰後,軍心頓時動蕩起來。征北軍則抓住機會發動了更猛烈的攻擊。在雙重打擊之下,鮮卑右軍無心戀戰,于是也崩潰了,全軍将士跟在直羅候親軍的後面潰敗下去。

  正在指揮大軍圍攻李朗部的鮮卑副将見此情景,心情一片沉重。他知道此戰的結局已定,己方已經敗了。

  在戰場之上,主帥的安危與表現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士兵的精神支柱。現在直羅候敗逃,鮮卑大軍的士氣必将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張飛在擊潰直羅候的本陣後,當即率領大軍朝左翼撲來。

  此時,負責纏住鮮卑主力的李朗部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戰鬥了,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牢牢地将鮮卑主力釘在了這裏。

  鮮卑主力在圍攻李朗部的過程中,雖然占據着絕對優勢,但卻打得非常痛苦。以九比一的兵力,不僅未能迅速解決戰鬥,反而在李朗部視死如歸的反擊中損失慘重。

  現在本陣已經崩潰了,帥旗已經倒下了,鮮卑軍将士均無心戀戰,想早日脫離這片沒有勝利希望的戰場。

  軍心士氣已洩,仍誰也無力回天。鮮卑副将當即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鮮卑軍主力随即脫離了李朗部,在張飛率軍到達前向北方退去。

  張飛并未率軍追擊,不是不想追擊,而是無力追擊。經過一個下午的血戰,征北軍損失極其慘重,而活着的将士也都疲累不堪,并且人人帶傷。

  這場會戰從中午時開始,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雙方血戰了三個時辰,最後以鮮卑軍全面北逃而落下帷幕,征北軍終于勝了!

  張飛和衆将士急忙朝李朗所部奔去。此時,那片草地上隻寥寥落落地散布着一些殘存的虎嘯營将士。其中不少人剛剛還坐在馬背上,随即便搖搖晃晃地摔到草地上,之後就再也沒了動靜。

  李朗迎上張飛,臉上出微笑,但張飛卻怎麽也笑不出來。隻見李朗的胸腹處獻血淋漓,此時獻血還在不停地向外滲透,顯然李朗傷得非常嚴重。

  張飛剛要說話,卻看見李朗突然倒了下去,張飛見狀大驚,連忙撲上去将李朗扶了起來。

  “李朗!李朗!”,張飛大聲地喊着。

  李朗緩緩地睜開眼睛斷斷續續地對張飛道:“将軍,請,請不要将我陣亡的消息告訴我母親。”,話一說完,李朗的身體突然一軟。接下來,不管張飛怎麽喊,李朗再也沒有了回應。

  張飛突然感到有一口氣憋在胸口特别難受,于是仰天大吼起來。一股莫名的情緒彌漫開來。

  張飛策馬來到一處高坡之上,回首望,殘陽如血,雙方戰士的屍體鋪滿了方圓數裏的草地,一匹匹失去主人的戰馬散落在戰場的各個地方,在主人的身旁不肯離去。

  此戰,征北軍雖然獲勝,但包括張飛在内的所有人卻沒有絲毫欣喜的情緒。慘勝如敗啊!

  此戰,征北軍虎嘯營五萬戰士正面硬撼十三萬鮮卑大軍,血戰三個時辰最終将鮮卑大軍擊潰。鮮卑人共陣亡七萬多人,被俘數千人,而虎嘯營也付出了陣亡三萬餘人的慘重代價。

  這一片草地被十幾萬人的獻血染成了血紅,于是草原民族便将這片草原稱爲‘紅色草原’。‘紅色草原’這個名稱就成爲了這場慘烈戰役留給人們的不可磨滅的記憶。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6
發表於 2014-5-8 01:54:39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七章 匈奴投降

  在張飛率領虎嘯營與鮮卑主力血戰的同時,在這以北十幾裏的地方,趙雲率領的蒼狼營也在同鮮卑五萬遊騎兵激戰。

  這場戰鬥雖然不及前者慘烈,但也打得非常激烈。這場戰鬥一直持續了一個下午,以鮮卑軍被擊潰而告終。

  此戰,蒼狼營共付出陣亡将近一萬五千人的代價,而鮮卑軍則留下了兩萬多具屍體。

  看着戰場上的慘景,趙雲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

  在擊潰了鮮卑的五萬遊騎兵後,趙雲立刻派出斥候前出偵查。之前趙雲在發現後方有五萬鮮卑遊騎兵趕上來時,就立刻判斷,自己中了鮮卑人的圈套,鮮卑主力一定會在己方同這五萬鮮卑軍纏戰時包抄回來,趙雲在當時已經不抱生還的希望了。但直到戰鬥結束,鮮卑的主力仍沒有出現,趙雲不禁有些疑惑,于是立刻派出斥候偵查鮮卑主力的動向和方位。此時,趙雲還不知道張飛已經率領虎嘯營将鮮卑主力擊潰的消息。

  不久之後,斥候回來了,并帶回來一個令趙雲既驚且喜的消息。虎嘯營騎兵在張飛将軍的率領下已經擊潰了鮮卑軍的主力,鮮卑人現在正在亡命北逃!

  全軍上下得知這個消息不禁大喜過望。趙雲當即命令全軍出發,去同虎嘯營彙合。

  不久之後,在太陽完全落山之前,趙雲率領蒼狼營同張飛彙合了。彙合的場景并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喜悅,看着這漫山遍野的屍山血海,誰能高興得起來。漫山遍野入眼的全是陣亡戰士的屍體,整片草原都被染成了紅色。

  趙雲和麾下蒼狼營将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他們原本以爲他們剛才的那一仗打得已經夠慘烈的了,但和眼前的景象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趙雲在震駭的同時,不禁在心中想:難怪征北軍中的最強精銳是虎嘯營!若果換成任何一支軍隊,包括自己麾下的蒼狼營,恐怕都沒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擊敗敵人!

  趙雲麾下的蒼狼營将士原本都有些趾高氣昂的神态,但此時,每一個人都不禁換上了恭謹的神态,看向虎嘯營将士的眼神中全是敬畏。

  征北軍在戰場上搜尋了一遍,将負傷的同袍救起,然後就返回雲中了。

  此時,雲中的匈奴内戰仍在繼續,雖然征北軍有五萬步卒加入了攻擊的行列,但羌渠似乎仍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内解決掉休圖王及須蔔古都候。

  當煩惱中的羌渠單于得知征北軍鐵騎已經擊潰鮮卑人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發呆,他實在是難以相信征北軍能夠在茫茫的草原上擊敗鮮卑大軍。也難怪他如此反應,征北軍鐵騎的兵力處于絕對逆勢,按照一般的規律,征北軍是不可能取勝的。

  在發了好一陣呆後,羌渠單于立刻集合麾下衆将及親軍去迎接趙雲和張飛。

  當趙雲和張飛率領殘存的數萬征北軍鐵騎出現在衆人視野中之時,羌渠單于再一次發呆了,不僅是他,他麾下的各部将軍也全都發呆了。

  隻見數萬渾身浴血的戰士緩緩行了過來,他們彷佛是才從地獄出征回來的軍隊,那股峥嵘淩厲的氣勢讓人望之膽顫心驚。

  當趙雲和張飛率領血戰餘生的征北軍鐵騎來到衆人跟前時,羌渠單于和一衆匈奴将士全都恭恭敬敬地一起跪下行了一個大禮。以羌渠單于的身份,其實這是不合适的。但匈奴人和其他草原民族一樣,崇拜的是鐵骨铮铮的英雄,面對真的英雄,他們會發自内心地給予最高的禮遇,不管對方的身份是什麽,也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什麽。

  趙雲和張飛率領數千親兵在羌渠的引領下去了羌渠的大營。而數萬疲累不堪且傷痕累

  累的征北軍将士則在樊稠等部将的率領下在雲中城外駐紮,就地修整。

  一安頓下來,樊稠便派人四處請大夫,軍中的傷兵實在太多,光靠軍醫根本就應付不過來。其實在這個時代是沒有軍醫這一說的,也就是在征北軍中,由于陳楚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士兵受過嚴格的急救訓練,他們不僅是士兵,更是軍醫。這些軍醫都是被華佗訓練出來的,他們的醫術雖然算不上精湛,但在緊急情況下急救外傷還是沒有問題的。

  本來在一般情況下,光靠軍中的軍醫就足以救治傷兵了。但這一次的情況卻不同,活下來的士兵幾乎人人帶傷,并且連軍醫自己也不例外,另外還有許多人身負重傷,光靠軍中的軍醫根本就沒辦法應付這樣的局面。所以樊稠才會心急火燎地派人到處去請大夫。

  征北軍同鮮卑大軍血戰的消息很快便在雲中傳開,不僅各地的大夫紛紛趕往征北軍軍營,而且普通百姓們也紛紛帶着家中僅有的一點食物到征北軍中的營地去慰勞征北軍。

  但當百姓們看到軍營中的景象時,所有的人都驚呆了,沒有人見過那麽多的傷兵聚在一起的景象。更令百姓們難以想象的是,受傷的士兵竟然沒有一個人哀嚎咆哮。

  驟然面對這樣的景象,絕大部分百姓不禁留下了眼淚,同時又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是好。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送上食物恐怕不大合适吧!

  樊稠本來還在爲人手不足而大傷腦筋,但源源不斷前來勞軍的百姓卻讓他靈機一動。

  樊稠當即派人将百姓們組織起來,讓他們幫忙做一些非技術性的活。對于這種要求,百姓們當然不會抗拒,全都欣然接受了。

  有了百姓的幫助,人手問題算是解決了。軍營中的救治工作開始緊張而有序地進行。

  張飛和趙雲在羌渠的引領下來到羌渠的大帐。羌渠當即請趙雲上帥位,羌渠的這個表現已經表明了一個态度,他羌渠将聽從征北軍的指揮。

  此時并不是歉讓的時候,趙雲當即登上了帥位。

  “羌渠單于,目前戰況如何?”,趙雲問道。

  羌渠立刻回答道:“有征北軍的五萬勇士加入,因此我方已經對休圖部及須蔔古都候部形成了絕對優勢。但他們據守不出,要消滅他們,恐怕還要費些時日!”

  說這話時,羌渠不禁感到有些慚愧,征北軍以不到十萬騎的兵力,便在茫茫草原上擊潰了鮮卑二十萬遊騎兵;而自己這邊,兵力雖遠勝于對方,但卻遲遲沒有進展。

  趙雲看到羌渠的臉色有異,随即便想到了原因,于是說道:“騎兵會戰與攻堅戰是不同的,單于不必太過介懷!”

  羌渠單于沒想到趙雲竟然會這麽說,不禁感激地看了趙雲一眼。同時心中在想:這個趙雲将軍不僅勇武非凡,更難得的是待人和善,将來在他的手下辦事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子龍,你說可有辦法盡快地解決休圖部和須蔔古都候部?”,張飛問道,語氣中頗有些不耐煩。

  趙雲稍作思忖後說道:“不如選幾個聽話的鮮卑俘虜去勸降,你們看如何?”

  羌渠單于和張飛想了想,均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于是都表示贊同。

  見兩人都同意,于是趙雲就立刻派人去辦此事。

  此時的休圖部及須蔔古都候部正處在羌渠大軍和征北大軍的重圍之中。雖然他們暫時還能堅持住,但這種情況是

  不可能持續多久的,别的不說,單就糧草問題就不可能讓他們堅持太久。現在,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鮮卑人的身上。身處重圍中的他們還不知道鮮卑大軍已經潰敗的消息。

  雖然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并不知道外界的消息,但早該趕到的鮮卑大軍遲遲沒有到達卻不禁讓他們心中升起不好的預感。

  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苦苦等待着鮮卑人的消息。這天,鮮卑人終于有消息了。不過這消息卻令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的心如墜冰窟。

  來的是三個鮮卑人,不過這三個鮮卑人并不是鮮卑人派來的,而是征北軍派來的。他們帶來了一件東西,鮮卑大軍的帥旗。并且他們還告訴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二十萬鮮卑大軍已經在征北軍鐵騎面前崩潰了。

  刹那間,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隻感到眼前一陣昏眩,差點就摔到在地。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沉默了好久,然後休圖王一臉頹廢地問道:“征北軍打算如何處置我們?”

  “趙雲将軍說了,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投降,征北軍保證不殺害你們兩部的任何一個人!”

  休圖王不禁苦笑一下,又問道:“不殺害我們任何一個人?難道也包括我和須蔔古都候嗎?”

  “當然,雖然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的地位将不保,但兩位絕對可以在征北軍控制的地方,安逸地度過一生。”

  兩人聞言,對望一眼,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絕望,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了!兩人不禁長歎一聲,然後休圖王說道:“好!我和須蔔古都候願意接受趙雲将軍的條件,投降!”,這話一說出口,休圖王彷佛一瞬間老了十歲。

  當天,休圖王和須蔔古都候,隻在數十名随從的陪同下來到羌渠大營,跪在趙雲面前請降。令兩人稍感安心的是,征北軍自始至終都沒有刁難侮辱他們。

  随即兩部大軍全部放下武器,列陣在營壘外的一片草地上,心懷忐忑地等候着征北軍來處理他們。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7
發表於 2014-5-8 01:55:07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八章 俘虜勞力

  随着休圖部及須蔔古都候部的投降,北疆之戰告一段落。在這場戰争中,征北軍表現出讓匈奴人心折的強勢,羌渠單于明确表示将完全聽命于征北将軍,匈奴全軍将唯征北将軍之命是從。

  由于羌渠單于已經表明了态度,所以怎樣處理放下武器的休圖部和須蔔古都候部,就由征北軍的北方主帥趙雲來決定了。

  古來在對外征戰中處置俘虜一般有三個方法,一是全部殺掉,這種做法極其殘酷,不過勝在操作簡單不費腦筋,而且對戰敗方的打擊也是極其沉重的,戰敗方往往要一二十年才能恢複元氣;二是明碼标價,讓戰敗方将俘虜贖回,這種做法雖然能在短期内獲得不少好處,但弊端也很明顯,戰敗方能在很短的時間内恢複相當的戰鬥力,就長遠來看,這種做法是得不償失的;最後一種方法是,非常大度地将俘虜全部放掉,這種做法其實是最愚蠢的,這樣做是典型的要面子不要裏子,戰敗方基本上不用花費任何代價就能恢複元氣。可悲的是,咱們國家在幾千年的曆史中,絕大多數是采取最後一種方法。

  不過休圖部及須蔔古都候部的降軍問題,并不完全等同于外族俘虜問題。因爲南匈奴在大多數時間是完全臣服于大漢的,并且此時南匈奴的羌渠單于及其所屬不僅算是漢臣,更是征北将軍陳楚的屬下。所以南匈奴兩部降軍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當作内戰的降軍來處理。而處理内戰的俘虜,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收編。

  關于這個問題,張飛在來之前陳楚就已經交代過了。當時,陳楚還授予了趙雲和張飛收編降軍的權利。在這裏需要說明一點,在征北軍中,隻有陳楚有權利收編并擴充軍隊,這是爲了防止某些将領擁兵自重而采取的預防措施,當然,如果陳楚授權,将領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編或者擴充軍隊。

  對于怎樣處理兩部降軍的問題,趙雲在與張飛稍作商量後決定,在這七萬匈奴俘虜中甄選出符合征北軍要求的青壯年,單獨編成一軍進行訓練,待整體達到要求後再加入征北軍的戰鬥序列。當然,此事在執行的同時,還得上報陳楚。

  趙雲的決定不禁讓羌渠松了口氣,他最擔心的情況就是,征北軍将這些俘虜殺了了事。

  做了這個決定後,趙雲當即命人将七萬多匈奴俘虜暫時關押在須蔔古都候的駐地内。具體的收編工作要過幾日才能展開。

  處理完這件事後,趙雲對羌渠道:“單于,草原之上的屍骸還要麻煩單于派人去收殓。”。趙雲之所以将這件事委托給羌渠,是因爲目前羌渠手中的人手是最豐富的。

  羌渠當即點頭道:“收殓勇士的骨骸,這是件榮耀的事情,我羌渠義不容辭!将軍放心,我這就率部下去草原。”

  說完,羌渠便站了起來,立刻就要出大帐。趙雲連忙叫住了他,“單于。草原之上的屍骸太多,單于最好多帶些牛車和馬車去。”,說這話時,趙雲似乎是想到了那些陣亡沙場的同袍弟兄,神情有些黯然。

  羌渠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點了點頭道:“明白,将軍放心好了。”,随即朝趙雲一抱拳,便出了大帐。

  羌渠從大帐出來後,立刻傳令部将集合了五萬騎,并下令将須蔔古都候部的所有牛車馬車集合起來,然後親自率領這五萬騎兵趕着數千輛牛車馬車,在征北軍向導的引領下,往那一片已經沉寂的戰場行去。

  行了大約一個時辰,羌渠帶人到達了地點。

  在看到戰場的景象時,所有人都呆住了,久久無人說話。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一種震驚到極點的神情。因

  爲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大家想都不曾想到的慘烈景象。

  一直愣了好一會兒,先反應過來的羌渠才下令開始收殓屍骸。匈奴軍隊随即分成數十隊,開始在戰場上拉網式地收殓屍骸。

  目前,遺留在戰場上的屍骸絕大多數都是鮮卑人的,征北軍的屍骸有相當一部分已經被征北軍帶回了,不過戰場上仍有不少征北軍将士的屍體。每當匈奴人找到一具征北軍将士的屍體時,臉上會立刻流出敬畏的神情。匈奴人會小心翼翼地将征北軍将士的屍體放上馬車。

  見識了這樣慘烈的景象,每一個匈奴人的内心都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種敬畏。在這之前,或許還有人對臣服征北軍有所怨言,但在這之後,這些怨言全部消失了。崇拜英雄的匈奴人覺得,臣服這樣的強者不僅不是恥辱,反而是一種光榮。

  ――――――――――――――――――――――――――――――――――――――

  大戰已經結束,匈奴的内亂已平,在雲中修整數日後,羌渠單于決定率領部衆返回五原。

  臨行時,趙雲和張飛都到送行。羌渠請趙雲替自己向征北将軍帶個話,說他将在一個合适的時候前往并州,叩拜征北将軍。趙雲欣然應諾了下來。

  羌渠單于率領所部匈奴軍隊離開雲中回五原去了,而趙雲和張飛則全部留在了雲中,雲中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特别是那些俘虜,征北軍一時無法離開。

  在征北軍俘獲的俘虜中,除了七萬多匈奴人外,還有将近一萬鮮卑人。如何處理匈奴俘虜,趙雲他們已經有了計劃,并且已經在施行了。而如何處理鮮卑俘虜,倒也不用張飛和趙雲傷腦筋,張飛已經飛鴿傳書到并州,請示陳楚。最後如何處理,隻聽陳楚的命令。

  ――――――――――――――――――――――――――――――――――――――

  并州,刺史府。

  “子敬、元直,子龍和翼德來書請示,如何處理鮮卑俘虜?二位怎麽看?”,陳楚微笑着問道。

  徐庶立刻朝陳楚抱拳道:“主公,這鮮卑俘虜若放了,是遺虎爲患;若殺了,則對主公聲譽有損。不如讓這些蠻族俘虜去開礦,主公以爲如何?”

  一旁的魯肅雙眼猛地一亮,接話道:“妙啊!元直此計可謂一舉兩得,既不損主公的英名,又可得近萬名免費的壯勞力。這些日子,老鐵一天到晚的在我耳邊埋怨,說人手太少了,新開工的幾座鐵礦山的生産量實在難以增加!現在正好可将這些俘虜送去開礦。”,魯肅口中的老鐵就是原龍虎村的老鐵匠王剛,他現在是陳楚控制區内開礦、冶鐵及兵器工場的總負責人。這個王剛不僅是個出色的鐵匠,而且在管理方面的才能更加出衆,于是陳楚便讓王剛做了開礦、冶鐵及兵器工場的總負責人。征北軍的上層一般稱他爲老鐵,而一般百姓則稱他爲王總管。

  陳楚有些驚訝地看着面前的兩人,他其實早就由此想法,隻是他完全沒有想到,儒家思想教育出來的魯肅和徐庶竟然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兩人見陳楚的臉色有異,不禁微感詫異,對望了一眼,然後徐庶小心地問道:“主公可是認爲庶的提議有何不妥?”

  陳楚一震過神來,立刻道:“沒有沒有,元直的提議非常好!就這麽做吧!”

  頓了頓,陳楚繼續道:“子敬,等會兒傳書給子龍、翼德,讓他們派軍将鮮卑俘虜押來并州。”

  “是,主公。”,魯肅應諾道。

  處理完這件事,陳楚突然歎了口氣,神情上顯得非常抑郁。

  “主公因何事而煩心?”,魯肅見狀

  ,頗感詫異地問道。

  陳楚頓了頓,然後道:“我不是煩心,而是痛心。剛才送來的飛鴿傳書中,還有我們征北軍在北疆的傷亡報告。十萬鐵騎,光陣亡的就超過五萬!重傷緻殘的近五千!此戰,我軍雖然大勝,但卻是慘勝!”

  魯肅和徐庶不禁猛地一驚,雖然他倆都已經得知北疆的捷報,但己方的傷亡如何卻還不知道。

  兩人隻感到一陣心驚肉跳,光聽陳楚說的這傷亡數字,就能讓人聯想到北疆之戰是如何的慘烈。

  三人頓時沉默起來,神情都不怎麽好。付出了如此慘重代價獲得的勝利,實在是難以讓人高興得起來。

  好半晌過後,陳楚說道:“再過一個月就是八月一日,你們知道這一天是什麽日子嗎?”

  頓了頓,不等兩人回答,陳楚一臉回憶之色地繼續道:“八月一日是我們征北軍成軍的日子,我決定在那一天舉行一個盛大的典禮,将陣亡将士的骨灰迎進忠魂閣。我希望我們的後代能永遠的記住這些鐵骨铮铮的英雄!”

  魯肅和徐庶隻感到心中的某根弦被觸動了一下,不由自主地一齊朝陳楚叩拜道:“主公英明!”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8
發表於 2014-5-8 01:55:36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八十九章 并州内政

  這一次北疆之戰,征北軍兩營鐵騎兵損失極重,特别是虎嘯營,戰損率超過了百分之六十。不久之後,征北軍将南下攻略董卓盤踞的關中,戰鬥力最強的蒼狼營和虎嘯營是沒有辦法參加了。

  爲了盡快恢複蒼狼營和虎嘯營的戰鬥力,陳楚和魯肅、徐庶商量後決定,從征北軍各軍中甄選三萬五千士卒補充到虎嘯營中,另傳令琢郡烏丸部,令烏丸挑選騎士三萬人補充到蒼狼營。征北各軍因爲補充虎嘯營出現的缺額則由正在整訓的并州軍團補足,而并州軍團的缺額則通過征召新兵補充。

  征北軍目前的軍力構成是:蒼狼營五萬,虎嘯營五萬,以上兩支全是騎兵;幽州軍團十萬;洛陽軍團十萬;河西軍六萬;并州軍團十萬。

  除以上的四十六萬大軍之外,還有由五萬匈奴降卒編成的雲中軍團,匈奴降卒本來有七萬,但張飛對其去蕪存菁之後,隻留下五萬,這五萬由匈奴兵組成的雲中軍團正在整訓之中,短時間内派不上用場,另外還有羌渠單于麾下的十萬匈奴軍受陳楚完全控制。

  綜上所述,陳楚控制的軍事力量總共有六十三萬,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在衆諸侯中是首屈一指的。不過,這其中有三十三萬在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這北方四郡,可以說,征北軍已經完全擔綱起了北方防禦的重任。

  不要以爲放三十三萬大軍在北方是小題大做。來自北方草原的第一大威脅是鮮卑人,目前,轲比能已經整合了鮮卑各部,轲比能擁有的總兵力達到了六十萬,即便減去鮮卑人在不久之前的雲中之戰損失的十萬騎,鮮卑人也還有五十萬鐵騎;除此之外,還有逃到鮮卑境内的烏丸單于樓班,他手上仍然擁有五萬騎;還有西面的一部分羌人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威脅。

  除開防禦異族的軍隊,陳楚手中能用來逐鹿中原的兵力隻有三十萬,這樣的兵力面對像袁紹、曹操這樣的勢力絲毫不占優勢。

  陳楚計劃攻略關中的軍隊是新編練的十萬并州軍團和六萬河西軍團,再加上五萬洛陽軍團。

  這其中有差不多一半是新軍。爲了能在一個月後順利發動關中戰役,這段時間以來,并州軍團的訓練強度非常大,從單兵格鬥能力訓練到軍陣演練,每天白天,士兵們都是在訓練中度過的。

  這樣的訓練強度在這個年代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是其他諸侯用這樣的強度訓練軍隊,隻怕軍隊早已嘩變了。不過在并州軍團中卻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爲包括并州軍團在内的征北軍将士有一樣其他軍隊沒有的東西,這就是信仰。

  征北軍将士知道自己爲何而戰,爲了這個信仰,征北軍将士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虎嘯營才能在雲中之戰中,表現出那種令鮮卑人心驚膽顫的視死如歸的氣勢。

  征北軍之所以擁有信仰,那是因爲征北軍中有一群被稱爲‘先生’的特殊存在。這些‘先生’并不是傳統意義的讀書人,他們之中絕大多數其實隻是認識字,并沒有讀過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典。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所以他們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在陳楚的努力下,他們成爲了‘大中華’理念最堅定的支持者和傳播者。他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大中華’的理念灌輸給征北軍全軍的将士。按照後世的說法,這叫做思想教育。

  其實,光有這種手段還不夠。還須在物質上讓将士們感到無後顧之

  憂,将士們在沙場之上敢于赴死的秘訣就是要讓他們沒有牽挂,照顧好他們的家人,并讓他們的孩子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沒有後顧之憂的戰士在信仰的激勵之下,能夠爆發出令天地都爲之動容的氣勢。

  除此之外,陳楚還在控制區内大力提高軍人及軍屬的社會地位,軍屬見官不拜及忠魂閣的修建就是這種政策的具體體現。由于這些措施的施行,征北軍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忠誠心更強了。

  陳楚爲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除了采取以上措施之外,還大力加強武器裝備的研制工作。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武器裝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很難想象一支拿木棍鋤頭的軍隊,如何同披堅執銳的軍隊相對抗。

  要提高武器裝備的水平,工匠的水平是關鍵。爲了招攬出色的工匠類人才,陳楚破天荒地給出類拔萃的工匠授予官職,至于金錢方面的報酬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授予工匠的官職基本上都是象征意義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對工匠技師的吸引力。在這項措施出台後不久,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工匠蜂擁而至。爲了有序地管理這些工匠,陳楚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武研院。

  同時,爲了便于将武研院的成果轉化爲批量生産能力,陳楚還将征北軍控制下的各處工場及礦山并到了武研院中,由武研院統籌管理。

  武研院基本上屬于後勤範疇,所以暫時由魯肅兼管。

  陳楚并不打算讓魯肅一直管着武研院,他打算以後将武研院完全獨立起來,以減少各方面對武研院的幹擾。

  由于大量工匠的加入,陳楚終于得以将許多想法付諸實踐。比如試制數百年後才出現的唐刀、陌刀等,研制後世網絡上甚嚣塵上的鋼弩,還有根據裝甲車的原理研制的沖擊車等等,其中許多東西都是這個年代的人想都沒有想過的。

  除了這些之外,陳楚還在武研院内單獨分出一個部門,這個部門的工作就是根據陳楚的配方生産火藥,并研究火藥的應用。

  其實在這個時代已經有火藥了,但這個時代的火藥配方有很多問題,因此威力很小,一般隻能用作縱火。

  陳楚的火藥配方毫無疑問地是後世的火藥配方,這個火藥配方相較于東漢時期的原始配方要簡單不少,就硝石、硫磺、木炭三種原料。雖然配方簡單了,但威力卻大了很多,可以用來做原始了。

  陳楚不是不想搞4之類的烈性炸藥,而是他根本就搞不清楚這類烈性炸藥的成分,何況就是知道成分也沒用,4之類的烈性炸藥中的成分全都是通過化工提煉的物質,在東漢末年,社會的整體生産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提煉生産烈性炸藥的化學物質。

  要保障武研院工場的生産,原料是個關鍵。爲了保證關鍵原料,鐵料鋼料的供應,陳楚在并州掀起了大煉鋼鐵的運動。

  如果按照東漢時期的煉鐵方法,陳楚就是動員全民煉鐵,産量也不會高到哪裏去。

  好在陳楚雖然是三流大學畢業的,但土高爐煉鋼的方法,陳楚還是知道的。

  于是在陳楚的指導下,工匠們及民工們在各大鐵礦山附近豎起了兩百座土高爐。征北軍的鋼鐵産量在雲中之戰結束時,已經達到了月産鋼鐵五十萬斤的驚人水平,其中二十萬斤是鋼,也就是這個年代俗稱的镔鐵。

  如果不是鐵礦的原料有限的話,鋼鐵産量就是再翻上幾番也沒有問題。而要提高鐵礦的産量,在東漢末年這個時代,就隻有增加人手,今後征北軍俘獲的俘虜能派上大用場了。

  陳

  楚在大力發展武研院的同時,還大力發展民用手工業,不僅以官辦的名義開設了許多手工業工場,更鼓勵民間商人開辦工場。爲了提高商人開辦工場的積極性,陳楚采取了許多措施,比如,有工場的大商隊要長途販運貨物時,陳楚會派征北軍沿途保護。在亂世,派兵保護這個條件的誘惑是非常大的。就沖着這一條,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開辦了工場。

  其實,在最開始,許多商人開辦工場的目的單就是爲了征北軍能派兵保護他們的貨物。

  但随着工場運轉起來之後,許多商人發現,通過工場規模化生産出來的産品,成本更低了,他們能賺取的利潤更高了,于是,商人們改變了最初的想法,開始仔細地經營起工場來。其中,開辦工場規模最大,數目最多的要數跟征北軍關系很密切的李泰,李泰在嘗到甜頭之後,已經将整個家族遷到了并州,一是爲了更好的發展在并州的工場,二是因爲李泰對征北軍控制下的并州局勢比較有信心。

  随着各類工場在并州的蓬勃發展,征北軍的财政收入是翻着個地往上漲。正是因爲如此,征北軍才能以一州之地負擔起數十萬大軍的開銷。然而即便征北軍的财政收入增長很快,要維持目前這麽龐大的軍隊也是相當困難的。

  自從并州軍團組建以來,征北軍的财政便處在嚴重的赤字之中,到雲中之戰結束時,征北軍的财政達到了令人心驚膽顫的最頂點,如果不盡快解決财政問題,征北軍的财政勢必在數月内崩潰。到時産生的連鎖反應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不是之前征北軍在洛陽的收獲,征北軍的财政隻怕是已經崩潰了。

  爲了解決财政問題,征北軍必須盡快攻下關中,依靠董卓在眉塢的儲備,足夠征北軍維持兩年有餘。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89
發表於 2014-5-8 01:56:04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章 有些不妙

  陳楚在并州施行的一系列措施,雖然對百姓是有好處的,但這卻觸動了傳統士族階層的利益。

  爲此,士族階層曾不止一次地派代表找陳楚談過,他們希望陳楚不要改變祖宗之法。不過陳楚并沒有遷就士族階層,一系列的政策該如何辦,照樣如何辦。

  在經曆了洛陽的事情後,陳楚明白他無論如何做,都不可能像袁紹那樣赢得士族階層的支持,在這個層面上,陳楚由于先天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同袁紹這些世族出生的諸侯相抗衡。陳楚認爲,于其這樣費力不讨好,還不如改弦易轍,既然無法赢得士族階層的支持,那麽幹脆就自己扶植起一股與自己綁在一起的社會力量,這股力量就是商人和商人化的士族及手工業者、工場主。

  于是在陳楚割據并州後,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很多都是促進工商業發展的。其中的許多措施是這個時代的人想都想不到的,并且在世人的眼中是非常離經叛道的。

  其實,陳楚已經相當遷就這個時代的傳統觀念了,否則,隻怕許多人會被吓死。

  陳楚提議施行的一系列行政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并州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着,并高速發展着。魯肅、徐庶等謀士對此佩服的五體投地。每一個人都覺的陳楚這個主公是那麽的高深莫測,讓人難以捉摸。

  不過,并州雖然在陳楚頒布的一系列綜合現代理念的政令的指引下,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但并州也不是沒有隐憂,那些既得利益受損的士族階層對陳楚和征北軍是恨之入骨,這些人遲早會給并州和征北軍帶來麻煩。但陳楚現在卻因爲種種原因不能動他們。

  ―――――――――――――――――――――――――――――――――――――――

  漢靈帝自從被董卓挾持到長安後,病情越來越嚴重。這一年的七月三日,漢靈帝病死了。這一年是公元189年,也就是所謂的中平六年。在這一點上,與前世曆史中漢靈帝的死期是相符的。

  漢靈帝的死訊很快傳遍天下,衆諸侯紛紛發表布告,譴責是董卓逼死了皇帝。不過衆諸侯的反映也就僅此而已,并未有人因此出兵讨伐董卓。倒是有不少酸腐文人,一天到晚地哭天搶地,那模樣就仿佛是自己的老子死了似的。

  其中有些人頻頻造訪各地諸侯,強烈要求諸侯出兵讨伐董卓,更有甚者爲此不惜以死相逼。

  各地諸侯被這些酸腐文人弄得煩不勝煩,最後隻得紛紛地躲着這些人。

  呆在并州的陳楚同樣不得安生,陳楚被吵得沒辦法,最後幹脆帶着蕊兒和貂蟬,在典韋的保護下到太行山遊玩去了。

  ――――――――――――――――――――――――――――――――――――――

  漢靈帝死後,董卓立漢靈帝的中子陳留王爲皇帝,就是所謂的漢獻帝。

  按照傳統,新皇登基要大赦天下并提升一批臣子。

  在漢獻帝登基的前夜,董卓同李儒在眉塢的宮殿内商量着一件事情。

  “明日新皇登基,我欲提拔郭汜、李傕等将,仲堅以爲如何?”,董卓問李儒道。

  李儒朝董卓抱拳行了一禮,回答道;“該當如此,郭汜、李傕等将追随太師多年,确實應該大加賞賜。不過儒希望太師再提拔一人。”

  董卓聽到李儒贊成自己的做法,感到非常高興,再聽到李儒想要保舉一人,于是立刻允諾道:“沒有問題。不過不知仲堅要保舉的是何人?”

  李儒并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說道:“此人威名赫赫,但卻與主公有隙。”

  董卓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頗爲好奇地問道

  :“仲堅所言究竟是何人?”。董卓以爲李儒說的是身邊的某人,但是如果自己身邊有什麽人同自己有隙的話,自己應該早就要了對方的性命了啊!?

  李儒于是對董卓道:“這個人就是征北将軍陳楚。”

  董卓聞言先是一愣,随即怒容瞬間爬滿肥碩的臉龐,隻聽他怒聲道:“仲堅你難道不知道此人乃是我的大仇人嗎?要不是因爲此人,關東諸侯哪裏那麽容易打進洛陽!我董卓又怎會偏居關中一隅!你現在竟然要我向此人示好,究竟是何用意?”

  董卓瞪着李儒,魚泡般的眼睛中竟然彷佛有一絲殺意。

  面對董卓的熊熊怒火,李儒卻仍然恬淡自若。

  等董卓發了一通火後,李儒繼續道:“現今衆諸侯可以說全是我們的敵人,如此局面如不能打破,儒說一句大不敬的話,我等遲早會死無葬身之地!”

  董卓仍然瞪着李儒,不過怒容中已經出現了憂慮之色。董卓其實在内心身處也一直在擔心,諸侯們再來一次聯合讨伐。

  這一次漢靈帝駕崩,董卓當時就異常擔心衆諸侯以此爲由興兵讨伐。好在冀州之戰牽扯了諸侯們過多的力量,衆諸侯一時無力他顧。

  李儒見董卓的神情有所松動了,于是又道:“當今天下,征北軍軍力最強!不久前更是平定南匈奴内亂,并擊潰鮮卑二十萬大軍,兵鋒之強可謂天下無雙!”

  董卓嘴角抖了抖說道:“既然你知道如此,爲何還要我擢升陳楚?你難道不知道,一旦陳楚的名份提升了,他在很多事情上便可以名正言順了嗎?”

  李儒微笑道:“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正是因爲征北軍的強大,所以他不可避免地便會招衆諸侯所忌。陳楚當初從洛陽退走,其實就是被衆諸侯聯手逼走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征北軍同我們的處境其實是一樣的。”

  聽到這,董卓有點明白了,于是神情緩和了很多,他示意李儒繼續說下去。

  于是李儒繼續道:“我們可以用皇帝的名義擢升陳楚的官職,以此向陳楚示好,結連陳楚。陳楚現在一定急于謀奪幽冀二州,但他卻有所顧忌不敢貿然行動。相信他對與我方聯合會非常感興趣。”

  話說到這個地步,如果董卓還不明白的話,那麽董卓就别混了。

  隻見董卓魚泡眼猛地一亮,語氣頗爲興奮地接道:“仲堅所謀我全明白了!一旦與征北軍聯合,我軍便有機會重回洛陽,然後問鼎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董卓非常興奮,一張肥臉都因爲興奮而變得通紅了。重新入主洛陽,繼而問鼎天下,這可是他做夢都想的事情。本來他以爲這一切都已經不可能了,卻不想這一切竟然突然變得似乎并不是那麽遙遠了。

  李儒笑着點了點頭,然後繼續道:“雖然此謀的成功性很高,但我們也不能不防備征北軍。”

  董卓不禁皺起眉頭,心中咯噔了一下,他可不希望這一切會有變數。于是急聲道:“仲堅這話是何意?難道征北軍會打我們的注意嗎?”

  李儒稍作思忖後說道:“并非不可能。雖然我們關中易守難攻,但難保陳楚不會将主意打到我們的頭上!陳楚這個人心機深沉狠辣非常,他就如同一頭狼,如果他認爲我們是合适的獵物的話,他就會向我們撲來!”

  “仲堅可由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董卓頗爲期待地問道。

  李儒笑了笑回答道:“其實此事倒也簡單,隻要我們派重兵把住北地郡的長城,陳楚便無機可乘了!陳楚大軍若要入我關中,必須從上郡或者朔方出發,經河套地區攻擊北地郡,而後南下。但是現今河套地區混亂

  不堪,羌人、鮮卑人、烏丸人在這一帶都有不小的勢力,我們可以收買其中幾股大的勢力爲我所用,如果征北軍真的來攻擊,我們就可以讓河套的那些蠻族劫掠征北軍的後勤,其實根本就不需要我們唆使,他們也會這麽幹。後勤無法保障,征北軍就是再厲害也無法維持多久,最後隻得撤軍。”

  “其實,隻要我們放重兵在北地郡,以陳楚及麾下謀士的精明便不會再打我們的主意了,一定會将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向。”

  聽完這番話,董卓猛地一拍案幾興奮地叫道:“好!仲堅考慮的實在是周詳!”,随即董卓一臉溫柔地看着李儒,感慨道:“有仲堅助我,大事無憂矣!”

  “那擢升陳楚的事,太師準嗎?”,李儒微笑着又問道。

  “準!就按仲堅說的辦!隻是擢升陳楚爲何職爲好呢?”

  “擢升陳楚爲骠騎将軍,同時領并州牧,太師以爲如何?”

  董卓的臉頰抖了抖,然後有些艱難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漢獻帝在董卓的扶持下登基。一番禮儀完結之後,由太監宣讀了一篇長長的擢升名單,令所有人頗感意外的是,與董卓仇怨最深的陳楚的名字竟然也在其中,并且被封爲骠騎将軍的顯位。這不禁讓許多人産生了一些聯想。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90
發表於 2014-5-8 01:56:33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一章 勾結鮮卑

  在新皇登基的當天,董卓便派使者帶着诏命往并州趕去。與此同時,還有一批人偷偷摸摸地離開了長安,這些人中有一個九原人,叫李肅。這些人攜帶着大量禮物往并州而去,但是這些人卻是做商旅打扮。

  ――――――――――――――――――――――――――――――――――――――

  趙雲和張飛在雲中,一面修整,一面整訓由匈奴兵組成的雲中軍團。同時還派出騎兵在雲中北面加強巡邏,不過,鮮卑人自從上次大敗後,便再也沒了任何動靜。

  征北軍在雲中之戰表現出的戰鬥力固然讓遊牧民族心驚膽顫,同時也使北地諸郡的百姓熱血***。生活在北地諸郡的百姓,這些年不斷地受異族欺壓,早就盼望着能有一支讓異族聞風喪膽的鐵血之師出現。

  現在,這樣的一支軍隊終于出現了,而且這支在戰場上所向無敵的鐵血之師,在平時對待普通的百姓時,卻顯得非常平易近人。

  對于這樣的軍隊,所有百姓都發自内心的尊敬。熱血***的年輕人都渴望能加入這樣的軍隊。

  “父親,我想加入征北軍。”,雲中一個農戶的兒子對他的父親道。說這話時,他的臉上有濃濃的渴望之色。

  主動想要從軍,這在古代可是不多見的。在古代,多數情況是政府強制征召青壯年入伍,每當這些青壯年離開家鄉時,他們的親人總是哭哭啼啼的。

  對于兒子的這個要求,父親稍一猶豫便同意了。他對兒子說道:“你去吧,征北軍是仁義豪猛之師,我兒若能稱爲其中的一員,那将是光宗耀祖的事!”

  類似的情景在北部四郡還有很多。

  在雲中之戰結束後不久,北部四郡的許多年輕人便找到征北軍營,強烈要求加入征北軍。

  開始時,趙雲和張飛等都沒在意,隻是命人告訴聚集在軍營外的百姓,征北軍暫時不征兵。可是百姓們并沒有離去,而且聚集到軍營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竟然達到了五六萬人,而且還在繼續增加。

  面對這樣的情況,趙雲和張飛不得不出面了。兩人原本打算好言相勸,讓百姓們各返鄉裏,不過沮授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爲百姓如此踴躍參軍是難得的民心,這事最好在飛鴿傳書請示了主公之後,再做決定。

  趙雲和張飛想了想,覺得沮授說的非常在理,于是便立刻飛鴿傳書就此事請示陳楚。同時出面與這些百姓談話,然後暫時将這些百姓安頓在軍營外。

  陳楚很快便就此事進行了回複,在回複中,陳楚先是将趙雲、張飛及沮授等好好地誇獎了一番,然後命令趙雲和張飛在這些踴躍要求參軍的百姓中,挑選出三萬五千符合虎嘯營要求的青壯年加入征北軍虎嘯營。陳楚此舉其實已經改變了原定的戰損補充方案,虎嘯營因爲戰損出現的缺額改由北方四郡就地補充。

  接下來,趙雲和張飛便開始大張旗鼓地在挑選士卒。

  征北軍挑選士卒本來就很嚴格,更何況是征北軍的王牌精銳虎嘯營。

  甄選士卒的方式說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讓想參軍的百姓圍着雲中城外的虎嘯軍大營跑步,誰能連續奔跑五圈而還能站着的便能入選。不要小看這五圈,虎嘯大營的周長超過兩千米,五圈就超過一萬米,能跑下來的基本上都是體質非常好的青壯年,而且跑完以後還能站着的都是意志比較堅強的。

  在大家拼命地爲了加入征北軍而奮鬥的時候,他們的親屬和周圍的百姓則圍在外面看熱鬧。不時地有百姓大聲喊着爲自己的親屬打氣。那景象倒頗有幾分後世運動會的味道。

  在整個征

  兵的過程中,有大約十萬北地諸郡的百姓參加了甄選,最後選出了三萬六千多合格的加入征北軍。

  得以加入征北軍的,一個個都是非常驕傲的神情,連他們的親屬也感到非常榮耀。沒能加入征北軍的則一個個像鬥敗了的公雞似的。

  新招募的新兵要真正的形成戰鬥力,繼而成爲真正的虎嘯營戰士,還須經過嚴格的訓練。于是趙雲和張飛分工兩邊,趙雲繼續訓練雲中軍團,而張飛則整訓這些新招募的新兵。

  ――――――――――――――――――――――――――――――――――――――

  七月中旬,一支大約三千人的騎兵隊伍押着上萬名鮮卑俘虜從雲中出發,往并州而來。領隊的将領是副将臧霸。

  這些鮮卑俘虜還算幹淨,顯然征北軍并沒有虐待他們。不過爲了便于押解這些戰俘,這些戰俘全都被用繩子綁着雙手竄了起來。一萬人串在一起,從空中往下看就像一條又長又細的蚯蚓般。

  雖然鮮卑俘虜并沒有遭遇到想象中的虐待,但每個人的神情卻并不是很好,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迷茫。

  在這一行人中,還有兩輛馬車随行。這馬車上裝的可是曾經叱詫北疆的大人物,一個是原休圖王,另一個就是他的難兄難弟,原須蔔古都候。

  兩人這是要被遣送到并州。陳楚雖然不會殺他倆,但他倆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自由了,其實這麽說也不恰當,他兩人在并州城内還是能自由活動的。

  ――――――――――――――――――――――――――――――――――――――

  要說雲中之戰對誰的震動最大,那絕對非鮮卑莫屬。

  在鮮卑大軍出征之前,鮮卑内部幾乎沒有人認爲此戰會失利,這倒也不是鮮卑人輕敵,而是在當時的環境下,鮮卑二十萬大軍失敗的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不可能失敗的二十萬大軍竟然敗了,而且敗得很慘,敗得無話可說。

  征北軍以十萬鐵騎擊敗己方二十萬大軍,這讓所有鮮卑人都震驚不已,而其中紅色草原的那一戰更是讓鮮卑人難以置信,五萬騎在正面硬生生地擊潰己方十三萬之衆,這樣的戰鬥力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當轲比能看到弟弟直羅候倉惶逃回來時,驚怒交加的他當場便想将這個使自己蒙受巨大損失的弟弟宰了。不過,當他聽完直羅候及豕猛的陳述後,特别是又看到了豕猛身上的傷勢,轲比能最終按下了怒火。

  轲比能并沒有處罰直羅候,因爲從整個戰争的過程看,直羅候并沒有犯什麽過錯,反而針對‘銀龍天将’設的計謀還頗爲高明,最後‘銀龍天将’和他的蒼狼營也落入了圈套,隻不過虎嘯營的突然出現打亂了這番部署。這次,鮮卑大軍的失敗并不是敗在計謀上,而是被對方強大驚人的戰鬥力所擊敗,在絕對的戰鬥力面前,一切的陰謀詭計不過是可笑的笑話。

  經曆了雲中之戰的慘痛教訓,轲比能決定暫時不南下同征北軍對抗,等征北軍在中原之戰中陷入危機之時,自己再率鐵騎南下席卷并州。

  ――――――――――――――――――――――――――――――――――――――

  轲比能的王帐位于雲中以北千餘裏的草原深處,很少有漢人能來到這裏,就連頗具冒險精神的商人也很少有人到過這裏。

  然而這天在轲比能的王帐竟然出現了一個漢人的身影,而且轲比能待他還非常客氣。

  “荀先生,你家主公叫你來我這荒蠻之地,究竟所謂何事?”,轲比能坐在主位上問道。

  坐在下首的

  那個被稱爲荀先生的漢人朝轲比能抱拳道:“我家主公與單于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因此特遣在下來拜見單于。”

  轲比能心頭一動,不過面色并未表現出來,淡淡地問道:“荀先生所說的敵人是誰?”

  “除了征北将軍,哦,不對,現在應該是骠騎将軍了,除了此人之外還能有誰!”

  轲比能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我明白你家主公的意思,但我暫時不可能出兵南下!”,語氣中透出決然之意。

  那荀先生明顯一驚,随即急聲道:“單于在征北軍手上損失如此之大,難道就不想報仇嗎?”

  轲比能擡手打斷荀先生的話,然後說道:“我并非不想報仇,但是現在力有未逮,我根本就無力報仇。先不說雲中之戰的損失,單就由此事引發的我族内部的動蕩就夠麻煩的了,我哪還有多餘的力量和精力去同悍勇的征北軍争鋒!”

  荀先生不禁皺起眉頭,心中在想:看來轲比能還未能真正地控制鮮卑各部,主公想同鮮卑人合作攻滅征北軍隻怕是難以實現了!

  見荀先生沒有說話在思考着什麽,轲比能沒有打擾他,端着一碗茶細細地品味起來,那副模樣倒真有幾分漢族貴族的架勢。轲比能雖然是草原領袖,但他自小便仰慕中原文化。很小的時候,轲比能便學會了漢語,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隻要有可能,他便會效仿漢族。現今,在轲比能的王帐内,挂着擺着的很多都是漢族的東西。當然,這些東西并不是他叫人做的或買的,而是搶的。

  荀先生思忖了片刻,然後對轲比能道:“單于,我有一個兩利的提議,不知單于願意聽嗎?”

  轲比能點了點頭,示意荀先生繼續說下去。

  于是荀先生繼續道:“我軍進軍之時,不需要單于派兵真的攻擊北方四郡,隻須單于派出大軍壓在四郡之外就可以了!”

  轲比能略做思忖,然後冷笑道:“荀先生真是打的好主意啊!讓我們鮮卑人牽制征北軍主力,你家主公好乘虛而入!”

  荀先生微笑道:“單于此話嚴重了!這其實是一個兩利的方案!一旦我軍攻入并州,征北軍放在北邊的軍隊勢必大亂,單于便可以趁機大舉南下!你我合力一定可以剿滅征北軍,到時我家主公不敢同單于争并州,一定會立刻退出并州!”

  轲比能的雙眼不禁亮了亮,但随即又問道:“那麽你家主公花如此大的力氣究竟圖的是什麽呢?”

  這個問題很關鍵,如果荀先生回答不好的話,這事情就别想談下來。

  荀先生立刻回答道:“中原群雄唯獨骠騎将軍陳楚是我家主公的威脅,我家主公的目的就是要在大勢成定局之前,消滅掉陳楚!”

  轲比能稍作思忖便點了點頭,在這一點上,他相信對方的話。也知道對方的主公一定還打算統一中原之後再回過頭來對付自己。但曆史的發展并不是以個人的意願爲轉移的,轲比能有信心對付中原除征北軍以外的任何勢力。

  “好!我答應你的這個請求!”,轲比能最後拍闆道。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6 04: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