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1-30
- 最後登錄
- 2022-6-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2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最近有輛新車上市後引起了網路上的熱烈討論,話題大多集中在它的油耗測試值大幅提升,因此不少人認為新車真是「超省油」!睜大眼睛,所謂省油效率的提升幅度,真如數字上看來那樣神奇?這問題其實國中生就能回答您,只因為中間藏有一大盲點,讓車商有了機會可以取巧...
姑且不論歐規、美規測試方式會導致不一樣的數值結果,這裡探討的純粹是油耗「單位」的不同,會讓人腦在第一時間無法正確判定“油量差異”的混亂。
先看看您的車內儀錶板上關於油耗數據的單位是什麼?是L/100km還是km/L,少數可能是MPG吧;這些看似可輕易互相換算的不同單位,誰在分子,誰在分母,在數字變動下消耗油量的差異可不一定和直覺認為的一樣。
由於採公制或英制單位的不同,各國在計量汽車油耗量的表示方法也有不同,在台灣,大家慣用的單位是km/L,而在英美之外的大部分地區,則使用L/100km。這兩者當然可以互相換算,不過所表示的意義卻完全不同!前者說的是「燃油效率」,後者則是「燃油消耗量」,數字越高代表的意義也不同。英國比較特殊,L/100km與MPG(每加侖能行駛的英里數)並行,不過一般消費者還是愛用MPG就是了。在美國,雖然所稱的加侖和英國的加侖實際上是不一樣的,但車商慣使用的計量方式也是MPG,這和我們愛用的km/L是屬於同一類型的,也就是本文提出來必須檢討的油耗標示方式。
到底要檢討什麼?因為光看km/L的數據變動值,不經換算您是沒辦法立刻獲知究竟省的油錢是多還是少。
如果您還是看不出km/L這個將「燃油的數量」放在分母的作法到底有甚麼不妥,那麼請您回憶國中數學:以"km/L"的值為X軸,"L/100km"的值為Y軸,畫一張平面直角座標圖,或者在EXCEL軟體上作張圖表,兩者的換算公式是這樣子的:
100/x=y
看到了嗎?(沒錯,這張陽春的圖表也是用EXCEL畫的...) 當km/L的數值序列增加時,L/100km卻是呈現非線性地減少!這種每公升能跑幾公里的表達方式,很容易讓人過度高估車輛在「高油耗區」時數字變動的油耗差異,並且低估「低油耗區」變動差異帶來的影響。
還是看不懂?先回答您自己一個問題:
「何者可以省比較多的汽油?是5km/L→6km/L,還是14km/L→18km/L?」
這問題很妙,我猜多數人的答案應該都會選後者,但實際上前者才是正解;因為根據上面的公式,前者每開100公里可省下3.33公升汽油,而後者只能省1.58升!
看出問題點了沒有?您以為新車平均油耗變成18km/L,跟原來的14km/L比起來真是變得“超省油”,簡直借錢也要買一台回家;但實際上,家裡原本那部吃油怪獸保養一下,油耗隨便也能從5km/L進步到6km/L,光看數字,進步的幅度雖然只有那部新車的四分之一,不過省下來的油錢,卻是兩倍多!這4km/L真正能省下來的汽油根本沒想像中地多。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戲法
這原理很簡單,因為這兩種單位之間的變動比率是非線性的,能讓里程數增加20%,並不代表能節省20%的汽油,而是只有16.7%!因為耗油量變成100%/(1+0.2)=83.3%;癥結就在於,km/L單位的高低不同區間換算出來的汽油消耗變動率竟然不一樣!正常人的思考方式都是線性的,可沒辦法一眼看出這中間的奧秘何在,也就給了車商藉此玩弄油耗數字的空間。身為聰明的消費者,下次看到又有車商拿著能源局的測試數據大做文章,就應該知道先把它們全部換算成「油量在分子」的單位再作比較,才能知道到底是碎步還是大躍進,千萬別再直接照單全收了。
當然,如果政府真有心節能減碳,與其搞一些讓人懷疑是否圖利特定對象的電動車或油電車政策,還不如直接強制要求車商與能源局停止使用km/L,改用L/100km或其它能夠直接判讀「燃油消耗量」的單位,讓民眾能夠立即獲知:究竟是買輛數據很好看的新車能夠省油省錢,還是只需勤保養順順開舊車就能達到雙倍效果。
轉自汽車線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