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各位校園區的同學,
以下是一篇關於一位學者對於現行教育制度的看法,
您看了之後,感覺如何呢?
請投下您的意見!
此文之下所附的是線上讀者的討論意見,
也歡迎您留下您的意見!!
------
不分組 學習效果一起差
聯合報╱黃樹仁/台北大學社會系主任(台北市)
2010.09.08 12:38 pm
台灣中學教育最受詬病的,是嚴厲的升學競爭帶來教學不正常,考試領導教學。而罪魁禍首經常指向中學老師校長們,但如果不是多數家長要求,老師與校長們怎會自找麻煩?
儘管抱怨升學主義,絕大多數家長都不能容忍學校升學率太差。升學率差的學校,不論如何快樂學習、五育健全,都面臨家長用腳投票、學生流失的困境。
家長為何如此在乎升學率?理由很簡單。同樣能力的人,教育程度愈高者,所得與上升機會愈好。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優於後段學校畢業生。公立高中與大學嚴重不足,入學考試成績差的學生還得面對私立學校的高學費。當學費制度與就業市場都如此懲罰後段生時,家長能不關心子女的升學機會嗎?
為什麼西方國家的升學競爭似乎遠不如東亞國家激烈?經濟因素與文化因素可能同等重要。
西方國家公立大學與中學普及,成績較差學生不必立即面臨私校高學費的懲罰,考試壓力自然較輕。西方勞工階級所得高,社會福利好,技術工人所得不亞於一般大學畢業生,讀不讀書差別不大。但隨著亞洲廉價勞工的競爭強化,西方勞工的好日子正步向終結。而台灣的勞工從未享受過高工資,追求高教育以便向上流動,脫離苦日子,難道不是很理性的選擇嗎?
除了經濟理性,文化因素可能也是東亞國家升學競爭嚴重的原因。東亞國家在短短幾十年內經濟起飛,憑藉的是忍人所不能忍的勤儉,可以日夜加班,低價競爭,成為全球工廠。大人勤儉,也教育小孩勤儉。比別人多用功幾分,比別人少玩一點。東亞國家升學主義的來源,正是東亞賴以經濟起飛的勤儉精神。一面享受東亞勤儉精神的經濟果實,一面想消滅升學主義,其實是不可能的任務。
任何改革必須面對現實條件,認清可變及不可變。
在經濟上,如果公私立學校的學費不拉平,如果勞工與低層白領的薪資始終偏低,則家長期望子女用功考上公立學校、升學脫貧的壓力是不可能減少的。要降低升學競爭的經濟誘因,請先拉平公私立學校的學費,並且提高勞工薪資。
在文化上,讓我們面對殘酷的現實:依賴勤儉精神來帶動經濟起飛的東亞國家,是不可能消滅升學競爭的。請停止快樂學習的幻想。除了少數條件特殊的家庭,多數人沒這個命。
但如果我們實在不能減少升學競爭,至少可以提高競爭的收穫。中小學課本單薄,或考題簡單,都不會減少競爭,只是提高反覆練習簡單考題以避免錯誤的動機,反而降低學習的內容。因此,請放棄刪減教材以求快樂學習的幻想。
其次,目前中學拒絕能力分班,結果是程度低者鴨子聽雷,程度高者浪費時間,降低多數學生的學習效果。改革之道是,中小學應該能力分組,因材施教。程度低者,落實補救教學。程度高者,增加學習內容。在勤儉起家的東亞,學習與考試的辛苦無法消除,但辛苦要有收穫。
----
目前聯合報讀者投票最高票 : 胡 扯 154票 (2010/09/09 02:30)
-------------------- 以下為聯合報讀者線上討論串 --------------------
發言者 / 贊同票數 反對票數
17 樓 cholauba 發言於2010-09-08 22:12:38 3 1
就如功文數學,
有能力的為什麼不讓他們向前衝,硬要把他們拉下來,把他們搞笨? 聰明的學生成就感何在?
學習能力差的,為什麼要給他們學習的壓力,硬要要求他們學習他們做不到的?.他們的成就感又何在?
應該將場所與教材依學生能力分級,而不是依年齡年級做假相的常態分班.把聰明的搞笨,遲智者搞爛.
這樣智者, 愚者都能依能力一步一步實實在在地學習,因材施教.
人本?人權?廢死?公平學習?------ 假道學.--- 國之賊.
16 樓 clkuo 發言於2010-09-08 22:05:20 0 1
我在國中"資優班"
高中讀建中
現在還是覺得完全是浪費時間
因材施教沒有錯
但現有補習式教育的做法
也是把資優生收集起來戕害一番罷了
15 樓 steven1719572002 發言於2010-09-08 21:14:07 3 0
要龍蛇混雜,收相互學習體驗之效?
先五院院長和民眾主子住在國民住宅,就近體驗學習普羅庶民民生,
民意亦直接上達豈不是上上之策?
或里辦公室以上至行政院一起辦公以利協調,公文往返亦收極速之效率!
14 樓 smallship 發言於2010-09-08 19:33:10 2 0
2 樓 bigbass 發言於2010-09-08 08:38:12 1 1
公立中學應該拒絕能力分班,
人人生而平等, 如果不是智障, 那麼平等的唸書, 平等的學習機會,
就是一種社會對於基本人權的尊重.
在台灣根深蒂固功利主義的升學主義觀念,
對於弱勢家庭的弱勢學生, 真能落實補救教學嗎?
=====================
.
你說的就是《假平等》《齊頭式平等》
.
就跟大陸以前搞的《大鍋飯》一樣!
不論勤勉、懶惰的人,統統都放在一起工作,然後給予同樣的待遇!
結果如何?
勤勉的人發現,耶?怎麼不做事的人飯吃得比自己還飽?
懶惰的人笑那些傻瓜做得要死,也沒吃得比較多。
.
結果就是,大家來摸魚!然後…一起享受貧窮!
.
13 樓 heiou 發言於2010-09-08 16:02:50 3 1
12 樓 5942888 發言於2010-09-08 15:22:20 0 0
氣味相投 物以類聚才是常態 龍蛇雜處那叫病態
XXXXXXXXXXXXXXXXXXX
+1
說的太好了
12 樓 5942888 發言於2010-09-08 15:22:20 2 0
氣味相投 物以類聚才是常態 龍蛇雜處那叫病態
11 樓 benj 發言於2010-09-08 15:09:09 0 2
想分班讀私校,公校不應分班.
10 樓 sssy1124 發言於2010-09-08 15:07:07 0 0
義務教育(國民教育)不應能力分班,
否則國小也要求比照辦理,難道我們也該落實小學能力分班?
9 樓 MayJusticeBeDone 發言於2010-09-08 15:06:17 2 1
“勤儉精神”為什麼跟“升學主義”有必然的關聯性?這一點看不懂。
台灣的教育問題在於墨守一個不合時宜的“科考制度”和扭曲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維。再加上台灣人這種取巧、“抓重點做事”的民族性,“知識”被簡化成了“考試的分數”,然後大家再一窩蜂地上補習班磨練考試的技巧和訣竅,到最後“大考的高分”就變成了“知識能力”甚至“聰明才智”的代表標誌,可以為考生帶來無盡的欽羨、福利和優渥的生活,問題是考試的高分就代表聰明才智和能力嗎?就更別提其他更高等的價值,如“造福人群”、“道德勇氣”、和“是非規矩”等觀念了。
這裡忽然令我想到另一個被台灣人粗鄙地扭曲的概念:民主。首先,台灣人先把“民主”(democracy)的概念,簡化為“投票行為”和“人多就贏”,然後再無所不用其極地操弄這個過程,最後再聲稱這個選舉的過程是“民主的勝利”,事實是,這無關民主,而是幫派式的民粹。
回到教育的議題上來,台灣人短視、缺乏宏觀、取巧的民族性,使得學校教育淪為“協助學生取得高分”的機構、大學變成了職業訓練所,大家只看文憑、只講業績,把教育弄得這麼膚淺了,再回過頭來規責於“台灣人的勤儉精神”,這真是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勤儉精神”一定要大學或研究所文憑才能發揮嗎?到技職體系把實務練好了不能出來發揮“勤儉精神”嗎?
問題不在“勤儉精神”,問題在扭曲的價值觀,這一點,全部的人都有份,不只是教育部的事。
8 樓 franzwong 發言於2010-09-08 14:29:12 1 1
應該主要依靠能力分校多於能力分班
7 樓 white1c 發言於2010-09-08 12:16:05 1 0
錯誤的教育措施改解決不了問題在癥結,現象都說的很清楚,改善方法作下去真的有辦法改嗎,社會制度,傳統觀念,教育體系沒有改變,永遠脫離不了惡性競爭的宿命.教育部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環節,教改教改改不了的社會現實人性面.
6 樓 miguelalejandrochen 發言於2010-09-08 10:50:10 5 2
不能力分組的結果,造成想讀書的同學不得安寧;不想讀書的也痛苦掙扎。
能力分組沒有錯!錯在教育當局不重技職教育,不懂得因材適教,讓想讀書的人有適當的學習環境;對學習意願低的人則應善誘導之,以啟迪開發其多元潛能。
教育當局的能力分組只知分前、後段;最後變成照顧前段班卻放棄後段班。
5 樓 kmlvli 發言於2010-09-08 10:08:29 2 2
可恥的是彰化陽明國中那些家長。明明大家都繳稅來負擔國民義務教育,憑什麼你有權利要求校長為你們的小孩挑選學校裡所謂教學比較好的老師?有錢有本事自己教。不然找高國華來教。
4 樓 actinia 發言於2010-09-08 09:27:38 1 1
如果有教過英文,這些人就會發現某些學生在抄英文時是抬頭看一個字母後再低頭寫一個字母。把這樣情形的學生放在一起學習,一下子就會自己放棄了。
但這也不是說他們不聰明,極可能有某些生理上的障礙。這也不是分班或者加強輔導可以改善的。
這樣的情形不可忽視。
3 樓 tiger200503 發言於2010-09-08 09:07:59 4 2
這是非常中肯的一篇文章~~~ 給你鼓掌鼓掌
2 樓 bigbass 發言於2010-09-08 08:38:12 1 2
公立中學應該拒絕能力分班,
人人生而平等, 如果不是智障, 那麼平等的唸書, 平等的學習機會, 就是一種社會對於基本人權的尊重.
在台灣根深蒂固功利主義的升學主義觀念, 對於弱勢家庭的弱勢學生, 真能落實補救教學嗎?
最多的就是分入放牛班裡任其自生自滅.
國中三年算是人生的起步階段, 社會應該給予任何一個功課差的學生回頭上進的可能,
同時也讓學生彼此融入, 學習社會與群體, 相對尊重與平等人權.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我想並不是增加過多的學習壓力, 應該是鼓勵與啟發學生對於課程與知識的學習興趣.
從平等中去學習的每一個人, 都應該會有更開放的人生觀, 更友善的創造力.
1 樓 legend13 發言於2010-09-08 03:19:22 5 2
其實問題不在升學、能力分班.............而是台灣不看重職業教育 !!!
不唸書就是~~~~~沒前途
始作俑者................教育部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9-9 02:46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