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黃化宇]兩漢開國中興傳志暨東漢秘史(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1
發表於 2015-6-17 11:57:08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七回     斬首堆橫氣愈雄 佞賊空謀囚漢將

  次日,光武引軍至昆陽入城。王邑、巨無霸領兵攔住,光武曰:「小寇還不退兵,尚敢搦戰!今日陣前立斬汝等。」王邑大怒,曰:「白水反寇,敢言大話!」縱馬提刀,直取漢將。
  岑彭、馬武、杜貌、姚期、劉壟臧宮、紀敞等衝入其陣。巨無霸、王邑、廉丹、呂傲、李忠眾將一齊對廝,金鼓喧天,喊聲震地。城中鄧禹放出雄兵一千,猛將二十,一齊外攻內掠,王軍大敗。殺得屍橫山積,血漲河流。巨無霸急將聚獸牌鼓動,虎、豹、犀、象一齊助陣。光武急領眾將殺開血路而走。正得通州軍卒運糧送至,一齊擁出城去。惟岑彭追殺王邑,趕出陣去。約行五里之遙,見嚴尤於山下路側,丟下王邑,且捉嚴尤。
  躍馬追近,不覺地有陷坑,連人帶馬墮入其內,此名陷虎之計也。有詩為證:將軍勇略震天才,路海奔鯨躍浪開。
  未識奸謀暗垂餌,一鉤吞上釣魚台。
  那嚴尤既陷岑彭,令大將以鉤拖出,綁縛押至王元帥寨中。
  王尋大喜,謂彭曰:「我王新室未有負汝,何故反主降劉?今命遭於吾手。」岑彭罵曰:「群豚豎子,詭計陷吾,何足為羨?
  」王尋令將陷入囚車,著末將李忠點兵三十,押送長安見帝親斬。
  李忠領軍星夜押出,行經數日,到一高山。忽聽炮響一聲,坡後千軍閃出,當頭一將金盔銀甲,玉帶絳袍,手提大桿刀,身跨紅鬃馬,黃旗上書著「敕賜反國漢將蘇成」。大喝一聲,攔住去路。李忠出馬告曰:「元帥王尋,著吾長安連取糧草,大王休得阻擋。」蘇成曰:「汝乃王莽之軍?」忠曰:「然也。
  」蘇成聽是王軍,提刀趕殺。二馬相交,戰不兩合,李忠敗走。
  蘇成不趕,奪其囚車,往山而去。至寨視之,乃岑彭也。遂解其縛,扶出謂曰:「不想故人遭於賊子之手,非吾於此,難脫其難。」彭曰:「多感大恩救援,雖結草銜環以相報也.!」
  有詩為證:
  岑彭追戰墮王兵,蘇將途逢救故人。
  斂卒傷民無止息,皇圖並立日同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2
發表於 2015-6-17 11:57:35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八回     英雄勢逼反王軍 爭名奪利空呈表

  卻說李忠引殘軍奔走長安,入朝見帝奏曰:「小臣陷住岑彭,押至半途,被敕賜反將蘇成奪去,殺害軍兵,臣不能抵敵,故此敗還。乞我王姑宥!」王莽聞奏大怒,曰:「能捉不能押,則有怠慢之心,以欺皇上!」喝令擒下處斬。竇融急出奏曰:「蘇成世之勇將,小可難敵。用人之際,不可損壞軍將,乞陛下仁有!」帝准奏,遂赦其罪。再令押軍二十萬,搬運糧草,送往寨門。李忠謝恩出朝,即起軍糧回寨。
  行經數日,至潁川山口。遙望一隊軍馬飛奔趕來,唬殺李忠,惶惶無措。至近視之,乃岑彭領軍截路。李忠欲接戰,岑彭叫曰:「吾助王莽之時,漢起白水,其勢力極小,吾與累戰長安,終不能勝彼之敵。今漢雖受困昆陽,比於白水之戰力增萬倍。將軍難與天違,莫若棄王歸漢,以全一世之名。若不願從,吾必奪糧。將軍若空回營去,王尋為將不明,兼此二理所厭,必見處斬。豈不功名兩失,而身受辱哉?願將軍思之。」
  李忠聽罷,低首無言,喟然歎曰:「非吾不能全忠,實難與天意相違!」遂下馬施禮,將二十萬糧草並眾軍馬,悉順歸漢。
  岑彭遂與蘇成引李忠軍馬,護送人城。光武迎接,大喜,謂彭曰:「因禍而反福也!」後有詩贊曰:赤心耿耿貫長虹,百戰昆陽第一功。
  奪輅反軍歸凱日,揚鞭策馬氣豪雄。
  卻說王尋於寨中聽知李忠降漢,急寫表文,令呂傲齎報朝廷。呂傲上馬行經數日,至長安入朝。近臣奏知王莽,言元帥王尋令人上表。王莽宣至,呂傲呈上表曰:臣領陛下敕旨,取拔昆陽,克志勵精,心懷惕惕。日伏兵於西城,夜整軍於北塞。晨昏擊戰,旦夕操戈。殺將士於疆場,屍橫山積;斬軍兵於塞野,血漲河流。蔽日愁天,昏雲黑地。
  因此數月之餘未能攻破。臣等非不堅志,奈漢兵驍勇,勢力難驅。前者捉獲岑彭,令末將李忠解送陛下親馘。不意途逢賊子,搶奪囚車,以致功勞埋沒,名譽掩藏。又聞陛下著解軍糧濟臣之急,亦被反將岑彭驅服李忠降漢,糧車草輅,俱奪入城,使臣等眾軍束手無措。今劉秀兵多食廣,日益威名。臣不辭萬罪,敢瀆天顏,願陛下再發大兵,協同攻擊,則妖人可破於旦夕矣!
  臣王尋誠惶誠恐,稽首頓首百拜。謹表上聞。
  帝覽表大驚,謂諸近臣曰:「若此之失,如之奈何?」呂傲奏曰:「塞軍勞苦,累戰數月,俱未蒙賞。糧草又被漢軍奪去,眾皆失望,恐一朝心變,難以服之!乞我主參詳。」帝聞奏,傳旨,令:「呂傲押送老牛膳羊往寨賞軍,再起大軍二萬,同往助擊」。呂傲謝恩出朝,即點大兵押送老牛十萬,膳羊十萬。前行至昆陽山中,一陣大風,其羊皆化為石。眾皆大驚。
  再至西山過河,老牛皆投入水。眾將束手無言,空回營塞而去。
  有詩為證:
  國衰妖孽至,勢敗禍相纏。
  羊化為江石,牛奔入渚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3
發表於 2015-6-17 11:58:02 |只看該作者
第二十九回     創業興王遍事賢 明賢一舉妖人破

  卻說光武與眾將議曰:「王兵雖弱,不禁大敵,有此妖人怪助,何日可解重圍?」馮異曰:「主公勿慮,臣舉一人,可除妖害。」光武曰:「公舉何人?」異曰:「舊日漢臣馬忠之子馬援,字文淵,現為陳州太守。能使硬鐵飛鍤,遠過百步。
  若得此人至日,縱使妖牌聚獸,其鍤能破,牌碎妖亡,則昆陽不戰而解矣!」光武同馮異上馬,往陳州而去。
  卻說馬援正於廳堂理事,手下稟曰:「府外有一先生,來謁太守,未敢擅入。」馬援出迎,乃師父嚴子陵也。接入後堂,施禮坐畢,問曰:「師父此來何意?」子陵曰:「大漢文叔,昆陽受困,不能解脫,君肯救助,王軍必敗。且文叔寬仁智士,若興漢室之後,決以重酬,君意何如?」援曰:「吾父原任漢臣,既師父親至,願往相扶。」正話之間,一陣風過,見有紅光貫日,子陵乃袖占一課,謂援曰:「今日午後,文叔必至也。
  」馬援聽說,即安排位次,與子陵雙騎出迎西門而去。
  卻說光武約行十數里之地,遙望一簇人馬擺道而來。至近視之,乃故人子陵也,忙跳下馬施禮。馬援伏於光武之前。光武問曰:「此何官長?」子陵曰:「吾弟子馬援也。」光武聽罷,忙近抱起,謂曰:「久仰將軍,未能一會。」援曰:「未獲遠迎,乞我主宥罪!」光武謂子陵曰:「秀經數年,不能成就漢業,奈何治之?」子陵曰:「搏虎先投其食,釣魚先投其餌,君若不有昆陽,王軍百萬難破敵之。今幸困守於城,盡引其兵攻襲,破之大勢已去,彼何能為取長安,正易於反掌耳,豈足憂哉!」言訖,遂邀入城。馬援急令設宴,筵會三日,馬援點軍三千,同光武等行至昆陽,入城而去。有詩為證:末入飛熊兆幕帷,已求賢士拯時危。
  雖無滅楚三英杰,也有陳平六出奇。
  那光武於昆陽城聚集大軍十萬,號為二十萬之多,問子陵曰:「師父可施何計,破此危急?」子陵曰:「王尋兵按西門,可令吳漢、岑彭、臧宮引軍一萬,往北從西,劫王邑之寨,使此二將不能出戰。令賈復、姚期領軍三千,望西山下埋伏。令馬援領軍三千,與巨無霸搦戰,詐敗引至西山,舉旗為號,四下伏兵並起,一齊掩殺。主公與馬武、傅竣卓茂引軍六萬,乘勢後襲,則無霸可擒矣。」光武大喜,曰:「師父雄才,猶高呂望!」即令眾將各領大軍埋伏去訖。
  卻說王尋令無霸領軍百萬為前隊,王邑、嚴尤領軍五十萬為中隊,王尋領軍二十萬為末隊。至城下,叫漢軍出陣。馬援出馬,身披青龍水銀甲,頭頂雉纓百寶盔,手提丈八槍,坐下青鬃馬,立於陣前,罵曰:「妖邪賊子!三合捉汝,顯我英雄!
  」無霸曰:「無名賊子,敢來對陣!」援曰:「吾漢朝歷代功臣,陳州太守馬援將軍是也。」無霸令廉丹出馬,二人交不兩合,廉丹敗走。無霸奮怒,掄刀直取,二人交戰十合,馬援詐敗,無霸迫近,又戰三合,馬援敗走,引至西山下。旌旗展處,坡後伏兵並起,金鼓齊鳴,喊聲叫殺。姚期、賈復二人西邊夾攻,無霸困於垓心,不能衝出。姚期叫曰:「怪顏妖賊,早下受降,免遭擒斬!」無霸大怒,橫刀再戰。姚期、賈復、馬援三人夾攻,無霸抵敵不住,拿起聚獸牌,正欲敲動,被馬援略起飛鍤,大喝一聲,鍤中牌響,碎作飛散。姚期急扯弓望無霸腦後一箭,化作狼煙而起。黑雲內,昏矇不見。有詩為證:萬甲藏胸壯氣昂,馬前一躍破天荒。
  飛鍤略起狼煙散,害國妖人聚獸亡。
  又言巨霸詩曰:
  力賽英雄項楚王,可憐一命喪昆陽。
  縱教聚獸能驅虎,豈敵垓前大會場!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4
發表於 2015-6-17 11:58:34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回     勇將齊迎敵寇亡 敵破也知居士好

  卻說王尋、王邑見殺巨無霸,急退兵回寨。姚期、賈復、馬援促兵追趕,撞陣衝殺。岑彭、臧宮、吳漢、杜貌、紀敞、劉隆等伏兵四起,擒捉王尋。
  光武見勝,急引傅竣馬武、卓茂大軍六萬,合併擊殺。
  城中鼓噪而出,內外合攻,喊呼戰殺,聲動天地。王軍大潰,走者自相踐踏,伏屍百里。
  時雷聲大作,屋瓦皆飛,雨傾如注,水漲河漫。山中虎豹,足戰心驚。天為助雨,水為不流,士卒赴溺死者數萬之餘。惟王邑、嚴尤輕騎,乘死人渡水逃去。光武等盡獲其軍實輜重,盔甲珍寶,不勝其數。後人有詩曰:藹藹征雲蔽日光,天愁地位鬼神藏。
  血流河漲屍山積,尤勝垓前困楚王。
  卻說嚴子陵解脫昆陽之難,私奔出城,潛入山中,隱名避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5
發表於 2015-6-17 11:59:06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一回     成功猶有故人思 智士宏謀終大器

  卻說光武收軍入城,設宴會將,賞勞諸軍。惟不見子陵,甚懷憂切。鄧禹曰:「主公少慮,子陵素愛隱樂,不求聞達。
  今為主公解除急難,喜不自勝,必歸山避世去也,可暫舍之。
  」光武從勸,遂寫表文,令人申奏更始。表曰:昔高皇創業,徒步布衣,仗三尺劍而安天下,則有張良、蕭何、韓信三杰之謀,而楚競不能與之爭也。不意呂后專權,操機設變,斬忠臣而戕骨肉,則天下幾平息矣!幸文帝頗聞善政,繼續江山。傳至平卑,賊臣握柄,奪其位而弒其身;殞其名而滅其姓。蓋為昏矇弱甚,不能制理奸謀,使祖宗萬載洪基,一旦墮於莽賊!天下紛紛,生民塗炭,秀倖存於白水起集義兵,效文王聘姜渭水,竊高祖拜將郊壇,略服南陽,少安兵甲,遂立陛下為君,以嗣先王之業。庶不失乎天下之望,而有利於社稷之福!今尚寇害未除,安危難一,願陛下亦宜勵精圖治,刻志於朝,納直去奸,參謀決略,務致太平,則臣等之萬幸矣。
  諒陛下聖德仁威,不勞臣慮。今秀昆陽擊拔,旦夕操戈,久困寇攘之圍,不能施征服釋。城糧磐盡,兵卒饑亡,感上天垂恤孤窮,幸濟危途之急,頓使陽回幽谷,枯木生梯!略集眾兵,銳精日益。破無霸於西山,斬王尋於北野,雷風大作,雨注成河。趕王邑、嚴尤輕騎渡走;驅廉丹、呂傲溺水淹亡。唬虎豹於山崖,伏屍骸於坡上。聲震天闕,威鳴地府。秀苟全一勝,略獲娛情,畢陛下仁恩所被,而致臣等之幸也!臣秀誠惶誠恐,頓首,稽首,百拜,謹奉表上聞。
  更始覽表大喜,欲飛詔加封劉秀功勞。時八名賊臣朱鮪等,見秀表奏大獲勝功,乃私相計議曰:「今劉秀兄弟掌握兵權,威名日甚,恐聖上寵他之能,厭吾之保莫若囑帝除之,使吾等得為重用。」眾皆然之。遂私入後殿見帝,陰讒其事。
  更始聽罷,沉吟不敢形發。部將劉稷聞之,立起怒曰:「更始何不仁也!伯升兄弟為此東征西討,北伐南攻,受盡百千汗馬之勞,圖成大事。又推義讓之心,推居帝位。今汝安平宴享,彼甘士卒之身,而反言欲害之,是何理耶!」更始聞言,即宣劉稷至殿,喝令擒下斬首,不容再說。
  劉縯急上奏曰:「陛下且止,今王莽未除,不可先壞己將,恐眾士異心,難同舉略。乞陛下仁有!」朱鮪在傍譖曰:「陛下斬者尤當,今劉縯兵威勢大,與稷同謀,欲奪陛下之權。就彼兄弟之職,陛下可將二人除之,以絕身邊之患。」更始准奏,令將縯、稷一同斬首。武士得令,推下金階。劉縯仰天歎曰:「令吾大事已成,恨未能掃除內賊,以清國政,則雖死而無憾矣!」言罷,引頸受刃。有詩為證:威名凜凜震華夷,四海來蘇望義旗。
  一旦命罹奸佞手,忍聲拋恨殞丹墀。
  卻說光武於昆陽聞知兄縯被賊臣朱鮪譖殺,頓使魂飛氣絕,悶倒於地。眾將急救,多時方醒。放聲大哭曰:「吾兄揚威四海,聲震京華,不意被賊子所害,失我群行!」眾將聞悲,俱各掩泣。
  是日,光武思兄被害,坐臥不安,即起軍馳詣宛城,安服更始。諸州官屬悉出接迎。秀端容厲色,不容交接私語,眾皆畏服。及至朝見,更始和顏悅色,低聲相應,未嘗以取伐昆陽之功為念,亦未以兄之見害為懷。孝服不思,喪哀不舉,飲食坐笑如常。惟枕席之上則有涕泣而已。更始見其寬宏如此,大慚而愧之,遂拜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仁主之心於此可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6
發表於 2015-6-18 09:58:24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二回     小人狹隘豈成材 聞風競獻歸仁裡

  卻說王邑、嚴尤走至長安。入朝見帝,泣而言曰:「臣該萬死!圍守昆陽,被嚴子陵設計,引馬援數將,能使飛鍤,打破聚獸牌,殺死先鋒無霸。卻斬元帥王尋,不覺風雷迅作,雨下成河,將卒軍兵悉遭淹溺,惟臣等乘死人渡水,幸得殘生,乞陛下將何御治?」王莽聞說,心驚膽戰,無計可施,乃長歎曰:「吾起大軍百萬,擬立成功,豈料敗於妖人之手!而致有今日之憂哉!」頓足捶胸,吁嗟不已。
  退朝悶坐,若醉若癡,終日不能飲食,但以魚鰒酒啖而已。
  玩讀兵書,亦無情意。倦困昏庸,凴几伏寐,不復安於枕席,而時有惕之惶懼。有詩為證:默默無言欲斷魂,捶胸跌足懶傾樽。
  當時若不回頭早,今日應知有此顰。
  那光武起軍攻拔長安,以鄧禹為元帥,岑彭、姚期為先鋒,馬武、杜貌為左右使。是日,統領大軍十萬,戰將百員,炮響一聲,齊躍上馬出城。旌旗蔽日,塵土遮天。約行數里,忽前一隊軍兵,飛躍走近,當頭二將望光武,忙奔下馬,伏呼萬歲。
  光武曰:「汝等何方將士?」答曰:「臣乃成紀隗、囂周宗是也。聞主公舉兵滅寇,小臣二將先破隴西、武都二郡,帶領軍士十萬,特來迎接,乞主公納用。」光武大喜,遂封二將為左右引駕師。二人謝恩,上馬前行。
  卻說茂陵公孫述聞漢兵臨聚大軍於成都,自稱輔漢將軍兼益州牧,前來迎秀。至武關,欲攻關。三輔將鄧曄、於匡二人知漢兵至,急開關門迎入。於是諸州郡縣,不征自降,各稱漢將。應接獻貢糧者,難悉其數。
  至潼關,未聞獻接。鄧禹即寫下戰書,令將射入關上。書曰:禹聞秦朝失政,賊子當權,蓋以斯、高二佐之奸而致。扶蘇非命之死,是天之所以速秦之滅也。今奸臣王莽,弒戳平皇,奪帝位自尊。苛法復興,天下倉生失望,士卒罹災,以致旱澇不均,賊荒竟起。今吾主劉秀,聖智明君,德澤高沾於四海,仁風遠播於群芳。略集義兵,起兵白水,欲為先王雪恨。黎庶清憂,感天神之佑助,賴將士之匡扶,掠郡攻城,望風僕偃。
  殺蘇雄於泚水,斬王將於昆陽。諸縣官軍,悉稱漢應。今武關已下,潼關豈能存?如書到日,早省開降,莫待火急燃眉,悔思晚矣!大漢元帥鄧禹謹書。
  把關首將接書,讀罷,三思而歎曰:「非吾不能全忠,乃天意也,人豈違哉!」遂令軍卒開門,親出關外迎接。望光武伏於馬前,告曰:「小將接遲,恕臣萬死!乞主公恩宥。」光武大喜,問曰:「汝何姓名?」答曰:「小將祭遵是也。」言罷,請入關中,安下軍馬。有詩為證:皂蓋朱幡擁翠貂,風威肅草動山遙天河未挽兵先洗,城郭咸歸將已饒。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7
發表於 2015-6-18 09:59:02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三回     雪恥爭迎掃奸賊 操謀蔽主心過望

  卻說王莽設朝,會眾文武,正議敗兵之事。忽大使奏曰:「我主事急!祭遵把守潼關獻降,納秀兵馬,都入關下寨,乞陛下早發兵御,莫待臨城難與攻掠。」王莽聞奏大驚,急令蘇獻為元帥,邳彤為先鋒,盡起御林大軍二十萬,名將數十員,御駕親征出城。至長樂坡屯駐。
  卻說光武知王莽兵至,急引大軍出坡對陣。王莽出馬謂光武曰:「秦傳漢,漢傳王,天數然也,非吾霸奪。子若肯罷戰休兵,即指潼關為界,東屬劉氏,西屬王朝,立馬兩國,何不可乎?」光武曰:「若欲和兵兩國,除有平帝子嬰並劉氏三千餘口活卻還我,即時罷戰。」馬武出曰:「王莽反賊!記得教場比試,嗔嫌丑漢馬武將軍否?」王莽怒而叫曰:「誰拿丑漢?」邳彤應聲而出,手提方天戟,坐下雪蹄馬,立於陣前,大叫言曰:「汝縱有拔山之力,過天之勢,今日定欲拿汝,以復王尋之仇!」馬武大喜,縱馬提刀,直取邳彤。二人交鋒,激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王莽軍中急令王瞻、李順、孫通、高密、李建、李顏宗、王卿、王煥、王武一齊助戰。九將聽旨,飛奔入陣。
  光武見王軍助陣,亦令姚期、陳竣劉壟傅竣朱祐、馮異、岑彭、祭遵、景丹、王常等一齊混戰。王軍大敗,岑彭活捉蘇獻。王莽撥回馬走,光武引兵追趕。王莽入城,令卒閉緊,光武眾將一齊圍上。
  九月戊申,城內竇融獻開宣平西門,迎接漢兵。光武傳令:「不許傷害百姓。如違者即斬」。眾將肅然而進,毫無干犯。
  邳彤知軍入城,急令東宮王禹開東門走訖。光武引眾軍放火燒著午門及未央宮,搜王莽家屬,皇親國戚盡皆誅戮,惟不見王莽。光武傳令曉諭百姓:「如有隱藏王莽,九族皆誅。有拿獲送獻者,千金賞賜,許令諸人入宮搜捉」。時有客人姓吳,被王莽罰錢賞軍,不能還家。聽得諭旨許人民共搜,即提菜刀一把,尋入東宮而去。
  卻說王莽見火連內禁,急至宣室,旋席隨鬥而坐,乃歎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今漢兵以火焚宮,吾避於此,豈奈我哉?」庚戍旦,復於漸台之上,閉閣而坐。至申時,吳公搜入宮內,尋見有高台二所,殿閣深宮,四圍水繞,乃曰:「王莽必在此台之上。」放下吊橋而過,至上閣內殿,見著黃袍玉帶,以腳排開莽門,進前拿住王莽,謂曰:「賊子今遭吾手。」王莽告曰:「吾將錦包袱賜汝,內有寶物,乞留殘命!
  」吳公接著錦包袱,又扯下台。
  忽太尉李清走至,將吳公打倒,拿下王莽,出見光武請賞。
  光武大喜,正欲賞清,吳公走至,告曰:「小人拿住王莽,被彼搶來,乞主公詳察。」光武曰:「汝有何證?」吳公曰:「小人有。」吳公遂將錦包袱獻上。光武解開視之,乃國朝玉櫻鄧禹曰:「今日江山還歸吾主!」光武大笑,遂賞吳公萬錢,吳公叩首拜謝而出,乃曰:「為此賊久淹於是,使吾拋妻數載,棄母多年,今日才償舊恨,得轉家鄉!」言訖,遂回而去。
  卻說光武,是日與眾將士登於漸台殿上,書曰「十二帝王之靈」,擺列香燭於席,祭雪仇恨。將王莽、蘇獻推跪神位之前,聽宣祭奠。令敕文官高聲朗讀,其祭文曰:漢室山河,二百餘年。平皇勢弱,賊子當權。弒君殺父,抗敕違宣。秀恢天下,聘士求賢。奸臣捉至,細割刀千。一酬君恨,二雪父冤。香花祭畢,聖祖昇天。
  祭畢,將蘇獻斬首,莽凌遲細割,分散其屍。爭相殺者數十人,以莽首懸於城下。百姓觀者,或擲之於地,或切食其舌,人人共惡而誅之。後言王莽詩曰:百計徒勞苦戰疆,江山依舊屬劉皇。
  粉身碎骨誠堪恨!擊首拋骸亦可傷。
  斗酒何能稱奠祭,荒碑誰為泣銘堂。
  當時解省回頭早,免使龍泉劍下亡。
  那光武大設筵會,宴賀功臣。眾將飲於席上,唧唧噥噥,欲立光武為帝。光武知其意,仗劍出席而言曰:「汝等眾人,再有交頭接耳,胡亂言者,即斬。」嚇得眾將無一敢言。更始坐於長安,眾臣朝拜禮畢,加封秀為大司馬,著行司隸校尉,於前殿整修宮府,與秀等諸將議事於內。朝罷,各散。
  時八賊朱鮪等議曰:「今劉秀破卻王莽,國家重柄都在其手,兼其部下諸將不離左右,我等將何奈之?」胡殷曰:「我有一計,可害其命。」鮪曰:「汝有何計?」殷曰:「來朝奏帝,令劉秀部下諸將,封出各郡為官,使劉秀身無一措,不能成立大事,然後慢而圖之,何難之有!此乃張良左遷諸侯之法也。」朱鮪聽言,大喜。
  次日,入朝見帝,奏曰:「今劉秀破除王莽,皆其部將之力,建此大功,陛下若不封出為官,恐惹眾臣之怨,乞陛下聖鑒。」更始准奏,敕令尚書省檢功加職,擢出各處為官。是日傳旨,令其眾將各封外郡職守,不得久停於府。各謝恩畢,鄧禹曰:「此又賊臣之計,欲害主公,故散吾眾將,彼得行事。
  」光武曰:「縱乃賊臣之計,不可違逆聖旨。」眾將忍聲聽命,各登任所。光武送至灞陵橋,淚下分手,自歎回府而去。鄧禹謂眾將曰:「汝等須從旨命,暫散為官,務宜精探消息,匡救主公。不枉汝等英雄之志,中於賊子之謀!」言罷,各赴任去。
  卻說胡殷見散劉秀之將,乃大喜,謂眾曰:「果中吾之計也!」眾答曰:「雖然散其眾將,奈劉秀帝之寵臣,何能殺害?
  」朱鮪曰:「吾有一計,使劉秀自殺。」眾問曰:「汝何計也?
  」鮪曰:「見今諸州盜賊競生,劫財殺命,可奏上更始,著其巡按河北。但與三五百人跟往,劉秀若到,賊必殺之而劫其財,豈不自送命乎?」張昂曰:「劉秀仁揚天下,德播萬方,人皆瞻仰而服,豈有害彼之心?若果欲行,可令一人假裝劉秀,先往河北諸州,拷刑官吏,勒騙軍民,使劉秀到日,人皆共惡而誅之,方能害也。」眾將大喜,遂依其計而行。
  惟胡殷貌類劉秀,即日私離京地,假扮巡行。經州過縣,俱要羊酒接迎,拷逼官民,勒財捎物。有陳詞告狀者,不令近見。凡出街市百姓觀者,俱要低首,兩旁不許抬視。牌至懷州,報知太守張國期,言:「司馬劉秀,各處查刷官吏,拷逼軍民,有錢者得活,無錢者受災,太守亦要預備,免遭刑戮」。國期聽罷而言曰:「人道劉秀德量齊天,今行此不仁不義之事,乃得一虛名耳!」言未訖,人報劉秀已至。國期大怒。急引壯軍五百,各披盔甲,上馬前迎。行經數里,到一山坡,遙望劉秀擺道而來。國期接上,仍依法禮而行,看其動靜果否。劉秀曰:「汝何不備羊酒遠迎,故此遲來?即有慢上之心!」喝令重打。
  國期見果有如是,大叫:「眾軍下手。」言罷,一齊擁出,四圍掩殺,嚇得胡殷勒馬急回軍走。國期催趕追上數里未及,即罷兵回府。
  胡殷走至長安,見眾人,具說前事,各皆大喜。謂曰:「劉秀此回,必遭吾計。」遂入朝見帝,奏曰:「今河北州郡,盜賊群生,黎民遭害。陛下可令大司馬劉秀,巡撫州縣百姓,庶保天下太平,我主安居帝位。」更始准奏。即傳旨齎敕。令司馬劉秀領軍五百,親往河北巡撫,待按完復命。
  時朱鮪八賊急先令人報知洛陽太守,言:「光武不仁,可用機暗殺,以貴酬功。」是日,光武領敕上馬離朝,逕往河北進發。眾軍前呼後擁,地震山驚。行近洛陽地方,令人齎牌報知太守,已臨城下。董期忙奔出接。迎至館驛,設席宴待。
  至日天晚,董期喚出一人,名焦休雄,謂曰:「今上司文書,言光武不仁,令吾暗害其命,汝若能乾是事,賞銀十錠。
  後報朝廷,再加官職。」休雄曰:「太守嚴命,小人即行。」
  遂藏短劍於身,逕人驛去。故言排席為由,潛於窗子之下。夜靜二更,見光武秉燭獨坐,玩觀《刺客荊軻之傳》,喟然歎曰:「刺客好無決斷,誤汝性命!」休雄聽罷,膽戰心驚,不知書內有此說話,只疑道破,慌忙伏於其前,告曰:「不干小人之事,乃太守董期,接奉上司文書,言爺爺不仁,故使小人為刺,暗害爺爺,乞留殘命!」光武曰:「前番來者非吾,乃賊臣胡殷假扮出巡,故使天下官民怨歸於我。」休雄曰:「若爺爺肯恕小人之罪,小人先往各州郡縣,備說情由,使不枉負爺爺之德。」光武曰:「此乃賊臣之計,非汝之罪也。但下次休行是事。」休雄叩首謝恩,急奔諸州報說情由。
  次日牌到懷州,張國期太守急整兵馬,自領僚屬官吏,出城遠迎。光武問曰:「汝等何處官吏?」答曰:「懷州太守張國期,帶領本府官吏人馬,迎接主公。」光武曰:「懷州至此,路途甚遠,汝何是遠迎耶?」國期曰:「昨日焦休雄報說前日案臨,非主公親體,乃賊臣胡殷假裝計害。今主公親臨,小尹故速遠迓,乞大恩宥罪!」光武大喜,遂令前行至城人府。國期親整察院,請入安坐,大設席宴。有詩為證:屏開丹孔雀,褥隱繡鴛鴦。
  玉盞斟瓊液,金爐爇寶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8
發表於 2015-6-18 09:59:36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四回     杖策追君意遠圖 愚拜王郎欺正葉

  光武正宴間,忽人報說「禍事已到,請太守將何御拒?」
  國期聞說,慌忙無措,問曰:「何處軍兵?」答曰:「碗子城混天大王,今兵馬都已入城,請太守急作區處。」唬得光武等各個驚懼!國期急備人馬防禦,同光武急出視之。見其從西門街擺隊飛來,當頭一將,頭頂金盔,身披鎖甲,手提丈八蛇矛,坐下駱駝神驥。見光武,忙奔下馬,拜伏於前。光武見是大將姚期,即回驚作喜,邀入衙內。各施禮畢,問曰:「旨命著汝為官,何起兵至此?」期曰:「自長安與主公別後,日夜縈係,並未赴登任所,只於碗子城聚兵探信。今聞主公巡按河北,領軍三千,特來保護駕往,庶免主公憂懼。」光武大喜,宴罷,同往河北。
  從白渡經過黃河,至東山下。小軍報曰:「前有大隊軍兵,兩員大將攔住去路,主公將何治之?」光武聞聽,親出探視之,乃馮異、王霸,亦言:「未赴任官,只於是處屯軍,探知主公消息,特往跟隨。」光武聞言大喜,遂令合兵前往。
  至近鄴城,縣官各出迎接,安於司坐,大設宴席。凡所過州郡,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徒,除莽苛政,吏民皆悅,各個爭持羊酒,迎接宴勞,秀皆不受。
  卻說南陽鄧禹,聞秀巡按河北,杖策急追。趕至河北,令人報知光武。光武急出迎接,攜手並人。至公廳,各施禮畢,光武曰:「破除王莽,吾得專封拜贈,先生遠來,寧欲仕乎?
  」禹對曰:「非也。但願主公威德加於四海,臣得效尺寸之功,垂功名於竹帛,臣之願也。」光武大笑,遂留同宿。禹進書一緘,呈與光武,書曰:昔文王治世施仁政,諸侯來朝。紂王續基,好淫佚,忠臣棄國。今我主親破王莽,天下未安。赤眉起青續之南,銅馬聚滹沱之北,中原擾亂,群庶號悲。且朝中更始,乃弱寡常才,不自聽斷。諸將皆庸人屈起,志在財幣,角勝爭鳴,威力相殘,疾侮忠良。非有明智奇謀,遠圖深慮,欲尊主於安民也,但朝夕自快而已。主公素有大德,已立威名。諸士聞風遠至,萬民仰德歡迎,軍政肅齊,信明賞罰。臣愚淺慮,主可精詳,欲為今之早計,莫如延攬英雄,悅服民心,觀歸社稷。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則天下不足定也。臣鄧禹頓首百拜,謹奉書。
  光武覽書讀罷,大喜,因令鄧禹常宿帳中,與定計議。每使諸將等軍要,皆詢訪於禹,以當其才。鄧禹復進曰:「臣聞邯鄲城小,槍賊果係漢室宗枝,若主公到彼,其人必降。」光武依言,遂與眾將領軍前行。
  至邯鄲下寨,令人報知。劉林忙出城接,邀入後衙施禮,各敘宗派。則光武為兄,劉林弟也。是日,大設宴待。劉林問姚期眾將:「今朝廷更始若何?」眾答曰:「更始不明信讒,八賊嫉賢妒能,顛頹國政,使天下紛紛而無定也!」林曰:「君既不明,難任重責,莫若於此佐立吾兄為帝,以眾人望,汝等若何?」眾將聞說,齊聲相應,曰:「公言極當!」遂選日邀光武坐於正堂,眾將列班於下。林謂秀曰:「哥皇起義除奸,身經萬戰,未被恩酬顯爵,返遭賊計所侵!況且更始非明智之君,信讒毀直,使天下英雄豪傑悉皆失望,恐一朝有變,則國屬他人,而費吾哥之力也。依愚所見,哥皇請就此為君,以從眾願。」言訖,眾將一齊拜舞,頓首山呼。光武見劉林串同眾將逼立為君,頓顏大怒,拔劍欲砍。劉林忙走一旁,嚇得眾將四散躲閃。光武怒氣衝衝,還寨去訖。
  卻說劉林見光武不從,獨於廳上閒坐。報曰:「有一先生來謁大王。」劉林遂出迎接。見其狀貌非俗,有若神仙之像,問曰:「先生來者有何貴幹?」先生答曰:「吾因觀望貴氣,尋至於此,故敢冒謁尊顏,乞姑恕罪!」林曰:「既有是言,敢煩一相。」「先生曰:「觀足下之相,不過王公之位,豈當是哉!」再游觀望,謂曰:「貴氣落於南市。」劉林遂與同出衙尋。行至南街上尤庵前,見一賣卦先生鋪上書著「成帝子劉子瑜,新居北市賣卦」。二人入鋪,望賣卦先生伏呼萬歲。劉林遂請至衙,問曰:「主公因何自苦於是?」答曰:「吾因王莽篡國,隱姓一十八年。今日略定,方才顯露。」是日,劉林遂立王朗子為帝,改號興隆元年,國號大漢皇帝。以國師桓法欽為左丞相,桓就克為右丞相,王赤龍為元帥,御弟劉林、張美、李獻為末將,四圍城門緊閉。
  光武知意,急領軍至城下,叫劉林問故。劉林曰:「前者立汝為君,險被所害。今已立卻成帝之子劉子瑜也,免勞後顧。
  」光武曰:「既然如是,敢問皇帝聖關多少?」林曰:「二十八歲也。」光武曰:「兄弟錯矣!成帝在位二十六年,壽四十六崩;傳位哀帝,在位七年,壽二十六歲崩;又立平帝,在位五年,壽十四歲,被王莽鴆殺;再立子嬰三年,王莽十五年,算至此,則子瑜四十六歲也,豈不詐乎?兄弟休信他人惑言,多是王莽枝葉,故假我漢名養銳,以嗣王莽之業,可不自察?」王郎子聽說,大叫曰:「吾非漢室子瑜,眾將豈能掩飾,肯立我哉?汝雖劉姓,乃假漢妖人,非正枝葉!」言罷,叫眾將:「誰敢先出,拿此反漢劉秀。」忽元帥王赤龍應聲出曰:「小將願敵。」言罷,引數員猛將,五百雄兵,飛身上馬。使一柄大桿刀,立於陣前,叫小將對敵。姚期出馬,二人交戰十合,赤龍敗走。張美、李獻二人,忙出交戰。姚期戰無數合,二人敗走不禁。光武率兵趕殺,其將都入城去。光武叫曰:「劉林兄弟,休被他人誘惑,骨肉相戕!可早省察,共佐更始,立祖宗之業,顯後世之名。」劉林不聽,緊閉城池。
  光武分兵圍守一月,尚未降服。王郎子問眾將曰:「劉秀兵多將勇,何以退之?」劉林曰:「主公勿慮,河中府大槍賊處,有軍十萬,乃吾兄劉庭也。臣往求借,彼必相助。若得此兵,至日可破劉秀。」王郎子曰:「今被困守月餘,正在危險,汝若往借,須要急回助救。」林曰:「不勞致囑,臣當竭力匡扶。」言罷上馬,衝出陣去,前望河中進發。
  至蒲關令人報知。劉庭急出迎接,施禮坐畢,劉林具說借軍之事。庭曰:「起軍容易,奈少先鋒當陣,將何如耶?」言未訖,一將飛出應曰:「小將可往先鋒。」視之,乃上將邳彤也。劉庭大喜,遂令邳彤領軍一萬前行,劉庭、劉林領軍九萬後往。行經數日,至邯鄲城下。光武急分兵對陣。姚期出馬謂曰:「吾與汝素無仇,何故逆天助寇,枉費勞力乎!」邳彤曰:「為王新室服仇,故來擒汝,早下馬降,可全生命!」姚期大怒,躍馬橫刀,殺人其陣。二人交戰二十合,不分勝負,各將軍回陣,來日再決。邳彤領王莽太子王禹撞至城下,叫開門,救兵都至。王郎子於城上望見,認是東宮王禹,思放其人,恐泄己事,遂攀弓搭箭,射死王禹,墮於馬下,不放邳彤軍入。邳彤見射死王禹,痛哭卻兵,衝殺出陣,奔往他方而去。
  卻說劉庭、劉林後軍將至,光武親領大軍對陣。王郎子見救兵都至,急放城中一萬人馬出助。兩下夾攻,光武大敗,引軍回走,王郎子同桓法欽、劉庭、劉林引軍急趕。光武望南而走,小軍趕曰:「前有三員大將,領軍攔路。」光武大驚,至近視之,乃臧宮、王貂、賈復是也。有詩為證:塵途逢主主逢臣,臣主相逢喜自新。
  攜手並歸軍營裡,君臣相遇古難親。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9
發表於 2015-6-18 10:00:19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五回     傾扶漢主滅奸邪 民感仁威歸聖主

  卻說賈復等三將迎著光武,邀入台城,安撫百姓,頓歇軍兵。忽聽炮響一聲,桓法欽引軍圍城。光武曰:「此處久困,何能退之?」禹曰:「此城無糧,不可虛守,莫若乘其未備,早開走出,再作區處。」光武從之。遂引眾將等軍,棄城出走。
  奔至元城將近,小軍報曰:「前有大將領軍攔路,如之奈何?」光武聞報,歎曰:「吾今休矣!」忽見其將飛至,叫曰:「小臣耿純,特來迎接,主公休得驚懼。」光武大喜,遂同入城。純令大設筵宴席待光武。忽人報曰:「王郎子兵至。」光武謂眾將曰:「誰能退卻王兵?」耿純大聲應曰:「臣有一計,可立斬王郎子。」光武問:「將軍何計?」耿純曰:「王郎子未知臣佐主公,今既兵來,臣領本部人馬一千五百,內藏賈復、臧宮,遠遠迎接,彼必無備。主公引軍後至,內攻外掠,必破之也。」光武大喜,遂引軍前去。
  約行十里之地,迎著王郎子兵,問曰:「汝等何人?」耿純曰:「吾等特來迎接聖駕,休得阻當。」王兵遂放其人。再至第三隊,被其擋住,不容進見。臧宮、賈復等俱入中隊,見其攔擋不放,乃大喝一聲,齊呼殺進。光武聽知,急引大軍助陣,裡應外合,叫殺連天。姚期、馮異、王霸撞入其陣,兩軍混戰,王兵大敗。王郎子、桓法欽擋敵不住,忙撥馬走。姚期等率軍趕殺,追將數里未及。
  光武急令鳴金收軍,入城安歇。鄧禹謂眾將曰:「今雖勝此一陣,王兵未曾傷折,倘若聚會,必乘勢敗來攻,使吾不備,汝等務宜謹守。」言未訖,急聽炮響一聲,桓法欽將城圍上。
  耿純進曰:「漁陽海馬賊劉顯處,有軍十萬,其人亦係漢皇枝葉,主公可往求借。若得此兵至助,必破王郎子也。」光武曰:「奈賊寇緊圍,不能勾出!」純曰:「臣夜開南門,與王兵對敵,主公開北門出往,何足憂哉!」光武大喜。
  至夜二更,純引兵開南門,大喊一聲,鳴金擊鼓,叫殺連天。光武引眾將開北門,飛走而去。耿純兩下正廝殺間,有軍卒報知桓法欽,言:「光武開北門走出去矣,尚何空戰?」法欽聞報,急收軍趕。
  卻說光武奔行十里之遙,忽聽山坡後炮響一聲,軍騎擁出,當頭一將,領兵截路。見光武龍顏鳳準,是帝王之像,即下馬施禮,問曰:「公非漢劉文叔乎?」光武曰:「然也。」其人聞說,忙伏頓首告曰:「臣接慢遲,乞主公宥罪!」光武攜起,問曰:「將軍何姓?」答曰:「臣乃幽州刺史耿弇是也。」光武大喜。忽聽後軍追至,耿禽急令子耿耳退兵,齊護光武入城。
  引見劉顯,接至後堂施禮,各敘宗派。顯乃光武之叔,問曰:「賢姪為何忙奔於此?」光武垂淚而言曰:「秀因巡按河北,至邯鄲城,不意劉林被人哄惑,言王郎子是劉子瑜,扶立為帝。
  又至河中串誘劉庭,共起大軍,反漢助王,與秀爭鋒。秀兵寡難敵,故投叔處借兵,乞念祖宗之仇,急相援濟。倘或成功,雖泉下亦不忘也。」劉顯聽罷,亦垂淚謂秀曰:「吾有大軍十萬,即起往救。」令弟劉李點兵,自陪宴待光武。
  忽人報:「有別駕至。言奉御來,要投謁見,未敢擅入。
  」顯令喚至,接於廳上。施禮畢,其人見光武,不言而出,暗統大軍一千,將衙圍祝光武知,急令眾將披掛,與劉顯上馬,出衙見別駕苗曾。光武問曰:「汝等圍此衙者,有何故也?」
  苗曾曰:「報小長安殺兄苗蒙之仇!」光武聞言,大怒,率兵拒至。忽王郎子兵至,衝殺入城,光武眾將一齊擁戰。鄧禹見其兵大,兩相夾攻,急令眾將領兵共保光武,衝殺出陣,奔投東海而去。王郎子、苗曾夾攻劉顯,衝得各逃四散,收軍閉城。
  郎加苗曾為本部太守,鎮撫漁陽。
  卻說眾將引軍二百,保護光武出走,詐稱王郎子兵過。行經數日,至近海地,小卒報曰:「前有一員勇將,領軍飛來,乞主公觀是何人?」光武大驚。其將奔至,見是光武,滾鞍下馬,拜伏於地,言「主公何故若此?」光武認是堅譚,急為攜起,二人相抱涕泣,哭訴前因。堅譚曰:「臣與主公別後,旦夕憂懷,故假名於海上為盜,探望消息。今聞主公出巡河北,與王郎子廝戰,特來尋護,不覺幸遇於此!」言訖,遂令合兵一處,暫行歇息,再當前進。有詩為證:山隔萬重音信杳,月明千里故人來。
  人生聚散猶萍梗,或向風前浪裡回。
  堅譚、光武合兵前行至一村莊。譚見光武面帶饑色,遂屯駐人馬,令軍侍膳。忽聽喧嘩之聲,一隊軍至。光武驚懼,急欲披掛,見其至近,乃賈復引軍來也。二人大喜,遂將麥餅獻與光武。光武問曰:「此物何處得來?」復曰:「臣於王郎子軍中奪來,見主公饑餓,故敢進獻。」光武笑曰:「將軍真乃虎口奪食!」忽姚期、王霸、馮異、馬成、耿耳俱領殘軍趕至,光武大喜,遂合兵前行。
  至三河縣,耿耳進曰:「此屬幽州之地,乃臣父所管之民,主公可詐言趕捉劉秀,人城安下,臣有區處。」光武許之,遂入城安訖。耿耳對縣官實將其事告知,縣官大喜,遂出參見。
  城內百姓人等,知是光武,各皆歡順。有詩為證:劉君勒馬過三河,州縣笙簫樂綺羅。
  四海仰瞻蘇雨露,萬民俱唱太平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80
發表於 2015-6-18 10:00:46 |只看該作者
第三十六回     天憐弱寡退邪兵 王霸合兵援帝難

  卻說光武於城內才安半月之餘,又被桓法欽趕至,將城圍祝光武引軍棄城出走,法欽擋住謂秀曰:「汝早下馬受降,免使朝攻暮擊。同扶漢室江山,如不願從,立時斬首。」姚期等一齊大罵:「奸賊詭徒!假吾漢室之名,貪榮立寇,若擒到手,把作王莽一般,分屍碎首!」法欽大怒,罵其眾將曰:「弱寡孤窮,安持大眾!」鄧禹曰:「群鴉小啄,豈敵鳳凰!」
  光武催軍搦戰。鼓噪旗幡。眾軍交馬,殺得天昏地慘,鬼哭神號。光武將雖雄勇,奈三千兵卒,豈敵二十萬之軍!光武正在危乏,力氣不加,仰天歎曰:「常道真天子下降,咸有百靈相助。今吾累困賊兵,何無應乎?」言未訖,忽正南上狂風大作,飛石揚沙,王將軍卒,各皆掩面四散。其後耿奔引領三千大軍,衝陣混殺,王軍大敗逃走。鄧禹急令收軍。耿弇進曰:「主公勿慮,今遼東烏桓國有軍數萬,臣同耿弇往彼求借,接助主公,斬除此賊,早安天下之民。」光武許之。耿弇父子上馬去訖。
  光武領軍從西南而往,經過州縣,俱屬王郎所管。行至昆陽,鄧禹曉會諸將,詐稱王郎子兵至,立於城下,叫上開門。
  遂入衙安下,即令縣官高戶急炊飯食。高戶與手下議曰:「恐是劉秀軍兵,待飯熟後,探聽虛實,方可與食。」但見軍來累累催逼,高戶愈生疑心,不令與食。其軍各人亂搶,高戶言曰:「正是劉秀兵也!」急入後衙擂鼓,催軍圍捉。光武知之,慌忙披掛上馬,引眾將往南門急走。高戶領軍趕襲。光武正至門下,高戶叫城上放下砍戕。姚期聞說,縱馬飛至門下,奮手一托,光武遂免其害,有詩為證:略舉擎國手,支持漢乾坤。
  若此英雄漢,誰堪與比論。
  光武等走出其城,鄧禹曰:「為此一餐小食,險失國家大事!」正欲前行,忽聽王郎軍至,勒馬復奔南走。晨餐宿夜,不敢入城。或食於道旁,或安於空舍。奔至蕪蔞亭時,天寒日凍,光武甚有饑色。馮異逕往民家求得豆粥一碗,進與光武,略充腹餒。
  再至曲陽傳逕過,聞王郎子領兵後趕,從者皆有恐懼之心。
  行至滹沱將近,小軍報曰:「前有大河阻隔,上無橋樑,下無船渡。又聽王軍後趕,如之奈何?」光武聞報,乃長聲歎曰:「前阻後逼,天亡我也!」王霸進言解曰:「臣乞往視,看可渡否?」光武令其急往。王霸飛至河邊,見江水泛漲,浪滾滔天,安能得渡?乃仰天祝曰:「吾主劉秀,仁德塞乎四海,與民除滅妖奸。奈賊兵勢大,力寡難敵,戰敗逃此經過,又逢大江阻隔,不能得渡。願天憐佑,護過此河,免亡賊兵之手!」
  祝罷,回報。光武忙相謂曰:「河可渡否?」王霸恐驚眾將,乃徐言跪而進曰:「冰堅可渡。」跟護官屬聽知皆喜。光武笑曰:「侯吏莫妄說也。」遂促兵前往。果見河水凍合。光武大喜,即躍馬縱轡而過。王郎催兵趕至河畔,見光武渡水而走,眾將一齊爭功,競奔躍過。未及至中,忽一陣風過,凍水粉碎,王郎十萬軍兵共溺河死。有胡曾詩曰:光武經營業未興,王郎兵急勢相凌。
  須知後漢功臣立,不及滹沱一片冰。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19:3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