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1
發表於 2015-6-27 15:06:36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回     後趙王勒獲劉曜



  冬十二月,後趙王石勒欲自將兵去救石虎。石生、程遐等固諫曰:「大王乃一國之主,不可擅離,宜命將往救之。」勒大怒,乃按劍叱遐等,謂記室參軍徐光曰:「庸人之情,皆謂劉曜鋒不可擋。昔日劉曜為將時,引甲十萬,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師老卒怠,吾以初銳擊之,一戰可擒矣!若洛陽不守,曜必自河北卷席而來,吾事去矣。卿以為何如?」徐光曰:「劉曜乘高候之勢,而不能進臨襄國,偏守金墉,此其無能。為懸軍三時,無攻戰之利,以大王威略臨之,彼必望旗奔敗。今此機會,所謂天授,授而弗應,禍之攸集乎?定天下在今一舉矣!」勒笑曰:「光之言是吾志也!」勒又問於佛圖澄,佛圖澄曰:「大軍若出,必擒劉曜,又何必問耶?」
  於是勒乃使內外戒嚴,令石堪去會滎陽,石虎進據石門,勒自統步卒四萬,濟自大竭,謂徐光曰:「劉曜盛兵於成臯關上,乃上策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陽,此成擒矣。」先是,大堨江水流澌風猛,人皆難度;及勒軍至冰泮,風停浪息;及勒軍渡畢,流澌大至,狂風亦起。勒大喜,以為神靈之助,乃改其地名曰:「靈昌津」。領兵復至成臯,勒見趙無守兵,大喜,舉手加額曰:「此天助我也!」傳令士卒卷甲銜枚,倍道兼行,出於鞶、訾之間。
  時趙王劉曜與嬖臣等飲博,不撫士卒,左右或諫,曜以為妖言,斬之。俄而洛水侯者與後趙前鋒交戰,擒羯送之。曜聞之知勒自來,色變,使釋金墉之圍,陳於洛西,眾十餘萬,南北十餘里。勒望見之,喜曰:「可以賀我矣!」率步騎四萬入洛陽,令石虎引步卒一萬攻趙中軍,石堪以精兵二萬擊其前,石勒自將後應。
  次日,見洛陽城內兵出,料必來戰。曜見石勒大驚,急使平先領兵三萬為前鋒,自統大眾後應。平先與石堪大戰於西陽門,石勒亦自貫甲冑,引兵五千出閶闔門,夾攻之。
  曜聞之,乃自飲酒數鬥,率步兵一萬至西陽門,兩軍吶喊交戰。忽山後面一彪軍出,旌旗兩路分開,一隊馬出,打龍鳳日月旗,四斗五方旌旗,金爪銀鉞,黃鉞白旄,黃羅鎖金涼傘蓋下,石勒渾身金甲,腰掛寶刀,立馬陣前。罵:「曜弒君逆賊,背主奴家!」曜大怒,挺戟向前來殺石勒。勒副將李豐挺槍出馬來迎,不上三合,曜被傷其手,棄戟而走。曜少時淫酒,末年更甚,是日交鋒,又飲酒而出,因此昏醉,大敗奔逃。走至石渠,醉墮冰上,被石堪追及執之。
  當石勒見執了劉曜,乃急下令曰:「吾所擒者,劉曜耳,今已獲之,其餘眾兵,隨縱其歸命之路。」於是其眾都降。
  前趙王曜之太子劉熙,見父被執,乃率百官、領家屬餘兵開城門,奔上邦去訖。
  石勒便鳴金收軍,將劉曜監歸襄國,使多兵嚴守。勒使劉曜與其太子熙書,諭其來降。曜乃不聽,但囑熙與諸大臣:「維持社稷,勿以我為念。」勒大怒,令左右殺之。
  乙丑四年。先,蘇峻叛時,逼居民聚之後苑,使其將匡術守之。至是,光祿大夫陸華及弟玩說術,以苑城附於西軍,百官皆赴。鐘雅曰:「奉帝出西軍。」事泄,蘇逸使任讓將兵入宮,收劉超、鐘雅二人,成帝抱持悲泣曰:「還我侍中、右衛!」讓奪而殺之。因此,成帝不能出。
  卻說祖約聞峻死,備據歷陽。溫嶠使冠軍將軍趙胤,率一萬之眾攻拔歷陽。約勢窮,乃奔走後趙,降於石勒。
  卻說趙王曜已死,其太子劉熙恐勒再至,乃與南陽王胤,商議走保秦州。當尚書令胡勛曰:「今雖喪君,境土尚完,將士不叛,當並力拒之,若不能拒,走未晚也。」胤以胡勛阻眾,謀激天子斬之,遂領百官奔上邦,關中大亂。右衛將軍蔣英擁眾十萬,據長安,遣使遂降於後趙王勒,勒使石生率眾赴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2
發表於 2015-6-28 01:23:21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一回     諸軍討蘇逸誅之



  二月,陶侃、溫嶠、庾亮、郗鑒等諸軍攻石頭,連三日不下。建威長史滕含募健卒五千,在城中東擊蘇逸。與任讓交戰,任讓大敗,其兵自潰。合兵獲逸及韓晃斬之,大開城門,引諸軍入城。含引將士,入保後紀、公卿百官,令部將曹據抱成帝,奔溫嶠船,使請侃、亮、鑒等以兵衛之。
  成帝既登嶠舟,侃、亮諸大臣,頓首號泣,請罪曰:「臣等不能早發義兵,使陛下為賊所困!」帝泣曰:「若非卿等盡忠,朕安得復有此今日!」言訖,君臣皆喜。時滕含執任讓及西陽王羕至,帝命殺之。陶侃與任讓有舊,為請其不死。成帝曰:「是殺吾侍中右衛劉、鐘者,不可以赦之!」於是乃殺之。
  司徒王導等請成帝入城,百官隨王導,既接帝入城,令取故節。陶侃笑曰:「蘇武似不如此!」導有愧色,心甚不悅。
  即日,成帝與百官還建康。是時,宮闕被峻燒為灰燼,帝以建平園為宮。當溫嶠謂群臣曰:「今宮闕被峻賊燒為灰燼,若將營造,民皆貧乏,庫無餘積,國以不足,吾欲奉鑾駕西遷都於豫章,公等以為何如?」三吳之豪,皆請都於會稽。司徒王導出曰:「夫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裡,孫仲謀、劉玄德皆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必以豐儉移都;苟務本節用,何憂凋敝?若農事不修,則樂士為墟矣!且北寇遊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於蠻越,失民之望,俱非良計。今宜鎮之以靜,則群情自安。」群臣皆曰:「司徒見者是也!」由是不復徙都,而以褚翼為丹陽尹,翼收集散亡,京邑遂安。
  三月,成帝宴會群臣,論乎蘇峻之功。以陶侃為太尉,郗鑒為司空,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庾亮為豫州刺史。
  侃、鑒、嶠以下,封拜有差。諡卞壺曰:「忠貞」,其二子昣、盱及劉超、桓彝、鐘雅、羊曼、陶瞻、俞縱,皆加贈諡。又以滕含為襄陽太守。路永、匡術、賈寧皆峻黨,先歸朝廷,司徒王導擬欲官永,嶠曰:「不可!永等首為亂階,晚雖悔悟,未足贖罪。得全首領,為幸多矣!」於是乃止。
  侃以江陵偏僻,移鎮巴陵,朝廷從之。
  時,溫嶠欲還江陵,群臣朝議,留嶠輔政。嶠以王導乃先帝所任,固辭之,又以京邑荒殘,留資蓄,具器用,而後還藩。
  庾亮頓首謝罪,欲闔門投竄山海,成帝以手詔諭之曰:「此社稷之難,非舅氏之責也。」因是亮入內奏曰:「前臣誤及國難,今幸復平而不罪臣,臣願鎮武昌,撫其士民,積草屯糧,以伺北鄙,當前驅效死,以報今日。」成帝從之。於是亮領豫州刺史,出鎮武昌。亮出朝,陶侃謂曰:「公與侃戮力破賊,同起共功,何故辭之?夫賞罰黜陟,國之大信,公何獨怪隱然?」亮曰:「此功乃元帥指揮,武臣效命,亮何功之有?因然獨出一方耳。」
  庾亮出鎮武昌,拜殷浩為參軍。
  史說殷浩,字深源,陳郡之長平人也。浩識度清遠,善於談論。人或問曰:「將蒞官而夢棺屍,將得財而夢糞土,何也?」浩曰:「官本是臭腐,故將蒞官而夢屍;錢本糞土,故將得財而夢穢。」時人以為名言。年四十,府辟皆不就,屏居墓所十餘年,時人擬之管、葛。長山令王蒙、江夏相謝尚,猶伺其出處,以卜江左興亡之事,因相與省之,知浩有確然之志。
  既反,相謂曰:「深源不起,當如蒼生何?」於是亮知其名,召至。當浩見亮所乘的驢馬,浩告亮曰:「使君所乘之馬,乃的盧也,不利於主,可賣之耳!」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於人,大不義也!吾不為耳!」浩慚退之,而不出。
  時亮染病,聞戴洋善風角卜候,乃使人召至而問曰:「吾初鎮武昌,聞卿善於風角,敬召卿至,以卜吉凶,切莫隱謎,幸直言之!」洋曰:「武昌地方,有山無林,政可圖始,不可居終。山作八字,數不及九。昔吳用壬寅來上,創立宮城,至己酉,還下秣陵。陶公亦涉八年。土地盛衰有數,人心去就有期,不可移也。公宜更擇善處,武昌不可久居。」亮曰:「卿言甚是有理,吾今病作,代吾卜之。」洋觀風訖,便曰:「昔蘇峻亂時,公於白石祠中祈福,許賽其牛,願至今未酬,故為其鬼所考,宜速還之。」亮曰:「卿是神仙也,此願果有,未去酬之。」言訖,使人以牛酒向去石祠解願。解後,亮病果瘥,敬重於洋矣!
  初,侃之討峻也,獨湘中刺史卞敦擁兵不赴,又不給軍糧,侃奏曰:「請檻軍收赴廷尉。」司徒王導曰:「喪亂之後,宜加寬宥。」乃以敦為廣州刺史。敦自知悔,乃憂愧而卒。
   時庫藏空虛,無有支給,止存練帛三千端,使人出售,民皆不顧。導計因謂百官曰:「今庫藏無有支給,止存練帛三千端,吾使人鬻之,民皆不顧,來日諸賢,俱各要制練布單衣著之,則練必有人增倍而買。」於是百官朝罷即散,歸家作練布單衫而著,因此士庶看見,翕然爭買服之,練遂湧貴。導使人將庫內練帛三千端出賣,每一端賣金五兩,得金一萬五十兩,易銀八萬餘兩,以充國用,而以葺宮殿始完,四月始安。
  溫嶠既受江州刺史之職,領軍還藩。行至牛渚磯,自登舟行,令軍踐水過去。左右稟曰:「其下多怪異,其水不可測度,人難以渡。」嶠不信,遂燃犀角照之。須臾,見水族畢現,奇形怪狀,乘馬車、著赤衣者而過之。嶠見,遂令軍人討舟而渡。
  其夜,夢一人謂之曰:「與君幽明道別,今何意相照也?」醒覺齒痛,心甚惡之。因拔其齒而中風,至江州一旬而死。江州士庶聞之,莫不相顧而泣。嶠卒時,年四十有二,朝廷諡曰「忠武」。
  嶠既卒,王導奏以劉胤為江州刺史。胤,乃嶠軍師也。侃、鑒出曰:「胤恐非方伯之才,不若易之。」王導不從。其子王悅謂之曰:「自江陵至於建康三千餘里,流民萬餘,國之南藩,要害之地。今信任胤,而胤以汰侈無檢,臥而治之,不有外變,必有內患矣!」導亦不聽。
  八月,趙南陽王劉胤聞石生人據長安,乃自率眾十萬,自上邦至長安,隴東戎夏皆應之。胤兵至長安,石生據城自守。
  石虎聞之,領步騎二萬來救,與劉胤交戰,胤大敗,被虎大破之。乘勝追擊,枕屍千里。追至上邽,上邽軍民盡皆棄城大潰。
  石虎入城,執太子劉熙及南陽王劉胤等共二千餘人,皆殺之。
  徙其台省文武、關東流民、秦雍大族於襄國,秦隴悉平。苻洪、姚弋仲俱降於石虎。虎表洪監六夷軍事,弋仲為六夷左都督。
  徙氐羌十五萬落於司、冀州。前趙王曜在位十年而敗,自漢元海至曜三世,共二十載,沒於後趙。
  十二月,晉劉胤既領了江州刺史,遂矜豪縱酒,不恤政事。
  時,郭默被征為右軍將軍,求資貸於石河。會有司奏,朝廷空竭,百官無祿,惟資江州漕運,而胤商旅繼路,以私廢公,於是成帝詔免胤官。胤方自申理,默誣胤大逆,領部眾襲斬之,遣使傳首京師。詔引樵國內史桓宣為黨,桓宣固守不從。
  初,代王鬱律被賀傉所害,其長子拓跋翳槐出奔別部,招集勇士數萬,至是來取大位。代王紇那聞知,乃出奔宇文部去。
  百官復迎翳槐,立為代王,以統朔方,兵威復振,諸部來應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3
發表於 2015-6-28 01:25:51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二回     陶侃興兵討郭默



  庚寅五年春正月,郭默使人傳劉胤首於建康。王導明知郭默誣害劉胤,而以默驍勇難制,乃梟胤首於大航,以默為江州刺史。

  陶侃聞之,奮袂起曰:「此必詐也!」

  即自將兵討之,上表言默罪狀,與司徒王導書曰:「默殺江州,即用為方州;害宰相,即用為宰相乎?」

  導收胤首,答侃書曰:「默據上流之勢,加以船艦成資,故包含隱忍,以待足下,豈非遵養時晦,以定大事者耶!」

  侃得書笑曰:「是乃遵養時賊也。」侃兵至江州,默部下將縛默以降,陶侃命斬之,收兵還鎮。

  二月,後趙群臣請勒即皇帝位,勒乃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立妃劉氏為王後,世子弘為太子,宏為大單于,中山公虎為太尉,進爵為王。虎怒,私謂其子邃曰:「吾身當矢石二十餘年,以成大趙之業,大單于當以授我,乃與黃吻婢子,念之令人氣塞,不能寢食!待主上晏駕後,不足復留種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4
發表於 2015-6-28 01:26:21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三回     趙誅祖約夷其族



  卻說祖約被趙胤攻陷歷陽,無處安身,乃奔襄國,降於趙王勒,勒容納之。時,僕射程遐言於勒曰:「天下初定,當顯明順逆,故漢高祖赦季布,斬丁公,以正法律。今祖約猶存,臣竊惑之。」姚弋仲上書,亦以為然,勒始命誅族。初,祖逖有胡奴曰王安,甚愛之。在雍丘,逖謂安曰:「石勒是汝種類,汝宜奔之,必有榮顯。」於是厚資遣之。王安出奔,仕後趙為左衛將軍,至是誅約,安歎曰:「豈可使祖士雅無後乎!」乃往觀刑,竊取逖庶子道重匿之,養大成人,後及石氏亡,復歸江南。五月,朝廷詔太尉陶侃兼督江州,侃遂移鎮武昌。
  六月,張駿因前趙之亡,以復收江南地土於狹道,立五屯護軍,與趙分境。趙王勒遣使拜駿為涼州牧,駿不受命。趙王勒大怒,遣徐光以兵攻破休屠王羌,駿始懼,乃使人稱臣入貢。
  九月,趙群臣又勸勒始稱皇帝尊號,大宴群臣。宴畢,郭敬率兵五萬去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率眾拒之。敬退兵,乃屯於樊城,計令掩藏旗幟,寂若無人。見偵者告之曰:「汝宜自愛堅守,後七八日大騎將至,相策不復得走矣!」又使人浴馬於津,週而復始,日夜不絕。偵者還告,撫以為趙兵大至。撫懼奔許昌,郭敬遂得毀襄陽,遷其民於沔北城、樊城以戍之。
  朝廷聞之,撫坐免官。
  辛卯六年三月,趙王勒令公卿以下,歲舉賢良方正。令舉人更得相薦,因以廣求賢之路。起明堂、雍辟、靈台於襄國城西。
  九月,趙王石勒如鄴,將營新宮,廷尉續鹹苦諫不可。勒大怒,敕御史馮翥執咸去斬,中書令徐光曰:「咸言不可用,亦當容之,奈何一旦以直言斬列卿乎?」勒回怒作喜而歎曰:「為人君不得自專如是!豈不識此言之忠乎?向戲之耳!匹夫家資滿百,彼尚欲市別宅,況富有天下萬乘之君乎?此宮終當營之,且敕停作,以成吾直臣之氣也!」因賜咸絹百匹。至是,復營鄴宮,以洛陽為南都,置行台。
  勒聞參軍樊坦清貧有才,乃擢授章武吏。坦入辭,勒見坦衣冠敝壞,大驚曰:「樊參軍何貧之甚耶?」坦性誠樸,粹然誤對曰:「頃被羯賊,貲財蕩荊」勒知其敦篤,不怪之也。
  乃笑曰:「羯賊乃爾暴掠耶?今當相償耳!」坦知失語,大懼,叩頭泣謝。勒曰:「孤當自防俗士,不關卿輩老書生也。」反賜車馬衣服,錢三百萬,以勵貧俗。
  冬,成帝烝祭於太廟,詔歸胙於司徒王導,且命不拜,導辭疾不敢當。初,帝即位衝幼,每見導必拜,與導手詔,則云「惶恐言」,中書作詔,則曰「敬問」。有司議,元會曰:「帝應敬導不?」博士郭熙認為,禮無拜臣之文。侍中馮懷認為,天子臨雍,拜三老,況先帝師傅,謂宜盡敬。侍中荀弈曰:「三朝二首,宜明君臣之禮,他日小會,自可盡禮。」詔從之。
  卻說慕容廆集僚屬會議,具表進廆官爵,參軍韓恒駁曰:「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宜繕甲兵,除凶逆,功成之後,九錫自至。比於要君以求寵,不亦榮乎?」廆不聽,於是遣使與陶侃書,勸以興兵北伐,共靖中原。而東夷校尉封加等疏上陶侃府,請封廆為燕王。侃復回書曰:「夫功成進爵,古之成規也。車騎雖未能為國摧勒,然忠義竭誠,今謄箋上聽,可否遲延,定在天台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5
發表於 2015-6-28 01:26:51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四回     石勒自問古何主



  七年,趙王勒饗高句麗、宇文屋孤使,酒酣,乃謂徐光曰:「朕方自古帝王何等主也?」光曰:「陛下英勇籌略,邁於高皇;雄偉卓犖,超於魏祖;自三王以來,無可比也!其軒轅之亞乎!」勒笑曰:「人豈不自知,卿言亦太過!朕若遇漢高祖,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比肩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行事,宜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效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人孤兒寡婦,以取天下也!朕在二劉之間耳,軒轅豈敢擬乎?」群臣頓首呼萬歲曰:「陛下神武,雖二劉不及也!」
  石勒雖不學,然常使儒生讀史書而聽之,每以其意論古帝王之善惡。嘗使人讀《漢書》,聞酈食其勸立六國後,大驚曰:「此法當失,何至於有天下也?」及聞留侯諫止,乃曰:「賴有此耳!」
  卻說趙太子石弘,好屬文,親敬儒生。勒謂中書令徐光曰:「大雅愔愔,殊不似將家子。」光曰:「漢祖以馬上取天下,孝文以恭默守之,聖人之後,必有勝殘去殺者,天之道也。」
  勒甚悅。光說曰:「中山王虎,雄暴多詐,陛下一旦不諱,臣恐社稷非太子所有也。宜漸奪其權,使太子早參朝政。」程遐亦曰:「中山王勇悍殘忍,威震中外,諸子皆典兵權,志願無極矣。若不除之,臣見宗廟不血食矣!」勒不聽。徐光他日乘間言曰:「今國家無事,而陛下若有不悅,何也?」勒曰:「吳蜀未平,恐後世人不以吾受命之主。」光曰:「陛下包括二都,平蕩八州,然帝王之統,不在陛下,復當在誰?且陛下不憂腹心之疾,而更憂四肢乎?中山王資性不仁,見利忘義,父子並據權柄而取之,常有不滿之心。近見東宮有輕慢天子之色,臣恐陛下萬年,不可複製也。」勒默然。始命太子省可尚書奏事,以中常侍嚴震參綜可否,惟征伐斷斬大事乃奏之,於是震權過於主相,季龍之門,可設雀羅矣!虎愈怏怏。
  卻說郭敬既克襄陽,使人戍之,乃引兵南掠江西。太尉陶侃使人探知,謂桓宣曰:「郭敬為寇,陷襄陽而掠江西,樊城必虛,卿以一軍先拔樊城,敬聞失巢,回救;敬眾必潰,然後乘勝而擊之,襄陽可復也。桓宣然其言。於是陶侃遣中郎將桓宣率兵一萬,乘虛去攻樊城。桓宣得命,引一萬詣樊城,果無備,遂攻拔其城,悉俘其眾。郭敬聞知,即抽兵回救,至則城已破矣。敬遂挑戰,宣即領所部人馬出迎。兩軍會戰湟水之上,敬眾自潰,遂被宣大破之。敬懼遁而去,宣乘勢復拔襄陽而守之。宣使人持書報侃,侃復命桓宣鎮之。宣招懷初附,簡刑罰,略威儀,勸農課桑,或載鋤耒於軺軒,親率眾民耘獲。在襄陽十餘年,趙再攻之,桓宣以寡弱拒守,趙不能攻而去,時人以為亞於祖逖、周訪。
   卻說趙涼州牧張駿,僚佐皆勸駿稱涼王,置百官。駿曰:「要待朝廷之命,此非人臣所敢言也!如敢言此者,罪不宜赦!」然境內皆稱之為王,駿乃立重華為世子。
  癸巳八年春,趙王勒遣使來修好。成帝大怒,詔焚幣,使者被辱而還。
  五月,遼東公慕容廆子慕容皝等至榻前,謂之曰:「吾今病重,不可復事,聽吾囑咐:獄者,人命之重也,不可以不慎;賢人君子,國家之基,不可以不敬;稼穡者,國之本也,不可以不急;酒色奸佞,亂德之基也,不可以不戒;吾死之後,休忘此言。」言訖而逝,百僚舉哀葬訖,乃立慕容皝為遼東公。
  卻說趙王勒正服於東堂,召百官問曰:「朕昨得河西郡守表章,道天下大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雞子,平地深三尺,洿下深丈餘,行人被打,禽獸死者巨萬餘數,不知主何吉凶?」
  侍中徐光對曰:「周、漢、魏、晉皆有之,雖天地之常事,然明主未始不為變,所以敬天之怒也。去年陛下禁寒食,介子推,帝鄉之神也,歷代所尊,或者以為未宜替也。然介山左右,晉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時黃門韋詖駁上曰:「按《春秋》,藏冰失道陰氣發洩為雹。自子推以前,雹者復何所致?
  此自陰陽乖錯所為耳。今雖為冰室,懼所藏之冰不在,固陰沍寒之地,多在山池之側,氣泄為雹也。以子推忠賢,令綿、介之間奉之為允,於天下則不通矣。「勒曰:」汝二人之言,亦各有理。「於是使人遷冰室,於沍寒之所,令並州復寒食之節。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6
發表於 2015-6-28 01:27:30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五回     趙王勒卒太子立



  自此趙王勒寢疾,中山王石虎人待,矯詔群臣、親戚皆不得入。時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將兵在外,虎恐其擁兵在外,不能行事,乃計使其還。勒疾小瘳,見宏驚曰:「吾使汝二人處藩鎮,正備今日,汝何故在此耶?」虎懼,前奏曰:「秦王思慕陛下,暫還視疾耳,今遣還之。」宏出,虎仍留之不遣。

  至是,勒疾篤,遺命曰:「大雅兄弟,宜善相保,司馬氏汝輩前車也。中山王宜深思周、霍,勿為將來口實。」言訖卒,年六十歲,在位十五年,改元者二:太和、建平。

  勒未卒時,天靜風輕,而塔上一鈴猶鳴,佛圖澄謂眾曰:「鈴音云:國有大喪,不出今年。」至是果應其言。

  大臣徐光等領百官舉哀發喪,將勒靈柩停於東陽山谷,未及安葬,是夜權瘞,忽不見,莫知所往,意者以其為神。因是,光等復備其儀衛文物,虛葬於高平陵。

  卻說石虎欺勒已死,乃與子邃謀劫太子弘,使人收程遐、徐光下廷尉,使其子邃將兵入宿衛。弘大懼,急讓位於虎。虎曰:「汝休辭讓,且登其位,汝若不堪重任,天下自有大義,何足豫論?」弘乃即位,改元延熙元年。時,虎即殺程遐、徐光,自為丞相、魏王、大單于,加九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7
發表於 2015-6-28 01:28:00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六回     石虎殺劉后石堪



  石虎既自為相,以舊臣皆補散任,虎之親黨者,皆居要職。
  勒太后劉氏謂彭城王石堪曰:「先帝甫晏駕未久,而丞相遽相凌藉如此,將若之何?」堪曰:「宮省之內,無可為者,請奔兗州,舉兵誅之。」言訖,辭太后,微服輕騎,以兵百人,襲兗州不克,南奔譙城。石虎聞之,遣將軍林因率兵五千追而獲之,解還襄國。虎大怒,執太后劉氏及石堪殺之。文武暗嗟,莫敢誰何。太后劉氏有膽略,佐勒建功業,有李後之風。
  時石生鎮關中,石朗鎮洛陽,聞勒死,石虎為變,殺太后及彭城王,各舉兵二萬討虎。石生遣使降晉,而蒲洪西附張駿。
  石虎乃自率兵攻朗,朗與虎交鋒,被執斬之。虎乘勝向長安來攻石生,石生麾下將吏叛,斬生降虎。
  關中既平,虎遣麻秋領其兵,去討蒲洪。洪懼來降虎,說虎徙關中豪傑及氐羌以實東方。虎從之,徙十萬餘戶於關東,以洪為龍驤將軍、流民都督,居枋頭;以弋仲為奮武將軍、西羌大都督,居躡頭。虎自還建魏台,如魏武輔漢故事。
  卻說慕容皝初嗣位,用法嚴峻,國人不安。主簿皇甫真切諫之,不聽。皝兄翰,庶母弟仁,皆有勇略,屢立戰功得志,有寵於紞,皝忌之,遂有相圖之意。翰知,乃與子出奔段氏。
  段遼素聞其才,甚愛重之。慕容仁據平郭,皝遣兵去討,大敗而還。於是仁遂有遼西之地,段遼及鮮卑皆應之。皝無奈彼何,追思真言,以真為平州別駕。
  卻說段遼得慕容翰,甚愛重之。翰亦傾心吐膽,說皝國中虛實,因是段遼遣其弟段蘭與慕容翰領兵二萬,共攻柳城。二人領命,引兵起行來攻柳城。慕容皝聞之,以慕容汗為將,點兵一萬來救,與蘭軍相遇交戰,汗軍大敗而還。蘭欲乘勝追之,翰恐遂滅弟國,乃止之曰:「吾與君受命之日,只求其捷,若貪進取敗,有何顏面?不若罷之。」蘭曰:「此追則汗已成擒矣,時卿慮遂滅弟之國耳?」翰曰:「吾投身相依,無復還理,國之存亡,與我何有?但我為大國計,乃命所部欲獨還。」蘭不得已從之,回兵來見段遼,遼喜,重賞二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8
發表於 2015-6-28 01:28:26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七回     張淳假道通建康



  卻說張駿欲假道於成,以通表建康,使人求問成王,成王李雄不許。駿乃遣治中從事張淳稱藩於成,以假道去建康。雄與百官計議,欲偽許之,將覆淳於東峽。計議已定。次日,淳入見成王,說稱藩假道之事,雄曰:「汝主既稱藩於吾,任從卿去往返,誠恐西復東都,峽有盜,阻卿不前。」淳聞言,知其有謀,乃謂雄曰:「寡君使小臣行無跡之地,通誠於建康者,以陛下嘉尚忠義,能成人之美也。若欲殺臣,當斬之都市,宣示眾曰:」涼州不忘舊德,通使瑯玡,主聖臣明,發將殺之。
  『如此則義聲遠播,天下畏威;今使盜殺之江中,威刑不顯,何足以示天下?「李雄大驚曰:」安有此耶?前言戲之耳!「
  於是罷其計矣。
  當司隸景騫言於成王曰:「張淳壯土,請留仕成。」雄曰:「壯士安肯留?且試以卿意觀之!」騫謂淳曰:「卿體豐大,天熱可少停,遣下吏先往,待涼而行。」淳曰:「寡君以皇輿播蕩,梓宮未返,生民塗炭,莫之能救;故使臣通誠上都,所論事重,非下吏所能傳;使下吏可,則淳亦不來矣。雖火山湯海猶將赴之,豈寒暑之足憚哉?」雄亦謂淳曰:「貴主英明蓋世,土險兵強,何不稱帝,自娛一方?」淳曰:「寡君祖考以來,世篤忠貞,以仇恥未雪,枕戈待旦,何自娛之有?」雄甚慚,厚禮而遣之。淳至半路卒,下吏遂致命於建康。
  甲午九年正月,仇池楊難敵卒,其子楊毅嗣位,遣使稱藩於建康,成帝從之。二月,張淳之下吏奉表詣建康,朝見成帝,及奏淳假道與途卒之事,成帝歎息不已,重賞下吏。復以張駿為大將軍,命使之國。於是,使者每歲往來於建康。
  六月,太尉、長沙公陶侃卒。侃晚年,深以滿盈自懼,不預朝權,屢欲告老回國,佐使等苦留之。至是疾篤,上表遜位,奉還所假節鉞、麾幢、曲蓋,侍中貂蟬、太傅並八州刺史印傅,棨、戟、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以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輿車就船,將歸長沙。顧謂愆期曰:「老子娑娑正坐君輩。」及薨,諡曰「桓」。
  侃在軍中四十一年,明毅善斷,識察纖密,人不能欺。自南陸訖於白帝,數千裡中,路不拾遺。尚書梅陶嘗謂人曰:「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機諸人不能及也!」
  謝安每言陶公雖用法,而尤得法外意。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79
發表於 2015-6-28 01:29:00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八回     成王卒李班即位



  卻說成王李雄,生瘍於頭,身多金瘡,及病,舊痕皆膿潰,諸子惡而遠之。獨太子班日夜侍側,不脫衣冠,親為吮膿。雄自料不起,召建寧王壽,受遺詔輔政,謂壽曰:「卿乃朕之至親,國之元忠,今聯將歸,托汝後事。吾聞傳國以嗣,嗣不肖即以德,今諸子皆非鼎器,故不立而立班。班有仁孝,可以為君,卿善事之,勿負聯言。」言訖,又謂班曰:「建寧王有智謀,卿可舉國委之。」言訖而卒。
  李班治喪訖,居數日,壽等扶班即位,政事皆委於壽及司徒何點、尚書令王懷,班居中行喪禮,一無所預。百官備禮,班舉哀發喪。
  卻說李雄在位三十二年,雄寬厚,簡刑約法,時海內大亂,而蜀獨無事,百姓殷實,門不閉戶。雄常無事出外行游,忽見丞相楊褒在後持矛馳馬,雄怪而問之,何如做作?褒對曰:「夫統天下之重,如臣所乘惡馬而持矛也,急之則慮自傷,緩之則懼自失,故馬馳而不制也。」雄悟,即還,而不復出。
  班既立為後蜀成都王,李雄庶子李越先已屯江陽,聞雄死,乃奔喪成都,與其弟李期欲謀作亂。成王班弟李忤竊知,密告於班,勸遣越還江陽,免其在此為患,乃以期為梁州刺史,使往鎮,庶無內變。成王班以雄末葬,不忍,推誠待之,且曰:「二人既為謀,卿可代吾領兵五萬,出屯涪城,彼必不敢為變。」於是忤領兵出屯於涪。
  李越謂期曰:「蜀地乃吾家天下,今班嗣立,你有何計策將班殺之?我雖居長,願讓位與汝,汝意下如何?」期曰:「吾有此意久矣,明早待班來殯宮,朝哭父王,吾與兄領兵心腹二十餘人,各藏利刃,伏而殺之,而後取其大位,其計可麼?」
  越曰:「此計雖善,恐百官不服。」期曰:「易耳,誣班謀殺君父,自奪大位,吾欲殺之,誰敢忤之?」二人計議已定。
  次日平旦,越、期二人領了心腹二十餘人,各藏利刃,人殯宮埋伏。不一時班至,望靈柩拜哭在地,被李越一刀砍在地下,左右欲持兵器向前,被李期大喝曰:「不得無禮!李班謀殺君父,吾故殺之,吾等受太后詔,故殺之,其餘人等,都皆赦免!」於是眾隨宮人各散,李越即出前殿,聚集文武百官謂曰:「李班欲速得位,謀殺君父,吾故殺之。我弟李期有仁有德,今可以登基。汝等群臣,速行君臣之禮,有不服者,以班為例。」言訖,扶李期上坐。期推讓再四,方上龍座。越率群臣,山呼萬歲。期既即位,改號為玉恒元年。以兄越為相國,加大將軍。李壽為大都督,皆錄尚書事。
  卻說成帝設朝,加庾亮為征西將軍,假節鉞,督江、荊、益、豫、雍、梁六州諸軍事。亮在武昌得詔旨,受征西將軍印綬節鉞,重賞使人還都,以殷浩為記室參軍,以褚裒為豫章太守,社又為丹陽丞。
  史說褚裒,字季野,少有簡貴之風。昔譙國桓彝因見,常謂之曰:「季野有『皮裡陽秋!』」言其外無臧否,內有褒貶也!時謝安亦推重之,恒曰:「裒雖不言,四時之氣備矣。」
  初,裒總角謁亮,亮使郭璞筮之,卦成,璞駭然。亮曰:「莫非不祥乎?」璞曰:「此非人臣之卦,不知少年何以得表斯祥?此乃大貴之卦,二十年外,吾言方驗,」後其女為康皇后,乃拜侍中、錄尚書事,其卦果驗。杜乂,字弘理,性純和,美姿容,有盛名於江左。王羲之見面目謂曰:「膚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也。」桓彝亦曰:「衛玠神清,杜乂形清。」
  殷浩,乃陳郡長平人,羨之子也;褚裒,陽翟人也;杜乂,桂陵人,預之孫也,此三子皆以識度清遠,善談《老》、《易》,擅名江東。而浩尤為風流所宗,故庚亮錄用而重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80
發表於 2015-6-28 01:29:29 |只看該作者
第一七九回     石虎弒主自即位



  十二月,趙丞相石虎欲篡位,乃集百官於朝堂,謂曰:「孤自受將略以來,南征北討,東蕩西除,百戰而有千傷,十死僥倖一生,論吾之勛,足高一時;成大趙之業者,乃我也。若無吾一人,安得至於今日耶?今聖上晏駕,不遺詔立我而立弱弘,倘外窺兵,誰能當之?我欲廢之,汝諸大臣,其意云何?」
  斯時,石弘懦弱,石虎強盛黨多,父子並執大權,眾臣皆畏其勢,乃對曰:「臣等正欲上請廢立,未敢發言,丞相言之,無不可也。」虎見百官聽從,乃退還府。
  趙王石弘聞知其議,恐禍滅族,乃自齎璽綬,步詣魏宮,請禪其位於虎。虎曰:「帝王大業,天下自當有議,何為自論耶?」虎不受璽綬,弘見推卻,乃流涕回宮,謂太后程氏曰:「石虎欲謀大位,先帝真無復遺種矣!」言訖,母子對泣。
  於是,尚書省奏魏台請依唐虞禪讓之事。虎曰:「弘愚闇昧,居喪無禮,不可以君萬國,便宜廢之,何禪讓也?」言訖,即領府兵入,命武士扶弘下殿曰:「汝素居喪無禮,不諳政事,難奉宗廟,是以廢之。」弘並不辭,乃下階立於臣列。於是丞相虎自登御座,百官與弘同拜山呼。虎以弘為海陽王,自稱居攝趙天王,改元建武。
  時尚方令作「司南車」成,構思精微,虎賜其爵關內侯。
  時眾役繁興,軍旅不息,加以久旱,因此穀貴,金二斤,買米二斗。虎聞長樂魏國有田疇未辟,桑業不修,下詔貶其守宰。
  虎既即大位已定,陰使人弒程太后及石弘一家,不留一人,果然勒種無遺。姚弋仲聞之,稱疾不賀。虎累使召之,乃至,正色謂虎曰:「弋仲嘗謂大王命世英雄,奈何把臂受托而反奪之耶?」虎心雖不平,然察其誠實,亦不之罪矣。
  卻說慕容仁反據遼東,慕容皝親率三軍去討,軍至遼東城,仁亦率眾出迎。兩下會戰,仁大敗,乃棄城,引家屬,出奔別處。皝遂領眾入城,欲悉坑遼東之民,高詡諫曰:「今元惡猶存,始克此城,遽加夷滅,則未下之城,無歸善之路,不若赦之為安!」皝以為然,止之。
  乙未咸康元年正月朔,成帝加冠,群臣朝賀。三月,司徒導贏疾,不堪朝會,成帝與群臣達其府。導排宴待帝與朝臣於內室,帝拜導及其妻曹氏。侍中孔坦密諫曰:「陛下初加元服,動宜顧禮。」時帝方委政於導,坦復言曰:「陛下春秋已長,聖境日躋,宜博納朝臣,詔諮善道。」而導惡之,即出坦為廷尉。坦明知,即辭以疾,去職還第。於是罷宴,成帝還宮。
  時桓景諂巧,導親愛之。會「熒惑」守「南斗」,經旬,導謂將軍陶回曰:「『熒惑』犯『南斗』,而『南斗』乃揚州分野,今妖孽處之,吾當遜位,以厭天譴。」回曰:「明公以明德作輔,與桓景造象,使『熒惑』何以退舍?」導深愧之,略疏桓景,使人辟太原王溕為椽吏,王述為中兵屬。史說王述,字懷祖,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謂之癡。時,導以門第辟為中兵屬,及見,導無他言,惟問江東米價如何?述張目不答。導曰:「王椽不癡,人何言癡耶?」嘗見導每發言,一座莫不贊美,述正色曰:「人非堯舜,安能每事盡善?」導改容謝之。
  王溕,字衝祖,善隸書,美姿容。嘗覽鏡自照,稱其父字曰:「王文開生如此兒耶?」居貧,帽敗,自入市買之,嫗悅其貌美,遺以新帽,不問取價,時人以為達。與沛國劉大協齊名友善。協嘗稱溕性明通,而自然有節,溕云:「劉君知我,勝我自知。」當司徒王導聞二子之名而辟之。四月,趙王石虎親令晨官及六軍南游,臨江而還,有游騎十餘至歷陽。太守劉耽大驚,以為石虎必來為寇,忙使人入建康,上表稱虎軍至近,不言多少,宜速為救。朝廷震懼,成帝既加司徒王導為司馬、都督征討諸軍事,令其備拒趙兵。是日,帝自觀兵廣莫門,分命放將,去救歷陽,及分兵戍慈湖南渚;郗鑒聞知,亦使廣陵相陳光將兵五千,入衛朝廷。俄聞趙騎至少,又已去了。成帝遂解嚴,導亦解司馬,詔責耽輕妄免官。
   九月,趙王石虎與百官商議,乃遷都於鄴城。初,趙王石勒以天竺僧佛圖澄能預言成敗,屢有應驗,敬事之。及虎即位,奉之尤謹,衣以綾錦,乘以雕輦。朝會之日,太子諸公扶澄上殿。國人化之,爭造寺廟,削髮出家,於是百姓或避賦役為姦宄。詔問曰:「佛,外國所奉,裡中小人無爵秩者,應得事奉?」著作郎王度等議,上言曰:「王者祭祀,典禮俱存。佛,外國之神,非天子所應祀也;今宜禁公卿以下,毋得詣佛寺,燒香禮拜。且漢魏惟聽西域人立寺都邑,漢人皆不得出家。今令趙人為沙門者,皆返初服。」虎不聽,詔曰:「朕生自邊鄙,忝居諸夏,至於饗祀,令應從俗。其夷趙百姓,樂事佛者,特聽之。」於是,百姓都爭入寺出家。
  卻說成王李班之舅羅演等,欲殺成王李期,復立班之子。
  事覺,遂收演等及班母羅氏殺之。期自得志,輕舊臣,信任景賽、姚華、田褒、中常侍許浯等,刑賞大政皆決於數人。而褒無他才,先嘗勸雄立期為太子,故此有寵。由是朝綱隳紊,雄業衰矣。
  卻說代王紇那先入宇文部,招集亡散五萬人,復來爭位。
  翳槐聞之,莫敢當其鋒,乃引眾奔趙去了,於是紇那復占朔方。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28 16: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