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不題撰人]大宋楊家將演義之五虎征西平南全傳(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1
發表於 2015-8-5 09:50:22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回     包龍圖立狀開棺 武曲星埋名又現



  詩曰:
    佞臣惱恨救英雄,當殿簽輸立狀同。
    妒嫉生成心性僻,勳猷千載別奸忠。
  卻說包公當殿與國丈立了開棺降級罪狀。是日,回轉府中,吃過早膳,就時帶了八個排軍,拿了三件法寶,不過要遮人耳目。又取出白金二錠一百兩,交排軍周勝收貯。一路到了遊龍驛。這二錠銀子,償給王驛丞,王正即時歡喜,說道:「包大人顯見不是白食的人了。」此時包爺先到了遊龍驛,坐了一時,然後啟行,一路往天王廟而去。先說平西王狄青對著四位弟兄說道:「這包龍圖陳奏,聖上不知難奏否?倒使我心中疑惑。」張忠說:「大哥,小弟想來包公說話,聖上一定準信的。但不知他何日領旨開棺,好待大哥復謁當今。」飛山虎說:「待小弟去探聽一回,便知明白了。」狄爺說聲:「賢弟之言不差,還防有別位官員同來,好待本藩預備的。快些去罷。」當時飛山虎架起席雲去了。只有四弟兄,又是言談一會,這劉慶早已落下廟中,步進中庭,說道:「如今包大人來了,只有八個排軍跟隨,並無別位官員同來。」弟兄五人言談之際,不覺目落西山,天色將晚。
  再說包公一路到了大王廟。只見廟前站立四虎英雄。此時張忠、李義、劉慶、石玉只因此間狄千歲吩咐他四人多在廟門首俟候包公到來。當時包公到了廟門,滾下馬鞍,四位英雄恭迎接廟中,排軍八人馬夫進廟中。關閉了廟門,包公吩咐馬夫不必進來,且在外廂伺候。這個馬夫不知何意,說道:「裡面是狄千歲停棺之所,大老爺到此何干?」眾人多也不解,各有獵評之言,也不多表。
  且說包爺直進廟中,狄爺抽身迎接。二人見禮,又有四虎弟兄來參見包爺,已畢,一同告坐。狄爺又問包公如何陳奏,聖上准奏否?包爺就將奏知聖上准旨開棺,復與龐洪立狀,一一說知。五人同聲稱謝。狄爺說聲:「包大人,小將乃一介武夫,大人如此周全,未知何以為報?」包爺說:「狄王親,何出此言?你我乃是同僚一殿之臣,既為臣子,食了王家俸祿,須當報效國家。為君有事,為臣當代其勞。古云:『文臣執筆安天下,武將提刀定太平。』狄王親啊,目下西遼復動干戈,必須你什?提兵方能平伏。況且你隱居此地,終無了局,趁此機會,前去見主領兵,退卻西遼人馬,建立功勞,封妻蔭子,方為豪傑英雄。」弟兄五人聞包爺勸勉之言,應諾作謝。劉將軍又奉茶一盞,六人談論許多言語,不能細述。
  且說天王廟外,左右附近居住百姓,原是人煙稠密之所,又近王城,內有好事之民,打聽得包爺往天王廟要救活狄千歲,所以一人傳起,遠遠揚名。明日你我同約來廟中觀看,不知多少人民。
  且說是晚,包公與五虎弟兄用過夜膳,眾排軍馬夫多有小席賞賜。包公又叮囑四將開了棺蓋。虛設一個救屍的所在,待來日倘有眾官,以便遮人耳目。四人答應,備辦去了不表。此夜眾人不睡,也有一番言談,不多煩載。到次日天明,包公叮囑狄爺裝著死而復活的現狀,又命李義取喚一乘八抬大轎伺候不題。此時狄爺包公猶在廟中談說,此時仍閉著廟門。且說來朝,眾百姓多少隊伍,前來到天王廟外等候言談。有說:「狄千歲死了許多日,豈不皮消向化了,如何包大人也救得活?」有說:「狄千歲聞他是陰魂告狀,所以包公奏知聖上來救他。倘若狄千歲不該死的,自然皮肉未消化的。」有眾人多說:「包大人真乃神人也,斷過多少疑難公案,審明多少冤屈事情,如今又救以千歲爺。」此時眾百姓越來越多,約有千百人,紛紛講論,挨挨擠擠,擁滿天王廟外。只見廟門緊閉,眾人只好呆呆看著等候。一會不見動靜,內中有幾人等不耐煩的,將廟門猶如擂鼓的一般,亂打亂喊道:「裡面差官老爺,望乞快些開了廟門!」裡面排軍張吉、高松聽見廟外喧嘩、大喊,不住地打門,心中大怒,喝聲:「這裡什麼所在?你們敢大膽在此喧嘩?還不快些走。」有劉將軍在裡面出來,眾排軍稟上。劉慶說道:「這些百姓,知我們老爺死了,所以來欺藐的,且出去驚散他罷,笑笑便了。」連忙起來席雲,出了廟門。只見眾人在廟外,群群隊隊,不下數百。飛山虎落下雲頭,大喝一聲,猶如天崩地裂。這些百姓早已一驚。又喝道:「你們不要走,我奉了狄千歲包大人命,前來捉拿你等。各打三十大棍。你們快開廟門,來幫我捉到廟內。」排軍高松也是個莽夫,把廟門大開,高聲答應。此時眾百姓恨著爹娘少生兩腳,登時走散,猶如風卷殘雲。頃刻間,廟門首一個也不見了。劉慶、高松大笑,仍進廟中,復閉廟門。
  此日狄青吩咐辦酒,與包公二人對飲。四將同府下人仍有賞賜。眾人取膳。只作昨晚救活千歲的。如今廟門大開,早上來的百姓都被飛山虎嚇驚散去,再也不敢來了。有些未曾領教過的,所以又是成群結隊的,一路多到天王廟而來。多少說說笑笑的言論。天王廟內有妖魔厲害祟人,勸說不可前去的,這乃膽小之人。內有膽大的說道:「既有五虎英雄居此,如今又有包大人在內,豈懼這個妖怪?」當時眾民又是一班擠擠擁護而來。廟中包公、狄爺用酒膳已畢,抽身一同出廟。眾民遠遠跑開,個個一齊跪下叩頭不住。狄爺一見眾民如此敬重,心中大悅。包爺遠遠觀看百姓不住叩頭,個個歡客喜悅,也覺心花大快。包公、狄爺並馬行程,洋洋得意。包公對狄爺說:「狄王親,你看這些百姓,尚然心跡好,因何龐洪生成這樣心腸?」狄爺說:「包大人,這奸臣雖然狠毒,但報應不遠了。下官師父之言,卻是不差的。我今何必與他較量,大人你道是否?」包爺說:「王親之言不差。」又傳命百姓不必跪送,不要喧嘩。當時眾民漸漸散去,二位大人一路起程。狄爺只因未有家將在旁,這衣箱鋪蓋發扛夫挑回,廟中日用什物不帶回去,就給與王驛丞,王正一程相送二位大人。包爺吩咐不必遠送,驛丞自歸驛中去了。
  又有張忠私到天王廟見那老鄉民說聲:「老丈先歸,千歲爺起程去了。再得餘生,皆虧包大人之力。本官又來,非為別故。」這老人一見將軍,連忙下跪,張忠扶起。老人說:「將軍到來,有何吩咐?」張忠說:「某家前時蒙老人指點,今日千歲復活回朝了。但廟中日用什物,千歲不帶回府中,約值白銀四百餘兩,某家一心賞與老丈。見你如此貧寒,豈料千歲早已給了驛丞官,但廟中還有沙木棺一口,是上好的棺柩,本官待你扛抬回來,也值三百餘金。」老者聞言,心中大悅,便說:「將軍爺,但小民全無功勞於事,怎好受這至貴之物?」張忠說:「老丈,這不相干的,此棺雖好,千歲已不要了。」老夫人大喜,拜謝張將軍賞給,請扛夫到廟將棺抬回店中。張忠一程趕路,回了王府。按下狄爺慢表,張忠慢題。
  又言狄府老太君一自孩兒遠別,天天思念,說:「孩兒隱居天王廟內,如被浮雲遮蓋,不知何日掃開雲霧,復見月明,免使母子天各一方。雖然四將常常來往,說我兒安然無事,只是老身放心不下。前時王禪老祖說我兒災晦一年,如今算來已有一載,為何我兒還不出頭?」此時太太正在心中煩悶之際,忽見這莽夫焦廷貴進來哈哈大笑,不知何故?下回分解。正是:
    母子情原難離別,弟兄義重不分離。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2
發表於 2015-8-5 23:56:50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一回     活英雄國丈忍氣 復君命包拯抑奸



  詩曰:
    英雄交晦已消除,不復埋名暗隱居。
    妒嫉奸臣深忿恨,君前立狀又慚輸。
  前說老太君正在思念孩兒之言,忽見焦廷貴飛跑進來,大笑不止,說:「千歲爺已復活重生,目今轉回府了,小將特來稟知。」太太一想,前日我孩兒依著師父之言,暗隱瞞著焦廷貴,因何他忽然知了起來?太君也是會意的人,假作不知,開言說:「焦廷貴,我兒死了一載,為何你講起此話來?」焦廷貴說:「太太你卻不知仔細,如今將軍劉慶現在府中,說與小將知道的。」太太聞言,說道:「既然如此,你快些請他進來。」焦廷貴出外說:「劉將軍,太太請你去相見。」劉慶說:「我去見太太,你在外廂伺候千歲回來罷。」焦廷貴應允。又唉聲:「老孟,你也出府堂來同等候罷。」孟定國應允。焦廷貴說:「老孟,我家千歲死了一年多,只道屍骸消化了,陰魂去別處投了胎,那知道今日復活還陽!難道一年之屍皮肉尚然不化?老孟,你道稀奇不稀奇,古怪不古怪?」孟定國說:「原來你尚不知其詳說。早間劉將軍說千歲吃了王禪老祖的靈丹,所以屍骸月久年深,不消化的。今又得救活還陽,多虧包公之力。」焦廷貴聽罷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他師父贈靈丹與他吃了,故得屍骸不朽。實由千歲命不該終。」不表焦、孟之言。
  且說飛山虎進內見了太君,將崔信觀星斗、包公訪查到驛、他昨天奏明聖上准旨、包爺救活還陽、如今一同到府來了,千歲先差小侄回來一一稟知。太太聽了大悅,說:「真也難得:包大人使我母子相依,真乃感恩不盡。」太太正在言歡之際,又有丫鬟報說:「千歲爺同包大人已進府了。」太太聽了,連忙轉身出外。狄爺下馬,先拜謝包爺,包爺還禮畢,然後叩拜母親。太君說:「孩兒,為娘不用你叩禮了,且叩謝包大人罷。今日母子重逢,皆是大人之力,諒必見罪,君王寬宥,深思厚德,母子永遠難忘。」包爺說:「太太,你那裡話來?大宋江山,皆仗令郎之力,總是一般為國,一殿之臣,下官不過為主分憂,免使遼兵猖狂,有何恩德呢?太太休要重言過獎了。」此時四虎、焦、孟俱來參見過包爺,與千歲分賓主坐下,家將遞過香茗,太太聞言說:「包大人,我兒近日與國丈無什大仇,因何屢次生心來陷害老身?總不明其故,還望大人公事公辦,把前日奸謀奏知聖上。如若不奏明天子,若是這奸臣再用毒計陷害,倘然又把我兒陷害了,叫老身倚靠何人?況且狄家香煙斷送了。」包爺說:「太太,若論龐洪此番再害千歲,原可駕前陳奏明,奈他十三封書,並無一字留存於驛丞。無據無憑,難以陳奏,老太太且忍耐,不用憂愁。龐洪有日落在下官手裡,定見除滅了他,下官今日當心壓制,決不使這奸臣再施詭計,有害千歲的。」又說:「狄王親,凡死而復生者,精神及不得往常,下官來日上朝陳奏,你調養三天,才得上朝見駕。」狄王親稱謝,當下包公告辭。五人同說:「大人,再請少坐,用杯淡酒如何?」包爺說:「不消叨擾了。」登時別過狄爺母子。五位英雄殷勤送出包爺回府,弟兄又言一番。獨有焦孟二人,非凡大喜,即將靈位拆毀了,奉到火德星君裡去。又有廚人排開筵宴,四虎、焦、孟在中堂同席,母子在內堂吃酒。太太說:「我兒,王驛丞有恩於你,日後不可忘他。」狄爺說:「謹領母言,孩兒自然不忘他的恩。」按下母子之言不表。
  再說龐洪在府中,想來狄青已死過一年,因何又在烏臺告狀,想包拯雖有救人之法,但是七天之內可救,今則已有一年,料他未必救得他活,到底放心不下,又差家人去打聽。是晚,獨坐書房,這家人回復:「啟上太師爺,包大人在天王廟救活了狄千歲,早間已回歸王府去了。」國丈聞言大驚,說:「罷了。你這黑賊,老夫與你無關無犯,因何與我做盡對頭?狄青有何好處,你必要把他救活?」此番氣得龐洪忿怒難消,通宵不睡,直至四鼓將殘,悶沉沉帶了四名家將,一路來到朝房內。
  各官未到,又來了包大人。包爺把手一拱,說聲:「老國丈請了。」龐洪說:「包大人請了。你來得早啊,老夫請問大人,救平西王的事情如何?」包爺說:「全叨老國丈的福庇,狄王親已得活還陽也。」龐洪說:「這與老夫何干?此乃大人神手也。」包爺說:「國丈,此刻沒有別人在此,下官有句話告稟。」國丈說:「大人有何言語?老夫請教。」包爺說:「國丈,狄青乃是太后娘娘嫡侄,老國丈乃當今內親,算來乃有親親之誼,一殿之臣,何苦成仇,有傷情面?況且目下西遼又興兵侵犯,退敵安邦,全仗他之力。老國丈,世情須要看破一二。古道冤家宜解不宜結。」龐洪聽了,說:「包大人,此言差矣,狄王親身死,又不是老夫謀害了他的。大人因何與我講起這話來?豈不可笑!」包爺說:「國丈,你雖不加害他,還有些誤國奸臣將他算計,若沒有下官,誰人救活得狄王親?倘然施計破折擎天柱,今邊關退敵,倚靠什麼人?」
  正說之間,又來了眾王爺,大臣各各見禮畢。眾人說:「包大人,聞你神手,救活了平西王,真乃國家之幸也,此皆是大人功勞。」包爺說:「豈敢,此乃聖上洪福齊天,下官功勞何有?」眾大臣說:「包大人,你那裡話來!若沒有大人,狄王親如何得活?此乃大人功勞不小,如今狄王親不死,國家有賴了。」包大人說:「列位千歲,這狄青雖得再生,但是懼怕奸臣算計,難保性命之虞。故不肯提兵破敵,自願為農奉母隱居埋名。下宮再三勸解,奈他執意不肯應承。這等想起來,難道有奸臣把他謀害死的?列位千歲,我想他在生之時,威威烈烈,那有一病俱無,即死了的?」眾大臣說:「大人所疑不差,他原是死的奇怪,但不知何人將他暗害了,大人何不向他問個明白。」包爺說:「下官也曾再三動問,他總不肯直說,只言日後自然明白的。」眾王爺說道:「原來如此,但言狄青做人倒也不錯,但不知那個妒嫉奸臣狗畜類將他謀害起來?」你一句我一句,眾王爺大臣罵不絕口,國丈在旁真好氣悶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停了一會,金鼓三響,天子臨朝。金爐煙渺渺,鑾殿瑞紛紛。文武官員序爵,進朝參見畢,分列班行,天子龍目看見,左班中包爺侍立,即開言說:「包卿救取狄青事體若何?」包爺說:「臣啟陛下。」即出班奏道:「臣奉旨救取了狄青還陽,他果然屍骸未爛,臣用三性法寶,已是靈驗,如今救活還陽了。」此時天子聞奏,龍顏大悅:「狄青既然復生,即宣來見朕。」包爺奏道:「但他徒罪未滿,而且精神未復,不便見駕。望吾主龍心詳察。」嘉祐王說:「如今恩赦狄青無罪,令其調養精神,即著包卿引見寡人。」包爺說:「微臣領旨,但臣還有啟奏。前日臣所主開棺罪狀,救取狄青不活,罪及微臣。如今狄青已活,臣已無罪。國丈立狀,還要聖上處了。」天子正欲開言,龐洪連忙出班奏道:「臣啟陛下,包拯雖說救活了狄青,但今還未見面,口說無憑,伏乞我主聖裁。」天子一想說:「這老頭膽寒了。」即傳旨,且待狄青見駕之後,然後處分便了。天子拂袖退班,群臣各散。國丈回衙,悶悶不悅,想了一回,滿胸懷恨著龍圖包拯不題。
  且言各位王侯大臣,一心歡悅退朝,齊到狄王府來探候。狄爺一聞,吩咐四虎弟兄,若有眾官員來探問,只說本藩身尚未安寧,且容另日相見。四將聽了,即傳言出外,此時眾王爺大臣,聞四虎之言,各回行去了。有潞花王早已明知狄爺埋名隱避之由,又因前時太太說明王禪老祖點化他兒子埋名,免得太后思侄傷心,此時潞花王也回宮中。母子大悅,另有一番言語。也不多載。
  且說狄爺候到了三天,包公來到狄府,面見狄爺,說:「狄王親,你來日見駕,如若聖土問起因由,怎樣身亡,一來無憑據,扳不到龐洪,二來倒也牽連王正了,此事不必提起的。」狄爺說:「大人之見不差。」包爺辭去,不知次日見主如何?正是:
    厚道忠臣存厚道,狠心奸臣果狼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3
發表於 2015-8-5 23:57:46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二回     輸立狀龐洪降級 承君命五虎提兵



  詩曰:
    妒嫉奸臣失便宜,君前降級把忠欺。
    害人害己成何益,千秋難免臭名遺。
  再說狄千歲等候至來日五更時候上朝,到了朝房,早有眾王爺文武大臣已到了。既齊來觀看還陽虎將,人人拱手稱謝,同說:「王親死中得活,全虧包大人之力,蒼天不負英雄,復得聖上效用,實聖上洪福齊天。」狄爺拱手說:「列位千歲大人,我小將年輕愚昧,小小與國家出力,不才感蒙列位大人抬舉,焉敢當此謬贊。」眾人還要有言相問,忽聽得輕敲龍鳳鼓,緩撞景陽鐘,天子登坐,金鑾文武官員按爵進參聖主已畢。此時文武大臣,個個紛紛入朝房,有平西王在午朝門外伺候。包公奏知聖上。天子在朝,有值殿官傳了萬歲旨意。有文班中閃出包爺,說:「臣包拯有奏,如今平西王狄青,精神如昔,現在午朝門外候宣。」天子聞奏,即降旨宣進來,不一會平西王上殿,參見聖上,說:「罪臣狄青見駕,願吾主聖壽無疆。」天子說聲:「御弟平身。」包爺在旁一想,從來聖上不曾叫過御弟,今在用人之際,叫起御弟來。此刻嘉祐王把狄青一看,顏容不過如前,原來嘉祐王自聞狄青死後,日日懷思,君臣間別已久,今日重逢,心頭大悅,說:「御弟啊,你平日征伏西遼,功勞不小,及早君臣共享榮華,朕因一時之忽,忽使君臣兩地分開,朕悔莫及。前起聞卿身喪,心好不淒惶,只道今生難得君臣再會,虧得包卿救你還陽,此乃寡人之幸。」此時思量聖上也會說好話,狄青聽了,說:「聖上啊,微臣深沐君恩,粉身難報。蒙我主赦臣斬罪,發配三年,罪完之日,深望再觀天顏。臣豈料到驛中未久,卻被冤魂作祟,一命歸陰。陰府閻君細查生死輪迴,卻知臣命不該終,只因殺生太重,致冤魂不忿,特著臣一年在陰界牢守鬼關,一載方得還陽,後來閻君給文與臣命,將引道至烏臺告狀,又得包龍圖救活還陽,又蒙君恩,赦臣無罪。聖上洪恩,也難報萬一耳。」包爺一想他的鬼話倒會說的。
  天子聽了微笑,說:「真有此事也奇了。御弟你征西殺人,原黨太多,但遼王無禮,要侵奪朕之江山,殺賊無辜,由他所以,至今又起兵攻三關,非御弟不能退敵,今幸御弟還陽,仍要勞你往三關退敵。」狄爺說:「臣啟陛下,念臣年紀尚輕,智略俱無,朝中還有別將可以領兵,臣實無能,不堪當此重任,誠恐有誤國家大事,罪在不赦,乞賜微臣歸籍,足感陛下龍恩不淺矣。」天子說:「御弟你狄門世代為官,忠心報國,永留忠義之名。御弟你今在朝,雖有君臣之別,算來乃是骨肉之親,如今你乃國家內戚,還不與寡人同力,再有何人與朕分憂?若然御弟果是無能之輩,也不差你去提兵。今日西遼兵將,厲害非凡,雄關外一帶州府城池俱已失去,目下雄關有燃眉之急,你不提兵前往,誰人敢當此重任?望御弟勿辭此勞,火速提兵去解了三關之危,與朕分憂。如若退得西遼兵馬,國家安寧,朕心才得放下,回朝之重賞厚祿,以報卿勞。」狄爺思起用人之際,說盡退歸之言,料想退辭不脫,只得說道:「微臣領旨。」龍心大悅,仍加封平西總帥,該用將兵多少,任卿主持可也。
  左班中忽有龐洪有奏。天子說:「龐卿又有何事奏聞?」龐洪說:「臣奏前驗過珍珠旗是假的,西遼王原有欺君之罪,今次若不伐盡西遼,我國久留後患,而且別邦效尤,伏乞聖裁。」天子一想,這句話也不差,即降旨狄御弟,說朕如要滅盡西遼,我心不忍,可命御弟將假旗倒換真旗回朝,以抵欺君之罪。如彼不從,後再征伐未遲也。狄爺說:「臣領旨。」國丈在旁,心中暗喜。此時天子降旨,內侍速往庫房取出珍珠旗,交與狄爺。天子正要退朝,早有包爺出班說:「臣包拯有奏。」天子說:「包卿有事且奏來。」包爺說:「臣奏救活狄王親,龐洪該降三級。」天子見有主狀在先,只得依奏。批龐洪暫降三級,就此退班。眾朝臣退出午朝門外。
  只說平西王回到王府,六位將軍迎接進內,同見太太,就將此事說明。太大開言說:「兒啊,為臣原要報君恩,既然聖上差你豈能違逆?早日成功,可慰親娘之願也。」狄爺說:「母親啊,孩兒如今此去非是半年三月,久久總要三年兩載,方得還京,兒並無掛慮,只有娘親在此,無人侍奉,實是放心不下。」太君說:「兒啊,自古盡了忠時難以盡孝,你娘雖老,身體尚康健,不要把為娘掛在心頭。」眾弟兄多說:「老太太之言不差。」當時狄爺定了出師良辰。一面行文與兵部,挑選十萬精兵,自有四虎將同焦。孟弟兄同往破敵,不用別挑戰將了。來日又往各王府以及崔信。文爺、包公眾大臣府中辭別。敘談不能一一細說。次日又到天波府,拜別佘太君。也是一番敘話不表。
  狄爺又到南清宮,見了娘娘,說明領兵緣故,辭別原由。太后只是恨著龐洪,說聲:「侄兒,這龐賊如此凶狠殘毒,少不報應有期。但你又要提兵解圍,此去須要事事小心,願你馬到成功,早早回朝。」狄爺說:「承娘娘訓諭,不敢少違。」潞花王說道:「表弟啊,你有王命,萬事且自丟開,待等奏凱回朝,這奸臣有了破綻,必要降了當道虎狼,班中才得寧靖安然。」狄爺說:「表兄之言有理。」狄太后又吩咐排開酒宴,表弟兄對飲用酒已完,狄爺辭別,回歸王府。
  再說龐洪自降了三級,終日恨忿包公,原是又因救活了狄青。想了一回,急忙修書一封,悄悄打發家人,前往雄關送與孫秀,叫他留心打算,害這狄青。自言用盡千方百計,擺佈他不得身亡,如今實算他不得了,賢婿可有妙計,須要擺算他。原是包拯救活這小畜生,不日提兵即到了,書意如此。即著家人投遞去了。前日孫秀告急本章,請旨掣回,此時天子因何絕不提起?只因前日正在停征罷戰之時,並且未選得能人去掌管。如今原有五虎將兵前去,所以仍著孫秀守關。好歹自有狄青承當,所以至今無掣回的旨意,不題。
  再說狄爺奉旨提兵,換這珍珠旗。此時是六月天時,正值炎天暑熱,所以行軍稍緩,若是邊庭危急之際,顧不得天寒暑熱了。即要興兵,如今是停征罷戰之時,耽擱多幾天,也是無妨礙。是以狄元帥發兵之期,定於立秋之後吉日。光陰迅速,已到立秋,此時狄爺不敢再緩,不覺已是七月十一日。狄爺先來辭別聖上,又往各衙辭過眾大臣,又行文兵部,點兵伺候。兵部即時挑選強健雄兵十萬,都在教場上伺候去了。狄爺又令焦廷貴、孟定國二將,可往教場上收管,眾將即往南清宮別過潞花王、狄太后,又有一番小心囑咐之言。潞花王說:「表弟,此行須要小心,舅母在此,自有為兄照管,不必操懷。」狄爺應允稱謝。此後狄太后母子與狄爺有許多言語,不能細敘。
  當時拜別他母子,回到府中,與四虎、焦、孟一同進內,拜辭了太君。當時太太只為孩兒出兵,須要吉採的,只得強忍別離珠淚,再三囑咐孩兒,又叮嚀六位將軍,眾英雄一同連聲答應,安慰太太一番。府堂上又排上酒筵,各將用過了。有石將軍說:「千歲,小弟也要到趙王府去別過母親、岳父母,即回來的。」狄爺說:「賢弟正該如此。」石玉即時離了狄府,一程到了趙府中,拜別母親與岳父母,又拜別郡主,也有叮嚀分別之話,不能細述。不知後事如何?正是:
    母子分離因國務,夫妻間別立軍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4
發表於 2015-8-5 23:58:17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三回     救三關五虎興師 言譏誚兵部忿氣



  詩曰:
    英雄五虎到三關,奉旨提兵破狄番。
    忠佞不知反惹氣,言譏語誚恨心煩。
  卻說小將石玉到趙府拜辭母親、岳父母,相辭郡主,趙千歲吩咐備酒餞行。石玉飲過數杯,即時拜別。趙千歲送別時,叮囑賢婿一番,回到狄府去了。此夜,狄王府眾將軍多是不睡,直至五更,伺候元帥到教場去。到了天將黎明,狄爺頂盔貫甲,騎了現月龍駒,真乃威風凜凜,氣宇嚴嚴,傳令眾將,同下教場。前有四虎英雄,跟隨左右,後有焦、孟二將相隨。狄爺的人面獸、穿雲箭二寶,被飛龍毀了,只在天王廟,所以得開陽寶鏡帶身邊,以備應用。此時眾王侯文武,奉了萬歲旨意,多往教場內送別。平西王此時十萬雄兵早已伺候了。是日埋鍋造飯已畢。元帥吩咐四虎將軍將教場人馬一一排開隊伍。元帥點兵一萬,著孟定國為前部先鋒﹔健卒五千,與焦廷貴為後部解糧。四將各帶一萬,分為四隊,元帥自領四萬,偏將百員,分排已畢,祭過大旗,三聲砲響,上馬登程。旗分五彩,大兵次序進前。眾大臣一齊相送,狄元帥一概辭謝,馬上一拱作別,有眾官各轉回衙。狄元帥大兵一路向雄關進發。
  話分兩頭。卻說雄關孫秀,前時自得接岳父的來書,說狄青身死,日日開懷,說盡多少欣幸之言。縱是西遼兵今者忽來攻打,好不心驚。前時有本回朝,只望聖上掣回,這范仲淹與楊青常常說嘆惜傷懷,可惜他年少英雄,定國安邦大將,宋室江山全憑他五人保護。豈知享祿無多,忽遭暴疾身亡,何其天不佑英雄也!狄青死去,屍肉未寒,西遼興兵殺至雄關,危急可嘆。那孫秀奸臣無能之輩,常常免戰高掛。有本告急回朝,不知聖上差點何人為將?因何本章一去兩月餘,全無消息。不知聖上怎樣主張?不提楊、范之言。
  且說孫兵部天天盼望掣回的旨意。是舊,接到國丈的來書,拆開一看,驚得目定口呆,心焦火起。說狄青死,我孫爺已是千歡萬喜,何故包拯黑賊定然救活了他的。如今仍舊提兵到來,國丈書中說不能下手害他,叫我焉能擺佈得來?想這狗頭死了一年,尚然活了,料想他命不該死的。且待他來,先退了遼兵,然後再算計他罷。急忙打發來人回京去了。
  又說狄元帥未啟程之先,早有書到來。楊、范二人一見狄爺之書,大笑歡欣。范爺說道:「狄青重生,國家之幸也。楊老將軍,下官想來,這包公之力,實是能人,狄王親死去一年,可以救活得來,倒是一生奇事也。」楊將軍說:「是哎,我也想他已經死了一年,這包龍圖還有此手段,能治他還陽,真乃神人。但今日五虎將領兵來,西遼人馬倒運了。」不表二人喜悅。
  再說狄元帥大兵,分為五隊,孟定國為開道先鋒,一萬人馬,一路涉水登山,一日忽到了雄關。時正值八月初旬,是有探軍飛報入關:「啟上大老爺,如今聖上差發救兵到來,狄王親統領四虎大軍,雄兵十萬,已離二十里了。」孫秀聽了,無可奈何。楊、范二人率領千百把總與各偏將兵丁部下,戎裝披掛,出關迎接。停候一會,六隊大兵,次序而來。解糧官焦廷貴在後面,還離關二十里。五隊中內有探子報說:「啟上元帥爺,今有孫大人、范大人、楊將軍出關迎接。」元帥聽罷,傳令張忠、孟定國五將擇地安營畢,元帥即出隊居中。一見三人伺立,滾鞍下馬,孫秀免不得拱手,呼聲。范、楊二人見了狄爺,彼此春風滿面,已動言悅,說了幾句套談。四人同步進關,到了帥堂上,分賓主坐下,各詢請平安之言。孫兵部說聲:「狄王親,前日你命歸陰府,今又得重生,乃是當今之福,仍得五虎將全,今朝領旨,復大破西遼人馬了。」狄爺聽說微笑,說聲:「孫大人,本藩為人,只是對面相,有這些冤家仇人,多怪本藩,巴不得我早死一天,有人稱快多一日。卻有忠肝赤膽的包龍圖,只為兵戈復起,聖上日夜憂悶,孫大人無力退得遼兵。但有章乞求聖上掣回朝中,又無猛將雄兵,所以包龍圖救活了我。如今又令提兵,但是下官無能,難當此任,倘有差遲,還望大人周全一二才好。」孫秀就問:「狄大人,你說那裡話來?你兩次殺盡西遼人馬,想他聞風喪膽了。如今大人救兵到來,一定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狄爺說:「孫大人若是忠心為國之人,恨不能我等殺盡西遼,得除國家後患。豈知有這些奸臣狗黨,怪著本藩,巴不得我們殺敗,死在沙場,方得稱心足意。倘若殺敗西遼兵馬,就不遂奸臣之志,豈非是沒趣?」此時狄爺幾句冷言,反把孫秀說得羞愧起來,暗暗想來,原乃指名罵他,心中好不氣忿。只是不能以爭辯,呆呆不語的。范爺聽了元帥之言,冷笑說:「狄王親,你言果說得透知不差也。」楊將軍說道:「雖是這些奸臣,心跡不端,後頭必得禍由自取。自身必不免為刀頭之鬼,子孫為盜為娼。」此刻,楊青幾言,越罵得殘毒。孫秀臉上紅光無言。默言已久後,便說:「這些語,說他什麼?只要王親大人自己無差,忠心報國,就雖戰死沙場,也落得千載芳名便了。」
  說言未畢,軍士已排上酒進來,四人坐下。席間,酒至半酣,說起西遼兵戈事情,孫秀只是心中帶愧,全無話可言。楊將軍又開言說:「孫大人只曉吃酒,說閒話的,遼邦人馬,厲害強狠,問他無益,遼將英雄梟勇,只是免戰牌高挑的本領而已。」狄爺又說:「孫大人,雖然你職掌了雄關之主,自應出敵破番。因何總憑他們猖狂,倒要掛起免戰牌來?非但自己無威,中原失勢,楊元帥九泉之下也無光了。」這幾句話,說得孫秀更加羞慚滿面,忿恨在心,不怨自身無本事,只恨著包龍圖救活這冤家,倒來譏消於我,叫本官如今怎有面目,受得他們鳥氣的,但願他死在沙場中,還要打算這包黑賊兩個冤家,本官斷斷容不得的。狄爺又問:「孫大人,看你是烈烈轟轟的,因何僅懼畏這遼兵人馬,難道遼兵將比你還凶狠麼?」孫秀說聲:「狄大人,下官須蒙聖上調守此關,乃是文家出仕,手無縛雞之力,焉能與番人對敵?」狄爺聽罷笑道:「孫大人,不是這說。常有言『將在謀而不在勇』,孫大人身雖不勇,且喜謀多。何不立一計謀退敵?如今大人又無一謀可發,想來枉食君王俸祿,直於子孫一般也!困守雄關無主,只管急告朝廷,求請萬歲掣回朝中,今日仍要本藩提調救兵到來,你乃應該坐享太平,我等原是本當沙場勞苦的?」孫秀聞此一番言語,羞愧得面上無光,好生氣悶,強說道:「大人前事丟開,休提罷了。」狄爺說:「孫大人,並非本藩怪著你,只有誤國奸臣,謀害多端,心中殘毒,來算賬乎?倘然下官一朝遭其毒手,今日那人提兵到此,這三關光景,目擊難以保守了。孫大人只有高掛免戰牌的本領,萬一遼兵勢力攻破三關,聖上江山難以保守,大人之罪難逃了。你道奸臣妙計,可害下官否?」孫秀聽罷,低頭不語。范爺、楊青看見這孫秀如此光景,默默無言,只得做個和事之人。范仲淹說聲:「二位大人,從前的事,今日不必多提。你看天色已晚,安排明日之事,早些下了文書,然後開兵,完了國務罷。」狄爺說聲:「有理。」即時再酌同饗。是晚,眾將三軍,多有酒席犒賞,不必煩言。不知來日開兵,勝負如何?正是:
    五虎大兵稱銳敵,遼邦猛將果傾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5
發表於 2015-8-5 23:58:46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四回     破大敵宋遼對壘 立功勞石玉交鋒



  詩曰:
    大宋江山穩保牢,英雄五虎立功勞。
    精兵勇將遼邦主,不及天朝大國豪。
  話說狄元帥帶領精兵十萬,前來救解三關,逮因是日到了雄關,孫。范屆三人與元帥接風洗塵。是日吃酒,天色已晚,不能投遞戰書。到了次日,狄元帥批了戰書,即差飛山虎前往投遞。
  再說遼邦主將麻麻罕,攻至三關數月,只因天氣炎熱非凡,不能開兵,是以吩咐大兵屯在關外五十里。如今候至秋天了,正欲打算開兵,忽有戰書下,麻麻罕看過了戰書,滿腹狐疑說奇。西遼狼主說:「狄青已死,因何書來又是他領救兵的?」想一番說道:「莫非中原沒有勇將,把這死過狄青圖名來欺壓本帥的?罷了,我不管狄青在與不在,明日總要開兵,看他何人上陣,試試中原將士本領便了。」即時批回書,明日交鋒,打發來人去了。
  飛山虎回關呈上回書,狄元帥看畢,早已著令其四將,把人馬安排,明日正是中秋十五日了。關中眾將大小三軍,候至三更時分。狄元帥吩咐埋鍋造飯,眾將兵用完,時交四鼓。眾副將滿身披掛,多是刀槍利銳,盔甲解明。直至五更天明,隨著焦孟將軍聽候元帥將令。停一會天色尚是黎明,帥爺升帳,眾將參見已畢。但見元帥好不威嚴,坐下中軍虎帳。真乃大宋棟樑朝臣。正是:
    掀天揭地英雄漢,烈烈轟轟大丈夫。
    平西扼掌三軍任,五虎頭名國棟樑。
  狄元帥左右,是四虎英雄,氣沖雷霆。下邊焦、孟將軍遍體神威。兵丁隊伍,肅靜無言。當時元帥說聲:「列位將軍,本帥有言囑咐,須當牢記。」眾將齊說聲:「元帥,有何吩咐良言,小將等豈敢有違!」元帥說道:「西遼王幾次要興兵侵犯我邦,如今還防他將兵厲害。較勝前時,眾位將軍雖然驍勇,須要小心,不可倚仗英雄,輕敵致敗。又不可畏怯,不敢奮勇直前,須要見機退敵才好。倘若違令,軍法森嚴,難以姑寬。」眾將連聲諾諾。
  言未了,有軍士啟上元帥爺,今有遼將討戰。元帥聞報,即撥令箭差孟先鋒帶領五千精兵開兵迎敵,須要小心。初次交鋒,須要取勝為銳。孟將軍說聲:「得令!」頂盔貫甲,手提大刀,飛身上馬,砲響三聲,大開關門,五千健卒隨身,一馬衝出關外。跑到陣中,孟將軍抬頭一看,只見番兵列成陣勢,這石大豹生得頭大頸粗,青臉濃眉,眼如雞卵,鼻似鶯兒。兩只兜風大耳,一連下頷無鬚,身長九尺,腰大數圍,坐騎猶如木牛,獨無二角。提著兩柄金鎚,威風殺氣。一見孟定國,大喝:「宋將通下名來!」孟將軍喝聲:「遼將聽著,俺乃大宋天子駕前、平西大元帥麾下、正印先鋒孟定國是也,你也通個名來!」石天豹說:「俺乃新羅國駕下飛虎大將軍鐵金剛大元帥麾下、大將軍石天豹也!」孟定國喝道:「你既是新羅國,向與天朝無隙,因何今日幫助叛逆西遼侵犯上邦?全無國法,還不及早收兵回去,倘然天官一動,教你片甲無回,悔恨已晚。」石天豹喝聲:「南蠻休走!胡說你邦狄蠻子把西遼人馬殺盡殺絕。又逼獻珍珠旗,太覺狂妄了。我邦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故允借兵復來報仇。既是狄青未死,他不出來對敵何故?你這無名小卒,不是本將軍對手。倘然斷送了你,只道本將軍欺你無名下將!」孟將軍大怒喝聲:「番狗,休得狂言,與你分個高低!」催開坐騎,大刀一擺劈下來。石天豹雙鎚架開。兩邊戰鼓如雷。二將刀鎚交對,大殺一場。番將果然驍勇,戰到三十回衝鋒。孟定國想來這番將果然厲害,殺他不過了。只得架開雙鎚,帶轉馬大敗回關。
  飛山虎在關前大喝一聲:「番狗,休得逞強,俺劉慶來也。」長槍當心就刺。石天豹架住相還,原來元帥明知遼將厲害,猶恐孟定國有失,故先差劉慶在關前接應。此時劉將軍與番將鬥殺到三十餘戰,看看抵敵不住,說聲:「石天豹,你不必趕來,今日劉將軍有些不快,明日來取你狗頭。」拍馬趨走。番將逞強,大喝:「不要走!」飛馬緊急追來。劉慶一想這番將果然厲害,待我用計斷送了他。即帶轉馬來笑道:「石天豹,看俺劉將軍的法寶,取你石天豹!」對面勒住了馬,抬頭一看,早被劉慶一槍,照定心窩刺去。石天豹說聲:「不好。」閃得快,才被他長槍已刺在腿上。忍痛難當,大敗而逃。眾兵看見主將挾傷,只得逃走回營。劉慶不追,得勝回營交令。元帥上了他頭功不表。
  再說石天豹受傷,敗進營中下馬。麻麻罕一見石天豹行走不便,即說:「石將軍,因何這般光景?」石天豹說聲:「元帥,小將中了南蠻計,先與宋將孟定國交鋒,已經殺敗他逃去後,跑來一將,自稱劉慶來接應,亦已殺返奔逃。小將即時趕去。可惱這狗蠻詭計多端,住馬說用法寶來,小將勒馬看一看,已被他長槍刺過來中了腿,在馬上疼痛得急,用力不便,只得敗回來交令,望元帥恕罪。」麻麻罕說:「石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著惱?石將軍你且往後營養息,著取金槍藥,敷於傷處,不可勤勞,保重身體,且待痊愈了,然後再作道理。」石天豹說聲:「多謝元帥。」即往後營去了,不表。
  當下麻麻罕想了一會,說道:「久聞大宋狄青五虎之名,英雄無敵,所以屢屢殺得西遼大敗。如今石天豹敗了頭陣。本帥手下還有三員勇將的。也罷,明日且與他見個高低便了。」到來朝五鼓,宋營用了戰飯。狄元帥差石玉出馬領兵五千出關討戰。麻麻罕聞報,即差大將哈天順,帶領番兵一萬,殺出營前,石將軍舉目看見這番將,生得奇形怪狀,猶如夜抓鬼一般。二將各通名姓,雙槍並舉,兩馬交騰。這石玉乃仙傳的槍法,這番將須然本事高強,焉能及得石將軍?戰到五十個衝鋒,卻被石將軍架開綽纓槍,回手一槍挑於馬下,割取首級。喝令兵丁殺上前,把番將殺得猶如風卷殘雲一般,遼兵傷了一半,餘剩四散奔逃。敗殘小卒飛奔入營說:「哈將軍陣亡了!」麻麻罕聞報大怒,說:「有這等事?」嘆聲:「哈將軍哎,想你為在本國,也是英雄好漢,自誇本事高強,今日一戰身亡,想這狄青果然名不虛傳,傷了一將,殺了一將,又傷了許多人馬,如若不殺盡五虎,有何面目轉回邦國?」若問大凡為將,必要智勇雙全,方能統領六師重任。如若有勇無謀,乃匹夫之勇耳。這麻麻罕無非仗個英雄驍勇,謀略全無,必要生拿活擒天朝五虎,自出狂言,輕敵甚矣!後來大敗而回,此非為將之才也。後話休題。
  到次日早飯方完,忽有小番報上宋將討戰,一味猖狂辱罵。麻麻罕聽了即大怒,遂令通迷領了五千人馬出敵,衝到陣前。李義一看見來了一隊番兵,為首一員番將,耀武揚威。見他身高一丈,膀闊腰粗,年方四十外,黑臉烏髮,好似漢朝周倉再世還陽,手提一柄鑌鐵宣花月斧,坐下一匹賽烏龍駒,一程跑將過來,不通名姓,提起大斧殺來。李將軍長槍急架,二將催開戰馬,各拼高抵,殺了一場。沙場內但見煙塵滾滾,關營中只聞戰鼓冬冬,三軍戰殺,助威擋敵。兩員大將,衝殺到八十餘合,通迷抵擋不住,只得放馬逃生,李將軍追趕番兵,死者甚多,李將軍得勝收兵回關。正是:
    遼國英雄雖猛勇,天朝五虎更強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6
發表於 2015-8-5 23:59:19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五回     張將軍出敵斬遼將 焦豪傑山林救英雄



  詩曰:
    龍爭虎鬥動干戈,遼王貪心自傷多。
    鄰國借兵仍敗陣,原來失利是新羅。
  卻說李義殺敗了番將通迷,收兵回關繳令。次日,張忠出馬討戰。番官通迷敗不甘心,仍復出馬飛跑出營,與張忠搭手交鋒,一場龍爭虎戰非凡。張忠本事高強,殺得通迷招架不住,勉強支持,殺得兩臂酸麻,汗如珠雨。此時,通迷想來不好,撥開大刀放馬逃走。張忠把坐騎一催,緊緊趕上,馬撞馬尾,把番將軍頭砍馬下。宋兵殺上前把番兵砍殺,猶如斬瓜切菜,五千番卒殺得四散奔逃。張忠得勝回營,狄元帥大喜,記了功勞。吩咐將首級號令,埋葬屍骸。
  慢言宋將慶賀功勞,再表遼邦主帥麻麻罕只見敗殘兵卒逃回,報說通迷被殺,此番氣得麻麻罕無明火高了三千丈。說聲:「罷了!從前西遼國狼主說狄青已死,故我狼主允准借兵差俺前來奪取中原,平分天下。豈知狄青尚在,將勇兵強,連傷我兩員大將。況石天豹腿傷未愈,如今只有達脫一人在此,他的本領與通迷二人差不多。如若點他出陣,須防難以取勝,還防有失。如何是好?」正在氣怒間,達脫上前叫聲:「元帥勿氣,莫言小將本事低微,小將出馬定然擒幾員宋將回營的。」麻麻罕笑道:「將軍休得誇能,待本帥親自出馬還可抵敵得宋朝軍馬,你且守住大營。」達脫說:「元帥既然用小將不著,小將在此何用?不如還邦去罷!」麻麻罕說:「將軍,並非本帥用你不著,只為宋朝五虎果然厲害,將軍出陣未必成功的。」達脫說:「元帥,不是小將誇口,來日出馬不拿捉得宋將回來,非為大將也。」麻麻罕說:「既然如此,明日開兵便了。」此時,麻麻罕又修了兩道本章,一道呈於西遼狼主,一道達奏新羅國王。差人兩路分途而去,按下休題。
  再說麻麻罕想來宋朝五虎將,但聞名聲到我國,到底不曾上陣交鋒。直至今朝方知中原五將果然驍勇,殺得本帥陣陣損兵折將。今日達脫雖然誇口,猶恐他未必取勝得宋邦五將。麻麻罕日日愁懷,滿腹納悶,昏昏過了一宵。次日,張忠討戰。達脫即上前說:「元帥乞付三千人馬,待小將出戰如何?」麻麻罕說:「將軍既要出陣,你且點三千精兵,須要小心臨陣才好。」達脫說聲:「得令!」即去頂盔貫甲,乘高頭駿馬。原來這達脫也算新羅國一員上將,生得凶惡異常。一張鬼臉猶如朱砂,獅象鼻形,身高九尺,頭如牛,耳如梳,年方三十,小海下短短紅鬚。當時領了三千鐵甲軍,拿了鋼刀,上了花斑豹,飛出陣前,番兵隨後。張忠看見來得遼將凶惡形容,各通姓名,兩口大刀相交飛舞,一高一低,一來一往。正是:
    將逢敵手難分勝,戰與平交費辨輸。
  當下二員勇將各逞神威爭戰。原來這達脫在麻麻罕跟前誇了大口,要把宋將活捉回營,獻顯手段。豈知扒山虎厲害非凡,那裡敵得他,只好殺個平交。麻麻罕在營中想來,猶恐達脫有失,即傳令鳴金收兵。自此之後,達脫與中原四將,日日輪流交戰,各無勝敗,將戰一月。此時已是十一月,狄元帥只恐再去征西糧草不足,即令焦、孟二將往各處催糧去訖。
  又說麻麻罕想來,達脫雖然誇口要捉拿宋將,豈知一個也拿不動。且虧他戰鬥一月,不打敗仗。此時,石天豹腿傷已愈,上前說聲:「元帥,小將前日被劉慶所傷,待我出馬活擒了他,報了一槍之恨。」麻麻罕說:「將軍你且調養,腿愈方可出陣。」石天豹說:「小將傷處已痊愈了。」麻麻說:「既然如此,陣上須要小心。」石天豹說聲:「得令!」帶領五千人馬,英氣凜凜,坐名要劉慶出馬。飛山虎亦不介懷,請令帶兵跑出陣前。二馬穿梭,雙槍並舉,戰了五十餘合。劉將軍看看招架不住,伏鞍大敗,拖槍回營。幸有石玉上陣,提起雙槍,飛馬接應,大喝番奴,即來截殺。戰有四十餘合,石天豹氣喘少停,抵架不住,即縱馬敗走回營。笑面虎追趕不上,只得回關。此時,遼邦一帥兩將,宋營四將一帥,又戰半月,勝敗參差。只有遼兵受傷者多。
  這一天,麻麻罕打點,親自出敵。吩咐二將把守營中,帶了一萬番兵出營討戰。關中聞報,扒山虎出陣,看見這員番將身高一丈,面如黑漆,手執大刀。二將答話通名,催開坐騎,戰了五十合。原來大鐵金剛麻麻罕乃是新羅國一員頭等上將。所以,國王差他提兵調馬,幫助西遼。此時,張忠敗了,欲走回關,心急意忙,竟向荒郊敗走,麻麻罕拍馬如飛趕去,笑面虎上陣,飛馬來助張忠。達脫又衝出遼營擋住石玉交鋒,殺了七十餘合,方得戰敗達脫走了,各自收兵。石將軍回關,稟上元帥說:「張將軍與番將交兵敗了,反向荒郊而走,番將追趕去了,不知下落。小將正欲上前助戰,又被一員番將接住交鋒,戰了半個時刻,方得他敗走。所以,小將來稟知元帥,可要接應否?」元帥道:「不知他敗到那方,何處去找尋。劉將軍你有席雲之技,如今你可即當尋著他接應幫助。」劉慶得令去了,頃刻駕上雲端飛往。
  此時,又說張忠一路飛馬敗走。麻麻罕緊緊如飛追趕一程,已有二十餘里之遙。張忠且敗且戰,喝聲:「番狗休得趕來!」麻麻罕喝聲:「南蠻還不下馬受死?」拍馬又緊緊趕來。多是一派荒郊野地,樹森森不見人煙之所。張忠此刻被他趕得渾身冷汗淋漓,只得回馬提刀大喝:「番奴,你今要怎麼的?」麻麻罕說:「南蠻,本帥要取你性命!」張忠喝聲:「胡說,某乃天朝將士,肯失手於你。也罷,與你見個高低!」即時,再戰到六十多合,張忠到底招架不住,梟開大刀,仍復敗走。這麻麻罕逞威大喝:「南蠻那裡走!」拍馬又追來,有數里路途。張忠正在急忙叫救之際,只見樹林內趕跑出兩個人來,乃是少年大漢。一個臉如紫色,額廣頭圓,手執鐵鋼叉。一個生來臉白神清,口方鼻直,手拿長槍棍。二人大步踩開,趕出茅林,大喝:「何人敢在此處大呼小叫?」張忠一見二人,說:「我乃本邦虎將張忠,後有遼將追趕而來,望乞二位英雄救援,感恩不淺。」二漢說:「原來如此,將軍休得著急,且住馬在此。他來,我們抵敵。」二漢步迎大喝:「番奴休得逞強,試試我們手段!」一柄鋼叉、一條鐵棍亂打,這麻麻罕見他是步戰,不分前後的打刺。張忠也來幫陣,三人來圍住,麻麻罕大敗而逃。張忠正欲追趕,兩個大漢說:「將軍休趕,這番奴少不得有一日擒拿他的。」
  此時,張忠連忙下馬,放下鋼刀,深深拜謝二位英雄,說:「小將若非二位相救,必傷於番奴之手了,理當拜謝。」二位英雄說聲:「將軍休得如此,路見不平,拔刀相救,個個皆然。況且,將軍乃朝廷大將,我等乃本國小民,理當救援的。」張忠說:「某看二位英雄,氣宇軒昂,必非等閒之輩。不知二位上姓尊名,住居何處?乞道其詳。」這紫臉英雄說聲:「不敢,小的名喚天鳳,下姓蕭。父母雙亡,四方凋零,住居就在前面這帶平陽地,採樵度日。」張忠說:「此位是你令弟麼?」蕭天鳳說:「非也,此人姓苗名顯,表字楚江,倒是一個官家公子。父親苗學深就在關外雙龍泛,做個守總,如今亦已身故,單留母親、妹子。後來,房屋被火燒得乾乾淨淨,一貧如洗。自小他與小的厚交不淺一如同胞,是艱難度日的。他所以投了我的生涯,雙雙入山採樵度日。」張忠聽了,嘆道:「英雄不得志,洞水困蛟龍,信不誣也。」苗顯說:「張將軍,你看太陽已漸漸歸西,回關卻有三十八餘里,不若住茅舍寬宿一宵如何?」張忠說:「承蒙留兄美意,只防元帥在關懸望不安,實要回關的。」蕭天鳳說:「將軍你若回關,只恐番奴在於要路埋伏,終歸不美。不如請住草廬,權過今宵,明日天亮,小的弟兄護送回關如何?」張忠聽了,想來麻麻罕果然驍勇,倘然在要路埋伏,就不妙了。不若在此權宿一夜,來日回關也不妨礙。主意已定,說聲:「既承二位如此見愛,某家領命便了,只是叨擾不當。」不知二位英雄如何答話言,如何結局,再看下回。正是:
    英雄運至離茅野,聖主昌明得將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7
發表於 2015-8-5 23:59:53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六回     遇英雄張忠勸仕 逢勇漢元帥收留



  詩曰:
    山林埋沒二英雄,運未亨時困乏窮。
    今日將軍蒙救援,他年功績受王封。
  當下蕭天鳳、苗楚江說:「張將軍何必謙言,請上馬去罷。」張忠說:「二位不坐馬,某家也自便步行走了。」即時提刀帶馬而行。二人前行引道,行走路程不多,只見平陽地一間茅屋。苗顯說:「這邊來推開門直進。」張忠答應,隨步進去。蕭大鳳接刀帶馬,搶綁在屋邊樹下,然後進內放了大刀、鋼叉。三人告禮坐下,略談數言。苗顯進內說知母親,立刻烹茶,三人用畢。苗顯說聲:「哥哥,天色將晚了,你去備辦酒餚來與將軍用夜膳吧!」蕭天鳳答應去了。即時買著魚肉等回來,與苗母炊烹。不一會,裡邊拿進酒餚,排開桌上,燃點明燈。二英雄說聲:「將軍,寒門無甚佳味可敬,淡酒粗餚,不過聊且充饑。如此不恭,將軍休得見怪。」張忠笑道:「二位如此說來倒也言重了,張某已承搭救,感激不盡。今夜又來叨擾,著實不當。小將是個大老實人,不說套話的。」蕭天鳳說:「既然如此,請坐了。」三人坐下,苗顯滿斟美酒,殷勤奉敬。
  酒至半酣,二人問起一向交鋒事情,張忠細細說知。二人聽了,呵呵大笑說:「久聞五虎英雄,殺得西遼大敗,君民所賴以安。可恨遼王不自揣度,又動干戈,又勞眾位英雄費糧動兵,擾亂人民,真乃遼王可惱。」張忠說:「為臣須當盡忠報國,某看你二人氣宇不凡,人材不俗,正在年少青春,因何做這樵客,自輕埋沒了英雄,真乃可惜。」二人說:「不瞞將軍,小的兄弟一般勇力,而且向日學習過武術了,欲圖效用,恨無提拔之人。只好困守鄉流,樵耕苦度。」張忠說:「二位若果有高飛之志,這也何難引薦,待某說知元帥,收錄你兄弟,同心協力,前去平西。倘你建立下功勞,豈不勝過樵採度日。」二人說:「若得張將軍肯力薦提攜,小的弟兄情原執鞭左右。」張忠說:「二位那裡話來,少年英俊,正當建功立勞,顯揚父母,方為豪傑。有功勞同為一體,何必謙言。」此是席間,初見情深,言語甚多不能細述。
  且說苗顯之母周氏,在內廂內偷看張忠,見他人才出眾,氣概軒昂。想他五虎平西,名聲大振,我女兒已有二十二歲了,只為家貧,耽擱的未對親。趁他與我兒說得投機,若是他未有妻室,女兒得配此人,必有夫人之分。等一會孩兒進來,周氏笑而述說此事。苗顯說:「母親,他乃天朝上將,妹子乃民家之女,不知允否?待孩兒試探問他罷了。」他出堂坐定說:「張將軍,你數年立下汗馬功勞,不知有幾位夫人?」張忠聽了笑道:「因何苗兄問起這句話來?勞勞碌碌的馬上功夫,那有閒暇幹得這件事情。所以,今日猶是一身,沒有妻房陪伴。」苗顯說:「將軍真是英雄,從不貪圖女色的。但是,古話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嗣之繼人所重也。」張忠聽了,點頭說:「苗兄言之有理,待我公務完了再議此事便了。」張忠之言,苗母裡邊聽得明白。停一會,苗顯進內。周氏叫聲:「孩兒,此時交兵之際,不必提起此事了。且待日後身安兵了,再與他商議罷!」苗顯應諾:「孩兒還有一言告稟母親。」周氏說:「你也不必多講,為娘早已聽得明明白白。早間,張忠叫你與哥哥同去投軍,扶保宋室,若要去時,由你去的。有了功勞,豈不勝作樵夫嗎!」苗顯說:「母親,孩兒去了,還防日食不敷,妹子無人照管。放心不下,如何是好?」周氏說:「這也何妨,前時被火之日,你妹子還留得金環一對,金鐲一雙。少有了還值百兩銀子,母女已有三年日子可給了。」這苗家既是一貧如洗,因何還有二金器?只因二物是小姐平時隨身常戴用的,所以,被火奔逃之日,只存二物。今日得來彩頭,作日給之費,也是他們之幸。當時,周氏說:「你弟兄是個英雄漢子,恨沒有提拔之人。今日既有機會可乘,理當出身圖功業,若有了寸進,不獨為娘免受辛勞,你爹爹在黃泉也心安了。」苗顯聽了娘言,諾諾答應。轉出來悄悄將母言說知蕭天鳳,商議來日同到雄關。是夜安排張忠睡了。按下慢表。
  卻說劉慶奉了元帥將令打聽張忠,在雲端已經看得明白,不與張忠相見,即回關稟知,元帥聽了想,這二人能退麻麻罕,必是英雄之漢。留宿張忠,必然義氣相投。且待來日他來,試看武藝高低,量材取用便了。不題元帥之言。
  再說茅屋英雄是夜母子弟兄談言一會,然後睡去。次日天明,苗顯出去換金鐲、金環,完備了糧米食物之類。安頓娘親度日,叮囑妹子奉侍母親。翠鸞說:「哥哥放心,妹妹領令。但此去刀兵相對,二位哥哥須要小心。」二人應諾。張忠幾次催促,周氏抽身出外說:「托張將軍照管兩個青年。」張忠說:「老人不必掛懷,小將在內,自然以手足相看的。」此時,日出已高,早膳用過,張忠急提了大刀,說:「我三人就此告別。」他二人說:「請將軍上馬!」張忠說:「我坐馬你步行,如何使得?」二人笑說:「將軍,你坐馬我步行比你腳力更快。」閒言休絮。蕭天鳳拿鋼叉,苗顯執了鐵棍,叫聲母親:「我們去了。」三人出門而去。苗母在門前望不見三人之影,方把柴門關閉。翠鸞說:「母親哎,我想兩位哥哥是個英雄漢子,奈無人提拔。今幸張忠到此,同去投軍,但願有了功勞,得了官爵的。」周氏說:「女兒,所以為娘由他去了。」不表母女之言。
  再說三位英雄一路無阻,到了沙場。只聞戰鼓喊殺之聲,卻是李義與麻麻罕交鋒正在不能招架。兩員步將與張忠殺到,把番兵亂砍,刀斬叉傷棍打,一同殺進垓心。大喝番兵休到逞強,一齊動手。麻麻罕見了,吃一驚,把大刀就劈。那裡擋得四員大將兵器使起,四英雄刀叉槍棍亂刺!這番將心中慌亂,拼命逃出,拖刀大敗。幸虧得達脫接應,擋了一陣,一同敗走回營。眾兵丁傷不少。他們把番兵大殺一陣,屍首堆積如山。眾人說:「我們不免拼力殺上前去罷,抄了番營,再去見元帥!」此時一齊殺進番營,正遇達脫,被蕭天鳳一叉刺於馬下。張忠三人殺進兵營,兵將紛紛落馬而亡。石天豹見此光景,料不能保守,只得棄營逃走了。此時遼營內,屍骸堆積如山,刀槍軍器拋棄沙場,番兵四散荒郊。張忠合宋軍收拾了糧草軍器馬匹,然後放起火來,把番營燒得乾乾淨淨。宋兵被傷甚少,此時單走了麻麻罕、石天豹二員番將。李義便問二位英雄尊姓大名,因何而至。張忠就細說其情由,李義笑說:「昨日劉慶打聽回來說,有二位英雄遇了麻麻罕一番,方得無礙。原來是二位,果然本事高強,乃聖上的洪福。故得二位英雄幫助,且請進關,待元帥記錄功勞。」四人同進關去,整理隊伍,劉慶、石玉接見,各通名姓,歡敘言談不表。
  張忠進見元帥,將路遇兩英雄的搭救詳細,一一稟知。元帥心中明白,吩咐傳進兩位英雄:「待本帥看他兩人生得氣宇如何?」張忠領命,傳進二人。此時,李義、劉慶、石玉,引了二人,一同進內叩見。元帥爺說:「二位少禮,請起罷。你二人是中原百姓,還是西遼子民?」二人稟道:「小的是中原百姓。」元帥又問:「你們平日作什麼事情?」二人說:「元帥聽稟,我二人自小是金蘭兄弟,勝比同胞。只是一般家業全無,樵採度日。西遼屢屢侵犯,時時欲立功勞,因無人引見。昨見番奴追趕張將軍,不意殺敗的,非是我弟兄之功。如今,只望元帥收錄帳下,我兄弟得隨執鞭左右,圖得出身稍有寸進,免得負薪之苦,元帥恩德無窮矣!」元帥正欲開言,李義、劉慶稟上元帥說:「小將正開兵,披麻麻罕殺敗,正在招架不住,又得二位英雄幫助殺退,一同端破番營,殺散番兵,燒了他營。所得輜重馬匹甚多,只逃走了麻麻罕未曾拿住。」元帥聽了大喜,不知收錄否?正是:
    只因虎將敗郊野,至使英雄出困途。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8
發表於 2015-8-6 00:00:29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七回     破遼營狄元帥奏功 敗番將新羅國添兵



  詩曰:
    新羅番將鐵金剛,狂逞英雄獨擅強。
    今日敗國威滅盡,弱邦何必動刀槍。
  當下,狄元帥聽了樵漢助殺番兵,打破番營之因,心中大喜,說:「難得二位英雄本事高強,樵採度日,埋沒了英雄,豈不可惜。今日你二人已有功勞,如若立志,圖個出身,這也何難!且隨著本帥同心協力去平西,有了功勞,班師回朝之日,奏聞聖上,自然加官授爵以賞勞的。」二人聽了大喜,一同叩謝元帥收錄:「蒙元帥收錄我弟兄,願效犬馬之勞。」此時元帥又記了二人功勞,令他帳下調用。待再立功時,然後奏知聖上受職。又給發盔甲器械馬匹,二人謝了元帥,是晚擺宴慶功,收拾番營糧草等物,掩埋屍首,大犒三軍。是夜休題。次日,捷音回朝,奏聞聖上。只因時值三冬,紛紛大雪。其本章大意只言天寒地凍之候,待來春和暖,即發大兵平西,倒換珍珠旗回國。但新羅敢借兵於遼王,甚屬無禮。並伐新羅可否?請旨定奪。捷音飛報回朝,此話慢表。
  再說焦、孟二將,前時奉了元帥將令,各路催糧已有兩月,早得軍糧十萬。是日,帶進關繳令,與蕭、苗二人各通姓名,說明來歷。也不煩言。有范爺、楊青,見元帥退了番兵,洋洋得意。獨有孫秀納悶昏昏。狄爺見孫秀悶悶,索性取笑他幾句,便說:「孫大人,你是當御連襟,名說君臣,實乃至威,應該為朝廷出力。因何由西遼兵殺至關下,袖手旁觀,高挑免戰,聽憑辱罵。自己的威風全滅,反長他人志氣。下官不提兵到來,遼兵殺進關中,大人將宋室江山付與遼人。難道悉聽遼王做了君,大人做了臣,你雖稱快,獨有忠臣烈士怨恨大人的。」這番言語幾乎氣死了孫秀,即說:「狄王親,下官是個無能之輩。做此官,乃是聖上所命,又不是我自家要來守此關的。若是狄王親容我不得,聽憑你處決本官罷,何必用許多絮絮叨叨的話,難道沒有一些同朝之顏?」狄爺聽了,微笑道:「此乃大人容我不得。」孫秀說:「怎見得下官不容於你?」狄爺說:「大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大人何必問我自家,所為只問心是了。大人,你豈不知麼?古語流傳說得好:欺人即把上天欺,勸你莫行私謀事,舉頭三足有神明。」孫兵部聽了數言,口也難開,抽身關內去了。悄悄寫了一書,暗地差人送帶回京交岳丈開看此書。只因他在著雄關,害他不得。狄青譏俏,又罕大難以算計害他,要求國丈請旨掣回。住語兩頭。話說麻麻罕大敗奔逃,十萬番兵敗殘全走,只剩數百兵,幾員戰將。又不見了達脫、石天豹,二人不知生死。大營已被燒破了,只得收拾殘兵,回歸本國去了。
  先說新羅國王。從前麻麻罕有本章回國,狼主看了大怒,狄青如此厲害,欺人太過。正要打點添兵幫助,幸有幾位大臣奏說:「我邦原與大宋相和,於今遼王與宋朝爭戰,前來我國借兵,然而狄青已許與西遼戰,不是與我國爭鋒,原不是他來犯我國,我主卻興兵幫助西遼,此乃我國無禮於大宋。伏望狼主勿以西遼為重,而反輕天朝。如若添兵,萬萬不能,伏乞狼主三思。」國王聽了眾臣一篇有理之言,所以漸緩添兵之意。是日,忽見麻麻罕敗回,國王怒氣沖沖:「可恨狄青藐視孤家大甚。如今,不准群臣之奏,管什麼中原上國,縱然我國不動干戈,狄青也不甘休了。趁他未來征伐,我先與大兵前去,與他見個高低,就是兵糧不及了。」定了主張,仍差麻麻罕提兵挑選十二員戰將、副將二百員,精兵十萬,務要活擒中原五虎還邦。「待孤家看看狄青怎樣人材,如此厲害。把他碎屍萬段,方消孤恨。」麻麻罕領旨出朝,挑選十二員將,名:其青龍、其青虎、殷光靈。龍飛海、牙里波、烏山羅、哈成壽、沙面虎、愛金雄、韓恩寶、哈成福、但但溫。
  這十二員戰將多是青年猛勇、英雄無敵的將軍。內有牙里波是通迷之子,非但英雄好漢,而且是花山老祖的徒弟。法力精通,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之術,轟天雷的法寶,要與父親報仇,願隨麻麻罕出兵。此時,麻麻罕點了十萬精兵,擇了吉日,拜辭狼主,向汴梁進發。按下慢表。
  又說西遼國王,前次接到麻麻罕的本章,心中大怒,即宣禿狼牙問明:「孤家差你前往中原,探明狄青身亡。你還邦奏說,他已經死在遊龍驛中。因何今日麻麻罕本章說狄青還在?兵又敗,又欺君誤國,哄騙孤家,綁去砍了!」禿狼牙此時分辨不清,虧得幾位大臣保奏,將禿狼牙貶去看畜牛馬,勞苦不堪。按下不表。遼王又想麻麻罕將勇兵強,因何仍然殺敗。既不能取勝,新羅不能助我國,麻麻罕必有本章回邦,為何國王置之不理。此時,遼王日日煩惱心焦。未滿二日,又聞飛報,方知麻麻罕殺得大敗,逃回本國去了。狼主一聞此事大驚,長嘆道:「孤只說大宋楊府英雄傷盡,楊宗保死後沒有能人。所以,大興人馬,搶奪他江山。豈知,中原又有狄青五虎,非常驍勇,屢次殺得我國無人敢領兵前往。飛龍女兒去行刺他,豈知反被他害了性命。禿狼牙通線龐洪,如今還在,只落得新羅國損兵折將罷了。若奪不得大宋江山,狄青五人,孤家總是容不得的。必要分碎其屍,方消孤家心中之恨。」有度羅空出班說:「臣啟奏狼主,前日有星星羅海之弟,名喚兀格松,見臣說,在家得師,教習武藝,已有幾載。武略精通,要為胞兄報仇,不懼中原五虎。故臣令他試演一回,果然槍法精通,英雄勇猛。伏唯狼主宣他上殿,看察人才如何?」此時遼王正在用人之際,聞奏准之,即宣他上殿。
  不一時,兀格松上殿,朝見狼主,賜他平身。一看這兀格松,生得虎腰戟眉,臉紫髮赤,一雙環眼,頭如斗大,口闊無鬚,獅子大鼻,頸下還有八尺身高。狼主看罷,心中大悅,開言說:「卿家,你今年紀若干?」兀格松說:「臣年已二十有四歲,星星羅海是臣胞兄。」狼主說:「你也是國家大將,不做官是何緣故?」兀格松說:「臣年紀尚輕,只圖玩耍之樂,不願為官,只是在家侍奉母親。臣有千斤之力,前數年又得師父教習武藝。前日,哥哥死在狄青之手,爹娘聞到雙雙氣死了。所以,微臣深恨狄青入骨,立志要殺完五虎將,方消胸中之恨。」狼主聽了,心中大喜,命他把武藝當殿試演與孤家看看。兀格松口稱領旨,就在殿前演武一番。武略精通,槍法奇妙,狼主心花大開,眾臣稱讚,即日加封滅宋大元帥之職,領兵十萬,前往新羅國,再請添兵助將,共除五虎,奪取大宋江山,平分天下。兀格松授了總兵之職,就有許多武將官員前來稱賀,屬下武官多來參見。這番將立心報仇要緊,過了三天,點齊十萬兵馬,辭了狼主,一意登程,先往新羅國。
  未到新羅,路逢麻麻罕,說起情由。麻麻罕說:「本帥如今奉了狼主旨意,再領雄兵十萬,健將十二員。今日中途相遇將軍,同心協力,共擒五虎,本帥洗了前敗之恥,將軍雪兄之仇。務要同力向前,有功於國。」兀格松稱說:「元帥之言有理。」即令隊伍向三關進發,盡是山嶺崎嶇。行罷,又是沙灘煙瘴之地。連行十餘天,還未到雄關。不知兩軍對壘如何。正是:
    莫道天朝多勇將,且看下國有雄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79
發表於 2015-8-6 00:01:00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八回     薦勇將遼主復兵 代新羅宋軍大戰



  詩曰:
    新羅黨惡助遼邦,大戰奔逃兵將傷。
    弗悔自非反恨宋,雄師復起戰爭場。
  慢表西遼與新羅合兵一處,往三關進發。先說中國汴京龐國丈,忽一日接到孫兵部來書,滿心不悅。是日,又接到狄爺本章,料也瞞不過去,只得勉強奏知聖上。天子降旨,著令狄爺先平新羅,後征遼國。旨意即下,非止一日,到得三關。狄爺遵旨而行,定於二月十五日發兵。征伐新羅日期已到,是日,天氣晴明,正好行兵景象。此時,大兵排開隊伍,號砲沖天,隊伍次第出關。楊青、范仲淹殷勤相送,孫兵部少不得勉強同行道別。元帥仍令孟定國為開路先鋒,十萬雄兵,六將分排帶領。只有焦廷貴做這解糧官,惱悶不堪,一路歎氣說:「我焦廷貴真是倒運的,曾經上陣殺過多少番兵遼將。只因在火叉崗上走差了路途,是此之後,元帥總不點我前行。如做個解糧官,實乃沒趣的,到戰場上殺幾個遼兵玩耍,豈不有趣兒?」不說焦廷貴煩悶。
  再說狄青大兵一路浩浩蕩蕩,行了半月。早有探子報道先鋒爺,前面就是獅子山,有番兵紮營阻路。孟將軍聽後,吩咐再去打探,即時報知。後隊元帥傳令,就此擇地安營。元帥號令一下,三軍大小將士,步軍停步,馬將駐馬。孟將軍擇了一段平陽地段,三聲砲響,安了大營。又有流星快馬,飛報元帥說:「小的打探得新羅國逃將麻麻罕,復令大兵十萬,戰將十二員,手下副將數百,還有西遼國兀格松,領兵十萬,戰將幾員。兩支人馬,並同為一路,與我邦交戰,請令定奪。」元帥賞了探子,吩咐再去打探,探子謝賞去了。元帥吩咐眾將:「如今說麻麻罕合兵於西遼,料想兵多將廣,比著前番倍加厲害。你等以後須要小心。」元帥一言,帳下眾將諾諾連聲。不表宋營將士之言。
  再說這獅子山,乃是大宋該管地頭,是日,麻麻罕安營此處,正在打點拔寨進兵。忽有探子來報說:「大朝五虎將領兵前來征伐我邦,今已在對山平地安下大營阻路,特來報知。」麻麻罕聽了大怒,說道:「我們尚未打點前往破關,豈知狄青已到,來征伐我邦。今日,必要與他見個高低雌雄。」此時,麻麻罕仗著十二員戰將,十萬大兵,正是目中無人,以為安然必勝,推倒天朝五虎英雄,搶奪宋朝天下,看來易如反掌。今日一聞此報,那等得下戰書約日交鋒?即時打發前部先鋒但但溫,領兵五千,先要取勝,挫挫他的銳氣。先鋒但但溫得令,披掛上馬,手提畫戟,帶領五千番兵,一路喊殺連天,番將雄赳赳衝出陣前討戰。狄元帥聞報,差點孟先鋒提兵三千,前往對敵。一聲砲響,衝出陣前,孟將軍一見,不通姓名,大刀當頭就劈。但但溫盡力急架相迎,二將一來一往,六十合不分勝敗。孟將軍見殺了半日,心中大怒,殺得性急,大刀亂砍不住。但但溫氣力不佳,喘息不絕,大敗而逃。孟定國快馬如飛趕上,大刀向腦後砍去,一隻胳膊跌落塵埃,孟將軍割了首級。宋軍追殺,遼兵四散奔逃,鮮血滿地,得勝回營。狄元帥執筆記了孟將軍頭功,拿去首級回營號令。
  麻麻罕此時聞報,怒跳如雷說:「要挫他銳氣,豈知反被他挫了我們銳氣!」傳令將屍骸掩埋了。次日,又差大將韓恩寶,殺氣騰騰,領了五千步軍出營討戰。宋營中跑出蕭天鳳。如問蕭天鳳的本事,莫道四虎可比,就說狄元帥的武藝也高他不多。這韓恩寶雖是新羅國上將,交戰本領到底及不得這樵漢。二馬交鋒,蕭天鳳鋼叉架開大斧,回手一砍,在腰間將番將分為兩段。宋兵追殺,番兵逃走回營。此時,蕭天鳳立了軍馬,討戰麻麻罕,早有敗殘兵報知。麻麻罕心頭著急,忙差愛金雄、沙面虎二員大將,領兵一萬,出營迎敵,雙戰蕭天鳳。殺到黃昏,又被蕭天鳳刺死愛金雄,活捉了沙面虎,入營全勝。狄元帥大悅,眾將盡皆稱讚蕭天鳳之能:「我等深服之至矣。」蕭天鳳連稱:「不敢,此乃聖上洪福,當滅番寇。末將何足為能?」當時,元帥傳令將沙面虎囚禁後營,將兩顆首級懸掛營前號令。
  慢表宋營賞功。再說敗殘遼兵回營報知,麻麻罕氣得面如土色,說道:「本帥十二員勇將,盡稱無敵英雄。料得三關必破,五虎必擒。豈料狄青如此將兵厲害,殺了三員大將,沙面虎又被擒,這還了得!」麻麻罕此時越想越氣,惱怒不息。有兀格松上前說聲:「元帥,狄青殺害我胞兄,小將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豈懼他三頭六臂的英雄!他五人就有通天本領,本將軍只看他如同草芥一般。如若出陣,必取勝的。」麻麻罕皺眉說道:「將軍雖是少年英雄,人材強壯,武藝精通。但是但但溫、愛金雄、韓恩寶、沙面虎,乃我新羅國有名上將,尚然死的死了,拿的拿了。將軍,你休來此狂妄之言罷!」兀格松說:「元帥勿把小將看得無能,明日出馬,不能取勝,即時回國,永不到此地爭雄。」麻麻罕說:「既然如此,天色已晚,且待來日出馬便了。」
  到來日,用了戰飯。兀格松自點本國遼兵一萬,麻麻罕說:「將軍出馬,不可自仗英雄,須要小心。」兀格松應諾,頂盔貫甲,手持丈八長矛,跨上一匹斑點豹,威風凜凜,殺氣騰騰。一萬雄兵,旗幡密布,喊殺連天。正罵戰之間,宋營一聲砲響,苗顯一馬飛出。各通名姓,一槍一棍,大戰起來。二將衝鋒二十合,苗顯要敗下來。若問苗顯本事及不得蕭天鳳,兀格松的力氣比蕭天鳳又更好些。此時,苗顯抵敵不住大敗奔逃。番將大喝,拍馬追來,幸得飛山虎立在營前看見,拈了搭箭,嗖地一聲響亮,射落他的頭盔。番將驚了一跳,方才勒馬,不敢追敢。大聲呼喊:「狄青快著出來納命,你前日殺害我哥哥,我來報仇。如若遲延退避,本帥進營來,叫你人人狗命難逃!」蕭天鳳大怒,搶出營來大喝:「番奴休到逞強,我來也!」二人搭手交鋒,這場大戰非比尋常,猶如猛虎爭食。若說蕭天鳳的本事,原是及不得兀格松,因何此刻對敵得住,只因此遼將先與苗顯戰過一陣。所以,如今略略慢著與蕭天鳳戰個對手,殺得沙塵滾滾,日色蔽光,虎豹深藏,神鬼皆驚。自午刻殺至申時,太陽漸漸墜西,兩邊各各鳴金收軍。
  自此之後,兩軍爭戰數日,不分勝負,只有兀格松一人驍勇。元帥思量道:「本帥原曉得此次番軍比前更加厲害的。」張忠說:「元帥如今怎樣打算?」元帥說:「賢弟,凡為將者,力不能取勝,必要用計。兀格松乃星星羅海之弟,他說與兄報仇,顯見得他已是奮力而來。古說,一人拼命,萬夫莫當。目前,眾將多不是他的對手,如今用計便了。」即差張忠、李義,吩咐如此如此,二將依命而行。次日,忽報兀格松討戰,要元帥爺出馬,百般辱罵,十分猖狂。元帥即點張忠出馬,殺出營前,與兀格松雙手大戰了四十餘合。張忠看看抵擋不住,敗走荒郊。兀格松緊緊追來不捨,已及半里,忽又來了李義,衝殺接戰,二人雙槍並舉,又戰了十餘合。李義又敗走,由張忠敗走之處而逃。兀格松大喝:「宋將那裡走!」飛馬追來,越加逞勇,一馬搶過前邊,說聲:「不好了!」張忠、李義二人回馬,呵呵大笑說:「番奴,你如今逃到那裡去!」頃刻間,撓鉤索綑綁他下馬。不知番將性命如何?正是: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80
發表於 2015-8-6 00:01:28 |只看該作者
第七十九回     遼將軍逞勇被擒 狄元帥沙場破敵



  詩曰:
    新羅遼國合兵堅,與宋爭鋒戰鬥連。
    畢竟後來難取勝,生民塗炭枉徒然。
  前說張忠、李義依了元帥計謀,誘番將追趕。正躍馬進前,忽跌人陷坑去了。四周撓鉤一緊,綑綁堅牢,番兵慌張逃走。二將押番將回營,元帥大悅,記了功勞,傳令把番將押進來。左右一聲答應,登時推進兀格松上帳。他鐵錚錚立著,罵聲:「狄青呀!你殺害我胞兄,仇如淵海。今日被擒,料也難免刀刑,快些動手。」元帥看這番將卻是一條豪傑,可惜生於外國,今日為兄亡叛之虜便了。叫聲:「兀格松,本帥看你原是一個轟轟烈烈的英雄,只可惜情理上一些不曉,全不想你的哥哥幫助西遼,來欺上國,自然要砍頭的。」兀格松喝聲:「狄青,自古兩國相爭各為其主。我哥哥吃了狼主俸祿,必須為狼主出力的。」元帥說:「他是逆理而行,死何足惜!你也不推度其情理麼?既是兩國相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何深恨要報仇的,你是不以情理為先。一個凶狠之輩,今日被擒了,還倔強麼?難道真乃甘心待死?」兀格松聽了,哈哈大笑說:「狄青,今日既誤中汝奸計被擒,早已抵死,一刀兩段。請快開刀,不必多言。」元帥哈哈冷笑說:「好一條硬漢子。」喝令刀斧手,把他推出砍了,兀格松哈哈大笑,叫聲:「哥哥,為弟與你報仇,豈料今日天不從人願,如今同歸一路地府,仍作兄弟罷!」忽聽號砲一響,頭已落地。刀斧手拾起首級,元帥吩咐將首級號令。
  不一時,探子又報遼將討戰,要元帥爺出馬,口出狂言。元帥說:「既然必要本帥出陣,這也何難!」當時,元帥盔甲裝束了,拿了定唐刀,乘上龍駒馬。左有張忠,右有李義,帶領鐵甲軍八千,放砲出營,神威赫赫,浩氣嚴嚴。跑到陣前,喝聲:「來將通下名來!」番將說:「本將軍乃牙里波也。你是何人?且通名來。」狄爺說:「本帥乃大宋天子駕下、平西主帥狄青是也。」牙里波說:「你就是狄青麼?我父通迷死於汝手。今日正是仇人相遇,分外眼明。」元帥聽罷,冷笑說:「番奴,你好愚也。既為戰將,拼命於沙場,乃性命攸關之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若殺了一將,就有人來報仇。從前本帥殺卻了多少番將,眼見得有多少人來報仇的?你看,高懸首級是兀格松,他也要與親兄報仇,今日被擒,身首分開。本帥勸你休了報仇之念,領兵回營。以後萬不可出馬,方才保得性命。」牙里波大喝:「狄青休得胡言,古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立心報仇已久,今日方見仇人之面,憑你有通天本事,我何懼哉!且著槍!」說聲來了,照心窩刺去。元帥金刀架開,並不忿怒,叫聲:「番奴,你不要恃勇倚強,看看兀格松首級,倒不如收兵回去為高。」牙里波說:「狄青,你休得花言巧語。俺奉了狼主旨意,元帥將令,要捉盡你五虎將,方顯本將軍的手段。」元帥聽了冷笑說:「你好口出狂言,要捉我們五虎將軍麼?那一位將軍與他交手?」張忠拍馬飛出說:「我來也!」縱馬提刀,當頭就砍。牙里波說聲:「南蠻休來送死!」長槍架開大刀,喝聲:「我殺了狄青,方消我恨!」張忠大喝:「番狗,你口出狂言,拿捉我們五虎將,俺是扒山虎張忠,正是五虎名內的將軍。想你死期到了來尋我們麼?」說完,把大刀亂砍,牙里波急架相迎。各憑本領高低,一來一往,爭強爭弱,戰鼓喧天,聲震沙場。一連戰了五十合,不分勝負。
  此時,李義在旁,見二人殺得難解難分,即衝出陣前,喝聲:「番狗,休得想活命。」提槍又刺來。這牙里波,焉能抵得兩般軍器,即時縱馬大敗而逃。二將拍馬趕上,牙里波回馬喝聲:「宋將慢來,看我法寶取你性命!」登時起一顆丸彈,在空中光華飛舞,要落下來。張忠、李義看見大驚說:「不好了!」連忙回馬就走。這彈子果然厲害,向他二人頭頂飛追。幸得狄元帥盔上血帕鴛鴦紅光沖起,丸彈不能下來。元帥又把金刀向空中撩了幾撩,說:「妖物慢來!」果然,彈子被光華沖散,落下塵埃。元帥的盔甲有此奇妙,能破妖物,只因他的盔甲刀馬皆是鬼谷仙師所贈,所以妖法不敢近前。當下,牙里波看來不濟,只得收回法寶又戰。張忠、李義奮力攻擊,刀槍並對。番將抵擋不住,只得大敗回營,番兵隨逃去了。元帥吩咐,不可追趕,以防番將妖法。眾將回營,元帥坐下說:「列位將軍,今日與番將平戰,不能取勝,其仗妖法傷人。幸有本帥在前,方得無礙。他既有妖法,以後交鋒須要小心才好。」眾將答應。是夜元帥沉沉帶悶,只憂牙里波番將又是個旁門道術之人。想他今日雖然敗了,還不知他再有什麼妖術來。
  不表是夜元帥煩悶。次日,牙里波又帶兵來討戰。元帥即點蕭天鳳出馬,狄元帥親自出營上陣。若論蕭天鳳本領原高於牙里波,所以戰到五十餘合,牙里波抵敵不住,說聲:「南蠻好厲害!」走開一箭路,口中念咒,頃刻間,烏雲遮日失去光明,飛沙走石,大作狂風。宋兵慌亂,蕭天鳳雖是英雄,到此時也覺心涼,有力難施,幾乎跌下馬來。幸有主意,急急逃回本陣,牙里波拍馬追來要拿他。此書載這狄青因何會用法術,只因王禪鬼谷子前者收他為徒弟,仙山習藝七年。這些避水真訣,破火咒言,除風息霧,豈不教習?因前時對敵不曾有人用妖法,他所以也不施出仙術。前日在單單國交戰時,公主的法力乃廬山聖母教習仙法,並非妖術。他被擒是鎮陽珠法寶,此寶非咒語可破。二者兩人夙有姻緣之份,所以被擒於公主。今日遇了妖法,元帥左手向中天指定,咒念真言,頃刻間狂風頓息,日色復光,飛沙不起。牙里波一見心中大怒,喝聲:「南蠻破我仙法麼!」掄槍衝來,蕭天鳳飛馬擋住相迎。牙里波又招架不住,又念火訣真言。但見空中一團烈火,照宋軍陣上吹來,眾兵慌亂,各自奔逃。蕭天鳳急急敗回,元帥一見忙念澄火咒。這團烈火向番兵衝去,燒得番兵焦頭爛額,叫苦連天,眾兵四散,俱竄奔逃。牙里波看來不好,連忙收了法術。蕭天鳳只要元帥除了妖法,平戰卻不懼這牙里波,提起鋼叉亂掃,牙里波大敗奔逃回營。狄元帥大悅,方知王禪師父法寶妙用。得勝回營,眾將大喜稱賀,今日乃是元帥之功也。這狄青說:「非本帥之功,實乃當今洪福,又得眾將之力。」不表宋營賀功。
  再說牙里波殺敗回營,一路招集逃回散敗殘軍,燒傷者甚多,用藥敷治,不必細談。牙里波進見麻麻罕,覺得滿面無光。稟明法寶被破,殺敗回營。麻麻罕說:「將軍你誇了大言,必要捉完五虎將為父親報仇。豈知小卒也拿不得一人回營,又遭大敗。以後將軍休得出馬,枉費神勞力,傷殘士卒。」牙里波聽了只得氣喘不息說:「元帥,狄青與我是殺父的仇人,若不捉拿盡五虎將,不算新羅國的英雄。」麻麻罕說:「將軍,你平戰也殺不過宋將。用法也不勝狄青,如此如何是好?」牙里波說:「元帥不必心焦,且容小將今夜作法,擺一個迷魂陣,包管網盡南蠻五虎。」麻麻罕說:「如若再不濟,這便如何?」牙里波說:「倘若再不成功,願將首級送與元帥。」麻麻罕聽了,卻哈哈大笑說:「本帥乃取笑,休得認真起來。你且去預備擺陣罷。」牙里波說聲:「得令!」是晚,用過夜膳。候至二更時分,牙里波上了將臺,披髮仗劍,書符咒語。法水連噴東方三口,呼喝畢,就把豆子四方布散。不一會,就有數千鬼兵變化出來。此時,新羅、西遼二國,合兵有二十多萬。因何牙里波一個也不用,只因這迷魂陣法困陰兵,不用士卒。不知因得宋將否?正是:
    妖術用來擒敵將,陰兵差去勝天朝。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9-28 06:1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