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大頭寶珠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莊不周】神話三國 (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1
發表於 2021-5-28 00:29:09 |只看該作者
第070章 江東猛虎

    打個巴掌給個棗,當眾喝斥了呂布,讓眾將收斂一些,不要太放肆,劉辯隨即又將先鋒的任務交給了呂布,自己親率包括羽林騎在內的一萬步騎為中軍,由盧植率領一萬步卒為後繼,兩萬餘大軍火速趕往梁縣。

    梁縣離廣成關只有三十里,但是劉辯依然不敢大意,他將皇甫嵩講過的那些軍事原則列成表,一條條的記在心裡,遵照執行。他命令呂布控制速度,不要脫離中軍太遠,又派出大量的騎兵作為斥候,打探百里以內的情況,特別是繞到梁縣的背後,以防袁術率軍來援。

    第一次統兵作戰,劉辯心中難免有些忐忑,但是這麼多天裝下來,他至少可以做到表面上的不動聲色。一條條的命令發布下去,看著眾將領命而去,他漸漸的有了一點手握天下劍的感覺。

    迎著朝陽,呂布騎在火紅的赤兔上,帶領千餘並州精騎,信心滿滿的衝出了廣成關,直撲梁縣。

    ……

    梁縣東,孫堅正在聚酒高會。

    孫堅很興奮,就在前幾天,袁術任命他為豫州刺史。刺史六百石,還沒他這個二千石的太守職位高,但現在是亂時,官職的重要與否不能單純以俸祿為衡量標準。有了豫州刺史這個職位,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豫州,調用豫州的資源。

    誰都知道豫州是天下第一大州,戶口殷實,實力雄厚。更重要的是豫州是袁氏兄弟的本州,袁家兄弟都想把豫州收入自己的囊中,而且要交給自己最信任的人。袁術讓他擔任豫州刺史,說明他之前的舉措嬴得了袁術的信任。

    王睿、張諮沒有白死。

    孫堅其實並不想殺這兩個人。孫堅雖然讀書不多,也不被士林所接納,但是他知道袁氏兄弟的根基是世家,殺王睿和張諮,無異於與世家翻臉。只是孫堅沒辦法,不殺王睿和張諮,荊州人會不把他放在眼裡,他就籌不到足夠的錢糧,也沒有足夠的兵力,更不可能成為袁術的大將。

    他也知道,眼前這些世家、豪強的代表並不是真心喜歡他,更多的是怕他。臉上在笑,心裡不知道在罵他什麼呢。他也只能裝看不出來。有人怕他,總比沒人把他當回事好吧。

    從此之後,他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他只有勇敢的前行,不能後退。

    “感謝諸君前來相送。”孫堅站了起來,舉杯而笑,笑容豪爽而燦爛,只有他身邊最近的人和能看出他眼中的無奈。 “堅不才,忝為豫州刺史,當奉袁氏為盟主,為國殺穢,為民除害。”

    “願將軍馬到成功!”

    “願將軍旗開得勝,攻必克,戰必勝!”

    鄉紳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恭維著,場面一時有些熱鬧,至於有​​幾分是真話,那就不清楚了。不過,孫堅也清楚,在座的這些人是汝南、潁川人為主,汝潁向來是袁家的根基所在,他們肯定是希望袁氏能取天下的,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取代南陽,得到更多的特權和免賦代遇。

    正說得熱鬧,孫靜匆匆的走了過來,俯在孫堅耳邊低語了幾句。孫堅眉頭一挑,一抹驚訝從眼中一閃而過,點了點頭,不動聲色的揮了揮手:“再探,命令祖茂、黃蓋迎戰。幼台,你整頓大軍,準備出擊。我們要拔個頭籌。”

    “喏。”孫靜會意,躬身離去。

    孫堅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看著面露疑慮之色的鄉紳們哈哈一笑:“諸君,好消息啊。堅本想統領大軍,先攻廣成,不料盧植不知死活,居然主動送上門來了。請諸君暫且回城,靜候佳音。待堅擊潰來敵,擊破廣成,再與諸君痛飲。”

    眾人聽了,不禁有些訕訕。不管孫堅說得有多麼豪氣,他們心裡是有些擔心的。盧植是大儒,曾經做過九江太守,治績甚佳,在士林中頗有聲望。盧植又是馬家的門生,這次袁氏起兵,盧植沒有追隨袁家,而是站在朝廷一邊,本來就對不少人震動不小。這些天,盧植一直守在廣成關,卻沒有人認為他怯懦,而是知道他兵力不足。現在他主動出擊,自然是來了援軍,孫堅能不能取勝,實在是個疑問。

    沒有人再有心思喝酒,一個個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免得被潰兵波及。

    看著匆匆而去的鄉紳,孫堅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臉上的笑容依舊。他穩穩噹噹的坐在那裡,似乎絲毫不以即將到來的大軍為意。鄉紳們見他如此鎮定,信心十足,總算放心了些,離開的步伐也不那麼匆忙了。

    直到最後一個鄉紳進了城,孫堅這才起身,頂盔貫甲,上了他的紅鬃馬。孫靜遞過一口樣式古樸的戰刀。孫堅接在手中,氣勢頓時一變,彷彿有一種看不見的氣息瀰漫開來,整個人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如下山猛虎,百獸震惶。

    孫靜靜靜的看著孫堅。他一直很崇拜這位兄長。孫家是吳郡富春的一個富戶,有商賈背景,是被人看不起不的寒門賤戶。孫堅要娶吳氏為妻時,就遭到吳家的拒絕,最後不得不用強。以這樣的家庭背景,孫堅能在而立之年做到二千石的太守之位,簡直是個傳奇,不由得孫靜不崇拜。

    可是,看到孫堅散發出的威猛氣勢,他還是非常意外。他怔怔的看著孫堅,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由得心頭一動。

    “兄長,你……”

    孫堅側著臉,看了一眼孫靜,溫和的笑了:“幼台,怎麼了,為何如此驚訝?”

    “兄長,你是不是……有什麼突破?”

    孫堅點了點頭,輕輕的籲了一口氣:“不錯,我已經明悟了自己的命格,是白虎命。據袁將軍說,人鑑許劭夜觀天相,看到西方太白星入荊州,正應我的身上。”

    孫靜倒吸一口涼氣,一股說不出的狂喜讓他險些落淚。他知道明悟命格意味著什麼,在明悟自己命格之前,孫堅可以說是一個俊傑,而明悟了自己的命格,與太白星相應,他就有可能邁入天神的境界。相比於他以後的功績,二千石太守又算得了什麼。

    孫靜咽了口唾沫,啞著嗓子說道:“是什麼時候的事?”

    “三個月前。”孫堅瞇起了眼睛,嘴角微挑:“洛陽火起的那一夜。”他拉出半截刀鋒,看著如爛銀一般的刀身,輕嘆一聲:“願此刀再顯屠龍神力,斬將奪旗。”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2
發表於 2021-5-28 00:29:26 |只看該作者
第071章 剖鯀吳刀

    沉浸在喜悅中的孫靜並沒有失去理智,相反對孫堅的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領悟。他早就知道這口刀不是凡品,但是聽到孫堅這句話,特別是“屠龍”二字,他知道這口刀不僅僅是鋒利這麼簡單。

    “兄長,這刀……”

    孫堅微微一笑,將刀插進腰帶:“幼台,聽說過吳刀剖鯀的故事麼?”

    孫靜愣了一下,突然睜大了眼睛:“這口刀……就是剖鯀的那口吳刀?”

    孫堅笑了,愛惜的撫摸著刀鞘,瞥了孫靜一眼,點點頭:“此刀在手,天下誰是我的敵手?”

    “走!”孫堅輕踢戰馬,向前馳去。

    孫靜也笑了,笑得非常開心。作為孫家子弟中讀書最多的人,他當然知道吳刀剖鯀的故事。古書上記載,鯀因治水失敗,被堯帝戮於羽山,屍體三年不腐。天帝乃命神將剖鯀之腹,從中得到了禹,而鯀的屍體化作黃熊,投入羽淵。

    那口刀,就是吳刀。鯀是大夏開國君主大禹之父,是神龍之體,所以才能死而不腐。這口刀能剖開鯀的身體,自然有非同小可的神力。孫堅說它有屠龍神力,一點也不為過。

    孫堅有白虎命格,又擁有這樣的神刀,還有什麼事辦不成的?

    孫靜連忙跟上,他挺直了腰桿,信心百倍。

    ……

    呂布率領千餘並州精騎,趕到梁縣背十餘里,停住了腳步。祖茂、黃蓋率領三千步卒,立下了阻截的大陣,擋住了呂布的去路。

    呂布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單手綽戟,催動赤兔馬,向前馳去。他在祖茂、黃蓋的陣前走了一圈,不屑的笑了一聲,唾了一口唾沫,將近在咫尺的敵人視若無物。他舉起了手中的方天​​畫戟,大喝一聲:“五原呂佈在此,誰敢來戰?”

    孫堅曾經在西涼作戰,熟悉騎兵戰法。他麾下的將士大多來自江南,騎兵不足百騎,只能充當親衛騎,無法作為單獨的騎兵衝陣。面對董卓、呂布等人的並涼精騎,他知道在騎戰上沒什麼勝算,所以早就囑咐過手下的將領,一旦與敵對陣,特別是遇到騎兵,一定要結陣而戰,用強弓硬弩守住陣腳,以免被騎兵突破。

    黃蓋、祖茂都是孫堅手下的親信將領,對孫堅言聽計從,所以一聽說呂布率領一千並州精騎趕來,他們就紮好了陣勢,準備好了強弓硬弩,以防呂布衝陣。

    但是他們沒想到,呂布會在陣前單挑。

    單挑盛行於春秋時代。那時候只有貴族才能成為戰士,講究貴族之間的禮儀,常以個人決鬥的方式來決定勝負。到了戰國之後,一場大戰動輒上萬人,一兩個人的武藝已經影響不了大局,單挑也就淪為私鬥,很少在戰陣之上出現。

    呂布陣前挑戰,大出黃蓋、祖茂的意料,卻也勾起了很多人的興致。

    漢時離古不遠,雖然騎士作風已經成為傳說,但是好武之風卻未絕,能親眼一睹傳說中的騎士決鬥,是很多以武士自居的人喜聞樂見的。呂布提出挑戰,就連黃蓋、祖茂也有些心動。

    不過,沒有人親自出戰。一來沒有這個準備,二來他們也多少聽說過呂布的威名。

    人中呂布,可不是白叫的。黃蓋、祖茂雖然是南方人,但孫堅身邊的韓當、程普卻是北方人,他們都曾提及呂布的勇力,不約而同的表示佩服。此時此刻,他們怎麼可能輕易出戰呂布。

    見對面沒有動靜,呂布哈哈大笑:“些許小兒,不敢一戰,也罷,速速報與孫堅,讓他來見識見識我呂布的武藝,以後不要再妄自尊大,自稱什麼江東猛虎,改叫江東惡犬吧。”

    呂布辱及孫堅,激起了祖茂的怒氣。他大喝一聲:“哪來的蠻夷,妄稱我家府君的名號。何須我家府君前來,待我祖茂來取你性命。”一邊說著,一邊綽刀上馬,衝出大陣。

    見祖茂出戰,黃蓋急了,立刻命人擊鼓,要求祖茂回陣固守。祖茂哪里肯理他,徑直衝出了大陣,沖向了呂布,舉起了手中的雙刀,怒吼道:“呂布,納命來!”

    呂布笑了。他舉起了手中的方天​​畫戟,輕輕的搖了搖,腳尖輕踢赤兔。赤兔長嘶一聲,突然向前竄出,如同一團烈火,撲向祖茂。

    蹄聲急促如奔雷,呂布迎向祖茂。

    片刻之間,兩馬交錯,呂佈單手綽戟,輕輕一揮,分心便刺。

    “當”的一聲輕響,方天畫戟磕開了祖茂的雙刀,刺穿了祖茂的胸甲。祖茂口吐鮮血,雙手緊緊的握住戟桿,瞪圓了雙眼,不敢置信的看著呂布。

    他不敢相信有人能刺出如此犀利的一戟。他自忖武藝過人,卻在呂布面前連一個回合都抵抗不住。他只感覺到手臂一麻,雙刀就飛得無影無蹤。

    呂佈單手挑著祖茂,卻神態輕鬆。他催動赤兔馬,沿著祖茂的來路,向他的大陣衝了過去。

    離大陣十步,他拋出了祖茂的屍體。祖茂在空中飛躍十餘步,砸在最前一排將士的大盾上。 “轟”的一聲巨響,盾牌後的士卒支撐不住,向後退了兩步,原本嚴密的大陣出現了一個缺口。旁邊的士卒大驚,驚呼著衝過來補位,卻已經來不及了。

    呂布拍馬殺到,方天畫戟左右一盪,又是兩面盾牌被挑飛,一個手持長矛的士卒手臂一麻,手中的長矛刺偏了方向,而呂布的方天畫戟卻精準的劃過了他的咽喉。

    赤兔馬龐大的身軀從缺口中衝了過來,呂布左手持刀,右手持戟,遠得戟挑,近者刀劈,如入無人之境,片刻間就深入大陣數十步。

    在他的身後,魏續、曹性等人率領並州精騎如風殺到。

    他們跟隨呂布多時,早就對呂布的一舉一動了然於心。看到呂布舉起方天畫戟輕搖的那一刻,他們就開始加速沖鋒。對於呂布能否擊殺祖茂,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除了與張繡的一戰之外,呂布尚無失手的先例,向來都是一擊斃命。

    能成為並州騎善戰的代名詞,其中有呂布的一半功勞,正是有了呂布這個無堅不摧的箭頭,並州騎衝陣才變得如此容易,如此勢不可擋。而有了赤兔馬和方天畫戟的呂布,無疑是一隻重新淬過火的箭頭,令人生畏。

    祖茂是第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3
發表於 2021-5-28 00:29:39 |只看該作者
第072章 馳援

    騎兵對步卒,小陣一敵三,大陣一敵五,佔據絕對的優勢。

    步卒要想對騎兵對抗,最大的倚仗就是陣勢,以大盾、長矛將騎兵拒之陣外,限制住騎兵戰馬的強大衝擊力,然後用強弓硬弩射擊,壓制騎弓射程不足的短項,才有獲勝的機會。一旦讓騎兵突入陣內,那就沒什麼懸念了,剩下的只有一面倒的屠殺。

    黃蓋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

    呂布突破了祖茂的陣地之後,根本沒有給他反應的時間,徑直殺向了他的側翼。並州騎作戰經驗豐富,他們知道眼下重要的不是殺多少人,而是要把對方的陣勢攪亂,一旦讓對方重新結陣,他們的麻煩就大了。在呂布等人的率領下,他們四處出擊,遠者用箭射,近處刀砍矛刺,哪裡有正在集結的敵人,哪裡就是他們攻擊的方向。一千並州軍時分時合,在三千步卒的大陣裡往復衝殺,將大陣攪得血肉橫糊,凌亂不堪。

    看到這個情景,黃蓋知道自己沒有機會了,精於騎戰的呂布不會讓自己有翻盤的機會。他一面派人通知孫堅,一面在親衛騎的簇擁下,撤出了戰場。

    看到黃蓋的將旗移動,呂布冷笑一聲,方天畫戟斜指:“追!”

    戰鼓聲響起,正在四處衝殺的並州騎迅速脫離戰場,匯成兩條巨龍,向黃蓋追去。

    ……

    孫堅臉色鐵青,怒不可遏。

    呂布居然臨陣挑殺了祖茂,並一舉擊潰了他布下的戰陣,現在又尾隨著黃蓋追了過來,其攻勢自然犀利,可是他的態度卻更加囂張。

    三千步卒,就算戰死三分之一,還有兩千人,一旦重新集結起來,依然可以擋住他的退路。呂布敢這麼追下來,要麼是相信有人能幫他守住後路,要麼是相信他能輕易的擊潰他孫堅的本陣。

    我的本陣就這麼容易擊潰嗎?

    孫堅下令,背靠梁縣東城門列陣,準備迎戰呂布,同時下令程普、韓當接應黃蓋,豎起戰旗,收攏殘兵,在呂布背後列陣,準備將呂布困死。

    呂布看到對方將旗移動,立刻知道了孫堅的用意。他沒有任何驚訝,他相信劉辯會很快趕到,幫他守住退路。就算劉辯不來,張繡也不會不來。他驚訝的不是孫堅的安排,而是孫堅陣中散出的的凌厲戰意。

    “莫非孫堅真是一頭猛虎?”呂布自言自語的說道:“戰意很強啊。”

    曹性拍馬趕來,與他並肩而馳,手指松處,一支羽箭離弦而出,將遠處一名敵將射落馬上。在呂布麾下,他以箭術出名,唯一佩服的人就是呂布。呂布的箭術是他追趕的目標。

    “將軍,誰的戰意很強?”

    “那頭江東猛虎??!  

    曹性哈哈一笑:“正當如此。 ”

    呂布領著並州軍,勢不可擋的向孫堅大陣衝去。曹性緊隨其後,弓弦響處,一個又一個敵將被突如其來的冷箭射殺。

    看著越來越近的呂布,孫堅冷笑一聲,傳下一道道命令。八千餘步卒根據號令調整陣形,讓開正面。呂布見了,對孫堅的意圖了然於胸,卻不屑一顧。他輕蔑的一笑,方天畫戟一指孫堅的位置:“跟我來,殺了這頭猛虎,扒了他的虎皮!”

    “喏!”並州軍將士轟然應喏,毫無懼色的向孫堅大陣殺去,視兩翼包抄的敵人於不顧。

    孫堅見此情景,將令旗交到孫靜的手中,拔出吳刀,大喝一聲:“白虎義從,隨我來!”

    “喏!”一千白虎義從轟然應喏,跟著孫堅衝出了中軍大陣,迎向殺來的呂布。

    ……

    “呂布追黃蓋去了?”劉辯眉頭一皺,很不高興。呂布擊殺祖茂,擊破孫堅的前軍,戰術無可挑剔,可圈可點。可是他去追黃蓋,卻未免有些冒失。孫堅不是普通人,他身邊有七八千的步卒,有祖茂的覆轍在前,孫堅會再給他機會嗎?

    一旦攻堅不下,後路被截,呂布有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要想保證呂布的安全,他就必須趕上去,護住呂布的後翼,避免呂布被孫堅包圍。而要趕上去,他就要率領一萬步騎急行二十餘里,等他趕到那裡,也許等待他的是孫堅以逸待勞的大陣,也許還有呂布的屍體。

    劉辯很不高興,卻沒有時間不高興,他權衡了一下,立刻叫來皇甫嵩。

    “太傅,軍情緊急,我要親率羽林騎趕去接應呂布,請太傅率領步卒,為我後繼。”

    皇甫嵩也知道利害,沒有虛偽的推辭,只是叫過兒子羽林中郎將皇甫酈,淡淡的說了一句:“陛下有毫髮之傷,我就取你性命。”

    皇甫酈躬身領命:“臣願以身捍衛陛下。”

    皇甫嵩點了點頭,把目光轉向賈詡:“文和,你隨陛下前去,佐陛下軍機。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把陛下安全的帶回來。”

    賈詡點點頭:“太傅放心。”

    皇甫嵩轉過頭,看了一眼全副武裝的張繡、張遼,不等他說話,二張就拱拱手,大聲說道:“請太傅放心,我等便是陛下的第一層甲胄。”

    劉辯笑了:“太傅,你讓他們都來保護我,誰去殺敵?”

    皇甫嵩臉上一點笑意也沒有,他看著劉辯,雙手舉過頭頂,躬身一拜:“臣皇甫嵩,懇請陛下為天下計,惜身如金,切莫逞匹夫之勇。陛下,你以萬乘之尊,親臨戰陣,便是最大的勇,千萬不可魯莽,以免有魚龍白服之憂。”

    劉辯不笑了,鄭重的點了點頭,用拳頭敲了敲胸甲:“太傅的話,朕記下了。”

    片刻之後,劉辯在三百郎衛的保護下,率領羽林騎,如同一團烈火,捲起一陣狂風,殺向梁縣。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4
發表於 2021-5-28 00:30:05 |只看該作者
第073章 差之毫釐

    劉辯來得非常及時。

    程普等人剛剛豎起戰旗,列好陣勢,劉辯就殺到了。

    一聽到身後的馬蹄聲,一看到騎兵衝鋒掀起的沖天煙塵,正在往程普的將旗會聚的潰兵頓時慌了。他們剛剛被呂布殺破了膽,一聽到​​馬蹄聲就心驚膽戰,哪裡還有迎的勇氣,發一聲喊,四散而逃,連程普的將令都聽不見了。

    潰兵慌不擇路,沖散了程普的本陣。張遼、張繡、皇甫酈都是精於騎戰的並涼將領,見此良機,豈肯放過,皇甫酈一聲令下,張繡、張遼像兩隻離弦的利箭,各率五百精銳,殺進了程普的戰陣。

    程普是右北平人,非常清楚騎兵衝陣的利害,見此情景,知道截斷呂布退路的意圖無法實現,只得一邊結陣而戰,一邊擊鼓向孫堅報警。

    劉辯騎在戰馬上,觀察了一下戰場的形勢,對賈詡說道:“文和,讓張遼去接應呂佈吧。”

    賈詡笑了,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

    擊破了程普的戰陣,守住了呂布的退路,接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證呂布不會被孫堅包圍。一旦被孫堅包圍,騎兵失去速度,就會優勢盡喪,淪為孫堅的俎上肉。到時候呂布就是再善戰,他麾下的並州騎也會損失慘重。只有確保呂布無恙的情況下,才能考慮和孫堅纏鬥,等待皇甫嵩率領步卒趕到接應。

    而讓誰去接應呂布,這裡面就頗有玄機了。張遼是並州人,曾經是呂布的部下,他去接應呂布,呂布不會有心理排斥。張繡、皇甫酈則不同,他們都是涼州人,特別是張繡和呂布還是對手。讓他們去接應呂布,呂布萬一覺得丟面子,不肯退出來,那就耽誤了大事。

    從這個人選的安排上,賈詡看出了劉辯心思的縝密。他卻不知道,如何安排人際關係,原本就是辦公室政治的基礎。劉辯雖然在其他方面不如他,這方面的見認還是有一點的。更何況張繡與呂布的衝突就是他一手挑起來的。

    戰鼓聲響起,張遼領命,率領五百並州精騎殺向孫堅的大陣,皇甫酈、張繡則繼續攻擊程普,肅清潰敗的敵人,為接下來的攻擊做準備。

    呂布和孫堅戰得正酣。

    兩個人都有些無奈。呂布固然沒能突破白虎義從的阻截,將孫堅這頭江東猛虎的皮給扒了,孫堅也沒能攔住呂布,將他困死在陣中。他的確已經包圍了呂布,但是圍得不夠結實,呂布像一隻落入蜘蛛網的巨大甲蟲,憑藉著自己蠻橫的力量不停的衝殺,幾次險些撕破包圍圈,衝出陣去。孫堅帶著一千白虎義從,緊追不捨,想要和呂布決一死戰,卻怎麼也跟不上呂布。呂布騎著赤兔馬,揮舞著方天畫戟,在他的陣中來回衝殺,所到之處,當者披靡。

    兩人殺得難分難解,最后孫堅都搞不清楚呂布是殺不出去呢,還是不想殺出去。

    實際上呂布也是有苦難言。他不是不想殺出去,是真的殺不出去了。

    孫堅率領一千白虎義從攔在大陣中間,其他的四五千步卒攔在他的兩翼,兩翼向前延伸,已經在他的身後會合,並且不停的向中間擠壓。並州騎依然在衝鋒,依然在殺戮,但是能供他們迴旋的空間越來越小。如果不是這些人都是並州騎中的精銳,他們早就因為空間不夠而失去速度,淪為孫堅的刀下鬼了。儘管如此,呂布還是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困境。

    以呂布的武藝,他要想殺出去,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要把這些部下全部帶出去,他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可是讓他自己不顧部下,自己殺出去,他又萬萬不可能。

    現在,他只能希望援軍能在他失去速度之前趕到。

    “殺!”呂布催動赤兔馬,一次又一次的衝擊著白虎義從的防守陣形。在他的衝擊下,白虎義從費出了渾身解數,依然無法結成一個完整的陣勢。可是呂布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衝擊力越來越小,幾乎是憑著他一已之力在對抗孫堅和他和白虎義從。

    孫堅躲在白虎義從中間,看著眥睚欲裂的呂​​布,恨得牙癢癢。白虎義從是他征戰多年積累起來的精銳,以丹揚兵和長沙蠻為主,都是真正的精銳,是他最大的倚仗。在他明悟了自己的白虎命格之後,他才命名為白虎義從,準備帶著他們征戰天下。沒曾想,與呂布一戰,短短的半個時辰,就被呂布殺了兩百多。

    孫堅恨不得立刻將呂布斬於馬下,可是他不能。

    他雖然沒有和呂布交手,但是他從呂布的出手中看得出來,呂布的境界不比他低,手中的方天​​畫戟也是利器,胯下的赤兔馬更是萬里挑一的良駒,即使有吳刀在手,他也沒有什麼勝算。

    如果是單挑,他也許可以鼓起勇氣一戰,可是在戰陣之中,他沒有這樣的自信。原因很簡單,他強,是他一個人強,而呂布不僅自己強,身邊的人也不弱。那個手持弓箭的將領箭術過人,只要他露出一點破綻,便會有冷箭射到。有這樣一個神箭手在身邊窺伺,他不可能一心一意的對付呂布。

    他只能憑藉兵力優勢,一點點的消耗呂布的體力。只要等到騎兵失去速度,他就大功告成了。

    所以,孫堅一直壓制著和呂布一戰的衝動,不忘自己肩上的重擔,指揮著大軍,慢慢的擠壓呂布的生存空間。同時期盼著程普、韓當等人能盡快切斷呂布的退路,加入包圍圈。

    就在這時,北面傳來了激烈的戰鼓聲。

    聽到戰鼓聲,呂佈如釋重負,孫堅卻心如死灰。

    張遼率領五百並州精騎,突破了步卒的阻擊,衝到了呂布的面前,大聲叫道:“呂將軍,陛下親率大軍,前來接應將軍。”

    呂布又喜又愧,他大叫一聲:“文遠,看我如何屠虎!”

    “願為將軍前驅!”張遼大笑道:“將軍且休息片刻,待張遼一試。”

    呂布大笑:“怎麼,文遠也要搶功麼?拿出點本事來。”

    豪爽的笑聲中,兩人一左一右,吼聲如雷,向孫堅殺去。

    孫堅長嘆一聲,心情有些黯然。劉辯以天子之尊,冒著危險趕來馳援呂布,而袁術卻在兩百里以外,根本指望不上。戰機已失,不可戀戰。他隨即下令收兵,退回梁縣固守。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5
發表於 2021-5-28 00:30:16 |只看該作者
第074章 道士于吉

    劉辯雖然來勢洶洶,畢竟兵力有限。孫堅固然困不住呂布,他要退回城內,劉辯同樣攔不住他。他能做到的就是下令眾將全力追殺孫堅的潰兵,盡可能的殺傷。

    並涼軍的將士都是嗜血好殺之人,特別是呂布率領的並州軍,未能一舉擊潰孫堅,未免有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意思。這口惡氣自然全出在了那些來不及退回城的潰兵身上。

    戰馬分馳,戰刀飛舞,一個個潰兵被斬殺在梁縣東,近在咫尺的城門如同生死關,無法邁入。

    孫堅氣得咬牙切齒。這一仗,他的損失大了。僅是白虎義從的損失就超過三百人,簡直和割了他的一塊肉一樣。最後一個退回城內,孫堅安排好城防,氣呼呼的上了城牆。看著城外殺得正高興的並涼軍,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

    “將軍應該高興才是,為何嘆氣。”背後有一個聲音響起。

    孫堅大吃一驚,本能的抽出了腰間的吳刀。吳刀出鞘,聲如龍吟,繞樑不絕。

    “好刀!”

    站在孫堅面前的是一個道人。頭戴道冠,身披長衫,三綹長髯,仙風道骨。他手裡沒有拿任何兵器,神態也很從容,孫堅卻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身邊有十餘白虎義從中的高手,還有他的親弟弟孫靜,這個道人卻能無聲無息的走到他身邊,實在太駭人了。如果他是刺客,只怕他已經身首異處。

    不過,孫堅畢竟在身經百戰的悍將,片刻之間,他就冷靜下來,緩緩還刀入鞘,輕笑一聲:“道長認識此刀?”

    道人搖了搖頭:“不認識是什麼刀,只是能感覺到刀意與眾不同,想來不是凡品。”他抬起頭,靜靜的打量著孫堅,莞爾一笑:“不過,與這刀相比,將軍的變化才是最喜人的。”

    孫堅濃眉一挑:“我有什麼變化?”

    “白虎命啊。”道人讚了一聲:“想不到在這最後關頭被你悟出了天命,真是天意。”

    一聽這話,孫堅頓時明白了。眼前這位道人絕對是一個高人。他不僅能看出他的刀意,而且能一眼看出他的命格,這絕非常人可以做到。與這些本事相比,悄無聲息的靠近他,根本不值一提。

    “道長,能否請室內說話?”孫堅伸手相邀。

    道人看了他一眼,若無其事的伸出手,和孫堅手挽手,一起進了城樓。孫堅請道人上座,自己在一旁陪著,讓人上了酒,親手給道人斟滿,這才恭恭敬敬的說道:“還請道長指點,堅何喜之有?”

    道人端起酒杯,淺淺的呷了一口,笑道:“你剛明悟命格不久,尚不解其中妙處。不過,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是不是?”

    孫堅連忙點頭。明悟命格之後,他的體力和六識都有明顯的提升,連頭腦都靈活了許多。正如道人所說,好處是實實在在的。

    “可是你不知道,明悟了命格,最大的好處是你的面相已變。你不會英年早逝了。”道人笑道:“有沒有人對你說過,你活不到四十歲?”

    孫堅倒吸一口涼氣,半晌才還過神來。的確有人對他這麼說過,正因為如此,他才不顧危險,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一來既然命是天注定,該死還得死,怕也沒有用。二來他如果活不到四十歲,就得給妻兒留點遺產,不能讓他們活得太憋屈。孫堅自己清楚寒門庶族的難處,他不想讓兒子和他一樣受人歧視,舉步維艱。

    儘管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是隨著大限一步步的來臨,孫堅還是非常緊張。現在聽道人說,他明悟了命格之後,最大的好處卻是不會早死了,他不由得欣喜若狂,大有劫後重生之感。

    “道長,是真的嗎?”

    “當然。”道人撫著鬍鬚,點點頭:“不過,你眼前有一劫。”道人指了指城外:“退兵吧,回江東去。否則,你等不到四十歲,馬上就會命喪黃泉。”

    孫堅濃眉緊皺:“道長是說我無法戰勝呂布?”

    “不僅是呂布,還有天子。”道人抬起頭,深邃的目光投向遠處,眼神中有一絲迷茫。 “你明悟了命格,可以說是萬里挑一。可是,城外明悟了命格的人至少還有三個,你不是對手。”

    孫堅一驚:“三個?不是說,很少有人能明悟自己命格的嗎?”

    “原本的確如此。”道人看了孫堅一眼,“可是幾個月前,天象突變,突然之間,明悟了自己命格的人多了起來。將軍不就是其中之一嗎?”

    孫堅遲疑片刻,有些失落,又有些說不出的興奮:“道長,這預示著什麼?”

    “預示著……”道人長嘆一聲:“天下大亂。”他又看了一眼孫堅:“將軍如果想分一杯羹,就回江東去吧。中原非將軍福地,不可久留。”

    孫堅凝視著道人,深深一揖:“敢問道長仙號?”

    “貧道於吉。”道人說完,起身還了一禮,施施然的走了出路。等孫堅回過神來,追出室外,於吉已經失去了蹤影。十餘名白虎義從茫然的看著孫堅。

    孫堅悵然若失。

    ……

    皇甫嵩率領步卒趕到,紮下大營。

    劉辯叫來了劉表:“你立刻趕往江陵,趁著袁術、孫堅都在南陽的時候,把南郡、江夏和江南四郡控制在手中。”

    “唯!”劉表大喜,躬身便拜。丟了北軍中侯之職後,他一直賦閒家中。這次天子御駕親征,把他帶在軍中,他一直以為天子要藉機除掉他。原因很簡單,他和袁紹走得很近,在何進的大將軍府裡,與其說他是何進的幕僚,不如說他是袁紹的親信。

    他萬萬沒想到,天子會要他去荊州。他知道荊州很重要,但是他從來沒有指望自己有機會出鎮荊州。有劉焉割據益州在前,天子對宗室的忌憚不亞於袁紹兄弟。

    這是意外之喜,讓劉表有些措手不及。

    看著劉表眼中掩飾不住的狂喜,劉辯有些無奈。他極力壓制著自己的不甘,不動聲色的說道:“有把握嗎?如果沒有把握,朕不想派你去送死。”

    劉表沉默片刻,慨然道:“謝陛下關心,臣縱使肝腦塗地,也要穩住荊州,不讓袁術踏足一步。”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6
發表於 2021-5-28 00:30:47 |只看該作者
第075章 攻心為上

    “既然你有信心,那再好不過。”劉辯一擺手,楊修奉過來一口劍。劉辯接劍在手,端詳了片刻,遞到劉表面前。 “認識此劍嗎?”

    劉表接劍在手,先看了一眼劍鞘。劍鞘古拙,白銀吞口,鏤銀色夔龍紋。他抽出一截長劍,劍身絢爛如春水,彷彿有流光溢出。劍身的紋路中有一點點亮光,像星星一樣眨著眼睛。劉表沉思了片刻,突然驚訝的抬起頭:“文如列星之行,光如春水初溢,這是……純鈞?”

    劉辯笑了,楊修也笑了。 “不愧是八俊之一的劉景升,博學多識,一眼就認出了純鈞劍。那麼,你知道朕為什麼要賜你這口劍嗎?”

    劉表嘴裡發苦,臉上卻不動聲色,他慨然道:“陛下希望臣做一個純臣。”

    “不錯。”劉辯緩緩走到劉表身後,手撫在劉表肩上。 “朕派你去荊州,你若能做個純臣,朕允你一個王位。你若有不軌之心,朕將來不僅要收回此劍,還要附帶上你的首級。知否?”

    劉表身材高大,有八尺多,劉辯比他略矮一些,撫著他的背,未免有些滑稽。不過,劉表卻沒有一點滑稽的感覺。此情此景,讓他想到了一個典故:當年高皇帝封劉濞為吳王時,就是這般情景。

    想到劉濞的下場,劉表的後背湧出了一陣冷汗。他連頭都不敢抬,躬身道:“臣……豈敢。”

    ……

    劉表走了。連一個隨從都沒有帶,單身匹馬,飄然而去。這一路,他要跨過梁縣、魯陽兩道關隘,隨時都有可能遇到袁軍,可是他毫無畏懼,懷揣天子詔書,腰帶純鈞劍,就踏上了前途未卜的茫茫征途。

    對劉辯的威脅,劉表有些不以為然,他不相信劉辯還有能力取他的性命,但他還是感到一陣陣的心驚肉跳。他有一種感覺,劉辯也許不是說著玩,他真有信心討平袁氏的叛亂,再一次中興大漢。

    雖然劉表不知道劉辯從哪兒來的信心,但是他不敢掉以輕心。出大營的那一刻,他就下定了決心:形勢未明之前,決不自立。

    ……

    在劉表的身後,大營裡正在召開一場緊急軍事會議。

    朝廷的平叛大軍主動出擊,先發製人,一舉擊潰了正準備出兵攻擊廣成關的孫堅,搶奪了先機。可是現在問題也來了,孫堅退回梁縣,據城而守。是繼續攻城,還是先回滎陽,解滎陽之圍,便成了眾人爭論的焦點。

    皇甫嵩以下的眾人各抒已論,爭論不休。劉辯一邊吃著晚餐,一邊靜靜的聽著。他是天子,是一軍主帥,是最後做決策的人。在此之前,他並不需要說多少話,只要聽就行了。

    攻城有很多問題,最大的麻煩有兩個:一是時間不夠,二是兵力不足。攻城之前要準備攻城器械,沒有三五天時間根本做不到。而三五天時間,袁術足以從魯陽趕到梁縣。屆時朝廷的兵力嚴重處於劣勢,就算倚仗騎兵的速度取勝,損失也不小,可能再也沒有實力與袁紹一戰。

    不攻城,就此趕赴滎陽,相對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一旦袁術趕到,孫堅的損失得到了補充,只怕廣成關還會受到威脅,劉辯同樣不能一心一意的與袁紹對陣。

    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兵力不足,左右支絀。除了各地駐守的必備兵力之外,劉辯能夠調用的機動兵力不到三萬人,無論是面對袁術還是袁紹,都處於下風。他的優勢在於騎兵的數量比較多​​,總數在五千左右,不管是袁紹還是袁術,對此都望塵莫及。

    等劉辯一口一口的吃完了晚飯,討論也基本進入了尾聲。大致上分為兩個陣營,武將主戰,文臣主退。武將們戰意正濃,特別是呂布,大喊大叫著要攻破梁縣,剝下孫堅的虎皮。而楊修等文臣則主退,見好就收,固守廣成關,先解滎陽之圍。

    劉辯注意到賈詡一直沒有說話,便點了將。

    “文和,說說你的看法。”

    賈詡站了起來,輕咳了一聲:“陛下,臣以為當戰,不過,不是攻梁縣,而是攻魯陽。”

    此言一出,眾人愕然。大帳內一片寂靜,片刻之後,眾人轟然大笑,都覺得賈詡是瘋了,笑得最兇的就是呂布:“賈文和,你是不是把袁術和他的大軍當成了三歲小兒,一擊即潰?”

    劉辯沒有笑,他掃視了一周,眾人訕訕的閉上了嘴巴。劉辯用目光示意賈詡繼續。

    賈詡沉靜如水,不卑不亢,接著說道:“陛下慧眼獨具,曾說袁術讓孫堅進駐梁縣,有讓孫堅送死的嫌疑。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讓孫堅也看清這一點?放棄梁縣,直逼魯陽。若袁術敢戰,則集中兵力,一舉擊潰之。若他不敢戰,那孫堅無援可待,孤軍不能自守,只有棄城一途。”

    劉辯恍然大悟。賈詡這招可謂歹毒,他攻的不是城,而是人心。三萬步騎逼向魯陽,袁術沒有必勝的把握,肯定不敢全力以赴,決一死戰。否則損失過大,只會白白便宜了袁紹。袁術不敢戰,就只能看著孫堅送死。孫堅能甘心送死嗎?他肯定會棄城而走,保存自己的實力。

    沒有了孫堅這頭猛虎,袁術就失去了最尖利的爪牙,不僅不能再對廣成關發動攻擊,還要防著孫堅的報復。一旦劉表在荊州站穩腳跟,袁術再想揮師北上,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如此一來,南線的威脅就可以得到緩解,朝廷的平叛大軍可以一心一意的對付袁紹。

    劉辯笑了,看看帳中的眾人:“諸位覺得如何?”

    呂布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臣無所謂,只希望陛下讓臣做先鋒就行。”

    “你還做先鋒?”張繡冷笑一聲:“梁縣一戰,若非陛下親自馳援,你早就被孫堅困死了。我怕你打虎不成,反被虎傷。這先鋒的重任還是留給別人吧。”

    “張繡,你想打架麼?”呂布大怒,眼睛一瞪,習慣性的唾了一口唾沫,唾沫剛出口,忽然想起了什麼,連忙伸手接住,搓了搓手,作摩拳擦掌狀,一本正經的說道:“打架,我可不怕你。”

    眾人見了,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劉辯無語,手在案上輕輕的敲了敲:“盧卿殿後,監護梁縣。呂佈為前鋒,張繡繼後,朕與太傅統大軍,一起趕往魯陽。”

    “唯。”眾將轟然應諾。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7
發表於 2021-5-28 00:30:57 |只看該作者
第076章 例外

    孫堅敗於梁縣,天子劉辯親率大軍趕往魯陽,袁術頓時慌了手腳。

    有白虎命的孫堅是他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結果這把刀第一戰被崩了口,被人打得奄奄一息,只能縮在梁縣待援。這讓他很緊張,並涼精騎果然名不虛傳,戰神皇甫嵩更是牛人,居然把一個廢物天子調|教得這麼厲害?

    可他為什麼不去滎陽和袁紹那個妾生子打,偏偏要來和我拼個你死我活?看我好欺負麼?

    袁術很鬱悶,很憋屈。

    在要不要迎戰,要不要救援孫堅的這個問題上,袁術的部下沒有什麼分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應該出戰,救援孫堅。原因很簡單,不救孫堅,孫堅很難脫身,平白損失一員大將。不迎戰,就是示弱,將來怎麼和袁紹論功?如果能牽制住朝廷的大軍,哪怕是損失大一點,也能為袁紹攻擊滎陽減輕壓力,將來論功的時候,袁紹就不能無視這一路大軍的功勞。

    袁術越聽,心裡越不是滋味。他覺得這些人雖然在他身邊,卻沒有全心全意的為他著想。他們只想著為袁紹分擔壓力,將來好在袁紹面前邀功,卻不想想,如果沒有了實力,他還拿什麼和袁紹鬥?他能像他們一樣,對袁紹俯首稱臣,企求袁紹的施捨嗎?

    袁術拒絕了所有人的建議,不肯出城一步。

    ……

    孫堅站在城頭,看著南方的地平線,沉默不語。

    一連五天,袁術都沒有出城,更談不上派兵救援梁縣了。

    孫堅非常失望,失望到了心底。他依附袁術,是看重袁家的聲望,看重袁術嫡子的身份,沒曾想,袁術居然是這麼一個不成器的東西。手握四萬大軍,卻不敢與天子的三萬大軍面對面的交戰,坐視他困守梁縣。

    他想起了於吉說話,回江東去吧,中原不是你的福地。你明悟了自己的命格,的確能力出眾,可是對面營中至少有三個人明悟了命格,你獨木難支,根本不是對手。

    孫堅有些捨不得。梁縣外只有盧植率領的一萬步騎。這些人根本無法攻城,甚至無法阻擋他棄城而走。他很清楚,天子劉辯不想強攻梁縣,他承受不起攻城的巨大損失,擺出這般陣仗,就是想逼他主動放棄梁縣。如果袁術有這膽量出兵,敢與朝廷決一死戰,最後讓步的肯定是天子。

    可惜,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了。因為袁術的私心,因為袁術的怯懦,他只能放棄梁縣,放棄這大好的機會。否則,一旦天子回師梁縣,以他的兵力和糧草儲備,他支持不了多久。

    孫堅心灰意冷,下令撤離梁縣。

    盧植派兵阻擊,雙方惡戰一場,孫堅兵力不足,又沒有足夠的騎兵與盧植對抗,再次遭受重大損失,失損兩千多人,率領四千多殘部撤出了戰場。梁縣一戰,他損失過半,就連最精銳的白虎義從都蒙受了超過四百人的損失,可謂是元氣大傷。

    為了避免與劉辯率領的主力遭遇,孫堅沒有退往魯陽,而是直接退入潁川境內。他這麼做,等於與袁術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得知孫堅放棄梁縣,突圍而去,劉辯大喜。他讓呂佈在魯陽城下臭罵了袁術一通,收兵退回梁縣。在重新安排了梁縣的防務之後,劉辯與皇甫嵩率領大軍,趕往滎陽。

    ……

    滎陽,荀彧坐在帳中,翻看著一份帛書。帛書泛黃,形貌古舊,荀彧翻得非常小心。

    門口傳來腳步聲,荀彧皺了皺眉,迅速將帛書疊好,收入懷中。

    荀諶走了進來,看了一眼荀彧:“又在看《易傳》?”

    荀彧點了點頭:“又有什麼新鮮事?”

    荀諶笑了一聲,隨即又嘆了一口氣:“朝廷的大軍擊退了袁術,正在移師滎陽,我們進攻的最好機會已經失去了。”

    荀彧面色平靜。這些天來,他已經習慣了袁紹的猶豫不決。從起兵到現在,袁紹就沒有主動發起一次攻擊,他們整天在大帳裡飲酒論道,一個個說得眉飛色舞,好像天下唾手可得,卻沒有人提議發起真正的攻擊。

    荀攸去了河東,順利的說動了白波軍攻入河東,迫使朝廷安排太尉董卓趕赴關中平叛。面對這樣的大好機會,袁紹居然無動於衷,依然在大帳裡喝酒聚會,根本沒想到趁此機會攻擊滎陽。

    荀彧不是笨蛋,他已經猜出了袁紹的用意,只能為之嘆惜。袁紹的考慮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放棄了這樣的大好機會,未免有些可惜。難道就不能等攻下洛陽再說嗎?

    “一群名士啊。”荀彧嘆了一口氣:“鄭泰說得沒錯,坐而論道,吹枯噓生,就是他們的本事。要論行軍作戰,安邦定國,實在有些難為他們了。”

    荀諶笑了笑:“你的話大體沒錯,可是也有例外的。”

    “例外?誰?”

    “曹操這些天就一直建議盟主出兵攻擊滎陽。他說白波軍攻入河東,孫堅攻擊廣成,朝廷三面受敵,正是一舉突破滎陽防線的好機會。如果逡巡不進,一旦白波軍被董卓擊退,孫堅又受挫於廣成,朝廷大軍集中到滎陽,再想攻破滎陽就難了。”

    荀彧眼神一亮:“沒想到最有眼光的卻是一個閹豎之後,著實讓人意外。”

    “讓你更意外的恐怕還在後面。”荀諶眨了眨眼睛,又道:“曹操屢諫不行,打算率領自己的五千人馬,自己攻擊滎陽去了。”

    荀彧一愣,隨即笑道:“勇氣固然可喜,可是五千人能做得了什麼?”

    荀諶無奈的搖了搖頭:“他何嘗不知,他只是想以一己之力觸動眾人,希望他們不要再在這裡清談,起來做點實事​​。不過,我看他恐怕要失望了。”

    荀彧眼神一緊,沉吟片刻,忽然起身說道:“兄長,你何不支持他的提議,一起出兵?”

    荀諶遲疑了片刻,堅決的搖了搖頭:“不能。我不能因為一個曹操得罪盟主。”

    荀彧笑了起來:“兄長,將來有一天,也許你會後悔今天的決定。”

    “我不會後悔。”荀諶頓了頓,又頹然道:“這都是命,我只是認命而已。”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8
發表於 2021-5-28 00:31:08 |只看該作者
第077章 荀曹會

    荀彧心情一黯,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兄長心裡有怨氣。荀諶對袁紹並沒有什麼好感,他到袁紹身邊來,是家族安排的任務,並不是他個人的選擇。如今看到袁紹虛有其表,這一生都有可能被耽誤了,要說荀諶沒有一點怨氣,那是不現實的事。

    一個家族要在亂世生存下去,就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一個人的身上,多方投資是最正常不過的選擇。可是對於個人來說,選擇本來就不由他們自己,一旦選擇錯了,損失卻要由他們自己承擔。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悲劇。

    為了家族的繁衍,總會有人被犧牲。

    現在看來,荀諶可能就是那個犧牲品。

    荀彧走出了帳門,心情一直不太好。一直走到曹操大營前的時候,他才收拾起心情,恢復了平靜。他報上姓名,求見曹將軍。

    曹操現在被袁紹任命為行奮武將軍,行就是代理的意思。一個雜號將軍,還不是正式的,由此可見曹操在袁紹心目中的地位。曹操的大營也在諸軍大營的最邊上,很不起眼的一個角落裡。

    荀彧從山坡上走過來,已經居高臨下的看過了曹操大營的整體佈局。曹操的大營扎得很嚴整,可以說是所有大營裡最嚴整的一個。這讓荀彧對曹操又增加了幾分好感。現在站在曹操大營前,可以隔著營柵看到裡面的將士和營柵,荀彧對曹操的統兵能力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不由得暗暗點頭。

    短短的幾個月,能將一些家奴、部曲整治得像一支軍隊,曹操不愧是上過戰場,用過兵的人。在山東諸將中,也算是屈指可數的人物。與那些只會空談的清談客相比,曹操更像一個將軍。

    “荀先生,我的營地還看得入眼嗎?”隨著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曹操從裡面走了出來。他雖然身材不高,比荀彧還要矮上半個頭,可是他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大步流星,身上的甲胄嘩嘩作響,別有一番威武。

    荀彧認識曹操,不過他沒想到曹操會親自出迎,一時有些詫異,連忙行禮道:“潁川荀彧,拜見曹將軍。”

    “嘿,一個雜號將軍,有什麼了不得的,不提也罷。”曹操揮了揮手,不以為然的說道:“荀先生,是營內說話,還是……”他說著,指了指外面的山林。這個意思很明白。如果荀彧不怕袁紹忌憚,他就請荀彧入營說話,如果荀彧擔心引起不必要的猜忌,或者不想和他太過親近,他就陪荀彧在外面說話,將來袁紹問起,他們可以說是偶遇。

    曹操的體貼讓荀彧很高興。他笑道:“將軍營地嚴整,我想見識見識,不知可否?”

    曹操大笑,連忙伸手相邀:“那好,我正好找到兩甕好酒,今天與先生把酒言歡,不醉不散。”

    荀彧和曹操並肩走進了大營,在他們的身後百十步外,一個人影悄悄的隱沒在山林之中。

    ……

    “荀彧去找曹操?”袁紹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臉色有些不好看。

    荀家是潁川大族,荀彧是他這一輩人最傑出的人才,袁紹最信任的黨人,名士何顒曾經說過,荀彧是王佐之才。如今袁氏起兵,天下響應,荀氏也派出了年輕俊傑前來響應,可是荀彧本人卻一直沒有露面。

    荀彧從洛陽來到滎陽,袁紹早就知道,但是他什麼也沒說,他一直在等荀彧來請見。沒想到荀彧沒來見他,卻去求見曹操,這讓他覺得很沒面子。

    一旁的郭圖見了,不動聲色的說了一句:“易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他們兩個坐在一起,肯定有很多話要說。說不定,還要為閹豎的灰飛煙滅嘆惜幾聲。”

    袁紹忍俊不禁的笑了一聲,不快情緒渙然消解。曹操是閹豎之後,名聲一向不好。荀彧雖然是少年俊傑,但是他也有一個掩飾不掉的污點:他的母親唐氏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兒。

    唐衡當年與單超等人並稱五侯,人稱唐兩墮,是臭名昭著的閹豎。唐衡看中了汝南名士傅公明,打算把女兒嫁給他,卻被傅公明拒絕了,只得改變主意,把目標轉向荀緄。

    荀緄懼怕唐衡的勢力,只得委曲求全,娶了唐氏,生下了荀彧兄弟,也因此清名毀盡,連帶著荀彧兄弟都有些抬不起頭。

    郭圖說荀彧和曹操都是閹豎之後,臭味相投,可謂是一語中的。不過袁紹不打算在這個話題上延伸下去。他自己心裡清楚,荀家也是迫於無奈。政治鬥爭都是骯髒的,誰的屁股都不干淨,包括袁家自己。袁隗和中常侍袁渙就認了本家。

    “公則,孫堅兵敗梁縣,公路困守魯陽,如今三路大軍只剩我一路,大戰在即,你可有妙計?”

    郭圖笑笑:“盟主,兵來將擋,土來水淹,盟主在此養精蓄銳,等的不就是和天子堂堂一戰嗎?曹操見識淺陋,看不出盟主的心意也就罷了,荀彧號稱王佐之才,居然也看不出,實在讓人意外。他們倆湊到一起去,想來一定說得投機。”

    袁紹皺了皺眉,什麼也沒說。郭圖見了,連忙把話題轉了回來,不再攻擊荀彧。

    “盟主,董卓離開洛陽西進,朝廷的大軍就只剩下三四萬人,不足我軍三分之一。”郭圖接著說道:“山東乃全國財富之地,盟主兵精糧足,而天子失去了山東,就是小兒斷哺,無須一戰,不過數月,他就會因斷餉而自亂。屆時並涼凶頑之兵,化作四出之道,洛陽倒懸,焉能不簞食壺漿,以迎盟主正義之師?”

    袁紹臉色稍霽,緩緩點了點頭:“話雖如此,可是皇甫嵩非等閒人可比。若不是戰而勝之,我怕洛陽百姓會因此寒心啊。再者,諸將家人在洛陽的也不少,若不能盡快將他們救出來,人心不安啊。”

    “盟主,哀兵必勝,這正是盟主的倚仗所在啊。”郭圖慷慨激昂:“天子為什麼不斬殺諸將的家屬,不就是怕激起民憤,不可收拾嗎?要說損失,誰的損失能比太傅之死的損失大?為了大漢江山,太傅可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啊。”

    袁紹長嘆一聲,拍案而起,垂淚道:“不錯,我正當一鼓作氣,擊敗那昏君,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以慰叔父在天之靈。”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79
發表於 2021-5-28 00:31:25 |只看該作者
第078章 復古之陣

    三萬大軍整裝待發,劉辯頂盔貫甲,身披大氅,威風凜凜。幾個月的軍營生活,讓他原本柔弱的身體結實了許多,連個子都長高了一些,看起來像一個真正的男人了。

    盧植站在劉辯身邊,看著自信從容的天子,欣慰不已。實事求是的說,劉辯不是他理想中的天子,離一個真正的聖王太遠。他學問粗疏,做事也有些魯莽,稚氣未脫。不過,劉辯很努力,他如飢似渴的學習著一個帝王應有的學問,而且進展看起來很不錯。

    最讓盧植心動的,還是劉辯在災難面前的穩重。也許在一些小事上,劉辯處理得不是很妥當,但是他在災難面前出奇的從容,而且足夠堅韌,似乎沒有什麼困難能夠打倒他。這是一個很難得的品質。作為帝王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盧卿……”劉辯側了側身子,對盧植說道:“朕有一個問題想問你。”

    盧植連忙趕上半步,低下頭,凝神傾聽:“陛下請講,臣知無不言。”

    “你為什麼不贊成朕練習鳳儀?”

    盧植一怔。他本來以為劉辯要問政事或是軍務呢,沒想到卻是這個問題。他沉吟片刻:“鳳儀乃是臣道,非天子所當習。”

    “臣道?”劉辯想了想,又問道:“這麼說,還有君道?”

    盧植點了點頭:“陛下所言甚是。臣曾經聽老師季長公偶爾提及,但不知其詳。”他頓了頓,又道:“鳳儀心法,乃是馬家的嫁妝。”

    劉辯轉過頭,詫異的看著盧植:“鳳儀心法來自馬家?”

    盧植點了點頭。

    劉辯若有所思,沒有再說什麼,心中卻有了計劃。

    ……

    劉辯和皇甫嵩率領三萬援軍趕到,河南尹朱儁鬆了一口氣。

    “公偉這些天睡得不好吧?”皇甫嵩開玩笑的說道。他和朱儁關係非常好。當初一起平定黃巾之亂的時候,他們曾經並肩作戰,朱儁作戰不利,是他分功給朱儁,朱儁這才因功封右車騎將軍。兩人之間的交情早就超過了普通的同僚。

    “唉,夜夜枕戈待旦,不敢有絲毫放鬆啊。”朱儁老老實實的嘆了一口氣:“形勢嚴峻,內外交憂,我是如坐積薪之上,唯恐一個火星,就被燒得屍骨無存。”

    皇甫嵩拍拍朱儁的肩膀,半開玩笑的說道:“你是擔心陛下猜忌你吧?”

    朱儁眨了眨眼睛,沒有吭聲。正如皇甫嵩所說,他最擔心的倒不是袁紹,同為士林中人,他就算打敗了,袁紹也不會取他性命,說不定還要將他奉為上賓。他擔心的是天子。與皇甫嵩等人不同,他是會稽人,正宗的山東人。如今山東起兵,天子信任山西人,如果對他有什麼想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一道詔書召他回京,取他性命,那他就可里外不是人了。

    “那就是你的錯了。”皇甫嵩安慰道:“陛下雖然年幼,卻有天子氣度,既然敢用你,就相信你的為人。如果不相信你,當初調整八關都尉的時候,就把你給換了。”

    “當真?”朱儁目不轉睛的看著皇甫嵩。

    “當然是真的。”皇甫嵩不假思索的點點頭:“待會兒在陛下面前陳說軍情時,不要有顧忌。你如果遮遮掩掩的,反倒辜負了陛下的一片至誠。”

    朱儁慨然應諾。

    ……

    看到朱儁昂首挺胸的走進來,劉辯不動聲色的和皇甫嵩交換了一個眼神。讓皇甫嵩先去寬寬朱儁的心,是賈詡和楊修的共同提議,劉​​辯也有同感,立刻答應了。皇甫嵩和朱儁之間有過命的交情,讓他去現身說法,最能博得朱儁的信任。

    在山東盡反的時候重用一個山東人,有著非同小可的象徵意義。現在也許看不出作用,時間長了,可以對人心向背有莫大的影響。皇甫嵩等人不想把朝廷變成山西人的一言堂,那樣的話,對山西人未必就有好處,必須要有山東人點綴其間,只要讓山西人能夠主導就行了。

    “朱卿辛苦。”劉辯微微欠身,向朱儁致意,關切的問道:“家人沒有受到騷擾吧?”

    朱儁一聽,這些天來所有的委屈和擔憂都化作一團煙雲,險些落下淚來。他哽咽道:“多謝陛下關心,家人無恙。”

    “那就好。”劉辯鬆了一口氣:“是朕不德,舉止荒悖,這才引得天下大亂。多死一個無辜之人,朕的罪責就多一分。望諸卿不棄,早日平定叛亂,還天下百姓太平。”

    文武眾臣連忙起身,齊聲說道:“願隨陛下,平定叛亂,討伐不臣,天下太平。”

    看到這個場景,再想想幾個月前滿朝文武以袁隗馬首是瞻的朝堂,劉辯暗自發笑。心道有時候人多真未必就是好事。現在好了,敵我分明,​​不用那麼麻煩。

    “能否請朱卿為朕解說形勢?”劉辯很客氣的邀請道。

    “臣幸甚。”朱儁也不客氣,走到地圖前,接過楊修遞過來的荊竹,指著地圖開始解說滎陽周邊的形勢。

    滎陽是洛陽東出的重鎮。滎陽以西,就是洛陽八關之一的旋門關,滎陽北邊是濤濤黃河,南邊是巍峨嵩山,是東進西出的咽喉要道。滎陽北有黃河邊有著名的敖倉,是朝廷重要的屯糧之所。當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時,就因為佔有了滎陽和敖倉,才能堅持到最後。

    要想守住洛陽,必須守住滎陽。要想西進洛陽,也必須先攻破滎陽。如果讓袁紹攻破了滎陽,佔據了敖倉,那麼旋門關也好,虎牢關也罷,都不足為憑。洛陽就等於對袁紹敞開了胸懷,予取予奪。之前在小平津、梁縣取得的勝利,都不過是過眼煙雲,不值一提。

    “袁紹擁兵十餘萬,久未西進,不是因為怯戰,而是要與陛下堂堂正正的一戰。”朱儁解說完畢當前的形勢,懇切的說道:“臣懇請陛下戒驕戒躁,小心應付,以免有萬一之失。”

    劉辯頜首:“多謝朱卿。朱卿,你說袁紹要與朕堂堂正正的一戰,是陣而後戰嗎?”

    朱儁點頭道:“以臣愚見,正當如是。滎陽以東地勢平坦,正適合大軍布陣。袁紹兵力三倍於我,陣而後戰,倚仗強弓硬弓,戰車巨盾,可以壓制我軍的騎兵優勢。且堂堂之陣,勝得光明磊落,正合儒者行不由徑,尚仁去詐之意。”

    劉辯笑了起來,反問道:“朱卿飽學之人,也是如此想麼?”

    朱儁不屑一顧的搖搖頭:“此乃迂腐之見,臣不以為然。不過……”他頓了頓,又道:“陛下若想盡快平定山東,恐怕不得不與袁紹一戰。”

    劉辯笑笑。這個問題,他早就和皇甫嵩等人研討過很多次了,不過,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目前還不宜透露。 “既然袁紹要學宋襄公,效古人之風,我們不妨就把這古復得更遠一些。”

    朱儁不解:“陛下是說……”

    “朕要派人去單挑,看袁紹敢不敢應戰。”劉辯笑著一攤手:“你看,朕這兒猛將如雲,袁紹既然要堂堂正正,何不讓他看看,什麼樣的陣勢,才叫堂堂之陣?”

    朱儁愕然,瞪著劉辯,半晌沒說出話來。這是開玩笑嗎?袁紹要與你陣而後戰,你就派人去單挑?袁紹要是答應你才叫怪。

    “呂布,張繡,你們誰願意先出戰?”

    這一次,沒等呂布搶先,張繡先站了出來,大聲說道:“陛下,臣願出戰,先探探袁紹的虛實,請陛下下詔,令呂將軍為臣掠陣。”

    呂布本想爭一下,聽了張繡這句話,他又把剛伸出來的腿收了回去。嘿嘿,既然你這麼識相,我就不跟你搶這個小功勞了。等你搞不定了,我再出戰不遲,到時候露臉的還是我呂布。

    張繡斜眼看著呂布,見他退了回去,也不禁暗笑。嘿嘿,我把袁紹手下的高手全乾掉,讓你看著眼饞,連湯都喝不著。
一路好走,寶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80
發表於 2021-5-28 00:31:36 |只看該作者
第079章 歪打正著

    挑戰書送到袁紹面前時,袁紹正在喝水,看完挑戰書,他差點一口水全噴在挑戰書上。

    單挑?這昏君練鳳儀練得心火太旺,燒傻了吧,這種沒腦子的話都說得出來?這年頭還有人除了呂布那種粗人,還有誰臨陣與人單挑?

    他仰仗的不就是呂布和那個什麼北地槍王張繡嘛。

    袁紹表示不屑,將挑戰書扔到一邊,打算將他當個屁一樣放了。可是說來也怪,一想到兩軍對陣,在萬眾面前,兩員大將捉對廝殺,他又有些心動不已。

    這是個多麼有古風的畫面啊。

    不論是兵力還是糧草,劉辯都不佔優勢,他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騎兵和呂布、張繡這樣的勇士。如果能將呂布、張繡擊敗,甚至在​​陣前擊殺,豈不是對提升我軍士氣大有襄助?

    孫堅被並涼精騎擊敗的消息傳到滎陽,可是對士氣影響不小,不少人都有些擔心,這才有倚仗兵力優勢,用堂堂之陣的建議。袁紹同意這個建議,雖然不完全是出於對騎兵的忌憚,但是不得不說,他對將士們對騎兵的恐懼還是有些擔心的。

    如果臨陣擊殺呂布、張繡這樣的西北悍將,應該能提升一下士氣,減輕他們對騎兵的恐懼感吧。

    袁紹自己清楚,若論騎兵的整體實力,山東人肯定不如山西人。但是如果論個人的武藝,那就不一定了。要練成高超的武藝,不僅需要強悍的身體,還需​​要有高明的練習方法,前者可以通過精挑細選來實現,後者卻正是山東人的強項,西北人望塵莫及。

    武藝雖然不是世家的主攻目標,但是導引術有強身健體之效,向來是山東人研究的內容之一。相關的圖譜秘笈,也是世家收藏的目標。如果說山西出猛將更多的是靠先天素質,而山東出猛將則更多的靠培養,成功的機率並不比山西差。

    袁紹本人就有一身好武藝,他沒成為呂布、張繡那樣的高手,只是對他來說沒有這個必要,而不是他不能。擁有鸞鳳命格,又有黃帝十二形這樣的秘笈,要成為高手又有什麼難的。只是袁家四世三公,他年紀輕輕的就名揚天下,練一身好武藝又有什麼用?難不成一把年紀,還像小時候一樣和曹操一起去偷人家新娘。

    一想起小時候的營生,袁紹也​​不禁莞爾一笑。

    “有意思。”袁紹捻了捻手指,沉吟片刻:“請……郭圖來。”

    ……

    “單挑?”郭圖啞然失笑,嘴巴都快歪到耳根了。

    “公則,你覺得如何?”袁紹似笑非笑的看著郭圖。

    郭圖本想說一派胡言的,可是一看到袁紹的眼神,他又把湧到嘴邊的話收了回來。他和袁紹相處的時候不短了,對袁紹的心思比較了解。通常袁紹這麼說話的時候,他需要的是讚成和支持,而不是反對。田豐就是因為太剛直,多次當面反駁袁紹的意見,袁紹才不喜歡和他說話。

    陣前單挑雖然近乎胡鬧,可是無傷大雅,何不附和袁紹一下?

    “這建議雖然迂腐不堪,不過細細想來,那昏君無非是想通過個人的勇力來提升士氣。”郭圖輕蔑的笑了一聲,斟字酌句的說道:“他讀書太少,見識有限,不會想到山東同樣不乏技擊高手。”

    “正是,技擊雖然不登大雅之堂,卻也是強身健體的功效。天下最擅技擊的地方並不在山西,而是齊國。”袁紹輕鬆的笑道:“顏良的武藝不會比呂布之流差吧。只可惜,他沒有來。”

    “不用顏良,一樣能將呂布、張繡斬於馬下。”郭圖信心十足的說道:“盟主可在軍中挑選高手應戰,順便也可以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才被諸將藏在暗處。”

    袁紹哈哈大笑。郭圖這句話可謂是正撓著了他的癢處。他伸手拍拍郭圖的肩膀,欣慰的說道:“知我者,公則也。”

    郭圖也笑了。他知道自己又賭對了。

    ……

    皇甫嵩、朱儁相對無言。他們萬萬沒想到,劉辯這個近乎玩笑的荒唐舉動居然得到了袁紹的響應。袁紹答應,來日派人與張繡陣前決鬥。

    是天子對袁紹的心理把握精準,還是袁紹的腦子壞了?

    不僅皇甫嵩、朱儁感到詫異,就連劉辯自己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提出這個建議,不過是想刺激一下袁紹,看看他的反應。你不是要古典式的陣而後戰嗎,我比你更複古,我要和你陣前單挑。他根本沒想過袁紹會答應,因為他自己也知道,單挑決勝負這種事早就成了傳說,只在評書和遊戲裡出現,真正的戰場上,只有一門心思要逞匹夫之勇的呂布那種夯貨才會幹出這樣的二事。

    他沒想到,袁紹居然真的應了,傳說中的虎牢關大戰居然真的要實現了。

    關二哥會來嗎?三英戰呂布會成為現實嗎?難道歷史上真有這樣的事,只是文人覺得沒意思,所以根本沒寫?

    劉辯一時浮想聯翩。

    “陛下!”見劉辯眼神飄忽,嘴角帶笑,有得意之色,朱儁連忙提醒道:“山東雖然馬少,可是技擊高手並不小,豪富之家常有悍勇之士。臣的舊部孫堅就是一個​​例子。”

    “啊?!”劉辯這才回過神來,連連點頭。說起孫堅,他清醒了不少。沒錯,山東人也有高手,孫堅就是一個例子。他聽呂布說過,孫堅戰意很濃,武藝可能不在他之下,江東猛虎的威名不虛。在他的印像中,除了孫堅之外,虎痴許褚、惡來典韋可都是山東人,說不定眼下就在袁紹的軍中。顏良、文丑,也都是有名的悍將,後來與張遼並列五子良將的張郃、於禁、樂進可能也在,更別提後來成聖的關二哥和長坂坡七進七出的白馬銀槍趙子龍了。

    不能大意啊。如果張繡、呂布被人幹翻了,那可就真成笑話了。袁紹兵多將廣,死幾個人無所謂,自己可承受不起那麼大的損失。

    劉辯想了想,讓人把呂布、張繡找了來:“你們想想看,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自己的境界。”
一路好走,寶珠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6 18:4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