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6-6
- 最後登錄
- 2019-3-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8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9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萍蹤傳書(作者:李敏)(原創)
和維也納地處僻靜高尚區的辦公樓不同,布魯塞爾的公司決策總部大樓位于車水馬龍的上城區鬧市口,周邊紮堆的不乏榜上有名的國際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大企業總部。坐在摩天大樓十五層優雅潔淨的辦公室,比鄰的王宮成了趴在下面的侏儒,甲蟲般大小的汽車五顔六色,在金色陽光普照的地面上爬行。和那些習慣召見部下的上司不同,西奧有串門與屬下聊天的嗜好,這是一種看上去不經意的工作作風,可以對手下的動態了如指掌,同時活動筋骨也是一種惬意的健身。西奧風神清令,言話如流,陳說古今,無不貫悉,部下個個訝服。
走進門的西奧仔細地看了看放在桌面上的相框,上面是我妻兒一張相片,然後來到全視野的窗戶,居高臨下俯視著底下螞蟻般的芸芸衆生,說幾句他獨有的人生感悟,“瞧瞧這些往來生死,一世為煩惱所累的稠人廣衆,站在這個角度看世間人生,難道不感到別開生面?”很有“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的境界。接下來西奧告知某個國際知名企業重組項目,本公司在幫助其完成兼並收購的同時,將向該企業發放一筆穩賺不賠獲利頗豐的巨額貸款。他讓我著手準備詳盡的可行性報告,這是咨詢和投資機構向服務對象提供的常規文件。
作為公司動見觀瞻的前輩和行家裏手,西奧是知識淺眇的新員工不可多得的啓蒙發覆之師。每當我們共進午餐時扯閑篇,聽西奧講解金融資本之幽玄,如同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告訴我們,世間俊才有專才和通才之分,唯獨金融家和政治家非通才不可,否則一定不成大器。西奧描繪了這種機制:後台智庫的人才跑到前台就成了政治精英,是西方的一道風景線。同時也就能夠解釋,為何歐美政客並非只是遊刃有余于權術謀略之中,大多通曉各種最新的世界知識。同理,作為合格的金融家,也須學識淵博無所不通才行。
西奧用拿破侖慘敗的滑鐵盧大戰作例,實際贏家並非軍事上勝利的英國,而是當時的猶太金融家羅斯柴爾德,正因為他搶先掌握戰況的進展,抄底大量購進英國公債,大獲暴利的同時搖身一變成為大英帝國最大的債權人,使羅斯柴爾德得到的財富,遠超英法在數十年戰爭中所消耗的財富之總和。難怪羅斯柴爾德大言不慚地說,“我根本不在乎哪個英格蘭傀儡坐在王位上。誰控制了大英帝國的貨幣供應,誰就統治了這個日不落帝國,這個人就是我!”
講著講著,電火雷石來了靈感,西奧說的越發引人入勝了。他認為,發展到現代的社會,財富重新分配更是兵不血刃,神不知鬼不覺。全球周期或不定期的所謂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和當年的“滑鐵盧”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其高超玄妙之處絕非常人能夠想象。
始作俑者的國家可以讓全世界為之買單,吃了大虧賠了血本的其他諸國,開始的時候渾然不覺,被蒙得一愣一愣的,事後還不能聲張,其原因很簡單,如果贊成金融危機是有意而為之的陰謀論,那麽人們只有兩種可能,要麽是“大忽悠”推波助瀾的同謀,要麽是智力低下的被忽悠之蠢材,這可是沒有哪屆當政者願意承認的,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也罷,反正被掏空腰包的,最終還是那些多如草芥的納稅民衆。
西奧的高論鞭辟入裏,語驚四座,以前大家可是聞所未聞。他接著告訴我們,現代的金融貨幣戰爭另外一個奇妙之處就是,贏家看上去是輸家,而真正的輸家春風得意自以為是贏家,到頭來贏家還受益于輸家慷慨的“扶貧”,也就有了窮國救援富國,非工業化國家資助西方發達國家的奇觀,真可謂“假作真時真亦假”。
和拿破侖時代不同,債權國非但得不到控制對方經濟命脈的好處,反而被債務國綁架受制于對方。為了避免債務國不再購買本國産品而賴賬,債權國只能不斷地借錢給債務國,以新賬抵舊債進入無休止的循環怪圈。西方國債成了名副其實的“打白條”,應了“債主是三孫子,欠錢的是大爺”的俚語。
孟夏花季之時,開始有了密集的出差。先是來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這次我們一行數人作為隨從,由部門經理西奧親自帶隊,到這裏一家大客戶參加推介會議,和M跨國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高管們進行溝通。如果和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中國相比,荷蘭王國只是一個彈丸小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其跨國公司的數量確是多如牛毛,譽滿全球的佼佼者如殼牌,飛利浦和ING集團等明星世界級企業。世界前百名頂級跨國公司最愛投資地的排行榜上,緊隨英國的荷蘭位居第二,超級大國的美利堅也只是屈居第三。
荷蘭吸引了世界五百強半數的企業總部落戶,按照西奧的說法,就是民族雖小然而胸懷博大的緣故。荷蘭是個沿海小國,人多地少,海洋貿易成了看家本領,久而久之有了世界眼光以及國際視野,善于吸取其他民族先進經驗,從不剛愎自用。曆史上荷蘭是思想言論最寬容自由的國家之一,哲學和數學大師笛卡爾曾經長期僑居此地,于是新思想,新發明和傑出的人才層出不窮。荷蘭民族胸襟廣闊,海納百川,對多元文化和新鮮事物有著極高的包容度,也就形成了寬松,易于各色人等和諧共存的經濟社會體制。
正是這個為馬克思譽為“海洋超級強國”的荷蘭,締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證交所,第一個股份公司,以及奠定了現代的商法和國際法。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史首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當時的中華帝國正值大明王朝,雖然那時候中國的GDP世界第一,昏庸的皇帝們沈溺于一片莺歌燕舞之中,荷蘭商人已經開始把一船船中國的金銀,絲綢和陶器運往歐洲。
到了二十一世紀,全世界跨國公司超過六萬家,占據全球百分之六十的貿易,百分之八十的投資以及百分之四十的GDP份額,可見跨國公司幾乎壟斷了世界經濟,但是直到目前為止,第三世界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可以忽略不計,和早在十七世紀就有了跨國公司的荷蘭相比,整整落後了三百年,想到這裏人們不禁感到沮喪不已。
《萍蹤傳書》已經在中國大陸出版並在上海書城上架,並且被上海市圖書館等國家和公共圖書館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