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731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01:26:05
第七三四章 陸遜心中有天地

因為對趙興心中抱著期望,所以呂蒙在見到平西王時顯得有些拘謹和激動,這讓趙興對於收服呂蒙為己所用等多了幾分信心。

呂蒙首先向趙興行禮,然後說道:「汝南富陂後輩呂子明見過平西王!」

趙興還禮,笑著說:「初看子明,魁梧雄峻、豪氣勃發,倒是大出本王預料之外。」

趙興這話說的講究,既誇獎了呂蒙有英雄氣概,又埋著話題線索在裡頭。

呂蒙聞聽趙興此言,心中十分受用,但還是有些忐忑地問道:「不知平西王以為蒙當如何?」

趙興等的就是呂蒙有此一問,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此時的呂蒙還是個好勇鬥狠的愣頭青,因為沒怎麼好好讀書增智,在才能上還是存在明顯的欠缺,那就是呂蒙現在可以擔任三流的武將,但卻明顯與文武雙全的統帥有差距。說白了,呂蒙現在缺少知識。趙興可不敢讓呂蒙窩囊在自己手裡,所以他要從現在開始就激勵呂蒙發奮讀書,爭取早日走上徐庶那樣的成長道路。

趙興回答說:「江東之地多出才俊,吾未見子明之時,只以為子明也會是位文質彬彬、飽讀詩書的才子。如今見面之後,才發現相差甚遠。子明勇武有力,頗具武將風範,只是不知學識如何?」

被趙興這麼委婉地一問,呂蒙剛才湧上心頭的那股子自豪頓時無影無蹤。他有些羞愧地回答趙興:「蒙因為家道中落,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對於行軍打仗倒是略知一二,奈何並未曾用心讀書。」

趙興聽完呂蒙這話,微笑點頭,表示理解呂蒙的苦衷。他起身來到呂蒙身前,用雙手緊緊捏著呂蒙結實有力的肱二頭肌,然後一臉肯定地說:「在吾麾下為將,不讀書可是要受人譏笑的哦!吾這便送你前往臥虎講武堂深造,平日學習之餘則跟隨於吾身邊,你看可好?」

當呂蒙聽到趙興說要送自己前往聞名遐邇的「臥虎講武堂」學習,當時就有一種熱血上湧的感覺。如今趙興麾下將領,除了首席軍師和關羽、徐晃未曾正兒八經以學員的身份入臥虎講武堂學習之外,其他的所有名將皆出自此處。如果平西王告訴某位普通將領,說要送他去講武堂深造,那就相當於準備提拔重用的含蓄說法。

呂蒙重重地點頭,向趙興承諾道:「蒙一定不負平西王之器重和栽培,定當全心苦學,爭取早日為平西王效力!」

送走了熱血沸騰的呂蒙,趙興心情大好。因為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兩三年之後另一位願意死心塌地跟隨自己的徐庶。

自從徐庶坐鎮幽州以來,他就從來沒有多操過一分心,對於這位「文趙雲」,趙興那是打心眼裡頭覺得好使,以他對徐庶能力的評估,現在估計已經可以跟司馬懿單挑了,而且勝面還要大一些。因為徐庶是接受和學習趙興軍事思想最為徹底的一個,如今又經過了很好的實踐鍛煉,絕對是一位不可替代的統帥級將領。

呂蒙不是出身江東,而是出身在汝南,只不過因為生活所迫才半道來到江東,所以他對東吳孫氏的感情並沒有多少基礎,這樣的將領只要培養起來,趙興自然不用擔心呂蒙做了反骨仔。

當著呂蒙的面,趙興說呂蒙讀書少了。而當他見到從小就讀了一肚子書的陸遜之後,他不會說人家練武少了吧?嘿,趙興這個厚臉皮的傢伙,他可不就是這麼忽悠的陸遜嘛。

趙興見到的陸遜,此時還是一位溫文爾雅的書生。在吳縣,陸遜的堂叔陸績及其陸績的外甥顧邵,以博覽書傳而出名,陸遜、張敦、卜靜則緊隨其後,幾人胸中藏著萬千書卷,在遠近也算是頗有雅名。

從暗影上報的情報顯示,陸遜家世為為江東大族。其祖父陸纖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今安徽壽春東)都尉。陸遜十歲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後來孫堅因為平定黃巾之亂立下大功,便被朝廷任命為新的廬江太守,而陸康則被免去了職務。孫堅擔任太守不久之後,陸康鬱鬱而終。在此之前,陸康將陸遜與親屬送往江東。陸康的兒子陸績年齡比陸遜還要小三歲,所以年僅十二歲的陸遜便承擔起了支撐門戶的家族重任。

趙興敏銳地發現暗影送來的這份關於陸遜的情報之中,有個可以做文章的環節,那就是陸康是因為孫堅奪了自己的太守之位而生病去世的。雖然不是孫堅豪奪,但陸康間接的還是因為孫堅而亡,趙興不相信陸遜的心裡對孫氏沒有意見,或者說孫堅對陸遜就這麼放心和信任。

其實,趙興所不知道的是,陸遜此次前來晉國,雖然有一種被人出賣了的感覺,但亦有一種得到解脫的感覺。眼看著陸績已經長大成人,他這位晚輩自然應該將家族之中的權力移交出去,否則豈不是被人說成心地不純、見利忘義?

一旦陸遜將族長的權力交出去,他如今在孫氏門下又只不過是陪孫家二公子讀書的伴隨,今後可如何自立與生活?所以說,儘管被人當成棄子一般丟到了晉國,但他打心眼裡還是非常感謝老大哥魯肅暗中的幫助。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魯肅的人品,此人雖然出身大商之家,但身上頗有古道熱腸之風,反倒是沒有商人見利忘義和斤斤計較的德性。他與周瑜先後受到孫堅的賞識,如今在吳州如日中天,但也沒有忘記拉扯一把當年跟自己有交往的陸遜。

魯肅看出來陸遜下一步將要面臨的窘迫局面,所以不動聲色地將陸遜丟給了趙興,而且沒有引起孫堅和孫策的不快,可謂是做好事而不留名。魯肅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人不會走眼,陸遜在江東暫時難以出人頭地,但若是到了晉國,一定會被趙興慧眼識珠。

其實,魯肅不知道的是,趙興何止是慧眼識珠,這個開了超級外掛的傢伙,盼望將陸遜挖到自己旗下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732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23:32:49
第七三五章 此去西域路萬里

趙興選擇接見陸遜的地方,與見呂蒙時不同。

呂蒙是在趙興的書房裡接受的召見,他當時看到趙興書桌後面那一書籍時,心頭多少還是有些震撼的,趙興想讓呂蒙多讀書,自然是要在書房裡見呂蒙。

相反地,趙興覺得陸遜現在書讀的已經夠多了,但書生氣有些過於重,身子骨也太弱了一些,所以他選擇接見陸遜的時候,是在府中的演武場上。

趙興家的娃娃們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如今已經能守規矩,孩子們上午學文化知識,下午練習武術、騎馬和射箭,晚上則分組討論或者開展群體性的遊戲活動,所以,趙興的孩子們不分男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活蹦亂跳,很有精氣神!

趙興看著指導孩子們練武,所以他便在李儒的陪同下,站在場外等候了一會兒。

陸遜皺著眉頭問李儒說:「文憂先生,平西王為何如此重視輔導子女習武,孩子們這個時候不正該多讀書增長才識的嗎?」

李儒微笑著回答說:「伯言怎知平西王不重視子女的學識培養呢?只不過平西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文武兼備、身體健康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他的事業。」

陸遜心中有些不認同,但也不便多說,便閉口不言,正在這時,趙興來到兩人身前,沖李儒和陸遜打招呼說:「文憂身旁這位儒雅少年,一定是東吳陸伯言了吧?」

陸遜於是不急不慌地上前行禮,說:「吳縣陸遜拜見平西王!」

趙興回禮,然後跟陸遜說:「伯言可有興致跟我的孩兒來比試一番?」

陸遜被趙興這突如其來的「玩笑」搞得有些手足無措,不等他開口說什麼,趙興的長女趙思齊手持兩柄木劍走了過來,很是彬彬有禮地對陸遜說道:「我叫趙思齊,想跟你較量一下劍法!」

被充滿活力、大大方方的趙思齊這麼看著,陸遜忽然覺得臉上有些發熱,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陸遜剛才看到這女子在這群孩子當中分明很有地位,大家都喊她叫大姐,一身劍術端得輕盈飄逸,不敢說是出神入化,但與孫家長女孫仁相比,只怕還要厲害幾分,陸遜自問絕對不是孫仁的對手,又怎麼好來應戰趙思齊呢。

趙興見陸遜有些尷尬,於是出語解圍說道:「思齊不要來搗亂了,這位公子乃是東吳鼎鼎有名的飽學才俊,哪裡有時間像你們一般舞槍弄棒。」

趙思齊於是退下,不過在走的時候卻撂下一句話:「趙家兒女時總是要求文武雙全,可在人前卻還是覺得武藝不如學識!」

趙興朝著陸遜苦笑一番,表示自己這孩子口無遮攔,你也別在意。

隨後,趙興帶著陸遜來到了自己的書房。

當陸遜看到趙興身後那塞得滿滿的書架,這些書冊光是看裝幀,就知道全部出自臥虎商務印書局,粗略估量一下,只怕能有上千冊之巨,更讓陸遜好奇的是,在趙興書房之中的藏書,光是看那書名,陸遜至少有一半沒有看過,比如說《大漢山川地形集》、《大漢百科全書》、《政治經濟簡論》、《天文探源》、《金融簡論》……

陸遜自幼飽讀經史子集和各類人物傳記,醫書,但是看到趙興的書房之後,還是有些挫敗之感,陸遜開口說道:「不知平西王可否允許末學後進以後前來向您借閱藏書?」

趙興向陸遜擺擺手,說道:「伯言如今不是書讀的太少,而是讀的太多了,這些書籍不過是商務印書局批量刊印出來的,今後你若是喜歡,送你一全套都不是問題,你要知道,你現在最缺乏的是深入社會的底層去經歷和鍛煉,把你平日裡在書中看到的學問真正轉化為能力!」

陸遜聽聞趙興此言,有些迷惑,於是說道:「平西王請恕小可駑鈍,還請明示一二。」

趙興於是說道:「伯言可知荊州龐士元呼?」

陸遜回答說:「略知一二,人皆言龐士元為鳳雛,與臥龍諸葛齊名。」

趙興點頭說道:「吾知伯言心罈酒,早已不復當年初來上黨時之書生酸腐之氣!」

趙興這家地將龐統的食量和酒量給放大了一倍。

見陸遜還是有些不解,趙興於是耐心細緻地說道:「吾觀伯言,身體羸弱,恐不如強壯婦人,縱有經天緯地之才,若是氣力難支,又豈能施展胸中抱負?既然來了晉國,你就得放下士人那種恃才傲物的臭脾氣,爭取早日融入這個朝氣蓬勃的環境之中,然後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陸遜聽完趙興的這段話,如聞黃鐘大呂,又如夢初醒一般,他向趙興長揖及地,對於趙興的勸誡真心表示感謝,陸遜說:「今後還請平西王不吝賜教!」

趙興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他關切地對陸遜說道:「伯言此來晉國,雖然東吳孫氏未曾阻攔,但若是成長崛起速度過快,兩三年之間便如龐士元一般名揚天下,只怕會引起孫氏的嫉恨,對陸氏一族只怕不利,我的意見是你不妨去一處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好好埋頭鍛煉才幹,待到時機成熟之日,一飛沖天的機會!」

陸遜見趙興如此為自己考慮和著想,心中十分感動,於是說道:「一切全憑平西王吩咐。」

趙興點頭,說道:「我準備將你送往西域,今後在大都督關雲長帳前聽用,待到西域平定之後,再調你返回中原,到時候一定給你留個好位置!不過伯言也需考慮清楚,此去西域路途萬里,今後數年恐難返中原,不知伯言敢去否?」

陸遜毫不猶豫地說道:「能為平西王麾下大軍之一員,為大漢開疆拓土,本就乃人生一大幸事,遜雖為一屆文士,亦有壯懷豪情!懇請平西王允許吾前往西域歷練一番!」

「好,如此便依伯言所求,過幾日便派人護送你前往員渠城。」趙興最後說道。
匿名
狀態︰ 離線
733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23:33:10
第七三六章 北地牛羊滿山崗

見過陸遜的第二日,趙興特意將馬康、馬謖、呂蒙和陸遜四人一起邀請至府中,讓神醫華佗和張機二人為幾位初來乍到的人才檢查身體,前前後後折騰了差不多三個時辰。

你道神醫華佗和張機是怎麼為四人檢查身體的?他們不僅使用了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四法,還動用了臥虎醫道院最新的醫術成果。

比如說,華佗拿出了一套類似於後世聽診器和測量血壓的工具,雖然造型笨拙、功能簡化,但卻也能夠測量出人體心肺功能是否正常;張機拿出了一件人體穴位銅人,以及針灸、刮痧、拔火罐的全套器械,對四人體內的虛寒之氣、經絡鬱結之處進行了調理疏導。

經過兩位神醫這一番檢查的調理,身體虛弱一些的馬康和陸遜當時便有很明顯的體質改善感受,呂蒙和馬謖雖然沒有這麼明顯,但也是心服口服,十分的受用。

隨後,兩位神醫經過會商,針對四人的不同體征反應,為他們開具了益氣養神、調理身心的藥方,還有平時加強身體調理的注意事項。

等到大家都飢腸轆轆的時候,趙興邀請四人與兩位神醫共進晚餐,餐桌上擺放的竟然全部是營養膳食。趙興在招呼大家用餐的時候,笑著說道:「所謂的藥補不如食補,今後幾位可要留意自己的飲食。今日我讓府中大廚特意為大家備了幾道比較少見的藥膳,大家不妨多吃一些。這是竹蓀燉老鴨、這是松茸土雞湯、這是虎骨酒……」

幾人聽著趙興介紹,看著桌上此前從未聽說過的藥膳,心裡頭的感覺真是複雜難言。大家此前都聽說過趙興善待部屬和手下,但今天有了這番經歷之後,才明白給趙興當手下何止是一件幸事,簡直就是幸福。別的不說,就衝著在趙興手下可以多活幾十年這一條,就連當今天子恐怕都做不到呢。

忙完了收服人才的事情之後,趙興又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內政治理的方面。

如今各地形勢平穩,東北地區和西域地區軍事擴張不急不緩、穩步推進;實際歸屬趙興統治的各州郡內人心思穩,都在埋頭發展民生;數月之前才剛剛收了各方勢力的賀禮,趙興也暫時不好意思再對人家動手,益州司馬家雖然準備頑抗到底,但也不是朝夕之間便可以平定。

有鑒於此,光熹七年的這個冬天,注定了是趙興勢力積蓄力量、苦練內功的一段時間,而趙興自然是要將主要精力投放在如何改善內政,提高各級官府運作效率,防止內部分裂問題滋生等方面。

這一日,在臥虎城主府中忽然來了幾位身著異族服裝的老者,看他們身上的服飾風格,竟然分為三種,這讓平日裡見多了大人物進進出出的府中丫頭和門子們都覺得十分好奇。

來到趙興府中的這些異族老頭,分別出自黃軒、炎晟和堯興三族,他們這次聯袂來見平西王,既是來報喜的,同時也算是來報憂的。

說起來,他們報喜也好、報憂也罷,涉及到的其實還是一件事情。

前幾年,北方大草原上爆發了一場幾十年不遇的雪災,對當地遊牧民族的畜牧業造成了近乎災難性的打擊。好在當時的太傅大人十分重視,親自帶著賑災物資前往北方巡視和安民,動用了行政干預手段,幫助當地的三族百姓渡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大雪災過後,老天爺似乎也覺得自己上次莫名其妙發的那場大火有些過頭了,所以格外照顧北方的遊牧民族。這幾年,北方再也沒有發生過劇烈的自然災害,不僅雨水豐沛,而且陽光充足,使得大草原上的牛羊數量迅速恢復,到了今年竟然比雪災之前翻了一番。

當地牧民按照官府的要求,如今大大降低了戰馬這種屬於戰爭資源的牧養數量,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蓄養耕牛、肉牛、山羊和綿羊等經濟牲畜方面。

牧民們自己不擅長耕種,飼養的耕牛自然是要賣給官府,然後由官府調配售賣給出產糧食地區的農戶;牧民們雖然以牛羊肉為主食,但如今也喜歡吃一些南方運輸過來的大米白麵,所以自家養的牛羊也吃不了多少,絕大部分仍然是要賣給官府,然後換回自家所需的生活物資甚至是一些奢侈商品。

今年,北方大草原上畜牧產量急劇上升,導致牧民們擔憂牛羊的數量上來了,但他們的家庭收入卻因為銷路不暢的問題而下滑了。所以,各族召開長老會議,決定派出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起前來臥虎城,既是向平西王受封當面表示恭賀,同時也想讓幾位長老幫著探探趙興的口風。

對於這幾位三族代表的來意,趙興已經從側面獲悉瞭解,他倒是沒有像三族代表這麼著急,反倒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無論怎麼說,這大豐收都是好事情嘛,誰還會嫌棄自家牛羊滿山崗、稻米裝滿倉的?

趙興讓幾位老者詳細匯報了各族今年的畜牧產量,並讓李儒在一旁進行了詳細的登記,然後又詢問了各族牧民今年希望官府對牛羊的收購價,然後說道:「各位長老不用多慮,這次既然來了,我們就一定把這個問題妥善解決好,也為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謀一條成熟可鑒的路子。」

幾位長老聽了趙興此話,趕緊起身感謝說好。

趙興對他們解釋說:「官府讓大家多養牛羊少養馬匹的命令,其實就是我的意思。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在北方如今已經不是各族爭戰的局面,大家都和和氣氣地過日子,偶爾有膽大妄為的傢伙起來惹事,我們也有定遠軍專門負責鎮壓。牧民們如果把戰馬養多了,我們的部隊卻收購不了,更不可能讓大家賣給其他勢力幫助我們的對手,反倒會傷害了牧民的積極性。」

「今年各族的牛羊畜牧數量翻了一番,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好事!你們回去之後一定要把我的原話帶到,我保證今年官府敞開了大門收購大家上交的牛羊,而且價格與去年相比還要提一成!但是你們也要提醒牧民兄弟們,耕牛的收購價格雖然最高,但明年的蓄養數量一定要根據當地官府的配額來養殖,千萬不能為了多賺錢而私下裡大量養殖耕牛,否則耕牛的價格就會急劇下滑。」

「最後,我還要提醒各位,長生天把最肥美的大草原賜予了黃軒、堯興和炎晟三族子民,但絕對不是放任你們予取予求的。草原的面積有限,水草的生長需要週期,一旦過度的放牧,就會傷了大草原的元氣,毀了水草的根莖,以後當草原變成了風沙之地,你們就要品嚐自己種下的惡果!」

幾位族中長老牢牢記住了趙興的這番話,同時也記住了趙興對於三族關心愛護,他們回到各自部族之後,都在不遺餘力地傳頌著平西王的英明與仁愛。
匿名
狀態︰ 離線
734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23:33:30
第七三七章 李趙問對傳千古

送走了三族長老,趙興靜靜地坐在臥虎城主那張專屬的木椅之上,心中思考著今後如何科學指導北方的畜牧養殖事業。

已經做好各種記錄的李儒開口輕聲說道:「主公,剛才我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各族長老匯報的今年預售牛羊數量,合計起來可是比雪災之前增加了一倍還不止。雪災之前官府統一收購的牛羊數量是三十五萬頭,這次他們三族上報的數據加起來可是超過了九十萬頭。」

「沒事,不就跟我打了個小埋伏嘛。大漢朝至少有四千五百萬人口,如果按照人均來算,每人也就能夠分到五十分之一頭的牛羊,這個數量實在太小,今後大漢朝人口數量超過五千萬,每年需要消耗掉的牛羊至少要達到五百萬頭,北方大草原無邊無際,養個五百萬頭牛羊還是不成問題的。」趙興似乎早就算過帳,所以語氣肯定地說道。

李儒猶豫片刻,還是忍不住說道:「可是主公需知,這牛羊肉的價格並不低廉,許多漢人百姓,特別是不歸我們統治區域內的漢人百姓,一年也難得吃上幾回。」

趙興點頭,表示同意李儒的分析,然後說道:「文憂的提醒不無道理,但我們還是有辦法來應對這個情況。北方的牧民今年因為豐收了,而我不但沒有讓官府打壓收購價格,而且還提了保護收購價,這樣牧民就會有一筆豐厚的收入。他們得了這筆錢之後,可能會留存一部分,但大部分還是會用來花銷。到時候我們內地生產的各種產品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向草原輸送過去,最後這錢又被漢人賺了回來。賺了錢的漢人們就可以多吃幾頓牛羊肉,於是明年牧民們的牛羊又不用發愁賣不出去。」

李儒聽了趙興分析,也覺得是這麼回事情,但他似乎還有問題等在後面。

李儒又說:「北方今年牛羊增產,主公不僅沒有降低收購價格,相反還提了價格,這件事情自然會在《晉報》和《商報》上被人大肆宣揚。到時候若是盛產糧食的各州來報說今年的糧食獲得了大豐收,主公總不能厚此薄彼,不給漢人種糧的農戶們也表示表示吧?」

趙興聽了李儒這話,露出了笑容,他說:「嘿嘿,我就知道你在這裡等著我!不過,咱自然還有應對的辦法!今年我還真要給種糧的農戶提高收購價格,以此來保護他們種糧的積極性!」

李儒不解趙興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於是說道:「請恕汝駑鈍,實在不解此中深意,還請主公明示。」

趙興於是向李儒解釋說:「文憂可知如今在晉國從事什麼行業的人群收入最可觀?」

李儒思索片刻,回答說:「在各個場坊從事各類商品製作和販售的人群收入最可觀。」

趙興接著說:「確實如此。如今晉國的商業氛圍濃郁,已經有不少原本的種糧農戶轉行,長此以往可不是什麼好事情!農牧漁殖業關乎千家萬戶的吃飯問題,這才是立國之本,如果老百姓因為種糧收入低,人人都跑去製作和生產各類商品,不僅會造成大量的商品積壓,同時還可能造成糧食危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一個搞不好,會毀了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似乎李儒今天的問題特別多,趙興這話說完,他又接著問:「收購農戶的糧價上升之後,從事手工業的商戶們原本就是對價格最為敏感的群體,他們自然會察覺出來。到時候,他們若是要求提高商品價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趙興對於李儒今天的問題,似乎很有回答解釋的興趣,他還是一臉自信地回答說:「我只是說要提高對農戶糧食的收購價,以此來保護農戶種糧的積極性,我又何嘗說過要同時提高官府糧倉對非產糧戶售賣的價格了?」

李儒於是更加的不理解,他問:「這樣一來,官府卻是要貼錢給種糧戶,長此以往豈不是越來越虧損的厲害?」

「如果單看糧食補貼這一個方面,官府自然是要虧損一些的。但是文憂可曾想到,因為糧食價格穩定,從事手工業的商戶們會安心生產出更多的商品,而這些商品在銷售過程中可以帶來豐厚的稅收,新增加的稅收不僅可以填補官府糧差虧損,還會讓官府得到更多的收入。官府拿著這些稅賦收入來支付軍費開支、支付官吏薪酬、修建公共設施、擴大農牧水利基礎,最終實現整個國家的繁榮和進步。」

李儒這下算是徹底的明白了,他對於趙興能夠如此清晰地把握住國家正確的發展方向而感到十分敬佩。但是李儒仍然忍不住問出了今天的最後一個問題,他說:「主公,儒還有一事不明。若按照這條強國富民的道路往前走,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新問題,不知主公認為阻礙我們向前的最大難題會是什麼?」

趙興沉思片刻,一臉凝重地回答:「統治階層的腐化墮落將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土地兼併復歸私人所有、地方門閥擁兵自重也會極大地傷害到國家的根本。」

李儒很想再往下問一句:那我們可有應對的辦法?但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問題,所以趕緊閉上了嘴巴。李儒想到的是,趙興本人就站在權力的最頂端,如果說統治階層的腐化墮落將會是大漢帝國最大的敵人,那豈不是說趙興連自己的後人都持懷疑的態度?

趙興似乎看出了李儒的忌諱,繼續說道:「想讓統治階層不敢肆無忌憚地貪污腐敗,那就需要讓老百姓懂得更多的道理,讓他們組成一個可以監督統治階層的機構,讓那些見不得光的醜惡被聰明的百姓們撕下光鮮亮麗的外殼,讓所有想當官倉碩鼠的蛀蟲們露出本來的面目!」

李儒不敢吭聲,他總不能問趙興說:「若是你的子女當中出了碩鼠,今後觸犯了律法,甚至是死罪時,真的可以依法處置嗎?」

趙興似乎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的臉色變得更加凝重。只聽他有些自言自語地說:「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總不能因為看到過太多的醜惡與欺騙,便對陽光和正義失去希望,能改變一些,對於這個國家和民族來說,總歸是好的……」

本來只是一場興之所至的問對,卻因為聊到最後而涉及到了最沉重的話題,使得趙興與李儒之間的這場對話,被後世學者載入了《興和大傳》而名流千古。
匿名
狀態︰ 離線
735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23:33:45
第七三八章 黃河兩岸粟粱熟

李儒與趙興這場對話結束之後沒幾天,先是晉國內部的上郡、西河郡、太原郡傳回了粟米(小米)大豐收的喜訊,接著從幽州傳回了高粱豐收的喜訊,然後便是冀州大陸澤附近地區傳回來黃豆獲得增產的喜訊。

這還不算完,距離較遠一些的青州和徐州,因為這一年多來沒有戰事,老百姓種植的禾、豆類農作物以及靠近長江流域的水稻栽種也獲得豐收。

據各地郡縣的初步統計,趙興實際控制區域內除了涼國今年因為戰事影響沒有實現糧食豐收之外,其餘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實現了糧食增產增收。就連曾經被御林軍一度攻佔了的上郡雕陰、被南軍攻佔了的巨鹿郡等地,因為皇甫嵩和張飛等人下達了保護莊稼的命令,也取得了豐收。

說起來,這也是晉國與各方勢力交戰過程中定下來的不成文規矩,兩軍可以爭奪城池,但不能毀損莊稼、殺害種糧農戶,誰得了城池,附近的老百姓就歸誰,他們種出來的糧食自然也就歸於佔領者。

皇甫嵩和張飛都不是窮凶極惡之輩,只不過是跟趙興堅持的政治理念不同,所以他們所過之處嚴令士兵毀損農戶的莊稼也在情理之中。

也正因為如此,趙興才沒有在自己的部隊捉住皇甫嵩、圍死張飛之後對這二人下死手,如果是換了水沖武都道的司馬懿,趙興並不介意讓其變成一隻「死螞蟻」。

對於各地傳來的糧食豐收增產的消息,趙興聽了之後真個是樂得合不攏嘴。來到這個時空之中已經十六七年,趙興經常在為糧食的問題而發愁。.在他看來,糧食問題才是影響自己勢力向外快速擴張最關鍵的問題,因為糧食連著人口,始終是共生的關係。

如果趙興手裡有足夠多的糧食,他就可以鼓勵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多生多養,人口便會快速增加。反過來,趙興治下的人口快速增加,就會有更多的勞動力來生產糧食,這樣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在土地面積能夠養活的人口上限尚未到達之前,人口與糧食的關係完全可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而通過科學育種、興修水利、大量使用耕牛和農家肥等手段,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固定土地面積內的產糧總量,換句話說就是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這些年來,趙興反覆對前往各地任職的地方官吏灌輸一個理念,那就是一定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官吏任職區域內最適宜生長和生產的農作物、畜牧養殖以及水產的總量提高起來。

比如上郡一帶(黃土高原)的土質和氣候適合粟米的生長,冀州平原的土質和氣候適合棉麻、黃豆以及小麥的耕種,幽州地區平均氣溫較低,適宜種植高粱,而大陸澤附近更是魚米之鄉,青州北部適合種植大豆和小麥,南部可以種植水稻,徐州則又是一處魚米之鄉。

在趙興的眼裡,只要是土地,就應該種滿糧食,決不能廢棄和荒蕪;只要是池塘湖泊,就應該放養魚苗,決不能變成無人問津的水窪;只要是草地丘陵,就應該放養牛羊,決不能成為灌木和荒草叢生之地;只要是海岸線,就應該鼓勵漁民出海捕撈,決不能浪費了大海對人類提供食物的恩賜。

得人心者得天下,而在生產力極端落後的漢代,有糧食的人便可以得人心。趙興成為漢末最大的產業資本家似乎有些遙遠,但成為漢末最大的種糧戶卻是指日可待。

趙興在給各地送來的報喜官文上是這樣批復的:「凡糧食增產之地主要負責官吏,皆記大功勞一件!各地官庫今年收購糧食之價格,提高一成,以示對種糧農戶之嘉許鼓勵!」

趙興的這道批復一落筆,便有《晉報》和《商報》進行原文轉載,一時之間,各地種糧農戶心情大定,歡呼雀躍。

這個事情過去沒有多久,果然如當初李儒所言,一些已經完全脫離了農業生產,專門居住於城市之中進行手工業製造的商戶和工匠們心裡開始犯愁了。雖然到現在官倉所售的糧食價格不曾提價,從北方輸送過來的牛羊肉也沒有提價,可大家都覺得心裡沒底,擔心萬一哪天官府翻臉,將糧食的價格提了起來。

於是有一些手中資金充裕的商戶開始分批購買糧食囤積起來,就如同當年雪花鹽上市之初一般,希望能夠有個過渡緩衝的時間。

因為部分商戶開始囤積糧食,這就造成了部分非產糧區的官庫糧食供應緊張,結果民間糧食買賣的價格便開始上漲。各地負責監察物價的官吏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臥虎城,第二日,幾大報紙關於專訪平西王對當前糧價的看法的文章被刊發。

在這篇專訪之中,趙興說道:「《管子˙輕重乙》有語:「故五穀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黃金刀布者,民之通貨也。如今黃河兩岸粟米豆粱喜獲豐收,官府儲備充足,老百姓大可不必為買不到糧食而緊張。我在這裡向所有人承諾,官府售賣的糧食仍然保持原有價格不變,至於官府提價向種糧戶收購糧食的舉動,主要是為了保護農戶們的種糧積極性,今後視情還會有這樣單方面提高收購價格的行動,大家習慣了就好!」

趙興此語一出,各地糧價立即回落至官倉價格。當初囤積糧食的那些商戶,倒也沒有吃多少虧,只不過他們可能要吃一段陳年舊糧。當然了,若是不怕麻煩,他們也可以將這些糧食轉賣到各地的酒廠之中,想要賣回給官庫,那是連門都沒有了。

有腦子靈活的人會說:「既然官府從農戶手中收購的糧食價格提高了一成,而賣出的糧食價格卻沒有變化,我暗中從官府手中買一批糧食過來,然後再委託種糧的農戶返銷給官府,一來一回豈不是白賺了將近一成的糧價差?」

僅僅是倒賣一下,就能賺取一成的差價,這絕對是一比大買賣!

可惜,誰要是腦子靈活到這份上,他就要徹底破產了。因為晉國官府定下的糧食收購價是對未經過加工的帶殼毛糧而言,官府售賣出來的都是已經去了皮殼可以直接食用的實糧。而毛糧經過加工變為細糧的大型糧食加工場坊全部控制在官府手中,官府收購的毛糧的價格與賣出的細糧價格之間,可不止一成的價格差。

誰要是拿著實糧來向官府出售,不是瘋了,就是傻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736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23:34:03
第七三九章 有糧大家儘管賣

話說趙興為了鼓勵各地農戶種糧,在豐收之年竟然做出了提高一成價格收購糧食的驚人決定,頓時引起了各地一陣混亂。

所謂的混亂,不是指趙興控制範圍內的一些小規模囤積居奇,而是指趙興勢力範圍之外的各方反應。

與其他勢力不同的是,趙興從一開始佔據上黨之後,便在積極嘗試著將土地收歸集體所有,不再給有功之人封賞土地,嚴禁將土地用來交易和買賣,只將土地的使用權租賃給那些真正需要土地的農戶,而且還要按照本地的人口數量規定每人可以承包的上限。

趙興的這個做法,是借鑒了後世農村的承包責任制做法,主要是為了避免官僚階層和世家大族經過若干年之後的發展,再次成為大地主階級,憑借佔據的土地奴役貧苦百姓。

當然了,為了封賞有功之人,趙興還是分出去了一些東西,但卻跟土地沒有關係。比如說,與趙興結拜的幾位兄弟,如今家中也都算是富裕的大戶人家,但他們擁有的土地數量也是按照人頭數分配所得。而趙興分給他們的卻是各種作坊的入股權,雖然不一定是大股東,但卻實實在在地每年都有收益,甚至這些收益比土地收益更直接和可觀,所以也就直接避免了有功將士們對土地的「飢渴症」。

趙興這一手土地所有權收歸國有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延伸出了農戶所收糧食由各地官府統一收購的做法。官府將收購而來的糧食或是加工成實糧販賣給脫離農業生產的手工業者和商人,或是賣給需要使用糧食的酒場、飼養場,或是儲存到戰備糧庫之中,以作為災荒之年的儲備。

這一套模式運行至今,已經體現出了非比尋常的優越性。農戶們不再擔心土地的歸屬權問題,而且多產糧食就會多收入,所以種糧的積極性本來就高,如今又出台了糧價保護措施,世代依靠種田為生的窮苦百姓便看到了種田致富的希望和道路。這對於穩定人心,推動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與之相反的是,趙興勢力以外的各州郡如今實行的是以士族地主占主導地位土地所有制形式。在這種土地制度下,代表國家的皇室是最大的地主,然後是朝中的大官僚和各地士族階層,接下來是少部分擁有自耕土地的農戶,最下面則是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甚至沒有人身自由的農奴。

在趙興控制的範圍內,很早便定下了嚴禁任何形式的奴隸買賣這條規矩,所謂的奴隸全部屬於官府所有,也就是戰敗的外族青壯勞力,全部被圈禁在礦山之中進行勞作。

在趙興控制的範圍內,目前已經消滅了流民,昔日黃巾禍亂時造成的流民潮已經完全被消化和吸收。一旦某處地方發生災荒,土地所產糧食無法養活百姓時,官倉之中儲備的糧食便會被拿出來救濟災民,而等到災荒過去之後,農戶只要將賒借而來的糧食稍微增加一定數目補交上來即可。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趙興就把土地定義為養活百姓的生產資料,而不是剝削百姓的重要工具。儘管如此,趙興仍然實現了刺激社會財富增長的目標,那是因為他把掙錢的渠道放在了大力推廣手工業製作上來。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們在吃飽穿暖之後,自然會想辦法讓自己活的更舒服安逸一些,而這些手工製品和各種商品就能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需要。如果一開始老百姓就在為如何填飽肚子而掙扎,大量商品被生產出來之後,又有誰有能力進行消費?

與晉國、青州、徐州毗鄰的司隸地區、兗州、豫州和揚州的大地主階層們,發現趙興在其控制範圍內提高了一成的糧食收購價格,於是紛紛想出各種招數,將今年多收的糧食運進晉國、青州和徐州進行販賣。

雖然聽上去一成的提價並不很高,但是只要搗騰過糧食生意的人都知道,糧食價格每斤增加一文錢,如果後面乘以幾十上百萬,那也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大地主階級每年可以從自己的封地之內獲得巨量的糧食,他們自己吃肯定是吃不完,有的為了保存糧食,不得不修建許多的糧囤,還得被老鼠和害蟲侵蝕,與其這樣,還不如賣給晉國賺取大量的真金白銀,然後再從晉國購買令人羨慕的各種奢侈品。

對於勢力範圍之外的大地主偷偷委託各地種糧戶向官庫出售糧食的做法,趙興採取的完全是睜隻眼閉只眼甚至是默許縱容的態度。

雖然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但趙興也明白糧食的附加價值是最低的,幾乎就沒有多少利潤可圖。這些世家和大地主之所以有如此巨量的糧食,完全是依靠壓搾他們領地之內的農奴所得,並非是生產的糧食徹底過剩了。

貪圖利潤的外地大地主們看似從晉國這邊多賺了一成的糧食差價,但他們賺到的錢財最終還得回流晉國。因為大地主從來都是跟窮奢極欲靠在一起的,因為錢來得多、來得快、來得容易,他們就不懂得珍惜,一定會想辦法花出去。而晉國製造的各種商品,便可以極大地滿足他們窮奢極欲的心理需求。

根據劉繼禮和秦誼祿的測算,今年大漢各地所產的糧食,就算全部被晉國暗中收購了,農兵商金行的儲備金都不需要動用超過四成。而來年晉國銷往各地的商品毛利潤,則是收購這些糧食的五倍還多。

趙興不相信像今年這種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大漢帝國年年都能遇到,萬一接下來的幾年之中盛產糧食的中原和江淮地區發生了大旱災、大蝗災或者大水災什麼的,到時候他憑借如今儲備下來的巨量糧食,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從各州招攬流民入境,而不用擔心養不活這些流民。

只是,趙興從各地收購如此巨量的糧食之後,又該如何妥善存儲和放置呢?畢竟糧食不是鐵礦和煤石,放在露天之中也不用擔心會腐爛變質。

沒關係,趙興這些年已經讓臥虎農科院的技術人員琢磨和探索出了一條糧食存儲的先進辦法。
匿名
狀態︰ 離線
737
匿名  發表於 2012-10-31 23:34:19
第七四零章 秘密修建大倉庫

        詩經國風魏風》之中便有對老鼠禍害糧食的描述: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可見就算糧食獲得了豐收,如果儲存不當,也會成為老鼠等害蟲的美餐,而讓農民的勞動成果最終付諸東流。

    趙興既然在密謀收購各地豐收之後多餘的糧食,自然不能疏忽了糧食的儲藏問題。

    早在臥虎酒莊開始囤積釀酒所用的糧食開始,趙興便讓人反復比較儲存糧食、降低損耗的最佳辦法。經過這麼多年以來的反復試驗,還真被他發現了兩條重要的手段。

    通過測驗,趙興發現各種糧食,不論是粟米、稻穀、小麥、大豆等等,它們的存儲都有兩個共同的禁忌,一個是怕潮,另外一個是怕悶熱。特別是小麥,在潮濕的環境之中,用不了幾天就會黴變,徹底無法食用。

    為了克服這兩個問題,趙興在倉庫的內部構造、選址、防蟲防鼠等方面動了大量的腦筋,最後在進入了西域,完全控制了寒冷的北方大草原之後,終於得到完美解決。

    當初趙興讓馬超智取的交河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生土城,這話怎麼理解呢?就是說,交河城這一地區氣溫乾旱少雨,土層十分乾燥,就算直接掘土築城,都不會發生坍塌的事故。因此,在這種地方修建大糧倉,可以很好地克服潮濕的問題。

    趙興還記得後世看到的考古紀錄片中,在樓蘭地區發現了一位元四千年前仍然保存完好的女屍,被人稱為“小河公主”,這也間接證明了此地的氣候是多麼的乾燥。所以,趙興選擇秘密修建的第一處大糧倉位置便是緊鄰西域交河城的驪威城附近。

    選址此處修建大型的戰備糧倉群,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趙興還有更深一層的目的。將來只要拿下了烏孫國,還有烏孫以西的大宛和康居等國,那裡可是一個超級大糧倉,生產的糧食足夠養活半個大漢。所以很有必要在平西王的封地之內修建一處超級大糧倉,為天下百姓儲備糧食。

    為了防止鼠害和蟲害,趙興不僅讓人花費巨大的力氣將修築倉庫的泥土全部在高溫之中炒熟,而且加入了生石灰等材料,在倉庫的最內一層則是嚴絲合縫的條石,就算薄如蟬翼的刀刃都無法插入。就這還不算完事,在倉庫的四周趙興還讓人鋪上了吸收水分的生石灰,在地下埋設了可以用來加熱去濕的地熱管道。

    有了如此繁瑣和誇張的技術處理之後,驪威官倉的存貯能力只能用恐怖來形容,糧食存放進去之後,就算是隔上幾十年搬出來食用,問題都不會很大。

    驪威大糧倉雖然好,但卻距離中原太遠,交通運輸費用實在過於高昂。所以,趙興在讓人秘密修建驪威糧倉的同時,還在上郡以北、五原以南的沙漠地帶修建了一處稍小一些的糧倉。所謂的小,只不過是與驪威糧倉相比,其實規模並不輸于大漢其他州郡的任何一處糧倉。

    這處糧倉隱藏于無人區的沙漠之中,距離上郡的治所膚施不過數百里之遙,但因為其乾燥寒冷的地理條件,同樣適合修建儲備糧倉。

    在徹底解決了北方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問題之後,趙興如今已經不用擔心在這裡修建糧倉會為別人做嫁衣裳。因為他自信還沒有那個勢力能夠深入到無人沙漠之中,將自己存貯的糧食搬個精光。

    駐守在封雪城的炎晟師、駐守在姑臧城的黃軒師可不是吃素的,他們足以攔住任何稍微成規模的不明身份小股部隊進入緊鄰上郡的此處沙漠地帶。

    雖然修築兩處糧倉耗費了趙興不少的財富,但他覺得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一旦糧倉修建完畢,可以為大漢帝國一直服務下去,不僅可以有效減少糧食的存儲損耗,還能為難以預料的自然災害保留足夠的應對手段。

    在修建戰備糧倉的同時,趙興還選擇在天寒地凍的北海(貝加爾湖)附近,秘密修建了一座可以存儲肉食品的冷庫。北海周圍地區的冬季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五十度,冷得讓人冰冷刺骨。這裡到了寒冷漫長的冬季,最不缺乏的便是巨大純淨的冰塊。

    趙興派人在春天暖和的時候帶著工具向北而行,到了夏季泥土解凍的時候,青壯勞力便在湖畔的懸崖之上挖掘上下三層的地洞,等到秋天來臨時人員向南撤離。如此反復數年,終於挖出了一個可以存貯巨量肉食的地洞。

    等到地洞挖掘完成之後,趙興讓人在冬季寒冷時分,向上層和下層的地洞之中塞滿了冰塊,在中層的地洞之中則存放了一些牛羊生肉和從貝加爾湖內破冰捕獲的魚類,然後將三層洞口進行密封。

    到了第二年的夏季,天氣暖和之後,上下兩層塞滿冰塊的洞內緩慢融化,冰水從導水孔中流出,再次注入北海。但不等這些冰塊全部融化完畢,天氣又進入了零度以下,然後趙興又讓人冒著嚴寒向洞內加注冰塊,如此反復幾年下來,存放在中層洞庫之內的生肉和魚類竟然全部保存完好,沒有**變質的跡象。

    這處自然冷庫的試驗獲得成功之後,趙興便開始派人在北海附近捕魚和放牧,那些捕獲的魚蝦直接被封存到了冰庫之中,還有一些來不及向南遷移的牛羊被宰殺之後,也直接存放於洞庫之中。

    趙興相信,只要再經過若干年的積累,這處洞庫內存貯的肉類和魚類,再加上驪威糧倉儲藏的大量糧食,足夠支持平西王麾下的大軍一路向西,發動一場橫掃歐亞大陸的超大規模征服之戰,最終實現他飲馬地中海的宏大願望。

    現在的趙興,距離他的願望實現只差兩個條件,一個是人口,一個是物資。而這兩個條件的成熟,都需要的是時間。

    今年不過三十一歲的趙興,身強體壯,按照華佗的說法,很有可能會活到一百歲,所以他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時機和條件真正成熟的那一天來到。

    耐心等待,對內如此,對外亦如此。
匿名
狀態︰ 離線
738
匿名  發表於 2012-11-1 01:32:10
第七四一章 新式盔甲漢中造

進入隆冬季節,大漢各地的形勢如同已經結冰的黃河暗流,雖然表面上看去進入了冰封穩定的時期,但冰層之下的水流卻是一刻也不曾停歇。

曹性冒死從益州軍手中奪下一具完整的籐甲,然後被秘密地送往臥虎兵器研究院,以供馬均和他的高徒們進行研究。經過了數月的分析和比對,加上返回上黨之後的趙興進行技術指點,晉國已經完全掌握了益州籐甲的製作程序和原理。

根據馬均等人的研究,他們的結論是:籐甲是經過特殊處理籐編而成的鎧甲,對冷兵器有著極為強橫的防護力。籐甲與金屬鎧甲相比,具有重量輕、不怕水、透氣性強等優點,特別適合在南方潮濕多雨的地域裝備使用。

曹性奪回來的這具籐甲,是他在殺死一名攻城的益州軍小頭領之後,從其身上強行扒下來的。此甲的防護部位主要以頭部和上半身為主,配合一面籐甲盾使用,可以很好地防護到穿甲者本人的身體其他部位。經過試驗,籐甲的最大缺點便是怕火易燃,而且不適合在滴水成冰的寒冷北方使用。

趙興雖然不太熟悉籐甲的詳細製作程序,但他卻記得籐甲在製作過程中必須要在桐油之中反覆浸泡數次才能起到刀槍不入的效果,所以他將這個要點告訴了馬均。

張郃率領先鋒軍一口氣攻佔了漢中郡之後,在緊鄰益州的漢中南部山區發現了一種青籐,經過辨認與益州籐甲所用的植物相同,於是臥虎兵器研究院立即派出一支得力的小隊親赴漢中,開始了對籐甲製作的試驗探索。

在天氣炎熱的夏季裡,研發小隊的工匠們請張郃派兵幫忙,從大山深處砍回來了大量的青籐。這些青籐被全部去了外面的綠皮,只留下青籐強韌的內筋,在溪水之中浸泡了十多天之後,按照一定的手法編製成為籐甲,放在烈日下面暴曬三天,然後用桐油浸泡一周之後,再取出來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之後再反覆浸泡和晾乾數次,終於製成了份量很輕卻可以刀箭不入的籐甲。

如果研發小組的工作開展到這裡便結束的話,也就與益州製作的工藝水平相當,但這顯然不符合臥虎兵器院的行事風格。他們這次來漢中,不僅是要製作出籐甲,而且要在籐甲的基礎之上研製出防護能力更加出色的系列鎧甲。

護國軍的將士們現在使用的盔甲主要包括騎兵、步兵和水兵三大系列,而各兵種的盔甲又細化為重甲、輕甲和皮甲等三類。

其中,重騎兵使用的是防護能力最為出色、同時也最為笨重的明光鎧和完全掩面的頭盔;輕騎兵使用的是防護能力適中的魚鱗甲和半掩面的輕型頭盔。

重裝步兵配備的是與重騎兵類似的明光鎧和掩面盔,但下半身的防護也照顧到了,採用的是仍然是板甲;輕步兵因為要照顧到機動性和發射長弓,所以配備的是鎖子甲和魚鱗甲。

晉國的水師目前尚未正式與敵在水面上接戰,但考慮到落水之後的安全性,所以基本上都是採用的輕便半身皮甲。如果讓水兵們身穿幾十斤的重甲,一個大浪撲過來,掉進水裡就只能喂王八。

這麼比較下來,目前已經摸索出來的籐甲最適合裝備的反倒是晉國水師。因為水兵們穿上籐甲之後,一旦遇敵落水,籐甲不僅不會增加負擔,相反的還可以增加浮力,對於水兵的安全有很大的好處。當然了,一些需要在桅桿和各種艙室之間爬上爬下的水兵,什麼甲都穿不了,光著膀子反倒是最利索,反正他們也不會參加甲板之上的近身肉搏戰。

第二個適合裝配籐甲的便是今後擔負攻打益州重任的重裝步兵,這種以毒攻毒的辦法,可以給重裝步兵減輕許多負擔,使他們在戰場之上擔負攻堅任務的時間更為持久一些。

研究小組改進籐甲的第一個方向便是為重裝步兵研製出複合型的新式鎧甲。這種鎧甲要兼具鋼甲的防火性和籐甲的輕便性,而且還要能夠適應益州潮濕悶熱的氣候。

經過反覆改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款復合盔甲終於被他們研製成功。

這種複合型的鎧甲,是以籐甲為骨幹,外面敷上了一層輕薄防火的魚鱗甲片,內裡墊襯著一層柔軟的羊皮。這樣一來,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季,戰士們仍然可以光著膀子直接穿戴盔甲,汗液通過甲片和縫隙能夠排出體外,不會熱壞了身體。

經過驗收,這種複合型鎧甲的防護強度並不輸於重甲,但份量卻不到原來的一半,而且製作成本還有所下降,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先鋒軍重裝師的青睞。

研究小組的工匠們想到既然重步兵可以使用這種複合型的鎧甲,是不是也可以為重騎兵的鎧甲也進行一番改進?他們想到便做,還真的動手琢磨製作了起來。

考慮到重裝騎兵之所以能夠橫掃一切騎兵,所依賴的便是巨大的慣性和防護能力,所以不論是人甲還是馬甲,都不能把份量降低的太厲害,所以,在如何把籐甲與鋼甲進行完美結合上,研究小組的工匠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如果大量使用籐甲材料,則勢必會降低重裝騎兵的負重,隨之而來的就是慣性下降,那麼重騎兵與輕騎兵的界限就變得模糊起來。但是裝備了籐甲的重騎兵還不能代替了輕騎兵的地位,因為籐甲的靈活性明顯不如魚鱗甲,所以無法讓輕騎兵充分發揮出騎射的威力。

當趙興聽說了研發小組遇到的這個困難之後,略做思索,便哈哈大笑起來。他對馬均等人說:「典型的慣性思維啊!光想著把籐甲和鋼甲糅合在一件鎧甲上,就不知道反向思維一下?完全可以為重騎兵的人馬配備上雙甲嘛,平時就穿籐甲行軍,這樣可以減輕戰馬的負重。等到遇敵時,萬一來不及將籐甲更換成重甲,直接在籐甲之外套一層重甲不就好了?就算直接套重甲的時間都沒有,穿著籐甲打架,防護能力也上來了不是?」

趙興一語點醒了研發小組,於是他們又開始為重騎兵設計製作起輕便常用的籐甲來。
匿名
狀態︰ 離線
739
匿名  發表於 2012-11-1 01:32:27
第七四二章 魏延埋頭練兵忙

就在駐守漢軍南部的先鋒軍將士們滿懷喜悅地開始更換新式複合裝甲的時候,同樣具有嘗試和創新意味的一支新式部隊已經組建起來,那就是編製為一萬人的混裝師。

所謂的混裝師,可不僅僅是將重裝師的將士與輕步師的將士湊到一起,然後重新編組就算完成。

為了汲取益州軍攻打涼國時的教訓,同時也為了提高先鋒軍作為主力下一步攻打益州時的勝率,張郃親自請示趙興,在先鋒軍麾下擴招一萬步兵,命名為混裝師。這些士兵從漢中郡本地的山區之中挑選,之前沒有任何作戰經驗。

對於張郃的這個大膽提議,趙興自然是全力支持。自從收服張郃以來,這位綜合能力上佳的統帥,在治軍、帶兵、訓練、作戰等各方面都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如果非要讓趙興作一個評價的話,他會說張郃與二哥徐晃頗為相似。

能得到一個與徐晃差不多的評價,已經是非常非常高了。

益涼大戰結束之後不久,張郃便得到了再次擢升,被委任為涼州軍團長兼任先鋒軍軍長一職,這又是一份足以讓人自豪的榮譽,但張郃卻逢人都是一副愁眉不展的臉色。

張郃這是作甚?只因他覺得身上責任沉重,而手下的得力將領又顯得欠缺。

先鋒軍中,表現出眾的將領,目前看來要數曹性、韓巍、王雙和段煨四人比較出色,其餘如劉石、黃龍、何睢等人,要麼因為武力欠缺,要麼是謀略不足,守成尚可,一旦作為先鋒尖刀突入益州,則顯不足。

趙興得知此事之後,於是一發狠,把圈禁在臥虎城內已經過去兩年多的魏延給拎了出來,經過一番誠懇長談,將他調到張郃帳下聽用。

趙興對魏延說:「文長可知我為何始終不肯答應朝廷的交換條件,將你一直扣留在上黨?」

魏延回答說:「是否因為谷遠城下吾曾壞了鄧茂的性命,所以平西王一直介懷於心,不願放吾歸去。」

趙興搖頭,說:「你也忒小看了我的胸襟,鄧茂不過是不幸遇難,若是他當日在谷遠城下與你正面一戰,只怕死的那個還不定是誰!吾之所以留你至今卻不殺你,無非覺得你是可用之才,若是放歸朝廷,異日戰場相見,說不定會死在本來就對你有怨恨的臥虎軍將士手中!君不見,廮陶城下張翼德這次又被吾麾下大軍圍得是插翅難飛嗎?」

趙興這一席話說的不冷不熱,但卻句句屬實,讓魏延聽得頭上冷汗直冒。張飛那麼厲害的角色,已經在趙興麾下將領的手中連續吃了兩次憋,就算他魏延有點本事,萬一被臥虎軍鄧茂那個師抓個正著,估計還真有可能被人活劈了。

於是魏延老老實實地向趙興行禮,然後問道:「不知今日平西王喚延過來問話,所為何事?」

趙興看魏延的態度變得端正了,於是這才換個好臉色,然後說道:「文長相比心裡也清楚,你如今在晉國逗留日久,只怕就算我放你回去,朝廷中人也不見得還會對你信任有加。換句話說,你想在朝廷的軍隊之中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了,你覺得是不是如此?」

魏延心裡頭一陣惡寒,心想我落到今日的田地還不是拜你所賜,但他嘴上卻不敢這麼說,還是規規矩矩地回答道:「平西王說的是。」

趙興接著又說:「如今我這裡有個極好的機會,可以讓你一展胸中所學,不知你有沒有興趣搏一把?」

魏延剛才已經預感到趙興今天可能要招攬自己,如今聽到這話,趕緊接了下來,雖然說臥虎城內那處不知名的小院子生活很舒適,但總是被人像籠中鳥一般圈禁著,這滋味可不好受。於是魏延說道:「感謝平西王既往不咎,能給延一個機會,吾今後一定盡心竭力以為報效!」

話說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趙興於是將張郃以及先鋒軍的事跡簡要地對魏延做了介紹,關於張郃曾經效力袁術和袁紹,而且在廮陶城下還讓護國軍損失了不少人馬的事情,趙興也沒有隱晦。趙興囉囉嗦嗦地說這些,其實還是從側面告訴魏延,在他的麾下做事,從來不看將領原來的出身,只要做到忠心踏實,就有出頭之日。

魏延也不是迂腐之人,自然聽得懂趙興的話外之音,他也知道趙興調他去漢中的用心,就是盡量避免自己今後與朝廷的部隊進行正面對決,所以十分感激地受領了先鋒軍混裝師師長職務。

魏延到了漢中,自然是要先找張郃報到的。張郃在此之前,已經收到了趙興的信函,讓他多多關照一下魏延,同時暗中也考察一下魏延是否可用。當然了,「可用」這個詞需要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能力足夠;二是立場沒有問題。

張郃已經瞭解到對於魏延這位頗具爭議的降將,先鋒軍中多少還是有些非議和微詞的,所以他在見到魏延之後,並沒有給出冷臉,反倒是熱情相應,表現的十分器重和欣賞。隨後,張郃便在軍團會議上高調宣佈了臥虎統帥部對於魏延的任命狀,然後立即給魏延分配具體的工作。

張郃交給魏延的工作就是從頭開始組建混裝師,所有士兵由魏延在漢中郡親自進行挑選,營級以上將領由冬季畢業的臥虎講武堂學員擔任,營以下的基層軍官則從先鋒軍中選拔一批。

魏延心裡清楚,自己這個外來戶想要再先鋒軍中立足,而且今後贏得各軍將領的尊重,既不能靠趙興的面子,也不能靠張郃的關照,只能靠他親手帶出一支戰力強悍的混裝師,在攻打益州時立下大功勞才行。

因為憋著為自己爭口氣的想法,所以魏延在篩選兵源時特別嚴格細心,嚴格遵照寧缺毋濫的原則精挑細選,光是在徵兵這項工作上便用去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

到了隆冬時節,混裝師組建完畢,駐地軍營也全部修建落成,於是魏延開始帶領這批新兵開始了玩命一般的苦練。

張郃留給魏延的時間是一年。一年之後,從混裝師中抽出四千人分成兩組,分別與重裝師兩千人和輕步師兩千人進行對攻。如果混裝師不能獲得兩場全勝的話,魏延的成績就會被評定為不合格!

這是一項讓人聽著都頭痛的艱巨任務,但是魏延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便接了過來。如果人人都能辦到,又怎麼能顯出他的才能和實力呢?
匿名
狀態︰ 離線
740
匿名  發表於 2012-11-1 01:32:43
第七四三章 負隅頑抗司馬氏

    魏延帶著一萬新兵,在漢中郡的深山之中苦練叢林作戰的本領。與漢中郡隔著群山的蜀中盆地之內,如今也是暗流湧動,形勢詭譎難測。

    年中的時候,朝廷迫於巨大的壓力,向天下宣佈了司馬氏謀害先帝、挾持皇子、擁兵謀逆的三項大罪,然後聲稱剝奪司馬氏的所有爵位和權力,要求司馬家撤出益州前來洛陽領罪。但這些不過是為了應付晉國而已,暗地裡,劉備與司馬氏仍然保持著極好的關係,並沒有在朝堂上作出更多不利於司馬家的事情。

    等到晉國按照約定釋放了皇甫嵩、張飛、金旋以及各路被俘虜、看押、圍堵的朝廷軍隊之後,朝廷立即停止了對益州司馬氏的口誅筆伐,朝堂之上甚至還出現了為司馬家鳴冤叫屈的聲音。

    劉備看得很明白,對大漢皇室威脅最大的是趙興,而不是司馬家。如果一旦益州失守,那麼就算他和曹操實現了政治聯盟,那也無法阻擋將來隸屬于趙興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軍隊沿著長江而下,直取荊州。而一旦荊州陷落,則江東孫堅會立即投靠趙興,如此以來便只剩下中原腹地一小塊地盤可供劉備和曹操騰挪,到時候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挽救不了大漢皇室被趙興鳩占鵲巢的命運。

    司馬家心裡也同樣清楚,朝廷這次嘴上喊得厲害,不過是迫於無奈,自家真要是將益州讓出來,只怕朝廷還不肯答應呢。口誅筆伐這種事情,雖然會蠱惑一些人心,但只要牢牢抓住益州的兵權,將趙興的部隊擋在葭萌關和白水關之外,益州還是司馬家的地盤,一時半會誰也別想搶過去。

    在涼國吃了敗仗的司馬懿,返回成都之後,痛定思痛,建議父親和長兄將兵權放給自己,他們則全力抓好內政建設,父子幾人同心協力應對來自涼國的巨大威脅,確保司馬家不至於被人連根拔起。

    雖然司馬懿這次失敗而歸,但是司馬防和司馬朗都看到了司馬懿在軍事謀略上的卓越才能。經過一番商量之後,司馬家竟然真的同意了將兵權放手交給司馬懿,任命司馬懿為益州四路大軍兵馬大都督,今後全權負責士兵的招募訓練,部隊將領的任免調整,以及各路大軍的駐紮佈防地點,可謂是全力支持與配合。

    司馬懿受任兵馬大都督之後,首先是大刀闊斧地對益州現有的部隊進行了重組和改編,並且調整了重要將領的崗位任職。

    任命張任為川北路兵馬都督,麾下聚集八萬將士,駐守廣漢郡葭萌關至廣漢屬國陰平道一線,軍師為司馬防三子司馬孚,副將有王平、陳式、孟達和楊任等人。

    任命嚴顏為川東路兵馬都督,麾下聚集六萬將士,駐守漢昌以北,緊逼漢中郡,軍師為法正,副將有張衛、高沛、劉璝和楊昂等人。

    任命吳懿為川南路兵馬都督,麾下聚集六萬南蠻大軍,駐守益州郡的昆澤一帶(今昆明附近),軍師為司馬防四子司馬馗,副將有張嶷、孟獲、兀突骨和董荼那等人。

    任命賈龍為川西路兵馬都督,麾下聚集六萬羌族大軍,駐守蜀郡屬國的徙縣一帶,軍師為張松,副將有張翼、吳蘭、呂凱、雍闓等人。

    司馬懿對益州部隊的這次大調整和重新編組,徹底暴露了司馬氏在益州經營這麼多年以來的實力,就連趙興在得到這個情報之後,都不由得猛吸幾口涼氣。

    光是為了防禦涼州方向的部隊,司馬懿就動用了十四萬大軍,而且還派出了張任、嚴顏、法正、王平等厲害的角色。更讓趙興沒有想到的是,司馬家在對付異族方面顯然有著高超的手段,竟然能夠將南蠻馴服,將益州西部的各支羌人部族收為己用。

    今後趙興若是發兵攻打益州,只怕司馬懿真能調動一支南蠻軍隊和一支羌人軍隊北上支援葭萌關和白水關,讓護**付出巨大的代價。

    更讓趙興感到頭疼的是,情報人員報告說在白水關以南和葭萌關以南,發現了益州官兵大規模修築防禦設施的行動。按照暗影隊員的描述,趙興感到這一次益州軍修築的防禦工事,可謂是不惜血本,無所不用其極。

    或許是受到當年臥虎軍防守壺關時趙雲採取築造雙層城牆來防止進攻的啟發,益州軍這次修築的防禦工事都為連環子母狀的要塞。也就是說,一旦趙興調集大軍攻打益州時,部隊付出傷亡拿下一座關隘之後,將會發現前方半裡或者一裡開外還有同樣堅固的一座要塞攔著去路。更有甚者,會有三、四道這樣的要塞阻擋在護**前進的道路上。

    司馬懿命令各軍修築的要塞,統一採取了不留門洞的實體石牆,他這是要徹底阻絕益州通往涼州和漢中的道路。司馬懿知道晉國的火藥威力巨大,他本人也指揮部隊親自炸毀過武都道的城牆,所以他才下了這道決然的命令,索性連面向北方的城門洞都不留!沒有了門洞,晉國的轟天雷想要炸塌要塞的牆體,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這還僅僅是暗影隊員看到的情形,趙興所不知道的是,司馬懿命人修築這些防禦關隘的時候,還讓人將益州生產的黑火藥密封在陶罐之中,埋藏在關牆之下,一旦發現關隘將要陷落時,則點燃火繩,將攻上關牆的趙興部隊與關隘一同炸個粉碎!

    比如張任駐守的白水關一帶,司馬懿便讓十萬大軍每隔一裡距離,便修築一道要塞,而且整整修築了五道。站在距離原白水關最近的第一道關隘上,益州軍可以清楚地看到駐守在舊白水關上的涼**隊,同樣的,曹性和王雙等人也能通過千里眼更加清楚地看到益州軍。

    司馬氏寧肯阻絕了益州通往涼國和長安的所有北上道路,今後不與涼國和晉國有任何貿易往來,也要把趙興的軍隊阻擋在益州北部,這份誓死不屈服的決心固然令人感慨,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司馬懿還有許多陰損狡猾的手段正在秘密醞釀之中,一旦施展出來之後,不知道又要給趙興引起多大的麻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6 15:0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