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9-11
- 最後登錄
- 2021-7-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8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9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oooyyooo 於 2012-11-4 13:15 編輯
以前我和師兄觀念想法一樣
極樂世界是極善之人往生之所
吾等愚劣之輩是心羨而不敢往
要問起往生一事有沒有信心
臨終之刻未到又何敢斷言
一念佛號心中妄念即起
毫無纖毫功夫又何談直入一心
劣愚要講的是
「念佛生西真的沒那麼困難。」
第十八願因願文 (法藏比丘大慈誓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至心信樂(信)
欲生我國(願)
乃至十念(行)
第十八願願成就文 (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信心歡喜(信)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行)
願生彼國(願)
簡不簡單?
不論功夫深淺智愚凡聖─從「信」下手。
《華嚴經》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摘錄慧淨上人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之義
‧信何事?信機信法。
【信法】
‧法:乃至十念 ,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信心來源:「設我得佛」。以果地覺 ,為因地心。
‧信何事?即下: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決定往生。
‧信何事?信自己無力 ,信彌陀有力。非如聖道門。
‧信有極樂、彌陀:信極樂乃我所有 ,信彌陀乃我救主,信念佛必得往生。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不信彌陀救度是所有惡中之惡,信受彌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
‧五逆謗法固然極惡 ,但信彌陀者得救;六度萬行固然大善,但疑彌陀者墮落。
‧沒有善能勝過彌陀救度之善,沒有惡能障礙彌陀救度之惡。
‧六字萬德洪名是六度萬行之妙體,稱念彌陀名號是恆沙功德的結晶。
‧信者得救 ,念佛易故、勝故,順佛願故。
‧蓮池大師言:「千信即千生 ,萬信即萬生。」
【信機】
‧機:無出離緣。
‧善導大師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地藏經》言:「閻浮提眾生 ,起心動念,言語舉止,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淨度菩薩經》言:「一人一日中 ,八億四千念;念念之所為,無非三塗業。」
信生願起行後不叨述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以上沒有談到什麼工夫深淺、一心不亂、明心見性......
信佛、願生、念佛 =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再重申一次原因,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其他的阿彌陀佛包辦包成萬無一漏。
不持戒不坐禪不觀照不讀經不拜懺,功德夠嗎?資糧夠嗎?
《無量壽經》〈流通分〉之文: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無上功德的無上二字盡道其義。
印光大師
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
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善導大師
1.自餘諸行,雖名是善,若非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2.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3.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4.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
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5.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6.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7.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如此毫無限制凡夫能行才能稱得上「易」行道、「三根普被,利頓全收」。
若五劫思維後必須要明心、見性、一心不亂、淨念相繼、臨終正念分明,如
此嚴苛條件恐萬中無一能往生。相反的,信佛願生,不論販夫俗卒、男女老
幼、聖人凡夫、地獄膀生莫不皆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