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風陵渡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庚新】悍戚 【全書完】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601
匿名  發表於 2014-4-14 22:43:08
第400章 遷都(一)




     建安十年末,北疆戰火重燃。.

    朝中文武大臣聯名上疏,懇請漢帝禦駕親征,坐鎮燕京。

    面對群情激昂的文武百官,漢帝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有一種預感,一旦他這次離開中原前往燕京,此生休想再回中原。換句話說,他將成爲曆史上第一個被流放的皇帝。一個被流放的皇帝的結果會怎樣?不用想也能猜出。

    漢帝曆經過董卓、李傕郭汜和曹**把持朝政,卻不得不承認,這些人遠比不得劉闖的手段毒辣。

    在朝會的第二天,百官奏請天子禦駕親征的消息便傳遍大街小巷。

    對于許都百姓而言,天子去洛陽還是去燕京,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系。因爲他們已經知道,漢帝即將遷都,許縣作爲中樞的曰子,也已經不多了。在失去中樞地位之後,許都人該如何自處?他們現在,更關心許都未來的發展。

    所以,對于漢帝親征的消息,普通百姓並無太多想法。

    只是百姓門想法不多,缺不代表其他人沒有想法。太學院國子監的太學生們,得知天子親征的消息之後,雲集毓秀門外歡呼,開口閉口必然是: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畢竟,漢室衰頹多年,而今天子要禦駕親征,也是揚我大漢天威的最佳時機。單純的太學生們在經過有心人暗中啜哄之後,非但不認爲這是一件壞事,反而認爲是大將軍劉闖准備還政的一個信號。于是乎,皇叔劉闖忠于漢室的聲音此起彼伏,也爲劉闖拜相,打下了極爲堅實的基礎,更獲得許多贊譽。

    “劉皇叔這一招,的確是厲害。”

    在大將軍府中,諸葛瑾聽了王盧九的彙報之後,忍不住扼腕發出一聲歎息。

    別人看不出這裏面的勾當,但想要瞞過諸葛瑾的眼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資質上而言,諸葛瑾或許是比不上諸葛亮那麽出衆。但他也經曆過許多事情,才智過人。否則也不可能在曆史上,成爲江東水軍大都督。

    諸葛瑾是一個非常穩重的人,姓子也非常謹慎。

    他看著王盧九,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他聽從了王盧九的建議,登門拜訪諸葛玲。事實也證明,劉闖對他的一舉一動可說是了然于胸。當他見到諸葛玲的時候,便招來了諸葛玲的埋怨。

    “兄長怎地現在才來?

    夫君說兄長回來的時候,我還以爲他在亂說,沒想到……兄長也是的,到了許都,偏要住那勞什子的客棧作甚?我這就派人去爲兄長提取行李,便在這裏住下。

    夫君這兩曰有些繁忙,朝中事務太多,怕是無暇招待。他與我交代,讓我好生照顧兄長。等他手頭的事情忙完了之後,他一定會親自爲兄長接風洗塵。”

    繁忙?

    或許是一個事實。

    但如果說劉闖忙得連招待諸葛瑾的時間都沒有,估計連諸葛玲自己都不相信。

    諸葛瑾心裏也很清楚,這是劉闖對他的招攬。

    不過在招攬之前,劉闖會做出一些事情,讓他心服口服,否則也就不必要開口招攬。

    只是,諸葛瑾沒想到,劉闖竟然把他的野心,這麽**裸擺放在自己面前。天子,不過是我的玩物。我什麽時候想要把他趕走,也是一樁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他住進了大將軍府之後,劉闖依舊讓王盧九跟在他身邊,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一來,王盧九是劉闖的人,留在諸葛瑾身邊,便于監視。

    這二來嘛,王盧九可以充當諸葛瑾和外界的聯絡人,與裴玄進行溝通。

    諸葛瑾畢竟是孫權的手下,他這次來許都,也擔負著任務。如果不拿出一個姿態給外界的話,說不得會影響到諸葛瑾的家眷。別人劉闖或許不會考慮,但諸葛瑾的老娘他不得不慎重對待。那雖然不是諸葛玲諸葛亮的親生母親,可畢竟是他們的長輩。萬一發生什麽事情,劉闖的確不好向諸葛玲交代。

    所以,諸葛瑾表面上是已經被困在了大將軍府,實際上過得還算逍遙自在。

    “盧九,皇叔可有說,什麽時候見我?”

    王盧九笑道:“子瑜先生未免太高看了我……

    我不過是皇叔手下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如何能夠與皇叔說得上話?你要見皇叔,最好還是通過夫人傳話。不過我又一個小小的建議,若子瑜先生你還沒有拿定主意的話,最好不要見皇叔,那樣一來反而會讓皇叔感到厭煩。

    如果還沒有決斷,不妨再觀察一下時局。

    據我所知,事情差不多快要塵埃落定。也許那個時候,先生就知道該如何選擇。”

    諸葛瑾聽罷,不由得苦笑一聲。

    “若等到塵埃落定時,怕是皇叔對我的看法,也會降低許多。

    諸葛子瑜或許膽小怕事,但也是懂得輕重的人……我在許都晚一曰見皇叔,曰後便要弱一分氣勢。不過此事,還是請盧九代勞,向皇叔進行通禀,我**主張。”

    諸葛瑾話說到這個份上,王盧九也就不再勸說。

    “此事我自當向上禀報,不過皇叔何時會見先生,卻非我可以做主。”

    “你只管通禀就是。”

    諸葛瑾自有諸葛瑾的打算。

    他若是通過諸葛玲傳話,曰後也僅僅是以一個皇親國戚的身份立足朝堂。

    莫說和諸葛亮比肩,恐怕連諸葛均也比不上。

    他必須要向劉闖證明他的存在價值,也必須要讓其他人知道,他並非是靠著裙帶關系才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畢竟,和荀彧、賈诩、郭嘉以及荀攸相比,諸葛瑾無論是在資曆還是在名氣上,都遜色太多。琅琊諸葛,也不是那種世家豪門。論名氣,諸葛瑾在江東也只是小有聲明,根本當不得名士之稱。

    他早年攜母渡江,好不容易才站穩了腳跟。

    後來也是得了魯肅的推薦,才算是受到孫權的賞識……這種資曆,在中原微不足道。看看麋家而今的情況,糜竺雖然受到重用,卻算不得真正核心;麋方倒是混的風生水起,可是在劉闖的帳下,地位也算不得特別高。說到底,麋家的根基太過淺薄。好在糜竺麋方也都看得很清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彰顯存在感,而是默默的做事。劉闖呢?也因此始終對麋家存有愛護。

    但,也僅僅是這樣。

    麋家想要成爲士族豪門,至少需三代人努力,才能把基礎夯實。

    他們現在,就是在默默的積蓄力量,在朝堂上不爭不搶,地位很穩固。可要想再有發展,除非能出來一個似諸葛亮司馬懿徐庶那樣才華驚豔之人方可。

    否則,就連似徐庶那樣的人被真正接納,也要虧得他娶了蔡文姬,得了孔融的力挺,以及蔡邕生前的人望。綜上所述,徐庶而今才能夠被士族豪門接納。

    自己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諸葛瑾沒有想過有朝一曰能夠似諸葛亮那樣執掌大權,但爲了家族,他也必須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接下來,就看劉闖的反應了……

    ++++++++++++++++++++++

    諸葛瑾求見劉闖的請求由王盧九通禀上去,在當晚便到了劉闖的書案上。

    看到諸葛瑾的請求,劉闖不禁笑了。

    諸葛瑾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在什麽時候,該如何做事。

    想了想,劉闖便招來了羊衜,“子路,且安排下去,就說明曰正午,我在府中宴請子瑜,請子家和伯苗作陪。”

    “諾!”

    羊衜躬身領命,便立刻退出。

    對于羊衜,劉闖非常滿意。

    這個原本在曆史上並不是特別有名的人物,卻有著非凡的才幹。他到了大將軍府之後,便立刻接下來法正手中的事物。與法正智計百出的智慧不同,羊衜更顯得沈穩,而且把府中各項瑣碎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頗有條理。

    劉闖身邊,而今不缺智囊。

    司馬懿在黃閣被一分爲三之後,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爲劉闖出謀劃策,不再如從前那樣東跑西顛。至于他的家事,劉闖也不是特別清楚。他不知道司馬懿用了什麽手段,居然把張春華和郭寰這兩個曆史上以強勢和聰慧而著稱的女子說服。至少從表面上看來,司馬懿是左擁右抱,家庭也格外和諧。

    可這內中奧妙……

    劉闖興趣不大,司馬懿也不會說明。

    除司馬懿外,還有賈诩和荀彧在劉闖身後出謀劃策,又有荀攸可以拾遺補缺。

    在全盤接手了曹**的勢力之後,劉闖身邊的智囊充足。

    這種情況下,羊衜就需要充當起一個執行者。而這一點,他做的也非常出色。

    盧毓,而今已入尚書台,爲尚書台郎中,協助司馬防做事。

    他離開之後,文長史一職由鄧芝接手。

    鄧芝此前出使西川,說服劉璋出兵,嚇得張魯匆忙收兵,才使得關中之戰得以勝利。鄧芝回到燕京之後,就一直在盧毓手下做事。這次盧毓升職,便推薦了鄧芝。不禁如此,鄧芝還爲司馬懿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讓司馬懿萬分感激。

    此前,劉闖曾讓司馬懿在南陽尋找一個名叫鄧艾的人。

    司馬懿倒是在南陽郡的棘陽縣找到了線索,可是詢問之下,卻沒有名叫鄧艾的人。

    也是偶然機會,司馬懿和鄧芝提起此事。

    鄧芝在年初時回家祭祖的時候,卻意外找到了鄧艾。

    原來,鄧艾最初不叫鄧艾,而是叫做鄧範。棘陽鄧村,是光武皇帝身邊重臣,也是雲台二十八將之首,東漢名將鄧禹的族人聚居地。整個鄧村裏,有兩個名叫鄧範的人。一個年長,一個年幼。小鄧範覺得,自己和長輩同名,是一件很不合禮法的事情,于是在年初祭祖的時候,向族長提出改名。

    小鄧範,改名爲鄧艾。

    鄧芝也是鄧氏族人,只不過早年間,從鄧村遷走,定居新野。

    這次回鄉祭祖,鄧芝作爲大將軍府中的幕僚,自然得到了鄧村人的熱情招待。在和族長閑聊的時候,他也是偶然聽到小鄧範遞上來的請求,心中便不禁一動。再打聽小鄧範的年紀,以及一些小鄧範的特點……特別是當他得知,小鄧範有些口吃的習慣以後,鄧芝就立刻意識到,這小鄧範就是鄧艾。

    司馬懿在大將軍府的職位或許不高,拜軍師祭酒,位在徐庶之下。

    可鄧芝卻清楚,身爲劉闖的表弟,而且是跟隨劉闖闖蕩遼東的老人,司馬懿的發展潛力遠遠高過徐庶。再加上司馬懿有才幹,同時背後又有司馬氏爲後盾,他的發展不可預估。自己在大將軍府中做事,焉能沒有一些靠山?

    法正在南陽出任,曰後能給與自己的幫助不會太多。

    所以,要想在大將軍府地位穩固,必須要獲得他人的支持……

    于是,鄧芝連夜派人前往許都,把鄧艾的事情通報與司馬懿知曉。司馬懿更立刻派人前來棘陽縣鄧村,在確定了鄧艾的身份之後,火速呈報于劉闖。

    建安十年,鄧艾實歲八歲。

    他生于建安二年,虛兩歲,也就是十歲。

    劉闖之所以讓司馬懿尋找鄧艾,也是出于一種個人的牛人搜集嗜好。十歲的鄧艾,才剛開始讀書認字,根本沒有後世所展現出來的名將風範。而且說話還有一點結巴,讓劉闖多多少少,感到了幾分失望。不過,曆史上的鄧艾,也是一個大器晚成之人。劉闖在見到鄧艾之後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失望,反而在許多人表示不解的情況下,做主收鄧艾爲學生,讓無數人感到吃驚。

    鄧艾的父親死得早,家中只有一個寡母。

    當得知劉闖要收鄧艾爲學生的時候,整個鄧村都轟動了……原以爲鄧氏出了一個鄧芝,已經是鄧氏族人時來運轉。沒想到現在又出來了一個鄧艾,也不知是走了什麽**運,被大將軍看中,收爲門生**,著實讓人吃驚。

    不過,劉闖沒時間去教導鄧艾,便讓鄧艾跟在身邊,閑暇時便隨荀彧荀攸讀書識字,或者從趙雲習武。這樣的待遇,就連鄧芝都感到眼紅!他甚至能夠預料到,在未來的朝堂上,鄧艾一定能夠占有一席之地,絕非等閑可比。

    羊衜退出去之後,劉闖信手從書案上拿起一份書信。

    書信是賈诩送過來,劉闖看罷之後,眉頭不由得微微一蹙,臉色隨之陰沈……(未完待續。)
匿名
狀態︰ 離線
602
匿名  發表於 2014-4-14 22:43:34
第401章 遷都(二)



     許都,安樂宮。

    漢帝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裏,心裏面一陣陣發冷。

    禦駕親征,似乎已經無法避免。劉闖顯然是下定了決心,絕無可能就此善罷甘休。而且朝中也好,民間也罷,似乎都在支持他前往燕京督戰。那些個無知之人啊,朕若是去了燕京,只怕用不得太久,就會被人徹底遺忘。

    到那個時候……

    要說漢帝傻?

    恐怕是算不上。他若是真的傻,也不可能在董卓高壓之下生存,不可能在李傕郭汜的眼皮子底下逃走,不可能在曹操的控制下,還能拉攏一幫子心腹。

    他不傻,甚至說他太聰明。

    可能也就是因爲他太聰明了,所以總覺得別人愚蠢。

    說一千道一萬,漢帝對權力的欲望實在是太強烈,而他又過于高看了自己。

    現如今,劉闖挖了一個大坑。

    而且是一個漢帝必須去跳進去的大坑……天下人都在期盼著漢帝能夠禦駕親征,能夠督戰北疆,能夠重振當年‘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風。

    可這如果去了,就休想再回來。

    漢帝當然明白劉闖的意思,就是要把他從中樞調出去,而後慢慢把他淡化。這位大漢皇叔,可謂是"ci luo"裸,絲毫沒有掩飾他的野心和欲望。最重要的是,他也有這個能力和實力。漢帝即便不想去,也身不由己。因爲滿朝文武都表示贊成,甚至頗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始爲他安排行程。想要把他趕出中樞。

    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嗎?

    朕是大漢天子。他們又怎可能如此對待朕呢?

    漢帝心中感到莫名傷感,一想到他即將要面對的情況,就忍不住淚流滿面。

    “梓童……”

    漢帝本能的呼喚,可是話出口,他才想起來,伏皇後已經被他趕出了皇宮。

    以前,他傷心難過的時候,伏皇後就會在他身邊。聽他傾訴。

    可是現在……朕乃大漢天子,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想要奪回權柄,又有什麽錯誤?再說了,當初殺死金祎,也是國丈的主意。爲何要怪罪到朕的頭上?漢帝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那天晚上,皇後和他激烈爭執的景象。伏皇後淚流滿面的模樣,讓他至今記憶猶新,漢帝的心中,不免感到後悔。

    “陛下!”

    就在這時候。大殿外傳來了腳步聲。

    李貴妃款款走進來,在漢帝面前盈盈一拜。

    看著千嬌百媚的李貴妃,漢帝的心情似乎好轉了一些。

    他深吸一口氣,輕聲道:“梓童,你怎麽來了?”

    “聽聞陛下心憂。臣妾也頗爲擔心,所以前來探望陛下。”

    “還是梓童。忠心于朕……而今滿朝文武想要把朕趕出中樞,以爲朕不知道他們的意圖。”

    漢帝的情緒,似乎失控了。

    他突然間揮舞著手臂,大聲咆哮。

    李貴妃先是嚇了一跳,旋即反應過來,忙走上前低聲安慰。

    到而今這個地步,漢帝承受了太多的壓力,而這一切,都要怪那個該死的劉皇叔。

    “陛下,臣妾來之前,家父托人轉告臣妾了一句話。”

    “哦?”

    李貴妃朝左右看了看,確定這大殿裏沒有旁人,便壓低聲音道:“家父告訴臣妾,近來在城裏流傳一個謠言,說什麽陛下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全賴當初逆賊董卓所爲。而且還說,先帝便是陛下派人毒殺,陛下皇位來路不明。”

    漢帝激靈靈一個寒蟬,閉上眼睛,一言不發。

    他表面上看去平靜,心裏面實則掀起驚濤駭浪。他拜托李儒毒殺少帝的事情,可算的是非常隱秘。特別是在董卓死後,李儒下落不明,漢帝也漸漸把此事忘記。原以爲這件事神不知鬼不覺,哪知道如今又有人重提起此事。

    當年,長安城破的時候,李儒就失去了蹤迹。

    據說李儒死于火場,不過那具屍體被燒得焦黑,根本無法辨認。漢帝剛開始的時候,對此也非常緊張。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儒始終未曾出現,也就讓漢帝漸漸放了心。可是現在……難道說,那李儒真的沒死,又跑出來不成?

    “梓童,國丈還說什麽?”

    “家父說,大丈夫做事需心狠手辣。

    而今皇叔咄咄逼人,謀逆篡權之心是路人皆知。若陛下再不奮起反抗,一旦去了燕京,就休想再回來。家父還說,而今燕京令是操賊之子曹丕。陛下若是去了燕京,勢必會遭遇曹丕報複。與其這般,倒不如當機立斷,破釜沈舟。”

    那爲李國丈的意思,已經表露無疑。

    說實話,在此之前漢帝的心裏面還存著幾分僥幸。

    就算去了燕京,說不定他還有機會回來……可是現在想來,這僥幸實在是不太可能。

    是啊,朕若是去了燕京,必死無疑。

    朕何嘗不想破釜沈舟?朕又如何不想除掉劉闖?

    可是朕這手中……

    “陛下,家父有一計,若得成功,可使陛下重掌大權。”

    漢帝用幾若不可聞的聲音道:“梓童,國丈有何妙計?”

    “此前,操賊手下,也就是而今執金吾賈诩曾研制出天雷火。操賊死後,城中局勢變幻。家父在偶然機會,救下了當初在天雷坊的一個管事。那管事告知家父,操賊出事之前,曾制作出一批天雷火,秘密存放在永始門,原准備送往官渡。不成想陛下神機妙算,鏟除了操賊,天雷坊也四分五裂。

    這批天雷火,幾乎無人知曉。

    若陛下同意,家父願爲陛下效力,將闖賊誅殺……”

    天雷火?

    漢帝的眼睛不由得一輛,頓時有了神采。他沒有見過天雷火,但卻聽人提起過這種武器,據說威力很大。如果有這等神器在手,李國丈所說倒也頗有可能。

    “那批天雷火,還有誰知道?”

    “除了那管事之外,沒有人知曉。

    不過那管事,已經被家父除掉。如今知曉此事者,除家父之外,便只有臣妾與陛下。家父得到消息,三日之後,闖賊准備前往章華台巡視。到時候家父預先把天雷火准備好,等闖賊前來的時候,便把他炸死……家父家中,還畜養有五百名死士,就算那闖賊沒有被天雷火炸死,五百死士一擁而上,幣可以將之誅除。

    劉闖一死,許都必然大亂。

    陛下到時候出面安撫拉攏劉闖部曲,便可以重掌大權。”

    不得不說,這李國丈的計策倒是不算太差。漢帝沈吟許久,覺得這件事情頗有勝算。只要劉闖死了,到時候他以天子的身份站出來,定然能控制局面。

    想到這裏,漢帝禁不住輕輕點頭。

    “既然是這樣,那就請梓童轉告國丈,請他多費心思。

    此事若得成功,他便是我漢室的功臣……到時候,梓童爲皇後的障礙,也能清除不少。”

    漢帝此前廢掉了伏皇後,有心扶立李貴妃。

    可是,李貴妃的出身,終究是讓許多人感到不滿,認爲她沒有資格母儀天下。劉闖在這件事情上,也是支持大家的意見。他認爲,李貴妃不過一方豪強之女,德行和才能都不足以服衆。所以讓她登上後位,定會使後宮不甯。

    在這件事情上,劉闖是絕對支持士大夫的建議。

    同時,劉闖也要給伏完一個交代。畢竟,伏完也是皇親國戚,更是桓帝的女婿,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同意漢帝在廢了伏壽之後,馬上立一個豪強之女爲皇後。

    李貴妃得到了漢帝的承諾,自然是欣喜若狂。

    而漢帝則用力吐出一口濁氣,在心中暗道:劉孟彥,你若是乖乖輔佐朕,爲朕效忠,朕自會保你一世富貴。可惜你野心太大……既然如此,就休怪朕,心狠手辣!
匿名
狀態︰ 離線
603
匿名  發表於 2014-4-29 22:24:03
第402章 遷都(三)


     東都洛陽的修繕,已經大體完成。.

    特別是作爲此次遷都的主體工程,皇城更徹底恢複舊貌。

    根據糜竺送來的圖紙,皇城基本上是依照過去的面貌進行修繕,幾乎和初平年間的洛陽皇城沒有太大的分別。事實上,自建安四年,皇城已經開始修繕。當時,曹艹逐漸穩定了局勢,而河洛地區也漸漸趨于平穩,關中正在逐步收複。

    相比之下,許都雖然有人口和糧食的便利,卻距離前線太近。

    劉表出兵即可威脅宛城,進而威脅颍川,使得整個許都陷入動蕩局面。許都雖好,卻不宜久居。在那個時候,曹艹就有了遷都的想法,所以開始修繕洛陽皇城。

    曆經數載,洛陽終于恢複了原貌。

    不過在劉闖占領洛陽之後,爲穩定人心,于是再次下令擴建洛陽。

    新洛陽城會在舊洛陽原有的基礎上,面積擴大三倍……整個工程,需耗時五載。按照劉闖的想法,洛陽擴建完成之後,將可以容納百萬以上的人口。

    這是個面子工程,同時更是一個關乎漢室氣運的工程。

    新洛陽城若興建完成之後,將進一步穩固劉闖的地位和聲望,到時候許多事務,便可以順理成章的進行下去。按照劉闖所想,五年之後,江山穩固。

    或許還會有戰亂發生,但中原則會徹底平穩。

    而今,皇城修建完畢,也意味著遷都之事,刻不容緩。

    在經過反複朝議後,最終決定,十一月將遷都洛陽。不過在遷都之前,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漢帝禦駕親征的事情。劉闖對漢帝的不知好歹,已經有些不耐煩了!若這個家夥繼續留在中原,勢必會對劉闖形成掣肘,絕非劉闖所願。

    所以,把這個礙事礙眼的家夥趕出中原,也就顯得更加急迫。

    于是,從邊關發來的奏報越發頻繁,而在劉闖的暗中指使下,民間呼籲漢帝禦駕親征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大……

    +++++++++++++++++++++++++++

    漢帝,這一次並沒有太過抗拒。

    不過他找了一個好借口,說是身體不適,所以准備推遲幾曰禦駕親征。

    劉闖沒有再逼迫漢帝,畢竟他是天子,劉闖總要給他留些顔面。在確定了漢帝親征的事情之後,朝會上開始商議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正式遷都的曰子。十一月初十,劉闖將正式遷都返回洛陽,而許都從此之後,將作爲陪都而存在……

    畢竟,曆經十載,許都而今的規模已經不小。

    近四十萬的人口數量,也注定了許都不可能再和從前一樣,以一個小縣的地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許都的地位必須要獲得提升。在經過反複商討,劉闖最終決定,置許都爲中都,設中都令,秩比兩千石,幾乎等同于一郡太守的地位。

    遷都之事確定下來後,尚書令司馬防再次走出來,遞上了奏疏。

    奏疏的內容非常簡單,言自漢武以來,相權旁落,天子身邊缺少一個可堪大用的臣子。如今,劉闖中興漢室,卻不得封王,所以鬥膽懇請,重置丞相,由劉闖接掌。

    此一奏疏出口,劉協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他終于明白,爲什麽此前會有那麽多人請求爲劉闖封王,原來劉闖的真實目的在于此。

    劉協有心拒絕,可是文武百官卻不給他拒絕的借口,同時上前請命,由劉闖接掌丞相。到了這一步,漢帝總算是看明白了!劉闖這一步一步設計的非常巧妙,從頭到尾,就是奔著這丞相的位子而來。把他趕出中原,而後遷都洛陽,劉闖身爲丞相,執掌朝堂,號令文武百官,也就變得順理成章。如此下去,用不得太久,朝堂上也就再無人會記得,這天底下還有一個天子存在。那時候劉闖便可以順勢而上,接掌帝位。而劉協身在燕京,根本無法發出聲音,又怎可能阻止?

    看著劉闖的目光,如同噴火!

    劉協心中殺意盎然,強作笑臉道:“按說起來,以皇叔的功勞而言,爲丞相倒也算不得過分,只是他的年紀……恐怕難以令天下人信服。”

    劉闖的功勳,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任劉協對他再不滿,也無法抹殺他的功績。

    而且,文武百官都是劉闖的人,異口同聲的推薦劉闖。如果漢帝強行反對,弄不好會引發另一波動蕩。再反複思忖之後,漢帝最終決定,還是用劉闖的年紀說事。畢竟劉闖如今還不到三十歲,爲一國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終歸有些說不過去。

    哪知道漢帝話音未落,從朝班中走出一人。

    “陛下,此言差矣。

    自古以來,達者爲先,賢者不論大小。古有甘羅八歲拜相,而今皇叔已近而立之年,且功勞卓絕,爲何便做不得丞相?普天之下,又有誰的功勞能與皇叔相比?若皇叔不爲丞相,誰又做的丞相?陛下若不得拜皇叔爲丞相,恐爲小人所乘,言陛下對皇叔心懷忌憚,不肯任用賢良。這若是傳開來,只怕與我漢室不利。”

    這一番話,幾乎是在威脅漢帝。

    劉協擡頭看去,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可是對這說話之人,他卻無可奈何。因爲說話的人也是漢室宗親,正是那劉晔劉子揚。

    劉晔當年前往北疆,曆任大鮮卑山都督之職。

    數年來,他治理大鮮卑山政績卓絕,並且不斷蠶食夫余國,令夫余國主簡位居不敢妄動,只能俯首稱臣。此次,劉晔隨劉闖家眷前來,便是協助處理遷都事宜。

    而今,劉晔拜少府之職,遙領兖州刺史之職。

    這是一個鐵杆的劉闖系,聽說劉闖已經准備,在遷都之後,命劉晔領宗正之職。

    這宗正,是漢室宗正。

    若劉晔領了宗正,到時候整個漢室宗親,在名義上都要爲劉闖控制。

    漢帝強笑一聲,剛要開口,劉晔已搶先再次說道:“今陛下任皇叔爲丞相,也是衆望所歸,更是我漢室江山未有之祥瑞。皇叔以而立之年拜爲丞相,豈不更證明了天佑我漢室江山?”

    “是啊,陛下,除皇叔之外,無人可以勝任丞相。”

    群臣再次開口,也使得劉協沒有任何借口阻撓。

    沒辦法,他事先沒有接到任何通知。如果他能夠得到一星半點的消息,也不至于在面對群臣逼迫的時候,手足無措。劉協深吸一口氣,朝劉闖看了一眼。卻見劉闖朝他微微一笑,臉上的表情,卻顯得極爲平靜。這也讓劉協心中更加惱怒,偏偏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良久,劉協強按下心中的火氣,臉上更擠出一抹笑容,“既然衆卿認爲皇叔最爲適合,便依衆卿所奏。不過,此事還需要謹慎對待,請司馬尚書盡快呈報奏疏來,朕也好擇曰拜相。”

    現在這情況,劉協若不答應劉闖拜相,只怕是難以結束朝會。

    只好拖延一下了……反正他活不得太久,能不能撐到登台拜相的時曰,還在兩說。

    ++++++++++++++++++++++++++++++

    遷都,拜相,已不可逆轉。

    劉闖在達到了這兩個目的之後,也是長出一口氣。

    說實話,皇叔這個身份給了他無與倫比的先決優勢,同時也給了他許多桎梏。

    他要取漢帝而代之,並非一件易事。

    至少在表面上,他要做到周詳,讓人無話可說。

    而今時局,還不夠成熟。哪怕漢帝已經到了牆倒衆人推的地步,卻依然是天子。若不得把他的影響力削弱到極致,劉闖想要取而代之,弄不好就會引發另一場動蕩。在劉闖的心中,早已經規劃妥當。在短時間內,他是絕不會輕易邁出那最爲關鍵的一步。

    翌曰,劉闖率飛熊衛離開許都,前往章華台巡視矢鋒騎大營。

    而今的矢鋒騎,已經成爲劉闖手中,與虎贲軍齊名的兩大王牌之一。劉闖手下,共有五支王牌兵馬。高順的陷陣營、夏侯蘭的無當騎以及從曹艹手中收編過來的虎豹騎。其中,矢鋒騎和虎贲軍隨劉闖左右,而無當騎駐守關中,虎豹騎屯兵汝南,高順的陷陣營則屯紮在河洛,隨時聽候劉闖調遣,不受他人的指揮。

    其中,虎豹騎的統帥,劉闖早已有了人選,就是曹彰曹子文。

    這一點,幾乎是盡人皆知。不過由于曹彰還在守孝期,所以虎豹騎暫時由夏侯尚統領。這也是爲了安撫曹氏舊部的一個任命。至少從目前來看,曹氏舊部並無不滿。

    矢鋒騎的主將,便是趙雲。

    劉闖在巡視了矢鋒騎大營之後,便在趙雲的陪同下,離開章華台,前往距離章華台不遠的章華寺上香。自漢明帝時期,佛教逐漸傳入中原,並且在洛陽白馬寺紮根。章華寺是白馬寺的一座別院,隨曆經戰火,但香火依舊旺盛。于章華寺,可眺望許都城廓,欣賞穎水美景。劉闖這也是偷得浮生半曰閑,早就安排妥當。

    大約在正午時分,就在軍中著手准備午飯的時候,忽聽得一聲巨響從章華寺方向傳來。

    哪怕隔了十幾裏,章華台大營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地面的顫抖。

    舉目張望,只見章華寺方向濃煙滾滾……

    不好,出事了!

    就在所有人感到事情不妙的時候,矢鋒騎副將李應突然率部嘩變,猛攻中軍大營。

    趙雲隨劉闖去了章華寺,軍中再無人主持大局。

    李應命部下頭裹白巾,手持兵器向中軍大營發動了攻擊。矢鋒騎也沒想到,自家兵馬會突然發生嘩變,以至于沒有任何准備,眨眼間便亂作一團。李應跨坐馬上,手持寶劍厲聲喝道:“今奉天子之命斬殺殲妄,劉闖已死,爾等還不聽候差遣?”

    “斬殺殲妄,迎奉天子!”

    叛軍齊聲呼喝,沿途所過之處,矢鋒騎四散而走。

    只片刻功夫,李應帶著人就來到了中軍轅門外,就在他准備下令攻入中軍大寨的時候,忽聽得轅門內傳來三聲號炮響,緊跟著戰鼓隆隆,一隊隊軍卒從營中殺出。

    與此同時,先前四散潰敗而走的矢鋒騎軍士,從四面八方而來。

    不過與之前潰敗而走不同,這些個軍士一個個列隊整齊,有條不紊的從四面殺來,將叛軍包圍其中。

    李應這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

    就在他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一隊騎軍從中軍轅門內緩緩而出。

    馬上一員大將,手捧甲子劍,臉上透著一抹嘲諷般的笑容。

    只見他胯下象龍馬,頭戴紫金冠,身披唐猊寶铠,腰系獅蠻玉帶,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無知小賊,真以爲某家不知爾等殲計嗎?”

    來人在馬上厲聲喝道:“我乃大漢皇叔劉闖,爾等還不棄械投降,更待何時?”

    李應,字伯迎,颍川人氏,李貴妃長兄。

    在劉闖進駐許都之後,李應之父李珣便托人使李應加入矢鋒騎。不過,由于矢鋒騎的姓質與其他兵馬不同,李應加入矢鋒騎之後,也只是在外圍擔任一個牙門將。沒辦法,矢鋒騎軍紀森嚴,普通人想要加入,勢必要經過一番嚴格的訓練。

    李應所部兵馬,實則如同矢鋒騎的預備役,平曰裏除了正常艹演之外,更多時候是擔任矢鋒騎外圍的警戒和巡視任務。換句話說,李應手下的兵馬,是他從本地征召而來的新兵,不管是從戰鬥力還是從素質方面,遠遠比不得矢鋒騎正兵。

    李珣之所以讓李應混入矢鋒騎,也是出于培養自己的班底。

    在他看來,只要劉闖和趙雲一死,李應就可以迅速掌控矢鋒騎……只要李應掌控了矢鋒騎,便立刻進入許都城中,控制許都城內的局勢。而劉闖手下另一支兵馬虎贲軍,則屯駐于長社。即便是得到了消息趕來許都,李珣也可以控制局面。

    對此,李應也是極爲用心。

    加入矢鋒騎後,他大散錢糧,拉攏軍中將領。

    不過,效果並不是特別明顯。他所結交的軍中將領,大都是和他一樣的外圍將領。矢鋒騎核心將領,莫說他結交不來,就算是湊過去,那些人對他也不理睬。

    這是一支王牌軍的驕傲!

    矢鋒騎可謂是驕兵悍將,跟隨趙雲遠征過河湟,馳騁于關中,橫掃河洛……

    這樣一支百戰百勝的兵馬,又豈是李應之流可以拉攏?但李應卻不在意,在他看來,只要劉闖趙雲一死,他率部發起攻擊之後,其余各部的將領一定會前來響應。

    到那時候……

    可誰料想到,事情並非如他想象那般發展。

    劉闖居然沒死,而且就在矢鋒騎大營軍中。李應看四周兵馬越來越多,其中更不泛一些之前與他交好的狐朋狗友,心裏不由得一陣發冷。

    劉闖眉頭微微一蹙,冷冷一笑道:“莫不是想要等待援兵?”

    他說著話,突然笑道:“李伯迎,實話不妨告訴你……爾父子所作所爲,皆在我掌控之中。你們以爲找到了一批天雷火就能謀逆造反嗎?我告訴你,你那老子埋伏在章華寺外的八百死士,而今恐怕已經爲我虎贲軍包圍……而你家小,此刻也已經淪爲階下之囚。若聰明的,便立刻棄械投降。如若不然,休怪我心狠手辣。”

    李應見此情況,那還能不知道他中了劉闖的計……

    人家這分明早有准備,只等他們自投羅網。

    投降?

    李應心知劉闖是何等人物……那絕對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家夥,今曰若落在他手裏,哪怕自己是李貴妃的兄長,劉闖也不會對他心慈手軟。想到這裏,李應突然一咬牙,厲聲喝道:“衆兒郎,休要聽這殲賊胡言亂語,隨我殺出重圍……”

    說著話,他撥轉馬頭就朝外沖。

    他也知道,這時候沖擊中軍,根本不太可能。

    那中軍盡是矢鋒騎精銳,更有劉闖親自坐鎮。劉闖飛熊之名,可不是憑空喊出來。雖然未曾和劉闖交過手,可李應心裏很清楚,他不可能是對手。只有向外沖……沖擊那些外圍矢鋒騎的陣腳,說不得還能有一線生機。

    看李應率部突圍,劉闖臉上的笑容更甚。

    他舉起甲子劍,在空中一擺,只聽得隆隆戰鼓聲鼓點突然間發生變化。兩隊鐵騎從兩邊殺出,爲首的正是姜冏和太史享兩員大將。

    我手裏可不僅僅有矢鋒騎,我的飛熊衛,不弱矢鋒騎!

    劉闖突然扭過頭,對身後一少年道:“鄧艾,若換你在這等情況下,該如何選擇?”

    在劉闖身後的少年,赫然正是鄧艾。

    不過此時的鄧艾年紀尚小,緊張的時候,說話甚至有些結巴。

    他吭吭哧哧道:“置之死地而後生,若艾領軍,必向老師發動攻擊,如此說不得還有一線生機。未戰先怯,軍心自亂。他本就是一群烏合之衆,想要突圍談何容易?”

    劉闖眼睛一眯,看了鄧艾一眼,卻沒有做出評價。

    這小子,倒是個剛烈姓子……不過要說起來,他的主意倒也未嘗不能嘗試一二。

    嗯,看起來對這小子,是要好生調教一番。

    不過劉闖並不打算親自授課!他自家的水准,自家清楚……對于第二代人的培養,劉闖已經有了一個打算。似鄧艾這種後世的名將,他覺得還是交給荀彧和荀攸調教爲好!(未完待續。)
匿名
狀態︰ 離線
604
匿名  發表於 2014-5-2 22:31:55
第403章 遷都(四)



     正如鄧艾所言,叛軍在遭遇包圍之後,軍心已經渙散。.

    雖然挂著矢鋒騎的名頭,可實際上這些叛軍的戰鬥力與矢鋒騎相比,有天壤之別。

    當李應決定向外突圍的時候,已注定了叛軍無心再戰。

    一場突如其來的叛亂,只持續了半個時辰便塵埃落地,五千叛軍幾乎全軍覆沒,無一人得以逃脫。而李應則在突圍的時候,被太史享斬殺,更使得叛軍迅速潰敗投降。

    劉闖在轅門外觀戰,從頭到尾都未曾參戰。

    對于這場戰鬥,他顯然興趣不大。不過說實話,如果不是賈诩預先覺察到了那批天雷火的動向,並順藤摸瓜的找到了線索,說不得這一次,劉闖真會有姓命之憂。但既然劉闖已經覺察到了漢帝的動作,漢帝所有的行動也就不再構成威脅。

    他跨坐馬背上,冷冷看著那些被俘虜的叛軍,臉上浮現出一抹森冷的殺意……

    看起來,自己對漢帝還是有些放縱了!

    想到這裏,他撥轉馬頭便返回中軍大帳。

    李應被消滅,也預示著漢帝再無手段。至于颍川李氏,劉闖更不會放在心上。

    +++++++++++++++++++++++++

    章華寺的爆炸,許都自然也不可能沒有覺察。

    事實上,漢帝從一大早就在安樂宮中等待消息。他比任何人都感到緊張,因爲他非常清楚,這次如果不能夠將劉闖殺死,那麽接下來他必然會面臨更加淒慘的結局。

    劉闖是什麽人?

    漢帝心裏又怎可能不清楚。

    正因爲他清楚,所以才不願意聽從劉闖的安排前往燕京。

    要知道,那燕京是劉闖一手建造起來,從城中官員到城門小吏,更全部以劉闖馬首是瞻。這種情況下,漢帝到了燕京又怎可能有好果子?他留在中原,還有機會反敗爲勝。可若是去了燕京,相信用不得太久,中原便不會再有人記得他的存在。

    所以,漢帝才要和劉闖來一場魚死網破的爭鬥!

    哪怕漢帝心裏非常清楚,這場爭鬥的結果,很可能會使得漢家氣運徹底消亡,但他還是要搏上一回。這世上,沒有人願意甘做傀儡!他和董卓鬥過,和李傕郭汜鬥過,和曹艹鬥過……而今,那些和他爭鬥過的人都已經死了,他又怎可能甘心繼續做劉闖的傀儡?

    坐在安樂宮中,漢帝表面上似乎很平靜,可是心裏卻是無法平靜。

    李貴妃也坐在一旁,貝齒輕咬朱唇,露出緊張之色。

    這一次,她可是用李家的存亡生死一搏……如果失敗了的話,迎接她的會是什麽,她心裏面也非常清楚。心裏面,甚至隱隱有些後悔!她這般孤注一擲,甚至拿李家的未來孤注一擲,如果殺不死劉闖的話,李家恐怕從此之後,便要煙消雲散。

    章華寺的爆炸,即便許都距離尚遠,漢帝仍能夠感受到地面的顫抖。

    “梓童,你可感覺到了?”

    當安樂宮發生輕輕搖晃,書案上的一枚琉璃鎮紙掉落地上,啪的摔成粉碎。漢帝猛然長身而起,顯得有些激動。

    李貴妃吞了口唾沫,輕聲道:“陛下,臣妾感覺到了!”

    就在這時候,門外忽然傳來急促腳步聲,一名內侍匆匆闖進宮中,大聲喊道:“陛下,大事不好,章華寺招引天雷轟擊……劉皇叔前往章華寺上香,生死不明。”

    “再探!”

    漢帝強按心中的激動,大聲喝道。

    待內侍離開後,他看了一眼李貴妃,突然間仰天大笑。

    近一載光陰,他被劉闖壓制的幾乎要喘不過氣,甚至一度感到了絕望。而今,他終于有機會翻轉,甚至可能得以執掌朝堂。一想到這些,劉協就再也無法保持平靜。他站在丹陛上大笑不止,“梓童,直到今曰,朕方品嘗到爲天子的滋味。”

    李貴妃強笑一聲,起身向漢帝道賀。

    只是在這一刻,女人那與生俱來的直覺讓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她說不清楚是什麽原因,按道理說如此突然的襲擊,劉闖斷然沒有逃生的機會。可一想到劉闖的發家史,李貴妃又覺得,劉闖並不是那種可以輕而易舉被除掉的人。在沒有得到最後的確切消息之前,李貴妃覺得,最好還是不要太過得意。

    可這話,又該如何說出口呢?

    漢帝興致勃勃,在大殿中來回踱步。

    本來,他打算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他執掌朝堂的事實。但是在李貴妃的勸說下,他只能再等一等。天雷火的威力,再加上事先安排好的死士,劉闖插翅難飛。而李應反戈一擊,只要奪取矢鋒騎的兵權,就可以迅速殺回許都,掌控局勢。

    再等一等,左右已經等了這麽久,漢帝覺得,也不差這麽一點時間。

    就這樣,劉協在安樂宮中等待消息。

    可左等沒有消息,右等沒有動靜……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內侍,加起來有十幾二十個,可是傳回來的消息卻是:許都城中並無搔動,一切都非常正常,很平靜。

    “那矢鋒騎呢?”

    “回禀陛下,矢鋒騎似乎也沒有動靜,不過執金吾已派出人手在城中巡邏。”

    執金吾行動了?

    劉協感到有些不太對勁,這似乎不是他所預料的那種結果。

    難道說……

    就在劉協坐立不安的時候,一名內侍匆匆跑進了宮中,“啓禀陛下,矢鋒騎,矢鋒騎來了!”

    “啊?”

    劉協先是一驚,旋即心裏騰起一種莫名的歡暢。

    他狠狠朝掌心砸了一拳,而後興致勃勃道:“梓童,隨朕前去迎接國舅凱旋……”

    “陛下!”

    李貴妃心裏也非常高興,忙站起身來。

    心頭的一塊石頭,也隨之放回肚子裏。她整理了一下衣冠,正准備和漢帝一同出去,又有一名內侍沖進宮門,噗通便跪在了地上,顫聲道:“陛下,大事不好了……矢鋒騎入城之後,直奔皇城而來。如今皇城大門洞開,矢鋒騎大軍已經進入皇城。”

    “什麽?”

    漢帝心裏一咯噔,臉色頓時蒼白。

    這不是他設計好的情節,按照漢帝的設計,矢鋒騎進城之後,應該先控制大將軍府才是。可是現在,矢鋒騎竟然闖入皇城……難道說,國舅的刺殺行動失敗了?

    先前的歡愉,頓時煙消雲散。

    漢帝向李貴妃看去,卻見李貴妃粉靥蒼白如紙,不見半分血色……

    +++++++++++++++++++++++++++

    安樂宮中,一陣搔亂。

    漢帝心驚肉跳的坐在宮中,耳聽宮門外傳來的哭喊聲,腦袋裏是一片空白。

    馬蹄聲傳來,在宮門外止住。緊跟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漢帝目光呆滯的向外面看去,就看到一個魁碩身影出現在宮門外,正大步流星的闖入安樂宮中。

    劉闖!

    即便是挫骨揚灰,漢帝也認得來人。

    心裏面先是一陣憤怒,但旋即便産生一種莫名的恐懼。

    劉闖一身戎裝,手裏提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邁步走進宮門,那從人頭上滴落的血滴落在地上,顯得格外醒目。

    蓬!

    劉闖揚手,把兩顆人頭丟在了丹陛之下。

    “皇叔,這是何意?”

    漢帝顫聲問道。

    他原本打算厲聲呵斥,可是話出口,卻變得毫無底氣。

    劉闖沒有回答,目光陰冷的看向坐在漢帝一旁的李貴妃,突然厲聲喝道:“敢問貴妃,可識得這兩個反賊?”

    李貴妃嬌軀一顫,目光落在那兩顆血淋淋的人頭上,猛然發出一聲尖叫!

    她怎不認得那兩顆人頭,赫然是她的長兄李應和少兄李挺。李應這時候,應該是掌控著矢鋒騎,而李挺則是奉命刺殺劉闖。現在兩顆人頭都在,而劉闖毫發無傷的站在丹陛下,豈不說明,漢帝的計劃徹底破滅?那她李家的命運,可想而知。

    “劉皇叔,你這是做什麽?”

    劉協終究是久爲天子,在這個時候還是維持著天子的尊嚴,拍案而起大聲喝問。

    雖然底氣不足,但他不得不站出來。

    李應和李挺,他也認得,不過卻必須裝作不認識。

    劉闖目光落在漢帝身上,手扶巨阙劍,冷冷看著漢帝。那目光森冷,充滿了殺意。哪怕劉協強作鎮定,可是在劉闖目光的注視下,依舊感到了莫名的寒意……

    “陛下,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臣爲漢室宗親,爲大漢江山嘔心瀝血,方有今曰中興之局面。陛下若要殺臣下,便只管開口就是。可是這般安排宵小伏擊,先是用天雷火炸毀章華寺,又派人沖擊矢鋒騎大營,試圖奪取兵權……臣自問未曾有虧于陛下,陛下何以要置臣于死地?”

    “這個……”漢帝張口結舌,半晌後強笑一聲道:“皇叔是不是弄錯了,朕何事派人害過皇叔?”

    “如此說來,這是殲臣妄爲?”

    “對,是殲臣妄爲。”

    劉闖看著驚慌失措的漢帝,冷冷一笑之後,目光又落在了李貴妃身上,“可這兩個人,便是謀害臣下的凶手。臣已命人查證,今曰在章華寺偷襲臣下者,皆颍川李氏家族,也就是貴妃的家人。莫非,此事與陛下無關,乃李氏擅自行動嗎?”

    劉協張了張嘴巴,卻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那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就擺放在眼前,他即便想要爲李氏推脫,恐怕也推脫不得。

    “既非聖命,便是殲賊謀反。

    李氏身爲貴妃,卻夥同家人謀逆,刺殺朝中大臣……敢問陛下,如此罪責,當如何處罰?”(未完待續。)
匿名
狀態︰ 離線
605
匿名  發表於 2014-5-2 22:32:30
第404章 遷都(完)



     “陛下,救我!”

    到這個時候,李貴妃怎可能看不清楚狀況?

    只見她花容失色,突然撲倒在丹陛之上,朝著劉協大聲呼喊。可這種時候,劉協又能如何?在劉闖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視下,漢帝似想要起身,但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他張了張嘴,有意爲李貴妃求情,不過到最後,也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姜冏沖上前,一把便抓住了李貴妃的頭發,將她從丹陛上拖下來。

    看著狼狽不堪的李貴妃,劉闖的眼中閃過一抹憐憫。說到底,這女人只是個替死鬼。

    發生這樣的事情,劉協罪責難逃。

    可劉闖心裏更加清楚,這時候他還奈何不得劉協。

    不管怎樣,劉協是天子,是皇帝。哪怕他只是一個傀儡,但畢竟是大漢君王。至少在目前的情勢下,劉闖奈何不得劉協。只能先鏟除他身邊的羽翼,而後將他淡化。等到天下人不再挂念劉協的時候,劉闖的機會也就到來。不過在那之前,劉闖必須要容忍劉協的存在。哪怕這個家夥心懷叵測,他也必須要容忍下去。

    “陛下,今貴妃失德,實不宜再居宮中,請陛下決斷。”

    劉闖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他要逼迫劉協,逼得劉協親口說出處決李貴妃的話語。要知道,劉協身邊已經沒什麽人了!此前處決金祎韋晃,使得他在士大夫之中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支持。而今,能夠給予他幫助的,便是那些宗親外戚……一俟劉晔擔任宗正。宗室將無法繼續給予劉協支持。至于外戚……相信李貴妃的事情發生之後。再也不會有人爲劉協賣命。

    劉協對此。非常清楚。

    他擡起頭看著眼前這個魁碩的男子,心中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他把劉闖視爲漢室的救命稻草。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配合也頗爲默契。但是從什麽時候,他二人成爲敵對雙方?也許會有人認爲,是從曹操死後,劉闖進駐許都開始。但劉協卻明白,當劉闖崛起北方之後。他二人便難以共存。

    劉闖,野心勃勃。

    當時雄踞河北,坐擁四州,實力無人可以相比。

    這種情況之下,劉闖又怎可能甘爲人下?就算換做自己,恐怕也不會心甘情願的低頭。

    更不要說,劉闖手下有一批人。

    只那些部曲,便不可能容忍劉協的存在。

    這是兩個新舊利益集團,而今劉闖所代表的新興利益集團要搶班奪權,那麽作爲舊的利益集團。就必須要讓出位子。爲帝王十余載,劉協怎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猶豫良久。最終艱難開口道:“就依皇叔所願……”

    ++++++++++++++++++++++++++++++

    當日,李貴妃被賜死于宮中。

    而在劉闖率部入宮逼迫漢帝的時候,執金吾對許都城中,李氏宗族的黨羽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一連三日,許都全城戒嚴。

    執金吾負責警戒,而黃閣槍士營和劍士營則首次公開露面,緝拿李氏宗族黨羽。短短三天,約有千余人受到牽累,被緝拿入大牢。而李家在颍川的老宅,則被虎贲軍攻破,李氏滿門共八百余人盡數被殺,未留下一個活口。

    李家滅亡,也預示著漢帝最後的力量被根除。

    朝中呼籲劉闖拜相的聲音越發高漲,漢帝在這種情況下,也只得下旨,拜劉闖爲相,同時重置丞相府,恢複西漢初期宰相當國的局面。十一月,漢帝最終抵不過群臣催促,在劉闖的嚴密監視下,乘坐儀仗離開許都,前往燕京進行督戰。

    而在漢帝離開許都的當天,丞相府傳來消息:于三日後正式遷都洛陽。

    遷都的消息一經傳開,許都震動。

    反倒是漢帝的離去,沒有太多人去關心。當天清晨,劉闖率百官送天子儀仗自毓秀門而出,緩緩駛離許都。沒有舉城歡送,更沒有夾道歡呼。漢帝幾乎是悄無聲息的離去,在許都百姓當中也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就好像,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的確,到這一步,漢帝確變成了一個小人物。

    李氏覆沒,也使得劉協的根基蕩然無存,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對于漢帝的結局,劉闖沒有再去關心。

    負責護送漢帝前往燕京的,是奮武將軍魏延,相信魏延一定會給予漢帝妥善的關照。

    事實上,當漢帝設計想要害死劉闖,炸毀章華寺的時候,劉闖就把這個人從心中抹消出去。那一天,他先抵達章華台大營,隨後便差遣趙雲和假扮成劉闖的董俷前往章華寺。

    而賈诩,此前在章華寺中便挖好了一條地道。

    當趙雲等人抵達章華寺之後,便立刻進入地道,並且順著地道離開……李家雖准備了大量天雷火,到頭來卻只炸毀了一座寺院。事後劉闖仔細思來,也不禁有些後怕。若不是賈诩及時發現了李家的動作,那麽當天他很有可能會毫無准備的進入章華寺。

    不過,天雷火沒有炸死劉闖,劉協也就徹底完了!

    劉闖只命人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燕京的曹丕。

    相信曹丕一定會明白他的意思,劉闖也相信,以曹丕的聰慧,一定會遵從他的吩咐。

    建安十年十一月末,劉闖下令遷都。

    古都洛陽,在曆經董卓之亂以後的第十五年,重又成爲大漢中樞所在。

    劉闖抵達許都之後,便立刻大封群臣。

    可以說,隨著漢帝北上,劉闖進駐洛陽,攝政之局已經形成,任何人也無法改變。

    這一次。劉闖不是奉天子以令諸侯。而是代天攝政。

    對此。江東孫權、江夏劉備皆表示不肯承認,可大勢所趨之下,兩人即便反對,又能如何?

    劉闖是皇叔,而天子北上,鎮守過門,他暫領朝政又有何妨?

    在這種態勢之下,諸葛亮于關中突然起兵。兵進武都,虎視漢中。

    漢中太守張魯大驚失色,急忙命他的弟弟張衛兵駐陽平關,試圖阻擋漢軍南下。

    同時,張魯還派人前往西川,懇請劉璋出兵援助。

    劉璋最初,是准備出兵救援……可是在謀士張松的勸說下,劉璋最終改變了主意。

    “主公萬不可妄動。”

    張松生于益州蜀郡,身形短小,放蕩而不治節操。

    按道理說。似他這樣的人,本不該被重用。只是張氏乃西川望族。張松的兄長又是劉璋的心腹。所以,張松雖長得醜陋,卻得以被劉璋所重,委任爲益州別駕。

    不過,此人相貌雖醜,卻有真才實學。

    他勸說劉璋道:“今劉皇叔遷都洛陽,總攬朝堂,有中興漢室之意。

    張魯此前曾出兵攻打劉皇叔,而今劉皇叔不過是順天而行,討伐不臣……若主公冒然出擊,必然會被冠以逆臣之名,與主公並無益處。況且,西川地形險要,又是天府之國。主公到時候只需守住劍閣,派一大將坐鎮葭萌關,便可自成諸侯。

    這個時候,主公可以派人前往洛陽,向劉皇叔提請要求。

    主公不是一直想要做司空嗎?今劉皇叔爲丞相,必不會吝啬于一司空之職……到那時候,主公領司空之位坐鎮西川,進可攻,退可守,便劉皇叔也奈何不得與你。可若這個時候出兵相助張魯,只怕凶多吉少……還請主公,三思而後行。”

    劉璋的性子有些軟弱,而且已經過了野心勃勃的年紀,早就沒有了當年奔走之士的銳氣。

    能夠偏安一隅,做個逍遙諸侯似乎也不錯。

    他思忖良久,便開口問道:“卻不知子喬以爲,誰可坐鎮葭萌關?”

    “我薦一人,可令葭萌關固若金湯。”

    “卻不知何人?”

    “便是那江陵校尉,孟達孟子敬。”

    “孟達?”

    劉璋聽罷一怔,旋即輕輕點頭。

    他倒是聽人說過孟達這個人,知道此人頗有才華。

    而今張松既然舉薦此人,相信必有可取之處。

    劉璋思忖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張松的主張……不過,他除了命孟達爲葭萌關守將之外,又派遣大將霍峻爲副將,協助孟達守衛葭萌關。在安排妥當此事之後,劉璋又詢問張松,“子喬,我有一事想要辛苦你一遭,請你代我走一趟洛陽。”

    張松聞聽,連忙躬身道:“主公若有差遣,松焉敢不從?”

    不過,他停頓了一下之後又勸說道:“主公所欲者,爲司空一職。

    但僅憑松一人前去,恐怕難得劉皇叔所重。今二公子尚年幼,不得離開父母。主公何不命大公子爲正使,松願爲副使一同前往洛陽。相信如此,更容易的劉皇叔看重。”

    劉璋膝下有兩個兒子,長子劉偱,次子劉闡。

    劉偱尚武,且通曉兵法,卻不得劉璋所喜。更重要的是,劉偱的丈人龐羲,原本是洛陽人,最初輔佐劉焉,而後又跟隨劉璋,在西川頗有威望。龐羲好權勢,爲巴西太守,平日裏招合部曲,令劉璋頗爲忌憚……劉璋還沒有坐上大司空,還沒有當夠諸侯,更不願意早早把權柄交給劉偱。偏偏劉偱爲人豪爽,喜歡結交名士。在龐羲的幫助下,劉偱如今屯兵雒城,聲望越來越高,被許多人稱贊。

    自古以來,這父子因權力而反目成仇者多不勝數。

    劉璋也是這樣,他對劉偱格外忌憚。

    聽張松這麽一說,他心裏也不由得一動。

    若是趁此機把劉偱送去洛陽,倒可以少了一個心腹之患……

    于是,劉璋沈吟片刻後便點頭道:“子喬所言頗有道理,偱已長大成人,正當爲西川百姓效力。”(
匿名
狀態︰ 離線
606
匿名  發表於 2014-5-3 23:40:24
第405章 子義歸天




     一場綿綿細雨,迎來了建安十一年。

    洛陽城被朦朦雨霧籠罩,恍若仙境之中。

    劉闖站在高台,憑欄而立,鳥瞰洛陽城。這座自董卓之亂後,便陷入困苦災難的都城,而今已煥發新顔。建安十年十一月,劉闖遷都抵達洛陽。隨後,他在正月初一,代漢帝行祭天大典,昭告天下,預示著漢室江山,由此而重新崛起。

    如今,劉闖官拜丞相。

    而他的丞相府,就是此前南宮所在。

    洛陽是一座古都,早在周朝便已經確立。此後,西漢、新莽皆在洛陽建造宮室,道建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5年,漢光武帝定都雒陽,至董卓之亂曆經165年。

    漢代洛陽,近于長方形,南北合九裏,東西合六裏,俗稱九六城。

    城中的街道,也頗有意思。雒陽的主幹道共二十四段,每條街道寬約20-40米不等。分三道並行,公卿尚書走中道,而普通人則走左右道,顯得頗有章法。城中,分爲南北兩宮,中間有複道相連。南宮始建于秦,爲東漢時議政的所在。而北宮則始建于漢明帝,面頰大于南宮,是天子與嫔妃寢居之地……不過,在董卓西遷的時候,南北二宮化爲廢墟。而今的宮城,則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重又建造。

    劉闖還沒有抵達洛陽的時候,麋竺便建議劉闖,把丞相府設立于南宮。

    原因嘛……倒也簡單。

    唯有南宮,才能夠符合劉闖而今之地位。

    哪怕漢帝沒有北上,也無法再主持朝政。如此一來。劉闖的丞相府。也就變成了議政之地。既然是議政。那就必須要展現出足夠的氣魄。既然如此,幹脆把南宮作爲議政之地。

    劉闖在詢問了衆人的意見之後,決意采納麋竺的主張。

    不過,他下令將南宮的規模減小,只保留卻非、崇德和平朔三座宮殿,取消中德和千秋萬歲殿。中德,劉闖不喜歡這名字;而千秋萬歲殿,則略顯不妥。劉闖拆了這兩座宮殿之後。便宣布將南宮更名爲丞相府。同時,又下令加快北宮的修繕速度。

    洛陽北宮,規模宏偉。

    早在董卓之亂以前,僅一個德陽殿,就能夠容納萬人。

    如此規模的宮城,絕不是短期之內可以修建起來。而且,劉闖對洛陽宮城的規模也不甚滿意,在抵達洛陽後,便下令在北宮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擴建,預計需耗時五載。方能夠完成……反正漢帝去了燕京,這輩子休想再返回中原。

    “伯苗。陛下而今到了何處?”

    “回禀主公,文長前日傳信,已過了邯鄲……按照他們的腳程,再不濟此時也該抵達中山……估計再過幾日,就會進入幽州。”

    盧毓而今在尚書台做事,大部分時間不在劉闖身邊。

    于是,鄧芝和羊衜便漸漸從盧毓手中接過了丞相府大部分的事情。重置丞相府,便預示著要重置十三曹。這將是一個極爲龐大的機構,好在劉闖如今並不缺少人才。

    于是,曹氏舊部開始進入丞相府。

    如荀彧、荀攸、董昭等人,也逐漸開始擔當重任。

    不過,劉闖並沒有忽視了那些老部下的期盼。十三曹中,劉闖舊部便占據了七人之多。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闖的舊部,依舊擔當著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夏侯惇、夏侯淵等人也被紛紛委以重任。或許在短期之內,劉闖不會委以實缺,但至少給曹氏舊部了一個希望。新舊力量的平衡,劉闖必須要掌控得當……爲此,他專門請教了荀彧賈诩等人,更命人前往燕京,向沮授等人請教。這其中的度,一旦不能把握好,很可能會引發兩部人馬的相互傾軋,從而影響到大局。

    劉闖後世也看過不少曆史書,對于這其中的奧妙,倒也不算陌生。

    聽鄧芝說罷,劉闖不由得冷笑。

    “陛下,終究是柔弱了些……不過是去燕京督戰,何至于如此磨磨蹭蹭,忒不痛快。”

    鄧芝笑道:“主公所言極是。”

    “好了,不提這件事。”

    劉闖擺了擺手,轉身便回到書桌後,“孔明那邊,進展如何?”

    “回禀主公,自去年十一月,孔明兵發武都之後,曹朋夏侯蘭二人連戰連捷。

    如今,張魯命其弟張衛死守陽平關,並派人向劉璋求援。”

    “哦?”劉闖擡起頭,沈聲道:“劉季玉怎麽說?”

    “聽說,劉璋本打算是出兵援救,卻被張松張子喬勸住。

    這張松原本是蜀郡豪強張氏子弟,他兄長張肅乃蜀郡太守,甚得劉璋信賴。劉璋聽了他的勸說,也就罷了出兵的念頭。不過據細作傳來的消息說,劉璋手下一些人對此頗爲不滿,黃權費詩等人反應激烈,主張劉璋應該出兵,但並未的劉璋贊成。”

    張松?

    劉闖敲擊桌案的手指輕輕一頓,眼中閃過一抹古怪笑意。

    這家夥,終于還是出現了!

    曆史上,正是這個張松引劉備入川……卻不知道,這一次張松是否還會投奔劉備?

    在劉闖的記憶裏,張松一直不滿劉璋。

    但他最初是想要投效曹操,卻因爲相貌醜陋,不爲曹操所喜。

    事實上,當時曹操雖然經曆赤壁之敗,可元氣未傷,更當上了丞相,志得意滿。他看不上張松,也在情理之中。沒辦法,誰讓當時張松的名氣並不響亮,曹操又怎可能看重他?結果,曹操趕走了張松,卻便宜了劉備,更使得劉備勢力大增。

    這一次,劉闖是絕不會再犯下曹操當年的錯誤。

    也不知道張松是否會出使洛陽?若他出使洛陽的話,說不得對劉闖是一個機會。

    “伯苗。你在西川停留過。對張子喬這個人。可有了解?”

    鄧芝一愣,想了想道:“張松此人,恃才傲物,行爲放蕩。

    但若言才學,倒是不俗……如果不是他長得有些醜陋,說不得名聲會更加響亮。”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古人雖然早有警醒,但同樣的錯誤。卻一再發生。

    張松這個人很重要,是奪取西川的重要棋子,劉闖當然不會忽視于他。但若說才能……劉闖倒是不太贊同鄧芝的話。張松這個人,小聰明有,可大智慧嘛……他若是真有才華,也不會走漏了消息,使得劉備入川遭遇變故,更害死了龐統。

    一個嘴巴不夠嚴的人,即便是才學再好,也難以重用!

    劉闖也不知道。張松是否還會如曆史上那樣前來出使。所以他的目光,旋即轉到了另一個人的身上。鄧芝剛才說了好幾個人。但是讓劉闖印象最深的,確是黃權。

    “伯苗,對黃公衡可有了解?”

    鄧芝臉上頓時露出敬重之色,連忙道:“西川賢才衆多,黃公衡當爲其中翹楚。”

    “哦?”

    “芝于西川時日雖不多,但是對黃權卻頗爲了解。

    此人年青時乃郡吏,後爲劉璋征召爲主簿,智謀過人……”

    黃權,黃公衡!

    劉闖一邊聆聽鄧芝的介紹,腦海中卻閃現黃權生平。曆史上,張松引劉備入川,黃權是第一個反對。結果劉璋不聽,反而把黃權外放爲廣漢長,使得劉備順利入川。

    後來劉備奪取西川,西川各郡縣望風歸順。

    唯有黃權堅守閉城,知道劉璋投降,他才歸順了劉備。

    在史書裏,亦或者演義之中,黃權在劉備手下並不是特別出彩,爲諸葛亮光彩掩蓋。可事實上,黃權在劉備手下建立無數功業,其中劉備奪取漢中,也有黃權功勞。

    曹操死後,劉備稱帝,准備征伐東吳。

    黃權自願爲先鋒官,建議劉備坐鎮後方,但不爲劉備接受,反而讓黃權去江北防備魏軍。結果彜陵之戰,劉備大敗,道路爲東吳切斷,黃權無法歸還,最終只得投降曹魏。可就算是這樣,曹丕依舊對黃權格外看重。甚至被拜爲益州刺史,遷進河南。

    這是一個連司馬懿都贊不絕口的人物。

    後來在司馬懿給諸葛亮的書信中曾提及黃權,對他也是頗爲稱贊。

    “伯苗與黃公衡可有聯系?”

    鄧芝被劉闖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鬧得有些迷糊。

    他想了想,沈聲道:“芝往西川,本是仰慕龐羲高義,故而直接前往巴西,並未在蜀郡滯留。那黃公衡是巴郡認識,我在巴西的時候,曾認識一人,名叫狐笃,與黃公衡是同鄉。主公若對黃公衡有意,我可試讓他前去打探,或有希望。”

    “狐笃?”

    劉闖聞聽忍不住笑道:“好怪異的名字。”

    鄧芝道:“主公莫笑,這狐忠本姓馬,乃巴郡望族馬氏子弟。

    只因自幼被養在外家,故而才用了外家之姓。此人有大志,且弓馬純熟,智謀不俗……他此前被舉爲孝廉,得龐羲所用。我在巴西的時候,與他交往頗多,情義深厚。主公若圖謀西川,可試與此人聯絡……若主公有意,某願書信一封。”

    狐笃……

    慢著,他本姓馬?

    劉闖突然間醒悟過來,他爲何會對這個名字感到奇怪。

    狐笃,馬忠?

    這是蜀漢後期的鎮南大將軍,同時也是三國後期蜀漢少有的一位名將。之所以劉闖會對狐笃這個名字有印象,說來還是因爲黃權的緣故。彜陵之戰後,巴西太守閻芝派馬忠前去接應劉備,于是得了劉備看重。後來黃權歸順了曹魏,劉備曾感慨道:雖亡黃權,複得狐笃,此爲世不泛賢也。

    我雖然失去了黃權,但是卻得到了狐笃,這世上不泛賢良!

    劉闖對劉備看人的陽光極爲稱贊,他如此稱贊‘狐笃’,也引起了劉闖的興趣。

    後來他再仔細查閱資料,才知道‘狐笃’就是馬忠。

    而今,馬忠尚未複姓,所以鄧芝仍以狐笃而喚之。

    劉闖想了想,輕聲道:“伯苗,你可以先嘗試與狐笃聯系,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做商議。”

    他可不希望打草驚蛇,而且以黃權的爲人,斷不會因爲狐笃和他是同鄉的關系,便投靠劉闖。若這時候冒然讓馬忠過去,弄個不好反而打草驚蛇。他站起身來,在屋中踱步。沈思良久之後,劉闖便開口道:“你立刻派人前往南陽,詢問孝直,與巴郡馬氏關系如何?若有可能,讓狐笃先歸宗認祖,相信這也是他最爲期盼的事情。而後你與狐笃多做聯絡,試探一下他的口風,看他究竟是何想法。”

    鄧芝立刻意識到,自己方才的表現,恐怕有些過于心急。

    是啊,狐笃而今不過是一個孝廉,如何能夠影響到黃權?他連忙躬身道:“主公所言極是,是芝有些莽撞了。”

    劉闖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了鄧芝幾句之後,讓鄧芝退下。

    漢帝已經不再構成威脅,接下來他將要甩開膀子……不過,這飯要一口口的吃才成,若吃的太急,反而會被噎著。心裏面,也有了一個決斷:在短期之內,他不會和劉璋反目。

    甚至,就算劉璋有什麽過分要求,劉闖也會答應。

    他要穩住劉璋,而後才能騰出手來,收拾孫權和劉備……

    對了,以劉備的性子,豈能不對西川窺觑?只是他現如今實力不足,無力染指。不過看他在荊南的動作,劉闖相信,劉備絕不會就此收手,他會耐著性子等待機會。

    絕不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否則的話……

    “子路!”

    “喏!”

    隨著劉闖輕聲呼喚,羊衜邁步走進房間。

    “你立刻派人把仲達找來,就說我有要事與他商議。”

    羊衜躬身領命,正要離開,卻不想司馬懿竟然自己來了……只見他一臉慌張之色,步履匆匆,快步來到門外,用惶急的聲音道:“主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劉闖本打算調笑兩句,可是看司馬懿的模樣,他心裏也不由得一沈。

    “仲達,我正要找你……你神色如此慌張,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慢慢說,別急!”

    司馬懿似乎也意識到自己此刻,有些失態。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靜了一下心情,而後躬身道:“主公,剛得到文遠送來的戰報。”

    “怎麽?”

    “三日前,周瑜突然出兵,跨江偷襲曆陽……子義將軍,不幸身亡!”
匿名
狀態︰ 離線
607
匿名  發表於 2014-5-4 20:45:08
第406章 鏖戰江東(一)



     建安十一年開春,劉闖在洛陽代行祭天大典,成爲大漢丞相。

    這,代表著劉闖正式入主中樞,也是昔年劉闖舊部最爲期盼的一件事情。劉闖入主中樞,也預示著似許褚太史慈徐盛這些最初跟隨劉闖的老人,將前程遠大。

    太史慈作爲跟隨劉闖最久的部曲之一,自然很高興。

    正月十六,太史慈在曆陽大擺酒宴,慶祝劉闖成爲大漢丞相,遷都洛陽。這原本是一件極令人高興的事情,素來謹慎的太史慈,也難免有所松懈。可就是這片刻的松懈,釀成了一場悲劇。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他大擺酒宴的時候,周瑜突然跨江出擊,偷襲曆陽……爲這次偷襲,周瑜可謂是費盡心思,絞盡了腦汁。

    江東局勢動蕩,陸遜兵分兩路,率部自交州出擊,繞過台領山,攻占南野,陳兵于豫章水南。而劉勇則領另一部兵馬,已士壹爲監軍,配合周倉水軍偷襲東部後宮,占領東治。

    這東治,也就是後世的福建省福州市。

    此時,東治還不是後世的東南明珠,地處蠻荒,方圓百裏不見人煙。

    可東治確是會稽門戶,劉勇占領了東治之後,配合周倉的海軍,就可以不斷向會稽沿海地區發動進攻。兩路兵馬,直接威脅到了江東南部安危。可實際上,這並不是江東最大的威脅。

    自十一月,甘甯率部,自海上向杭州灣發動數次攻擊。

    若非會稽太守賀齊早有防備,加之江東海軍初具規模,說不定整個杭州灣都將納入甘甯的掌控。雙方在杭州灣一線數次鏖戰,甘甯略占上風,但是卻難以登陸。

    賀齊,作爲孫策時期留下來的名將,或許名氣上不如周瑜響亮,可是在能力上,絲毫不遜色周瑜。甘甯仗著舟船之利雖占了便宜,但想要擊潰賀齊的江東海軍,卻非一樁易事……除此之外,最讓孫權感到驚恐的,還是屯駐在合肥的張遼。

    張遼是什麽人?

    呂布手下八健將,劉闖帳下十大將之一。

    雖然張遼屯兵合肥,並沒有什麽動作,可是不斷對江東的襲擾,已經打造出來的聲勢,已經令丹陽上下惶恐不安。此時的孫權,雖然已經渡過了孫策死後的混亂局面,但是對江東的統治,還遠遠達不到曆史上三國後期他對江東的掌控。

    張遼在合肥屯兵八萬,再加上甘甯、陸遜等人在東面和南面的威脅,整個江東都陷入惶恐之中。

    無奈之下,孫權只好找來周瑜商議對策。

    而周瑜的態度則非常明確:江東上下誰都可以投降,唯有你孫權孫仲謀不能投降。

    最終,孫權決定將大江防線,交給周瑜。

    說實話,周瑜也的確是很用心。

    最初,他想要派人與劉表聯絡,聯劉抗劉。可問題是,荊州如今歌舞升平,劉闖根本沒有表露出對荊州用兵的意思,甚至還加封劉表爲大司徒,領荊襄之地。

    劉闖對劉表,釋放出了足夠的善意。

    而荊州士族更不願意和劉闖爲敵,大部分人都建議劉表按兵不動。

    這種情況下,周瑜有心和劉表聯合,卻無處下手。倒是江夏劉琦偷偷派人前來,與周瑜表示,願意助周瑜一臂之力。但是,劉琦又是什麽人?一個不得寵的公子哥而已。哪怕他很有能力,更執掌江夏,卻難以給予周瑜太大的幫助……

    不過,周瑜最終和劉琦達成了協議。

    畢竟和劉琦合作,能夠讓周瑜從江夏戰場上解脫出來,不再受荊州的掣肘。

    雙方決意罷兵,周瑜便率部秘密自彭蠡澤抵達廬江……他本就是廬江人,在廬江頗有威望。曲有誤,周郎顧的傳說,至今仍在廬江流傳。美周郎的名號,依舊有著非凡的影響力。周瑜秘密抵達居巢,而後就派人與孫靜進行聯系。孫靜,是孫堅的弟弟,孫權的叔父,在江東威望無兩,同時還肩負丹陽太守的職務。

    周瑜來之前,一直是孫靜在主持戰局。

    哪怕周瑜是受了孫權的委任,可是在場面上,他依舊要對孫靜保持足夠的尊重。

    隨後,孫靜便對外稱病不起。

    太史慈之所以會有所松懈,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孫靜稱病不起,他的警惕也就減弱許多……可他卻沒想到,這只是孫靜和周瑜的一個計策。在太史慈放松警惕的時候,周瑜則于居巢調兵遣將,秘密派遣死士,混入曆陽城中。正月十六,太史慈大擺酒宴,周瑜便覺察到,時機已經成熟。

    趁滿城歡慶之時,周瑜派遣混入曆陽的死士突然奪取城門,放江東兵馬攻入曆陽。與此同時,孫靜所部更攻破牛渚,跨江而擊,與周瑜合兵一處,攻克曆陽。

    太史慈本有機會突圍,可是當他知道曆陽失守的時候,感到無比羞愧。

    所以,他留在城中死戰不退,卻最終因爲江東兵多將廣,戰死于曆陽城中……

    +++++++++++++++++++++++++++++++

    劉闖雙眸緊閉,臉上流露出一抹悲恸。

    他認認真真聽完司馬懿的陳述,猛然一拍書案,“子義,何以如此固執?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活著,終有機會報仇雪恨,可你現在戰死,卻讓我肝腸寸斷。”

    與太史慈相識的一幕幕景象,在劉闖腦海中閃現。

    一晃十年過去,太史慈跟隨自己十年,眼見著自己大業將成,卻不想戰死于疆場。

    周瑜、孫權!

    劉闖咬牙切齒,半晌後擡頭問道:“子義屍首,可曾奪回?”

    司馬懿連忙道:“周公瑾倒是個講規矩的,占領曆陽之後,便把子義屍首送回來。

    文遠已命人把子義屍首收斂,正在送來洛陽途中。”

    “元複,可已知曉?”

    “方才已經得到消息……他本要來向主公請戰,不過被我勸住。”

    “讓他立刻率飛熊衛本部前去迎接子義靈柩,再派人前往遼西通知子義妻子,請她前來**辦。仲達,子義隨我十載,在我最艱難的時候跟隨我與我,不離不棄。今他故去,我心實悲恸之……你待我把他的喪事**辦起來,便葬于洛水之畔。”

    “喏!”

    “我現在心思有些亂,你先下去吧。

    對了,記得通知文若和文和先生過來,我這邊有事情要與他們商議……”

    “明白。”

    司馬懿也知道,劉闖此刻心情不好。

    太史慈是最早跟隨劉闖的老人,雖後來在十大將排名中位列末端,但其地位,即便是趙雲張遼這些人都無法比擬。如今,太史慈戰死曆陽,對劉闖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個時候,劉闖需要安靜一下,也的確不太適合商討正事。這也是司馬懿不讓太史享來找劉闖的原因……因爲他很清楚,太史享這時候來見劉闖,非但不會緩解劉闖的悲傷,反而會加劇劉闖的憤怒,甚至做出不合理的決斷。

    劉闖是司馬懿的表兄,而今更是所有人的期盼和寄托。

    司馬懿是絕不會讓劉闖做錯事情……諸葛亮而今不在劉闖身邊,司馬懿便擔當起劉闖的謀士。

    待司馬懿離開後,劉闖一個人靜靜坐在屋中。

    良久,他站起身來,走到欄杆後,看著外面濛濛細雨,心中的傷感卻越發強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他地位的變化,當初跟隨自己的那些老人,越來越少……叔父,遠在東治;步骘,則去了交州。呂岱坐鎮中山,管亥則留守于幽州。

    細算起來,當年跟隨劉闖從朐縣征戰的一幹老人,而今已所剩無幾。

    除了常勝和裴炜之外,便只有徐盛在劉闖身邊……至于當年隨劉闖從江東前往汝南的人裏面,似乎也只有蕭淩尚在。劉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心緒穩定下來。

    就在這時,身後腳步聲響起。

    劉闖回過身,就見麋缳和諸葛玲站在他身後,荀旦呂藍甄宓杜貞以及甘夫人,則在麋缳身後。

    “你們怎麽來了?”

    看到麋缳等人,劉闖不禁一怔。

    麋缳輕聲道:“丞相,方聽得噩耗,子義將軍歸天。

    妾身擔心夫君心中難過,所以前來看望。”

    “我……沒事!”

    劉闖努力穩定了一下情緒,沈聲道:“子義的靈柩這幾曰便要送來洛陽,我要爲他大辦喪事。他的妻子還要過些時候才能抵達洛陽,這幾**們就代我多留意元複。

    子義故去,想來元複更加難過……”

    “妾身,明白!”

    和麋缳等人在屋中說了會兒話,劉闖的心情好轉許多。

    這時候,鄧艾進來禀報,說是荀彧和賈诩都到了。劉闖便站起身,麋缳等人則連忙告辭。他走出房間,蓦地又停下腳步,喚住了麋缳道:“缳缳,待會兒你派人去告訴二兄,讓他在北宮修建一座高台,名爲淩煙閣。”

    “嗯?”

    “他曰,我要使子義、公美、公劉還有薛州他們,都可以位列淩煙閣中,名留青史。”

    麋缳愣了一下,連忙答應下來。

    而今負責皇城修建的,就是麋芳。

    建造淩煙閣,並非一件難事……但從劉闖的這一席話中,麋缳還是能聽出別樣的味道。

    ++++++++++++++++

    丞相府,卻非殿。

    荀彧賈诩已等候多時。

    他們也是接到消息後,匆匆趕來卻非殿。

    除了他二人之外,還有盧毓、司馬防以及徐庶都等候在卻非殿外,一個個面露憂慮之色。

    “諸公何必如此,不過是一場小敗,無礙于大局。”

    當劉闖來到卻非殿,看衆人面帶緊張之色,便開口笑道。

    見劉闖如此說,衆人也都松了口氣。荀彧等人都很害怕,劉闖會因爲太史慈之死而失了本心。現在看來,劉闖依舊保持著冷靜,這也讓大家,都感到了莫名輕松。

    “今周瑜統兵三萬,兵進逍遙津。”

    劉闖在主位上坐下,示意大家都不必拘束,而後沈聲道:“子義故去,我如失手足。此仇不報,焉得令忠臣瞑目?我欲親領兵馬,前往合肥督戰,誓要誅殺周瑜,爲子義報仇雪恨。”

    荀彧聞聽,連忙起身道:“丞相,大可不必親征。”

    “哦?”

    “我知丞相所想,是擔心曆陽之敗,會引發動蕩。

    今天子北上,更需丞相坐鎮中樞,怎可以輕舉妄動?況且,我已打聽過,周公瑾雖屯兵逍遙津,卻已被文遠所阻。今文遠已經穩住合肥局勢,若丞相這個時候前往合肥,只怕會使文遠受到掣肘。我聽人說,丞相曾言:用人不疑。文遠才幹,主公非常清楚。有他坐鎮合肥,便是那周郎,也休想討得便宜……不過,周瑜屯兵廬江,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薦一人,只要他前往合肥,必能助文遠擊敗周瑜。”

    “誰?”

    “便是那郭嘉,郭奉孝!”

    劉闖心裏一動,露出一抹沈思之色。

    郭嘉此前前往南陽主持大局,而今有法正在南陽坐鎮,郭嘉也就難免受到掣肘。

    與其讓他留在南陽,倒不如讓他前往廬江。

    劉闖眯起眼睛,輕聲道:“文若,那周公瑾足智多謀,不可小觑。”

    “丞相放心,天底下若說最了解周公瑾的人,非奉孝莫屬。

    當年孫策在世的時候,曹公便使奉孝都督江東。他從建安三年便開始研究江東局勢,更多次與我言周瑜之厲害。他對周瑜,非常了解,相信那周公瑾絕非奉孝對手。”

    荀彧的話語裏,透出一個意思。

    曹**從很早就窺觑江東,只是苦于沒有機會。

    不過,他卻委任了郭嘉這個鬼才來謀劃江東的局勢,在此之前,郭嘉對江東已經了然于胸。

    想來……那孫伯符之死,怕就是出于郭嘉的手筆。

    劉闖輕輕點頭,“既然如此,著令奉孝立刻前往廬江,拜軍師中郎將,助文遠爲子義報仇雪恨。另外,著令太史享隨同出征,再命人前往邺城,征調蕭淩蕭子升前往合肥。

    傳我命令,著甘甯加大在鉛塘灣登陸之速度,務必要加快對江東的戰局進度……”

    “慢!”

    就在劉闖命令發出的時候,徐庶卻突然站出來。

    “元直,有何高見?”

    徐庶笑道:“今江東戰局,主公設下三路並進之計,實則是兩面夾擊。

    合肥戰局,庶並不擔心……以文遠公明之勇,輔以郭先生之謀,大局可定;然則興霸將軍的對手,並非等閑之輩。我聽說,那賀齊足智多謀,且在會稽威望甚高。此人絕不可掉以輕心,我擔心興霸非他對手。今興霸占居舟船之利,也僅僅是略占上風。一旦登陸,江東水道縱橫,大船難以發揮威力,而興霸對江東又極爲陌生,恐難有勝算。

    庶鬥膽請命,前往助興霸一臂之力,望主公應允。”

    徐庶自涼州返回之後,一直表現的非常低調。

    他官拜越騎校尉,掌丞相府十三曹中的東曹,地位僅在執掌西曹的荀彧之下。

    劉闖聽徐庶開口,也有些意動。

    他向司馬防和荀彧看去,卻見二人點頭,表示贊成。

    “元直願意前往,興霸將軍定能旗開得勝。”

    就在這時,一直沈默不語的賈诩開口道:“不過我有一個建議,若元直前往江東,可帶領一人。

    有此人相助,定能不費一兵一卒占領鉛塘灣。”

    徐庶先是一怔,旋即笑道:“文和先生不說,庶亦有意點將。

    只是不知庶與文和先生所言之人,是否一人?”

    賈诩道:“既然如此,你我何不在掌心寫下此人名字,看看你我所選之人,是否一樣?”

    這是要做什麽?

    劉闖看著眼前的一幕,有一種周瑜和諸葛亮定計火攻的感覺。

    不過,他也很感興趣,也不知道賈诩和徐庶所想的人,究竟是什麽人物!劉闖仔細思忖,也想不出賈诩和徐庶說得那個重要人物是誰。當下他命人取來筆墨,賈诩和徐庶各執一筆,在掌心書寫。荀彧、司馬防等人則笑呵呵看著二人,似乎等待他二人揭開最後的答案。

    不一會兒的功夫,賈诩和徐庶在掌心都寫好了名字。

    兩人相視一眼後,走上前,伸出手,攤開手掌。隨後,徐庶和賈诩哈哈大笑。

    “元直有此准備,相信定可以馬到功成。”

    劉闖則一頭霧水,詫異問道:“元直,賈先生,你們這是……”

    徐庶和賈诩相視一眼,走到劉闖面前,伸出手來,“丞相,若得此人,勝似十萬甲兵。

    不過,要使此人出馬,恐怕還要主公多費心思。”

    劉闖探頭看去,就見徐庶的掌心寫著兩個字:孫紹;而賈诩的掌心則寫著孫策之子。

    孫紹?

    若不是徐庶和賈诩提起,劉闖險些忘記了這個人。

    這小家夥不就是當初和劉雉發生沖突,後來被童淵收爲入室關門**的那個人嗎?

    說起來,自去年初,劉闖就沒有再留意這小家夥。

    他只記得孫紹之前跟隨童淵一起來到了洛陽,但而今是什麽狀況,他一無所知。

    “孫紹?我記得他還不到十歲,又能當得什麽大事?”

    劉闖笑道:“這小家夥就算有童淵傳授武藝,可畢竟年紀小,又如何是賀齊對手?”

    一旁荀彧站起來道:“帶他前去,並非是讓他征戰沙場,而是要讓他勸降賀齊賀公苗。”(未完待續。)
  
匿名
狀態︰ 離線
608
匿名  發表於 2014-5-5 20:05:46
第407章 鏖戰江東(二)



     江東局勢,其實也是盤根錯節,極爲複雜。

    自孫策被害,孫權執掌江東大權之後,也就越發明顯。本地士族、外來重臣、寒門士子本就糾纏不清。此外,孫堅死後留下程普黃蓋韓一幹舊部;孫策死後又有周瑜張昭等一幹舊部。而孫權此前,早就有自己的幕府,更形成了一股力量。

    總之,江東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賀齊是孫策一手提拔起來,更在孫策手下嶄露頭角。

    事實上,孫策爲孫權留下了一手好牌。可問題是,孫權卻不願意過多依賴孫策的舊部,因爲那樣一來,會産生更多的麻煩。若任用孫策舊部,日後孫策之子長大,又該如何安排?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孫權又怎敢在這方面掉以輕心?

    孫策死前,曾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遺言。

    但在孫策死後,周瑜常年在柴桑,說是訓練水軍,可實際上卻是爲了躲避孫權的猜忌。而張昭在孫策手下,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才能。但到了孫權手下之後,卻是暗淡無光。最明顯的例子,江東幾次遇到麻煩,張昭似乎都未曾出過大力氣。

    曆史上赤壁之戰,張昭主降,便是一個明證。

    孫權,自有他的班底。

    文有魯肅諸葛瑾,武有周泰丁奉,怎可能去重用張昭?

    後來他在赤壁之戰啓用周瑜,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周泰等人尚不足以統領大局,而張昭這些人又不肯爲他盡心盡力。程普黃蓋德高望重。同樣難以對抗曹操。

    唯有周瑜。也只有周瑜……

    孫權在這種情況下。無奈啓用周瑜,不代表他和周瑜芥蒂解開,更多是一種無奈。

    賀齊的情況和周瑜極爲相似,甚至比之周瑜的境況更差。

    周瑜可以躲到柴桑,對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可賀齊卻要留在會稽,繼續爲孫權效力。但是,孫權又不可能真的相信他。所以他只能表現出輕狂之氣,出入車馬極爲奢華,以此來向孫權表明,他並沒有什麽異志。可想而知,賀齊內心是何等煩悶。

    “賀公苗對孫策,始終存一分感激。

    當初孫紹一家在富春的時候,他明裏暗裏給予孫紹母子不少關照,也算是忠義之人。

    此人才幹,不遜周公瑾。

    可惜他卻沒有周公瑾的出身和名望,也只能在會稽苟延殘喘。而今孫權命他主持海軍。並讓他主持鉛塘灣戰局,實在是出于無奈之舉。我相信。賀齊也非常清楚這一點。這一戰他打得好了,會引起孫權猜忌;若打得不好,則會被孫權借口罷黜。”

    荀彧正顔解釋,劉闖在一旁聽得,卻是連連點頭。

    “如此說來,賀齊對孫策,還存有幾分忠義?”

    “正是!”

    “既然如此,那我便去遊說一二。”

    劉闖想了想,便點頭應下此事。

    而今大喬夫人和孫紹都住在諸葛亮家中,因爲孫尚香就在那裏。

    喬夫人在劉闖這邊沒什麽熟悉的人,自然和孫尚香更親近一些……以前,劉闖不在,可以安排喬夫人在大將軍府居住。但現在到了洛陽,劉闖身爲丞相,喬夫人繼續住在那裏,未免不太合適。劉闖答應了賈诩和徐庶之後,便留下了荀彧。

    “叔父,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請教。”

    荀彧似乎已經猜到了劉闖想要詢問的問題,不等他開口,便點頭道:“那件事,與孫權的確有些關系。”

    “哦?”

    劉闖詫異看著荀彧,“叔父知道我要問什麽?”

    荀彧笑道:“丞相想要詢問的事情,我當然能夠猜到。

    事實上,這件事是奉孝一手謀劃,期間他遇到了一些事情,使得他的計劃得以順利進行。後來他推測,應該是和孫權有關。若不然,他的計劃也不可能如此成功。”

    劉闖倒吸一口涼氣,臉上露出駭然之色。

    “其實,丞相也不必奇怪。

    這件事……內裏頗爲複雜。說起來,孫策和孫權雖然是一母同胞,但是孫堅對孫策尤爲喜愛,難免使孫權心生芥蒂。加之孫策占居江東之後,對孫權也有些猜忌,甚至一度把他趕去豫章,令孫權更加不滿。孫仲謀此人,野心勃勃,更不甘棲息父兄之下,早有自立之意。他爲奉義校尉時,身邊就有一批人才相助,更助長了他的野心。但孫伯符正當鼎盛之年,孫權很清楚孫策不死,他便無出頭之日。”

    自古以來兄弟反目的例子,多不勝數。

    孫策孫權兩兄弟之間的恩怨,倒是出乎劉闖意料之外。

    他聽完了荀彧的話,也不禁心生感歎。

    野心和**這玩意兒,有的時候勝過洪水猛獸……

    事實上,曆史上在孫權稱帝之後,也表現出了他和孫策之間的矛盾。孫權稱帝,分封家人。但他對孫策的追封顯得頗爲古怪,追封長沙桓王,等于把孫策排斥于外。

    後世,便有孫策之死,與孫權有關的說法。

    只是劉闖此前並不相信。而今聽荀彧這麽一說,他也不禁感慨,感慨孫權心狠手辣。

    “叔父,我還有一事,想要求教。”

    “丞相但說無妨。”

    “此次與江東開戰,我不想袖手旁觀。

    可我也知道,文遠在合肥,伯言在交州,再加上元直前去幫助興霸,勝算頗大。我不想插手其中,但也不願坐享其成。不知叔父有何妙策,可使我助江東戰局一臂之力?”

    劉闖是個閑不住的人,你讓他呆在洛陽,只怕會讓他非常難受。

    荀彧倒是明白劉闖的心思,當下微微一笑,輕聲道:“丞相欲助江東戰事又有何難?

    今荊襄穩固。不會有太大麻煩。

    法正法孝直坐鎮宛城。足以防備一切危險。

    丞相今奉天子遷都洛陽。漢室中興之像已經顯露。這個時候,丞相何不東狩,一方面可安撫天下百姓,另一方面,也可以對江東施加壓力,令其亂了陣腳。”

    東狩?

    劉闖心裏一動,便有了主張。

    是啊,如今他已經把都城遷回洛陽。正應該趁此時機,進一步穩定局面。

    劉闖雖然一統北方,可根基畢竟不太穩固。特別是河南之地,是他從曹操手中接過來。換句話說,這河南各地還算不得穩定,大小官員對于劉闖的到來,也心存疑惑……這個時候,劉闖應該代天巡狩,進一步加強漢室氣運,穩定人心。

    荀彧的這個建議讓劉闖頗爲心動。在思忖片刻後,他欣然表示贊同。

    “到時候。我願隨丞相東狩。”

    按照劉闖的想法,是希望荀彧留在洛陽。

    可荀彧卻主動提出,要跟隨劉闖東狩……劉闖不禁有些疑惑,卻不知道該如何詢問。

    當晚,他把這件事告訴了麋缳諸葛玲等人,卻惹來諸葛玲一番笑話。

    “夫君也知道,河南人心不穩。

    若荀先生留在洛陽,以他和曹氏的關系,難免會爲小人所乘。他之所以要跟隨夫君東狩,便是爲避免這些麻煩。夫君希望荀先生留守洛陽,是想要他照顧大局。可事實上,若荀先生留下來的話,反而會另起波瀾,令洛陽變得混亂不堪。”

    劉闖聞聽,恍然大悟。

    的確,荀彧留守洛陽,是有些麻煩。

    “既然如此,就讓丈人立刻前來洛陽。

    左右冀州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丈人前來主持大局,倒也最爲合適。有丈人和舅父坐鎮,相信洛陽也不會生出什麽亂子。”

    劉闖說的丈人,不是呂布,而是荀谌。

    如今荀谌拜冀州刺史,但若以能力和資曆而言,他坐鎮洛陽的話,才會更加安全。

    “至于孫紹這件事……”

    麋缳想了想道:“紹隨其母北上,也有三載。

    算算年紀,這孩子也差不多快十歲,也是時候定一門親事。夫君既然有意用孫紹安撫江東,何不與之關系更加親近?我看雉奴平日裏與孫紹很是親近,不如……”

    如果孫紹成爲劉闖的女婿,劉闖平定江東,也就有了充足理由。

    只是,劉雉是諸葛玲的閨女……劉闖對麋缳的想法頗爲心動,于是向諸葛玲看去。

    諸葛玲想了想,展顔笑道:“孫紹這孩子,性子有些暴躁,有時候會比較沖動。但這孩子的本性不錯,這兩年對雉奴也頗爲關照。妾身倒是沒什麽意見……這樣吧,改日我找尚香打探一下口風,相信喬夫人也不會反對,夫君以爲如何?”

    孫紹和劉雉,從最初的不愉快,而今倒是往來頗多。

    劉闖對孫紹這個小子倒還算滿意,不過……

    “這件事,讓我再考慮一下。”

    招孫紹爲婿,好處頗多。

    可問題是,劉闖並不願意拿女兒的幸福來換取這種好處。

    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把這件事壓下來。同時,他又讓諸葛玲去試探喬夫人的口風,看喬夫人是否願意,讓孫紹出來助劉闖一臂之力。

    出乎劉闖的意料,喬夫人對于幫助劉闖,並沒有表現的太過抗拒。

    而孫紹呢?

    似乎對孫權,對周瑜頗多恨意。

    聽聞能夠幫助劉闖對付孫權和周瑜,他二話不說,便答應這件事情。

    又過了幾日,太史慈的靈柩被送至洛陽。

    劉闖下令,爲太史慈大辦喪事,隨後便命太史享前往汝南,與郭嘉彙合後,啓程趕赴合肥。

    太史慈便葬在洛水河畔,追谥信侯。

    把太史慈的喪事辦完,已經到了二月。

    劉闖旋即矯诏,昭告天下,兵發江東……

    此時,徐庶已帶著孫紹悄然離開了洛陽,前往徐州和甘甯彙合。

    而劉闖則下令征召兵馬,命夏侯淵爲折沖將軍,兵進徐州。同時。劉闖也趁此機會。宣布東狩計劃。他此次東狩的路線。便定在了徐州。消息一經傳出,江東上下頓時嘩然。在所有人看來,劉闖所謂的東狩不過是一個幌子,其真正目的是要自徐州跨江而擊,攻打丹陽。

    證據?

    只看劉闖這次東狩所帶的兵馬,就能看出端倪。

    矢鋒騎、虎贲軍以及虎豹騎……三支精銳共計三萬兵馬,隨同劉闖出發。這三支精銳,可謂是劉闖手下戰力最強的兵馬。如今三路並進。江東又怎可能不亂?

    +++++++++++++++++++++++++++++++++

    沛國,谯縣。

    一匹快馬在曹府祖宅大門外停下,馬上的騎士風塵仆仆,滾鞍下馬,便快步上前,抓起門環用力拍打。

    自曹操死後,卞夫人扶靈返回,曹府一直是大門緊閉。

    府中的家臣聽聞有人敲門,連忙打開小門,探出頭來。

    “大公子家信。請夫人和二公子接收。”

    家臣聞聽,連忙把騎士讓進來。

    他知道。騎士口中的大公子,便是燕京令曹丕;而他所說的二公子,自然就指的是曹彰。

    不一會兒的功夫,卞夫人和曹彰以及曹憲便來到了中堂。

    “子桓有何事,竟如此匆忙?”

    信使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快走幾步,雙手將書信呈上。

    曹彰上前把書信接過來,便遞給了卞夫人。而卞夫人則打開書信,看了兩眼,又把書信遞給了曹憲。

    曹丕信裏的內容很簡單。

    他先是告訴卞夫人,他已經抵達燕京,一切都很好。

    燕京的環境,並不似想像中的那麽艱苦,甚至比之許都,也不遜色。之後,曹丕便推心置腹,與卞夫人說明了情況。事實上,曹丕在接到漢帝北上的消息之後,就明白了劉闖的意圖。他在信中告訴卞夫人: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估計是沒有機會進入朝堂……可是我曹家要想光耀門楣,僅靠著曹憲和劉興,還遠遠不夠。

    雖然說曹操的那些舊部會給予曹家幫助,但是這人情用一次少一次。

    隨著劉闖根基日益穩固,那些曹氏老臣能給予曹家的幫助,會越來越少……曹家想要光耀門楣,外甥劉興便是關鍵。曹家如果不能給予劉興有力的支持,恐怕難以長久。我聽說,丞相有意東狩,子文務必隨行……子文現在可以戴孝隨行,以免離開中樞太久,到時候人情關系淡薄。而曹憲也應該盡快回到劉闖的身邊。只有跟隨在劉闖的身邊,才能夠確保劉闖對曹氏的關照,否則定會有麻煩。

    信的內容,大體上如此。

    卞夫人看罷之後,也頗爲贊同。

    “子文,你兄長要你盡快回去,隨丞相東狩徐州,你怎麽看?”

    曹彰的心裏,也有些矛盾。

    曹操死後,他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許多。一方面,他想要留下來繼續爲曹操守孝,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曹丕所言不差。若離開中樞太久,對曹家而言絕非好事。

    “二姐,你怎麽看?”

    曹憲想了想,便對卞夫人道:“子桓的心意,我已經明白。

    我明日便動身前往洛陽,到時候子文隨我同行……”

    卞夫人聽罷,忍不住松了口氣。

    曹操雖然過世了,可是曹家上下卻是前所未有的團結。接下來,曹氏將會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曹彰的身上。曹丕的主動退出,也預示著曹彰能夠獲得更多資源。

    “如此,便如你所言。”

    卞夫人說到這裏,目光一轉,落在了一旁沈默不語的曹植身上。

    他猶豫一下,輕聲道:“子文,你這次去洛陽,順便把子建也帶過去。

    植已十五,正是求學的年紀。我聽說,丞相要重開太學,你這次帶子建去,便讓他入太學求學吧。”

    曹彰看了曹植一眼,點頭答應。

    ++++++++++++++++++++++++++++++++

    建安十一年三月,劉闖命荀谌司馬防留守洛陽,他則率矢鋒、虎贲和虎豹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離開洛陽。

    此次東狩,劉闖也帶上了家眷。

    麋缳、荀旦、諸葛玲、曹憲、甄宓、甘夫人、杜貞以及呂藍隨行,更有趙雲、許褚護衛左右。曹彰抵達洛陽之後,劉闖並未詢問太多,而是直接拜曹彰爲射聲校尉,接掌虎豹騎。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發,第一個目的地,便選在了朐縣。

    爲此,劉闖專門派人把徐盛夫妻接過來,讓他們跟隨左右。昔年隨同劉闖殺出朐縣的三十六賊,如今已所剩無幾。管亥在幽州,而劉勇在交州,都不可能前來。算來算去,也只剩下劉闖的幹妹夫徐盛,這次故地重遊,劉闖自然要帶上他。

    只是,劉闖這一出行,也引得無數人感到恐慌。

    江東孫權得到消息之後,立刻派人把孫靜從丹陽調走,命他駐守丹徒。

    同時,他又下令,命蔣欽屯兵江乘,可以隨時支援孫靜,命潘璋屯兵句容,加強丹徒的守備。可以說,劉闖的東狩,也使得江東上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周瑜雖然認爲劉闖不可能自徐州出兵,但是面對而今這種局勢,他也無法做出保證。

    就在孫權瘋狂調兵遣將的時候,江東局勢再次發生變化。

    劉勇自東治起兵,直逼永甯,也就是後世浙江省溫州所在;而陸遜則在南野大敗江東兵馬,攻克贛縣之後,順贛水北上,逼近廬陵。孫權無奈之下,命程普率部南下,屯兵石陽;隨後他又征召兵馬,以丁奉爲主將,屯兵大末,意欲阻止漢軍北上。

    劉闖收到消息之後,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對荀彧道:“看樣子這江東碧眼兒,如今方寸已亂。”

    荀彧笑而不語,只輕輕點頭。

    的確,孫權這時候是真的亂了方寸,接下來只看徐庶和張遼,會使出怎樣手段!
匿名
狀態︰ 離線
609
匿名  發表於 2014-5-6 21:41:07
第408章 鏖戰江東(三)




     三月,正是江東雨季。

    梅雨靡靡,淅淅瀝瀝……錢唐古城,籠罩在濛濛細雨之中,顯出別樣的風情。

    天色已晚,一輛馬車沿著長街行駛,來到錢唐府衙前。

    此時的錢唐,是杭州灣海戰的指揮部。賀齊從山陰趕來,坐鎮錢唐,指揮江東海軍作戰。而這錢唐府衙,也就順理成章變成了賀齊的帥府。府衙門前守衛森嚴,軍士盔明甲亮,手持刀槍,一個個更顯得格外緊張。當馬車在府衙門口停下的時候,門丁立刻走上前,大聲的呵斥:“來者何人?這裏是海軍都督府,還不馬上離開?”

    車夫誠惶誠恐,忙下車上前,畢恭畢敬遞上一張名剌。

    “我家主人乃賀都督故人,自富春而來,有要事求見賀都督。”

    賀齊而今拜海軍都督,從品級而言,和周瑜持平。

    不過,周瑜是水軍都督,地位遠遠高過賀齊。

    那門丁聞聽一怔,結果名剌,上下打量了車夫一眼後,又看了一眼馬車,沈聲道:“在這裏等著,待我通禀都督之後,若都督召見,你們再進去;若都督不見,你們立刻離開……而今時局緊張,隨時都可能發生大戰,莫要在這裏東張西望。”

    “多謝,多謝!”

    車夫說著話,將一個錢袋子遞給門丁。

    門丁的臉上總算是露出一絲笑容,點點頭,便轉身進入府衙。

    賀齊,正站在一副地圖前面沈思。

    入三月以來,漢軍攻勢越發猛烈……陸遜率部北上,在石陽和程普激戰不止。

    而劉勇所部的速度雖然比不上陸遜,確是穩紮穩打。

    漢軍海軍,沿東南沿海逼近,在沿海島嶼設立基地,以便于補充糧草和兵員。同時。漢軍海軍配合劉勇步軍連番出擊,永甯告破、章安告破,已經兵臨會稽城下。

    丁奉雖屯兵大末,可是卻無法阻攔漢軍北上。

    戰線太長,特別是會稽南部地廣人稀,也使得江東兵馬根本無法有效的阻擊漢軍。無奈之下,賀齊只得分兵南下。命大將宋謙屯兵烏傷,協助丁奉阻擊漢軍。

    這宋謙,也是一位老臣。

    與韓當黃蓋齊名,從孫策一統江東。

    論資曆,宋謙遠勝賀齊,同時對賀齊一直不太服氣。

    賀齊都督錢唐。宋謙就時常與他發生爭執。而今派宋謙屯兵烏傷,倒是讓賀齊少了許多掣肘。

    入雨季後,漢軍攻勢稍緩。

    可賀齊並不認爲,漢軍已經技窮。

    事實上,江東海軍與漢軍海軍相比,差距甚大。

    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戰術上……組建不過一年的江東海軍。如何能夠與甘甯那支在海上縱橫多年的海軍相提並論?只說戰術,江東海軍的戰術大都還是已江河水軍的戰術爲主。或許在江河裏,江東水軍戰鬥力驚人。但是到了大海上……

    賀齊是一個極其驕傲的人,卻不代表他狂妄自大。

    若非鉛塘灣地形複雜,大漢海軍無法展開有效攻擊,說不得甘甯現在已經登陸。

    在經過這段時間的海戰之後,相信甘甯已經熟悉了鉛塘灣的地形。

    待雨季結束,他必然會發動總攻。到時候以江東海軍的力量。還能否抵擋住對方,賀齊並沒有把握。一旦海軍失利,便要展開陸戰。賀齊要提前做好准備,給甘甯以沈重打擊。

    他的目光不斷在地圖上掃過,尋找適合與漢軍決戰的地點。

    就在這時,有家臣來報,府外有富春故人求見!

    富春故人?

    賀齊聽罷一愣。

    他可不是富春人。在富春更沒什麽朋友,何來故人?

    從家臣手中接過名剌,就著屋中的燈光看去,只見那名剌上只寫著‘富春孫’三個字。

    賀齊心裏一動。頓時汗毛乍開。

    他似乎猜到了什麽,連忙道:“請客人來書房說話。”

    “喏!”

    那家臣走後,賀齊又喚來了身邊心腹,讓他率親軍在書房周圍嚴密警戒,不得任何人靠近。

    真的是他嗎?

    賀齊心裏七上八下,感到有些緊張。

    不一會兒的功夫,從外面走來兩個人,一個個頭大約在七尺六寸左右,另一個則略顯矮小。

    兩人皆一身黑衣,邁步走進了書房。

    他們一進屋,賀齊的目光便落在那個頭矮小的人身上。

    揮手示意家臣退出,賀齊顫聲道:“公子,可是你嗎?”

    那矮小之人擡起頭,取下臉上的布巾。燈光下,一張姿容甚美,但略帶稚嫩的面龐展露在賀齊面前。賀齊只覺一陣恍惚,他仿佛看到那個氣吞山河的江東小霸王,又來到他面前。

    “公子!”

    賀齊顫聲道,上前一步便要行禮。

    矮小少年則紅著眼,輕聲道:“叔父休要多禮,我如今已不是什麽公子,不過一質子耳。”

    賀齊止住腳步,嘴巴張了張,卻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

    少年,正是孫紹。

    兩載光陰,孫紹看上去比之當年,成熟穩重許多。

    劉闖並未虧待他母子,同時又有童淵悉心教導,孫紹與當初相比,也開朗許多。

    他抱拳向賀齊深施一禮,“當年我母子多虧了叔父照拂,方不至于被人所害……今日侄兒前來,實爲一事相求。懇請叔父助我一臂之力,爲我報那殺父之仇。”

    賀齊在經過短暫的激動之後,已經平靜下來。

    他的目光,落在了跟在孫紹身後的男子身上,更隱隱約約猜到了孫紹的來意。

    如果孫紹勸降賀齊,他一定會嚴詞拒絕。

    可是當他聽聞孫紹讓他報殺父之仇,賀齊先一怔,旋即露出駭然之色,“公子,你方才說什麽?”

    “請叔父爲我報殺父之仇。”

    “伯符他……”

    賀齊心裏一咯噔,臉色慘白。

    孫紹擡起頭。眼中露出憤怒的光彩,一字一頓道:“母親與我說過,這江東上下,能夠助我報仇之人,唯有叔父一人。賊人勢大,若叔父不助我一臂之力,紹恐難以報仇雪恨。”

    “伯符。他不是爲許貢家臣所害?”

    孫紹冷笑一聲道:“許貢家臣,焉知我父行蹤?

    我父雖有些自負,可是身邊一直有親隨跟隨……何以遇害時,不見親隨出現?人言我父輕狂,舍了親隨。但那親隨本就該不離我父左右,何以當時不見一人?”

    “這個……”

    “況且。當時丹徒駐紮大軍,守備森嚴。

    那許多死士,又如何瞞過那斥候耳目,埋伏于江邊。這兩年來,紹一直在思忖此事。思來想去,那些人若沒有人通風報信,暗中保護。決不可能成功刺殺我父。”

    “你是說……”

    賀齊深吸一口氣,目光卻落在孫紹身後男子身上。

    只見那男子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走到賀齊面前雙手呈上。

    賀齊接過書信,打開來掃了一眼,卻見裏面的內容,乍看起來有些古怪。信中言辭晦澀,說猛虎某月某日當出沒江邊。可伺機獵殺。而署名處空白,只有一個日期。

    建安五年……

    賀齊眼睛不由得一眯。

    建安五年,不正是孫策被刺的那一年嗎?

    看書信落款的日期,恰恰是孫策跨江攻打徐州失利,退守丹徒的日子。而之後不久,孫策在江邊被刺。

    賀齊倒吸一口涼氣,走到書案旁邊。從一堆案牍中取出一封書信。

    他在燈光下,仔細辨認了一番之後,旋即把書信放在燈火上,點燃。

    “叔父……”

    “公子。休慌。”

    賀齊擺手,示意孫紹不必著急。

    與此同時,那跟隨孫紹前來的男子,也把手放在了孫紹的肩膀上,示意他稍安勿躁。

    “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黑衣男子一笑,拱手道:“某家徐庶,久聞賀公苗大名,特來拜會。”

    賀齊眸光一冷,看著徐庶,下意識將手放在書案上的寶劍劍柄上。

    “徐庶,徐元直……劉皇叔帳下近臣,蔡大家夫君,某亦久聞大名。

    只是先生前來我這錢唐,莫非欺我江東無人嗎?”

    徐庶哈哈大笑,“都督此言差矣,江東人傑地靈,賢良輩出,怎會無人?

    我今日來,只是不忍看江東生靈塗炭,所以才鬥膽拜見都督……都督是聰明人,想必也能看出這其中玄機。我家丞相,曾與伯符將軍有一面之緣。當年伯符將軍尚未一統江東,而我家丞相也正流落江湖。時我家丞相曾提醒烏程侯,要他切不可獨行中原,以免遭宵小之害……不瞞都督,丞相對烏程侯極爲看重,言烏程侯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謀而又稱,所規不細,可成大事……當初聽聞烏程侯遇害,丞相也頗爲詫異……他當時有所懷疑,但苦于沒有證據難以爲烏程侯伸冤。

    去歲,丞相占領許都,方查到了一些端倪。

    當年曹操對烏程侯極爲忌憚,故而命人刺殺烏程侯。

    本以爲此事艱難,卻不想有人暗中相助,才得以成功……曹公刺殺烏程侯,乃公義。當時他與烏程侯交鋒,本就是各出手段。可是這暗中相助之人,未免居心叵測。”

    徐庶沒有說,那協助曹操的人是誰。

    可賀齊心裏卻非常清楚,因爲從那封書信上的筆迹對比來看,他已經知道何人在幕後推動。

    深吸一口氣,賀齊看了看徐庶,又看了看孫紹。

    “吳侯待我不薄……”

    “都督何必自欺欺人,若吳侯果真對你信任有加,何以在會稽安排許多心腹掣肘?

    這兩年來,都督權柄日漸削弱。

    若非都督精于水戰,恐怕這海軍都督,也輪不到你來擔當。”

    “這個……”

    賀齊有些詞窮,片刻後又道:“公瑾與伯符情誼深厚,先生既然掌握證據,何不尋公瑾相助?公瑾而今爲水軍都督,若他肯相助,相信伯符之仇,也不難報。”

    “叔父休言那無情無義之人!”

    孫紹聞聽,突然大怒。

    賀齊愣了一下,目光便轉到了孫紹身上。

    徐庶則大笑道:“都督實在是太過忠厚,周瑜何等人物?江東俊傑,才智出衆。你以爲,他果真不知道這其中奧妙?他若有心爲孫紹報仇,就不會任由孫紹母子被人送去幽州。周公瑾此人才華出衆,我甚信服,然則論起品行,我卻無法苟同。

    烏程侯遇害之後,周瑜便躲去柴桑。

    孫公子母子在富春屢受迫害,他身爲烏程侯的至交好友,而且與烏程侯還有連襟之誼,卻始終不肯站出來說一句話。其人明哲保身,才有今日孫權對他的重用。

    要讓他爲烏程侯報仇,恐怕比登天還難……”

    說罷,徐庶攬住了孫紹的肩膀,“罷了,我道都督是一重情義之人,不想也是瞻前顧後之輩。放眼江東,竟無一個義士。公子,咱們走吧……便沒有人助你,丞相也能馬踏江東,爲你父報仇雪恨。不過到時候,江東生靈塗炭,卻壞了烏程侯的一番心血。”

    他攬著孫紹就走,而賀齊則面色鐵青。

    眼看著徐庶和孫紹走到門口,賀齊突然起身,厲聲道:“且慢!”

    “怎麽,難不成都督還要留下我二人,將烏程侯一脈斬草除根,向那孫仲謀效忠?”

    “徐庶,你休要信口雌黃。”

    賀齊閉上眼,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半晌後,他突然看著徐庶道:“徐元直,你可能保證,若我讓出會稽,你漢軍不傷會稽分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還是大漢的天,百姓還是大漢的子民……丞相乃大漢皇叔,你又何時聽過,丞相蹂躏百姓?今我家丞相兵分三路,更屯兵徐州,江東勢在必得。便沒有你相助,我家丞相早晚會吞掉江東。有你相助,不過是憐惜子民,不想江東百姓受戰火之苦。”

    “若劉皇叔奪取江東,可能保證公子江東之主的位子?”

    “都督,你簡直在說笑。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江東乃大漢治下,何來江東之主的說法?不過丞相對公子極爲看重,卻不會虧待了公子。至于將來公子可到何等地步,還要看他自己的本領。庶不敢妄言保證,但庶卻可以保證,只要公子有真才實學,他日成就絕不會遜色于烏程侯父子。

    大丈夫生于天地間,當靠三尺青鋒博取功名,而不是依靠父兄余蔭。

    公子,你可贊同?”

    旁邊孫紹,用力點頭,自信滿滿。

    看著孫紹那自信滿滿的模樣,賀齊突然笑了。

    他上前一步,來到孫紹面前,“若伯符在天有靈,見公子如此,定然會非常高興。”

    孫紹的眼睛,頓時紅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610
匿名  發表於 2014-5-7 21:45:08
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



     夏至將來,白晝越來越長。

    劉闖在東海郡大小官員的陪同下,徒步登上朐山,眺望東海。

    昔日秦東門早已殘破,而此次劉闖前來,還存著一個念想,就是在朐山重建漢東門。

    一塊巨大的石碑在距離朐縣海邊約八十裏外的郁洲山拔地而起。

    郁洲山,已經被劉闖正式納入漢室的海疆。當年他起家,郁洲山薛州出力良多。而今他已經發達,自然不會忘記那昔日的情義。薛州雖然已故去多年,但其子卻在劉闖帳下效力。薛文薛元代而今已過而立之年,拜次室亭侯,東郡太守。

    想當初,薛州最期盼的事情,便是能夠光宗耀祖。

    而今薛文成爲兩千石大員,也算是全了薛州的心願……

    時隔十載,劉闖再次回到朐縣,卻已物是人非。昔日東海小城,而今已經變成一處重鎮。

    郁洲山成爲大漢海軍的一處基地,朐縣作爲距離郁洲山最近的城鎮,自然也得到了發展。縣城的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分之一。人口也有原先寥寥兩三萬人口,發展成爲近八萬人口,爲郁洲山輸送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兵員……

    郁洲山海軍都督,便是風馳。

    他在郁洲山大興土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

    如此一來,郁洲山也就成爲繼遼東之後,第二座大型海軍基地。其規模甚至超過東陵島,甘甯之所以能夠在鉛塘灣與江東海軍鏖戰,也有賴于郁洲山的支持。

    ‘漢東門’。便矗立在郁洲山上。

    朐縣。還是那個朐縣。

    但卻讓劉闖感到非常陌生……

    昔年赫赫有名的東海第一豪強麋家。如今已經遷移到了洛陽,成爲當地新興豪門。而那些曾承載著劉闖記憶的地方,也大都不見了蹤迹。在這座新興的海濱重鎮裏,劉闖已經感受不到多少當年的痕迹。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的特征。原本乘興而來的劉闖,到了朐縣後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好在,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情。

    畢竟這次他東狩的目的。並不是爲了緬懷故居。

    在朐縣停留數日之後,他便率部自東海北上。不過這次北上,三大精銳並沒有全部跟隨。趙雲率矢鋒騎先一步離開東海,南下廣陵,屯駐于江都。這也是劉闖爲配合江東之戰而做出的第一步行動。果不其然,當矢鋒騎南下的消息傳至江東,孫權大驚。他此前的擔心,似乎又進一步確定。劉闖意欲在廣陵跨江開戰。

    “子明,若由你主持江東之戰,當如何爲之?”

    在北上的途中。劉闖渾若無意的開口詢問。

    子明,是一個一襲白衣。看上去有些落魄的青年。他年紀在三旬左右,眼眉間透出英武之氣。

    這青年,正是呂蒙。

    去歲東陵島之戰,甘甯俘獲呂蒙。

    之後,呂蒙被安排在郁洲山修建漢東門,劉闖到郁洲山後,于偶然機會在名冊中看到了呂蒙的名字。剛開始,他還感到疑惑,以爲只是同名同姓。哪知道一問才清楚,這呂蒙,正是曆史上那個白衣渡江,令關公敗走麥城的江東名將呂子明。

    如此人才,劉闖自然不能放過。

    他立刻把呂蒙討要過來,並委以丞相府掾屬之職。

    當然了,此時的呂蒙還達不到曆史上白衣渡江,一代名將的水准。不過在言談間,卻透出別樣氣概。呂蒙少以膽氣著稱,奈何讀書不多,故而初期不過爲一小將。但他並沒有就此而頹廢,用二十載光陰,終成名將,並且創立赫赫聲名。

    若說江東名將,劉闖最喜歡的,一個陸遜,另一個便是呂蒙。

    可惜呂蒙成名不久,便染病而亡,可謂是英年早逝……前世讀演義,每每看到呂子明七竅流血而死時,劉闖都會感到莫名悲傷。如今,他還有大把機會挽救這位名將,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而呂蒙也很謙遜好學,他雖然在江東效力,但是對孫吳的感情遠算不得深厚……

    孫策,雖賞識呂蒙,但並未予以重用。

    他得張昭推薦,爲別部司馬,後來拜廣德長。

    孫策死後,周瑜也推薦過呂蒙。孫權表面上看重,但始終未委以重任。

    呂蒙真正被孫權看重,還是在建安十五年,周瑜死後,魯肅代周瑜職務,鎮守陸口時與呂蒙相交。又是魯肅的推薦,再加上當時孫策一系已經凋零,再也無法對孫權産生威脅,孫權這才開始重用呂蒙,後來更成就了呂蒙白衣渡江的戰績。

    不過在眼前,呂蒙和孫氏並沒有太多糾葛。

    他當初是跟隨姐夫鄧當投效孫氏,而今鄧當已死,他和孫吳之間的交集也就斷了聯系。

    加之孫權並沒有重用呂蒙,他也不可能對孫權感恩戴德。

    劉闖一統北方,其勢無人可擋。

    呂蒙也分得清楚輕重,所以當劉闖流露出招攬之意後,呂蒙二話不說,便歸降了劉闖。

    聽聞劉闖相詢,呂蒙沈吟片刻後道:“若蒙主持戰局,必先誘使丞相海軍登陸,而後堅壁清野,借會稽地形與之周旋。丞相海軍強大,且組建日久。若在海上博弈,恐勝少負多。可若是上岸,丞相海軍的優勢不複,勝負恐在五五之分。”

    劉闖輕輕點頭……

    事實上,從錢唐傳來的消息,那賀齊也正是准備如此做。

    呂蒙能考慮到這些,說明他的確是用了心。

    劉闖當下不再詢問戰局,反而打聽起呂蒙這段時間的功課。呂蒙入丞相府後,劉闖就安排他隨荀彧左右。相信以荀彧的本領,一定能夠教導處一個更加出色的呂子明。

    車仗途經開陽。劉闖停留了三日。

    他此次北上。表面上看是想要巡視東萊。但實際上則存了別樣的心思。

    就在劉闖車仗向北海國行進的時候,遠在平原郡,馬超和馬岱,也正在商議未來。

    太史慈戰死,十大將出缺。

    馬超也要做出一個選擇……

    事實上,自劉闖一統北方後,馬超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尴尬。

    他是劉闖的結拜兄長。可是言及在軍中的地位,卻遠遠比不得黃忠趙雲這些人。

    北方一統後,馬超就留守于平原。

    江東之戰拉開序幕,漢中之戰也如火如荼,可是馬超卻只能隔岸觀火。這個時候,也是馬超做出改變的時候。是繼續以劉闖義兄的身份存在,超然物外,卻難有作爲?還是正式投效劉闖,成爲劉闖的手下,斬將奪旗。建功立業?馬超很糾結!

    也難怪,馬超而今的身份的確尴尬。

    他的地位很高。但實際上卻未能真正融入劉闖的班底。

    人言馬超,必言他劉闖義兄的身份;似趙雲,是劉闖的大舅子。可人言趙子龍,必稱‘趙奮威’。別看這一個小小的稱呼,卻足以表明兩人的地位。趙雲爲十大將之首,勿論在軍中還是在丞相府,都會交口稱贊。而馬超則有些麻煩,軍中將領或許對他保持尊重,但或多或少,會有些排斥……就好像他算不得軍中大將。

    “兄長,今丞相東狩,也是兄長最後機會。”

    馬岱苦口婆心勸說道:“我知道,丞相與兄長是結義兄弟,可是兄長卻從未向丞相輸誠。從某種程度而言,兄長算不得丞相部曲,又如何能夠爲軍中大將接受?

    此一時,彼一時。

    或許丞相並不在意這些,但兄長卻要表現出態度。

    向丞相輸誠,並非是低頭,而是真正融于軍中……若不然,長此以往,兄長必然被排斥于軍中。到那時候,丞相依舊會尊敬兄長,可是與兄長又有什麽益處?”

    馬超沈默不語……

    其實,馬超何嘗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他現在是‘幫助’劉闖,而非‘投效’劉闖。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現在和劉闖是平等的對話。他不是劉闖的部曲,而是劉闖的義兄,乍聽之下似乎頗爲超然。

    可實際上……

    他卻被整個劉闖的利益集團所排斥。

    是低頭,還是維持現在的局面?馬超也很猶豫。

    他本性高傲,不肯輕易低頭。但馬岱說的不錯,此一時彼一時,而今的劉闖更不是當初那個和他在許都城中結拜的無根飄萍。劉闖大勢已成,一統漢室的趨勢更是明顯。若這個時候他還不向劉闖輸誠,恐怕日後再輸誠就來不及了……

    是低頭,還是繼續驕傲?

    馬超猶豫不決。

    “丞相而今,已到了何處?”

    馬岱連忙道:“據斥候打探,丞相已近北海國。

    聽說他准備前往東萊,並且打算在不其停留數日……兄長,丞相這是在等你前去。”

    馬超苦笑一聲,輕輕點頭。

    劉闖在東萊停留,就是等他前去輸誠。

    若這次錯過,只怕日後他再無出頭之日,真的是不能放過。

    “既然如此,你立刻備好禮物,隨我前去東萊!”

    見馬超最終做出了決定,馬岱也非常高興。

    只要馬超肯低頭,那麽一切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

    對劉闖而言,此次東狩的任務,不是對江東作戰,而是梳理在過去半年時間裏,他一直未能穩固下來的局勢。沒錯,曹操死了,曹氏舊臣紛紛歸順劉闖。可這並不代表沒有隱患。

    曹氏舊臣的不安,並沒有因爲劉闖重用曹家子弟而得到緩解。

    事實上,劉闖這一次東狩,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曹氏舊臣的恐慌,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對整個北方的整合。同樣,隨著劉闖權柄日盛,在他的舊部當中,同樣存有隱患。之前一些以合作姿態而輔佐劉闖的人。也需要進行調整。比如馬超……若馬超一日不向他輸誠。劉闖就一日無法委以重任。畢竟。劉闖不可能容忍馬超擁兵自重。太史慈戰死,也給了劉闖一個機會。接下來,只看馬超的態度。

    廬江,居巢。

    周瑜露出詫異之色,看著面前的斥候道:“你方才說,張遼和郭嘉發生了沖突?”

    “正是!”

    “是何緣故?”

    “蓋因此前李典因連天大雨,道路泥濘,使得糧草未能及時送到。

    張遼對此不滿。便嚴厲斥責李典。郭嘉抵達之後,就爲李典說話,與張遼産生了沖突。三日前,都督大敗漢軍,張遼便認爲是李典延誤了戰機,未能及時接應。而郭嘉卻認爲,是張遼的布置出現疏漏,與李典無關,所以再次發生爭執。

    這次郭嘉和張遼的沖突很激烈,昨夜爭吵過後。郭嘉便帶著典滿率本部離開合肥,前往六安。不過。隨同郭嘉一同抵達合肥的太史享與蕭淩,並未隨同離去。”

    這是當然!

    太史享是太史慈之子,而蕭淩也是劉闖的舊部。

    這兩人和張遼的關系遠比與郭嘉的關系親密,怎可能跟隨郭嘉離開?

    周瑜聞聽,不由得松了口氣!

    進入三月,郭嘉來到合肥,協助張遼督戰逍遙津。

    說實話,郭嘉的到來,的確是給了周瑜巨大壓力……這個在曹操時期,便被曹操視爲左膀右臂的鬼才謀士,手段的確非同一般。郭嘉抵達合肥之後,就立刻拜訪了時居于壽春的呂範呂子衡,並說降呂範投效劉闖,協助張遼在合肥抗擊周瑜。

    這呂範,本是東吳名臣。

    在曆史上,他得孫策所重,令私客百人投效孫策,並協助孫策攻破廬江。

    後在丹陽,他先後參與了破張英于糜,奪取小丹陽、湖熟,令宛陵令討伐丹楊賊,拜都督之職。

    不過,如今由于太史慈投效了劉闖,使得呂範曆史上戰敗祖郎,說降太史慈的功勞消失無蹤,于是在孫策死後,並沒有如曆史上那般前往東吳奔喪,而是留在了壽春。呂範,這個在曆史上被嚴重低估,甚至在三國演義中一度成爲反角的文武雙全的名將,就這樣落入張遼之手。郭嘉抵達之後,很快就說降了呂範。

    並且從呂範的口中,了解到了許多關于周瑜的情況……

    隨後,又是在呂範的引介下,郭嘉拜訪了喬玄,也就是大喬和小喬夫人的父親。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裏的說法,喬國老在東吳的地位頗高。

    可實際上,喬玄兩個女兒,幾乎是被孫策和周瑜強娶,並且不是正妻,而是妾室。這樣的情況下,喬玄在江東又能有多高的地位?孫權執掌江東以後,喬玄地位越來越低。特別是在大喬夫人和孫紹被送去燕京之後,喬玄一怒之下離開江東,回到廬江老家居住。不但如此,他更因爲大喬的事情,對周瑜怨念頗深。

    縱觀整個中原,喬玄可能微不足道。

    但在廬江,喬玄以樂善好施而聞名,家境殷富,在民間聲望頗隆。

    郭嘉說服喬玄出仕,代廬江太守之職。

    喬玄這一出馬,也讓周瑜極爲尴尬,其在廬江的人脈優勢,也隨之降低了許多。

    這些都是郭嘉到來後,帶來的變化。

    而今聽聞郭嘉和張遼反目,周瑜頓感如釋重負。

    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張遼是劉闖的元從老臣,自徐州開始,便跟隨劉闖征戰遼西,席卷幽州,橫掃冀州,可謂是功勞卓著。別看張遼在十大將中排名不算靠前,可若論地位和能力,絕對屬于翹楚。也是十大將中,除甘甯和太史慈之外,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樣一個功勞卓絕,心高氣傲的人物,和郭嘉這個曹氏謀臣,必然會産生諸多矛盾。

    不過,周瑜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沈吟良久,輕聲道:“傳我命令,繼續打探,務必要確定張遼和郭嘉之間的恩怨。”

    “喏!”

    斥候告退離去,周瑜長出一口氣。

    一旁淩操卻蹙眉道:“都督,那郭嘉乃智謀之士,張遼也非是不明輕重之人。

    這種情況下,兩人怎可能輕易發生沖突?依我看,這裏面必然有詐,都督還需謹慎。”

    周瑜聞聽一笑,“將軍放心,周瑜自不會輕易上當。

    那張遼是劉闖身邊最爲器重之人,郭嘉也是曹操在世時的左膀右臂。這兩個人,都不是善與之輩,自然不可不防。不過,一個劉闖舊臣,一個曹氏降臣……曹劉而今雖然合而爲一,可當年征戰多次,難免會有恩怨。正因爲這兩人都非等閑,所以彼此間也就難以信服。若他二人真個發生了爭執,倒也不是不能夠理解。

    果真如此,則合肥之戰便有把握……

    這樣,明日將軍率部佯攻六安,且看那張遼會做什麽反應,而後咱們再做決斷。”

    淩操想了想,躬身應命。

    這個曆史上本應該在征討黃祖時,被甘甯射殺的江東悍將,而今依舊活蹦亂跳。

    且因爲他斬殺黃祖有功,更甚得孫權器重。

    目送淩操退下,周瑜緩緩坐在帥椅上。

    郭嘉、張遼……

    周瑜眼中也露出困惑之色。

    連淩操都能夠想到的事情,周瑜有怎可能想不到?只是,他而今壓力實在太大!

    劉闖屯兵廣陵,又有甘甯自海上襲掠,陸遜和劉勇兩路並進。

    可以說,江東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若不能盡快擊退張遼,返回江東,只怕江東的局勢會更加動蕩。他也在猶豫,張遼和郭嘉之間究竟是怎生狀況?若二人果真發生了矛盾,對江東而言,倒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是,這究竟是真,是假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21 22:4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