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9-11
- 最後登錄
- 2021-7-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8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9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oooyyooo 於 2015-2-27 00:42 編輯
高祖 發表於 2015-2-25 21:17
http://www.facebook.com/SuoDaJiKanBu/posts/686720531444421
《深厚密嚴經》云:「一切比丘或智者,如 ...
若單看閣下所引述的《深厚密嚴經》片語,似是合理,但尚有未明之撼。一者各宗依經不同,二者應機不同,誠如劣學前述,佛說八萬四千法,皆應機而說,故衍各宗教理不同,行法亦別,如修學藥師法門,卻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像學會騎單車的技術後,就認為騎機車、開車、騎馬、駕船、開飛機都一樣,或學會插花之後,就會畫國畫、會外語、會煮飯...終必產生矛盾之處。
《阿彌陀經》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又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又言:「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此經短短一千八百多字,何以釋尊三番勸請?
《阿彌陀經》云:「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後續「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又見淨土三經之一,有大阿彌陀經之稱的《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云:「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略釋之,如來以無盡的大悲心,哀憫三界眾生,所以才出世於此,講演教法,是為了拯救眾生苦難,惠施予真實之利。
大小二經皆是言「利」,且大經明言「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即是「成佛」之利,非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之利。
兩經相照,其理顯見,即眾生若依此教法修行,得以成佛之利,眾生若不依此修行,則難以得利。
其法罕見、殊勝超絕、其理以言喻、其易難以思議...故,釋尊於《阿彌陀經》無請自說,三番勸請。
又何以,十方諸佛同出廣長舌相、同共證誠、一切諸佛同共護念?
為擁釋尊出世之本懷,暢演淨土之教法,惠以三界眾生成佛之利。
故《阿彌陀經》云:「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若依此法修行,其利之勝,真實顯明,應法之機,總括三界、統包十方,而行法呢?即是劣學與板主所論之處,試引三經併善祖釋言如下:
善導大師《觀經疏》云:「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略釋之:除了念佛之外,所有的修行都叫作「自餘眾行」,都是好的、對的、殊勝的,但若與念佛功德相較,就比不上了。所以很多的經典中都提到念佛,讚嘆念佛、勸人念佛。
善導大師舉出了下列三本經典,為什麼只舉下列三本經典,因為都是淨土法門的正依經典,不是旁依的經典,正依是專講淨土的,旁依是順便提的、暗喻勸導的。佛應機說法,眾生根機不同、機緣不到,他就向眾生說其他的法,讓他先止惡離苦,或是教他行善得利,或教聲聞法、或教緣覺法,就像學校一樣,不同課程,不同內容,在這些教法中,多提到念佛、念南無佛、念諸佛,最終引導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程度上的不同,是釋尊的慈悲與智慧的體現。
一、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二、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三、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
「此經」所指的是《觀經》,觀經有定散二善,定善十三定觀、散善三福九品,為何言「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其他的都不說了,比如演講,到最後會有幾句話結尾,就是作重點提醒,
或是要出遠門,父母會重覆交待孩子幾句話,也是作重點的提醒,那麼《觀經》到了最後,釋尊交待什麼?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略釋之:佛告訴阿難,你要好好的照我所說的去行持,照我說的行持,就是要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觀經》總結不是定善十三觀,也不是散善三福九品,而是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又見《阿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聽聞到阿彌陀佛之後,接著就是要「執持名號」。
又見《無量壽經》同共之處:「上輩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中輩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
為什麼?因為這是釋尊出世的真正目的,就是教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簡言之:釋尊出世之因為,哀憫三界眾生,出世本懷為,令三界眾生成佛,而救度之法為,暢演淨土教法,而淨土之行為,稱南無阿彌陀佛名。
多經同共指向稱念佛名,其理鮮明,其利超絕,雖彌陀慈父久發弘願,西方淨土成就十劫,但眾生機緣不具,尤輪迴苦處無有暫息,釋尊見此大悲哀憫,為演教法特出興於世,十方諸佛同共護持,恐眾生疑重,難以信入,特出廣長舌相,同證彌陀大願成就,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釋迦金口宣說,妙法真實不虛。諸佛悲心殷重,但劣學言述粗陋,唯望稍能益於見者,之外,唯稱南無阿彌陀佛,無有言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