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1
發表於 2015-7-4 02:52:03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回     高蓋謀立慕容衝



  乙酉十年,高蓋諸將立慕容衝為帝,都於阿房城,國號西燕,改元更始元年。

  慕容衝以高蓋為大將軍,總督內外諸軍事,又以蔡文為右將軍,起兵二十餘萬。西燕王自與高蓋及蔡文大發兵馬,御駕親來攻打長安。

  時翟斌恃功驕縱,邀求無厭,又以鄴城久不下,潛有二心。

  太子寶請除之,燕王垂曰:「河南之盟,不可負也。若其為難,罪由於斌,若事未有形而殺之,人心謂我忌其功能。吾方收攬豪傑,以隆大業,不可示人以狹,失天下之望。藉彼有謀,吾以智防之,無能為也。」斌果與西秦長樂公丕通謀,事覺,垂乃殺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2
發表於 2015-7-4 02:52:32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一回     秦遣姜讓說燕王



  晉劉牢之兵至鄴,後燕王慕容垂已知苻丕求救於謝玄,遣劉牢之以兵二萬來迎,謂諸將曰:「今謝玄以劉牢之將兵二萬,來救鄴圍,若待其至,前後受敵,難以取勝,必須以計破之。」
  乃召慕容農至曰:「你可領五千兵,埋伏於城南六十里內,小林左山埠後,待晉兵到,放火燒山,彼必自亂,乘亂攻之。」
  又喚崔羌至曰:「汝可以五萬兵分佈,拒住鄴城,四門攻之,不可放其出城。」又謂慕容德曰:「賢弟可自引一萬軍前去誘敵,引晉兵過伏兵之處,盡力殺回,農與卿等夾攻,則牢之必成擒矣。」計議已定,諸將依計而行。
  至第二日,軍至小林山,眾軍停食,食訖。至日晡時,晉軍至大林山前,眾卒兵立地報曰:「前面燕軍攔住去路。」牢之遂拍馬持槍,殺奔前來,見慕容德手提鋼刀,殺過陣來。牢之迎接相戰,戰上十合,慕容德詐敗便走。牢之催軍去追,忽聽得一連三聲炮響,大林山四、五處火起,大林後鼓噪喧天。
  牢之正慌,山後丁零殺出,與牢之交鋒,戰上五合,丁零敗走。
  後軍喊起,牢之急問,軍人報曰:「後面小林山後有伏兵殺出。」正欲調兵拒戰,前面慕容德殺回,兩下夾攻,驚得劉牢之舉手無措。丁零又到,牢之又與交鬥,鬥至十合,丁零又敗。牢之拍馬加鞭,來救後軍。正遇慕容農持刀便殺過來,牢之以槍去迎,二人交戰,戰上二十餘合。牢之見晉兵被火燒死大半,回頭一看,只剩五百餘人,無心戀戰,撥開軍器,殺出重圍,走碻磝. 卻說長樂公苻丕聞晉兵到,與燕兵交戰,乃與徐成議曰:「吾守此城無益,不如乘晉燕交兵,殺出退還,再來復鄴未遲。」徐成曰:「既要還,即忙收拾軍馬起行。」丕曰:「然!」
  於是苻丕使徐成為前鋒,自為後軍,大開西門,領眾殺出。正遇崔羌,徐成接戰。苻丕領兵殺出,衝過重圍。徐成與崔羌交戰五十餘合,見苻丕離城已遠,撥開軍器,拍馬殺出,保護荷丕望長安而逃。
  卻說後燕王慕容垂見荷丕逃回長安,傳令各處收軍,自引眾官入鄴城,調兵戍守各處郡邑,出下榜文張掛,撫慰百姓,招納流散。
  卻說秦王堅聞燕王慕容垂攻鄴將陷,復宣侍郎姜讓至曰:「今鄴被困已久,你可前去說慕容垂,道我待他不薄,如何忘恩失義乎?看他如何?」讓領命曰:「臣自能措辭,不敢辱君命。」讓於是來至,鄴城已陷,遂入見慕容垂。姜讓厲色責燕王慕容垂曰:「秦王道與將軍風殊類別,臭味不同,奇將軍於一見,托將軍以斷金,奈何王師小敗,便有異圖?況秦王厚遇於君,如何今日忘恩也?依愚之見,胡不以鄴見歸,不失封侯之位,以免黎庶遭其塗炭耳!」後燕王垂曰:「汝還,善言達知秦王,道關中之地,乃吾家之基,吾故取之。昔蒙知遇之恩,縱長樂公還國,吾已報之矣。」姜讓見說不行,即辭歸。慕容農曰:「姜讓妄誕,何不殺之而放回去?」後燕王垂曰:「兩者交兵,使在其間,都各吠其主,任其還,何必殺也!」因是任姜讓自回去訖。
  卻說晉孝武帝末年,嗜酒好色,以為長夜之飲,以謝安女婿王國寶專利讒諛。謝安惡其為人,每制抑之,國寶訴於武帝,反見寵幸而疏謝安,安甚慚愧。時武帝排宴會大臣,謝安等待坐其飲。武帝命江州刺史桓伊吹笛為助樂,桓伊神色無忤,即吹為一弄,乃放笛奏帝曰:「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亦足以以韻合歌管。請以箏歌合,並臣有一奴,名李廷,善笛音妙、乞旨召進。」帝曰:「卿自召進。」於是桓伊召李廷入內吹笛,自撫箏而歌。為怨聲,其歌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見有愚患。
  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聲節慷慨,俯仰可聽。謝安聞之,泣沾襟,乃越席而就之。
  捋桓伊須曰:「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復親謝安而疏國寶焉。
  卻說謝安聞劉牢之敗於鄴城、謝玄染病,乃奏武帝詔征謝玄,收兵還鎮京口養病,待瘥復進。因此謝玄收軍,即還京口療疾。卻說慕容暐聞知慕容垂等起兵,遂與諸弟計議起兵,因與鮮卑之眾密結交,待慕容垂兵至,以為內應。事泄,秦王堅大怒,使韓晃領禁兵拘慕容暐父子及宗族數十人至,堅謂曰:「吾敬汝,如何而起此意?」慕容暐曰:「家國事重,何論意氣?」堅大怒,令人殺之,又殺鮮卑數千人,不存一個。
  時值西燕王慕容衝與大將軍高蓋、右將軍蔡文驅二十萬大兵至長安,離城二十裡安營。次日整頓軍馬,來攻長安。
  苻堅大怒,即日將兵,使韓晃為先鋒,以兵五萬出迎。西燕王衝使高蓋、蔡文二人出陣,韓晃出馬與高蓋交鋒,二人戰上三十餘合,不分勝負。秦王苻堅見韓晃贏不得高蓋,自躍馬持槍,向前夾攻高蓋。西燕王衝見秦王自出戰,又使蔡文出迎,秦王苻堅二人接著,相遇便戰,上十餘合,亦不分勝負。西燕王衝見兩軍未分勝負,急遣一千弓弩手,各帶強弓硬弩,出陣前對射秦兵。秦王堅被西燕兵射飛矢射中,滿體流血淋漓,因此抵擋蔡文不住,勒馬走回入城。韓晃見箭如雨下,亦走歸城,調兵堅守各門。
  西燕王衝見秦兵不出,縱兵暴掠。關中士民流散,道路斷絕,百里無煙。秦王苻堅大怒,忽左右奏道:「城中先有讖書《古符傳賈錄》載」帝出五將久長得。「秦王堅問群臣曰:」此書主何吉凶?「群臣奏曰:」此書分明道使陛下走出五將山避之,可免此難。「秦王堅謂群臣曰:」既如此,可留太子苻宏與韓晃守長安,朕自保家屬,與卿殺出,奔於五將山避之。「
  自是召太子苻宏至,交付與韓晃曰:「卿可保太子同守長安,吾與中山公苻詵以兵出五將山以避之,卿宜盡忠,休負於朕。」
  韓晃叩頭領命,同太子苻宏調兵保護長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3
發表於 2015-7-4 15:06:56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二回     苻堅避難五將山



  卻說苻堅與中山公苻詵以兵一萬人,開北門殺出重圍,奔走五將山去訖。西燕王衝聞秦王堅走,命諸將休追,發兵攻城,一連攻打五日。太子苻宏大驚,把守不住,急召韓晃商議,晃曰:「燕兵勢大,難以堅守,如此長安難保,不如走脫,免被所擒。」宏曰:「卿言正合我心。」因此苻宏使韓晃為先鋒,領兵至夜開城門,殺開血路而走去訖。百官文武,見太子苻宏奔走,城中無主,百僚亦各逃散。

  至次日,西燕王衝聞苻宏百官皆逃散,乃引諸將文武百官入據長安,大排宴會,封賞功臣。

  卻說姚萇因睿被燕兵所殺,懼罪逃於西川。西川豪族伊詳推其為盟主,聚得精兵三十萬人。

  忽探事細作軍人回報,西燕王衝攻陷長安,秦王苻堅逃在五將山避難。

  當伊詳言於姚萇曰:「此乃天滅秦也,明公不可錯過,今苻堅來五將山居,此處又無城郭,極易於攻。明公火速遣將,以兵圍住五將山,將秦王苻堅擒來,天下大定矣!」

  姚萇曰:「君言雖是,奈秦王是我故主,殺之不義!」

  伊詳曰:「當今之世,四海鼎沸,若執仁義,則大事去矣!苻堅肯聽王景略之言,必誅慕容垂之首,豈有今日之禍?明公何不察之!」

  姚萇從之,即喚驍騎將軍吳忠至曰:「你可率五萬鐵騎去五將山,把秦王苻堅擒來,吾與伊詳引大軍隨後接應。」吳忠領命,即出率五萬騎前來岐山縣,把五將山團團圍祝秦兵大亂,盡皆逃散,獨秦王苻堅不走,神色自若,坐而待之。俄而,吳忠率軍打上山來,苻堅不動,被吳忠執之,族屬皆被所擒。忠始令嗚金收軍,解回陝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4
發表於 2015-7-4 15:07:24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三回     姚萇執縊秦王堅



  卻說姚萇與伊詳率大隊人馬來到新平,吳忠將苻堅擒至,解見姚萇。姚萇謂苻堅曰:「陛下平素英雄,今日如何被人所執?可將傳國玉璽授我,免汝今日之死。」秦王苻堅瞋目叱萇曰:「傳國玉璽已送還晉矣,不可得也!你若殺吾,願求快刀。」姚萇又曰:「今陛下何不效為堯舜,禪位於我,我必以善待陛下,不亦善乎?」秦王苻堅曰:「吾無仁讓,汝無德受,聖賢之事,奈何擬之耶?吾求先死,汝休得饒舌!」姚萇見苻堅不屈,使人將秦王苻堅於新平佛寺縊殺之。堅時年四十八歲,在位二十七年。中山公苻詵及張夫人並自殺死。
  伊詳、吳忠二人,因勸姚萇上尊號,姚萇始自立為後秦王,改元白雀二年。萇以伊詳為丞相,以吳忠為大將軍,屯於新平。
  卻說晉會稽王道子專權,讒諛孝武帝,疏放舊臣。太保謝安恐為所讒,思以遠害之計。次日,乃入朝奏於武帝曰:「廣陵饑困,不時作亂,臣請出兵鎮撫之。」孝武帝曰:「卿乃國之元老,朕欲委以朝政,不可遠離,朕使別將去守之。」安曰:「會稽王道子有公輔之量,必能安撫社稷,何用臣為?」因此孝武帝不得已,與兵二萬,與謝安出鎮廣陵。
  卻說謝安出鎮廣陵,造築新城,領家屬盡來居之。又築埭於城北。偶及疾篤,喚子孫謝琰、謝琨至臥所,謂曰:「昔桓溫在時,吾嘗懼不全,忽夢乘桓溫之車,行十六里,見一白雞而回。吾想乘溫輿者,代其位也,行十六里止者,今經十六年也。白雞主酉,今年太歲在酉,吾疾不必起也。汝等盡忠王室,勿懷異心,負吾所志!」言訖而薨。
  於是謝琰等合室舉哀,收殮埋葬,使人入報於朝廷。孝武帝聞知謝安已薨,乃下詔諡曰:「文靖公」。先是築新城,又築埭於城北,後人追思之,取名為「召伯埭」卻說孝武帝見太保安薨,乃以會稽王司馬道子錄尚書事。
  孝武帝朝夕與道子蒱酒食肉,不理朝政,百姓無不怨之。
  卻說長樂公苻丕守鄴,被後燕慕容垂所攻走出,西赴長安,入至晉陽。使報至長安不守,秦王苻堅已死,苻丕號啕大哭而為發喪。徐成等上言曰:「既秦王崩世,殿下宜即大位,以安眾心,收集散亡之卒,而舉中興。」丕從之,乃即皇帝大位,都於晉陽,以徐成為大都督,命其招集諸兵。
  卻說後燕王垂既得鄴都,百姓潰散,城中空虛,至十二月,與群臣商議遷都於中山。乃即皇帝大位,國號後燕,改元建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5
發表於 2015-7-4 15:08:05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四回     呂光還國奪西涼



  卻說秦都督呂光既平龜茲國,又得鳩摩羅什相助,有留戀龜茲之志。羅什勸之曰:「龜茲國王尚在西地,士民歸之,君若不思東還,誠恐兵至,死無葬身之地矣。」光曰:「甚是。」

  因此呂光始傳令三軍,以駱駝二萬餘頭,及外國珍寶並珍禽怪獸千有餘品,駿馬萬餘匹,收拾東還。

  兵至涼州,涼州刺史梁熙與眾謀,閉城拒之。高昌太守楊翰曰:「光新破西域,兵強氣銳,聞中原喪亂,必有異圖,若出流沙,其勢難敵。高梧谷口險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奪其貲,彼既窮竭,可以坐制。如以為遠,伊吾關亦可拒也。度此二厄,雖有子房之策,無所施矣。」熙不聽,姜水令張統曰:「今唐公苻洛,上之從弟,勇冠一時,若奉為盟主,以率群豪,則光雖至,不敢異心。資其精銳,東合四州,掃兇殘,寧帝室,此桓、文之舉也。」熙又不聽,而反遣人殺洛於西海。呂光聞翰謀,懼不敢進,杜進曰:「熙文雅有餘,機鑒不足,終不能用。

  宜及其上下離心,速取之。「光至高昌,翰以郡降。

  至玉門,梁熙移檄責光擅命還師,遣其子胤率眾一萬拒之,光破擒之。武威太守彭濟執熙以降,光殺之。光入姑臧,自領涼州刺史。郡縣皆降,獨酒泉西郡太守索泮不下。光攻而執之,索泮不降,泮曰:「將軍受詔平西域,不受詔亂涼州,梁公何罪而將軍殺之?泮今被執,不能報仇,主滅臣死,固其宜也。」

  光皆殺之。主簿尉祜奸佞傾險,與濟同熱熙,光寵信之。祜譖殺名士十餘人,涼州人由是不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6
發表於 2015-7-4 15:08:31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五回     拓跋珪大霸牛川



  丙戌十一年,卻說乞伏國仁聚眾十餘萬,佔據關西,自稱為秦、河二州牧。史臣曰:「夫尺地閉塞,寢生雲霧,屯群凶作。自晉室遘孽,胡兵肆禍,封域無紀,干戈是務。國仁陰山遺噍,難以義服,伺我之危,長其陵暴。向使遇欽明之運,遭雄略之主,已當褫魄沙漠,請命藁街,豈暇竊憑邊郊,經綸王業者也?」
  卻說拓跋珪年二十餘歲,張恂上言曰:「大王春秋既茂,宜收中原士庶之望,以建大業,何必久居人下乎?」珪然之。
  燕鳳等大會文武於牛川,立珪為王,招集舊臣,聚納亡命,威名稍振。珪謂舊臣燕鳳等曰:「吾志在天下,恨力未及,不能復先王之志,心甚恥之。卿等有何遠策,請賜教之!」鳳曰:「殿下欲襲王位,秦王已滅,為燕所有。為今之計,莫若使人以殿下親者與燕王慕容垂為質,請命為王,願為燕藩。然後乘此聚兵積糧,則大業復成矣。」拓跋珪曰:「卿之高謀,符合我意。」因是珪使參軍叔孫建領其叔秦王拓跋觚入燕,朝見後燕王垂,奏稱北代王拓跋珪,使其叔秦王拓跋觚來為質,請命復祖王位,願為燕藩,歲納財幣。燕王垂曰:「既拓跋珪稱藩於朕,朕何不允?吾即遣使立之。」於是留秦王觚質燕,復命使與叔孫建還北,立拓跋珪為代王。由是叔孫建回,自此以後,聽從燕命。
  次日,代王因思劉顯謀害己,以燕鳳為前鋒將軍,自為後軍,以兵二十萬,來討劉顯及劉衛辰。
  劉顯聞軍人飛報,拓跋珪自立為代王,今以兵來報前仇。
  劉顯即時使人報劉衛辰,會同點起軍馬,出奔邑城來迎敵。時兩軍相遇,北代王使南部大人長孫嵩出馬,與劉顯交戰,顯舞刀便砍,長孫嵩持槍便迎。二人戰上二十餘合,劉顯氣力不加,勒馬走回本陣。
  代王珪揮兵一擊,殺得劉顯之眾大敗,十停沒去九停。劉顯以代兵勢強,引百餘數人走還原部,避於西陰。
  代王以得勝之兵,來攻劉衛辰。衛辰得劉顯書,知代王珪來,先起兵五萬來迎代軍。當時兩軍相遇混戰,衛辰親自出馬,叔孫建持刀去迎。二人交鋒,戰上十合,衛辰被建斬於馬下。
  代王招軍一擊,殺死劉兵大半,餘兵望風潰散。代王始令鳴金收軍,珪人據新平城,盡收劉衛辰之家屬皆斬之,只走了衛辰之子劉勃不見。
  卻說蠕蠕主作叛,來寇朔方。代王拓跋掛聞知,大驚急回,使左長史張兗領兵為前鋒,自為軍後,共率兵十萬,來討蠕蠕。
  蠕蠕親自出馬,張究以兵連追三百里,以糧盡收軍,見代王拓跋珪曰:「蠕蠕遠走,況又糧盡,不可久離,宜振旅還都。」
  代王珪曰:「蠕蠕不時為患,正宜乘其大敗破之,不然,後必再至。雖則糧盡,可殺馬匹為食,亦足三日之糧乎?」兗曰:「足充矣!」代王珪曰:「若足,可殺馬匹為食,率兵追之。」
  於是兗從之,與代王珪殺馬匹為食,星夜連追六百里,至廣漠赤地南林山下,趕著蠕蠕。蠕蠕見追兵至,勒馬回來,與張兗交戰,未及三合,蠕蠕之眾,各自潰散。兗乘勢驅兵掩擊破之,殺得蠕蠕只餘百餘人,走還陰山去訖。代王珪始鳴金收軍,領眾還都。因問張兗曰:「卿曹知我前說三日糧乎?」兗曰:「未知!」代王珪曰:「蠕蠕奔走數日,畜產失飲,至水必留。
  計其道程,二日足能追及,遂率輕騎奔追,出其不意,彼果驚散,故得破之。「時諸將咸曰:」大王聖策,非臣所及也。「
  張兗亦謂眾曰:「主上天資杰邁,必能囊括六合。夫遭風雲之會,不建騰躍之功,非人豪也。汝等諸君,各效忠盡力,早立大勛也。」諸將曰:「無不效命。」因此代王得取諸部馬邑之地,於是諸部士民復歸代王焉。
  卻說西燕左將軍韓延與前將軍段隨計議曰:「今燕王慕容衝驕侈日甚,臣民不安,如何而可?吾與君百戰疆場,僥倖得其京畿。彼今為帝,不顧我功臣,而自為宴樂也,吾欲殺之立君,君肯受其位否?」隨曰:「以臣殺君,大不義也,吾不欲之。」韓延曰:「君不從,久必有滅族之患。」隨曰:「吾無罪過,屢有大功,何至於此?」延曰:「韓信功高天下死於未央,君何不知?」隨被韓延一語之感,遂從之,因曰:「從卿之議。」
  於是,次日早朝,韓延領兵五百人,擁入前殿。燕王衝正登寶座,被韓延執下殺之。就推前將軍段隨上座,謂曰:「慕容衝飲酒淫樂,不堪為主,吾故殺之。今前將軍段隨,有仁有德,可為燕王,汝等大臣,各宜山呼。」時群臣驚得面如土色,無言以對,忽班部中有將軍慕容永高聲叫曰:「韓延、段隨二人,弒君大逆,公等隨吾誅此不仁之賊!」殿上階下眾文武齊聲應曰:「我等願隨將軍同誅殺此弒君之賊也!」於是慕容永先行,眾文武一擁而入後宮,各取兵器,殺出前殿。慕容永直奔韓延,韓延接旁軍人手中蛇矛來迎,二人步戰,戰未五合,慕容永砍殺韓延。段隨看韓延死了,自見其事不成,乃引五百甲土,殺出內門,引部下之兵,出城逃奔外國去訖。慕容永見段隨走了,恐其為患,率鮮卑男女一萬人,離長安而往據河東。
  慕容衝之舊臣,推永為河東王,招集離散之兵,要復舊號,因是長安空虛,無人守之。
  卻說後秦王姚萇聞慕容永以眾往河東,長安空虛,乃領文武百官士民人等,離安定徙都長安,即皇帝大位,國號大秦。
  立其子姚興為皇太子,改元建初,改以長安為常安。禮聘先秦舊臣,同輔國政,因此權翼等亦被請到,姚萇拜為太常。姚萇性單率,群下有過,常面辱罵。時權翼諫曰:「陛下弘達自任,不修小節,有高祖之量,然輕慢之風,所宜除也。」後秦王萇曰:「此吾之性也,吾於虞舜之美,未有並長;漢祖之短,已收其一,不聞讜言,安知過也?」自是萇始改過焉。
  卻說西燕河東王慕容永,聞苻丕稱帝於鄴,乃問右將軍胡仁曰:「吾聞苻丕稱帝據鄴,欲攻討之,卿議可否?」仁曰:「苻丕兵不滿萬,將五百人,若討之如探囊取物,手到便擒,何難之有?」永曰:「依卿所料,必可得也。」於是慕容永使胡仁為將,自為後隊,引兵一萬,殺奔鄴來,直至城下下寨。
  苻丕大驚。次日,自為將,引兵一萬出城,與永交鋒,二人戰不五合,苻丕抵敵慕容永不住,而走至南,被燕將馮該以兵出迎斬之,其兵俱各潰走。慕容永收兵入城,見內空虛,不堪居止,乃領眾進據長子城。胡仁勸其即位,永始據長子城為都,即皇帝大位,復號西燕。
  八月,袍罕諸氏以河州刺史衛平衰老,議欲廢之。會七夕衛平宴諸氏,啖青抽劍而前曰:「天下大亂,非賢主不可濟!
  衛公老矣,宜返初服。狄道長苻登,王室之族,智略雄明,請共立之。有不同者,即下異議!「青乃拔劍攘袂曰:」不從者,即斬之!「眾皆從之。於是推登為雍、河二州牧,率眾五萬下隴東,攻南安,拔之,稱為南安王。十月,秦南安王登,乃丕之族子,聞苻丕被害,代為發喪。其部下大將王城等,乃立壇於隴東,招集離散,謀集秦之舊臣軍士,復以苻登即皇帝大位,國號大秦,改元太初元年。
  初,涼州張天錫,秦攻之而敗南奔也。秦長水校尉王穆匿其世子張大豫,與俱奔河西,至是魏安人焦鬆聚兵迎大豫,攻逼昌鬆,進拔姑臧。王穆曰:「呂光城完糧足,甲兵精銳,不如席捲嶺西,礪兵積粟,然後東向,不及斯年,光可取也。」
  大豫不從,乃自稱涼州牧,使穆說諭嚴西諸郡,皆起兵應之,保據楊鳴而已。
  三月,燕王垂欲延文昭段後於別室,而以藺後配享太祖,議者皆以為當然。博士劉詳、董諡曰:「堯母為帝嚳妃,位第三,不以子貴陵姜嫄,文昭後宜立別廟。」垂怒逼之曰:「何如不可?」詳、諡曰:「主上所欲為,無問於臣,臣按經奉禮,不敢有二。」垂不復問而卒行之。又以可足渾後傾覆社稷,追廢之;尊烈祖昭儀段氏為景德皇后,配享太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7
發表於 2015-7-4 15:08:58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六回     代王會議國號魏



  丁亥十二年春正月,卻說秦王登立世祖苻堅神主於軍中,載以輜駢,衛以虎賁,凡所欲為,必啟主而後敢行。兵五萬東擊後秦,將士皆刻鉾、鎧為「死」、「休」字,每戰以劍矟為方圓大陣,如有厚薄,從中分配,故人自為戰,所向無前。
  苻登既克南安,夷、夏歸之者三萬餘戶,遂進兵攻後秦王姚萇之弟姚碩德於秦州。萇聞知,自以兵五千往救。登與萇戰,大敗之。啖青以弓射萇,中萇臂上,姚萇乃走保上邽城。碩德統其眾以拒之。秦尚書寇遺保、渤海王苻懿,自苻丕下邳城之敗,走來南安,見南安王苻登。登大悅,即與諸僚議,要立懿為主。懿乃丕之子也。諸將曰:「渤海王年幼,未堪多難,非大王不可為也,何必讓之?」於是登自即大位,而置百官。遣使以苻纂為大司馬,封魯王。初,苻纂自長安奔晉陽,襄陵之敗奔丕城,至是秦王苻登遣使拜纂大司馬,封為魯王。纂怒曰:「渤海王先帝之子,南安王何以不立而自立乎?」長史王旅諫曰:「南安王已立,理無中改,今寇虜未平,不可宗室中自為仇敵也。」纂乃受命。於是盧水胡彭沛谷、新平羌雷惡地等皆附於纂,有眾十餘萬人。
  卻說濟北太守溫詳屯東河,燕王垂觀兵於河上,分兵擊之。
  詳奔彭城,其眾皆降。垂以太原王楷為兗州刺史,令其以兵鎮之。初,垂在長安時,秦王堅嘗與之交手語。冗從僕射光祚言於堅曰:「陛下頗疑慕容垂乎?垂非久為下者。」及取燕取鄴,祚奔晉,晉以為河東郡守。至是,懼燕勢大,不敢拒戰,又詣燕軍降,垂見之流涕曰:「秦王待我深,吾事之亦盡,只為公進讒言,秦王猜忌,吾懼死而負之,每一念之,中宵不寐。」
  祚亦悲慟,賜祚金帛,祚辭。垂曰:「卿復疑耶?」祚曰:「臣昔者惟知忠於所事,不意陛下至今懷之,臣豈敢逃其死!」
  垂曰:「此卿之忠,固吾之所求也,前言戲之耳!」待之彌厚。
  時垂之子慕容柔及孫慕容盛及慕容會,皆在西燕長子城。
  盛謂柔、會曰:「主上中興,東西未一,吾屬居嫌疑之地,為智為愚,皆將不免,不若以時東歸,何為坐待魚肉也?」遂相與亡歸見垂,垂問盛曰:「長子人情如何?」盛曰:「西京擾擾,人有東歸之志,若大軍一臨,必投戈而來,若孝子之歸慈父也。」後歲餘,西燕果殺垂子孫無遺者。
  卻說代王拓跋珪大會文武,商議國號。清河郡武城人崔宏上言曰:「三皇五帝之立號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國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諸侯,及聖德既隆,萬國宗戴,稱號隨本,不復更立。雖商人屢徙,改號曰殷,然猶兼行,不廢始基之號。國家雖統北方廣漠之土,逮於陛下,應運龍飛,雖曰舊邦,受命維新,以是登國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亦奉進魏號。夫魏者,大名州之上國,斯乃革命之征驗,利見之玄符也。
  臣愚以為宜號為魏也。「因此代王從之,自是改為魏國,稱為魏王。代王拓跋珪既改稱為魏王,因問群臣曰:」治天下之道,何者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尚書右兵中郎李先上曰:」惟經書,三皇五帝政化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魏王珪曰:」既若此,朕集天下書籍如何?「先曰:」陛下欲聚亦不難。「於是魏王大集天下經籍。
  是時,後秦王萇遣太子姚興寇魏,軍至柴壁,報入魏來。
  魏王珪問先曰:「今聞後秦遣其子姚興犯境,朕欲自以兵去討,卿有何策,以教寡人?」先上計曰:「兵以正合,戰以奇勝。
  今聞姚興欲屯兵天渡,利其糧道。大王以兵及其未到,可遣奇兵以邀天渡、柴壁左右,嚴設伏兵,備其表裡,姚興欲進不得,住又乏糧。夫高者為敵所棲,深者為敵所囚,兵法所忌,今興居之,可不戰而取也。「魏王珪從其計,命叔孫建領精兵五萬,先入天渡邀興戰,又使長孫嵩、張兗二人,各以兵二萬埋伏柴壁左右,絕其糧道。
  時,興兵大至天渡,與叔孫建戰,建詐敗退一百里餘。姚興與伊詳等以兵追過伏兵之所,興欲前進,被叔孫建塞守險隘,不能得入;欲屯住,又被長孫嵩等伏兵絕其糧道。姚興勢窮,乃率大眾殺出,退後還都,被叔孫建三路兵出,殺得秦兵大敗而回去訖。魏王收兵重賞李先。魏王珪密有圖燕之志,遣太原公儀奉使至中山,探知虛實。還,言於珪曰:「燕王衰老,太子闇弱,范陽王自負才氣,臣料燕王若歿,內難必作,此時乃可圖也!今則未可。」珪喜,從之。
  後秦王姚萇遣姚方成攻拔胡嵩壘,執嵩數之:「於何不降?」嵩罵曰:「汝姚萇罪當萬死,先帝赦之,授任內外,榮寵極矣。乃不如犬馬識所養之恩,親為大逆,羌輩豈可以人禮期也?何不速殺我,早見先帝,取萇於地下治之。」方成怒,斬嵩三段,坑其士卒。方成還白後秦王萇,萇乃掘秦王堅屍,鞭撻剝裸,薦之以棘,坎土而埋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8
發表於 2015-7-4 15:09:23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七回     呂光考核殺尹興



  戊子十三年正月,卻說涼州刺史呂光,聞秦王苻堅為姚萇所害,及聞金華縣縣令申報,麒麟出於其邑,百獸從之。光以為祥瑞,大赦境內,乃自即三河王位,國號麟嘉。
  呂光既即王位,命張掖督郵傅曜考核屬縣,巡察清污。時丘池令尹興貪贓酷刑,聞呂光使傅曜考核諸縣,來至丘池。尹興恐其察報與光,見罪不便,乃接入南亭安下。至夜使腹心人刺殺之,以其屍投空井中。傅曜冤魂不散,每夜來托夢於三河王呂光曰:「臣乃張掖小吏,蒙遣按核諸縣,而丘池令尹興贓狀狼藉,懼臣察出報大王,殺臣投於南亭空井中,衣服屍骸,現在井中。」呂光驚覺,而猶見傅曜,久之乃滅。次日使人去南亭空井中,尋覓屍首,果在井中,使人即搬傅曜屍首回報呂光。光大怒,又使人召丘池令尹興,縛至殺之。因是官吏奉職,不敢酷刑。
  初,光之定涼州也,杜進功居多,貴寵用事,群僚莫及。
  時光甥石聰自關中來,呂光問之曰:「中州人言我為政如何?」
  聰曰:「但聞有杜進者,不聞有呂光。」光由是忌進,使人密殺之。他日與群僚語及政事,參軍段業曰:「主公用法太峻。」
  光曰:「吳起無恩而楚強,商鞅嚴刑而秦興。」業曰:「吳起喪其身,商鞅亡其家,皆殘酷之致也。明公慕之,豈此州士民之所望哉!」光因此改容謝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9
發表於 2015-7-4 15:09:50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八回     秦王登與後秦戰



  己丑十四年,後秦王萇以秦戰屢勝,謂秦軍中刻秦王像奉祀,而得秦王堅之助,乃亦於軍中立堅像禱之曰:「新平之禍,臣為兄姚襄報仇耳,且陛下命臣以龍驤建業,臣豈敢違之?」
  時秦王登升將樓,遙望見,大聲謂之曰:「為臣弒君而立像求福,庸有益乎?」因大呼曰:「弒君逆賊姚萇,何不自出!吾與汝決死戰!」萇不應,久奉之,以軍未有利益,乃斬像首以送秦。至是秦王苻登留輜重於大界,自將輕騎攻安定,諸將勸萇出與決戰。萇曰:「與窮寇爭勝,兵家之忌也,吾將以計取之。」乃留兵守安定,夜率騎三萬襲登大界,克之,擒名將數十人,掠男女五萬口。
  苻登皇后毛氏,美而勇,善騎射,見後秦兵入其營,猶彎弓跨馬,率壯土力戰,殺七百餘人,眾寡不敵,為後秦所執。
  萇即將納之為後,毛氏罵且哭曰:「姚萇逆賊,汝既殺天子,又欲辱皇后,皇天后土,寧容汝乎!」於是萇殺之。諸將欲因秦軍駭亂擊之,萇曰:「登眾雖亂,怒氣猶盛,未可輕也!」
  遂止。登來復收餘眾,屯堡中,不出。
  卻說晉帝既親政事,威權己出,有人主之量。已而溺於酒色,委政於瑯玡王道子,道子亦嗜酒,旦夕與帝以酣歌為事。
  又崇尚浮屠,窮奢極費,所親昵者,皆蚶姆僧尼。近侍弄權,交通請托,賄賂公行,官爵濫雜,刑獄謬亂。尚書令陸納望宮闕歎曰:「好家居,織兒欲毀壞之耶?」左衛將軍許營上疏曰:局吏、衛宮、僕隸、婢兒,皆為守令,或帶內職;僧尼乳母,兢進親昵,悉受貨賄;輒使臨官,政教不均,暴濫無罪。
  且佛者,清靜玄虛之神,今僧尼於五戒佛法,尚不能遵。而流俗兢加敬事,以至侵漁百姓,取財為惠,亦未合佈施之道也。
  疏奏不剩道子勢傾中外,帝漸不平。侍中王國寶以讒佞有寵於道子,諷八座啟道子宜加殊禮,群臣無敢言者。護軍車胤曰:「此乃成王所以尊周公也,今主上當陽,豈得為此?」乃稱疾不署。
  疏奏,帝大怒,而嘉胤有守。中書侍郎范寧、徐邈為帝所親信,數進忠言,皆補闕失,指斥奸黨。國寶,寧之甥也,寧尤疾其阿諛,勸帝黜之。國寶遂與道子譖寧,出為豫章太守。寧臨行上疏曰:今邊烽不息,而倉庫空匱。古者使民,歲不過三日,今之勞擾,殆無三日之休。至有生兒不及舉養,鰥寡不敢嫁娶,臣恐社稷之憂,厝火積薪,不足喻也。
  又言:中原士民流寓江左,歲久安業,謂宜正其封疆,戶口皆以土斷。又,人欲無涯,奢儉由勢。今者並兼之室,亦多不贍。
  蓋由用之無節,爭以靡麗相高故也。禮,十九為長殤,以其末成人也。今以十六為全丁,十三為半丁,傷天理,困百姓。謂宜以十九歲為全丁,十六歲為半丁,則不為夭折,生長滋矣。
  帝多納用之。
  寧在豫章,遣十五議曹下屬城彩求風政,並吏假還,訊問官長得失。徐邈與寧書曰:足下聽斷明允,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貪,而人聽不惑矣,豈須邑至裡詣,飾其游聲哉!非徒不足以增益,乃蟲魚之所資也。豈有善人君子而乾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自古以來,欲為左右耳目者,無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讒諂並進,善惡倒置,可不戒哉!足下慎選綱紀,必得國士以攝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案;又擇公方之人以為監司,則清濁能否,與事而明。足下但平心而處之,何取於耳目哉?昔明德馬後未嘗顧左右與言,可謂遠識,況大丈夫而不能免此乎?
  寧好儒學,性質直,常言王弼、何晏之罪,深於桀紂,或以為貶之太過。寧曰:「王、何蔑棄典文,幽沉仁義,游辭浮說,波蕩後生,使縉紳之徒,翻然改轍,以至禮壞樂崩,中原傾覆,遺風餘俗,至今為患。紂縱暴一時,適足以喪身覆國,為後世戒,豈能回百姓之視聽哉!故吾以為一世之禍輕,歷代之患重,自喪之惡小,迷眾之罪大也。」
  瑯玡王道子恃寵驕恣,帝漸不能乾,欲選時望為藩鎮,以潛制之。問於太子左衛率王雅,曰:「吾欲用王恭、殷仲堪,如何?」雅曰:「恭風神簡貴,志氣方嚴;仲堪謹於細行,以文義皆稱,然皆峻狹自是,乾略不長,天下無事,足以守職;若其有事,必為亂階矣。」帝不從,使恭鎮京口。
  庚寅十五年春二月,後秦王萇與秦王登相持日久,心生一計:埋伏兵於壕邊,使人持書詐降,迎登入城殺之。於是使人去見秦王登,許接其入城,開門納之。登將從之,將軍雷惡地在外聞知,馳騎見登曰:「萇多詐,不可聽也。」登乃止。萇聞知,謂諸將曰:「此羌見登,事不成矣。」登亦以惡地勇略過人,憚欲殺之。惡地竊知,乃降於後秦王萇,萇重用之。秦王登與諸將曰:「後秦姚萇兵勢已衰,宜急攻之。」將軍魏揭飛曰:「臣請一軍攻其後,大王使揭飛一人以兵擊其前,則萇成擒矣。」登從之,只揭飛以兵來攻。
  後秦將姚當屯於杏城,將軍雷惡地反,欲應之,同攻李潤。
  後秦王萇欲自擊之。群臣曰:「陛下不憂六十里苻登,乃憂六百里魏揭飛,何也?」萇曰:「登非可猝滅,吾城亦非登所能猝拔。惡地智略非常,若南引揭飛,東結董成,得杏城李潤而據之,長安東北非吾有也。」言訖,乃潛引精兵一千六百赴之。
  揭飛、惡地引兵數萬,氐胡赴之者首尾不絕,見後秦兵少,悉眾攻之。萇固壘不戰,示之以弱。潛遣騎二百,出其不意,彼兵擾亂。萇縱兵擊之,斬揭飛及殺其將士萬餘,惡地復握兵柄,待之如初。命姚方成於所營之地,每柵孔中,樹一旗,以旌戰功。歲餘,問之,方成曰:「營地太小,以廣之矣。」萇曰:「吾自行兵以來,與人戰,未有如此之快,以千餘兵破三萬之眾,營地雖小狹,豈以大為貴哉!」
  時馮翊人郭質起兵於廣鄉,移檄三輔,曰:「姚萇凶虐,毒被神人,吾屬世蒙先帝之仁,非常伯、納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孫也,與其含恥而存,孰若陷首而死?」於是,三輔壁壘皆應之。獨鄭縣人苟曜不從,聚眾數千附於後秦擊質,質走洛陽去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80
發表於 2015-7-4 15:10:18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九回     後秦王還斬苟曜



  辛卯十六年五月,秦王登及後秦王萇相持,苟曜密使人見秦王登,許為內應。登以兵自曲牢赴之,軍於馬頭源。後秦王萇率眾逆戰,登擊破之,斬其右將軍吳忠。萇收欲復戰,姚碩德曰:「陛下慎於輕戰,是以大敗。每欲以計取之,今戰失利而更前,何也?」萇曰:「登用兵遲緩,不識虛實,今輕兵直進,此必苟曜與之有謀而來也,緩之則其謀得成,故及其未合,擊之必勝。」遂進兵復戰,登大敗,退兵屯於郿城。
  秦王登退屯,後秦王萇如陰密以拒之,謂太子興曰:「苟耀聞吾北行,必來見汝,稱彼詐降苻登之事,欲來惑汝,汝執誅之。」萇既行,曜果至長安,興誅之。
  萇進兵,敗登於安定城東。登退據路承堡。萇置酒高會,諸將皆曰:「若值魏武王,不令此賊至今,陛下將牢太過耳!」
  萇笑曰:「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長八尺五寸,臂長過膝,人望而畏之,一也;將十萬之眾,望麾而進,前無橫陣,二也;溫古知今,講論道藝,收羅英儒,三也;董率大眾,人盡死力,四也。所以得建立功業,驅策諸賢者,正望算略中一片耳!」
  壬辰十七年三月,燕王垂以兵五萬擊翟钊,翟钊大驚,又以兵一萬來拒。垂又遣使求救於西燕。西燕王永問於群臣,尚書郎鮑遵曰:「今垂、钊相持,不可與解。使兩寇相弊,吾乘其後,此卞莊子之策也。」侍郎張騰曰:「垂強钊弱,何弊之乘?不如速救之,以成鼎足之勢。今我引兵趨中山,晝多設疑兵,夜多設火炬,垂懼必而自救。我衝其前,钊躡其後,此大妙之計,不可失也。」永曰:「遵言是也。」遂不從騰議。
  時垂軍至黎陽,臨河欲濟,钊乃列兵南岸以拒之。垂遣別將將兵,虛屯為疑,乃自徙營就西津。去黎陽西四十里,計為牛皮船百餘只,偽列兵仗;溯流而上。钊引兵趨之,垂潛遣王鎮等自黎陽津,夜以牛皮船濟,營於河南北,立營成列。钊還攻垂,垂命堅壁勿戰。钊兵往來大喝,攻營不拔,將引兵退去。
  鎮等率兵出戰,慕容農自西津濟以兵夾攻,大破之,盡獲其眾及所統七郡三萬餘戶。钊命長子降西燕,歲餘謀反,後被慕容永所殺。垂以章武王宙鎮滑台,崔蔭為司馬。蔭明敏強正,善規諫,宙甚憚之,簡刑法,輕賦役,流民歸之,戶口滋息。
  卻說晉殷仲堪雖有時譽,資望猶淺,到官好行小惠,綱目不舉。南郡公桓玄負其才,以雄豪自處,朝廷疑而不用,年二十三,始拜洗馬。玄嘗詣瑯玡王道子,值其酣醉,張目謂眾客曰:「桓溫晚途欲作賊,云何?」桓玄伏地汗流不能起,由是不自安,而切齒於道子。後出補義興太守,鬱鬱不得志。歎曰:「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遂棄官歸國,上疏自訟,不報。桓氏累世臨荊州,玄復豪橫,士民畏之。嘗與仲堪廳事前戲馬,以矟擬仲堪。參軍劉邁曰:「馬矟有餘,而精理不足。」
  玄不悅,既出,仲堪謂邁曰:「卿狂人也。玄必使人殺卿,卿宜避之,我豈能相救耶?」仲堪即使邁避去,玄果使人迫之不及矣。征虜參軍胡藩過江陵,見仲堪曰:「玄志奢侈狂妄,君侯待太過,非計也。」藩內弟羅企生為仲堪功曹,藩謂曰:「殷侯倒戈授人,必及於禍,君不早去,悔無及矣!」羅企生遂同藩而歸。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16:1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