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1
- 最後登錄
- 2023-12-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9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4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去看流星雨 於 2018-8-21 10:21 編輯
睜眼說實話 發表於 2018-8-21 07:32
阿羅漢都已經證涅槃,妳還在懷疑:阿羅漢懂五蘊皆空嗎?
不懂五蘊皆空,能入涅槃嗎?
師兄安好
也許我們不應該再討論下去了,末學一直認為討論是為增長饒益,不是為勝出。
但師兄已經有點執著了,末學德薄,無法增益,所以說聲抱歉。
關於此段,師兄片段解釋,與原文意境相差甚大。
整句原文是:
於一切法無所得時,則如實見一切法空,謂如實見四諦所攝及所不攝諸法皆空。
此對應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但與師兄要表達的差異甚大。
整段原文如下: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無有少法不如實見。於一切法如實見時,於一切法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得時,則如實見一切法空,謂如實見四諦所攝及所不攝諸法皆空。
因為本篇甚有深意,讓人感動。也清楚地說明大乘法與小乘法的差異,但可能此時有時間及心意願讀的大德很少,所以分短長逐漸帶入。
整篇原文如下:
「是菩薩摩訶薩於此所說菩提分法,無間無缺修令圓滿。既圓滿已,便能引發近助菩提金剛喻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無失壞,無失壞故,令諸有情解脫生死證得常樂清涼涅槃。」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佛證無上正等覺已,為得諸趣生死法耶?」
佛言:「不爾!」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佛證無上正等覺已,為得黑業、白業、黑白業、非黑白業耶?」
佛言:「不爾!」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佛不得諸趣生死及業差別,云何施設此是地獄乃至人、天,此是種性乃至如來分位差別?」
佛告善現:「諸有情類自知諸法自相空不?」
善現對曰:「不也!世尊!」
佛告善現:「若諸有情自知諸法自相空者,諸菩薩摩訶薩便於無上正等菩提,不應求證方便善巧,拔諸有情惡趣生死。以諸有情不知諸法自相空故,輪迴諸趣受無邊苦。是故菩薩從諸佛所聞一切法自相空已,為欲饒益諸有情故,求證無上正等菩提,方便善巧拔諸有情惡趣生死。
「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常作是念:『非一切法實有自相,如諸愚夫異生所執。然彼分別顛倒力故,非實有中起實有想,於無我中起於我想,廣說乃至無見者中起見者想。又無色中起於色想,無受、想、行、識中起受、想、行、識想,廣說乃至無無為中起無為想。如是分別顛倒力故,非實有中起實有想,虛妄執著倒亂其心,造身、語、意善、不善業,不能解脫惡趣生死,我當拔濟令得解脫。』是菩薩摩訶薩作此念已,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以諸善法攝在其中,無倒修行諸菩薩行,漸次圓滿菩提資糧。菩提資糧得圓滿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為諸有情宣說開示分別建立四聖諦義,謂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復以一切菩提分法,攝在如是四聖諦中。復依一切菩提分法,施設建立佛、法、僧寶,由此三寶出現世間,諸有情類解脫生死。若諸有情不能歸信佛、法、僧寶,造作諸業輪迴諸趣受苦無窮故,應歸依佛、法、僧寶,勤求自他利益安樂。」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為由苦、集、滅、道聖諦,諸有情類證般涅槃?為由苦、集、滅、道聖智,諸有情類證般涅槃?」
佛告善現:「非由苦、集、滅、道聖諦,諸有情類證般涅槃;非由苦、集、滅、道聖智,諸有情類證般涅槃。善現!我說四聖諦平等性即是涅槃,如是涅槃非由苦、集、滅、道諦證,非由苦、集、滅、道智證,但由般若波羅蜜多證平等性名證涅槃。」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等名為四聖諦平等性?」
佛告善現:「若於是處,無苦、集、滅、道諦,無苦、集、滅、道智,名四聖諦平等之性,此平等性即四聖諦。所有真如廣說乃至不思議界,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無失壞、無變易,如是名為四聖諦平等性。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欲隨覺此四聖諦平等性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若能隨覺此四聖諦平等性時,名真隨覺一切聖諦,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欲隨覺此四聖諦平等性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若能隨覺此四聖諦平等性時,名真隨覺一切聖諦,不墮聲聞、獨覺等地,趣入菩薩正性離生?」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無有少法不如實見。於一切法如實見時,於一切法都無所得。於一切法無所得時,則如實見一切法空,謂如實見四諦所攝及所不攝諸法皆空。如是見時,能入菩薩正性離生。由能入菩薩正性離生故,便住菩薩種性地中。既住菩薩種性地中,則能決定不從頂墮,若從頂墮應墮聲聞或獨覺地。是菩薩摩訶薩安住菩薩種性地中,起四靜慮及四無量、四無色定。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奢摩他地,便能決擇一切法性,及能隨悟四聖諦理。爾時,菩薩雖遍知苦而能不起緣執苦心,雖永斷集,而能不起緣執集心,雖能證滅而能不起緣執滅心,雖能修道而能不起緣執道心。但起隨順、趣向、臨入菩提之心,如實覺知諸法實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