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4-12
- 最後登錄
- 2023-9-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64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老奸是誰 於 2017-12-24 18:29 編輯
各位菩薩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昨天忙,今天懶!!我等等把下面幾題講一講!,然後再一次全部更新題目
三、維摩詰所說經::""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請與達摩悟性論:::""貪嗔癡即菩提性""這句話一併解說。
維摩詰經所講的淫怒癡,就是貪嗔癡,淫是放縱慾望的意思,不是單單指男女淫慾,所以這裡的淫是指貪欲。
為什麼貪嗔癡即菩提性??這個,我以前講過,你學佛,就有點像是煮菜,而戒,是保護初學者不受到傷害。我們初學佛的人,還沒有學會煮好一道菜,就要先學會用刀子,用瓦斯爐,用火,用烤箱、用電等等,各種危險的東西。你還不懂之前,告訴你不要隨便玩插頭,不要隨便點火,不要亂拿刀子玩,這就是戒!等妳學會了,刀法、用火,用電,菜譜,各種火候的控制。那個火、電源、刀子、爐具等等,就像是貪嗔癡,你用得不好,就會傷害你自己,甚至會傷害身邊許許多多的人。但你用得好,就會變成利益眾生,變成有用的東西,變成可以煮出好吃的菜餚。自性裡面本自俱足的力量,端看你怎麼用。用不好,用錯了,就是煩惱,就是貪嗔癡;用得好,就是智慧,就是菩提,就是般若。煩惱即菩提,貪嗔癡即菩提性,我用比較簡單白話的解釋,這樣大家就容易懂。
佛為了眾生老是不會用,沒學好,所以告訴你,先遠離那些火啊、電源啊、刀子啊,先看看食譜(經典),先學學怎樣用啊!!。聽懂老師的講解,慢慢學會怎樣運用,你會用了,就是解脫,就是智慧。增上慢人就是那些明明還不會煮菜,結果看了幾本食譜就以為自己很厲害的那些人。佛就說,你們先不要去碰那些危險的東西吧!先學學菜譜再說。菜譜上跟你講怎樣切,火力大小,烹調時間,加減那些佐料,烤幾分鐘,烤箱的上火多少度,下火多少度,是要烤到金黃,還是略帶焦脆。先搞清楚再來開始用火啊、電啊、刀啊,先從最簡單的太陽蛋、蛋炒飯、炒青菜、青菜豆腐湯開始.....於是基礎的食譜(阿含經)就出現了!!你一開始就去學法華,學金剛經,學華嚴經,那就好像不會做菜的人,一開始就想去煮滿漢全席一樣,光整理菜單食材就可以整死你。
四、維摩詰所說經::””菩薩云何觀於眾生。維摩詰言…..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惱習。
維摩詰經裡面說,菩薩的眼裡,眾生是什麼樣子呢??佛的眼中,眾生是佛,但不是現在,而是未來佛,是還沒有成佛的佛。菩薩的眼裡,看到的眾生,也大概是一樣的,是還沒有成就的各種樣子。所以呢,菩薩看到眾生,就好像是還沒有破身見的須陀洹,本來須陀洹一定要破身見才是,但眾生還沒有破身見,所以他還是眾生,菩薩眼中看到的眾生,就像是一個還沒有破身見的須陀洹。同理,阿那含不會再到人天投胎,但菩薩眼裡的未悟眾生,就好像是還會入胎的阿那含;本來阿羅漢已經貪嗔癡三毒俱斷了,但菩薩眼中的眾生,就像是還有三毒煩惱的阿羅漢;本來菩薩不會再有貪心嗔恚,更加不會再破戒;而菩薩眼中的眾生,就好像是一個還有貪心嗔恚,還會破戒的菩薩;本來佛已經妄想分別執著俱斷,連煩惱習氣都沒有了,而菩薩眼中的眾生呢,就像是還有煩惱習氣的佛一樣。
因為菩薩知道眾生總有一天會證果,知道眾生跟自己一樣是平等,所以菩薩會以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因為菩薩了解一切眾生與自己都是同一個法身,所以菩薩的眼中,一切眾生都是須陀洹。都是阿那含,都是阿羅漢,都是菩薩,都是佛,只是還有種種障礙而尚未證果而已。
不要以為我點名叫人,就是對他們不好!!相對的,讓他們自己去思考思考,才會有所體會。所謂慈悲,來是慈悲,去是慈悲,讚是慈悲,罵是慈悲,給予是慈悲,剝奪也是慈悲,端看其心,而非其行。金剛菩薩身後有大悲智火,雖然現憤怒相,也不過是以憤怒相行慈悲事,望眾生不要再犯錯,不要再愚痴。
五、六祖壇經::五祖弘忍大師說::"""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這句話,大意為何??
這題,很簡單,真心不用想,我已經講了很多遍了,真心起用如鏡照物,即照即應。所以見性的人,遇到什麼狀況都會當下明瞭,不論在什麼的境界中,都有這樣的本事,所以即便是拿著刀子上戰場,他的真心也一樣不為外境所動,即照即應。
七、六祖壇經::""師言::大眾,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
請問這句,當如何解??
這個題目,跟八識相應。眼耳鼻舌身是五根,意是第六根,心是第七識;性就是自性、佛性,第八識。第八識是主要的識,就像八識規矩誦裡面講的,""去後來先做主公"",人死的時候,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入胎的時候,第八識最先進入。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這五根,加上意,就會跟外界接觸而生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境而生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第八識在,則王就在,性不在,則王就不在,這是強調第八識真心的重要,強調佛性的重要。性在,身心存,因為你還活著;性(第八識)去,身心壞,因為你已經死了,其他七識早就離開身體了,等到第八識也離開,你的身體就開始腐爛敗壞了。
這段最主要講的是第八識真心的重要性!!強調佛性(自性)的重要,因為禪宗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所以找到自性最要緊。
好啦!簡單講完了,沒題目了!!!
南無阿彌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