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692|回覆: 1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俠仙俠] [石玉昆] 三俠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27 14:45: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三俠五義  作者:石玉昆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雲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台奏管絃。

天下太平元事日,鴦花無限日高眠。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火影鳴人 + 10 + 10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0  SOGO幣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4-3-27 14:47:05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一回設陰謀臨產換太子奮俠義替死救皇娘

詩曰: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雲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台奏管絃。

天下太平元事日,鴦花無限日高眠。

話說宋朝自陳橋兵變,眾將立太祖為君,江山一統,相傳至太宗,又至真宗,四海昇平,萬民樂業,真是風調雨順,君正臣良。

一日,早朝,文武班齊,有西台御史兼欽天監文彥博出班奏道:“臣夜觀天象,見天狗星犯闕、恐於儲君不利。恭繪形圖一張,謹皇御覽。”承奉接過,·陳於御案之上。天子看罷,笑曰:“朕觀此圖,雖則是上天垂象,但朕並無儲君,有何不利之處?卿且歸班,朕自有道理。”早期已畢,眾臣皆散。

轉向宮內,真宗悶悶不久,暗自忖道:“自御妻薨後,正宮之位久虛,幸有李、劉二妃現今俱各有娠,難道上天垂象就應於她二人身L不成?”才要宣召二妃見駕,誰想二妃不宣而至,參見已畢,跪而奏曰:“今日乃中秋佳節,妾妃等已將酒宴預備在御同之內,特請聖駕今夕賞月,作個不夜之歡。”天子大喜,即同二妃來到園中,但見秋色蕭蕭,花香馥馥,又搭著金風瑟瑟,不禁心曠神怕。真宗玩賞,進了寶殿,歸了御座,李、劉二妃陪恃。宮娥獻茶己畢。

大多道:“今日文彥博具奏,他道現時夭狗星犯闕,主儲君不利。朕雖乏嗣,且喜二妃俱各有孕,不知將來誰先誰後,是男是女。上天既然垂兆.朕賜汝二人工璽龍袱各一個,鎮壓天狗衝犯;再朕有金九一對,內藏九曲珠於一顆,繫上皇所賜,無價之寶,朕幼時隨身佩帶,如今每人各賜一枚,將妃子等姓名宮名刻在上面,隨身佩帶。”李、劉二妃聽了,望上謝恩。大子即將金九解下,命太監陳林拿到尚寶監,立時刻字去了。

這裡二位妃子吩咐擺酒,安席進酒。登時鼓樂迭奏,彩戲俱陳,皇家富貴自不必說。到了晚間,皓月當空,照得滿園如同白晝,君妃快樂,共賞冰輪,星斗齊輝,觥籌交錯。天子飲至半酣,只見陳林手捧金丸,跪呈御前,天子接來細看,見金丸上面,一個刻著“玉宸宮李妃”,一個刻著“金華宮劉妃”,鐫的甚是精巧。天子深喜,即賞了二妃。二妃跪領,欽遵佩帶後,每人又各獻金爵二杯,大子並不推辭,一連飲了,不覺大醉,哈哈大笑,道:“二妃子如有生太子者,立為正宮。”二妃又謝了恩。

天子酒後說了此話不知緊要,誰知生出無限風波。你道為何?皆出劉妃心地不良,久懷嫉妒之心,今一聞此言,惟恐李妃生下太子立了正宮;自那日歸宮之後,便與總管都堂郭槐暗暗鋪謀定計,要害李妃,誰知一旁有個宮人名喚寇珠,乃劉妃承御的宮人。此女雖是劉妃心腹,她卻為人正直,素懷忠義,見劉妃與郭槐討議,好生不樂。從此後各處留神,悄地窺探。

單言郭槐奉了劉妃之命,派了心腹親隨,找了個守喜婆尤氏;這守喜婆就屁滾尿流,又把自己男人託付郭槐,也做了添喜郎了。

“一日,郭槐與尤氏密密商議,將劉妃要害李妃之事,細細告訴。奸婆聽了,始而為難。郭槐道;“若能辦成,你便有無窮富貴。”婆子聞聽,不由滿心歡喜,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對郭槐道:“如此如此,這般這般。”郭槐聞聽,說:“妙!妙!”真能辦成,將來劉妃生下太子,你真有不世之功。”又囑咐臨期不要誤事,並給了好些東西。婆子歡喜而去。郭槐進宮,將此事回明,劉妃歡喜無限,專等臨期行事。

光陰迅速,不覺的到了三月,聖駕至玉宸宮看視李妃,李妃參駕,天子說:“免參。”當下閒談,忽然想起明日乃是南清宮八千歲的壽辰,便特派首領陳林前往御園辦理果品,來日與八千歲祝壽。陳林奉旨去後,只見李妃雙眉緊蹙②,一時腹痛難禁。天子著驚,知是要分娩了,立刻起駕出宮,急召劉妃帶領守喜婆前來守喜。劉妃奉旨,先往玉宸宮去了。郭槐急忙告訴尤氏。尤氏早已備辦停當,雙手捧定大盒,交付郭槐,一同至玉宸宮而來。

你道此盒內是什麼東西?原來就是二人定的好計,將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認不出是何妖物,好生難看。二人來至玉宸宮內,別人以為盒內是吃食之物,哪知其中就裡,恰好李妃臨蓐,剛然分娩,一時血暈,人事不知。劉妃、郭槐、尤氏做就活局,趁著忙亂之際,將狸貓換出太子,仍用大盒將太子就用龍袍包好裝上,抱出玉宸宮,竟奔金華宮而來。劉妃即喚寇珠提藤籃暗藏太子,叫她到銷金亭用裙絛勒死,丟在金水橋下。寇珠不敢不應,惟恐派了別人,此事更為不妥,只得提了藤籃,出鳳右門至昭德門外,直奔銷金亭上,忙將藤籃打開,抱出太子。且喜有龍袱包裹,安然無恙,抱在懷中,心中暗想:“聖上半世乏嗣,好容易李妃產生太子,偏遇奸妃設計陷害,我若將太子謀死,天良何在?也罷!莫若抱著太子一同赴河,盡我一點忠心罷了。”剛然出得銷金亭,只見那邊來了一人,即忙抽身,隔窗細看。見一個公公打扮的人,踏過引仙橋,手中抱定一個宮盒,穿一件紫羅袍繡立蟒,粉底烏靴,胸前懸一掛念珠,項左斜插一個拂塵兒,生的白麵皮,精神好,雙目把神光顯。這寇承御一見,滿心歡喜,暗暗地念佛說:“好了!得此人來,太子有了救了!”原來此人不是別人,就是素懷忠義、首領陳林。只因奉旨到御園採辦果品,手捧著金絲砌就龍妝盒,迎面而來。一見寇宮人懷抱小兒,細問情由。寇珠將始未根由,說了一回。陳林聞聽,吃驚不小,又見有龍袱為證。二人商議,即將太子裝入盒內,剛剛盛得下。偏偏太子啼哭,二人又暗暗的禱告。祝讚已畢;哭聲頓止。二人暗暗唸佛,保佑太子平安無事,就是造化。二人又望空叩首罷,寇宮人急忙回宮去了。

陳林千捧妝盒,一腔忠義,不顧死生,直往禁門而來。才轉過橋,走至禁門,只見郭槐攔住道;“你往哪裡去?劉娘娘宣你,有話面問/陳公公聞聽,只得隨往進宮,卻見郭槐說:“待我先去啟奏。”不多時,出來說:“娘娘宣你進去。”陳公公進宮,將妝盒放在一旁,朝上跪倒,口尊:“娘娘,奴婢陳林參見,不知娘娘有何懿旨?”劉妃一言不發,手託茶杯,慢慢吃茶,半晌,方才問道:“陳林,你提這盒子往哪裡去,上有皇封,是何緣故?”陳林奏道:“奉旨前往御園採揀果品,與南清宮八大王上壽,故有皇封封定,非是奴婢擅敢自專的。”劉妃聽了,瞧瞧妝盒,又看看陳林,復又說道:“裡面可有夾帶?從實說來!倘有虛偽,你吃罪不起。”陳林當此之際把生死付於度外,將心一橫,不但不怕,反倒從容答道:“井無夾帶。娘娘若是不信,請去皇封,當面開看。”說著話,就要去揭皇封。劉妃一見,連忙攔住道:“既是皇封封定,誰敢私行開看!難道你不知規矩麼?”陳林叩頭說:“不敢,不敢!”劉妃沉吟半晌,因明日果是八千歲壽辰,便說:“既是如此,去罷!”陳林起身,手提盒子,才待轉身,忽聽劉婦說:“轉來!”陳林只得轉身。劉妃又將陳林上下打量一番,見他面上顏色絲毫不漏,方緩緩他說道:“去罷。”陳林這才出宮。這也是一片忠心,至誠感應,始終瞞過好妃,脫了這場大難。

出了禁門,直奔南清宮內,傳:“旨意到。”八千歲接旨人內殿,將盒供奉上面,行禮已畢。因陳林是奉旨欽差,才要賜座,只見陳林撲簌簌淚流滿面,雙膝跪倒,放聲大哭。八千歲一見,唬得驚疑不止,便問道“伴伴,這是何故?有話起來說。”陳林目視左右。賢王心內明白,便吩咐:“左右迴避了。”陳林見沒人,便將情由,細述一遍。八千歲便問:“你怎麼就知道必是太子?”陳林說:“現有龍袱包定。”賢王聽罷,急忙將妝盒打開,抱出太子一看,果有龍袱;只見太子哇的一聲,竟痛哭不止,彷彿訴苦的一般。賢王爺急忙抱入內室,並叫陳林隨入裡面,見了狄娘娘,又將原由,說了一遍。大家商議,將太子暫寄南清宮撫養,候朝廷諸事安頓後,再做道理。陳林告別,回朝覆命。

誰知劉妃已將李妃生產妖孽,奏明聖上。天子大怒,立將李妃貶入冷宮下院,加封劉妃為玉宸宮貴妃。可憐無靠的李妃受此不白之冤,向誰申訴?幸喜冷宮的總管姓秦名鳳,為人忠誠,素與郭槐不睦,已料此事必有奸謀;今見李妃如此,好生不忍,向前百般安慰。又吩咐小太監餘忠:“好生服侍娘娘,不可怠慢。”誰知餘忠更有奇異之處,他的面貌酷肖李妃的玉容,而且素來做事豪俠,往往為他人奮不顧身,因此秦鳳更加疼愛他,雖是師徒,情如父子。他今見娘娘受此苦楚,恨不能以身代之,每欲設計救出,只是再也想不出法子來,也只得罷了。

且說劉妃此計已成,滿心歡喜,暗暗地重賞了郭槐與尤氏,並叫尤氏守自己的喜。到了十月滿足,恰恰也產了一位太子,奏明聖上。天子大喜,即將劉妃立為正宮,頒行天下。從此人人皆知國母是劉後了。待郭槐猶如開國的元勳一般,尤氏就為掌院,寇珠為主宮承御。清閒無事。

誰想樂極生悲,過了六年,劉後所生之子,竟至得病,一命嗚呼。聖上大痛,自嘆半世乏嗣,好容易得了太子,偏又夭亡,焉有不心疼的呢?因為傷心過度,競是連日未能視朝。這日八千歲進宮問安。天子召見八千歲,奏對之下,賜座閒談,問及世子共有幾人,年紀若干。八千歲一一奏對,說至三世子,恰與劉後所生之子歲數相仿。天子聞聽,龍顏大悅,立刻召見,進宮見駕。一見世子,不由龍心大喜,更奇怪的,是形容態度與自己分毫不差,因此一樂,病就好了。即傳旨將三世子承嗣,封為東宮守缺太子。便傳旨叫陳林帶往東宮參見劉後,並往各宮看視。陳林領旨,引著太子,先到昭陽正院朝見劉後,並啟奏說:“聖上將八千歲之三世於,封為東宮太子,命奴婢引來朝見。”太子行禮畢。劉後見太子生的酷肖天子模樣,心內暗暗詫異。陳林又奏還要到各宮看視。劉後說:“既如此,你就引去;快來見我,還有話說呢。”陳林答應著,隨把太子引往各宮去。

路過冷宮,陳林便向太子說:“這是冷宮,李娘娘因產生妖物,聖上將李娘娘貶入此宮。若說這位娘娘,是最賢德的。”太子聞聽產生妖物一事,心中就有幾分不信。這太子乃一代帝王,何等天聰,如何信這怪異之事?可也斷斷想不到就在自己身上,便要進去看視。恰好秦鳳走出宮來,(陳林素與秦鳳最好,已將換太子之事悄悄說明:“如今八千歲的世子就是抵換的太子。”秦鳳聽了大喜。)先參見了太子,便轉身進宮奏明李娘娘,不多時,出來說道:“請太子進宮。”陳林一同引進,見了娘娘,太子不由得淚流滿面。這正是母子天性攸關。陳林一見,心內著忙,急將太子引出,乃回正宮去了。

劉後正在宮中悶坐細想,忽見太子進宮面有淚痕,追問何故啼哭。太子又不敢隱瞞,便說:“適從冷宮經過,見李娘娘形容惟淬,心實不忍,奏明情由,還求母后遇便在父王跟前解勸解勸,使脫了沉埋,以慰孩兒悽慘之忱。”說著,便跪下去了。劉後聞聽,便心中一驚,假意連忙攙起,口中誇讚道:“好一個仁德的殿下!只管放心,我得便就說便了。”太子仍隨著陳林上東宮去了。

太子去後,劉後心中哪裡丟得下此事,心中暗想:“適才太子進宮,猛然一見,就有些李妃形景;何至見了李妃之後,就在哀家跟前求情!事有可疑。莫非六年前叫寇珠抱出宮去,並未勒死,不曾丟在金水橋下?”因又轉想:“曾記那年有陳林手提妝盒從御園而來,難道寇珠擅敢將太子交與陳林,攜帶出去不成?若要明白此事,須拷問寇珠這賤人,便知分曉。”越想愈覺可疑,即將寇珠喚來,剝去衣服,細細拷問,與當初言語一字不差。劉後更覺惱怒,便召陳林當面對證,也無異詞。劉後心內發焦,說:“我何不以毒攻毒,叫陳林掌刑追問。他二是如此心毒,哪知橫了心的寇珠,視死如歸。可憐她柔弱身軀,只打得身無完膚,也無一字招承,正在難分難解之時,見有聖旨來宣陳林。劉後惟恐耽延工夫,露了馬腳,只得打發陳林去了。寇宮人見了陳林已去,“大約劉後必不干休,與其零碎受苦,莫若尋個自盡。”因此觸檻而死。劉後吩咐將屍抬出,就有寇珠心腹小宮人偷偷埋在玉宸宮後。劉後因無故打死宮人,威逼自盡,不敢啟奏,也不敢追究了。劉後不得真情,其妒愈深,轉恨李妃不能忘懷,悄與郭槐商議,密訪李妃嫌隙,必須置之死地方休,也是合當有事。

且說李妃自見太子之後,每日傷感,多虧秦鳳百般開解,暗將此事,一一奏明。李妃聽了,如夢方醒,歡喜不盡,因此每夜燒香,祈保太子平安。被奸人訪著,暗在天子前啟奏,說:“李妃心下怨恨,每夜降香詛咒,心懷不善,情實難宥。”天子大怒,即賜白絞七尺,立時賜死。誰知早有人將信暗暗透於冷宮。秦鳳一聞此言,膽裂魂飛,忙忙奏知李娘娘。李娘娘聞聽,登時昏迷不醒。正在忙亂,只見餘忠趕至面前,說道:“事不宜遲!快將娘娘衣服脫下,與奴婢穿了。奴婢情願自身替死。”李妃甦醒過來,一聞此言,只哭得哽氣倒噎,如何還說得出話來,餘忠不容分說,自己摘廠花帽,扯去網巾,將發散開,挽了一個綹兒;又將自己衣服脫下,放在一旁,只求娘娘早將衣服賜下。秦風見他。如此忠烈,又是心疼,又是羨慕,只得橫了心在旁催促更衣。李妃不得已將衣脫下,與他換了,便哭說道:“你二人是我大恩人了!”說罷,又昏過去了。秦風不敢耽延,忙忙將李妃移至下房,裝作餘忠臥病在床。剛然收拾完了,只見聖旨已到,欽派孟彩嬪驗看。秦鳳連忙迎出,讓至偏殿暫坐。“俟娘娘歸天后,請貴人驗看就是了。”孟彩嬪一來年輕,不敢細看;二來感念李妃素日恩德,如今遭此凶事,心中悲慘,如何想得到是別人替死呢。不多時,報道:“娘娘已經歸天了,請貴人驗看。”孟彩嬪聞聽,早已淚流滿面,哪裡還忍近前細看,便道:“我今回覆聖旨去了。”此事若非餘忠與娘娘面貌彷彿,如何遮掩得過去。於是按禮埋葬。

此事已畢,秦鳳便回明餘忠病臥不起。郭槐原與秦公公不睦,今聞餘忠患病,又去了秦鳳膀臂,正中心中機關,便不容他調養,立刻逐出,回籍為民。因此秦鳳將假餘忠抬出,特派心腹人役送至陳州家內去了,後文再表。

從此秦鳳踽踽涼涼,悽悽慘慘,時常思念徒兒死的可憐又可敬,又惦記者李娘娘在家中怕受了委曲。這日晚間正在傷心,只見本宮四面火起,秦鳳一見已知是郭槐之計,一來要斬草除根,二來是公報私仇。”我縱然逃出性命,也難免失火之罪;莫若自焚,也省得與他做對。”於是秦風自己燒死在冷宮之內。此火果然是郭槐放的,此後劉後與郭槐安心樂意,以為再無後患了。就是太子也不知其中詳細,誰也不敢洩漏。又奉旨欽派陳林督管東宮,總理一切,閒雜人等不準擅入。這陳林卻是八千歲在天子面前保舉的,從此太平無事了。如今將仁宗的事已敘明瞭,暫且擱起,後文自有交代。

便說包公降生,自離孃胎,受了多少折磨,較比仁宗,坎坷更加百倍,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之說。閒言少敘,單表江南廬州府合肥縣內有個包家村,住一包員外,名懷,家富田多,騾馬成群,為人樂善好施,安分守己,因此人人皆稱他為“包善人”,又曰“包百萬”。包懷原是謹慎之人,既有百萬之稱,自恐擔當不起。他又難以攔阻眾人,只得將包家村改為包村,一是自己謙和,二免財主名頭。院君周氏。夫妻二人皆四旬以外。所生二子,長名包山,娶妻王氏,生了一子,尚未滿月;次名包海,娶妻李氏,尚無兒女。他弟兄二人雖是一母同胞,卻大不相同:大爺包山為人忠厚老誠,正直無私,恰恰娶了王氏,也是個好人;二爺包海為人尖酸刻薄,奸險陰毒,偏偏娶了李氏,也是心地不端。虧得老員外治家有法,規範嚴肅,又喜大爺凡事寬和,諸般遜讓兄弟,再也叫二爺說不出後來,就是妯娌之間,王氏也是從容和藹,在小嬸前毫不較量,李氏雖是刁悍,她也難以施展。因此一家尚為和睦,每日大家歡歡喜喜。父子兄弟春種秋收,務農為業,雖非詩書門第,卻是勤儉人家。

不意老院君周氏安人年已四旬開外,忽然懷孕。員外並不樂意,終日憂愁。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老來得子是快樂,包員外為何不樂?只因夫妻皆是近五旬的人了,已有兩個兒子,並皆娶媳生子,如今安人又養起兒女來了。再者院君偌大年紀,今又生產,未免受傷;何況乳哺三年更覺辛勞,如何禁得起呢,因此每日憂煩,悶悶不樂,竟是時刻不能忘懷。這正是家遇吉祥反不樂,時逢喜事頓添愁。

未審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解:

儲君——帝王的親屬中已經確定繼承皇位等最高統治權的人。

薨——君主時代稱諸侯或大官死。

觥籌交錯——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情形。

蹙——皺(眉頭)。

就裡——內部情況。

臨蓐——指孕婦分娩前一段時間。

酷肖——極其相像

承嗣——把兄弟等的兒子收做自己的兒子。

天性攸關——關係到人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攸:所

檻——門檻,門限。

宥——寬恕,原諒。

踽踽——形容一個人走路孤零的樣子。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4-3-27 14:48:19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二回奎星兆夢忠良降生雷部宣威狐狸避難

且說包員外終日悶悶,這日獨坐書齋,正躊躇此事,不覺雙目睏倦,伏几而臥。朦朧之際,只見半空中祥雲繚繞,瑞氣氤氳;猛然紅光一閃,面前落下個怪物來,頭生雙角,青面紅發,巨口撩牙,左手拿一銀錠,右手執一硃筆,跳舞著奔落前來。員外大叫一聲,醒來卻是一夢,心中尚覺亂跳。正自出神,忽見丫鬟掀簾而入,報道:“員外,大喜了!方才安人產生一位公子,奴婢特來稟知。”員外聞聽,抽了一口涼氣,只嚇得驚疑不止;怔了多時,吟了一聲,道:“罷了,罷了!家門不幸,生此妖邪。”急忙立起身來,一步一咳,來至後院看見,幸安人無恙,略問了幾句話,連小孩也不瞧,回身仍往書房來了。這裡服侍安人的,包裹小孩的,殷實之家自然俱是便當的,不必細表。

單說包海之妻李氏抽空兒回到自己房中,只見包海坐在那裡發呆。李氏道:“好好兒的‘二一添作五’的家當,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你到底想個主意呀。”包海答道:“我正為此事發愁。方對老當家的將我叫到書房,告訴我夢見,一個青臉紅髮的怪物,從空中掉將下來,把老當家的嚇醒了,誰知就生此子。我細細想來,必是咱們東地裡兩瓜成了精了。”李氏聞聽,便攛掇道:“這還了得!若是留在家內,他必做耗。自古書上說,妖精入門,家敗人亡的多著呢。如今何不趁早兒告訴老當家的,將他拋棄在荒郊野外,豈不省了擔著心,就是傢俬也省了,‘三一三十一’了。一舉兩得,你想好不好?”這婦人一套話,說得包海如夢初醒,連忙起身來到書房,一見員外,便從頭至尾的把話說了一遍,但不提起傢俬一事。誰知員外正因此煩惱,一聞包海之言,恰合了念頭,連聲說好:“此事就交付於你,快快辦去。將來你母親若問時,就說落草不多時就死了。”包海領命,回身來至臥窮,託言公子已死,急忙抱出,用茶葉簍子裝好,攜至錦屏山後,見一坑深草,便將簍子放下。剛要撂出小兒。只見草叢裡有綠光一閃,原來是一隻猛虎眼光射將出來。包海一見,只嚇得魂不附體,連尿都嚇出來了,連簍帶小孩一同拋棄,抽身跑將回來,氣喘吁吁,不顧回稟員外,跑到自己房中,倒在炕上,連聲說道:“嚇殺我也!嚇殺我也!”李氏忙問道:“你這等見神見鬼的,不是妖精作了耗了?”包海定了定神,答道:“利害!利害!”一五一十,說與李氏道:“你說可怕不可怕?只是那茶葉簍子沒有拿回來。”李氏笑道:“你真是‘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咧!一個簍能值幾何?一分傢俬省了,豈不樂嗎!”包海笑嘻喀道:“果然是‘表壯不如裡壯’,這事多虧賢妻你巧咧。這孩子這時候管保叫虎吧嗒咧!”

誰知他:二人在屋內說話,不防窗外有耳。恰遇賢人王氏從此經過,一一聽去,急忙回至屋中,細想此事好生殘忍,又著急,又心疼,下覺落下淚來。正自悲泣,大爺包山從外邊進來,見此光景,便問情由。王氏將此事一一說知。包山道:“原來有這等事!不要緊,錦屏山不過五六里地,待我前去看看,再做道理。”說罷,立刻出房去了。王氏自丈夫去後,擔驚害怕,惟恐猛虎傷人,又恐找不著三弟,心中好生委決不下。

且言包山急急忙忙奔到錦屏山後,果見一片深草,四下找尋,只見茶葉簍子橫躺在地,卻無三弟。大爺著忙,連說:“不好!大約是被虎吃了。”又往前走了數步,只見一片草俱各倒臥在地,足有一尺多厚,上爬著個黑漆漆、亮油油、赤條條的小兒。大爺一見,滿心歡喜,急忙打開衣服,將小兒抱起,揣在懷內,轉身竟奔家來,悄悄地歸到自己屋內。

王氏正在盼望之際,一見丈夫回來,將心放下;又見抱了三弟回來,喜不自勝,連忙將自己衣襟解開,接過包公,以胸膛偎抱,誰知包公到了賢人懷內,天生的聰俊,將頭亂拱,彷彿要乳食吃的一般;賢人即將乳頭放在包公口內,慢慢的餵哺。包山在旁,便與賢人商議:“如今雖將三弟救回,但我房中忽然有了兩個小孩,別人看見,豈不生疑?”賢人聞聽,道:“莫若將自己才滿月的兒子,另寄別處,尋人撫養,妾身單單乳哺三弟,豈不兩全呢。”包山聞聽大喜,便將自己孩兒偷偷抱出,寄於他處廝養。可巧就有本村的鄉民張得祿,因妻子剛生一子,未滿月已經死了,正在乳旺之時,如今得了包山之子,好生歡喜。

一日,驅逐牛羊來至錦屏山鵝頭峰下,見一片青草,將牛羊就在此處牧放。鄉中牧童彼此頑耍。獨有包公一人或觀山水,或在林木之下席地而坐,或在山環之中枕石而眠,卻是無精打彩,彷彿心有所思的一般。正在山環之中石上歇息,只見陰雲四合,雷閃交加,知道必有大雨,急忙立起身來,跑至山窩古廟之中。才走至殿內,只聽得忽喇喇霹靂一聲,風雨驟至。包公在供桌前盤膝端坐,忽覺背後有人一摟,將腰抱住,包公回頭看時,卻是一個女子,羞容滿面,其驚怕之態令人可憐。包公暗自想道:“不知誰家女子從此經過,遇此大雨,看她光景想來是怕雷。慢說此柔弱女子,就是我三黑聞此雷聲,也覺膽寒。”因此索性將衣服展開,遮護女子。外邊雷聲愈急,不離頂門。約有兩三刻的工夫,雨聲漸小,雷始止聲。

不多時,雲散天晴,日已夕暉,回頭看時,不見了那女子。心中納悶,走出廟來,找著長保,驅趕牛羊。剛才到村頭,只見服侍二嫂嫂的丫鬟秋香手託一碟油餅,說道:“這是二奶奶給三官人做點心吃的。”包公一見,便說道:“回去替我給嫂嫂道謝。”說著,拿起要吃,不覺手指一麻,將餅落在地下。才待要撿,從後來了一隻癲犬,竟自銜餅去了。長保在旁,便說:“可惜一張油餅,卻被它吃了。這是我家瘌犬,等我去趕回來。“包公攔住,道:“它既銜去,縱然拿回,也吃不得了。咱們且交代牛羊要緊。”說著說著,來到老周屋內。長保將牛羊趕入圈中,只聽他在院內嚷道:“不好了!怎麼瘌狗七孔流血了?”老周聞聽,同包公出得院來,只見犬倒在地,七竅流血。老周看了詫異,道:“此犬乃服毒而死的。不知他吃了什麼了?”長保在旁插言:“剛才二奶奶叫秋香送餅與三官人吃,失手落地,被咱們的癲狗吃了。”老周聞聽,心下明白,請三官人來至屋內,暗暗的囑咐:“以後二奶奶給的吃食,務要留神,不可墮入術中。”包公聞聽,不但不信,反倒嗔怪他離間叔嫂不和,賭氣別老週迴家,好生氣悶。

過了幾天,只見秋香來請,說二奶奶有要緊的事。包公只得隨她來至二嫂屋內。李氏一見,滿面笑容,說:“秋香昨日到後園,忽聽枯井內有人說話,因在井口往下一看,不想把金眷掉落井中,恐怕安人見怪;若叫別人打撈,井口又小,下不去,又恐聲張出來。沒奈何,故此叫她急請三官人來。”問包公道:“三叔,因你身量又小,下井將金簪摸出,以免嫂嫂受責。不知三叔你肯下井去麼?”包公道:“這不打緊!待我下去,給嫂嫂摸出來就是了。”於是李氏呼秋香拿繩子,同包公來到後園井邊。包公將繩拴在腰間,手扶井口,叫李氏同秋香慢慢的放鬆。剛才繫到多一半,只聽上面說:“不好!揪不住了!”包公覺得繩子一鬆,身如敗絮一般,撲通一聲,竟自落在井底。且喜是枯井無水,卻未摔著。心中方才明白,暗暗思道:“怪不得老周叫我留神,原來二嫂嫂果有害我之心。只是如今既落井中,別人又不知道,我卻如何出得去呢?”

正在悶悶之際,只見前面忽有光明一閃。包公不知何物,暗忖道“莫非果有金釵放光麼?”向前用手一撲,並未撲著,光明又往前去。包公詫異,又往前趕,越撲越遠,再也撲他不著。心中焦躁,滿面汗流,連說:“怪事,怪事!井內如何有許多路徑呢?”不免盡力追去,看是何物。因此撲趕有一里之遙,忽然光兒不動。包公急忙向前撲住,看時卻是古鏡一面。翻轉細看,黑暗之處再也瞧不出來。只覺得冷氣森森,透人心膽。正看之間,忽見前面明亮,忙將古鏡揣起,爬將出來。看時乃是場院後牆以外地溝,心內自思道:“原來我們後園枯井竟與此道相通。不要管他。幸喜脫出了枯井之內,且自回家便了。”

走到家中,好生氣悶。自己坐著,無處發洩這口悶氣,走到王氏賢人屋內,撅著嘴發怔。賢人間道:“老三,你從何處而來?為著何事,這等沒好氣?莫不有人欺負你了?”包公說:“我告訴嫂嫂,並無別人欺我。皆因秋香說二嫂嫂叫我,趕著去見,誰知她叫我摸簪……”於是將賺入枯井之事,一一說了一回。王氏聞聽,心中好生不平,又是難受,又無可奈何,只得解勸安慰,囑咐以後要處處留神。包公連連稱“是”。說話間,從懷中掏出古鏡交與王氏,便說:“是從暗中得來的,嫂嫂好好收藏,不可失落。”

包公去後,賢人獨坐房中,心裡暗想:“叔叔嬸嬸所做之事,深謀密略,莫說三弟孩提之人難以揣度,就是我夫妻二人也難測其陰謀。將來倘若弄出事端,如何是好!可笑他二人只為傢俬,卻忘倫理。”正在嗟嘆,只見大爺包山從外而入,賢人便將方才之話,說了一遍。大爺聞聽,連連搖首,道:“豈有此理!這必是三弟淘氣,誤掉人枯井之中,自己恐怕受責,故此捏造出這一片謊言,不可聽他。日後總叫他時時在這裡就是了,可也免許多口舌。”

大爺口雖如此說,心中萬分難受,暗自思道:“二弟從前做的事體我豈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認真,只好含糊罷了。此事若是明言,一來傷了手足的和氣,二來添妯娌疑忌。”沉吟半晌,不覺長嘆一聲,便問王氏說:“我看三弟氣宇不凡,行事奇異,將來必不可限量。我與二弟已然耽擱,自幼不曾讀書,如今何不延師教訓三弟。倘上天憐念,得個一官半職,一來改換門庭,二來省受那贓官汙吏的悶氣,你道好也不好?”賢人聞聽,點頭連連稱“是”,又道:“公公之前須善為說詞方好。”大爺說:“無妨,我自有道理。”

次日,大爺料理家務已畢,來見員外,便道:“孩兒面見爹爹,有一事要稟。”員外問道:“何事?”大爺說:“只因三黑並無營生,與其叫他終日牧羊,在外遊蕩,也學不出好來,何不請個先生教訓教訓呢?就是孩兒等自幼失學,雖然後來補學一二,遇見為難的帳目,還有念不下去的,被人欺哄。如今請個先生,一來教三黑些書籍;二來有為難的字帖,亦可向先生請教;再者三黑學會了,也可以管些出入帳目。”員外聞聽可管些帳目之說,便說:“使得。但是一件,不必請飽學先生,只要比咱們強些的就是了,教個三年兩載,認得字就是了。”大爺聞聽員外允了,心中大喜,即退出來,便託鄉鄰延請飽學先生,是必要叫三弟一舉成名。

且表眾鄉鄰聞得“包百萬”家要請先生,誰不獻勤,這個也來說,那個也來薦。誰知大爺非名儒不請。可巧隔村有一寧老先生,此人品行端正,學問淵深,兼有一個古怪脾氣,教徒弟有三不教,笨了不教;到館中只要書童一個,不許閒人出入;十年之內只許先生辭館,不許東家辭先生。有此三不教,束脩不拘多少,故此無人敢請。

一日,包山訪聽明白,急親身往謁,見面敘禮。包山一見,真是好一位老先生,滿面道德,品格端方,即將延請之事說明,並說:“老夫子三樣規矩,其二其三,小子俱是敢應的。只是恐三弟笨些,望先生善導為幸。”當下言明,即擇日上館。是日備席延請,遞贄敬束脩,一切禮義自不必說。即領了包公,來至書房,拜了聖人,拜了老師,師徒一見,彼此對看,愛慕非常。並派有伴童包興,與包公同歲,一來伺候書房茶水,二來也叫他學幾個字兒。這正是英才得遇春風人,俊傑來此喜氣生。

未審後事如何,下回分曉。

----------

氤氳——形容煙或氣很盛。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慫恿。

耗——壞的音信或消息。

落草——指嬰兒出生。

吧嗒——形容吃東西發出的聲音,此處是吃的意思。

徂——往,到。

湊手——方便,順手。

嗔怪——對別人的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

館——舊時指塾師教書的地方。

束脩——古時稱送給老師的報酬。

往謁——前去拜見。

聖人——此處專指孔子。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4-3-27 14:49:11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三回金龍寺英雄初救難隱逸村狐狸三報恩

且說當下開館,節文已畢,寧老先生入了師位,包公呈上《大學》。老師點了句斷,教道:“大學之道。”包公便說:“在明明德。”老師道:“我說的是。大學之道’。”包公說:“是。難道下句不是‘在明明德’麼?”老師道:“再說。”包公便道:“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老師聞聽,甚為詫異,叫他往下念,依然絲毫不錯;然仍不大信,疑是在家中有人教他的、或是聽人家念學就了的,尚不在懷。誰知到後來,無論什麼書籍俱是如此,教上句便會下句,有如溫熟書的一般,真是把個老先生喜的樂不可支,自言道:“哈哈!不想我寧某教讀半世,今在此子身上成名。這正是孟子有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遂乃給包公起了官印一個“拯”字,取意將來可拯民於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意“文”與“正”,豈不是“政”字麼?言其將來理國政,必為治世良臣之意。

不覺光陰茬苒,早過了五個年頭,包公已長成十四歲,學得滿腹經綸,詩文之佳自不必說,先生每每催促遞名送考,怎奈那包員外是個勤儉之人,恐怕赴考有許多花費。從中大爺包山不時在員外跟前說道:“叫三黑赴考,若得進一步也是好的。”無奈員外不允,大爺只好向先生說:“三弟年紀大小,恐怕誤事,臨期反為不美。”於是又過了幾年,包公已長成十六歲了。

這年又逢小考,先生實在忍耐不住,急向大爺包山說道:“此次你們不送考,我可要替你們送了。”大爺聞聽,急又向員外跟前稟說道:“這不過先生要顯弄他的本領,莫若叫三黑去這一次;若是不中,先生也就死心塌地了。”大爺說的員外一時心活,就便允了,大爺見員外已應允許考,心中大喜,急來告知先生。先生當時寫了名字報送。即到考期,一切全是大爺張羅,員外毫不介意。大爺卻是殷殷盼望,到了揭曉之期,天尚未亮,只聽得一陣喧譁,老員外以為必是本縣差役前來,不是派差,就是拿車。正在遊疑之際,只見院公進來報喜,道:“三公子中了生員了!”員外聞聽,倒抽了一口氣,說道:“罷了,罷了!我上了先生的當了。這也是家運使然,活該是冤孽,再也躲不開的。”因此一煩,自己藏於密室,連親友前來賀他也不見,就是先生他也不致謝一聲。多虧了大爺一切周旋,方將此事完結。

惟有先生暗暗地想道:“我自從到此課讀也有好幾年了,從沒見過本家老員外。如今教得他兒子中了秀才,何以仍不見面,連個謝字也不道,竟有如此不通情理之人,實實令人納悶了。又可氣,又可惱!”每每見了包山,說了好些嗔怪的言語。包山連忙陪罪,說道:“家父事務冗繁,必要定日相請,懇求先生寬恕。”寧公是個道學之人,聽了此言,也就無可說了。虧得大爺暗暗求告太爺,求至再三,員外方才應允,定了日子,下了請帖,設席與先生酬謝。

是日請先生到待客廳中,員外迎接,見面不過一揖,讓至屋內,分賓主坐下。坐了多時,員外並無致謝之辭,然後擺上酒筵,將先生讓至上座,員外在主位相陪。酒至三巡,菜上五味,只見員外愁容滿面,舉止失措,連酒他也不吃。先生見此光景,忍耐不住,只得說道:“我學生在貴府打攪了六七年,雖有微勞開導指示,也是令郎天分聰明,所以方能進此一步。”員外聞聽,呆了半晌,方才說道:“好。”先生又說道:“若論令郎刻下學問,慢說是秀才,就是舉人、進士,也是綽綽有餘的了,將來不可限量,這也是尊府上德行。”員外聽說至此,不覺雙眉緊蹙,發恨道:“什麼德行!不過家門不幸,生此敗家子。將來但能保得住不家敗人亡,就是造化了。”先生聞聽,不覺詫異,道:“賢東何出此言?世上哪有不望兒孫中舉作官之理呢?此話說來,真真令人不解。”員外無奈,只得將生包公之時所作噩夢,說了一遍。“如今提起,還是膽寒。”寧公原是飽學之人,聽見此夢之形景,似乎奎星;又見包公舉止端方,更兼聰明過人,就知是有來歷的,將來必犑譴蠊螅�蛋檔閫貳T蓖庥炙檔潰骸耙院笸�壬�槐厴罱絛《��褪鞘�曄�薅隙喜桓疑俚模�敕判模幣瘓浠敖�穌�蹦��檔妹婧旃���輝玫潰骸叭鞝慫道矗�罾墒牆興�豢嫉牧耍俊痺蓖飭��潰骸安豢劑耍〔豢劑耍畢壬�瘓醪�淮笈��潰骸暗背蹌愕畝�詠形醫蹋��怯傻媚愕模蝗緗裎業耐降芙興�跡�詞怯傻夢業摹R院蟛灰�愎埽�易雜兄髡虐樟恕!迸�宄宀壞認�輳�棺勻チ恕*

你道寧公為何如此說?他因員外是個愚魯之人,若是諫勸,他決不聽,而且自己徒弟又保得必作臉;莫若自己攏來,一則不至誤了包公,二則也免包山跟著為難。這也是他讀書人一片苦心。

因至鄉試年頭,全是寧公作主,與包山一同商議,硬叫包公赴試,叫包山都推在老先生身上。到了掛榜之期,誰知又高高的中了鄉魁。包山不勝歡喜,惟有員外愁個不了,仍是藏著不肯見人。大爺備辦筵席,請了先生坐上席,所有賀喜的鄉親兩邊相陪,大家熱鬧了一天。諸事已畢,便商議叫包公上京會試,稟明員外。員外到了此時,也就沒的說了,只是不準多帶跟人,惟恐耗費了盤川,就帶伴童包興一人。

包公起身之時,拜別了父母,又辭了兄嫂。包山暗與了盤川。包公又到書房參見了先生。先生囑咐了多少言語,又將自己的幾兩脩金送給了包公。包興備上馬,大爺包山送至十里長亭。兄弟留戀多時,方才分手。

包公認鐙乘騎,帶了包興,竟奔京師,一路上少不得飢餐渴飲,夜宿曉行。一日,到了座鎮店,主僕兩個找了一個飯店。包興將馬接過來,交與店小二喂好。找了一個座兒,包公坐在正面,包興打橫。雖系主僕,只因出外,又無外人,爺兒兩個就在一處吃了。堂官過來安放杯筷,放下小菜。包公隨便要一角酒、兩樣菜。包興斟上酒,包公剛才要飲,只見對面桌上來了一個道人坐下,要了一角酒,且自出神,拿起壺來不向杯中斟,花喇喇倒了一桌子。見他唉聲嘆氣,似有心事的一般。包公正在納悶,又見從外進來一人,武生打扮,疊暴著英雄精神,面帶著俠氣。道人見了,連忙站起,只稱:“恩公請坐。”那人也不坐下,從懷中掏出一錠大銀,遞給道人,道:“將此銀暫且拿去,等晚間再見。”那道人接過銀子,爬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出店去了。

包公見此人年紀約有二十上下,氣字軒昂,令人可愛,因此立起身來,執手當胸,道:“尊兄請了。能不棄嫌,何不請過來彼此一敘?”那人聞聽,將包公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笑容滿面,道:“既承錯愛,敢不奉命。”包興連忙站起,添分杯筷,又要了一角酒、二碟菜,滿滿斟上一杯。包興便在一旁侍立,不敢坐了。包公與那人分賓主坐了,便問:“尊兄貴姓?”那人答道:“小弟姓展名昭,字熊飛。”包公也通了名姓。二人一文一武,言語投機,不覺飲了數角。展昭便道:“小弟現有些小事情,不能奉陪尊兄,改日再會。”說罷,會了錢鈔。包公也不謙讓。包興暗道:“我們三爺嘴上抹石灰。”那人竟自作別去了。包公也料不出他是什麼人。

吃飯已畢,主僕乘馬登程。因店內耽誤了工夫,天色看看己晚,不知路徑。忽見牧子歸來,包興便向前問道:“牧童哥,這是什麼地方?”童子答道:“由西南二十里方是三元鎮,是個大去處。如今你們走差了路了。此是正西,若要繞回去,還有不足三十里之遙呢。”包興見天色已晚,便問道:“前面可有宿處麼?”牧童道:“前面叫做沙屯兒,並無店口,只好找個人家歇了罷。”說罷,趕著牛羊去

包興回覆包公,竟奔沙屯兒而來。走了多時,見道旁有座廟宇,匾上大書“敕建護國金龍寺”。包公道:“與其在人家借宿,不若在此廟住宿一夕。明日佈施些香資,豈不方便。”包興便下馬,用鞭子前去扣門,裡面出來了一個僧人,問明來歷,便請進了山門。包興將馬拴好,喂在槽上。和尚讓至雲堂小院,三間淨室,敘禮歸座,獻罷茶湯。和尚問了包公家鄉姓氏,知是上京的舉子。包公問道:“和尚上下?”回說:“僧人法名叫法本,還有師弟法明,此廟就是我二人住持。”說罷,告辭出去。

一會兒,小和尚擺上齋來,不過是素菜素飯。主僕二人用畢,天已將晚,包公即命包興將傢伙送至廚房,省得小和尚來回跑:包興聞聽,急忙把傢伙拿起。因不知廚房在哪裡,出了雲堂小院,來至禪院,只見幾個年輕的婦女花枝招展,攜子嘻笑,說道:“西邊雲堂小院住下客了,咱們往後邊去罷。”包興無處可躲,只得退回,容她們過去,才將傢伙找著廚房送去,急忙回至屋內,告知包公,恐此廟不大安靜。

正說話間,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隻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隻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包興一見,連說:“不好!這是個賊廟!”急來外邊看時,山門已經倒鎖了,又看別處競無出路,急忙跑回。包公尚可自主,包興張口結舌說:“三爺,咱們快想出路才好!”包公道:“門已關鎖,又無別路可出,往哪裡走?”包興著急道:“現有桌椅。待小人搬至牆邊,公於趕緊跳牆逃生。等兇僧來時,小人與他拼命。”包公道:“我自小兒不會登梯爬高;若是有牆可跳,你趕緊逃生,回家報信,也好報仇。”包興哭道:“三官人說哪裡話來,小人至死,再也離不了相公的!”包公道:“既是如此,咱主僕二人索性死在一處。等那僧人到來再作道理,只好聽命由天罷了。”包公將椅子挪在中間門口,端然正坐。包興無物可拿,將門閂擎在乎中,在包公之前,說:“他若來時,我將門閂向他一杵,給他個冷不防。”兩隻眼直勾勾地嘈瞅著板院門。

正在凝神,忽聽門外了吊吭哧一聲,彷彿砍掉一般,門已開了,進來一人。包興嚇了一跳,門栓已然落地,渾身亂抖,堆縮在一處。只見那人渾身是青,卻是夜行打扮,包公細看不是別人,就是白日在飯店遇見的那個武生。包公猛然省悟,他與道人有晚間再見一語,此人必是俠客。

原來列位不知,白日飯店中那道人也是在此廟中的。皆因法本、法明二人搶掠婦女,老和尚嗔責,二人不服,將老僧殺了,道人惟恐干連,又要於老和尚報仇,因此告至當官。不想兇僧有錢,常與書吏差役人等接交,買囑通了,竟將道人重責二十大板,作為誣告良人,逐出境外。道人冤屈無處可伸,來到林中欲尋自盡,恰遇展爺行到此間,將他救下,問得明白,叫他在飯店等候。他卻暗暗採訪實在,方趕到飯店之內,贈了道人銀兩。不想遇見包公,同飲多時,他便告辭先行,回到旅店歇息。至天交初鼓,改扮行裝,施展飛簷走壁之能,來至廟中,從外越牆而入,悄地行藏,飛至寶閣。

只見閣內有兩個兇僧,旁列四五個婦女,正在飲酒作樂,又聽得說:“雲堂小院那個舉子,等到三更時分再去下手不遲。”展爺聞聽,暗道:“我何不先救好人,後殺兇僧,還怕他飛上天去不成。”因此來到雲堂小院,用巨決闕劍削去了吊鐵環,進來看時,不料就是包公。展爺上前拉住包公,攜了包興道:“尊兄隨我來。”出了小院,從旁邊角門來至後牆,打百寶囊中掏出如意索來,系在包公腰間,自己提了繩頭,飛身一躍上了牆頭,騎馬勢蹲住,將手輕輕一提,便將包公提在牆上,悄悄附耳說道:“尊兄下去時,便將繩子解開,待我再救尊管。”說罷,向下一放。包公兩腳落地,急忙解開繩索,展爺提將上去,又將包興救出,向外低聲道:“你主僕二人就此逃走去罷。”只見身形一晃,就不見了。

包興攙扶著包公那敢稍停,深一步,淺一步,往前沒命的好跑。好容易奔到一個村頭,天已五鼓,遠遠有一燈光。包興說:“好了!有人家了,咱們暫且歇息歇息,等到天明再走不遲。”急忙上前叫門。柴扉開處,裡面走出一個老者來,問是何人。包興道:“因我二人貪趕路程,起得早了,辨不出路徑,望你老人家方便方便,俟天明便行。”老者看了包公是一儒流,又看了包興是個書童打扮,卻無行李,只當是近處的,便說道:“既是如此,請到裡面坐。”

主僕二人來至屋中,原來是連舍三間,兩明一暗。明間安一磨盤,並方展羅桶等物,卻是賣豆腐生理。那邊有小小土炕,讓包公坐下。包興問道:“老人家貴姓?”老者道:“老漢姓孟,還有老伴,並無兒女,以賣豆腐為生。”包興道:“老人家有熱水討一杯吃。”老者道:“我這裡有現成的豆腐漿兒,是剛出鍋的。”包興道:“如此更好。”孟老道:“待我拿個燈兒,與你們盛漿。”說罷,在壁子裡拿出一個三條腿的桌子放在炕上,又用土坯將那條腿兒支好;掀開舊布簾子,進裡屋內,拿出一個黃土泥的蠟台;又在席簍子裡摸了半天,摸出一隻半截的蠟來,向油燈點著,安放在小桌上。包興一旁道:“小村中竟有胳膊粗的大蜡。”細看時,影影綽綽,原來是綠的,上面尚有“冥路”二字,方才明白是弔祭用過,孟老得來,捨不得點,預備待客的。只見孟老從鍋台上拿了一個黃砂碗,用水洗淨,盛了一碗白亮亮、熱騰騰的漿遞與包興。包興捧與包公喝時,其香甜無比。包興在旁看著,饞的好不難受。只見孟老又盛一碗遞與包興。包興連忙接過,如飲甘露一般。他主僕勞碌了一夜,又受驚恐,今在草房之中如到天堂,喝這豆腐漿不亞如飲玉液瓊漿。不多時,大豆腐得了。孟老化了鹽水,又與每人盛了一碗,真是飢渴之下,吃下去肚內暖烘烘的,好生快活。又與孟老閒談,問明路途,方知離三元鎮尚有不足二十里之遙。

正在敘話之間,忽見火光沖天。孟老出院看時,只看東南角上一片紅光,按方向好似金龍寺內走火。包公同包興也到院中看望,心內料定必是俠士所為,只得問孟老:“這是何處走火?”孟老道:“二位不知,這金龍寺自老和尚沒後,留下這兩個徒弟無法無天,時常謀殺人命,搶掠婦女,他比殺人放火的強盜還利害呢!不想他也有今日!”說話之間,又進屋內,歇了多時。只聽雞鳴茅店,催客前行。主僕二人深深致謝了孟老,改日再來酬報。孟老道:“些小微意。何勞齒及。”送至柴扉,又指引了路徑:“出了村口,過了樹林,便是三元鎮的大路了。”包興道:“多承指引了。”

主僕執手告別,出了村口,竟奔樹林而來;又無行李馬匹,連盤川銀兩俱已失落。包公卻不著意,覺得兩腿痠痛,步履艱難,只得一步捱一步,往前款款行走。爺兒兩個一壁走著,說著話。包公道:“從此到京尚有幾天路程,似這等走法,不知道多久才到京中?況且又無盤川,這便如何是好!”包興聽了此言,又見相公形景可慘,恐怕愁出病來,只得要撒謊安慰,便道:“這也無妨。只要到了三元鎮,我那裡有個舅舅,向他借些盤川,再叫他備辦一頭騾子與相公騎坐,小人步下跟隨,破著十天半月的工夫,焉有不到京師之理。”包公道:“若是如此,甚好了。只是難為了你了。”包興道:“這有什麼要緊。咱們走路,彷彿閒遊一般,包管就生出樂趣,也就不覺苦了。”這雖是包興寬慰他主人,卻是至理。主僕就說著話兒,不知不覺,已離三元鎮不遠了。

看看天氣已有將午,包興暗暗打算:“真是,我哪裡有舅舅?已到鎮上,且同公於吃飯,先從我身上賣起。混一時是一時,只不叫相公愁煩便了。”一時來到鎮上,只見人煙稠密,鋪戶繁雜。包興不找那南北碗菜應時小賣的大館,單找那家常便飯的二葷鋪,說:“相公,咱爺兒倆在此吃飯罷。”包公卻分不出哪是貴賤,只不過吃飯而已。

包興下樓出了鋪子,只見鎮上熱鬧非常,先抬頭認準了飯鋪字號,卻是望春樓,這才邁步。原打算來找當鋪。到了暗處,將自己內裡青綢夾袍蛇退皮脫下來,暫當幾串銅錢,僱上一頭驢,就說是舅舅處借來的,且混上兩天再作道理。不想四五里地長街,南北一直,再沒有一個當鋪。及至問人時,原有一個當鋪,如今卻是止當候贖了。包興聞聽,急得渾身是汗,暗暗說道:“罷咧!這便如何是好?”正在為難,只見一簇人圍繞著觀看。包興擠進去,見地下鋪一張紙,上面字跡分明。忽聽旁邊有人侉聲傍氣說道:“告白”……又說:“白老四是我的朋友,為什麼告他呢?”包興聞聽,不由笑道:“不是這等,待我念來。上面是:‘告白四方仁人君子知之,今有隱逸村內李老大人宅內小姐被妖迷住,倘有能治邪捉妖者,謝紋銀三百兩,決不食言。謹此告白。”包興唸完,心中暗想道:“我何不如此如此。倘若事成,這一路上京便不吃苦了;即或不成,混他兩天吃喝也好。”想罷,上前。這正是難裡巧逢機會事,急中生出智謀來。

未審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

註解:

茬苒——(時間)漸漸過去。

俟——等待。

侉聲侉氣——語音不正,特指口音與本地語音不同。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24-3-27 14:50:11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四回除妖魁包文正聯姻受皇恩定遠縣赴任

且說包興見了告白,急中生出智來。見旁邊站著一人,他即便向那人道:“這隱逸村離此多遠?”那人見問,連忙答道:“不過三里之遙。你卻問他怎的?”包興道:“不瞞你們說,只因我家相公慣能驅逐邪祟,降妖捉怪,手到病除。只是一件,我們原是外鄉之人,我家相公雖有些神通,卻不敢露頭,惟恐妖言惑眾,輕易不替人驅邪,必須來人至誠懇求。相公必然說是不會降妖,越說不會,越要懇求。他試探了來人果是真心,一片至誠,方能應允。”那人聞聽,說:“這有何難。只要你家相公應允,我就是赴湯投火也是情願的。”包興道:“既然如此,閒話少說。你將這告白收起,隨了我來。”兩旁看熱鬧之人,聞聽有人會捉妖的,不由的都要看看,後面就跟了不少的人。

包興帶領那人來在二葷鋪門口,便向眾人說道:“眾位鄉親,倘我家相公不肯應允,欲要走時,求列位攔阻攔阻。”那人也向眾人說道:“相煩眾位高鄰,倘若法師不允,奉求幫襯幫襯。”包興將門口兒埋伏了個結實,進了飯店,又向那人說道:“你先到櫃上將我們錢會了。省得回來走時,又要耽延工夫。”那人連連稱“是”,來到櫃上,只見櫃內俱各執手相讓,說:“李二爺請了,許久未來到小鋪。”(誰知此人姓李名保,乃李大人宅中主管。)李保連忙答應道:“請了。借重,借重。樓上那位相公、這位管家吃了多少錢文,寫在我帳上罷。”掌櫃的連忙答應,暗暗告訴跑堂的知道。包興同李保來至樓梯之前,叫李保聽咳嗽為號,急便上樓懇求。李保答應,包興方才上樓。

誰知包公在樓上等的心內焦躁,眼也望穿了,再也不見包興回來,滿腹中胡思亂想。先前猶以為見他母舅必有許多的纏繞,或是借貸不遂,不好意思前來見我。後又轉想:“從來沒聽見他說有這門親戚,別是他見我行李盤費皆無,私自逃走了罷?或者他年輕幼小,錯走了路頭,也未可知。”疑惑之間,只見包興從下面笑嘻嘻的上來。包公一見,不由的動怒,嗔道:“你這狗才往哪裡去了?叫我在此好等!”包興上前悄悄地道:“我沒找著我母舅。如今倒有一事……”便將隱逸村李宅小姐被妖迷住、請人捉妖之事,說了一遍。“如今請相公前去混他一混。”包公聞聽,不由的大怒,說:“你這狗才!”包興不容分說,在樓上連連咳嗽。

只見李保上得樓來,對著包公雙膝跪倒,道:“相公在上。小人名叫李保,奉了主母之命,延請法官以救小姐。方才遇見相公的親隨,說相公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望祈搭救我家小姐才好。”說罷磕頭,再也不肯起來。包公說道:“管家休聽我那小价之言,我是不會捉妖的。”包興一旁插言道:“你聽見了?說出不會來了。快磕頭罷!”李保聞聽,連連叩首,連樓板都碰了個山響。包興又道:“相公,你看他一片誠心,怪可憐的。沒奈何,相公慈悲慈悲罷。”包公聞聽,雙眼一瞪,道:“你這狗才,滿口胡說!”又向李保道:“管家你起來,我還要趕路呢。我是不會捉妖的。”李保哪裡肯放,道:“相公如今是走不的了。小人已哀告眾位鄉鄰,在樓下幫襯著小人攔阻。再者眾鄉鄰皆知相公是法官,相公若是走了,倘被小人主母知道,小人實實吃罪不起。”說罷,又復叩首。包公被纏不過,只是暗恨包興。復又轉想道:“此事終屬妄言,如何會有妖魅。我包某以正勝邪,莫若隨他看看,再作脫身之計便了。”想罷,向李保道:“我不會捉妖;卻不信邪。也罷,我隨你去看看就是了。”

李保聞聽包公應允,滿心歡喜,磕了頭,站起來,在前引路。包公下得樓來,只見鋪子門口人山人海,俱是看法官的。李保一見,連忙向前,說道:“有勞列位鄉親了。且喜我李保一片至誠,法官業已應允,不勞眾位攔阻。望乞眾位閃閃,讓開一條路,實為方便。”說罷,奉了一揖。眾人間聽,往兩旁一閃,當中讓出一條衚衕來。仍是李保引路,包公隨著,後面是包興。只聽眾人中有稱讚的道:“好相貌!好神氣!怪道有此等法術。只這一派的正氣,也就可以避邪了。”其中還有好事兒的,不辭勞苦,跟隨到隱逸村的也就不少。不知不覺進了村頭,李保先行稟報去了。

且說這李大人不是別人,乃吏部天官李文業,告老退歸林下。就是這隱逸村名,也是李大人起的,不過是退歸林下之意。夫人張氏,膝下無兒,只生一位小姐。因遊花園,偶然中了邪祟,原是不準聲張。無奈夫人疼愛女兒的心盛,特差李保前去各處,覓請法師退邪。李老爺無可奈何,只得應允。這日正在臥房,夫妻二人講論小姐之病,只見李保稟道:“請到法師,是個少年儒流。”老爺聞聽,心中暗想:“既是儒流,讀聖賢之書,焉有攻乎異端之理。待我出去責備他一番。”想罷,叫李保請至書房。

李保回身來至大門外,將包公主僕引至書房。獻茶後,復進來說道:“家者爺出見。”包公連忙站起。從外面進來一位鬚髮半白、面若童顏的官長。包公見了,不慌不忙,向前一揖,口稱:“大人在上,晚生拜揖。”李大人看見包公氣度不凡,相貌清奇,連忙還禮,分賓主坐下,便問:“貴姓?仙鄉?因何來到敝處?”包公便將上京會試、路途遭劫,毫無隱匿,和盤說出。李大人聞聽,原來是個落難的書生。“你看他言語直爽,倒是忠誠之人,但不知他學問如何?”於是攀話之間,考問多少學業。包公竟是問一答十,就便是宿儒名流,也不及他的學問淵博。李大人不勝歡喜,暗想道:“看此子骨格清奇,又有如此學問,將來必為人上之人。”談不多時,暫且告別,並吩咐李保:“好生服恃包相公,不可怠慢。晚間就在書房安歇。”說罷,回內去了。所有捉妖之事,一字卻也未提。

誰知夫人暗裡差人告訴李保,務必求法官到小姐屋內捉妖,如今已將小姐挪至夫人臥房去了。李保便問:“法官應用何物?趁早預備。”包興便道:“用桌子三張、椅於一張,隨圍桌椅披,在小姐室內設壇。所有硃砂新筆、黃紙寶劍、香爐燭台俱要潔淨的,等我家相公定性養神,二鼓上壇便了。”李保答應去了。不多時,回來告訴包興道:“俱已齊備。”包興道:“既已齊備,叫他們拿到小姐繡房。大家幫著,我設壇去。”李保聞聽,叫人抬桌搬椅,所有軟片東西具自己拿著,請了包興,一同引至小姐臥房。只聞房內一股幽香。就在明間堂屋,先將兩張桌子並好,然後搭了一張擱在前面桌子上,又把椅子放在後面桌上,繫好了圍桌,搭好了椅披;然後設擺香爐燭台,安放墨硯紙筆寶劍等物。設擺停當,方才同李保出了繡房,竟奔書房而來。叫李保不可遠去,聽候呼喚,即便前來。李保連聲答應。

包興便進了書房,已有初更的時候。誰知包公勞碌了一夜,又走了許多路程,睏乏已極,雖未安寢,已經困得前仰後合。包興一見,說:“我們相公吃飽了就困,也不怕存住食。”便走到跟前,叫了一聲“相公”。包公驚醒,見包興,說:“你來的正好,服侍我睡覺罷。”包興道:“相公就是這麼睡覺,還有什麼說的?咱們不是捉妖來了嗎?”包公道:“那不是你這狗才乾的!我不會捉妖。”包興悄悄道:“相公也不想想,小人費了多少心機,給相公找了這樣住處,又吃那樣的美饌,喝那樣好陳紹酒又香又陳。如今吃喝足了,就要睡覺。俗語說:‘無功受祿,寢食不安。’相公也是這麼過意的去麼?咱們何不到小姐臥房看看?憑著相公正氣,或者勝了邪魅,豈不兩全其美呢?”一席話說的包公心活;再者自己也不信妖邪,原要前來看看的,只得說道:“罷了,由著你這狗才鬧罷了。”包興見包公立起身來,急忙呼喚:“快掌燈呀!”只聽外面連聲答應:“伺候下了。”

包公出了書房,李保提燈,在前引道,來至小姐臥房一看,只見燈燭輝煌,桌椅高搭,設擺的齊備,心中早已明白是包興鬧的鬼,邁步來到屋中,只聽包興吩咐李保道:“所有閒雜人等俱各回避。最忌的是婦女窺探。”李保聞聽,連忙退出,藏躲去了。

包興拿起香來,燒放爐內,爬在地下,又磕了三個頭。包公不覺暗笑。只見他上了高桌,將硃砂墨研好,蘸了新筆,又將黃紙撕了紙條兒。剛才要寫,只覺得手腕一動,彷彿有人把著的一般。自己看時,上面寫的:“淘氣,淘氣!該打,該打!”包興心中有些發毛,急急在燈上燒了,忙忙地下了台。只見包公端坐在那邊。包興走至跟前,道:“相公與其在這裡坐著,何不在高桌上坐著呢?”包公無奈,只得起身,上了高台,坐在椅子上;只見桌於上放著寶劍一口,又有硃砂黃紙筆硯等物。包公心內也暗自歡喜:“難為他想的周到。”因此不由的將筆提起,蘸了硃砂,鋪下黃紙。剛才要寫,不覺腕隨筆動,順手寫將下去。。才要看時,只聽外面哎呀了一聲,咕咚栽倒在地。

包公聞聽,急忙提了寶劍,下了高台,來至臥房看時,卻是李保。見他驚惶失色,說道:“法官老爺,嚇死小人了!方才來至院內,只見白光一道衝戶而出,是小人看見,不覺失色栽倒。”包公也覺納悶,進得屋來,卻不見包興。與李保尋時,只見包興在桌子底下縮作一堆,見有人來方敢出頭。卻見李保在旁,便遮飾道:“告訴你們,我家相公作法不可窺探,連我還在桌子底下藏著呢。你們何得不遵法令?幸虧我家相公法力無邊。”一片謊言說的很像,這也是他的聰明機變的好處。李保方才說道:“只因我家老爺夫人惟恐相公深夜勞苦,叫小人前來照應,請相公早早安歇。”包公聞聽,方叫包興打了燈籠,前往書房去了。

李保叫人來拆了法台,見有個硃砂黃紙字帖,以為法官留下的鎮壓符咒,連寶劍一同拿起,回身來到內堂,稟道:“包相公業已安歇了。這是寶劍,還有符咒,俱各交進。”丫鬟接進來。李保才待轉身,忽聽老爺說道:“且住!拿來我看。”丫鬟將黃紙字帖呈上。李老爺燈下一閱,原來不是符咒,卻是一首詩句道:“避劫山中受大恩,欺心毒餅落於塵。尋釵井底將君救,三次相酬結好姻。”李老爺細看詩中隱藏事蹟,不甚明白,便叫李保暗向包興探問其中事蹟,並打聽娶親不曾,明日一早回話。李保領命。

你道李老爺為何如此留心?只因昨日書房見了包公之後,回到內宅,見了夫人,連聲誇獎說:“包公人品好,學問好,將來不可限量。”張氏夫人聞聽,道:“既然如此,他若將我孩兒治好,何不就與他結為秦晉之好呢?”老爺道:“夫人之言,正合我意。且看我兒病體何如,再作道理。”所以老兩口兒惦記此事。又聽李保說二鼓還要上壇捉妖,因此不敢早眠。天交二鼓,尚未安寢,特遣李保前來探聽。不意李保拿了此帖回來,故叫他細細的訪問。

到了次日,誰知小姐其病若失,竟自大愈,實是奇事。老爺夫人更加歡喜,急忙梳洗已畢,只見李保前來回話:“昨晚細問包興,說這字帖上的事蹟,是他相公自幼兒遭的魔難,皆是逢凶化吉,並未遇害。並且問明尚未定親。”李老爺聞聽,滿心歡喜,心中已明白是狐狸報恩,成此一段良緣,便整衣襟來至書房。李保通報,包公迎出。只見李老爺滿面笑容,道:“小女多虧賢契救拔,如今沉痾已愈,實為奇異。老夫無兒,只生此女,尚未婚配,意欲奉為箕帚,不知賢契意下如何?”包公答道:“此事晚生實實不敢自專,須要稟明父母兄嫂,方敢聯姻。”李老爺見他不肯應允,便笑嘻嘻從袖中掏出黃紙帖兒,遞與包公,道:“賢契清看此帖便知,不必推辭了。”包公接過一看,不覺面紅過耳,暗暗思道:“我晚間恍惚之間,如何寫出這些話來?”又想道:“原來我小時山中遇雨,見那女子竟是狐狸避劫,卻蒙她累次救我,她竟知恩報恩。”包興在旁著急,恨不得贊成相公應允此事,只是不敢插口。李老爺見包公沉吟不語,便道:“賢契不必沉吟。據老夫看來,並非妖邪作祟,竟為賢契來作紅線來了,可見凡事自有一定道理,不可過於迂闊。”包公聞聽,只得答道:“既承大人錯愛,敢不從命。只是一件,須要稟明:候晚生會試以後,回家稟明父母兄嫂,那時再行納聘。”李老爺見包公應允,滿心歡喜,便道:“正當如此。大丈夫一言為定,諒賢契絕不食言。老夫靜候佳音便了。”

說話之間,排開桌椅,擺上酒飯,老爺親自相陪。飲酒之間,又談論些齊家治國之事,包公應答如流,說的有經有緯,把個李老爺樂的再不肯放他主僕就行,一連留住三日,又見過夫人。三日後備得行囊馬匹、衣服盤費,並派主管李保跟隨上京。包公拜別了李老爺後,又囑咐一番。包興此時歡天喜地,精神百倍,跟了出來。只見李保牽馬墜橙,包公上了坐騎,李保小心伺候,事事精心。一日,來到京師,找尋了下處,所有吏部投文之事全不用包公操心,竟等臨期下場而已。

且說朝廷國政,自從真宗皇帝駕崩,仁宗皇帝登了大寶,就封劉後為太后,立龐氏為皇后,封郭槐為總管都堂,龐吉為國丈加封太師,這龐吉原是個讒佞之臣,倚了國丈之勢,每每欺壓臣僚。又有一班趨炎附勢之人,結成黨羽,明欺聖上年幼,暗有擅自專權之意。誰知仁宗天子自幼歷過多少磨難,乃是英明之主。先朝元老左右輔粥,一切正直之臣照舊供職,就是龐吉也奈何不得。因此朝政法律嚴明,尚不至紊亂。只因春闈在邇,奉旨欽點太師龐吉為總裁。因此會試舉子就有走門路的、打關節的,紛紛不一。惟有包公自己仗著自己學問。考罷三場,到了揭曉之期,因無門路,將包公中了第二十三名進士,翰林無分,奉旨榜下即用知縣,得了鳳陽府定遠縣知縣。包公領憑後,收拾行李,急急出京,先行回家拜見父母兄嫂,稟明路上遭險,並與李天官結親一事。員外安人又驚又喜,擇日祭祖,叩謝寧老夫子。過了數日,拜別父母兄嫂,帶了李保、包興起身赴任。將到定遠縣地界,包公叫李保押著行李慢慢行走,自己同包興改裝易服,沿途私訪。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一日,包公與包興暗暗進了定遠縣,找了個飯鋪打尖。正在吃飯之時,只見從外面來了一人。酒保見了,讓道:“大爺少會呀!”那人揀個座兒坐下。

不知那人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解:

會——付帳。

饌——飯食。

痾——病。

讒佞——說人壞話或用花言巧語巴結人的人。

紊亂——雜亂,紛亂。

春闈——春試。

邇——近。

打尖——旅途中休息下來吃點東西。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24-3-27 14:51:00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五回墨斗剖明皮熊犯案烏盆訴苦別古鳴冤

且說酒保斟上一壺酒來。那人一面喝酒,一面帶有驚慌之色,舉止失宜。只見坐不多時,發了回怔,連那壺酒也未吃完,便匆匆會了錢鈔而去。包公看此光景,因問酒保道:“這人是誰?”酒保道:“他姓皮名熊,乃二十四名馬販之首。”包公記了姓名,吃完了飯,便先叫包興到縣傳諭,就說老爺即刻到任。包公隨後就出了飯鋪,尚未到縣,早有三班衙役、書吏人等迎接上任。到了縣內,有署印的官交了印信,並一切交代,不必細說。

包公便將秋審冊籍細細稽察,見其中有個沈清伽藍殿殺死僧人一案,情節支離。便即傳出諭去,立刻升堂審問沈清一案。所有三班衙役早知消息,老爺暗自一路私訪而來,就知這位老爺的利害,一個個兢兢業業,早已預備齊全。一聞傳喚,立刻一班班進來,分立兩旁,喊了堂威。包公入座,標了禁牌,便吩咐:“帶沈清。”不多時,將沈清從監內提出,帶至公堂,打去刑具,朝上跪倒。包公留神細看,只見此人不過三旬年紀,戰戰兢兢,匍匐在塵埃,不像個行兇之人。包公看罷,便道:“沈清,你為何殺人?從實招來!”沈清哭訴道:“只因小人探親回來,天氣太晚,那日又濛濛下雨,地下泥濘,實在難行。素來又膽小,又不敢夜行,便在這縣南三里多地有個古廟,暫避風雨。準知次日天未明,有公差在路,見小人身後有血跡一片。公差便問小人從何而來,小人便將昨日探親回來、天色太晚、在廟內伽藍殿上存身的話,說了一遍。不想公差攔住不放,務要同小人回至廟中一看。哎呀!太爺呀!小人同差役到廟看時,見佛爺之旁有一殺死的僧人。小人實是不知僧人是誰殺的。因此二位公差將小人解至縣內,竟說小人謀殺和尚。小人真是冤枉!求青天大老爺明察!”包公聞聽,便問道:“你出廟時,是什麼時候?”沈清答道:“天尚未明。”包公又間道:“你這衣服,因何沾了血跡?”沈清答道:“小人原在神櫥之下,血水流過,將小人衣服沾汙了。”老爺聞聽,點頭,吩咐帶下,仍然收監。立刻傳轎,打道伽藍殿。包興伺候主人上轎,安好伏手。包興乘馬跟隨。

包公在轎內暗思:“他既謀害僧人,為何衣服並無血跡,光有身後一片呢?再者雖是刀傷,彼時並無兇器。”一路盤算,來到伽藍殿,老爺下轎,吩咐跟役人等不準跟隨進去,獨帶包興進廟。至殿前,只見佛像殘朽敗壞,兩旁配像俱已坍塌。又轉到佛像背後,上下細看,不覺暗暗點頭。回身細看神櫥之下,地上果有一片血跡迷亂。忽見那邊地下放著一物,便撿起看時,一言不發,攏入袖中,即刻打道回衙。來至書房,包興獻茶,回道:“李保押著行李來了。”包公聞聽,叫他進來。李保連忙進來,給老爺叩頭。老爺便叫包興傳該值的頭目進來,包興答應。去不多時,帶了進來,朝上跪倒:“小人胡成給老爺叩頭。”包公問道:“咱們縣中可有木匠麼?”胡成應道:“有。”包公道:“你去多叫幾名來,我有緊要活計要做的,明早務要俱各傳到。”胡成連忙答應,轉身去了。

到了次日,胡成稟道:“小人將木匠俱已傳齊,現在外面伺候。”包公又吩咐道:“預備矮桌數張,筆硯數分,將木匠俱帶至後花廳,不可有誤。去罷。”胡成答應,連忙備辦去了。這裡包公梳洗已畢,即同包興來至花廳,吩咐木匠俱各帶進來。只見進來了九個人,俱各跪倒,口稱:“老爺在上,小的叩頭。”包公道:“如今我要做各樣的花盆架子,務要新奇式樣。你們每人畫他一個,老爺揀好的用,並有重賞。”說罷,吩咐拿矮桌筆硯來。兩旁答應一聲,登時齊備。只見九個木匠分在兩旁,各自搜索枯腸,誰不願新奇討好呢!內中就有使慣了竹筆,拿不上筆來的;也有怯官的,戰戰哆嗦畫不像樣的;竟有從容不迫,一揮而就的。包公在座上,往下細細留神觀看。不多時,俱各畫完,挨次呈遞,老爺接一張,看一張,看到其中一張,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那人道:“小人叫吳良。”包公便向眾木匠道:“你們散去,將吳良帶至公堂。”左右答應一聲,立刻點鼓升堂。

包公入座,將驚堂木一拍,叫道:“吳良,你為何殺死僧人?從實招來!免得皮肉受苦。”吳良聽說,吃驚不小,回道:“小人以木匠做活為生,是極安分的,如何敢殺人呢?望乞老爺詳察。”老爺道:“諒你這廝決不肯招。左右,爾等立刻到伽藍殿將伽藍神好好抬來。”左右答應一聲,立刻去了。不多時,將伽藍神抬至公堂。百姓們見把伽藍神泥胎抬到縣衙聽審,誰不要看看新奇的事,都來。只見包公離了公座,迎將下來,向伽藍神似有問答之狀,左右觀看,不覺好笑。連包興也暗說道:“我們老爺這是裝什麼腔兒呢?”只見包公從新入座,叫道:“吳良,適才神聖言道,你那日行兇之時,已在神聖背後留下暗記。下去比來。”左右將吳良帶下去。只見那神聖背後肩膀以下,果有左手六指兒的手印;誰知吳良左手卻是六指兒,比上時絲毫不錯。吳良嚇的魂飛膽裂,左右的人無不吐舌,說:“這位大爺真是神仙,如何就知是木匠吳良呢?”殊不知包公那日上廟驗看時,地下撿了一物,卻是個墨斗;又見那伽藍神身後六指手的血印,因此想到木匠身上。

左右又將吳良帶至公堂跪倒。只見包公把驚堂木一拍,一聲斷喝,說:“吳良,如今真贓實犯,還不實說麼?”左右復又威嚇,說:“快招!快招!”吳良著忙道:“太爺不必動怒,小人實招就是了。”案房書吏在一旁寫供。吳良道:“小人原與廟內和尚交好。這和尚素來愛喝酒,小人也是酒鬼。因那天和尚請我喝酒,誰知他就醉了。我因勸他收個徒弟,以為將來的收緣結果。他便說:‘如今徒弟實在難收。就是將來收緣結果,我也不怕。這幾年的工夫,我也積攢了有二十多兩銀子了。’他原是醉後無心的話。小人便問他:‘你這銀子收藏在何處呢?若是丟了,豈不白費了這幾年的工夫麼?’他說:‘我這銀子是再丟不了的,放的地方人人再也想不到的。,小人就問他:‘你到底擱在哪裡呢?’他就說:‘咱們倆這樣相好,我告訴你,你可不許告訴別人。’他方說出將銀子放在伽藍神腦袋以內。小人一時見財起意,又見他醉了,原要用斧子將他劈死了。回老爺,小人素來拿斧子劈木頭慣了,從來未劈過人。乍乍兒的劈人,不想手就軟了,頭一斧於未劈中。偏遇和尚潑皮要奪我斧子。我如何肯讓他,又將他按住,連劈幾斧,他就死了。鬧了兩手血。因此上神桌,便將左手扶住神背,右手在神聖的腦袋內掏出銀子,不意留下了個手印子。今被太爺神明斷出,小人實實該死。”包公聞聽所供是實,又將墨斗拿出,與他看了。吳良認了是自己之物,因抽斧子落在地下。包公叫他畫供,上了刑具,收監。沈清無故遭屈,賞官銀十兩,釋放。

剛要退堂,只聽有擊鼓喊冤之聲。包公即著帶進來。但見從角門進來二人,一個年紀二十多歲,一個有四十上下。來到堂上,二人跪倒。年輕的便道:“小人名叫匡必正。有一叔父開緞店,名叫匡天佑。只因小人叔父有一個珊瑚扇墜,重一兩八錢,遺失三年未有下落。不想今日遇見此人,他腰間佩的正是此物。小人原要借過來看看,怕的是認錯了。誰知他不但不借給看,開口就罵,還說小人訛他,扭住小人不放。太爺詳察。”又只見那人道:“我姓呂名佩,今日狹路相逢,遇見這個後生,將我攔住,硬說我腰間佩的珊瑚墜子是他的。青天白日,竟敢攔路打搶。這後生實實可惡!求太爺與我判斷。”包公聞聽,便將珊瑚墜子要來一看,果然是真的,淡紅,光潤無比,便向匡必正道:“你方才說此墜重夠多少?”匡必正道:“重一兩八錢。倘若不對,或者東西一樣的極有,小人再不敢訛人。”包公又問呂佩道:“你可知道此墜重夠多少?”呂佩道:“此墜乃友人送的,並不曉得多少分兩。”包公回頭,叫包興取戥子來。包興答應,連忙取戥平了,果然重一兩八錢。包公便向呂佩道:“此墜若按分兩,是他說的不差,理應是他的。”呂佩著急,道:“噯呀!大爺呀!此墜原是我的,好朋友送我的,又平什麼分兩呢?我是不敢撒謊的。”包公道:“既是你相好朋友送的,他叫什麼名字?實說!”呂佩道:“我這朋友姓皮名熊,他是馬販頭兒,人所共知。”包公猛然聽“皮熊”二字,觸動心事,吩咐將他二人帶下去,立刻出籤,傳皮熊到案。包公暫且退堂,用了酒飯。

不多時,人來回話:“皮熊傳到。”包公復又升堂:“帶皮熊。”皮熊上堂跪倒,口稱:“太爺在上,傳小人有何事故?”包公道:“聞聽你有珊瑚扇墜,可是有的?”皮熊道:“有的。那是三年前小人撿的。”包公道:“此墜你可送過人麼?”皮熊道:“小人不知何人失落,如何敢送人呢?”包公便問:“此墜尚在何處?”皮熊道:“現在小人家中。”包公吩咐將皮熊帶在一邊,叫把呂佩帶來。包公問道:“方才問過皮熊,他並未曾送你此墜,此墜如何到了你手?快說!”呂佩一時慌張,方說出是皮熊之妻柳氏給的。包公就知話內有因,連問道:“柳氏她如何給你此墜呢?實說!”呂佩便不言語。包公吩咐:“掌嘴!”兩旁人役剛要上前,只見呂佩搖手,道:“老爺不必動怒,我說就是了。”便將與柳氏通姦,是柳氏私贈此墜的話,說了一遍。皮熊在旁聽見他女人和人通姦,很覺不夠瞧的。包公立刻將柳氏傳到。誰知柳氏深恨丈夫在外宿好,不與自己一心一計,因此來到公堂,不用審問,便說出丈夫皮熊素與楊大成之妻畢氏通姦。“此墜從畢氏處攜來,交與小婦人收了二三年。小婦人與呂佩相好,私自贈他的。”包公立刻出籤,傳畢氏到案。

正在審問之際,忽聽得外面又有擊鼓之聲,暫將眾人帶在一旁,先帶擊鼓之人上堂。只見此人年有五旬,原來就是匡必正之叔匡天佑,因聽見有人將他侄兒扭結到官,故此急急趕來,稟道:“只因三年前不記日子,託楊大成到緞店取緞子,將此墜做為執照。過了幾日,小人到鋪問時,並未見楊大成到鋪,也未見此墜,因此小人到楊大成家內。誰知楊大成就是那日晚間死了,也不知此墜的下落,只得隱忍不言。不料小人侄兒今日看見此墜,被人告到太爺台前。惟求太爺明鏡高懸,伸此冤枉!”說罷,磕下頭去。

包公聞聽,心下明白,叫天佑下去,即帶皮熊、畢氏上堂,便問畢氏:“你丈夫是何病死的?”畢氏尚未答言,皮熊在旁答道:“是心疼病死的。”包公便將驚堂木一拍,喝聲:“該死的狗才!她丈夫心疼病死的,你如何知道?明是因好謀命。快把怎生謀害楊大成致死情由,從實招來!”兩旁一齊威嚇:“招!招!招!”皮熊驚慌,說道:“小人與畢氏通姦是實,並無謀害楊大成之事。”包公聞聽,說:“你這刁嘴的奴才!曾記得前在飯店之中,你要吃酒,神色慌張,舉止失措,酒也未曾吃完。今日公堂之上,還敢支吾!左右,抬上刑來!”皮熊只嚇得啞口無言,暗暗自思道:“這位太爺如此明察,別的諒也瞞不過他去,莫若實說,也免得皮肉受苦。”想罷,連連叩頭,道:“太爺不必動怒,小人願招。”包公道:“招來!”皮熊道:“只因小人與畢氏通姦,情投意合,惟恐楊大成知道,將我二人拆散。因此定計,將他灌醉,用刀殺死,暗用棺木盛殮,只說心疼暴病而死。彼時因見珊瑚墜,小人拿回家去,交付妻子收了。即此便是實情。”包公聞聽,叫他畫供。即將畢氏定廠凌遲,皮熊定了斬決,將呂佩責四十板釋放,柳氏官賣,匡家叔侄將珊瑚墜領回無事。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斷事如神,各處傳揚,就傳到了行俠尚義的一個老者耳內。

且說小沙窩內有一老者姓張行三,為人梗直,好行俠義,因此人都稱他為“別古”。(與眾不同謂之“別”,不合時宜謂之“古”。)原是打柴為生;皆因他有了年紀,挑不動柴草,眾人就叫他看著過秤,得了利息大家平分。這也是他素日為人拿好兒換來的。

一日,閒暇無事,偶然想起:“三年前,東塔窪趙大欠我一擔柴錢四百文,我若不要了,有點對不過眾夥計們;他們不疑惑我使了,我自己居心實在的過意不去。今日無事,何不走走呢。”於是拄了竹杖,鎖了房門,竟往東塔窪而來。

到了趙大門首,只見房舍煥然一新,不敢敲門,問了問鄰右之人,方知趙大發財了,如今都稱“趙大官人”了。老頭子聞聽,不由心中不悅,暗想道:“趙大這小子,長處掐,短處捏,那一種行為,連柴火錢都不想著還。他怎麼配發財呢?”轉到門口,便將竹杖敲門,口中道:“趙大,趙大。”只聽裡面答應道:“是誰,這未‘趙大’、‘趙二’的?”說話間,門已開了,張三看時,只見趙大衣冠鮮明,果然不是先前光景。趙大見是張三,連忙說道:“我道是誰,原來是張三哥。”張三道:“你先少合我論哥兒們。你欠我的柴火錢,也該給我了。”趙大聞聽,道:“這有什麼要緊。老弟老兄的,請到家裡坐。”張三道:“我不去,我沒帶著錢。”趙大說:“這是什麼話?”張三道:“正經話。我若有錢,肯找你來要帳嗎?”正說著,只見裡面走出一個婦人來,打扮的怪模怪樣的,問道:“官人,你同誰說話呢?”張三一見,說:“好呀!趙大,你幹這營生呢,怨的發財呢!”趙大道:“休得胡說,這是你弟妹小嬸。”又向婦人道:“這不是外人,是張三哥到了。”婦人便上前萬福。張三道:“恕我腰疼,不能還禮。”趙大說:“還是這等愛頑。還請裡面坐罷。”張三隻得隨著進來,到了屋內,只見一路一路的盆子堆的不少。彼此讓坐。趙大叫婦人倒茶。張三道:“我不喝茶。你也不用鬧酸款,欠我的四百多錢總要還我的,不用鬧這個軟局子。”趙大說:“張三哥,你放心,我哪就短了你四百文呢。”說話間,趙大拿了四百錢遞與張三。張三接來揣在懷內,站起身來,說道:“不是我愛小便宜,我上了年紀,夜來時常愛起夜。你把那小盆給我一個,就算折了欠我的零兒罷。從此兩下開交,彼此不認得,卻使得?”趙大道:“你這是何苦!這些盆子俱是挑出來的,沒沙眼,拿一個就是了。”張三挑了一個趣黑的烏盆,挾在懷中,轉身就走,也不告別,竟自出門去了。

這東塔窪離小沙窩也有三里之遙。張二滿懷不平,正遇著深秋景況,夕陽在山之時,來到樹林之中,耳內只聽一陣陣秋風颯颯,敗葉飄飄,猛然間滴溜溜一個旋風,只覺得汗毛眼裡一冷。老頭干將脖子一縮,腰兒一弓,剛說一個“好冷”,不防將懷中盆子掉在塵埃,在地下咕嚕嚕亂轉,隱隱悲哀之聲,說:“摔了我的腰了。”張三聞聽,連連唾了兩口,撿起盆子往前就走。有年紀之人如何跑的動,只聽後面說道:“張伯伯,等我一等。”回頭又不見人,自己怨恨,道:“如何白日就會有鬼?想是我不久於人世了。”一邊想,一邊走,好容易奔至草房,急忙放下盆子,撂了竹杖;開了鎖兒,拿了竹杖,拾起盆子,進得屋來將門頂好,覺得睏乏已極,自己說:“管他什麼鬼不鬼的,且夢周公。”剛才說完,只聽得悲悲切切,口呼:“伯怕,我死的好苦也!”張三聞聽,道:“怎麼的竟自把鬼關在屋裡了?”別古秉性忠直,不怕鬼邪,便說道:“你說罷,我這裡聽著呢。”隱隱說道:“我姓劉名世昌,在蘇州閶門外八寶鄉居住。家有老母周氏,妻子王氏,還有三歲的孩子乳名百歲。本是緞行生理。只因乘驢回家,行李沉重,那日天晚,在趙大家借宿。不料他夫妻好狠,將我殺害,謀了資財,將我血肉和泥焚化。到如今閃了老母,拋卻妻子,不能見面。九泉之下,冤魂不安,望求怕怕替我在包公前伸明此冤,報仇雪恨,就是冤魂在九泉之下,也感恩不盡。”說罷,放聲痛哭。張三聞聽他說的可憐,不由的動了他豪俠的心腸,全不畏懼,便呼道:“烏盆。”只聽應道:“有呀,伯伯。”張三道:“雖則替你鳴冤,惟恐包公不能準狀,你須跟我前去。”烏盆應道:“願隨伯伯前往。”張三見他應叫應聲,不覺滿心歡喜,道:“這去告狀,不怕包公不信。言雖如此,我是上了年紀之人,記性平常,必須將他姓名住處記清背熟了方好。”於是從新背了一回,樣樣記明。

老頭兒為人心熱,一夜不曾閤眼,不等天明,爬起來,挾了烏盆,拄起竹杖,鎖了屋門,竟奔定遠縣而來。出得門時,冷風透體,寒氣逼人,又在天亮之時。若非張三好心之人,誰肯衝寒冒冷,替人鳴冤。及至到了定遠縣,天氣過早,尚未開門;只凍得他哆哆嗦嗦,找了個避風的所在,席地而坐。喘息多時,身上覺得和暖。老頭兒又高興起來了,將盆子扣在地下,用竹杖敲著盆底兒,唱起什不閒來了。剛唱一句“八月中秋月照台”,只聽的一聲響,門分兩扇,大爺升堂。

張三忙拿起盆子,跑向前來喊“冤枉”。就有該值的回稟,立刻帶進,包公座上問道:“有何冤枉?訴上來。”張三就把東塔窪趙大家討帳,得了一個黑盆,遇見冤魂自述的話,說了一遍。“現有烏盆為證。”包公聞聽,便不以此事為妄談,就在座上喚道:“烏盆。”並不見答應。又連喚兩聲,也無影響,包公見別古年老昏憒,也不動怒,便叫左右攆去便了。,

張老出了衙門,口呼:“烏盆。”只聽應道:“有呀,怕伯。”張老道:“你隨我訴冤,你為何不進去呢?”烏盆說道:“只因門上門神攔阻,冤魂不敢進去,救怕伯替我說明。”張老聞聽,又嚷“冤枉”。該值的出來,咳道:“你這老頭子還不走!又嚷的是什麼?”張老道:“求爺們替我回復一聲:‘烏盆有門神攔阻,不敢進見。’”該值的無奈,只得替他回稟;包公聞聽,提筆寫字一張,叫該值的拿去門前焚化,仍將老頭子帶進來,再訊二次。張老抱著盆子,上了公堂,將盆子放在當地,他跪在一旁。包公問道:“此次叫他可應了?”張老說:“是。”包公吩咐:“左右,爾等聽著。”兩邊人役應聲,洗耳靜聽。只見包公座上問道:“烏盆。”不見答應。包公不由動怒,將驚堂木一拍:“我罵你這狗才!本縣念你年老之人,方才不加責於你,如今還敢如此。本縣也是你愚弄的嗎?”用手抽籤,吩咐打責了十板,以戒下次。兩旁不容分說,將張老打了十板。鬧得老頭兒毗牙咧嘴,一拐一拐的,挾了烏盆,拿了竹杖,出衙去了。

轉過影壁,便將烏盆一扔,只聽得噯呀一聲,說:“碰了我腳面了!”張老道:“奇怪!你為何又不進去呢?”烏盆道:“只困我赤身露體,難見星主。沒奈何,再求伯伯替我申訴明白。”張老道:“我已然為你捱了十大板,如今再去,我這兩條腿不用長著咧。”烏盆又苦苦哀求。張老是個心軟的人,只得拿起盆子。他卻又不敢伸冤,只得從角門溜溜秋秋往裡便走。只見那邊來了一個廚子,一眼看見,便叫:“胡頭兒,胡頭兒,那老頭兒又來了。”胡頭正在班房談論此事說笑,忽聽老頭子又來了,連忙跑出來要拉。張老卻有主意,就勢坐在地下,叫起屈來了。

包公那裡也聽見了,吩咐帶上來,問道:“你這老頭子為何又來?難道不怕打麼?”張老叩頭道:“方才小人出去又問烏盆,他說赤身露體,不敢見星主之面。懇求太爺賞件衣服遮蓋遮蓋,他才敢進來。”包公聞聽,叫包興拿件衣服與他。包興連忙拿了一件夾襖,交與張老。張老拿著衣服出來,該值的說:“跟著他,看他是柺子!”只見他將盆子包好,拿起來,不放心,又叫著:“烏盆,隨我進來。”只聽應道:“有呀,伯伯,我在這裡。”張老聞聽他答應,這一回留上心了,便不住叫著進來。到了公堂,仍將烏盆放在當中,自己在一旁跪倒。包公又吩咐兩邊仔細聽著,兩邊答應“是”。此所謂上命差遣,概不由己。有說老頭子有了病了的,有說大爺好性兒的,也有暗笑的。連包興在旁也不由的暗笑:“老爺今日叫瘋於磨住了。”只見包公座上呼喚:“烏盆。”不想衣內答應說:“有呀,星主。”眾人無不詫異。只見張老聽見烏盆答應了,他便忽的跳將起來,恨不能要上公案桌子。兩旁眾人叱喝,他才復又跪下。包公細細問了張老。張老彷彿背書的一般:他姓甚名誰,家住哪裡,他家有何人,作何生理,怎麼遇害,是準害的,滔滔不斷說了一回,清清楚楚。兩旁聽的無不嘆息。包公聽罷,吩咐包興取十兩銀子來,賞了張老,叫他回去聽傳。別古千恩萬謝地去了。

包公立刻吩咐書吏辦文一角,行到蘇州,調取屍親前來結案。即行出籤,拿趙大夫婦,登時拿到,嚴加訊問,並無口供。包公沉吟半晌,便吩咐:“趙大帶下去,不準見刁氏。”即傳刁氏上堂。包公說:“你丈夫供稱陷害劉世昌,全是你的主意。”刁氏聞聽,惱恨丈夫,便說出趙大用繩子勒死的,並言現有未用完的銀兩。即行畫招,押了手印。立刻派人將贓銀起來。復又帶上趙大,叫他女人質對。誰知這廝好狠,橫了心再也不招,言銀子是積攢的。包公一時動怒,請了大刑,用夾棍套了兩腿,問時仍然不招。包公一聲斷喝,說了一個“收”字。不想趙大不禁夾,就嗚呼哀哉了。包公見趙大一死,只得叫人搭下去,立刻辦詳,稟了本府,轉又行文上去,至京啟奏去了。

此時屍親已到。包公將未用完的銀子,俱叫他婆媳領取訖;並將趙大傢俬奉官折變,以為婆媳養贍。婆媳感念張老替他鳴冤之恩,願帶到蘇州養老送終。張老也因受了冤魂囑託,亦願照看嫡居孤兒。因此商量停當,一同起身往蘇州去了。

要知後事如何,下回分曉。

------------

訛——訛詐。

戥子——也作“等子”,一種稱量金銀、藥品等的小秤。

戥平——平:舊指一種衡量的標準。

閻——音chang。

昏憒——今寫作“昏饋”,眼花耳聾,比喻頭腦糊塗,不明是非。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24-3-27 14:51:42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六回罷官職逢義士高僧應龍圖審冤魂怨鬼

且說包公斷明瞭烏盆,雖然遠近聞名,這位老爺正直無私,斷事如神,未免犯了上司之嫉,又有趙大刑斃,故此文書到時,包公例應革職。包公接到文書,將一切事宜交代署印之人,自己住廟。李保看此光景,竟將銀兩包袱收拾收拾,逃之夭夭了。

包公臨行,百姓遮道哭送。包公勸勉了一番,方才乘馬,帶著包興,出了定遠縣,竟不知投奔何處才好。包公在馬上自己嘆息,暗裡思量道:“我包某命運如此淹蹇,自幼受了多少的顛險,好容易蒙兄嫂憐愛,聘請恩師,教誨我一舉成名。不想妄動刑具,致斃人命。雖是他罪應如此,究竟是粗心浮躁,以至落了個革職,至死也無顏回家。無處投奔,莫若仍奔京師,再作計較。”只顧馬上嗟嘆。包興跟隨,明知老爺為難,又不敢問。信馬由韁,來至一座山下,雖不是峻嶺高峰,也覺得兇惡。正在觀看之際,只聽一棒鑼響,出來了無數的唆兵,當中一個矮胖黑漢,赤著半邊身的胳膊,雄赳赳,氣昂昂,不容分說,將主僕二人拿下捆了,送上山去。誰知山中尚有三個大王,見縛了二人前來,吩咐綁在兩邊柱子上,等四大王到來,再行發落。不一時,只見四大王慌慌張張,喘吁吁跑了來,嚷道:“不好了!山下遇見一人好本領,強小弟十倍,才一交手,我便倒了。幸虧跑得快,不然吃大虧了,哪位哥哥去會會他?”只見大大王說:“二弟,待劣兄前往。”二大王說:“小弟奉陪。”於是二人下山,見一人氣昂昂在山坡站立。大大王近前一看,不覺哈哈大笑,道:“原來是兄長,請到山中敘話。”

你道此山何名?名叫土龍崗,原是山賊窩居之所。原來張龍、趙虎誤投龐府,見他是權奸之門,不肯逗留,偶過此山,將山賊殺走,他二人便作了寨主。後因王朝、馬漢科考武場,亦被龐大師逐出,憤恨回家,路過此山,張、趙兩個即請到寨,結為兄弟。王朝居長,馬漢第二,張龍第三,趙虎第四。王、馬、張、趙四人已表明來歷。

且說馬漢同定那人來至山中,走上大廳,見兩旁柱上綁定二人,走近一看,不覺失聲道:“暖呀!縣尊為何在此?”包公睜眼看時,說道:“莫不是恩公展義士麼?”王朝聞聽,連忙上前解開,立刻讓至廳上,坐定了。展爺問及,包公一一說了。大傢俱各嘆息。展爺又叫王、馬、張、趙給包公陪了罪,分賓主坐下。立時擺酒,彼此談心,甚是投機。包公問道:“我看四位俱是豪傑,為何作這勾當?”王朝道:“我等皆為功名未遂,亦不過暫借此安身,不得已而為之。”展爺道:“我看眾弟兄皆是異姓骨肉。今日恰逢包公在此,雖則目下革職,將來朝廷必要擢用。那時眾位兄弟何不設法棄暗投明,與國出力,豈不是好?”王朝道:“我等久有此心。老爺倘蒙朝廷擢用,我等俱願效力。”包公只得答應:“豈敢,豈敢。”大家飲至四更方散。

至次日,包公與展爺告辭。四人款留不住,只得送下山來。王朝素與展爺相好,又遠送幾里。包公與展爺戀戀不捨,無奈分別而去。

單言包公主僕乘馬竟奔京師。一日,來至大相國寺門前,包公頭暈眼花,竟從馬上栽將下來。包興一見,連忙下馬看時,只見包公二目雙合,牙關緊閉,人事不知。包興叫著不應,放聲大哭。驚動廟中方丈,乃得道高僧,俗家複姓諸葛名遂,法號瞭然,學問淵深,以至醫卜星相,無一不精,聞得廟外人聲,來到山門以外,近前診了脈息,說:“無妨,無妨。”又問了方才如何落馬的光景,包興告訴明白。瞭然便叫僧眾幫扶抬到方丈東間,急忙開方抓藥。包興精心用意煎好。吃不多時,至二鼓天氣,只聽包公哎呀一聲,睜開二目,見燈光明亮,包興站在一旁,那邊椅子上坐著個僧人。包公便問:“此是何處?”包興便將老爺昏過多時,虧這位師傅慈悲用藥救活的話,說了一回,包公剛要掙扎起來致謝,和尚過來按住,道:“不可勞動,須靜靜安心養神。”

過了幾日,包公轉動如常,才致謝和尚。以至飲食用藥調理,俱已知是和尚的,心中不勝感激。瞭然細看包公氣色,心下明白,便問了年命,細算有百日之難,過了日子就好了,自有機緣,便留住包公在廟內居住。於是將包公改作道人打扮,每日裡與瞭然不是下棋,便是吟詩,彼此愛慕。將過了三個月。一日,瞭然求包公寫“冬季唪經祝國裕民:八字,叫僧人在山門兩邊粘貼。包公無事,同瞭然出來,一旁觀看。只見那壁廂來了一個廚子,手提菜筐,走至廟前,不住將包公上下打量,瞧了又瞧,看了又看,直瞅著包公進了廟,他才飛也似地跑了,包公卻不在意,回廟去了。

你道此人是誰?他乃丞相府王芑的買辦廚子。只因王老大人面奉御旨,賜圖像一張,乃聖上夢中所見,醒來時宛然在目,御筆親畫了形像,特派王老大人暗暗密訪此人。丞相遵旨回府,又叫妙手丹青照樣畫了幾張,吩咐虞侯、伴當、執事人員各處留神,細細訪查。不想這日買辦從大相國寺經過,恰遇包公,急忙跑回相府,找著該值的虞侯,便將此事,說了一遍。虞侯聞聽,不能深信,亦不敢就回,即同買辦廚子暗到廟中,閒遊的一般,各處瞻仰。後來看到方丈,果見有一道人與老僧下棋,細看相貌正是龍圖之人,心中不勝驚駭,急忙趕回相府,稟知相爺。

王大人聞聽,立刻傳轎到大相國寺拈香。一是王大人奉旨所差之事,不敢耽延;二是老大人為國求賢,一番苦心。不多時,來到廟內。小沙彌聞聽,急忙跑至方丈室內,報與老和尚知道。只見瞭然與包公對弈,全然不理。倒是包公說道:“吾師也當迎接。”瞭然道:“老僧不走權貴之門,迎他則甚?”包公道:“雖然如此,他乃是個忠臣,就是迎他,也不至於沾礙老師。”瞭然聞聽,方起身道:“他此來與我無沾礙,恐與足下有些爪葛。”說罷,迎出去了。

接至撣堂,分賓主坐了。獻茶已畢,便問了然:“此廟有多少僧眾?多少道人?老夫有一心願,願施僧鞋僧襪,每人各一雙,須當面領去。”瞭然明白,即吩咐僧道領取,一一看過,並無此人。王大人問道:“完了麼?你廟中還有人沒有?”瞭然嘆道:“有是還有一人,只是他未必肯要大人這一雙鞋襪。如要見這人,大概還須大人以禮相見。”王丞相聞聽,忙道:“就煩長老引見引見何如?”瞭然答應,領至方丈。包公隔窗一看,也不能迴避了,只得上前一揖,道:“廢員參見了。”王大人舉目細看形容,與聖上御筆畫的龍圖分毫不差,不覺大驚,連忙讓坐,問道:“足下何人?”包公便道:“廢員包拯,曾任定遠縣。”因斷烏盆革職的話,說了一遍。王大人見包公說話梗直,忠正嚴肅,不覺滿心歡喜,立刻備馬,請包公隨至相府。進了相府,大家看大人轎後一個道士,不知什麼緣故。當下留在書房安歇。

次日早朝,仍將包公換了縣令服色,先在朝房伺候。淨鞭三下,天子升殿。王芑出班奏明仁宗。天子大喜:“立刻宣召見朕。”包公步上金階跪倒,三呼已畢。王子閃龍目一看,果是夢中所見之人,滿心歡喜,便間為何罷職。包公便將斷烏盆將人犯刑斃身死情由,毫無遮飾,一一奏明。王芑在班中著急,恐聖上見怪。誰知天子不但不怪,反喜道:“卿家既能斷烏盆負屈之冤魂,必能鎮皇宮作祟之邪。今因玉宸宮內每夕有怨鬼哀啼,甚屬不淨,不知是何妖邪,特派卿前往鎮壓一番。”即著王芑在內閣聽候。欽派太監總管楊忠帶領包公,至玉宸宮鎮壓。

這楊忠素來好武,膽量甚好,因此人皆稱他為“楊大膽”。奉旨賜他寶劍一口,每夜在內巡邏。今日領包公進內。他哪裡瞧得起包公呢,先問了姓,後又問了名,一路稱為老黑,又叫老包。來到昭德門,說道:“進了此門,就是內廷了。想不到你七品前程如此造化!今日對了聖心,派你入宮,將來回家到鄉里說古去罷。是不是?老黑呀!怎麼我合你說話,你怎麼不響呢?”包公無奈,答道:“公公說的是。”楊忠又道:“你別合我鬧這個整臉兒。我是好頑好樂的。這就是你,別人還巴結不上呢。”說著話,進了鳳右門,只見有多少內侍垂手侍立。內中有一個頭領,上前執手,道:“老爺今日有何貴幹?”楊忠說:“辛苦,辛苦!咱家奉旨帶領此位包先生前到玉宸宮鎮邪。此乃奉旨官差。我們完差之時,不定三更五更回來,可就不照門了,省得又勞動你們。請罷,請罷!”說罷,同了包公,竟奔玉宸宮。只見金碧交輝,光華爛漫,到了此地,不覺肅然起敬。連楊忠愛說愛笑,到了此地,也就啞口無言了。

來至殿門,楊忠止步,,悄向包公道:“你是欽奉諭旨,理應進殿除邪。我就在這門檻上照看便了。”包公聞聽,輕移慢步,側身而入,來至殿內,內正中設立寶座,連忙朝上行了三跪九叩之禮,又見旁邊設立座位,包公躬身入座。楊忠見犃耍�南擄底耘宸�潰骸扒撇壞眯⌒」俁��棺雲鬧��瘛!庇旨���綞躍�敢話悖���俗���裱�裕��坎煌�南鹿矍疲�磧幸環�萑荒遜傅納襠��瘓醯陌蛋悼浣鋇潰骸骯植壞檬ド霞�慫�不賭亍!閉�謁枷脛�剩�瘓醯內勐ヂ┫隆C腿患涮�暮艉舴縵歟�鈧揖醯拿�⒔允���ζ鶘恚�殖副�#�暈枰換亍K2渙思嘎芬訝黃��V壞黴槿氳釒冢�衿�嚴��巢階�諉偶髯由稀0��謐�希�揮傻冒蛋搗⑿Α*

楊忠正自發怔,只見丹墀以下起了一個旋風,滴溜溜在竹叢裡團團亂轉,又隱隱的聽得風中帶著悲泣之聲。包公閃目觀瞧,只見燈光忽暗,楊忠在外撲倒;片刻工夫,見他復起,嫋嫋婷婷,走進殿來,萬福跪下。此時燈光復又明亮。包公以為楊忠戲耍,便以假作真,開言問道:“你今此來,有何冤枉,訴上來。”只聽楊忠嬌滴滴聲音,哭訴道:“奴婢寇珠原是金華宮承御,只因救主遭屈,含冤地府,於今廿載,專等星主來臨,完結此案。”便將當初定計陷害的原委,哭訴了一遍。“因李娘娘不日難滿,故特來洩機由。星主細細搜查,以報前冤,千萬不可洩漏。”包公聞聽點頭,道:“既有如此沉冤,包某必要搜查,但你必須隱形藏跡,恐驚主駕,獲罪不淺。”冤魂說道:“謹遵星主台命。”叩頭站起,轉身出去,仍坐在門檻子上。

不多時,只見楊忠張牙欠嘴,彷彿睡醒的一般,瞧見包公仍在那邊端坐,不由悄悄地道:“老黑,你沒見什麼動靜,咱家怎生回覆聖旨?”包公道:“鬼已審明,只是你貪睡不醒,叫我在此呆等。”楊忠聞聽詫異,道:“什麼鬼?”包公道:“女鬼。”楊忠道:“女鬼是誰?”包公道:“名叫寇珠。”楊忠聞聽,只嚇得驚異不止,暗自思道:“寇珠之事算來將近二十年之久,他竟如何知道?”連忙陪笑,道:“寇珠她為什麼事在此作祟呢?”包公道:“你是奉旨,同我進宮除邪,誰知你貪睡。我已將鬼審明,只好明日見了聖上,我奏我的。你說你的便了。”楊忠聞聽,不由著急,道:“噯呀!包……包先生,包老爺,我的親親的包……包大哥,你這不把我毀透了嗎?可是你說的,聖上命我同你進宮;歸齊我不知道,睡著了,這是什麼差使眼兒呢?怎的了!可見你老人家就不疼人了。過後就真沒有用我們的地方了?瞧你老爺們這個勁兒,立刻給我個眼裡插棒槌,也要我們擱得住呀!好包先生,你告訴我,我明日送你個小巴狗兒,這麼短的小嘴兒。”包公見他央求可憐,方告訴他道:“明日見了聖上,就說:‘審明瞭女鬼,系金華宮承禦寇珠含冤負屈,來求超度她的冤魂。臣等業已相許,以後再不作祟。’”楊忠聽畢,記在心頭,並謝了包公,如敬神的一般,他也不敢言語褻瀆了。

出廠宸宮,來至內閣,見了丞相王芑,將審明的情由,細述明白。少時聖上臨朝,包公合楊忠一一奏明,只說冤魂求超度,卻不提別的。聖上大悅,愈信烏盆之案,即升用開封府府尹、陰陽學士,包公謝恩。加封“陰陽”二字,從此人傳包公善於審鬼。白日斷陽,夜間斷陰,一時哄傳遍了。

包公先拜了丞相王芑,愛慕非常;後謝了瞭然,又至開封府上任,每日查辦事件。便差包興回家送信,並具稟替寧老夫子請安;又至隱逸村投遞書信,一來報喜,二來求婚畢姻。包興奉命,即日起身,先往包村去了。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釋:

淹蹇——極其不順利。

擢用——提升任用。

芑——音qi(第三聲)。

沙彌——指初出家的年輕的和尚。

墀——台階上面的空地。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24-3-27 14:52:33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七回得古今盆完婚淑女收公孫策密訪奸人

且說包興奉了包公之命寄信回家,後又到隱逸村。這日包興回來,叩見包公,呈上書信,言:“太老爺太夫人甚是康健,聽見老爺得了府尹,歡喜非常,賞了小人五十兩銀子。小人又見太老爺太夫人,歡喜自不必說,也賞了小人三十兩銀子。惟有大夫人給小人帶了個薄薄兒包袱,囑咐小人好好收藏,到京時交付老爺。小人接在手中,雖然有些分兩,不知是何物件,惟恐路上磕碰。還是大夫人見小人為難,方才說明此包內是一面古鏡,原是老爺井中撿的。因此鏡光芒生亮,大夫人掛在屋內。有一日,二夫人使喚的秋香走至大夫人門前滑了一叫一聲,回頭跑在二夫人屋內,冷不防按住二夫人將右眼挖出;從此瘋癲,至今鎖禁,猶如活鬼一般。二夫人死去兩三番,現在延醫調治,尚未痊癒。小人見二老爺,他無精打彩的,也賞了小人二兩銀子。”說著話,將包袱呈上。包公也不開看,吩咐好好收訖。包興又回道:“小人又見寧師老爺看了書信,十分歡喜,說叫老爺好好辦事,盡忠報國,還教導了小人好些好話。小人在家住了一天,即到隱逸村報喜投書。李大人大喜,滿口應承,隨後便送小姐前來就親。賞了小人一個元寶、兩匹尺頭,並回書一封。”即將信呈上。包公接書看畢,原來是張氏夫人同著小姐,於月內便可來京。立刻吩咐預備住處,仍然派人前去迎接。便叫包興暫且歇息,次日再商量辦喜事一節。

不多幾日,果然張氏夫人帶領小姐俱各到了。一切定日迎娶事務,俱是包興盡心備辦妥當。到了吉期,也有多少官員前來賀喜,不必細表。

包公自畢姻後,見李氏小姐幽閒貞靜,體態端莊,誠不失大家閨範,滿心歡喜。而且妝奩中有一寶物,名曰“古今盆”,上有陰陽二孔,堪稱希世奇珍。包公卻不介意。過了三朝滿月,張氏夫人別女回家,臨行又將自己得用的一個小廝名喚李才,留下服侍包公,與包興同為內小廝心腹。

一日,放告坐堂,見有個鄉民年紀約有五旬上下,口稱“冤枉”,立刻帶至堂上。包公問道:“你姓甚名誰?有何冤枉?訴上來。”那人向上叩頭,道:“小人姓張名致仁,在七里村居住。有一族弟名叫張有道,以貨郎為主,相離小人不過數里之遙。有一天,小人到族弟家中探望,誰知三日前竟自死了!問我小嬸劉氏是何病症?為何連信也不送呢?劉氏回答是心疼病死的,因家中無人,故此未能送信。小人因有道死的不明,在祥符縣申訴情由,情願開棺檢驗。縣太爺準了小人狀子。及至開棺檢驗,誰知並無傷痕。劉氏她就放起刁來,說了許多誣賴的話。縣太爺將小人責了二十大板,討保回家。越想此事,實實張有道死的不明。無奈何投到大老爺台前,求青天與小人作主。”說罷,眼淚汪汪,匍匐在地。包公便問道:“你兄弟素來有病麼?”張致仁說:“井無疾病。”包公又問道:“你幾時沒見張有道?”致仁道:“素來弟兄和睦,小人常到他家,他也常來小人家。五日前尚在小人家中。小人因他五六天沒來,因此小人找到他家,誰知三日前竟自死了。”包公聞聽,想到五日前尚在他家,他第六天去探望,又是三日前死的,其中相隔一兩天,必有緣故。包公想罷,準了狀詞,立刻出籤,傳劉氏到案。暫且退了堂,來至書房,細看呈於,好生納悶。包興與李才旁邊侍立。忽聽外邊有腳步聲響。包興連忙迎出,卻是外班,手持書信一“封,說:“外面有一儒流求見。此書乃瞭然和尚的。”包興聞聽,接過書信,進內回明,呈上書信。包公是極敬瞭然和尚的,急忙將書拆閱,原來是封薦函,言此人學問品行都好。包公看罷,即命包興去請。

包興出來看時,只見那人穿戴的衣冠,全是包公在廟時換下衣服,又肥又長,肋裡肋遢的,並且帽子上面還捏著招兒。包興看罷,知是當初老爺的衣服,必是瞭然和尚與他穿戴的,也不說明,便向那人說道:“我家老爺有請。”只見那人斯斯文文,隨著包興進來。到了書房,包興掀簾。只見包公立起身來,那犎訟蚯耙灰荊���鵒艘灰荊�米�0��鬮剩骸跋壬�笮眨俊蹦僑舜鸕潰骸巴砩�蔥展�錈�擼�蚓美С∥藎�怕淥鍔劍�柿髀湓詿笙喙�隆6喑辛巳混�τ糯��鼐呤樾徘襖矗��砝瞎�嬙魄槭章肌!卑����僦苟訟輳�雜錈魑��治柿誦┦榧�涔剩���源鶉緦鰨��試ú��故歉霾壞玫詰牟拋印0��笙病*

正談之間,只見外班享道:“劉氏現已傳到。”包公吩咐伺候,便叫李才陪侍公孫先生,自己帶了包興,立刻升堂,入了公座,便叫:“帶劉氏。”應役之人接聲喊道:“帶劉氏!帶劉氏!”只見從外角門進來一個婦人,年紀不過二十多歲,面上也無俱色,口中尚自言自語,說道:“好端端的人,死了叫他翻屍倒骨的,不知前生作了什麼孽了!如今又把我傳到這裡來,難道還生出什麼巧招兒來嗎?”一邊說,一邊上堂,也不東瞧西看,她便嫋嫋婷婷朝上跪倒,是一個久慣打官司的樣兒。包公便問道:“你就是張劉氏麼?”婦人答道:“小婦人劉氏,嫁與貨郎張有道為妻。”包公又問道:“你丈夫是什麼病死的?”劉氏道:“那一天晚上,我丈夫回家,吃了晚飯,一更之後便睡了。到了二更多天,忽然說心裡怪疼的。小婦人嚇得了不得,急忙起來。便嚷疼得利害,誰知不多一會就死了。害的小婦人好不苦也!”說罷,淚流滿面。包公把驚堂木一拍,喝道:“你丈夫到底是什麼病死的?講來!”站堂喝道:“快講!”劉氏向前跪爬半步,說道:“老爺,我丈夫實是害心疼病死的,小婦人焉敢撒謊。”包公喝道:“既是害病死的,你為何不給他哥哥張致仁送信?實對你說,現在張致仁在本府堂前已經首告。實實招來,免得皮肉受苦!”劉氏道:“不給張致仁送信,一則小婦人煩不出人來,二則也不敢給他送信。”包公聞聽,道:“這是為何?”劉氏道:“因小婦人丈夫在日,他時常到小婦人家中,每每見無人,他言來語去,小婦人總不理他。就是前次他到小婦人家內,小婦人告訴他兄弟已死,不但不哭,反倒向小婦人胡說八道,連小婦人如今直學不出口來。當時被小婦人連嚷帶罵,他才走了。誰知他惱羞成怒,在縣告了,說他兄弟死的不明,要開棺檢驗。後來大爺到底檢驗了,並無傷痕,才將他打了二十板。不想他不肯歇心,如今又告到老爺台前,可憐小婦人丈夫死後,受如此罪孽,小婦人又擔如此醜名,實實冤枉!懇求老青天與小婦人作主啊!”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了。

包公見她口似懸河,牙如利劍,說的有情有理,暗自思道:“此婦聽她言語,必非善良。若與張致仁質對,我看他那誠樸老實形景,必要輸與婦人口角之下。須得查訪實在情形,婦人方能服輸。”想罷,向劉氏說道:“如此說來,你竟是無故被人誣賴了。張致仁著實可惡。我自有道理,你且下去,三日後聽傳罷了。”劉氏叩頭下去,似有得色。包公更覺生疑。

退堂之後,來到書房,便將口供呈詞與公孫策觀看。公孫策看畢,躬身說道:“據晚生看此口供,張致仁疑的不差。只是劉氏言語狡猾,必須探訪明白,方能折服婦人。”不料包公心中所思主見,公孫策一言道破,不覺歡喜,道:“似如此之奈何?”公孫策正欲作進見之禮,連忙立起身來,道:“待晚生改扮行裝,暗裡訪查訪查,如有機緣,再來稟覆。”包公聞聽,道:“如此說,有勞先生了。”叫包興:“將先生盤川並要何物件,急忙預備,不可誤了。”包興答應,跟隨公孫策來至書房,公孫策告訴明白,包興連忙辦理去了。不多時,俱各齊備。原來一個小小藥箱兒,一個招牌,還有道衣絲絛鞋襪等物。公孫策通身換了,背起藥箱,連忙從角門暗暗溜出,到七里村查訪。

誰知乘興而來,敗興而返,鬧了一天並無機緣可尋。看看天晚,又覺得腹中飢餓,只得急忙且回開封府再做道理。不料忙不擇路,原是往北,他卻往東南岔下去了。多走數里之遙,好容易奔至鎮店,問時知是榆林鎮,找了興隆店投宿,又乏又餓。正要打算吃飯,只見來了一群人,數匹馬,內中有一黑矮之人,高聲嚷道:“憑他是誰,快快與我騰出!若要惹惱了你老爺的性兒,連你這店俱各給你拆了。”旁有一人說道:“四弟不可,凡事有個先來後到,就是叫人家騰挪也要好說,不可如此的羅唣。”又向店主人道:“東人,你去說說看。皆因我們人多,兩下住著不便,奉託!奉託!”店東元奈,走到上房,向公孫策說道:“先生沒有什麼說的,你老將就將就我們!說不得屈尊你老,在東間居住,把外間這兩間讓給我們罷!”說罷,深深一揖。公孫策道:“來時原不要住上房,是你們小二再三說,我才住此房內。如今來的客既是人多,我情願將三間滿讓。店東給我個單房我住就是了。皆是行路,縱有大廈千間,不過佔七尺眠,何必為此吵鬧呢。”正說之間,只見進來了黑凜凜一條大漢,滿面笑容,道:“使不得!使不得!老先生請自尊便罷。這外邊兩間承情讓與我等,足已夠了。我等從人俱叫他們下房居住,再不敢勞動了。”公孫策再三謙遜,那大漢只是不肯,只得挪在東間去了。

那大漢叫從人搬下行李,揭下鞍轡,俱各安放妥協。又見上人卻是四個,其餘五六個俱是從人,要淨面水,喚開水壺,吵嚷個不了。又見黑矮之人先自呼酒要菜。店小二一陣好忙,鬧的公孫策竟喝了一壺空酒,菜總沒來,又不敢催。忽聽黑矮人說道:“我不怕別的,明日到了開封府,恐他記念前仇,不肯收錄,那卻如何是好?”又聽黑臉大漢道:“四弟放心,我看包公決不是那樣之人。”公孫策聽至此處,不由站起身來,出了東間,對著四人舉手,道:“四位原是上開封的,小弟不才,願作引進之人。”四人聽了,連忙站起身來。仍是那大漢說道:“足下何人?請過來坐,方好講話。”公孫策又謙遜再三,方才坐下。各通姓名。

原來這四人正是土龍崗的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條好漢。聽說包公作了府尹,當初原有棄暗投明之言,故將山上嘍羅糧草金銀俱各分散,只帶了得用伴當五六人,前來開封府投效,以全信行。他們又問公孫策,公孫策答道:“小可現在開封府。因目下有件疑案,故此私行暗暗查訪。不想在此得遇四位,實實三生有幸了。”彼此談論多時,真是文武各盡其妙。大家歡喜非常。惟獨趙四爺粗俗,卻有酒量頗豪。王朝恐怕他酒後失言,叫外人聽之不雅,只得速速要飯。大家吃畢,閒談飲茶。天到二更以後,大家商議,今晚安歇後,明日可早早起來,還行路呢。這正是隻因清正聲名遠,致使英雄跋涉來。

未審明日玉、馬、張、趙投奔開封府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釋:

肋裡肋遢——(衣服)不整潔,不利落。

羅嗅——吵鬧尋事。

伴當——舊時指跟隨著做伴的僕人或夥伴。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24-3-27 14:53:30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八回救義僕除兇鐵仙觀訪疑案得線七里村

且說四爺趙虎因多貪了幾杯酒,大家閒談,他連一句也插不上,一旁前仰後合,不覺的瞌睡起來。困因酒後,酒因困魔,後來索性放倒頭,酣睡如雷,因打呼,方把大家提醒。王朝說:“只顧說話兒,天已三更多了,先生也乏了,請安歇罷。”大家方才睡下。誰知趙四爺心內惦著上開封府,睡的容易,醒的剪絕。外邊天氣不過四鼓之半,他便一咕嚕身爬起來,亂嚷道:“天亮了!快些起來趕路!”又叫從人備馬捎行李,把大家吵醒。誰知公孫策心中有事尚未睡著,也只得隨大家起來。只見大爺將從人留下一個,騰出一匹馬叫公孫策乘坐。叫那人將藥箱兒招牌,“俟天亮時背至開封府,不可違誤。”吩咐已畢,叫店小二開了門,大家乘馬,趁著月色,迤儷而行。天氣尚未五更。正走之間,過了一帶林子,卻是一座廟字。猛見牆角邊人影一晃。再細看時,卻是一個女子,身穿紅衣,到了廟門捱身而入。大家看的明白,口稱“奇怪”。張龍說:“深夜之間,女子入廟,必非好事。天氣尚早,咱們何不到廟看看嗎?”馬漢說:“半夜三更,無故敲打山門,見了僧人怎麼說呢?”王朝說道:“不妨,就說貪趕路程,口渴得很,討杯茶吃,有何不可。”公孫策道:“既如此,就將馬匹行李叫從人在樹林等候,省得僧人見了兵刃生疑。”大家聞聽,齊說:“有理,有理。”於是大家下馬,叫從人在樹林看守。從人答應。五位老爺邁步竟奔山門而來。

到了廟門,趁著月光,看的明白,匾上大書“鐵仙觀”。公孫策道:“那女子捱身而入,未聽見她插門,如何是關著呢?”趙虎上前,掄起拳頭,在山門上就瞠、瞠、瞠的三拳,口中嚷道:“道爺開門來!”口中嚷著,隨手又是三拳,險些兒把山門砸掉。只聽裡面道:“是誰?是誰?半夜三更怎麼說!”只聽譁拉一一聲,山門開處,見個道人。公孫策連忙上前施禮,道:“道爺,多有驚動了。我們一行人貪趕路程,口渴舌於,俗借寶剎歇息歇息,討杯茶吃,自有香資奉上,望祈方便。”那道人聞聽,便道:“等我稟明白了院長,再來相請。”正說之間,只見走出一個濃眉大眼、膀闊腰粗、怪肉橫生的道士來,說道:“既是眾位要吃茶,何妨請進來。”王朝等聞聽,一擁而入,來至大殿,只見燈燭輝煌。彼此遜坐。見道人兇惡非常,並且酒氣噴人,已知是不良之輩。

張龍、趙虎二人悄地出來尋那女子,來到後面,並無蹤跡。又到一後院,只見一口大鐘,並無別物。行至鍾邊,只聽有人呻吟之聲。趙虎說:“在這裡呢。”張龍說:“賢弟,你去掀鍾,我拉人。”趙虎挽挽袖子,單手抓住鐘上鐵爪,用力向上一掀。張龍說:“賢弟吃住勁,不可鬆手!等我把住底口。”往上一挺,就把鍾內之人露將出來。趙爺將手一鬆,仍將鍾扣在那邊,仔細看此人時,卻不是女子,是個老者,捆做一堆,口內塞著棉花,急忙掏出,鬆了捆綁。那老者乾嘔做一團,定了定神,方才說:“噯喲!苦死我也!”張龍便問:“你是何人?因何被他們扣在鐘下?”那老頭兒道:“小人名喚田忠,乃陳州人氏。只因龐太師之子安樂侯龐昱奉旨前往賑濟,不想龐昱到了那裡,並不放賑,在彼蓋造花園,搶掠民間女子。我主人田起元,主母金氏玉仙因婆婆染病,在廟裡許下願心。老太太病好,主母上廟還願,不意被龐昱窺見,硬行搶去。又將我主人送縣監禁。老太太一聞此信時,生生嚇死。是我將老主母埋葬已畢。想此事一家被害,非上京控告不可。因此貪趕路程,過了宿頭,於四更後投至此廟,原為歇息。誰知道人見我行李沉重,欲害小人。正在動手之時,忽聽眾位爺們敲門,便將小人扣在鐘下,險些兒傷了性命。”

正在說話間,只見那邊有一道人探頭縮腦。趙四爺急忙趕上,兜的一腳,踢翻在地,將拳向面上一晃:“你嚷,我就是一拳!”那賊道看見柳斗大的皮錘,哪裡還有魂咧,趙四爺便將他按住在鍾邊。

不想這前邊兇道名喚蕭道智,在殿上張羅烹茶,不見了張、趙二人,叫道人去請也不見回來,便知事有不妥,悄悄的退出殿來,到了自己屋內,將長衣甩去,手提一把明亮亮的朴刀,竟奔後院而來。恰入後門,就瞧見老者已放,趙虎按著道人,不由心頭火起,手舉朴刀,撲向張龍。張爺手急眼快,斜刺裡就是一腿。道人將將躲過,一刀照定張龍面門削來。張爺手無寸鐵,全仗步法巧妙,身體靈便,一低頭將刀躲過,順手就是一掌。惡道惟恐是暗器,急待側身時,張爺下邊又是一掃堂腿。好惡道!金絲繞腕勢躲過,回手反背又是一刀。究竟有兵刃的氣壯,無傢伙的膽虛,張龍支持了幾個照面,看看不敵。

正在危急之際,只見王朝、馬漢二人見張龍受敵,王朝趕近前來,虛晃一掌,左腿飛起,直奔脅下。惡道閃身時,馬漢後邊又是一拳,打在背後。惡道往後一撲,急轉身,摔手就是一刀,虧得馬漢眼快,歪身一閃,剛然躲過,惡道倒垂勢又奔了王朝而來。三個人赤著手,剛剛敵的住——就是防他的刀便了。王朝見惡道奔了自己,他便推月勢等刀臨切近,將身一撤。惡道把身使空,身往旁邊一閃,後面張龍照腰就是一腳。惡道覺得後面有人,趁著月影也不回頭,伏身將腳往後一蹬。張龍腳剛落地,恰被惡道在迎面骨上蹬了一腳,力大勢猛,身子站立不住,不由的跌倒在地。趙虎在旁看見,連忙叫道:“三哥,你來擋住那個道人。”張龍連忙起來擋住道人。只見趙虎站起來,竟奔東角門前邊去了。張龍以為四爺必是到樹林取兵刃去了。

遲了不多時,卻見趙虎從西角門進來。張龍想道:“他取兵刃不能這麼快,他必是解了解手兒回來了。”眼瞧著他迎面撲了惡道,將左手一揚(是個虛晃架式),右手對準面門一摔,口中說:“惡道,看我的法寶取你!”只見白撲撲一股稠雲打在惡道面上,登時二目難睜,鼻口倒噎,連氣也喘不過來。馬漢又在小肚上盡力的一腳,惡道站立不住,咕哆栽倒在地,將刀扔在一邊。趙虎趕進一步,一跪腿,用磕膝蓋按住胸膛,左手按膀背,將右袖從新向惡道臉上一路亂抖。原來趙虎繞到前殿,將香爐內香灰裝在袖內。俗語說的好:“光棍眼內揉不下沙子去,”何況是一爐香灰,惡道如何禁得起。四個人一齊動手,將兩個道人捆縛,預備送到祥符縣去。此係祥符地面之事,由縣解府,按劫掠殺命定案。四人復又搜尋,並無人煙。後又搜至旁院之中,卻是菩薩殿三問,只見佛像身披紅袍。大家方明白,紅衣女子乃是菩薩現化。此時公孫策已將樹林內伴當叫來,拿獲道人。便派從人四名,將惡道交送縣內。立刻祥符縣申報到府。大家帶了田忠,一同出廟,此時天已大亮,竟奔開封府而來。暫將四人寄在下處。

公孫策進內參見包公,言訪查之事尚未確實,今有土龍崗王、馬、張、趙四人投到,並鐵仙觀救了田忠,捉拿惡道交祥符縣、不日解到的話,說了一遍。復又立起身來,說:“晚生還要訪查劉氏案去。”當下辭了包公,至茶房。此時藥箱招牌俱已送到。公孫策先生打扮停當,仍從角門去了。

且說包公見公孫策去後,暗叫包興將田忠帶至書房,問他替主明冤一切情形,叫左右領至茶房居住,不可露面,恐走漏了風聲,龐府知道。又吩咐包興將四勇士暫在班房居住,俟有差聽用。

且說公孫策離了衙門,復至七里村沿途暗訪,心下自思:“我公孫策時乖運麥,屢試不第。幸虧瞭然和尚一封書信薦至開封府,偏偏頭一天到來就遇見這一段公案,不知何日方能訪出。總是我的運氣不好,以致諸事不順。”越思越想,心內越煩,不知不覺出了七里村。忽然想起,自己叫著自己說:“公孫策,你好呆!你是作什麼來了?就是這麼走著,有誰知你是醫生呢?既不知道你是醫生,你又焉能打聽出來事情呢?實實呆的可笑!”原來公孫策只顧思索,忘了搖串鈴了。這時想起,連忙將鈴兒搖起,口中說道:“有病早來治,莫要多延遲。養病如養虎,虎大傷人的。凡有疑難大症,管保手到病除。貧不計利。”

正在唸誦,可巧那一邊一個老婆子喚道:“先生,這裡來,這裡來。”公孫策聞聽,向前間道:“媽媽喚我麼?”那婆子道:“可不是。只因我媳婦身體有病,求先生醫治醫治。”公孫策聞聽,說:“既是如此,媽媽引路。”

那婆子引進柴扉,掀起了蒿子杆的簾子,將先生請進。看時,卻是三間草房,一明兩暗。婆子又掀起西里問單布簾子,請先生土炕上坐了。公孫策放了藥箱,倚了招牌,剛然坐下,只見婆子搬了個不帶背、三條腿椅子在地下相陪。婆子便說道:“我姓尤,丈夫早已去世。有個兒子名叫狗兒,在大戶陳應傑家做長工。只因我的兒媳婦得病,有了半月了。她的精神短少,飲食懶進,還有點午後發燒。求先生看看脈,吃點藥兒。”公孫策道:“令媳現在哪屋?”婆子道:“在東屋裡呢,待我告訴她/說著,站起,往東屋裡去了。只聽說道:“媳婦,我給你請個先生來,求他老看看,管保就好咧。”只聽婦人道:“母親,不看也好,一來我沒有什麼大病,二來家無錢鈔,何苦妄費錢文。”婆子道:“噯喲!媳婦呵!你沒聽見先生說麼,‘貧不計利’;再者‘養病如養虎,。好孩子,請先生瞧瞧罷。你早些好了,也省得老孃懸心。我就是倚靠你,我那兒子也不指望他了!”說至此,婦人便道:“母親,請先生過來看看就是了。”婆子聞聽,說:“還是我這孩子聽說。好個孝順的媳婦!”一邊說著,便來到西屋,請公孫策。公孫策跟定婆子來至東間,與婦人診脈。

原來醫者有“望”、聞”、“問”、“切”四條,又道:“醫者易也,易者移也。”故有移重就輕之法。假如給老年人看準脈息不好,必要安慰,說道:“不要緊,立個方兒,吃與不吃均可。”後至出來,方向本家說道:“老人家脈息不好得很,趕緊預備後事罷。”本家問道:“先生,你為何方才不說?”醫家道:“我若不開導著說,上年紀的人聽說利害,痰向上一湧,那不登時交代了麼?”此是移重就輕之法。閒言少敘。

且說公孫策與婦人看病,雖是私訪,他素來原有實學,所有醫理,先生盡皆知曉。診完脈息,已知病源。站起身來,仍然來至西問坐下,說道:“我看令媳之脈,乃是雙脈。”尤氏聞聽,道:“哎喲!何嘗不是。她大約有四五個月沒見……”公孫策又道:“據我看來,病源因氣惱所致,鬱悶不舒,竟是個氣裹胎了。若不早治,恐入癆症。必須將病源說明,方好用藥。”婆子聞聽,不由的吃驚:“先生真是神仙,誰說不是氣惱上得的呢!待我細細告訴先生。我兒子在陳大戶家做長工,素日多虧大戶幫些銀錢。那一天,忽然我兒子拿了兩個元寶回來……”說至此處,只聽東屋婦人道:“此事不必說了。”公孫策忙說道:“用藥必須說明,我聽的確,下藥方能見效。”婆子道:“孩子,你養你的病,這怕什麼?”又說道:“我見元寶不免生疑,便問這元寶從何而來。我兒子說,只因大戶與七里村張有道之妻不大清楚。這一天陳大戶到張家去了,可巧叫他男人撞見,因此大戶要害他男人,給我兒兩個元寶。”說至此,東屋婦人又道:“母親不消說了,此事如何說得!”婆子道:“兒籲,先生也不是外人,說明了好用藥呀。”公孫策道:“正是,正是,若不說明,藥斷不靈。”婆子接說:“給我兒兩個元寶,正叫他找什麼東西的。原是我媳婦勸他不依,後來跪在地下央求。誰知我不肖的兒子不但不聽,反將媳婦踢了幾腳,揣起元寶,賭氣走了未回。後來果然聽說張有道死了。又聽見說接三的那日,晚上棺村裡連響了三陣,彷彿炸屍的一般,連和尚都嚇跑了,因此我媳婦更加憂悶。這便是得病的原由。”

公孫策聽畢,提起筆來寫了一方,遞與婆子。婆子接來一看,道:“先生,我看別人方子有許多的字,怎麼先生的方兒只一行字呢?”公孫策答道:“藥用當而通神。我這方乃是獨門奇方。用紅錦一張,陰陽瓦焙了,無灰老酒沖服,最是安胎活血的。”婆子聞聽,記下。公孫策又道:“你兒子做成此事,難道大戶也無謝禮麼?”公孫策問及此層,他算定此案一明,尤狗兒必死,婆媳二人全無養贍,就勢要給他婆媳二人想出個主意。這也是公孫策文人妙用。話已說明。且說婆子說道:“聽說他許給我兒子六畝地。”先生道:“這六畝地可有字樣麼?”婆子道:“哪有字樣呢,還不定他給不給呢。”先生道:“這如何使得!給他辦此大事,若無字據,將來你如何養贍呢?也罷,待我替你寫張字兒,倘若到官時,即以此字合他要地。”真是鄉里人好哄。當時婆子樂極了,說:“多謝先生!只是沒有紙,可怎麼好呢?”公孫策道:“不妨,我這裡有紙。”打開藥箱,拿出一大張紙來,立刻寫就,假畫了中保,押了個花押,交給婆子。婆子深深謝了。先生背起藥箱,拿了招牌,起身便走。婆子道:“有勞先生!又無謝禮,連懷茶也沒吃,叫婆子好過意不去。”公孫策道:“好說,好說。”出了柴扉,此時精神百倍,快樂非常。原是屢試不第,如今彷彿金榜標名似的,連乏帶餓全忘了,兩腳如飛,竟奔開封府而來。這正是心歡訪得希奇事,意快聽來確實音。

未審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

註釋:

迤儷——曲折連綿。

望聞問切——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望是觀察病人的發育情況、面色、舌苔、表

情等;聞是聽病人的說話聲音、咳嗽、喘息,並且嗅出病人的口臭、

體臭等氣味;問是詢問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狀,以前所患過的病等;

切是用手診脈或按腹部診察有沒有痞塊等。通常這四種方法結合在

一起使用,叫做四診。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24-3-27 14:54:14 |只看該作者


三俠五義--第九回斷奇冤奏參封學士造御刑查賑赴陳州

且說公孫策回到開封府,仍從角門悄悄而入,來至茶房,放下藥箱招牌,找著包興,回了包公。立刻請見。公孫策見禮已畢,便將密訪的情由,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細細述了一遍。包公聞聽歡喜,暗暗想:“此人果有才學,實在難為他訪查此事。”便叫包興與公孫策更衣,預備酒飯,請先生歇息。又叫李才將外班傳進,立刻出籤,拿尤狗兒到案。外班答應。去不多時,前來回說:“尤狗兒帶到。”

老爺點鼓升堂,叫帶尤狗兒,上堂跪倒。包公問道:“你就是尤狗兒麼?”回道:“老爺,小人叫驢子。”包公一聲斷喝:“陡!你明是狗兒,你為何叫驢於呢?”狗兒回道:“老爺,小人原叫狗兒來著。只因他們說狗的個兒小,改叫驢子,豈不大些兒呢?因此就改了叫驢子。老爺若不愛叫驢子,還叫狗兒就是了。”兩旁喝道:“少說!少說!”包公叫道:“狗兒。”應道:“有。”“只因張有道的冤魂告到本府台前,說你與陳大戶主僕定計,將他謀死。但此事皆是陳大戶要圖謀張有道的妻子劉氏。你不過是上人差遣,概不由已;雖然受了兩個元寶,也是小事。你可要從實招來,自有本府與你作主,出脫你的罪名便了。你不必忙,慢慢的講來。”狗兒聽見冤魂告狀,不由的心中害怕。後又見老爺和顏悅色地出脫他的罪名,與他作主,放了心了,即向上叩頭,道:“老爺既施天恩,與小人作主,小人只得實說。因小人當家的與張有道的女人有交情,可和張有道沒有交情。那一天被張有道撞見了,他跑回來就病了,總想念劉氏,他又不敢去。因此想出一個法子來,須得將張有道害了,他或上劉氏家去,或將劉氏娶到家裡來,方才遂心。故此將小人叫到跟前說:‘我託付你一宗事情。’我說:‘當家的,有什麼事呢?’他說:‘這宗事情不容易,你須用心搜尋才有。’我就問:‘找什麼呢?’他說:‘這宗東西叫屍龜,彷彿金頭蟲兒,尾巴上發亮,有蠖蟲大小。’我就問:‘這宗東西出在哪裡呢?,他說:‘須在墳裡找。總要屍首肉都化了,才有這蟲兒。’小人一聽,就為了難了,說:‘這可怎麼找法呢?’他見小人為難,便給小人兩個元寶,叫小人且自拿著:‘事成之後,我給你六畝地。不論日子,總要找了來。白日也不做活,養著精神,夜裡好找。,可是老爺說的:‘上人差遣,概不由己。’又說:“受人之託,當忠人之事。,因此小人每夜到墳地裡去,好容易得了此蟲,曬成於,研了未,或茶或飯灑上,必是心疼而死,並無傷痕,惟有眉攢中間有小小紅點,便是此毒。後來聽見張有道死了,大約就是這宗東西害的,求老爺與小人作主。”包公聽罷此話,大約無甚虛假。書吏將供單呈上,包公看了,拿下去,叫狗兒畫了招。立刻出籤,將陳應傑拿來。老爺又吩咐狗兒道:“少時陳大戶到案,你可要當面質對,老爺好與你作主。”狗兒應允。包公點頭,吩咐:“帶下去。”

只見差人當堂跪倒,稟道:“陳應傑拿到。”包公又吩咐傳劉氏並尤氏婆媳。先將陳大戶帶上堂來,當堂上了刑具。包公問道:“陳應傑,為何謀死張有道?從實招來!”陳大戶聞聽,嚇得驚疑不止,連忙說道:“並無此事籲,青天老爺!”包公將驚堂木一拍,道:“你這大膽的奴才!在本府堂前還敢支吾麼?左右,帶狗兒。”立刻將狗兒帶上堂來,與陳應傑當面對證。大戶只嚇得抖衣而戰,半晌,方說道:“小人與劉氏通姦是實情,並無謀死有道之事。這都是狗兒一片虛詞,老爺千萬莫信。”包公大怒,吩咐:“看大刑伺候!”左右一聲喊,將三木往堂上一撂,把陳大戶嚇得膽裂魂飛,連忙說道:“願招!願招!”便將狗兒找尋屍龜,悄悄交與劉氏,叫或茶或飯灑上,立刻心疼而死,並告訴她放心,並無一點傷痕,連血跡也無有,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包公看了供單,叫他畫了招。

只見差役稟道:“劉氏與尤氏婆媳俱各傳到。”包公吩咐先帶劉氏。只見劉氏仍是洋洋得意,上得堂來,一眼瞧見陳大戶,不覺朱顏更變,形色張皇,免不得向上跪倒。包公卻不問她,便叫陳大戶與婦人當面質對。陳大戶對著劉氏哭道:“你我於此事,以為機密,再也無人知道,準知張有道冤魂告到老爺台前。事已敗露,不能不招,我已經畫招。你也畫了罷,免得皮肉受苦。”婦人聞聽,罵了一聲:“冤家!想不到你如此膿包,沒能為!你既招承,我又如何推託呢?”只得向上叩首,道:“謀死親夫張有道情實,再無別詞。就是張致仁調戲一節,也是誣賴他的。”包公也叫畫了手印。

又將尤氏婆媳帶上堂來。婆子哭訴前情,井言毫無養贍。“只因陳大戶曾許過幾畝地,婆子恐他誣賴,託人寫了一張字兒;”說著話,從袖中將字兒拿出呈上。包公一看,認得是公孫策的筆跡,心中暗笑,便向陳大戶道:“你許給他幾畝地,怎不撥給他呢?”陳大戶無可奈何,並且當初原有此言,只得應許撥給幾畝地與尤氏婆媳。包公便飭發該縣辦理。包公又問陳大戶道:“你這屍龜的方子,是如何知道的?”陳大戶回道:“是我家教書的先生說的。”包公立刻將此先生傳來,問他如何知道的,為何教他這法子。先生費士奇回道:“小人素來學習些醫學,因知藥性。或於完了功課之時,或刮鳳下雨之日,不時和東人談談論論。因提及此藥不可亂用,其中有六脈八反,乃是最毒之物。才提到屍龜。小人是無心閒談,誰知東家卻是有心記憶,故此生出事來。求老爺詳察。”包公點頭,道:“此語雖是你無心說出,只是不當對匪人言論此事,亦當薄薄有罪,以為妄談之戒。”即行辦理文書,將他遞解還鄉。劉氏定了凌遲,陳大戶定了斬立決,狗幾定了絞監候。原告張致仁無事。

包公退了堂,來至書房,即打了招底,叫公孫策謄清。公孫策剛然寫完,包興進來,手中另持一紙,向公孫策道:“老爺說咧,叫把這個謄清夾在招內,明早隨著摺子一同具奏。”先生接過一看,不覺目瞪神痴,半晌方說道:“就照此樣寫麼?”包興道:“老爺親自寫的。叫先生謄清,焉有不照樣寫的理呢?”公孫策點頭,說:“放下,我寫就是了。”心中好不自在。原來這個夾片是為陳州放糧,不該中用椒房寵信之人,直說聖上用人不當,一味頂撞言語。公孫策焉有不擔驚之理呢?寫只管寫了,明日若遞上去,恐怕是辭官表一道。總是我公孫策時運不順,偏偏遇的都是這些事,只好明日聽信兒再為打算罷。

至次日五鼓,包公上朝。此日正是老公公陳伴伴接招於,遞上多時,就召見包公。原來聖上見了包公招於,初時龍心甚為不悅。後來轉又一想,此乃直言敢陳,正是忠心為國,故爾轉怒為喜,立刻召見包公。奏對之下,明系陳州放賑恐有情弊,因此聖上加封包公為龍圖閣大學士,仍兼開封府事務,前往陳州稽察放賑之事,並統理民情。包公並不謝恩,跪奏道:“臣無權柄,不能服眾,難以奉詔。”聖上因此又賞了御札三道。包公謝恩,領旨出朝。

且說公孫策自包公入朝後,他便提心吊膽,坐立不安,滿心要打點行李起身,又恐謠言惑眾,只得忍耐。忽聽一片聲喊,以為事體不妥。正在驚惶之際,只見包興先自進來告訴:“老爺聖上加封龍圖閣大學士,派往陳州查賑。”公孫策聞聽,這一樂真是喜出望外。包興道:“特派我前來與先生商議,打發報喜人等,不准他們在此嘈雜。”公孫策歡歡喜喜,與包興斟酌妥協,賞了報喜的去後,不多時包公下朝。大家叩喜己畢。便對公孫策道:“聖上賜我御札三道,先生不可大意。你須替我仔細參詳,莫要辜負聖恩。說罷,包公進內去了。

這句話把個公孫策打了個悶葫蘆,回至自己屋內,千思萬想,猛然省悟,說:“是了!這是逐客之法,欲要不用我,又賴不過了然的情面,故用這樣難題目。我何不如此如此鬼混一番,一來顯顯我胸中的抱負,二來也看看包公膽量。左右是散夥罷咧!”於是研墨蘸筆,先度量了尺寸,注寫明白。後又寫了做法,並分上、中、下三品,龍、虎、狗的式樣。他用筆畫成三把鍘刀,故意的以“札”字做“鍘”字,看包公有何話說。畫畢,來至書房。包興回明瞭包公,請進。公孫策將畫單呈上,以為包公必然大怒,彼此一拱手就完了。誰知包公不但不怒,將單一一看明,不由春風滿面,口中急急稱讚:“先生真天才也!”立刻叫包興傳喚木匠。“就煩先生指點,務必連夜盪出樣子來,明早還要恭呈御覽。”公孫策聽了此話,愣柯柯的連話也說不出來。此時就要說這是我畫著玩的,也改不過口來了。

又見包公連催外班快傳匠役。公孫策見真要辦理此事,只得退出,從新將單于細細的搜求,又添上如何包銅葉於,如何釘金釘子,如何安鬼王頭,又添上許多樣色。不多時,匠役人等來到。公孫策先叫看了樣子,然後教他做法。眾人不知有何用處,只得按著吩咐的樣子蕩起,一個個手忙腳亂,整整鬧了一夜,方才蕩得。包公臨上朝時,俱各看了,吩咐用黃箱盛上,抬至朝中,預備禦覽。

包公坐轎來至朝中,三呼已畢,出班奏道:“臣包拯昨蒙聖恩賜臣御札三道,臣謹遵旨,擬得式樣,不敢擅用,謹呈御覽。”說著話,黃箱已然抬到,擺在丹墀。聖上閃目觀瞧,原來是三口鍘刀的樣子,分龍、虎、狗三品。包公又奏:“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級行法。”聖上早已明白包公用意,是借“札”字之音改作“鍘”字,做成三口鍘刀,以為鎮嚇外官之用,不覺龍顏大喜,稱羨包公奇才巧思,立刻準了所奏:“不必定日請訓,俟御刑造成,急速起身。”

包公謝恩,出朝上轎,剛到街市之上,見有父老十名一齊跪倒,手持呈詞。包公在轎內看得分明,將腳一跺轎底(這是暗號),登時轎伕止步打柞。包興連忙將轎簾微掀,將呈子遞進。不多時,包公吩咐掀起轎簾。包興連忙將轎簾掀起,只見包公嗤、嗤將呈子撕了個粉碎,擲於地下,口中說道:“這些刁民!焉有此事?叫地方將他們押去城外,惟恐在城內滋生是非。”說罷,起轎竟自去了。這些父老哭哭啼啼,抱抱怨怨,說道:“我們不辭辛苦奔至京師,指望伸冤報恨。誰知這位老爺也是怕權勢的,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我等冤枉再也無處訴了。”說罷,又大哭起來。旁邊地方催促,道:“走罷,別叫我們受熱。大小是個差使,哭也無益,何處沒有屈死的呢?”眾人聞聽,只得跟隨地方出城。剛到城外,只見一騎馬飛奔前來,告訴地方道:“送他們出城,你就不必管了,回去罷!”地方連忙答應,抽身便回去了。來人卻是包興,跟定父老,到無人處,方告訴他們道:“老爺不是不準呈子,因市街上耳目過多,走漏風聲,反為不美。老爺吩咐,叫你們俱不可散去;且找幽僻之處藏身,暗暗打聽老爺多攢起身時,叫你們一同隨去。如今先叫兩個有年紀的,悄悄跟我進城,到衙門有話問呢。”眾人聞聽,俱各歡喜。其中單叫兩個父老,遠遠跟定包興,到了開封府。包興進去回明,方將兩個父老帶至書房。包公又細細問了一遍。原來是十三家,其中有收監的,有不能來的。包公吩咐:“你們在外不可聲張,俟我起身時一同隨行便了。”二老者叩頭謝了,仍然出城而去。

且說包公自奏明御刑之後,便吩咐公孫策督工監造,務要威嚴赫耀,更要純厚結實。便派王、馬、張、趙四勇士服侍御刑:王朝掌刀,馬漢卷席捆人,張龍、趙虎抬人入鍘。公孫策每日除監造之外,便與四勇士服侍御刑,操演規矩,定了章程禮法,不可紊亂。

不數日光景,御刑打造已成,包公具摺請訓,便有無數官員前來餞行。包公將御刑供奉堂上,只等眾官員到齊,同至公堂之上,驗看御刑。眾人以為新奇,正要看看是何制度。不多時,俱到公堂,只見三口御鍘上面俱有黃龍袱套,四位勇士雄赳赳,氣昂昂,上前抖出黃套,露出刑外之刑,法外之法。真是“光閃閃,令人毛髮皆豎;冷颶颶,使人心膽俱寒”。正大君子看了尚可支持,好邪小人見了魂魄應飛,真算從古至今未有之刑也!眾人看畢,迴歸後面。所有內外執事人等忙忙亂亂,打點起身。包公又暗暗吩咐,叫田忠跟隨公孫策同行。”到了起行之日,有許多同僚在十里長亭送別,也不細表。沿途上叫告狀的父老也暗暗跟隨。

這日包公走至三星鎮,見地面肅靜,暗暗想道:“地方官制度有方。”正自犯想,忽聽喊冤之聲,卻不見人。包興早已下馬,順著聲音找去,原來在路旁空柳樹裡。及至露出身來,卻又是個婦人,頭頂呈詞,雙膝跪倒。包興連忙接過呈子。此時轎已打杵,上前將狀子遞入轎內。包公看畢,對那婦人道:“你這呈子上言家中無人,此呈卻是何人所寫?”婦人答道:“從小熟讀詩書,父兄皆是舉貢,嫁得丈夫也是秀才,筆墨常不釋手。”包公將轎內隨行紙墨筆硯,叫包興遞與婦人另寫一張。只見不加思索,援筆立就,呈上。包公接過一看,連連點頭,道:“那婦人,你且先行回去聽傳。待本閣到了公館,必與你審問此事。”那婦人磕了一個頭,說:“多謝青天大人!”當下包公起轎,直投公館去了。

未識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

註釋:

飭——舊時公文中上級命令下級。

椒房——漢代后妃所住的宮殿,用椒和泥塗壁,取其溫暖有香氣,兼有多子之

意,因此稱椒房。也用作后妃的代稱。
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只要自己開心了,就他媽瞬間變得美好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7 03: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