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8
- 最後登錄
- 2024-8-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8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4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戰,犯我大魏者,雖遠必誅
大魏京都。
懷寧親王倒抽一口氣。
他實實在沒有想到,許清宵竟然如此瘋狂。
殺降?
這是前所未有。
除非是真正的北伐,不然的話,怎麼也不可能殺降啊。
這些異族國只能說不尊重大魏,給點教訓就行了,既然投降大魏就應當同意,然後再慢慢處罰,比如說賠償銀子賠償撫卹金等等。
哪怕是說抽乾蕃國都行。
可殺降,這是大忌。
尤其是行兵作戰,一旦你殺降了,以後就不會有人投降,橫豎都是死,為何不死的光榮一點?
當然也有好處,好處就是,不敢跟你打,提前投降,這樣或許能逃過一劫。
「這個許清宵,當真狠啊。」
懷寧親王深吸一口氣,他的心情難以平復。
因為這件事情,影響太大了。
許清宵這次殺降,極有可能引來巨大的影響,要背負天下罵名。
自從太祖皇帝殺過降之後,大魏就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情,尤其是大魏出了一位聖人,對兵家也進行了一番講解。
大致意思就是,不可殺降,會遭天害之類的話。
所以天下讀書人都抗拒殺降。
意思很簡單,雖然打仗了,兩國交戰,可既然投降了,就必須要有一點君子風範,將士們是無辜的,百姓們也是無辜的。
只要將主要人抓起來,嚴懲不貸即可。
殺降就是造就無辜傷亡。
天理不容。
許清宵這樣做,幾乎是要將自己置於死地啊。
天下讀書人還不得罵死他?大魏文宮若是得知這個消息,只怕要鳴炮奏樂了。
「許清宵!你太狂了。」
懷寧親王長長吐出一口氣,許清宵這般做,對他來說有好有懷。
好處就是,許清宵背負天下罵名,可以乘機發難,譬如說藩王造反,完全可以有理由進京勤王,就說朝中有奸臣。
壞處就是,許清宵在軍中威望,將會直接拔高,原因無他,軍人就喜歡這種熱血的高層。
優柔寡斷,對軍人來說一點都不討喜,如若真這般,說不定真能依靠個人的威望,折服所有軍人。
但至少現在來說,對自己是有天大的好處。
「來人!」
「將這個消息,告知大魏文宮。」
懷寧親王開口,如此說道,這個消息自然要第一時間告訴大魏文宮,讓大魏文宮去針對許清宵,而自己則可以騰出手來,處理其他事情了。
「遵命!」
有人出聲,大聲回答。
而同時。
大魏京都。
文華殿內。
當信差傳來戰報,整個大殿所有人再一次愣住了。
「你說什麼?」
「信武侯殺降十七萬?」
「蕃國皇室一脈,文武百官全殺了?」
當陳正儒聽到這個消息後,整個人如遭雷劈一般。
不受降沒有話說,把蕃國君王殺一遍也就算了,可殺降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回陳尚書,是!」
信差低頭,給予肯定答案。
「嘶!」
大殿內,倒抽冷氣之聲響起,所有人都愣住了,六部尚書,諸位國公,包括那些列侯們,皆然愣在了原地。
殺降!
信武侯竟然殺降,這.是要翻天嗎?
「糊塗啊!糊塗啊!糊塗啊!」
「信武侯,你當真是糊塗啊。」
刑部尚書攥緊拳頭,他大喊幾聲,眼神之中充滿著無奈和憤怒。
「自古以來,降軍不可殺啊,除有生死大仇,否則.哎!信武侯,你當真糊塗啊。」
戶部尚書顧言也忍不住如此開口,一時之間當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信武侯不應當如此,他不是這種人啊。」
「信武侯,你怎麼好端端殺降啊。」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武官們也跟著開口,不受降沒問題,殺皇室也沒問題,可殺降,這就是大過啊。
本來信武侯戰勝蕃國,回朝之時,可謂是風光無限,但殺降將他一切榮耀抹去。
大魏文宮不會放過他的,天下讀書人也不會放過他的,甚至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也會插手,指責大魏此番作為。
「許大人,信武侯只怕是失了智,一時心急才會這般,還望許大人饒他一命,讓他先回來吧。」
有人開口,他與信武侯關係極佳,第一時間出言,想要幫信武侯說幾句好話。
但下一刻,許清宵的聲音響起,再次讓文華殿安靜下來了。
「是我讓他殺的。」
聲音響起,大殿再一次陷入安靜。
所有人都看向許清宵,眼神中充滿著不可置信。
這是許清宵的指示?
這!這!這!
「守仁,你這是何苦呢?」
最終,陳正儒回過神來了,他看向許清宵,眼神之中充滿著無奈啊。
他其實猜到了一點,可只是一點猜測,如今許清宵承認了,他怎能不說一句。
可是。
面對陳正儒之聲,許清宵緩緩深吸一口氣。
下一刻。
許清宵目光無比堅定,他的聲音也極為嘹亮。
“諸位!”
“只怕是還沒看懂,這場戰局的意義性了。”
許清宵開口,一句話讓眾人皆有些好奇,他們不明白許清宵這話是什麼意思。
「許大人,您是何意?」
即使是安國公,也不懂許清宵想要說什麼,故此忍不住開口問。
而許清宵沒有看向任何一人,而是將目光看向沙盤之中。
「這一戰!不是所謂的國威之戰,也不是所謂的尊嚴之戰。」
「這一戰,守國之戰。」
「大魏建國七百二十五年,歷經無數次風雨,尤其是近代北伐之爭,打垮了大魏,打空了國庫 。
“以致于大魏年年衰敗。”
“若不是這般,大魏怎可能會被區區一些異族國挑釁?”
許清宵出聲,他的聲音振聾發聵,尤其是這一句,守國之戰。
更是讓眾人驚愕。
這明明是一場國威之戰,怎麼又變成守國之戰了?
感受到眾人好奇的目光,許清宵的聲音繼續響起。
「七百年的大魏江山,於今日,於今時,滿目瘡痍,只因諸位總喜歡墨守成規。」
「怕藩王之亂!怕北伐再興!怕突邪初元!怕民不聊生!」
“兩個時辰前,蕃國投降,許某也沉思過,是降是殺,于大局可,是受降!”
“可于大魏可,是殺。”
“諸位大魏是時候需要做出改變了。”
“與其受敵人牽制,倒不如主動出擊。”
“以戰養戰!”
“以殺養殺!”
“以民意揚國威。”
“藩王敢動,殺!”
“異族敢動,殺!”
“北蠻敢動,殺!”
「光腳的不怕穿鞋,大魏的的確確打不過,也打不起,但如若這是滅國之戰呢?大魏以國破山河之意志,徹徹底底賭上一把。
“看看突邪王朝怕不怕!看看初元王朝怕不怕!看看這些藩王還敢不敢造次!讓天下人看看,大魏之威!讓天下人瞧一瞧,大魏傲骨已在!”
“諸位!可敢一戰?”
許清宵長篇大論,一番話說的滿朝文武啞口無,震耳發聵。
文華殿安靜。
安靜到落針可聞。
只因許清宵這番話,太瘋狂了。
許清宵這是要徹底賭一把大的啊,賭贏了,大魏將完成一次質的蛻變,賭輸了,大魏將不復存在。
這是驚天之賭啊。
他們如何不驚愕。
眾人安靜,安靜的連呼吸聲都沒了。
武官們也被許清宵這番話給震懾住了,他們之前一直嚷嚷著北伐,不是說真的想去北伐,而是想要備戰北伐,因為他們知道,大魏北伐不起。
如今的國力,根本撐不住長久之戰。
但沒想到的是,許清宵不是想要北伐,而是想要開啟全面戰爭,把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拉下來。
是啊。
大魏是打不過你們突邪和初元王朝,可大魏也能狠狠地咬下他們一塊肉,重創兩大王朝完全沒有問題。
甚至同歸於盡可能做到,大不了全民皆兵,大不了戰到最後一人死。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必然要大出血,而不管是讓誰大出血,另一方都會極度開心,因為坐山觀虎鬥。
等大魏沒了,另外一個王朝處於虛弱狀態,就可以完成一統山河之壯舉。
請問一下,在這種情況下,誰敢跟大魏剛?
大魏已經不要命了,是個瘋子,誰敢招惹一個瘋子?有錢有勢更不敢招惹。
許清宵的計劃,太瘋狂了,他們的確確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望著沙盤。
許清宵神色平靜。
這是他真正的計劃。
因為眼下形成了一個無解的僵局。
一百多個國家組成在一起,大魏即便是可以橫掃一切,可問題是,內有藩王虎視眈眈,外有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不斷補給資源。
蕃國是突襲拿下的,後面的國家一定會萬分小心,每一場仗都是硬仗。
硬到極致的仗。
說直接點,就是拿命堆的,一旦不能橫推,那麼將會是長久戰。
一旦陷入長久之戰,那所有的禍端就全部出現了。
外面打仗,內部動亂,文宮還不老實,到了那個時候,慢慢耗死你,你就算聰明絕頂都沒用,三方制衡。
唯一的結果就是,藩王登基,異族瓜分地盤,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索取各種好處,倒楣的是誰?只剩下一個大魏。
而對這些藩王來說,他們並不在乎土地割讓的問題,因為他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天子,認為自己以後遲早會拿回這些地盤。
畢竟對現在的他們來說,所犧牲的東西,不過是白紙一張,他們還沒有成為皇帝,相當於拿別人的東西當做好處罷了。
指望這群藩王看清楚局勢?都是一群想要造反的人,還有仁義道德嗎?
所以,這一仗,不是什麼國威之戰。
而是守國之戰。
用這種瘋狂的信念,震懾天下。
你若不瘋狂,那麼一旦棋局走死了,就當真無力乏天了。
許清宵的意思,眾人都明白。
但文武百官實實在不敢回答啊。
拿大魏去賭。
他們沒有這個勇氣。
賭贏了,的確是無法想像的好處,但一旦賭輸了,大魏就徹底沒了。
然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徹於文華殿內。
「朕!」
「同意!」
聲音不大,但響徹在文華殿內。
這一刻,文武百官齊齊將目光看去。
是女帝。
她親臨文華殿。
「我等見陛下。」
文武百官朝著女帝跪拜。
許清宵也朝著女帝一拜,同時他沒有想到,女帝會親自出現,不但親自出現,而且無條件支持自己的想法。
「大魏江山,七百年未曾有之變局,若再墨守成規,到頭來依舊是死路一條。」
「許愛卿之言,字字珠璣,與其等死,不如主動出擊。」
「揚大魏國威!」
女帝開口,她無條件支持許清宵,而目光落在沙盤之上,過了一會兒後,她望著許清宵道。
「許愛卿,此戰,你有幾成把握,穩住山河?」
女帝問。
「回陛下。」
「若文武百官,竭盡全力配合臣,有五成把握。」
「若壓製文宮,臣有七成把握。」
「若有天助,臣有九成把握。」
許清宵如此回答。
「還有一成呢?」
女帝問。
「大魏百姓。」
許清宵平靜道。
但此話一說,帝頓時明白了,許清宵是有十成把握。
想到這裡,女帝不再有任何廢話了。
「傳朕旨意,此戰,為大魏守國之戰,大魏下至百姓,上至王公貴族,皆然聽令於許清宵,違令者,斬!」
女帝霸氣十足道,她選擇相信許清宵,就不會有任何藏私。
因為,不只是許清宵才能無雙,更主要的是,許清宵方才所言,字字珠璣,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說到了她心中。
大魏太過於防守了。
自她登基之後,遇到任何事情就是想辦法解決,化險為夷,一次又一次。
但越是防守,就越有人來挑釁。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大魏王朝還有最後一口氣在,就可以進行殊死一搏,現在的大魏,還沒到那種垂死之際。
有一戰能力。
但就這一戰,而且必須要得到好處,否則的話,才會是真正的危機。
女帝之聲響徹文華殿。
這一刻,武官齊齊抱拳,朝著女帝一拜。
「臣等遵旨!」
六部尚書等文臣,也在這一刻,徹底堅定內心想法了。
許清宵說的沒錯。
女帝也已經答應了。
他們做臣子的,也已經將該說的話,該做的事,全部做了。
大魏!
的確不懼一戰。
與其慢性死亡,不如殊死一搏,搏個朗朗乾坤來。
「臣等,遵旨!」
六部尚書等人徹底打開了心結。
這一刻,他們心中再無畏懼,也再無忌憚了。
要殺是吧?
那就陪你們殺到底。
「許大人,現在要不要直接將文宮掌控?」
這一刻,安國公上前走了一步,詢問許清宵要不要直接壓制住文宮,免得文宮造勢。
「不用!」
「文宮之事,我自有定奪。」
許清宵擺了擺手,他還需要用一用文宮。
「許愛卿,剩下的交給你了。」
當她看完沙盤後,女帝沒有多說什麼了,她要去處理自己的事情,無需待在這裡。
因為這裡,有許清宵一人即可。
「恭送陛下。」
許清宵朝著女帝一拜。
眾臣也齊齊朝著女帝一拜。
而女帝卻看向文武百官,聲音緩緩道。
「各位。」
「大魏就交給你們了。」
她說完此話,離開了文華殿。
待女帝走後。
新的情報戰機出現。
是第二軍射陽侯與第三軍曲周侯的戰報。
射陽侯已經抵達唐國,阿木塔,突良部落。
曲周侯也抵達西部地區,正在紮營。
「傳令,第二軍留十萬人紮營等候,射陽侯兵分三路,突襲阿木塔,突良部落,十日內,拿下國城。」
「至於唐國,派使者前去警告,唐國乃大魏分支之一,若對方願投,可接受,阿木塔與突良,不受降 。
直搗黃龍。
但曲周侯不一樣,他們必須要紮營,整理好後勤,因為曲周侯面對的是西部一切異族國,沒有什麼強國,但都是一些精銳小國,是持久戰,一路橫推很難,所以後勤一定要搞好。
不然容易出事。
「遵令!」
兩位信差以極快速度離開,策馬奔騰,前往營地報告。
而就在此時。
司龍王宮。
當許清宵殺降之事傳達之後,整個司龍王宮徹底炸鍋了。
最開始,眾人震驚的是,蕃國居然一夜之間被打沒了?
其次再得知蕃國投降後,信武侯殺降。
兩件事情同時出現,讓他們目瞪口呆。
蕃國輸了,這不算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只能說大魏很強。
可殺降就不一樣了,這完全是不同的事情,勝負乃兵家常事,輸了很正常,哪個國家沒打輸過仗?
殺降就罕見啊,尤其是大魏王朝殺降,這更不可思議,一旦殺降,讀書人會放過大魏嗎?
「殺降!大魏竟然敢殺降?他們瘋了?」
「蕃國國君,被殺了嗎?」
「狠,狠,太狠了,我等不過是有些挑釁,大魏竟然如此之狠?滅了蕃國? ,大魏怎可能殺降? 」
司龍王宮,當各國來使得知許清宵殺降,各國使者的反應完全不同。
大部分第一個反應是不相信,有部分好戰之國的使者,充滿著憤怒。
還有一部分來使沉默不語。
大魏殺降,他們肯定是要譴責的,可問題是譴責有什麼用?
眼下他們意識到一件事情。
大魏認真了。
在殺降之前,他們都認為這是大魏正常反應,畢竟大傢伙組隊起來,挑釁大魏王朝,身為上國之上的大魏王朝,自然要派兵鎮壓一番。
不管是走個形式還是假裝打一打,派兵一定是要派兵的。
只不過眾使者都認為,打兩場表演賽,大家都不要死太多人,然後一邊打一邊談判,差不多了,相互退步相互滿意,就到此為止。
可現在不一樣了。
都已經殺降了,還跟你擱這裡開玩笑?還表演賽?大哥,醒醒吧,玩真的了,要滅國了。
一時之間,不知道多少小國使者慌了,他們內心徹底慌了。
別看大家組在一起,報團取暖,可問題是,你又不會把兵力全部集中在我們國家,打不過咋辦?眼睜睜看自己被屠國?
「各位!」
也就在此時,司龍王的聲音響起。
他一眼便看出各國使者心中在想什麼,當下出聲。
頓時,眾人目光看向司龍王。
「大魏殺降,犯滔天大罪,天下讀書人不會放過總指揮使許清宵,也不會放過大魏王朝的,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而且,你們知道為何大魏這次要殺降嗎? 他們怕了,他們害怕我們聚集在一起,所以殺雞儆猴 。
「現在,我等要做的就是,團結一致,抵禦大魏,只要能拖住大魏前進的步伐,大魏內部就會自己亂起來的。」
「還有,不要妄圖想要投降,大魏殺降,
現在投降有用嗎?
實際上,當蕃國被滅國後,眾來使第一反應的確是想要投降,他們的確怕了。
以為是大家聚集在一起,給大魏施壓,逼迫大魏退步,要嘛他們獨立出去,要嘛賠償銀兩二選一。
可沒想到,真動刀子了。
打和沒打是兩回事,叫的再兇都不如碰一碰那麼直接。
誰都不想成為大魏鐵騎下的亡魂。
可司龍王說的也沒錯,人家都殺降了,就意味著已經撕破臉了,如此一來的話,降的確沒用啊。
「司龍王,那我等接下來該怎麼辦?」
「是啊,司龍王,您給我們出個主意,我們聽您的。」
「對,聽司龍王的。」
不少人開口,推崇司龍王。
而司龍王也沒有任何拒絕,直接站起身來,來到沙盤面前道。
「孤已得到情報,大魏第二軍,分別在唐國,阿木塔,突良三地紮營,唐國說到底也是大魏分支,不像我等異族一般。」
「所以,孤料定,許清宵必會進攻阿木塔和突良二地,暫時不會進攻唐國,應該會去勸降 。
甚至會搭機突襲
大魏第二軍,這個時候,燕國,京圖部落,尤安部落,竭盡全力去支援唐國。能重創大魏第二軍,即便是運氣一般,也能讓大魏第二軍吃個大虧。
許清宵不會進攻唐國,只會進攻阿木塔與突良部落。
畢竟唐國是分支罷了。
「此計妙也,司龍王大才。」
唐國使者起身,他滿臉欣喜。
其餘異族國來使也紛紛點頭贊同。
不過司龍王繼續開口道:「有一件事情,必須要注意。」
「第一戰,蕃國之所以如此快投降,有一個關鍵點,蕃國國君讓各國部落衝殺在前,想要保留本國實力。 」
「這就是滅亡之根本,蕃國國君也該死,諸位一定要將這件事情告知爾等國君。
援軍再上,以確保決心 。
到了這一步,不要再有僥倖心理了,誰要是再這樣,等戰後結束,屠滅此國,知道嗎? 」
司龍王特意拿出這件事情說出,他派出一萬精銳鐵騎,只回來了十幾人。
一萬精銳鐵騎白白死在大魏,他如何不氣?更氣的是,自己好心好意送人過去援助,換來的居然是這個結果?
人多力量大沒錯,但人多心思多啊,所以他必須要講清楚,誰要是還這樣亂來,到時候屠滅其國,就不信還敢亂來。
「我等遵命!」
「我等遵命!」
眾使者紛紛開口,司龍王說的沒錯,既然團結一致,如果還互相猜忌,那無疑是自找苦吃。
要知道,面對的敵人,是大魏王朝,不是某個小國。
當下,司龍王的目光,不由落在沙盤之中。
唐國,必須贏啊。
打得過打不過是一回事,必須拖住大魏前進的步伐。
大魏這一步,殺的太好了,這一刀殺下去,天下懼驚,這群異族哪裡還有膽子拼殺啊。
自己只能穩住大局。
司龍王心中如此想到。
他之所以能統領大局,不是因為他的才華,也不是因為司龍一族有多強,而是他背後有人。
上面的指示很簡單,前期拖,中期亂,後期殺。
這是上面的大局安排,前面必須要拖住大魏,不拖住大魏的話,根本沒有任何希望能贏。
只要大魏前期被拖住了,中期就必然會有很多是是非非,什麼藩王之亂,文宮之亂,民間之亂,大魏內部會有一大堆問題。
如此一來的話,等到大魏內亂了,他們就可以真正的出刀,那時候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同一時刻。
大魏文宮。
當許清宵殺降之事傳開後,整個大魏文宮徹底沸騰了。
誰也沒想到,許清宵竟然會下這個命令。
殺降啊!
這可是天理不容之事啊。
「許清宵,你當真是喪心病狂。」
「自古以來,殺降皆為不祥之兆,我大魏江山,七百年的氣運,就要斷在你手中嗎?」
「一旦殺降,接下來每一場仗,大魏都要付出血的代價,數萬萬無辜生命,將會因為許清宵而白白犧牲啊。
大魏文宮已經沸騰起來了,到處都是罵聲。
有人的確確是真的憤怒。
只是這種憤怒之後,是嘆息,是惋惜,是無奈。
但大部分儒生,則是一種狂喜,內心的狂喜,因為許清宵終於做錯了一件事情,一件天大的錯事。
大魏文宮的大儒們瘋狂寫文章,甚至有些大儒,帶著一批儒生,直接朝著皇宮走去。
「走!我們去覲見陛下,彈劾許清宵!」
「「許清宵之行為,天神共憤,去大魏皇宮,去見皇帝。 「
大儒們的聲音紛紛響起。
而文宮中,蓬儒卻沒有說話,顯得無比平靜,他沒有發表任何言論,但也沒有阻止這些大儒去皇宮彈劾。
不多時,幾百位儒生來到大魏皇宮外,五位大儒要求面見聖上,但得到的卻是拒絕。」
「許清宵殺降,違背仁義道德,違背人道,請陛下降罪,罷免許清宵之職。 」
「自古以來,殺降為不詳,許清宵滅我大魏國運,毀我大魏根基啊。
「 幾位大儒聲音如雷,在宮外大吼大叫,斥責許清宵,辱罵許清宵。
而宮內所有人聽的一清二楚,只是沒有人搭理他們罷了。
下一刻,有大儒壓著聲音,讓這些儒生去喊人來,聚集大魏京都所有讀書人,來宮外請願。
罵聲彼此起伏,擾的人心煩意亂。「
刑部尚書張靖第一個開口,他聽著幫大儒的叫喊聲聽了快半個時辰了。
的確覺得吵死了,故此希望許清宵下到令,直接把這群傢伙全抓了。
反正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大魏要賭國運了,還怕你狗屁大儒? 說句不好聽的話,大魏很有可能要沒了,你大魏文宮地位再崇高又如何?
有大魏王朝王朝崇高嗎?
逼急了,當真殺儒信不信?
「許清宵擺了擺手,這些大儒所作所為,完全在他預料之中。
不去針對,不是怕,而是許清宵需要他們這樣鬧。
鬧得越大越好。
大約四個時辰後。
信武侯戰報再次送來 。
這信使如此說。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大概猜到信武侯發來了什麼戰報。
「臣,信武侯,奉命清點蕃國戰品。 」
「戰馬十五萬匹。 」
「蕃國儲存糧食四百五十萬石,諸國援助糧食八百七十萬石。 」
「國庫白銀十二萬兩,其他金銀珠寶估算五萬萬兩。 」
「戰甲二十萬套,戰刀十五萬柄,攻城器四十架,巨型玄鐵弩箭十架。 」
「以上,為四個時辰搜刮清點之物,依有大量資源未查清。 」
「請許大人清點收納。
「 當聲音響起,文華殿內,眾人再一次愣住了。
尤其是戶部尚書顧言。
他死都沒有想到,區區一個蕃國,居然這麼富有?比大魏還要富有?
這還真是意想不到 啊 。?
說一石糧食,夠一百個士兵吃一天。
三十萬大軍,一天的基本口糧就是三千石糧食。
一個月也才不過九萬石。
一千三百二十萬石糧食,夠三十萬大軍吃他娘的十二年啊。
再加上這麼多金銀珠寶,還有各種好處,譬如說蕃國的勞動力,蕃國的礦場等等。
顧言有點暈了。
他算不來這筆帳了。
這比殺多少番商還要賺啊。
打仗不是要花錢的嗎?怎麼感覺好像賺了很多一樣啊?
這打一個國家就賺這麼多銀子!
這要是打完百國,大魏豈不是.得倒退五十年啊?
不只是顧言要暈了,在場誰不暈?
這還僅僅只是搜刮了一部分?
全部搜刮下來,得有多少銀子?多少糧食?還有這麼多的勞動力?
這他娘的!
想都不敢想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