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1
- 最後登錄
- 2023-12-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9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4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老奸是誰 發表於 2017-5-14 00:08
好吧!!不鬧你了!!我來認真講!!免得你睡不著!!呵呵!
一開始,你講發菩提心,我就知道你的意思,我一直講 ...
大德
您這裡的結構錯得離譜,自相矛盾!
首先,對大小乘契入的問題,但這裡不多說,
因為我們就一直在為此而有歧見。
【等你真的悟道了,才有可能發菩提心。】
所以發菩提心者只有阿羅漢??
偏偏阿羅漢又名無學,所做已辦,不受後有。
而且這樣說來,眼前佛教能傳承佛法的有幾人,
請大德問問,誰敢自稱證悟阿羅漢道,發菩提心了。
【因為菩提心的基礎是慈悲心,慈悲心的基礎是出離心。】
證嚴法師說:因為這世間很苦,所以我們還要再來!
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不捨眾生,所以沒有出離心與斷滅法。
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裡哪裡有出離心!五蘊本就無有可執,所以無一切苦厄。
講出離心是初機引導,所以說有天堂!
最終是說無有可執,所以天堂地獄等觀!
所以觀自在菩薩眾生不度盡誓不成佛!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韋馱尊者凡有心修行者皆願為其護法!
各大悲願菩薩,大德可說說哪位大菩薩有出離心!
(先聲明我很尊敬廣欽老和尚,請不要因為以下詞語說我不尊敬或我不信老和尚等等的)
廣欽老和尚修得很好,但我不知廣欽老和尚是否為大乘修行者!
大乘修行必有悲願,無悲願將在觀照五蘊六塵無有可執時,無有動力!
所以:〔這世間很苦,我還要再來!〕這才是大乘法!
(此指需有悲願,請不要曲解為只有發此願才是大乘法)
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我節錄一下原文,提出來與大德探討!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此處如大德所說,須菩提尊者提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裡講的跟前面未截錄到的經文所說有關。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這一段居然都是在講可得XX否,甚至說佛於燃燈佛所於法有否所得!
對比前面須菩提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是否有值得深思之處?
再來...
【大阿羅漢,位置大概相當於圓教九信位的菩薩,對於佛法的有為法部分,已經修得差不多了。進一步,初住以上,........】
看看佛經對十信十住的註解:
十信位—發心住未上住前—仍是具縛凡夫,對佛法及善知識等一切不識不解不知。若能信受善知識,精進所學,方入發心住位,否則常沒不出,故在這十個修集對佛法信心的位階,修行人有時候進步一點,有時候退步一點點,這樣要一劫或甚至要到十劫,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十住位中。
十住位的修行是從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見性,這階段是習種性的人,也就是凡夫的習性還很重,因為還沒有進入修道位;六住位前外門修學菩薩六度波羅蜜,七住時般若正觀現前明心真見道後,還要熏習很多般若別相智及熏習入地所必須有的道種智,以及熏習一切種子更深細的一切種智法義。
這跟大德所說,須阿羅漢後再發心好像完全不同!
大乘菩薩在八地稱為不動地,因無五蘊六塵習性,故不退轉。
在此之前,仍會受因緣影響,尤其在前面根基尚淺之前,進進退退,本就難免,
何以大德執著一定要小乘後才能大乘。
更何況我所說的小乘,是指四聖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