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這裡是薩曼博士的辦公室,看起來像是存放什麼隱秘的東西的地方,她竟然有打開的權限。
感覺不太像是小裴染當年偷偷加的。
她離開極光城的時候,薩曼博士還活著,就這麼直接加上自己的權限,應該會被薩曼博士察覺。
虹膜掃瞄成功,白牆自縫隙處緩緩向兩側打開,露出裡面隱藏的空間。
裡面是一個一米見方,壁龕一樣的地方,正中間擺著一個銀色金屬盒,盒子內襯著緩衝用的白色軟墊。
金屬盒裡,放著一個邊長十公分左右的透明正方體,看著像個正方形的玻璃塊。
裴染謹慎地觀察了這個正方體片刻:「像是個容器。」
W同意:「看起來,和放置綠光的那種小瓶子質地很像。」
裴染伸手把它拿起來,翻來翻去地研究。
她試著按了一下,正方體的一個面彈開了——
確實是個容器,只不過裡面沒有裝綠光。
壁龕裡再沒有其他東西了。
W說:「裴染,看這個。」
壁龕旁邊,掃瞄虹膜的虛擬屏幕上,界面變成已登錄狀態,多了一個書本形的圖標。
圖標下寫著:
【工作日誌】
裴染點開圖標。
日誌是日曆的格式,裴染順手點了一下今天的日期,一個小窗自動彈出來,裡面是空的。
裴染一路往前翻,最近幾年的日誌全都是空白。
她乾脆直接點了一下年份,「看看最早是什麼時候,不如從頭開始看。」
日誌下拉的年份列表裡,記錄了內容的年份旁邊都有個紅色的小點,裴染往前找了找,最早的記錄是二十七年前。
那年的三月十一號,日誌上出現了第一個紅色的小點。
W立刻說:「二十七年前,就是極光基地剛剛建成的時候。」
記錄日誌的小窗彈出來,上面寫著:
【種子今天平安抵達基地了,我把它安置在這裡的容器中。】
【它一切正常,還在沉睡。】
【我仍然相信,這枚種子與眾不同。】
日誌的語句簡單,措辭也很隨意,像是一個人在自言自語。
【它仍然沒有任何反應,就像十二年前我和導師一起發現它時那樣。】
裴染算了一下,這篇日誌是二十七年前寫的,再往前推十二年,就是三十九年前。
日誌裡寫道:
【那時我們在薩爾維洋北部的銀霜海灣。那裡遠離污染,夜空相對清晰,我們準備在海灣中建立一座懸浮式的海上觀察站,用於觀察深空天體。】
【有一天晚上,我發現附近的海面上方,有一個綠色的發光體正在從高空中墜落。】
【它墜落到海面上方後,忽然停住了,開始徘徊。】
【發光體呈圓碟狀,漩渦形,尺寸不定,收縮時可以變成一個極亮的光斑,擴張時直徑超過三十米。】
【那時候整個聯邦還從來沒有任何發現綠光的記錄。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們當時發現的,就是所有綠光的源頭。】
【那時我們不清楚這個發綠光的漩渦是什麼,一直在海上追蹤它的蹤跡。】
【它的移動速度時快時慢,可以穿過一切物體,我們整整追了它三個月,才終於想出辦法,成功地用磁束光網捕獲到它了。】
【捕獲光渦的瞬間,有幾點綠光忽然從光渦中心最明亮的地方脫離,就像飛行員在危機到來時,彈射出駕駛艙一樣。】
【其中有一團綠光與眾不同,格外明亮,被其他脫離的光點包圍在中間。】
【我們意識到,整個光渦可能都只是這團綠光的載體,就像是它旅行使用的飛船。】
【導師果斷放棄了光渦,轉而捕捉了這一小團綠光。】
【光渦在它脫離後,體積發生了膨脹,尺寸變得更大,並且開始分裂。它們的移動速度太快,我們繼續跟蹤了幾周,最終無法保持追蹤,失去了它們的蹤跡。】
【不過我們成功地保留了這團綠光。】
【導師把它叫做「種子」。】
【它從載體中脫離後,一直處於休眠狀態。】
【我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也許是某種來自外太空的生命形式,也許是某種能量體。】
【無論如何,很幸運,我們得到了它。】
【我們也捕獲到了幾點伴隨種子一起從光渦中心逸出的其他綠光,無意中發現,它們融入人體之後,能使人體表現出一些奇異的功能。】
【然而種子本身卻不一樣,它無法停留在任何人的體內。】
【不過即使在休眠狀態,在同一容器中,其他綠光也都會自動和它保持一段距離,並且在它面前降低活性。】
【它就像君臨天下的王。】
【但是王在沉睡。如果有一天它甦醒的話,也許會給人體帶來不可思議的異能。】
【我希望能看到它醒過來的一天。】
【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才會醒來。】
裴染與W對視了一眼。
裴染迅速往後翻。
這幾年的記錄很稀疏,每隔兩三個月,才會有一條,內容都大同小異:
【一切正常。】
【正常。】
【正常。種子還在沉睡。】
……
這種記錄大概過了四五年,開始變得不太一樣了。
【種子的亮度減弱了,這一定不是我的錯覺。】
【果然。與以前的記錄比較,它的亮度減弱了一個參考點。焦慮。】
【種子的亮度又減弱了一個參考點。】
【它正在變得衰弱,狀況看起來很不好。】
……
【我一定要想出辦法。】
【應該有辦法。】
【我也許有辦法了。】
……
字裡行間能看得出來,這個叫「種子」的東西,正在一天比一天變得更虛弱,薩曼博士很憂愁。
日誌像是給她自己看的,她語焉不詳,不知道到底想出了什麼辦法。
裴染繼續飛快地往後翻,終於發現了不一樣的記錄。
時間是十一年前。
【第一批基體的年齡足夠了,我們最近開始嘗試讓基體們接受各種綠光,結果相當不錯。】
【基體經過幾年的輻射與其他改造,對綠光的融合性明顯優於未經改造的普通人。】
【普通人群中,能夠與綠光正常融合,激發異能的,數量極少,而這批基體中,大多數都可以順利地與綠光融合。】
【絕大多數能融合一點綠光,百分之三左右的基體,甚至可以融合兩點綠光。】
裴染已經知道她在幹什麼了,那些所謂的「基體」,都是孩子。
怪不得她收養了那麼多小孩。
她在主動培養具有異能的融合體。
而且看上去,體內能融合多點綠光的人,好像不多。
她忍不住看了眼自己體內開會的綠光們,它們這會兒閒得無聊,都在打盹。
W說:「聯邦這些年對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資料裡記載過體內融合了三點綠光的融合體,不過再多就沒有了。」
薩曼博士這個讓「基體」融合綠光的實驗,做了一段時間後,日誌有了新的變化。
【今天第一次嘗試讓基體們接受種子,結果讓人失望。】
【挑選出來的這一批,已經是最有天賦,改造得最成功的了,我相信我已經盡了最大可能,把他們的身體處理得易於與綠光共生。】
【他們能順暢地融合綠光,卻還是沒有人能夠成功地融合種子。】
【種子不選擇他們,植入過程導致基體出現了嚴重的排斥反應,包括劇烈的生理反應和精神狀態的異常。】
【即使如此,種子還是不斷地從他們的身體中滑落。】
【接受種子對身體素質是嚴峻的考驗,我手中還有兩批基體,得等他們再長大一點。】
薩曼博士的焦慮狀態又持續了三年,期間又嘗試了幾次,仍然不成功。
「種子」的狀態似乎越來越不好了。
薩曼博士甚至在某一天的日誌裡寫下:
【我懷疑它堅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要熄滅了】
不過九年前的某一天,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這次薩曼博士似乎很激動,日誌的內容也長了不少。
【世界上原來真的有奇跡】
【今天用年紀最小的一批基體進行了融合實驗。】
【基體在藥物誘導的深度睡眠狀態下,進行了種子的植入嘗試。】
【嘗試了這麼多年,我已經不再抱有希望了,可是就在今天上午,種子成功地停留在一個基體的體內了。】
【融合得非常完美。】
【種子的狀態穩定得就像在容器中一樣。】
【基體在實驗過程中未出現任何排斥反應,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很穩定,進食情況良好,融合一小時後,攝入了一份加大量的基地餐和兩大杯含糖氣泡飲料,未表現出頭暈、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攝入了一份加大量的基地餐和兩大杯含糖氣泡飲料」幾個字,讓裴染和W同時默了默。
如果剛才只是懷疑,現在幾乎確定無疑,這一口氣能吃一大份飯的倒霉孩子就是裴染本人。
果然,再把屏幕往下滾動,就看到薩曼博士繼續寫:
【基體姓名:裴染。】
【年齡:十四歲。】
九年前,薩曼博士他們在她身上做了融合實驗,把一顆叫做「種子」的東西,植入她的體內。
這個「種子」,十有八九就是綠光一號。
綠光一號向來與眾不同,其他綠光都在它面前畏手畏腳,有點怕它的樣子。
裴染總覺得,如果它繼續升級下去,能力可能會發展到非常嚇人的地步。
裴染琢磨:「它會選我,該不會是因為,我倆都挺能吃的吧?」
W:「……」
W思索,「可是你說過,這點綠光是在沉寂發生前一天,從空中落下來,飄到你的眼睛裡的。」
裴染現在卻覺得,這件事問題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