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那天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戒念] 北洋 [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1
發表於 2010-11-13 20:39:29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章 投降
「德國遠東艦隊投降了!」一個譯電員在翻譯電報電文的同時高聲歡呼道!

    「電文!」譚延闓畢竟是身處高位,在聽到這個令人激動人心的消息後,雖然心中也是非常振奮,但好歹還算維持了自己的威嚴。

    「只譯了一半,剩下的馬上就好!」譯電員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可真快啊!剛才還說第一分艦隊剛剛參戰,德國人拒絕投降,這麼一會便投降了?!可真夠神的!」旁邊的電報員笑著說道。

    「譯好了!十分鐘前四枚魚雷擊中了德國威廉王妃號,頃刻之間敵艦沉沒,剩下的德艦亦毫無戰心,遂在威廉王妃號沉沒之後投降……現在鄧大人正在命令各艦接管德艦,並且盡力救助落水生還士兵……」譯電員高聲報導。

    「好!」譚延闓猛地一拍桌子,他這一舉動倒是將周圍的人給嚇了一跳。

    「組安,現在要給京師和天津分別通電,另外國內各大中外報館也要及時通電告知戰況,可以讓這些人在天津、上海搭船前往膠州灣進行採訪……最重要的是那份文件還在路上,必須要保證那份文件的安全,否則我們就全白忙活了!」譚延闓身邊的沈靜倒是非常鎮靜的說道。

    「對!立刻給直隸總督衙門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發電報,通報最後的戰果……還要請旅順造船所地相關技術人員會同天津隆盛船廠和威遠機器公司的技術人員盡快趕到膠州灣。對繳獲的德國戰艦進行徹底研究,尤其是它們的蒸汽機和船體構造方面,我們需要這些技術……」譚延闓忙不迭的給下面的人下令。

    在譚延闓的催促下,幾台發報機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也許是因為能夠擊敗德國遠東艦隊所帶來的興奮感,屋子裡面的人都幹勁十足,飛快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現在基本上軍事方面已經大局已定,德國人短時間內無法翻盤,它們在遠東的軍事力量喪失殆盡,除非能夠從德國本土再派艦隊過來才可以。

    不過德國人還有這個實力再派一支艦隊前往遠東打仗麼?!顯然有些不大現實。如果德國人在膠州灣得手,那再派一支艦隊前來耀武揚威錦上添花,刺激一下對岸的英國人還是可以的,但是這場戰爭德國失敗了,敗的還非常難看,依倫娜和阿高納兩艘戰艦幾乎是完整無缺的落到了譚延闓的手中,至於擱淺的~|能要困難一些……

    最重要的是德國要想得到膠州灣剩下來地只有撕破臉皮強攻,它們必須派出一支實力超過北洋海軍的艦隊才可以,而且漫長的補給線也將會成為德國人地噩夢。不僅要派海軍。還需要陸軍,相應的船隻、補給艦等等,這足以讓人發瘋。當今世界有這個能力的列強國家當然不下兩三個。德國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德國可以這麼肆無忌憚的再進行下去麼?

    譚延闓的答案是否定的,原本他只是希望德國遠東艦隊看在他手上的陸軍俘虜地份上知難而退就可以了,不過沒有想到半道上迪特裡希居然被困在了陸地上。可以說雙方弄成這個樣子,迪特裡希功不可沒,而譚延闓對這個結局更是滿意,這樣就不用擔心德國遠東艦隊四處挑釁了——說實在的。譚延闓在心中還真的非常忌諱這支德國遠東艦隊,他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存下的家底被德國人折一遍再讓日本人找到空子來一下。

    「組安!神機妙算!」沈靜和譚延闓走到院子中,在花壇旁邊做下來。

    譚延闓張開雙臂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微微笑著說道:「德國人這把刀都已經懸在我腦袋上一年多了,一年以來我們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為了盤算如何抵抗日本,如何對抗德國對膠州灣的野心,而後者我們花的心思更大,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呵呵,好一個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以後你也是不是可以改個稱呼叫『安帥』了?!」沈靜笑著說道。

    譚延闓笑著回應道:「『安帥』?!呵呵,這個稱呼不適合我。我也不稀罕這個稱呼。只要能夠保證這片土地不被列強給分割出去,莫要做了民族罪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按照我們地計劃,今天晚間迪特裡希的那份文件就會送到這裡,晚上我會出示給那些中外記者,爭取明後兩天見報,挾輿論之力來保你地地位不失,不過關鍵還是要看德國人地態度,希望德國皇帝能夠在這件事上不要太過執著,否則雙方鬧個僵持不下的結局,對你可是殊為不利……」沈靜微微

    頭說道。

    譚延闓拔了根草在手中捏搓著說道:「這次膠州灣事件本來所計劃中最好地結局也比現在要差的多,畢竟我們的北洋海軍經不起德國艦隊這麼折,最多是用炮台火炮將其擊傷使其知難而退而已。現在居然能夠擊沉一艘迫使其投降,這對於我們而言不僅在外交上會佔據很大的主動權,就是對日本方面也會產生很大的威懾——我們的戰艦哪怕是四百噸的快速戰艦也會對當今世界以防護能力鑄成的德國戰艦造成巨大的威脅!事實上,如果能夠等靖江級巡洋艦服役的話,我們就有更大的余度對正面對抗德國人,而現在……呵呵,真是兵行險著啊!」

    「險是險了些,不過現在的結果還是非常理想的。我不懂什麼龍威級或是靖江級,我只知道這些戰艦不過是政治籌碼而已……組安,有些時候一個上位者。作為你地幕僚,我不得不提醒你,在這上面你已經浪費了很多精力和財力了……」沈靜說道。

    譚延闓轉頭對沈靜說道:「文淵兄,你可知什麼是權力麼?!」

    沈靜聽後一愣,亦是迷惑的搖搖頭。

    譚延闓搖搖頭說道:「其實你心中是很明白的,在這亂世之中,手中的力量就是權力!新建陸軍如此,北洋海軍如是,沒有力量就算我成為軍機大臣又能如何?不過是皇帝身邊一個詞臣而已!你我並非俗人,不過之所以你是幕僚我是總督。不是一個良好的家庭出身便可以造成的,而是你我的眼光不同!我需要的力量不僅是要在國內有力量,如果僅以此為目標,有新建陸軍足可以達成我的願望,我需要的是在這個世界上也要成為最有力量、最有權勢地人,就如同德國之俾斯麥,英國之維多利亞女王一般……」

    沈靜聽後一愣神,半天之後才苦笑的搖搖頭說道:「終究你是你,我是我!」

    倆人相視一笑,心中的一些疑問也迎刃而解。

    德國使館參贊貝威士拜訪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參與會見的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敬信、張萌衡、崇禮和許應騤五人。狡猾的德國人在正在發生的膠州灣事件沒有提及半個字,不過就連貝威士本人也沒有想到李鴻章居然會在會見前幾分鐘接到了譚延闓發給他的電報——李鴻章深受他的老師曾國藩的影響,養成了極好的作息時間。加上總理衙門地門檻非常高,李鴻章的身份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見的,結果中午發出去地電報到了快三點才交到李鴻章的手中。

    因為電報內容非常簡單,李鴻章也從這份電報中看不出什麼來,尤其他本人對德國武器極為崇拜,連淮軍操練都是仿照德國的,所以他對正在發生的膠州灣事件並不看好。李鴻章在短短的時間內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暫時對其他大臣隱瞞此事,等過幾個小時之後發電報給譚延闓詢問最新的事件進展之後再做出自己的表態,不過李鴻章也下令要密切關注電報房,只要有山東發來地電報必須在第一時間送到他的手上。

    在李鴻章眼中基本上可以判斷出這份電報的潛台詞——譚延闓為了保山東膠州灣不失必須奮起反抗,但是擅開邊釁的罪名也隨時會落到他的頭上,無論抵抗或者是不抵抗,膠州灣在德國人的攻勢面前是很難保住的,這就決定了譚延闓本人最終的命運——才坐了幾天的山東巡撫就要因為德國人地攪局而被免職,甚至還會牽連到作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譚鐘麟。

    譚氏父子為李鴻章所做地一切。他心中都非常清楚,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出訪各國之前路過上海。在得知譚延闓盤下了三家船塢之後。便指使盛宣懷將招商局地兩艘貨輪訂單交付給譚延闓來做。這次出訪歸來恰逢兩江總督劉坤一去世,他自問沒有這個福分去做兩江總督。但是能夠在譚氏父子的推薦下執掌兩廣總督也是頗為意外地事情——這個情分總是要還的,否則他也就不是李鴻章了!

    貝威士來訪和五大臣談的全都是務虛的話題,這種話題沒有絲毫營養,不過李鴻章剛剛出訪西洋各國列強歸來,一路上面對記者說這樣的話題已經習慣了,一手太極拳隨著貝威士的話題而動,讓人感覺無跡可尋,但細細思量之後才知道這個老頭等於什麼都沒有說。

    當下午四點的時候,李鴻章的一個親信手中拿著一份電報打斷了這次會面,李鴻章告罪退出之後便詳細閱讀了這份令他極為震驚的電文——俘虜自德國遠東艦隊司令官迪特裡希少將之下共計三千餘人,其中陸軍八百餘人,其餘為戰艦海軍,擊沉德艦威廉王妃號,重傷德皇號和

    完整俘虜阿高納和依倫娜兩艘戰艦……

    正在李鴻章非常驚訝的時候,一名章京有些驚慌失措的跑過來說道:「老相國,大事不好了!上午十一點鐘的時候,德國遠東艦隊攻擊膠州灣軍港,這是山東巡撫譚延闓發來的電文……」

    李鴻章自從經過甲午戰爭之後,脾氣秉性更加隱忍,再加上他已經知道事件發生。就連戰果都知道了,所以並沒有責備這個章京,而是非常平靜地讓他退下去,弄的那個章京都有些手足無措。

    李鴻章看看兩份電文,沉思一會便將那份戰果電文疊起來塞到袖子中,手上拿著這份遲來的電文走進會客廳。此時貝威士對這次會面應感覺索然無味了,顯然所謂這些大清帝國的重臣們在現在還沒有得到膠州灣事件的消息,就說明這個國家的腐朽和沒落了,在德意志的軍旗下,貝威士堅信現在膠州灣已經屬於德國了!

    「貝先生!」李鴻章走進會客廳。任誰都會發現他的臉色非常的沉重、很難看,而這一切似乎都對準了來訪的客人德國使館參贊貝威士:「老朽在這裡有個不解之問想要請教貝先生!」

    貝威士也感覺到了李鴻章地不同,但是依舊謙遜的站起身來說道:「李大人乃是帝國最有名望的大臣,能夠為大人解答疑惑是我的榮幸……」

    李鴻章沉聲問道:「在以往數十年間的中德交往中,我們兩國從來都沒有發生過武力衝突,而我本人在去年的出訪中也訪問過貴國,並且也拜訪過貴國的皇帝陛下和俾斯麥先生,可以說中德兩國之間的和諧關係可謂是『典範』二字……試問現在在膠州灣貴國軍艦無理橫行,派出陸軍強行佔據膠州灣之事,是屬於貴國駐華公使海靖專擅行為。還是出於接到了貴國國內的訓令?如果是前者的話,這樣有損於中德兩國數十年睦誼地做法實在是讓老夫失望……」

    貝威士聽後,看到李鴻章手中的電報紙之後。心中明白此時大清帝國的高層終於知道膠州灣事變地事情了。而其他四位大臣在聽到李鴻章說道德國正在對膠州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時候,都異常震驚,李鴻章手中的電文在他們的手中傳遞了一圈之後,他們這才相信德國真的對膠州灣動手了!

    貝威士以非常平和但卻沒有任何感情的聲調說道:「我尊敬李大人,但是對於這件事我個人而言只能表示非常遺憾……我國皇帝曾經多次指示希望能夠在貴國獲得一個軍港,但是卻被貴國屢次駁回,對此我國皇帝認為貴國之做法傷害了我德意志帝國之自尊。遂決定以火炮來為德意志在遠東謀求一個可以讓軍艦停泊駐紮之港口……」

    李鴻章聽後臉色依舊沒有變化,但是他卻彷彿並不放在心上一般說道:「最近老夫受一忘年之交推薦看到了一本西方學者所著的譯著《天演論》,老夫並不明白這通篇文字究竟講了什麼,但看到最後地一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語,才恍然大悟這本書究竟在說什麼……也就說貴國在膠州灣之軍事行動乃是受到貴國皇帝的訓令,而攻佔膠州灣並非是我國之錯所挑起的紛爭,而是貴國蠻橫無理之所為?!」

    貝威士聽後臉色稍微一變,但很快又恢復到外交表情上來說道:「我只能說這是一件令人非常遺憾的事情……李大人剛才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西方近代對物種演化的一種說法,如果若是放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上而言。我個人認為這句是十分恰當的……」

    貝威士說完之後旋即鞠躬彎腰行禮。便走到門口從侍從手中接過自己的禮帽和手杖,回頭看了看這會客廳中地五位大清帝國的「外交大臣」。坐著地四位大臣彷彿面若死灰,似乎還沒有從膠州灣事件地震驚中清醒過來。而站在會客廳中央的李鴻章手中拿著電報,蒼老地面容上那雙眼睛似乎依舊精光四射,彷彿察覺到貝威士在看他一般,扭過頭也看向了貝威士。貝威士凝視了這位大清帝國重臣之後,最終點了點頭,將禮帽的帽簷向下壓了壓之後徑直頭也不回的走出會客廳。

    與李鴻章一樣,譚延闓在第一時間將膠州灣事件最終的戰果通過電報向北洋大臣譚鐘麟、南洋大臣張之洞、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榮祿、軍機領袖恭王奕訢等人發報。所有人在接到電文之後都是異常震驚,同時也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在心頭升起——一個新的時代似乎就要到來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2
發表於 2010-11-13 20:39:38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一章 綁架
中德兩國在膠州灣發生的軍事衝突消息在當日晚間六點就已經差不多公開化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送走了德國使館參贊貝威士之後,李鴻章和其他共同接見貝威士的四大臣一起前往頤和園——膠州灣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金鑾殿上的光緒皇帝是沒有這個資格來全權處理的,真正拿主意的還是頤和園內的慈禧太后。

    說來也巧,今天在頤和園內值班的是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翁同龢,因為沒有特殊情況,所以翁同龢宴請禮親王世鐸,作陪的是剛毅和錢應傅。翁同龢感覺政治局勢對他而言越來越緊張,所以這類宴請最近一段時間也格外的多了起來,他想憑藉自己和滿族大臣之間的關係進一步加強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殊不知禮親王世鐸在甲午戰爭間辭去了軍機大臣領袖職務之時,就已經全面倒向恭王奕訢,恭王奕訢最近身體不佳他便選擇了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榮祿。

    至於剛毅曾是翁同龢一手提拔,不過在甲午戰爭過後當上軍機大臣之後的剛毅和翁同龢已經漸行漸遠——政治是極為殘酷的,光緒皇帝無法給予剛毅想要的,而慈禧太后卻可以。

    籌交錯之間,直到下午五點這頓中午飯才因為李鴻章五大臣趕到頤和園才被打斷,否則這頓飯非要吃到晚上才可以。還沒有等翁同龢讀完譚延闓發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電報,榮祿也趕到了頤和園要求面見慈禧太后,這使得翁同龢感到非常難堪。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譚延闓感到自己身在威海衛是無法在政治上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京師裡地那些草包會讓他的政治收益大為縮水。為此譚延闓在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時候便乘船前往天津,和他一起通行的還有以德國遠東艦隊司令官為首的一百多德國遠東海陸軍俘虜。

    譚延闓對後世的那句「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那就在談判桌上爭取」非常讚賞,更何況在這個時候他不認為德國人的軍事力量能夠在遠東給他造成什麼威脅——德國人部署在遠東的海軍和陸軍在膠州灣地幾個小時之內全部做了譚延闓的俘虜,軍事行動結束之後剩下來的便是政治果實成熟地時候了。如果他放任自流,不要說第一次在國內正面硬對硬大勝德國列強的聲望會蛋打雞飛,就連自己地權勢也保不住,那自己可就虧大發了。

    譚延闓並不是坐著自己的客船或是北洋海軍的兵輪前往天津地,他乘坐是戰艦——在膠州灣海戰中繳獲的阿高納和依倫娜號戰艦!這兩艘戰艦都是九十年代建造的。尤其是阿高納號才兩年的艦齡,依倫娜號是威廉王妃號同級別戰艦,只是建造時間稍晚但德國人在這艘戰艦上也做了相應的改進。

    這兩艘戰艦雖說是幾近完整繳獲。但膠州灣炮台的炮火也讓它們受了一些小傷,這也是它們進入港灣參戰的時間比其他三艘要晚。對於這兩艘質量上乘的德國戰艦。這點小傷無關大雅開起來還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譚延闓帶著俘虜進京主要是做給各國公使看的,在膠州灣不遠地地方利用原有的兵營稍加修整後成了戰俘營,專門來關押戰俘。受傷的戰俘也得到了很好地治療。那裡已經請了幾個外國醫生,加上中國軍醫的配合他們地傷勢會得到很好的治療——譚延闓需要他們活蹦亂跳的活著,戰爭已經過去,好不容易抓住他們就讓他們這麼容易死去這不符合譚延闓的政治利益。一支由在山東的教會人員組成的監察團正快速趕往戰俘營,在那裡他們將會證明譚延闓的軍隊並沒有虐待戰俘,相信隨後幾天大批的記者也會跟進。

    乘坐阿高納和依倫娜號戰艦前往天津,雖然到達時間已經是晚上,但是譚延闓已經向天津發過電報。直隸督標新軍已經在港口待命,並且已經架設好了照明設備—— 在港口上已經有眾多中外記者在等候,由於譚延闓到達的時間是晚上。所以總督府幕友堂的機敏之士建議譚鐘麟動用直隸督標新軍在港口全副武裝,以整肅的軍容展現在中外記者面前,為譚延闓、為新軍造勢。

    譚鐘麟可謂是官場上的老油條。歷經宦海數十年從來就沒有被降職過,儘管竄起的速度沒有曾國藩和李鴻章這麼嚇人。但是他從當年的小翰林一路升至當今天下疆臣之首,自然明白這種舉動是為朝廷施壓。從政治上這是一種積極的策略,但同樣是埋下禍根的舉動,不過在此時為了抗衡所謂「擅開邊釁」之舉的罪名,這點瑕疵已經微不足道,過了這一關在想別的辦法,更何況譚鐘麟對於滿族權貴心中的那點心思瞭解的很,這不是你隱忍就可以躲得過去的,曾國藩躲了這

    還不是以窩囊的結局來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敬禮!!」當譚延闓所乘坐的依倫娜號巡洋艦停靠在港口上,他從跳板上走到岸上的時候,迎接他的直隸督標新軍以整齊的軍容在號令官的口號下齊刷刷的將手中的步槍舉起,港口迎接他的中外記者和從天津趕來的各路名流們被隔離在稍遠的地方。

    當譚延闓身著整齊的將官服用右手行軍禮回敬緩步走過軍列的同時,直隸督標新軍以恆定的速度隨著譚延闓檢閱的腳步向天開槍,一共三十六響,一直到譚延闓走到軍隊方陣的正中央站定為止。在強烈的探照燈光照耀下,依倫娜號巡洋艦的炮口在夜幕下顯得格外的猙獰,在場的大多數記者和天津名流還是頭一次見識真正的戰艦,不過更令他們內心震撼的是以這樣的一艘戰俘艦為背景襯托下地軍隊還有他們的最高將領。

    他們以前也見過官兵,甚至其中的一部分人見過真正的歐洲軍隊,不過此時他們面對此等場景。一時間空曠的碼頭上居然一絲聲響也沒有,所有的人都屏住了自己的呼吸,生怕弄出一絲不和諧的聲響,他們的心中都泛起了「軍人」這個詞眼,而不是往時地「官兵」、「丘八」。

    「昨天,德國列強的遠東艦隊駛進了膠州灣,無恥的進行偷襲,幸得我武衛軍連同炮台守軍頑強抵抗,取得了擊沉敵艦一艘。擊傷兩艘,俘虜兩艘地輝煌戰績……德軍是一支兵精械利冠甲歐洲的軍隊,昔日淮軍操典便是取自於德軍操典。曾經作為遠東最大戰艦地北洋海軍定鎮兩艦也是訂購於德國,而在以往的歷史中。中德兩國也從來沒有發生過武力衝突,對於膠州灣事件我只能表示非常的遺憾……站在這裡地人應該都清楚,被讀書人尊崇兩千年的孔子孔聖人。他的家鄉就在山東,膠州灣作為山東的重要軍事要地,一旦有失則山東有失……孔子作為中國的聖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西方基督教中的耶一般,中國不能夠失去山東,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吾輩無論是讀書人還是軍人,於情於理都要誓死保衛膠州灣!保衛山東!保衛孔聖人!保衛名教!保衛天下讀書人心中的聖地!!」

    「抵禦國辱!保衛山東!抵禦國辱!保衛山東!」譚延闓的話剛剛落下,港口上的所有新軍士兵都一起將自己地步槍舉刀胸前,揮動的拳頭大聲高呼口號,而這個口號的意義他們中間很少有人知道。不過只要幕友堂地幕僚們清楚如何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就是了。

    雄壯地軍威和熱辣的口號立時震得在場中外記者和天津名流們目瞪口呆,此時他們心中才想起眼前這個英俊剛毅的軍人還有一個連中三元的身份。

    算算清朝入關建立政權到現在已經二百多年,中間多少讀書人驚才絕豔。但能夠在科場上連中三元者在這漫長的兩百年中只出了三個,而且這個譚延闓無疑是最年輕的。

    「中國不能夠失去山東。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當翻譯們將這句話翻譯給在場的外國人,尤其是眾多的各國外交官們的時候,所有的外國人,包括前來打前站準備和譚延闓商議戰俘待遇問題的德國使館參贊貝威士也都不禁的點點頭。

    「如何能夠讓自己在危機和機遇的漩渦中得到最大的好處?!」這是譚延闓在發生膠州灣事件之後就不停的在考慮這個問題,直到自己想到還有個科場連中三元的身份,他才豁然開朗——隨著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敲開的中國的國門,幾十年來中國的知識分子不乏像容閎、詹天祐這樣的向西方學習的知識分子,但是更多的還是那些傳統的讀書人。

    為了立足自保,讓自己的反抗的理由更加充分,和他們講保全國家領土完整是架不住投降派的攻擊的。譚延闓心中太瞭解這些傢伙,賣國都不待眨眼的,唯一的辦法只有「綁架孔子」,同時將山東對中國的意義提高,神聖山東,乃至昇華到基督教中的聖地耶路撒冷的地位。讀書人的腦袋是最容易發燒的,一個「保衛山東、保衛名教、保衛孔夫子」就足夠了,綁架孔子就等於綁架全天下的讀書人,連帶效果必然會使得自命清流的官員以更加猛烈更加激進的方式來高調主張對德政治強硬。

    碼頭上無論中外,在譚延闓短暫的演講過後,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就連站在敵對立場上的貝威士都開始鼓掌,更不要說是其他外國人了——這個時代來到中國的,無論是商人、外交官、軍人等等各色外國人,他們當中十個裡面恐怕有九個是信奉基督耶的。譚延闓演講中的那個對比非常淺顯易懂,而且他們在中國大多生活多年,甚至可

    口流利的天津話和京片子,對中國的文化多少有些了孔子和基督耶擺在一個水平上自然讓他們心中有些不屑,但是想想中國人強大的傳統他們也就釋然了——正如基督耶是他們的信仰一般,孔子就是中國人的信仰,這個國家就算再弱小。但是想到它有上億人口,想想如果褻瀆了他們心中地信仰,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可怕的中國人!愚蠢的德國佬!」身穿淺灰色大衣的赫德看到這個場面悄聲對旁邊的金登干說道。

    儘管是黑夜,對於拍攝效果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是無論中外記者都不吝嗇手中的照相機,一時間刺眼燈光外加閃光的「噗噗聲」響成了一片。所有地中外記者站在這裡正拍照的時候,就已經想到明天報紙的頭版頭條就要全部換掉,而且內容就使用這位年輕巡撫大人地講話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德國地愚蠢在於褻瀆了中國人心目中的神靈,他們不是美洲的土著。而這個年輕人恰好抓住了這個不是很引人注目地關鍵點,更為糟糕的是德國人居然被他們給打敗了……」金登干低聲咕噥著,算是回應赫德的話。

    「國權即海權。海權與國權猶如一車之兩輪相輔相成,兩者相輔則促進國運之發展。若兩者缺一則不能期望國家之強盛……我大清歡迎各國來華促進貿易,但卻反對強加的不平等貿易,在我大清龍旗保護下的我大清貿易必須要走向平等。並受到保護……昨日發生在膠州灣之武裝衝突事件,我海陸兩軍勇猛反擊,無論何人欲試牽累或公然以武力干涉我大清帝國之正當權力者,作為守土有責之疆臣,我必揮舞武裝之鐵拳予以沉痛反擊、征討之!」譚延闓迎著閃爍成一片的相機燈光,繼續高調宣講。

    以前譚延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如甲午戰爭之李鴻章,他可以選擇幫忙,也可以選擇退避,至於公車上書他則更明顯的選擇了退卻。他可以根據後世的歷史經驗來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不過歷史的發展將他推到了風頭浪尖處之時,他也絕對不願意做李鴻章——退讓是不會有任何結果地,唯一的結果不僅使得中華國權淪喪。更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譚延闓需要權力,在權力之路上除非遇到不可抗力他不得不退卻。否則他一定會積極為自己爭取任何一絲機會——就算山東巡撫依舊是李秉衡,他也必須插手膠州灣事件,因為譚氏父子已經身為北洋地領導者,若是有半絲退卻所引發的嚴重政治後果必然會讓他們失去北洋。譚延闓自問自己還沒有足夠地力量讓歷史驟然轉彎,那剩下來的選擇於公於私都必須在此事上強硬到底,更何況現在德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已經盡皆淪喪,在政治上已經佔有非常高的優勢,至少相對於「恐洋派」有著很大的優勢,對隔著半個地球的德國而言,這種優勢更大。

    「這算是什麼?難道他以為擊敗了德國遠東艦隊就可以狂妄到藐視各國列強在華利益了麼?!」金登干聽後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

    赫德輕微的搖搖頭說道:「這個年輕人有著無比冷靜的頭腦,在政治上更是有著令人吃驚的嗅覺,他雖然沒有出過國,但以我多年的觀察而言,這個狡猾的年輕人對國際形勢有著令人驚嘆的清醒認識……」

    赫德微微笑了笑冷冷的接著說道:「兩千年的經驗已經讓中國人磨練的無比冷靜,不過各國列強包括倫敦,它們在中國的行為日益尖銳,我想遲早有一天中國人會以最為絕望的方式歇斯底里的迸發出來,到那個時候可就全完了……」

    「他們有這個實力麼?!」金登干有些驚訝的反問道。

    「這就要問上帝了,這就像一把懸在我們頭頂上的利劍,不過這次愚蠢的德國人在膠州灣的失敗反而是一件好事……柏林日益擴張的野心在歐洲已經對我大英帝國構成了威脅,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德國在山東的失敗對倫敦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至少大英帝國在中國長江流域的傳統利益區域不會受到俄國和德國的連手挑釁…… 同時也正因為德國的失敗才使得掛著這把利劍的繩子更粗了些,這對於我們這些長期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而言應該是一種福音……」赫德嘴角微微翹起的說道。

    金登乾似乎無法跟上赫德的思維,對於這些話他並不瞭解,可是他卻非常深信赫德對於局勢的判斷。德國人得不到膠州灣對於倫敦而言應該是一個絕好的消息,畢竟膠州灣距離長江流域的英國傳統勢力範圍實在是太近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3
發表於 2010-11-13 20:39:47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二章 申訴
德國突然出兵佔領膠州灣雖然在事前曾經和俄國有過相關的外交活動,德皇威廉二世甚至還趁著俄國沙皇加勉典禮的機會親自去俄國和沙皇商談此事,並且通過支持俄國佔領旅順口和大連灣作為交易換取俄國支持德國在膠州灣的行動。

    俄國不愧為最為現在最為狡猾的列強國家,在遠東外交問題上也是最為出類拔萃的——全世界都知道清王朝派李鴻章前往俄國參加沙皇加勉典禮,中國和俄國之間已經達成了密約,不過至於密約的具體內容卻很少有人知道。外界盛傳中國將膠州灣租借給了俄國,德皇威廉二世就是為此前往俄國商談此事,希望能夠換取俄國的支持。

    可是俄國人和李鴻章達成的中俄密約中,對於膠州灣的相關款項並不是外界所判斷的那樣,俄國只是在1895到1896年擁有膠州灣的部分使用權,以便它的遠東艦隊可以從冬季封港的海參崴到膠州灣來過冬。德國人過於聽信外界傳言,所以才會被俄國人空手套白狼不用頂一點風險的便獲得了德國對其支持旅順口的行動。

    當然這個惡人俄國人是不願意先做的,德國對膠州灣採取軍事行動在俄國看來是遲早的事情,等德國人出手之後,俄國可以借助中俄密約的內容有藉口使用旅順口,從而再依葫蘆畫瓢佔據旅順口。德皇威廉二世在訪問俄國之後才知道膠州灣目前還是一個「無主」的軍港,雖然在外交上稍微吃虧,但在他看來經過甲午戰爭失敗的中國是無法抗拒德國地遠東艦隊的。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膠州灣不過是手到擒來罷了。

    譚延闓在膠州灣張好了口袋等著德國人往裡面跳,他也非常清楚俄國人在一邊瞪大了眼睛看著德國人在膠州灣的行動到底順利與否,以德國的最終結果來判斷自己是否要按照原定計劃佔領旅順口。在強佔港口的問題上,旅順口固然對俄國人吸引力巨大,但是沒有正當的藉口,同時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勞工和走向問題上這都需要中國的配合,所以俄國對於強佔旅順口還是相當有顧忌的,只有觀察德國人地結局才會為自己的行動作為重要參考。

    誰也沒有想到身為列強後起之秀的德國居然在膠州灣地軍事行動上栽了一個這麼大的跟頭。連人帶船被中國人全收入囊中。德國遠東艦隊司令官迪特裡希更是作為幾十年來中外衝突中被中國所俘虜地最高軍銜軍人,中國人手中光是掌握的德國海陸軍俘虜就超過了三千,其中除去陸軍的一千餘人之外。剩下地全部都是德國遠東艦隊的官兵。如果不是看到譚延闓身後垂頭喪氣的迪特裡希少將,誰也不會相信中德膠州灣事件武力衝突居然是這麼一個結果。

    譚延闓當夜在港口登陸後便乘坐火車抵達天津。在直隸總督府中會見了各國公使,並向他們通報了膠州灣事件的具體過程,還出示了迪特裡希少將的相關文件。

    最重要的便是德國駐中國公使海靖向其轉交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達武力攻佔膠州灣的電報——這要多謝德國戰艦工業的優良質量,德國遠東艦隊一等鐵甲艦德皇號在承受了將近兩個小時的炮擊,自己居然沒有沉沒還憑藉戰艦火力將膠州灣炮台擊毀多座。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地這份赤裸裸的電報文件就是在蕭軒搜查德皇號的時候在艦長室發現地,本來譚延闓可以早走的,不過因為這一重大發現他推遲了半天地行程。再沒有比這份電報更能證明中國在膠州灣事件中所充當的正義角色了。對譚延闓而言,這份德皇的電報比摧毀整個德國遠東艦隊的戰果都要大,有了它,譚延闓可以在政治上以更為有利的姿態來面對投降派的挑戰。

    德國公使海靖為了配合膠州灣事件,他並沒有在北京或是天津,而是前往了漢口。當然此時膠州灣事件對德國而言出現了重大意外,海靖已經接到電報正在從武漢向北京趕來。出席這次會議的是德國使館參贊貝威士,德皇電報他是非常清楚的。不過這份電報被當中展現在各國公使面前就使得德國的國際形象極為難堪了。

    為了打消德國在膠州灣事件的後續軍事行動的可能,唯一的辦法便是給德國施加更大的政治壓力。而這份德皇電報就是最好的武器。譚延闓現在要做的便是要用這份電報和其他相關政局來徹底搞臭德國的國際形象,將德國妖魔化,以此來搏得世界的同情,當然這些列強流眼淚也不過是「狼的淚水」,指望它們是不大可能的,但是為了達到遠東的政治平衡,各國列強尤其是英美更願意從

    利益出發來向德國施壓。

    作為中國公使團團長的英國公使竇納樂在這次會面中,和各國公使對這份德皇電報的內容加以確認之後,雖然還沒有得到國內的最終指示,但是出於政治本能以英國公使竇納樂和美國公使托尼迅速結成了聯盟,嚴厲譴責了德國的膠州灣軍事行動,這給與會的德國使館參贊貝威士以極大的壓力。

    與這些外國公使相比而言,譚延闓更喜歡中外報社記者,他們對於達成自己的政治意圖是最好的幫助,這件事在外交上必須要通過輿論給德國足夠的壓力才可以阻止其惱羞成怒繼續向中國派遣第二批兵力,同時也可以後續解決膠州灣事件的收尾工作中,佔據外交主動。

    這個時代的北京和天津雖然是像兩個鄰居那麼近,但是兩個城市的內涵卻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這個差距雖然還沒有擴展到北京和上海之間那麼大,但這個差距卻著實存在彰顯了兩種不同文化——京師的帝王氣質和天津的地方督撫割據。

    按照老人地說法現在的北京帝氣不足,而自開埠之後尤其是地方督撫自太平天國、捻軍等國內動亂之後逐步獲得了巨大的自我空間。使得兩種不同文化各走極端—— 北京的帝都氣象日益衰敗頹唐,天津、湖北、江寧等地方實力派氣勢高漲。這從各國列強在中國的其他城市設立領事館,中國的外交核心城市不是北京而是天津、上海便可以看出來,各國列強對於和帝國中央打交道已經完全喪失了信心,各地的實力派更是有對中央決策的取捨權,使得各國列強覺得要切實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得不直接和地方實力派打交道。

    譚延闓地外交攻關只有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將會和譚鐘麟一起乘坐火車前往北京——譚延闓不知道歷史上的同期是否有津京鐵路的存在,但是出於「保護京師」地角度出發,他還是將津京鐵路納入蘆漢鐵羅建計劃當中。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在以小站兵營為大本營地直隸督標新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乘坐火車一路進京,中間花費的時間不會超過四個小時——四個小時之內包括火炮在內地軍事裝備可以伴隨新式陸軍陳兵京城之下……

    譚延闓力主京津鐵路是深深埋藏在他的心底的計劃,這個小計劃只是他身前天下棋盤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今後伴隨蘆漢鐵路溝通直隸和湖北,以直隸為中心鐵路將會有計劃的向北中國的四處延伸——譚延闓手中的鐵路人才隨著蘆漢鐵路的修造逐步增加。

    北洋武備學堂中的鐵路班已經獨立出來在天津成立了北洋鐵路學堂,其畢業生和在校學生以蘆漢鐵路為實習對象正在快速增長,現在已經在為修建天津到濟南的鐵路做先前地測量準備了。

    譚延闓完成天津的一切事務之後。第二天便乘坐火車和父親譚鐘麟與眾多外國駐華外交人員前往北京。經過這一晚上的折,他也算摸清了各國公使們對膠州灣事件地基本態度,除了俄國還有些模棱兩可之外,其餘各國列強都表示反對德國強佔膠州灣改採取的軍事行動。不管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這個結果對譚延闓而言是目前他所獲得地最好結局——將矛盾集中在中德兩國之間,鼓動各國列強聯合對德國施壓,防止其鋌而走險繼續戰爭。

    這個時節正是頤和園最美麗的時節,譚延闓前生也曾經去過頤和園,但是和現在眼前的頤和園相比,記憶中的頤和園真的是掉渣到家。在這個園子上不僅賠進去了北洋海軍和整個甲午國運。就是甲午戰爭結束,譚鐘麟接手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後,每個月譚氏父子都會多則十來萬。少則五六萬兩白銀孝敬慈禧太后,這筆款項是專門來繼續修繕頤和園的。

    日積月累下來。譚氏父子捐給慈禧太后的修園款項總共加起來也有個三四百萬兩之多,這還不算上逢年過節的額外孝敬。這麼一大筆款項大多都是來自直隸地方收入,因為譚延闓治理卓有成效,直隸一省又是總督兼任巡撫,所以當地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天津更是直追中國商業中心上海。

    譚氏家族和伍氏家族以各種外國身份在美國、英國開設公司反過頭來在天津、山東、保定、鄭州等直隸總督轄下三省主要城市設立商行、工廠等產業,這些產業有力的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並且上繳了巨額利稅。正是依託這樣的官商背景,這些產業在三省出了初期階段受到過地方官員騷擾之外,在剩下來的時間裡被譚延闓以此為藉口收拾了一大批官員之後,得以順利發展。

    這些產業除了正當經營之外,還

    另外的使命——和國外洋行競爭,大力收購當地的土後出口到國外。以譚氏家族和伍氏家族的商行為首,在龐大的資金鏈和官方背景支持下,中外商行幾次交鋒都沒有落到下成,進出口渠道日益成熟使得國外洋行的日子不太好過。

    通過間接投資回收利稅,這才支撐著直隸總督每個月都向內務府輸入銀兩——這些資金是隱形資金並不經過稅務賬面。譚延闓心中非常清楚,內務府是慈禧太后斂財的左膀右臂,與內務府搞好關係就是和慈禧太后搞好關係。

    儘管譚氏父子向內務府輸入資金供慈禧太后修繕頤和園或是進行其他享樂。在李鴻章時代也有過。不過李鴻章是擠牙膏式的,只有在醇王或是當時地慶郡王奕劻「提點」之下,北洋才會輸入資金,而且一次少則幾十萬兩,多則兩三百萬兩。譚鐘麟執掌北洋之後,雖然沒有李鴻章這麼一次性大量捐款,但是勝在每個月都有一筆專門的款項,每逢月底不用催促便自己遣人走賬,這也讓內務府上上下下格外滿意。

    在譚氏父子的支持下。慈禧太后的日子過得比李鴻章時代要舒服的多,頤和園的修繕從甲午戰爭結束之後就從來沒有停過。雖然老太太嘴上沒有說,但是心中還不清楚這是譚鐘麟父子的孝敬?是以當陳飛以資歷如此淺薄之下。升任直隸按察使卻是一路同行沒有受到過半點難為,其餘總督府幕友堂有志於仕途的幕僚在謀取實缺的過程中也遠比別人要順利地多。

    就這樣兩三年下來直隸一省、甚至是山東、河南的重要實缺除去三大憲之外都被直隸總督幕友堂一系出身的官員所把持。這也算是一項意外地收穫。

    「微臣參見聖母皇太后!」譚鐘麟父子跪在了厚厚的地毯上向慈禧太后請安。

    在膠州灣發生了這麼大地事件,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紫禁城中大小官員們都忙做一團六神無主,譚延闓必須趁著朝廷中央還沒有明顯傾向的時候先下手為強。將外交和內政主動權抓在自己的手中。而帝國地真正權力中心頤和園內看上去卻並沒有受到膠州灣事件的影響,依舊是歌舞昇平——慈禧太后剛剛在榮祿等重臣的陪同下看完戲回來。

    「起來吧,拿兩個拜墊上來!」慈禧太后非常慵懶的說道。

    譚氏父子在謝恩之後站起來,旁邊的太監們早就小心的將兩個拜墊放在一旁。這個時候譚延闓才發現慈禧太后身後不遠的地方站著的正是恭王奕訢的大女兒榮壽公主,榮壽公主似乎注意到譚延闓的目光,朝他微微一笑搖搖頭。

    看到榮壽公主地示意,譚延闓和譚鐘麟倆人心中就踏實了下來,這次召見雖然是在商討膠州灣事件如何善後,但是看榮壽公主的意思,似乎慈禧太后心中已經有了對他們非常有利的決定。可惜這個時候恭王奕訢身體病地厲害。已經無法參與政事了,聽說已經將軍機密鑰轉交給了翁同龢,雖然沒有旨意降下。但是這軍機密鑰的易主本身就是軍機領袖地轉換,恐怕用不了幾天軍機大臣的人選也要大幅更易也是理所當然之中。

    慈禧太后拍拍矮幾上厚厚的一摞奏章說道:「你是哀家欽點的狀元郎。訓諒軍卓有成效,朝廷破格升你為山東巡撫。你年齡資歷雖有不足,但這山東民生在你到任後轉好也總算是哀家當初沒有看走了眼……」

    譚延闓的拜墊還沒有坐實著,但是聽到慈禧太后的誇獎也不得不重新跪下來說道:「承聖母皇太后恩慈,微臣只是盡心而為,決不敢有負聖母皇太后和朝廷的恩典……」

    慈禧太后聽後微笑的點點頭說道:「狀元郎如此有本事總算沒有辜負朝廷……這膠州灣兵釁一開,朝野眾說紛紜,這些奏章有褒獎你的,更有彈劾你的,卻讓哀家心中多有疑慮……這膠州灣怎麼和德國人打起來了呢?!」

    譚延闓立刻從袖子中掏出從德皇號上搜出的電報呈送上去說道:「德國一直與我大清交好,數十年來從來就沒有兵戈衝突,不過膠州灣之事並非是微臣妄開邊釁,而是德國人步步緊逼妄圖憑藉堅船利炮強佔我膠州灣,進而吞併我山東所致……這份電報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發給德國公使海靖轉交給德國遠東艦隊司令官迪特裡希的,上面已經明確下達指令要求德國遠東艦隊採用誆騙的手法,詐稱要借地演習偷襲我膠州灣,幸得守將蕭軒識破,德人無法演擬其行徑,惱羞成怒下妄圖武力強佔……」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4
發表於 2010-11-13 20:39:56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三章 庭辯
慈禧太后手裡拿著那份電報,後面已經附上了中文翻譯,威廉二世在這份電報中措辭十分強硬,甚至有「中國人絕對不會懂得道義取得的觀念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而武力是他們唯一懂得的語言……」之類的赤裸裸的侵略語言。慈禧太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錯字連篇的當權者,對於這份電報她看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德國對膠州灣已經是勢在必得,無論中國選擇進還是退都不能動搖德國人的野心。

    「微臣自幼受孔孟聖人教化,山東乃聖人之故里,若是從微臣手中讓與德人,縱生亦不如戰死。是以在得知德人強佔膠州灣之後,立刻下達命令讓膠州灣守軍嚴防死守等待北洋海軍救援。所幸北洋海軍正在威海衛軍港附近演習,在得知膠州灣之險後便立刻全速趕往參戰……此役使得德國遠東艦隊全軍覆滅,俘虜德國海陸官兵共計三千餘人,德人遠東艦隊提督迪特裡希少將亦被生擒,這份電報就是從他的艦長室中搜出來的……微臣幸得官兵死命抵抗德人無理入侵,才保膠州灣不失,保得聖人故里不受洋人玷污,此中心願以了,微臣辜負聖母皇太后、皇上和朝廷的期望,願受朝廷責罰以平息中外紛爭……」

    譚延闓動情的說完這些之後,便將頭頂的頂戴花翎烏紗帽雙手拿下放在身前。跪伏在地毯上。雖然他說得振振有詞,但是心中卻明白自己地命運如何就要看這場戲演的逼真與否了。旁邊的翁同龢、榮祿等人可都在看著,榮祿已經被自己買通,就算他想要投降也不會把自己給賣了,至於翁同龢。

    他要敢說一個「不」字,明天便會被天下所有的讀書人用唾沫給淹死。

    譚延闓的話說完後,屋中所有人都非常有默契地保持了沉默。雖然洋務運動進行了幾十年,很多人思想都已經放棄了孔孟之道的束縛,不過思想再怎麼開明也不會到膽敢公然反抗孔聖人的,至少這個屋裡的大臣們絕對不在此列。就算這其中思想最為開明的李鴻章等人也不過是反對科舉考試取士而已,他的老師曾國藩可是對傳統尤佳敬畏,言傳身教之下李鴻章也不會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有什麼非議。

    慈禧太后笑著說道:「狀元郎不愧是讀聖賢書長大的。文卿,你可有個好兒子!」

    譚鐘麟站起來躬下身笑著說道:「托太后洪福,微臣不敢當……」

    「聽說你不僅打沉了德國人的軍艦,還俘虜了軍艦?」慈禧太后饒有興致地問道。

    譚延闓伏地說道:「在接到膠州灣炮台遇襲電報之後,微臣立刻電令北洋海軍前往救援。德國遠東艦隊託大,所有軍艦全部入灣炮轟炮台。北洋海軍三艘速度最快的龍威艦帶領數艘小雷艦及時趕到,將德國艦隊封鎖在膠州灣灣澳之中,以三艘龍威艦為正,數艘快艇為奇,出其不意釋放魚雷將德艦威廉王妃號擊沉。其餘各艦見事不可違便掛白旗投降……此役俘虜了兩艘完整的德國軍艦為阿高納號和依倫娜號巡洋艦,另有一艘~.稍加修繕之後便可以恢復航行,唯有炮擊期間德皇號受傷比較嚴重,艦上火炮基本全毀,艦體也受了很大的創傷,勉強浮在海面上而已……」

    慈禧太后這才想到譚延闓已經摘取了烏紗帽,便說道:「誰說要去你地頂戴烏紗了?!坐下來說話吧!」

    「謝太后恩典!」譚延闓將烏紗帽戴好站起來坐到拜墊上。在心底他著實的嘆了口氣:「平時的水磨功夫外加臨場發揮的馬屁總算保住了自己的烏紗帽!」

    這也怪不得譚延闓。事實上在他絕對硬扛德國人的時候就對近幾十年來,中外衝突中第一現場地中國官員做過一番統計,最後的結果讓他的心臟溫度直接跌倒地板上 ——從欽差大臣林則徐開始到現在將近六十年中,幾乎面對中外衝突的官員最終命運便是在第一時間被抹掉烏紗帽,糟糕的還有在天津望海樓事件中的天津知府、知縣被充軍流放,大臣崇厚居然還要到法國去道歉……

    這些結局不能不說是中國的悲哀,所謂皇帝對林則徐等大臣打氣——「朕是愛卿最堅實的後盾」,結果面對外國人的大炮轉眼間也是皇帝第一個將自己地愛卿給推出去抵罪。雖然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清朝,但是中國歷史已經用非常多的生動事例證明了皇權的不可靠。當然只有自己身處皇權的最高位置才是最安全的,不過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底下的人都岌岌可危。也就會出現曾國藩、李鴻章這樣擁兵自重玩「恐怖平衡」的朝廷重

    「繳獲地阿高納和依倫娜號德國巡洋艦都是最近幾年德國建造的新式戰艦,而~.之外,德皇號和~艦……如果北洋海軍能夠將它們修復的話,那麼將會新增近兩萬噸的戰艦,加入北洋海軍服役後,北洋海軍將會重新成為亞洲保有戰艦噸位最大的國家,借此也可以平衡日本新增的兩條戰列艦……」譚延闓正色說道。

    慈禧太后聽後笑著點點頭,剛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旁邊的翁同龢輕咳一聲說道:「啟奏聖母皇太后,膠州灣我們雖然勝了德國,但是亦不能鬆懈,恐德人不會善罷甘休還會派更加強大的艦隊前來生事,此事不得不防……」

    譚延闓站起來走到翁同龢身邊並排躬身說道:「微臣以為翁師傅此言過已。微臣在略微收拾膠州灣事務之後便連夜趕來便是為地此事……」

    「德國兵精械利,如此失敗豈能罷休?!」翁同龢質問道。

    譚延闓用眼角掃了掃慈禧太后,發現老太婆的眉頭稍微皺了皺,不知道是惱火翁同龢壞了她的興致,還是擔心德國人再次殺回來。

    「翁師傅之擔心微臣不敢芶同!此役德國遠東艦隊全軍覆沒。短時間內絕無可能再次派軍艦前來,若是德皇一意孤行,那他該派多少軍艦前來?暫且不說需要修復的德皇號,~至於其他兩艘軍艦現在就停在天津港口,隨時都可以參加作戰,僅這三艘戰艦,北洋海軍就已實力大增。

    德國若想反敗為勝,唯一的辦法便是傾巢出動才會有機會打贏北洋海軍……」譚延闓解釋道。

    「那德人依然可以有贏得地希望,只是多派艦隊前來即可了?!」

    譚延闓用略帶嘲諷的語氣回應道:「翁師傅身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可曾知道德國距離我大清從海路走有多遠?!可曾知道德國在歐洲的局勢如何?!」

    翁同龢聽後一陣臉紅,對譚延闓所提出的這兩個問題一個都答不上來。譚延闓斷定這個老學究讀讀四書五經。寫寫顏體字是絕對沒有問題,但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而翁同龢今時今日之地位就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部長,地球儀都不知道是方的還是圓的地翁同龢對於自己的業務知識貧弱的令人髮指。

    —

    譚延闓站直身體向慈禧太后說道:「德人肯定是不會對此善罷甘休的,但是它卻沒有實力再次發動戰爭,因為此次強佔膠州灣行動德國理虧在前。必然會受到各國列強的嚴厲譴責,尤其是德國在歐洲地老對手英國的責難……」

    「難道英國人就這麼好心?!」翁同龢有些不屑的說道。

    「英國人自然是沒有這麼好的心腸,但是膠州灣地處位置關鍵,可以輕鬆的遏制南北海運,距離英國在我大清的傳統長江流域區域又非常近,這對英國地遠東利益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歐洲大陸現在已經危機隱隱浮現,英德兩國之間必然是為對手而非合作夥伴,英德兩國海軍之間的競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德國的任何舉動對英國來說都要加以遏制。此次膠州灣事件德國嚴重理虧,事件只有兩個結局——要麼我大清屈服於德國,要麼以強硬態度對待德國。前者不僅要割地,更會引來其他列強國家對我大清的窺伺,只怕這個口子一開各國列強都想要在我大清的土地上謀求軍港,試問翁師傅到時候該怎麼辦?!」譚延闓看著翁同龢質問道。

    翁同龢卻沒有回應譚延闓的質問,只是向慈禧太后躬身說道:「老臣以為德人吃此大虧必然頻繁來生事……老臣以為敵情雖橫,譚大人妄自動兵,輕言決戰立啟兵端。必震動海疆殆誤大局,試問將來如何收拾耶?!」

    「請問翁師傅還是不是聖人門第?!聖人故里該不該保護?!微臣觀翁師傅通篇詞藻華麗卻是避戰之詞。微臣面對德人灼灼逼人之炮火倘若還要退讓,這膠州灣此時已入德人之手……微臣位卑不敢忘憂國,受聖母皇太后之賞識,朝廷之重託,身為疆臣守土有責,倘若聖人故里自微臣手中而失,恐微臣戰死亦不能在九泉之下面見聖人!」

    所有人都知道翁氏一門父子狀元、帝師,數十年來乃是大清帝國政壇上的顯貴家族,身為狀元、帝師自然是書香世家,譚延闓地責問雖然有失禮帽,但對翁同龢而言殺傷力巨大。事實上在甲午戰爭中力主戰鬥到底的翁同龢到現在對德軟弱的翁同龢這一轉變也是中國政壇上的普遍心態,一種天朝大國迷夢打破後

    行程的自卑恐懼心態。

    翁同龢聽後無以反駁,之好跪下來不吭一聲,譚延闓見此也跪下來向慈禧太后說道:「微臣以為為今之計只有以內外兩手擠壓德國方可免去德人之後患……」

    榮祿眉毛一挑問道:「何為內外擠壓德國?」

    「根據微臣判斷。膠州灣事件之後德國已無能力再向遠東派遣足夠地戰艦威脅我大清,剩下來所能夠使用的伎倆無非是在後續善後談判中採取訛詐……此役我大清手中有三千餘名德國官兵在手,並且還俘虜了一個級別非常高的海軍少將,這在談判中大可以利用……微臣主張在後續的對對德談判中保持強硬地姿態,俘虜戰艦是絕對不能歸還地。並且還要向德國提出補償我膠州灣海軍基地之損失,在正面上對德國形成壓力。此外還需要在各國報紙上刊登生命,將這份德皇電報地內容弄的天下皆知……西方列強出兵必然會有合理的理由,這些理由有時候甚至可以捏造、強詞奪理,但是像德皇這樣迷信武力,不問是非公然強佔,這是非常少見的。按照各國外交通則,此次事件完全是德國一手挑起。我們可以獲得廣泛的輿論支持,以此來對德國形成輿論壓力,借此和其他各國列強開展外交,可以付出一定的代價,拉攏各國列強共同抵抗德國……」

    慈禧太后聽後眉頭稍微舒展一些。對李鴻章問道:「李相國多年與列強打交道,狀元郎的計策可否成行?」

    李鴻章站出來躬身說道:「老臣也贊同譚大人對德外交強硬地策略……膠州灣雖然開啟兵釁,但這乃是德人一意孤行,無論是否抵抗它們都是要強佔的,眼下戰事結束,老臣也認為德國無力派出足夠的軍艦來挽回此役之敗局……正面對德外交強硬這很好理解。可是結好列強各國對德施壓我們應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譚延闓見慈禧太后將視線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便說道:「如果不是德國首開邊釁強佔軍港,各國列強也許還會延續以前地對華策略,只是進一步要求我大清開放市場而已。西方列強重視商業貿易,各國執政黨派無不將商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則在選舉中恐會失去執政權力,這在美國最為明顯,老相國也曾訪問美國,應該對此有所瞭解……」

    李鴻章笑著說道:「狀元郎所說不差,洋人的國家對商人可是客氣的很……」

    「以微臣之間。朝廷利益當以領土為第一,餘者皆不如領土完整重要。現在為了壓制德國狗急跳牆,微臣以為我大清不妨在出讓一定的商業利益,不過這不是包涵政治條件在內的經濟利益。比如朝廷可以宣佈修建鐵路,對各國列強招標,使各國列強公平競爭,然後選出最為合適地列強國家來承擔鐵羅建;還可以宣佈購買海軍戰艦等等……不過這些出讓的商業利益都有一條,那就是將德國排除在外,一直以來我清德之間最重要的貿易便是軍火貿易。朝廷若是對外宣佈購艦,添置武器武裝陸軍。那德國國內執政黨必然會受到其武器商的壓力……試想當年英德兩國競爭定鎮兩艦建造,結果德國得手,英國對如此大額的軍艦訂單落到德國而不忿遂拒絕向德國出口造艦所需的裝甲鋼,由此可見商業對各國列強之間的影響有多大……」

    「原來如此……啟稟聖母皇太后,老臣以為譚大人的計策是可行的。通過此種手段來分化列強,使得德國找不到盟友地支持,進而還要受到各國列強的輿論譴責,膠州灣事件後續善後將會容易的多……不過向列強借款修建鐵路有些不妥,列強多半會要求其他的權力,最好還是向外購買戰艦,就當是拋出一塊肉骨頭讓這些狗互相撕咬不能形成統一的合力一樣……」李鴻章笑著說道。

    李鴻章在外交上一直是「痞子路線」和「以夷制夷」為兩條腿走路,長達二十年把持中國外交領域,他也確實在這上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不過更多的是失敗,非常慘痛的失敗。不能說李鴻章的外交策略是無能、錯誤地,只能說他的方法是錯誤,而在總體策略上還是有一定道理地。

    譚延闓所提出的對德正面強硬,背後拋出一塊肉骨頭來引動列強內部矛盾,使其不能統一意見進而各個擊破的策略,這和李鴻章二十多年來所主張的以夷制夷策略不謀而合。李鴻章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譚延闓的策略,加上往日的香火情分,只要不出太大的偏差,他自然是能幫則幫,斷然不會見死不救。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5
發表於 2010-11-13 20:40:05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四章 廷議
對於鐵路李鴻章是敬謝不敏,因為中國以往在鐵路上吃的虧實在是太多了,一提起鐵路他的腦袋都有點痛。不過他是知道譚延闓是個有名的修路狂,從這個年輕人在政壇上一步步向上提升的同時,中國北方的鐵路以京漢鐵路為中心開始以驚人的速度逐漸擴展,藉著向慈禧太后討好的新易鐵路開始,居然還修建了連通京師和天津的鐵路。

    不過鐵路是個大麻煩,李鴻章知道譚延闓手裡面掌握著巨量的資金,和商人的關係又非同一般,只要他肯站出來集資募股來修建鐵路,基本上沒有資金不足這麼一說,可是如果向國外借款修建鐵路,這勢必會讓洋人有可趁之機,所引起的外交糾紛就很難測度了,搞不好壓下葫蘆浮起瓢,弄的比膠州灣事件更為棘手,那就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了。

    李鴻章自覺虧欠譚氏父子太多的人情,遇到這樣的情況自然是非常傾向於保住譚延闓,在鐵路問題上問題太多,也很容易授人以柄,如果他想要修鐵路大可以採用自己向國人募集資金來修建鐵路,何苦要讓洋人摻和進來惹出禍端?是以他反對向國外列強借款修建鐵路,相對於修鐵路不如向外國借款或是向指定的列強國家來訂購戰艦來的更加划算一些。

    相對於軍艦和鐵路兩種選擇,李鴻章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鐵路的後患太多,對外購艦麻煩比較小,至少清楚李鴻章為官經歷地人都知道除了在濟遠艦購買問題上出過一點小紕漏之外。還沒有太大的漏洞。李鴻章相信譚延闓能夠聽懂自己話中的意思,與其接觸多年,他發現這個少年對他的經歷非常清楚,連青年時期做過的詩文都可以信手拈來,和譚延闓說話是最令他舒服的事情。

    「啟稟聖母皇太后,前年因為賠付日本《上海合約》的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的賠款,加上在甲午年戰爭期間向英國匯豐銀行借款三千萬兩白銀,還有以往各年的借貸已經使得戶部入不敷出。現在還有新建陸軍的款子和北洋海軍重建款子加在一起每年也不會低於三百萬兩,若是再向外訂購戰艦,這銀子……」翁同龢躬身說道。

    翁同龢地話雖然沒有說完。但誰都明白後面的意思,這訂購戰艦的銀子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十多年前北洋水師籌建時代,最為昂貴的定鎮兩艦每艘造價近一百七十萬兩白銀,其餘各艦造價都沒有超過九十萬兩。現在戰艦建造技術不知要比當初先進了多少,當年的戰艦除了定鎮兩艦之外,其餘各艦放在今天都如同「小弟」一個級別。在戰場上根本沒有任何優勢。當然現在戰艦的造價也是比原來昂貴了不知多少。

    按照當年地水平推及現今,如果定鎮兩艦相當於英國地君權級戰列艦。那以致遠等艦為代表的二線戰艦在排水量上至少也要達到四千噸以上。當然這裡面沒有多少可比性,北洋海軍重建地時候就有很多人提出向外購艦。

    只是譚延闓給強壓了下去,只向英國和德國各自訂購了一艘戰艦。就這兩艘戰艦的造價就已經超過了五百萬兩。

    現代戰艦造艦技術水平地突飛猛進,加上戰場上對強大火力和更高的速度與更強地裝甲防護能力,使得當今戰艦的造價水漲船高。若是向李鴻章時代那樣全部購自外國。那重建一個北洋海軍要花多少銀子?!

    當今巡洋艦主流噸位已經達到了九千噸甚至是萬噸的水平,嚴格來說旅順造船所地第一代巡洋艦五千噸的龍威級巡洋艦在現在世界海軍界也就是「小傢伙」。就是龍威級巡洋艦這樣造價低廉,性價比極好的戰艦造價還在七十萬兩,九千噸的主流巡洋艦造價基本上都在二百萬兩以上,甚至逼近三百萬兩的水平。

    翁同龢雖然比譚延闓在海軍方面還要差勁,但是重建海軍款項都是要經過戶部走賬的,當他看到一艘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訂購款項居然能夠達到四百多萬兩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便是這中間有詐。料想當年李鴻章在籌建北洋水師向外國訂購戰艦的時候吞了大筆的回扣款項,當時戶部不是他當家,再加上李鴻章的淮系在當時的政壇上地位舉足輕重,所以儘管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但卻拿李鴻章沒有什麼辦法。

    翁同龢曾經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身份發電報給駐德公使許景澄秘密察訪中國在英德兩國訂購戰艦的細節,希望能夠從中找到譚延闓貪污外國廠商的回扣巨款,好一舉扳倒這個年輕而又強勁的政治對手。不過令翁同龢非常失望的是,譚延闓並沒有從中謀取哪怕一兩銀子,作為自命清官的翁同龢對這個當年當作自己兒孫輩的少年在

    的操守還是非常讚賞的,不過作為政治對手這一招失外惋惜,唯一的收穫便是給他內心中種下了海軍戰艦真的是好貴的念頭。

    譚鐘麟此時站起來走到中央躬身說道:「啟稟聖母皇太后,這兩年來托皇太后之洪福,直隸、山東、河南三省不僅沒有任何天災降下,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是以三省府庫多有盈餘……」

    翁同龢冷哼一聲:「前年年底向英德兩國訂購的兩艘戰艦就花去了六百三十萬兩銀子,這麼多列強需要向它們訂購多少戰艦?這需要花多少銀子?!」

    譚延闓敏銳的看到翁同龢的那聲失禮的冷哼聲讓慈禧太后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不知道是因為翁同龢的無禮,還是因為戰艦的價格過於駭人聽聞所致。

    「啟稟聖母皇太后,微臣的建議並不是向每個列強訂購戰艦,事實上現在旅順造船所已經擁有開工建造萬噸級戰艦的能力。向外訂購戰艦不過是分化列強地一種手段……直隸、河南兩省的稅收如何微臣不知,但是微臣添為山東巡撫,今年山東一省財政盈餘可達兩百萬兩以上,按照微臣的估計,直隸三省的財政結餘估計會超過七八百萬兩,這還不算海關收入,抽出其中的五百萬兩向列強訂購兩艘戰艦還是足夠的……」

    譚氏父子將自己手中控制的資源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戶部為樞臣,疆樞之別已經深入骨髓,翁同龢就算是真宰相。面對近在咫尺的直隸三省也無可奈何。事實上譚延闓利用北洋私房錢結款用在美國撈戰爭財的收入已經超過一千二百萬兩,因為涉及到倫敦銀市地期貨交易,所以具體在這一系列交易中盈利多少數字是多少,除去伍軒仁和方榕卿之外誰也不清楚。

    對於這筆計劃外的收入,譚延闓除了打算在直隸總督轄下三省中實現廣泛的義務制教育之外,還沒有其他的具體用途。不過現在看來為了分化列強。北洋不僅要掏出巨款向外訂購戰艦。還要掏出一筆為數不小的款子來對付慈禧太后。

    像這樣搭別國戰爭發財的機會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當然在譚延闓眼中像美西戰爭和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在非洲地布爾戰爭,這些小規模衝突不過是「開胃菜」而已。賺點零花錢還是可以地,要說真正發財的機會還要屬一二次世界大戰。當然想要發戰爭財。並且將其中地收穫用在實處上還是要將這個腐朽到底的朝廷推翻才可以。

    要說這次斂財行動中唯一地遺憾便是沒有將譚延闓的老丈人也給拉上,好歹這四川總督大小也是一個總督。以四川之富庶從府庫中短期內抽出一二百萬兩銀子還是做得到地,反手之間便可以獲得一倍以上的暴利。四川的義務教育經費也就有了。

    譚延闓地理財能力可以說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不過是知道的深淺不同罷了。在慈禧太后這樣沒有具體當過家的人眼中,從地方財政中擠出百萬兩銀子應該不是難事,但是在李鴻章這樣曾經具體負責過數省大權的疆臣而言,其中的難度他自然心中清楚。當年譚鐘麟從他手中接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位子的同時,也接過了一筆暗藏的巨款,李鴻章卻不認為譚氏父子不會拿這些銀子來幹些什麼,不過無論幹什麼,以李鴻章對譚延闓的瞭解肯定不是坐吃山空,那一千萬兩銀子的密款現在肯定不止這個數了。

    李鴻章看到翁同龢的樣子嘴角不禁浮起了一絲冷笑——本來在甲午戰爭之後他在仕途上的心思已經冷了,可翁同龢居然指使袁世凱來讓自己辭去大學士好讓他翁某人取而代之做真宰相。與譚延闓不同,李鴻章同樣注意到慈禧太后的表情變化,不過他更肯定這是慈禧太后已經越來越無法容忍翁同龢的表現,在這個女人面前冷哼一聲只有當年的恭王奕訢才做過,結果可想而知——飛揚跋扈是慈禧太后最不能容忍的,翁師傅的「好日子」似乎要來了……

    「啟稟聖母皇太后,老臣以為自甲午戰爭之後,北洋海軍亟待添購新建,旅順造船所固然能夠自造一些戰艦,但與日本最新裝備的戰艦而言卻差得還遠……現在日本已經裝備兩艘新艦,北洋海軍無一艘軍艦可以與之匹敵,雖然北洋在英國也訂購了一艘同樣式樣的戰艦,不過從長遠看來這不足以遏制日本的野心,訂購新式戰艦勢在必行,以老臣之見既然直隸三省的財政足以負擔,不如趁此機會……」李鴻章說道。

    慈禧太后抬抬手終止了李鴻章的說辭,慢慢的說道:「甲午戰敗舉國震動,哀家雖然是婦道人家,但也明白事理……日本接連添購新艦是野心不死,這江山是老祖宗

    的,哀家年歲大了,到時候也無顏面見祖宗,這訂購就這麼訂了……」

    慈禧太后最終一言而定,翁同龢眼中泛出了深深的憂色,而坐在慈禧太后一邊的光緒皇帝到現在也沒有開口說一句話,就連訂購戰艦這樣的軍國大事也沒有發表一言,對膠州灣事件更是不置一詞。翁同龢用眼偷偷看了看光緒皇帝,年輕的皇帝似乎臉上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倒顯得不放在心上一般。

    不光是翁同龢在注意光緒皇帝,譚延闓也是極為關注這個在歷史上頗受爭議地年輕皇帝。與翁同龢不同,譚延闓關注光緒皇帝是想推測戊變法的可能性,據他所知康有為到現在還沒有見過光緒皇帝,還是在四處尋求機會,而翁同龢就是一個重要門路。在政治上譚延闓是絕對不會和光緒皇帝站在一起的,就在他寫《熙寧變法得失》一文的時候,譚延闓就意識到光緒皇帝充其量不過是另外一個神宗皇帝,甚至在各個方面而言距離宋神宗都差了不止八條街。

    頤和園議事,由於翁同龢勢力太過單薄。也是譚延闓的功課做的夠好,至少現在朝廷對膠州灣事件的反應還在譚延闓的控制之中。翁譚倆人在慈禧太後面前的短暫交鋒並不是他們之間第一次過不去,但是這樣面對面的對抗卻還是頭一次,翁同龢對譚延闓感到棘手地同時,譚延闓也深刻體會到了李鴻章當年的苦處——翁同龢站著說話不腰疼,無論怎麼樣他都不會受到損失。但是卻可以輕易讓你很難受。

    不過譚延闓終究還是贏了這一局。當然翁同龢並不是阻止他還擊德國,翁同龢的態度就是這樣。碰到大事發生的時候你很難測度他內心真正的主張,就算在甲午年的時候翁同龢曾經高調主戰。但是洞悉他內心想法地李鴻章等人都明白這不過是藉機逼宮而已,我們地翁師傅在內心中永遠沒有自己的主張。更惶恐有「立場」而言了。

    「賢侄,德國人這一次吃了這麼大地虧,這仗就真的這麼結束了麼?!當然。老夫雖然辦了二十多年地外交,但賢侄之能老夫心中還是非常清楚的。紀孟他辦工廠還可以,這外交地事情他也說不清楚……」李鴻章安穩的坐在太師椅上,手上拿著一杯茶慢慢的邊吹便悠然問道。

    「老相國,說一句託大地話,晚生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呵呵,外人都看到狀元郎的風光,不過卻有幾人能夠做到你這般謹慎,謀定而後動,君子不立危牆……」

    「老相國過獎了,謀定而後動乃是外交第一要務,準確的衡量德國的實力,並且做出了最壞的打算進行推演……當然僅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若不是老相國從中美言,皇太后那關可不是這麼好過的……」譚延闓坐在一邊恭敬的說道。

    「賢侄,你也不用恭維老夫,先說說你的打算吧!」李鴻章揮揮手說道。

    譚延闓坐正身體說道:「其實晚生在第一時間便從山東趕回京師,就是向朝廷要這個與德交涉的職位的。以晚生之見軍事行動已經結束,德國有實力再次發動進攻,但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形勢上都已經讓它驢技窮……先不說各國列強如何看待這次膠州灣事件,單單晚生手中的這些俘虜就足以讓德國不敢輕舉妄動,再輔以收買英國等國列強,分化這些列強使其無法統一行動,此事的關鍵就剩下外交交涉了,這也是晚生最為關注的,也是晚生這麼急著趕回京師的原因……」

    李鴻章皺了皺眉頭說道:「這麼說來賢侄真的想要和德國人硬扛到底?!」

    「膠州灣事件我大清大獲全勝,此時內外對我大清而言極為有利,此次晚生還是老相國的幫手,難道老相國不想借此機會洗刷前辱麼?!」譚延闓見李鴻章又有些「犯軟」,便從旁策動。

    李鴻章聽後倒是沉默了半天,譚延闓也倒不急,事實上他心中非常清楚,如果朝廷中有人反對對德強硬的話,那第一個應該是李鴻章,因為李鴻章最為推崇德國軍事,對德國武器也是最為崇拜,指望李鴻章和德國人拚命,那倒不如期待母豬上樹——即便在這樣極為有利的情況下,老李最擔心的還是德國本土強勁的軍事實力。

    正因為譚延闓理解李鴻章,所以他明白給李鴻章擺出了兩條路——你下了這個決心,自然由我來為你策劃,成全你的名聲,洗刷你在甲午戰爭後的賣國賊名聲;若是你退的話,那說不得現在就乾脆和我撇清關係,安穩的南下做兩廣總督去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6
發表於 2010-11-13 20:40:13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五章 策略
「好一個謀定而後動!好一個做最壞的打算!」李鴻章半晌才吐出了一句話,轉過身來對譚延闓說道:「老夫承賢侄多次援手,本來這次也不過是幫襯著一下,本朝自道光年林文忠公降下,凡與洋人衝突之官吏輕則降級,重則流放甚至是處斬之刑,幾無意外……老夫不過是感念賢侄之舊恩,還記得那年飛雪連天老夫寄居賢良寺落人冷遇之時,賢侄不忘舊情看望老夫談及洋人犯邊之事,賢侄是否當時就已經看到了今天呢?!」

    譚延闓站起身來說道:「如今世界激盪風雲,老相國洞若觀火,賢侄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洋人犯邊若朝廷還捆住了地方官吏的手腳,動則嚴懲還有誰肯站出來?朝廷此舉不過是自斷臂膀冷落朝臣之心而已……然相國乃中興名臣當知晚生心中苦惱,其實當德國運兵船從本土出發的時候,晚生就已經預想到這場戰爭不可避免了,要麼晚生倒下去,要麼德國人退出山東。是以和德國人打仗的不是原膠州灣守軍章高元,而是晚生從直隸督標新軍中抽調而來的蕭軒部,混以新建陸軍一部在膠州灣佈防,而北洋海軍也在距離不遠的地方埋伏……」

    李鴻章聽後哈哈一笑說道:「老夫剛接到賢侄電報之時,若是別人發來的電報,老夫定當他是謊報戰功,但是一看到賢侄的名字老夫也是猶豫不決之中,鬧了半天你是甕中捉鱉……」

    「膠州灣口窄內寬,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旦炮台開始反擊,德艦必然會全部入灣參加作戰。這樣的地形非常有利於設伏,悶在裡面地大型戰艦固然不好憑藉艦炮對決直接消滅,但是在這樣狹小的區域內,旅順造船所的十艘魚雷獵艦正好可以憑藉其速度和裝備的魚雷對德艦構成巨大的威脅……事實上晚生也沒有奢望能夠消滅德國遠東艦隊,目前的局面不得不說是極為僥倖,晚生現在還有些後怕呢!」

    李鴻章點點頭說道:「賢侄。也正是因為這支艦隊被你給抓住了,不然就算膠州灣能夠受得住,這幾艘德艦跑出去或是北上、或是南下,朝野必然震動。而你也要當替罪羊了……」

    譚延闓點點頭說道:「這是晚生當初想得太簡單了,思慮不周所致,開始地時候晚生還不打算動用北洋海軍,現在看來真是僥倖!僥倖!」

    李鴻章擺擺手說道:「兵行險著這沒有什麼錯,現在大局已定,賢侄以為我們該如何與德國人談判。最終將這件事平平安安的解決呢?」

    「老相國,我們有德國的三千俘虜在手。外加數艘戰艦,這些戰艦在現在看來都是相當先進的戰艦,那德皇號雖然與我們在德國訂購地戰艦規格不同,但是也都屬於德國一等鐵甲艦,所以以晚生之見。為北洋海軍必須留下這四艘俘虜的戰艦……晚生以為談判的重點不僅要求留下戰艦,我們可以以分期釋放俘虜的形勢慢慢拖著德國……」

    「拖著德國?!」

    「老相國可能有所不知,自從龍威三艦進入北洋海軍服役之後。

    旅順造船所立即購料正在緊張的建造新的戰艦,晚生將這種新型戰艦先暫時稱為『靖海級』裝甲巡洋艦……」

    在龍威級巡洋艦下水之後,旅順造船所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建造新一代的高速裝甲巡洋艦,因為龍威級有很多缺點,儘管數據上非常優秀,但是在船體設計和火力上並不能夠讓譚延闓感到滿意,而且新地造艦技術不斷更新換代,這下他可算明白大學裡那些軍事迷們常說的一句話:「戰艦還在船台上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

    不過龍威級巡洋艦本來就是一個過渡型號,當今世界造艦技術的飛快發展已經使得主流巡洋艦噸位狂增到萬噸級,艦載武器和防護也是日新月異。譚延闓和旅順造船所中的眾多技術頂樑柱們已經在正在建造龍威級巡洋艦地時候就已經開始設計下一代的巡洋艦了,並且這一次暫時定名的「靖海級」高速裝甲巡洋艦包涵了旅順造船所巨大地野心——「靖海級」在開始設計之時便積極瞄準世界主流先進巡洋艦建造技術,並且衡量自己的技術來加以改進,他們要造出一艘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最先進戰艦!

    「旅順造船所已經開始造艦了?老夫怎麼不知道?!」李鴻章有些驚奇的問道。

    「龍威三艦進行最後收尾的時候,靖海級巡洋艦已經開始購料準備開工了,為了節省時間和造價,我們使用擴建後的江南船廠船塢,在那裡先建造兩艘巡洋艦的船體,等旅順船台上的龍威三艦一下船台開始服役

    便將兩艘已經造好的船體趁著黑夜從上海出發避開所密運往旅順造船所,中間在威海衛軍港外停留了一夜,應該很少有人知道……新一代巡洋艦的建造費用是從光緒二十三年海軍軍費結餘和二十四年的海軍軍費來進行建造,並且依據建造速度很可能會提前預支明年的海軍軍費……當時老相國還在回國的路上,晚生也遠在山東,整個造艦具體情況雖然是在旅順,但是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就是北洋海軍將領們也並不清楚其中的具體情況,是以老相國沒有得到消息……」

    李鴻章點點頭表示理解,其實剛才他也覺得自己的問題有些唐突了,畢竟自己已經不再掌管北洋,也許陸軍將領還有些袍澤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因為甲午戰爭期間劉銘傳北上盛京,所以以前老北洋陸軍將領到現在除了章高元等少數將領撤回之外,大多都留在了東北三省加強防務。至於海軍方面的關係就更弱了,丁汝昌、劉步蟾等將領戰死,現在的北洋海軍將領幾乎全被替換一遍,而林泰曾是當年沈葆的親戚。自然也不會對自己親近到哪裡去。

    老北洋陸軍大部分停滯在東北三省,這不僅是朝廷出於戰略上佈防地需要,也是譚氏父子整合北洋的需要,畢竟這些老北洋——準確的說是老淮軍將領內部關係錯綜複雜,一個個資歷都很高,雖然有甲午戰敗。

    但還是一個個桀驁不馴,留著他們北洋陸軍勢力不可能被譚延闓所用,況且譚延闓對於陸軍的設想是完全推倒重來,還不如將他們留給劉銘傳。

    「賢侄是打算拖到戰艦下水編入北洋海軍了?」

    「不僅僅是靖海級巡洋艦要完工下水編入北洋海軍。我們還需要從英國購買的那艘戰列艦回國,配合現在我們手中的戰艦,就足夠讓德國投鼠忌器了……」

    李鴻章聽後稍微皺了皺眉頭說道:「旅順造船所究竟造地是什麼戰艦,能夠嚇阻德國人麼?!」

    「魏瀚等人設計的是接近萬噸級巡洋艦,裝甲採用的是克虜伯裝甲,是由漢陽鋼鐵廠生產的。老相國曾經對美國記者問詢地哈維熱德鋼是一種合金鋼甲,比鋼面鐵甲防禦高出五成。而克虜伯裝甲的防禦能力要比鋼面鐵甲高出一倍……除了戰艦裝甲之外,火炮是江南廠提供,蒸汽機是旅順造船所自制,鍋爐是隆盛船廠提供的仿造外國的貝爾維爾鍋爐,基本上所有的戰艦組件全部由國內提供……整艘戰艦造價一百四十萬兩。第一批建造三艘,當這三艘戰艦建造之後兩江張之洞那裡可能會購進一艘,不過三艘龍威級巡洋艦將會作價六十萬兩轉讓給南洋海軍……」

    「這樣的戰艦戰鬥力如何。對上德國戰艦怎麼樣?」李鴻章還是第一次和譚延闓談論旅順造船所地造艦問題,以前在他回國之後得知北洋海軍新服役了三艘新巡洋艦就已經很吃驚了,但是旅順造船所轉眼間又開始了規模更加龐大的造艦計劃。

    「應該說我們地戰艦和德國人的戰艦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我們的裝甲和火炮都是和德國克虜伯工廠一樣的技術生產出來地,即便有所差距也是非常小,尤其是裝甲差距更小……不過我們的戰艦設計思路和德國的不同,更多地是採用現在戰艦上前所未有的佈局……」譚延闓笑著說道。

    說道這裡,譚延闓的嘴角微微得意的翹起,如果說龍威級巡洋艦的中部炮塔顯得有些怪異,並且弊大於利的話,那現在的靖海級巡洋艦在外形設計上更加趨近於完美 ——在新型巡洋艦上,魏瀚等專家骨幹根據譚延闓提供的一些外形「創新」意見,靖海級快速裝甲巡洋艦在譚延闓眼中已經有後世他從影像資料中所看到的美國戰列艦的縮小版一樣。

    「這種戰艦上有多少火炮?火力如何?在海上行駛有多快?!」

    「全艦六門八寸火炮,分成三座炮塔,戰艦兩側共分佈八門四寸副炮用以防備魚雷艇;排水量九千五百噸,使用兩座三漲式蒸汽機可提供一萬九千匹馬力,按照設計要求其戰鬥中最高航速可能會達到二十二點五節……老相國,這樣的戰艦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克虜伯裝甲,裝甲厚度雖然比主流同級別外國戰艦差不多,但是其防護能力反而會比外國貨強上不是一點半點,要知道就是德國人自己在戰艦上使用這種裝甲也不過才一兩艘而已。若是三艘靖海級建造完畢像現在的龍威級巡洋艦一樣成為北洋海軍的一支分艦隊,就算面對日本的那兩艘從英國訂購的戰列艦也可以周旋一二……」

    李鴻

    眉毛一挑說道:「賢侄,這旅順造船所的事情朝廷那至少翁師傅應該不知道吧?!」

    譚延闓微微一笑說道:「旅順造船所所建造戰艦第一要務便是防備日本,日本在我國所布間諜十分之多,所以才會有如此嚴密的保密措施……造船所內的造艦事務每個月都要例行通報兵部尚書榮大人一人,如遇重大事務決策晚生會親自會晤榮大人和恭王爺,不過恭王身體日益欠佳……」

    李鴻章聽後點點頭說道:「怪不得……」

    「根據晚生所知道的旅順造船所最新造艦進度,兩艘在船塢中的巡洋艦正在日夜趕工,由於是從江南船塢中先造好了船體。這樣一來可以節約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加上運抵旅順造船所之後繼續建造,估計最長不過需要七個月地時間就可以徹底完工裝備北洋海軍……除了這兩艘在建的巡洋艦之外,江南船塢內還正在建造兩艘船體,如果南洋那邊根據情況確認真的訂購巡洋艦的話,可以將其中一艘轉讓給南洋水師作為旗艦……」譚延闓說道。

    「那賢侄打算拖住德國人多長的時間?」

    「現在德國方面可能對膠州灣事件還沒有反應過來。也許在德皇威廉二世的眼中此次行動斷沒有失敗之理,更不會全軍覆沒。以晚生估計現在地德國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晚生已經借北洋名義致電大清駐德國公使許景澄探查德國方面的反應,可能是因為時間問題。許景澄目前沒有任何回音,倒是駐英公使龔照援回電說英國政府對此反應並不熱心,但是國內輿論卻反響甚大……」譚延闓並沒有直接回答李鴻章的問題,而是報告了他目前對德國和英國國內反應所知道的情況。

    「中德之間就膠州灣事件問題必然會進行談判,如若德皇威廉二世一意孤行仍要付諸於武力,那北洋海軍將會加緊備戰。國內船塢加上旅順造船所會生產出至少十艘曾經擊沉威廉皇妃號戰艦地高速魚雷獵艦,我們可以將次消息發出以正面回應德國的強硬立場;如若德皇不再從本土抽調艦隊派往遠東和我們繼續打仗。我們可以做出一些友善的回應,比如在和談之前無條件的釋放一百名德軍普通士兵俘虜,但是無論如何完全釋放俘虜要爭取在八個月之後才可以,這樣我們新型的巡洋艦裝備北洋海軍,就更加不用懼怕德國的報復了……」

    「賢侄地意思是拖到戰艦造好之後?」

    譚延闓點點頭說道:「分批釋放。談判前可以表示友好先釋放一百人,如果談判達成合理協議,那在談判協議簽署後每隔一兩個月就釋放數百人。一直拖到八個月之後完全釋放,並且對每批釋放俘虜的官銜品級也要有一定地規定……如此一來德國投鼠忌器,加上兩國之間漫長的距離,就算德皇威廉二世想要反悔,以一年以後北洋海軍的實力也足以嚇阻德國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到時候就算是德國想要對付北洋海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兩國之間隔了半個地球呢……」

    譚延闓說完後對著正在沉思中的李鴻章笑著說道:「晚生對與德國倒是並不擔心,但唯獨對我們這邊地一些大臣擔心的很,比如那個翁師傅,有些事情並不是戰場上說了算,就是在談判中也是需要很多方式來保證最後達成理想的協議……出讓一部分利益來分化列強是非常有必要地,晚生就怕這些清流不顧實際情況一味的對德強硬激怒甚至是侮辱德國,那最後的結果將會不堪設想……是以晚生認為剩下來的事情最大的麻煩不是德國人,反而是我們這邊的一些人……」

    李鴻章經歷過中日甲午戰爭前後包括談判在內的整個過程,最讓他感到為難的便是在《上海條約》的簽訂過程——朝廷為了急於結束戰爭對日本人的條款非常放鬆,而李鴻章本人對談判也有自己的想法,不過好在恭王奕訢從中周旋,加上自己以稱病來拖延條約的簽訂,才使得日本降低了賠款標準,尤其是拖到了海四艦的到來更迫使日本進一步的做出讓步。

    李鴻章聽後站起來拍拍譚延闓的肩膀頗有些無奈的說道:「這次賢侄與德人談判,總比老夫甲午年簽的《上海合約》要好得多,再怎麼樣賢侄至少也是一個勝利者,他們不會做的太過分……」

    譚延闓聽後微微一笑說道:「老相國說得對,再怎麼樣我們也是作為勝利者去和德國人談判,手中有的是底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7
發表於 2010-11-13 20:40:22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六章 拜神
不能不說膠州灣事件可以算是本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誰也沒有想到德國會沒有任何理由挑起事件爭端,妄圖使用武力強佔膠州灣,更沒有誰能夠想到軍事強國德國的遠東艦隊會在膠州灣全軍覆沒。

    中日甲午戰爭的硝煙尚未散盡,中國和德國的這次膠州灣武力較量結果讓太多的人大跌眼鏡。如果說德國突襲之下得到膠州灣,所有人絕對不會感到驚奇。就是在譚延闓大肆向全國各大中外報社發電德國全軍覆滅之時,所有人第一感覺是這個年輕的巡撫是在做夢,不過停留在天津碼頭上的那兩艘德國戰艦卻是不會說謊的,在得到天津方面的確認之後,全世界的目光可以說都聚焦在了膠州灣,聚焦在了譚延闓的身上。

    「這是最近在天津活動最為頻繁的有日本資本背景的商社的名單,還有一些日式餐館、妓院的活動情況……不過正如組安所預料的那樣,這些日本人果然是不太安份,雖然這些地方顯然防備非常嚴密,日本商社與其他列強在華開辦的洋行不同,在管理上基本沒有中國人,就是最低層次的管理者也沒有,不過在膠州灣事件之後,這些商社內部卻有大量的非商社日本人進出……」

    沈靜將厚厚的一份材料遞給譚延闓後,坐在一邊大致匯報情況,一邊慢慢的喝了口茶潤潤喉嚨,而譚延闓則拿著這份材料慢慢的翻看。日本人在華有龐大的間諜機構,譚延闓在心中早就心知肚明,聯想到後世日本侵華時關於日本士兵手中地軍用地圖比中國自己的軍用地圖還要詳盡。甚至連每一口水井的位置都有明確的標定,如果沒有其間諜機構在華秘密活動數十年,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日本人還是老一套啊!毫無疑問這些商社便是日本在華間諜機構的腦袋,至於妓院、餐館之類不過是手腳而已……」

    這份資料本身沒有多少價值,基本上就是一份日本在天津產業地分佈圖,當然還有北京、上海的一些產業。日本人的間諜機構在這份資料上基本上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譚延闓也沒有指望沈靜他們能夠查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來,當初給他們地命令也不過是嚴密監視在華日本人的動向,加上日本人的間諜網絡顯然管理非常嚴密,所以能夠查出這些表面的東西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

    「組安。這個時候你監視日本人幹什麼?還不如監視德國人……」沈靜多少有些抱怨的說道。

    譚延闓用手拍拍這份資料說道:「有些時候只有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這些日本間諜機構才會露出狐狸尾巴,不然它們外表上看上去永遠都是正經地商人、紳士或是妓女,你不會看到他們的真實身份……現在膠州灣事件我們將德國遠東艦隊一鍋燴,日本人不對我們地海軍感興趣才怪,尤其是那三艘龍威級巡洋艦。別忘了我們對外宣稱可是艦炮擊沉了威廉皇妃號!」

    「你想打草驚蛇,這個我明白。不過就算我們知道他們手裡不乾淨,那又如何?總不能將他們全部抓起來吧?!」沈靜說道。

    譚延闓聽後神秘的笑了笑說道:「這裡面的作用可大著呢!天津這邊這麼熱鬧,我敢肯定旅順那邊也不會清閒,估計旅順造船所船塢外面已經有很多日本人想要混進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譚延闓站起來說道:「雖然不能拿這些日本人怎麼樣,但是除去逮捕之外還有很多方法……英法德等列強充其量不過是一時之患。而日本才是陰魂不散的大患,別看它現在沒有多少力氣可以蹦嗒,等過上幾年國力慢慢恢復的時候必然會前來挑釁。至於這些間諜不過是打前站地……」

    沈靜有些驚訝的說道:「難道你還真想……」

    譚延闓點點頭臉上泛出了一絲陰狠的神色說道:「這些人絕對不能留!我已經讓趙恆君在新軍中選拔出幾十個功夫好嘴巴嚴地人,他們會在恰當的時候以義和拳的名頭將這些日本間諜全部剷除……」

    「這樣做也好,不過宇盛那邊……」

    「陳宇盛那邊已經在死牢裡挑選了足夠多的死囚,到時候他會做一些安排將這件事做的滴水不漏……幹掉這些日本間諜並不是難事,關鍵的是必須從他們的手裡得到更多的日本間諜的信息,據我所知日本向我們派出了大量的間諜,甚至我們的工廠中也是他們的目標,這些大量的基層間諜以各種身份存在,其中不少都是通過各種手段偷渡過來的,來到中國後偽裝成平民的身份在四處活動……只要弄到這些基層相關間諜的信息才是此次行動

    ,殺這些人可絕對沒有什麼後患,只要弄到這份名單手!」

    「那對德國人談判那邊怎麼辦?」

    譚延闓笑了笑說道:「德國人那邊無論內外該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得差不多了,各路神仙該拜的拜,該敬的敬,慈禧太后那邊通過內務府送了一百萬兩白銀,明面上是對長祿說從海軍款項中的利息所得,實際上是從美國人那邊撈來的……長祿、榮祿、大公主、李蓮英、張萌桓、剛毅、徐用儀、孫毓汶……這些人多則像榮祿那樣十五萬兩,少則像張萌桓兩萬兩,如果這樣佈置下去那些不開眼的人還給我設絆子,那說不得我也要反擊了!」

    為了保住膠州灣,譚延闓可真的不惜血本從慈禧太后往下依次開始大規模行賄,北洋從美西戰爭中獲利甚多,這些利潤前後加起來有一千四五百萬兩之多。與本金不同,這些還都是「帳外帳」,到底怎麼入賬都是譚延闓一人說了算,無論怎麼挪用都不算是貪污。

    況且本金是通過正規途徑存入工商銀行,明裡是生息,暗裡是投資。

    走慈禧太后內務府的賬目是存款生息,孝敬給各位軍機大臣、大公主、恭王爺的都是走北洋的「冰敬」,這些都是明面公款「洗錢」。譚延闓估計這麼行賄肯定會讓翁同龢得到風聲,先暫且不說張萌桓與翁同龢之間地關係如何走向。就是翁同龢肯定會來行使戶部的權力查北洋海陸新軍新艦的款項,早些將必要的多餘款項「洗乾淨」也好走上正規。

    沈靜是譚延闓身邊最為親密的幕僚,譚延闓的大規模行賄其中像張萌桓、長祿幾人都是他親自出馬來搞定地。雖然送出去的銀子數量巨大,確實讓沈靜感到有些心痛。不過一直充當譚氏父子幕友堂核心人物的他,對於大清政壇最頂級的政治博弈角鬥場上地規矩還是非常清楚的。正如譚延闓所說的那樣,各路神仙該拜的要拜,該敬的要敬,只要能夠達成自己的意圖,銀子並不是問題。對於這個道理,沈靜作為一個幕僚心中對此深以為然。

    與李鴻章不同。譚延闓認為自己這次談判應該不會有多大地風險,李鴻章甲午戰敗是牆倒眾人推,這也是曾李兩代師徒跟朝廷中央玩「恐怖平衡」的結果——即便在嚴重損傷國家元氣地情況下,滿清統治者也不會放過徹底瓦解湘淮兩系的機會!

    譚氏父子算起來也是近兩年來竄起極快,實力擴展的快但相對於曾國藩和李鴻章這樣勵精圖治一輩子所奠定的湘淮兩系而言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準確地說這也是譚氏父子毫不猶豫的倒向慈禧太后。使得譚氏父子身上明顯打上了「後黨」的痕跡才會不招致朝廷地猜忌。

    按照譚延闓和李鴻章相互商定的談判要點,考慮到旅順造船所新一代的戰艦服役,所以他們並沒有主動尋求開啟中德膠州灣事件善後談判。只是為了表明大清帝國沒有虐待俘虜。將所有的德國俘虜全部集中到天津小站兵營中,新聞記者和各國領事外交人員都可以在確定身份之後隨意探望俘虜,一時間小站兵營的俘虜區域倒更像一個動物園,這令德國顏面掃地。

    德國方面似乎終於在本土內部形成了統一的意見,令譚延闓慶幸的是威廉二世皇帝這個自上任以來一直持積極強硬態度的現任德皇終於在最後沒有選擇派出艦隊再和中國幹一場,而是選擇了派出談判代表團,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為談判負責人在代表團到達之前先和譚延闓與李鴻章進行籌備會談。

    德國的反應讓譚延闓連呼僥倖——從德國本土到中國,談判代表團至少要走上一個多月,如果考慮到代表團成員姓名中帶「馮」的貴族成員,可想而知他們就算急也不會讓自己太過辛苦。這中德談判哪怕是等代表團來到中國的第一天便簽署正式協議也要等兩個月以後了。

    完成談判達成最後的協議的過程對譚延闓而言拖得越長效果越好,因為他可以在俘虜釋放問題上有更加寬泛的尺度。海靖從武漢趕回天津的時候已經是膠州灣事件結束半個多月了,在天津中德雙方正式展開談判,爭取在德國正式的談判代表團來之前,中德兩國就膠州灣事件能夠達成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益保障的草案協議。

    為了表示中方的談判誠意,譚延闓和李鴻章在與海靖會面之後便下令釋放了預先定下的一百名德軍俘虜與所有能夠找到的在戰鬥中死亡的德軍士兵遺體——事實上經過戰後仔細清點,德國陸軍戰死九十三人,俘虜一千二百三十餘人;德國海軍戰死一百七十人,俘虜兩千六百五十人,德國海陸兩軍總共被俘虜了近三

    人。

    由於譚延闓故意設置談判難度,在膠州灣事件軍事行動結束的同時,他就通知了父親譚鐘麟,譚鐘麟以直隸總督統轄三省的身份,將德國設立在三省內的所有洋行和小型工廠強行關閉,天津港扣留來往德國商船。本來按照原定計劃最多是號召中國商戶禁止與德資背景的洋行和工廠終止商業往來的,但是膠州灣戰鬥進行的極為順利,甚至可以說超乎想像,所以譚延闓藉著德國在遠東軍事力量全軍覆沒地現狀。在直接控制區域凍結了任何與德國有關的商業活動。

    外國在中國設立眾多的洋行,雖然有外國不得在國內投資設廠的規定,但是只要外國商人設廠規模不大,一般誰也沒有拿它當回事。外國洋行在華經營的項目多是組織收購土特產品,然後儘可能的通過他們在華開設地初級加工廠進行初級加工,或是乾脆直接運到海外出售牟利。

    譚延闓也曾經和洋行打過很多交到。

    原先以為外國洋行多半就像中介公司一般,不過後來對洋行的經營業務範圍進行詳盡的調查後,他才發現這不過是露在外面的冰川一角。羊絨、羊毛、豬鬃、桐油……這些東西若是數年前譚延闓見到了也不會有其他想法,不過他現在才知道這些東西原來都是軍事儲備物資。以前德國商行是很少涉足北方市場地。不過這幾年不但在北方創下了很高的名頭,就連村鎮中也有很多小型加工廠供他們指揮。

    與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對待日本背景的商業團體不同,中日兩國都已經處於戰爭狀態的時候,李鴻章依舊沒有對日本商業團體採取行動,甚至還有兩艘煤船開往日本。譚延闓沒有這麼大度,在沒有和德國達成協議之前。德國在華的商業團體都是他手上和對手討價還價的籌碼。

    德國公使海靖面對譚延闓所要解決地第一個問題便是儘可能的保護德商地利益不受損害,並且還要趕快說服譚延闓解除對德國商人資本在華的凍結狀態。這不過是一個小問題而已。譚延闓與李鴻章所商定的談判進度中,這不過是給德國人的一道開胃菜而已。

    根據頤和園議事,譚延闓被以總理衙門行走的身份提升為總理衙門大臣,會同其他大臣一起與德國交涉處理膠州灣事件。他雖然對這個「總理衙門大臣」地級別心中並不感冒,但是這個官銜與之對應的政治待遇卻是非常高。尤其是在這次膠州灣事件談判中,他可以有與翁同龢同樣的身份來參與決策,甚至是主導談判——幾個總理大臣中。除了翁同龢之外,其餘人都收過譚延闓地銀子,整個大清帝國的談判負責人員中,翁同龢已經被孤立了。

    非常慶幸的是與軍機大臣不同,總理大臣之間是沒有以誰為首一說,至少在行政級別上都是等同的,而軍機大臣有軍機領袖,手中掌握軍機密鑰,誰拿著軍機密鑰誰的身份就要高出一頭,甚至可以到一言九鼎的地位。可惜自從恭王奕訢被收拾了之後,繼任的醇王對慈禧太后唯唯諾諾,軍機大臣領袖地位何等尊崇,這十多年來幾乎就是一個磕頭蟲,毫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派頭。

    恭王奕訢病重,現在軍機密鑰已經移交到翁同龢的手中,翁同龢已經是實際上的軍機領班,外加總理大臣。以甲午戰爭中翁同龢所領袖的清流派的作為,譚延闓不相信他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對德妥協,出賣膠州灣和山東的權益,但也要必須小心這個號稱「攪局之王」的翁師傅在談判中對德毫無原則的強硬,甚至提出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條款。

    德國人就算在膠州灣一敗塗地,但是以德國現有的實力,如果刨除國際輿論的影響之後,再派出一支更加強大的艦隊遠征中國還是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如果說德國是一頭野牛,這國際輿論和列強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就是牽著牛鼻子的韁繩。

    不過令譚延闓非常欣慰的是,正因為翁師傅要顧及到自己的名聲,在姿態上是強硬的,至少他可以利用翁同龢的「強硬」來對付那些妥協派。尤其是在德國戰艦問題上,德國的遠東艦隊剩下來的戰艦是必須要留下來的,唯一的顧忌便是中國已經向德國訂購了一艘萬噸級裝甲巡洋艦,唯一值得慶幸的也是這艘向德國訂購的巡洋艦並沒有完全付款。總體上在戰艦問題上,中國遠比德國要輕鬆的多,雖然訂購戰艦是要比手頭上俘虜的戰艦先進的多,但是俘虜的幾艘戰艦捆綁在一起這中間的差距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8
發表於 2010-11-13 20:40:31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七章 設障
在膠州灣事件中受傷的德皇號與~為德皇號排水量巨大,旅順造船所的船塢已經全部用來建造新一代靖海級巡洋艦,威海衛船塢容得下這麼大的戰艦但卻缺乏必要的機器設備,所以由江南船塢來承接德皇號的修復工作,而~|進行修理。zui*露書院

    以~多半個月便可以編入北洋海軍服役。依倫娜與阿高納兩艘戰艦外表小傷會依次進入天津大沽船塢進行修理——這兩艘戰艦可以直接編入北洋海軍,但是現在還需要當展覽品。最難辦的還是德皇號,德皇號雖然沒有被擊沉,但是在膠州灣炮台的猛烈炮擊下,德皇號甲板建築和武器系統損傷嚴重,主炮塔必須全部更換。

    德皇號在戰鬥中表現的極為兇猛,作為德國現役一等鐵甲艦,就憑這次戰鬥中的表現,德國貨的「精良」之名絕非空穴來風。難怪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前除了訂造了三景艦之外,還要購買縮水版的兩艘英國君權級戰列艦——日本艦隊仔細衡量過,他們沒有信心在戰鬥中擊沉定鎮兩艦,所以不斷的追加新艦。

    德皇號雖然被嚴重擊傷,不過更換幾門主炮與獲得一艘德國人自己的一級鐵甲艦相比,兩者投入不成正比。可以說北洋海軍在這次膠州灣事件中收穫最大,平添了一萬多噸的戰艦,使得北洋海軍在總噸位上即刻超越了日本聯合艦隊。當然論綜合戰鬥力,遠東最厲害的戰艦還是日本的那兩艘君權級戰列艦的縮水版。

    如果不是為了加緊趕造新艦,譚延闓對鎮遠艦還有現在剛俘虜的德皇號是有很多想法的——這兩艘戰艦都可以搭載兩座雙連裝十二寸火炮,尤其是德皇號的航速可以達到二十節,鎮遠也可以達到十八節的航速。這兩艘戰艦如果全部換裝克虜伯裝甲並對戰艦艦炮火力進行改造,完全可以「小君權級」來使用正面對抗日本地那兩艘戰列艦。如果改裝進度比較快的話,還可以用來震懾德國對華進一步採取軍事行動。

    對於德國公使海靖所提出的恢復中德正常貿易。

    解除中國對德國資本的凍結要求,譚延闓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加周旋,只是重申了中國歷年來對外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外商可以進行貿易但無權在中國開設工廠 ——譚延闓可以解除對德國資本地凍結,但是德國設立在中國各地的小型加工廠必須收回。由北洋或者是中國商人根據對德國設立在中國的工廠進行公平估價之後平價回購。

    海靖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對回購德國工廠表示強烈的反對——德國洋行為了方便在中國蒐購大量地土特產品而建立的加工廠,目前規模並不算大,但是經過初級加工後地產品有利於運輸和在國外地後期加工,並且「加工廠」的尺度也很難說。zui*露書院比如包裝、裝卸環節,如果將這些全都砍掉。那一個洋行豈不是如同砍掉八條爪的章魚?

    譚延闓也樂得拖延時間。和海靖在商業貿易談判中據理力爭,反正當年的不平等條約上是這樣明文寫著的,現在好不容易抓住德國難堪地機會,正是將這些加工廠全部砍除的大好機會。譚延闓和伍軒仁已經藉著工商銀行準備了大筆的資金向民族資本家們開始放款,一旦談判條約達成。這些剛剛發展起來地民族資本家就會蜂擁而上吃掉這些加工廠。德國一旦開了這個口子,那剩下來譚延闓也會對其他列強洋行下手,到時候重新修訂條約。這就是中國收回關稅手中的籌碼,同時也趁機加強民族資本的成長,好應對以後的競爭。

    說到底中國處於兩千多年的皇權統治下的普通老百姓對朝廷官員是害怕到骨髓中的,不僅是老百姓,就是地位財力稍高的商人也是如此。德國的洋行幾近癱瘓之後,民族資本家們便拿著工商銀行的放款開始在德國洋行設立在各地的加工廠旁邊開設新的工廠,而僱員都是以前為德國洋行服務的工人。直隸、河南、山東三省的官員也接到了上面的「意思」,說不上是鼓動,也可以算是「威脅」,以前在德資的加工廠工作的工人全部辭職到了新的加工廠工作。

    配合譚延闓早期主張的和列強洋行搶購土特產品的計劃,一時間德國在華的商業利益可以算是名存實亡,這對德國本土的經濟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譚延闓也順勢做出了一定的讓步,除了德國設立的中國工廠之外,洋行可以進行貿易活動,可是沒有加工廠的配合,德國洋行只能夠提高價格從中國加工廠中以更高的價格收購土特產品。

    至

    國生活十數年的德國公使海靖也明白了,德國資本設工廠就算不被收購也沒救了——中國百姓害怕官員,只要官員在某些方面加以「暗示」,為了求得平安,這些中國百姓寧可降低一些價格將手中的貨物賣給中國加工廠,也不敢賣給德國的加工廠,更不敢到德國資本開設的工廠中去求生活。

    設立在天津的德商禮和洋行、禪臣洋行、德義洋行、捷成洋行等德國在華資本最為強大的幾大洋行與德國公使海靖展開會談。其實就毫無徵兆發生的膠州灣事件,德國洋行並沒有事先得到國內的通知,德國兩大軍火公司,代表克虜伯的禮和洋行與代表艾哈德的捷成洋行主要是經營軍火貿易,這幾年中國軍火市場越來越不好做,所以兩大洋行開始轉向傳統洋行貿易,這一次風波使得兩家洋行先前所做的努力盡付東流。

    最終商定的結果便是德國在華設立的加工廠除去禮和洋行和捷成洋行之外的所有加工廠被中資收購——克虜伯和艾哈德這兩大德國軍火公司與北洋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譚延闓特批這兩大德國洋行能夠在中國發展傳統貿易,以彌補在軍火貿易上的不足。zui*露書院

    不能否認德國在軍工方面,尤其是陸軍裝備方面遠遠的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以天津機器局、上海江南局為首地中國軍工近幾年發展非常快速,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是要和德國主要軍火公司進行合作的,尤其是在大口徑艦炮方面,上海江南局與德國克虜伯公司有著相當深的合作基礎。

    譚延闓也明白現在是世界軍工發展的高速時期,各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已經初露端倪。好在技術封鎖並不是很嚴重,為了中國軍事工業地發展,與德國的軍火公司搞好關係這是必須的。當然兩者之間也並不是沒有矛盾,隨著中國軍火自產自造比例越來越高,德國廠商在合作的時候「留一手」的次數也在成正比上升趨勢——德國克虜伯陸軍使用地火炮就不能發射其他國家甚至本國艾哈德公司生產的炮彈。甚至同口徑地炮彈居然不能上膛。

    最後還是上海江南局地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對比之後才發現,克虜伯炮彈筒殼與彈頭銜接處,比國際標準炮彈要短了些。最後還是從美國進口的一種截切機,把與彈頭銜接的筒殼截下一圈才可以正常上膛發射。對此譚延闓在新建陸軍武器採購上,非常明確的將德國克虜伯公司提出出局作為懲罰。迫使克虜伯公司召回了北洋陸軍的德國火炮重新更換才算了事。

    這種炮彈問題不過是擺在明面上地問題,在軍火方面還有很多隱性問題中國軍工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不得不倚仗德國人的鼻息。就算唐博文加強了質量管理方面地力度。中國所出產的大口徑艦炮在壽命和射速上距離進口的德國貨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過與英國貨相比倒不是很大,但這也反應出了德國人開始在這方面的技術管制限制門檻越來越高。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以.:.的德國談判代表團終於抵達了天津,開始就膠州灣問題進行正式商談。就在中德兩國進行商談的同時。德皇號從上海江南造船廠船塢駛出前往旅順口正式編入北洋海軍。

    同月在膠州灣威廉皇妃號沉沒的海區,經過工程人員的努力,威廉皇妃號在經過水下補漏、清淤、扶正後正式出水。隨後它將會被拖往上海江南船塢進行修理——威廉皇妃號沉沒的水域並不深,加上戰艦本身吃水近六米,沉沒後艦上桅杆還露在水面上。

    譚延闓在接到工程技術人員對威廉皇妃號的打撈技術報告後,也覺得排水量在四千三百噸的威廉皇妃號就這麼沉在了膠州灣實在有些可惜。作為依倫娜號的同級戰艦,無論在任何方面,這艘精良的德國先進戰艦配合德皇號給膠州灣炮台帶來的巨大的麻煩,要不是魚雷獵艦憑藉大口徑魚雷密集突襲,這艘戰艦未必會被大炮給打沉。

    經過快兩個月的忙活,威廉王妃號終於被打撈出水,這艘戰艦將會在江南船塢進行改造,與德皇號一般,裝甲全部替換成克虜伯裝甲,在動力系統上也要進行大修,火炮系統則保持原樣——這都要拜德國人沒有給他們的戰艦全部換裝克虜伯裝甲所賜,要不然想要弄沉一艘德國先進戰艦的難度對中國而言實在是太高了。就是放眼全世界,想要單憑炮擊弄沉一艘披著二百多毫米厚克虜伯裝甲的戰艦,唯有採用十二寸以上火炮的戰艦才可以做到,不能不說德國人在克虜伯裝甲的交易上,讓譚延闓白揀了一個這麼大的便宜。

    萬噸的戰艦落到了中國人手中,這在德國引起了軒然國海軍也是一個重創。現在世界海軍排行榜上,英國仍然是獨領風騷,法國和德國原本相差無幾,但是經過這一次意外的失敗,德國落到了法國的後面。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之所以派自己的皇弟前來談判,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在於這兩萬噸軍艦的歸屬。根據傅彩雲的情報,德國人很可能會採取收購的方式要回戰艦,但是譚延闓對此一笑而過——無論是回購還是留在北洋對他而言都差不多。當今世界造艦技術日新月異,這幾艘德國戰艦艦齡雖然很短,但不要說是獨領風騷的英國,就是旅順造船所內的新一代靖海級巡洋艦在技術上也遠比這幾艘德艦要先進的多,當然德皇號噸位雖然稍小,不過論綜合素質。尤其是那四門十二寸艦炮,靖海級對付起來還是太過困難了。

    如果德國肯回購戰艦地話,唯一的問題不是在於德國人肯出多少錢,而是在於這筆回購款到手之後有多少能夠留在北洋手中——有譚延闓在,德國人不要想著佔便宜。尤其是德皇號和正在修復中的威廉皇妃號,在採用克虜伯裝甲之後比以前的戰鬥力都有所提升,想要弄沉它們的困難度也隨之升高,至少這麼一支艦隊如果還放在遠東,那北洋也不會好過。

    好在從英國訂購地那艘戰列艦將會在三個月之後抵達中國編入北洋海軍。否則譚延闓還真想不出比在膠州灣內悶著德國遠東艦隊更好的機會。即便如此,譚延闓也直接回覆了亨利親王——被俘虜的四艘德國戰艦。包括現在正在修理中的威廉王妃號。

    想要歸還給德國是不可能的,而中國地要求是符合國際慣例。

    譚延闓與亨利親王在談判桌上和稀泥,但是時間卻已經進入了七月——正如譚延闓所擔心的一樣,康有為在五月份回到了北京,而在七月雖然沒有受到光緒皇弟地召見。但是卻組建了保國會,提出了「保國、保教、保種」地宗旨。最讓譚延闓感到好笑的是,他在膠州灣事件中綁架了孔子來威脅清流。現在康有為提出的保教宗旨明顯是綁架了譚延闓。

    對於康有為邀請譚延闓加入「保國會」,譚延闓在第一時間明確而又堅定的拒絕了,這令康有為和梁啟超極為驚訝。今時不同往日,三年前康有為和梁啟超借助「公車上書」的巨大威望組建了強學會,《萬國公報》、《強學報》、《時務報》等等先進報紙確實是引起了重大地反響,而當時朝廷大員們也積極加入強學會。

    「可惜他們並沒有把握好機會,不要李鴻章的銀子沒有關係,不接納李鴻章加入強學會也不是問題,關鍵是他們太過激進,所謂『打人不打臉』,李鴻章乃是中興名臣中活著的唯一一位,康南海當年圖痛快可把李鴻章地臉面全落盡了……」沈靜輕輕搖著摺扇,旁邊的茶几上正是康有為發給譚延闓的帖子。

    「外人盛傳李鴻章挾私憤報復康有為解散了強學會,這也許是事實,不過在我看來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太低。幾十年宦海沉浮,對於李鴻章而言,康南海他們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而已,這事可能是李鴻章的親信們自己擅自主張,而李鴻章也想要出口氣才弄成這樣……從古到今,在中國政治的麻將桌上,不要說康南海的名氣大,比他名氣大的人多的是,但是如他們一般激進的人終究是不會有好下場的……」譚延闓有些惋惜的說到。

    沈靜聽後點點頭說到:「康南海寫的那幾篇《上光緒皇帝書》我也都看過,寫得挺不錯的,也都切中時弊,不過這裡面關鍵的問題不是你看到了這些問題,而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可惜康南海對此沒有半點設想,只是想要靠幾篇文章期望能夠上達天聽,好像日本那樣進行明治維新來強國……難道他不知道金鑾殿上的小皇帝有些不靠譜麼?!」

    譚延闓笑著說到:「好歹我沒有打輸膠州灣這一場仗,否則就算朝廷不罷我的官,讓我同李鴻章一般去簽什麼鬼條約,那豈不是我成了李鴻章第二?估計這會我就是捧著銀子去加入保國會,也會像當年李鴻章那樣被羞辱一頓加上漢奸的名頭趕回來!」

    「此一時彼一時,你現在都已經成了舉國上下關注之所在,是個打敗洋人的大英雄了!康南海此來想讓你加入保國會,無非是看重你的影響而已,你也不是客氣的拒絕了麼?他們頂多是發發牢騷,不會拿你怎麼樣的,況且他們不過是一群白身還能夠怎麼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199
發表於 2010-11-13 20:40:41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八章 陷害
對於譚延闓而言,現在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有名歸有名,但是還不到讓他對對方服氣的地步。醉露書院在他的眼中康有為和梁啟超與那些坐而論道的清流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他們提出了種種口號,寫了很多文章來針砭時弊,但卻沒有一篇文章來具體解決問題的。

    看到問題不算本事,只要腦袋稍微清醒一點便可以看到這個時代很多問題,但是能夠看到問題並且提出穩妥的方案著手解決問題的,譚延闓非常自信自己是當今做的最好的,也是最有成果的。譚延闓不能肯定原本歷史上的戌戌變法會不會發生,按照目前康有為活動的趨勢,他要見到光緒皇帝發動變法還是非常有可能的,不過歷史上的戌戌政變還會不會發生呢?!

    「白身未必成不了大事,不過成不成大事要看他們的性情如何,至少以康南海那樣自高自大的樣子,他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康南海、康聖人!呵呵……」譚延闓嘴角微微翹起。

    譚延闓身處這個時代,加上他前生記憶中對一些歷史名人的回憶,有的時候他也是難分真假。處在他現在這個地位,同後世教科書上定性的著名歷史人物見面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像康有為和梁啟超這樣的歷史名人想要見自己還不得不送一份拜帖過來,由自己來決定是否接見他們。

    以往的官場經驗告訴譚延闓,自己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身在這個泥潭之中做一兩件虧心事這並不稀奇——為了拓展北洋的生存空間,甚至為了保住膠州灣,自己向慈禧太后孝敬了多少銀子,從李蓮英往下數,內務府中多少太監接受過他的行賄?像慈禧太后、李蓮英、榮祿等,這些都是能夠在歷史上排得上號的人物,還有那些排不上號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人。要是算算從譚氏父子接手這個北洋之後,光是用在行賄上的銀子恐怕沒有個四五百萬兩還真拿不下來。

    一想到這裡,譚延闓心中不禁有些苦澀:「康有為和清流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我譚延闓又如何?和李鴻章不過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只不過是仗著自己能夠預先知道點東西提早預防沒有打敗仗而已!」

    康有為地拜帖突然讓譚延闓想到了許多,數年前他還是「譚三公子」的時候,滿腦子裡面也不是沒有中國,但更多的是「一見風聲不對,立刻逃命出國」或是乾脆居家移民過太平安穩日子,來個眼不見心不煩。現在隨著自己地地位不斷上漲,手中的實力逐步增強的時候,腦子裡面倒是沒有「逃命過安穩日子」的想法了。不過卻有了「中國捨我其誰」的想法。

    譚延闓用手拿起書桌上的一件虎首青銅器,沈靜知道這件青銅虎首是圓明園的舊物,是譚延闓用五千兩銀子從一個英國商人手中得到的。除了這件青銅虎首之外,傳聞一共十二件十二生肖青銅首數年間被譚延闓找到了七個。醉露書院算起來這件青銅虎首的成交價是比較便宜了。

    對於這十二生肖銅首,沈靜是不感興趣地,但他知道譚延闓對這組青銅器有著極為特殊的感情。說不上來是喜愛。因為譚延闓的字寫得非常好。再加上很少給人題字,少年成名所致。譚延闓任何一副字如果流出去沒有個五六百兩銀子是不用想地。沈靜知道譚延闓的收藏品中很少有青銅器,更多地是字畫古籍,而譚延闓對這套生肖銅首而言,就沈靜的感覺準確的說更多地是憤怒……不過沈靜知道每逢有重大抉擇之時,譚延闓總是要拿起一件生肖銅首沉思良久地。

    沈靜不明白這十二生肖銅首在後世地意義,譚延闓前生記憶裡雖然知道的不多,但是後世中國可是花了數千萬地港幣才回購了四個。

    這段日子和德國亨利親王進行談判,譚延闓幾乎每天都要撫摸這些青銅器——與德國進行談判猶如走鋼絲一般,他儘可能的在不激怒德國的情況下爭取中國的一切權益。

    譚延闓第一次見到生肖銅首的時候是極為震驚的,因為百年之後這組十二生肖銅首中的幾件曾經掀起了軒然大波。記得後世嘉士德和蘇富比兩大拍賣行不顧中國政府的反對強行在香港拍賣四件生肖青銅首,恍然隔世一般,譚延闓居然在這個時代看到了生肖銅首,這個虎首便是他所得到的第一件生肖銅首,隨後幾年他又陸續獲得了幾件。

    「什麼時候都要靠實力來說話!」譚延闓緊緊的攥住青銅虎首心中暗自想到。

    譚延闓說到:「文淵兄,康有為的事情以後咱們也不要插手了,他們如何折是他們的事情,只要不礙咱們的事情就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軍隊不能和這些人有任何瓜葛,更不能和這些人來往甚密,一旦被發現就將其調往山東,實在不行踢出軍隊亦在所不惜!」

    譚

    問題,我會注意的。」

    「另外告訴趙恆君可以收網了,旅順那邊後天就要行動,趙老爺子這邊手腳要利索一些,畢竟日本人在這裡也算是外國人……」譚延闓的語氣雖然很平淡,但是沈靜聽在耳中卻是殺機四溢。

    隨後的日子中,譚延闓繼續和亨利親王周旋,談判過程顯得劍拔弩張、火星四濺,談判同行的李鴻章早已經有些失去信心,生怕惹惱了德國人,結果退出談判序列但卻沒有對任何人表示對譚延闓的不滿。而另外一位中方主角翁同龢先前對亨利親王還是趾高氣昂的,不過隨著亨利親王不斷的以戰爭威逼,翁師傅也軟了下來,反過來以促成協議為由促催譚延闓讓步。

    「翁師傅!你要當這萬古留名之人,晚生絕對成全,不僅如此,晚生還要給你鑄一尊銅像放在琉璃廠,讓天下讀書人好瞻仰你的風采!」

    每逢翁同龢出言服軟的時候,譚延闓總是坐在一邊不咸不淡的說出這句話,起初翁同龢還跳起來要上演「全武行」。醉露書院結果被其他大臣給攔住。最後幾次翁同龢也知道譚延闓這次是鐵了心的跟德國人耗上了,也不等譚延闓說出更難聽的話,隨即也學李鴻章一般把自己關起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譚延闓的話是夠陰損的。用秦檜來映射翁同龢,這讓翁同龢如何受得了?就連譚鐘麟也不得不叫他過去一趟訓斥了一番。不過隨著翁同龢與李鴻章退出之後,整個談判局面至少在中方這邊算是完成統一地局面,譚延闓成了執掌談判的最高官員。當然榮祿也參與談判,可是榮祿被譚延闓所收買,除了一開始的時候還正經八百地來過幾次,看到這麼火爆的場面乾脆以後不來了。

    翁同龢雖然不太參與談判,卻一直沒有閉上嘴巴,還到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後面前告狀。無論慈禧太后還是光緒皇帝都希望能夠盡快的解決膠州灣事件,這就給譚延闓以很大的壓力。不過翁同龢百密一疏,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好學生文廷式居然是個賊——文廷式在翁同龢的護佑下得了狀元。就一直待在了翰林院,而翰林院中卻有一項讀書人奉為圭臬的珍寶——《永樂大典》。文廷式就利用出入翰林院和翁同龢的關係。從翰林院中盜走《永樂大典》將近二百餘冊,等到光緒二十年的時候,翁同龢前往翰林院才發現《永樂大典》竟然只剩下八百餘冊。此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地好學生冒著他的名頭來偷書。

    文廷式偷書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家人從他那裡偷書。

    因為坊間有洋人出十兩銀子一冊地「高價」收購《永樂大典》。譚延闓一直就很重視文物收集,便開出了十五兩一冊的價格進行搶購。文廷式行事頗為狂放不羈。他地家人也是傲氣十足,結果賣書的時候被譚延闓的一個幕僚給認出來,譚延闓和翁同龢正在頂牛地關口上,文廷式地家仆倒賣《永樂大典》,這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惜當年是翁同龢清點翰林院,這中間可就有說法了——你翁同龢表面上是天下讀書人地領袖,暗地裡卻幹著當賊的勾當。

    譚延闓心中非常清楚翁同龢是絕對不會去偷《永樂大典》地,這件事就是文廷式自己的破事。不過政治鬥爭卻不講這個,只要能夠讓政敵服軟、難堪、甚至報出醜聞來,「翁師傅偷書」這就足夠了!趙恆君趁著文廷式的家僕外出賣書的當口,暗中綁架了這個家僕,才知道這個人原本是文廷式府上管家的侄子,而這《永樂大典》就是從文廷式的書房偷來的,打算從坊間換錢。

    譚延闓便讓人押著這個倒霉的家僕送到了順天府府尹那裡,直接派了官差去抄文廷式的家——這個順天府府尹也是譚延闓幕友堂出身。《永樂大典》被偷盜和它成書的歷史同樣悠久,現在保存在翰林院中的《永樂大典》有人說是正本,有人說是副本,不過無論正本還是副本,《永樂大典》已經丟失殆儘是不爭的事實,其中翰林院的翰林們是偷盜大軍中的主力。

    這本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尤其是在《四庫全書》編纂完畢之後,嘉慶年間還好些,因為修《全唐文》還有《一統志》曾經還用過,到了道光年的時候基本上就很少用了,從道光持續到現在,這幾十年便是《永樂大典》流失最為迅速的時代。根據文廷式家僕的敘說,文廷式手上至少還有將近兩百冊的《永樂大典》,以翰林院八百冊的存量看來,這個文廷式不愧是《永樂大典》偷書王。

    文廷式雖然在北洋陸軍軍費案中被抹去了官職,但是很快便通過翁同龢又回到了翰林院。如果不是譚延闓來打招呼,順天府府尹也不會去搜一個翰林的府邸,這事情影響太大了。在家僕的帶領下,很快便從

    的家中搜出了兩百一十冊的《永樂大典》,加上那個賣了五六本,文廷式數年下來對《永樂大典》可真是「用心良苦」。

    當年文廷式也參與了彈劾譚延闓貪污軍費,這一次主客相易,輪到了譚延闓來操刀彈劾文廷式,這是何等的暢快。放在大大小小的京官中,文廷式的等級不算高,但是身為翁同龢的學生和珍妃的老師,使得他名氣非常大。譚延闓的彈章一遞上去就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引起一片喧嘩,在榮祿地有心推動下,這官司直接打到了頤和園慈禧太後面前。

    慈禧太后是絕對不喜歡文廷式的。因為他是珍妃的老師,同時珍妃販賣四川總督官銜和他有著丟不開地關聯,況且這幾年翁同龢與慈禧太后之間的關係已經越來越緊張,這個文廷式在慈禧太後面前已經落了下風。人贓俱獲根本沒有什麼好審的,如果是一般書籍也到算了,可惜這是《永樂大典》,譚延闓就是想要借此機會徹底毀了文廷式——不僅要從官品上,更要從人品上徹底毀掉文廷式!

    本來慈禧太后不過是想要數落一下翁同龢的,結果譚延闓卻援引清高宗時代《四庫全書》編纂官黃壽齡私自將六冊《永樂大典》帶回家。結果被賊給偷走,清高宗震怒之下讓當時的步軍統領尚書英廉限期緝拿盜賊找回《永樂大典》。步軍統領英廉在清高宗的怒火之下不敢懈怠,京城之中弄得草木皆兵。盜賊偷走了書之後才發現自己捅了馬蜂窩,連脫手都不能。只得將六冊放在御河橋邊,這才算是失而復得告一段落。但是高宗的怒火卻沒有平息,為了這失而復得的六冊《永樂大典》清高宗罰黃壽齡三年俸祿才算了事。

    「黃壽齡不過違反規定拿六冊出宮被盜。而後失而復得。但是文廷式居然偷了兩百多本《永樂大典》。這筆賬該怎麼算?!」所有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翁同龢腦門出汗這段時間,文廷式偷書已經在有心人的策劃下傳地漫天風雨。甚至天津、上海的報紙也都給刊登出來,一時間文廷式成了天下最有名的偷書賊,而翁同龢嘛……這個關係是比較曖昧地……

    文廷式這次是徹底完蛋了,雖然最後的結果沒有宣佈出來,但是卻被暫時拘押在刑部大牢。如果說他有一個好師傅可以扶著他栽倒一次再爬起來,但是這一次譚延闓無意間獲得地機會來整治文廷式,他根本沒有任何爬起來的可能——譚延闓可以想像最後文廷式的宣判書上肯定有「永不敘用」這一條,況且一個翰林,一個曾經地狀元郎,作為國家最高等知識分子聚集地居然出了天字第一號偷書賊,這已經不是一起普通地盜竊案,純屬一樁彌天醜聞!

    因為師生關係,翁同龢在這次事件中也是狼狽不堪,當他聽到坊間傳聞他翁府中有一千多冊《永樂大典》地時候,氣得當場就把飯碗給摔碎了——當然翁同龢是干淨的,可惜譚延闓不需要他乾淨,老翁地麻煩越多對譚延闓而言壓力就越輕。看到昔日的「攪局之王」變成今日焦頭爛額的老翁,譚延闓心中顯得格外暢快,順手放寬了釋放德國俘虜的尺度,每個月釋放六百名德國俘虜!

    「偷書是不應該的,也許原本歷史上你偷書反而對《永樂大典》而言是個福星,可以免遭庚子戰禍的波及,可惜有我在庚子事變已經不大可能發生,而你則必須為偷書付出代價!」譚延闓坐在一輛馬車上,從車窗中看到失魂落魄的文廷式走出刑部大牢。

    也是因為文廷式,譚延闓知道珍妃在光緒皇帝的枕邊吹風,才使得文廷式平安的走出刑部大牢而沒有受任何罪,可惜他的烏紗帽顯然是沒法保住了。

    昔日被視為新一代清流砥柱的文廷式,在經過這一事件之後,他成了京城最大的笑柄,天下讀書人中最為噁心的名字,自此聲名狼藉。這個名字被歷史掃進了垃圾堆,聲名狼藉的他在回到家鄉之後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四年後鬱鬱而終。

    「政治是骯髒的,你本來因為立場不同,就在沒有調查之時開始給我捏造罪名陷害我。既然你我是仇敵,那就不要怪我下狠手廢了你!」濛濛細雨中,譚延闓看著文廷式遠去的背影咕噥了兩聲之後,便讓趙恆君駕車回家……

    補充:文廷式偷書,偷《永樂大典》這件事是真實的,不過根據戒念手頭的資料,文廷式偷出來的《永樂大典》是一百多冊,具體數目不清,在本書中誇大文廷式偷書的數目。至於文廷式家僕偷書變賣這一情節乃是虛構,而當年萬金不換的《永樂大典》在坊間就是十兩銀子一冊,這個價錢是外國文物販子暗中開出的價碼。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00
發表於 2010-11-13 20:40:50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外交
「尊敬的亨利親王殿下,這便是膠州灣,您應該還沒有來過這裡吧?!」譚延與亨利親王站在龍威艦的艦首,整支龍威三艦組成了一直艦隊,向膠州灣內駛去。

    天津的中德談判異常辛苦,主要圍繞在戰俘遣返、戰爭賠償和戰艦歸屬三個問題上。亨利親王顯然是想要憑藉德國的強大實力來壓迫譚延簽署協定,甚至在開始的時候還要用戰爭來威脅以訛詐膠州灣。而譚延都頂住了內外壓力全部予以否定,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因為這段爭執看的李鴻章心驚肉跳,最終放棄談判,準備當個人形圖章,讓譚延和德國人去周旋,到時候達成協議之後自己便簽字畫押好了——照這樣火爆的場面,李鴻章相信譚延應該簽不下來什麼賣國條約,自己簽字畫押也算是坐享其成。

    眼看談判陷入僵局,而譚延也希望能夠盡快的達成協議,卻不願意做個賣國賊,重演十四年前中法戰爭不敗而敗的一幕,況且這一次他是作為一個全面的勝利者來談判,至少也要簽訂一個對自己有利的公平條約才可以。不過他也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為了緩和談判雙方的情緒,譚延邀請亨利親王一行人前往膠州灣。

    這個時候正是膠州灣景色最美的時候,一眼望去除了藍色的海便是綠色的山巒,進入膠澳之後便可以看到數艘軍艦依次停泊在港灣內,海天四艦和八大遠中倖存的鎮遠艦、靖遠艦和致遠艦,外加數艘魚雷獵艦——加上譚延腳下的龍威三艦,這便是整個北洋海軍的主力戰艦了,來到膠州灣他心中未嘗不存著展示武力對抗的決心的意思。當然為了不刺激亨利親王,俘虜的德國四艘戰艦現在都在旅順口內,威廉皇妃號則在江南船塢中修理。

    亨利親王地年齡遠比譚延要大得多。不過考慮到譚鐘麟的歲數,算起來亨利親王應該和他「平輩」,甚至於可以當他的叔叔,畢竟亨利親王到現在不過才三十多歲。譚鐘麟作他爺爺的年齡都有了。譚延一一省巡撫外加總理大臣地身份來接待他。也可以說是非常恰當地。在這快一個月的談判中,也許是譚延勝利者地身份。或是因為他所見到的中國官員中惟一一個對他有所「不敬」的人,在亨利親王的內心中,譚延贏得了他的尊重,當然談判桌上這個狡猾而又「頑固」的對手讓他感到非常的惱火。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膠州灣……」亨利親王有些心不在焉的說到,可是他地眼睛卻不斷的觀察整個膠州灣地情況,通過預先的功課,他似乎也明白眼前這些戰艦估計就是戰前中國北洋艦隊所有的主力戰艦了。海軍生涯和海軍利益與維多利亞皇室生活緊密交織,在十年前威廉二世剛剛成為德國皇帝之前。亨利親王經常隨威廉二世經常到英國旅居數日,與威廉二世一樣。亨利親王在這段時間也沉浸在海軍事務當中,應該說這位德國親王對海軍的眼光還是相當毒辣的。

    譚延向前走了兩步,雙手支撐在欄桿上看著海洋用純熟地德語說到:「一個國家將海洋看作是一條通途還是一條屏障,是便利亦或是阻礙,這和地理沒有任何關係。而是與一個民族氣質緊密相關……在這點上貴國和我國有著很相似地地方。也許也是上帝開了一個玩笑,與貴國之於英國。我們國家的海對面也有一個野心勃勃地島國,當然它的地位無法和英國相比,而我國的實力也無法和貴國相比……」

    對於譚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德語,起先亨利親王是極為驚訝的,不過隨後他的助手告訴他這個年輕人是大清帝國新建陸軍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北洋海軍的重建者之後,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中國在膠州灣事件之後便撤走了所有的軍事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大多都留在了法國,當然有一部分前往英國或是留在法國繼續學習,還有一部分是回到了中國,而促成這麼多留學生前往德國學習軍事的,就是這個年輕人。

    「總理大臣先生,我非常贊同你的觀點,一個民族對於海洋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這個民族的氣質……不過恕我直言,貴國和我國之間並不只是實力的差距,就如同我國與英國一般,這是民族氣質的差距……」

    譚延轉過身笑了笑說到:「海洋之於民族並不是僅有實力的差距,而是在於民族的意志,儘管當年康華利筋疲力盡,但還是嚴守崗位對佈雷斯特進行監視;而納爾遜則在土倫港外嚴陣以待,這些都是以最完美的形態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海上力量——儘管當時的英國在海上還遠不能稱之為強大……」

    亨利親王聽後眼中的神采一變,似乎好像明白譚延在說些什麼,或是話中在暗指什麼,對於這個狡猾的年輕人,亨利親王感到無論是在談判桌上還是隨意在什麼地方,這個傢伙不會放棄任何機會來打擊自己對談判的信

    「對於現在擁有極強實力的英國皇家海軍而言,所謂掌控海洋也僅能出於特殊的目的在有限的地區建立一種武力上優勢,當然它也可以選擇以武力來摧毀敵人的海上能力……」譚延微微笑著說道,彷彿他和亨利親王是一對老朋友一般,不過他的語氣馬上急轉直下:「但是即便掌控海洋的英國在近五十年來通常也不會選擇後者來證明其掌控海洋,畢竟選擇海上破壞的方式在現在看來是顯得極為奢侈而且花費的時間也是極長的……所以據我個人觀察而言,英國皇家海軍除非在絕對有利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後者,但是在通常情況下,英國是不會不明智的將自己的艦隊暴露在對峙的情況下,按照馬漢的海權學說,這種戰略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存在艦隊戰略……」

    亨利親王對於譚延熟悉海軍戰略並不陌生,他和他地哥哥威廉二世一樣都深受馬漢海權學說的影響。八年前維多利亞女皇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任命威廉二世擔任英國皇家海軍名譽元帥的閒職,這在譚延看來是非常不可想像的。因為他觀察到自從那一刻開始,威廉二世地對海洋地野心日益膨脹,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亨利親王和威廉二世皇帝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閱讀馬漢剛剛出版地《海上力量對歷史的影響》。

    亨利親王能夠很好的理解譚延所說的英國海軍戰略,也正是因為他也是馬漢學說的追隨者。而他也通過助手知道中國的馬漢學說書籍都是由眼前這個年輕人所翻譯的。

    「中國相對於德國是一個弱國。不過按照這一戰略充分積極的集中我國所具有地海軍資源,我相信它會使作為強國的德國做出一個明智地選擇。不會採取某種軍事行動……」譚延嘴角微微翹起,而在亨利親王的眼中,這個微笑不是挑釁,但卻是一種威脅。

    聯想到現在眼前這幅北洋海軍集結在膠州灣的場景,亨利親王有些後悔答應譚延來膠州灣了,在這裡他的狡猾的對手充分向他展示了談判桌上語言難以達到地效果 ——北洋海軍在亨利親王地眼中相對於德國而言卻是是弱小的,但是眼前這支看上去似乎是雜牌海軍地艦隊,如果要真的集中起來。對德國而言要派出多少遠征艦隊?要消耗多長時間才可以擺平這支艦隊?要知道除了剛剛發生的膠州灣事件之外,德國海軍還從來沒有在這麼遠的地方跟敵人打一場海戰!

    看到亨利親王沉默不語。譚延心中笑了,這麼長時間被對手挾大國實力來壓迫,談判桌上的鳥氣他早就受夠了,若不是他還需要花一些時間來擺平政治上的對手,他早就和亨利親王拍桌子了。

    「有人說陸軍是命中注定要被海軍發射除去的一枚炮彈。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因為在戰爭中只有通過佔領對方的領土才可以最終解決所有的問題。不過這需要雙方中的優勢一方不僅有強大的海軍能力,還必須有遠征的能力……」

    亨利親王聽到這裡。眉毛一挑冷哼了一聲:「難道總理大臣閣下懷疑我國沒有遠征的能力麼?!」

    譚延聽後說到:「我當然相信貴國有遠征的能力!不過康華利和納爾遜艦隊的陰影即便控制了某些地方的局部水域,但是當時的英國主力艦隊再做些什麼?它們依舊防衛本土,免得晴天霹靂措手不及!英國之於德國就像日本之於我國一樣,難道貴國就這麼自信對歐洲海域完全掌控在手中麼?!」

    聽了譚延的反問之後,亨利親王沉默了……

    譚延感覺剛才的話實在是有些咄咄逼人,不過這段日子在談判桌上他受夠了亨利親王以戰爭相威脅的鳥氣。以往譚延覺得自己的反駁太過「蒼白」,顯得底氣不足,這一次將北洋水師的實力展現出來,當然北洋水師相對於德國海軍還頗為「寒酸」,但是眼前的這些戰艦足以給亨利親王帶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在膠州灣北洋海軍配合炮台將德國遠東艦隊一鍋端的情況下,正是打擊亨利親王,破碎其武力夢想的好機會。

    亨利親王和譚延站在船首,因為倆人的地位原因,中德雙方的隨行人員都沒有靠上前去——這兩個人的意志可以說能夠決定最終中德談判的最後結果,雙方長時間在談判桌上針鋒相對也沒有什麼結果,也許在這船頭獨處的一段時間,雙方的隨從人員都希望自己的「老大」能夠說服對方。

    「親王殿下平時都喜歡看什麼書?」譚延笑著避開了話題,想要活躍一下倆人之間的談話氣氛,畢竟除了眼前軍港內的戰艦之外,膠州灣還是相當美麗的。

    亨利親王有些疑惑的看著譚延的雙眼,似乎想要從中讀出什麼來,不過他很快便放棄了這種想法說到:「平時也沒有什麼好看的書,要知道平時我的事務是相當繁重的……」

    「呵呵,親王殿下此言過虛了,你我在談判桌上談了這麼長地時間。對於親王殿下的博學,在下是相當佩服的,身處您這樣的高位還有如此淵博地知識,真地是令人非常佩服!」譚延笑著說道。

    亨利親王聽後。臉上的神色放鬆了許多。也微微笑著說道:「總理大臣閣下地學識也令我非常佩服,據說按照貴國選拔人才的方式。你是最近二百年中三個最優秀的人當中最年輕的,也是唯一健在的一個……」

    譚延擺擺手說道:「親王殿下可能對我國的人才選拔考試並不清楚,誠然在一個數億人口的國家中能夠通過三級考試並且每場考試都是第一並且走到巔峰的人是很榮耀,這種榮耀甚至於超過了拓土萬里地英雄,可是在下卻並不稀罕的,相比之下我更欣賞貴國地俾斯麥王爵——哦,請不要誤會,對於他與貴國皇帝之間所發生不快我只能表示遺憾。但是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

    亨利親王搖搖頭說道:「這沒有什麼,我並不介意。俾斯麥王爵是德國統一的功臣,這是誰也無法抹殺的,即便王兄並不喜歡他……」

    譚延聽後頗為意外的看看亨利親王,在前生記憶中地歷史課本上,譚延是沒有有關威廉二世皇帝與俾斯麥交惡地記載的。而俾斯麥這個在百年後依然大名鼎鼎地德國締造者在譚延的認知中理應受到所有德國人的尊重。不過當李鴻章訪問德國會見俾斯麥的時候。譚延那簡陋的情報來源告訴他俾斯麥和德皇之間可以用「水火不容」來形容,這徹底顛覆了他又一個固定認知。從而在短時間內蒐羅到俾斯麥在這個時代所有的資料,最為強悍的便是傅彩雲居然給他提供了很多隱秘的資料,畢竟傅彩雲曾經在德國的上流***裡面混跡多時,可以說在國內對德國的瞭解很少有人能夠比得過她。

    亨利親王對俾斯麥的態度使譚延認識到這個親王與他的哥哥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至少不會因為政見的不同而詆毀俾斯麥,這大大增加了他對亨利親王的好感。畢竟記憶中的教科書對俾斯麥的稱讚可以說是極高的,而譚延在得到這個時代俾斯麥的第一手資料後也認為他的功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不遜於維多利亞女王之於英國,畢竟他結束了德國的分裂,作為一個後起之秀打敗了法國使德國在很短的時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相對於我國傳統的儒家思想,我本人更喜歡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儘管我翻譯過馬漢先生的諸多海軍著作,不過更應該看到我國與貴國有很多相像的地方——我們差不多都是大陸性國家,而注重陸軍建設需要我更多的關注……」譚延微微笑道。

    亨利親王搖搖頭說道:「不!總理大臣閣下,應該說我國在海軍方面也絲毫不遜色於陸軍!不過我非常讚賞您的務實態度,這是否也是您派遣大量的陸軍軍事留學生前往我國學習的原因呢?!」

    「我一直深信貴國的陸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陸軍,這正是我派遣留學生前往貴國留學的根本之所在……不過我也要支出的是貴國在謀求海軍方面的發展顯然起步要遠遠落後於英、法、俄等國,儘管貴國在海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所側目,但相對於貴國的陸軍而言,兩者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要知道重建一支海軍,只要國家工業足夠強大,只需要三年的時間,但是建立一支海軍的優良傳統卻需要三百年!」

    「呵呵,應該說總理大臣閣下的眼光非常敏銳,我非常欽佩您對海軍的認識……」「這也是我對俾斯麥王爵所欽佩的地方,因為他曾經主張貴國保持第二流的海上力量,這種主張與他的只要他是大臣就不會有殖民政策的現實緊密相連……」

    「我也非常尊重俾斯麥王爵的豐功偉績,但是對於他的某些政治主張我本人並不是非常贊同,他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但是他也會犯錯,所以王兄接受了他的辭呈……」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7-1 13:1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