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五章 被動應戰
第二天一早,風雲突變。
日軍戰機發了瘋似的傾巢而出,兩次報復性地密集轟炸密雲縣城,不想再次被防空部隊擊落了六架戰機,估計是對地面的防空炮火沒有辦法,又或者是有了新的目標,日機隨後不再出現,古北口一線的戰事戛然而止,此後連續五天,日軍對古北口一線沒有發動任何上規模的進攻,偶爾一兩架高飛的日軍偵察機出現在古北口空域,也是驚鴻一瞥來去匆匆,不敢多做停留。
與之相反,東線的喜峰口、羅文峪、界嶺口、冷口等方向戰事卻愈加緊張,宋哲元、商震、何柱國、萬福麟等部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傷亡人數直線上升。
重新回到北平湯山指揮部的安毅非常繁忙,根據陳立夫等人的建議,自覺有所虧欠的蔣委員長給了安毅又一個政治任務——盡量抽出時間,到各高校進行抗戰動員,所到之處萬人歡呼,欲走不能,安毅因此更為忙綠,聲望也越發高漲。而湯山指揮部裡,頂著前敵指揮部和第五軍團兩塊牌子的決策集體日夜分析戰局,尋找戰機。
安家軍從上到下,誰也不願意長期被動地進行防禦,但是全線友軍均處境艱難,而本部援軍尚未完全到達,安家軍將校們只能在緊盯全局之時,一面精心策劃,一面耐心等待。
三月二十四日,蔣委員長一行從保定來到北平,於城中總司令部召開各軍團將帥軍事會議之後,來到了湯山大營,對得到補充後休整完畢隨時等待召喚的顧長風四十四師將士進行檢閱,一時間將星閃爍記者如雲,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顧長風和他的第四十四師,再次成為了全國軍民關注的焦點。
跟隨在蔣委員長身後的各軍團將帥,看到裝備精良、士氣如虹的第四十四師再次恢復到滿編時的一萬三千官兵,還增加了一個擁有二十四輛軍卡、十二門一二榴彈炮的重炮營,羨慕之餘,只能暗自歎息。
檢閱完畢,心情複雜的各軍團將領紛紛離開湯山指揮部,返回各部前沿壓陣,蔣委員長一行以及中央軍團司令楊傑、副司令徐庭瑤等將領一起留在了湯山,緊接著召開中央軍各部軍事會議,正式落實上午在北平城裡舉行的擴大會議的精神,調整安毅第五軍團、楊傑第九軍團的作戰計劃和任務。
會議一開又是三個小時,用完簡單的晚餐,各師主官返回自己的崗位,蔣介石領著陳立夫、林蔚來到專門給他安排的辦公室,叫來安毅、趙瑞,一起閉門詳談。
十日來,蔣介石不斷激勵各部齊心協力奮勇抗擊日寇入侵的同時,非常巧妙地把再次向全國發表抗戰動員令的馮玉祥和他的抗日同盟軍損得一塌糊塗,蔣介石在保定為空戰英雄林飛和史蒂文斯、在喜峰口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宋哲元等二十九軍將領、古北口大捷的第十七軍將領舉行隆重的授勳儀式之後,接著在新聞發佈會上對三百餘中外記者自豪地說道:
「馮煥章將軍的抗日同盟軍再次通電,向全世界表明了他們抗戰到底決不妥協的決心,雖然到目前為止沒有向日軍發動任何形式的進攻,但是凌厲的政治攻勢以及同盟軍將士堅定的抗日立場,足以令輕鬆佔領多倫後的日軍不敢再前進一步……」
蔣介石的話很快被中外報紙大肆傳播渲染,親蔣的眾多報紙和一群名震全國的各界鴻儒名流,開始對馮玉祥進行日復一日的挖苦與諷刺,有人把「抗日同盟軍」稱之為「政治合唱團」,有人把馮玉祥說成是「發政治國難財的機會主義者」,更有甚者,把馮玉祥誹謗成「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污蔑馮玉祥和抗日同盟軍勾結「中東路事件以來亡我之心不死的赤色俄國,企圖在新沙俄的扶持下割據蒙古占而據之,變相傚法偽滿傀儡」,把抗日同盟軍污蔑為「一群自私自利毫無民族責任感的大小軍閥同盟」。鋪天蓋地的負面輿論,使得馮玉祥及其同盟軍的名聲嚴重受損,好不容易才樹立的聲望,迅速下跌。
沒等馮玉祥展開反擊,新任北平軍事委員會主席何應欽高調召開記者會,介紹完長城一線的局勢,接著公開表示:中央軍委真誠希望在內憂外患的緊急時刻,馮玉祥能夠放棄政治上的分歧,接受國民政府和中央軍委的物資援助,為國為民、率領麾下將士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冷漠觀望。
何應欽此言一出,猶如火上澆油,再次陷馮玉祥和抗日同盟軍於極為不利的境地,全國各界反應強烈,紛紛對馮玉祥和抗日同盟軍進行指責:連中央下撥的物資都不接受,你們到底想幹什麼?為什麼空喊了幾個月口號,卻沒見你們老老實實打上一仗?是不是真的成了新沙俄的傀儡?是不是借國難之機冷眼旁觀企圖割據稱雄?
輿論的力量無比強大,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誤會與指責,數月來枕戈待旦的馮玉祥和同盟軍將士怒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三個月來,幾乎每隔兩天就會向全國發表抗戰感想的馮玉祥心中無比痛恨,卻因安毅和他麾下軍隊的傑出表現,還有十七軍在古北口一線取得的大捷,無法像以前那樣對蔣介石的領導能力和各項政策進行針鋒相對的反擊。
在目前全國高漲的抗戰呼聲中,蔣介石不顧危險親臨華北前線「指揮」,各軍團在連續的潰敗後終於站穩了腳跟,進而取得古北口、喜峰口等一個個殲敵數千的大捷,成績喜人。其中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第十七軍在古北口反擊戰中俘虜的六百餘名日軍,已經押解到廊坊大營公開亮相,中外記者、國際紅十字會甚至日本外交部門都已經前往廊坊參觀核實,有關戰俘的大批報道和照片鋪天蓋地,激起全國軍民巨大的自豪感和榮譽感,蔣介石的聲望也隨之迅速飆升。
這個時候,馮玉祥和他的抗日同盟軍將領要是再像原來那樣不斷抨擊蔣介石的話,不但達不到任何的目的,反而有遭到全國各界和主流媒體猛烈攻擊的可能——在全面抗戰的關鍵時期,嘴上說得再漂亮也沒有用,人民需要看到的是真實的行動,需要看到一個個不管勝敗都能激勵人心的戰鬥。本來還想等待做好完全的、充分的準備再對日發動攻擊的抗日同盟軍,在無比被動的輿論下,終於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多倫戰役」。
可以說,在這一次政治交鋒中,蔣介石又一次完勝當年的結義大哥馮玉祥,而且勝得相當徹底和漂亮。因此,剛剛檢閱完顧長風四十四師的蔣介石,一見到安毅和趙瑞進來敬禮,本來就非常愉悅的心裡,又多了一份滿意。
「你們都坐下吧……安毅,多倫那邊打了一天一夜了,現在戰況進行得怎麼樣了?」蔣介石和藹地問道。
安毅與趙瑞恭敬坐下,聽到蔣介石發問相視一笑。
趙瑞下巴微抬,示意安毅回答,安毅點了點頭,低聲匯報:「打得非常激烈,因消極避戰而被軍委收回中央軍四十師番號的孫殿英這回表現得很不賴,吉鴻昌一個師主攻多倫正面日軍,孫殿英部一萬八千官兵在左右兩翼死纏爛打,多倫日軍三個聯隊苦苦支撐,如果這個時候馮玉祥將軍再加把勁,果斷把手裡的預備師調上去,或許能在日軍北路援兵到來之前完全收復多倫,進而逼向日軍立足未穩的赤峰一線,最差的結果也是形成對峙。
「隨著戰線拉長,日軍兵力捉襟見肘,幾天內很難抽調出援兵,這樣戰事將朝著有利於同盟軍的方向發展……雖然同盟軍沒有號稱的十萬隻有六萬多點,但是目前北路日軍也只有三個旅團又一騎兵聯隊,總兵力加起來還不到四萬,以馮玉祥將軍縱橫華北多年的豐富指揮經驗以及西北軍舊部之悍勇,短時間內日軍佔不到什麼便宜。」
蔣介石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林蔚笑著問道:「安將軍、趙將軍,你們認為同盟軍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放手一搏?」
安毅苦笑一下,搖了搖頭沒有回答,趙瑞看到大家都關切地望向自己,只好硬著頭皮說出與安毅分析後達成的共識:
「對此屬下不太樂觀——雖然抗日同盟軍成立多日,但至今為止,我們依然弄不清楚馮玉祥將軍的同盟軍的真實裝備水平、戰鬥力、指揮系統等等情況,因此很難做出結論。如果是由我們第五軍團來主導這場大戰,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甚至可以抓住日軍無法在兩日內調來援軍的有利時機,竭盡全力狠狠打上一仗,殲滅日軍有生力量的同時,還可以把戰火燃燒到赤峰一線,這樣不但能重新獲得多倫以東地區的戰略要地,還能振奮士氣,鼓舞民心。我們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我們完全消耗得起,日軍恐怕就受不了,等他的援軍一到,那又是另一種狀態,另一種打法了。」
「說得好!很好!」
蔣介石欣賞地看著趙瑞:「趙瑞,自從跟在安毅身邊後,你變得成熟了,而且成熟得很快,我心甚慰、我心甚慰啊!」
「感謝校長栽培!」趙瑞連忙站起立正。
蔣介石微微一笑,擺擺手道:「別太拘束,坐下吧……安毅,聽說昨天上午,彭振國部被日軍第七獨立混成旅團和一個騎兵大隊合擊,慘敗之後放棄隆化,率領殘部北上,投奔馮煥章的抗日同盟軍了?」
安毅有些難過地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不過這事兒怨不得彭振國將軍,他手裡只有一個旅的兵力,讓他堅守三面對敵的隆化,根本就不現實。前日下午,學生接到情報後,曾致電彭振國將軍,建議他立即放棄隆化,率部西退,並以前敵總指揮的名義擔保他不會因此而受處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採納。
「今天中午,學生和趙師兄接到整件事的完整報告才知道,由於此前彭振國將軍慷慨協助顧長風、楊九霄兩位將軍突圍,學生感激之下送給了他一個主力團的裝備,其中還包括除了鋼盔之外的新式服裝和鞋帽。估計也許正是因為裝備大增底氣變足的原因,彭振國將軍想打一場漂亮仗振奮軍心,然後再從容撤退。
「誰知道日軍看到彭振國將軍的那個團,誤以為是我中央軍嫡系主力,於是第七獨立混成旅團一個聯隊從正面猛攻,騎兵大隊繞行十七公里,從背後突然殺出,遭受合圍的彭振國將軍部迅即全線潰敗。
「日軍對逃散的兩翼官兵不聞不顧,集中所有兵力將彭振國將軍那個身穿迷彩服、裝備精良的主力團團團圍住,發了瘋似的展開隊形衝殺,十幾分鐘就全殲了該團,彭振國將軍僥倖逃出生天,驚魂未定之下率領千餘殘部匆匆北上了。」
眾人驚得面面相覷,沒想到其中竟然還有這等典故。林蔚忍不住笑出聲來,眾人細細品味,也隨之笑成一片。
蔣介石捂嘴笑完,詢問安毅:「你們怎麼這麼清楚整個過程的?」
安毅笑著回答:「因為彭振國將軍麾下的一個連在部隊潰散後,主動跑來投奔我們了,這個連的連長在協助虎頭他們突圍時,與我部幾個尉官並肩戰鬥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眾人恍然大悟頻頻點頭,蔣介石微微一笑,再次問道:「夏儉的三十九師在廊坊還好吧?還有,這段時間你們第五軍團各師招到多少兵員?」
安毅如實回答:「三十九師一周前進駐廊坊大營後,立即展開備戰,現在各項工作基本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即可開往戰場。招兵工作非常順利,報名的有三萬八千餘青年,體檢過後留下一萬三千人,已經分進各師,展開訓練。另有潰散的六千餘東北軍官兵投奔了在遼西打出威風和氣勢的楊九霄將軍,他麾下的四十師很快滿員了,由於招的都是老兵,只需再有一個月的政治教育和內部調整,就能開上戰場。」
「什麼?你竟然招到這麼多人?」
林蔚驚歎起來,蔣介石也深感意外,看了一下樂呵呵的安毅和趙瑞,禁不住歎息道:「別的友軍跟我訴苦,招兵一個月還不到五千人,你們不到十天就有四萬餘人應招,而且能挑肥揀瘦從容選擇,對比之下令人感慨!只有你的安家軍,才有這樣的號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