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迷彩君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要離刺荊軻】 我要做皇帝 《連載中》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1
發表於 2016-9-28 19:53:36 |只看該作者
第九十九節 水軍

“北闕可真是美麗!”趙胡坐在劉德的馬車里,打量著馬車之外的景象。請百度搜眼;快,即可找到本書最新最全的章節無疑,車外的繁華,讓他的眼睛都有些花了。
盡管已不是第一次來到北闕,但是,每次來到這里,趙胡都很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寬大的街道甚至足夠能讓八輛馬車并行通過,干凈而整潔的街道上看不到一點雜物,道路兩旁栽種著許多的花草樹木,兩側的屋舍奢華中有著雅致。

與北闕相比,這世間的其他一切任何城市與地方,簡直丑陋的像是野人的村落。

劉德聽了,只是笑笑,北闕附近的閭里,生活和居住的是漢室最有權勢的家族,食邑不到三千戶的徹侯甚至都沒資格在此占據一寸之地。

簡而言之,北闕在漢室的地位,就相當于后世天朝的廣場,米帝的曼哈頓市區,這種地方,要是還不漂亮,那就只能說明漢室的國勢已經衰落得連個門臉工程都維護不好了。

“殿下!”忽然,一位騎士騎著馬,從前方來到劉德的馬車之前,攔下馬車,稟報道:“殿下,小人受劇先生之名前來稟報……”

“卿且稍帶,我去去就回……”劉德對趙胡笑了一聲,然后走下馬車。

在下車的瞬間,劉德的臉色就有些不太好了。這騎士,劉德記得,是跟隨劇孟來長安的十三太保之一,名叫張旭。

“跟我來……”劉德對那騎士招招手,帶著他走到街道旁邊的一顆柳樹之下,問道:“說吧,現了什么?”

劉德既然敢在長安公車署讓田叔開講,自然也不會白癡到認為沒有人會去搗亂。

劉德向來就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他的兄弟們、便宜老爹后、宮的妃嬪們。

在皇位面前,在未來的榮華富貴面前,劉德覺得,只要有點野心的,估計都會跳出來跟他作對了。

因此,劉德早就預備了多套方案,來應對可能生的事情。

劇孟受命負責其中一套預備方案,也是最重要的一套預備方案——潛伏。

早在七天前,劇孟的五個手下,就已經悄然化妝,潛伏到了長安的各個學派的士子之中,打聽消息,記錄和反饋各學派士子對考舉的態度,最重要的是:找出可能的搗亂者。

劉德很清楚,如今在長安的數千士子,既是他底定大勢,騰飛而起的底蘊,也能一腳將他踢進萬丈深淵!

旁的不說,倘若有人收買一批水軍,在這些士子中間拼命的黑他,編織他的黑材料,三人成虎,劉德名聲就要臭大街。

更進一步,散播謠言,跳動士子們的情緒,釀成一場風波,甚至慫恿一批人扣闕,那劉德就真的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就是后世的大天朝,即使是九大長老級別的,倘若遇到一場針對其的,那也是必須鞠躬下臺!

作為一個穿越者,劉德太清楚這些水軍的招數了!

所以一開始,劉德就分別對劇孟、張湯、汲黯布置了不同的任務。

來應對可能生的特殊情況。

而劇孟的人居然不顧暴露的風險和劉德沒有生最可怕的事情,不得私自與他接觸的命令,前來直接找到劉德匯報,這說明,真有什么人要對他下黑腳了。

因此,劉德的心情一下子就變得很糟糕了。

“殿下,小人等潛伏在士子之中,今日早上,隨著士子們一起來到公車署之外,現有些人心懷鬼胎,甚至有人在串聯和慫恿關東的士子,因此,小人不得不來向殿下說明這情況!”張旭稟告道。

“知道了……”劉德雖然心里很惱火,也有些急,但臉上卻依然必須保持著云淡風輕的表情,他問道:“你們記下那些人的樣貌跟姓名了嗎?”

對付水軍,劉德實在是太有經驗了,后世互聯網上一大堆拿錢帖的貨色。

甚至有官媒自己就是水軍。

對付水軍,抓起來永遠是最有效也最簡單的辦法!

“回殿下,露頭的那些人小人等已經基本記住了!”張旭點點頭邀功道:“只等殿下您的一聲令下,小人等就能通知南軍抓人了!”

“南軍?竟然有禁軍在場!”劉德驚訝了一聲,現場居然有禁軍在,這倒是省卻了他掏出便宜老爹給他的天子節調動禁軍的手續了。

只是,那批南軍能靠得住嗎?

要抓人,尤其是在這么多士子里抓人,顯然事先有過商量跟計劃跟臨場應變是兩碼事。

事前商量過,安排了步驟之后,抓人就不會驚動太多人,而臨場應變,卻可能會讓所有人都知道。

能不能悄悄的把水軍們抓起來,這直接關系到了今天講學的成功,甚至是之后考舉的成敗。

“先別急著抓人!”劉德考慮了一下,吩咐道:“不要打草驚蛇了……”

劉德從懷中掏出便宜老爹給他的天子節跟虎符,交到張旭手里,吩咐道:“你去將南軍在公車署附近的最高長官叫來,我有事吩咐!”

張旭見了天子節跟虎符,立即就鄭重的跪下來,接受虎符跟天子節:“小人謹受命,節在人在,節亡人亡!”

當此之時,在大多數人眼中,天子節的地位無比神圣,代表著漢家天子的神圣。

將天子節與虎符交托于張旭之手后,劉德就轉身,回到馬車上,裝作什么事情都沒生一般,對趙胡笑呵呵的道:“卿且先稍等一會,我還有些雜事需要處理一下!”

“殿下請隨意……”趙胡雖然不知道生了什么,但他也多少猜到了一些,知道可能生了大事,因此十分知趣的道:“小臣在此看看風景也不錯!”

劉德于是吩咐王道,駕著馬車來渭河邊的一處河灘邊,讓趙胡好好的欣賞欣賞這北闕的風景,同時等待著南軍的將領前來。

“有人想跟我玩陰的啊……”劉德看著清澈的渭河水,在心里嘆了一口氣:“幸虧我早有準備,否則就要不知道怎么死了……”

其實劉德心里也清楚,倘若他不搞這個考舉,那么就不會給人留下一個這么大的可以攻擊他的漏洞了。

但穿越了一次,又重生了一次,倘若不能作出些成績、改變的話,那怎么對得住這寶貴的第三世?

“今生……我必君臨天下!”劉德握著拳頭在心里道:“擋我者死!”

不管是那個在后面搞鬼,劉德誓,只要揪出來,就往死里踩。

不殺幾個人,不用幾個人頭做墊腳石,怎么震懾住那群蠢蠢欲動的兄弟?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2
發表於 2016-9-28 19:55:02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節 網




在河邊等了大概一刻鐘,張旭就帶著一位身穿南軍制服的校尉回來了。
“末將王啟年拜見殿下!”那南軍校尉一見到劉德,立即就拜下來叩首道:“未知殿下喚末將前來有何吩咐?”

他將胸膛高高挺起,盡量讓自己顯得特別有氣勢,特別有信心,特別有魄力。

這王啟年在張旭出示了天子節跟虎符后,簡直就被嚇尿了!

就是尋常之時,一位皇子想要召見他這種南軍里的小羅嘍,一句話,一個宦官,他就得屁顛屁顛的滾過去。

但,劉德竟然動用了虎符跟天子節這種大殺器傳召,讓王啟年立即就知道有重大的事情即將發生了。

按照漢律,虎符可以調動所有的軍隊聽從命令,而天子節更是象征著天子的神圣地位,這兩者加在一起,所產生的化學作用,甚至能讓如今的中尉周亞夫也俯首聽命!

這即是危機,也是機遇!

王啟年深深的明白,這趟差事他要干好了,升官進爵,根本不在話下!

劉德聽了王啟年的名字,也忍不住笑了一聲:“將軍好名字!”

他有些忍不住想起了后世他混跡過的一個論壇,王啟年,這不是跟林深河、趙慢熊一樣的萬年龍套嗎?

費了好大力氣,劉德才忍住沒問這王啟年認不認識一個叫林深河或者趙慢熊一樣的家伙。

劉德揮了揮手,讓王道領著趙胡走到遠處的一顆柳樹下去。

他才轉過身來,對王啟年道:“傳召將軍前來,確實有事勞煩……”

“請殿下下令!”王啟年立即就拍著胸膛表決心:“末將就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辭!”

“善!”劉德撫掌贊了一聲,這種時候,王啟年的表態很重要,這說明這個南軍的校尉已經宣布站到他這邊了。

軍隊的高層,劉德現在沒辦法插手,也不可能插手。

但是,像這種校尉級別的軍官,劉德覺得他籠絡幾個還是沒問題的。

像當年高皇帝劉邦的太子劉盈那種平庸之人,手底下都有著幾個將軍,幾十個校尉效忠。

雖然時移勢遷,現在不比開國之初,皇子直接插手軍隊的事情越來越變得犯忌諱了,然而,籠絡個把沒多少兵力的校尉,也不會讓便宜老爹心里不舒服。

畢竟,這漢家的江山,是馬上得來的,這漢家歷代的天子,都是見過陣戰,上過戰場的。

就連號稱以文治國,不動刀兵的太宗孝文皇帝,也曾御駕親征,平定過濟北王的叛亂,更曾親披銳甲,統御三軍,準備對匈奴開戰。

劉德的便宜老爹自己做太子時,也籠絡過一批將軍。

毫不夸張的說,漢家的儲君,不知兵,是個大忌諱。

特別是在如今的形勢下,北方匈奴虎視眈眈,東方諸侯懷有異心,手里沒兵,更沒接觸過軍隊的儲君,是不會讓人放心的。

劉德前世被封為河間王的封王詔書之中就有一句‘士不教不得征,王其戒之’。

連封王的兒子都被強調和告誡要知兵,懂的軍事,儲君的要求就更高了。

前世劉榮的宜春苑之中,便宜老爹就特地塞了三百名邊軍,希望劉榮跟那些從長城退下來的老兵有所交流,后來劉徹的羽林衛的前身,就是其的太子衛隊。

“將軍現在能調動多少人?”劉德問道。

“末將麾下有三隊滿員衛士,人人皆愿為殿下效死!”王啟年稟報道。

劉德點了點頭,前世做了十七年河間王,對于漢家軍隊的編制,劉德一點都不陌生。

基本上,漢室的軍隊不管是南軍還是北軍,仰或者邊軍、郡兵,都是按照部-曲-屯-隊-什-伍來編組的。

像是南軍這種宮門禁軍,編制相對北軍和其他軍隊,規模會小一些。

像這王啟年的校尉官銜,在郡兵里,就是一部的最高長官,轄下有著一支完整的能征戰的軍隊,但在南軍里,校尉卻只是個小嘍啰了,別說是部,就是曲也掌握不了,最多一屯兵。

但,這一屯兵的編制卻又比郡兵的屯大,基本上,一屯兵能有滿員的三到四隊衛兵,差不多是三百多到四百人之間。

而且這些都是精銳!

一旦發生戰爭,需要拉著南軍上陣,這一屯兵稍微擴張一下,就是一個滿編的曲甚至部。

這種禁軍的結構設計,保證了漢家天子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立即就能獲得一支龐大的有戰斗力的軍隊來為其征戰。

后來劉徹更是將這一設計發揚光大,他所編練的羽林衛、期門軍、虎賁、射聲等軍隊,都是平時少而精,最多一個也就七百人的規模,但是一旦開戰,以這些精銳做底子,再征召犯人、郡兵,立刻就擴充出一支數萬人的大軍,而且因為有一個骨干支撐,拉出去的戰斗力也很不錯。

漢家禁軍的這種設計,在劉德看來,已經跟后世的蘇聯的看不見的師制度相似了。

可惜的是,這種軍隊的設計隨著西漢的滅亡而消亡,導致之后兩千年,漢人王朝的禁軍成了花架子,廢物的代名詞。

因此,王啟年手下三隊滿員的衛兵,基本人人都是戰兵,都是職業的經過嚴格訓練和篩選的軍人,有著這三隊衛兵,足夠碾壓兩三千人的烏合之眾了。

“留下一隊人看守宮門,其他人都調到公車署,聽我命令行事!”劉德吩咐道:“記住,不可暴露行藏,最好讓一隊士兵警戒,另一隊人馬喬裝便衣打扮……”

“諾!”王啟年聰明的沒問為什么,立即就領命而去。

等王啟年走了,劉德又對張旭吩咐道:“去,持我令符,拜會廷尉張歐張公,請他調動廷尉的差役秘密到公車署附近待命……”

“諾!”張旭點頭稱是,拿了劉德令符就朝廷尉衙門而去。

劉德又將王道叫過來吩咐:“你去稟報父皇,就說有亂臣賊子意欲興風作浪,我懷疑有關東諸侯的細作混跡其中,請父皇示下!”這就是明擺著的要栽贓了,只要把那些水軍抓起來,嚴刑之下,劉德就不信得不到他需要的口供。

廷尉張歐是個老好人,嚴刑逼供這種事情,他是做不來的……

嗯,這種事情交給張湯去辦,劉德就很放心了!

于是,劉德又命一個宦官,立即去招張湯過來。

但是,這樣還差一篇有攻擊性和侵略性的一封奏疏。

于是劉德又派一個宦官去傳召汲黯。

這一條條的命令發布下去,一張劉德編織起來的大網就悄然張開,只等著那個在暗中搗亂的家伙跳出來,落入網里,劉德保證,肯定打死他!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3
發表於 2016-9-29 12:12:41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一節 挑撥

時至隅中,原本的寬敞的公車署官邸,此時已經是擁擠不堪。

來自各地,操著不同口音的一兩千名士子,將這個官邸內外圍的水泄不通。

因為還沒看到今日開講的主角田叔,也沒見到皇室來人。

因此,士子們現在是放的很開的,三三兩兩的以籍貫、學派甚至是出身為基礎,各自聚攏在一起談論跟探討著今日的講學。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人群稍微密集的地方,就開始出現了一兩個不河蟹的聲音。

“諸君……”林景費勁了心思,終于湊到了一個主要以關東商人子弟為基礎的人群之中后,找了個機會得到了發言權,他將這些士子們都召集過來,用著很沉痛的語調問道:“這次考舉鄙人覺得,不過是權貴的盛宴而已……諸君請看,那邊的公侯子弟,一個個都是歡笑顏開,顯然,這次別說是我等商賈子弟了……就是長安本地的名望之家的子弟,也多半沒什么戲!”

他這話一出,頓時就在這些商人的子弟之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漢家天子重農抑商,視商人為低賤的群體。

文化界、思想界,從來不分派系、學派,對商人一片喊打喊殺。

諸子百家之中,就沒有一個學派是對商人這個群體由好感的!

這幾百年洗腦下來,不單單是天下人都覺得商人是個低賤的群體,就是他們這些商賈子弟,讀書明理之后,也難免有了自卑的心理,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商賈出身。

所以,這次考舉的消息傳出去后,在長安的士子群體中人數最多的就是關東和關中商賈的弟子。

同時,這個群體也是對考舉最熱衷和最熱情的。

因為他們很清楚,倘若沒有這個考舉,那么他們想做官,基本沒可能!

但是來了長安后,他們卻發現,現實跟他們大多數人的設想不一樣。

這次的考舉總共就十來個名額,可在長安的士子加起來,卻有數千人。

數千人競爭十來個名額,等于數百人里才會出現一個幸運兒,而且他們的競爭對手甚至還包括了漢室的開國功臣之后、三輔的望族子弟。

大部分人一看到這個情況,自己心里就已經畏縮了起來,甚至有人都打算放棄了,只將這次長安之行當成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旅游。

如今,林景這一番話,算是將大部分商人子弟原本藏在心里的真心話給說了出來,立時就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一時間,商人弟子們紛紛議論了起來。

“是啊,是啊,我早知道了,這次考舉跟我們沒關系……”有人立刻就跳出來附和。

“我們怎么爭得過那些徹侯家的公子?勛貴家的子侄?”馬上又有人火上澆油:“我看啊,這次考舉的名額,恐怕早就給那些貴族勛臣瓜分的一干二凈了!所謂的考舉,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這漢家是將我等士子當猴耍呢!”

“噤聲!噤聲!這等話若被人聽了去,小心惹上麻煩……”有人‘好心’在旁邊提醒著。

“怕什么!”那人大義凜然的駁斥:“先帝之時,已經下詔廢除了‘誹謗’‘詛上’等罪名,如今的漢律條文里,根本就沒有因言治罪的條例,你我在鄉間之時,不也見到過嗎?一般的農夫干活干的不痛快了,受到委屈了,張口埋怨兩句天子,旁邊就算是有官吏,不也沒人去抓嗎?”

林景聽著這些話,心里滿意的點了點頭,那些說這些話的人,自然是被他這兩日用金錢或者其他利益收買到的人。

這些話,也是經過他跟他的主上商議過,特別安排的。

通過這些人的嘴巴,現在,大部分的商人子弟,應該都知道了漢律已經沒有了‘誹謗’‘詛上’‘非議’等罪名了,這樣,就可以跳動這些人的情緒,讓他們不再有顧忌。

當然,林景不是法家出身,也沒研究過漢律,不大清楚漢律之中是否是真的不會因言治罪,但先帝時期下詔廢除誹謗、妖言、詛上等罪那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

林景也正是因為知道這個事情,才會像現在這樣的肆無忌憚,甚至無所畏懼。

在他想來,就算是事情發了,有人要治他的罪,但是,拿什么律法來治罪呢?

如今的廷尉可是張歐!

這位張廷尉可是天下有名的錚錚鐵骨大臣,自任廷尉以來,多次封駁了天子不合理的詔書,堅持以漢律為基礎來治刑!

有這么一個廷尉在朝廷,林景覺得,事情鬧大了,他也可以全身而退。

想到這里,林景就再次道:“這位兄臺說的極為正確!如今的漢律,提倡的是暢所欲言,天下臣民,對于朝政盡可以議論,我等商賈子弟,雖然出身卑微,但也是讀書明理之人,憂心天下,議論朝政,本是我等的職責,有些人,做了一些事情,難道還怕人說嗎?依我之見,若等到考舉結果出來的時候,我等若是發現不公,就去扣闕,把官司打到圣天子面前,圣天子若是也不管,我們就去長陵!去霸陵!去哭靈!”

這等激進惹火的話一出,頓時就引起許多熱血青年熱血上頭,胸膛之中更是滂湃了起來。

是啊!

既然世道不公,我們為何要做懦夫呢?

我們這些商人的子弟,難道就是天生要被人欺負、乒、凌辱的嗎?

我們那點就不如那些豪門子弟、貴族子侄了?

不行!不行!

“我們要正義,我們要公道!”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頓時,無數的手臂舉了起來:“正義、公道!”

與此同時,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群體之中,只不過措辭稍稍改變了一些。

譬如在小地主階級出生的士子群體中,有人用的是‘名額早被貴族子弟圈占’這個借口來跳動士子們的情緒,而貴族的群體中,那些人就利用落魄貴族子弟對那些現在還保存著風光的貴族的妒忌之心。

總而言之,他們的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盡力讓士子們覺得考舉的名額已經被其他人瓜分了,他們被人戲弄了,所以,一定要報復,要讓那些戲耍他們的人付出代價。

甚至有人都喊出了‘九世之仇尤可復,何況當年之怨?’這個口號。

立刻,就讓許多人的心里都開始認同了。

當今之世,托董仲舒、胡毋生不遺余力的宣傳的福,基本上,民間已經悄然流行起了大復仇理論,講究的就是復仇有禮,報仇有德,誰動我手指頭,我砍他全家!

漸漸的,公車署之中的氣氛開始詭異了起來。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4
發表於 2016-9-29 12:17:19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二節 抓捕

林景見到周圍人的情緒已經被他調動了起來,心里狂喜不已。

這種操縱他人情緒,使之變成自己傀儡,為自己的目標去流血流汗的感覺真是太爽了!

“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林景感覺,已經找到了自己未來的道路。

當他站起來,還想繼續鼓動的時候,忽然從兩側的人群之中,猛然撲出兩個壯實的大漢,一前一后就夾住了林景的四肢,將他像抓小雞一樣的揪住,然后按倒在地。

“你們干什么?”林景忽然遇到這種變故,立刻就大叫起來:“來人,救命啊!有人想要害我!……”話還沒說完,他的嘴里就被塞進了兩塊布團,只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事發突然,周圍人都沒反應過來,林景就已經被那兩個壯漢五花大綁了起來,嘴里更是被塞進了布團,不能說話。

“諸位勿驚……”一個年輕的官員擠開人群,走到場中道:“我乃是長安柳市市令張湯,有人狀告此人欠債不還,故此,特來拿其過堂聽案!”

張湯的眼睛掃了一眼在場的士子,一擺手,命令道:“帶走!”

立刻就有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走進人群中,架起那林景就走。

看到此情此景,一些本來還大著膽子準備質問一二的士子,立即就感到脖子一涼,頓時就什么話都敢說了。

在場的沒幾個傻瓜,看到這陣仗,這架勢,人人都心知肚明,什么被人狀告欠債不還?

分明就是一個幌子!

區區一個欠債不還的案子,需要動用軍隊,還是禁軍來抓人?

騙誰呢!

可在刀劍之下,強權之中,誰又敢質疑?

再聰明一點的人,想象力豐富一點的人,更是從之前這林景的語氣和話語里揣測了起來。

這么一揣測,許多人看林景的眼神都有了變化。

事實上,讀過書的人,想的東西就特別多。而且,沒幾個是真正的笨蛋,他們看到此情此景,哪里還不明白,方才他們差點就被林景蠱惑著要被卷入一場驚天的風暴之中。

想著剛剛林景鼓動的話語中所隱藏的殺機,許多人立刻就是冷汗直流。

他們……這些高高在上……向來自詡是天之驕子的讀書人,就在剛剛竟然被人當狗一樣的在耍!

這怎么能忍?

當今之世,大復仇思想十分流行,在讀書人中更是蔚然成風。

因此,立即就有一個關東豪商家的弟子跳出來,對張湯道:“張市令,我也要上告,此人的父親和兄長欠著我家三十萬錢的債務,已經兩年多了,至今未還,請張市令幫我催討一二!”

張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本官必會秉公執法!”

本來不過是隨意找個罪名抓人而已,現在能有一個苦主站出來指證,那自然更好,因此也不管那人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先答應下來再說,反正,左右今天抓的這些人,沒一個能活下來!

“帶走!”張湯揮揮手,命令著士兵。

這時候,原本只在一個圈子里相互討論的這些士子向周圍看去,他們這才發現,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這公車署已經被兩三百名全副武裝的禁軍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不時有人被五花大綁的拖出人群。

片刻的功夫之中,就有二三十人被那些如狼似虎的禁軍給抓了起來,整個過程干凈利落,顯然是早有計劃和準備,不是臨時起意的一次行動。

“朝廷里有人要倒大霉了!”有人看著這場景嘆道。

毫無疑問,今天在這公車署發生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天會持續發酵,肯定會有幾個倒霉蛋要為此負責,甚至就是為此倒下一位九卿,也沒什么不可能的。

但劉德卻沒有那些人那么樂觀了。

他站在重重保衛的禁軍之中,看著那些被拖出來的犯人。

劉德的臉上始終掛著厚厚的一層寒霜。

他本不想如此快的下手的,以他最開始的想法,他是想著要放長線釣大魚,等那個幕后主使者露出狐貍尾巴出來,再將之一網打盡,永絕后患。

但形勢的發展逼迫他不得不提前動手。

那些人都鼓動著士子們要去扣闕,去哭靈了。

這種言論都出來,若是再拖下去,真的發生一場學、潮,幾千個各個階層的讀書人喊著‘漢家養士五十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在長安城里大鬧一場,不管最后的結果是什么,他的太子夢起碼是終結了!

甚至搞不好,小命都要丟掉!

沒辦法,只能提前動手了!

只是這樣一來,躲在背后的那個家伙可能就能金蟬脫殼,逃過劉德打擊了。

只要一想到這里,劉德就很不爽!

“劇卿!”劉德轉過身子,對劇孟道:“去幫我在長安城里放個風,就說被抓的這些人,已經有人招供了,招出了幕后主使者的姓名……”

“諾!”劇孟點點頭,轉身就去吩咐手下,制造流言這種事情,他們游俠最是拿手了,特別是長安的三教九流都跟游俠有著說不清楚的聯系。

劉德現在能做的也就只有這個了,寄希望與幕后的那人被流言刺激,忍不住自己暴露出來吧……

除此之外,劉德真沒什么信心能揪出那個躲在背后的家伙。

畢竟,混政壇的沒幾個傻瓜,特別是這種針對皇室成員的陰謀,但凡腦子正常的,都不可能真的親自出面來布置這些,那些個被抓起來的士子,審都不用審,劉德就敢肯定,指使他們的最多不過是那人放出來的幾條狗,這事情一發生,劉德就敢肯定,那幾條狗現在已經是死狗了。

人都死了,自然死無對證。

此事之后,田叔的講學照常進行,經此一事,士子們頓時就變得非常的守規矩了,在田叔講學的過程中,甚至沒有一個人敢私自議論、出聲,一個個都像是好孩子一般乖巧。

但許多人的心思,卻已都不在講學之上。

因而,剛一宣布講學結束,這些人就立即四散而去。

這一日的長安,氣氛十分的詭異。

到了晚上,各種各樣的流言瞬間就充斥于長安各個階層的群體之中。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5
發表於 2016-9-29 12:19:10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三節 張湯的明悟

昏暗的油燈忽明忽暗的閃爍著,空氣中彌漫著潮濕腐爛發霉的味道。

林景掙扎著爬起來,看了看身下鋪著的稻草秸稈。

他嘆了口氣:“時運不濟啊……”

但卻并不怎么害怕,也沒什么恐懼之心。

這里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廷尉大牢了!

“廷尉張歐張公應該不會坐視不理!”他的心里想著,作為一個商人家庭出身的讀書人,他很少接觸高層,所知的信息大都是從旁人的議論和市井的傳言中得來的。

在他的印象里,當朝廷尉張歐簡直就是良心這兩個字的最佳注解。

自上任以來,從來都是堅持輕刑薄罪的原則,但凡有案子上報到他的面前,能不判刑的,一定不判刑,倘若真的要依法從事,那他也會流著眼淚為犯人求情,張歐做了一年多廷尉了,但親自下令處死的犯人不過十幾人。

因此,林景一點都不為自己的將來擔心。

“先帝都已廢除了一切因言入罪的律法了……一定沒事的!”林景想著這個,心里就有了信心和底氣:“我肯定可以平安無事!”

與此同時,此時的廷尉官邸之中,燈火通明。

現任漢室的廷尉張歐看著自己案前的公文。

“這位殿下的膽子真是大啊……”看著公文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和罪名,張歐感覺有些頭疼。一次抓這么多有文化的人,漢家自立國以來,這樣的事情都是極少的。

這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這公文上羅列的全部罪名統統是假的,全部是用來掩人耳目的,真正的罪名,其實是……

“那位殿下也不敢明說啊……”張歐嘆了口氣。

國朝立國以來向來優待士人,但凡讀書人犯法,向來都是按律降低一等處置的。

譬如先帝之時,濟北王謀反,先帝平定濟北王叛亂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赦免為濟北王出謀劃策的文士和官吏。

“本官今日身體不適,不能視事,此事就交給殿下派來的那位市令處理好了……”想了一會,張歐對一直跟在他旁邊的一位屬官吩咐道:“明日就是我廷尉衙門的休沐之日,從明日起,爾等屬官統統休沐三日,明白嗎?”

漢家天子優待官吏,自高皇帝開始就一改前代的苛政,對官吏階級可謂是照顧的十分周到,普通吏員每工作五天就準予一天的假期,稱為休沐,除此之外,還有形形色色的各種假期。

譬如干的好了,上司就會給與告,合法合理的享受帶薪休假。

生病了,還有賜告。

父母去世了,有喪假。

另外各級主官還享有靈活機動的給予下屬各種短期假期的權力。

而張歐現在決定動用的就是他的特殊權力,給廷尉衙門的中高級官吏放假。

張歐是個老好人不假,但他能爬到廷尉的位子上,還做的很穩,那就不是老好人能解釋的清楚的了。

實際上,朝廷里就有人說過,九卿之中無好人。

像這個事情,張歐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個燙手的山芋,一個不好就可能傷了自己。

這種宮廷內部的事情,就交給宮廷內部自己去解決好了。

張歐覺得犯不著搭上自己。

那屬官聽了張歐的吩咐,也是如釋重負的點頭道:“諾!下官會通知所有同僚……”

這件事情的忽然發生,也讓他們這些廷尉的官僚很苦惱啊。

真是被趕鴨子上架去處理這個案子,那么不管怎么處置,都會得罪人。

還是張廷尉好,索性給廷尉衙門放假,你們這些皇親國戚愛怎么鬧怎么鬧吧……

于是,張湯的手里很快就拿到了廷尉衙門開具的公文,授命他全權處置,同時,廷尉衙門的人還告訴他,從明日起,廷尉衙門所以屬官與各司曹的長官統統休沐,三日后才會正常辦公。

廷尉衙門上上下下在此事上的高效,讓張湯都有些吃驚。

事實上,作為官場中人,張湯當然沒有天真到以為市井中的傳言就真的可信。

特別是做了劉德殿下手下的市令,大小也是個官員了,因此接觸和了解的東西也多了,那些曾經籠罩在一些人身上的光環也隨之剝落。

當掀開那曾神圣的光環后,張湯發現……

原來xx是這樣的貨色啊!

然后他就恍然大悟,民間奉如神明的一些所謂的名臣,其實也就是個普通人,一樣的會小雞肚腸,一樣的會耍小手段,一樣的貪慕虛榮,甚至有些人還不如普通人……

此時的張湯已經有所明悟了。

在他看來,所謂的名臣,一靠宣傳,二靠成績,三靠背景。

譬如現在的廷尉張歐,他憑什么能做廷尉,難道真的是因為能力或者道德?

靠的還不是當年在當今天子潛邸之時,給當今天子做參謀,當舍人,鞍前馬后奔波十幾年……

沒有這個背景,張歐根本坐不穩廷尉的位子!

更別說能在民間有那么大的名聲了!

因此,張湯現在確信無疑,他所學的理論完全沒錯,要當官,施展自己的理念,就必須時刻緊跟上位者的腳步,上位者喜歡什么,就做什么。

這才是成功之道。

“此事,我必須得辦得漂漂亮亮!”張湯在心里想道:“讓旁人無話可說!”

自從劇孟跟汲黯加入之后,張湯心里就有了緊迫感了。

劇孟是關東有名的游俠,手底下據說有著成千上萬的小弟,就是在關中也有著一呼百應的能耐,這些天看著劇孟辦事,通常一個招呼就擺平了直市里許多桀驁不馴,不肯聽話的刺頭,一個眼神就讓一些官吏認為根本不可能解決的事情順利解決,充分展示了游俠們強大的辦事能力。

而汲黯出身名門,汲家十幾代人都是做官的,光是這個背景,就足夠讓張湯緊張了,更別說,汲黯的文學水平跟理論水平,都不是張湯這種野路子出身,靠著幾本殘卷勉強混了個文化人身份的張湯所能比擬的了。

“那該怎么處置這些人犯,撬開他們的嘴,揪出藏在幕后的那個人?”張湯開始陷入了思考之中,無疑,這是他辦這個案子需要解決的事情,不能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這事情就不算辦好!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6
發表於 2016-9-29 12:21:36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三節 政治

“有人招供了嗎?”劉德對前來匯報的張湯問道。

“回殿下,他們只承認對您有所非議,但堅決否認是受人指使……”張湯低著頭答道:“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堅持,先帝已經廢棄了誹謗、妖言、詛上等罪,因此他們無罪!”

“無罪?”劉德聽了忍不住笑了出來。

那些士子說的一點都沒錯,劉德的祖父確實明詔廢除了一切因言治罪的法律,甚至連詛咒皇帝這種在秦代要掉腦袋的罪名,都被廢棄了。

但是,他們若以為這能成為他們的護身符,那就大錯特錯了!

“真是太幼稚了!”劉德冷笑著。

古今中外,就算是最殘暴的統治者,在面對與其毫無關系的事情時,或許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溫情脈脈。

然而一旦觸及其利益,那么就算再怎么溫情脈脈的統治者也能瞬間化身成為這世上最殘暴的人。

即算是后世標榜自由燈塔,強調民煮的米帝,民眾可以罵總統,到白宮面前抗議,但是,一旦這些家伙竟然膽敢闖入華爾街,自由民煮的鐵拳馬上就教他們做人了。

更別說是在這西元前的封建社會了!

假如劉德記憶沒出錯的話,那么,現在站在他面前畢恭畢敬的匯報著的張湯,在將來可是發明了‘腹誹’這個罪名,將他的死敵顏異置于死地。

更何況,劉德記得非常清楚,他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的那道廢除一切因言入罪的詔書之中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犯罪之人,必須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

至于知識分子,你都識字了,懂禮了,竟然還敢挑戰政府的權威,侮辱皇室?

假如你不是準備造反的話,難道只是準備戲耍一下天子?

嗯,貌似戲耍天子是比造反更嚴重的罪行!

前者除了首犯之外,余者都有機會獲得赦免,但后者……滅三族!而且無赦免!

“給他們看了先帝的詔書了嗎?”劉德笑呵呵的問著,事到如今,劉德其實已經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畢竟這種抓捕士子的事情,不管怎么說,都是有些犯忌諱,更會踩到一些人的痛腳,假如是宋明時期,就算劉德如今是太子,恐怕也要被文武百官一齊噴個半死,所幸,這是漢室,朝廷的文武百官基本都是貴族出生,寒門比例不高。

大部分的朝臣、巨頭,對劉德抓捕士子的行動,都沒什么感覺。

用魯迅的話說是大臣們并不覺得劉德抓捕的士子‘姓趙’。

但,還是有幾個大臣覺得這些士子‘姓趙’,譬如大行王恢,就在今日進宮到了便宜老爹面前去告劉德的狀去了。

一兩個大臣的非議,劉德還是頂的住的。

但假如這事情拖久了,那么……

然而,劉德再焦急,也不能在張湯等人面前表現出來。

上位者,必須喜怒不形于色。

更何況,這種事情倘若連自己都急了,那么,張湯他們恐怕就難免會起別的心思了!

“回殿下,臣已經給他們看過了先帝的詔書……”張湯答道。

“如何?有幾個開口的?”劉德慢悠悠的問道。

文人士子的骨頭有多軟,劉德比誰都清楚。

一般來說,一百個知識分子里,有一個硬骨頭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剩下的九十九個,可以參考滿清入關后的東林黨群丑。

三木之下,刑罰之中,劉德不覺得他的運氣那么背,抓到的人統統是硬骨頭。

“回殿下,基本上都已經招供了……”張湯平淡的答道——這種刑訊審問的事情,張湯在五歲的時候就已經會了,因此,他并不覺得這有什么好邀功的,不過下一刻,他就有些興奮的答道:“基本可以確認,指使者應當來自宮廷,有位叫林景的士子招認說,指使他的人拿出過皇室的御用品……”

這可是大案要案了!

若是按照秦代的規矩,必定是要大索關中,窮盡一切手段來追查那個指使者的身份了。

只要挖出幕后的黑手,不客氣的說,他張湯就進入天子的視線,一如前代的晁錯在辦好了伏生之事后,順理成章的從太子舍人轉變成朝臣一般。

說到這里,張湯就忍不住激動,抬頭請示道:“殿下,臣已將所有犯人的供詞都帶來了,殿下您看是否轉奏陛下呢?”

在他看來,這些供詞到了天子案前,那么,法家的復興就指日可待了——如此大的大案要案,必然震驚天下!法家趁勢而起,取代黃老派在朝廷中占據主流也不是不可能!

但劉德聽了卻擺擺手,吩咐道:“供詞先交給我看一遍再說……”

張湯,終究還是太年輕了啊!

不懂政治!

劉德在心中感慨了一聲,這事情若是真像張湯以為的那么簡單就好了!

供詞是要拿去給便宜老爹看,但不是現在,甚至不能是白天眾目睽睽之下!

這個案子甚至也就只能到此為止!

原因很簡單,政治兩個字。

便宜老爹現在磨刀霍霍向諸侯,關東諸侯也沒幾個傻瓜,必然在相互串聯和造勢。

在這樣的局面下,倘若漢家爆出一個皇室內訌的丑聞,劉德甚至都不用去想,就知道吳楚兩國會怎么說了。

況且,便宜老爹今天也送來一個暗示的帛書。

帛書上只有短短的兩句話:膠西王卬宴吳王使高姚,姚曰:主興于奸,飾于邪臣,好小善,聽饞賊,擅變律法,壞祖制,侵奪諸侯之地,誅罰良善,天下苦之久矣。卬對曰:然。

劉德若不明白便宜老爹的意思,那真是三輩子都白活了。

因而,抓捕的士子,只能用抓捕他們的罪名或者其他罪名處置。

但是,那幕后之人卻不能這么輕易的放過,因此,劉德覺得還是要繼續查,查出來后再將證據通報給便宜老爹。

于是,劉德道:“卿找個人,把有人招供有皇室之人參與其中的事情放些風出去……”

昨天劇孟放了一個風,但等了一天,那個家伙都沉得住氣,沒有動作,這讓劉德有些無奈。

但張湯再放個風就不同了。

有鼻子有眼的事情,劉德覺得換了是自己,也會果斷的去滅口了!

只要那人一動手,肯定就會留下大量的馬腳,到時候,他就可以去死了!

劉德很清楚,在這個時代,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犯法,像是梁王劉武,前世的時候公然刺殺大臣,證據確鑿,但便宜老爹卻也奈何他不得,甚至連罪都不敢治。

在這個時代最可怕的事情是讓皇帝恨你!

一旦皇帝覺得你是個壞蛋,那你就算什么法都不犯,也是死路一條!

譬如說,前世的周亞夫、竇嬰兩人之死……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7
發表於 2016-9-29 12:27:53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四節 栽贓

華燈初上,夜幕徐徐降臨在未央宮之中。

如今的未央宮,比之以前,空蕩了許多,也冷清了許多。

因為,已經有至少一半的宮女、宦官已經先期前往甘泉宮,為天子即將駕臨甘泉避暑做準備。

兩天后,天子就將移駕甘泉宮,在未來的兩個月,甘泉宮將變成漢室的臨時政治中心,所有的公文與奏折都需要在長安-甘泉之間來回傳遞。

劉德帶著張湯呈遞上來的供詞,趁著夜色,悄悄的來到了清涼殿前,請求拜見便宜老爹。

沒多久,劉德的老熟人章德就笑嘻嘻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殿下請多加小心……”趁著沒人注意的空當,章德忽然壓低了聲音非常快速的對劉德道:“剛剛大行王恢與御史大夫陶青才來陛見天子,離去不久……”

劉德一聽,連忙低聲道謝:“多謝章公提醒,來日我必有厚報!”

這個消息來的很及時!

大行王恢?!

劉德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這個人三番兩次的跳出來,等于給劉德指明了到底是誰在背后搞鬼!

“王娡!”劉德在心里惡狠狠的道:“你給我等著!”

現在,沒有一個人知道當朝九卿大行王恢這個在九卿里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大臣竟然早就投靠了王娡姐妹,更跟田蚡兄弟稱兄道弟。

但劉德卻再清楚不過了。

前世之時,便宜老爹廢劉榮太子位的導火索就是這個王恢點燃的。

劉德記得很清楚,當時,這個基本上在朝堂里算是個吉祥物的大臣,忽然之間就變得熱心國事了,還很熱情體貼的上奏便宜老爹,說是現在太子已經立了兩年多了,自古以來母以子貴,太子的母親應該被封為皇后了!

呵呵……

早不提晚不提,這王恢偏偏在粟姬已經狠狠的得罪了便宜老爹的情況下忽然提及此事,擺的是什么居心,傻瓜都能猜到了!

果不其然,等到劉徹登基,王娡立即投桃報李,對這個王恢予以重用,就算是后來建元新政垮臺,幾乎所有主持建元新政的大臣都或被賜死或被罷斥,連竇嬰都被趕回老家,但王恢的位子卻屹立不倒。

這里面的貓膩,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

然而,此時,除了王娡姐妹和她們的兄弟外,劉德相信這世界上知道她們之間有這個聯系的人很少。

“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既然王家姐妹都赤膊上陣,不要節操了,劉德的節操也立即丟掉!

只是……

現在卻還不能動手!

等平了吳楚,大勢底定,自己做上太子之后,再讓王家姐妹知道什么叫做天理報應!

王恢拉著陶青趁著夜色,偷偷的進宮見便宜老爹,更讓劉德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前世他被陶青按在地上,一頂頂不孝的帽子不斷的戴上去,那背后未嘗沒有王家的影子!

“王恢跟陶青應該是一黨……”劉德在心里猜測著。

前世的時候,他不過是霧里看花,對于朝堂的變故和變化,也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就譬如前世劉德開始一直以為陶青是晁錯的馬仔。

但現在他卻覺得,陶青或許開始是晁錯的馬仔,但是,等到他當了御史大夫之后,那就未必了。

想想看,御史大夫這個官職僅次于丞相,號稱亞相,相當于后世的國務院總理,能爬到如此高位的人,豈會甘心做一個傀儡,給一個官職比他低的人驅使?

人都是有野心的!

最重要的是,人是會變的!

說不定,現在陶青就已經在暗地里準備反噬晁錯了。

因為,是個傻子都看得出來,晁錯這艘船要沉了……

劉德就記得再過幾個月甚至連晁錯的父親甚至都絕望的自殺了,自殺之前更遺書晁錯說:吾不忍見禍及吾身。

晁錯的父親,不過是鄉間的老財主,連這種人都看出來晁錯已經置身于危險之中,陶青豈會看不到?

“就讓晁錯來為我發揮一點余熱吧……”劉德心里想著。

王娡姐妹,現在就算是有真憑實據,也是扳不倒,也不可能被扳倒的。吳楚不平,皇室內訌的事情就不可能發生!也不能發生!

但這陶青、王恢卻不能放過了!

劉德很清楚,晁錯只要知道他的馬仔竟然打算背地里對他下黑腳,以晁錯的脾氣,不把這兩個家伙弄死,那他就不叫晁錯了!

這樣想著,劉德就走進了清涼殿中。

“兒臣劉德拜見父皇!”劉德對著坐在龍座上查閱奏疏的便宜老爹拜道:“惟愿父皇千秋萬歲……”

“起來吧……”上方傳來便宜老爹的聲音,只是,劉德聽著有些不對勁,好像便宜老爹對自己有意見?

但劉德并不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肯定是王恢跟陶青說了他許多的壞話。

他更清楚,自己的這個便宜老爹的耳根子有多軟!

像是袁盎晁錯兩人這兩年的斗爭中,基本上都遵循著誰先見到天子誰贏的規矩。

之前,晁錯就是搶先進宮跟便宜老爹說了一大堆袁盎的壞話才把袁盎趕出朝堂,然后,后來袁盎在竇嬰的引薦下,先進宮見了便宜老爹,所以,晁錯就被拉到市井腰斬了……

所以,劉德知道,王恢、陶青說他再多的壞話也沒用。

因為,劉德手里有猛料!

“啟稟父皇,兒臣前兩日曾派人來稟報父皇,有關東諸侯與長安貴族相互勾結,企圖禍亂關中,如今幸賴父皇之威名,高皇帝庇佑,兒臣已經查得,與長安貴族勾結的諸侯乃是淮南王劉安!”劉德跪下來一點也不知道羞恥的上奏到道。

劉德那位文青堂叔,算得上古今中外所有謀反者的反面教材了。

這位淮南王的一生,就是謀反不成功的一生。

明年的吳楚叛亂,他前腳準備起兵,后腳就被自己的丞相張釋之抓起來軟禁了……

這倒沒什么……

但關鍵是,他竟然賊心不死,日后二次叛亂,而且這次叛亂,居然依然是被自己的丞相給抓了起來……

都說圣斗士不會倒在同一招數之下兩次。

劉安卻兩次謀反,兩次都被自己的丞相抓了起來。

因而,劉德思前想后,這個勾結外戚,企圖禍亂長安的鍋,讓劉安背最是恰當!

至于證據?

到了明年,劉安起兵謀反未遂之后,還需要證據嗎?

而且,劉德之所以敢這么明確的指出劉安跟某人勾結了起來,是因為,劉德知道,便宜老爹這回應該很清楚,劉安在干什么!

事實上,作為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安家的三兄弟,從來都是漢家朝廷監控的重點對象,前世之時,劉德甚至聽說,劉安連一天二十四小時上了幾次廁所,在那個女人的宮里過夜都被人詳細的記錄了下來……

當然,那是他謀反未遂之后的待遇,現在還沒這么夸張,但,便宜老爹連膠西王劉卬會見吳王劉濞秘史,以及兩人的談話內容都能弄到,那么劉安密謀反叛的事情,他應是聽到風聲了。

而劉德利用的正是這一點。

淮南王劉安密謀反叛,便宜老爹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

把劉安跟某人聯系起來,那么,以便宜老爹的多疑,肯定會自己去腦補。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8
發表於 2016-9-29 12:30:49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五節 天子的決斷

“劉安?”天子劉啟的臉上閃過一絲殺機。

聽到劉安這個名字,他就有些相信劉德了。

當年,劉安的老爹淮南王厲王劉長餓死在囚車之中,一時間天下物議紛紛,民間更傳出了‘一尺布,尚可縫,兄弟兩人,不相容’的民謠,為了防止事態擴大,更為了臉面,當年先帝才采納了袁盎的意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分別封劉長的三個幼子為王。

老大劉安承襲了淮南王的名號與封國,老二劉勃當了衡山王,老三劉賜為廬江王。

對于這三兄弟,漢家朝廷從來都沒放松過管束。

可是,長久以來,劉安在淮南都很不安分,壽春(淮南國都城)中漢家朝廷安插的監督大臣,每每都有傳報劉安訓練士卒,加強戰備,積蓄糧草的報告。甚至還有人傳言說,劉安揚言要為父報仇……

但天子劉啟心里卻很清楚淮南王動不得!

如今的漢家天下,有兩個諸侯王,就算謀反被抓起來,也殺不得,最多只能軟禁。

劉安正是其中一個。

另一個城陽王劉喜。

劉安不能輕易動,是因為他老爹死的太慘,而劉喜不能動是因為他老爹對社稷有再造之功劉喜之父就是城陽景王劉章,在平定諸呂之時,曾發揮了關鍵作用,更親手手刃了呂產。

因而,晁錯雖然極力鼓吹削藩,但城陽王跟淮南王從來就不在他的削藩名單之上。

于是一直以來,所有淮南國傳來的消息和報告,全部被他壓了下去,甚至連丞相都不知道這些事情,淮南王劉安在世人眼中,現在還是個乖順謙恭的賢王。

劉德不扯吳楚,也沒說膠西、淄川等,直接指名道姓,說是劉安,這就讓天子劉啟在心里就相信了五成。

天子劉啟站起身來,方才陶青、王恢跟他說的話,此時全部被他拋之腦后了。

因為他很清楚,假如某個心懷叵測的諸侯王在長安有了內應,那會導致什么事情發生!

再堅固的堡壘,也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內奸,永遠都是任何統治者最痛恨的敵人!

這么一來,他就不由自主想了起來,去年跟前年,劉安都曾朝長安,而且都曾在長安逗留了不短的時間,特別是去年,劉安在長安逗留了兩個月之久,期間跟無數的貴族外戚見過面,大把大把的錢財撒了出去。

單單就是他這個天子心知肚明的就有四個宦官收受過劉安的賄賂……

當時他也沒往心里去,因為這是漢家的傳統了,就是他的胞弟劉武來長安,也照樣對宮廷宦官、外戚大臣出手非常大方。

但此刻,他卻不得不將這些事情跟劉德的話聯系在一起。

“真是好賊子啊……”劉啟心里殺氣騰騰:“竟然敢勾結藩臣,吃里扒外!”

對于劉安,天子并不惱火,因為現在背地里想著謀反的諸侯不止劉安一個,只要劉安不真的豎起反旗,他也懶得理會!

但勾連藩臣,圖謀不軌的臣子,那就是就算千刀萬剮,也是必須的了!

“是誰跟劉安勾連?”天子劉啟看著劉德難掩心里的怒火低沉著咆哮道:“劉德,你告訴朕,他的名字,朕保證,他活不到明天!”

“兒臣不敢說……”劉德弓著身子彎腰拜道。

他當然不敢真的就指名道姓說是田家兄弟了。

還需要等一等……

劉德在低頭的時候,也在心里祈禱著:“別讓我失望,快點動手啊,田蚡……殺伐果斷向來是你的特長啊……”

田蚡的手段,就算是敵人的劉德,在前世也是佩服的。

特別是田蚡陷害竇嬰,殺灌夫的那一套組合拳,簡直亮瞎了劉德的眼睛。

其下手之果決狠辣,就算是后世的政治家也不過如此了!

“朕讓你說!”天子劉啟此時卻只覺得自己的胸膛里全是怒火:“他是誰?!”

“父皇……”劉德唯唯諾諾的做出猶豫不決的模樣盡量拖延著時間:“兒臣……”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了王道的聲音:“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

劉德這才一塊大石落下心頭:“田蚡,你果然沒讓我失望啊……”

在他知道幕后主使者是田蚡的那一刻,他就已經不再懷疑他挖的坑,田蚡不會跳進去了。

實在是他太清楚田蚡的性格和為人了!

前世他跟田家兄弟的恩怨連綿十幾年,一直到死,都從未間斷,期間相互斗法幾十次,早就摸清楚田蚡兄弟的行事風格了。

田蚡的性格,讓他不可能穩坐釣魚臺,他肯定會有動作。

而且田蚡的膽子大的出奇!

屢屢做出讓人膛目結舌的夸張舉動。

譬如前世,田蚡為了弄死竇嬰,居然放火燒了石渠閣中存放著皇室詔令的一個房間……

敢放火燒皇宮的人,怎么可能沒膽子去滅口?

但劉德表面上還是裝作鎮定的開口問道:“什么事情這么慌慌張張的?”

王道在門外幾乎是用著哭腔稟報道:“回稟殿下,方才張市令派人進宮回稟說,那些被關在廷尉大牢的幾個人犯被人下毒了……”

“啊……怎么會這樣?”劉德立刻就露出一個慌張的神色道:“張湯是怎么搞的?堂堂廷尉大牢中關押的犯人,居然會被人下毒!”

但心里面,劉德卻對田蚡豎起了大拇指:“果然是殺伐果斷啊,不愧是前世能玩死竇嬰的梟雄!”

只可惜膽子有些小,沒有給所有的士子下毒。

毫無疑問,被下毒的人,肯定都是有可能接觸過田蚡本人的人。

這等于是不打自招了。

只要順著這條線去查,總有蛛絲馬跡會被人抓到,田蚡怎么樣也跑不掉了!

若是劉德來辦此事的話,肯定會給所有的人都下毒,起碼能混淆視線。

而且,劉德覺得下毒這種事情太低級了!

嗯,在蝦或者螃蟹里面摻雜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啊蔬菜就高級許多了。

天子劉啟一聽這個事情,立刻就怒不可謁,殺人滅口!!!!!!而且是在廷尉大牢里殺人滅口,這是裸的挑戰漢家天子的權威!!!!

劉德轉過身子,帶著極度失望跟傷心的表情跪下來道:“父皇,如今人證已經沒有了,兒臣就真的不敢說那人的名字了……”

天子劉啟看著劉德,看到劉德臉上的失望跟傷心的神色,他心里難免一軟。

“劉德還是年輕啊!”天子在心里感慨了一聲:“太嫩了……”

但這樣也正好符合劉德的年紀不是?

天子劉啟覺得,現在正是一個完美的教育兒子的時機。

于是他道:“慌什么?那賊子跑不了!”

在廷尉大牢里下毒的人,怎么跑得了?

若讓此人跑了,那他這個天子也就不用做了!

他直接問道:“你告訴朕,先前那些士子說,是誰指使的?”

此刻的劉啟沒那么多耐心去跟那個賊子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了!

“是……田勝、田蚡兄弟……”劉德帶著哭腔道。

天子劉啟一聽,也愣了。

居然是外戚!!!!!!!!!!

他胸中的怒火更加旺盛!

外戚勾結諸侯,更是該死!該死!該死!

但……

這事情卻不能查下去了……

甚至不能讓人知道有過此事……

否則,一旦大白于天下,勢必朝野震動,天下物議紛紛,更會給關東諸侯多一個反對長安的理由連外戚都反了,我們還要忍嗎?

但,此事不處理,天子劉啟就只覺得胸膛里有根刺,難受的要命!

“來人,傳朕旨意,外戚田氏跋扈無理,屢犯國法,朕屢教之而不改,其令自裁!”踱了幾步之后,天子劉啟終于下定決心,做出了判決,作為天子,他想賜死兩個外戚,那真是極為簡單的事情,一個宦官就夠了,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劉啟卻多留了一個心眼,他接著道:“命中尉周亞夫監刑,并命廷尉張歐輔佐,查抄田氏產業!”

周亞夫、張歐都是他信得過的臣子,有這兩人配合,就肯定能從田家兄弟的家里搜出足夠的證據。

而倘周亞夫、張歐沒有找到田蚡兄弟的罪證。

那么,就只能說明一件事情劉德騙他!

倘若是那樣的話,那么……

不是他信不過劉德,而是身為天子,他誰都信不過!

想當年,他跟劉揖的感情有多好?

某段時間,他跟劉揖甚至是出則同車,入則同塌,但一朝劉揖有了當太子的機會,對他的各種明槍暗箭還少嗎?

“天子,天子,孤家寡人……”想到這里,天子劉啟也不由得有些落寞了。

自做了天子之后,他確實孤單的太久了……

當夜,中尉周亞夫忽然從城外軍營入城,帶兵包圍了長安城里的田氏兄弟的宅院,強迫田蚡兄弟飲下毒酒,然后,本來在休假的廷尉張歐也在天子旨意下恢復辦公,帶人查抄了田家的產業。

此事就像是一顆石子落入湖中,蕩漾出一絲漣漪后,就消失不見了對于長安城的貴族來說,天子下詔讓兩個外戚自裁,這不過是小事,甚至都沒幾個人關注。

除了王娡姐妹在宮里哭哭啼啼了好半天,發現連天子都沒派人來解釋安慰之后,就知道惹了煩了,悻悻然的閉嘴不敢再談這事情。

一兩天后,長安的貴族們就將田家兄弟遺忘了。

貴族們向來如此,當年薄昭被逼自殺,到今天,還有誰記得那個當年威風八面的車騎將軍?

更別說田蚡兄弟這種連個千石官職都沒有的小蝦米了!

而劉德的考舉,卻在天下矚目之中,到了關鍵時刻,要開考了!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09
發表於 2016-9-29 12:33:30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六節 為政之道

丙戊年五月丁卯日(5月17)。

劉德站在長安城東北的一座北軍校場的閣樓上,看著成隊的來自各地的士子進入校場,準備考試。

他轉過身子,對旁邊的汲黯道:“今天將會青史留名!”

說完這句話,劉德就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緊緊的握著自己的拳頭,振臂歡呼了一聲。

可能現在沒有人能想到,這個考舉,只會錄取十二個人,而且其中大半都肯定會給貴族的考舉,很可能從此改變整個國家的政治格局。

作為一個穿越者,劉德卻是很清楚的。

在本質上來說,他的這個考舉雖然是參考了后世的科舉的輪廓和大概框架后設計出來的。

然而,實際上,他的考舉更像后世的日不落帝國在其巔峰時期推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

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度,只會錄取最頂尖最拔尖最精英的那一批人。

就算是宋朝之后科舉擴軍,一科三等進士,加起來也不過幾百人。

而中國幅員卻又是如此的遼闊。

因此,可以想象,三年一度的一次科舉,加上恩科什么的,三年里最多錄用一千個人。

所以但凡唐宋明元清的科舉之中所出的進士,外放起碼就是縣令級別。

而在這一千人中,起碼有一半是書呆子,除了讀書之外,不論政治手腕還是見識、眼光都有限的很。

這些書呆子到了地方,肯定是被當地的地頭蛇跟胥吏當猴耍的對象。

因而,這直接導致了中央政府不能掌控地方,地方宗族勢力逐漸坐大,地主惡霸橫行,而國家法律形同空設,社會秩序混亂。

而且科舉錄取人數有限,不可能真的將所有的人才全都納入政府的掌握之中。

像什么黃巢啊李自成啊,游離在體制之外……

這才是最危險的事情!

而英國人搞的公務員考試就沒有這樣的弊端了,只要是能通過考試、合格的人,他都照單全收,這就使得,參加考試的精英,基本能保證被錄取。

英國人能在十九世紀就建立起龐大的日不落帝國,依靠的就是他龐大的公務員精英團體和強大無比的海軍。

“若是百年之后,所有百石以上的官吏,皆由科舉而出,卿知道那會發生什么事情嗎?”激動之下,劉德也再難保持平靜,向汲黯吐露了他的真實想法。

汲黯聽了,嚇了一跳。

他從未想過,劉德竟然有這樣一個打算。

不是他智慧不夠,而是他沒有那個膽子去想。

漢家制度并非是自上而下的制度。

當此之時,不僅僅各地的諸侯王有著任免官吏的權力,就是郡守、縣令也能自由的任命他的幕僚與屬官。

一般郡中主薄、司馬都是郡守的親信,由郡守自己去招徠,朝廷要做的不過是承認。

不單如此,郡守還會任命鄉一級的百石官吏,像一些重要地區譬如產糧區、鹽場,都有著各大郡守任命的心腹坐鎮,他們的秩比通常只有百石,只擔任著薔夫一類的小職,但,他們卻是真正在管控地方的人。

而所有的這一切官吏,都不是朝廷任命的,是郡守招募和任命的。

所以,郡守才被人稱為‘封疆大吏’。

倘若有朝一日,所有百石以上官吏都由朝廷通過考舉選拔、任命,這將導致整個漢室的政治格局洗牌,漢家天子的觸角將深入全國上上下下每一個角落,所有地方的事情,事無巨細,最終都會呈報到長安來。

毫無疑問,倘若真的做到了,那么,這將是不亞于商鞅變法的創舉。

只是……

能做到嗎?

汲黯低下頭,低聲道:“殿下的想法,前人所未有,然,若傳出去,諸侯與各地郡守恐怕會不高興!”

不高興是肯定的了!

考舉假如真的能做到劉德所說的那個地步,那么,中央的權威將凌駕于一切之上,真正的大一統,中央集權時代就將來臨,所有的諸侯、郡守,統統都得做孫子,從此以后別說什么門閥了,就是豪強都將很難產生。

劉德呵呵一笑,伸出手,道:“所以,我才要用一百年來實現它啊!”

在劉德設想中,考舉制度,他來奠基,建立制度,樹立權威,逐步擴大規模。

他的繼任者進行鞏固和發揚。

到他的孫輩時,考舉就將橫掃一切,君臨天下。

如此長的時間里,劉德當然清楚,守舊的勢力肯定會進行反撲甚至是暴力反對。

但劉德一點也不擔心。

他轉過身子,看著汲黯道:“為政之道,就好比分肉……”

他用手指著自己:“我吃肉!”

然后笑嘻嘻的看著汲黯:“卿可分得一些肥肉與骨頭!”

他又看著那些魚貫進入考場的士子們:“天下百姓喝湯,最差的人,也要保證至少有稀粥吃!”

“做到這些了,三代之治,也就不遠了……”

這就是裸的剽竊后世天朝的分蛋糕理論了。

“考舉也是如此……”劉德看著那些士子,笑道:“只要收益的人群,遠超利益受損者,那么那些人的反對,也不過是螳臂當車,大勢一旦形成,浩浩蕩蕩,誰都攔阻不了……”

他的這個考舉理念一旦真的推行起來,只要堅持三年,受益者本身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任何阻擋這個集團壯大和發展的人,都會被它碾碎。

歷史上的科舉制度在宋代興盛之后,就碾碎了一切反對者。

甚至就連五代十國的藩鎮也被科舉碾的粉碎,從那以后,任何與科舉為敵者,都死無葬身之地!

況且在此時推行考舉,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現在天下的百姓,就算是最邪惡的家伙,也是有節操的,即使是地痞無賴,都要講道義。

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郡守、諸侯想要反對考舉,首先就過不了道義這一關,道義過不了關,他們自己都會沒心力反對。

更何況,劉德從來沒有想過一下子就讓考舉取代舉薦制度。

至少在他登基后的十年內,考舉都將與舉薦并行。

因此,他一點也不擔心守舊勢力的反撲。

他現在更擔心的反倒是科學技術,特別是造紙、印刷技術的發展。

因為,倘若造紙跟印刷技術發展不起來,他的這個考舉搞到最后,說不定就成了貴族豪強商人壟斷的買賣了,底層的人想要進來,無疑非常困難。

一旦考舉被貴族豪強商人的子弟壟斷,用不了三十年,那么,門閥那個可怕的怪獸,就要提前出現了。

因而,造紙術與印刷術是劉德將來登基后重點要做的事情,重要性,不亞于考舉,甚至超過了對匈奴的戰爭準備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110
發表於 2016-9-29 12:35:07 |只看該作者
第一百零六節 黑箱操作

“殿下,這是您要的本次參加考舉的士子名單……”說話間,張湯帶著兩個手下抬著一堆重重的竹簡走上閣樓稟報著。

劉德立即放下其他的事情,走上前去。

看著那些竹簡,劉德就像看到一座金山一般。

春秋戰國以來,中國的統治階級就知道,國家的強盛與否,關鍵在于得人。

李悝佐魏,而魏國強盛,孫臏入齊,齊國立刻走出衰亡,中興起來,號稱東帝,吳起奔楚,老大王國楚國立刻煥發第二春,商鞅入秦,更直接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局面。

作為穿越者,劉德怎會不清楚知識分子的重要性?

此時整個天下,總人口最多不過三千萬,去年各地方郡縣上計中央,綜合登記在冊的戶數才五百余萬戶,人口兩千七百萬。

“殿下,本次考舉,共有三千四百五十五名士子報考,他們的姓名、籍貫、學派都登記在這些竹簡之上!”張湯稟報著。

“做的不錯!”劉德贊賞著點頭。

對于劉德的便宜老爹來說,這些竹簡,才是他支持和放任劉德在長安大搞考舉的最終原因!

于漢家天子而言,用區區十幾個百石官員的名額,就換來了給關中和關東關西的士子搞了次普查和登記,這買賣太劃算了!

而劉德也需要這些竹簡來向朝臣和便宜老爹證明,他不是在胡鬧。

劉德拿起其中的份竹簡,看了一下,邊看邊問道:“白紙可都準備好了?”

“回殿下,十萬張合格的白紙,臣業已命人全部封存好了,只等殿下下令,臣就會發放出去……”張湯信心十足的答道。

“這就好……”劉德翻閱著竹簡,忽然間一個人名映入眼中:“主父偃?”

劉德笑了一聲,這不就是那位號稱要‘倒行逆施’的家伙嗎?跟公孫弘的‘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五鼎烹’相映成輝,可謂是一時瑜亮。

不過這個家伙雖然人品差的很,但是,后來提出的大一統理論,卻是深的劉德之心。

更何況,劉德心里也有些愧疚……

劉德的推恩策,就是抄襲的人家的……

因此,劉德不動聲色的將這個名字記下來,嗯,就給他一個名額吧,當做是彌補罷!

雖然不恥主父偃的為人,但劉德自己也不是好鳥,更非是什么圣母。

往遠的說,后世的歐羅巴殖民者就沒一個好鳥,統統都是地痞無賴,惡棍,個個都是無惡不作的強盜,但就是這些個混蛋在外殺燒搶劫,生生的把歐羅巴那個窮的響叮當地地方,搶成了世界的中心。

往近的說……咳咳,劉德的太祖父劉邦就不是什么好鳥。

“我這叫唯才是舉……”劉德給自己找了個光鮮亮麗的外衣。

拿著竹簡看到最后一行,又一個名字映入眼簾,劉德看到的時候,愣了一下,他抬頭看了一眼張湯,然后,就呵呵的笑了起來。

“顏異啊……”劉德再看了看這個叫顏異的人的籍貫:濟南國。

這就對了!

于是,劉德果斷的決定再次內定一個人。

不為別的,就為這個顏異能逼的張湯都沒辦法,只能發明出一個‘腹誹’的罪名才除掉,就說明此人確實是有才干和能力的!

而且,身為穿越者,劉德知道的更多一些。

這個顏異的祖上十分顯赫。

他的祖輩是儒家孔子孔仲尼七十二門徒中最出色的那位,后世被尊為復圣的顏子。

而且,就跟后世米帝的大片里,總統不是黑人,那么拯救世界的英雄里也一定要有一個黑人一樣,劉德必須保證,他錄取的人里,得有一個儒家的人!

這叫做政治正確!

否則,儒家那幫家伙就要鬧了……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而現在儒家里成器的人就那么幾個,顏異占個名額,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就這樣就是兩個名額了……

但劉德還得繼續看下去……

作為古往今來的第一個考舉,自然的,為了它能成功,黑箱操作,是不可避免的。

為了避免最后選出來的都是草包,劉德只能仗著自己是穿越重生之人的優勢,來提前從這三千多號人里選出那些日后成名的,被事實證明了有才干的貴族子弟。

翻著翻著,又一個名字跳了出來:司馬相如!

劉德感慨了一聲,前世之時,這位司馬相如可真是名震天下啊。

跟其的文學水平素養一樣出名的是他的人品。

卓文君多好的一個姑娘,差點就被這貨始亂終棄了……

但,這貨人品差跟劉德沒關系,他是統治者,不是道德委員會的,只要能辦事,有能力就成,而這司馬相如在開發和拓展對西南方向的國土,是發揮過重要作用的。

不過,劉德記得,這司馬相如不是應該被他那個文青皇叔招徠過去了嗎?接下來幾年,他還寫出了子虛賦這樣的不朽名篇。

怎么就出現在考舉的士子名單里?

嗯,派司馬相如來當臥底這種事情,以劉武的文青性格,還干不出這樣齷齪的事情來。

多半是產生了蝴蝶效應,讓司馬相如因為什么事情沒去投靠劉武。

“既然來了,就收下吧……”劉德心里尋思了一下,做出了決定,像司馬相如這樣水平的大文豪,還是養著的好,就算是養著他,卻什么事情都不干,也比放他出來亂寫文章的好!

劉德一點都不希望將來出一個在野的魯迅,天天寫文章罵他……

“至于卓文君什么的,我勉為其難,幫你收了吧……”劉德在心里補了一句:“你也自可去攀附那些權貴小姐……”

曹阿瞞一直就是劉德的偶像啊!

“汝妻子吾養之!”道出了大丈夫的真正做派!

像卓文君這樣的美貌與才氣兼具,同時能跟他的男人共患難的女子,那個男人不想要?

想著卓文君,劉德就猛然想到,貌似,人家現在還是一只蘿莉,年紀可能不比陳阿嬌大多少?

額……這是成為蘿莉控的節奏啊!

再繼續翻看,劉德又圈定了幾個貴族子弟,這些都是后來做過千石以上官吏的人,甚至其中還有三人做過郡守,而且這些人的出身都不錯,都是徹侯的家的弟子。

就這么圈圈畫畫,十二個名額,就被用掉了九個,剩下的三個,劉德打算留著有人走后門的時候,或者發現了真正的天才的時候再用。
時事造就英雄,英雄又會影響時代,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3 23: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