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2-22
- 最後登錄
- 2024-5-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11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53
- 相冊
- 9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1.2 閩南語漢字文的發展
傳統漢字所寫的「文言文」或「漢文」,其所代表的古漢語已經死亡,漢字的音讀,
古今南北都可以通,有無數變體。流傳各地方言,甚至所有漢字文化圈的語言都有自己
的一套漢字音讀。漢文以任何語言或方言的音讀去讀都不影響漢文的理解與傳授。
古漢文的歷史悠久,無所謂漢字選用問題;現代中文的漢字也已固定化,漢字選用
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但漢字不是為了漢語方言設計的,漢語方言因為口語的文字化的
歷史較淺、甚至沒有文字化的歷史,因此漢字選用出現了困難。本文討論的範圍限於表
達台灣閩南語口語的「白話文」的漢字選用問題。
閩南話的漢字書寫系統,依時代可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分類的標準著重在漢字的
選用或創造的過程。簡介如下:
1. 古戲文:閩南語的文字化歷史,若從目前所存最古的文獻資料明朝嘉靖丙寅年
(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算起,至今(2010)已
經四百三十五年了。書名表明是「重刊」,可見原刊應該更早出現,從其文字的成熟度來
看,閩南語的文字化歷史必定已經超過五百年了。這種戲文可能是潮州方言和漳泉方言
的共同文字,是南管文字的前身。
2. 南管文字:南管文字可以說是泉州話最早的文字,沿襲自古戲文。南管文學大概
二十世紀以後就很少新作產生,但至今仍傳唱不絕。南管語言是古老的泉州話,所以對
閩南語書寫法的理想與現實 83
現代台灣人而言,南管文字頗感難唸。南管文學多半是文人作品,其用字大多有所依據,
並且有相當的統一性。閩台字、借音字、訓用字兼用,如 thit-thô 寫作「蘭 迌」或「敕
桃」,kuà-tiàu(思慕之義,本字應該是「掛吊」)寫作「割吊」,m̄-pat(不認識之義,本
字應該是「毋別」,教育部建議寫成「毋捌」)寫作「不識」等。
3. 歌仔冊文字:出現於雍正時代,最早流行於廈門,日治時代中期在台灣大放光彩,
延續至戰後初期。它是一種庶民文學,作者多半軼名,用字偏重借音字,如 m̄-tı̍nnh/m̄-tı̍h
寫作「不纏」,「講」寫作「廣」,表現其「庶民」性格。
4. 日治用字: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所出版的閩南語辭典、教科書有統一的漢字系統
和統一的假名標音系統。漢字大體上尊重民間的用字習慣,可謂民間通行文字的集大成,
而加以系統化和合理化,主導者應該是小川尚義。南管通行的「割吊」(kuah-tiàu)改寫
成「掛吊」(kuà-tiàu),「廣(講)」(kóng)寫作「講」,儘量做到音義俱合,俗字本字都
不可考時,較少用借音字,多用訓用字,如 tsit-khuán(這個樣子)寫作「此款」,àn-ni
(這樣)寫作「如此」,反映了日文的訓用傳統。
5. 教會漢字文:十九世紀中葉由長老教會所制定的羅馬字,教內人士謂之「白話
字」,教外人士謂之「教會羅馬字」。但教會仍使用漢字以為對照,特別用在聖詩唱本上。
用字偏於訓用字,譬如 o-ló siōng-tè(呵咾上帝)寫成「讚美上帝」,「閣」koh(再)寫
作「復」,「復活」唸成 koh-ua̍ h,也偏重訓用漢字。但只通行於教會傳教文字及會話教
科書。
6. 流行歌文字:日治末期流行至今,包括卡拉 OK 文字。用字儘量通俗,借音字、
訓用字兼用,但多訓用現代華文用字,如「生理儂」sing-lí-lâng 寫成「生意人」,「趁錢」
寫成「賺錢」,傳統的「个」ê 寫成「的」等。
7. 華文台語文字:起於 1970 年代的「鄉土文學」及至今流行的報章雜誌用字。這
種文字也偏愛訓用漢字,但傳統的閩南語文偏愛訓用文言文的漢字,現代台語文字則偏
愛訓用現代中文用字,連借音字都採用華語音。如「凍蒜」tòng-suán、「呷飯」tsia̍ h-pn̄ g
等,但其目的在於為華文作品或中文的報導增添台灣鄉土味而非創作閩南語文學。2
8. 台語新文字:1980 年代起大批語文學家加入台語文字化運動行列,新的台語文
書籍、雜誌大量出現,形成一股熱潮,至今未歇,為台語新文字創造了穩固基礎。同時
各種拼音系統、漢字寫法蜂出,形成一大混亂。有熱心人士的創制新字,也有語文學者
的考證本字,和通俗的傳統用字、現代華文借字相互輝映,可謂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
|